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旱地范文

2024-07-19

丘陵旱地范文(精选6篇)

丘陵旱地 第1篇

一、选择优种, 培育适龄壮苗

1. 选择优种

采用耐旱抗旱, 抗病耐热, 优质高产的毛粉802、中蔬4号、特105等品种。

2. 培育适龄壮苗

3月下旬拱棚播种育苗, 苗龄40~50天。育苗土选用前茬为非茄科作物的肥沃大田土, 过筛后加入30%的腐熟骡马粪, 混合均匀后, 每立方米床土再拌入尿素0.5千克, 过磷酸钙10~15千克, 硫酸钾0.3千克或草木灰15千克,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铺设苗床内, 厚10~15厘米。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首先用清水将种子洗干净, 再用50℃左右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 然后在凉水中继续浸泡4~5小时, 使种子充分吸水胀满, 再用1%的福尔马林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杀菌15分钟左右, 杀灭病虫菌源。将处理过的种子, 用湿纱布包好, 置于瓷性容器中, 在25~30℃条件下催芽, 待种子70%“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催芽期间每天要更换湿布, 注意保持水分和透气性。播种前浇透底墒水, 待水渗下后, 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作为“翻身土”, 利于根系下扎。每平方米播种量10克, 播后覆盖1.0~1.5厘米厚的过筛细土, 近地面覆盖一层地膜增温保湿。播后3~5天幼苗出土, 及时揭去地膜, 防止烧苗。二叶一心时分苗, 株、行距为8厘米×8厘米。分苗前, 白天保持床内气温20~25℃, 夜间15~20℃。分苗后, 白天保持床内气温15~20℃, 夜间10~15℃。定植前7~10天, 开始低温炼苗, 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壮苗标准是:叶片肥厚、叶型较大、叶色正绿、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 幼苗具4~5片真叶而不带花蕾。

二、合理选地, 抗旱耕作

1. 选地选茬

应选择耕层25~30厘米, 有机质含量在0.8%以上的旱地, 前茬以玉米、豆类等作物为好。

2. 秋深耕壮垡

秋作物收获后, 及时深耕25~30厘米, 随深耕结合施底肥壮垡, 耕后耙耢, 使土壤粒细地平, 上虚下实, 地表严封, 合口过冬,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 春季三墒整地

早春, 当土壤开始午消夜冻时, 及时顶凌耙耱, 破除地表裂缝, 整平地面, 细碎士壤, 切断毛细管, 减少空气对流, 促进融水下渗和减少水分蒸发, 并有利于春雨下渗;雨后及时耙耱, 破除坷垃, 保住雨水。定植前10~15天浅犁串墒, 提温保墒。

三、重施基肥, 肥土抗旱

增施肥料, 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起到以肥调水的效果。一般秋耕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6000千克, 碳铵和过磷酸钙各40~50千克;春季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千克, 硝酸磷肥25~40千克, 草木灰500~700千克或硫酸钾15~20千克。

四、地膜覆盖, 增温保墒

地膜覆盖能有效避免雨水冲刷土壤, 减少地表径流, 增温蓄水保墒, 改善田间小气候, 达到抗旱、早熟和丰产的目的。定植前10~15天, 趁墒起垄覆膜。以l米为一带划线起垄, 垄高8~10厘米, 垄宽60厘米, 镇压使垄面圃滑、紧实、土壤细碎, 紧贴垄面覆盖宽80厘米的地膜。

五、适期定植, 加强田间管理

1. 适期定植

旱地高产, 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调整定植时间, 使西红柿生长发育旺盛期正好赶在雨热充足的夏秋季, 收获于早霜前。经过多年试验, 6月上旬为适宜的定植时间。一般中晚熟品种株行距为60厘米×35~40厘米, 密度为3300×3500株亩;中早熟品种株行距为60厘米×30~35厘米, 密度为3500~4000株/亩。

2. 中耕培土

移栽后及时中耕垄沟, 破除板结, 提温保墒。雨后及时中耕, 并向植株基部适量培土, 促进不定根及侧根的生长, 扩大根系营养面积, 增强吸收力, 防止日晒茎基部和根部, 造成高温为害, 减轻病害发生,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总培土厚度应在5~7厘米。

3. 插架绑蔓

植株长到25~30厘米时要及时插架绑蔓。选用长1.5~1.6米以上的小竹竿或细木棍, 插在植株外侧地膜垄沟旁, 距植株10厘米, 每株1根, 每两行固定成“人”字架, 支架插好后随之进行第一次绑蔓, 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增高再实施第二、第三次绑蔓。采取高秧曲绑、低秧直绑、壮秧紧绑、弱秧松绑的方式, 调整植株齐头并进, 均衡生长。

4. 单秆整枝

只留主蔓结果, 所有侧蔓全部打掉,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植株抗旱抗逆能力。打摘侧枝不宜过早, 侧枝长至8~10厘米时摘除。早霜前40~50天主蔓留3~4穗果后, 在上层留两片叶摘心打顶, 保证各穗果膨大生长。对老叶、黄叶、病叶要及时摘除, 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水分消耗。

5. 适时追肥

分别于植株开花后、第一穗果膨大期和第三穗果采收后追肥3次, 每次追入尿素8~10千克/亩。同时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l%~2%的过磷酸钙、0.Ol%的硼酸与50%矮壮素水剂10000倍液, 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确保稳产丰产。对底肥不足、地力较薄的地块, 在第三穗果采收后补追1次, 防止早衰减产。

6. 疏花疏果

旱地西红柿每株留果不宜过多, 每穗选留3~4个果型整齐、发育良好、无病虫的健壮果实, 其余疏去, 保证单株果实充分膨大, 整齐发育。

7.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旱地西红柿生长发育正处于高温季节, 易发生各种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 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做到对症、适时、限量、轮换、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 一药只用一次。

病毒病:播种前用10%的磷酸钠浸种40分钟消毒;发病前喷施20%病毒A 500倍液, 每亩用药液50千克, 进行预防;晚疫病:发病初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 或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每亩用药液50~70千克;蚜虫:当发生点片为害时, 用10%的万灵1000倍或50%辟蚜雾2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亩用药液60千克;棉铃虫:棉铃虫幼小时用25%的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天王星10%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亩用药液50千克。

六、及时采收

丘陵旱地 第2篇

关键词:红薯,地膜覆盖,增产机理,栽培技术,豫西丘陵

红薯是豫西地区传统秋作物, 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少、高产稳产等特点, 适宜于丘陵旱地种植。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对红薯生产重视不够、投入少、管理粗放, 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未能及时应用于生产。为改变此现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旱地农业生产能力, 笔者研究出了旱地红薯覆膜栽培技术, 并在生产中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现将其增产机理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旱地红薯地膜覆盖增产机理

1.1 增温保温

盖膜后10cm地温日平均提高2.56℃, 全生育期土壤积温增加400.5℃, 相当于延长生育期14.5d。5月上旬覆盖栽培, 5月25日至6月29日调查发现, 5cm盖膜地温旬积温285.6℃, 日平均28.6℃,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9℃和3.1℃。整个红薯生育期盖膜5cm地积温比对照增加225.3℃, 15cm地温增加102.1℃, 20cm地温增加116.6℃。

1.2 保墒提墒

据2005年测定, 红薯盖膜后10cm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9.15%, 比露地增加1.5%。2006年对地膜红薯10cm土层测墒, 盖膜红薯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7.2%, 比露地红薯增加1.7个百分点。

1.3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养分转化

灵宝市农技站2005年试验表明:覆膜后, 0~10cm土壤容重比露地降低0.02~0.03g/cm3, 土壤孔隙度增加1.0%~1.3%, 毛细管孔隙度增加0.2%~2.4%, 增加全磷4.37%、全钾7.57%、水解氮5.19%、速效磷0.91%、速效钾2.95%, 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23.0%~37.6%, 土壤中可供养分明显增多, 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

1.4 促进红薯生长发育

据灵宝市农技站2003年5月对徐薯18的调查, 地膜覆盖43d后, 覆膜比露地栽培的红薯单株分枝数增加24.63%以上, 单株叶片数增加20%~24%, 茎蔓长度增加45.1%~60.0%, 茎叶鲜重增加41.2%~93.2%, 百苗重增加302g。10株块根平均日增重105g, 比对照提高61.2%;单株结薯重751g, 比露地重205g;薯长16.42cm, 比露地长0.42cm;大薯比露地多14.29%。与对照产量比较, 增产16.35t/hm2, 增产率达到43.9%。

2 旱地红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通过对引进的红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及加工食用研究, 结果表明:梅营1号、豫薯7号、豫薯13是适于灵宝市种植的高淀粉型品种;徐薯34、徐薯55-2、苏薯8号是适宜的食用型品种;川山紫适于作为保健型红薯种植;西农431为果脯型种植的理想品种。根据不同用途, 选用豫薯13、梅营1号、徐薯34、苏薯8号等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2.2 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砂质壤土, 播前深翻改土, 并结合整地施有机肥60t/hm2, 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 过磷酸钙750kg/hm2, 碳铵或尿素300kg/hm2, 有条件的地方可于垄内追施草木灰750kg/hm2, 做成底宽85cm、高20cm的大垄, 打碎土块, 整平垄面。

2.3 盖膜

墒情是盖膜增产的关键。地膜红薯要足墒盖膜, 盖湿不盖干, 宜在栽前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以上时, 及时将幅宽85cm的地膜盖在垄面上。覆膜前用除草灵3.75kg/hm2, 对水1 050kg进行垄面喷洒, 以杀灭膜内杂草。

2.4 栽植

于3月上旬育苗, 4月15~20日栽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 株距30cm, 每垄栽两行, 间距50cm。

2.5 田间管理

盖膜红薯垄沟谨防板结, 应经常保持疏松。垄沟一般中耕2~3次, 分别在缓苗后、分枝期和封行前进行。若土壤肥力低、基肥不足, 导致生长不良, 应及早追肥。追肥依苗情分多次进行, 其方法是用1%~2%尿素, 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片。甘薯膨大期追施人粪尿7.5t/hm2, 在膜上打孔施入, 促进薯块生长。

2.6 适时收获

盖膜栽培薯块形成早、产量高, 可根据不同需要安排收获。如为提早供应市场及留种用可适当早收, 一般食用和加工用的薯块可适当晚收。收获时不要损害薯块表皮, 如需贮藏应先晾晒2~3h。

参考文献

[1]李保卫.高寒地区甘薯酿热温床育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4) :124, 129.

[2]杨爱梅, 王家才, 纪允安, 等.高淀粉新品种商薯19高产栽培措施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7) :43-44, 52.

[3]刘二军.夏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5) :182, 184.

[4]腾群建.不同密度与栽培方式对豫薯王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6) :138-139.

[5]刘明慧, 朱俊光.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 2004 (5) :38.

丘陵旱地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宁远县太平镇塘头岭村一农户承包地进行,东经112°8′15.36″,北纬25°39′56.4″,供试土壤为丘陵红壤,前茬作物为萝卜,据试验前采土样测定,土壤含有机质23.4g/kg、有效磷为16.7 mg/kg、速效钾114 mg/kg,p H值为5.5。

1.2 试验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湘花2008,2014年3月16日播种,播种量为18 kg/666.7 m2;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进口氯化钾(含K2O 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3因素4水平共14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占地总面积840 m2。具体设计见表1。

1.4 试验方法

2014年3月16日播种,株行距0.25 m×0.39 m,平均密度为7 000穴/666.7 m2,每穴播双粒[2,3]。整个生育期分2次追施肥,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分2次施,第1次氮肥、钾肥分别施70%、40%,第2次在始花期作追肥分别施30%、60%[4,5]。所有数据应用测土配方“3414”肥料分析软件处理[6]。

(kg/666.7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及产量

通过对花生各性状比较分析,不同数量的氮磷钾配合施用可以引起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由表2可知,处理10(N2P2K3)的株高最高,为47.3 cm,比处理1(N0P0K0)高10.0 cm;处理6(N2P2K2)的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11.8个、246.1 kg/666.7 m2,分别比处理1(N0P0K0)高3.0个、92.3 kg/666.7 m2;处理8(N2P2K0)的饱果率最高,为78.6%,比处理1(N0P0K0)高11.5个百分点;处理7(N2P3K2)的百果重最高,为206.6 g,比处理1(N0P0K0)重38.4 g。

在N2K2处理中,百果重呈规律性递增,处理4、5、6、7依次相差10.2、1.1、6.1 g;在P2K2处理中,饱果率呈规律性递增变化,处理2、3、6、11依次相差0.5、0.4、3.8个百分点;在N2P2处理中,株高呈规律性递增变化,处理8、9、6、10依次相差2.6、2.7、1.3 cm。

2.2 经济效益

由表3可知,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比较,肥料投入49.3~106.7 kg/666.7 m2,纯收入747.9~1 081.2元/666.7 m2,处理6和处理13收入较高,分别为1 081.2元/666.7 m2和1 055.7元/666.7 m2,处理4的收入最少,仅为747.9元/666.7 m2。可见,通过“3414”试验,花生生产达到了预期增产增效的目的。根据以上数据,利用测土配方“3414”肥料分析软件处理得到花生最佳经济产量的配方方案,即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纯N 6.21 kg/666.7 m2、P2O54.8 kg/666.7 m2、K2O 3.51kg/666.7 m2,即可达到花生最佳产量244.34 kg/666.7 m2。

2.3 施肥与产量数学模型

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测土配方数据管理系统“3414”数据分析程序建立回归方程,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所得氮(X1)、磷(X2)、钾(X3)三因素肥料效应方程为:

注:花生价格8元/kg,氮肥2.2元/kg,磷肥0.8元/kg,钾肥3.4元/kg。除肥料外其他投入各处理均为800元/666.7 m2。

回归方程检验F值=29.48,F0.01=14.66,差异极显著。当氮、磷、钾为0水平时,常数项为155.49,与实际154.8 kg基本吻合。在氮肥单价为2.2元/kg、磷肥0.8元/kg、钾肥3.4元/kg、花生单价为8.0元/kg的条件下导出最大施肥量(纯量)为纯N 6.64 kg/666.7 m2、P2O54.79 kg/666.7 m2、K2O 3.69 kg/666.7 m2,产量244.43 kg/666.7 m2。最佳施肥量(纯量)纯N 6.21kg/666.7 m2、P2O54.8 kg/666.7 m2、K2O 3.51 kg/666.7 m2,产量244.34 kg/666.7 m2。

3 结论

“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属于肥力中等的的丘丘陵陵红红壤壤,,试试验验花花生生品品种种湘湘花花2008最佳产量为244.34kg/6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6.21 kg/666.7 m2、P2O54.8kg/666.7 m2、K2O 3.51 kg/666.7 m2,说明宁远县对花生的施肥量还存在不足,适量施用化肥,可以增加花生产量。

摘要: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宁远县花生施肥问题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处理对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并应用测土配方“3414”肥料分析软件建立施肥与产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纯量)为纯N 6.21 kg/666.7 m2、P2O54.8 kg/666.7 m2、K2O 3.51 kg/666.7 m2,与最佳施肥量相对应的产量为244.34 kg/666.7 m2。

关键词:花生,“3414”,田间肥效,最佳施肥量,丘陵红壤旱地,湖南宁远

参考文献

[1]孔宏敏,何圆球,吴大付,等.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82-786.

[2]罗光琼,赵仁全.粤油26号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2(5):114-116.

[3]罗小永,郭发军,龙文彬.新乡市西部花生“3414”配方施肥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58-59.

[4]靳红玉,雷春贤,朱春玲,等.大荔县花生“3414”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6):156-157.

[5]宁凤荣,蔡义,孟庆辉.彰武县花生“3414”田间试验结果初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7-9.

丘陵旱地麦秸高茬覆盖还田效果研究 第4篇

关键词:麦秸,高茬覆盖,秸秆还田,土壤肥力,产量,丘陵旱地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西部, 属丘陵旱区。种植结构上常年均为小麦—玉米两熟制, 耕地面积小、自然条件差, 农作物产量不稳, 种粮风险大、效益差。同时, 丰富的地下煤炭和地上文物两大资源使劳动力就地转移, 从业者收益高、风险小。种植业已成为当地准农民的“副业”, 主要务农者皆为妇女和老人, 而一年中最繁重的农活集中在麦收和玉米田间管理上。近年来, 小麦机收和玉米化学除草技术已把劳动者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可小麦机收留茬高 (均在25 cm以上) , 由于干旱小麦植株生长较低 (平均50~70 cm) , 收割下的麦秆仅为30~50 cm, 不易捆绑, 外运难度很大。秸秆就地焚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省工、省时的普遍做法, 但其后果是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小麦秸秆的还田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1,2]。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技术是指小麦收获时留茬25 cm左右自然还田, 收获后的麦秸就地散开, 后直接播种玉米或麦收前5~7 d麦垄内套种玉米, 其间不再进行耕地或中耕, 地上麦秸在田间自然腐解一直保留到玉米收获[3,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1.1 供试田块。

2011年试验地设在东华镇石桥村三组, 面积1.4 hm2。供试土壤为褐土, 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4 g/kg、碱解氮45 mg/kg、速效磷15.2 mg/kg、速效钾82 mg/kg。2012年试验设在东华镇背阴坡二组, 面积1.2 hm2, 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3.4 g/kg、碱解氮47 mg/kg、速效磷14.2 mg/kg、速效钾89 mg/kg。

1.1.2 供试品种。

采用当地主推品种, 小麦品种为豫麦49、周麦22;玉米品种按照密度分3个级别, 即鲁单981 (低密度) 、新单23 (中密度) 、郑单958 (高密度) 。

1.1.3 供试材料。

肥料:氮肥为尿素 (含纯N 46.4%) , 由山西兰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复合肥 (28-6-6) , 由湖北洋丰化肥公司生产。除草剂:4%烟嘧莠去津和20%百草枯, 均由广西田园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 即麦秸秆高茬覆盖 (A) , 以麦收后裸地播种为对照 (CK) 。

1.3 试验实施

1.3.1 2011年试验。

5月28日收获小麦。用人拉单行机播楼播种玉米1 hm2, 麦收前5 d在麦垄内人工点播玉米0.4 hm2;9月27日收获玉米。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除草剂使用技术等。

1.3.2 2012年试验。

6月3日收获小麦。用人拉单行机播楼播种玉米0.93 hm2, 麦收前5 d在麦垄内人工点播玉米0.27hm2;9月29日收获玉米。研究了缺苗断垄的补救措施、肥料运筹技术等。

1.3.3 2013—2014年试验。

在登封市内的告成、大金店、君召、颍阳等乡镇的不同生产水平条件下进行麦秸高茬覆盖还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麦收前点种玉米, 其成熟期比麦收后麦秸高茬覆盖还田铁茬播种玉米提前11 d, 比麦收后裸地播种玉米提前5~7 d, 不受玉米品种和密度的影响。麦收后铁茬播种玉米条件下, 成熟期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处理比裸地播种玉米的延迟3 d, 主要是玉米拔节期之前延迟, 不受玉米品种和密度的影响。

2.2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由表1可知,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麦收后麦秸高茬覆盖铁茬播种的田块, 1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的明显高于同期裸地播种 (平均15.6%~22.8%) , 不同玉米品种和密度皆有此趋势。密度之间差异较大, 随着密度的增加, 土壤含水量在减少, 各生育期的情况均是如此。从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看, 则从苗期 (19.1%~30.8%) 到扬花期 (22.0%~35.3%) 差异较大, 这是因为麦秸尚未完全腐解覆盖地面的结果, 对玉米生长极为有利;随着秸秆腐解时期的延长和腐熟程度的加深, 水分差异逐渐减小, 到成熟期二者基本接近或相同 (0~3.8%) 。

表层土壤 (5 cm) 水分含量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由表2可知, 二者差异非常明显, 处理A土壤含水量比CK高44.63%, 由此使出苗率增加7.6个百分点;幼苗期植株个体发育差异明显, 单株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次生根数和单株重分别增加16.52%、19.44%、36.94%和47.06%。

2.3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可提高土壤养分。处理A比CK有机质增加2.75%;全氮、碱解氮分别增加7.39%和6.08%;全磷和速效磷分别增加8.76%和5.00%;全钾、速效钾分别增加2.79%和19.38%。

注: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分别为4.5万、6.0万、7.5万株/hm2。下同。

2.4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可提高玉米产量。其中, 以6.0万株/hm2的中等密度产量最高, 为6 687 kg/hm2;其次为高密度7.5万株/hm2, 产量为6 421.5 kg/hm2;低密度 (稀植) 4.5万株/hm2产量最低, 为5 986.5 kg/hm2。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条件下, 处理A分别比CK增产3.02%、4.62%、3.21%。

2.5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影响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玉米播种至收获免中耕除草, 加之小麦收获后不能及时翻耕, 杂草的发生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杂草种类多, 麦田与玉米田杂草并存, 达30余种。二是发生密度大, 最高达1 000株/m2以上, 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草荒, 对玉米生产威胁极大。三是杂草发生期长、生长快, 草龄参差不齐, 给化学除草带来诸多困难。针对杂草的发生特点和对玉米危害的严峻性, 根据近年来的防治试验和实践, 幼苗期 (10叶前) 用烟嘧莠去津1 500 m L/hm2加水675~900kg/hm2全田喷雾, 扬花期后用20%百草枯每3 000 m L/hm2加水675~900 kg/hm2在玉米行间进行定向喷雾, 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2.6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的化肥运筹技术

按照全市土壤普查资料和养分分布情况, 结合玉米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平衡配方施肥方案, 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施用, 在用量上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 第1次施尿素225~300 kg/hm2, 第2次施40%复合肥 (28-6-6) 6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可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幼苗生长, 在麦秸的覆盖下, 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较慢, 耕层中的水分得到较长时间保持, 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 土壤表层5 cm水分含量的提高对种子发芽出苗作用非常明显, 这对旱区提高播种质量, 苗全、苗壮意义重大。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可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李立科等指出, 留茬相当于给地面打了很多桩钉, 再进行覆盖, 从而在留茬上形成很多拦水网络, 拦蓄降水, 减少径流;在覆盖物的阻隔下, 可以有效防止降水打击地面, 因而避免地面的板结, 并使之结构疏松, 加大空隙, 提高入渗率, 增加下渗深度;在留茬和覆盖物结合阻隔下, 降低了地表的风速、温度, 切断了蒸发的通道, 减少了蒸发;少耕克服了多耕深耕的失墒;土壤中贮存的水越多, 调节使用和防御干旱的能力越强, 加之播后覆盖减少了行间蒸发, 到作物的需水高峰期和临界期可以满足供给。在覆盖物的阻隔下, 减少风吹日晒对地表的影响, 并长时间维持土壤墒情, 到播种时若不下雨可按时播种, 这就克服了多变和分布不均的降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达到高产稳产。由于口墒好, 可使施于耕层的肥料利用率提高, 覆盖物腐烂后, 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为高产提供了所需的有机肥, 使土壤维持了持续生产能力[5,6]。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在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的同时也归还了其中的氮、磷、钾养分, 尤其是速效钾, 可有效持续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需。

豫西丘陵区农民种植玉米长期有稀植的习惯, 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本试验以4.5万株/hm2为基础, 但实际生产中均为3.75万~4.20万株/hm2。为了提高产量, 应选用中密度玉米品种, 把密度提高到6.00万株/hm2左右为宜。

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同时田间杂草、病虫害 (尤其是土传病虫害) 防治遇到很多障碍, 有待进一步研究与统筹解决。

豫西地区由于干旱出现频率较高, 秸秆腐熟时间长, 对秸秆还田工作的实施和效果影响较大, 能否找到广谱、高效的秸秆田间催腐剂推广, 以此缩短时间提高效果, 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0.

[2]刘巽浩.秸秆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范濂.农业试验统计方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4]赵聚宝, 梅旭荣, 薛军红, 等.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 (2) :59-66.

[5]江永红, 宇振荣, 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1, 32 (5) :190-213.

丘陵旱地 第5篇

四川丘陵旱地小麦播种时, 也是大豆收获的季节, 收、播时间紧, 加上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大, 要么多阴雨, 要么持续干旱, 宜耕期短, 宜播期也短, 均不利于播前土壤耕作。土壤耕作如果遇到播后持续干旱, 旋耕后的地块土壤保墒性能差, 反而导致机播小麦的出苗率大幅度下降, 严重影响机播效果。四川农业大学与仁寿县农业局经过多年探索, 以免耕为前提, 从机械选型、关键部件改进、配套农艺措施研究等方面入手, 逐渐形成了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免耕机播技术, 并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该技术在提高播种效率、确保播种期和播种量、构建合理群体获得增产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 促进了旱地套作小麦的增产增效, 但就大面积生产而言, 免耕机播小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播种机具进地作业困难。现有播种机具主要由小四轮拖拉机和微耕机驱动, 对田间道路要求较高, 而丘区坡陡路窄, 机耕道路建设滞后, 机具进地困难, 进地过程耗时较长, 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加之, 小户经营下田块面积小, 分布散乱, 缺乏统一规划, 机具田间调头频繁, 费时多, 播种效率降低, 有效播种面积减少。

二是播种深度不易控制。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的影响, 同一田块地势高低不一, 地表平整度差;多数田块还存在一定坡度, 导致播种机倾斜, 或上行下行阻力不一样, 造成开沟器入土深度不一。这些均导致露籽现象多, 出苗整齐度和均匀度差, 后期长势差异明显。盲目加大播种深度, 又会导致苗体纤细瘦弱, 基本无分蘖。控制播种深度为3~5cm是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三是土壤的压实作用明显。播种机具田间行走, 轮子对土壤的碾压会造成表层土壤压实。研究表明, 小四轮拖拉机行走可造成20cm内的土层压实, 导致土壤的特性改变, 土壤紧实程度增加, 水分下渗减少, 水土流失加重, 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减少根系对水肥的吸收, 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与北方土质不同, 四川丘陵地区旱地土壤粘粒含量较少, 抗剪能力差, 拖拉机田间行走容易造成土壤压实。加之, 播种时易遇雨天, 土壤水分含量高, 压实程度进一步增大, 且持续时间更长, 对小麦生长影响更大。小麦播幅应尽量控制在小四轮拖拉机的两个轮距之间, 以减少机械压实对边行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是种、肥一体化难度大。丘陵地区现有免耕播种机具上的开沟器开沟能力较强, 但在免耕条件下, 其碎土能力较差, 种肥同沟时, 肥料开沟器在前, 种子开沟器在后, 理论上肥料沟深, 种子沟浅, 种、肥垂直间距为6cm左右,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土壤粘重, 回土能力差, 土壤不易覆盖肥料, 导致种、肥混合, 造成烧苗。侧位施肥可能会降低机具通过性, 还增加了播种阻力, 牵引机具耗油量增加, 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苗期的供肥能力变差。人工撒施, 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 且随意性增大, 标准化程度低, 肥料利用率也大大下降。

五是免耕秸秆覆盖困难。免耕能够改善农田土壤水分状况, 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但单一免耕对小麦抗旱生长作用有限, 而且多年实施免耕会增加土壤容重, 降低土壤孔隙度, 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加之, 丘陵地区土质特殊, 保水能力差, 免耕在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 会减少雨水下渗, 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补充。而秸秆覆盖, 可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同时, 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免耕秸秆覆盖, 对促进丘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但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在丘陵地区作业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 积极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土地资源。首先,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农田道路设施建设, 保证机械能下地进田。其次, 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丘陵地区自身实际情况, 做好农田规划和土地改良, 加快推进农田资源的整合, 实现规模化生产。

2)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播种机械。丘陵地区现有的播种机械, 主要采用微耕机或小四轮拖拉机提供动力。小四轮拖拉机动力大, 播种质量较好, 但转弯掉头费时, 适合相对大一点的田块;微耕机轻便, 转弯灵活, 但稳定性略差, 适合于平整度高的偏砂质土壤。

3) 加强对现有播种机械的改进和完善。在动力方面, 加强对牵引机具的改进, 提高其输出功率, 降低能耗;减轻机具重量以及缩小机具体型。就小四轮拖拉机而言, 可考虑适当增大轮间距, 避免对小麦播种行土壤的碾压;增加轮胎宽度, 减轻对土壤的压实作用。对于微耕机的改进, 在增加输出功率的同时, 应减轻整机配重。针对秸秆问题, 应加强对秸秆还田机械的研发和改进, 提高秸秆利用率, 逐步实现免耕秸秆覆盖。

4) 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研究。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残茬高矮及残茬多少、播种深度、地块坡度、地块平整度等均会影响播种质量, 秸秆覆盖及覆盖量大小也会影响免耕机播小麦的后期生长。开展免耕机播小麦的生育特性研究, 以及配套农艺措施研究, 对于提高机播小麦播种质量和出苗质量、构建高产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种、肥一体化研究也非常重要, 可结合缓释肥施用进行研究。

丘陵旱地 第6篇

结合丘陵地势起伏、地块小和套作种植特点,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中江县丰泽小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制了2B-4等多种型号播种器, 播幅0.8m或1.0m, 条播, 配套动力为3.7-7.4k W的微耕机[3]。该播种器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 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机播小麦抗旱性不强, 一旦遇到冬干 (如2010和2012年) , 机播小麦出苗差, 分蘖少, 前期生物量积累不足, 有效穗偏低, 严重减产。出现机播小麦节支却不增产增效, 甚至减产减效的尴尬局面, 限制了机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与机播技术配套的农艺措施, 降低了机播技术的应用效果, 农机农艺急需交融促进[3,4,7]。前人研究表明, 保护性耕作有显著保墒效果[8,9,10,11,12,13,14], 而在四川丘陵区域, 与机播小麦配套的耕作措施研究缺乏, 限制了机械化播种的增产潜力和推广应用。鉴于此, 结合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生产问题和前人研究结果, 试验在免耕、旋耕和翻耕条件下, 设置秸秆覆盖和不覆盖, 研究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播种质量、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采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全面评价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优劣, 以期探索提高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配套耕作措施, 促进旱地小麦机播技术推广应用, 提高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1-2013年在四川简阳市芦葭镇英明村进行。试验点 (104°30′E, 30°17′N) 位于川中丘陵生态区。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p H值7.5, 全氮0.0696%, 全磷0.9840%, 全钾0.0634%, 速效氮51.13mg/kg, 速效磷4.23mg/kg, 速效钾100.9mg/kg, 有机质1.14%。2012-2013年小麦生育期降雨量和温度见图1, 气象数据由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提供。试验采用2B-4型播种机, 该播种机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持研发, 质量轻, 条播, 由微耕机驱动, 适应丘陵旱地生产和地形[3]。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主区为耕作方式, 设翻耕 (CT, conventional tillage) 、旋耕 (RT, rotary tillage) 、免耕 (NT, no-tillage) 三种耕作方式, 其中翻耕为手工锄头翻挖, 深度20cm, 微耕为旋耕机旋耕2次, 旋耕深度15 cm;副区为秸秆覆盖, 设秸秆覆盖 (M, straw mulching) 与不覆盖 (NM, no straw mulching) , 播前将玉米秸秆粉碎, 长度小于5 cm, 覆盖量为2625 kg/hm2。试验共6个处理, 3次重复, 18个小区, 小区面积为40 m2 (20 m×2 m) 。采用“双三O”模式, 麦/玉套作, 即2 m为一个复合单元, 其中1m播种机播种4行小麦 (行距25cm) , 另外1 m为预留行, 翌年3月种玉米。参试品种为川麦42, 采用播种机条播, 播量82.5 kg/hm2, 预定基本苗120×104株/hm2, 出苗调查后匀苗。全生育期施纯N 75 kg/hm2, P2O545kg/hm2、K2O 45 kg/hm2;氮肥60%作底肥, 40%于12月中旬追施。播种后浇水6 mm, 以保证出苗;浇水后对相应小区进行秸秆覆盖。

1.3 调查项目与测定方法

1.3.1 播种质量调查

播种后, 于各小区选择10个样点调查土壤覆种厚度;在每小区选择3个1 m2样点调查裸露种子数, 以裸露种子数占单位面积播种粒数的比例为晾籽率。出苗后, 在每小区选择3个1 m2样点调查每行的断垄长度 (连续20 cm内无苗则视为断垄) , 以断垄长度占样点各行总长 (4 m) 的比例为断垄率;在每小区选择10个0.5 m2样点调查苗数, 将样点间苗数的变异系数 (CV) 作为衡量出苗均匀度的指标, 变异系数越小则出苗越均匀。

1.3.2 小麦群体指标测定及产量调查

于小麦三叶期, 在每小区选取2个1 m2作为定点调查样点, 分别在三叶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群体茎蘖数。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分别在各小区边行和中间行各取15 cm样段植株样, 将植株分器官分装, 于105℃杀青1 h, 置80℃烘干后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用于换算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采用干质量法换算LAI[4]。

收获时挖方 (挖方面积4 m2) 测产。对成熟期取样植株进行考种, 调查穗粒数和千粒重;并分籽粒和秸秆烘干称重, 换算收获指数。

物质积累关系式:花后积累量=成熟期干质量-开花期干质量;花后贡献率=花后积累量/产量×100%。

1.3.3 整地和播种物质能量投入调查

调查各处理整地和播种环节物质能量投入, 并以大面积生产中不同耕作措施的整地、播种物质能量投入调查结果为辅助参考。将物质能量投入转换为货币形式。

1.3.4 综合评价指数

为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价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机播技术的应用效果, 本文选择了重要的相关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 结合指标的重要性赋予相应权重值 (wi) [15,16]。采用综合指数评分法分析小麦机播技术在不同耕作措施间应用效果的优劣。综合评价指数 (I0) 越大, 则表明应用效果越突出[15]。

1.4 数据处理

两年试验规律基本一致, 本文分析数据采用2012-2013年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整理计算, 用DPS 7.05进行数据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机播播种质量的影响

表2表明, 旋耕和翻耕后机播小麦种子入土深, 覆土效果显著好于免耕;免耕下的晾籽率和断垄率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但免耕的田间出苗率达到85.7%, 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的。秸秆覆盖处理的田间出苗率显著高于不覆盖。耕作方式间、覆盖与不覆盖间的出苗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

注:表中处理字母组合意义为:NT指免耕;RT指旋耕;CT指翻耕;NM指不覆盖;M指覆盖。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下同。

2.2 不同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2.2.1 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分蘖特性及成穗特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在基本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免耕下的最高苗和有效穗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 旋耕和翻耕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的最高苗和有效穗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而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 免耕的单株分蘖力分别比旋耕和翻耕的高37.4%和62.6%;单株成穗数比旋耕和翻耕的高5.6%和10.3%, 分蘖成穗的贡献率比旋耕和翻耕的高4.2%和7.4%。就秸秆覆盖而言, 覆盖后的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分别较不覆盖高36.6%和19.2%, 分蘖成穗的贡献率比不覆盖高12.9%。

2.2.2 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干物质积累及LAI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表4) , 免耕处理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的LAI均最大, 在拔节期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处理;无论是免耕、旋耕还是翻耕, 秸秆覆盖后的LAI均高于不覆盖处理, 拔节期以免耕+覆盖的LAI最大。就均值而言, 拔节期和开花期秸秆覆盖下的LAI较不覆盖高18.8%和21.2%, 差异显著。就群体干物质积累而言, 在分蘖、拔节、开花和成熟期, 均以免耕处理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 在拔节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秸秆覆盖能显著增加以上各个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秸秆覆盖尤其能促进各耕作方式生育前期, 即分蘖期和拔节期的干物质积累。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与经济产量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而秸秆覆盖也显著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 较不覆盖高31.6%, 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也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说明, 免耕和秸秆覆盖能显著促进群体生长, 群体LAI大, 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多, 为高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注:表中处理字母组合意义为:NT+M指免耕覆盖;NT+NM指免耕不覆盖;RT+M指旋耕覆盖;RT+NM指旋耕不覆盖;CT+M指传统翻耕覆盖;CT+NM指传统翻耕不覆盖。下同。

2.2.3 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显著影响机播小麦产量构成和产量 (表5) 。免耕的产量分别比旋耕和翻耕高8.3%和12.6%, 与翻耕差异达显著水平, 旋耕和翻耕差异不显著。产量的提高在于有效穗的增加, 免耕的有效穗分别比旋耕和翻耕高11.9%和15.1%, 差异显著。而耕作方式间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分别较不覆盖高17.8%和5.2粒/穗, 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在三种耕作方式条件下, 秸秆覆盖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 秸秆覆盖的产量比不覆盖平均高出17.3%, 又以免耕+秸秆覆盖后的产量最高, 达4231.7 kg/hm2, 较翻耕+不覆盖增产34.9%。综合表明, 免耕较大的群体有效穗是其增产的基础, 而秸秆覆盖显著促进群体有效穗的形成和提高小花结实率, 增加穗粒数, 进而实现群体的增产效应。

2.3 耕作措施间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 以I1为整地、播种阶段的评价指数, I2为出苗质量评价指数, I3为群体质量评价指数, 以综合评价指数 (I0) 评价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表6) , 三种耕作方式间, 免耕具有投入少 (I1最大) , 出苗效果好 (I2最大) 和较好的群体质量 (I3最大) , 免耕的综合评价指数 (I0) 大于旋耕和翻耕, 表明免耕下机播技术应用效果最优。秸秆覆盖虽然会增加物质投入, 但与不覆盖相比, 能促进出苗, 提高机播小麦群体质量, 秸秆覆盖的I0大于不覆盖, 表明秸秆覆盖能提升机播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 从减少劳动投入、提高播种质量、增强群体质量、提升机播技术应用效果而言, 四川丘陵旱地机播小麦配套的耕作措施宜为免耕+秸秆覆盖。

注:表中投入指数I1越大则物质能量投入水平越低。

3 讨论

3.1 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播种质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良好的播种质量是小麦高产的基础, “苗全、苗匀、苗壮”是评判播种质量的重要指标[2]。适宜的群体大小, 合理的群体LAI, 充足的群体干物质积累以及协调的产量构成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基础[3,4]。对于机播小麦, 一般认为[4,7,17], 土壤耕作后地表相对平整, 土壤疏松, 利于开沟, 播种机通过性好, 播种质量好。本文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旋耕和翻耕处理下的覆种效果好, 断垄率和露籽率极低, 出苗均匀。但在四川丘陵特殊气候生态条件下, 土质粘重, 冬干频发, 而适合于丘陵旱地套作条件的机械以小型或微型为主, 碎土和镇压能力有限, 导致旋耕或翻耕后土壤并不细碎, 大土块多, 土壤间隙大, 种子与泥土接触不紧密, 加上白天水分蒸发快, 保水能力差, 干湿交替导致出苗率下降, 且大土块更易导致播种过深, 出苗费时费力, 消耗营养多, 苗子瘦弱, 幼苗质量差, 本研究中, 旋耕和翻耕下的出苗率低, 出苗后单株分蘖少、群体LAI小、干物质积累量小, 最终导致产量低, 不适合作为机播的配套耕作措施。

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生育特点为“两短一长”[3], 即全生育期短, 分蘖期短, 灌浆期长,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是限制高产的瓶颈, 更是机播小麦轻简高产高效的突破口。一播全苗、早蘖促穗是轻简高产栽培的重要思路。本试验中, 免耕、秸秆覆盖均能有效促进机播小麦种子出苗, 免耕播种的出苗率达到85.7%, 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秸秆覆盖较不覆盖的出苗率高出5.3%, 差异显著。出苗后的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均高于旋耕和翻耕, 拔节期和开花期LAI、花前花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免耕最大, 免耕下的单株分蘖力和有效穗分别比翻耕高62.6%和15.1%, 秸秆覆盖下的单株分蘖力和有效穗分别比不覆盖高36.6%和14.8%。前人研究表明, 免耕、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的保墒作用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保障, 促进作物群体质量提高和增产[12,14,18,19]。本试验研究结果也表明, 最终产量以免耕+秸秆覆盖最高, 达4231.7 kg/hm2, 较翻耕+不覆盖处理增产34.9%。因此, 免耕+秸秆覆盖可作为四川丘陵旱地机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配套耕作措施加以推广应用。

3.2 耕作措施与小麦机播技术配套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相较于翻耕和旋耕, 免耕具有投入低, 出苗率高、群体质量好、产量高的优点, 产投比高, 促进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需进一步完善机具性能以提升免耕的播种覆土效果。秸秆覆盖能显著改善丘陵旱地机播小麦群体分蘖不足, 有效穗偏低的状况, 增产效应突出, 提升了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 免耕+秸秆覆盖具有投入少、群体质量好、产量高等优点, 是四川丘陵旱地机播小麦适宜的配套耕作措施。

4 结论

上一篇:轨道交通系统下一篇:农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