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云范文

2024-06-16

物联网云范文(精选12篇)

物联网云 第1篇

一、物联网的概括

物联网就是对物与物之间相互连接的信息技术,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定位技术等, 对信息进行传输与感知, 根据相关协议, 将物体与网络连接在一起, 并且对信息进行交换, 使其可以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识别与定位、跟踪与监控等。物联网主要由三层组成: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 感知层就是对物体进行感知的识别、采集各种信息、并且自动对其进行处理与控制, 利用通信终端, 把物体的实体连接到网络与应用中;传输层就是对相关信息加以传送与控制, 可以利用电信等网络执行工作;而应用层就是对相关设施与各种物连网进行应用。物联网的主要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等, 例如:企业的网络交通、电力企业的抄表工作、医院的医疗工作、人们的家居等, 这些工作都处于发展阶段, 还需要相关人员的努力与创新。

二、云计算的概括

云计算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计算分布在计算机上, 有利于企业对需要的资源进行切换, 并且应用在计算机与存储设备中。从狭义角度来讲, 云计算是利用IT设施, 对资源进行交付与使用, 从广义角度来讲, 云计算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所需资源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是需、易扩展。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 与物联网有着直接的关联, 服务类型多, 规模较大, 虽然处于虚拟环境中, 但是安全性很高, 有着自身独特发展优势。

三、构建物联网云的策略

近年来, 国家已经开始物联网与云计算相融合的工作, 在融合过程中, 加大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相关人员要想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构建物联网云系统, 就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硬件的虚拟化。

相关人员要想将物联网与云计算融合在一起, 就要重视硬件的虚拟化, 并构建相关框架, 保证云计算系统处于物联网中的管理层面, 包括服务、储存、网络等设备, 应用一定的硬件资源, 掌握虚拟系统的运作方法与运作技术, 利用虚拟环境使物体资源交付给相关客户[1]。物联网引进云计算的虚拟技术, 能够给与 (给予) 相关用户不同的服务与资源共享, 这就是物联网云的一大优势, 相关人员必须注重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的运行状况, 为客户提供弹性服务, 在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降低自身运行成本, 另外。还要适当的引进先进的服务系统, 为提高物联网云整体性能而努力[2]。

2、感知层的融合。

感知层是物联网独具的设备, 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物体进行识别, 并采集相关信息, 例如:二维码、识读、读写等器具, 使网络能够相互联通。工作人员必须将其与云计算相融合, 合理利用物联网的中间件管理系统, 而在此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注意物体感知功能的实现, 达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的沟通效果[3]。

3、物联网中间件的应用。

中间件就是对不同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进行沟通, 实现多种接口与协议的规范化。在物联网运行过程中, 中间件是不可缺少的软件, 能够更好的对硬件与业务进行衔接, 工作任务就是对操作与预处理信息的目标加以实现。相关人员必须将中间件与云计算相融合, 重视资源的整合工作, 这样, 不仅可以对物联网云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过滤与整合, 还可以处理相关问题, 为物联网云系统的发展带来有利影响。另外, 由于中间件所包含的产品较多, 相关人员在建立物联网云系统时, 还要注意中间件的应用效果, 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保证其能够更好的在物联网云中应用。

四、结语

物联网云的建立, 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企业的发展, 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所以, 相关人员在建设过程中, 要注意二者融合的效果, 保证互 (物) 联网云更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郝志宇.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物联网云的构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8) :3924-3925.

[2]汪芳, 张云勇, 房秉毅等.物联网、云计算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J].移动通信, 2011, 35 (15) :49-53.

物联网云 第2篇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科技技术的发展来判定。比如石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都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纵然ENIAC当时是一台重30吨,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功率25千瓦的庞然大物,但是它在已悄然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很显然这个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历经了60年的循序渐进:它通过巨型计算机时代,小型计算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演进,一步步的使信息化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使人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细微。60年后,尤其是2010年,物联网和云计算在追捧和质疑声中迅速风靡,信息时代的发展终于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人类社会进入了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交互;人与物的交互;物与物的交互;物与信息的交互;信息与信息的交互等全面爆发。

在信息化的量变过程中,它还只是电气时代的“客”,信息所处的地位是考虑如何为万物提供服务;当信息化发生质变的时候,它已开始反客为主。虽然它的作用依然是为万物提供服务,但是思考这件事的主题已不是信息,而是万物,或者是万物的主宰者。他们开始考虑如何让万物通过信息化变得更智慧。

很多事物都要因此而改变。云存储让你不再需要硬盘;车联网让你随时知道路况;智能家居让你不用手动关窗帘。这些看得见的改变,小到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大到改变了一家企业的没落,一个行业的兴衰。因此,人们对这一时代密切关注,又手足无措。一股脑儿涌入,却又紧张慌乱,生怕错过一丁点儿信息,致使自己成为这次变革中没落的一族。

完善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 第3篇

事实上,芜湖恒隆在2011年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公司在产量和2010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创造了公司利润30%的增长,这一切都和芜湖恒隆的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支持分不开。但是,在结束了高速增长的环境之后,我们意识到原来的只靠产量来获得利润的途径已经不再合适,我们必须“跨越2012”。

未来,公司将从改善自身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出发,发现新的利润区,并为此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成本策略,加大信息化建设,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建成集团现代化的物流,并对各个环境进行整合,建立整合营销模式。

2012年,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开发平台将近一步完善。2011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MES、WMS、SCM等系统的开发,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完成RFID技术的应用,全面替代目前生产线用的一维和二维条码,实现半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方式,使公司的仓库做到精确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真正做到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利用RFID实现整个加工过程的全自动信息记录和处理,同时配合公司现代化物流的大规划,建立完善的基于RFID应用的物

北斗云物联网的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云物联网,互联网,终端,应用方案

1 背景及意义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北斗导航技术正在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正遍布各行各业。与传统的导航技术GPS相比,北斗第二代导航系统拥有GPS在物流中应用的所有功能,此外由于北斗导航技术独特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在公路交通方面,通过北斗和计算机网络可实时收集全路汽车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实现汽车、货物的追踪管理,并可直接利用北斗系统短消息通信功能随时进行汽车调度管理。在铁路运输管理方面,通过北斗和计算机网络可以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实现列车及货物的追踪监控管理。配合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路径选优、距离量算、辅助决策等功能,这些在未来都将顺利实现。

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了打造跨行业、跨区域的物联网信息处理中心,就需要考虑引入云计算技术,构建物联网运营的云平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定位为云物联网的核心,作为信息感知和信息传输的手段,在物联网的感知层和网络层发挥作用,成为云物联网建设的关键。

2 设计方案

2.1 方案概述

鉴于公路运输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色服务,同时考虑到大量物流时代到来的必然性,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北斗云物联网系统。这意味着,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公路运输行业的云物联网系统中,运输中的车队能时刻获悉自己处于何地,并且还能将自身编号、时间坐标、空间坐标以及运输状态的具体信息发送给承运人和托运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力,扩展了运输区域和范围,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运输过程的安全隐患。

2.2 流程及方案

2.2.1 货物

运输公司(即承运方)在接到客户(即托运方)订单后,进行接单、登记的操作,会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工作人员在每件货品上贴上具有唯一标识的射频标签,每个物品具有唯一识别的ID号,射频标签记录有物品的各种信息,包括物品类别、物品目的地、物品的快递等级、出发时间等等详尽的信息,将这些数据组一并输入到本地计算机中进行保存并与北斗云物联网进行通信,将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的北斗卫星控制中心进行中转,之后转发到云物联网控制中心,根据ID号包含的信息,客户需求制定相应路线。综合各地的不同的运力进行合理的智能调度分配,将结果一方面回传给货物所在地进行运送的执行,另一方面将数据传送给云物联网数据查询中心。这个过程是双向的,方便控制方对数据的随时更改,形成的云数据中心即为查询平台。

2.2.2 货运车辆

在每一辆车上安装一个RFID读写模块、报警模块、显示屏和一个与北斗卫星通信模块。当车辆在运行时,位于车辆上的RFID读写模块能够扫描的车上所有的货物编码,当实时的货物数量少于承运方当初安排给每辆车的货物数量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司机,并能确定到缺少物品的ID号经过北斗卫星及其控制中心,到达云物联网数据平台,确保了货物安全的万无一失。通过RFID读写模块和一个与北斗卫星通信模块能够将信息实时地通过上述途径到达云数据中心,方便客户对货物的每时每刻的跟踪。查看历史记录时,北斗卫星具有的准确授时功能能够将位置信息与时间信息准确对应,便于回顾。

2.2.3 用户终端

用户手上的手持终端中安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息查询终端,当输入确认信息后以便跟踪自己的货物的运输情况,同时做到了数据的安全,对其他货物的运输,即便在同一车上的其余物品的信息也无从知晓。

2.2.4公司终端

货运公司开始时接收了云物联网控制中心的物流运输方案,之后行车过程中,也可通过云物联网数据查询中心,得知车辆运行状况,或者通过司机发送的信号也可获知,及时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保障货物最快运行,维护公司与客户利益。

2.2.5政府管理部门

为了方便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货运物品的有效监管和监督,对可疑物品的调查带来了方便。相关部门通过身份验证后,可直接进入云物联网控制中心进行相关货物的审查核对,发送命令北斗卫星控制中心,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到货物所在车辆,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检查并且可以与司机取得联系,以配合相关工作。

3.1 云物联网平台构架

云物联网系统架构主要包含物联网云的硬件虚拟化框架、感知层设备、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以及服务管理。各部分共同构成物联网应用的平台,为物联网应用的运营管理人员和终端用户服务。

3.1.1 硬件虚拟化框架

硬件虚拟化框架定义了云计算平台所管理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物理硬件资源及相应的虚拟化方法和技术,并将上述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交付给用户。通过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使运营在物联网云平台上的不同用户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提供弹性伸缩的资源需求,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引入服务器集群技术,提高物联网云平台的整体性能。

3.1.2 感知层设备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主要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设备包括二维标签码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终端以及实现终端互联互通的传感网络。感知设备通过网络接入云计算平台,并由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对其进行管理。

3.1.3 物联网应用中间件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他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中间件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软件部件,是衔接相关硬件设备和业务应用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屏蔽异构性、实现互操作和信息的预处理等。

3.1.4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是物联网云平台的核心架构,主要包括物联网云的自助服务门户/管理员门户、物联网应用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服务管理,服务提供商可以对IT物理硬件和虚拟化资源进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门户进行业务定制、修改等操作;物联网云的服务管理还包括对感知设备的体系架构、事件以及分布式架构数据平台的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等功能。

3.2 云物联网关键技术

3.2.1 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射频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3.2.2 传感器

作为提取信息的关键器件,传感器是现代信息系统和各种装备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手段。如果把计算机看作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作是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则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所谓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3.2.3 网络通信

无论物联网的概念如何扩展和延伸,其最基础的物物之间的感知和通信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网关技术等。其中M2M技术则是物联网实现的关键。M2M技术是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通信的简称,指所有实现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同时也可代表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之间的连接与通信。M2M技术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安全监测、自动售货机、货物跟踪领域。目前。M2M技术的重点在于机器对机器的无线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云物联网前端的信息通信有了技术上的可靠保证。

3.2.4 云计算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

4 结语

该北斗云物联网不仅可以用于货运管理领域,而且在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车辆控制、电子收费、紧急救援等核心方向都能够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该系统不仅能够将大量的信息存储方便管理部门的监管和控制,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实现高度智能化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

[2]彭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工业应用的方向[J].自动化仪表,2011,(1).

[3]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11).

[4]李航,陈后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论坛,2011,(01).

[5]赵均.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J].电信科学,2010,(06).

物联网云 第5篇

摘 要: 针对当前物联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工程领域对该专业的应用需求,对公有云平台这一新技术在物联网专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和教育实践,将主流的工程应用与传统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对诸多云平台的测试和应用,选择主流并适合于教育教学的平台进行重点的推广应用,并在人才培养、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

关键词: 物联网课程 公有云 实践教学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许多高校陆续开展了物联网专业。在2012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计算机大类,标准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校都专门制定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1]。

近年来,云计算大行其道,许多大的IT公司推出了面向工程应用的公有云服务,如开放式开发平台(如GAE、SAE、BAE)、源代码云平台(如github)、物联网云平台(如YeeLink),这些创新服务为物联网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2]。借助这些优秀的云计算平台,将诸多的物联网课程实践环节迁移到云端进行,不仅能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教学实践水平,而且能更好地使高等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

1.公有云应用情况

1.1开发云:SAE

Sina App Engine(以下简称SAE)是新浪于在2009年11月3日正式推出第一个Alpha版本的国内首个公有App Engine,SAE是新浪云计算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SAE作为国内的公有云计算,从开发伊始借鉴吸纳Google、Amazon等国外公司的公有云计算的成功技术经验,并很快推出有别于国外公司并具有自身特色的AppEngine。SAE选择在国内流行最广的Web开发语言PHP作为首选的支持语言,Web开发者可以在Linux、Mac或Windows上通过SVN或者Web版在线代码编辑器进行开发、部署、调试,团队开发时还可以进行成员协作,不同的角色将对代码、项目有不同的权限;SAE提供了一系列分布式计算、存储服务供开发者使用,包括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定时服务等,这些服务将大大降低开发者的开发成本。

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浪SAE公有云计算开发平台,SAE在一定流量内免费,足够满足教学实践需要,要求每个学生开通新浪SAE账号,将自己完成的个人主页和其他Web开发课程的作业均通过版本控制工具上传到云端,在课堂上,本人和学生一起对他们所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但节省教学时间,免去学生配置传统服务的烦恼,更使其与当前主流的工程应用亲密接触。在该课程的后期,讲授JSP动态网页阶段,要求学生直接在SAE云端设计数据库结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实验云:实验楼

实验楼是一个IT在线学习的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不是视频,而是配置好的虚拟机,通过虚拟的实验环境,学习者可边看文档边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实验楼虚拟环境不仅是简单的在线编译器,更可以支持广泛的IT内容学习,不再局限于编程领域,为用户提供的是一站式的IT在线动手实践环境,学习者不用本地创造环境,只需一台电脑,登录实验楼网站即可。

实验楼平台开通了诸多课程的实验平台和实验指导,包括但不限于《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Python语言》、《Android应用开发》、《Linux操作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物联网课程的实验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动手实践的环境。在最近几学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授课教师要求学生申请“实验楼”云平台账号,布置任务,在线编程,在浏览器打开的虚拟环境下进行程序的调试和验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线实验的魅力。

1.3物联网云:Yeelink

Yeelink是一个通用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允许用户将设备接入网站,提供传感器数据的接入、存储和显示服务,用户不用考虑服务器实现细节和运维情况,即可拥有交付物联网化的电子产品的能力。利用Yeelink提供开发接口,即可将传感数据接入到Yeelink平台。Yeelink提供了方便的物联网云端接口,支持各类单片机开源硬件,为相关专业开设单片机应用、物联网、ZigBee、网络技术等课程提供云端实践平台[3]。

在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授课教师给学生布置“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环境检测系统”的题目,题目要求基于物联网节点完成当前环境温湿度的采集,通过WSN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的显示部分,提出按照物联网云Yeelink的协议格式要求,将数据定时送往Yeelink平台,以随时随地在云端实时检测到被测环境的状态和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

2.应用效果

2.1人才培养

通过在物联网相关的课程中进行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将目前主流的工程领域的开发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大大促进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4]。所培养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在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提前站稳脚跟。根据部分学生的就业反馈,他们在学校进行的这些实践活动基本与当前IT公司的路线一致,在相关的开发领域能够迅速上手,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2学科竞赛

将公有云平台应用到学生的相关学科竞赛中进行,取得了良好的竞赛成绩。

(1)201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中,我校学生利用公有云SAE完成的作品“校园一机通”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该作品后端采用当时十分先进的云计算平台SAE进行数据存储和逻辑处理,前端使用移动终端,采用JSON方式进行数据通讯。

(2)2014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竞赛中,参赛作品“蓝牙控制物联网小车”利用手机控制蓝牙小车,蓝牙小车进行环境状态的监测,监测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物联网云端Yeelink,在Yeelink端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和存储,该作品充分利用Yeelink云提供的开发接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终获得大赛全国二等奖。

(3)2015年,在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主办的TI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中,参赛作品“手机控制物联网网关”利用TI的CC2530无线传感网节点采集和传输数据,Android智能终端作为数据网关与外部网络进行通讯,Yeelink云端进行传感数据的可视化,该作品最终获得西北赛区二等奖的成绩。

(4)2015年,甘肃省首届青年APP大赛中,所指导的参赛作品“校园移动信息平台”采用阿里云平台进行部署,最终获得省级三等奖。

2.3教学相长

在云平台与物联网专业实践课程的结合应用过程中,相关授课教师可获得很大的收获,教学思路由原来的传统观念逐步向主流的工程应用角度转变,动手能力也得到增强,这都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有益帮助。

3.结语

借助云计算的强大优势,将无线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逐步迁移到云计算平台。通过研究和教育实践,将主流的工程应用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对诸多云平台的测试和应用,选择主流并适合于教育教学的平台进行重点的推广应用,并在人才培养、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实践表明,该项应用能够促进物联网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物联网云 第6篇

中国电信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信息亚运”的进程中,技术的创新应用占据了重要比重,主要体现在当前流行的“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等。

物联网:天翼羊城通,生活、工作、娱乐都搞掂

何为物联网手机?即把手机与RFID芯片相结合,打破传统手机只能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瓶颈,极大地扩展手机使用的范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机与生活的“联合”。

物联网手机通过和金融、公交、民生等多个行业的RFID应用相结合,可替代传统的银行卡在超市、商场、餐饮、娱乐、加油站等场所进行刷卡消费;可作为一种特殊的市民卡乘坐公交、地铁,缴纳水费、电费,出入公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可变成一张购物消费卡,在成千上万家联盟商户刷手机消费,更可以逐步实现全国漫游,突破传统行业消费卡的地域限制。

作为助建“信息亚运”的大举措之一,中国电信目前正在积极布局物联网手机市场,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羊城通”将在亚运前正式与羊城市民见面,“预计最快10月即可商用”。

近日,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联合举行发布会,宣布即将推出名为“天翼羊城通”的移动手机支付业务。据广州电信的工作人员介绍,“天翼羊城通”免去了更换手机和号码的麻烦,只需将手机卡更换成“天翼羊城通”卡。用户也可选择定制的天翼羊城通手机。

据了解,中国电信为此已经深度定制了10多款天翼羊城通手机。而无论何种方式,羊城市民乘坐公交、地铁时只要把手机靠近Pos机,“嘀”声之后手机就可完成支付过程。此外,用户还可在羊城通特约商户(如7—11便利店、OK便利店等)手机刷卡消费。

根据预测,亚运会期间,广州将迎来1.4万名参赛人员和60多万名亚运志愿者,交通服务系统将面临“大考”。而“天翼羊城通”业务整合了手机的通信功能和羊城通支付功能,能够提供手机查询余额和羊城通空中充值服务,到时将省却市民排队麻烦。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天翼手机还将增加零售、医疗、旅游、娱乐等更多行业的支付功能,让市民实现手持一部手机,即可搞定一天的生活、工作和娱乐。

“云计算”:用科技打造“信息亚运”

以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中国电信力图构建覆盖全市、高速互联、安全可靠和业务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引入当前热门的“云计算”,用科技打造“信息亚运”。所有的设备、系统、人员、管理都由电信方面提供,亚组委只需提供信息资料库,不需要任何投入和管理,中国电信就可以为它提供综合信息查询业务。

据中国电信方面人士介绍,“云计算”中整个网络的架构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核心层的云,中间层的传输管道以及用户端的终端设备,“云+管+终端”的模式简化了网络架构,提升了运营效率;在日常运营中,中国电信则引入了“按需付费”这一云计算商业模式的精髓,用户只需要支付少量的租赁费即可享受统一通信服务。

“通俗来说,就是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IT设备,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用户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使用量计费。”

中国电信在亚运会中即将投入运用的“多语言服务中心”就体现了“云计算”的这种理念。广州亚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是广州亚组委与中国电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的重要亚运项目,该中心由中国电信提供呼叫中心坐席租用服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供多语言服务志愿者,将在赛时为注册人员提供24小时9种语言的口译热线服务。

“在亚运会中,如果志愿者在面对外宾时无法即时翻译,就可通过电话热线的方式寻求多语言服务热线进行翻译服务,然后再将需告知的信息由坐席人员以外语方式告知外宾。”

据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许瑞生介绍,语言服务是亚运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内容,多语言服务中心将为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提供英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俄语、泰语、柬埔寨语、印尼语、越南语九种语言的口译热线服务。

三网融合:打造“信息亚运”的坚实后盾

“信息亚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组织布局和协同作用。中国电信为配合亚组委和广州市政府实现“信息亚运、数字亚运”,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以“三网融合”科技为基础的亚运电视信号传送服务。

据了解,中国电信是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高级合作伙伴,在亚运会中,中国电信将在亚运前后独家提供基于固定通信服务的本地、长途、国内、国际的语音数据、图像、视频音频和多媒体信息的交换及传输服务、互联网接入符合和电视信号卫星传送服务等。

“在亚运会电视转播业务中,中国电信将以“卫星车+光纤”的方式实现电视信号的顺利传输和双重保障。”据介绍,目前中国国内电视台的视频信号的远程传送大多依托于广播卫星传送实现。然而,当高清时代到来之后,广播卫星根本无法满足通信媒体信号传送带宽要求,而光纤通信系统在此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此外,三网融合应用方面,中国电信在亚运会中还提供包括各场馆的高速互联网接口、无线宽带网络、114亚运信息查询、智能交通、亚运城IBC和MPC主媒体中心的综合布线等等信息化服务。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电信也有信心、有能力保障“数字亚运”、“数字广帅r战略规划的成功实施,为第16届亚运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

事实上,相对广电系统和其他国内运营商而言,中国电信通达全球的国际通信网络和海缆、陆缆、卫星立体式的传输体系,以及数十年积累的网络维护经验,丰富广泛的海外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等合作伙伴。

基于云计算的校园物联网构建 第7篇

关键词:云计算,校园物联网,构建

最近几年, 物联网在校园中快速发展和运用, 网络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访问上一直是学校以及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云计算给予的一个模式就是将所有的资源虚拟化, 并且将这些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共享区域, 通过对用户的要求和需要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 从而达到一个资源海量管理的效果。

一、云计算与物联网

1、云计算的概念与特性。科技不断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在网上所产生的海量资源需要处理,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就提出了云计算这个构想, 通过几年, 众多高校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开发, 云计算技术被开发出来, 并且对云计算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 可以通过非本地或者是远程服务器来给用户提供服务[1]。这种模式就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虚拟化, 并且将这些被虚拟化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虚拟共享区域,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识别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 从而实现海量资源的管理。因此, 云计算也成为了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之一。云计算技术不仅仅可以将海量数据进行虚拟化, 还能将这些数据全部资源化。另外, 云计算技术并不需要在特定的机器上操作, 只要通过终端就可以实现云计算技术, 这才是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就是计算机的功能, 也极大地便利了广大用户, 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计算平台。

2、物联网的概念及其结构体系。物联网技术其实是一种再开发技术, 它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 通过无线射频、红外感应、极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 将物品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 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2]。将物联网可以分成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个层面都有着自己的功能, 三个层面相互独立, 又相互帮助。

二、云计算在校园物联网的构建

1、物联网在校园中的应用。在各个高校中, 校园网中的无线网络已经开始普及, 并且物联网技术也快速发展, 不仅仅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上运用广泛, 还在物流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上都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 物联网可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联系起来, 从而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平台;在图书管理中, 可以将智能标签嵌入图书中, 从而可以实现图书的自主借阅, 完善图书管理系统;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 通过将智能标签植入学生的校园一卡通中, 使得新生入学手续更加简单方便, 只要刷卡就可以完成, 即身份确认、入宿手续的办理、缴费、以及领取军训服装等报道的环节手续, 这样及有效地提升了入学手续办理的效率, 从而达到管理学生的效果。

2、云计算在校园物联网中的应用。物联网在校园中的广泛使用, 必然会导致大量数据的产生, 因此, 在管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 这时就需要一个功能特别强大、成本又不高、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平台。然而, 云计算平台刚好符合这些特征, 云计算平台能够将校园运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和管理, 同时也能够为整个校园的物联网提供云计算服务, 从而控制校园物联网中客观事物发展和进程, 充分满足校园物联网发展需求, 有效地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园云的使用还能够在计算、运营、维护等方面来满足校园日常需求。

3、校园物联网的云平台设计。校园物联网中的云计算构架其实就是将物联网中的网络层更加细化了, 即可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 (传输层和支撑层) 、应用层。感知层是校园的感知系统, 主要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简单的处理;传输层就是对感知层处理过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且进行传输;支撑层包括了各种基础的软件系统、基础管理以及一些基础资源, 这些系统和资源是用来支撑应用层的运行的;应用层作为云计算构架的最高层, 主要的工作当然是一种实现功能, 通过对校园物联网中不同用户的需求整合和重新分配, 从而将相关服务呈现出来, 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 虚拟化作为校园云的支撑基础, 也是校园云构架中的重要环节, 这就意味着激昂高校的硬件资源需啊哟整合为资源池, 实现资源的动态化,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也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冗余的资源进行北非, 实现系统的零负担化, 避免信息受损后难以恢复, 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

三、结语

因此, 云计算可以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又由于物联网产生的海量资源又是云计算最大的用户, 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这对于校园来说也是莫大的好处, 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来处理校园物联网中产生的大量资源, 不仅解决了海量资源的管理问题, 还满足了校园物联网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飞, 李丽, 王炼, 等.云计算环境下物联网运营平台设计研究[J].物流技术, 2013, 45 (12) :96-97.

浅谈云计算与物联网 第8篇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发展,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 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 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 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中心的要点之一是:以大规模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物理门户成为今天IT和业务基础架构的主干。在数据中心, 应用和服务中间的紧耦合被打破。云计算平台通过从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和管理虚拟运行环境, 实现了由相同规模的物理数据中心支持更多的应用和用户, 好比一个大的建筑被分成许多房间,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定制每个房间, 通过可移动的墙来实现调节。数据中心可以为用户配备特定的服务, 并实现按需付费的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 云计算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因为我们对新服务的需求不再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而是即刻就可实现和应用。快捷和即时可用的孵化环境是我们的想法很快就得以实现, 从而实现更大的创新。这将是对传统开发环境的一个突破。

2.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 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 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也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 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 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 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3. 智慧地球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像有“智慧”的生命系统, 由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自然系统互相连接而成, 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来构建、汇集、整合和连接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各类资源。

智慧地球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 并且被普遍连接, 形成所谓的“物联网”。构建“智慧的地球”, 可以让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和机构更好、更高效地沟通。智慧地球可以理解为将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 把商业系统和社会系统, 与物理系统融合起来, 形成新的、智慧的全面系统, 并且达到运行“智慧”状态,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心。

4. 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4.1 云计算促进物联网和智慧地球实现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模式, 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的实现。

首先, 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运用云计算模式, 使物联网中以兆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 智能分析变得可能。物联网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 (RFID) 、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 将各种物体充分连接, 并通过无线等网络将采集到的各种实时动态信息送达计算处理中心, 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建设物联网的三大基石包括: (1) 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 (2) 传输的通道、比如电信网; (3) 高效地、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技术资源处理能力。其中, 第三个基石:“高效地、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处理能力”, 正是通过云计算模式帮助实现。

其次, 云计算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从而构建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 需要更高层次的整合, 需要“更透彻的感知,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更深入的智能化”。这同样也需要依靠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机资源处理能力, 而这正是云计算模式所擅长的。同时, 云计算的创新型服务交付模式, 简化服务的交付, 加强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 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 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4.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云计算是未来IT发展的趋势, 云计算将使信息技术行业发生重大变革, 对改变人们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云计算可以:

4.2.1随时随地提供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资源

4.2.2简化服务的交付

4.2.3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

4.2.4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提供动态基础架构

事实上, 云计算的演变从1990年左右就开始了, 经历了网格计算、效用计算、软件即服务 (Saa S) 几个阶段。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也是一种基于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 大量的技术资源组成IT资源池, 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

4.3 云计算的运营模式

云计算按照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公共云:以Google、Amazon为代表, 通过自己的基础架构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 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

私有云:企业自己搭建云计算基础架构, 面向内部用户或外部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主权, 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 进行自主创新。

混合云:既有自己的云计算基础架构, 又使用外部公共云提供的服务。

在云计算模式下, 计算工作由位于互联网中的技术资源来完成, 用户只需要连入互联网, 借助轻量级客户端, 例如手机、浏览器, 就可以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包括程序开发、科学计算、软件使用乃至应用的托管。提供这些计算能力的资源对用户是不可见的, 用户无需关心如何部署或维护这些资源, 因此, 这些资源被比喻为“云”。“云”就像是一个发电厂, 只是它提供的不是电力, 而是计算机的计算、应用和管理能力。只要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并得到授权, 就可以使用这些能力和资源了。比如一个研发单位需要一份研究分析报告, 上云计算服务中心平台购买就可以了, 时间省了, 成本也省了。一个广告公司需要一份市场调查报告, 只要上云计算服务中心平台购买就可以了, 因为上面“物联”着所有你所需要的调查信息, 以及所有的信息调查公司。

5. 结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 其高效、灵活、节能等特效可以帮助实现智慧地球的四大主题。放眼整个社会的发展, 面对愈加复杂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这一新的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地推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推动我们的社会向“智慧地球”这一美好愿景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明, 王锁柱.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10, (12) :1-3.

[2]甘志祥.物联网发展中的初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5) :94-96

[3]韩燕波, 赵卓峰, 王桂岭.物联网与云计算[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0.6, (2) :58-62.

物联网云 第9篇

物联网将与水、电、气、路一样, 成为地球上的一类新的基础设施。世界将继续“缩小”、“扁平化”和“智慧”, 我们正在迈入智慧时代。数字地球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 为全球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而我们将数字地球与物联网结合起来, 就可以实现智慧的地球。当今世界, 数字地球正向智慧地球转型, 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 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云计算相结合的产物, 包含智慧传感网、智慧控制网和智慧安全网。智慧城市与智慧电网、智慧油田、智慧企业等, 都是构成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 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 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通过智慧城市, 可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及服务。

根据智慧地球的特征, 可知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第一, 智慧城市包含物联网。实现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实现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 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实现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 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 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第二, 智慧城市面向应用和服务。第三, 智慧城市与物理城市融为一体。第四, 智慧城市能实现自主组网、自维护。在此前提下, 智慧城市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领域:

智慧城市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例如, 武汉市有200多万个部件设施、800多万人, 每年超过60万事件, 我们可以通过智能采集数据、智能分析, 将这些部件设施、人口、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传统交通系统的变革, 提升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 智能采集交通信息、流量、噪音、路面、交通事故、天气、温度等, 从而保障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 进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机动性、安全性、可达性、经济性, 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作用。

基于智慧城市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够实现:视频服务, 如远程诊断、培训、视频会议;短信, 如即时通信;信息实时取得, 如医学研究资料库实时使用;多媒体数据库, 如电子病历、影像处理;无线城域网接入, 如紧急救护无线通信;无线局域网接入, 如医院内部通信。还有端到端的系统集成应用。

不论我们在室内还是在户外, 通过物联网和各种接入终端, 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智慧地球的信息化成果。

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也是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 可以有效实现住宅小区、交通设施、城市工地等的安防监控。

另外还有基于智慧城市的户外流媒体服务, 基于智慧城市的城市应急联动响应等。

浅析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 第10篇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也称传感网, 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通过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将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相连, 智能感知、识别, 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实现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 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物联网的重要工作基础是传感器, 它就如同物联网的神经末梢, 从牙膏到轮胎、从汽车到房屋等各类物品都可以被感知。传感器类型繁多, 有位置传感器、热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采集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物联网中大规模部署着各类传感器, 定时采集信息, 并通过网络传输。

二、云计算概述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一种创新的IT资源运用模式, 对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 (如网络、服务器、应用等) 提供无处不在、随需访问的服务。云计算服务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 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Paa S (Platform-as-a-Service) 和软件即服务Saa S (Software-as-a-Service) 。软件即服务指的是云服务供应商负责软件的安装、运营和维护, 用户通过Internet来使用这些软件;平台即服务指的是将软件研发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基础设施即服务指的是将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利用。

三、物联网与云计算结合的意义

在物联网时代, 海量的传感器被嵌入到各类设备中, 定时采集着信息, 每天都有海量信息产生, 物联网数据量急剧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需要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这就需要云计算的支持。云计算具有虚拟化、规模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可伸缩、低成本等特点, 其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能为汇聚、处理和应用体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物联网海量数据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如果将物联网和云计算结合起来, 物联网就相当于人的五官和四肢, 云计算相当于人的大脑。

云计算给物联网提供了IT基础设施并赋予了强大的工作能力, 与云计算结合, 是物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物联网的发展又推动着云计算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

四、物联网与云计算结合的模式[1,2]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模式有: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公有云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云计算平台, 经授权的用户皆可使用, 如谷歌云、亚马逊云、阿里云、腾讯云等。私有云是家庭或企业在其内部建设的专有云计算平台, 除所有者外, 其他用户均无法使用。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

目前, 物联网与云计算结合的主要模式如下:

第一, 一对多模式, 即单一云计算中心, 多个终端。终端类型多样, 有各种传感器、4G手机、摄像头等。云计算中心是数据处理中心, 终端获得的信息将传到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用户通过云计算中心提供的统一界面来操作。这种结合模式适用于物联网终端分布范围较小的情形, 且一般为私有云。例如:家庭远程监控系统、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等。

第二, 多对多模式, 即多个云计算中心, 大量终端。这种结合模式适合区域跨度大的企业或单位通过大量跨区域终端的感知而获取信息, 或者实时共享信息给各终端用户。例如:这类企业或单位对其产品或生产流程进行跨区域的跟踪监督。

第三, 信息与业务分层处理, 海量终端。这种结合模式适用于用户范围广、信息种类多、安全性要求高等情形, 它根据用户对数据的不同应用和处理需求, 将数据放在适应其需求的云计算中心里存储和处理。比如:游戏数据、视频数据等这类数据的传输量大、对安全性要求不高, 可以放在本地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政府、企业中某些信息的安全要求非常高, 则需要放在具有灾备中心的云计算中心里;科研单位中具有高计算要求的非大量数据则放在负责高端运算的云计算中心里处理。这样, 数据按需分配在相应的云计算中心, 能够更好地实现各类数据及业务的分层管理及资源的合理分配。

五、结论

近年来, 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都非常迅速, 随着物联网的规模不断增大, 与云计算的结合是必然趋势。目前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结合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标准、安全等,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信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解决, 云计算将在物联网中广泛展开, 两者的结合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强.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分析[J].科技传播, 2016, 8 (3) :76-77.

物联网云 第11篇

“你是否想过,某天你可以在万里之外遥控烤面包、准备食物?为你的花园浇水、锄草?夏天能在度假回家的路上提前打开空调?”这段关于未来生活情景的描述,正是Electric Imp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也是人们常说的“智能家居”或“家庭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月,Electric Imp公司最新发布了首个产品—一Imp卡,并发布了开发者预览包,让制造商利用实现设备与Imp的兼容。这是一个基于云的自动化方案,正如前面的描述那样,这是一个监控并管理你所拥有的所有东西的系统。

当用户安装了这个Imp卡后,它就会与用户的家庭WiFi相链接,并通过Imp的云服务控制设备,每台家用设备都能立即识别其它设备并能相互“交流”,而你,则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使用浏览器,或者用智能手机控制你的家庭设备。Imp将交互分为三个层次:Imp与Imp,Imp与人,Imp与服务。据公司称,在设备中整合Imp插槽花费不到一美元。

除了像Electric Imp这样的初创公司,“家庭自动化”还是一个被微软、谷歌等巨头看好的领域。

此前,国外媒体曾报道过微软的HomeOS系统。据介绍,HomeOS以电脑为核心,通过网络与智能手机、电视、游戏主机、打印机、空调等外围设备连接在一起。让用户可以实现如远程监控、设备控制、面部识别等功能,比如让人们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来控制家里的冰箱等。

在更早些时候,国外媒体还报道了谷歌的Android@Home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用户只需要对平板上的开关进行虚拟化操作,家居物体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通过Android@Home连接在一起的闹铃系统。每当闹铃想起之际,家中音响的响度,灯光的亮度也会随之递增,面对如此先进的闹铃系统,相信再能睡的人士也会准时被其唤醒。又如,通过App应用与家中的灌溉系统进行连接,用户只需通过点击平板上的某一按钮或者预约选定某一时间,灌溉系统就能够自动为庭院中的植物进行浇水。

了解了微软和谷歌两大巨头对“智能家居”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的设想,我们似乎能发现,“家庭自动化”真的就是“The Next Big Thing”。

当越来越多的巨头看重某个领域的时候,它代表着竞争和觊觎,但同时也代表着该行业的光明前景和发展速度。

如果“家庭自动化”能够得以发展,巨头们能赚到大钱,推动行业发展的“云计算”和“物联网”必然也会快速发展。当家庭自动化得以普及的时候,就是云计算”和“物联网”突破发展桎梏的时候。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研究 第12篇

1 物联网技术的种类

1.1 射频识别

在物联网这一信息系统中, 处于最前端的就是感知层, 这一网络层面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就是感知现实和虚拟世界中存在的相关信息。当物联网系统需要感知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具体物体时, 就需要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每一物体进行识别以标识, 以便有效区分不同的物体。无线射频识别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可以借助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不同的物体并获取到同该物体相关信息的重要技术, 其在使用期间不仅可以完全依靠自动和智能的性能完成全部工作, 还可以适应多种感知场景。因此, 在物联网系统中, 该项技术属于一种高效的感知手段, 是物联网系统建立感知层的重要支撑技术。

1.2 传感器与传感网

所谓传感器, 主要指的是一种拥有检测和感受相关信息数据功能的设备, 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一定规律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转换成为一种可以被使用的信号原件或者是装置,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检测到的各种信号转变成与之相应的电信号, 使得物联网系统自主控制和测试功能可以有效实现。传感网指的是一种将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感设备同互联网结合到一起后形成的一种大型的网络体系, 该网络体系能够让各类型的物品都可以被有效地控制和感知, 使得物联网系统内容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数据服务体系。

1.3 嵌入式系统

对于物联网本身来讲, 要想促使物物相连的服务目标得以实现, 不仅需要具有获取每个事物相关信息的能力, 还需要拥有操作和控制不同事物的能力。物联网的这一目标要想顺利实现, 就需要在其内部相连的各个物体中嵌入智能化的系统构建。因此, 以嵌入式技术构成的嵌入式系统便成为物联网技术中各种具体功能可以被真正实现的主要支撑技术。所谓的嵌入式系统, 其本身属于一种用来监视和控制相关机器设备的重要装置, 从本质上来看, 该装置属于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

2 物联网系统融合云计算技术的原因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之所以需要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主要是受几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 应用了云计算的物联网可以拥有极高的成本优势。一直以来, IT基础设备成本都是影响物联网系统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云计算具有的高效的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物联网在此方面的开销, 还可以提升物联网系统的管理成本, 从而使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拥有极高的市场竞争优势。第二, 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可以提升物联网存储和计算等核心技术优势。由于物联网系统本身的功能性相对较大, 所以其对于技术手段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并且, 在物联网系统中拥有着众多的使用对象和信息数据, 这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巨大、高效的信息数据存储和计算技术作为发展的依托, 而云计算技术在这2方面具有的巨大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物联网在此方面的发展需求。

3 以云技术算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发展情况

3.1 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分阶段融合

就这两大技术实际融合情况来看, 其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结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系统不仅可以获取到更多以前无法获得或者是获得难度较高的隐形信息数据, 还可以依靠云计算技术自身具备的巨大、高效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对各类型生产流程的状态做出更好的反映, 以便及时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各类型需求。并且, 结合云计算后, 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集中化管理, 通过对数据信息详细的分析, 以及总结相关的研究结论, 使得自身相关体制可以得到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二阶段, 该阶段物联网是以管理和使用信息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以优化生产方式作为主要工作目标的。融入了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智能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使得其自动监控各个生产环节以及对生产工作进行远程调度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从而促进了我国相关产业自动化、集中化的生产目标的实现。此外, 通过利用云计算具有的高效的计算功能, 还可以有效减少人为控制的误差, 提升生产控制管理工作的精确度。第三阶段, 该阶段属于两大技术的完全融合, 这一融合目标的完成, 使得物联网系统创新服务模式和应用领域的目标得以实现, 新产生的物联网技术, 不仅为应用该系统企业重构和升级企业产业体系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还推动了新技术的产生, 使得企业的生产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更新。

3.2 物联网平台技术的创新

通过对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 融合了云计算技术后的物联网平台拥有了更多的控制和管理技术。其主要分为几类:第一,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该设施主要包括了大型的集群设备、传感网以及分布式的信息数据存系统, 这些云计算基础设施的融合, 为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控制基础。第二, 物联网系统的存储平台。该平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储的是存在于物联网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 使得用户共享虚拟信息存储池的目标得以实现。第三, 物联网的云应用平台。该平台主要进行的是交换数据的相关操作, 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该平台来完成计算和处理数据等相关工作, 从而使得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第四, 物联网的管理平台。该平台系统主要负责监控整个物联网内信息的运行情况, 保证物联网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数据都可以顺利完成交换工作, 为该系统数据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更大的保障。此外, 该平台融合云计算技术之后, 还可以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控, 为物联网系统营造出良好的信息数据交换环境。

3.3 新物联网系统的模式分类

无论是云计算还是物联网技术, 其自身在信息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将二者结合更是可以将这种优势扩大, 如果对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新物联网技术层面进行划分的话, 其主要可以被分为2种模式:第一, 一个控制中心、多个终端模式。该模式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小, 模式内物联网的所有终端都是以云中心作为处理信息数据的中心系统, 所有终端获得的信息数据都由云中心进行统一的存储与处理后, 再由云中心提供的统一的信息界面供用户查看和操作。该类型的云中心具有海量存储、分级管理以及统一界面等功能, 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 所以可以应用在家庭、小区和一些公共设施的监控工作中。第二, 多个中心、多个终端模式。此模式处理信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所以, 适用于大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并且, 一些需要将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实时共享给终端用户的企业单位使用的也是此种物联网运行模式。从该模式的结构类型来看, 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云中心必须包含私有云和公共云2个类型的云形式, 且这2个云形式之间网络的互联不会存在任何类型的障碍。这样一来, 就可以使得部分终端用户对于物联网系统中信息数据提出的高安全性的要求得以满足。

4 结语

总而言之, 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 物联网以其自身具有的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无穷便利的极大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但要想利用该项技术达到全社会的物物相连, 从而构造出一个高智能化的社会生存环境, 还需要相关的科学工作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云计算作为可以有效促进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促进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以及其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便成为当今社会拓宽物联网应用范围、推动技术设施建设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爽.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4.

[2]何文娜.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3]徐琳莹.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4]杨卓成.HD钢铁集团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信息化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14.

上一篇:研发趋势下一篇:多媒体与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