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范文

2024-07-13

园艺专业范文(精选12篇)

园艺专业 第1篇

一、荷兰园艺产业信息化、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非常高

(一)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园艺产业在荷兰农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荷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以花卉、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为主, 少量种植小麦、玉米等。荷兰园艺植物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 如花卉生产主要以郁金香、玫瑰、非洲菊、仙客来、蝴蝶兰等中高档盆花及切花为主, 种植草花的很少;果树主要种植苹果、梨和草莓;蔬菜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胡萝卜、洋葱、土豆、甘蓝等。为了提高专业化程度及生产效率, 蔬菜生产一般一年只种一季, 蔬菜一般在3~4月播种, 9~11月采收, 然后储藏销售。露天花卉如郁金香一年只生产一季, 一般在10月播种, 来年4月采收花卉, 7月收种球;只有温室花卉实行周年生产销售, 一个企业或一个家庭农场一般只生产一到两种园艺植物, 如一个中型农业企业只生产土豆, 其市场调查、制定计划、选种、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冷冻储藏、销售都实行标准化生产, 全链条产业, 全球化布局, 这种专业化生产模式有利于配置先进的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规模效益、建立品牌, 进而降低经营风险。

荷兰的园艺产业规模化程度相当高, 一个农业企业或农场的规模一般从几百亩到几千亩不等。玻璃温室的规模一般为300~500亩左右, 露天种植的规模一般在2000~5000亩左右, 传统的小规模农场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逐渐被淘汰或被大企业兼并与合并。大部分农场基本以家族企业和家庭农场为主, 一个家庭即一个企业, 代代相传, 家庭成员中的5~8个人基本能负责整个农场的管理, 有临时需要时可聘请工人。如一家生产有机蔬菜的农场, 共有4 000亩土地, 家庭中只有3名成员, 聘请了4名工人即可完成生产、储藏、销售、农机维修等所有工作。

(二) 信息化、机械化程度高

荷兰园艺植物的种植方式主要是玻璃温室种植和露天种植两种, 基本没有大棚生产。玻璃温室中主要种植高档花卉如非洲菊、玫瑰等, 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蔬菜如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在玻璃温室中的种植模式绝大部分采用岩棉无土栽培、全封闭生产、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环境气候控制、施肥灌溉及分选包装等生产过程全部采用电脑控制, 只在定植、植株调整、采收过程中需要少量劳动力。露天栽培的园艺植物以苹果、梨、胡萝卜、洋葱、土豆、甘蓝、郁金香等为主, 从整地、施肥、播种、定植、除草、田间管理到收获基本上全部机械化, 工人不仅要懂生产, 更要会操作机械和维修机械。

(三) 农业生产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荷兰农业生产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及化肥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 基本上不用化学农药, 绝大部分采用生物防治或生物农药防治, 即使在非食品生产如花卉生产中也很少用化学农药, 而采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欧盟对土壤的保护有严格的限制, 要求每一个企业和农场每年对土壤有一定时间的休耕, 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肥。由于荷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 空气质量较好, 相对而言病虫害也比较少, 因此, 采用生物农业及生物防治基本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欧盟对荷兰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 露天生产一般不采用化学肥料或只用很少的化学肥料, 规定要求农业企业或农场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肥料, 以免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荷兰的温室在建造时便设计有雨水收集功能, 温室旁边有一个雨水储存池, 温室顶部的雨水可以自动流到雨水储存池中, 无土栽培所用的灌溉水基本上都是收集的雨水, 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玻璃温室生产中基本上采用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是循环利用的, 当废液需要排放时, 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 才能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四) 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高

荷兰的农业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文凭, 是复合型人才, 具备农业生产技能、机械化操作技能、信息化管理技能和现代化经营技能。荷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一般具备扎实的生产技术, 由于荷兰是一个农业国家, 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从小在自家农场中工作, 开始学习技术、积累经验, 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 成年后到农业类大学或职业院校进一步学习,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毕业后从事生产管理期间, 大部分农业人员会自费到大学进一步学习, 因此, 先进的技术、设施设备得以在荷兰广泛应用。荷兰的农业以机械化和信息化为主, 农业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具备农机使用及维修技能、具备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由于荷兰的农业实行信息化、机械化生产, 前期投入非常大, 而荷兰国内的市场比较小, 农业生产企业或家庭农场面临较强的竞争, 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益, 他们不仅要了解国内市场, 还要开拓国外市场。如果一家农业企业或家庭农场市场评估没做好,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企业或农场面临的损失将非常严重甚至有倒闭的危险。所以, 荷兰的农业从业人员都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注重理实一体、全面发展

(一) 课程体系层次分明, 注重生产与管理相结合

荷兰CAH威林顿应用技术大学是荷兰排名第一的农业类应用科技大学, 属于四年制本科学校, 为荷兰及整个欧洲培养了大量的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传授知识、培训技能及促进人的发展, 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安排都非常灵活, 学校根据学生的工作学习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如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生产技术、市场与管理、政策与法规。每个方面包括不同的课程。在生产技术方面, 第一年开设的课程有土壤学和实践、劳动和机械、收获机械、农场技术、植物与植物生理、气候调节、农场建筑、企业实践等。第二年学习的课程有咨询技术、作物、蔬菜和花卉、肥料、病虫防治、统计、温室实践等。第三年学习的课程有植物产量、基础测量、病虫管理、植物生产、食物链、特种作物、怎样管理农场、企业实践等。第四年进行企业实践及论文写作。在市场与管理方面,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市场、销售、销售实践、商业交流、怎样开辟市场、管理公司、制定销售计划等。在政策与法规方面,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税收法律、企业法、咨询报告、金融管理、租赁法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就业方向、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获得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该校非常注重人的发展, 开设有写作训练、如何写报告、团队合作、改革训练、领导技能、演讲与口才、语言等课程模块,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生产

专业课程讲授生产技能的知识少, 做科学研究的多, 学生通过不同的小实验完成生产技能的训练, 因此, 这样的课程教师讲授少, 学生参与多, 通过实验的方式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掌握了生产技术, 学会了制定计划,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蔬菜和花卉这门课程而言, 一般根据岗位工作中的需求进行设计, 设计的主要任务有温室蔬菜生产、温室花卉生产、水肥管理、温室光照管理、育种等, 这些任务主要来自于企业, 当企业在生产中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时, 便告诉学校在生产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学校就把这些问题发布到网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组建1~4个人的小组选择任务, 学生选定任务后便与教师交流如何制定实施计划以解决问题。所有要学习的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完成报告, 汇报报告,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报告, 学生实施任务, 在实施任务时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和疑惑都可以与教师交流, 教师一般都非常愿意学生提问题, 并且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 直到把这个任务完成, 并把实验结果告诉企业。有些结果对企业有很好的帮助, 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而参与实验的学生便可享有优先在该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三) 教学组织与安排灵活

荷兰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来自职业高中, 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中, 大部分学生家中有农场, 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差别, 而他们的目的性也很明确, 就是学习结束后回家管理农场, 因此, 每个人的学习要求不同。针对这样的情况, 学生进校后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学习课程, 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达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由于该校实行小班制, 一个班只有8~12个学生, 每个学生进校时就有自己的指导教师, 从进校直到毕业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就业。

教学组织中考虑了学生的工作需要, 部分学生在周末要在自己的农场或企业工作, 因此学校一般周五下午不上课, 周一上午十点半开始上课, 便于学生周末到农场或企业工作。

每门课程对应一定的学分, 一般一门课程2~4个学分, 一个学分要求学生学习28个小时, 包括与教师研讨、学生实践、开会、学生做研究的时间。一门专业课程一般由两到三个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授课。

(四) 校企合作广泛深入

荷兰农业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非常紧密, 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到企业参与实践, 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每年到企业实践2~8周, 最后一学期全部在企业实践。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该校部分教师本身拥有企业或农场, 可根据自己企业或农场的条件教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 学生可在自己教师的企业里学习或实践;部分教师在企业工作多年, 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可带领或联系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部分教师在企业兼职, 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部分学生家里有企业或农场, 可与学校合作开展实践与教学。企业管理人员负责安排学生实践, 学校教师全程指导, 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付给一定的报酬。二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相结合, 园艺技术专业的部分教学内容来自于企业的需求, 部分教学内容与企业相关,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随时调整, 非常灵活。三是企业老板给师生做报告, 很多一流的农业企业老板如荷兰Ffiso奶制品企业老总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职业院校做报告, 介绍组织的经营管理理念。

三、对我国园艺产业及园艺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 要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现代园艺产业

我国园艺产业还处在转型期, 园艺产业尤其是蔬菜、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 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而现代化、规模化的园艺企业还不完善,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低。因此, 政府应加大投入, 扶持有能力、有技术、有条件的企业, 建立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园艺生产基地,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规范种植工艺和生产过程管理, 提高采后加工机械化水平, 强化产品检测标准和控制手段, 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 应加强对后续生产的监督管理和资金政策的持续扶持, 使现代生产企业尽快步入正轨, 完善经营管理及生产活动, 以保障现代园艺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 要加强培训,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我国农业现处于转型期, 农业从业人员也面临转型, 传统的农民面临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生产方式与技术落后等问题, 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急需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民, 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尤其是应加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一批合格的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 这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 要创新性、启发式、个性化地开展园艺专业教育

荷兰的园艺技术专业教育一般没有课本, 教学内容基本没有固定的、过时的知识与技能, 绝大部分内容着眼于决策、管理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教育方式一般采用启发式教育, 教师给学生几个问题或任务, 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 教师一般很少照本宣科。我国的园艺专业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正在改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企业用不上的尴尬局面。但这样的改革还不彻底、不完善, 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及社会的需求, 不能很好地促进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 也不能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因此, 园艺职业教育的改革还应更彻底、更深入。

首先, 学校应建立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实践基地,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实实在在增收, 为学生、企业、农民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

其次, 要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 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突出, 所教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因此, 应加大财政投入, 建设完善的教师培养途径, 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 建设合适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让教师不仅参与国家的培养, 而且平时也应注重自身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不能只注重表面, 要改变培养效果并不显著的状况。

再次, 要鼓励农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完善教学方法, 奠定坚实的农业生产技术基础;采用启发式教育,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及个性发展的空间,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减少在用人制度方面对高职学生的歧视性条款, 以吸引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投身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倪景涛, 李建军.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 2005 (10) .

[2]孟丹萍.荷兰农业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J].商情, 2012 (46) .

[3]王守聪, 邢晓光, 陈永民.荷兰职业教育和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世界农业, 2014 (1) .

[4]孙艾琳.荷兰农职教育[J].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8 (10) .

园林专业与园艺专业的异同 第2篇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话用在园艺与园林两个专业上一点都不过分,虽然都是和“园”相关,可二者从事的工作却各有侧重。比如说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园林专业的人才是造园设计师,主管整体造园布局;园艺专业的人才是花草果树设计师,专攻奇花异草的栽培。

专业概况

园艺专业主要学习作物的栽培技术,研究方向为果树、蔬菜、观赏园艺,例如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栽培、生产、技术开发及推广,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园林专业主要学习景观的设计,将园林植物按照生态原则合理运用到所设计的景观之中。园林与园艺最大的不同是园林比较综合,研究方向包含了植物栽培、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文化(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史),目前园林事业发展的趋势是大地景观规划,即走向景观生态学方向。

园林专业的学习更多强调灵感、灵性,走街串巷、游山览川都是学习。相比之下,园艺就略显“清苦”,学习这个专业更需要耐心、精心、静心,要深入了解种子、泥土、培植、杂交……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动手能力和“汗滴禾下土”的吃苦精神。

就业前景

园艺专业:城市的美化离不开园艺,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济管理等才能的园艺专业研究生,无疑会成为就业市场中令人羡慕的抢手人才。在云南省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上,园艺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园林、花卉、规划等行业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一次性签约率达85%。

园林专业:随着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逐渐推进,园林专业人才日益走俏。在上海,园林类学校每届的毕业生人数在200人左右,就业率高达98%以上;上海270多家绿化单位,每年约有1/3左右前来要人。除此之外,园林工程公司、物业公司、大型宾馆、苗圃、园林设计院等,也都是园林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而景观设计师和园林/绿化工程师更是被称为园林“金领”。

报考须知

园林设计人才要有景观的设计与植物配置能力,同时具备绘制设计图水平,例如植物种植图、施工设计图、景观效果图等,使施工者直观地了解你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具备较扎实的色彩、素描、园林制图等方面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熟悉CAD、Photoshop等绘图软件的运用。所以一些学校特别是名校在复试时往往会把这些技能水平作为一定的评价系数。而园艺专业对上述技能则没有专门的要求。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新兴产业。而这恰好是园艺和园林的交叉学科,它们可以作为园林专业和园艺专业同学就业时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峡库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三峡库区;园艺;实践教学;

中国分类号:S6

重庆三峡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三峡移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诸如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安全建设、园艺植被恢复、山地城镇园林景观规划等。这些机遇和挑战亟需大量本学科应用型人才进行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园艺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目前可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和三峡库区特色,以学校教育转型为契机,以专业发展为导向,极力探寻符合本地区特色本专业前景的实践教学模式。

1库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近年来,学校面临教育发展的重大转型契机,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更提上日程,通过实地见习,科研项目的参与,不仅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技能,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优秀复合型技术能手[1]。园艺专业的设立就是以本科实践教学为主,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和三峡库区特色,立足三峡,服务库区,以科研促教学,为三峡库区和西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2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

结合库区特色,以省部共建园艺园林实验教学中心、“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发展平台,对于薄弱的实践环节精准定位,狠抓过程控制,加强管理,构建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训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以“夯实基础、注重专业、突出创新、重视应用”的原则,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三峡库区山地城镇园林和园艺,改革实践内容与项目,提升教师科学技术水平,逐步将园艺专业建设成集教学、实训和研发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3.1实践教学需走进企业。市场领域大量的公司和企业比如花卉苗木基地、种子公司、园林工程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具有常见花卉、蔬菜、果树苗木的先进生产水平。深入到这些一线企业进行实战模拟训练,在每道工序都有同学们发挥知识之地,这些机会更切合学生将来毕业从事的行业和工作环境。借此平台,同学们可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应用。通过实地勘测,苗木的动手栽培、田间大棚管理,园艺产品营销等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领会和应用能力,练就本领,积累经验,同时也有了市场利用价值[2]。此外,企业方面也在经营与管理方面得到了技术支撑和减少费用管理的支出。

3.2实践教学需学做科研。每年学院教师都有部分科研项目,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跟随导师做科研课题的工作,来发挥所学的理论知识[3]。比如实验的操作,仪器的使用,温室大棚苗木的培育和养护,园林方案的设计程序等。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锻炼,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深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升具体解决问题能力,既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开展,又为后期的考研深造打下基础。这样一来,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也达到了专业培养的目标。

3.3实践教学需深入社会。学生利用暑假、走基层、三下乡等活动时间,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山峡移民带来的库区消落带生态安全问题,植被资源恢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使学生真正接触园艺作物在一线生产中的具体环节[4]。结合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市场、流通和销售等进行调研实际社会中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从书本走入大田生产,在真正的生产环节中掌握部分操作技能,拓展综合训练能力[5]。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到作物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找资料、请教指导教师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结语

本校园艺专业以立足三峡,服务库区为遵旨,依靠自有的区域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摸索,不斷积累经验,大胆革新,从而使改革成果更有利于库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为库区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春,刘察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50—252.

[2]张楠.园艺园林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lo(5):30—31.

[3]韦杰.大学本科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增刊):16—17.

[4]陆晓民,高青海,张雪平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内园艺教学实习基地的功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0~31.

园艺专业 第4篇

1 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

1.1 更新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学完《果蔬贮藏加工》这门课程后,应该掌握目前国内外生产上应用的果蔬采后技术,特别得学习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包含食品深加工,因此,《果蔬贮藏加工》课程仅仅要求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即可,不应要求学生掌握果蔬的加工技术。

优化课程内容,以项目教学为主体,以教学项目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采用项目例证来说明所讲的内容,通过设定教学项目使问题简单明了,使内容通俗形象,加深学生印象。我们根据课程需要设计了北方某种水果蔬菜的腐烂变质原因、北方某种大宗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要点、某种北方常见水果蔬菜的 (果蔬粉、果蔬脆片、果酒、果醋饮料、罐藏等) 加工技术等项目,教师可以从设计的项目中确定一个作为讲课的示范项目。在每个贮藏工艺课程项目讲完之后,让学生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该工艺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同时结合社会热点,从社会的需求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不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极其高涨,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1.2 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贮藏主线

根据近年的企业调研及园艺技术专业的实际特点,将原来以原料贮藏加工并重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以原料贮藏为主线。我们将课程通过增、删、并等手段调节内容,做到“理论课够用”,以满足并服务于技术知识应用。补充新鲜果蔬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内容;增加采后冷链技术的内容;减少果蔬深加工方面的内容,增加鲜切果蔬加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建立了以产品采后处理技术和贮藏工艺为主线的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课程体系。

1.3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但是学校实验室的条件往往无法全部满足这门课程的要求,如气调贮藏库、机械冷藏库以及果酒生产等试验操作的技术训练,而在实验室中也不能对大型的实验操作设备以及工程化流水作业进行逐一的演示。因此,在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做到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也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上课的进度提高了授课的效率,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如在葡萄酒的生产讲解中,让学生观看法国葡萄酒的整个生产过程视频,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葡萄园的管理、葡萄的采收要求、萄萄酒的生产设备、酒窖贮藏及文化风俗,从而增加学生对葡萄酒生产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同时利用校园网络课堂,进行在线布置作业、在线交流、在线辅导等,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2,3,4]。

2 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1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都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实践项目改革,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课程实验除基本技能项目外,单项实验与综合实训性实验项目都是在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选实验材料,通过阅读、讨论等途径明了实验过程中所蕴藏的设计思路,自主设计试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开展学做结合的实训活动。在做好验证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5,6]。让学生从最初的实验原料准备开始,到最终产品的感官检验、产品保藏为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2.2 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改革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开放了实验室,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此外,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或者学生自由申报学校创新实践项目,通过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开展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

结合学院“希望之星”等技能大赛,选择有能力、积极性高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学生通过技能大赛不但巩固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锻炼了试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对自己的专业增加了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此外通过与毕业设计的结合,引导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设计的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验,为开拓学生的科研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考核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40%)和期末成绩(占60-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阶段测验(2-3次)和实验成绩等;期末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试题增加了实验内容,试题类型为概念题、填空题、选择题(单选或多选)、简答题、判断说明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除填空题、选择题外其它类型题增加了任意选答题,体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除笔试外,平时成绩中实验部分增加了口试和操作。这样从多角度考核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更客观,更全面,更有说服力[7]。

2.5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对于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利用学校集中安排的顶岗实习与工学结合的机会,安排了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相关企业的一线岗位,使得学生与实践中的岗位紧密接触,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的需要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训练,为学习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在教学成果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仅使学生受到严格、系统和规范的操作训练,掌握果蔬贮藏和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更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果蔬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研究精神以及掌握实际知识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8,9]。

参考文献

[1]夏岩石, 陈春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艺学课程改革的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4) :100-101.

[2]刘忆冬, 童军茂.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技教育, 2011, 7:181.

[3]李书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3) :69-71.

[4]韩龙淑.当前教学模式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2) :45-47.

[5]李赤翎, 曾亮, 李彦.工科院校关于《食品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f].中国教育导刊, 2008 (4) :86-87.

[6]薛娟萍, 苏杰南.论《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职业圈, 2007年第19期.

[7]王晓梅, 崔坤.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研究, 2006, 4:147.

[8]余祖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5) :15-16.

农科本科-园艺专业 第5篇

Bachelor of AgriScience in Horticulture  所属院校

梅西大学 Massey University

学术地位

新西兰国家级公立大学所属课程,学术地位较高。

评分4(2 4 6 8 10 12 14)本参数依据新西兰国家教育推广局最新发布数据(学习规模、教学水平、科研成果等)而设定,将同类课程进行数字化横向比对,分值越低,学术地位越高。

  

院校位置

新西兰--北帕默斯顿(Palmerston North)

 

办学性质公立

 专业类型

自然科学类,农林业,园林景观类,园艺

 海飓解读课程说明

A.3年制学士学位课程,毕业后可获一年工签。B.该课程属于新西兰临时移民短缺专业。C.学生可凭借当年高考成绩免预科直接入读。

D.该课程优秀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建议申请人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将该课程增加部分权重。

  课程长度

3年

 开学日期

2月,7月最近一次开学申请截止日期:2015-05-01

 留学新西兰留学费标准

NZD 新西兰元 28,210.00

 费用总额RMB 人民币 663,000.00

完成该课程需要花费的学费+生活费

课程难度

通过率较高,少数就读该课程的学生有出现挂科,属普通难度课程类型。

评分6

(2 4 6 8 10 12 14)宽进严出是西方院校的共同特点,某些课程会出现大量的挂科、转专业甚至中途辍学学生。本参数依据该课程的挂科率和通过率而设定,分值越高,课程难度越高。

 

语言环境

该课程国际学生占比较低,对中国学生而言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评分4

(2 4 6 8 10 12)本参数依据该课程的大陆留学生和国际学生就读人数占比而设定,分值越低,代表语言环境越好,同时,也意味着融入当地文化的进度越快。

 

实习机会 学校给予就读该课程的学生提供1至3个月的实习时间,把握机会,尽己所能,将实习岗位转化为今后完全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评分2

(2 4 6 8 10 12)实习机会将增加就业几率。本参数依据实习期时间和带薪与否而定,分值越高,代表被录用的可能性越高。

 

就业前景

该课程优秀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建议申请人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将该课程增加部分权重。

评分2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本参数依据2012~2014年新西兰院校专业就业率而设定,分值越高,代表该专业就业率越高。

 

工作许可

新西兰政府规定,就读该课程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准许在新西兰居留1年,期间找到工作的将可以申请工作签证。

评分10

新西兰移民局对于部分专业留学生准许毕业后居留一年,期间找到工作即可办理工作签证,非此类专业课程则不准许逗留。本参数据此而设定。

 

移民机会

该课程属新西兰移民短缺专业课程,优秀的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后即可填表办理移民申请。

评分12

(2 4 6 8 10 12)选对课程对于能否获得移民资格至关重要。本参数依据新西兰移民局最新公布的移民专业种类和移民加分而设定,分值越高代表移民机会越大。

 学术要求

A类申请人

国内全日制普通高中、中专、职高以及技校等同等学历毕业生,完成该校指定预科的全部学习内容,并达到入学成绩要求。

B类申请人

国内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当年一本录取分数线。

C类申请人

国内全日制普通高中(不包括中专、职高、技校等其它同等学历)毕业生,在该校认可的中国本科院校完成1年学习。

D类申请人

国内全日制普通高中、中专、职高以及技校等同等学历毕业生,并在该校认可的中国三年制大专院校完成2年学习或大专已毕业。

 成绩要求

园艺专业 第6篇

关键词: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30-3

0 引言

《花卉学》是农林院校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相近专业如林学、植保、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选修课。它以草本花卉和部分可盆栽的木本花卉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等,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花卉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主要目标[1]。但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差,从事本行业工作时上手慢,适应期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应与时俱进,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改革势在必行。

1 花卉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花卉学实践教学现状

由于高校普遍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故很多专业开设课程门数较多,导致专业课程虽然重要,但学时数严重不足。我校园艺专业花卉学课程即是如此,其课时为40,其中实践教学仅10课时,另外有一周(5天)实习,于春季一个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花卉识别及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等。花卉识别主要是对花卉种类的认知活动,教学时主要是结合理论课程分散式进行,由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的花卉基地现场授课学习。但由于学生较多,普遍出现一个任课老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同时进行的现象,人多嘈杂,整个授课过程只有紧跟老师周围的部分同学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1]。花卉繁殖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参与,但由于基地硬件设施或植物材料有限,有的實验如嫁接繁殖和压条繁殖,只能由教师操作演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课程考核中没有单独的实践考核环节,实验课无作业,来不来无所谓,实习完成后只需交一纸报告,很多学生就在网上下载,经过拼拼凑凑,或直接抄袭同学的,容易蒙混过关。

1.2 花卉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多年的花卉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2.1 学时数不足,实验开设少 且因为是在春季一个学期内完成,导致学生只能亲身接触到春夏季开花使用的花卉,而对于秋冬季观赏应用的种类,老师只能在教室以图片展示,过目即忘,通常印象不深,影响了教学效果。

1.2.2 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而更新 实践教学的内容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显得零碎,创新性思维训练欠缺[3],这样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2.3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几乎都在校内基地进行,场地过于单一 学生既观察不到众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接触不到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利于学生对花卉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领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1.2.4 实践考核欠缺,形式简单,不够严格 学生易蒙混过关,无法真正检测实践效果、科学衡量实践教学的质量。

2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学时数

在教学计划中将花卉学课程调整为在一学年内完成,每学期学时数为27,其中实践教学为9,另加3天实习。这样花卉学课程总学时数变成54,实践教学为18,共6天实习。总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均得到了增加,而且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也由原来的1/4 提高到了现在的1/3,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将课程拆分成春秋2个学期开设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其一可使学生亲眼目睹各季花卉的观赏效应,亲身感受其应用效果,能对各个不同时期应用的花卉种类都有感性和理性认识;其二又使学生接触和实践了花卉的周年管理环节。经过这样安排,我们传授给学生的花卉学知识是比较完整和全面的。

2.2 革新实验实习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等实验项目

根据新的教学计划,结合花卉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花卉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本课题组重新修订了花卉学实践教学大纲,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实验实习指导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实验内容上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相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增设了如“花卉组培快繁技术”、“插花艺术操作”、“鲜切花保鲜液配制”、“水仙雕刻艺术”等设计性实验,和“穴盘育苗技术”、“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花坛、花境设计与布置”、“花卉应用调查”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实习项目。这些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4]。

2.3 丰富实验教学形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一定的教与学的任务,由于在时间和场所上受到限制,所以无疑带有很大的约束性,导致某些实验尤其是综合性实验无法开展。为此,我们尝试将花卉学的部分实验,如重点、难点较多且周期较长的“花卉栽培技术”、“盆花养护技术”等设置为开放性实验,即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花卉基地开展栽培实验或直接参与花卉基地的日常生产管理;允许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允许学生可以每人选择一盆自己喜欢的盆花带回宿舍进行养护,待课程结束后再交还。开放式实验的设置使得实践教学时间和场所得到延伸,变得机动灵活,既能弥补学时数不足的缺陷,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课堂。

此外,为了让学生掌握花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提高科研能力,了解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和最新技术,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开展一些小科研。教师可以直接吸收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也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等,提出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拟好开题报告,查找文献资料,然后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5]。如在花卉花期调控方面;鲜切花保鲜方面;花卉的扦插、嫁接、组培等繁殖方面;苗木移栽、无土栽培等栽培技术方面,园艺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产生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2.4 充分利用现有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基地

目前,学校已建成一个较完善的花卉学教学实习基地,拥有组培和生理生化实验楼、智能化温室、塑料大棚、荫棚、盆栽花卉区和露地花卉区等各类设施,常年花卉种类和品种400余种,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常见花卉的识别、分类,花卉的播种育苗技术,小苗移栽、上盆技术,盆花换盆技术,扦插、分生、嫁接等繁殖技术,花卉各项管理措施等。通过现场教学,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实践操作,因为对所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印象深刻。利用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花卉种类繁多,品种更新快,花卉生产和管理技术日益先进,学生仅在校内一个基地内所看、所学、所得的知识和技能非常有限,比如认识了很多花卉种类却看不到其实际应用效果,终究印象不深;掌握了简单的花卉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却没接触过真正的花卉生产和经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为使学生走出校园,开阔视野,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大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城区花卉布置应用的调查、南昌市花卉市场调查、市民养花技术咨询等,另一方面,开辟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是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几年园艺系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园林花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咨询、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已达10多个,如春菊园艺场、南昌市四季青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江西成林花卉有限公司、江西金乔园林有限公司等,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场所从校内走向校外,为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提供了生产实践训练的大课堂[4]。

2.5 设立独立考试环节,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3]。以往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缺少单独的考核环节,实验课后无作业,实习结束后只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教师再据此简单地进行评分。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学好学坏一个样,学生毫无压力,轻易就可蒙混过关,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设立了独立的实践考核环节,探索建立了一套全面、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实践考核制度,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新的实践考核制度由5部分组成:花卉种类识别20%;实践操作技能40%;实验实习的态度和表现10%;科研和创新能力10%;实验报告和实习总结报告20%。从这5个方面對学生的实验实习进行综合评分,严格把关,改变了以往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课就能全部过关的状况[3],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3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展望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占多数,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实践教学改革后,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开放实验中,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自主安排时间,随时在基地进行实验。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3.2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就业能力。新的实践技能考核制度促使学生必须亲自参与每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参与各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自觉应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管理,不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开展小科研、小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与学习,跳出书本的束缚,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4]。从近几年毕业生求职和毕业后反馈的信息看,园艺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上岗后角色转换快,能很快独挡一面,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不少同学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自己开花店或花圃,成立花卉公司、园林公司等[6]。

3.3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生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时,或开展自己设计的一些小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花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受教师的影响还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某些综合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实验设计及操作,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例如,在花卉组培快繁综合设计实践中,第一环节培养基配制必须完成,第二环节才能利用第一环节的成果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而第三环节的生根培养则必须利用第一环节的培养基和第二环节的试管苗。这样环环紧扣,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改变了以往对实验的盲目性及应付态度[3]。

3.4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践教学改革使得花卉学教学中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改变了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实践和科研,或与学生一起参加生产实践,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利于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和最新技术,从而使教学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实践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4]。实践证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7]。当然花卉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渠道,为花卉行业输送一批又一批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祖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婷,胡亮,彭志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112-114.

[2] 李魁军.论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270-271.

[3] 孟艳琼,束庆龙,等.“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8,(1):73-75.

[4] 宁云芬,黄有总.《花卉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32-133.

[5] 张秀华.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4):47-48.

[6] 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4):83-85.

[7] 谷颐.高校《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104-10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园艺专业《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XJG-07-3-16)。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探析 第7篇

1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特色铸品牌, 突出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特色、职业教育特点、为地方经济服务, 围绕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 加强以现代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现代园艺产品生产技术为能力“主线”的职业素质培养, 努力为现代园艺产业培养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综合职业素质高、掌握现代园艺技术的高等技能应用性人才。

2 改革措施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因此笔者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特点, 构建了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即岗位 (Post) +技能 (Technique) +项目 (Item) 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岗位→技能→项目”和“工学结合”的思路, 首先明确职业岗位名称, 然后根据岗位特征确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 再通过“项目→课程体系→实践过程→考核”的方式来实验, 最后通过“技能证书”来检验[3]。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性、整合性、先进性、实践性”为原则, 实现5个转变即变重传承为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变重理论为重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变重守业为重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变重专才为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变重单干为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 一切围绕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开展教学及管理工作。

现代园艺产业就业岗位要求园艺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掌握园艺产品 (花卉、果树、食用菌、蔬菜等) 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等各方面技能, 而且要懂得现代观光园区及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根据现代园艺产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 将园艺人才的技能分为3类, 即3个支撑点支持学生未来的就业。第一支撑点, 具有过硬的生存与发展的公共素质, 主要有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反思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第二支撑点, 扎实的基本技能, 主要有英语会话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支撑点, 熟练的专业技能, 主要为现代园艺产品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等技能和观光园区规划设计技能。根据上述3个支撑点, 在人才培养中分解成现代公民素质培养、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体育、园艺植物生产、园艺良种培育、园艺技术推广、园艺产品营销工作、园区规划设计项目、园艺景观设计、园艺景观建造、新农村规划设计、新农村绿化、组织培养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项目。对于各个项目中的专业技能,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中心的相关资格证书考试, 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各项目的要求, 同时也使他们得到了未来就业的“敲门砖”。

2.2 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培养现代园艺产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 强化生产实用性, 突出技术应用性, 弱化理论系统性, 提高知识运用综合性, 校企合作、全员参与, 打造出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 根据PTI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 按照“培养掌握现代园艺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和“培养现代观光园区及新农村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这2条能力主线, 基于3个支撑点中各个项目涉及的主要技能设置课程[4]。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3 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学生, 但无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的。因此, 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使“双师型”教师成为园艺专业课教师的主体, 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所谓“双师型”教师, 是指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是简单地让老师拿个“双证”或引进一些工程师, 必须规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从培养和引进2个方面下功夫[5]。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 可选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实践等综合能力快速提高。另外, 积极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 近2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从申氏菇业有限公司、天马菌业、现代农业园区世锦公司等单位聘请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5人担任了兼职教师, 从而加强了与企业技术带头人的沟通, 强化了校企合作。另外, 还鼓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从而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

2.4 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园艺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中完成, 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成为培养高质量园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强化管理、校企合作, 建成符合现代园艺产业发展规律的、培养学生园艺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 笔者充分利用濮阳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 根据“校企双赢、资源共享、仿真实训、校内外基地有机融合”的原则, 丰富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按照“人人动手、参与全程、内外结合”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 构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体系。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把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进行整合为生产、科研、培训、推广、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四大中心, 即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心、植物组织培养实训中心、现代园艺产品生产中心、园艺作物育种实训中心。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实施“教师指导, 学生管理”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以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兴趣小组为载体, 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由系教研室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 教师从科研项目、系教研究室从实验经费中提供经费支持并负责技术指导, 教师、学生按照协议负责具体实施操作, 在基地所获得的产品由课题组、学生负责销售。通过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学生参与校内实训活动的热情,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濮阳市园艺产业集聚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按照“校企双赢、资源共享”的原则, 与周围的濮阳现代农业园区世锦公司、濮阳市中原绿色庄园、濮上园、申氏菇业有限公司、天马菌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使这些企业成为学生实习的重要校外实训基地。另外, 对校外基地建立了“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建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 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参加的基地运行管理小组, 共同协商基地接纳学生的实践与规模, 企业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学生在企业按照生产要求担任临时性技术与生产人员, 实现了校企双方的深度结合。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加强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园艺产业的发展, 传统园艺技术专业必然向现代园艺技术专业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 高职高专园艺专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 必须进行专业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介绍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等4个方面介绍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措施, 以期为该专业的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指导思想,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正兵.高职高专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8) :121-122.

[2]许学明.高职教育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 (3) :62-64.

[3]董自梅, 谷延泽, 朱学文, 等.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PTI工学结合职业素质目标分段培养模式”分析[J].河南农业 (教育版) , 2008 (20) :14-15.

[4]武模戈, 郭培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 (4) :119-120.

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探析 第8篇

关键词: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措施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其功能日益多元化, 这对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必须进行有效改革, 加强专业自身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职教园艺专业, 作为培养新时期园艺人才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实现我国园艺业现代化的重任。下面, 我结合近几年职教园艺专业教育教学经验, 从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职教园艺技术专业的改革和探索, 供广大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 以就业为目标, 以特色为导向, 突出本校园艺技术专业自身特色和教学特点, 为县域经济服务, 努力为我国园艺产业培养积极创新、甘于奉献、综合素质过硬、掌握现代园艺技术的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措施

1.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革

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我始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园艺产业的自身特点, 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就是岗位、技能和项目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其教学思路, 首先明确园艺岗位名称, 然后根据岗位确定学生所需要培养的技能, 再通过实训基地中项目实践方式实验, 最后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以指导性、整合性、高效性和实践性为原则, 逐步实现了变重传承为重创新, 变重理论为重实践, 变重专一为重综合, 变重个人为重合作, 一切围绕培养职教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

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要求毕业生不但掌握园 艺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多方面技能, 而且懂得与之密切相关的旅游、新农村规划设计等。根据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要求, 我们对园艺人才的技能进行有效分类一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公共素质,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思 维和能力 、反思能力 和终身学 习能力、探 究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二是过硬的基本技能, 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扎实的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新时期园艺产业的生产、管理、推广和销售等方面技能。基于上述技能特点在技能培养中可以分解成学生基本素质培养、计算机操作园艺果 蔬花卉生 产、果蔬花 卉良种培 育、园艺技 术推广、园区规划设计等项目。 对于这些项目中的技能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职教学生参加相关技能资格证书考试, 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 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将来就业的压力和氛围。

2.园 艺 技术 专 业 课程 体系 改革

职教园艺专业新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 强化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弱化知识理论教学, 提高知识的实践性, 强化实训基地的应用, 构建高效的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 我们要立足高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按照教学实践中相关项目和技能设置课程, 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园 艺 技 术 专 业师 资队伍 建 设

职教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 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的。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所谓“双师型”教师, 是指既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科研能力的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非让老师们简单地考两个证或聘用一些工程师, 必须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并使其不断完善和进步。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可以先组织一部分教师到生产园艺企业实践锻炼, 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同时, 积极聘请园艺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这样能够加强与学科带头人的沟通, 提高学校的科技水平。另外, 鼓励教师之间交流互动, 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4.园 艺 技 术 专 业实 训 基 地 建 设

职教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园艺产业培养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职教生的实践应用主要在实训基地完成, 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校企共建, 建成符合新时期园艺产业发展的实训基地, 同时不断丰富实训基地的人文内涵, 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想, 构建实训基地的硬件和人文体系。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我们要有效整合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 使其成为生产、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场所。要采取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模式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为师生搭建科研平台。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 遵循“校企共建、双方共赢”的原则, 加强与园艺企业的沟通与联系,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并逐步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并在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园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第9篇

1 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发展要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目标要求,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 服务地方及垦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合我校实际, 决定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

园艺专业培养应具备园艺生产、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设施规划与设计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四年要求完成总学分160学分。其中通识课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外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 45.5学分, 基础课 (包括高等数学、普通化学等) 25学分专业基础课 (包括植物生理、植物分类学等) 15.5学分, 专业必修课 (包括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花卉栽培学) 11.0学分, 专业选修课 (包括园艺植物保护学、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园艺学、园艺种苗生产、草坪栽培与养护等) 30学分, 实践必修课 (包括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 33学分。

2 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CAI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讲授法、田间调查法、实际操作法、探讨互动法、项目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 提高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环境。

3 利用学校周边地区教学实习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资源, 提高实践综合技能

除了学校内部完善的花卉、蔬菜教学实习基地外, 还与大庆分院、中心苗圃、葡萄示范基地、观光示范园区等周边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 利用专业认识实习、设施园艺实习等各类专业实习, 通过教师精心组织和科学管理,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形成了园艺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优化模式, 即“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两个循环”就是以毕业论文为核心完成一个园艺技能操作训练周期, 以毕业实习为核心实施技能锻炼完成第二周期;“三个层次”为基础实践层次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和各类课程实验等、专业技能训练层次包括各类教学实习、综合运用技能层次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开设创新性实验, 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以《无土栽培技术》课程为例, 开设创新性实验即家庭用小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实验研究从营养液的配制、栽培设施的微型化、适宜基质的选择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等方面着手, 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进行了充分开发。

5 组织专业技能竞赛, 提高学生从业热情

以《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为例, 利用业余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插花比赛, 分成不同等级分别给予奖励,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有效鼓励了学生的从业热情, 效果非常理想。

总之,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 我校已初步建立了新的园艺专业培养模式, 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专业的外延, 而且更丰富了学科专业的内涵, 给园艺专业赋予了崭新的活力, 使园艺专业渐显出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特色, 从而大大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摘要:文章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综合技能、开设创新性实验、组织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 对园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综合探索。

关键词:园艺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甫想.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 2007 (12) :86~89.

[2]张尧学.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生命线[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

[3]尹淑莲, 马英.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7:134~135.

[4]柳李旺, 章镇, 侯喜林, 等.新形势下园艺创新创业人才特征及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增刊) :36~38.

[5]吴凤芝, 霍俊伟, 栾非时.关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4) :74~7 6.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10篇

1.1 实践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单一, 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不具体、不准确;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 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来完成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以及报告格式都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 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缺乏创造性。

1.2 实践教学教师能力不够

在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法, 教育观念落后, 教研教改意识淡漠, 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唱功”强于“做功”, 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滞后。

1.3 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完善

校内实训基地的充分利用、高效运转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合实践、实训环节薄弱,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不够, 基地规模较小, 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连续性受到限制, 实习基地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制约了实践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产教结合、学用结合做得不到位。

1.4 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学生的成绩评定方法主要以学科期末、学科结业卷面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 形式与方法呆板、单一, 重理论知识的考核, 轻动手能力的评定, 重考核结果, 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机制, 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没有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把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结合。

2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策略

2.1 创新教学理念, 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在园艺专业教学中, 教师要创新园艺教学理念, 加强图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教学等授课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掌握。按照“基础实、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的基本要求, 以“能力”为核心, 以“应用”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构建突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增加经费投入,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所以学校要不断争取经费, 加大经费的投入, 改扩建校内基地的规模和设施, 增强校内基地设施的先进性和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与一些相关单位联合, 进行长期的合作和共建, 强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使校外基地真正成为实习实训的场所, 这样也便于园艺专业的学生直接接触生产实际, 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创业。

2.3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园艺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教学的质量。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注重产学研合作, 在提升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的同时, 着重提高教师指导实验实习实训的教学能力, 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内培”和“外引”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推进“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园艺课程的教学中, 要选派有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来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 对青年教师应通过见习、助课、管理基地等途径, 提高指导实践能力, 并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2.4 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园艺实践技能

学校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通过必修课的教学、专业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园艺实践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 和企事业单位联系进行实习, 建立训练实操技能的企业实习基地, 学校选派教师进行跟踪教育, 在教师的组织和管理下, 选定技术人员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关系, 提高学生的园艺实践技能, 发挥校外教学资源应有的作用。利用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 以学生的毕业课题为核心, 结合教师的指导和要求, 来提高学生的园艺实践技能。

2.5 改革考核方法, 开展基于行业标准的技能考核

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把学生的园艺专业课学习成绩考评分为3大部分: (1) 卷面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 (2) 专业技能操作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对学科专业技能掌握、应用的能力。 (3) 综合职业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应用情况, 通过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毕业实习总结、毕业设计等形式来实施考核。学生实习期结束, 由企业成立考核组, 根据园艺行业的标准要求和本单位实际, 制定考核方案, 用综合评定替代实习报告, 学校将企业的考核评价纳入学生的整体学业成绩,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择优录用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

摘要:针对园艺专业学生的特点,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本文对园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策略, 以期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唐丽.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园艺文摘, 2014 (3)

园艺专业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 园艺专业 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3-01

如今现代农业发展很快,园艺产业以多元化的形式在不断发展着,有了高科技的支撑在培养园艺人才的时候,园艺业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节能水平,还要有充分的实践能力,这为培养中职园艺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中职园艺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针对的是观赏园艺以及果蔬等方向,负责进行这些方面的教学、科研以及开发新技术,在经过系统性的学习以后学生要对园艺方面的各种知识和理论有所掌握,园艺作物有什么常见的病虫害要知道具体种类以及如何防治,了解培养植物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操作过程,有能力防治区域中常见的病虫害,掌握了贮藏、加工以及销售园艺产品的能力。学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使课程体系与实际情况更贴合,积极建设实训基地等,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上来。

一、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惠农政策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在应用农业技术方面变得更加广泛,技能型人才非常稀缺。园艺专业必须要和市场的情况以及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不仅与建设新农村的需求相符合,而且在园艺植物生产技术方面要有足够的掌握。中职院校园艺专业走出来的人才,基本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等自然要非常良好,同时擅长人际交往,有良好的能力开展团队合作;对园艺植物如何生产有足够的了解,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比较扎实;有良好的能力对园艺植物栽培养护使用的机具进行操作和维护;有能力繁育园艺植物良种并且完成防治病虫害、检疫等工作。所以中职园艺专业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对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只有根据市场导向将培养目标明确下来,才能将与一线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园艺专业课程结构,多为“基础宽泛、模块灵活”这种模式,基础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分别是普通文化、专业大类以及专业,还可以划分这三大类成为很多小类,例如邓小平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都属于普通文化基础的范畴,都是必修课;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遗传学等都包括在专业大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园艺植物保护以及园艺设施等属于专业基础,是学生专业必修的课程。而模块灵活则是说开设了很多与学生某方面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这些课程。但是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作为导向”的话,通用的基础平台使课程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大不如前,与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园艺专业为了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属于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从职业岗位出发进行专门化模式的构建,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改革。

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够用,对专业理论的应用程度进行强化,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供主干课程学习。同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充教学内容,将那些新的技术和知识引进进来。首先要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注意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今社会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的原因专业应该将理论课程的时间适当缩短,例如《植物保护技术》这门课程中,在讲到昆虫头部构造的时候大部分为理论,我们可以适当缩短这部分的授课时间,重点对调查、治理病虫害的方法等进行讲解。还有一个知识重点是农药基础知识,可以将用药的禁忌、如何安全用药等实用性内容增加近来,保证学生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校本课程进行重点开发,例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等,这些只是往往都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同时多引导学生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双政治教育,不仅要多培训职业技能,还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将技能鉴定和学习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岗位能力。园艺专业在学生实操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鉴定职业技能就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适应。再次园艺专业可以设置一些特色科目课程,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提供帮助,例如在花卉教学课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插花,还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经营理念有更多了解,提供去花卉市场参观调查的机会,对花卉市场的现状、流通渠道、盆花处理等相关内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途径。

三、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让学校培养出与生活需求更加符合的学生,让企业和学校真正做到零距离对接,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训提升技能技巧,在获得了一定的顶岗能力后再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下一步的实习。中职院校园艺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配备各种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实习实训,由教师带领大家共同进行无籽西瓜等改良果蔬品种的种植,进行避雨栽培并且进行果实套袋等。在实训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分组包干的形式,最后教师对每组学生中指出来的产品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进行考核,卖出产品获得的费用充作班费。其次是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院校要善于利用附近的资源,与周边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行顶岗实习协议的签订。学生现在校内实训中积攒生产经验,然后去校外实训基地真正上岗实习,严格遵守企业的规范。还可以将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农业专家聘请来进行指导,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

四、结束语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园艺专业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结合学生的特点、市场人才需求等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自然是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完全满足,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建忠,蔡银杰,殷琳毅.园艺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70-72.

[2]唐俊泓.高职院校“3+2”教学模式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6):163-164.

[3]田妹华.江苏省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22-26.

[4]汤书福,陈茂铨,陈海萍.我国高职风景园林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刍议[J].中国园林,2013,(04):80-84.

[5]徐基艳,唐长贞,刘冬.高职类都市园艺专业市场调研与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29):374-375.

作者简介:

园艺专业 第12篇

1.注重专业思想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 有的学生到中职学校来学习只是抱着拿文凭、混日子的态度, 他们没有进取之心, 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前途感到迷惘, 对园艺专业更是毫无认识。在学生入校后, 我们不要求他们盲目进行专业选择, 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对学校开设的各种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后, 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选择本专业的学生, 我们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园艺专业在当前社会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正确制订自我职业生涯目标, 明确选择专业的目的及意义,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引导他们从思想上走进专业, 接纳专业把专业融入自己的内心, 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培养学生对园艺作物的认识

园艺作物从繁殖到开花结果的生长期很长, 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全面地了解园艺作物的生长特性及各种操作技能。此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把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特点、盆景制作、繁殖方法、 土肥水管理等制作成课件, 向学生播放, 让学生对园艺作物的生长及生产管理各种技能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园艺专业的兴趣。

3.少理论多实践, 把理论融入实践

中职学生到学校来学习, 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 然而专业理论课枯燥, 学生听起来乏味。因此, 我们就不能死搬教条, 应该打破教学常规, 改变教材顺序, 既要把书上的知识学好, 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园艺作物的生长季节来调整相应的专业技术, 同时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把专业理论也融入实践教学中。例如, 在春季开花前我们安排学生学习园艺作物的繁殖方法, 如扦插、嫁接技术以及果树、蔬菜、花卉的栽培技术; 生长季学习园艺作物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秋季学习果实的采收; 冬季学习清园等专业技术。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通常对班上学生进行分组, 6人一组, 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 使各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 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这样,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5.举办技能比武,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我们时常开展果树嫁接、艺术插花、园艺植物修剪等竞赛活动, 要求全班学生参与。专业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实践证明, 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在教学中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训练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实现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使之成为具有真正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专业实用型人才, 所以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 加强对在校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园艺,教学,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于湘琳.“自我指导学习”的导学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1 (1) .

[2] 蔡军, 潘远智, 陈其兵, 刘维东.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S1) .

上一篇:行政学院下一篇:权利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