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2024-06-05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精选12篇)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1篇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三维CAD

1 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如何借助高速发展和普及的计算机技术, 改造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普遍趋势。美国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就在国家科学基金 (NFS) 资助下研究有关三维教学改革问题。在广泛征集教育界、工业界、管理部门的意见后, 形成了现代工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在工程设计这一主线下, 教授有关的工业设计基础知识、三维造型理论、教学中突出三维立体的地位与作用, 从三维立体入手全面理解物体的构成原理与表达方法, 1997 年, 在全国范围已成立了网络图形实验室, 以满足工科院校学生教学与实验的需要,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模型, 并对其进行工程分析、虚拟装配以及原型制造等[1]。美国工程教授Ronsld E.Barr1998 年在“Journal for Geometry and Graphics”发表的论文“Design Graphics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at Austin”指出:工程设计 (EDG) 的核心思想是建立3D数字几何数据库, 构思设计、立体造型、设计分析、样机制造、装配检验、绘图编制文件等全过程均由数据信息并行传递[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 将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教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 机械设计教学方法是创建以“设计”为主线, 以“三维”可视化教学为核心的现代工程设计教学体系。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融合了流体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电工电子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是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技术之一, 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实践性强,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等知识, 最终达到能够阅读、分析和设计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的教学目标[3]。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除了理论知识讲解以为, 生产实践实训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实验实训所需设备和条件毕竟是有限的。机械设计已经步入三维设计阶段, 首先通过三维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构设计与优化, 再产生二维加工图纸, 如美国波音公司新一代飞机全部采用三维建模设计完成。液压元件结构复杂, 装配精度高, 内部流道较多, 采用三维设计进行模拟教学具有很大优势[4]。学生在三维情境下进行探究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 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相应情境, 以达到更快理解的目的。实验实训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是实际操作时要受到设备数量、品种等方面的限制, 而且耗时大, 占用课时太多, 耗材的消耗量也很大, 成本高。三维模拟教学则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内容丰富、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使学生可以不受场地与设备的限制, 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5]。

2 基于Solid Works的三维CAD教学体系

Solid Works软件是美国Solid Works公司开发的一款三维CAD产品, 是实行数字化设计的三维实体可视化造型软件, 是一个以功能设计为主的CAD/CAM软件, 具有易学易用、功能强大和技术创新的特点。Solid Works是主流的三维CAD设计软件, 是液压系统和元件结构设计最常用的软件。

二维视图可以理解为对人观察事物的视觉的离散化, 必须结合图纸和逻辑思考两个方面才能理解事物, 使得读图或画图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如图1 (a) 所示的液压泵结构图, 需配合文字说明才能理解。三维视图与人的视觉特征是一致的, 看一眼就能够明白, 如图1 (b) 所示。采用三维CAD首先使复杂的结构具象化, 降低了教学和学习的难度。

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关理论知识和重要零部件的典型结构, 如液压缸、液压泵和液压阀等, 机构复杂、配合精密, 可以Solid Works三维模型和三维动画, 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如图2 (a) 所示, 是采用Solid Works的透明功能讲解液压集成块的油路的设计问题, 图2 (b) 是采用Solid Works的装配体剖视功能讲解液压阀的内部结构。可以综合采用旋转、爆炸、动画等Solid Works常用的功能, 使讲解达到清楚明白的地步。

3 基于Solid Works的三维CAD设计实践体系

在《工程图学》等课程中, 已经引入计算机二维和三维绘图教学, 但只是照葫芦画瓢地让学生在绘图软件中将图形绘制出来, 这种教学和设计的思维是先把结构想好了, 再把分析做完了, 最后在电脑上把图纸画出来, 三维设计软件还只是一种展示设计的工具。基于Solid Works三维模型的教学改革思想是在三维模型环境中构思设计、立体造型、设计分析、样机制造、装配检验, 真正实现把制图与设计融为一体。为此, 需要在课堂教学与设计指导中把三维设计融入进去, 使学生养成基于三维模型的思考习惯, 并在设计中实践, 将理论、实验和三维设计结合到一起, 并在三维设计环境中讲解结构设计问题。基于Solid Works构建产品设计体系, 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外观设计两个方面。

3.1 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零件的三维设计、装配体设计、检查与分析、图纸生成与加工制造, Solid Works软件建立的集成块三维实体是一个逼真的零件, 可以方便、直观地检查各个结构或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符合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逻辑要求, 尤其是液压集成块的设计, 包括外部布局和内部布孔两个方面, 孔之间的前后上下交叉, 孔的壁厚的检查等, 这些实际的内容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才能体现出来, 如图3 学生作品所示。Solid Works的功能设计不仅仅是结构设计, 还包括机构运动仿真模块Solid Works Motion可以进行运动与受力分析, 流体仿真模块Solid Works Flow Simulation可以对流体流动进行仿真分析, Solid Works工程图可以实现三维与二维的转换, 极大提高绘图的效率。

3.2 造型设计

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升, 对个性化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 产品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 而且需要根据美学原理进行造型设计, 如图4所示, 是实现相同榨汁功能的榨汁机的四种不同造型, 可以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尝试将不同主体机构进行搭配, 直到产生满意的造型为止。

4 总结

Solid Works是液压行业广泛采用的三维设计软件, 将其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堂教学结合, 不但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起到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 学生掌握了基于三维设计平台的思考和设计模式后, 能够快速的进入到设计者角色之中, 可以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各类创新活动和比赛, 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光, 黄毓瑜, 刘静华, 等.突出“设计”和“三维”的观点改革工程图学教学[J].工程图学学报, 2002 (2) :150-156.

[2]李艳.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重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8 (7) :1705-1707.

[3]李阁强, 李健, 韩建海.“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1) :96-97.

[4]易军, 陈水胜, 游达章, 等.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液压与气动, 2013 (8) :129-133.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 第2篇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1.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是()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

2.当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一定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进入液压缸液体的()

科目:液压与气压传动

班级: JG1106------线----------:---批---审------订---:---核---审--------------:---名---姓---------:装-级---班----------------------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主要由、、和 四部分组成。

2.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 原件,它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3.液压缸按供油方向可分为 和。

4.液压缸是依靠密封油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其密封装置有 和 两种。

5.换向阀用方框表示阀的工作位置,有几个方框就表示有几个,方框外部链接的数有几个,就表示几。6.液控单向阀与普通阀的主要区别在于液控单向阀(能/不能)反向开启。

7.溢流阀的功能包括、、、和。8.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大类的液压控制阀分别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A压力 B流量 C流速 3.下面不属于单向阀功能的是()

A作为背压阀 B与其它组合单向控制阀 C限制泵的出口压力

4.减压阀控制的是()压力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5.节流调速回路所采用的主要液压元件是()A变量泵 B调速阀 C节流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

1.液压传动装置本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2.液压缸中的压力越大,所产生的推力就越大,活塞的运动速度也越快。()

3.双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容积可以完成2次吸油和压油。()4.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若发现溢流阀在系统工作时不溢流说明溢流阀有故障。()

5.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它是不可压缩的。()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分析图(1)、图(2)并填空。

如图1所示阀体为,且是 位 通阀。有有四个油口分别是、、和。此阀阀芯的运动是 控制的,当电磁铁通电时,阀芯向 移动,阀体 位接入,P和 接通,T和 接通,当电磁铁未通电时,阀芯向 移动,阀体 接入。P和 接通,T和 接通,实现换向。

图2所示的二位四通换向阀的换向回路,当电磁铁通电时,油液进入液压缸的 腔,右腔油液流回油箱,活塞向 运动。当磁铁断电时,油液进入液压缸的 腔,左腔油液流回油箱,活塞向 运动,实现换向。2.分析图3所示液压回路并填空。

1图三中包括的液压元件有、○、、、和 等。

2此回路中的执行原件是,它能以(恒定/不恒定)○的速度运动,是因为有 存在。

3此液压回路中,其安全保护的阀是。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 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这门课程属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在完成机械与电气识图、机械知识与钳工训练、电工技能训练等课程教学后安排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装、调试、维修技术,为以后学习PLC控制技术、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维护与调试打下基础。

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对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任课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见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较强的特点,中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往往感觉困难重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适时地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由学生刚开始的想学到最后的厌学。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知识的程度以及动手能力的强弱,也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1.合理设计“导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每一节课的课题导入阶段设计是整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成功的“导课”设计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步步深入;而失败的教学设计则可能令学生索然无味,使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导课”的内容可以是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也可以是几张工程实例的图片,或者是教师提前安装好的一个回路的动作演示,等等。总之,“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老师所展示的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举例”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材中的应用案例大多是采用了工厂中的实际设备控制案例,而这些案例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也很遥远,他们对于这些东西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设备入手,如绝大多数学生对液压千斤顶、翻斗车、公共汽车气动车门、装载机、挖掘机等机器设备比较熟悉,来自农场的同学可能对拖拉机、棉花打包机等机器很熟悉。对于这些设备,他们了解大体的构造和基本的工作过程,只是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工作。如果以他们熟悉的设备为例,学生会有一种亲近感,自然愿意利用学习本课程的机会弄明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3.直观的动画演示,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动画演示是液压与气动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无论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教学,还是在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讲解、典型液压与气压系统应用实例的讲授,我们都可以适当的使用动画来进行演示。例如讲授液压元件时,元件的工作过程比较生涩难懂,如果利用彩色动画演示,则元件工作时的压力变化、液流方向、元件的动作过程都能非常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大大降低了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的难度。

二、一体化教學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技术涉及到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技能的形成必然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来完成,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技能训练都无法实现这一任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能力,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也是为这个目的而服务的,而最终的技能形成还是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逐步实现。同时,中职学生厌倦枯燥的理论学习,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因此,推行“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在一体化教学条件下,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同时完成,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依据学校“一体化”教室的实际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或任务)化设计,如在学习液压与气压元件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拆卸元件进行观察、结合元件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大限度地增强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在学习基本回路时,学生通过在实训台上安装和调试回路来掌握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还可以结合实际生产中机器的工作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回路进行拓展训练,并对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接头漏油、压力和运行速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授课中通常将任务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灵活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法。对新教学任务的引入,采用提问法,提问的目的在于提示学生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路,锻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和扩展思维的能力。

(2)讲授法。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理论知识,教师必须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现场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较复杂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基础。

(3)演示法。对于理论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果仅仅靠在黑板上画原理图给学生讲解,老师讲的累死,也没有几个学生能听懂,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采用课件来讲解,在制作课件时把每一种原件的工作原理通过动画演示给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4)讲练结合。对于基本回路的教学环节,我们应该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用一个课时讲解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用第二个课时进行回路搭建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任课教师只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上多下功夫,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达到我们预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4篇

1 Fluid SIM软件介绍

FluidSIM软件是由德国Festo公司和Paderborn大学联合开发, 专门用于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回路的设计与仿真。FuidSIM软件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FluidSIM-H用于液压传动分析与教学, FluidSIM-P用于气压传动分析与教学。由于两者的使用方法相似, 所以在以下的讨论中仅以FluidSIM-H为例。

FluidSIM软件的主要特点:

1.1 方便快捷的绘图功能。

FluidSIM软件的CAD功能是专门针对流体而特殊设计的, 界面直观, 采用类似画图软件的图形操作界面, 如图1, 易于学习, 并且系统的元件库中自带了100多种标准的液压、气动、电气元件, 通过拖拉图标进行设计, 面向对象设置参数, 可以方便的完成各种常见的回路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1.2 丰富的资料库。

FluidSIM软件具有丰富的资料库, 可用来自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液压 (气压) 技术知识。液压 (气压) 元件可以通过文本说明、图形以及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动画来描述;各种练习和教学影片讲授了重要回路和液压 (气压) 元件的使用方法。

1.3 可设计与液压气动回路相配套的电气控制回路。

弥补了以前液压与气动教学中, 学生只见液压 (气压) 回路不见电气回路, 从而不明白各种开关和阀动作过程的弊病。电气-液压 (气压) 回路同时设计与仿真, 提高学生对电-气动、电-液压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2 Fluid SIM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液压传动为例)

2.1 丰富的多媒体资料

FluidSIM软件本身自带了丰富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元件的说明、图片、插图及影像等资料。以溢流减压阀为例, 利用右键点击元件库中的相应元件, 选择插图即可显示此元件插图, 如图2。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料, 在课内, 由于时间关系可以选一些常见的元件展示给学生看, 重点讲解;在课外, 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其进行复习、消化吸收,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

2.2 基本回路仿真

基本回路部分内容为液压与气压传动的重点及难点, 是联系液压元件与液压系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内容多且抽象, 特别是涉及到多个液压缸工作的基本回路时, 传统的静态挂图式讲解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FluidSIM软件仿真可以将回路的工作过程逐步展示给学生看, 帮助学生理解。以带补偿措施的

串联液压缸同步回路为例, 如图3, 可以通过人为设误, 将行程开关S1、S2与电磁阀4、5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补偿的工作过程通过软件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回路补偿的工作原理。

2.3 典型液压系统电液一体化仿真

以YT4543型液压动力滑台为例, 液压动力滑台为组合机床上实现进给的主要通用部件, 可根据需要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循环, 配以不同的主轴头就可以完成钻、扩、铰、镗、铣等加工, 使用相当广泛, 利用FluidSIM可方便的实现电液一体化仿真。

2.3.1 首先运行FluidSIM-H软件, 进入主界面, 从元件库里调用所需的元件组成如图4a所示的液压回路图, 设置好相关元件的相应参数, 如行程阀的位置, 液压缸的工作参数等, 检查回路的正确性。

2.3.2 依据行程阀、电磁铁的动作顺序设计动力滑台的控制系统, 并在已建立的液压系统中绘出电气原理图, 如图4b所示。

2.3.3 依据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模拟其整个工作过程, 如:快进、一工进、二工进、止挡块停留、快退, 并仔细观察在整个仿真过程中液压缸的运行情况、行程阀以及电磁铁的动作、进回油路油液的流动情况。通过单步仿真与连续仿真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克服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只见管路不见线路、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弊端。

3 教学效果与体会

在连续四届学生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中, 采用FluidSIM软件辅助教学, 师生互动良好,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其先进的仿真功能, 将复杂回路、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分析简单化,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果;在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利用软件自己设计、仿真回路, 验证其正确性, 利用软件仿真参数的易更改性, 可以方便的实现不同参数结果之间的比较, 增强了学生自己动手与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张建立, 马泳涛, 肖献国等.《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的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 .2010 (3) :58-60.

[3]彭熙伟.《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液压与气动.2008 (5) :46-47.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 第5篇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组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

本课共36学时,讲课32学时,实验4学时。属院级必修课。每一节课都应做到承前启后。液压传动概述(第一次课)首先介绍什么是传动?传动的类型有哪些?(5分钟)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说明以下五种传动。

(1)机械传动;(2)电传动;(3)气压传动;(4)液压传动;(5)复合传动。使学生对传动及其类型有所认识和掌握。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5分钟)

讲清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如何发展的,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如何。1.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钟)用两个例子说明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手动液压千斤顶半结构图——最简单的例子,用于换轮胎等举升工作,生活中常见。(2)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

通过动画演示磨床工作台向左运动、向右运动、过载溢流、油缸停止油泵卸荷等工况下各元件的工作状态,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各液压元件的作用。

1.2.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5分钟)

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该系统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

1.2.3 介绍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5分钟)

将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改画成用职能符号表示的液压系统图:体现液压系统图的特点,强调液压图形符号的特点。

1.3 介绍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10分钟)第一章小结(5分钟)习题:1.1 1.2 1.4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2.1.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20分钟)

用“电机→油泵→马达→滚筒”图,讲解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能量转换过程。用单柱塞泵结构简图的吸入及排出过程,说明容积式泵及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强调构成容积式泵必须具备的条件。强调常用的三大类泵及马达;强调泵及马达的职能符号。

2.1.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20分钟)

讲清液压泵(马达)的基本性能参数,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什么是液压泵的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如何变化的?(2)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和流量?什么是流量损失?流量损失受哪些因素影响?

(3)什么是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有哪几方面?

(4)什么是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它们分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计算液压泵的总效率?

(5)什么是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强调其与液压泵的区别。2.2齿轮泵

2.2.1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分钟)

用实物录像或三维动画演示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下一次课进行其结构分析奠定基础。2.2.2齿轮泵的流量和脉动率(5分钟)

根据泵的结构,讲解如何计算齿轮泵的流量、何谓液压泵的流量脉动率、如何计算流量脉动率。

齿轮泵的这种结构会带来什么样的工作特点呢?留待下一次课讨论。习题:2.4;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二次课)2.2.3齿轮泵的结构特点(20分钟)2.2.3.1困油现象

何谓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用齿轮泵结构图说明,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困油现象?

2.2.3.2径向不平衡力

用齿轮泵受力分析图说明,产生径向不平衡力的原因是什么?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有哪些?

2.2.3.3齿轮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用三维动画齿轮泵运动图说明齿轮泵有哪几条泄漏通道?如何采取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2.3叶片泵

2.3.1单作用叶片泵(30分钟)2.3.1.1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用单作用叶片泵组装、运动三维动画演示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让学生观看单作用叶片泵结构的实物录像片。

2.3.1.2单作用叶片泵平均流量计算

用平面彩图讲解单作用叶片泵平均流量计算过程。2.3.1.3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

用变换的平面图演示并讲解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可达到生动直观的效果,使学生易于接受。

分析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特性曲线,强调其应用。2.3.2双作用叶片泵(20分钟)2.3.2.1工作原理

用双作用叶片泵的原理图及二维动画,讲解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2.3.2.2双作用叶片泵的平均流量计算

用平面彩图讲解双作用叶片泵的平均流量计算。2.3.2.3叶片泵的高压化趋势(10分钟)用彩图讲解各种措施的工作原理。

2.3.3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比较(20分钟)2.3.3.1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用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彩图说明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2.3.3.2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用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彩图说明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习题:2.1; 2.5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三次课)2.4 轴向柱塞泵

2.4.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30分钟)2.4.1.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排量和流量

用三维动画演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较复杂,可让学生观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结构的实物录像。

用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彩图讲解其排量和流量计算方法。2.4.1.2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

用三维动画演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强调三方面①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②滑靴及静压支撑结构;③排量调节机构(可用动画演示调排量机构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调排量原理及方法。

2.4.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0分钟)

用彩图讲解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比较两种轴向柱塞泵的特点。2.4.3径向柱塞泵(10分钟)

用彩图讲解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调排量方法、排量计算方法。2.5液压马达

2.5.1液压马达的扭矩和转速(5分钟)液压马达的扭矩和转速计算方法 2.5.2高速液压马达(10分钟)

用彩图讲解高速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扭矩计算方法。2.5.3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5分钟)

(1)用彩图讲解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可借助动画演示其工作原理)。(2)用彩图讲解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3)用彩图讲解多作用内曲线马达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借助动画演示工作原理)。2.6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特点(5分钟)2.6.1液压泵的工作特点 分析液压泵的工作特点。2.6.2液压马达的工作特点 分析液压马达的工作特点。第二章小结(5分钟)习题:2.3;2.6 3 液压缸(第四次课)3.1液压缸的分类及基本计算 液压缸的分类(5分钟)

用示意图讲解各种类型液压缸,给学生感性认识。3.1.1活塞式液压缸(20分钟)3.1.1.1双杆活塞式液压缸

用彩图讲解双杆活塞式液压缸结构原理及基本参数计算。3.1.1.2单杆活塞式液压缸

用彩图重点讲解单杆活塞式液压缸三种工况下的牵引力及速度计算。3.1.2 柱塞式液压缸(5分钟)用彩图讲解柱塞式液压缸结构原理 3.1.3 摆动式液压缸(10分钟)

用彩图讲解摆动式液压缸工作原理、摆动轴输出转矩及角速度计算。3.1.4 组合式液压缸(10分钟)

(1)用彩图讲解增压缸的增压原理及增压比计算。

(2)用彩图讲解多级伸缩缸工作原理、伸出及缩回动作顺序。(3)用彩图讲解齿条活塞缸结构原理。3.2液压缸的结构

3.2.1缸体组件(10分钟)

用动画演示液压缸的结构组成。可让学生观看液压缸的实物录像。3.2.1.1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用彩图讲解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及各自特点。3.2.1.2缸筒、端盖和导向套的基本要求 用彩图讲解缸筒、端盖和导向套的基本要求。3.2.2 活塞组件(25分钟)3.2.2.1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形式 用彩图讲解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形式。3.2.2.2活塞组件的密封

用彩图讲解活塞组件的各种密封形式及特点。3.2.3 缓冲装置(10分钟)3.2.3.1圆柱形环缝式缓冲装置

用彩图讲解圆柱形环缝式缓冲装置工作原理。3.2.3.2圆锥形环缝式缓冲装置

用彩图讲解圆锥形环缝式缓冲装置工作原理。3.2.3.3可变节流槽式缓冲装置

用彩图讲解可变节流槽式缓冲装置工作原理。3.2.3.4可调节流孔式缓冲装置

用彩图讲解可调节流孔式缓冲装置工作原理。3.2.4 排气装置(3分钟)

用彩图讲解各种排气装置的工作原理。本章小结(2分钟)习题:3.1 3.2 3.3 辅助装置(第五次课)4.1滤油器(25分钟)4.1.1滤油器的分类

用彩图讲解各种滤油器的结构原理。4.1.2 滤油器的选用 强调滤油器的选用原则。4.1.3 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用彩图介绍滤油器的安装位置及其作用。4.2蓄能器(30分钟)4.2.1能器的功能 强调蓄能器的功能。4.2.2蓄能器的结构形式

用彩图讲解蓄能器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4.2.3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讲解蓄能器作不同用途时的容量计算方法。4.3油箱(20分钟)4.3.1油箱的功能 介绍油箱的功能。4.3.2油箱的结构特点 用彩图讲解油箱的结构特点。4.4管件(15分钟)4.4.1管件

介绍管件的种类及适用场合、尺寸计算及安装要求。4.4.2管接头

用彩图介绍常用的管接头及其特点。4.5热交换器(5分钟)4.5.1冷却器

用彩图讲解冷却器的工作原理。4.5.2加热器

用彩图讲解加热器的工作原理。第四章小结(5分钟)习题:4.1 4.2 4.4 4.5 5 方向控制阀(第六次课)5.2单向阀(30分钟)5.2.1普通单向阀

用彩图讲解普通单向阀的结构原理及职能符号;配合以彩图,强调单向阀的用途。5.2.2液控单向阀

用彩图讲解液控单向阀的结构原理及职能符号;配合以彩图,强调液控单向阀的主要用途。用彩图讲解液控单向阀的典型结构。5.3换向阀

5.3.1换向机能(20分钟)5.3.1.1换向阀的通和位

配合以彩图,强调什么是换向阀的“通”和“位”?重点说明换向阀图形符号的含义。5.3.1.2滑阀机能

配合以彩图,强调各种常用滑阀中位机能的特点及其应用。强调什么是常开式阀、什么是常闭阀?

5.3.2换向阀的操纵方式(50分钟)5.3.2.1手动换向阀

用彩图配合以三维动画或实物录像,讲解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5.3.2.2机动换向阀

用彩图配合以动画,讲解机动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5.3.2.3电磁换向阀

用彩图配合以动画,讲解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5.3.2.4液动换向阀

用彩图配合以动画,讲解液动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5.3.2.5电液换向阀

用彩图讲解电液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5 方向控制阀(第七次课)5.4方向阀在换向和锁紧回路中的应用 5.4.1换向回路(25分钟)5.4.1.1简单换向回路 用动画演示简单换向回路工作原理。5.4.1.2复杂换向回路

用变换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各种复杂换向回路工作原理。5.4.2锁紧回路(5分钟)

用彩图或动画演示锁紧回路的工作原理。5.5液压阀的连接方式(15分钟)

用彩图讲解各种液压阀连接方式的结构原理。第五章小结(5分钟)习题:5.3 5.5 6 压力控制阀 6.2溢流阀

6.2.1直动式溢流阀(10分钟)

用彩图讲解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强调直动式溢流阀的特点及职能符号。6.2.2先导式溢流阀(20分钟)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强调其调压特点及职能符号。可让学生观看先导式溢流阀的实物录像。

6.2.3电磁溢流阀(10分钟)

用彩图讲解电磁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强调电磁溢流阀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油泵的卸荷状态?

溢流阀应用(10分钟)习题:6.8 6.9 6.11 6 压力控制阀(第八次课)6.3减压阀(20分钟)

6.3.1先导级由减压阀出口供油的减压阀

强调减压阀的特征;用彩图讲解直动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先导级由减压阀出口供油的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6.3.2先导级由减压阀进口供油的减压阀

用彩图讲解先导级由减压阀进口供油的减压阀的工作原理。6.4顺序阀(30分钟)6.4.1直动式顺序阀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直动式顺序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强调顺序阀与溢流阀的区别。6.4.2先导式顺序阀

用彩图讲解先导式顺序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用彩图及动画讲解直动式顺序阀的派生阀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用三维动画讲解单向顺序阀的结构原理。6.5压力继电器(5分钟)

用彩图讲解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6压力阀在调压与减压回路中的应用(25分钟)6.6.1调压回路

6.6.1.1单级调压回路用

用彩图讲解单级调压回路工作原理。6.6.1.2双向调压回路用

用彩图讲解双向调压回路工作原理。6.6.1.3多级调压回路用

用彩图讲解多级调压回路工作原理。6.6.1.4电磁溢流阀调压-卸荷回路

用彩图讲解电磁溢流阀调压—卸荷回路工作原理。6.6.2减压回路(10分钟)

用彩图讲解减压回路工作原理及减压回路特点。可用二维动画扩展讲解。本章小结及习题指导(10分钟)习题:6.1 6.3 6.4 6.5 7 流量控制阀及其他液压阀(第九次课)强调对流量控制阀的主要性能要求。(5分钟)7.1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7.1.1节流口的流量特性公式(10分钟)分析节流口的流量特性公式及流量压力特性曲线。7.1.2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15分钟)

分析压差变化、油温变化、阻塞各自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强调减轻堵塞现象的措施。7.1.3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20分钟)用彩图讲解各种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7.3节流阀

介绍节流阀的分类;强调对节流阀的性能要求。(10分钟)7.3.1节流阀(10分钟)

用彩图讲解节流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7.3.2单向节流阀(5分钟)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可让学生观看单向节流阀的实物录像。

7.4调速阀

7.4.1串联减压式调速阀工作原理(25分钟)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串联减压式调速阀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用三维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分析节流阀与串联减压式调速阀调速特性的差别。强调其职能符号。

习题:7.1 ;7.3。流量控制阀及其他液压阀(第十次课)7.4.3溢流节流阀(20分钟)

用彩图及三维动画讲解溢流节流阀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用三维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分析溢流节流阀与串联减压式调速阀的不同特点。

7.6插装阀、比例阀、伺服阀 7.6.1插装阀(25分钟)7.6.1.1插装阀的工作原理 用彩图讲解插装阀的工作原理。7.6.1.2方向控制插装阀

用彩图讲解方向控制插装阀的工作原理。7.6.1.3压力控制插装阀

用彩图讲解压力控制插装阀的工作原理。7.6.1.4流量控制插装阀

用彩图讲解流量控制插装阀的工作原理。本章小结(5分钟)

习题: 7.2 ; 7.7; 7.8。8 液压基本回路 8.1快速运动回路(10分钟)8.1.1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快速运动回路

用彩图讲解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快速运动回路的工作原理。8.1.2双泵供油的快速运动回路 用彩图演示不同工作状态双泵供油的快速运动回路的工作原理。8.2调速回路

8.2.1调速方法概述(10分钟)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1)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各有哪几种调速方法?(2)常用的调速回路主要有哪几种? 8.2.2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30分钟)8.2.2.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用彩图讲解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推导其速度负荷特性及功率特性。8.2.2.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用彩图讲解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进油节流调速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工作特点。

8.2.2.3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用彩图讲解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推导其速度负荷特性及功率特性,分析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与其它两种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特点。

习题:8.1 8.2 8.3 液压基本回路(第十一次课)8.2.3容积调速回路(45分钟)8.2.3.1变量泵-定量马达

用彩图讲解变量泵——定量马达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调速特性及其调速特性曲线。用动画演示其调速过程。

8.2.3.2定量泵-变量马达

用彩图讲解定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调速特性及其调速特性曲线。用动画演示其调速过程。

8.2.3.3变量泵-变量马达

用彩图讲解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调速特性及其调速特性曲线。用动画演示其调速过程。

8.3同步回路(25分钟)8.3.1液压缸机械连接的同步回路

用彩图讲解液压缸机械连接的同步回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8.3.2采用调速阀的同步回路 用彩图讲解采用调速阀的同步回路的工作原理。8.3.3用串联液压缸的同步回路

用彩图讲解用串联液压缸的同步回路的工作原理。8.3.4用同步马达的同步回路

用彩图讲解用同步马达的同步回路的工作原理。8.4顺序回路(30分钟)

用变换阀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单向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

8.4.1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用变换阀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

8.4.2压力继电器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用变换阀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压力继电器控制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习题: 8.4 8.7 8 液压基本回路(第十二次课)8.5平衡回路(15分钟)8.5.1用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

用变换阀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

8.5.2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用变换阀工作位置的彩图讲解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8.6卸荷回路(25分钟)

8.6.1执行元件不需保压的卸荷回路 8.6.1.1用换向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

用彩图讲解用换向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8.6.1.2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

用彩图讲解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8.6.2执行元件需保压的卸荷回路 8.6.2.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卸荷回路

用彩图讲解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卸荷回路的工作原理。8.6.2.2用卸荷阀的卸荷回路 用彩图讲解用卸荷阀的卸荷回路工作原理。可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本章小结、习题指导(10分钟)习题: 8.9 典型液压系统及实例

阅读较复杂液压系统图的大致步骤(5分钟)9.1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45分钟)

(1)用对应于各种工况的彩图讲解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不同工况下的油路走向、电磁铁的通断情况。用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2)用彩图分析实现各循环步骤的基本回路。

习题:9.1 9.2 9 典型液压系统及实例(第十三次课)9.3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40分钟)

(1)用对应于各种工况的彩图讲解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不同工况下的油路走向。可用动画演示汽车起重机工作过程及其液压系统工作过程。(2)分析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特点。

本章小结、习题指导(10分钟)习题: 9.4 10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0.1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10.1.1明确设计要求、工作环境,进行工况分析(10分钟)10.1.1.1明确设计要求及工作环境

分析液压系统的动作、主要性能要求及工作环境。10.1.1.2执行元件的工况分析

对工作负载、导向摩擦负载、惯性负载、重力负载、密封负载和背压负载进行分析。10.1.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订(5分钟)10.1.2.1确定油路类型

分析开式回路及闭式回路分别适用于什么工况。10.1.2.2选择液压回路

根据各类主机的工作特点确定对主机性能起主要作用的主要回路。10.1.3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25分钟)10.1.3.1执行元件的结构形式及参数的确定 讲解如何初选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并确定执行元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复算执行元件不同工作阶段的工作压力值,流量和功率值。

10.1.3.2选择液压泵

讲解如何计算液压泵的最高供油压力;如何确定液压泵的最大供油量;如何选择液压泵的规格型号;如何选择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

10.1.3.3选择阀类元件 分析各种不同阀类的选择方法。10.1.3.4选择液压辅助元件

分析如何选择油管的规格、阀类元件的配置形式。10.1.4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10分钟)10.1.4.1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10.1.4.2系统发热温升验算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十四次课)10.1.5绘制正式工作图和编制技术文件(10分钟)10.1.5.1绘制正式工作图 介绍正式工作图所包含的内容。10.1.5.2编制技术文件 介绍技术文件所包含的内容。

10.2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举例(35分钟)(1)分析领会设计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2)用对应于各种工况的彩图讲解双头车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双头车床液压系统各工序的电磁铁动作情况及油路走向。

总结液压系统设计步骤(5分钟)习题:10.1 11 气压传动

11.1气压传动概述(10分钟)

介绍气动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11.1.1气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讲解气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1.1.2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分析气压传动的优缺点。气压传动与其它传动的性能比较。11.2气源装置及附件 11.2.1气源装置(15分钟)11.2.1.1对压缩空气的要求

介绍气压传动系统对压缩空气的要求。11.2.1.2压缩空气站的设备组成及布置

压缩空气站的设备组成及布置顺序,强调空气压缩机的选用原则。用彩图讲解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1.2.2气动辅助元件(25分钟)11.2.2.1气源净化装置

用彩图讲解各种气源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11.2.2.2其他辅助装置

用彩图讲解各种其他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11 气压传动(第十五次课)11.3气动执行元件(30分钟)11.3.1气缸

11.3.1.1气液阻尼缸

用彩图讲解气液阻尼式气缸的结构原理。11.3.1.2薄膜式气缸

用彩图讲解薄模式气缸的结构原理。11.3.1.3冲击式气缸

用彩图讲解冲击式气缸的结构原理。11.3.2气马达

11.3.2.1气马达的分类及特点

介绍气动马达的类型,分析气马达的工作特点。11.3.2.2气马达的工作原理 用彩图讲解各种气马达的结构原理。11.4气动控制元件

11.4.1压力控制阀(20分钟)11.4.1.1压力控制阀的作用及分类 介绍压力控制阀的作用及分类。11.4.1.2减压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减压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1.3顺序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顺序阀及单向顺序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1.4安全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安全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2流量控制阀(20分钟)11.4.2.1节流阀

用彩图讲解节流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2.2单向节流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2.3排气节流阀

用彩图讲解排气节流阀的结构原理。11.4.2.4快速排气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快速排气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3方向控制阀(30分钟)11.4.3.1气动换向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各种气动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3.2电磁换向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各种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11.4.3.3梭阀

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梭阀的结构原理。强调其职能符号。习题:11.1 11.2 11.4 11.5 11 气压传动(第十六次课)11.5气动回路举例(35分钟)(1)八轴仿形铣加工机床简介。

(2)用不同工作状态的彩图讲解八轴仿形铣加工机床气动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3)分析八轴仿形铣加工机床气控回路的主要特点。本章总结、作业指导(15分钟)机动(50分钟)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制造业大国,机械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及应用日益增多,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因为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高职类院校培养机电类人才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对于高职院校一些如机制、模具、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更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37-4;TH138-4

1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偏重

在传统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照本宣科,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过分强调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知识,而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缺乏,学生对所学专业也难以产生兴趣。另外,由于教师在教授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融合,导致课程内容学习上的重复。还有一些教师教授时,在内容安排上衔接不当,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一些难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该部分的讲述都比较简略,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好学习的重点内容。

1.2课程内容与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液壓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主要是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方面知识,课时总数较少,从课时分配看,液压泵的拆装、液压阀的拆装、液压基本回路实验、气动基本回路等实践性环节只存在于8个课时4个实验项目,这些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内容也较为陈旧,在基本技能培养与操作方面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

1.3与社会企业难衔接

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基本上仍是以知识体系为顺序组织的,前半部分集中介绍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具体实例。由于学生在以往的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液压及气动技术,普遍对《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专业性不强,甚至难以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等。

1.4教学实践的培养力度不够

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生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要求学生机械性的在实验台上选择液压元件组装液压回路。另外,实践教学平台液压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大多已被事先设计好,学生的创新性毫无发挥之地,只是把数据单纯的记录下来而已。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2关于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2.1教学方法上

2.1.1多媒体教学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涉及到许多液压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的液压回路图,有的图形比较抽象、复杂。过去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要么通过课本上的图进行分析,要么通过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挂图的幅面有限,一些复杂的结构图和系统图效果更差,而且典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分析等内容很难在黑板上讲解和描述清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得到普遍重视。教师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关知识的幻灯片,工作原理及液压回路的视频和动态演示图,搜集一些液压系统工作的视频等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动画、图像、文字、声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学生理解起来变得十分容易。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阀的操纵以及位置变换和通、断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液压回路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元件的动作及状态,油液的进油和回油路线等。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的辅助时间,弥补了教学学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紧张等教学上的缺陷,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1.2理论联系实际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行业标准、员工的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分析实例来锻炼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时,通过分析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传动系统,升压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回路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巩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当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对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对于液压传动技术,教师应当在尽量减少理论推导及数学公式的计算的前提下,讲清传动系统的概念性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液压转动技术的教授内容包括液体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教师在讲授时应当适当调整以上内容的学时,对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所,注意事项等等与实际应用关联较大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另外,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等,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讲解。考虑到气压转动部分的元器件工作原理与液压元件类似,对于气压传动技术,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气压与液压的不同之处,讲清楚关键知识点。总之,教授的目标是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通过多分析实例,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的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2.3考核方式上

一般高职院校这类课程主要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平时表现和课后作业等成绩为辅的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学生实际操做能力只能够从平时表现反映出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特点,做到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建议如下:增加实训成绩的比重,除了把考勤,作业纳入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的考核也不容忽视。

3结束语

《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不仅理论性较深,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所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实施面向实践型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探索 第7篇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液压传动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能设计一定的液压回路, 并进行调试, 为以后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在我校的各专业中课时设置情况如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为必修课, 设置了48学时 (其中包括实验课8学时) , 对其它机械类相关专业为选修课, 设置了32学时。《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包含的知识很多, 无论是理论授课, 还是实践环节, 课时都很有限,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 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专业教师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近年来, 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实验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内容改革

液压实验一般包括认知性、验证性、设计性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改革方面主要是进行实验内容调整, 首先, 对于液压元件以及液压系统的认知性实验, 我们穿插在理论教学以及其它实验授课过程中, 这样, 学生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液压元件的具体功用以及应用场合。其次, 删除部分验证性实验。在以往的实验授课计划中, 验证性实验较多, 由于实验指导书中将实验步骤写的很具体, 实验过程中, 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录数据, 再进行数据处理, 一切均是按部就班地完成, 根本谈不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现在课时压缩, 实验课时本身偏少, 所以必须大胆删除一些验证性实验。如:偏重理论验证与性能测试的液体紊流实验、溢流阀的特性实验等。这些实验无需学生一一证实, 只要掌握液压系统的规律, 学会应用即可。最后, 在删除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同时, 应增加综合性、具有启发性的设计实验, 如液压回路设计实验。我校引进的YZ-01、YZ-02型随意快插组合式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是根据现代教学特点和最新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的。它采用最先进的液压元件和新颖的模块化设计, 构成了插接方便的系统组合。可以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起到了加强设计性实验及综合运用的实践环节的作用。基于此实验台, 我们重点进行了“液压回路设计实验”。在实验中, 老师仅对学生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 各组学生自主选取实验元件, 自拟实验方案, 搭建实验平台, 设计回路并进行调试运行。最后各组学生分别对自己设计的回路进行讲解, 老师再对各组实验进行对比点评。通过这样的实验,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更加勤于思考, 动手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二、实验方式改革

1. 在实验课的安排上打破以往的陈旧观念, 不再是教师讲授完相关知识以后, 才安排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一味滞后, 实验课安排应采取灵活的原则, 及时安排实验课, 做到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同步, 比方说在学习液压动力元件、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时, 教师一边讲解结构原理, 一边可以安排进行拆装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有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同时, 我们的实验教师由任课教师兼任,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2. 尝试安排开放型实验,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单纯的靠教学计划安排的8个课时的实验课是不够的, 学生在课后还应加强实验环节。为了弥补这个不足, 我们尝试着安排一些开放型实验, 采取自愿原则, 让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他们可以自己设计回路, 在液压教学实验台上进行试验, 验证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从而,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将实践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设计融为一体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每学年, 我们都会尽量为学生设置一些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题目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借助我校液压实验室中集液压、机电控制、PLC控制及计算机控制为一体的液压实验平台和气压实验平台, 设计出不同控制方案, 搭建新的实验平台, 实践证明, 效果很好。每年我们也向参加机械创新大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平台,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进行设计试验, 设计各种方案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在我校选派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以及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作品中, 多数作品都采用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方案, 这样,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 我们也积极借鉴学生自主设计的优秀方案, 应用于平时的实验教学。

三、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首先, 为避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我们将实验内容纳入理论课程期末考试, 将实验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使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实验环节的重要性。

其次, 细化平时实验教学的考核, 从实验态度、实验效果、实验报告三方面进行考核。对实验教学中无故缺席、态度不端正的同学, 视其情节可取消其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的资格或降低实验成绩。

此外, 在实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 将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尽量多的组, 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避免了少数人动手、大部分人站在边上看的现象。通过以上改进方法, 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等多个教改项目的基础上, 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 我们逐步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及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 使学生对液压传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 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胜任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针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环节的特点, 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式, 实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法进行探讨, 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液压传动,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瑞杰.《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农业机械化研究, 2004 (5) 248-25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探索 第8篇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才, 而不是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与该目标相适应,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性能, 以及在操纵、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培养学生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动系统图, 初步具备分析一般液压气动系统工作过程、排除简单故障的基本技能。针对这一情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应适当降低理论的难度和深度, 对于教学内容中过繁过深的理论推导、分析和计算内容进行压缩, 从应用的角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因此, 我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液压、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其中有关流体动力学的公式计算均不讲。该部分重点让学生理解液压、气压传动的原理, 掌握液压、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 以及各组成元件的图形符号。二是液压、气压系统组成元件的结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 重点是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是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基本回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应在掌握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 分析回路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 重点掌握一些基本回路的分析方法。四是对一些典型的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 如机械手、动力滑台、公共汽车车门开启系统等, 重点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压系统的分析方法。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液压基本回路"一章内容时, 主要采用了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传统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 理论课老师负责讲理论, 学期中途安排两周时间实习, 由实习课老师负责, 理论课与实践课内容很难同步。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将课堂放在实验室, 讲解元件结构、原理时, 直接使用实物, 并让学生动手拆装, 讲解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时, 采用现场教学法, 学生对于回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 老师再提出具体要求, 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连接回路, 各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 分配任务、选择元件、设计回路和控制电路, 进行实物连接。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难题, 老师结合这些问题进行统一讲解或个别辅导。例如:在讲解调速回路时, 具体做法如下: (1) 提前下发该次课的任务书, 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中相应内容, 读懂任务书上的回路图;思考三种节流调速回路中流量控制阀的位置有何不同及对回路的工作特点的影响;思考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特点及组成元件的不同。 (2) 将学生分组。尽量让每一组中的学生分布比较均匀, 既有动手能力强的, 也有动手能力弱的;既有学习好的, 也有学习差的。让学生在实训室, 以小组为单位, 在液压回路实验台上按"调速回路"任务书上所给的回路图合理选择液压元件、组装、调试、运行, 读取仪表上的压力、流量, 将相关数据填入任务书上的相应表格, 根据数据分析讨论各调速回路的工作特点。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在一旁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如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可进行指导或帮助。小组活动完成后, 各小组进行总结、发言, 教师再进行简单点评, 进一步分析讲解回路组成及工作特点, 由于学生已完成了事先自学、实际动手组装, 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了。对学生的考核根据每组学生的回路组装、调试、运行等任务的完成情况 (占70%) 以及学生所填写的数据 (占10%) 、讨论发言情况 (占20%) 来评定, 给出小组的平均分, 对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酌情加分。

三、综合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概念多、结构复杂、原理抽象、理论性强, 液压传动的各类元件和工作介质都是处在封闭的状态, 使其设备故障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因果关系复杂性等特点, 这必将增加课程学习难度。为了将典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分析讲解和描述清楚, 采用多种媒体设备组织教学。讲解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时, 先通过实物讲解其外部结构, 以及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 再采用彩色剖视图讲解内部结构, 借助动画生动地展现元件的工作原理、回路的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执行元件的动作过程, 最后在现场进行实物回路连接。综合运用实物、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来组织教学, 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使得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核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笔试,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 期末前“死记硬背”老师所给复习提纲, 暂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 考完后不久就什么都不懂了, 并没有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很显然, 这种考核方法有待改革。改革考核方式主要是侧重过程考核。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70%, 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回答问题、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在合作中的表现等等。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综合考核学生, 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注重了平时过程中的学习, 对于理论知识较弱、动手能力强的同学, 自信心大大增强,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 通过这样的改革, 学生觉得《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不再难学,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讲授过程中, 要以能力为本位,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芳, 郭新荣.浅谈液压传动技术教学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 (3) .

[2]苏素芹.谈谈《液压气动》课的教学体会[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3]袁承训.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9篇

多年来,液压与气压传动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课程设计”课程体系。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它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验属验证性实验,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环节,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出应构建“理论教学+设计综合实验+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实践性、设计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体系构建

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优化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模式,构建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不仅要有适宜的深度和广度,还应突出知识重点。为此,我们删减了液体静力学、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及液压元件的结构和静、动态特性分析等内容,增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和液压元件的工程应用及反映新技术成果的内容,将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液压辅助元件部分归到课程设计中,以突出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组成原理和特点的重点理论教学内容。

1.2 开设综合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分为认知性、设计性和综合性3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设置若干个实验项目(见表1)。教师可在各层次中选择适当比例的实验项目(未全列),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在进行每项实验时,先按照设计与实验项目要求,拟出实验原理图,然后自己动手安装、调试实验油路、电路和测试仪器,测试并保存实验结果,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交实验报告。

1.3 开设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

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的创新性工程设计实践,但因设计题目单一,设计方案不能验证,学生设计时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对此,我们将课程设计改为“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增加了设计方案验证环节和电气系统设计等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内容,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液压传动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一项全面的机电液系统的综合设计实践,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图2为该项目的实施步骤。

2 教学条件建设

按照新的课程体系,传统的理论和实验教材及实验设备已不能适应,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重建,为学生主动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2.1 教材建设

利用纸质教材,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确实有难度,原因是液压气动元件结构复杂,回路组成原理难懂。为此,我们编写了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教材,并开发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4]。利用平面和立体动画、三维结构爆炸示图等多媒体素材,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注塑机液压系统时,采用图3所示的原理图,教师可利用动画演示系统的液流方向及各执行元件的启停、慢速、快速等运动,还可分步演示各回路的动作,或自动播放整机的工作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注塑机液压系统的复杂原理及特点。

2.2 实验台建设

实验教学设备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其先进性与开放程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但原有的实验台结构固定、功能单一,只适于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对此,我们建设了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特点的实验台。它由液压实验装置、电气装置和各种检测、控制等仪器组成。在该实验台上,学生可以动手组建各种液压回路、PLC控制系统或计算机控制电液比例系统,完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创造力和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网络建设

为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系统地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我们建立了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网站。网站内容包括课件、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教学大纲和参考文献等多种素材。网络课件具有平面动画演示、三维结构爆炸示图演示等特点。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组成和系统设计方法,从而加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理解。

3 结束语

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尝试。实践证明,采用新的课程体系后,理论课师生互动性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实验课学生主动性提高,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该项成果可为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摘要:为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理论教学+设计综合实验+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体系。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综合设计项目,以及建设多媒体教材、综合设计实验台和教学网站,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姚春东,高殿荣,刘劲军.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6,29(2):155-156,160.

[2]马胜钢,张建立,马泳涛,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液压与气动,2008,12:12-14.

[3]彭熙伟.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液压与气动,2008,5:46-47.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10篇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质量,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包括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传动技术和气压传动技术三大方面的内容, 重点是研究以流体为工作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控制。目前, 流体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装备中。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也是机械类各专业课中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

由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过程是在高度密封的条件下进行的, 各种液压与气压传动元件的结构、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都难以观察, 因此,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 由于缺少感性认识, 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难学, 有厌学的思想。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要提高该课程的授课质量, 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该课程的教师来说,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培养目标, 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液压与气压传东》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课程的知识结构, 力求使课程内容重点明确, 前后相连,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所以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 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应用”二字。对于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的含义与选择依据、基本回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典型回路的工作原理等是本门课程的重点, 而对繁琐的公式推导以及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设计均不是本门课程的重点。这样一来,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首先应选择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材, 其次, 教师根据所选教材和本课程学时数的多少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组织, 突出重点。

对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 基本上可以把教学内容模块化, 总体上分为五大模块: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压传动元件、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液压与气压传动典型回路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选用合适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之后, 还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怎么教”, 这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程性比较强, 元件的原理图、结构图和系统回路图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多是依靠板书, 不仅教学内容呆板枯燥, 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和工作量增加, 而且有些内容也很难在黑板上讲解和描述清楚;即使是使用一些挂图或模型工具来辅助教学, 也都因幅面或尺寸比较小、信息量有限, 而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 教学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 随着教学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已经缩减, 故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了。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并加强实践环节, 才能改善教学效果。

2.2 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过程更多是板书和多媒体电子课件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特别是加入平面动画以后, 把元件的动作、状态及液压油的流动过程都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乐于接受。

回路和系统是流体传动教学的重点, 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把内部的动作、系统中流体的流动、阀的操作及位置变换和通、断用动画清晰地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时, 系统中各元件的动作及状态、流体流经哪些元件及进回的路线, 这样对系统的讲解就变得简单明了, 也便于学生理解, 学习效果明显改善。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液压系统及其实际应用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通过录像及同步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触到液压传动的实际应用及工作情况, 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提高学生对液压传动重要性及实用性的认识, 从而有助于学好液压传动这门课程。

当然, 多媒体教学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也还存在着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传统教学仍然拥有多媒体教学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 如有利于学生的品德、人格教育,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直接指导和控制等。所以, 在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 对于流体力学基础部分和液压缸设计等内容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 而对液压与气动原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则采用多媒体课件加实物模型进行讲解。

2.3 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沟通, 及时解决教学问题

上课的过程不能只是“教师讲, 学生听”, 老师应注意与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动作、眼神来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启发式教学,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及时反馈了学生对该堂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采用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加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讨论的结果, 必须做出准确的解答。

课外, 教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网, 或通过电子邮箱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之外的交流。对于个别问题, 老师直接在网上回答, 对于有共性的问题, 老师可以集中在课堂上进行回答。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也可通过无记名的方式向老师提出一些对本门课程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改进, 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能力, 还包括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锻炼和发展的能力。《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验教学是促使学生深化理论、培养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把理论或设想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展现出来,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因为学时的减少以及校内的液压实验室设备短缺, 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 现只开设了4学时的实验 (泵的性能试验、调速回路试验) 只能满足本课程的基本实验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应增加硬件设施, 购置各类元件, 为学生拆装研究提供方便, 实验室应进行开放性实验, 不占课内学时, 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进行参观、实验, 增加感性队识.通过亲手组装回路及相应的电气线路, 使学生的设计、动手、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一应在学生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进行。

4 结语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发展中的应用学科, 新型的元件的不断发展和出现, 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从多方面人手, 不放过每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 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海.《液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液压与气动.2008 (5) :57-60.

[2]邬国秀.液压传动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机械管理开发.2007 (10) 166-137.

[3]王艳静.提高液压传动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7) :30.

[4]王雪红, 王桂良.《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探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128-129.

[5]杨雪荣.“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探讨,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7) :134-135.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实训管理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实训 中职

【中图分类号】TH137-4;TH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3-02

一、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的根本是为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全国高级教育的普及,中职教育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有继续学习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许多中职学校正在推行教学改革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构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因此理实一体教学等到了许多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被普遍运用到教学中。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建设缺乏科学性

随着中职教育模式的扩大,传统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已经无法承载实践教学新任务。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建设理念不先进、不科学、不系统,设备不健全,配置不合理,缺乏生产性实训室,没有职场气氛。仅能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提升能力。且有的设备教师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就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设备的利用不充分,不能充分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教师的缺乏

目前我校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教师缺乏,现有对本专业不够精通,或是理论可以但实践缺乏。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是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能充分发挥功能不可以缺的。培养既有理论教学,又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是当务之急。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基础设备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备是保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的首要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理论生产和传播的主体,积累并传承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生产技能训练。实训室必须具有丰富的高科技内涵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特征,教学场地的安排、设备的配置、管理模式等都要具有先进性和重要性。

三、理实一体化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软件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充分的发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功能,就必须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和利用假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训,熟练生产流程和工作环节,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丰富实训经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与实训教学能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现代化教育效果,必须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课程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素质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为重点,按照教与学理论从教学资源的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方面对专业进行分析,确定课件内容与课程平台设计方案,补充、整合,加入富媒体元素,最终建成互动性强、多媒体化的资源系统。或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获取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或开发,使之适用于课堂教学,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三)校本教材开发建设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实训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撰写。校本教材的开发更能满足本校的实情,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能让学生易接受知识点、易掌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

四、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实训室安全的首要条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是实训室内部用以调节和规范师生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规则,是实训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制订完善制度,明确个人的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主要采取“7S”管理模式,进行实训室管理。

五、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所谓一体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格地区分开,而是将两者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讲,就是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六、探索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体化教学的做法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安排中,我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统筹安排,使教学内容编排更合理,从而减少重复内容,缩短重复教学时间,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互动与和谐统一。既强调课程核心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关键技术的培养。

第一步:引导。打破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对基本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基本的液压元件有初步的认识,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采用实物及实物录像解决课堂教学难点,将典型的液压元件逐一解剖分析,真实、直观地展示了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学生观看后,很容易就掌握了液压元件的组成结构;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形状、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三维动画模拟仿真,增加了空间感和真实感,从而使学生对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变得深刻,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操作。对课件和实验进行初次的感官认知和系统的理论讲解后,让学生根据所讲液压传动实验进行操作,使学生初步具备对液压元件、液压回路的组装和测试的综合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在工作中使用和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回路并进行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步:评价。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找出学生的共同错误点进行讲解,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理解的误区。

第五步:巩固。让学生对第一次实践的结果进行纠正,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益锋.一体化教学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科教导刊,2014,01.

[2]曹贺. 卓越计划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3.

液压与气压传动应用 第12篇

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体现出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思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对传统的《气压与液压传动》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任务导向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教学改革原则

任务导向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多个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言之,任务导向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引导是关键,技能提高是目的。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电专业各课程间的联系,我们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没有进行任务导向教学改革之前,这门课的核心内容是液压和气压传动。在改革之后,考虑到串接先前的专业课知识,我们将这门课变为以液压和气压为主体,以电气控制、PLC控制为扩展,以Festo气液电实训台和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台为载体的综合类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将课程名称改为《气、液、电控制技术》。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特定的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同时不打破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在教学的初期用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到后期用一些较为复杂和综合的任务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任务导向法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该课程按照“实践—理论—实践”、“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整个课程教学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开始,而后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组成元件的认知和典型回路的教学,最后锻炼学生对于液压控制、气压控制及电气和PLC综合控制的综合运用和设计能力。每一个知识模块都由一个任务的引导开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在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辨的过程中完成,是一个从认识实践到动手实践的完整教学单元。在课程前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任务以引导、启发思考为主。在课程后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任务以综合类、设计类、动手类为主。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液压、气压系统及电气控制和PLC控制的设计、安装、调试等诸环节训练,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该门课程主要包括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四个模块。该课程的任务设置和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理论知识后,要及时让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和任务中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为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和促进,我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直接将教室搬进了实训室,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方便了课程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该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来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通过实践教学,我们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考核办法。学生的最终考核分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日常的任务完成情况得分,一部分是最后的试卷考核得分。最终的试卷考核得分占总分的50%,考验的是学生对于气、液、电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日常任务得分占总分的50%,包括评价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个任务在进行考核时都会有相应的任务考核题,当遇到有具体动手实践的任务时必须要求每个学生亲手完成一遍,再评定其完成情况。

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要保证《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一定要有必要的设备作支撑。我校为此分别建立了Festo气液电综合实训室和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室(见表2)。实训室选用当前企业通用的设备,达到学生人人能动手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方便教师现场进行理论教学。

结语

在我校对《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任务导向的课程改革之后,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往的被动接受逐步习惯于主动思考,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同时对于所学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课程中的任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某些任务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所学知识点的作用,有些任务偏于简单。二是课程的考核机制或方式需改进。课程总分中的日常任务得分和最后的考试得分所占比例还需斟酌。三是需培养一支了解高职教育理念,既熟悉理论又善于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证明,《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任务导向法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启松,尚飞.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开发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86-88.

[2]李帆,常玉华.项目引领在组态与PLC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成才之路,2008,(27).

[3]韩世才.“任务引领”项目教学法[J].机械职业教育,2008,(10):47-49.

[4]张梓英,郭耀邦.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7,(16):7-10.

[5]黄振江.任务导向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究和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42-43.

[6]刘德山.“任务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4):131.

[7]罗先喜.任务导向式教学法在自动化人才培养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185-186.

[8]陈健平,王瑜.高职任务引领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8):20-22.

上一篇:民用建筑施工下一篇:翻译家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