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随访管理范文

2024-09-19

健康随访管理范文(精选9篇)

健康随访管理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5 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0 例, 女90 例, 根据出院次序编号,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00 例 ( 年龄为70.03±3.855 岁) , 对照组100 例 ( 年龄为70.12±3.745 岁) 。 纳入标准: 1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并发症者;2精神病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0.628/0.382, P>0.05) 。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宣教, 并为患者提供书面教育资料, 答疑解惑。 出院时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 出院当天对患者知信行水平评估。如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患者未来复诊, 行电话随访, 指导患者填写知信行水平评估表。对照组出院后未再进行干预, 实验组采用专职随访干预。

1.2.2 专职随访护士纳入条件以及职责本科室设专职随访护士2 名, 由临床及管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及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

1.2.3 规范专职随访护士职责1设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记录随访内容。2规范专职随访护士随访内容:电话回访患者的身体状况 ( 心绞痛发生频数以及程度)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遵循情况 ( 饮食、服药、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情绪) ;出现紧急情况自救的能力;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脂、肌酸激酶、心脏超声等检查的结果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就诊建议;根据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每两周至少电话随访一次并记录在案;成立健心俱乐部, 每季度举办1 次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讲座, 内容为冠心病的保健知识、治疗进展、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开通冠心病患者咨询热线, 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 评价指标

1.3.1 知信行水平分别于出院当日、出院3 个月、出院6 个月, 采用谌绍林等研制的知信行量表[2]对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进行评价。 该量表由三部分组成1患者知识分量表:内容主要是冠心病的病因、症状、相关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共35 个条目, 分为正确、错误、不知道三个选项, 答对得1 分, 答错或者不知道均不得分。2健康信念分量表:内容主要涉及患者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想法共8 个条目, 想法相同得1 分, 想法不同得0 分。 3患者健康行为分量表: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 共10 个条目, 答对得1 分, 答错得0 分。 量表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知信行水平越高。

1.3.2 复查率出院患者3 个月、6 个月来院复查率。 复查率由专职随访护士负责统计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 (  ±s) 表示, 采用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知信行水平对比,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组内知信行水平对比: 实验组出院前、3 个月、6个月知信行水平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F=1.688, P>0.05) ;对照组出院前、3 个月、6 个月知信行水平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2017.026, P<0.05) 。

2.3 两组患者3 个月、6 个月复查率比较, 见表2。

2.4 两组患者组内复查率比较:实验组3 个月、6 个月复查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值= 2.020, P>0.05) ;对照组3 个月、6个月复查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0.466, P>0.05) 。

3 讨论

3.1 专职随访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出院前、 出院3 个月、6 个月知信行水平逐渐下降, 三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2017.026, P<0.05) 。 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现象[3]。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仍需要加强饮食、药物、情绪、活动等多方面的自我管理, 要有良好遵医行为以及自我保健技能, 值得重视的是患者病情稳定时必须坚持服药, 不能擅自停药, 如果忽视这些相关因素, 很容易导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疾病的复发。 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 需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 而持续的依从性有赖于必要的措施, 否则患者的依从性会很快降低[4]。

从本研究看出, 对照组知信行水平持续性下降, 究其原因, 主要是随着时间推移,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出院后, 住院期间学习到的的冠心病相关知识逐渐淡忘, 症状的缓解也使自我管理逐渐放松,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日俱增, 而治疗依从性逐渐降低, 部分患者甚至自行减药或停药。 本研究实施专职随访的患者知信行水平呈稳定状态, 专职随访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 了解到患者不依从原因, 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使患者能够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专职随访护士在患者随访过程中, 做好指导与监督, 建立健康档案, 及时有效地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 通过随访咨询、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掌握疾病防治知识, 缩小治疗空隙,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并将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庭教育, 将冠心病相关知识贯穿于出院后患者的跟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对进一步普及冠心病健康保健知识, 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利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病情的控制, 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3.2 专职随访有效的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知信行水平

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患者出院当日知信行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t=0.291, P>0.05) 。 经过专职随访, 实验组出院3个月以及6 个月知信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t=-43.399/-35.328, P<0.05) 。 这说明专职随访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缺少接受心血管疾病正规教育的机会, 我国冠心病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认知水平低, 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缺乏了解, 存在较多误区[5]。 患者症状的改善、轻微药物副反应、医疗费用、不正确信息来源、不方便就医等原因降低了其依从性。

这种情况在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 例如一项研究前瞻性调查了全国51 家医院的2973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对其出院6 个月和1 年随访时, 他汀类药物服药率明显减少, 6 个月时减少至65.8%, 1 年时减少至59. 4%[6]。 专职随访护士通过每周电话回访以及举办各种健康讲座,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心理情况、遵医行为, 及时督促患者进行复查及接受知识宣教, 避免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因时间长而忽视了自身健康。 不断强化患者冠心病相关健康知识, 有效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3 专职随访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复查率

从本研究看出, 实验组3 个月复查率高于对照组 ( χ2= 22.222, P<0.05) , 6 个月复查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 χ2=21.397, P<0.05) 。专职随访护士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管理的介入, 不仅增加了患者对医院信任感, 使患者的复诊率提高, 还使医患关系从原来一次性的院内服务变成长期性院外服务。 患者出院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医生护士的嘱咐淡忘, 依从性逐渐降低[7], 如果病情控制比较好, 特别是一些离医院较远的患者, 自觉无不适症状, 容易忽视到医院复诊的必要性。 专职随访使医患之间的联系以及沟通加强, 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更加深刻, 对预防再次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专职随访护士及时通知患者来医院复诊, 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 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复诊率, 使冠心病的并发症发生率最大程度地降低。

4 小结

冠心病是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复发率高。 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 采用专职随访, 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知信行水平, 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复查率, 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付芳, 李思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求医问药, 2012, 10 (11) :956-957.

[2]谌绍林, 丁敏, 朱健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信行评估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6 (26) :965-967.

[3]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3:246.

[4]施华芳, 姜冬九, 李乐之, 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2:135.

[5]Berikaip, Meyerpm, Kazlauskaiter, etal.Gain in patients'knowledge of diabetes management targets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glycemic control[J], Diabetes Care, 2007, 30:1587-1589.

[6]Bi Y, Gao R, Patel A, etal.Evidence-based medication at the time of hospital discharge and 1 year after hospitalization:Results from the 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 (APACS) study[J].Am Heart J, 2009, 157:509-516.

健康随访管理 第2篇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是住院诊疗业务的延续,是提高诊疗质量,实施人性化临床医疗服务的社会性服务工作,体现了新医学模式和现代人文关怀,也是医院留住稳定的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潜移默化工作。

一、工作成效:

1、此项工作,本院着力从两个方面实现,其一,建立在“服务立院”理念基础上的临床医疗延伸服务,把此项任务分配给临床医师来完成,尤其是高年资住院医师、临床专家,有较大且稳定的顾客群,主要通过在院期间的沟通交流、下达诊疗医嘱和出院医嘱来实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做好此项工作。其二,专门设立服务中心,临床医师把出院患者信息传统给服务中心,作为医院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来实现。

2、本院建院八年多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做好此项工作,也受到了可喜的成效,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和成长壮大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尤其是医院周边社区庞大的老年患病群体,对本院有较好地信誉与依从性,从多次住院率科看出。3、2013年至2015年4月通过临床医师电话随访预约的患者共 例,通过服务中心电话随访预约的患者共 例,重返住院率估计占总住院病人的30%左右。

二、存在问题、难点和困惑:

1、医师服务理念不强,“医不叩门”的传统理念残余尚存,没有把传统的医护关系上升至利益相关和朋友关系的高度来对待。

2、住院部人力资源配置紧张,医师平时工作忙,对此应付不过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3、沟通技巧和方式差,一旦效果不好或碰了钉子便偃旗息鼓。

4、满足于一般的电话询问,形式已经显得单调和落后,不足以体现现代新型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的医患关系。

5、患者回应的认识误区,误以为医院是在骗钱,甚至认为是在诅咒自己患病,尤其是问到的亲人已经亡故,更是一听便光火(俗话说和谁都可以说再见,千万不要和医生与火葬工说再见)。

三、持续改进措施:

1、临床医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提倡换位思考,要把患者当亲人和知心朋友,而不仅仅是服务对象,和他们建立亲密无间的信赖和依存关系。

2、患者在院期间,在沟通交流时应该明确表示,我是您的医生,愿意竭诚为您的疾病康复服务,哪怕您离开了我们医院,我将经常问候和随访您,给您以指导和帮助,您同意吗?不怕打扰吗?

3、更新随访预约方式,如发出信函、互联网交流、赠送图文并茂的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卡和医院(医师)名片、定期邀请患者召开健康教育和医院服务座谈会(医患派对)等新颖的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

4、上门随访服务(包括上门免费检查部分生理病理指标,进行个性化的慢性病维持治疗用药方案评估与修订和健康教育服务指导)。

5、医师与专职从事健康教育与愉悦随访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如现代临床医学新进展、心理学、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不断拓宽知识面,获得新的交流技巧,学会评估服务对象的心理类型、经济文化水平和可接受服务的依从度,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优化健康教育和预约随访效果。

6、其他尚可探索应用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方法。

健康随访管理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住院96例,均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的诊断标准[3]。将入选病例按就诊序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男17例,女31例,年龄50~69岁,平均(59.3±6.5)岁;职业:离退休干部25例,退休工人12例,农民11例;学历:小学15例,初中及以上33例;对照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60.1±8.9)岁;职业:离退休干部24例,退休工人14例,农民10例;学历:小学16例,初中及以上32例。所有病例均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及合并其他慢性病。所有患者能正确理解医护人员的指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护理方法相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制订系统、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采用个别指导、小组讲课、发放宣传小手册等。健康教育内容有:POP病因、临床表现、坚持遵从医嘱的重要性、预后,由护士示范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并将全程锻炼方法编写成运动处方交给病人,要求患者按制定方法腰背肌功能锻炼[3]。

1.2.2 随访方法

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遵医行为、饮食情况,督促、指导用药等。对照组只按医院常规要求电话随访1次。

1.2.3 评价标准

(1)对知识的掌握: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按回答完整情况分别评价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良,差分别给予3分、2分、1分,总分为12分,得10~12分为优,6~9分为良,≤5分为差;(2)对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3)治疗后1个月、2个月VAS评分;(4)安全性指标:主要对试验组有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前后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测各1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评分比较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遵医各项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未发生无不良反应,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尿、便常规均正常。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VA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有效方式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病人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5]。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教给患者自行解决问题的技巧,给予患者连续性的指导,协助他们做到疾病的自我管理。因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及护理效果。POP的发病过程是不可逆的,它是一种慢性疾病,见效慢,病程长,易反复;腰背部疼痛是POP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势必导致患者心理压力逐渐加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减慢疾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就诊机会,减轻患者的经济、心理负担是医护人员面临床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试验组POP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合电话随访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比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自觉按时服药、坚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注重饮食搭配等自我管理行为、治疗效果均能明显提高(均P<0.05)。由此可见,作为疾病管理者和健康教育者的医护人员,对POP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并在患者出院后坚持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不仅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而且也能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从而减轻病痛、减少并发症及就诊机会,减轻经济及心理负担,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乔.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9A):30-33.

[2]崔寿昌.骨质疏松症及其预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8(4):193-196.

[3]黄芳艳,唐毓金,李成香.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6A):1442-1443.

[4]夏凌霞,范井月.临床护理路径在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19-20.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和随访 第4篇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感谢您及家人对我院的信任,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防治脑卒中的重点是预防为主。虽然您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已稳定或好转,目前进入恢复阶段,出院后仍需要继续治疗,配合康复训练,争取病情得到更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出院后您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危险性,每天保持膳食平衡,多补充蔬菜、水果、谷类、适量蛋白质等;

2.戒烟限酒: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果您有吸烟和长期饮酒嗜好,应该戒掉烟酒;

3.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您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终生治疗,应该经常监测血压,根据自身血压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和剂量,保持血压正常稳定才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

4.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您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终生治疗,应该经常监测血糖,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和剂量,合理饮食做到定时定量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糖尿病通过规范化治疗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5.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病特别是心房纤颤可以引起心源性脑卒中,如果您患有心脏病应该积极地治疗,对于预防心源性脑卒中非常重要;

6.高脂血症的治疗:高脂血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合理膳食、锻炼和服用降脂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治疗动脉硬化斑块或狭窄;

7.康复训练:脑卒中导致的语言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才能够得到逐步恢复,可以通过阅读训练语言障碍,按顺序训练座、站立、行走,活动肢体各个关节防止挛缩畸形,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吃饭、洗浴、入浴等,不断提高自我能力,有条件可以到专业康复机构进一步康复治疗;

8.心理障碍的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家属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疏导,症状明显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从而有助于脑卒中的恢复;

9.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或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应该定时翻身叩背,防止褥疮发生;吞咽障碍患者应该缓慢进食,少量多餐,防止引起吸入性肺炎,必要时需要鼻饲喂养,应该给予营养支持,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病情恶化;注意大小便失禁的护理,便秘者给予导泻或灌肠;

10.脑卒中复发率高,特别是发病1年内,一旦脑卒中复发可导致严重残疾,您出院后应该定期到门诊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如果您有脑卒中复发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xx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主管医师:

科室电话:

青光眼术后病人的随访与健康指导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在我眼科中心的青光眼手术后出院的病人100例。其中男性40例 (46只眼) , 女性60例 (72只眼) , 年龄16至80岁, 干部31例, 工人34例, 农民25例, 其他20例。

1.2 手术方式

本组100例118只眼其中行小梁切除术56只眼,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20只眼, 周边虹膜切除18只眼,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十人工晶体植入术14只眼, 其他10只眼。

1.3 具体实施

确定随访内容, 评估病人的眼压情况, 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让患者实践自我监测眼压眼球按摩, 正确滴用眼药水。同时滴用两种以上的眼药时, 两者相隔至少10min, 以免影响效果。让患者了解降眼压药的副作用嘱其不要紧张, 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平时应记住慎用或不用阿托品一类的药物, 以免诱使青光眼急性发作, 同时做好心理卫生指导, 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愉快的心情, 要让患者认识到, 情绪对眼压有很大的影响。青光眼虽是一种严重眼病, 也要认真对待, 不要灰心丧气, 要争取尽量好的结果, 只有端正对疾病的认识, 才能树立信心并保持良好的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排除各种因素干扰, 忌紧张发怒, 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 保持心理健康, 与家人同事和谐相处, 才能有效控制眼压。业余时间从事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 注意眼睛的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都有益于促进身心健康, 饮食上应根据患者自己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要有规律, 不得暴饮暴食, 进食不可过饱速度宜慢,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过强处久留。明确责任人:责任护士。确定随访时间和次数, 初访1个月2次, 以后每3、6个月各随访一次, 以后根据每个人的眼压、眼底、视野受损的情况灵活掌握。建立随访登记本, 姓名、年龄、性别、家庭地址、入院出院日期、出院诊断、主管医师、随访日期、内容、联系人、电话等。

2 结果

2.1 本组100例青光眼术后病人中有91例存在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咨询和正确指导, 需求率91%

两年来, 电话随访100例, 预约复诊91人, 复诊住院51例, 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人满意度达97%。

2.2 100例手术病人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见表1

2.3 统计结果显示青光眼术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且近期多于远期, 统计学有差异 (P<0.05, P<0.01)

3 讨论

3.1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病理性升高, 引起视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常见病

即使及时治疗, 也难以控制病情进展, 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 及时干预、帮助病人及时复诊, 遵医用药, 合理膳食, 调节睡眠控制情绪,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行为从而减少并发症, 保护好视功能, 降低致盲率。

3.2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随访更加密切了护患关系, 据本调查统计的有95%的病人表示愿意接受随访与健康指导, 这种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出病人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 不仅有利于病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 也给病人康复予以重要的心理支持。

摘要:目的为了解青光眼术后病人眼压被动、视野缺损情况, 为降低致盲率, 探讨其防止措施。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100例青光眼术后病人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预约复诊和健康指导。结果100例术后病人中有91例出院后近期 (3个月) 和远期 (6个月以上)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需要咨询和给予正确指导, 需求率为91%。结论通过随访和健康指导解答了院外病人存在的问题, 减少了致盲率, 提高了青光眼病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青光眼,手术,随访,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朱继民, 吕安安, 等.内科住院患者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8) :492~493.

[2]葛坚.青光眼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华眼科杂志[J].2002, 38 (6) :321.

肝脏移植术后随访期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6篇

关键词:肝移植,随访,健康教育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 肝移植病人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70%~75%[1]。而肝移植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延长病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实践证明, 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生存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指导、督促肝移植病人终生有规律的服药、生活、自我监测, 而且可以达到激励肝移植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最终融入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的目的[2]。将2003年—2009年来我院复查的85例肝移植术后病人, 通过医护合作, 共同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 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 病人及家属满意。现将具体方法和内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4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85例病人, 其中男77例, 女8例;年龄23 ~68岁, 平均46岁;大专以上38例, 初中、高中41例, 小学及以下6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肝移植术后病人在出院前1周内, 为每例病人建立随访档案, 并发给病人每人1份出院指导, 在出院指导卡上写上移植医生和病区的电话号码, 以便病人在出院后有问题或困难时可随时与医生联系。病人出院时由护士遵医嘱告知复查、随访的时间与内容、特殊检查项目与时间。病人出院后主要是通过电话、书信、网上交流、利用病人回院复查、病友联谊会面谈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药物指导

病人进行肝移植后就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移植肝作为一个外来物, 时刻处于受者免疫系统的监视之下, 一旦免疫抑制作用减弱, 机体免疫系统就会对移植肝发起攻击。按时、按规定服药, 可使机体的免疫机制处于一种稳定的免疫抑制状态, 减少排斥的发生率, 延长移植肝的存活期[3]。为病人制订适合个人生活起居的个性化服药时间, 但强调要定时、准确、坚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及其他辅助用药重要性。普乐可复早晚各服1次, 西罗莫司每日服1次, 两类药物的吸收均可受到进食的影响, 因此在空腹下口服, 即饭前1 h~2 h或饭后2 h~3 h口服, 用温开水送服。西罗莫司避免和西柚汁同服。泼尼松可在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以减少对胃的刺激。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不能随意增减药物种类和剂量, 如有任何疾病均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以免损害肝功能或出现排斥反应。

3.2 饮食指导

肝移植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机体的代谢, 其中包括糖、蛋白质、脂类、尿酸等[4]。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不良反应, 而且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延长移植肝的存活时间。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 避免油腻、油炸食品及任何形式的暴饮暴食[5]。应该少吃甜食, 因为免疫抑制药本身就可能诱发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 而且会影响移植肝的功能, 增加排斥的几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会抑制钙质吸收, 增加排除, 因此需要注意补钙。激素会使身体内钠潴留, 引起水潴留和血压升高, 所以应该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另外, 忌食各种可提高免疫力的补品及药物, 如灵芝、人参、蜂王浆等;避免喝酒和吸烟, 包括被动吸烟。

3.3 预防感染

移植术后由于服用抑制免疫的药物, 减弱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特别是康复早期, 容易导致感染。指导病人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如充分休息;健康平衡的饮食;坚持锻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接触猫、狗;在流感季节,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果只有低热, 可以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 多休息, 即可缓解。也可以酌情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双黄连等中成药, 或者加少量感冒药如泰诺、日夜百服宁。如果高热不退伴有咳嗽, 必须到医院诊治。

3.4 心理指导

了解病人心理及精神状态, 指导病人保持平常心, 培养乐观、宽容、豁达的性格, 避免因情绪波动影响心理健康, 从而降低抵抗力引起疾病[6,7]。指导家属在生活上及心理上关心病人, 给予心理支持。病友之间加强联系, 互相支持, 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3.5 提高病人自我病情监控的技能

指导病人认识排斥的症状, 如无法解释的低热、疲倦、轻微的右上腹部疼痛、皮肤巩膜黄染、解深黄色或橙色尿、陶土色大便, 出现以上症状要尽快到施行手术的医院诊治。指导病人认识免疫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使用普乐可复、泼尼松二联疗法, 一般3个月后单独使用普乐可复或根据病人情况更换使用西罗莫司。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正常免疫机制, 常有胃肠道不适、震颤、头痛、手足感觉异常、失眠、关节痛和痤疮, 出现这些症状, 告知病人不必紧张, 到医院检测血药浓度和肝功能, 移植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检测结果调整免疫抑制药的剂量。

3.6 督促病人定期复查

术后半年之内每半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凝血3项, 必要时查血药浓度、肾功能、电解质, 每月复查1次胸部X线片、彩色B超, 2个月复查1次乙型肝炎五项、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丙型肝炎、甲胎蛋白检查, 特别是肝炎和肝癌接受肝移植病人尤为重要。术后半年至1年每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功、凝血3项, 必要时查血药浓度、肾功能、电解质, 每2个月复查1次胸部X线片、彩色B超, 3个月复查1次乙型肝炎五项、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丙型肝炎、甲胎蛋白检查。术后1年以上3个月做1次全面复查。

4 结果

病人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提高了。按规定时间复查81例, 不定期复查 4例, 急性胃肠炎2例, 感冒发热2例, 自行增减免疫抑制药3例, 不按时服免疫抑制药2例。

5 体会

病人出院时既高兴又担心, 为使病人能尽快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又要牢记自己体内有异体器官, 需要长期服药, 要针对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回归家庭与社会[8]。出院后对病人用药、饮食、预防感染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指导, 对关键的服药要反复交代, 要求病人能复述, 这不仅有利于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还能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延长移植肝的存活期。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及病人各项机能的恢复, 病人逐渐降低了对服药、饮食、自我监测的依从性, 影响了移植肝脏的长期存活, 提高了移植肝排斥的发生率[9]。恢复较差的病人易产生悲观情绪, 经济条件差的病人, 不定期复查, 不及时就诊, 自行减药或不坚持服药。医护人员在病人出院后要定期进行随访, 了解病人的情况, 提醒病人要提高警惕, 遵照医护人员的嘱咐进行自我养护, 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给病人以充分的支持和信心, 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在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病人的信任度, 护士首先要学习相关知识, 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也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10]。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 也是护士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护士的专业知识、交流水平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丽霞, 宋艳燕, 邢惠.1例肝脏移植术术后随访期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 2006, 20 (9C) :2533.

[2]陈律, 席淑华, 花蓉.肝移植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 :30-31.

[3]王伟.肝移植后营养支持对蛋白质代谢及营养状况影响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 (1) :652.

[4]王志茜.肝移植术早期病人精神状况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护理, 2006, 12 (12) :211.

[5]曾丽容, 黄锦萍, 柯欣.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J].护理研究, 2006, 20 (2B) :416-417.

[6]许伟, 杨昌霞, 宋艳燕.肝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Suppl2) :68-69.

[7]周英, 廖苑, 何晓顺.肝移植病人焦虑状态及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6A) :1449-1450.

[8]戴霞, 黄秋红, 姚冬芳, 等.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0) :735-736.

[9]黎俊红, 尹彩红, 陆奔, 等.肾移植患者出院随访的实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9) :1109.

健康随访管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自2010年1月1日到2013年6月31日在广州市三九脑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确诊的1227例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方法

建立医生负责, 护士参与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定期随访干预小组, 据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家庭情况, 制订1年4次高血压健康干预计划和内容, 并监测患者血压情况, 提倡不吸烟、限量饮酒、遵医服药、体育锻炼、低盐饮食等健康行为等, 用自制居民健康相关调查问卷, 以门诊复查面对面调查, 电话随访或入户调查等访谈方式填写, 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 , 生活方式内容 (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 、与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健康管理态度和健康信息需求与获取方式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情况

本研究获得1 176例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参与随访干预小组, 占95.84%, 51例拒访, 占4.16%。经过一年随访干预, 失访151例, 完成本研究的1025例患者中, 男489例, 女536例, 年龄34~86岁, 平均 (55.8±6.29) 岁。

2.2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

经过一年随访干预, 患者对高血压并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上升, 熟悉程度的患者构成比从干预前的17.18%上升到59.32%, 一般程度的患者构成比从干预前的21.60%上升到36.98%, 不熟悉的患者构成比从干预前的61.22%下降到3.71%。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χ2=835.4, P<0.001) , 见表1。

2.3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善情况

经过随访干预后, 患者健康行为得到明显改善, 血压自我检测率从44.47%上升到84.10%, 低盐饮食践行率从42.69%上升到76.59%, 进行健康运动的患者从27.04%上升到79.41%, 遵医服药的行为从34.69%上升至74.34%, 不吸烟的患者数从66.84%上升至94.34%, 限量饮酒的患者从39.88%上升至92.78%。干预前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χ2=368.6, 259.2, 601.4, 345.7, 255.6, 669.4, P<0.01) , 见表2。

2.4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情况

经过随访干预后, 高血压患者自我控制率从19.73%上升至63.71%, 干预前后正常血压患者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χ2=440.6, P<0.01) , 见表3。

3 讨论

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防治的干预效果评价, 主要是通过对结局期较基线期改变情况进行分析[4]。本项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和健康行为养成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因素之一, 验证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防治的作用[3], 随访干预前后, 无论是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上, 还是在健康行为的建立和血压指标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说明随访干预是防治高血压冰疾病的有效途径, 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发现, 通过定期随访, 用电话回访和入户调查等方式有利于督促患者遵照医嘱服药, 提高其依从性[5,6]。定期指导与督促患者复查、加强运动和戒烟, 督促患者自我健康行为落实, 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使患者的良好健康行为长期并持久地坚持下去, 将有利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减少或减缓高血压并发症地发生[7]。此外,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成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8]。通过实施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管理, 来控制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控制医疗费用的一条主要途径。本研究表明, 通过随访干预患者的相关行为危险因素, 患者高血压症状得以控制和缓解, 同时也对减少患者疾病负担, 效果明显[9]。

综上所述, 通过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等干预后, 患者的血压有明显改善, 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也好于干预前,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 在随访中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心脑血管疾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为其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在1年4次随访干预后, 调查比较广东三九脑科医院1025例心脑血管疾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情况的变化程度。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 干预后的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健康观念和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自主监测与控制血压、不吸烟、限量饮酒、遵医服药、体育锻炼、低盐饮食等健康行为践行率和血压控制率的分布与干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P<0.01) 。结论 增大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的医疗投入, 定期督促患者并提供健康指导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血压,随访,干预,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 communicable disease, 2010[R].Geneva:Switzerland, 2011.

[2]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18-47.

[3]朱宣辑.537例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信行分析[D].吉林大学, 2014.

[4]王剑利, 吴寿岭, 李云, 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 (7) :666-670.

[5]郝玉凤, 董景珍, 杜玉苗, 等.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教育对血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 17 (1) :87-88.

[6]黄燕红.护理干预联合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 (3) :335-336.

[7]江思思, 沈利平, 阮恒芳, 等.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 :849-853.

[8]谢锦嫦, 谭建兰, 龙家玲.健康行为干预对冠心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 (4) :551-554.

健康随访管理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

将2010年6月到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过程中首次发现患有高血压、无其他慢性疾病的95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对照组48人, 男26人, 女22人, 平均年龄42岁, 随访组47人, 男23人, 女24人, 平均年龄38岁。所有样本平时均无特殊临床症状, 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 可自行缓解, 在紧张和劳累后加重。对照组和随访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随访组患者进行健康随访, 每周进行一次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宣传健康知识、日常运动指导、饮食建议、心理指导等[1,2]。同时对两组人员的高血压观测结果、锻炼、服药情况进行记录。

1.2.1 宣传健康知识

对随访组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健康知识宣传, 鼓励患者参加高血压专题知识讲座, 阅读有关高血压预防治疗知识手册, 观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生活录像, 并适时普及有关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同时让患者可以与专家进行对话, 解答患者疑问, 使患者了解病情, 减轻心理负担,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疗效。

1.2.2 日常运动建议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已肯定, 运动是高血压的有效辅助疗法。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调节神经系统, 提高机体灵活度和生活质量。在随访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运动建议, 从小运动量开始, 再根据患者机体的调整情况改变运动量, 最后建议患者维持一定的运动量并坚持锻炼。

1.2.3 饮食建议

向患者推荐适宜的饮食搭配,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减少钠盐的摄入, 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 g为宜;补充钙和钾盐, 每人每日可吃新鲜蔬菜400~500 g, 喝牛奶500 mL, 可以补充钾1 000 mg和钙400 mg;同时向患者建议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制饮酒等协助治疗措施。

1.2.4 心理指导

大多数人只听说过高血压, 并不了解高血压, 认为患了高血压就要不停吃药、进行治疗, 造成生活不便, 降低生活质量, 增加心理负担。此外, 高血压患者的情绪调理也非常重要,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引起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进而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甚至出现并发症, 最后加重病情。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排解患者患病后的悲观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使血压早日得到良好的控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血压稳定人数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一年来随访组病人血压稳定率为83.0 %, 高于对照组的62.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从数据上看, 随访组有8人血压仍有波动, 稳定率为83 %, 高于对照组的稳定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 健康随访、健康教育确实对健康体检中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的治疗、保健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可以帮助患者更理性地面对自身病情, 纠正他们自身的坏习惯, 使其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为下一步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值得在健康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平, 唐吉娣, 方小菲.体检中心对高血压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J].江苏医药, 2010, 36 (14) :1719-1721.

健康随访管理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符合标准者共计218例, 其中男132例 (60.6%) , 女86例 (39.4%) , 年龄在63~86岁之间。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或国际心脏病学会制订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②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好转出院的患者;③愿意接受电话随访并参与本调查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有严重视听障碍者;③病情未得到控制而自动出院者;④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不愿意接受电话随访及参与本调查者。

1.2 方法

将2011年8月—2012年1月出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2年2—7月出院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108例, 干预组患者110例, 两组患者住院时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心理调节、血压监测等知识) ,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负责对患者定期行电话随访。调查对象出院前均测量血压, 并作为基线调查数据。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半年后利用患者来医院复诊的机会, 由我院回访中心高年资护师负责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患者休息30 min后测量血压并记录。对照组复诊率为88.9% (96例) , 12例患者未复诊;干预组复诊率为95.4% (105例) , 5例患者未复诊。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心内科专家审核后, 先对14例患者进行预调查, 经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815, 内容效度为0.906, 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调查前先向患者讲明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由患者或家属填写后当场收回, 共计发放问卷201张, 有效问卷201张, 有效回收率100%。

1.3 健康教育方法

①向患者发放联系卡, 建立冠心病随访档案, 由管床医生负责此项工作, 第1次随访在出院后1周内完成, 以后为每月1次电话随访, 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随访次数。②患者回访中心设有随访电话, 随访系统与His信息系统相连, 可随时调出患者的相关信息, 计算机会自动记录随访情况并录音。③随访内容:询问患者出院后的状况, 如:饮食、睡眠、药物、运动、心理情况, 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控制等情况;向其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如致病原因、发病诱因、病程、转归、常见症状、治疗方法、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自我监测血压等知识, 使患者对冠心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吸烟、饮酒、饮食结构、情绪、运动等对疾病的影响;医生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同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 取得家属的支持。

1.4 评价方法

包括:①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②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③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经过审核后录入Excel,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行χ2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知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放松心情、戒烟限酒、规律生活、按时服药、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压等行为的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表1可见: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知晓率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6]。通过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预防、保健、遵医行为等的重要性[7], 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8]。目前已经确定有8个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活动少、肥胖及水果蔬菜摄入量少) 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医生与患者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及转归等,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保持均衡营养, 选择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宣传吸烟的危害, 尼古丁可以使动脉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还可以刺激心脏, 使心跳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加重心脏负担[9];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 形成大量的脂肪酸, 使血压升高, 增加心脏的负担;适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控制体重可减少冠心病猝死事件的发生, 并帮助患者根据年龄、体力、个人爱好、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出现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

从表2可见, 干预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形成率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研究表明, 冠心病的发病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锻炼等有关[10]。行为习惯的改变主要靠个人, 改变的动因在于认识的提高, 提高认识的关键在于教育[11]。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 又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 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12]。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持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控制血糖血脂, 积极主动延缓或阻止病变进展[13]。通过医生的宣教, 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采纳有利于健康和疾病恢复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表3可见, 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调查显示, 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另外, 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三四倍[14]。电话随访可以督促患者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正确测量血压, 按时监测血压, 根据血压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 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抽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院的2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评价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 (105例) 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96例) , 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知晓率、形成率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 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有效实施课堂讨论下一篇: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