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4-08-02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精选11篇)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1篇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 产品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 同时对于地板企业而言, 也是为其注入新鲜血液的主要因素。作为一个永远处于竞争层面的企业来说, 创新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 在六月密集的展会结束之后, 不少地板人都在网罗行业热点以及产品需求的主流方向, 为了产品创新而进行市场调研。

创新是一定的, 创新是趋势, 但创新并非“仙丹神药”, 想以随大流“创新”的态度发展企业, 本身就极不理性, 难以实现高盈利的预期。不管什么类型的地板企业, 创新必须依托企业核心优势, 而不能将其随意变更或动摇, 否则, 跟风“创新”只会车毁人亡。在创新这条道路上, 地板企业必须将创新落到实处, 停留在表面的创新不可能从本质上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 地板企业必须在夯实自身实力的基础上, 并分清主次, 不要迷失在“新概念”的漩涡中。

创新是创业的不竭动力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03-01

高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教学,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间接或直接地进行社会服务。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非是为了转移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注意力,而是抓住了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本质内容—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唯有创新,才能转变社会对于教育和发展的定义,加速经济变革和社会更新。

一、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和教育本质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高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培养的人才输送到各行各业。而根据相关统计,2012年-2014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不理想。所以许多大学生都选择参加《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来实现就业。同时,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比如青年创业引领计划公益扶持基金、中小微企业扶持基金等,各高校纷纷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创客空间等。

因此,指导大学生创业是顺应中国经济走势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明智之举,且重点在于创业背后的创新精神。目前,有很多人对于“创新创业”有误解,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口号。相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局而言,鼓励、指导大学生创业是顺应教育规律的应有之举,可作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补充。

二、大学生创业应是较低成本的试错过程

从多年前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创业开始,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依托国家创业政策和家庭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较大规模创业到以摆地摊等为主要形式的低成本创业,大学生创业的例子一直发生在高校内外。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从国家政策角度思考,鼓励、指导大学生创业,并非把创新创业的重担压于大学生一己之身,而是以教育和大学生为契机,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能力。因此,大学生创业应是较低成本的试错过程:低成本创业为圆点,以大学生承受能力为直径,从小做起,逐步扩大规模,积累创业经验和教训。低成本创业,既符合大学生的经济实力和客观的经验限制,也便于鼓励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的本质是创新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及方式落后,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也有人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国家转移大学生就业难的障眼法。

从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来看,中国经济缺乏创新,急需实现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中国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到创新型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因此,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本质在于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教育即社会”的观点一样,通过鼓励大学生勇于突破传统、解放思想,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彻底扭转中国经济的发展思想,实现与发达国家同等的发展观点。

因此,鼓励、指导大学生创业的重点不在于广泛提供各项优惠政策,或是简单搭建一个创业园区、孵化园提供给创业者入住,或是将各类创业大赛办得如火如荼,而是鼓励大学生创业背后的创新点:高科技创业、绿色环保创业、创意创业、创新创业……以点带面,形成真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革新之象。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应由专业人士指导

据统计,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不到5%。据统计,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不到5%。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展现出明显优势,甚至还敌不过许多在“社会大学”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人?除了资金不足、创业者创业经验不足和社会整体创业环境不佳等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截至2004年,开设有创业课程的美国大学和学院已超过1100所,其中50%以上提供了至少4门创业方面的课程。而国内大多数高校任然停留在就业数据的关注上,没有提供相匹配的创业指导。

可喜的是,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并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高校也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等等。

创业历来就是一件涉及专业性的项目,大学生创业除了凭借专业知识和个人积累,更多需要教育的力量。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在了高校教师的身上,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且系统的指导,相信大学生创业之路更能越来越坦荡。

五、创新创业教育可贯穿学生管理全过程

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且并非人人都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因此创业教育并非适合所有人,而是应当选择性地对感兴趣的同学开展。但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可贵意品质和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吴宏玉(1990—),女,四川宜宾人,工程学士,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喻丽(1985—),女,四川安岳人,教育学硕士,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比较;

郭涵(1984—),女,重庆合川人,工学学士,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3篇

1 打造产业转型文化的发展平台

产业转型是企业应对危机实现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 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发展水平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历史时期, 各类农机产品产业转型将与用户需求保持一致, 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农机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充分发挥先进企业文化的引领、支撑作用, 抓住产业转型的机遇。一是抓住惠农政策机遇。中央连续出台的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中央财政连年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从2004年的7 0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55亿元, 7年翻了近8番, 能够覆盖所有农牧渔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农机企业决策者应增强机遇意识, 借助政策优势, 实施文化牵引, 增强从外部获取稀缺信息和资源的能力, 战略管控的战略思维, 优化可支配资源和要素成本, 加快推进转型步伐,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培育和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的市场要素建设, 使企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取得新进展;推进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 把营销、服务理念落实到员工的行为上, 不断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 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相互协调、保持一致。

中国一拖依靠自身技术, 突出产业创新, 关键零部件完全国产化的147 kW (200 hp) 系列拖拉机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吸纳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进国际合作的研发模式, 率先研制开发出目前国内最大的东方红3884重型拖拉机, 代表着当前我国拖拉机制造技术的制高点。中国一拖制定和推进品牌发展规划, 明确不同产品使用“东方红”、“YTO”、“洛建”和“金色服务”等品牌的策略, 不断提高品牌的价值和产品的影响力。

2 构筑自主创新文化的长效机制

深化企业改革, 构筑自主创新文化的长效机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是企业适应市场新变化, 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 我国农机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自主创新是缩短技术差距、推进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一是以客户为导向,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着眼于大中型农业装备产品的前沿技术领域, 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 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打造企业的优势价值链。二是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强化对外开放, 创新发展机制, 通过合作创新、联合研发和战略联盟等方式, 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三是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努力形成技术创新与资本的互动机制, 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 为企业推进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保证。产品结构上向高端技术调整, 在管理再造上向内涵式发展推进, 在市场拓展上向国际化迈进, 在盈利模式上向产品经营与资本运作互动并举转变, 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3 推进人才创新文化的闭环管理

学习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4篇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议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还是个人,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新方法,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正文:

通过阅读和学习《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纵观党的历史,从一个领导人民为争取全国政权而斗争的党,转变成为掌握全国政权长达半个多世纪并将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努力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党,转变成为一个担负实现中国现代化任务的党,中国共产党已经和还将继续创造世

1界政党发展的奇迹。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表明,始终坚持学习创新是其从弱小到强大、从稚嫩到成熟的关键原因,也是其吸引民众、凝聚人心、团结社会的成功经验。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学习和创新传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创新的历史传统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毛泽东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和典范。他率先走上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道路,率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的思想命题,树立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榜样。刘少奇称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指出:“他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所以他能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件艰巨的事业”。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世纪末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逆境的形势下走出一条崭新的生路,得益于邓小平巨大的理论创造勇气,而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继毛泽东思想之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原因在于邓小平与毛泽东走的是同一条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继承和弘扬创新的历史传统,才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创新的历史传统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资源,为新

时期党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创新的实践成果是一座灿烂的历史丰碑,铭刻下记载史册的功绩,为增加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感奠定了基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更是显示出主观的学习和创新能动性,将学习创新进行到底。江泽民将创新提升到事关国家、民族和政党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加以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强调:对于民族来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对于国家来说,“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件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事”,“这是关系我们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战略之举”。对于政党来说,“不发展,不前进,不仅没有前途,而且只能是死路一条”。对于军队来说,“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党的文献和中央领导人的阐述中,创新既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又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战略。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增加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开拓创新”列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之一。而《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也将创新列为建设学习性党组织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意见》中提到要: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保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营造宽松环境,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

当然学习创新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如何切实的贯彻实施学习创新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学习创新,前提是学习,核心是创新。应把学习放在战略性的位置,通过科学技术教育培养科技后备军。把科学技术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上日程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作为科学技术教育的目标。加强初中高等教育实验课程经费的投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创新从一个口号变成为一种习惯。

二、建立全球研发网络。利用全球的资源为本国服务。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一定要放眼世界!随着开放和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激烈竞争” 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国人民传统上有着保守的性格",要克服这种思想的制约就必须大胆的敞开国门。让国人接触更多的新技术,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世界科技团体和国际合作计划中去。充分利用国际研发资源和有关高技术的科技信息,鼓励科技创新,海纳奇思妙想。

三、国家的进步仅靠科技创新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体质,使其更加适宜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前进方向。加大对创新项目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给予知识份子以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才能使创新的深植人心。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

文化创新:上汽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5篇

一、创立集团文化

上汽从集团层面系统构建企业文化,是从迎接新世纪开始的。当时,上汽集团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二是来自发展速度的挑战,三是来自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思考:上汽要靠什么来迎接挑战?靠什么来加快发展?靠什么来融入世界?

经过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我们于2000年12月正式确立了上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即:满足用户需求(Satisfaction from customer);提高创新能力(Advantage through innovation);集成全球资源(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peration);崇尚人本管理(Concentration on people)。

把这四个价值理念英文表述的字首连起来,正好又是我们公司的英文简称SAIC。可以说,这个价值观的设计,既运用了国际先进管理文化的世界语言,又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底蕴。

在提出SAIC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实践价值观的问题。通过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要实践价值观,首先要认知认同价值观。为此,我们花了不少心思,下了很大力量。一是“故事化”宣导。集团党委宣传部把我平时讲过的25个寓言故事编成《与世界对话》一书,还出版了中英文对照本,用通俗的故事诠释我们的价值观,深受中外员工喜爱。有的外籍职员说:“这是上汽的‘圣经!”二是全员化培训。我们把认知认同SAIC价值观作为全员培训的核心内容和衡量员工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准,成为集团后备干部、新进大学生、引进人才上岗培训的必修课。三是形象展示。我们要求所属企业做到“五个统一”:统一集团价值观、统一文化运作平台、统一形象展示、统一大型文化活动、统一汽车文化产业,以此显现上汽集团的价值理念和品牌形象。

经过我们的大力推广,上汽集团价值观不仅获得了中外员工的认知认同,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汽集团,在听了上汽SAIC价值观的介绍后,称赞:“这四句话说得很好!”2003年9月,上汽集团获得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在30家获奖企业名列榜首。2003年11月,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二十年建设实践奖”。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创立的以SAIC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底蕴的优势,又汲取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语言”。

二、创建操作平台

我们在集团创建之初确立企业价值观时认识到,搞企业文化不能只在嘴上说说,标语往墙上贴贴。如何使我们的价值观成为每一个员工自觉实践的文化理念来真正推动各项工作?我们设计了与每个价值理念相对应的操作平台,那就是:用户满意工程、全面创新工程、全球经营工程、人本管理工程。

用户满意工程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主要看质量、服务、技术、价格四个因素。当今的汽车市场,质量、技术、价格已趋于“平均化”,关键看企业的服务水准。我们把用户满意工程定位为“生命工程”。

为了贯彻用户满意工程,我们提出了“让用户放心,使用户称心,以用户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开展了以“找谁是自己的用户、找用户不满意的地方、找让用户满意的措施和办法”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制度措施保障,员工们确立了服务意识:没有用户就没有岗位,失去用户就失去岗位。

全面创新工程

全面创新工程主要围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展开。在管理创新方面,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广并形成了精益生产方式、“零缺陷”质量管理、“一体化”管理和“经营者”的管理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确定了自主开发、超前开发、联合开发的思路,提出了到2007年集团年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目标。

全球经营工程

根据“集成全球资源”的价值理念,上汽确定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其中,“引进来”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为此,我们专门形成了以“4S合作理念”为重要内容的合作文化。4S合作理念即:学习理解(Study)、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Sino-foreign JVs interests go first)、规范行为(Standardization)、灵活务实(Spring)。其中核心要素是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我们把这一条作为衡量中外合资合作的一把尺子。“走出去”是要集成世界资源,也就是要使产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融资走出去,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人本管理工程

按照集团培养高级经营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要求,我们明确了人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即:以真挚的情感留住人、以精彩的事业吸引人、以艰巨的工作锻炼人、以有效的学习培养人、以合理的制度激励人。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必须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必须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必须有具体抓手。

三、创新实践主题

SAIC价值观的提出至今已经5年时间了,在我们即将迈入“十一五”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上海汽车工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时此刻,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汽车大集团已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竞争局面十分激烈;对外合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亟待突破;新科技、新能源正在成为推动汽车技术进步的加速器。

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制定了上汽“十一五”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响,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大集团,力争到2010年实现新的三大战略目标:整车生产规模超过200万辆,不断完善全国整车布局;年产自主品牌汽车60万辆,形成自主开发经营体系;出口和海外投资收益50亿美元,力争国际经营实现新突破。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突破“瓶颈”。我们认为:当前的“瓶颈”是成本问题,长远的“瓶颈”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人才问题,根本是机制问题。在遵循SAIC价值观、推进四大工程的基础上,我们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确定了新的实践主题,即“四个力”。

成本是第一竞争力

早在中国“入世”之初,我们就提出每年降低可比产品成本5%的降本目标,到2006年整车价格降低到国际FOB价格的水平。但从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来看,上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成本压力。德国大众推出奥林比克计划,提出降低成本40%的目标。美国通用推出全球采购计划,零部件采购从北美向中国转移。相比之下,我们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抓住眼前这个历史机遇,树立“成本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汽有几十家合资企业,合资外方大多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结合这一有利因素,我们制定了符合上汽特点的自主品牌战略发展思路:1、发展道路: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2、发展原则:“三不一用”,即: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3、发展重点:新能源汽车。

人才是第一资源力

集聚全球资源,关键是集聚全球人才资源。只有掌握了世界级人才,才能创造世界级的自主品牌,建设世界级的卓越企业。目前,上汽集团最为紧缺的是领军人物和关键人才。因此,我们提出“引进一批海外人才、招揽一群国内人才、激活一队业内人才”的思路,努力形成人才的“吸引力”、发挥人才的“作用力”、构筑人才的“凝聚力”。

机制是第一原动力

企业发展的好坏,根本取决于机制。多年来,尽管我们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但仍暴露出原有企业机制不能满足上汽发展需要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二是调动企业骨干的积极性。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最大限度地划小经营核算单位到每一个人,通过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契约关系,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虚拟的“经营者”,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而且这个主人是一个经营者而不是一个雇佣劳动力。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集团逐步推广,重点抓5个单位试点。2006年以点带面,逐步推行,争取通过数年努力,使“经营者”管理模式成为具有上汽特色的管理方式。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6篇

一、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 通过学习促进 专业发展

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要, 因此, 学校要站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高度, 鼓励、引导和规划教师的学习, 既要组织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与交流, 又要有组织地进行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 以使教师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和提升水平, 最终获得事业的成功, 享受人生的精彩。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须。于是, 学习型组织带领全校教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以及学习与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读书活动, 以使教师的学习落到实处。

1.从感性学习到理论提升

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型组织可把教育热点话题、教学实践案例和现实教育争议等问题作为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讨论、交流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借助专家讲座、专题辅导和课堂教学等活动, 从感性学习过渡到理论提升。具体有三点。其一, 领导以身垂范。要求教师学习, 领导就要率先学习。只有领导班子和学习型组织凝聚成一股力量, 才有助于教师从感性学习过渡到理论提升。其二, 以骨干为榜样。一方面, 学校要求骨干教师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 骨干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架, 既促进其他教师的学习, 又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学习。其三, 自学导学兼顾。学校初步构建“教师个人自学——学校导学”的学习体系。一方面, 让自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 让导学成为学校的职责。具体来说,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做到“一读一学”。“一读”, 即要求每个教师潜心研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报纸杂志, 以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一学”, 即要求每个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 以正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最终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实施能力。

2.从“继续学习”到引领专业成长

一是创设“继续学习”的物质条件。以心理和谐与校园和谐为思路, 引导教师既愿意努力工作, 又善于自我解压。二是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学校聘请专家, 开展讲座。不仅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 更为教师指点迷津。三是提供培训的机会。学校创造条件, 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既开阔教师的视野, 又加速他们观念的更新, 还引领他们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引领教 师形成共同愿景

校本培训既是教师培训的主渠道, 又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改革的关健。为此, 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策略, 着眼我校校本实际, 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1.整合目标

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研究方向和困惑疑难选择适合的学习组织 (学科组、年级组和课题组) , 并在组织中把个体发展目标整合为组织发展目标, 再通过学习活动, 把相关目标落实于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中。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可鼓励教师“为其所需”“研其所惑”, 又能激发教师的交流愿望与创造活力。

(1) 备课——集体研究的过程

在备课方面,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学习组织。先以个人的研究成果参与集体备课, 在小组讨论后形成教学方案, 并请一个教师在此基础上说课。之后, 由组织内的其他教师作出分析和评论,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 把完备的教案分发到相关教师手中。这样, 备课过程成为集体研究过程, 从而最大限度吸收可用资源。

(2) 教研——充满智慧的交流

与备课相比, 教研是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对教学现象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组织为单位的教研, 即以先行自主研究为前提, 以共同设计成果为目标, 以协同分工为形式, 以分享评议为升华。每一环节都催生智慧、摩擦智慧、交流智慧和提升智慧。

(3) 资源——几何倍增的共享

在学习型组织中, 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 通过组织共享, 可产生几何级的增量效果, 因此, 可把教师个体从信息时代的速度焦虑中解放出来, 既有益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又有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行为跟踪

教师的成长过程有其规律。从初入行业、磨炼合格, 到长成骨干、独当一面, 再到成为引领方向的品牌教师, 只有有组织、有计划地跟踪和研究, 才能更好地认知、用好其中的规律, 才能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支持。具体有三点。

其一, 成才要磨炼。针对中青年教师, 学习型组织为他们提供磨炼的机会, 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更深厚, 综合素质更全面。其二, 引路会扶持。学校通过政策扶持、思想扶持、经济扶持和业务扶持, 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的教师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其三, 超越有目标。一方面, 学校为教师提供课题目标, 教师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并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 学校先给教师的教学提出目标, 再由教师自己提出目标, 然后在学习型组织中完成目标的执行和检查。

3.自我反思

学习型组织帮助教师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反思, 并引导教师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以形成文字档案, 最终促进教师的自我进步。

其一, 启发反思意愿。在学习型组织中, 教师形成反思意愿至关重要, 这需要启蒙思想和激发勇气。其二, 创造反思条件。允许教师的探索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 并为教师的教育反思提供条件, 以使他们面对自身局限、直面自身问题, 进而勇于面对教学中的种种挑战。其三, 鼓励反思交流。在学习型组织中, 鼓励教师反思的原则在于:不因言废人, 不因事论人;鼓励教师反思的重点在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别样视角和多元选择。其四, 专业成长管理。一是可让教师回顾工作, 激发斗志, 挖掘潜能, 体验成功, 产生自豪, 以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二是可使教师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以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最终完善自我;三是增强教师的学习能力, 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质的飞跃。

三、丰富管理内涵, 强化管理的引领功能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是学校管理功能升级和完善的过程。具体有三点。其一, 角色的多元化。校长既要从管理的角度设计学习型组织, 又要参与设计的执行;既要从管理的角度对学习型组织负责, 又要为学习型组织提供多种服务;既要组织具体的学习活动, 又要做好不同组织之间的协调工作。其二, 管理的独特性。校长管理的独特性在于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并使他们充满信心, 最终乐于完成自我的发展。其三, 新时期管理的特点。校长可在学校管理中融入一些非规范化的管理策略 (如, “教职工沙龙”等) , 以倾听教师的心声, 为交流提供宽松、自然和平等的氛围, 最终增进教师间的情感。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学习型组织使教师充满工作热情, 迸发创造才智。于是, 学校的教育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 使教师的工作由付出转为投入, 由艰苦转为快乐。这样, 教师便对教育工作有了崭新理解:教师既是一种职业, 又是一种事业, 还是一种生命的形式。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7篇

关键词:企业,学校,学生,共赢,校企合作,方法

“招工难”和“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对伪命题。出现这样的悖论的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专业结构不对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国庆在《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一文中这样论述: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来说,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以下三方面突出问题。 (1) 培养过程缺乏能促进职业能力持续积累的完整体系。 (2) 培养方式过于依靠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3) 缺乏适合的职业能力开发与课程组织方法。李时蕾和王琳也在《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作了这样的论述: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呈加速趋势, 同时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 作为向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主阵地的部分职业院校却未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职业院校由于受师资和实训设施的影响导致其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是学生与企业的期望不吻合。刘景忠在《校企合作的障碍审视、问题反思与出路浅议》一文中提到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全面的综合素质, 熟练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素养, 较强的发展后劲。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既满足了企业现实的用人需要, 也提升了企业的员工素质, 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成本的降低、效益的增加、竞争力的提高等都有赖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经济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是企业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衔接对双方来说都有利, 是双赢。校企合作是解决这对矛盾的一剂良药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趋势,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时常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埋怨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素质不高;高职院校也常常抱怨企业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 毕业生就业难。由此可见,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问题亟待解决。但建立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能够真正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和实施, 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才能被各方所认可, 让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致使学术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目前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现在流行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能共同培养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 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教学与生产结合, 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 是教育与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 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 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等。全面掌握市场的实际需求, 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 学校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指导学生, 是真诚合作、实质性合作的前提。学生的职业能力最重要的还在于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技术性的创新能力。只有双方都注意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 并以此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这样的结合才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

实践证明, 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 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也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校角度, 希望以产学合作关系为纽带,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 将逐步推广到合作建立专业课程, 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其他合作形式, 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成长。

二、目前校企合作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 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形成了多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

从合作的形式看可分为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培养式、项目时驱动式、顶岗实习式、“2+1”结合式、产学研结合式等。但各形式均有利弊, 如项目驱动式的不足是寻找适合校企合作项目时有一定难度, 因而这种合作形式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顶岗实习式存在教师参与顶岗实习的时间与机会少, 与企业沟通不够, 参与顶岗实习的企业不够配合等弊病。产学研结合式的基本特点是企业的参与性范围有限,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参与仅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培养环节, 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从一开始就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相对而言, 企业的参与行为缺乏稳定性, 企业的参与是浅层的松散型参与, 在参与活动中处于服务、服从地位, 由此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主建型模式的弊端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短视行为, 为追求利益而背离学校引入企业的初衷等。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没有形成自己在理念上的创新, 我国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形式或模式, 至今仍是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 特别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 我国校企合作中的体制、机制、规模、层次、水平、效果等瓶颈仍然制约着我国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在校企合作的主体因素中企业、学校和学生等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与困惑。

三、多方尝试, 探求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关于校企合作的模式, 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 但这些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 “南橘北枳”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去进行探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模式:

(一) 往届学与在校生之间的互动

往届生与在校生之间的互动最有说服力, “成功”的往届生可以激发校生的自信、激励他们的斗志, 但普普通通的往届生更切合实际。

(二) 老师与员工之间的互动

老师进入企业担当一定的实际工作, 通过深入生产实践活动, 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 真正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 认知实习

学生进入企业承担一些简单生产实践劳动, 初步了解企业、接触社会, 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内容、工作岗位职能要求有一定的直观感性认识, 对以后的教育学习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四) 产教结合、工学结合

将实际教学的课堂融入生产现场, 由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生产作业指导书, 由企业进行入职培训,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适应能力。由企业提供设备、仪器及原材料, 把学生班组形成组织进入生产实践, 由学生进行生产操作, 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 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还相应地给一定的报酬, 可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的热情。工学结合需要学制灵活, 解决如何在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确保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间有所保证是这种形式存在的最大困难。

(五) 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通过“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简单形式结合, 以求得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契合点, 进一步探索向合作经营实训基地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六) 理顺学生发展的上升通道

徐国庆描绘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模式:

现代学徒制由学徒培养序列和学校培养序列两个人才培养序列的深度合作构成。

(七) “订单式”培养与上游人才养成并举

“订单式”培养满足当下的企业需要;上游人才养成为新兴产业储备人才。

(八) 创建第三方平台

整合企业、学校、学生资源和信息, 让三方都拥有更多的选择性, 并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

这样, 学校获得优质生源、实训设备;老师获得实践经验;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获得劳动报酬和可预期的上升空间。只有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 校企合作才能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 2016 (3) .

[2]李时蕾, 王琳.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J].职业技术教育学报, 2012 (2) .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 第8篇

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不竭动力,课堂上如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领悟知识的真谛,体会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形式新颖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导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导入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等。如在讲《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笔者采用了歌曲导入法。用录音机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说句心里话》之后,笔者问学生:“歌曲中的‘我’在家有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还有梦中思念的妻子,但为什么还要出来当兵?”学生答道:“因为他懂得有国才有家。”笔者又问学生:“军人履行什么义务?有什么权利?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通过一步步的推进,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解《自我保护》一课时,笔者首先放了《小鬼当家》电影片段,让学生从小主人公的机智、勇敢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疑是课堂教学常用的艺术,如果设疑时能把握时机,切中要害,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一些别致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直至释疑,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时,笔者用录音机播放了《没有赚到的钱》的故事,然后问学生:“埃米的坏习惯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非常关键,它是解决整个问题的突破口。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笔者又问学生:“这个坏习惯与埃米没有赚到钱有着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很激烈,发言很积极。笔者接着又问学生:“埃米为什么没有赚到她想赚的钱?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埃米改掉这个坏习惯?”在分析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再如,笔者讲《透视“追星”》一课时,首先通过“猜星”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问学生“青少年‘追星’的原因是什么”、“‘追星’的利弊有哪些”、“应该怎样正确‘追星’”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探究“追星”的原因及利弊,引导学生正确“追星”,不仅要看明星的外在形象,还要注重明星内在的品质,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通过设疑、释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

三、有效渗透时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看报刊、新闻等,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并将这些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我们的责任》一课时,笔者以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让学生说说“我为办好奥运会和世博会做些什么”,让学生认识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和关心国家大事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认识是深化课改的不竭动力 第9篇

关键词:课改,课程,主观能动性,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高中阶段进行, 随着新的课程设置广泛推行, 在实践过程中大家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也面临一些困惑。对于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向纵深推进, 我以为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是把新课改推向深入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活力源泉。

新的课程设置对于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模式上的体现和做法上的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载体。而实现目标要求才是内容, 才是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第一, 我以为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推行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否定。我觉得把新课改理解为一种教育回归更为合适。虽然新课改的课程变化较大, 它修正、更新了一些传统教育中的认识和行为偏差造成的不适应人自身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模式, 但新课程改革本身和其目标要求都应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和传统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必须理性对待, 不可过分地标新立异。从前段时间美国曾出现过关于“虎妈妈”现象的争论可以看出, 一些有争议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是可以简单否定的。无论课程设置怎么变化, 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并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中的那些优点和可取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 作为学科教师, 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不可完全依赖新的课程设置自身。实际教学中, 常出现的现象是:要设置多少模块, 要修完多少学分, 对各学分怎样认定, 应该怎样去实践和操作等等。这样的一些学科教学的程式化手段是为了推动课改, 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用这样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使它的操作性增强进而使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成为可能。同时也应该看到, 这些程式设置只是课改的形式而不是课改的目的。新课改的目标仅靠一些课改操作模式和规章制度是难以得到充分地实践和体现的。如果过多地看重新模式的功能, 要么可能使得课改从一种僵化的模式走向另一种僵化的模式, 要么可能变成“穿新鞋走老路”。因为新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应该取决于人的因素, 特别是施教者去思考。人才的造就是在塑造思想和灵魂, 它比世间最复杂产品的造就都要复杂很多倍。新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但也应看到, 它只是一个行动的指南, 过多地看重这些程式化设置, 可能会丧失从教者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 一旦忽视施教者自身实践探索的因素难免会使课改从一种不合理走向另一种不合理。相反, 如果在新课程的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思想, 把自己的思想和新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情况就会不一样。比如推行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既然认为这样对孩子更有好处就去自觉实践它。不但在课堂上通过研究性阅读、选修课等办法加以引导;不但在形式上把期末考试把相对应的成绩转化为学分, 而且自身树立大语文观念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去教学, 进行教学的思想、方式方法和效果都会超越新课程设置本身。

第三, 新课程改革不可过多地依赖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改变。一谈到课改, 有些人可能会把它和教学设施设备先进与否加以联系。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对新课改有一定帮助, 但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新课改和硬件投入的先进与否并不具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新课改体现更多的应该是教育理念如教法、学法、评价等, 是有赖于人的因素的。教学设备对教学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如果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先进教学设备, 会背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 会使课改本身走向僵化和形式化。

第四, 课程改革成功实践离不开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的不断的提升。把教育不仅看成是一个职业, 一份责任, 更应当成是一种信念, 一份情怀。面对人们对于教育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的弊病, 更应如此。对“钱学森之问”, 大家都忧心忡忡, 而实际的教育中常是一些“名牌”高中为了保证自己的高考升学率而在推行课改中慎之又慎, 或者搭“花架子”, 自己做一套, 给别人看一套。比如对于近两年北大出台的录取中试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对于推动新课改本来是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外部环境和动力, 但是一些中学校长或者为了厘清自己或者另有所图也干脆变相把在高考中完全有实力考上北大的学生推荐进入北大, 这不但违背了实名推荐制的初衷, 也是对于课程改革的倒退。究其原因, 不是自己不知道新课改该怎样改, 而是名缰利锁使得自己无法放开手脚。都知道因材施教好。孟子也说:“教育亦多术也, 予不屑之教育诲也者, 是亦教诲之而已也。”而实际的情况是或怕这个说, 或怕那个骂或怕评先评优晋职受影响而不敢“不屑之教诲”了。戴着脚镣是跳不好舞的。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10篇

海淀园工委认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体现‘三个转变’,即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开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海淀园坚持开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方案制定,到深入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建立活动宣传专题网页等,都面向园区机关干部和广大企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比如先后邀请23名园区党风政风监督员和企业负责人代表参加群众路线征求意见座谈会,为海淀园“挑毛病”、“提要求”、“出主意”,海淀园工委书记刘永水、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捷现场听取意见并为企业答疑。海淀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召开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征求意见表150余份、设立意见箱2个、处级领导走访企业30余家,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近期,海淀园工委还专门组织召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等1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以及海淀园机关党委科技处党支部、展示中心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围绕“五个”服务和“六有”基层党组织标准,就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企业特点和工作实际,交流了做法和经验。针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并对海淀园工委推动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工委领导提出,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定位、目标、内容措施、方法步骤等方面要做到“四个明确”;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体现“三个转变”;在夯实组织基础、加强阵地建设、建立服务机制、实施考核激励上要构建四方面的服务体系;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要出台具备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海淀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同时提出,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中,要借鉴“互联网思维”,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开展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

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创新搭建党建管理孵化平台

园区拥有一万多家高科技企业,70多万从业人员,如何做到党组织工作的全覆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海淀园工委不断创新思路,探索途径,从2013年起在园区开启了党建孵化平台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了《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确立了一系列建设目标: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和有影响的行业协会重点推动,完善培训、考核、例会等制度,做好上下对接、小型党组织划转、独立企业党组织建立等工作,提高已建平台的建设质量,巩固党建管理孵化平台体系建设成果;同时继续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通过重点企业督促、依托联合性质党组织推动、建立临时党支部和联合党工团组织等措施,探索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的组织覆盖面。2013年建成22个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孵化建成独立企业党支部15家,组织覆盖新增300多家企业,工作覆盖新增近2000家企业。

近期,海淀园召开了第二批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启动会,2014年将新建第二批10个平台,并依托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开展党工团、统战工作,实现党的工作高度整合,进一步夯实党在园区非公企业中的执政基础。刘永水强调,2014年是平台工作见成效的一年,要把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为平台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巩固党的组织基础,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要把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党员和员工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各平台要根据自身特点,紧密结合企业和党员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组织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平台的凝聚力;要加强党建平台和党建指导员的规范管理,建立简便易行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平台工作的有序有效运行。

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为推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推动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面对园区众多高科技企业,如何打造与中关村核心区企业紧密相连的工作方式,海淀园工委进行了不断探索,做到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工委指导、企业自主实施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坚持让企业充分发挥建设工作的主体性,结合工作实际,体现企业特色。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即时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指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做实创建工作。指导企业通过公司内网、精神文明宣传栏、文明简报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扩大创建影响;组织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组织推荐“全国道德模范”、“感动海淀十大人物”、植树公益等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增强员工文明意识,激发员工参与创建文明单位的热情,为企业、园区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人才队伍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上,加强协调督办,不断拓宽人才工作渠道,服务人才特区建设;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要求,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加大联系走访力度,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修班,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上,加大维权维稳力度、以知识产权、劳动法和核心区新政宣传为重点,发挥好工委这个牵头单位作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展现园区法宣工作成效,推进“六五”法制宣传工作;加大维权维稳力度,以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为载体,以工会劳资委员会为平台,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好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继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各基层党工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做好党员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合理合法表达述求和维护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园区的和谐稳定。

精心组织特色活动,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活力。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职业技术技能专项大赛、技术创新工程和双爱双评活动,举办以“唱响核心区 舞动中关村 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海淀园工会职工文化(文艺)建设汇报演出暨庆‘五一’海淀园职工文艺汇演”,组织“第八届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青年歌手大赛”、中关村核心区体育健身系列活动羽毛球挑战赛等各种文体赛事,展现职工才艺,活跃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大家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推进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对职工开展专业技能、社会形势、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开展“我的梦 中国梦”系列宣讲活动,通过挖掘园区科技精英们以技术、产业、创新报国的生动感人的事迹、故事,传递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认识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只有将个人梦想融汇到“中国梦”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该项活动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表彰,海淀园工委被评为优秀百姓宣讲团。

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海淀园工委及各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仅去年就新增400多人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园区工委对367名积极分子进行了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累计超过了一千人,预计全年发展新党员195名,园区党员总数将达到2万6千多人。

刘永水表示:“园区员工积极申请入党,说明我们党组织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凝聚力在不断增强,感召力在不断提升,这些都源自于园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的榜样力量。”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11篇

说句实话, 几经尝试与探索, 我依然陷入糊涂迷惘之中。并没有找到符合我心中的我理解的新课标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方式。

还是一次不知所措而又无可奈何的课堂实践让我眼前一亮, 豁然开朗。

这是教鲁迅的《风筝》这一课。“穷则思变”, 我尝试让学生来提问, 看看效果如何。上课伊始, 我简要介绍了课文后说“:下面的时间, 大家利用工具书和手中的资料来自学课文。二十分钟以后, 每个同学都要提出你所不懂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质疑提问的兴趣, 我又说了一番“学则须疑“”提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的道理。半堂课以后, 我结束了学生的自学, 提出了学生提问和听记的要求“:提问的同学力求让其他同学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在书上做下适当的记号或简要的笔记。不要提和别人类似的问题。按小组座位顺序先后进行。”将近下课的时候, 学生的提问结束了。出乎我原先的预料, 问题繁多, 可谓“五花八门”, 这里我不一一例举。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如释重负, 可紧跟着的下堂课怎么办呢?利用十分钟的课间, 我急寻对策:一把问题归类, 类中选点, 以点带面;二抓住涉及课文重点及难点之类问题, 不及其余。可令我惊讶的是, 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了, 说要回答某某的问题。我习惯性的允许了。竟然回答得很好。我当然大加赏识, 并灵机一动的说晋升她为小语文老师。这下可炸开了锅, 学生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展开了同学之间的互动“捉对撕杀”, 争做小老师。当然, 在这过程中老师适时的点化、纠正、总结、明确是必需的。这既给说的学生自信, 又让听的学生信服。同时也避免了课堂上的各种浪费。更绝的还是课堂临近结束之时一些优生要求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因为刚才的“切磋”与“砥砺”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有所感悟、有所心得, 并深入探究而修成“正果”。虽然课文的重点难点淹没在学生的“题海”之中, 虽然课堂的前后少了“序”, 各题之间失去了逻辑性, 显得粗拙而不精致;但是, 我感觉到这堂课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也许“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指这样的意思吧!

这次误入“藕花丛中”, 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犹如登上新高, 望见更行更远之景。我如获至宝, 决定深入探究, 形成一种新的课型。

我想, 这种课型应该以质疑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热情的动力系统, 以探究为课堂学习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学习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的终极目标的一种课型。暂且命名为质疑探究型。

那么, 这种课型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呢?它的课堂结构有那些环节?它所采用的只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是什么呢?知后行是尝试, 行后知是“真知”。为求把新课标新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探索一个新一轮教学改革背景之下的教学新课型, 我反复实践与思考, 对这种课型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索性理解。

这种课型在课堂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经过多次实践。我认为有四个环节:

(一) 解读:学生自主阅读, 实现与文本的内在交流, 力求打通与文本的“绿色通道”。

(二) 疑读:与作者进行平等交流, 质疑问难, 形诸文字。

(三) 共读:学生提问, 老师主持, 学生之间交流疑难和阅读心得, 切磋砥砺。

(四) 研读:重拾疑难, 师生探究。这一环节应充分施展老师激发与点拨的才能。在时间的分配上, 我认为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兴趣, 合理“详、略”, 使问题的探究在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和契合课文学习目标两者之间表现得既灵活自如又能扎实深入,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课堂质量。

这种课型采用什么样的学法和教法呢?经过摸索, 我认为学法主要为两类:一类是以默读、圈点读、作读书笔记等为主的自读质疑法;另一类是以讨论、辩论、演讲等为主的阅读探究法。从教法这个角度来说, 主要有点拨法、讨论法等。

这种课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教堂为学堂, 特别看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那么,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怎样发挥的呢?改革的春风有熏人的一面也有迷人的一面, 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该怎么处理?在眼花缭乱的“新理念”春色中, 确实迷住了一些“喜新厌旧”的“好色者”。偏激者甚至企图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己把自己晾在课堂之外、教室门旁, 似乎还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一言不发”。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从哲学角度来看, 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 而两者分别构成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课堂的变化过程中, 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矛盾的发展变化而互相转化相辅相成。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更不能人为地加以弱化。

上一篇:社区和谐下一篇:科学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