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2024-07-08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精选12篇)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1篇

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 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的目的,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这种教学以感悟、体验、倾听、沟通、合作为主要特征, 具有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 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 学会审美创造, 完善人格。即语文课堂应该是通过语言这种载体达到思想、精神的提升, 而多重交流的实现也应该是在文本基础上或者是在基于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定要脱离课本实现了话语漫谈就能实现的, 关键是教师如何发现学生言语中的创造性并能积极引导去探究。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 给它界定时不能无视“语文的”这个限制语的存在;否则, 就会如老师们所调侃的那样:“语文素养是个筐, 什么都能往里装”。“语文素养”概念的泛化, 势必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甚至可能导致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人文教育课。从目前不少“展示课”的倾向看, 这种忧虑不是多余的。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抓住文本, 正确评价, 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生活阅历转化到学习过程中, 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获得思想的提升, 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如何有效评价, 和谐推进课堂的节奏, 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 重视文本的阅读, 为有效评价做准备

充分尊重学生的初体验, 让他们能充分阅读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第一体验, 同时还能发现疑惑处。而这些疑惑正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切入点, 这些疑惑也肯定是充分阅读后产生的有效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必然能让教师做出合理评价。在教学《小石潭记》时, 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觉得小石潭周围‘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呢?”这就是一个能引导学生有效探讨的问题, 所以我马上给予了及时评价:“宋×思维敏锐, 发现了一个让老师都觉得困惑的地方。其他同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热烈的探讨中, 学生把握住了作者特殊的心境。这也正是这篇写景散文独特的魅力所在, 对它进行探讨是必要的。只要是尊重文本、挖掘文本内涵的感受都应该成为课堂中值得珍视的发现, 教师应做出肯定评价。

二 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 用有效评价推动积极思维

学生思维敏捷, 但由于阅读层次的差异, 课堂中对于一个问题的探讨也许会引发出丰富多彩的见解。这些思维火花值得重视, 但是并不是所有思维火花都能积极推动语文阅读的进展。所以教师还必须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用有效评价将阅读导向深入。什么是有效评价?我认为这种评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又能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深入的体验, 使课堂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而非其他课。《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生物高科技的文章, 学生对克隆多利绵羊非常感兴趣。所以在了解了克隆绵羊的具体过程后, 学生满怀热情地说:“那么哪只羊是多利的母亲呢?”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如果硬性打断他们的讨论, 那么他们的探究兴趣必定受到损害, 但是一味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 就成了生物课了。因此, 要把握度。虽然现在讲究课程整合, 但每个课程的重点必定不一样。而且这个问题也很难讨论清楚。所以我结合后面的内容适时地对同学们的问题做了这样的评价:“同学们有这样浓厚的探究意识, 老师非常高兴。我也很难界定。动物如此, 那一旦克隆了人, 你们觉得会带来哪些问题呢?”这样就把学生的探讨引向了对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探讨上, 既结合了文本, 又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社会责任、社会问题, 并将阅读与人生结合起来。

三 激发学生积极性, 用有效评价整合学生思维成果

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交谈的场所。这种交谈不应该只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谈, 而应该是广泛意义、广泛层次上的谈话。只有在这种谈话中, 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深入, 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和实现提高。我觉得整合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积极展现评价的能力。在学生评价中, 我们能发现许多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整合, 最后做出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将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进行整合,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又发挥了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在教学《都市精灵》时, 学生就“精灵自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学生首先充分评价。这些评价涉及文本内容、语言生动准确, 还有动物知识、社会认同感等, 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评价都市精灵的生存状态以及我们人类对都市精灵的态度, 将文本研究引向更高层次。学生对于文本内容以及文本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

新课程要求学生应该成为主体, 教师只是引领者、组织者。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有效的课堂, 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也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作为语文阅读课, 也必须形成和谐的氛围, 让师生在有效的评价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作为教师, 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用评价将三者自然有效地连接并融合, 使三者能共同作用, 发挥教育的最大效应。

钱梦龙老师曾说:“只要着眼于‘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 只要一切以学生‘发展’的利益为标准, 那么, 即使遇到某些似是而非的漂亮‘理论’的迷惑, 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了”。我相信所有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努力的方向。

摘要:有效评价能推动课堂节奏, 调节课堂氛围, 关键是还能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运用已有知识来发现新知识, 从而解决新问题, 让学生愿意投入这种探究活动, 是教师应该探讨的。但许多时候, 评价已成了“肯定”的模式、思维的枷锁, 只有将有效引导引入课堂, 语文课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关键词:对话,有效评价,阅读

参考文献

[1]蔡丽雯.对话式语文教学在实践中的异化及对策[J].教育导刊, 2007 (4) :32

[2]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J].教育研究, 2001 (8)

初中语文课堂引导法略谈 第2篇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语文老师都普遍存在这种观点:“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竞争引导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适逢奥运会,大家写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周记、作文屡奥运会火炬传递及开幕式,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法国谈到韩国,从来卢谈到中国的队员,甚至那些复杂的外国球员的名字都背得滚瓜乱熟,一改从前羞涩、难开其口的风格。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搞好媒体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不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像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评议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三、做好活动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已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的因材施教。

四、提倡幽默引导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上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北京的故事”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堂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赵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大家在笑过以后会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一轶事,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关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入手,使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好语文知识,同时陶冶情操,懂得发现美,分清真、善、美、假、丑、恶。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做一个牢记“八荣八耻”的好学生,好公民。

浅议学生语感之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去落实。近几年渐起一股语感探索热,有一些研讨争鸣文章见诸教育刊物上。本文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语感及其构成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笔者认为,“语感”应包括“语感素质”和“语感技能”两个层次的含义。

语感技能“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心理因素的复合,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司性,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是听、说、读、写中自动化了的部分,是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积淀’相融合的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们的反应”。这是一个外在的动态的心理过程,具体地体现为一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功能。实际上,人们常说的语感是指这种“语感技能”。语感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语感素质,语感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感技能水平的高低。语感素质包括语言因素和认识的情感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它是语言本身的、知识和情感的素质的综合。这是一种内在的静态的心理能力。语感素质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依赖于后天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感性成分是语感主体对无意识地接触的一切言语对象的直觉印象和感受。理性成分是语感主体的一切有意识地对言语对象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它包括语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主观上的主动获取、吸收和客观上的被动输入、渗透。理性成分里面自然应当包括评议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理性的评议基础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素质的层次。对于在校就读的学生来说,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进行的语言教学,就是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全面系统地教学语言基础知识,从而着力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语感素质培养。这种语感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和提高语感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最要紧”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期深度、文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养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特有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1、在读写中感悟、增强。

阅读教学历来被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占去了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其教学效果却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学生的阅读语感技能提高十分缓慢。其原因就在于对作为言语对象的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步入了误区。老师往往仅在语表意义上兜圈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课文只是些抽象、干巴巴的内容梗概的筋和毫无生气的语言符号。课文的阅读教学,根本着眼点应使学生增强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怎样表达”则是语文科教学的侧重点,更为重要。对语文来说,明白“表达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达到理解“怎样表达”这一主要目的。准确地把握言语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对这一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感受。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觉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学习鲁迅的杂文时,这一感受尤为突出。学习鲁迅的杂文,单凭分析思想内容,讲解写作风格和一般地读读、写写、听听、练练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而要抓信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语调——他的恨,他的爱,他的讥讽,他的赞美,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丰富感情,听他的语调便全能感受到。他的语调又是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比如,善于借标点符号的巧用来表达特定的语调,从而传达他的含蓄而强烈的感情,便是突出一例。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在“表达什么”这一点上完全一致,只是后一种写作比原句少了三个逗号而已,但是鲁迅先生体现在他独特表达形式中的强烈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最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的。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时写道:“原来如此„„”一个惊叹号连着一个删节号,蕴含着无限悲愤之情:反动派竟然如此卑劣凶残,柔石等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政府竞会如此对待无辜青年!这句话中的惊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删节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启发引导学生对这一表达形式,有新的感受,这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由形式而内容再回到形式,使学生不仅有所知(“表达什么”),更要有所感(“怎样表达”)。只有这样,语感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至于写作,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较高的认识水平,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较强的表达能力等。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固然不是语感能包容的,但表达能力却与语感有密切联系,语感素质达到一定水准就能使作者一写就顺。按《大纲》的要求,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较好地解决语言问题。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表达被列为重要一项。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语不得体、句不顺畅的毛病,正反映了学生语感素质的严重不足。这一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继续加以强调。

2、在听说中提升

听、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具有读、写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的影响,又囿于“受教育就是升学”的狭隘认识,广大语文老师至今对听、说教学并未真正引起重视和认真落实,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强调。

语感具有敏捷性和准确性的品格,就此而论,听、说教学对于培养语感素质有着如下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于听,可以不断接受时事形势、科技、文艺方面的最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说,可以畅抒已见,说问题,谈看法,随机应变,将有关内容勾连起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第二,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使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自己是听者,就要听懂对方所说的内容含义和辩别其表达形式,以作出相应的反应。自己是说者,就要适应听众,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说服对方乃至感动对方。而这说要求赋予所说的话具有实际有力的内容和意义,要求听者运用倾听来调节自己以适应需要。

第三,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什么是听话?无非就是听话者边听边思考说话者说的是什么。而说话就是说话者用口语形式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传达给听者。这种有效的听和说的过程,也就是培植双方思考力的过程。说者归纳整理自己的思考使之条理化,并转化口语,听者经过自已的归纳整理抓住要领,使对方的口语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内容,双方都深化和发展了自己的思考力。

第四,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例如,我们引导学生把话讲得清晰、正确,用语准确无误,别讲错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正误感。我们让学生在说话时注意用词的分寸,别讲过头话,别讲辞不达意的话,而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与对象的特点,要讲得体的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分寸感。我们让学生在作较系统的表述时,注意句与句的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讲话中具有一种流畅、通达的气势,能一脉相承的讲说,这就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畅达感。我们让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注意话语的情味,学会含蓄地表述个人的请求与意见,学习达到那种“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的境界,即以较少的情味深长的话打动对方,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情味感。我们让学生在朗读练习和成套讲话练习中,学会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升降的语言,有快有慢的语速,做富有节奏的讲说,让人感到动听,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节奏感,等等。也就是说,语感素质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如上述的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与节奏感等,都能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真正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并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使之落到实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

[2]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3]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4]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

[5]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6]《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7]《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奏响古诗教学中美的旋律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化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语言美、自然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用诵读来尽情地渲染美

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研讨文的诵读工程。童年阶段是人最好的记忆时期。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顺应了儿童爱读、爱背、记力强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课堂教学上成诗文朗读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口中念念有词,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当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如读“满身雪白走将来”等这样动感性强的诗句,就可以配以能够以能够表现诗意情感的身体动作,使其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古诗是汉文化的精髓,其融合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在国人中广为传诵,绵绵不绝。古诗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韵味无穷,让人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因此,要重视背诵积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读得滚瓜烂熟;引导学生变着花样背、听背、跟背、自背、领背、对背、齐背、倒背如流。宁可三日元食荤,不可一日不读诗。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记牢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必将激发他们对灿烂的文明的向往,扬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帆。因此,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二、用感悟来纵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角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殴阳修《六一诗话》)。因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感悟,无须讲解。繁锁的讲释,难以探索微义,也违背了诗的规律。因此,古诗教学,要力避繁锁的讲解,也无须旁征博引,更不必探幽发微,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那么,教师是否因此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的情状;还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鹅

鹅,曲项向天歌”,“歌”声如何激昂动听;“一叫千门万户开”,开门者是何人?

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诗句描写的情景,借助图画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读悟诗意。如用多媒体课件广大《画》诗的插图,展示《画鸡》诗中乡村早晨鸡叫门开的情景。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使人心驰神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来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质朴的乡村田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情,接受美景的熏陶。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如让学生闭眼想象《画》一诗的意境,把诗的画面在头脑里“过电影”当学生进入遐思状态,教师轻声柔情地描绘情景——师:„„春姑娘悄然离去了,而山花依然烂漫„„

生:„„(浮想联翩)

师:这是一处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同学们猜到了吗,这首谜语诗的迷底是什么?

生:画!

三、用体味来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要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因了体味,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态,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心,更要动心,同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课文中每首诗的教学大都安排了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学校不可以常年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使诵读研讨蔚然成风。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来,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想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3篇

【关键词】提问;情境;学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创新教育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创新源于问题,问题则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有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最高准则地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在农村的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乐于发问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但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学生知识面狭小,学习主动性不强,更为严重的是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题是偏离主题的。因此,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尤为重要。这得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到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与学生新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欲望达到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创设情境可采用贴近生活、比较演示、故事诱导、图片观访、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而又贴近生活实际。课堂上设置让学生感到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偏离主题的问题,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解除学生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会偏离主题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提问,感受成功喜悦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审时度势,即使是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明显的偏差现象,也要积极地帮助,而不要嘲讽,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和求知欲。尽量找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欢乐,进而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针对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我们客观地因势利导,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提出真实的疑问。

三、培养敏锐的发问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则需疑,疑则进也。”教学中,能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为主,就会事半功倍,这也是创造的起点,培养这个起点,本人在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一)找问题的题眼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谁向谁借?(2)为什么借?(3)如何借?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了求解疑问的心理,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抓中心词句

同样是《草船借箭》,其中有这样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由此提出:(1)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2)从周瑜说的 “神机妙算”又说明了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揭示矛盾

如《穷人》一文中:“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桑娜一动也不动。”为什么桑娜一动也不动呢?是什么原因呢?我启发学生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偏离走向正确,从浅薄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四)比差别

如《海上日出》一课中:“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的使劲向上升。”学生这样问:“为什么不用‘挑而用‘负呢?”然而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找准感兴趣的部分

《田忌赛马》中,学生会问:“为什么同样的马,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反败为胜了呢?”这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展热烈的讨论来解决。

四、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材,难、烦、偏、旧,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学生一旦走出课堂,剩下的只是繁重的作业,根本上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这只是片面的教学观,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满足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出办法解决,才是现代语文的教学观。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具有巧妙的结课艺术、设计拓展性练习的能力。在给一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幻想。如《观潮》一文,我们今天,已经身临其境了,也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可作者为何还要写潮来前,潮来后呢?在结《称象》一课时,教师可留下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请课后去寻找。”从而达到问题出课堂的目的。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4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乐于发问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但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学生知识面狭小,学习主动性不强,更为严重的是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题是偏离主题的。因此,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尤为重要。这得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到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与学生新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欲望达到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创设情境可采用贴近生活、比较演示、故事诱导、图片观访、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而又贴近生活实际。课堂上设置让学生感到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偏离主题的问题,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解除学生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会偏离主题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提问,感受成 功喜悦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审时度势,即使是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明显的偏差现象,也要积极地帮助,而不要嘲讽,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和求知欲。尽量找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欢乐,进而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针对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我们客观地因势利导,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提出真实的疑问。

三、培养敏锐的发问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则需疑,疑则进也。”教学中,能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为主, 就会事半功倍,这也是创造的起点,培养这个起点,本人在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 一 ) 找问题的题眼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谁向谁借?(2)为什么借?(3)如何借?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了求解疑问的心理, 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抓中心词句

同样是《草船借箭》,其中有这样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由此提出:(1)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2)从周瑜说的“神机妙算”又说明了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揭示矛盾

如《穷人》一文中:“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桑娜一动也不动。”为什么桑娜一动也不动呢?是什么原因呢?我启发学生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偏离走向正确,从浅薄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四)比差别

如《海上日出》一课中:“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的使劲向上升。”学生这样问:“为什么不用‘挑’而用‘负’呢?”然而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找准感兴趣的部分

《田忌赛马》中,学生会问:“为什么同样的马,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反败为胜了呢?”这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展热烈的讨论来解决。

四、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材,难、烦、偏、旧,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学生一旦走出课堂,剩下的只是繁重的作业,根本上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这只是片面的教学观,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满足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获得结论的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出办法解决,才是现代语文的教学观。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 具有巧妙的结课艺术、设计拓展性练习的能力。在给一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幻想。如《观潮》一文,我们今天,已经身临其境了,也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可作者为何还要写潮来前,潮来后呢?在结《称象》一课时,教师可留下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请课后去寻找。”从而达到问题出课堂的目的。

实践证明,只要转变了教育观念,适当地启发,适时地引导, 合理地结课,高效地设计,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地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觉地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形成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

摘要:实践证明,只要转变了教育观念,适当的启发,适时的引导,合理的结课,高效的设计,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地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觉地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形成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5篇

摘要:

本人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因为教师的引导贯穿整堂课,而且教师引导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更有甚者会影响学生对上这个老师的课的兴趣,甚至影响学习的兴趣。而师生互动看似与教师的引导无关,但我觉得师生的互动是对教师引导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为师生互动时的引导不仅仅要考虑到引导的方向、效果,更要考虑到如何去接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他们的问题向教学的目的去引导,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在此,我谈谈自己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以及师生互动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师生互动、措施

正文:

通过这次去南苑小学的教育实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果说上学期的见习是初步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因为那时的我们只能用我们的眼睛观察小学语文课堂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无法实际操作,无法亲自将自己的所学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这就有点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门外徘徊的感觉。而这次的教育实习却确实的让我们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给了我们将自己所学的小学语文教育知识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将它们教学给学生的机会。也正是这样的教育实习的机会让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然更多的问题是在我们实习生的教学中发现的。

在实习教学中,我感触比较深的问题有两个:教师课堂的引导和师生的互动。

一、教师课堂的引导

(一)关于实习生课堂教学引导的案例

我在实习期间,除了自己上课,还去听了很多其他实习生上的课。我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反映出了实习生所在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使用一些固定的套路。如上一堂语文课,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先导入,接着字词分析,然后课文分析,讲解重要的字词句段,再深入分析一些有较深含义的句子,最后总结。

在我看来,导入也是引导的一种,然而就在导入这一步我们实习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人纯粹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在导入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1.有一个实习生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上了《鱼游到了纸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父亲的菜园》。”

这就是他的导入,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上节课或者以前的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课堂的教学目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点明了这节课要上的课文。但是我觉得仅仅是这样的导入太过于简单,太没有血肉,是苍白的,没什么艺术可言。

2.有一个实习生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两篇寓言,《文成公主进藏》中国民间传说,《普罗米修斯》是外国神话传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文学题材——民间故事。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今天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来了解一些这种题材的特色。” 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导入比第一位同学的导入好了很多。因为他在导入的时候提到了学生前些日子学的几篇课文,还重新提了一下这些课文的文学题材。从而再引出这堂课要学的课文的题材,还提出了那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想这样的导入应该算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导入吧。

(二)关于实习生课堂教学引导的问题

1.课堂教学导入的目的性不明确。

2.课堂教学的导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从名师的课堂教学中学得解决课堂教学导入问题的措施

(以薛法根老师《雪儿》的教学实录为例)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我的名字叫“薛法根”(书写在黑板上)。念念老师的名字,有什么感觉?

生:感到很拗口。

生:好象很生硬

生:不太好听。

师:看起来,大家都不太喜欢我的名字。但我却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个名字寄寓了我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刘诗颖。

师:一个悦耳的名字。

生:金阳。

师:多么响亮的名字!

生:晏阳天。

师:“艳阳天”?充满诗意的名字!你的生活天天都是“艳阳天”!

师:其实,每个名字后面都饱含着父母、亲人对你们殷切的期望、美好的祝福、无限的关爱。再来念念这个名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板书:雪儿)

生:很美。

生:很好听。

生:像雪白雪白的雪花一样。

师: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生:这个名字很温柔。

师:(惊喜地)感觉真好!

生:谁会这么白呀?

师:你呀!(众大笑)。

生: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

师:这是一只鸟的名字(众笑),是“我”为一只信鸽取的名字。“雪儿”是在我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我的身边、进入了我的生活?请你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通过薛法根老师《雪儿》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导入方面所做的处理非常自然。他以一种聊天或者说是问名字谈话的方式导入,他的导入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通过这样的问姓名的方式引出“雪儿”这个名字,引出《雪儿》这篇课文,实际上他也确实做到了。虽然说他导入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但他的导入好不生硬,这主要是他的导入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问姓名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没有一点难度,是非常普遍而且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蜻蜓点水般的教育。

从薛法根老师的这个《雪儿》教学实录的导入中,我们可以思考得出一些解决课堂教学导入问题的措施:

1.导入虽然简短,但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要反复读课文、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流程,再确定导入的目的,导入一定要为教学流程服务,甚至体现出教学的目的。

2.在上本篇课文前,要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看学生学过的课文、作业本,还可以找个别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导入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

(一)关于课堂师生互动的案例

我之所以把师生互动拿到这里来讲是因为我觉得师生互动中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的重要,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师生互动也可以说是教师引导的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而忽视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在师生互动中应确立和保证学生课堂的主题地位。

我觉得要实现师生互动就离不开师生的问答,问答是师生互动的基础。然而很多实习生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对提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时没有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得课堂中的提问出现了一些问题。

1.有个实习生在上《父亲的菜园》是所设计的一个课堂提问是这样的:“给第五段取一个小标题,从中你看出了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看似合理,但是因为教师之前没有对这方面的课文内容进行解析,而且学生对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才会出现没有人回答的现象,在这个提问过后课堂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2.也有实习生在上《父亲的菜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岩石是可怖的?”学生回答之后,可能是因为与他设计的答案不相符,所以他就直接对学生的答案就行了否定,导致这个学生在那堂课再也没有举手。我想教师的这种对学生答案的处理是不合理„„

(二)关于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处理不当,导致学生不愿再回答。

3.教师提问太频繁,导致课堂处于“满堂问”的状态。

4.教师提问太简单,导致学生的回答机械化。

(三)分析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既然实现师生互动就离不开师生的问答,问答是师生互动的基础。那么要做好师生的互动就要解决好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之间的关系。下面依次来分析一下课堂师生互动时师生问答之间存在的问题。

1.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不明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学生回答的方式:

(1)学生因为不明白教师提问的目的,会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无法回答,从而导致课堂出现短暂的空白。

(2)学生因不明白教师的提问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尤其是低段的学生,他们天真无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会想的很多也会说的很多,师生互动表面上看似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答离教学目标太远,说了很多还是没有说道问题的中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的学情,在设置问题前反复思考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还要考虑这个问题的设置合不合理,学生能不能回答。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他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回答。

2.这个问题在实习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实习生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在面对学生回答不到位甚至错误时,常常会忽视那个学生的提问,有些还会直接评价“你的回答不对”。这样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恐惧或厌恶。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觉得对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在面对他的答案与自己的教学内容不相符时或者他们回答错误时,不要因为教学的时间而忽视了他,批评要对他,要对他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肯定他回答的优点,再提出意见,可以往哪方面改进,怎么回答可能会更好„„

3.课堂上教师一直提问会让人感觉他的课堂非常紧凑,但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不能只顾自己提问,不顾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明确学生才是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问后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否则这些问题的设置就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一堂课的提问过多过于频繁会使教学的目的无法突出,这样的单向的提问方式还可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一味地提问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从而对所提的问题失去兴趣。

所以教师的提问应该设定一个范围,抓住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进行问题的设置,使问题更具有启发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回答问题的兴趣。

4.课堂提问应该是递进的,有层次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设置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就会对答如流,没有深入的思考。这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还会让学生养成不深入思考的坏习惯。很多教师会使用“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方式虽然能对活跃课堂气氛起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就只有对或错的判断。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宜长时间使用是非对错的问答形式,最好设置一些开放的,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题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课堂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可以先提出一下比较简单的问题,再提出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这样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参考文献:

【1】腾秀芹.师生互动的课堂现场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3 【2】张欢.小学课堂研究中学生参与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王芳.小学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D】

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3 【4】王晓梅.课堂改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5】王璐.促进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08 【6】黄柏春.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D】

聋校语文课堂主体参与的引导 第6篇

关键词:主体参与;巧用旧知;直观教学;动手操作

循着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我们来到一间正在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语文课的教室,教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地讲解,做着各种动作,而台下的聋生却一脸茫然。教师提问聋生毫无反应,干瞪着眼,教师在喟叹聋生“真笨”后,就把答案抄在黑板上了事。这就是相当一部分聋校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省事,聋生省脑,最后导致聋生在学习上养成惰性。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是与聋校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阶段的聋生与小学阶段的聋生在心理、生理上有较大的差别,随着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初中阶段的聋生在心理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心理上也有了自主的倾向,这些都为聋生的自主引导教学提供了必要与可能。因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初中阶段的聋校语文教学。聋校初中的语文教学应以聋生发展为本,注意启发聋生独立思考能力,利用主体参与的引导,通过“传道、解惑”来实现聋校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一、巧用旧知,激发兴趣,使聋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聋生学习的潜在动力,能有效地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条件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引起聋生的注意力,调动聋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让聋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

学生已有的信息、经验具有导向性,“会使学生有兴趣注意那些与其有联系的新信息”,因此,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尝试“激活旧知”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利用聋生好奇心理,向聋生提供新的知识、信息刺激,使它与聋生原有的知识产生比较、融合、碰撞,由好奇到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教学阅读课文《绿化好处多》时,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引起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这些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聋生对于他们有把握的问题总是敢于踊跃发言,敢于表现自己,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随即出示一张黄河两岸恢复植被的图片,让聋生想一想“假如黄河两岸绿化得好,黄河会怎样变化”,聋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析、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揭示新授的课题《绿化好处多》,让聋生围绕着“绿化有哪些好处”这一问题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有了前面“植被破坏的危害”“绿化好,黄河变样”等知识、经验的基础,《绿化好处多》这节新课的学习就简单、轻松得多。被调动起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聋生,克服了以往“这题太难,我不会”“我说错了很丢人”的畏难情绪,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课堂还给聋生,把课堂话语权还给聋生,充分发挥聋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聋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促进聋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听力缺陷造成的障碍,聋生在学习文章时完整确切理解课文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聋生的残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事物,让他们与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产生联系。“直观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观教学能使学习的内容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去表达的必要性,唤起学习语言的主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注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具体画面,把静态文字变成动态画面,把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形象化,带领聋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体验人生,品悟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时,教师先组织、指导聋生排演课本剧,帮助聋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培养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策划“假如海伦·凯勒半途而废,自暴自弃会有什么结局”的游戏,让他们展开想象,主动进入角色中。最后让聋生思考:为什么海伦·凯勒会成功?自己遇到的困难与海伦·凯勒对比有什么异同?自己在生活中刚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表演课本剧给了聋生一个直观生动地走进文本感受海伦·凯勒的平台,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完整、正确的理解,与主人公海伦·凯勒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再由海伦·凯勒推及自己,激发了聋生的情感和兴趣,引发了聋生的思考,促进了聋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依据课文特点与教学条件给聋生动手操作和自学的机会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要上好聋校初中语文课,就应该重视聋生的观察、体验和操作。观察、体验、操作是聋生获得外部信息,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内贴的标语“我听见,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一样,聋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思维随之展开,自觉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说明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时,先让聋生自学,再带聋生到多媒体教室实际操作,双管齐下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电子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聋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除了课文介绍的这些功能,电子计算机还有很多课文没有介绍的新功能。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聋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再如,在教学《统筹方法》时,先让聋生自学,再把他们带到家政室,按照课文中的办法分组进行实验,计算时间,得出结论。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统筹方法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

所以教师在聋校初中语文课中要使聋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首先要指导聋生自学课文,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聋生提出的疑难,教师要尽量引导他们通过读书、讨论得到解决,万万不可教师包办代替。由于初中聋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初始阶段,一定要按聋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引导,推进个别化教育。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基于一般认识规律的特殊认识过程,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使聋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聋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只能为聋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种种条件。聋校初中语文教学,要改变“满堂灌”的现象,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让聋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而聋生主体参与的实现,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聋生主动参与教学,就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尊重聋生的心理需要,为聋生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取成功的机会,学会赞赏每一个聋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聋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让聋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聋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1版.华夏出版社,1993.

引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策略 第7篇

要得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去引导学生真正地参与, 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创设问题氛围, 激发参与动机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问题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而学来的东西, 总是很容易从我们的记忆中挥发掉。”因此,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参与, 主动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通过自己的自学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习作三”的教学时, 我主要通过以下四组活动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按顺序说说看到的景物, 把它们排列出来, 并仔细观察。接着, 我通过引导学生再现脑海中的词语,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并让学生“填一填”, () 的白云, () 的森林, () 大地, () 的河水。说完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把画面填充颜色,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十分浓厚。然后我增加一些难度, 再练习添加小动物, 让学生充分参与, 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形象的认识, 并且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 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课堂最后, 我让学生做一回“小画家”, 用文字“画”下刚才看到的景物和小动物。这样一来, 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参与及兴趣都很高, 学生成了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教学在互动中圆满完成。

所以说, 创设课堂情境, 调动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关注学习过程, 激发情感体验

现阶段教育重心发生了转移, 把原本只对知识、能力的关注, 转向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原本对学生知识、能力关注的同时, 转为对学生学习活动中方法、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各种活动为桥梁的, 学生只有投身其中, 他们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靠老师的教学而形成的, 应该是学生自己通过参与而有所得,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平台,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自己亲身体验和经历。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目前首当其冲应该是用好教材, 用活教材,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课本中的东西, 转化为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的活动。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 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以及思路的分析等, 又要让学生知其然, 并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 教师要敢于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足够的活动余地, 尽可能拥有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分享成功愉快的体验。例如, 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时, 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课前预习的时候, 我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做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的头饰, 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直观地看到这些人物的形象, 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小组汇报时, 教师把每个小组所做头饰拿出来, 结合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喜欢它们?学生各抒己见, 兴趣盎然。借着这样的情绪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 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的体验。我想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才能通过自身主动参与而有所得, 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的, 深刻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而这种扮演角色的课堂互动, 也是现如今课堂教学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全班同学, 无论是表演的, 还是观看的, 或者是评价, 都能够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与理解中, 相比之前只是单纯的课文阅读和理解,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三、满足学生需要, 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教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宗旨而展开。在课堂上, 学生究竟想研究什么问题, 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问题, 到底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 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问学生:小猴子在干什么?生1:小猴子在抓痒呢。生2:小猴子在抓虱子呢。有个学生突然大声回答:“老师, 我想说小猴子是在自己的身上dāo dao?”他的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在这位老师的耐心引导下, 学生折腾了半天,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方言, 而我们平时说话和写话的时候应该要用书面语言。不可否认, 这就是一节活泼生动的课堂, 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真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第8篇

关于教师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孙德玉老师作过三个形象而恰当的比喻:

教师是交警———只指引方向, 而不是亲自带路;

教师是车夫———鞭策驴子走, 而不是推驴子走;

教师是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只提问题, 只是客观介绍, 没有明确结论。

也就是说, 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 千万不要搞一言堂, 千万不要凡事大包大揽, 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 千万不要逆学生的天性, 要给他们自然发展的空间, 在强迫、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 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教学成果;作为教师,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 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想象的、发散思维的空间, 给学生创设多重想象、多重思考的机会。好的教师, 讲课应该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让学生期待上课, 欲罢不能。

举例来说, 子思的散文《中国的牛》。对于这篇课文, 我是这样引入问题情境的:牛这种动物大家熟悉吗?大家能够讲一些关于牛的词语或者是故事吗?学生们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 大家纷纷发言, 有的谈到了十二生肖中的牛, 它本来是应该为生肖之首的, 结果被老鼠占了先, 抢去了第一的位置;有的同学谈到了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同学讲到了评价牛的一句名言:牛, 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还有的同学联想到了前不久发生的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铵的事件;有的同学想到了股市中的熊市与牛市……思维之开阔, 讨论之热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认为,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大家带着种种感兴趣的问题主动地进入了课文, 进而得出带有个性的结论。在深入讲解的过程中, 人与牛的田垄相遇也是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好例子。在这个地方, 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当人与牛在田垄上相遇时, 非要突出阡陌的狭窄?学生答:只有狭窄才使人与牛产生狭路相逢, 避无可避的效果。为什么人牛相遇后人会有“踟蹰”的心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意思, 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认为, 这是人在犹豫到底该怎么走?是走下田去还是等着牛先过去;有的学生认为, 这是人心中“人类是高等动物”的心态在影响的结果, 人一方面放不下自己是高等动物的惯性思维, 放不下所谓的面子让牛先走, 另一方面又明知自己不是这一群牛的对手, 非让不可, 在面子与现实的矛盾中纠缠与挣扎的复杂心态;还有的同学认为, 这是人在想办法怎样和牛斗, 既斗勇又斗智的片刻思考……在这个问题上, 同学们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思维, 也锻炼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再举一例: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你有一大笔钱,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建造一所房子, 如果它建造在江边, 你会选择……有一学生回答:湘江畔, 因为在《沁园春·长沙》中, 毛泽东写道:“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一幅非常美妙、令人向往的画面。通过这一启发, 使学生能够串联起过去所学过的知识, 体现了思维的发散与知识的拓展。再问:如果这所房子建造在一座桥边, 你会选择……有一学生回答:康桥边。因为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实在太美了。“那河畔边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继续设问:如果它建造在树木里呢?有学生回答说希望在橡树林里———联想到舒婷《致橡树》, 也有学生回答说在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边, 还有学生说希望它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还有学生说它能够像海子所描绘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引导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9篇

一、目标明确, “形散神聚”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激励、评价、反馈、调节等作用, 目标的确立恰当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结果。若把语文教学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那么无论哪一层次的设计, 都受着目的性的制约, 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 由较低一级的目的向着高一级的目的转化。语文新课标强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作为新课标组织实施者的教师,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真正体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思想策略。

二、设趣激情, 活跃思维

创设氛围和激发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 就会给予优先的注意, 并进行积极探索。我们广大教师在这一点上也早已形成共识。可许多同行却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我认为责任主要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有意安排和巧妙引导, 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不能迸发出鲜亮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做法:

1. 创设教学情景, 注重课堂导入。

或如爆竹鸣响、京剧中的亮相, 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或如聆听潺潺小溪, 行于山中幽径, 和学生一起步入如诗如画的世界;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激发探究兴趣;或前后勾连、内外结合, 引出学习探究的课题;或讲故事、说新闻、摆现象、引名言。教师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导入方式。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课堂注入活力。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新课程强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3. 建立民主互动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关系, 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 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的成功, 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新课改突出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特征, 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有更多的“平等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民主和谐、师生共融、教学相长的积极氛围,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疑设难, 突出思维训练主线

学生的思维都是从“疑”开始, 靠“疑”推动, 所谓“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一方面, 教师在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上, 要做到问题的提出富有针对性、激励性和层次性,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体现出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另一方面, 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正如南宋教育家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至此方能长进。”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发现学习的主要特征所在。发现学习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说, “问题性”是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四、合理延伸, 拓展情感认识空间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10篇

一、在兴趣缺乏时引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某些知识感兴趣时, 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因此, 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 引导者, 参与者要始终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在学生兴趣缺乏处引导, 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

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散文家谈散文》一课时, 也许是觉得这种题材的文章枯燥, 在教学时, 学生们一个个无精打采,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 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还记得在七年级时学过的朱之清的散文《春》吗?谁还记得其中的精彩片段, 给大家来上几个。”我知道同学们《春》这篇散文最熟悉了, 一提起这个,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发言,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各个精彩片段背诵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这种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 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到了新课的学习之中。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 采取有效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在理解偏差时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 由于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有限, 在解读文本时难免会出现偏差, 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引导, 指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 理解探究, 以获得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一课时, 学生在解读文本时, 大多都停留在桃花源美景的欣赏上, 也能感受到作者笔下桃花源的美, 但是很难体会到作者撰写这篇游记的真正用意, 在这时我是这样引导的:大家猜想一下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再读课文, 说说你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再次走进文本, 和作者及文本进行对话, 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后, 这才明白, 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的, 是在当时弃官归隐以后写的文章, 作者的主要用意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而这种生活在当时是不会存在的, 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在教学中, 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是, 教师要及时把学生引导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在意见分歧时引导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有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并且这些哈姆雷特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 经常会出现学生各执一词, 互不相让的情况, 此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可以巧妙的拨开学生心中的谜团, 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文章作者安徒生通过其丰富的想象, 把皇帝大臣们的“丑”和皇帝新装的“美”在对比中刻画的淋漓尽致, 文章极具讽刺效果, 给读者留下了大量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让学生就如果当初你在现场会如何做进行探讨。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如果我在现场, 肯定会揭发真相, 让骗子没有好下场的。”有学生说“如果我在现场, 肯定会和当地的老百姓一样, 心里明白, 但不敢把真话说出来的。”这样一来, 双方各执一词, 说真话的人认为不敢言的学生没骨气, 不敢言的学生认为说真话的学生讲的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 是会被砍头的, 在这种教学情境下, 我是这样引导的:文中的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呢?“因为他年级小, 童言无忌”学生回答。是啊, 看来说真话也是需要勇气的, 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由此也可以看出封建统治下的人们没有地位, 有怒不敢言。在学生意见分歧时, 教师恰当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从而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在难点突破上引导

新课程提倡学生之间的自主, 合作, 探究活动,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中, 有时对于文中的难点部分不好理解, 作为教师, 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予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时, 文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难点是让学生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时我主要引领学生从第六小节展开研读, 先问学生, 文中四次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中, 哪一次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买橘子的背影)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又问学生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从父亲的衣着, 走路的姿势以及爬月台的情境”在这时我相机引导:在描写父亲走路时运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词语? (蹒跚)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 你能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对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逐渐明确, 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有些地方学生难以理解,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揣摩体会, 逐渐领悟教学的真谛。

利用课堂引导语文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实践

一谈到“语文实践”,很多老师就认为是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会、自然、生活中,去让学生直接体验,直接参加社会活动,亲历过程,而没有考虑如何使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让学生朗朗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要落实语文实践,首先必须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语文实践。因此,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凭借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文实践机会。

一、创设课堂情境,开展语文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描述过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一个教室,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的有效方法。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由于学生对周总理伟大的一生缺乏感性认识,在感情上,与作者之间很可能有一条“代沟”,不能相通相融。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搜集资料,讲述周总理生前事迹,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则要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出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比如,教学中先挂出周总理画像,播放悲怆的哀乐,然后深情地导入,学生视听结合,在哀伤的氛围中进入课文情境,很真切地体会到首都人民的悲痛之情。

在精妙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一种自由解放感和广阔无垠感,学生能更好地得到语言形象、语言意义、语言情感的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可挖掘语言因素,创设交际情境,促进语言感悟。如《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新型玻璃公司要举行新型玻璃展销会,一时找不到推销员,公司经理得知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决定到我们班招聘几名优秀的推销员。在学生充分准备后,举行别开生面的招聘会。在这里,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现场交际”的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语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体验了生活情趣,在生活情趣的体验中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交际能力。

二、利用文中插图,引导语文实践

“图画不但是文字说明,而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小学语文教材大多图文并茂,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逼真。而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学生信息的获取,很大部分是通过观察插图获得的。因而,我们就可利用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想象事件的全过程或某一事物的特征,再练习说话,使学生的言语思维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教材的文本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中的12个词语就描绘出了一幅幅多彩的课外活动画面,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六幅插图,帮助学生识记词语,让学生将词语贴在相应的插图上,使词语的认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插图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这样不仅巩固了识字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根据图意说话的能力。

三、通过角色转换,练习语文实践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把自己置身于文外,语言内容及情感难以引起他们的体验与共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随即进入课文,促进他们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人,以促进学生真心阅读,真切体会,真情感悟,真实感受。

1、在教学一些介绍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来读懂课文。如学习《北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学当导游,全体师生当游客,让小导游自己组织语言,指着电脑课件中出现的景点,向老师和同学介绍北京。这样的角色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一些人物性格鲜明、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的课文中,我们可以应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与课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悲喜,获得真切体验。如《登山》一文,课文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写得比较详细。于是,可以通过“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感受列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这一活动形式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四、通过课文续编,练习语文实践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如学完《凡卡》,让学生想想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今后的生活会怎样,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为题写一篇习作。

某些课文是知识性文章,读后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知道的更多,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续编文字。如《大自然的语言》这首科学诗列举了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自然现象是列举不完的,“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观察到许多自然现象,可以让他们试写一节诗,说说这种自然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如有的学生写道:“晚霞在天空中浮动,/就像小姑娘的笑脸。/大自然在蓝天写着:/明天准是晴天。”另一个学生写道:“雪花纷纷扬扬,/就像鹅毛片片/大自然在天空写着:/严冬已在人间。”这种续编练习,创造的空间大,学生很感兴趣。这类练习难度也比较大,不一定作为普遍要求,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去做。

当然,语文实践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应是开放、创新、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不只是教教材,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材料之一。实际上,学生的全部世界都是学生语文实践的素材。因此,课堂中的语文实践也要充分利用来自社会及学生生活实践中的语文资源。

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第12篇

一、扣准目标,重点质疑

课堂上学生的“质疑”五花八门。如果教师一一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环节凌乱不堪不说,而且费时费力,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怎样把问题整合梳理?引导学生找出一个质疑的切入点就尤为重要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预习要求以及课文内容,确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合理质疑就可以解决这样的困境。

在《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中,笔者把教学目标设置为:认清日本的侵略嘴脸,感受我国军民同仇敌忾的精神,并且要通过对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语言、结构、内容的重点分析。找准了切入点,就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大胆质疑。有学生问:“老师,第二段开始这么紧急的事情,为什么不直接说,非要加上两句‘星光黯淡,万籁俱寂’?我都着急了。”也有学生问:“小鬼子要进到城内寻找失踪的士兵,为什么说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是‘无理的要求’?万一他们真的丢了士兵,我们拒绝不是反而给他们发动发生战争找到了借口吗?”有学生问道:“老师,宛平城是现在的北京城吗?”还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这几段时间层次非常清晰,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为什么作者没有安排三个自然段,却把第一层次分开了?”

大胆质疑是基础,质疑能力是高要求。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要适当指导,让学生不脱离本课教学目标,背离教学重难点,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开门见山,审题质疑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庞杂,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着很多信息。小学生知识积累薄弱、思想单纯,没有问题意识,对课文的解读分析也简单浅显,即便提出了问题,针对性也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寻找一个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理出头绪来。

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聂将军”和“小姑娘”,“小姑娘”前边加修饰语“日本”。聂荣臻是我国军事家、革命家,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同学们先阅读课文,找出问题,再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单刀直入地问:“老师,跟日本人打仗,为什么还要救他们的孩子?”有学生附和道:“对,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无能,我们为什么不以牙还牙?”有学生说问:“两个小姑娘,一个五六岁,一个不满周岁,妈妈死了,老师,我读到这里很心疼,战争如此残酷,日本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也有学生问:“八路军战士救出了两个小姑娘,课文为什么只写了这一句,写多一些不是能和聂将军形成呼应,更能表现我国人民从上到下的善良、仁义吗?”

“疑”就是“疑问”,是学生没有理解掌握的东西。但是教师应该注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就应该面对学生,所有质疑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解答,对一些“异类”质疑也应该进行合理点评,以避免打击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三、分析人物,专项质疑

在记叙类文章的教学中,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往往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只有抓住人物的这些方面,才能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神态,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形象做出全面、完整的解读。

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针对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林冲”和“洪教头”,让学生在阅读中围绕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学生问:“老师,洪教头不是柴进的武术师父吗?为什么‘歪戴着头巾’就进来了,和我们电视上看的‘师父’不一样。‘教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称呼?林冲不也叫‘林教头’吗?”也有学生问:“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洪教头‘冷笑’说林冲是‘犯人’还说他‘骗吃骗喝’,如此轻狂的神态和语言,是瞧不起朝廷还是瞧不起林冲,林冲不是朝廷禁军的武术教官吗?”也有学生问:“课文是通过洪教头衬托林冲的高尚人格,还是通过林冲衬托洪教头的高傲蛮横?”

如果教师问得多,学生就会说得少,学生的思维活动仍被教师左右,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状态的,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改变了这种状况,教师只是把学生领进了文章中,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却让学生自己动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是的,打开未来知识大门的钥匙应该是疑问。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进入思维活动之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他们寻找质疑的突破口,进行大胆质疑,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摘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是取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中,面对庞杂纷繁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教学目标、课文题目、人物分析等角度快速切入课文,进行质疑。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秦美华.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35).

上一篇:克伦特罗下一篇:数据流Jav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