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与比较范文

2024-07-25

探究与比较范文(精选12篇)

探究与比较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旅游业高速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服务型产业比重不断增大, 旅游行业规模不断地扩大, 从业人员不断地增加, 经营体制不断创新, 经营环境不断改善, 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渠道的重要的服务产业之一。而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美好风光和增长见识的工具, 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成为人们开眼看大千世界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产物的旅游逐渐衍化为物质的资本, 正如人所追求的精神财富般, 每旅游一个地方就给人更多的阅历和愉悦。旅游带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大发展, 但导致污染日趋严重, 天然景观遭到破坏, 传统旅游所表现出种种问题促使人们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反思, 是坚持还是摒弃?缘于希望回归自然并到大自然中去享受自然赋予的愉悦、清新和静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1 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及其理解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个说法,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即为自然保护地, 也就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自然遗产地等。以及未被人类活动侵扰的或很少侵扰的自然实体, 诸如高山、山地、林地、荒原、荒山、荒漠、孤岛、海洋等也都是重要的生态旅游的目的地[1]。

生态旅游是引导人类在旅游目的地中去感受和了解其自身与栖息地的过程, 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 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享受浑然天成的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 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 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 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 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 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 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 开展生态旅游, 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学习大自然;了解并遵循自然规律, 体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奥妙,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接受大自然的启迪, 反思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恶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2]。

2 北京和青海的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1993年9月, 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 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了确认;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 会上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 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蔓延开来。我国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等发展起来的[3]。北京在大众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旅游的同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自然生态景区随之崛起, 向国内外的旅游人士敞开大门, 体验自然的滋味和天然的风光。而青海则相对较晚, 随着每年大批鸟的迁移, 鸟类研究者及部分驴友将鸟岛、青海湖等天然生态景区带到大众的面前, 欣然前往的各位在这里享受到了与大都市不一样的恬静美好, 使青海的生态景区得以更好的宣传开来。

根据我们的项目要求, 我们亲赴北京和青海的生态旅游景区对其当地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经调研后, 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 根据统计数据并浅析撰写了调研报告, 又根据调研报告得出, 年轻人作为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 大部分人对于生态旅游这个词的概念及含义并不了解, 多数人都在广播、电视和一些宣传海报上看到过或者听到过生态旅游这个词, 不过大多数人只是对生态旅游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够, 多数人对旅游还停留在以衣食住行为本的基础上, 也表明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成熟, 但多数人都认为生态旅游可以促使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居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这凸显了现今旅游大众的健康、绿色的旅游心态。

2.1 北京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北京, 是一座历史遗留加改革创新的城市, 既充满了古老深厚的文化气息, 又呈现了现代都市气息。作为解放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作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 同时是东部发展的先驱城市,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 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高等学府, 都彰显着我国的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与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接处, 对于维持东北这一相对独立而又极为重要的地理区域与内地的联系、维持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在古代一直都是军事要道, 曾多次作为都城, 所以从古至今延续下来, 历史的名胜古迹和文化景观都得以很好的保留,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拥有众多古今物质和文化相结合的遗产, 所以北京的生态旅游具有相当好的发展条件。

北京作为我国的品牌主打者, 一直都是五湖四海的人们旅游的首选之地, 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 名胜古迹和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吸引力, 而具有代表性的故宫、颐和园等具有文化背景的地方更是受到了许多喜欢研究古历史文化和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学者的青睐, 还有家喻户晓的长城, 延续了千年的神话, 如仙女点金砖、张果老修拐脊楼和二郎神与赶山鞭等都因历史覆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充满京味的老北京胡同串联分布着一条条四合院建筑, 据说, 如果把每一条胡同都串联起来, 可以组成一座新旧北京在历史交错、重叠、位移过程中的胡同的“万里长城”。游览其中, 既可以感受到老胡同的精华之所在, 又能享受到湖光山色的魅力与乐趣。自从2008年的奥运会, 更是使北京作为中国的代言人, 代表中国各个城市开启了与国外交好的友谊之门, 这是一个庞大的国际生态旅游潜在市场, 只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 必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如今又提倡绿色消费, 北京更是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热门城市。许多生态景区像七彩蝶园, 不仅在夏天能看到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象, 即使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 游客也可以与蝴蝶近距离接触, 感受与蝶共舞的浪漫;像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集泰山之雄, 华山之险, 黄山之奇, 峨媚之秀于一体, 是一座以峰、石、潭、瀑、云、林取胜, 以雄、险、奇、秀、幽、旷见长的名山, 景观优美著称于世;像桃源仙谷, 融溪、潭、瀑、石、洞、峰、峡、林、果、花于一体的世外桃源, 交通便捷、气候宜人、食宿方便的景区环境, 是广大旅游者的理想胜地。不管作为游客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来到这里, 都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和醉心其中的轻松和欣悦。

生态旅游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 范围不断扩大, 规模也越来越大, 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但是北京的生态旅游发展的还不完善, 旅游生态意识落后,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生态旅游有名无实, 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 如游客在长城等旅游景点一味地自己到此一游的证明, 却未考虑到对其的破坏程度和恶劣影响, 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加之北京的生态旅游发展并未得到重视, 虽然有一些发展, 但并未成为北京旅游的特点, 距离生态旅游城市还有过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2 青海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青海, 座落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城市,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 发展并不如北京那么迅猛, 东西部发展差异日益增大的问题及青藏铁路的开通迫使大家把发展聚焦在西部, 而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城市, 在约七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 世代繁衍生息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的青海也由此成为了聚焦点之一, 在众人眼里这里自然条件恶劣, 寒冷多风, 土地贫瘠荒凉、交通不便, 更无从谈起到这里旅游, 这个传统观念对于青海的认知上有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青海是一个具备特色突出旅游资源、潜在优势深厚的一个“富省”。这里拥有美丽的蓝天白云, 碧澄的湖水, 一望无际的草原, 欢快奔腾的藏牛羊等等, 这里的一切都是天然的美, 不经雕琢的美。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 总体而言除青海湖附近的旅游地点, 其他都是一片处女地, 而所到之地所谓的景点不过是一些山区, 这是因为人们的传统意识里只有青山绿水、历史古迹才是旅游资源, 其实不尽然, 凡是能够吸引另一种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开发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就青海湖而言, 周围有苍翠的远山做背景, 碧澄的湖水在蔚蓝的天空和雪白的云朵的映衬下, 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湖中自由嬉戏的湟鱼是青海的一大特产, 逢春夏之际, 近十万只候鸟来此栖息, 每到秋天, 又飞回南方, 候鸟迁徙的场面也不失为青海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些都吸引了无数的海外游客来此, 更有爱鸟之人在此进行拍摄。青海属青藏高原地区, 沙漠、雪山、戈草原、峡谷、盐场、寺庙、动物、民俗、小吃等都可称为资源。青海在大力发展景区旅游的同时还要结合了他们的民族特色, 把民族风情融入其中, 竭力打造一个高原特色旅游。

除此之外青海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优势, 同时举办了青海环湖赛和中国郁金香节、“青洽会”大型商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以及“中国夏都———西宁”品牌的打响, 青海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避暑圣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海旅游经济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 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建设方面的一大支柱。

据了解, 环湖赛不仅给青海湖周边的藏族牧民带来了商机, 更重要的是改善了青海的交通条件, 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环湖赛的推动下, 青海省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官员也对青海的道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称环湖赛道路甚至比“环法赛”路线的条件还要好。而且有了环湖赛这个噱头, 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青海观光旅游。

青海的生态资源丰富, 但其生态旅游发展还并不成熟, 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国企改革等资金需求量非常巨大, 资金短缺是其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 但青海省经济基础薄弱, 旅游产业规模小, 虽然国家在西部开发中采取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 但仅靠自己的力量和国家投入还远远不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可忽略高原能源的应用情况, 国家提出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想, 应运而生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中发现青海的很多能源也就是所指的自然条件都很适合推广低碳旅游的概念, 这也可以为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新的一步。

由于这里气候较为干燥, 地处高原, 氧气较为稀薄, 许多旅游者担心高原反应和气候不适宜的问题而放弃了来这里旅游, 如何做到改变传统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现有生态资源的形式, 为其加工包装, 做大力度的宣传, 提高人们的关注度, 吸引众目。

3 对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调动多方面力量开发和建设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 广辟财源, 多方集资, 解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开发旅游资源, 应树立长远观念, 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 应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 使北京和青海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

3.2 健全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管理者和后盾, 对于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用应做好相应的战略规划, 传统的旅游模式是高消费、高标准、低效率, 人们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上, 但由于旅游体系的不健全, 常出现导游逼迫游客消费, 旅行社服务质量差等情况, 所以一趟旅游下来没有放松心情反而给自己添堵, 还有因游客数量的增加及一些游客素质低, 导致许多自然景观现在不得不限人数, 限时间, 甚至出现关闭的严重现象, 所以, 如今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对此健全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更好的保证游客的权益, 更好地方便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欣赏, 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 践行绿色旅游的理念。

3.3 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不太成熟, 旅游生态意识还比较落后,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使生态旅游有名无实, 所以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 重在宣传生态旅游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及优势, 是游客切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贡献, 同时还可增强游客的生态意识, 为子孙后代造福。

4 结束语

如今, 旅游业迅猛发展, 很多人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4], 不似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仔细地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加以考察不难发现,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 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能排放传统工业废物, 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每到旅游旺季, 游人大量涌入, 信手丢弃的垃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危害。为了改变传统旅游模式的弊端, 对于开发和建设生态旅游资源, 我们选取了北京和青海两个具有独特之处的城市的生态旅游进行调研, 一个主要以历史名胜古迹著名, 另一个以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为主, 两个城市拥有如此之多的旅游资源, 若能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开展生态旅游, 必将为北京和青海开辟一条更为精彩的道路, 也能将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引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两相比较, 未来生态旅游在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将会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我国将采取多措施规范发展生态旅游[N].2012

[2]罗清.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的分析[J].消费导刊, 2008 (16) .

[3]祝思华, 张佳.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探讨[J].老区建设, 2008 (10) .

探究与比较 第2篇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个教学板块,这部分知识也是为学生奠定几何基础的内容.无论是从初中数学课本教材的编排上,还是教师普遍采取的教学形式上来看,针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都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很多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水平上比较缺乏.因此,教师要深入对于这部分核心知识的教学,要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上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掌握程度.一、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认知现状

要想深入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当深入考查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认知现状,并且挖掘该部分知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局限.“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是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慢慢形成系统接触的开端,这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内容的学习所打下的基础.从实际情况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初中生对于“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认知水平都十分局限,往往只是对于相关知识点形成了一定了解与掌握,然而,一旦过渡到对于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于知识的归纳演绎,学生便会面临各种障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找到完善对策.大多数中学生数学对于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相对不高.另外,在较高认知水平阶段的表现也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这样的问题之所以会普遍存在,这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在讲课时往往从头到尾将某图形在黑板上推理演绎一遍,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例如,已知正方形ABCD,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F,如果AC=CE,求∠AFC的度数.教师通常会将该题求解过程“演示”一遍,而没有深入地比较分析其认知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引导学生考试的倾向,并没有注重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教师就要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深化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构建.二、分析层面的认知水平要求

要想深化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基础,并且逐渐发展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首先,教师要从分析层面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简言之,就是保障学生对于相关的概念、性质以及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规律有良好的掌握.这是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与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够深化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的基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更深的挖掘.同时,教师要加强相关联的内容的比较教学,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点的实质,进而在分析层面上深化对于“图形与几何”的认识水平.让学生从分析层面提升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即让学生能够理解概念性的东西,了解其性质和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规律,通过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计算.具体结合等腰三角形例子来讲,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探索两者的性质,并根据这些要素和分析结果找到某种规律,从而弄清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这样,遇到具体几何问题时,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解决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分析结果,辨认这种平面图形,并且能对其进行分类.这是对于学生的初步要求,也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途径.三、演绎层面的认知水平要求

探究与比较 第3篇

一、多元鉴赏:多角度诠释浅易之文

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倘若教师仅停留于讲授散文大意,理解文章字词及主旨,学生将感到“食不饱腹”。因而,教师应对部分浅显易懂的唐宋散文进行多元鉴赏,下面将结合《伤仲永》一课进行以下探讨。

1散文关键字句的多元阐释

一种观点认为,“伤”是指“哀伤、惋惜”,表现作者对方仲永的惋惜;另一观点则认为,“‘伤’是‘伤害’的意思,意即‘遭到伤害的方仲永’”。持该观点的人表示,《伤仲永》以记叙、议论为主,若将“伤”理解为“哀伤、叹惋”,则抒情意味较浓,与文章行文风格不符。

笔者认为,议论部分“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显露了王安石的惋惜之情。他“伤”,仲永所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以金钱奖励才能的环境氛围;他亦“伤”,仲永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唯利是图,目光短浅;他更“伤”,那些才能不及仲永,却不能接受后天教育的可怜人。

2散文内容的多元剖析

在分析仲永悲剧发生的原因时,教师可结合散文内容进行如下剖析。

古时候启蒙教育备受重视,然而“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可见其父并未重视儿子的启蒙教育。此外,由于仲永天资聪颖,其后天教育被忽视。不难看出,光有天生的聪明,却缺乏受教育的经历,仲永渐而成为平凡之人。当今社会,父母想方设法让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天性被抑制,一味地学习而缺乏创新能力,新时代“伤仲永”的故事会不会重演?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反思,乡人听闻仲永天生有才,便授其父以钱财让仲永写诗,却没有人惜才而纳仲永为弟子,教他学习。加之,仲永“世隶耕”,作为农耕者的后代而非贵族子弟,很难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一出社会悲剧必然发生无疑。

二、知人品文:深入赏析精炼之文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5字,可谓十分精炼。林语堂认为,这是苏轼最精彩的散文之一,袁行霈亦评价此文为宋代笔记小品的“妙品”。初二学生往往能读懂散文大意,初步把握情感,但又会产生许多疑惑:为何苏轼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为何张怀民亦未就寝?为何作者自称为“闲人”?这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进行思考。

元丰六年,苏轼正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被困狱中的他多次面临砍头之灾,心情极度苦闷。期间,又传来了曾巩逝世的消息,苏轼顿时万念俱灰。但几个月后,他收到好消息:第四个儿子出生了!于是,五味杂陈的苏轼创作了《记承天寺夜游》,可见文中的“欣然”缘于其再为人父的喜悦。

解读该文的关键,是理解“闲人”的含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好似在自言自语,有点自嘲,也是自我宽慰。也许,是说给有着相似遭遇,同样被贬黄州的朋友张怀民。他安慰朋友:“怀民啊,终于可以做一回闲人啦!多么惬意!”可以假设,若这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头,他们一定高兴,大可尽抒闲情逸致,隐世颐养天年。只是,此时苏轼48岁,张怀民也并非垂暮之年。不想闲着的两人,却被迫闲了下来。“闲”便生了“愁”,壮志难酬之愁,怀才不遇之愁,世事难料之愁,生不逢时之愁……孤独寂寥,寂寞难耐,痛苦忧郁,种种可以形容愁苦之词已将此“闲情”缠绕围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极力渲染空明的景象,以展现自己内心的平静。只可惜,他终究掩饰不了心中的杂乱愁苦。那澄澈积水上交横的藻荇,那光洁庭院里竹柏四处摇晃着的影子,这不正体现着苏轼千愁万绪的心境吗?步调悠闲,心正忙乱,这才是“闲人”所处的状态。

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对精炼之文进行深入品读,观其景,悟其情,让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特点,同时之于文眼“闲人”的把握,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实现浅文深教的教学目的。

三、比较阅读:对比感知相近之文

“比较阅读是通过把握同类、不同教材的共性和个性,来感知文本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比较的两篇散文虽具共性,但也各有不同。《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同属山水游记散文,文章以自然山水为依托,或借景言情,或感事抒怀,然而其行文手法有明显差异。

1“情”与“景”

《小石潭记》融情于景、以景托情。柳宗元是写景能手,用清丽的笔调再现实景,予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此时柳宗元被贬,内心愤懑,但看见美景仍“心乐之”,前去观景。但整个观景过程毫无快乐可言,反而由露出石潭的岩石、清冽的水、翠曼的绿树所构成的冷色调绿景,越发烘托景色的幽静凄清。结尾部分“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显露了柳宗元凄苦幽愤的观景心境。《醉翁亭记》偏于抒情,采用由景入情的叙写方式。文章以写景为开头,从琅琊山至醉翁亭,视点由远及近。欧阳修与柳宗元有相同的境遇,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全文弥漫一种“乐”的氛围。他乐于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的好山好水。

2“物”与“我”

王国维认为,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小石潭记》中一个影藏的“我”一直游走在小谭间,柳宗元运用“移步换景”手法领着读者观景,营造一种“无我之境”。难道小谭真的如此凄清?诚然不是。文章所呈现的景物,如“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的怪石,“犬牙差互”不知其源头的河岸,恰恰是柳宗元幽寂心境的反映。

《醉翁亭记》则给予读者一个“有我之境”,作者“醉”在其表,“乐”在其里,心情愉悦的醉翁将文中景物添上了“乐”,涂上暖色调。水声潺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亭子像鸟一样张开翅膀,高踞于泉水之上,可以感受到景物描写中“我”的存在,并影响着周围景物的变化,赋予其灵动活泼之感。而后文,不仅有“我”的存在,还有百姓、鸟兽的参与,使得整个氛围和谐喧闹,富有情趣。

唐宋散文观照现实生活,以突破性的多样风格于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教学中,对于浅易之文,教师应抓住关键词句及文本内容进行多元鉴赏。此外教师需重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讲解,这可作为学生课前自主合作的小任务,在课堂中分享。针对有共同特点的文章,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为日常写作积累素材。

南阳与恩施烙画创作题材的比较探究 第4篇

一、烙画概述

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火笔画,古称“火针刺绣”;在烙画创作中,创作者运用高温,以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丝绢、宣纸、竹木等材料上绘制图案,这一创作方式是借助中国画的创作材料与烙制技术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烙画作品。

据有关记载,烙画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东汉时达到鼎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史变迁烙画技艺曾一度失传,直到1877年(清光绪三年),南阳民间艺人赵星三将烙画制作成工艺画,烙画才成为一种特殊的民间工艺品。“烙”的技术演变在众多文献里可见,我国早期著名的文字学家康殷撰写的《文字源流浅说》第五章中详细论述关于熨字的演变过程:“古代火烙疗法,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说的‘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肋下。’又见《韩非子》‘上古之时按抚毒熨’的熨字。形象石块,旧籍论记医事,多见‘石’字,殆皆烫具。由治病转为治人者,又由熨烙人转为熨平缯帛。”1汉代烙马印是迄今记载最早的烫具。在邓散木的著作《篆刻学》中介绍:“古印有极大者,其上多附直钮,就引文以观,意为烙马或钤于廪粟之用,大都以铁为之。”2并且在我国古代已出现了在竹制笔杆、笔筒、筷子、烟袋杆等物件上烙制各种图案,具有细腻、典雅、质朴的艺术特色。

烙画近似于绘画中的素描画,其线条流畅洒脱,变化多端,同时,烙画又不失水墨情趣,能够利用烙笔表现出水墨画种的晕染效果。画面整体呈茶褐色,古朴文雅,形神兼备。烙画火笔工具的介入,使创作者对温度的控制成为可能,使得烙画艺术创作变得游刃有余,创作工具的改变极大的丰富了烙画艺术的表现效果,同时也增添了作品古朴典雅的韵味。清嘉庆丁卯锓版印行道光辛巳年重印《双藤书屋》有序“罗云山人火画歌”:“赵城籍班禄,别号罗云山人,工火画,深浅阴阳,毫厘可辩,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具有生气。今老矣而技益工,已巳秋为平定李丈(培荣)作枯木竹石一帧,萧然意远,为作此歌。”清《中国艺术家征略》卷五《武疯子传》记有武疯子烙画故事。“武疯子云南之武定人特有巧思,能于竹箸上烧方寸木炭。画山水、人物、台阁、鸟兽、林木。曲尽其妙,常画凌烟阁功臣。瀛洲十八学士,须眉意态,衣褶剑履,细若丝粟,而一一生动。”

近些年随着烙画工具的改革、工艺的革新、题材的拓展,中国的烙画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创作材料选择上,烙画由单一的木质材料拓展到布、纸、绢和皮革等,材料还需要结合作品的题材加以选用;以人物题材烙画为例,在创作肤色比较粗黑的人物形象时,可以选择质地较粗糙的木材,而烙绘年轻妇女或儿童人物时,可以选用色泽洁白、木质细腻和纹理较浅的木材,同时,还要考虑板面有无裂痕、接缝,以及色泽是否一致等,有助于创作出的烙画作品产生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南阳与恩施烙画创作题材内容比较

烙画地域分布很广,因地域和文化差异使烙画创作题材呈现不同。南阳是烙画的发源地,恩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通过对南阳和恩施烙画的实地调查,试图对南阳与恩施烙画创作题材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是烙画中常见的题材,但因地域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南阳和恩施的创作者在对自然风光题材表现上有较大的差异。河南南阳具有代表性的此类烙画作品有:《黄山迎客松》《映江晓雾》《漓江山影》《太行秋色》《旭日东升》和《清溪流霞》等;湖北恩施就其题材的代表作品有:《董家河》《家住清江旁》《卧龙吞江》《大峡谷朝天笋》和《白果坪风光》等。

从两地的烙画代表作品中看出,南阳烙画在创作选材上多以描绘祖国名山大川为创作蓝本,作品的尺幅较大,多以宣纸烙画为主,款式以横幅、长卷居多,运用烙画技法对我国壮美山河的展现,更好的使创作者表达出自然山川的大气磅礴之势。恩施烙画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独具匠心,以体现恩施特色的美景如清江、董家河、大峡谷为标志,凸现出浓郁的土家族苗族风俗民情;恩施烙画作品在创作的尺幅上多小于南阳烙画作品,因受选材的影响和创作者的喜好,多以丝绢烙画为主,款式以斗方、中堂居多。《董家河》这幅烙画作品表现的就是一位土家族船夫撑着小船,船头坐着一位身材纤细,身着土家族服饰的女子;水波荡漾,小船从河面驶过荡起层层涟漪;也清晰的表现出了树在水中生的秀美景色,整幅作品与南阳烙画作品的颜色上相比,其画面整体色调为浅棕色,与平静的河面交相呼应;而南阳烙画作品《太行秋色》和《映江晓雾》以焦棕色为主色调与选材巧妙融合。由此可见,南阳和恩施自然风光类烙画作品,在烙画创作中作品形式和色彩搭配要和创作题材保持一致,使作品营造出一种自然美与心灵美的契合。

(二)历史传说

历史传说题材在烙画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选材角度,笔者对南阳与恩施此类题材的烙画作品收集整理中发现,南阳烙画主要以汉族历史传说、人文典故和神话传说为主,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因南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使得在创作此类烙画作品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经典作品数量多;而恩施烙画创作者主要选用民族文化和历史故事为烙画创作题材,创作视角更加新颖独特,并且作品表现形式以多幅画作组合展现,是对传统烙画创作形式上的一个创新。

南阳烙画代表作品:《西施浣纱》《三顾茅庐》和《女娲补天》等是从历史典故的选材角度创作;而《水浒一百单八将》《红楼十二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采用四大名著作为创作选材背景;最为著名的南阳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从历史名家画作的视角选材;与上述创作题材不同的还有《百子图》《麻姑献寿》等是具有美好象征寓意题材的作品,作品形象的表现出百姓观念里对多子多福、长命百岁的美好向往。恩施烙画代表作品:《容美纪游组图》,创作者选用清代顾彩的游记与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土司文化结合,作为恩施烙画素材,可以说是历史故事和民族文化的巧妙结合;在创作形式上,传统烙画作品多采用单幅作品呈现,而恩施历史题材烙画作品是由四幅情节连贯的烙画组合而成。从两地烙画作品的画面布局看,《容美纪游组图》中每幅画的留白较多,画面淡雅舒朗;清人邓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画面中“疏”与“密”的关系,“密不透风,疏可跑马”。3而南阳此类作品整篇布局留白较少,画面较为紧实厚重,从而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南阳和恩施历史传说题材的烙画作品有着人物塑造生动、故事情节丰富、趣味性强,并且神话传说类的作品蕴含着美好的寓意的艺术特点。南阳烙画创作题材更为经典,选材角度更为全面。而恩施烙画创作者的选材视角更具独特性。

(三)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极具地域性的烙画创作题材,南阳地处中原,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融,促使南阳文化积淀深厚,但民族特征并不突出,使得此类题材的烙画作品在南阳十分少见;恩施由于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地处武陵山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多数,致使恩施此类烙画作品极具少数民族地域风情,因此在恩施烙画作品中此类题材最为常见,而且创作者对此类题材的烙画创作十分青睐。

恩施烙画代表作品:《五里老街》《摆手舞》《苗鼓》《鸣琴追月》《吊脚楼》《土家风情》和田氏土司群像等;《摆手舞》和《苗鼓》主要借助当地特有的民族舞蹈样式,展现恩施极具土家族、苗族特点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画面以人物为主体,舞者姿态生动而富有动感。《五里老街》在选材上打破了传统绘画创作内容的单一性,将恩施百姓与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完美结合,画面从整体上看民风淳朴,百姓神态各异,对当地民间传统文化作了很好的诠释。恩施土家族建筑类烙画作品《吊脚楼》也同样以系列烙画作品的形式呈现,整个系列由六幅作品组成,主要描绘的是深山里的吊脚楼。因此,民风民俗题材是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创作素材,也为烙画创作题材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三、结语

在当今艺术走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烙画艺术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题材是烙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烙画创作题材因地域差异而特点分明;南阳烙画,无论是自然风光题材的烙画作品所体现出的震撼感,还是历史传说类烙画作品中对经典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都说明南阳烙画创作者遵循了传统中国画的选材方法,使作品具有中原化特征;恩施烙画,在自然风光题材中多选用当地秀美山河作为创作素材;并且还有《摆手舞》《苗鼓》《吊脚楼》等富有浓郁土家族、苗族风情的烙画作品,可以说是为传统烙画选材开辟了新的视野;另外在技术上将烙铁带笔采用中国画中散点透视与润染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工笔重彩的效果;这样便形成了在原来古朴典雅的风格上又增添了完全能和国画相媲美的烙制艺术,为烙画创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带来很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朱林寿编.中国烙画艺术大典[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2]南阳地区地方志总编室编.南阳土特名产[M].河南人民出社,1987.

[3]黄兴维.南阳百科辞典[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4]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J].美术研究,1990.

[6]艾秀琪.中国烙花技法[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7]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5.

[8]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让比较探究走进语文课堂 第5篇

——我对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理解

新湾镇中学

许帅

随着课改春风的到来,各地区教材焕然一新,我们所在的益阳地区初中语文课程从2010年开始改用北师大版教材,同时也是湖南省唯一使用该教材的地区。该教材编排无论从主题上、课型上都有鲜明的特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今已过三年。

今年中考刚刚结束(2013年6 月23 日),红网百姓呼声益阳版上出现了一个热帖:《恳请益阳教育局退订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改为人 教版》。大意是楼主认为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高难生僻,希望益阳教育局能改回人教版。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纷纷跟帖,有支持也有反对,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平心而论,新北师大版在整体编排、单元设计、文体量化、深度广度高度上,较传统的人教版都有颠覆性的改变,这自然使用惯了旧版教材老师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束手无策。但新教材真的是不好用或是不能用吗?有人曾戏谑:把北师大版教个来回,相当于中文研究生毕业。我作为益阳地区第一批完整使用改版教材的老师,研究生自是不敢当,但个中艰辛,却是比旁人能多体会几分,一些感悟或许也能与同行共勉。

北师大教材是运用比较探究这个原创性设计来安排的,比较探究贯穿整套教材的每一册的每一单元。这在人教版中是很少出现的。它打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惯例,将题材相同、相近的数篇文章组成单元,按主题进行组合。编者选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

同体裁的作品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才显出个性的多彩、心灵的丰富、语言运用的出奇制胜,才显示经典文本的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纵向的可比性。一个单元中的几篇阅读课文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在一个单元里既可就“共性”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也就是在同类文章里发现其不同的东西;又可就“个性”进行比较,异中求同,也就是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其相同的东西。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争议时因为接触新版本的语文教师,大多数忽视了北师大版编者的“温馨提示”,把不同的教法统一化,都以主讲这一模式贯穿到底,忽略了比较探究在课堂上的运用,使教材完全失去了个性。

就北师大版编者提出的比较探究法,我认为它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同一教学知识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求同寻异,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中,寻找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关键。常见的比较法有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种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一、比较字词句,让学生推敲文字的妙用。

为了让学生较快的领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妙处,教师可以对某些字词加以“改造”,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似与不似之间去玩味、推敲,最终探究出文字的奥妙。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如何遣词造句,更能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可以故意改成“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让学生通过反复推敲,体会“敲”字的妙用。

当然,这种相似的比较,往往是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看似信手拈来的比较句,往往要花费教师的大量心血。

二、比较题材,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精彩纷呈。

不同的题材表示不同的主题,即便是题材相同,但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其思想和主题也就不同。例如,同样写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流露出与友人分别的恋恋不舍;柳宗元的《江雪》又展现出一个不与世俗同污的蓑翁形象;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却借景抒情,高唱当代无产阶级英雄的赞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题材的比较,展现同一题材精彩纷呈的作品,对于学生审题立意、确定中心大有益处。

三、比较体裁,让学生感受异曲同工之妙。

同一题材,可用不同的体裁表达,这种比较是北师大版教材的鲜明特征,编者通过每一单元的同一主题,编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而正是这些文章,折射出本单元的主题。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斑斓春色”,编者就这一主题安排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散文《春》,古诗《江南春》、《游园不值》,科普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现代诗《初春》等。

体裁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特色进行归纳、阅读、复习,同时也对学生写作重点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启发。

四、比较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小说和戏剧中,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他们进行对比分析。既使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在同一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对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和智叟进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进行对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进行比较。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材中有如此多的比较点,因此,我们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同时,让比较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比较中分析,在探究中创新,这样使教学更有意义。

当然,教师在进行比较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把比较探究课放在第二课时

因为比较探究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文本的情况下展开教学的,若学生不熟悉文本,又如何去比较,更谈不上探究了。

2、比较点的确定是教学的重难点

比较探究文一般来说是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筛选,有取舍。不管是选择字词句为比较点,还是题材、体裁、人物为比较点,都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来确定最恰当的比较点。所以说课堂的预设很重要,寻找最恰当的比较点是教学的重难点。

3、大力倡导发现性学习方式

比较探究课的课堂是开放的,活跃的,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发现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因此,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应充满建构和生成

语文课堂要打破原有的老师问,学生答,如何突破问答方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教材重新组织与整合。教材只是一种静态的、潜在的资源,需要教师着意地去开发与创造,这样才能让教师、学生、文本进行有效地互动对话,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充满了建构和生成。

探究与比较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15-01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认知水平是使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的不同状态层次。学生认知水平会对其思维(包括图形与几何思维)造成影响,它有如下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它可以作为衡量初中学生对图形几何学习质量的依据;另一方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有必要就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探究。

一、初中数学学生“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认知水平大多停留在以下层次上:几何直观水平,几何理论构建分布,数学成就和认知水平之间的联系及数学认知水平等。我国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了数学学习认知水平的重要性。已有的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研究重点在以上所述范围内,对其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中学生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水平相对不高,另外在较高认知水平阶段的表现也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我国自开设数学教学课程以来,虽然在大纲上有所改革,但在图形与几何课程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初中平面几何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因为其过于强调利用公理化体系证明一些几何图形性质。在逻辑论证和推理方面也是。教师在讲课时往往从头到尾将某图形在黑板上推理演绎一遍,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例如此题:“已知正方形ABCD,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F,如果AC=CE,求∠AFC的度数。”教师通常就会将该题求解过程“演示”一遍,而没有深入的比较分析其认知水平。这种引导学生考试的倾向比较明显,并没有注重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图形几何认知水平。

二、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认知水平比较

1、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分析

本文在深入分析范希尔理论的基础上,理出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分析构架:将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分为四类,分别为视觉、分析、非形式化演绎和形式化演绎。以教材中“等腰三角形”教学为例分析如下:

(1)视觉水平。即了解概念,初步认识图形几何。结合教学例子来讲,就是学生从观感上认识等腰三角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够对其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轮廓特征,从感官层面解决基本几何问题,但是不能用等腰三角形这种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来分型图形,也无法对其进行概括性的论述。(2)分析水平。即能理解概念性的东西,了解其性质和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规律,通过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计算。具体结合等腰三角形例子来讲,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分析等腰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探索二者的性质,并根据这些要素和分析结果找到某种规律,从而弄清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这样在遇到具体几何问题时,就能就能形成自己的解决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分析结果,辨认这种平面图形,并且能对其进行分类。但是这个水平层次的学生无法弄清楚等腰三角形边与角的组成要素内在性质之间的关系。(3)非演绎形式水平。即学生可以掌握几何图形性质即其之间的内部关系,对几何定理也能熟悉的掌握。具体结合等腰三角形例子来讲,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等腰三角形特征与这种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能对等腰三角形要素特征有一定的理解,比如能掌握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内在属性;能够利用掌握的性质特征及定理,对等腰三角形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是缺陷是对等腰三角形还没有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体系,解决实际几何图形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4)形式演绎水平。即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定理性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本例中表现为,学生能够根据掌握的性质及定理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利用逻辑推理演绎验证自己猜想的正确性;能够系统的掌握等腰三角形概念、定理、性质等的关系,并且能形成自己解决实际几何图形问题的思路;能够将定理进行推理运用,推出逆定理。

2、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内容分布

已有的研究表明,初中数学图形几何领域学生的几何认知水平为2(分析水平),出现了学生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比课标和教材认知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从我们上面分析的课程标准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构架来看,如果在图形几何领域数学教师使用的教材是一个标准,而学生的图形几何认知水平却没有达到教材相关认知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教学内容,在学习图形几何课程内容时思维阻塞,不也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从初中数学图形几何知识点水平变化趋势上看,在引入新的图形几何知识点时,学生都会从之前相对较高的认知水平降到低水平上,随着教学的向前推进,会呈现逐渐认知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材的认知水平是混合分布的。虽然这种分布是混合式的,但从具体的图形几何教学内容来看,其认知水平的分布时有规律可循的。即引入相对较为独立的图形几何知识点时,认知水平都是由低到高分布的,这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这种认知水平分布状态下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点学习新知识,由易到难,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尽管目前初中数学教材编写中加入了大量水平3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图形几何认知水平毕竟有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从较低认知水平向高认知水平过渡。

参考文献:

[1] 任利娟.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教材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0.

探究与比较 第7篇

利用视频分析法探究小球“二维碰撞动量守恒”既有利于学生对动量守恒物理知识的完整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及基本的数字化研究方法。本论文分别利用“连拍合成技术”“高速连拍技术”和“摄像技术”三种技术对小球二维碰撞动量守恒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准备

1.实验工具与软件:CASIO(EX—FH100)数码相机、计算机、三脚架、光滑的玻璃平面、水平仪、两个颜色不同大小质量相同的直径为25mm的小球、Mr.capto频闪截屏软件、几何画板等。

2.实验环境与条件:在进行实验之前要保证平面和相机水平,玻璃面尽量光滑使摩擦力减少到最小。这里我们用到水平仪分别对相机与平面进行校准,如图1和图2。

实验过程

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合成技术”“高速连拍技术”“摄像技术”结合频闪截屏软件与几何画板软件,分别对两球斜碰过程进行图形获取、图像处理、数据分析。

1.连拍合成技术

(1)图像获取

通过相机的BS功能键进入到情景模式区,选定“连拍影像合成”,如图3。

拍摄的时候,相机会以5张/秒的连拍速度捕捉一个连贯的动作。两个颜色不同、大小质量相同的玻璃球作为研究对象,在光滑平面上,让绿色小球碰撞蓝色小球,拍摄小球的二维碰撞过程,获得连拍合成图像,如图4所示。

(2)图像处理

1将图片粘贴到“几何画板”中,利用“点工具”将图片中的绿色小球和蓝色小球分别用绿色圆点和蓝色圆点表示出来。

2点击工具栏中的自定义工具项目,选择圆工具中过三点的圆(虚线),如图5所示。选择图片中圆表面的任意三点,软件就能将小球圆心标识出来。

3选择移动箭头,鼠标移动到圆上点击鼠标右键,会出现如图6所示的对话框,选择隐藏圆。圆框消失后,将鼠标移动到圆表面的三个点,点击右键,选择隐藏点,依次将三点全部隐藏,最终圆心就能确定了。

4选中各点点击“度量”菜单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就可以显示小球所在位置的坐标值,再点击“显示”菜单中的“隐藏照片”。

图像处理结果如图7所示。

(3)数据分析

选定各点坐标再点击“数据”菜单中的“制表”,可以得到横纵坐标的表格。由于玻璃板光滑,可以认为小球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可以通过得到,其中。经过计算算得在x方向动量误差为9.7%,在y方向动量误差为4.9%,平均误差为7.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二维碰撞过程的动量守恒得到验证。

(4)注意事项

此相机的连拍速度是5张/秒,如果物体运动速度太快,相机合成效果不明显;物体运动速度太慢,画面重叠,所以在做实验前要了解相机的连拍速度,以便对小球运动的速度合理控制。

2.高速连拍技术

按连拍(HS)按钮,如图8所示,将连拍速度设置为40fps,最多连拍幅数设定为30,预先记录连拍设置为0.3s。半按快门钮,进行预先记录拍摄,等到理想拍摄时机时,完全按下快门钮,拍摄想要的图片。两个颜色不同、大小质量相同的玻璃球作为研究对象,在光滑平面让绿球碰撞静止的蓝球,连拍小球的二维碰撞过程,然后通过几何画板对图像进行拼接处理。

光滑平面连拍:绿球碰撞静止的蓝球,如图9所示。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步骤与连拍合成技术相同,最后算得误差平均值为3.5%。

3.视频频闪截屏技术

在拍摄方式中,将动画方式旋钮转至(HD/STD)选择高速动画(HS),按动画按钮开始拍摄,分别在光滑平面让蓝球碰撞静止的绿球和非光滑平面让蓝球与绿球互撞,碰撞完成后,再按动画按钮结束拍摄。然后用频闪截屏软件Mr.Captor对拍摄的视频进行频闪截屏,点击“选项”菜单中“参数”命令,将弹出参数窗体,在“定时/视频”中设置频闪周期为0.1秒,设定图片保存路径。点击“”按钮,在屏幕上圈定单摆振动的截屏区域,再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取“开始定时捕捉”命令,于是所捕捉的图片被记录在相应的文件夹中并被自动编号。最后通过几何画板对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处理好一张图片之后,隐藏图片,拖进下一个图片,逐个处理,这样每个小球运动的轨迹就能记录在几何画板之中了。经过计算算得平均误差为26.75%。

三种技术总结与对比

通过对这三种技术进行实验,总结出每种技术的特点与差异,总结如表1。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此实验误差与数码相机的配置有极大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以及课程的需要选择以上方法探究二维碰撞动量守恒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设备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运用数码相机探究二维运动打破了只限于探究一维运动的常规,并且数码相机携带方便,易于学生课下探究[3]。探究性学习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等过程,而运用数码设备则可以帮助学生更便捷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学校的课堂教学,物理教师对数码相机、多媒体技术宠爱有加,正是因为它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设计理念,让教学设计的思路越来越宽。运用数码设备进行探究实验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让原本抽象的问题可视化,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也让我们原来想到但做不到的事情变成现实。

摘要: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与实验一般只涉及两小球在直线上的碰撞,二维碰撞运动是新内容。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验方法,分别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合成技术”“高速连拍技术”和“摄像技术”对两球斜碰过程进行图形获取、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分析总结得出尽量减小验证二维动量守恒实验误差的技术方法,以便增强课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美术作品展览的抽样考察与比较探究 第8篇

一、美术展览概述

(一) 美术展览概念

美术展览即在一个场合当中, 在同一时间之内, 将若干个美术作品同时向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人公开展示。可以严格定义为在一定的团体组织下, 进行不定期的个人或者团体美术作品展览, 比如由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主办的主题展览, 在主题展览当中又可以分为有审查展览和无审查展览。进行美术展览的场地可以是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学校、剧场以及俱乐部等。

(二) 美术展览发展史

现代美术展览首先是1907 年的上海图画音乐专修学校在进行招生之后在学校举办的成绩展览;一年之后, 松江女子美术学校也对学生的作品成绩进行了展览, 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图画、刺绣等;1912年8月20日, 上海城东女学书画研究会开展了一次展览, 展出的作品达到90 余件, 包括《静观自得》《寿》《智勇仁山》《空寂舍》以及《梅花》等作品;1914年的11月份期间, 上海举办了“普益习艺所成绩展览会”, 此次展览的种类繁多, 包括图画、泥塑、竹丝等;1916年8月5日, 在上海再次举办了“普益习艺所书画展览会”, 此次展览的作品包括名家的书画作品和各科学生的优秀作品。

二、对美术作品的比较研究

(一) 对于美术作品的比较研究

1.获奖作品总数繁多

在我国的美术展览当中, 从2004年的8月到2005年的1月, 我国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共有10届, 以这10届的美术展为例, 展出的形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9 个城市的10 个展区进行的, 时间从2004 年的8 月19 日开始, 一直持续了3个多月之久;第二阶段是从2004 年12 月10 日开始, 到2005 年1 月8 日结束。从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 我国政府对于美展已经保持了足够高的重视度, 邀请了港澳地区的美术家前来参展, 并且从港澳地区的美术家作品当中选出特别奖。在美术展览的展出形式上来讲, 美术展览的地域越来越广泛, 已经不局限于大陆, 吸引了港澳台地区更多的美术家进行参展,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国美术展览。与此同时, 在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当中, 还特别组成了港澳台组委会, 在港澳台地区进行美术作品的征集, 对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团结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往年的数据调查, 在1979 年的第五届全国美展当中, 共展出417件作品;到了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当中, 共展出了3724件作品。在这两届的美展期间, 政治和经济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自从第六届全国美展举行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美术作品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到第八届全国美展的时候, 美展的规模已经发展到省、市以及自治区, 获奖作品也在逐年攀升, 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 政治和经济因素给美术界带了巨大的变化。

2.获奖作品种类增多

在历年的展览当中, 第十届全国美展的种类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壁画、漆画、年画、宣传画、插画以及连环画等种类, 多达13个美术种类。相比第一届只有木刻的全国美展种类已经增加了很多, 但是相对的也有很多消失或者演变成其他种类进行展出, 比如素描在现代美术展出当中已经消失, 画报已经演变成了插画, 而窗花和剪纸会在宣传画当中经常见到。据调查显示, 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当中国画、油画、版画的数量是相当多的, 而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作品的门类有国画、油画、版画以及艺术设计。从这种现象上看, 一方面显示出了美术作品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情感,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人们对审美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现阶段, 艺术设计在美术展览当中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重要的美术种类。

3.艺术设计展区

近些年, 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 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 艺术设计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美术门类。因此, 从第九届全国美展开始, 设立了艺术设计展区。艺术设计相对于其他的美术门类来说, 操作也是相对简便的, 应征作品可以直接由作者寄送到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 省略了中间的环节, 艺术设计参展作品数量增多, 但是获奖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相对较低。

4.对于小画种的扶持

近些年, 从获奖作品的种类当中可以看出, 小画种的获奖率是相对较低的, 但是在第十届全国美展当中, 小画种的获奖率却是相对较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支持, 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对于小画种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近些年, 政府对于年画、宣传画以及连环画进行了大力的扶持, 在一些些宣传海报当中出现了很多, 成为了政府的重点点保护对象。与此同时, 在第九届全国美展当中中, 壁画和艺术设计已经实现并轨, 但是在第十届届全国美展当中, 艺术设计又成立了单独的展区区, 壁画也成立了专门的展区。

(二) 现代艺术设计对于社会的影响

现代艺术设计属于刚出现的新兴事物, 和传传统的美术门类相比, 突出的特点是融入了日常常的生活元素。在一些作品当中, 充分地体现了了艺术文化和商业产业的气息。这种状况一方面面体现了人类对于艺术审美的需求, 也在另一方方面表现出现代设计的生活化、商业化。但是在在众多的从事美术事业的美术家当中, 没有较为为成熟的艺术设计作品, 就算参加了全国美展, 获获奖几率也是不确定的。因此, 艺术设计往往和和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在各类艺术融合的时代, 对于艺术表现的对对象以及艺术表现的方面已经没有了很明显的界界限, 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各类画种的表现范围围得到扩展的现象, 比如国画当中会吸收油画的的厚重感和立体感, 油画也会模仿版画中的效果果。在很多美术作品当中, 最原先的语言已经得得到了融合, 艺术的边界得到了无限扩大, 对于表表现语言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感觉, 体现更多的的是对于艺术的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从美术展览的主办形式以及及美术类别当中, 体现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以及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我国在提高经济的同同时, 也在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领域。自从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美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发展, 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路径和和交流空间, 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由被动转为主动动,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美术的交流和融合合, 对于推进我国的美术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至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居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 美术作品展览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美术展览兴起是在20世纪初, 到民国的时候已经盛极一时。美术展览的发展表明我国近现代美术的展示和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已经逐渐成为了艺术观念和主张、美术作品和思潮进行交流的媒介。本文首先对美术展览进行了概述;其次, 通过对往届美展的比较, 重点阐述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美术展览,举办形式,展示内容

参考文献

[1]朱亮亮.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 (1911-1949)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李万万.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体制的转变与美术展览制度的雏形[J].中国美术馆, 2012 (6) .

初中语文中的比较与探究教学法 第9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比较探究课教学中, 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比较法教学, 求其同寻其异, 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思考, 在比较中学会学习, 在比较中悟破天机。比较探究法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 辨析异同, 找出联系, 把握规律, 进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比较探究, 尽管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 但总的来说, 方法有两种。

1. 同中求异, 又称求异法。

即在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或内容中探求其相异之处, 研究其特征, 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八年级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 我引导学生对两首词作对比, 陆游笔下的梅花是“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毛泽东笔下的是“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同样是写梅花, 为什么不同呢?这就要善于运用比较思维的方式。

(1) 首先对两个句群进行综合, 以理解其意思, 学生从中悟出:前者的梅花饱受风雨摧残, 冷落孤寂地开放着, 无人赏识过问;后者的梅花是一支迎寒怒放、开得俏丽的梅花。

(2) 要结合时代背景、人物的思想进行比较:陆游当时正遭到政治的打击排挤, 政治上很不得意, 他用梅花来比喻自己, 抒发悲观消极而又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这与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局限性有关, 因而笔下的梅花形象就显得哀怨凄凉。而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 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因此笔下的梅花形象就显得积极向上。

2. 异中求同, 也叫求同法。

即在不同语言形式或内容中探求其相同或相似之处, 研究其规律, 以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能力。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 我选择了课外文章《变色龙》与它进行比较探究, 探究的问题确定后, 学生查阅资料, 讨论分析, 得出了研究结论:两文惊人地相似:两位作者都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两文写作时间仅差一年;两篇惊世之作在情节构思上都突出了一个“巧”字;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突出了一个“变”字;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比”字;所写的人物事件都突出了一个“小”字;而表现的主题都突出了一个“大”字。

在教材学完复习时可采用比较复读学习, 把《春》与《背影》比较, 有助于学生领会朱自清散文的风格;把鲁迅的《孔乙己》、《故乡》、《社戏》三篇小说比较, 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鲁迅小说的精髓;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比较, 有助于学生体悟仕途沉浮是古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际, 宦场失意的创痛化作了流传千古的篇章,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是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秉持的作风:《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 《小石潭记》也几次提到“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但这里的“乐”, 包含着浓浓的压抑和苦涩。面对困境, 欧阳修比较洒脱和旷达, 他能“乐其乐”、与民同乐, 很好地转移自己的情绪;而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就显得更为沉重一些, 不过他也不是一味陷于消沉的情绪里不能自拔, 在《捕蛇者说》里柳宗元同样表现出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昭显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操守与情怀。诸如此类的比较, 不一而足, 关键是找比较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寻找比较点的。

选定比较材料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材料, 选择最佳可比点。文章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 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 思维常混沌模糊, 面对诸多的信息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不知从何比起,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方向。事实上任何两则或两则以上阅读材料, 只要具备相关性, 就有可比点, 捕捉这些可比点, 找准切入的最佳角度, 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一环。比较点选择得合适, 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围绕一个角度思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可比点呢?一般通过下面四步完成。

1. 精读。

比较阅读的关键是比较, 但它必须以精读分析为基础。对于“精读”, 朱熹曾有精辟的论述:“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大抵观书, 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深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逐字逐句的钻研品味, 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信息的读, 是一种究其内在精髓, 全面掌握内容, 深入理解特点, 融会贯通, 经过操作使其内化的读。阅读时要精神饱满, 心神专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而在比较阅读时, 只有学生通过对比较的文本进行精细的阅读, 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才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可比点, 确定比较的目的和方向, 才能在对文本比较中探寻其内在的规律。

2. 疑问。

疑, 思之始, 学之端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生疑、质疑、解疑, 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质疑可以说是学生感悟文本的结果, 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见解的一种形式, 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比较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比较的文本处处生疑, 步步质疑, 不仅要问作品写了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这么写, 而且要思考文章有哪些方面可进行比较, 有何异同, 为什么有此异同, ……层层追问下去,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加深了, 对文本各自的特征也更明了了。

3. 筛选。

比较点的选择体现着比较的意图, 带有明显的目的性, 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 它主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对象来筛选确定。在比较材料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 面对诸多的信息, 教师要让学生以“研”的姿态去审视, 要引导学生在精读文本、层层质疑的基础上透过语言文字挖掘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最能深入挖掘文本、最有探究价值的比较点。

探究与比较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探究,比较思维,方法

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习科学、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但现实教学中教师更愿意把它作为学习内容, 这是因为教懂一个探究远比教给学生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来得更直接和简单。表现在课堂中, 讲探究仍是探究教学的主流。表现在教学评价中, 学生只会做熟悉的题目, 对于新情景下的探究就显得力不从心。归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缺乏方法上的引导。而在诸多方法中, “比较”尤显得突出, 这是因为:

初中科学是学习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无论是运动前后、变化前后、概念之间、对照实验中都明显存在着比较思维。加之, 学习本身就是让学生在未知和已知之间建立联系, 形成矛盾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过程, 同样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显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 即比较思维能力。它要求把若干同一属性的现象或人物等进行对照, 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从比较中归纳出具有实质性或有意义的结论。很显然这又与探究教学的过程和目标相当吻合。正因如此, 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例, 阐述“比较思维”在探究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运用比较思维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重要目标之一。虽说观察是提出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为什么看到同样的现象, 有的学生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而有的学生却不能。这主要还在方法上的问题, 即有没有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认知进行了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是否运用了比较思维是“观察”和“看到”的主要区别。因此, 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 形成矛盾冲突, 再根据这个冲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提出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

二、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猜想

进行猜想和假设的学习目标指出: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 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设。很显然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和知识和猜想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再加之, 作出猜想和假设很多时候就是要确定变量, 而变量就是两者之间或者是同一物体前后变化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要寻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就离不开“比较”。这足可见比较思维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比较的方法经常性的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猜想能力。

三、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设计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不管是教材内容中介绍科学规律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 还是课后安排的学生实验, 所有实验的设计中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对照原则。应该说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是初中科学实验设计方法上的重要特点, 这也就注定了比较思维的重要性。这是从实验方法上讲, 但本文主要还是要谈一谈比较思维在实验设计各细节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器材的选择、放大实验现象、实验设计的技巧、实验步骤的顺序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积累实验设计所需的元素, 再加上通过“对照实验”在方法上的学习, 共同来提升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学生只能借助于平常的学习, 在日积月累中感受实验设计所需的元素, 以及实验设计的方法。而其中很多的内容的学习,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也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让学生更信服。这是因为实验设计的好与坏, 行与不行, 简单与复杂, 方便与不方便, 可操作与不可操作等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你与我的比中体现出来。因此, 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比较是提升学生实验设计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检验

获取事实与证据:即要通过实验或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 在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检验假设。在这过程中,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由于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原因必须借助于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无论是概念的形成, 还是规律、方法的得出, 总是要依赖于归纳的方法。而归纳法的核心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而寻找共同点的基本方法就是比较。毫不夸张的说:探究中“处理数据”的主要手段就是比较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被动使用比较法最明显的环节, 但不能因为常见而忽视了它的价值。

例1:影响压强的因素

教师:根据我们收集的实验数据来看, 应该第几组为对照组?为什么?

学生:第2组, 因为第2组和其他两组都有一个是相同的。而1、3两组都不同。

教师:对, 那1、2两组什么相同, 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2、3两组又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学生:……

例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拓展生长素的作用学习生长素的两重性时, 通过每一条曲线前后的比较可得出:根、芽、茎三个部位的生长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 促进作用先逐渐增强后又逐渐减弱, 最后都表现为抑制生长。通过观察比较三条曲线可得出: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都有一个最适生长素浓度, 但浓度的值各不相同, 从而体现了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采用这样的比较思维观察图像,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这一重要信息就被成功获取了。

根据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比较方法在处理数据的重要性。基于它的常见性,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掌握比较法以外还应注意:1.为了方便比较, 应利用表格、折线图等来记录、处理数据。同时向学生强调数据记录方法对比较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且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2.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表目的设计。即如何设计表目更便于比较和得出结论。例如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中表目的设计在“高度”后设计了“速度”这一列, 便于区分研究的真正变量。基于这点案例1中最好增加“压力/面积”一列, 便于得出“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这一列。

五、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探究的评价环节要求学生能收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解释, 检查解释及过程、方法上是否存在问题, 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成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并作出简单的解释;以及能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建议的目标。但作为初中学生, 特别是农村初中, 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探究过程已经很不错了, 要想在此基础上作出评价难度很大, 必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因此, 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比较, 拓宽学生的思路, 从而对探究的过程作出评价。若是肯定, 说明肯定的理由;若有不同见解, 就说说具体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从而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六、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表达与交流达成的目标明确指出: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的、科学的概述;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 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出心里知道, 但表达不到位、不全面或者缺乏条理等现象。很遗憾的是学生还总以为自己的表达是正确的, 这也导致中考估分中分数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参考答案之间的比较, 通过比较认识到表达的正确性、科学性, 认识到表达的方法, 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 要通过比较实现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首先应具备这样的教学态度, 舍得化时间把各种表达通过各种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要注意引导和归纳, 试图在方法上取得提升,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点到点。另外, 现代教育学认为, 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而思维必须以语言为载体, 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语言的表达, 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 表达的教学不仅是通过比较掌握一些表达的模式, 还要通过比较来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

思考:

通过比较的方法, 层层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既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变为主动, 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又可以通过长期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这大概就是比较法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所在吧!当然在强调比较思维重要性的同时, 在应用时还应注意比较思维的特征:1.比较要有可比性。可比性是指比较的对象之间的规定性, 即比较对象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具有某些本质上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在运用比较思维的过程中, 要结合教学实际, 如果不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的材料, 则不能比较。同时, 在比较的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使其能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比较要有指向性。由于比较视角的多样性, 比较的内容是异常广泛的, 人们可以根据作用目标的不同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做出比较。因此比较必须要有指向性, 即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被比较对象最为本质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以达到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以避免不管出现什么统统比较一番的做法。3.比较要有兼容性。基于思维过程的复杂性, 在探究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 以此来培养比较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另外, 还应结合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多种思维形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得以各种思维形式的训练, 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探究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在探究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通过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教学方式, 一方面使学生提升了探究所需的的基本思维方法, 特别是比较思维。另一方面各种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使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这大概就是“探究”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所在吧。

参考文献

[1]杨梅.生物教学中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 (4) .

[2]陈志伟.中学科学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4) .

探究与比较 第11篇

关键词:比较法;作用力;反作用力

一、在进行相关的比较之前,必须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所谓的“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是“同时性”“彼此性”与“同一性”,即:(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互为依存,无“主动”与“被动”或“原因”与“结果”之分。(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对方的两个物体上,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却不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为什么马拉车的力的大小等于车拉马的力而车却能加速前进的原因;(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要么都是弹力,要么都是摩擦力……无一例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等大”“反向”“共线”,但满足此条件的一对力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F1与F2就是一对毫不相干的两个力。

二、相关比较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由于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在平衡力知识之后,故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看作纵向比较,而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彼此的“冲量”与“功”的比较可看作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相同点:都具有“等大”“反向”“共线”的特征

区别点:通过表1可清楚看出其区别点

2.横向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与“功”的比较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

由力的冲量的定义我们知道,力F和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Ft叫做该力的冲量。冲量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具有同时性,这就决定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其矢量和为零。故两物体不受其他外力作用而只有彼此相互作用时,由于它们给彼此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这个结论也适用于任意多个物体组成的“孤立系统”(无外力作用,只存在系统间相互作用),即孤立系统中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在运动期间保持不变。

P=Σmivi=ΣPi=恒量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微观物体,如原子、原子核、电子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导致了孤立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果。(当然,不是孤立系统,系统动量也可能守恒,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过程中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即可,总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不影响系统总动量守恒)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特征

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导致一部分学生以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也应有类似特征,即它们的功应该是“大小相等,一正一负”。其实不然,导致这种片面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产生的位移与作用时间的区别。实际上,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它们的作用时间一定相同。而它们作用在彼此对方物体上产生的位移却具有不确定的关系,有可能两个物体都静止;有可能一个静止,一个运动;有可能都运动。这种位移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性,具体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不做功

如图2所示(图中A、B表示两个固定在相同小车上的同样的条形磁铁,两车距离足够小,水平面光滑,f、f′表示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同)。

由于两小车都固定,虽然彼此间存在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下没有位移产生,故作用力f与反作用力f′都不做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另一个不做功在图2中,只要去掉其中B车的固定,则f′对B车做正功,f对A车不做功。如果只去掉A车的固定,结果类似。(如一车固定,另一车给一初速度让其靠近,则出现其中一力不做功,另一个力做负功的情况。)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物体都做正功或都做负功

在图2中,如果同时去掉A、B车的固定,则f与f′分别对A、B都做正功,A、B车的动能都增加。如图3所示情况则f、f′分别对A、B车都做负功。

给A、B两小车相向的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在A、B两小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f、f′分别对A、B做负功,两小车的动能都减小。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物体做负功

如图4所示情况,开始时两小车用一细线系在一起,给两小车以水平初速度,在烧断细线的瞬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做功关系并不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所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功的情况都不确定。不要忘了看做功是否具有确定关系,关键是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请看这句话:“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则另外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有的学生由于对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认识较深,立即判断这句话错误,实际上这句话是正确的。由于存在静摩擦力的物体之间总保持相对静止,它们的位移总是相同的,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是反向的,故它们的功总是一正一负。由此看来,学好物理这门学科重在理解,不能不顾实际物理情境硬套结论。

以上我利用比较的方法对有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抓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本质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灵活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凯平,刘家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J].物理通报,1996(09).

[2]柯尊淦,郑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性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摘 要:“比较法”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对一些相近或相似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规律等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精准地掌握物理知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广泛存在于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间,故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及其相关知识所遵循的规律,对于学好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比较法;作用力;反作用力

一、在进行相关的比较之前,必须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所谓的“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是“同时性”“彼此性”与“同一性”,即:(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互为依存,无“主动”与“被动”或“原因”与“结果”之分。(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对方的两个物体上,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却不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为什么马拉车的力的大小等于车拉马的力而车却能加速前进的原因;(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要么都是弹力,要么都是摩擦力……无一例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等大”“反向”“共线”,但满足此条件的一对力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F1与F2就是一对毫不相干的两个力。

二、相关比较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由于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在平衡力知识之后,故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看作纵向比较,而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彼此的“冲量”与“功”的比较可看作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相同点:都具有“等大”“反向”“共线”的特征

区别点:通过表1可清楚看出其区别点

2.横向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与“功”的比较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

由力的冲量的定义我们知道,力F和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Ft叫做该力的冲量。冲量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具有同时性,这就决定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其矢量和为零。故两物体不受其他外力作用而只有彼此相互作用时,由于它们给彼此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这个结论也适用于任意多个物体组成的“孤立系统”(无外力作用,只存在系统间相互作用),即孤立系统中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在运动期间保持不变。

P=Σmivi=ΣPi=恒量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微观物体,如原子、原子核、电子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导致了孤立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果。(当然,不是孤立系统,系统动量也可能守恒,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过程中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即可,总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不影响系统总动量守恒)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特征

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导致一部分学生以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也应有类似特征,即它们的功应该是“大小相等,一正一负”。其实不然,导致这种片面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产生的位移与作用时间的区别。实际上,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它们的作用时间一定相同。而它们作用在彼此对方物体上产生的位移却具有不确定的关系,有可能两个物体都静止;有可能一个静止,一个运动;有可能都运动。这种位移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性,具体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不做功

如图2所示(图中A、B表示两个固定在相同小车上的同样的条形磁铁,两车距离足够小,水平面光滑,f、f′表示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同)。

由于两小车都固定,虽然彼此间存在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下没有位移产生,故作用力f与反作用力f′都不做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另一个不做功在图2中,只要去掉其中B车的固定,则f′对B车做正功,f对A车不做功。如果只去掉A车的固定,结果类似。(如一车固定,另一车给一初速度让其靠近,则出现其中一力不做功,另一个力做负功的情况。)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物体都做正功或都做负功

在图2中,如果同时去掉A、B车的固定,则f与f′分别对A、B都做正功,A、B车的动能都增加。如图3所示情况则f、f′分别对A、B车都做负功。

给A、B两小车相向的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在A、B两小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f、f′分别对A、B做负功,两小车的动能都减小。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物体做负功

如图4所示情况,开始时两小车用一细线系在一起,给两小车以水平初速度,在烧断细线的瞬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做功关系并不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所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功的情况都不确定。不要忘了看做功是否具有确定关系,关键是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请看这句话:“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则另外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有的学生由于对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认识较深,立即判断这句话错误,实际上这句话是正确的。由于存在静摩擦力的物体之间总保持相对静止,它们的位移总是相同的,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是反向的,故它们的功总是一正一负。由此看来,学好物理这门学科重在理解,不能不顾实际物理情境硬套结论。

以上我利用比较的方法对有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抓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本质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灵活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凯平,刘家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J].物理通报,1996(09).

[2]柯尊淦,郑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性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摘 要:“比较法”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对一些相近或相似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规律等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精准地掌握物理知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广泛存在于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间,故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及其相关知识所遵循的规律,对于学好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比较法;作用力;反作用力

一、在进行相关的比较之前,必须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所谓的“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征是“同时性”“彼此性”与“同一性”,即:(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互为依存,无“主动”与“被动”或“原因”与“结果”之分。(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对方的两个物体上,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却不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为什么马拉车的力的大小等于车拉马的力而车却能加速前进的原因;(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要么都是弹力,要么都是摩擦力……无一例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等大”“反向”“共线”,但满足此条件的一对力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F1与F2就是一对毫不相干的两个力。

二、相关比较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由于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在平衡力知识之后,故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看作纵向比较,而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彼此的“冲量”与“功”的比较可看作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相同点:都具有“等大”“反向”“共线”的特征

区别点:通过表1可清楚看出其区别点

2.横向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与“功”的比较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

由力的冲量的定义我们知道,力F和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Ft叫做该力的冲量。冲量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具有同时性,这就决定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其矢量和为零。故两物体不受其他外力作用而只有彼此相互作用时,由于它们给彼此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这个结论也适用于任意多个物体组成的“孤立系统”(无外力作用,只存在系统间相互作用),即孤立系统中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在运动期间保持不变。

P=Σmivi=ΣPi=恒量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微观物体,如原子、原子核、电子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特征导致了孤立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果。(当然,不是孤立系统,系统动量也可能守恒,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过程中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即可,总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不影响系统总动量守恒)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特征

由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是等值反向的。导致一部分学生以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也应有类似特征,即它们的功应该是“大小相等,一正一负”。其实不然,导致这种片面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产生的位移与作用时间的区别。实际上,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它们的作用时间一定相同。而它们作用在彼此对方物体上产生的位移却具有不确定的关系,有可能两个物体都静止;有可能一个静止,一个运动;有可能都运动。这种位移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性,具体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不做功

如图2所示(图中A、B表示两个固定在相同小车上的同样的条形磁铁,两车距离足够小,水平面光滑,f、f′表示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同)。

由于两小车都固定,虽然彼此间存在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下没有位移产生,故作用力f与反作用力f′都不做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另一个不做功在图2中,只要去掉其中B车的固定,则f′对B车做正功,f对A车不做功。如果只去掉A车的固定,结果类似。(如一车固定,另一车给一初速度让其靠近,则出现其中一力不做功,另一个力做负功的情况。)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物体都做正功或都做负功

在图2中,如果同时去掉A、B车的固定,则f与f′分别对A、B都做正功,A、B车的动能都增加。如图3所示情况则f、f′分别对A、B车都做负功。

给A、B两小车相向的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在A、B两小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f、f′分别对A、B做负功,两小车的动能都减小。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中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物体做负功

如图4所示情况,开始时两小车用一细线系在一起,给两小车以水平初速度,在烧断细线的瞬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做功关系并不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所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功的情况都不确定。不要忘了看做功是否具有确定关系,关键是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下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请看这句话:“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其中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则另外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有的学生由于对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关系不确定认识较深,立即判断这句话错误,实际上这句话是正确的。由于存在静摩擦力的物体之间总保持相对静止,它们的位移总是相同的,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是反向的,故它们的功总是一正一负。由此看来,学好物理这门学科重在理解,不能不顾实际物理情境硬套结论。

以上我利用比较的方法对有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抓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本质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灵活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凯平,刘家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J].物理通报,1996(09).

[2]柯尊淦,郑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性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探究与比较 第12篇

关键词:品格培养,公民教育,公民素质,创新机制

品格与公民教育关乎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保证国家社会有序、事业进步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纵观当今世界各国, 都很重视个体品格与公民行为的养成, 只是在提法上略显不同。

一、国外学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

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地位远远高于智力教育, 并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

(一) 国外学校品格与公民教育目标的设定。

西方主要国家以及东方的新加坡, 基于国情不同, 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存在明显差异。美国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品格与公民教育, 培养目标的表述也是五花八门。综合来看, 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强烈的国家认同感、通晓法制、懂得公民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公民。英国类似于美国, 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 基本将对国家的认同、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作为其目标追求。二战以后, 美国占领日本并努力消除军国主义的影响, 强化培育具有完美人格的公民。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目标旨在灌输学生价值观和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 培养他们为拥有良好品格并能贡献社会的公民。

(二) 学制、课程设置及教学测评。

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在品格与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都坚持分层施教, 不同阶段品格与公民教育要求各异。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陶冶孩子情操, 使孩子健康成长。小学教育阶段重在强化爱国主义、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中等教育主要使学生掌握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基本知识, 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高等教育重在塑造学生健全品格、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技能。美国、德国由于实行联邦制, 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规划, 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形式多样。日本则采取特设道德时间进行相关教育, 每周中小学都有一节道德教育课程, 不同学制的学生有非常具体的一些规定。新加坡计划2014年在小学一二年级和中学一至五年级推出新品格与公民教育, 全国统一内容。国外许多国家在课程设置前都会进行较为广泛的调研和局部试点。美国非常重视品格与公民教育的测评, 品格教育联合会专门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20世纪80年代, 有民意测验公司针对中学生公民教育效果设计了一份测试表, 包括政府、选举、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外交政策、著名人物、环境九大部分。每一个问题都很贴近实际, 例如“你所在州的州长是谁?”“你所在州有多少名联邦参议院议员?”“美国公民年满多少周岁即享有选举权?”等等。

(三) 教育的方式方法。

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品格与公民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很重视实践教育、隐性教育、心理教育。教材内容设计及其作业布置很贴近生活,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应社会。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生命线》就涉及到诸如安全、付款等生活常识, 美国历史课程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涉及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假设等具有判断力的课题。美国中小学校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公民素质。美国校内品格与公民教育活动主要有14种:同侪调停;模拟法庭;选民登记;模拟选举;模拟联合国;青少年领导;服务性学习;我们是公民;青年美国;议员回校园活动;基督教青年会与政府;公民赋权;少年法庭;公民养成项目。[1]除此之外, 美国社会也很重视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 诸如公民养成方案演示、观察选举、参与募捐、青年志愿者服务、参观访问, 形式多样。美国高二年级以前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合设的州一般每学年25学时, 将健康教育单独设立的州平均每学年61学时。[2]几乎所有学校都设有心理卫生咨询机构, 开展心理预防、咨询和干预。日本二战后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四) 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品格与公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改进了的课程———德育和专门活动, 以及全部规定的学科, 获得德育的基本分。[3]美国高校不能完成政治课所修学分者无法取得学位, 这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从事公民教育实践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据美国大学人事联合会统计, 20世纪末期全美国共有80多所高校设有与学生管理相关的专业, 不同大学将该专业设在不同院系。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普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涉及心理学、法学、医学等, 经过录用培训后在自己服务的领域内开展专业的辅导工作。[4]

美国部分高校还把对道德与公民教育的兴趣和经验作为聘用教师的标准之一, 重视教师技能的提高, 通过建立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共同合作体、校内外教学研究活动, 使教师有学习机会, 改善教学技巧和方法。学校为教师教育技能的发展提供一切行政和后勤保障。[5]

二、借鉴国外经验创新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机制的思考

尽管国外品格与公民教育存在着瑕疵, 需要进一步完善, 但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我国当前应该立足国情, 借鉴国外模式, 探索创新适合我国自身品格与公民教育的有效机制。

(一) 制定切合实际的品格与公民教育目标体系。

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这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了体现。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立足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对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解,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文化、法律、思维等方面的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但仍然过于宽泛, 应该再进一步具体化, 使其便于操作和考核。新时期品格与公民教育目标的设立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具体的目标追求。这24字很贴近生活, 便于理解和实施。

(二) 优化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队伍。

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专业教师和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从事品格与公民教育教学研究的部分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 即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学人员专业知识也相对单一: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政工干部队伍背景更为繁杂, 很少接受到与所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和正规培训。以地方高校为例, 专职队伍的教师大多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背景, 而兼职教师来源于其他各学科, 主要由学校内部各部门党政领导和院系辅导员等政工干部兼任, 且兼职教师居多, 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品格与公民教育存在先天性师资缺陷。[6]中小学校由校领导、非品格与公民教育领域的教师从事相关教育的比比皆是。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队伍要打破传统的纯政工干部或政治教育模式, 适当配备部分心理学教师, 承担教学和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聘请一线心理专家、对孩子教育有方的优秀家长、法学专家或律师辅助教育工作, 分担不同教学内容, 使教育教学更具现实性。此外, 实行准入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硬性规定, 凡是从事不同层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人员, 必须接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 或是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教育培训涵盖心理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社会课程的系统学习, 并接受相应的实际训练。还应提升教育队伍的学历层次, 多方努力吸引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加入进来。因为品格与公民教育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科学, 经历过高层次教育的教师不光知识渊博, 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可能。

(三) 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已经深深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中国式教育很功利性, 当下有用的、能带来预期收益的就受到热捧。而目前看不到收益的教育则被冷落, 品格与公民教育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境界。当西方国家在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 中国各种志在培养“小天才”胎教学校却应运而生,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做法。中国应效仿国外, 通过立法禁止类似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学前教育应围绕孩子天性的自由发展、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来设置课程和素材;小学课程应重视学生个人品质和基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初中课程应重视心理健康引导、社会公德及公民知识的普及;高中课程应重视品格与公民实践技能的培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围绕法治社会, 如何成为合格公民来进行。课程改革中需加大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的教育, 这与我国法制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我国自2001年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更为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 使得教材编选权限下移。当前学校在选用教材时, 既要考虑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等基本因素,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防止假借校本课程名义谋求私利而自编或采购一些粗制滥造的教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既要鼓励教育体制内部对教材的开发, 也要鼓励社会机构、个体从事教材的编写, 由相关方 (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 决定是否采用。必要时, 也可以引进国外品格与公民教育教材, 保留人类共识性的内容, 去除一些意识形态很强的内容, 先选择个别学校试点, 再根据效果决定推广与否。此外, 应加强在其他社会课程中的品格与公民教育。

(四) 借鉴国外做法, 完善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国品格与公民教育非常重视灌输教育、理论教育、榜样教育、正面教育和政治教育, 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这种教育方式起到了一定实效, 但并没有形成学生的独立判断意识, 很难付诸于实践, 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而且, 这种教育方式带有片面性。我们应借鉴国外做法, 一是增强学生对品格与公民教育的独立判断能力, 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学前教育抓起, 以孩子为本, 尊重孩子,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力和成就感;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方法, 避免教育的绝对化。我国教育中强调一分为二看问题, 人无完人, 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陷入绝对教育的困境。例如, 教师在讲《鲁迅在书桌上刻“早”字的故事》时, 一味肯定鲁迅的勤勉, 却刻意回避在课桌上刻字的妥当与否, 于是也就没有了应该怎样做才是最佳的升华。在讲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 一味批判女主人公的爱慕虚荣, 却不知女主人公有着诚实守信的一面, 这恰好是今天我们社会所缺少的;三是加强实践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化解身边的难题, 鼓励民主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政治。作为政工干部队伍, 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等等;四是加强隐性教育。显性教育用多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而隐性教育既能避免此种状况, 还能收到显性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塑造、校规校纪、纪念馆、名胜古迹、良好的舆论氛围等多种形式来完成, 寓教于乐;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是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各级各类学校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核心地位, 同时, 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即将出现的和已经出现的不良心理倾向, 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振隆, 谌启标.美国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的公民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2) :31~34

[2] .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 (12) :37~41

[3]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205

[4] .郑金鹏.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13

[5] .唐克军, 毕红梅.论美国高校公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J].探索与争鸣, 2010 (8) :61~63

上一篇:新闻营销下一篇:融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