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题万里范文

2024-05-19

离题万里范文(精选11篇)

离题万里 第1篇

还有一位广西的白志强朋友,问了一个让我思考了好久的问题——什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鉴于这个问题不是具体的习武中会遇到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合适,就把它放在下一个栏目——“拳迷茶座”中,请我的朋友无怨同大家聊聊……

真成大哥总喜欢把这样的“球”踢给我,踢就踢吧,谁让我是“热线”的老朋友。我知道,任何一个喜欢武术并且习练了几年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我也不例外。所谓“武术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是—个不能正式论述的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成大哥把这个话题放到“茶座”里面是明智的,毕竟,茶座是一个“侃”的好去处。

侃谈一、不要“千江月”,只求“万里空”。大家听说过“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这句话吗?如果没有听说过,就让我们闭目遐想一下吧——中秋夜,圆月高悬,千万条江河碧波嶙峋,每一个波纹都会折射出一个月影,无数的“月”随着波的起伏在水面飘荡。我们在江水里看到的“月”不是真正的月,是由于江中有水,是水的折射作用。假如是干涸的江呢?当然就无法辉映月了,此乃“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也;毛主席在他的词《六盘山》里写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一幅秋高气爽的写真画。如果万里晴空,一丝云也没有呢?我们看到的是碧空如洗,晶莹剔透的无限空旷,此乃“万里无云万里空”是也。江水原本就是水,水中的月是“添加”进去的,并非其本有;天空原本是由氮气、氧气等无色气体组成,云不属于天空,云属于地面被蒸腾了的水分。武术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学了多少招式,掌握了多少套路,而是你感悟了多少真谛。月就一个,它在天上,江水中每一个波纹映照出来的只是月的影;天空是纯净无染的,“乱云飞渡”可没有“极目楚天舒”美。如果我们把武术比作江水或者天空,那么最原本的江水、最原本的天空应该是一个“空”字。

侃谈二:“武到极时便是文”。老拳王张立德老师前些年在文章里提过“武到极时便是文”,“极时”其实就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文化无数次论述“阴阳转化”的深奥哲理,作为国粹的中医学非常重视“阳极必阴,阴极必阳”、“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病理变化过程。同样,辩证法也告诉我们矛盾相互转换的规律。当着事物发展到了顶点,矛盾的对立双方势必相互转化,从而完成发展的完整过程。“武”的外在表现是“动”是刀枪剑戟,是拳来腿往;“文”的外在表现是“静”,是笔墨纸砚,是敲击键盘。假设我们参悟透了武的真谛,我们对武术有了相当的造诣,我想,应该也必须依照辩证法的法则去完成必然的发展过程——即由武到文的转化。

侃谈三:金庸先生深谙此理。也许现实中真正可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但是金庸笔下却有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周伯通修到了这样的境界。《九阴真经》是武林至宝,多少人为了得到它不惜去死。就是这样一本“宝书”,周伯通得到了并学会了书上的绝世武功。然而,他却能把它忘记。对于没有相当根基的人来说,记住已经很难,把记住并烂熟于心的东西再忘记就更难。周伯通在第一代绝世高手死的死,疯的疯,看破的看破后能够得到武林的最高礼遇,能够成为“中顽童”,能够修成鹤发童颜,心无点尘,真的是武术或“内功”的作用吗?肯定不是。论功夫、论资历周伯通不如欧阳锋和黄药师,但是论胸怀的坦荡、论无私无欲却没有人敢和他比。金庸先生不愧被称之为大侠,虽然先生不会武术,但却看透了武术的精髓,看到了武术的核心,看到了就是习武一生的人也可能体悟不到的武术的内涵。也正因如此,老先生才为我们写下了周伯通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位真正的武术大家。一个身体健康活泼如少年的人,一个一生视武术为生命的人,怎么能够在晚年忘记武术呢?他也是视《九阴真经》为至宝的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

侃谈四、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再到更高级的发展规律,武术也不例外。假如一个不会武术的孩子,习武10年并达到了一定水平,这自然就是对“不会武术”的否定;当着从不会武术到会武术再到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发展就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矛盾必然会向对立面转化。“忘掉”不是一般意义的忘掉,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更是浓缩和融入心灵的一种永恒,是铭心刻骨。否定之否定阶段表现出的肯定阶段的特征,不是简单的重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忘记”武术,忘记的到底是什么?是一切缺乏实用的招式和套路以及不需要记住的东西。这个“忘记”不能理解为任何会一点武术的人都可以做到,也不能理解为只有武术段位达到八段、九段的人才有这个能力。个人认为,只能是对武术付出了真爱,付出了几十年不懈追求的人或许有这样的可能。“忘记”不是真正的抹去头脑中一切有关武术的印记,而是把武术融入每一个细胞,达到生命与武术的合一,武术就是你,你就是武术。到了这样的程度,武术就不再需要“记住”,就像我们不需要记住自己的长相那样,武术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武中有我,我中有武。出手投足无一不是武的精华和极致,也就是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武,不会再有初级阶段武的表现形式,武到极时便是文!周伯通忘记了九阴真经,你能说他是个不会武术的人吗?

离题万里 第2篇

命题作文就是出题者给出既定的题目要求同学进行写作,同学不能自拟题目来写作。

审这一类题目同学们首先要理解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除了词的本意外,还要把握住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比如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你”这个字是个代词,我们固然可以把它看作是某一个人,如父母、老师或朋友。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某种抽象的事物,如节约、文明、青春、绘画等,这时候我们就抓住了“你”这个字虚指的含义,从而拓宽了我们写作的思路。

其次,同学们要注意题目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词语。比如《有句话常挂嘴边》这个题目,很多同学看到这个题目后感觉很好写,因为好像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写到这个题目当中,于是有人就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位同学之所以选择了这么长的一句话主要是因为他在审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常”这个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应该不是太长的话,是脱口而出的话。而这句话念一遍也得几秒钟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就显得不太现实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第3篇

【关键词】强化阅读  语文素养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80-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本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因为应试的要求而变得乏味无趣,学生对语文敬而远之,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迫在眉睫。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其中强化阅读实践,以多种形式的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事半功倍,收效良好。

一、培养语文素养迫在眉睫

语文素养,按《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应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实践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养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我们的语文学科并没有做到,以强化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语文素养的培养被边缘化。按照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学科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性格形成,要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求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语文教育,还是遵循着“分数是生命线”的论断,教学围绕着知识点、考点展开,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把语文硬生生地引上应试之路。而作为语文学科本应承担的素养提升、育人功能都被边缘化了。

其次,中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我校高二学生的读书情况调查显示:一年当中能够阅读一部以上经典著作的人数仅为37.3%,这其中还包括了学校组织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假期阅读。中学生的主要读物为作文选、《读者》等杂志,都是与学生应试写作直接相关。还有便是时下比较流行的“青春派小说”、韩派小说、玄幻小说、漫画类书籍。中学生本已有限的阅读时间被大量的低俗、偏狭的快餐式阅读所占据,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实践,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经典作品的价值功能未能得到良好发挥,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最后,阅读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学习习惯、文化素养、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在内的素质。而阅读恰恰是贯彻这些语文素养内涵的最好方式,阅读经典对青少年文化素养的积累、道德品质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就有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学作品,远如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近如钱钟书、汪曾祺、史铁生、余秋雨等的文化散文。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实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使他们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逐渐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强化阅读实践循序渐进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夸美纽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倡导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让他们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在实践中获得素养的提升。

(一)对话经典:跨越时空的交汇

曾祥芹教授把阅读的四维空间概括为“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就是说通过阅读作品,充实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更多的方法技术,提高自身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综合修养。经典阅读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经典作品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阅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1.拓展阅读:立足课本的经典延伸

语文课本所涉及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不说每一篇都是经典,但应该说基本上都是好文章,都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学生而言,出于一种厌旧心理,在看了一遍以后,往往会对这些文章失去兴趣,而且由于又掺杂了考试的成份,无形中便有了厌恶心理,所以对课本所选的作品,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有所深入。如果这时候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迁移,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所学,而是自觉地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重新点燃阅读的欲望,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让学生阅读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作品,让学生对苏东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诵读经典:朗朗书声中的无限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经典是文化之母,诵读经典是学生获得阅读乐趣最直接的方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经典作品,但对于学生而言光这二十几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为学生增加经典的阅读量,让学生积淀起深重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读书研讨:交流擦亮后的思想火花

读书之后必有悟,但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此时交流尤为重要。读书研讨活动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一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活动方案的提出,到活动过程的安排、活动方式的确定,乃至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读书研讨活动看重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而是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思考。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感悟中,在师生、生生情感交流中,发掘出作品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最终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4.文化讲坛:剖析经典的另一种途径

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到于丹的《读〈论语〉心得》《读〈庄子〉心得》再到王力群的《读〈史记〉》,百家讲坛深受全国老少的欢迎。分析其热门原因,主要是这些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对于大众而言,阅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不得不变换读书方式,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文化讲坛”便由此而生。文化讲坛由经过反复研读并对阅读作品形成比较独到的个人观点的学生主讲。我们鼓励学生找到一个阅读方向,并能达到“深、广、博”,形成一家之言。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主讲学生必然尽其全力,展其最优。而对其他的学生而言,读过的,可以与其进行共鸣,没读过的,则正是一次间接阅读的过程,在聆听同学的滔滔言辞时,既是学习,又是羡慕,也未尝不是一次新的启动。

(二)携手文化:继往开来的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说到底,语文学习的过程便是一个语文实践的过程,而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依托于语文实践。我们应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阅读实践机会,不断开发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

1.诗歌朗诵:诗海漫步洋溢激情

为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阅读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组织诗歌朗诵会,规定参赛的诗歌不仅可以是经典名篇,更可以是学生原创作品。如举办“五四”“放飞青春”歌咏比赛、国庆“祖国颂歌”诗歌朗诵比赛、元旦“迎新诗会”等,学生既可以对中外经典诗歌有更多深入地接触,也有了自由创作,融入诗歌的机会。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思维运用的过程,一个情感喷薄的过程,一个语言运用的过程。诗歌朗诵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诗歌这一文学样式最真实、最深入的阐述过程。

2.课本剧表演:真情演绎彰显魅力

课本剧来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活动。课本剧打破传统的师生教授模式,让学生在编排、演绎中获得生机活力,更加热爱语文,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本剧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是课堂上的即兴表演,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建立“课本剧表演社”,专门成立创作部、编排部、表演部来规范课本剧表演。更可以是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古今的名剧,掌握剧本的写作方法,阅读小说原著和改编后的剧本或电影,从而找到改编原著的原则与方法。

学生选择语文教材或读本中的作品为素材,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改编,或者尊重原著或者创新改编,可以是改写人物的性格、语言,甚至是命运。也可以从课文的某一处细节出发,进行想象合理的拓展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学生极感兴趣,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效果也较显著。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作品的领悟与阐发,不能纯粹流于表演,甚至为了达到取悦观众而走向无厘头。

3.文学社团:钟情文学张扬个性

文学社团是学校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文学社发起的活动让学生牵起了文学之手,在阅读、鉴赏、研讨、采风、编辑的过程中,张扬个性,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文学社极大地激发了文学爱好者阅读与练笔的兴趣。文学社定期开展的文学鉴赏活动,又丰富了学校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阅读、讨论、鉴赏、评价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不定期的外出采风,则让学生一面享受自然美景,一面感受文化的熏陶,在山水中怡情,在文化中感怀。

三、培养语文素养成效初显

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最打动人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因此,学生阅读兴趣的增浓,阅读能力的提高,就反映了其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提高。在循序渐进的强化阅读实践中,成效初显。

首先,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阅读实践活动,学生的阅读限制逐渐被消除。学生更乐意于在课间通过读书的方式来放松,读书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思考、阐发,于是阅读活动便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渐渐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益。让学生在他的读书时代就爱上了阅读,那么,无论出于何种境地,他都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其次,语文素养得到提升。阅读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一位同学在《边城》的推荐语中写到:“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呀!有着水一样的市镇风情,有着水一样的渡船姑娘,更有着水一样的边城爱情故事,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缓,却又是让我们心绪澎湃。”课堂上是教不出这种体悟的。传统的经典也不再是令人痛苦的文言文了,而是承载着太多传统文化的宝典,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经典国学。阅读把人文精神的滋养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阅读、体悟、表述,在熏陶中享受着无形的教育,享受着感悟的喜悦,享受着人文的润泽。

罗曼·罗兰曾说过:“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提高的学生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效过程,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我们只有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语文学科的任务。有人说,语文是一门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可是,如果学生的阅读实践真正得到了落实,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应试的分数肯定也就提高了,所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教育应该是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达成应试的目标,而不是一味追求应试,甚至把应试教育当作了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与新的高考体制下面,这一切都将悄然发生变化,而我们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杨小明.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哲学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3]曹颖群,肖琴.王松泉语文素养规律观简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1)

无言屹立绵延万里 第4篇

荨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的, 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距北京 120 公里。 它东起望,西至后川口,全长 5.4 公里,敌楼 35 座。 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河北山海关,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山。 全长 26 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 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 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有“中华之魂”的盛誉。

▲有“天下第一雄关” 之称的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著名的关隘。 其建筑规模之大,文,堪称我国万里。 居 48 公里。

▲ 八 岭 城 京 庆 (原), 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 居庸关的前 , 海 高 1015 米,地势险要,历来是, 是明 首 北 的 要 障。

齐鲁名牌万里行 第5篇

这次山东名牌产品万里行西线活动采用流动展览馆的方式,参加企业在26个由集装箱改制成的流动展室内布展,列车开行至所到城市,布置在城市广场上,让市民现场感受山东名牌的最新产品与技术。这次新颖的巡展活动方式不仅在山东,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在参展的名牌万里行活动中,既有海尔、青啤、张裕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大企业,也有菱花味精、龙大食品等一批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名牌新秀,既有消费类产品,也有生产资料类产品,基本代表了山东制造业的形象和水平

本次巡展活动的成果同样令人关注。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的产品促销和经贸洽谈中,累计签订各类投资及贸易合同和意向564项,总金额达172亿元。

而2004年 6月,“山东省名牌产品万里行”北线活动专列满载“山东名牌”从济南经天津、沈阳、长春,行驶1000多公里抵达哈尔滨,带着463种名牌产品与沿线消费者见面。这次经济交流和洽谈活动,山东与4省市签署的意向和合同金额达20多亿元,推进了地区间合作,扩大了山东名牌的知名度。业内人士评价,此举拉开了山东企业、产品批量走向全国的序幕,“山东制造”成为一个震撼全国的品牌。

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名牌产品万里行活动,旨在全面展现“山东制造” 水平、扩大山东名牌产品在全国的影响,是配合山东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整个宣传推介活动分北线、西线和南线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展开。

名牌万里行活动为山东名牌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随着名牌战略的推进,山东省的广大企业逐步从数量、价格的竞争过渡到质量的竞争,涌现出了一批像海尔一样的大型企业,许多小型、民营企业也开始注重品牌。山东省的企业已经从意识上完成了对“名牌”的认知。对外宣传推介名牌,这对于山东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外部市场,从整体上提高“山东制造”的层次和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省GDP达到8490亿元,以15.4%的增速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省。山东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山东尽管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仍不可避免地遭遇资源瓶颈的制约。这次名牌万里行活动,山东就是要加强与其他省市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山东名牌的影响,以推进制造业的新发展。

除却项目合作,山东名牌产品万里行活动更大的收益在于找到了自身发展中的缺陷以及与其他省市合作互补。山东虽然与多数省市的经济互补性强,但在组建有机统一、产业关联、协作分工的经济区方面,还需要一定时间和科学的运作方式。

在活动中,山东为这种经济合作方式寻求到了很多好办法。途经的省市商家、消费者对山东产品的看法和建议,为山东名牌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思路。在中国东北地区,山东寿光市的无公害蔬菜非常受欢迎,而其他的农产品却很少进入。许多消费者认为,山东的许多农产品在东北都有很大的市场,而产品却少得可怜,原因在于山东的产品在创新方面不如他人,这是山东产品共有的弱势。所以山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在形式上做好文章。

在西部,新疆面积10倍于山东,资源相当丰富。目前新疆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匮乏,因此与山东企业合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而以新疆为跳板,将产品辐射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山东将面对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可以说商机无限。

名牌产品万里行活动更大的受益者是参与企业。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弥补了企业自己组织促销活动势单力薄的弱项,政府的穿针引线不仅花费少,而且影响力大,这是单个企业无法做到的。

此外,在名牌万里行活动中,山东省人民政府还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质量合作协议,承诺双方共同打假扶优,为对方进入本地市场降低门槛、提供保护。这是山东产品扩大市场、创立名牌的又一有利保障。

神州万里涌春潮 第6篇

包括水泥、玻璃在内的原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因其产业关联度强、涉及部门多而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使原材工业体量巨大, 消耗惊人, 环境制约日趋突出, 转型发展要求十分迫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近曰, 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2015年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的工作要点》。针对原材料工业特点, 对各工业门类的转型升级, 具体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刊予以刊载, 供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玻璃产业贯彻落实。加强企业研发 (技术) 中心建设、打造高水准的企业研发 (技术) 中心, 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作者邹兴芳在其所撰文章中对此作出了较系统的阐述, 并结合企业实际对研发中心的建设及今后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应当对建材企业的研发 (技术) 中心建设、有所启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对建材工业的绿色化发展极为重要, 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易妮、刘淑娟等作者在其文章中谈及了这一重要话题, 材料充分, 说理透彻, 虽仅就矿山建设而论, 然而对于整个建材行业“十三五”期间的绿色化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本刊予以刊发, 供参考。本期我们还刊载了一组反映云南建材1:业行业协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的相关报道, 真实地反映了云南建材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的具体情况。陈桂萍、万军等作者在《贵州省建材工业在新常态下发展的思考》一文中, 对在变化了的经济条件下贵州省建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我们希望贵州建材同行的思考, 能引发全国其他省区建材同行更多的思考, 进而化作实践和行动。云南省建材行业工会工作, 近些年来, 开展的有声有色, 基础工作扎实, 形式多样、呈现了外化于形、内铸于心的可喜局面。本期我们刊载华新水泥 (东川) 有限公司和楚雄奕标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的两篇文章, 借以反映云南建材行业工会工作的部分风貌。又是一年春来早, 神州万里涌春潮。华夏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全国人民正_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建材行业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 打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古老的建材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面临涅槃浴火的考验。但是我们坚信, 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博鳌论坛上充满激情的演讲中所断言:不管征程多么曲折, 多么漫长, 胜利总是属于永不放弃、百折不挠、携手前行的人们!

离题万里 第7篇

关键词:民国年代,公办中学,教会中学,私立中学,德育模式

民国年代是政治、学术、氛围相对宽松。公办学校、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 蓬勃发展, 展现出中国的教育事业气象万千!福建开埠得早, 得风气之先。东西方思想价值与传统的中华道统在中等教育领域里融汇与碰撞, 堪称奇葩。

一、民国初年福建中等学堂的德育模式的勾勒

民国肇始, 万象更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西风东渐。在学堂的思想德育分野最先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却也完整地保留“孝悌仁爱”等封建伦理观念。福建各中学废止四书五经课程, 保留修身养性类的课程。袁世凯复辟时, 一度恢复讲经课。“五四”运动期间, 共产主义思想最先从日本被介绍到中国, 开时代的新风!并在一些中学传播。这一时期, 师道尊严弱化, 具有现代意识理念的学生自治会, 在福建各中学如雨后春笋, 蓬勃发展。

鼎新革故, 予取予留。承前启后, 兼容并包。是当时的社会与人们对待中华道统的扬弃与西方现代思想传播所普遍持有的审慎态度。

二、西风东渐, 还是文化攻略

到了20年代以后, 受民族主义风暴及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冲击, 教会中学的宗教课程改头换面。在这方面, 将教会教育本土化是比较成功的。也是下了大气力的。代之以人格教育课程、人格感化模式、普世价值理念, 粉墨登场!教会中学的毕业生以英文能力见长, 在当时社会占尽优势, 邮电、海关、盐务、税务、银行, 船政等行业部门, 基本上被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把持。教会学校将《圣经》等宗课它程说作为外语课程, 美其名曰“选修课”。其实比起所谓的必修课还要热门。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无可奈何, 当时的中国社会有融汇学通东西的外语人才的需求, 也不干涉。当时, 福州民间有口头段子:“英华仔 (教会学校毕业生) , 好风彩。吃香喝辣在台百。” (当时的洋行、海关等肥水部门, 还有烟花柳巷都集中在台江百货公司一带, 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 台江百百货公司都是福州最繁华的地方)

美国传教士谢卫楼如是评论:基督教教育把心灵的培养置于头脑的培养之上, 对它来说, 去爱比去认识更美好, 当知识给予其对象以一种广阔和清晰的爱的视野时, 它就达到了它的最高目标。知识对于获得它的人来说的确是一顶荣誉的王冠, 而爱则是这顶王冠上的钻石, 正是由于它的光芒和美丽, 王冠才显得高贵。[3]前些年, 耄耋之龄的英国与美国的传教士教师, 不远万里来参加英华中学的百年校庆, 看望如今亦是垂垂老矣的当年的学生。场面之热络、温馨、感人, 让今天的师生们都自叹不如!民国年代, 在华传教士既是神职人员, 又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任务, 兢兢业业, 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 感化教育中国学生, 桃李芳菲。对此, 我们不能一概地斥之为伪善。[4]

三、中规中矩, 至大中正模式

1.政府教育政策的概貌

民国18年 (1929年) , 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办法, 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中等学校之德育指针。 之国民公德”为任务。福建省各中等学校普遍建立“训育”制度, 收紧对师生的思想管控, 并教授国民党的为“党义”大纲。

2.公办中学德育的组织系统与具体实施

民国时期的福州一中是福建省内最先成立三青团分团部的中学。校内设有国民党区分部、三青团分团部。建立一整套从校长到基层的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与运作的机制。“民国31年 (1942年) 2月, 分团部在王主任 (时任校长王启炜) 的领导下, 调整机构, 刷新阵容, 工作计划与团务迈进, 披荆斩棘, 惨淡经营, 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在这一点短促的时间中得来的成绩, 以及预期的收获,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自分团部成立以来, 积极扩展, 计先后举办入团训练共宣誓三次, 第一次四十六人;第二次一百十一人;第三次九十人连同原有团员人数共计二百七十三人……团长昭示采取“精兵主义”, 凡被吸收的团员, 都有是品性纯洁思想正确能力健全志趣高尚体格健壮对革命有高度热情体念服务牺牲的真谛的青年。”[5]

“在学校的环境中先建立团的浓厚感情, 严密考核关于各个团员的思想、学能、品格、性情言行、生活及精神等, 不简略不促迫不以特务的方式, 见道相善, 闻道相规……本年三月五月间先后举行入团宣誓, 支团部派员监誓, 典礼隆重, 各团员宣读誓词情绪紧张蓬勃。”

民国30年 (1941年) 省三青支团部举办青年夏令营, 该校的三青团员前往参加, 经过一个月暑期的训练, 回校后其他学生的思想行动颇受其影响, 三青团员在校内迅速发展, 四月份本省团支部令该校筹组分团, 派校长王启炜兼任, 并增设数名书记与干士。学生思想受其影响者益众。福州一中当时每年都要为政府输送大批“三民主义”的人才。

对于非三青团员的学生, 学校实施导师制度。“本校奉命实行导师制度, 全校学生按照年级分为若干组, 每组指定导师一人负责辅导, 平时对于学生思想及德性, 极为注意考察, 而在学生方面, 则于每周中须记载生活周记:内分国内外及本校新闻, 读书心得, 感想与建议事项等栏, 每周送交导师评阅, 期末作成报告, 寄发家长。一面与学生共同生活, 以求人格之感化……”, 学生的操行成绩, 由校长、训育人员、童子军教练员, 及导师办理之。不及格者不得进级或毕业。1950年被接管下来的教师既有传统名校的浓厚优越感, 又自视“清高”, 党派关系较为复杂。学校42名教师中, 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等党团的占85.7%。

抗战年代, 特别是公办中学的学生, 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 报效党国。在方面, 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表现较差。

四、四平八稳, 随波逐流的类型

格致中学在民国时期, 其德育模式与公立中学几近一致, 没有特色可言。三十年代, 格致中学根据国民党省政府教育厅的命令增设训育主任一职, 训育主任由厅直接委任, 管辖学生的思想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灌输三民主义, 实行思想控制, 严防中共的思想渗透。训育主任日常工作:讲授《党义》 (后改为《公民》) , 组织军训, 倡导“新生活运动”, 兼管住宿生纪律, 将思想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格致的童子军组织, 始于格致书院的预科生, 组织较为健全, 曾聘请校友执教训练, 是福州各中学最早设有童子军组织的。民国18年 (1929年) 全市中学开始普遍建立童子军组织, 格致中学亦沿制, 聘请了教练员, 新购置装备, 除服装外, 还有账幕、炊具、木杠等等, 并制作了旗号。规定每周六下午为集训日。格致学校很重视让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培养自治自理的能力。学生会组织推选最优秀同学担任正副主席, 各班级推选正副班长。学生会除组织学生活动, 进行班级管理外, 还协助校务委员会处理违纪事件, 以减少犯错误的同学受到有差错的法制学则和评定操行的惩处, 这种辅以学生自主管理的办法, 颇有民主的意味。

五、树人树德, 敢为人先的范式

英华的校训“尔乃世之光“。“尔乃世之光”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14节, 耶稣在山上训示门徒时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 不放在斗底下, 是放在灯台上, 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也当这样照在人前, 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 并赞美在天的父。”英华的校训贯穿着“爱”的传统与“爱”的教育。陈芝美校长有句名言:“爱是永远不会失败的。”英华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所取得的各项成绩, 都有力地证明一点。[9]

中共地下党在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会, 私下传阅《西行漫记》等禁书。陈芝美校长对此早有所闻, 但他并末采取任何“措施”。他私下与教师说:“人生的路由自己抉择!回想我们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难道不是在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吗?”教会学校的兼容并包。当时政治氛围之宽松, 可见一斑。

英华这一时期一定程度上秉承了清末以来学术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传统。这与其校内浓厚的宗教气氛与主政者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福州一中的德育在当时省内的公立中学中颇具代表性。其校训 “礼、义、廉、耻”, 虽题于清末, 至今依然闪耀着百年前创办者的真知灼见。在民国民时期, 总理遗训和党化教育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现象。虽然如此, 福州一中仍然培养和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经世致用之才, 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坚。特别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 大批福州一中的学生响应国民党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 报效党国。这是教会中学所不能企及的。长期以来, 这也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忌避的方面。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会办学校的一些作法可资借鉴。民国年代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写了一本《自西徂东》的书,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的儒教义理不悖、融会贯通之理。

“耶稣与孔子都是天父的儿子, 耶稣是哥哥, 孔子是弟弟……”, “孔子加耶稣”的喧嚷甚嚣尘上, 以儒家经典附会基督教教义, 煞是热闹。这种理论就是在今天, 也有相当的市场。从人的精神的层面上讲, 教会学校倡导的灵性教育和道德教育, 目标虽然指向宗教信仰, 但其落脚点却是人的培养与发展。这点还是值得今人思考借鉴的。区别在于他们认为基督教是养成健全人格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

七、重温民国年代德育对于今天的意义

如何有效地养成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长期以来一直是德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随着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 在消化继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还要面临着中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艰巨任务。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面临越发严峻的考验。

对于历史研究的热情来自现实的需要。在对历史的陈迹经过认真咀嚼之后, 会给我们以智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193-199.

[2]“Collegesas Evangelistic Center”, The Educational Review, Vol.2.No.10 (October, 1909) , p.1.

[3]Rev.D.Z.Sheffield, “The Importanceof Ethical Teachinginthe New Learning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XXIX (1898) , p.284.

[4]胡卫清.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J].学术研究, 2001, 7.

[5][6]陈大法.福建省立高级中学概概览[M].本校分团部一年来工作概述,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7][8]光远.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概览[M].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9]福州英华中学校史编写组.福州英华中学校史 (第三次修改稿) [M].第26, 28页.

[10]福州英华校友会编.我与英华[M].第84页.

[11]吴洪成.近代中国教会中学课程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1996 (2) .

[12]T.S.艾略特.宗教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21、26.

兴化香葱香飘万里 第8篇

兴化香葱主产区是江苏省兴化市的垛田镇, 兴化香葱叶色浓郁、株高、茎粗、茎长、叶粗。与山东章丘大葱相比, 兴化香葱的产量低于章丘大葱, 但兴化香葱的叶色更浓郁, 分蘖性比章丘大葱强, 口感也比章丘大葱嫩, 而且全年都可以栽培。山东的章丘大葱是出了名的, 但兴化香葱气味香、口感嫩, 其品质也可与章丘大葱相媲美。兴化香葱深得消费者偏爱, 奥妙就在于垛田镇特殊的地理风貌。

垛田镇特殊的地势环境很适合蔬菜生产的水浆管理, 既适合浇水, 又适合排水, 垛田镇的菜农通过每天傍晚浇水来保持了土壤湿度;垛田四周脱厢的特点又很容易排除土壤中的多余水分, 不致于使土壤水分含量过大。垛田镇的土壤和水浆管理条件为兴化香葱的生产创造了最佳的自然环境, 所以葱吃起来很香。

除了垛田镇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兴化香葱的生产创造了最佳的自然环境, 兴化垛田人祖祖辈辈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积累的经验也为兴化香葱的高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香葱种植为主的垛田镇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就有了第一个村办脱水蔬菜厂。随着加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地的农民也逐步加入到种植香葱的队伍中来。当地的加工业促进了种植, 种植又反过来推动加工业的发展, 兴化香葱引发的产业连带效应在垛田镇焕发着勃勃生机。2007年, 兴化香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王迈的万里新闻探险 第9篇

促使他做出这次长途旅行决定的是时任国家建材局副局长的杨志元。

1989年9月9日下午,王迈和杨志元骑自行车同行在回家的路上,“报社应该有个人在中国由北向南骑车走一遭,对建材系统进行采访。”杨志元这似乎是一句无心之言。

此时,王迈正在《中国建材报》供职,“谁去呢?”他有些迫不及待。“你呗。”

这个提议使王迈“热血沸腾”。

矿井下的高才生

早在清华附中上学时,他就是长跑队队长,并且是学校1500米纪录的保持者。

“周游神州大地”早就是他的梦想。上中学前,他每天早上要从小学所在的外交部大街跑到大华电影院,再到东堂子胡同,再到南小街,又跑回校门口,一圈就是几千米。校门没开,他又接着跑下去。日复一日,他整整跑了3年。

除了长跑锻炼,数九寒天,他还经常将冰面凿开,跳进去游泳。

他一直在为长途旅行做着准备。但是,197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却被分到了锦州南票矿务局一矿做采煤工。“当时,我有两种选择,要不做老师,要不做矿工,但是,做了老师没任何自由,所以,我宁愿去做采煤工。”

扛枕木,背炸药……除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冒顶、塌方的危险如影随形。

一天,他和工友李保金边干活边说话,突然,身后传来异样的声音,本能反应,他一个鱼跃前滚翻,从李保金的头上跳了过去,没等站稳,一块两吨多重的煤块就重重砸在了他先前站立的位置。

没过几天,他正在巷道铲煤。“冒顶了!”一大块煤砸在他的帽斗上,他用手使劲抱着井口的柱子,双脚悬在几十米深的翻井中,煤流一直从他的头上、肩膀上、身上浇下去。

“下去就被活埋了!”王迈又一次死里逃生。

第三次身处险境,他和十几个工友被严严实实地封死在巷道里。漆黑一片,哭声一片,呼吸越来越困难……死亡临近前的恐惧笼罩在狭小的空间里。王迈和老工人用大锤将一根根穿楔向冒顶的漏口打去,顶上的窟窿被堵上了,他们又将巷道里的煤一点一点向身后扒去。一个小口终于被打开,矿灯的光亮射进来了,此时,他才失声大哭起来。

这种与死神相伴的日子过了8年。直到邓小平重新主持国务院工作,中国教育解冻后,他才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

此时,他已经是一位3岁孩子的父亲。

单骑万里多艰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迈走马灯似地更换工作。《人民日报》科教部、《台声杂志》《中国包装报》……他一直在寻找能够自由旅行采访的机会。

直到在《中国建材报》得到了国家建材局领导杨志元的支持。

他很快便将“神州万里行”的书面报告交给中国建材报社的社长张颂甲。除了社长批准外,时任国家建材局局长的王燕谋也通过文件对他的采访活动予以支持。

他从天津花1000元买了一辆德国哈佛牌山地自行车,“那是当时中国仅有的两种高级自行车中的一种”。告别家人时,他留给老母妻儿一张10万元的人身保险单。

接下来,他便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只身旅行。

采访从黑河对岸的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始。这是一个浪漫有趣的开始。

时值苏联剧变前夕。当时,苏联国内生活物资相对匮乏,这个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因有中国旅游者的大量进入,而变成以物易物的自由市场。

王迈也带了几条人造珍珠项链进了这个小城。他用这几条项链换回一些卢布,为妻儿买了两件衣服。接下来,他的帽子被人强行摘掉,那人甩下15个卢布;鞋也被一个苏联小伙子强行扒去,扔下一些卢布;他穿的摄影坎肩,口袋被从上到下摸了个遍。

临别小城前,一位20多岁的金发碧眼的姑娘一把抓住他的腰带,要往下解;另一个中年妇女已经拉开了王迈编织袋里的拉锁。

随着旅行采访的开始,及时向报社发回新闻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

当时他还没有移动电话,只身穿行在山间丛林中,找个电话都很困难。已经出来好几天了,报社没有他的消息,他的妻子每天跑到报社询问他的下落,他也急切地想把自己在外采访的情况及时传回北京。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大兴安岭里的一个林业所找到一部电话。夜里11点多,他和妻子通了电话,“快,找个笔,记录,我要发稿子。”王迈说当时也顾不上和爱人缠绵,就想着尽快发稿子。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都是通过电话把要发的稿件念给妻子,妻子整理好以后,再骑自行车送到报社刊发。

孤独的旅行,伴随着大自然的美景。1990年8月的一个清晨,从大兴安岭阿穆尔林业局到盘古林业局的路上,王迈骑得汗淋淋。

上了一道山冈,正好借着下坡恢复一下体力。突然,拐角处几个穿着破烂的人从山窝里站了起来,他们将手中正在吃的烤苞米扔掉,一字排开挡住了王迈的去路。

“干什么的?”一个带头的人问。

“旅游。”王迈没有在意。

“你的车不错啊。”

“是啊,德国的哈佛车,18个挡,1000块钱一辆。”

“你把车留下吧。”

这不是拦路抢劫吗?王迈下意识地摸了一下怀中的枪。对方人多,王迈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沉了沉气,他笑着和这群人攀谈起来。

“你们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你不是旅游的吗?”

“不错,我还是记者,是北京来的记者,是到你们这里采访调查来的,我的车是国家给的,我送给你们没关系,国家、报社还可以给我买一辆,我没什么,就怕你们不敢要。”

“为什么?”

“我沿途受各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保护,两个小时后,漠河县公安局的警车要来检查我在路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再过两小时,前边塔河公安局也要来警车检查我的安全。他们要是发现车在你们手里,你们说不清,这责任,你们不好负吧。”

“那,我们不要你的车了,你走吧……”

王迈跨上车,从这几个人闪开的一个口子冲了出去。

“嗨,慢点走!”

“又有什么事?”

“你千万别说啊,就当没这回事……”

回忆起这件事,王迈仍忍不住失笑。

惊险刺激的旅程,有时让这位痴迷的旅行爱好者忽视了前方的危险。

到北安时,天色已晚,一个粗壮的女人要留他在密林中住宿,而且告诉他前面有熊瞎子。王迈不相信她,继续向前急驶。路遇一马车车夫,经打听,前方30里处,一天前的清晨,熊瞎子光顾了一位林中居民的菜园,慌乱逃跑的菜农被追上来的熊瞎子一掌拍断了脖子,用舌头一舔,菜农的脸皮就掉了半拉,最后,只剩下一个骷髅头。

这时的王迈像闯入景阳冈的武松,一身冷汗,完全惊醒。望着阴沉沉的夜色,他犹豫了,朝着林中一个高耸的烟囱走去。这是个劳改砖厂,他在犯人住过的格子间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沿途的危险艰辛并没有让王迈忘记自己的记者身份。经过大兴安岭阿穆尔林区时,他发现路边堆积着房子般高、绵延数公里的过火圆木。因当地运力不够,这些圆木已经存放3年之久,许多圆木开始烂掉。他根据采访的情况写出了《过火圆木在呻吟》,很快,国家采取了紧急外运措施,避免了林木正在遭受的更大损失。

除了旅途中对建材行业的采访,他还写了大量人物通讯。巡路员、胭脂沟里的淘金工人、小兴安岭的养蜂人、黑龙江运木船上的木工……在不惜笔墨关注这些身处困境的小人物时,他自己却用一张吊床露宿野外,过着饥寒交迫、蚊虫叮咬、盗狼相随的日子。

两年多的长途跋涉,王迈最终成功到达海南三亚,等待他回京的是鲜花和掌声。

1992年,他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终生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他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的提名奖,并被评为高级记者。

北极生死行

“我就是喜欢旅行,也没有什么目的。”安稳了两年,王迈又有点坐不住了。

1994年秋天,王迈在海淀区魏公村碰到了清华附中田径队的老队友郑祥身,他说:“你想不想去北极?你要想去,我给你介绍。”

1995年1月21日,45岁的王迈作为志愿征服北极点的记者,随队来到松花江面,进行5天5夜全封闭式冰上北极科考模拟训练。

零下30多度的气温。矿泉水放在帐篷里变成冰坨,熟鸡蛋冻成了石头蛋,吃的时候,要摔成碎块,含在嘴里慢慢融化。靴子也硬梆梆,要使劲摔,摔软了才能往脚上套。

“到后来,每走一步,都像有许多针在往身上扎,晚上,我还给其他队员做按摩,中央电视台的毕福剑也享受过我的按摩手法。”王迈曾跟随中国女排采访过,学会一些按摩技法。

帐篷内外的温度一样。两个女队员恰巧来了例假,出血不止,只好上岸。按照规定,离开江上冰面就意味着被淘汰。

最后,包括王迈在内的11名记者和11名科学家走完了全程138公里,取得进军北极点的资格。

出发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上进行。全队接受了国旗班赠予的五星红旗。

王迈在“生死文书”上签了字:一旦牺牲,绝不让家属找北极科考队,只许去一名家属处理后事。

王迈的妻子送他到机场时,没说一句话。此前,她已经掉了不知道多少次眼泪。只在最初得知丈夫又要远行时,她说:“从内心讲,我肯定不愿意你再去冒险;你一定要去,我肯定全力支持。”

1995年4月23日凌晨2时40分,中国北极科考队的飞机降落在加拿大雷索柳特军用机场。王迈要和队员们一起,跋涉240公里(直线距离),穿越北冰洋的冰山、冰缝、冰块,才能到达北纬90度的北极点。

当时,满脸大胡子的毕福剑负责管理狗拉雪橇的工作。尽管王迈有这位会唱改编版“拉大栓”小调的幽默同志陪伴,还是无法平息沿途内心的惊悸。

硕大清晰的北极熊脚印不时在眼前出现。体重达半吨的北极熊,饥饿时,连幼熊都吃,“北极探险者很容易成为它的美食”。

他到访过的爱斯基摩村,大多是女人和孩子,有的,一个母亲生下几个不同血统和肤色的孩子,很难从外表区分孩子们来自哪个种族。

“许多男人出去打猎,就再也没回来,北极熊吃掉了他们。一些旅行者造访这些寡妇家庭时,被央求留下了血脉。”王迈所在的科考队规定:拜访当地人的家庭时,至少应是3个人。

已经是春天。旅途中随时会突然出现巨大的冰缝,裂开的蓝色口子下是数千米深的海水。他在用相机拍摄一座蓝宝石一样的冰山时,右脚一下陷进冰缝,幸运的是这个口子不算宽,用手撑着冰沿,他最终挣扎了出来。

北京时间1995年5月6日下午3时20分,王迈一行终于将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点。12个昼行夜宿在冰上的中国科考队员们,没有洗过的脸上终于绽出了久违的笑容。“拍合影时,没人愿意为持相机而将自己留在镜头以外,最后拍摄时,用了自动拍摄功能。”

科考队于当天便乘飞机返回到雷索柳特岛。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其他人第一时间选择了饱餐和美梦,王迈却连夜写出了《红旗插上北极点》,并第一时间发回了报社。

“我们回到北京机场时,欢迎的人群中,很多人在找我。他们首先看到了我的报道。”此时,全国各地的媒体已经纷纷转载了《红旗插上北极点》。“同行的记者朋友惊讶的同时也只能感到遗憾。”王迈笑着说。

单骑穿越无人戈壁滩,挑战珠穆朗玛峰极点……王迈的记者生涯中,用生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向西四万里 第10篇

自从买了越野车后,我结识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的朋友,于是,自己的旅行方式也由轻松休闲的FB自驾游向探险文化游转变。在平时的交往与活动中,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西藏与新疆,绚丽的光影,传奇的经历,让人无限向往。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做了一个计划,全程约50天,20000公里。

准备工作

计划出来后,我先后在各大论坛发帖征集同行,但反应寥寥。大多回应都认为7月和8月是藏区的雨季,出行不便,且去阿里,安全没有保证。周围的一些朋友也出于为我的安全考虑,建议我放弃这次出行。

我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面对这么多的反对意见,我未曾疑惑过。但坚定并不代表盲目,我多次向去过西藏阿里的前辈咨询,最后决定即使单人单车也要出行,能走到哪里就到哪里!

在这期间,我也对自己的越野车进行了出行前的必要改装。除了车载电台、逆变器、GPS外,还加装了绞盘,万一陷落的时候可以自救。我还带了车的大多数易损零配件和千斤顶,把整车进行加固,还把车的后座改装成一张床。可别小看了这张床,这在出行中可起了大作用,因为在艰苦的行程中,不能保证你一定能住上旅馆。

草之原,花之海

7月22日晚22点,我们踏上了西行之路。出来没多久就下起了暴雨,公路上事故频发。 7月的青海刚刚是春天,满目的油菜花黄灿灿的,煞是可人。以往每年油菜花开时我也会开车出去拍照,但这次的感觉非同寻常,天是那样的碧蓝,地是那样的开阔,朵朵的白云倚在天边,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白蓝绿,多么纯净的色彩。

路况不是很好,路面不平,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藏区的气候多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儿便阴云密布,下起雨来。可能是由于地质结构的关系,雨水一会儿就积了起来,路面与水面立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我们不得不放慢了速度。18点40分终于到了玛多,整条街道很荒凉,很少有人走动,只有漫山遍野的经幡和风马旗向你昭示着这里已是藏区。我们加了油(在藏区,只要看到油站,不管你还有多少油,一定要先加满油箱),开出不过10公里来到玛多黄河大桥,这可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

越过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除了眼睛疼了一会儿没什么大的高原反应。路况极其恶劣,天空挂着红色的月亮,凌晨4点,到达玉树。

虽然因时间所限,我们无法细细品味哥萨尔王的遗风,但一路秀丽的草原风光已让我们大饱眼福。我看到草原上开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叫不出名来的野花,于是重新定义了我对草原的认识——草原并不只是草的乐园,也是花的海洋。此种美丽和此种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方可真正感觉得到!

我们第二天去了玉树最有名的文成公主庙,这个庙没什么看头,看到那庙,你会觉得太小了,倒是边上的一排白塔还有几分气势。

出结古镇11公里,路边就是新寨玛尼堆,这简直就是玛尼城,上亿块的玛尼石经年累月,已围成了方圆百米的石头城,白塔环立,经幡飘动,颇为壮观。

吃过饭,我们踏上了去石渠的道路。去石渠的人很少,因此造就了此地景观的原生态与神秘感,摄影家吕玲珑因拍摄此地而成名。

石渠是汉语的称谓,藏语称之为“扎西卡”,就是雅砻江边的意思,这个地方是藏传伟大史诗《哥萨尔王传》中哥萨尔王的故乡。

石渠值得一提的还有色须寺,这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类似我们的研究生院,此寺院规模很大,寺前的景色绝美。

路漫漫,其修远

7月27日,经由玛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德格、江达,历经千辛万苦,于第二天凌晨3点到达了昌都。

被称为川北第一险的雀儿山,自然有它的不一般。公路以碎石和泥土构成,依山而筑,最宽只可容两车交错而过,会车时真叫人心惊胆战。由于路依山而建,曲折盘旋至山顶,贴着悬崖让车,看着下面的万丈深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德格到江达,山路以泥石修成,一路塌方不断。而江达至昌都的路况只能用“绝对差”来形容,我们折腾了10个小时才走了110公里,这是我们踏上西行路途以来最艰难的一天。这一路上遇到三次险况,第三次最凶险。大概夜里11点的样子,前方堵车,一辆大货车在过一条河时车轮爆胎,一下歪倒在水里。前方是河,两边是山,一下把我们堵在中间。朋友老胡拿了手电去探路,一会儿回来,说是找到一条路,就是利用越野车的能力,从前面山坡爬上去,再穿过一个河谷,最后越过一个30多度的陡坡,就可以绕过这个堵塞地段。由于我们在南京经常玩这些地形,所以两个人一商量便开始行动。我们分好工,一个指挥,一个驾驶。车慢慢地爬上山坡,周围的司机都吃惊于我们的举动,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后想想也挺后怕的,如果陷在河谷里,冲不上那个陡坡,我们可能会比那辆爆胎在河里的卡车还要惨。不过我们成功了,想想有时人生就是在冒险。

29日,在昌都我们商量后决定从邦达转到川藏南线进藏,这一天走了八宿、然乌、波密、通麦天险、八一。波密过后的路很有意思,一会儿在山边,一会儿在峡谷中,一会儿在森林里,好像路两边还有不少伐木场。根据资料我们知道,通麦是川藏南线上最险要的地段,经常有泥石流和大塌方,所以在到达之前我们还是有点紧张的。通麦大桥的桥面用木板铺成,车开上去,有的木板被车轮压得跳起来,打在车底,嗵嗵直响,加重了紧张的气氛。刚过大桥就遇到检查站,我们很疑惑,资料上没说这要边防证呀!检查人员上车检查后我们才知道查的是松绒,松绒的国际市场价格很高,怪不得要设卡检查,防止走私呀。

我们在拉萨住了几天,于8月6日踏上了西去阿里之路。

以前在网上和书籍上看到描写通往阿里的道路如何难走,这次算是领教了。出拉孜不到20公里,道路已经颠得让人感觉自己是榨汁机里的柠檬,所有的东西都要散架了。大约夜里1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德穷道班——阿里南北线的交叉点。在道班吃了些食物后,藏民给我们用牦牛粪生了炉火,屋子里立刻暖和起来。这时室外的温度已经降到了4度,海拔5120米。

我们此行选择的是南线,途经神山冈仁布奇、圣湖玛旁雍错、古格遗址等。

此后的道路更加难走,不时可以看到被陷的车辆。我们在路上还看到了从珠峰去纳木错路上遇到的那队外国车队,那辆漂亮的奔驰G已经彻底报废,遗弃在一户藏民家里。一队人都挤在红色的丰田60上,看行驶的方向,可能已经放弃这次旅行,打道回府了。

仲巴的道路沙化十分严重,漫天黄沙。我们大概以60公里的时速开了不到30公里,我觉得前轮有点不对劲,以为跑爆胎了,下车一看,原来是走之前改装的保险杠经不住剧烈的颠簸,一头挂在了轮胎上,已经把轮胎划了个大口子,再晚点这个胎就废了。

由于连接处连根断裂,我们无法将其安装回去,只能把整个保险杠连绞盘一起拆了下来。我们在海拔4700多米的地方干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杠子弄下来。GPS上显示的海拔一直在5000米以上。过了马攸木拉山口,就是阿里地区了。车外黑漆漆的,车内人昏沉沉的。就在这个当口,随着一声巨响,车摔到了一个大坑里,狠狠地砸在地面上,又借着惯性冲了出来,但明显右倾。我想可能是爆胎了,下车换吧,哪知道,一下车大吃一惊,右后避震器的钢板断了,也就是说车走不了了。托人找关系,让人把车先送去狮泉河修理厂。吃过午饭,我们借了辆车直奔圣湖玛旁雍错。

有道是物极必反,好运似乎降临到我们头上了。据当地人讲,神山圣湖一般都是云雾笼罩,想看清它们的真面目非常难。而今天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远远地就能看见神山冈仁布奇白色的顶峰。到了圣湖,更是美得无法形容,只能说我们先前看到的什么羊湖、纳木错之类的被无数人赞美的湖水跟这里比,全部黯然失色。

第二天,我们踏上了扎达探寻古格遗址之路。神山至扎达大概有300公里,一路上没车,没人,连动物都看不到。过了巴尔兵站,我们穿过一个大峡谷后,连草都很难见到了,到处是戈壁、盐碱滩。中午的时候,在这个可以称为无人区的地方,我们居然找到了一户藏族人家,据说这是神山到扎达路上惟一的一户人家,他们以给去扎达的路人提供食宿为生。这是一个祖孙三代的家庭,我们一边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一边指手画脚,确切地说,是手舞足蹈地和这家人比画着,用这种最原始但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交流。

我们给一家人拍照,主人希望我们能给他们一张照片,正好这次带了Canon便携打印机,看到一家人惊喜地传阅照片,我们也很开心。

下午3点,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土林。绵延20公里的土林,真是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难以名状。穿过土林,我们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扎达。黄昏时我们去了古格遗址,古格离扎达大概有20公里,我们在土林中穿行,一路上寸草不生,车过之处,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当路两边渐渐有了灌木,一条河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古格文明赖以生存的水源——象泉河。经过一个路标后,一座依山而建的城邦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壮观,但很神秘。整个遗址坐落在一座土山之上,自下而上,根据住民的等级,构建了很多洞穴、寺庙与宫殿。要放在其他地方,这种工程倒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在阿里扎达这片荒蛮的土地上,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居然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文明,确实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第二天我们直奔阿里首府狮泉河。我们快到狮泉河的时候,路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向远方,这是阿里惟一的一条柏油公路。

8月11日,天晴了,车也修好了,我们又踏上了西行的道路。此行一路至新疆的叶城,112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走这条路时,我很兴奋,有一种征服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从头至尾伴随着我走完这条艰险的新藏公路。

德格是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位于金沙江畔,与西藏隔江相望,与西藏的拉萨、甘肃的夏河齐名,有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的德格印经院,使之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收藏地,是川藏北线上四川境内的最后一个县。

在神山脚下仰望近在眼前的巨大山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据说还没有人能够登上顶峰,不是因为它难于登顶,而是由于它的神圣地位,藏民是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神山之上的。

走出西藏

8月12日,是我们要走出西藏的日子。

虽然已是8月,但这里夜晚的气温还是在零度以下。过不多时,我们就来到了西藏与新疆交界的山口——界山达板。这里海拔号称6700米,我们用GPS测了一下,实际上也就5000多米。

过了红柳滩,我们遇到了沙尘暴,天昏地暗,黄沙漫天,太阳变得只是一个亮点,能见度不到20米。过了康西瓦达坂,风沙小了一点,路面又开始变差,公路两旁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冲下来,冲断了路面。我们每隔几百米就会遇到水毁路面,原来以为阿里的过水路面难走,现在看来和这里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齐腰深的水毁路面,你不得不驾车涉水而过,有时从车内向外看去,水平面就在车窗下不远,让人心惊胆战。也不知过了多少个类似路段,水渐渐的少了,前方出现一大片灯光,终于到了三十里营房,我们可以吃饭休息了。

第二天继续赶路。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后的路况比以前好,但周围的山势开始险峻,公路盘旋在峭壁边缘,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麻扎大板。麻扎大板是维语坟墓山口的意思,这个名字极富新疆味道,这里的人与建筑风格也有了维族感觉。下午5点钟左右我们已经到达新疆叶城县境内,道路两旁不时地出现维族村庄,不断有维族小朋友向我们招手,公路也突然之间变得异常平坦。一路颠簸,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好不习惯,当时的感觉有如驾驶着一辆奔驰房车,安静而又平稳。8月6日从拉萨出发到现在,看到的人都没有今天一天多,当时的感觉不夸张地说,和刚从大狱里放出来的犯人差不多,激动!

在去喀什的路上,我们会路过英吉沙,这可是以制作小刀子而出名的地方。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我们当然不能免俗,每个人理所当然地被宰了几百至上千元不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奔向喀什,大约14日凌晨1点,我们到达了喀什。

“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圆满落幕 第11篇

136个日日夜夜, 4万多公里行程, 32个省市自治区, 99家大型水泥及相关企业, 上百名技术专家, 数千名参与者, 20余家媒体, 400多篇新闻报道......这一系列数字充分展示了“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0年9月9日, 由中国水泥网和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主办的“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顺利完成国内三个阶段的行程, 返回万里行程的起点, 在通达耐火北京总部圆满落幕。

作为中国水泥行业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型媒体采风活动, “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通过捕捉中国优秀水泥企业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闪光点, 全面展现了中国水泥工业在百余年发展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现了中国水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 展现了中国水泥企业积极创新、不懈进取的昂扬斗志, 展现了中国水泥从业人员脚踏实地、继往开来的豪迈气概, 向全行业传播了优秀水泥企业的经营理念, 在全社会树立起水泥行业绿色环保的健康形象。

上一篇:起重量限制器下一篇:八个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