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范文

2024-07-11

教学难点范文(精选12篇)

教学难点 第1篇

一、形成难点的几种主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 常见的形成难点的主要因素有:

1. 知识的本身抽象而学生的具体经验少

例如在讲述数列极限定义时, 对于无穷数列

当n无限增大时an的极限值为0, 是以怎样的方式接近, 又以怎样的形式体现, 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2. 知识的精深而学生基础知识浅薄

例如复数的概念学生不宜接受。虚数单位i则是从解二次方程的需要出发而给出的, i2=-1比较抽象。此外, 复数、实数、虚数、纯虚数等概念也容易混淆, 特别是复数的开方推导过程比较复杂, 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达不到形成能力的目的, 因而产生困难。

3. 知识的容量大, 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残缺不全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时, 由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的递推基础去推证当n=k+1时命题亦成立, 往往用到多方面的知识进行转化, 学生一时难以融合各方面的知识而产生困难。

4. 知识的内部结构错综复杂, 而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能力薄弱

例如三角函数的公式纷繁复杂, 如果没有相当熟练地技能, 就易感于表面的现象而不能产生正确的解题思路。

5. 知识由旧到新, 而学生的认识守旧, 没有真正理解新知识的本质, 产生困难

例如数的概念由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后, 并不是实数集所有性质复数集都具有, 而出现对于这样的错误。

6. 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没有真正掌握

整体处理法、数学归纳法、分析综合法……等方法在数学解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 产生困难。

7. 思维单一, 方法死板

在解题过程中, 知识的实质比较隐蔽, 而学生又喜欢从表面上着眼, 一味以陈规考虑问题, 如一见到题目, 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用传统的方法求解问题, 限制了思维的扩展, 如求方程的整数解, 学生拿到题目后, 往往采用两边同时平方的方法, 进而产生高次方程, 不利于求解, 若转向考虑x的取值范围是整数以及整数的性质, 通过解不等式组得x=0, 1, 2, 3, 4, 又因是偶数, 17是奇数, 要使方程有整数解, x2即x必须为奇数, 所以x=1或x=3, 经验证, x=3是原方程的解。

8.“语言不通”产生困难

用数学的特定含义的词句或符号表示的语言, 我们称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叙述简练, 结构严谨, 推理严密和表达抽象。某些字词具有特定含义等特点, 如两个集合并集概念A∪B=x∈A或x∈B中的“或”与自然语言中的“或”是不相同的, 自然语言中的“或”是作“不可兼有”理解, 如甲去或乙去, 应是甲去且乙不去、乙去且甲不去中两者之一成立。而并集概念中的“或”作“可兼有”理解, 即有三种可能:甲去乙不去、乙去甲不去、甲乙都去, 也就是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正是数学语言的这些特点, 增加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解决难点的方法

针对上述形成难点的原因, 相应地有以下一些解决难点的方法:

1. 丰富知识, 积累经验, 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2. 由浅到深、由粗到精、循序渐进, 逐步上升

如教授对应、映射、函数、一一映射;逆映射、反函数等概念时;我们要一一讲清各个概念, 分析其间的区别与联系, 使学生真正理解各个概念, 消除难点。

3. 温旧补缺, 打好基础

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法时, 我们首先应复习一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 以便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能借助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直观、准确、迅速地给出解答。

4. 由浅入深, 各个击破

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节时, 有题:写出数列7, 77, 777, 7777……的通项公式。可先将数列改写为7×1, 7×11, 7×111……进一步写成而数列9, 99, 999……的通项公式学生已很熟知。这样就层层降低了解题难度。进而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5. 左右衬托, 相辅相成, 突出本质

例如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 有的学生要在分析完毕时加上“以上推理步步可逆“, 判断原命题得证。自以为该题证得完美, 而并不去认真地审视推理过程中的每一步是否真的可逆;对于不可逆的, 我们通常用综合叙述的方法来补分析法之不足, 这亦是人们所说分析综合法之优势。

6. 揭露新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数的概念由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后, 实数集的性质复数集并不全部具有, 但由于学生受实数集内解题的“定势思维”的影响, 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实数集的性质、法则及解题方法应用到复数集中去, 产生错误, 数学中应通过一些典型例题, 加深学生对复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从而对实数与复数的性质有一个鲜明的对比, 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电势难点教学 第2篇

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陈学雄

一、设计思想

物理知识与一般的文化知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如能把物理概念整合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就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包含“势”字的词语的讨论,使学生理解“势”的一般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电势概念。

类比是人类研究、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学生对重力场中“地势”的概念。水流从“地势”高处流到“地势”低处的现象及重力做功跟始末位置的“地势差”有关的规律有直观的印象。所以从“地势”概念出发,通过类比建立电势概念,是一种易于理解而直观的方法。

教材中把电势差和电势能编排在同一节,这两个概念都很抽象难懂,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很容易混淆。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就是在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固定点)之间建立起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的、稳定而清晰的固定概念,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据此,对于电势与电势能,应该先牢固地掌握其中的一个,使之成为另一个的固定概念。电势能比电势差更复杂,它的变化不但与电场有关,还与电荷和电荷在电场中的移动方向有关;而电势差则只与电场本身有关,在知识体系中,它比电势能处于更基本的地位。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只学习电势差、电势的概念,电势能的概念在学习了等势面、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后再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与重力场类比,理解电场中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理解电场中的电势分布规律: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2.理解电势差的定义式UAB=WAB/q,会根据电荷q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计算电势差UAB。

3.理解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UA-UB,知道电势的本质是电势差,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势差。

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以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物理概念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势”的含义的讨论

“势”是一个很抽象但很常用的概念。请大家回忆出一些包含“势”字的词语,并从中归纳出“势”这一概念的含义。

词语:“形势”“姿势”“情势”,“蓄势待发”“权势”“势如破竹”“仗势欺人”,“优势”“劣势”等等。

分析:前面这组词语说明了“势”是与位置、姿态有关的东西;中间这组词语说明了“势”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趋向、能力;后面这组词语说明了“势”是一种相对性的东西。

总结(板书):

势是一个位置(或姿态)相对与另一个位置(或姿态)所具有的潜在的力量、趋向、能力或本领。

2.重力场中的地势

在重力场中,物体会自动地从高处落到低处,水会自动地从高处流到低处。如图1,物体在A点,如果没有阻碍作用,它就会自动地运动到B点。A、B这两位置之间潜在着一种做功的能力,使物体在A点,具有向B点运动的趋势。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就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获得动能。A点对干B点存在着一种优势。相反,B点相对于A点处于劣势。要使物体从B点运动到A点,就需要输入能量,使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由此可见重力场中存在着一种势,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地势。水会自动地从“地势”高处流到“地势”低处,这是大家熟知的说法。

物体从高地势处运动到低地势处,重力会做正功,重力做功为WAB=m(ghA-ghB)我们可以把(ghA-ghB)叫地势差。gh中,h代表位置,g代表重力场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场g的作用,空间各点也就不存在这点“地势”高那点“地势”低的区别了。有了地势的概念,重力做功就可以表示为:重力做的功=物体的质量×重力场中两点的地势差。

3.电势概念

与物体在重力场中移动重力做功类似,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也要做功。例如,把一个正电荷q在图2(a)所示的电场中从A点静止释放,它会在电场力作用下自动地向B处移动,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使电荷获得动能。可见电场中A点相对于B点存在一种优势,A、B这两位置之间潜在着一种对电荷做功的能力。这就是说,电场中存在着一种与位置有关的势,我们把它叫做电势。

更具体地,把用电场线描述的电场与水在重力场中的流动相类比。沿水流方向地势从高到低,则在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从高到低,如图2(a)和(b)。

4.电势差的定义

再来研究一下电场力做功的情况。电荷在确定的A、B两点之间移动,电荷量大,受的电场力也大,电场力做功就越大,电场力做功与电荷量成正比。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场力做功与始末位置有关,例如在图2(a)情况中,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比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大。从电势角度讲A、C间的电势差值大于A、B间的电势差值。所以电场力做功还与始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与重力做功相似,电场力做功可以表示为:电场力做的功=电荷的电荷量×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即WAB=qUAB。

从上式可得到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的定义:电场中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等于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即UAB=WAB/q 通常所说的电压,其本质含义就是这里的电势差。5.电势的定义

顾名思义,电势差应该是电势之差。电势是这样定义的:确定参考点O,并规定O点的电势为零,电场中任一点A的电势UA等于A点到O点之间的电势差UAO,即UA=UAO

通过一些例题求解,使学生获得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的直观印象,明确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得出关系式UAB=UA-UB

四、小结

突破词汇教学难点 第3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我校提出了“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建构,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和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三大特征和“先学后教,学生主教;先练后讲,学生主讲”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学校开展的“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实验模式开展词汇教学,既凸显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又达到了突破词汇教学难点学习目标,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在教授PEP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ast Weekend》第一课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内容主要涉及较难的动词过去式,具体有五个过去式动词短语 “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和一个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visited grandparents ./….”。我尝试利用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为基本特征的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词汇教学。

首先,我布置了《名校学案》练习册上的课前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即将学习的动词的过去式。同学们通过自学,翻阅单元教材和单元词汇表,完成练习,初步感知动词的过去式。

其次,我引导学生利用“Lets start”中的图片和词组,让学生互学,采取互问互答来复习一般现在时状态下的动词词组。然后把问句“What do you do usually on the weekend?”改为“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要求学生组内完成改变动词为过去式形式,并板书反馈学习情况。

最后,教授“Lets learn”时,我采取给过去式形式“ed”注音的学习方法,比如:watched/t/,washed/t/,cleaned/d/,played/d/,visited/id/。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动词变化后的音形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展示会读、会拼动词的过去式,展示会问会答:“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并自由替换。整堂课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却教的极少。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本节课通过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试验 “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学本式文礼课堂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互学和展学能力,达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 (供三年级起始用)六年级下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分子概念教学难点 第4篇

在本节教学中分子是教学中重中之重,其难点不好突破.现行人教版和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只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教材的难度,使学生易于理解抽象概念.但实际教学中必须在教材概念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与原子概念之间的根本区别和联系.那怎样提升到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一教学难点呢?我又是怎样突破分子概念这个教学难点的呢?下面我就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认为用三个环节逐层教学能使学生较为容易的建立分子的概念.

教学时,首先第一环节利用教材演示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知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例如实验,在手帕上洒上香水绕教室一周,给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而不接触,有白烟生成.生活实例中,花香四散,做饭时闻到饭菜香味等,这些例子都能使学生很好地感知到分子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第二环节,如何突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个难点.首先我让学生举例一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学生能回答的有常见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酒精等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的.接着我问:“就那氧气来说,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前面已学过)”,学生回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我紧接着问:“学生,请你们想想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这个化学性质是由哪种微粒来体现的?”这使学生们迟疑了一下,有些学生回答是氧分子,有些学生回答说是氧原子.我紧接着又问,“到底氧分子呢还是氧原子来体现氧气化学性质的?”我这么一问,此时有些学生也彻底弄不清楚氧气的化学性质究竟是哪种微粒体现的.这时,我看着大部分学生疑惑的目光,因势利导,在黑板上醒目地写出O2,H2O,CO2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我问学生,“水,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有共同的原子,哪是什么原子呢?”学生对比一看回答是氧原子.我问学生“虽然H2O,CO2中也有氧原子,但H2O和CO2有支持燃烧的性质吗?”学生答没有.“那你们现在回过头来说说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分子还是氧原子来体现的?”这时,大部分学生能回答是氧分子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仍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我又用CO2举例子,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性质,是哪种微粒来体现的?为什么不是碳原子和氧原子?酒精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又是“谁”来体现的…就这样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第三环节,在上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怎么样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转化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问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呢?学生回答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少数物质是由原子和离子构成的.我又问学生,那么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例如,Fe,C,S,Si,Hg,Cu等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能由分子来体现吗?学生回答不能,我问“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这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我问学生,“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是谁来体现的?”学生答到“原子”.

这时,我做了归纳,应该这样讲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来体现的,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来体现.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其前提条件一定是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5篇

1、教学重点

A、能够正确转述他人话语,会报告自己和他人的成绩单。

B、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意义、功能和用法。

C、进一步熟练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2、教学难点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动词短语,核心词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正确转述他人话语。

3、语言技能目标

1)能捕捉特定的信息,抓住关键词。

2)具备较熟练的运用英语转述他人话语的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获取更多语言信息的能力并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

4、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用英语思维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英语。

5、情感态度目标

A、客观、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B、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为话题,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Section A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听力(1b)、口语(1c)训练;

2.第二模块围绕a surprise party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就 “Young Lives” 这一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形式为阅读填空(3a)和新闻稿写作(3b);

4.第四模块仍就上一话题以Role play的形式进行讨论,展开口语训练(4)。

二、Section B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就hard-working展开思维训练;

2.第二模块就两个孩子的对话对report card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继续围绕上一话题展开阅读(3a)和写作(3b-3c)训练;

4.第四模块仍就report card这一话题以口语训练形式为主展开小组活动(4)。

三、Self Check

该部分有2个模块:

第一模块对所学词汇进行填空训练(1);

第二模块就一篇短文展开阅读和写作训练(2)。

四、Reading

该部分共设置了5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Section 1);

第二项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填空完成全文(Section 2);

第三项任务要求学生将词汇和释义进行匹配(Section 3);

第四项任务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回答问题(Section 4)

对外汉字教学难点浅析 第6篇

关键词:汉字教学汉字难学教学技巧

引论

对外汉字教学的定义

对外汉字教学是仿照对外汉语教学命名的,与中国国内汉字教学相区分。以外国人为教学对象、以现代汉字为教学内容、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读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

“汉字难学”的原因

吕必松(1998)曾经说,汉字教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充分认识汉字的特殊性以及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是寻求教学路子的关键”。

一、 汉字本体

我们先从汉字的特殊性分析汉字难学的原因。

汉字数量大,笔画多,形体复杂

据文献记载,汉初汉字有3300字,后汉《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魏11520字,晋12842字,后魏18150字,梁22726字,唐26194字,宋31319字,明《字汇》收33179字,清《康熙字典》47021字,《中华大字典》48000字,到《汉语大字典》收字56000多个,目前全国最全的汉字字库统计,汉字已达91251个。同时,汉字笔画相对较多,一个字动辄十几画,多者三十多画。汉字部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多样,结构复杂,正如许多留学生所描述的“汉字就像一个个魔方,转变一个角度,就是一个汉字。”

多音多义字多,同音字多

多音字在汉字中占十分之一左右,在《汉字汉语词典》中收录了将近1000个,大大增加了 汉字学习的难度。对于习惯了拼音文字的零起点的外国学生,在学习初期容易出现知音知义不知形的现象,这就是同音字大量存在所带来的弊端。

繁简体的差异

周有光先生曾说过“汉语汉字今天最大的问题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个地区的汉语汉字各不相同。大陆用简化字和拼音,台湾用繁体字和注音符号,香港用英语和广东话。” 这种书不同文让本来就惧怕汉字的学习者苦不堪言。

D.理据性的减弱

汉字属意音文字,特别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形声字,依靠相同的部件,字与字很容易形成聚合类,汉字之间有很强的理据性, “见形识义”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但汉字并不属于纯粹的表义体系,加上数千年汉语语音体系和词义系统的变迁,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加剧了其表音、表义的功能的弱化。目前,汉字中表音表义因素的有效性只能达到50%左右,这就增加了汉字学习的困难程度。

F.书写系统的层次性

汉字是由笔画组合成的方块文字,是二维平面的组合,部件组合任务准备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条件保障,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认真制订可操作的任务实施方案,做好档案文件、工具和设施、有关参考资料等准备工作,以档案实训室为主要教学场地,以真实的档案文件和创设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任务的真实性。师生通过共同讨论、示范等形式开展任务分析,明确任务的目标、操作步骤和要求,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加强任务过程管理,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實施任务,自主讨论、思考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案,在探究中完成工作任务。例如在档案分类任务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要点,认真梳理档案分类工作步骤,具体分析每份档案的内容、来源和形式等特点,根据档案分类表确定每份档案所属类别并进行归类。在学生分类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任务评价,重结果评价更要重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意志等的评价。鼓励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适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在评价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自觉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为稳固和提升学生课堂掌握的能力,还需在课后加强延伸巩固。学生实现档案管理知识、操作技能的主动建构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完成课后练习、参观档案馆(室)、邀请行家专家作专题讲座、参加实训实习等,巩固档案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体验档案工作职场,感受职场文化。

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以任务驱动开展档案管理课程的教与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以学生实践操作为重心,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学习和体验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来看,随着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从被提问者成为了主动提问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极大提高。

4.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保障开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仅注重知识传授的简单教学模式,为确保每项任务的顺利开展,教师都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建立和完善档案课程教学资源库,才能有效保障各项档案管理任务在课程教学上的实施。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包括收集各类档案文件资料、企业档案管理有关制度和档案管理行业标准、档案工作案例、各类档案和档案工作图片与视频、档案管理相关软件(如档案综合信息管理软件、电子数据质检系统、光盘校验软件等)、档案馆(室)网站目录、档案用具设备设施等。通过建立完善档案教学资源库,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确保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顺利实施。

四、结束语

基于岗位分析的档案课程教学,以岗位分析为切入点,以任务设置为主线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操作,初步形成独立完成档案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向玉琴.浅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档案管理技能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2][4]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楼淑君.高职《档案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小古文教学难点突破 第7篇

一、关于朗读

1. 变形呈现

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改变小古文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改变小古文的词、句、段的组合,还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如,笔者在执教《猫斗》一文时就尝试用变形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阅读。

(出示:“黄白二猫,斗于屋上。”)

师:有几只猫?在哪里斗?再读一读,找一找节奏,如果用拍子来表示的话怎么读?(出示节奏:黄白/二猫,斗于/屋上。)

师:说一说意思。脑海中有画面了再读一读。我们都习惯这样说:谁在哪里干什么。那么语序应该怎么改?(出示节奏:黄白/二猫,于/屋上斗。)

师:读一读,字数变了吗?意思变了吗?那什么变了?与第一句不一致了,对比读一读哪个更有味道。古人聪明啊:语序一改,意思没变,节奏一致了,美感出来了。

师生共同想象猜读整篇小古文后可再次“变形”,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如,可以标点隐身,讨论停顿也是理解的过程;可以竖排文字,让学生对古文有直观感受;可以呈现繁体,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变化,以形解义。

2. 变式朗读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是朗读的常规方式,而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出更多读法。如快板读、贯口读、变境读、对口读、方言读等。

比如变境读。一位教师执教小古文《龟兔竞走》,其朗读指导可谓笑声不断,创意连连。

(1)赛前:比赛即将开始,教师问:“龟与兔竞走”这句话要怎么读?一个学生用很激动的语气读。理由是:兔子自认为肯定能赢,所以很激动。另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用很缓慢的语气朗读。他说:乌龟虽然很慢,但是它会很努力。

(2)赛中:教师出示“龟兔竞走图”,一位学生笑道:“兔子后面有一道风。”朗读时,他把“速”字的尾音拉得很长,还配上了相应的动作。教师则把“速”读得干脆利落,真的有一种兔子绝尘而去的感觉。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们的朗读像风一样快乐。

读“中道而眠”时,教师出示“兔子睡觉图”:“看看你们‘眠’到什么程度。念‘而’就开始睡觉,念‘眠’的时候开始打呼噜。”话音刚落,学生就做出各种睡觉状,声音也伴随着呼噜声拉长变轻:“中道而———眠———。”“这时乌龟在干什么呢?”一位学生喘着大气读:“龟行迟,努力不息。”另一个学生大口喘气,握拳曲臂向前摆:“龟行迟,努力不息。”大家被他们所感染,一起学着样子读了起来。

(3)赛后:“到终点了,请注意看乌龟和兔子的表情!你会怎么读?”有极度失望地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有作震惊得身体倾倒状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也有兴奋地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学生在不断的演绎中逐渐有了更多个性化的呈现。

变境读,更能解文蕴之所谓:龟与兔竞走,同句不同声;兔骄傲龟努力,朗读现心境;龟已先至矣,心境各不同。整个教学过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得有趣,读得好玩。

二、关于理解

1. 活动学习

小古文学习忌讳静态学习,读古文—译古文—说意义,程序刻板,学生厌倦。于是,我们把活动引进课堂,给小古文学习引入一池活水。

可以读而有韵,读而舞之,读而画之;可以读中评说,读中对白,读中辩论;可以读中断句,读中猜测,读中遥想;也可以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如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教《杨氏之子》可以创设情境,来个“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可以打着节拍读。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

学生天生会演戏,更爱演戏。可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语言。不循规蹈矩:可文言文表演,可现代翻译表演,也可古文新编表演,还可本地方言表演。不拘泥于形式:古文剧、双簧、弹唱、相声、小品、吟诵、情景剧等均可。力求相同的小古文用不同的方式表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穿越、转换、对比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 逐句扩充

文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单音成义、单字成词。逐句扩充法,就是把文本内容以标点为自然分隔符,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猜,让学生想,让他们自己逐渐理解句子的意思。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或者模糊联想的能力,会帮助他们灵活而准确地“扩充”出整句话的意思,而这种能力就源于他们对语言整体的观照和感受。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人性缓》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语句的大概意思。

师:(出示:冬日共人围炉)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围着炉子。

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有个“共”字。

师:“共”组个词,可以是———

生:共同。

师:那么就是很多人在一起。

师:“见人裳尾为火所烧”是什么意思?注意这个“裳”指的是古人所穿衣服的下衣,下衣为裳。“尾”组个词叫———

生:尾巴。

师:这里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的。

师:所以叫“尾”,也就是衣服的后摆。请你连起来说一说整句的意思。

生:看见别人衣服的后摆部分被火烧着了。

可见,对儿童来说,只要认识字,就能推测出词句大致的意思。他们不管这是文言还是白话,也不管这句子是顺着说还是倒着说。如《郑人买履》中的“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一句,你完全不用把“试之以足”还原成“以足试之”,这丝毫不影响学生对意思的理解。

三、关于运用

1. 古今穿越

小学生学习小古文讲究弹性,粗知大意即可,不必字字深究、逐词翻译。在教学实践中,“模仿读,模仿写”就是最好的文言文“翻译”过程,也是语言历练、转换、运用、把玩的过程。如学了《猫斗》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仿写。

红黄二鸡,斗于草地,喔喔而鸣,身仰尾蹲,弹之跃之,凶猛异常。久之,黄鸡稍退,复冲乱啄之,红鸡不敌,避之于鸡舍,黄鸡踏步昂头,悦之而鸣。(《鸡斗》:杜敏瑷)

黑黄二牛,斗于草原,哞哞而鸣,四角相对,怒气十足,凶猛异常。久之,黑牛稍退,忽撒腿走之,黄牛奋起逐之。(《牛斗》:吴诚焕)

2. 仿古交流

现代生活中微信、微博、QQ等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交流平台。这些平台讲究用词精练、言简意丰。微言大义的小古文最为适宜培养学生用书面表达去服务日常学习、生活的能力。可以把老师、家长、同学等当成古人给他们去一条文言短信,既有趣又好玩还时尚。教师还可以推波助澜把这些文言短信晒一晒,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围观,更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写了《自画像》后,有一定古文基础的班级可引导学生用小古文来介绍一下自己,并建议幽默一些,四字词多点,感受小古文的“微言大义”。

吾,马轩是也,身长四尺有半,东阳人氏,相貌平平。擅连珠棋,每与母对弈,胜多负少。有一陋习,急躁易怒。擅长奔跑,自比刘翔。博览群书,不求甚解,善记内容,众人皆奇之。

3. 课文改写

当学生有了一些文言基础后,有些学生就会尝试将自己的作文或课文改成文言文,教师此时也可加以引导。如教学《观潮》一课后,教师出示宋代周密《观潮》的一部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然后引导学生:“这篇古文只讲了潮来时的情景。而课文里对‘潮来前’‘潮来后’的描写,古文中都没有。让我们小试牛刀,把课文第2自然段‘潮来前’部分改写成古文。”学生的能力总是超乎你想象:

八月十八,钱塘潮之日也。吾早至盐官,观潮最佳之地。登堤,钱塘横卧。浪静风平,至东愈宽,薄雾笼罩。镇海古塔、观台屹立江边。远处,小山隐现。江潮未至,堤上已人山人海。东望,等之,盼之。

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8篇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比初中阶段要深,而且比较抽象,学生单凭死记硬背,很难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如何进行政治教学构成又一难点。

学习政治理论的目的是进行社会实践。教材注重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如何运用很少提及,这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政治和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而事实恰恰相反,政治和生活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如何把政治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成为教学的又一难点。

下面,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中这三个难点问题,一一进行解读,找出破解之道。

一、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推动力。只有对政治学习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克服种种困难,解决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首先,要精彩导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出新课的内容,即导入。教师科学而巧妙的导入,能够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方向走,把旧课和新课联系起来,引起学习新课的强烈欲望,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高中政治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教学时,我没有开门见山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哪方面更重要呢?有的学生回答思想道德修养重要,有的学生说科学文化修养重要,并各自说出了理由。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向学生讲述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始末,使学生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由此,我适时引入了该课的内容。

其次,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政治理论,探究实践应用。例如,在进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三鹿奶粉事件”的图片,然后设置情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包括“三鹿奶粉事件”在内的众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当前,我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问题多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对此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设置这样的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很有作用。经长期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科学开展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课概念、定义多,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松散,学生记忆存在困难。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运用分析法———理解复杂难记的概念和定义

高中政治课概念、定义多,且逻辑性强,即使是很短的一句话,也可能包含很多的内容,如果不加以逐步分析、理解,单纯去记忆,很可能顾此失彼,丢失重要信息,在运用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法,对复杂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例如,对于商品的概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教师应先提出中心词“劳动产品”,因此,不是劳动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呢?也不是。这时就要注意到,“劳动产品”前面还有定语“用于交换”,所以,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这两者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然后,教师应给学生列举他们熟悉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比较法———剖析容易混淆的问题

高中政治中有许多从字面上看非常相似的概念,但仅仅是字面相似而已,它们有各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这是十分确定,不容混淆的。然而,学生常常把这些概念搞混、记差,因此无法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例如,“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它们之间仅差两个字或四个字,且它们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它们的含义却是不同,不能混淆。“人民代表”是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三者指代的事物不同,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代替。对这种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列出表格,把各自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分别写出来,就一目了然了。这样,学生再理解、记忆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三)归纳法———确定问题的归属和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种知识之间也存在必然或非必然的联系。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时,教师不能单单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含义进行介绍、讲解,还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确定我国基本国情的原因和依据是什么。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和党的基本路线是紧密相关的,于是引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以及坚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可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复习和运用时就能做到准确、轻松、顺畅。

三、理论教学联系生活实践

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前人对生活实践的总结。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运用于生活实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由高考命题的趋势决定的,也是由素质教育的发展决定的。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对外政策时,政治理论与当前时事热点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学习不是“假、大、空”的表面文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外政策、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确定教学难点三步曲 第9篇

一、了解教材的易犯错误

首先,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教教材的易犯错误。比如, 为了了解横箱分腿腾跃的易犯错误, 笔者翻阅了以前的教学大纲、教参、教材教法和杂志, 浏览了网络, 收集、归纳了横箱分腿腾跃的易犯错误有:1.手撑器械时收腹前摆腿或肩前冲;2.顶肩推手慢;3.两手向后下方推;4.无制动展髋动作;5.单腿起跳;6.助跑时重心在后;7.上板前最后几步“倒步”;8.上板时用全脚掌踏板;9.提臀不够高;10.分腿不够大;11.屈腿。当然, 除了查看资料,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计学生的错误。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充分了解教材的错误, 为接下来确定课的易犯错误奠定基础。

二、确定课的易犯错误

在体育教学中, 教材一般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的。在了解教材的易犯错误后,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单元课次所学习的技术环节确定每次课的易犯错误。还是以水平四横箱分腿

真分析技术动作结构, 寻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学生相对较难掌握的动作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第六要善于总结。要善于总结自己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虚心学习别人在这方面的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

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不仅是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 也是教师必须具备腾跃教材为例。它动作比较复杂, 一般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单元第一次课是在保护与帮助下过横跳箱;第二次课是独立完成横箱分腿腾跃, 对动作姿态有要求;第三次课是考核) 。由于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是在复习山羊分腿腾跃的基础上, 尝试保护与帮助下过横跳箱, 并且对动作细节不过分关注。因此, 在上述11个易犯的错误中, 真正与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有关的错误只有6个:1.手撑器械时收腹前摆腿或肩前冲;2.顶肩推手慢;3.两手向后下方推;4.提臀不够高;5.分腿小;6.屈腿。也许有人要问, 为什么没有助跑与起跳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时已经掌握了助跑和起跳技术。

三、根据学情确定难点

在了解每次课的易犯错误后, 接下来是根据学情确定大多数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学难点) 。如从第二步分析得知, 横箱分腿腾跃单元第一次课学生的易犯错误主要有6个, 哪个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即哪个是本次课的难点呢?对此, 要结合学情进行分析。分析学情一般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原有技术基础等方面着手。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 他们在初一阶段已经学过山羊分腿腾跃, 并且技术掌握得比较好, 但大部分学生的顶肩推手时机不对, 主要原因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 肌肉长度的增

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功。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

第一, 讲解示范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对所学技术需要掌握的重要环节、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个大致了解, 不至于学生在接触新动作时, 满脑子都是重点和难点;第二,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难易程度,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 尽量把难度较大的动作技术进行分解, 由大步子化成小步子, 做到先简后繁,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对素质差的同学可降低难度逐步掌握;第三, 要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创设条加快于体积的增加, 因而上肢和肩带力量比较差。而本次课的顶肩推手动作对学生的上肢和肩带力量要求更高 (助跑速度更快、提臀更高) 。经过上述分析, 不难看出在上述6个错误中, 顶肩推手慢是本次课大多数学生易犯的错误, 换句话说, 顶肩推手即是本次课的难点。于是, 笔者针对难点设计了几个措施, 由于难点确定合理, 因此,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这三步对确定任何一节课的难点都适应, 你只要准确地分析学情, 难点的确定一般都比较准确。

课堂受诸多因素影响, 再聪明的教师也不能事先完全预计——真实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因而授课中, 教师及时吸纳学生的反馈信息, 灵活处理难点, 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在一次公开课上, 笔者上课的内容是“脚弓传球”, 课前, 预设的难点是“传球腿外旋90度”, 可在教学中, 由于笔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预设的难点很快被突破, 于是马上调整教学目标、难点和教学步骤, 将难点变为“传准”, 采取的步骤为“不断缩小传球目标的传准”。结果, 本堂课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又如, 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 确定的难点是“手着垫时, 手臂有短暂的支撑”, 在初三 (1) 班教学中, 效果很好。轮到初三 (2) 班时, 发现大多数学生手着垫时手臂都有短暂的支撑过程, 可在滚动时出现不圆滑现象。于是笔者将课的难点调整为“滚动圆滑”, 同时, 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步骤进行突破。结果, 大部分同学 (学生) 在做鱼跃前滚翻时, 不仅手着垫时, 手臂有短暂的支撑, 而且有腾空, 滚动圆滑, 超额完成本堂课的目标。

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第四;找准时机引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 1990.

[2]吴键.体育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有效突破[J].体育教学.2009.8.

一课三研,破解教学难点 第10篇

“一研”铺路

第一研王老师安排了四个活动环节:导入课题一集体操作一引导发现—快乐游戏。第一环节,以猴妈妈刨花生引出课题,让幼儿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说出刨了6颗花生。第二环节,请每个幼儿取出6颗花生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记在记录纸上(提供的是一张白纸,幼儿记得较乱)。然后集体交流分的结果,教师板书。第三环节,首先是教师提议给分合式排队,引导幼儿发现数的分合的有序性,再引导幼儿发现一列数字逐一增大(减少),另一列数字就逐一减少(增大),得出“在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中,一个部分数增大(减少),另一个部分数就减少(增大)”的互补规律。接下来请幼儿找出数字一样的两组,看看它们合起来都是几,揭示“在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中,交换部分数的位置总数不变”的互换规律。第四环节,猴妈妈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数字卡片,请幼儿找出和自己合起来是6的小朋友做朋友,找得又快又对就能得到猴妈妈奖励的花生。

试教活动一结束,我们就组织王老师和听课的教师进行评课。王老师先进行了反思,她认为自己高估了幼儿的能力,幼儿对观察抽象的数列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有三五个幼儿能随着教师的引导观察思考,其他幼儿的注意则处于游离状态。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材料的选择适合农村的特点,花生很容易做到人手一份,便于让幼儿在活动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建构6的组成知识。但活动的细节需要调整,如记录纸设计成表格式的,操作的时间再长一些幼儿就能分、记得更好。最关键的是第三环节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使幼儿能饶有兴趣地观察和思考,体会和理解数组成的规律。

“二研”改进

这次实施的操作活动,王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画有表格的记录纸,给幼儿留有充分的操作时间。第三环节:第一步王老师以猴妈妈的角色表扬小朋友分得很好,就是排得有些乱,请大家帮猴妈妈有顺序地排列。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积极参与。第二步出示了6个磁性圆片表示花生,请幼儿说说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边提问:假如一边增加了一个,另一边就怎么样?再增加一个又怎么样?幼儿忽然发现了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观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高涨,最后揭示互补规律。接着还进行了规律运用,如:假如知道6能分成1和5,就能推出6能分成2和几?第三步干脆请幼儿扮演猴哥哥、猴弟弟,分别持有数字卡,看看他们各分得几颗花生,合起来是几?交换位置后还是几?然后揭示互换规律。同时还进行了规律应用,如:假如知道2和4合起来是6,会立刻想到4和2合起来是几?最后的游戏环节,幼儿边找边唱《找朋友》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合起来呀是6,我们俩是好朋友”。活跃了气氛,巩固了所学。

活动结束,我们又对第二研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王老师认为,调整后虽然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但还是觉得幼儿对三个规律的体会不太深,理解不太透。听课的教师一起出谋划策,就第三个教学环节提出如下改进意见:第一步幼儿光排,并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排,因此重点是引导幼儿比较数的大小,然后根据数的大小进行排列,让幼儿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步感知的互补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关系,用磁性圆片虽然直观了很多,但指代不清,幼儿不一定能透彻地理解,最好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规律应用也太难了,留待以后的活动涉及会更好。第三步猴哥哥、猴弟弟的加入,虽然幼儿非常感兴趣,但幼儿的注意力好像在猴子身上,并未注意数字的位置变化。因互换规律比较直观明显,建议还是采取观察发现的方法。

“三研”优化

有效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78-01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地方,一般表现为超出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难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造成教学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根据课堂和教育观察,我发现要想讲清讲透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需要根据数学教学规律,根据难点本身的特点,对症下药。

一、难点突破需要慢处理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难点突破时更需要遵循和把握教学过程中“慢”的客观规律。此时的“慢”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教师不急于揭示答案,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表面上看似“慢”,实际可以生成和解决很多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尽快突破难点,过早地揭示结论,而忽略了学生的认识的浅层次。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教师概括性结论的过早揭示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思考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因结论过早揭示而引发的尴尬,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慢”处理。由于学生探索和思考得不充分,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导致难点没有真正有效地突破。

二、难点突破需要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导演一出为了体验而“体验”的戏,其结果是学生并没有入戏,所提出的问题,更多学生的答案与预想设计大相径庭。缺少引导的学生,在答题的关注点上很难得到统一,导致了学生从回答角度让教师哭笑不得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学生会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少真体验。现在更多的是体验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透过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不难发现:主体体验不足或缺乏主体体验仍是目前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过程、一种探究过程、一种体验过程。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多一些探究结论、发现问题的体验,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难点突破需要智慧引领

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索,在追问中指向本质,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是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师若能在难点问题上进行有效的追问,不仅能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还能不断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突破思维定势。

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好的引导非常关键。化繁为简,化多为少,化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积累数学经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难点问题做到真正落实。

面对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化解,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对难点问题认真备课和深入研究,还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和总结反思。

精心修改课件 突破教学难点 第12篇

从一次送教下乡支教活动中课堂教学课件的修改所呈现出的变化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第一次上课:

案例:

在我们组织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由笔者带领太原市实验小学一名教师去农村学校讲授公开课,第一次去的是阳曲县的一所小学。他所讲授是选自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第三册《M o d u l e3Activities》,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运用现在进行时。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现在进行时。运用课件和录音材料,教师通过同学们熟悉的句型“I c a n…”对以往所学习的动词原形进行巩固复习;通过动词原形变化现在分词的举例让学生感知动词原形后加“i n g”的规律;通过guessing game让同学们初步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互动,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师生间信息差的交流。每一个活动都层层递进,同学们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仿佛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可是在师生、生生最后一个环节的互动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同学们在使用现在进行时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了动词后“ing”的变化,而忽略了“be”动词,造成了诸如“He singing.”之类的错误。在教学过程最后的任务型的综合运用语言活动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分析:

在课后,笔者和教师们一起座谈时,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个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

1.学生出现的忽略了“b e”动词的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受母语的干扰,母语中没有“b e”动词,学生在脑海中只有行为动词。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教学难点突破的精心设计。

2.教学中的难点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呈现动词后“i n g”的变化, 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了行为动词的变化, 而忽略“b e”动词随着人称的变化。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活动中操练语言,但却在操练的过程中忽略及时地纠错和归纳语言现象的基本规律。不能有效地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致使学生不能准确运用本节课的目标语来完成语言交际任务。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尝试在guessing game中出现现在进行时的时候强化“b e”动词,并在课件设计中做出改动(如图1、图2所示):

第二次上课:

这位教师第二次去的是古交市的一所小学。教师在基本教学活动不变的情况下,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及时地在课件处做了归纳和梳理。这时,奇迹发生了!同学们在运用现在进行时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再出现漏掉“b e”动词的现象,学生在本节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达到了实现。这节课取得了成功!

上一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下一篇:升降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