早期胃肠肿瘤范文

2024-05-15

早期胃肠肿瘤范文(精选10篇)

早期胃肠肿瘤 第1篇

1—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3.3±5.3)岁;观察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3±6.1)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同时排除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不全和全身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其方法为:

1.2.1 营养管的留置

在患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医护人员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从胃管前端侧孔内向胃内插入,在手术结束前将胃管和营养管分开,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放入十二指肠内、胃管放入胃内进行固定,确保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长度约为65cm左右。

1.2.2 营养液的选择

选用乳白色无味液体能全力为营养液,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麦芽糖糊精、矿物质、大豆多糖纤维、酪蛋白、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组成,同时附有人体每天所需矿物质和营养物,能量较高,每毫升能为患者提供4.18kj热量。

1.2.3 肠内营养支持

患者手术结束20h后,将营养液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向十二指肠疏松,首次输入营养液的剂量为500ml,保持速度控制在40ml/h之间;第二天可向患者输入1000ml营养液,输入速度控制为80ml/h;第三天可为患者输入1800ml的营养液,输入速度为120ml/h。保证患者每天总热量在125.6kj/kg左右,维持1w。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胃肠道肿瘤较为常见,而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虽然手术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也会失去胃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解剖结构,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患者切口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发生,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2]。所以,怎样才能有效的对患者术后的肠营养状况进行有效改善成为了医生们共同关注的话题[3]。

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主要营养途径。对于胃大部分切术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主要的营养保障,但长期肠外营养支持会导致屏障功能下降;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保证胃肠黏膜细胞的完整[4],有效维护了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而降低了肠源性感染的发展和发生,同时帮助患者胃肠道激素分泌以及促进消化液和胃肠的蠕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5]。

总而言之,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针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而言,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骁.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5(23):64—65.

[2]韩保卫,韩鸿彬,李朝辉,董帅军,刘帅锋,许震.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06(19):4036—4037+4039.

[3]付红兵,朱振新,许超,蔡清萍.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7):5079—5082.

[4]徐锦红,魏琳,李敏.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11(30):26—27.

“亦正亦邪”的胃肠肿瘤 第2篇

近十余年来,一种新的胃肠道肿瘤——胃肠道间质瘤逐步进入大众的视线。目前已发现,过去诊断的绝大多数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膜瘤等多种肿瘤,其实都属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范畴。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华东地区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

与常见的胃癌、肠癌等不同,胃肠道间质瘤并非起源于胃肠道的黏膜上皮,而是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1%~2%。而且,在发病机制上,胃肠道间质瘤也与其他消化道肿瘤存在本质不同——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存在特征性的特定基因突变。

胃肠道间质瘤的局部侵袭性不如癌肿,较少通过淋巴结转移。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疾病。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细胞分裂活性等指标,可以将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转移风险分为极低、低度、中度和高度四级。其中,极低、低度风险的极少发生复发或转移,几乎可以考虑为良性;但是,高度风险的术后极易发生复发或转移,在靶向药物问世之前,发生率可高达40%~90%,一旦复发或转移,生存时间仅为10~20个月。绝大部分的复发或转移发生于首次手术切除后的2年内。

95%胃肠道间质瘤可获根治性切除

鉴于肿瘤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不同复发转移风险的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后的转归完全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回顾总结过去十余年来诊疗近千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经验,我科近年来建立了一支专业从事胃肠道间质瘤诊疗的团队,对所有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决策。

除了部分无症状的极小(<2厘米)肿瘤,手术切除是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与邻近脏器关系等因素,并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全身状态等因素,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如: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内镜下微创手术和内镜联合腹腔镜的微创手术等。通过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周密的术前准备,绝大多数(>95%)胃肠道间质瘤可以获得根治性切除。

部分评估后判断为无法根治性切除或手术创伤及风险过大的患者,术前可进行靶向药物治疗,使肿瘤缩减,从而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条件。已经发生或有术后较高可能(中度及高度风险)发生复发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需要接受靶向药物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由胃肠疾病、结直肠肛门疾病以及门静脉高压症专业组组成,专业特色主要有:胃癌的规范化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消化道急腹症诊治,阑尾炎、疝等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纤维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肠梗阻及结直肠肛门功能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肾静脉分流术及联合手术。

科主任简介

曹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胃癌、胃肠道间质瘤外科综合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并力促胃肠道肿瘤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微创化,参与编写“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与指南”。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东院)

早期胃肠肿瘤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肠道肿瘤手术患者8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29~83岁,平均年龄(59.8±8.2)岁,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其中行胃癌手术者30例,行结肠肿瘤手术者32例,行直肠肿瘤手术者22例。8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A组于术后6 h应用,B组于术后12 h应用、C组于术后24 h应用、D组于术后48 h应用,四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中均留置鼻肠管,前端插至幽门以下20 cm或胃肠吻合口远侧约25 cm处。手术之后6 h开始给予A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手术之后12 h开始给予B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手术之后24 h开始给予C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手术之后48 h开始给予D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具体方法为:首先经鼻肠管将500~1000 ml的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滴入患者体内,滴速为30~50 ml/h,1次/d,持续1 d。然后运用输液泵将500~1200 ml的肠内营养制剂持续滴入患者体内,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对滴速进行有效的调整,1次/d,持续5 d左右。同时,由肠外途径对患者的能量进行有效的补充,标准为每天20 kcal/kg。肠内营养支持后对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检测,同时对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等进行定期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腹部不适发生情况;术后7 d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比较各检查指标;观察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患者用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腹部不适、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A组21例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35.61±4.93)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56.87±8.42)h;B组21例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41.87±5.01)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61.87±8.92)h;C组21例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43.36±3.98)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63.98±7.58)h;D组21例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51.78±6.98)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69.43±7.58)h。四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A组明显短于其他三组(P<0.05),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B组、C组均明显短于D组(P<0.05),A组患者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 患者腹胀不适及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A组21例患者8例发生腹胀不适,2例发生切口感染;B组21例患者5例发生腹胀不适,2例发生切口感染;C组21例患者3例发生腹胀不适,3例发生切口感染;D组21例患者1例发生腹胀不适,3例发生切口感染。A组患者腹胀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四组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在各类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早期胃肠内功能能够有效维持机体的营养需求,使患者的手术创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这样更有利于患者后续的化疗或放疗。临床上,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操作较为简单[1],这一营养支持方法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合适的起始时间这一问题,临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从本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术后6 h、12 h和24 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均可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其中以术后6 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恢复时间最短,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2,3]。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术后6 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腹胀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但症状不严重,患者均可耐受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表明术后6 h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有效地缩短患者肠道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nbsp;比较胃肠道肿瘤术后不同起始时间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nbsp;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行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行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分别为术后6&nbsp;h、12&nbsp;h、24&nbsp;h、48&nbsp;h,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nbsp;随着肠内营养应用时间的提前,患者蠕动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所需时间逐渐缩短,A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D组,腹胀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腹胀不适均可耐受。结论&nbsp;胃肠道肿瘤术后6&nbsp;h、12&nbsp;h、24&nbsp;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均可缩短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其中术后6h开始肠内营养较为适宜。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肠内营养,起始时间

参考文献

[1]杨振菊,曹烈权.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3):274-275.

[2]曾山崎,胡石奇.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321-2323.

早期胃肠肿瘤 第4篇

【关键词】胃肠肿瘤;切口感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环境的恶化以及医学技术的进步,胃肠肿瘤的发病率以及发现率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切口感染是胃肠肿瘤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会导致切口难以愈合,还会是切口开裂,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全身性的感染,引起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观察,预防并且控制胃肠肿瘤手术切口感染。为了了解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本次研究选取860名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对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选取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60名胃肠肿瘤外科手術患者为研究对象。860名患者都进行了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其中男性患者有598名,女性患者262名,年龄分布为18岁到74岁,平均年龄为48.4岁。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同时排除了急诊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患者。

1.2 研究方法

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一核对患者的病历,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性质、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以及提质量指数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分离培养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病菌。

1.3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利用X2对计数资料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

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之间一共有860胃肠肿瘤患者在本院进行了外科手术,其中有68名患者出现了手术后切口感染现象,感染率为7.91%。

2.2 病原菌的分布

对68名患者的切口感染进行菌株的分离和培养,一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包括45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2.5%;20株革兰阳性菌,占比27.78%;5株真菌,占比6.94%。

2.3 胃肠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患者的年龄、肿瘤性质、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侵入性操作、切口的类型、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和体质量指数都是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且根据统计分析,P<0.05。具体研究数据为:

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感染率为8.32%,而年龄在60岁以内的,感染率为3.40%,通过统计分析,两类患者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感染率为7.83%;住院时间在4天以内的,感染率为4.16%,两类患者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切口感染率为7.40%;手术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感染率为4.35%,两类患者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切口类型相比较,I型切口的感染率为5.45%;II型和III型切口的感染率为10.08%,不同的切口类型,感染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中进行预防性用药的,感染率为3.89%,没有使用预防性用药的,感染率为15.10%,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体质量指数相比较,超过35kg/m2的,感染率为9.04%,低于35kg/m2的,感染率为6.03%,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住院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切口类型、预防性用药、体质量指数等都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越高,因为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身体的免疫机制也退化。患者的住院时间过长,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率增加,这与医院环境中的病菌有关。另外,患者如果是恶性肿瘤,其感染率也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免疫和抵抗能力都下降,容易导致切口感染。患者使用预防性用药能够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率。

3.2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研究

首先,医护人员要掌握完善的伤口感染知识,规范操作和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加强患者的医疗护理。同时还要指导患者以及家属如何降低切口的感染;其次,患者手术后,要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灭菌的质量;再次,患者术后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患者,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防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同时要对老年患者进行隔离保护,治疗合并基础疾病,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第四,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术前对患者进行合并基础疾病的评估;第五,合理在术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效果,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率;第六,要对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进行控制,手术中要进行科学的灭菌,减少感染。同时在缝合中,要保持切口的对齐,保证切口组织的血液循环,保证手术切口的干燥以及清洁;最后,术前和术后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峰.435例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6)

[2] 杨保栋.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07)

胃肠肿瘤的诊治及手术疗效分析 第5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疗效

胃肠道间质肿瘤属于一种原发于胃的非上皮性肿瘤[1], 其病变部位多发生在胃, 其次为小肠, 由于病理诊断手段水平的限制, 以往多将其诊断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 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2]。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分析和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筛选

诊断标准:将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指标分为肯定恶性指标和潜在恶性指标[3,4], 进而将胃肠道间质瘤分为良性 (恶性指标0个) 、交界性 (具备1项潜在恶性指标) 及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具备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2项以上潜在恶性指标) 。筛选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且年龄在18~75岁的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排除已出现局部或者全身并发症, 以及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精神疾患的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

1.2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平均 (62.6±3.9) 岁;临床表现:均以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1.3 诊断方法

CT扫描:100例入组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中采用GE Hispeed FX/Ⅰ单层螺旋CT机和Lightseed 16多层螺旋CT机、Phlips Brilliance 64多层螺旋CT机, 采用双期增强扫描[5,6]。

1.4 治疗方法

在判断肿瘤的类别以及良恶性的前提下, 依据肿瘤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中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者51例, 其中远端36例, 近端15例;行胃楔形切除术者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26例。10例肠段切除术者。6例行肠段切除术;2例行肠系膜间质瘤切除术。其中21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需要即时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通过CT探查肿瘤生长方式及病理表现;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存活率

2 结果

2.1 CT探查结果

肿块均为单发, 良性肿块79例CT平扫可见软组织密度均匀的肿块,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 (图1) ;恶性肿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 呈分叶状 (图2) 。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变部分, 其中发生在胃部56例, 十二指肠26例 (图3) , 小肠10例, 结肠及直肠6例 (图4) , 肠系膜2例 (图5) 。CT双期增强扫描可见, 肿块腔内侧见大小程度不等的溃疡, 其中7例恶性间质瘤的溃疡严重, 呈现大而深, 可形成明显气液平面 (图6) ;增强扫描则可见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将CT值增加至20~90 Hu, 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肝转移者14例 (图7) , 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2.2 疗效

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 标本均经病理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术中及术后均无死亡, 住院时间5~36 d, 平均15.2d。随访期6个月~24个月, 平均随诊1.2年, 其中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 且均死于肝转移;38例复发 (占38%) , 局部复发16例, 腹膜复发12例, 再次进行手术。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多以上消化道出血、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1], 而手术治疗时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根本且常见的方法, 多是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不同, 进而分别采用肿瘤局部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同时, 如果肿瘤出现邻近脏器浸润, 可考虑行多脏器联合切除。一般而言, 无论何种术式切缘都必须无肿瘤累及, 而且由于胃肠间质瘤部位的特殊性, 其极少有淋巴结转移, 故手术中不需常规行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

以往对于本病的诊断, 多是依据术中发现和病理报告, 但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由于大多肿块位于粘膜下层或浆膜外, 故普通内镜较难发现病变[3]。因此, 探寻可进一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侵犯部位的检查手段已成为难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CT检查由于可较为准确地发现不同部位的病变, 而在疾病的诊断, 尤其是鉴别诊断及确诊中愈显重要[7]。

本研究中亦发现100例患者中出现消化道出血和腹痛的占90%以上, 随着疾病的发展,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乏力、贫血、体重降低等, 但这容易导致我们在诊断中无法准确的区别良恶性肿瘤, 增加误诊失诊的概率, 因此, 我们进一步借助于CT扫描进行判断, 本研究中出现的5例死亡患者均属于恶性肿瘤, 可见, 本病的治疗中, 首先是判别良恶性肿瘤, 进而选取正确术式, 方可有助于早期治疗及预后。

参考文献

[1]纪小龙, 尹彤, 申明识.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0, 12 (4) :308-309.

[2]王万胜, 刘斌, 张家文.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6, 21 (1) :48-51.

[3]Franquemont DW.Differenti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Am J Clin Patha, 1995, 103 (1) :41-47.

[4]祝明洁, 奚政君, 张文卓.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 2001, 30 (1) :3-4

[5]毕纯龙, 万霞, 张蔚.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8, 17 (2) :55-60.

[6]李葆青.胃肠道问质瘤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 16, 23 (6) :420.

老年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处理 第6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7例, 男86例, 女41例。年龄, 65~69岁63例, 70~79岁59例, 80岁以上5例, 胃癌81例 (其中残胃癌7例, 残胃复发癌6例) , 占63%。结肠癌27例, 占20%。直肠癌19例, 占14%。102例有合并症, 占81%。其中高血压59例 (19例伴有冠心病) , 心律失常51例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2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2例) , 糖尿病26例 (合并高血压22例) , 慢性肺部疾病41例, 29例有低蛋白血症, 贫血66例 (轻度贫血35例, 中度贫血22例, 重度贫血9例) 。

1.2 术前处理

本组病人术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摄片、肺功能、心脏和腹部彩超、心电图以及腹部CT检查。心律失常者术前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术中处理:所以病人均行手术治疗,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8例 (其中联合脾切除术3例, 胃、横结肠切除术1例) 。远端胃癌根治术26例, 姑息性全胃切除术5例, 胃癌剖腹探查手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15例, 左半结肠切除12例, Miles手术5例, Dixon手术12例, Hartmann手术2例。

1.3 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3例, 切口愈合不良4例, 经换药后痊愈。血压升高64例, 心律失常72例 (其中心动过速59例, 频发性室性早搏11例, 心房纤颤2例) , 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抗凝治疗后血栓好转。1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10d发生脑梗死, 经康复治疗后好转。肺部感染1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 吻合口瘘1例。死亡3例, 其中2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所致的肺功能衰竭, 1例死于十二指肠残端瘘所致的腹腔感染。

2 讨论

目前, 我国老年人口数已达约1.6亿,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逐渐增多, 本组老年胃肠道肿瘤占我科同期收治胃肠道肿瘤的43%。在各种伴发病中, 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本组病例中, 高血压占47%, 心律失常占40%。对于有心脏疾病的病人, 术前应常规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测定。心律失常者应行动态心电图检测。以充分了解心脏病变的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 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 Hg以下, 常有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 血压超过180/100mm Hg, 对于这样的病人, 经过镇静等处理后血压仍不能降至150/90mm Hg以下, 则应推迟手术。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 我们术前常规给予β受体阻滞剂, 将心律控制在正常范围。而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 常规行阿托品实验。阿托品实验阳性且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指征的病人, 术前应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本组有1例窦性心动过缓的胃癌患者, 心率仅46次/min, 在术前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并成功撤离临时心脏起搏器后康复出院。1例胃癌和1例右半结肠癌伴病窦的患者术前安装了永久性心心脏起搏器, 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糖尿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伴发病之一, 根据国内的报道, 约18.4%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1], 本组病人中, 21%伴有糖尿病。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 不仅造成全身动脉血管的损害, 而且使伤口愈合能力降低, 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同时还促进癌细胞的增殖[2]。对于糖尿病的患者, 术前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 术后禁食期间, 使用微注泵泵入胰岛素, 并且每2小时测1次血糖, 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 平稳后改为4h测1次血糖。本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例发生切口感染, 感染率2%, 无发生吻合口瘘。

由于老年人的呼吸肌萎缩, 支气管和肺泡的弹性降低, 使得老年人的肺功能减退了50%[3], 在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情况下, 肺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本组32%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由于全麻插管的刺激和手术切口疼痛不敢咳嗽,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 易造成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老年人在术前应进行胸部摄片、肺功能检测外, 还应进行深呼吸、咳痰的训练, 术前2d使用抗菌药物和祛痰药。术后鼓励患者早期翻身活动和咳嗽, 促进排痰。并要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过快和过量的输液除了加重心脏的负担外, 还加剧了肺水肿, 本组病例术后12例 (9%) 发生肺部感染, 其中2例发生呼吸衰竭死亡。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加之消化道肿瘤的慢性消耗, 使得大部分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贫血、免疫功能障碍。本组52%伴贫血, 23%伴低蛋白血症。这些病人术后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为改善这类患者的营养状况, 术前除增加肠内营养外, 还必须增加一部分肠外营养, 术前血红蛋白达到8g/L以上, 白蛋白达到32g/L以上, 切口给予减张缝合。术后经TPN给予足够的热卡及营养支持。本组4例 (3%) 发生切口愈合不良。

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 选择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提出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念[4], 正是这种手术个体化在理论上的认识。

总之, 大部分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 是以外科疾病为主, 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对于这样复杂的病情, 仅凭外科医生的能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内科医生的协助和配合, 才能使病人得到圆满的治疗。

摘要: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延长, 临床上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逐渐增多, 由于其器官功能和免疫力减退, 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复杂性。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65岁老人胃肠道肿瘤127例, 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老年人,糖尿病

参考文献

[1]韩萍.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 (2) :115~117.

[2]张鹏东.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 13 (9) :856~857.

[3]顾倬云.老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

胃肠道肿瘤的CT诊断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 大多数患者均存在长期吸烟史、饮酒史。本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患者年龄最小27岁, 最大84岁, 平均 (46.2±2.5) 岁。35例患者中,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3例, 其中疑似胃肠道肿瘤的患者16例, 伴有肩部牵涉痛或者背部牵涉痛的患者6例, 无以上临床症状的患者12例, 疑似其他部位肿瘤的患者7例, 进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确诊, 其余5例患者进行胸部CT常规平扫发现, 然后再进行加强扫描。

1.2 方法

本次选用的CT扫描仪是东软CT-C2800螺旋CT机,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 部分患者进行双气增强扫描。临床疑似8例胃肿瘤患者, 应嘱咐患者连续6 h以上禁食, 在正式开始扫描前20 min左右, 应给予20 mg 654-2肌肉注射, 然后指导患者口服800~1000 ml温开水, 或者也可以将适量10%泛影葡胺加入温开水中, 使患者的胃部、十二指肠部充分充盈。疑似结肠肿瘤患者5例用温开水进行灌肠后, 再进行扫描。其余22例患者均进行常规腹部CT平扫, 取患者仰卧位, 一般都以膈顶至髂棘水平的范围作为扫描区域。若需要增强扫描, 应给予75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经肘前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维持在2.4~2.9 ml/s左右。进行双期增强时, 应在开始注射后, 动脉期 (25~30 s) 、门静脉期 (50~60 s) 进行扫描, 螺距为1.2, 间隔10 mm, 层厚10 mm, 若病灶较小, 应间隔、层厚应分别加扫5 mm。

2 结果

2.1 肿瘤生长部位分析

本组CT检查显示胃肠道肿瘤在空回肠的患者4例, 其中回肠1例, 空肠1例, 其余2例并未明确检查出具体的部位。位于直肠的患者4例。位于十二指肠的患者5例, 其中1例水平部患者, 1例球部患者, 1例多部位患者, 2例降部患者。位于结肠的患者6例, 其中1例位于脾曲, 1例位于降结肠, 1例位于肝曲, 1例位于升结肠, 2例位于乙状结肠。位于胃部的患者16例, 其中3例位于胃体部, 3例位于胃底部, 3例位于多部位, 其余7例均位于胃窦部。

经过内窥镜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诊断部位误诊情况如下:1例空回肠, 2例直肠, 2例结肠, 2例十二指肠, 7例胃部。

2.2 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表现

2.2.1 特征性CT表现

本组患者经CT检查显示, 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胃肠道壁不同程度增厚, 或者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内外胃肠腔分别突出, 又或者同时突出。其中伴有龛影的患者11例, 具体如图1所示。

检查显示19例胃肠道壁增厚患者, 其中10例误诊。具体CT表现如图2所示。

在CT检查下可以观察到明显软组织肿块的患者10例, 其中有2例患者误诊。形态呈现过渡状的患者5例, 其中2例患者误诊, 具体CT表现如图3所示。

2.2.2 病变大小

胃肠道壁增厚 (病变大小) 最小1.5 cm, 最长12.4 cm, CT诊断正确患者为21例, 误诊患者14例。良性病变 (壁厚介于2.0~11.5 cm) 的患者5例, 边界较为清晰, 其中病变大小<5 cm的患者4例。诊断为恶性病变的患者16例, 边界模糊不清或者非常清楚, 其中病变大小>5 cm的患者10例。

2.2.3 密度

本组患者检查显示26例患者内密度均匀, 其余9例患者内密度混杂, 具体如图4所示。

2.2.4 增强

检查显示明显强化的患者16例, 其中有6例误诊, 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强的患者3例, 均为误诊病例, 有5例患者表现为不均匀增强, 其中有3例误诊。12例患者可以观察到出现明确囊变、坏死。

在14例误诊患者中, 证实为恶性肿瘤直接侵犯结肠肝曲或者胃部的患者2例, 在CT检查下也表现为密度混杂, 边界模糊不清, 强化并可观察到囊变、坏死。

3讨论

由于胃肠肌运动、胃肠道内容物等客观原因, CT扫描在胃肠道诊断中的应用一直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在螺旋CT产生后, CT扫描才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3]。本组研究显示, 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扫描影像表现和很多医学教材描述的情况基本一致[4]。胃肠道肿瘤CT扫描的特征性表现为胃肠道壁不同程度增厚, 或者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内外胃肠腔分别突出, 又或者同时突出, 部分患者可见龛影, 内密度混杂或均匀, 增强后均匀强化或者明显强化, 可见囊变或者坏死[5]。

同时, 本组研究显示, CT扫描诊断结果误诊14例, 误诊率达到40%, 这一研究结果远远高于临床多数学者的研究报道[6]。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1) 临床医师并没有全面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或者影像科医师并没有熟练掌握CT扫描技术。周全胜[7]研究表明, 为了尽量避免胃肠肌运动以及胃肠道内容物对CT扫描的影响, 对比剂应选用纯水, 而且应加入适量低张药物作为辅助剂, 这样可为CT扫描胃肠道占位病变提供良好的条件基础。同时, 对于结肠病变患者, 相对于常规腹部平扫检查, 结肠充气造影低剂量CT技术更佳[8]。本组临床检查疑似胃肠道肿瘤患者13例均采用以上两种扫描方法进行扫描, 结果显示诊断正确患者11例, 而且将适量泛影葡胺加入温开水后, 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其余2例患者误诊, 经临床证实属于肝癌侵犯胃肠道以及腹膜间皮瘤患者。因此, 笔者认为在采用CT扫描检查胃肠道时, 应加入适量泛影葡胺。 (2) 影像科医师并没有全面认识胃肠道肿瘤诊断。由于胃肠道壁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 因此胃肠道壁的厚薄存在一定差异, 这样很容易形成很多假象, 在本次研究的图2就是很好的证明。根据CT增强图像分析, 无强化患者3例均误诊, 提示胃肠道肿瘤一般都会有中等、明显强化表现。若在强化病灶中发现囊变、坏死等症状, 基本上就可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本组14例误诊病例中, 2例患者由于肿瘤侵犯导致病灶和胃肠道壁不清, 强化可见囊变、坏死, 结果被误诊。 (3) 影像科医师对于疑似胃肠道肿瘤患者并没有认真、仔细进行CT扫描。从本次研究分析可知, 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上腹部怀疑有问题, 才会采取CT扫描, 这样会导致在饮水程度、饮水种类等检查前准备方面出现偏差, 进而导致误诊、漏诊[9]。

本次14例误诊病例中, 很多患者都表现为单纯胃肠道壁增厚, 考虑可能是由于胃肠道腔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扩张程度, 或者是由于患者长期患有慢性胃炎有关。其中有4例患者误诊证实为慢性肥厚型胃炎, 经内窥镜、钡餐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检查证实1例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患者误诊, 虽然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误诊原因, 但是分析认为并不是蠕动波或者肠道内容物影响所致。

综上所述, CT扫描诊断胃肠道肿瘤也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 在进行CT检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大大提高胃肠道肿瘤的显示能力, 提高临床诊断正确性, 将误诊率尽可能降低至最低。但是对于胃肠道黏膜纹的显示, CT扫描仍然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必要时应联合其他辅助手段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李荫太, 高剑波.进一步重视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35 (4) :245-246.

[2]欧阳林, 周水添, 钟华城, 等.气体造影及窗技术在CT诊断胃肠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4 (6) :773.

[3]毕郭龙, 魏琪, 勾虎平.均数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瘤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27 (6) :314.

[4]曹霞, 郝旭升.胃癌的螺旋CT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6 (9) :103-104.

[5]李松年.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210.

[6]张涛, 傅爱燕.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J].工企医刊, 2008, 24 (3) :172-173.

[7]周全胜.胃肠道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的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29 (2) :141-142.

[8]王静, 刘文亚, 刘延玲, 等.胃肠道淋巴瘤与间质瘤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 28 (9) :1243-1246.

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11例, 年龄23~77岁, 平均年龄 (42.3±2.1) 岁。56例病患的肿瘤出现部位分别为:胃部26例, 小肠部位19例 (小肠9例, 十二指肠4例, 回肠3例, 空肠3例) , 大肠部位11例 (盲肠4例, 结肠4例, 直肠3例) 。

1.2 临床表现

1.2.1 胃肿瘤临床表现:

胃肿瘤很少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有的在肿瘤生长较大发生并发症或恶变后才会发生显著症状, 所以常常易被忽略或误诊。常见并发症有贲门附近的良性肿瘤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幽门区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幽门梗阻或幽门梗阻现象或带蒂腺瘤滑入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内, 多数自行缓解, 少数可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出现肠套叠、坏死、穿孔而发生腹膜炎[2]。

1.2.2 肠道肿瘤临床表现:

原发性小肠肿瘤表现轻重不等的腹痛、肠道出血、肠梗阻、腹部肿块及体质量减轻等。恶性肿瘤的症状表现较多、较重, 良性肿瘤的症状较轻或根本无症状。由于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因此, 很难早期诊断出来。临床可通过小肠X射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小肠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等检查方法, 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剖腹探查以获得最后的明确诊断。

1.3 外科手术治疗:

由于胃肠道肿瘤临床症状缺乏显著的特异性, 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CT平扫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出的患者胃肠道内的肿瘤的分布、大小、形状、肿块直径以及溃疡面积等情况, 且通过全面观察进一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最终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14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 4例行胃部楔形切除, 8例行胃远端切除, 9例位于小肠, 行肠段切除, 4例行十二指肠切除, 3例行回肠段切除, 3例行空肠段切除, 4例行盲肠切除, 2例处于结肠位置, 行肠段切除, 3例行直肠段切除。术后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 做组织学检验。对于良性肿瘤, 待切除后病患恢复健康即可;而对患恶性肿瘤者需进行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并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作为辅助治疗, 并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2 结果

本研究中56例患者围术期内无死亡。病患住院治疗时间为14~36 d, 平均住院期为 (16.5±3.2) d。5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 且肿瘤均被完整切除, 取出的肿瘤直径为0.98~21 cm, 其中>5 cm有35例。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21例, 良性肿瘤25例。其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腹泻症状, 进行保守治疗24 h后停止腹泻;有2例胃排空困难, 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胃空肠吻合口部狭窄, 因吻合口水肿导致, 对病患采取禁食, 并进行胃肠减压处理, 采用复合生长抑素药物治疗, 治疗48~72 h后好转。经术后长期多次随访, 56例病患中, 术后直接根治性治愈22例, 一次性根治率为39.3%。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主要依据患者临床病症表现的不同, 病灶部位的不同并且结合检查出的肿瘤大小形状, 性质类型, 具体部位,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以及患者的实际年龄, 生命各项指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最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 制定可行的患部切除外科手术方案[3]。对于患胃部肿瘤切除时, 肿瘤直径5 cm且距离幽门较远的患者可行胃部楔形切除术, 但切除边缘距离肿瘤要保持2 cm以上。而对于胃部肿瘤偏大或浸润型肿瘤切除时, 肿瘤边缘的切除必须在5 cm以上, 可对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以及病变密切相关联器官切除。对于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时, 因十二指肠的特殊性, 可不必遵循切缘距离肿瘤2 cm的原则, 可以进行部分切除[4]。对于小肠肿瘤切除时, 应距离肿瘤两端10 cm以上进行切除;而对于直肠肿瘤切除时, 只要直接切除肿瘤部分, 并且切缘保持阴性即可。通过本文的研究, 以上总结的这些措施均是为了提高临床治愈率, 最终实现病患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特点,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法, 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对56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争取得到根治性效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其中一次性根治率为39.3% (22/56) ;12例患者术后复发, 行二次外科手术治疗;16例虽未痊愈, 但在长期药物及化疗等治疗的控制下未出现恶性复发, 有效控制率为28.6%;术后0.97年共出现6例病患死亡。结论 胃肠道肿瘤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但因胃肠道肿瘤临床特征缺乏显著的特异性, 导致术前的临床确诊率不理想,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牛四名.胃肠道肿瘤患者外科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7) :156-129.

[2]杨佑栋.胃肠道肿瘤外科外科手术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 2011, 20 (7) :166-168.

[3]张永红.胃肠道肿瘤外科外科手术治疗疗果观察[J].临床研究, 2013, 2 (2) :119.

早期胃肠肿瘤 第9篇

[关键词] 肠内营养;胃肠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64-02

营养支持疗法是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易出现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恢复效果不佳等现象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在肿瘤患者术后的治疗中,营养支持疗法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笔者所在医院对2007年7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分别采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80例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其中胃癌47例,直肠癌33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胃癌24例,直肠癌16例。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7岁;胃癌23例,直肠癌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发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实验组放置鼻肠管或空肠造口管,手术后24 h肠鸣音恢复后通过置管注入5%糖盐水450 mL,速度20 mL/h;术后第2 d注入短肽制剂百普力(nutricia company)400 mL+5%糖盐水400 mL混合溶液,速度40 mL/h;第3~7 d根据体重逐渐增加剂量和速度至相应全量,不超过1 800 mL/d。对照组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后每天1 500 mL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乳等配置的糖盐水溶液静脉滴注,或根据身体情况由500 mL逐渐加量至1 500 mL,营养液热量同实验组。两组均治疗7 d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手术前及术后第5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以肛门排气为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金标准。

1.4 随访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64人完成随访,57例定期来院复查。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第5天再次检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恢复较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恢复较迅速,术后第5天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组别术前术后第5天

ALB (g/L)PA (mg/L)TF(g/L)ALB(g/L)PA(mg/L)TF(g/L)

实验组46.84±4.07218.22±16.422.57±0.7142.76±5.32202.53±20.242.21±0.53

对照组45.76±3.82220.27±17.742.48±0.6539.43±4.76195.31±21.321.89±0.66

表2  两组患者Ig水平比较(g/L)

组别术前术后第5天

IgAIgGIgMIgAIgGIgM

实验组2.61±0.3715.97±2.411.22±0.422.53±0.5214.95±2.131.19±0.52

对照组2.57±0.4616.06±2.731.18±0,472.21±0.6312.56±2.870.93±0.51

2.3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比较

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7.7±3.1)h,排便时间(71.8±23.5)h;对照组为(55.4±6.3)h,排便时间为(90.1±34.8)h;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实验组多数患者除轻度腹胀外无明显不适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切口感染或静脉导管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消化道肿瘤占60%左右,以胃癌和直肠癌最为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病灶直接侵犯消化道,以及肿瘤本身造成的蛋白质代谢负氮平衡,术前多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倾向[1],术前肠道准备的禁食更严重干扰了胃肠道功能,加重了胃肠粘膜损伤和营养不良。

传统营养支持治疗采用的肠外营养,主要通过静脉通路对患者补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患者体内的代谢平衡和各器官组织的代谢,减少蛋白质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虽然静脉输入的营养液具有使用安全、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除价格昂贵外,肠外营养还存在血管栓塞性静脉炎等潜在并发症。虽然本次实验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肠功能紊乱、肠粘膜萎缩、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和细菌易位、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样,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促进器官组织功能恢复。而且肠内营养的形式更接近于生理方式,可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细菌易位,提高对手术和化疗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3]。以往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由于考虑到消化道受累,所以常采用肠外营养,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小肠受手术影响微弱,功能恢复快,可以接受肠内营养治疗。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晋林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短肽营养制剂百普力的使用,使得肠道消化吸收更高效彻底,产生粪渣少,减少排便对手术切口的影响[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具有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接近生理,给药方便、安全,费用低廉,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身体状况,促进机体恢复,起到术后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Painter N S,Burkitt D P.Diverticular disease of the colon:a deficiency disea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J].BMJ,2008,2(5):450-458.

[2] 黎介寿.围手术营养支持的需要性[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29-131.

[3] 刘少杰,刘建伟,杨小红.肠内免疫营养作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07,35(2):25-27.

[4] 晋林,边芸芸,张淑霞.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场内营养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71-72.

[5] 朱明炜,崔红元.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6):14-15.

(收稿日期:2012-01-12)

早产儿早期胃肠营养状况分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2月—2009年3月, 由我院产科转入的60例早产儿, 均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 男13例, 女17例, 胎龄最小216d, 最大252d, 出生体重最高3.1kg, 最小1.7kg, 其中阴道产18例, 剖宫产12例;对照组, 男19例, 女11例, 胎龄最小217d, 最大256d。出生体重, 最大3.3kg, 最小1.9kg, 阴道产20例, 剖宫产10例。两组患儿出生时的孕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性别、出生体重、产妇年龄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观察方法

观察组, 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37℃温清水100m L洗胃, 留置胃管。观察1~2h, 如无呕吐, 即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用输液器经鼻饲管持续滴入胃内, 每2~3h喂养1次;如乳汁较少或无时, 可给予早产儿配方乳或静脉营养;待患儿吸吮吞咽反射正常后, 停止鼻饲, 经口喂养, 同时给予早产儿其它常规护理。对照组, 按传统的方式喂养, 即出生后不洗胃, 暂禁食, 予静脉营养, 2~3d后视病情再逐渐给予胃肠内营养, 其它治疗护理同观察组。两组患儿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相同。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对喂养的耐受性、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足量喂养时间及体质增长情况。

3 结果

两组患儿均完全存活。观察组, 最长住院时间16d, 最短5d, 平均住院时间11d;对照组最长住院时间21d, 最短9d, 平均住院时间16d。两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观察组为27.8%, 对照组为68.5%;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4 讨论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 容易发生各种合并症。再加上早产儿吸吮力弱, 吞咽反射差, 生活能力较低下, 胎龄愈小, 吸吮能力愈差, 甚至无吞咽反射, 贲门括约机松弛, 胃内容积小, 易产生溢乳、呛咳;而且消化力弱, 易发生呕吐、腹胀、腹泻;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差,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 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分泌少, 给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喂养不当, 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因此, 对早产儿必须进行合理的喂养。

4.1 早期微量母乳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欠成熟, 临床上考虑到早期喂养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而常推迟开奶, 仅给予全静脉营养;而缺少肠内营养又可能使小肠粘膜缺乏必要的生长, 出现肠粘膜萎缩, 肠绒毛变平;而生后6d仅接受静脉营养的早产儿, 由于失去经胃肠喂养的机会, 其促胃液素和胃动素等胃肠激素未见明显升高。

4.2 早期洗胃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由于生活环境及分娩方式的特殊性, 胎儿在产前及产时都易不同程度地吞入羊水, 特别是吞入过多被胎粪污染或混有母血的羊水, 容易刺激胃黏膜。早产儿早期胃酸p H值较高, 胃酸相对缺乏, 影响其消化功能。早期用37℃温水洗胃, 可以尽早清除吞入胃内的羊水, 降低p H值, 消除黏液分泌增多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 提高喂养耐受性。用37℃的温水洗胃, 还可以增加早产儿的体温, 起到了一定的保暖作用。

4.3 早期胃肠内营养对早产儿血液系统的影响

新生儿由于刚出生时肠道内无助消化细菌的生长, 不能合成维生素K, 因此容易导致新生儿出血症;而早期胃肠内营养由于是经胃管滴入母乳, 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K, 并且由于母乳的进入, 可使一些有益细菌随之进入而合成维生素K, 预防了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4.4 母乳喂养的优点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 因为早产儿母亲乳汁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 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并且早产儿母亲乳汁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 还有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 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准确性分析下一篇:猪呼吸道病综合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