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范文

2024-07-19

IT企业范文(精选12篇)

IT企业 第1篇

从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到2012年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一系列政策法规紧锣密鼓的出台,标志着在中国大中型企业全面进入法律事务管控体系建设阶段,而且法务管理与业务活动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

一个新群体的壮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日益复杂。实施有效的法律事务管理,建立法律事务管理体系,全面、系统、科学地识别、分析、控制法律风险,成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慧点科技)风险管理与控制事业部解决方案及产品中心总监刘爱和表示,“当前,中国企业愈加关注法律事务管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经营管理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法律问题。尤其是对有国际化需求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加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合规的要求。”

的确,伴随着中国市场和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一个在公司内部从事法律事务的职业群体正在悄然壮大, “公司法务”逐渐成为企业运营与管理以及招聘网站的热门词汇。

以华为公司为例,你能想到该公司的法务方面的员工有多少吗?超过600名,还不包括外部的法务顾问,这无疑是令人惊讶的数字。记者的一个朋友就在“华为法务部下属的法律部的贸易合规办公室的网络安全组”工作。这句话读起来有些绕口,但足以说明华为公司法务分工之细,据称仅法务部下属的法律部就有十三个专业组。

举华为的 例子就是 为了说明 法务工作对于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全系统有2560户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集团和重要子企业总法律顾问专职率分别达到64%和50%;中央企业全系统法律顾问队伍达到1.8万人,持证上岗率接近60%;中央企业集团及重要子企业规章制度、重要决策、经济合同三项法律审核率分别达到96.7%、98.1%和98.6%。

国资委主任张毅在今年的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研讨会上要求,中央企业应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强化依法治企、合规经营,进一步加强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为依法保障中央企业实现稳中求进、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爱和有多年从事集团企业法务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根据他的经验,企业法务工作如果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即使有了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难以真正落实。他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传统的法务管理需要新的手段和工具,那就是信息化。

传统法务管理之困

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法务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来先简单了解一下法务信息化的具体价值所在。

在企业的法务管理实践中,企业法务部多数是在事前法律防范上做工作,而对于事中、事后的法律风险管理缺乏手段。以法务管理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合同管理为例,法务部在合同审核结束后,就没有办法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监控。直到发生合同纠纷了,才参与进来,这时候往往企业的损失已经产生。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也最让企业头疼。有了信息化,便可以很好的加强对事中的监控。法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了合同准备、合同起草、合同审核、合同履行、合同履行后的查询统计的过程,全过程的信息都管起来了,不仅仅是合同审核,审核完了以后对于合同执行的过程也可进行管理。

风险控制是法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以前,企业需要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一般可以找咨询公司也可以自己组织人力来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这个过程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输出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制度,或者说是一个文本、一个电子文档,却可能没有办法去让每个员工真正去理解它或者很好去应用它。而通过信息化,就可以先将风险管理制度拆解开来、细化,也可以叫做制度碎片化,将长篇大论的制度拆解出相关的关键控制点。再将这些关键控制点配置到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当中去。这样的好处是,在管理流程运转过程中,在每个环节处理业务的时候,它的工作页面上就会展现出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个环节需要关注的要点是什么,就能很清晰地展现在员工面前。刘爱和强调:“制度的关键不在于你制定出来以后放在柜子里,而是贯穿实际工作能够随时提醒员工遵照执行,这样才能将风险管理良好地落实到企业工作中去,这是法务信息化如何控制风险的一个切入点。”

在国内,像首都机场这样实施法务信息化的企业并不多

当然 , 跟其它领 域的信息 化一样,法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升效率。但是通常的理解,有了IT系统以后效率提升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实也并不简单。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流程电子化带来的效率提升,信息在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传递的速度比人工的速度快多了,这是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业务处理的自身过程也在改变。举一个简单例子,企业在起草合同时,如果用系统中的标准合同模板来起草,那么系统会把人员对这个标准合同模板所做的全部修改都记录保留下来。这个修改痕迹带来的好处就是对于相关的会签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在审核时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可以直接看修改了什么地方。这种效率的提升比仅仅流程电子化带来的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更为关键,带来的价值也更大。

发挥并利用IT的价值

当然,法务信息化的价值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法务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呢?

刘爱和说,从他为众多企业实施法务管理系统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若想借助信息系统来提升法务管理的效率、控制法律风险,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管理提升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法务管理效率,在法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前,信息系统供应商与企业法务部门必须就法务管理业务中的问题,哪些是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的,哪些需靠管理改善解决的达成共识。??此外,还需要从管理的成熟度和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两个维度,对法务管理业务系统做出细致的分析,才能理清信息化的思路。慧点科技在帮助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前,提供了专业的业务顾问与企业法务部门一起深入细致地对企业法务管理相关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对现有的制度和流程进行梳理,找出缺陷,提出改善性建议,为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次是信息系统功能的问题。法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不是简单的把表单、流程的电子化,而必须将管理要求与信息系统真正结合起来,通过IT手段进行制度固化,才能控制风险,体现信息系统的管理价值。所以,在设计法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时,企业必须对自身的需求做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同时对信息系统供应商的产品功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区分出,哪些是企业个性化的管理要求,哪些是标准的信息化产品功能。这样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才能很好的匹配企业管理实际。从管理软件的实践来看,企业的管理需求和业务实际不同,没有产品能“普适性”满足每个企业的要求,一定是“产品+定制”的信息系统,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基于前期的梳理,慧点科技提供的业务顾问就能帮助企业规划设计出最贴合企业业务实际的法务管理系统,从而保障了系统的使用落地。

在企业内部,法务专员这个群体正悄然壮大

还有便是用户的培训。对一个新的法务管理信息系统上线来讲,最终用户是发挥法务管理信息化价值的关键。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用户类别,设计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对领导角色,必须考虑领导的时间、领导的操作特点等设计一对一的培训。对管理员角色,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管理操作培训。对于系统用户来讲,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功能操作,还要了解新的制度要求,这才能保证法务信息系统顺利、有效的发挥其价值。

GRC之上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中国有5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有少部分企业在专业的法务管理信息化实践上做了尝试,还有部分企业是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有部分法务管理的功能,而大部分业务还没有实现法务管理的信息化。法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刘爱和所在的慧点科技公司如此重视这块市场的一个原因。

慧点科技成立于1998年,率先引入国际先进的GRC(管控、风险与合规遵从)管理理念并因地制宜地与中国客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业务实践,打造了以“管控·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管理软件与服务体系,并成功为以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神华集团等近40家央企和接近半数的中国百强企业为代表的近千家大型客户,及数百万最终用户提供了产品与服务。

刘爱和介绍,GRC不仅仅是一个管理理念,更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框架。G R C的整体管理框架包括监督层、管理层、业务层三个层面,在监督层涉及的风险、内控、审计、信息安全等,慧点科技都有相应的产品;在管理层所涉及的决策管理、办公管理、费用管理、法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法务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层的一个重要功能支撑;在业务层主要是以流程为核心的财务、人力、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目前慧点科技的产品暂时没有涉及。慧点科技的业务重心在监督层和管理层这两个层面。在GRC理念和框架的指导下,慧点科技的法务管理系统秉承法律风险管理要求,将风险控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职能管理业务流程中,将风险管理落实到了实处。

慧点科技新一代法律事务管理系统V5.0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两个维度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功能上,较之前的产品,更多地结合了客户的实践,涵盖了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多个方面,包含了合同管理、纠纷管理、授权管理、用印管理、知识产权、知识库、商标管理等多个模块,全面支持法务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在性能上,V5.0的产品涵盖了对跨浏览器的支持、大附件支持等,便于客户的使用。目前,首都机场,神华集团、中航油集团、华融基础以及青岛国信等企业均部署了慧点科技的法务管理信息系统。

知名it企业口号 第2篇

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

实干点亮明天,行动才是关键。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永不言退,我们是的团队。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程度。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携手行动向前,收获完美未来。

我们不仅仅在制造手机,也在创造自己的未来。

以平常心,做非凡事。

处处皆兴创新事,事事为我开绿灯。

忠诚并不是从一而忠,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

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

安全警钟天天敲,创新工作处处抓。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顽强拼搏,赛出风格。

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开始就从现在,杀出一条血路。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登顶荣耀之巅,成就人生美谈。

行动缔造灿烂,创新成就明天。

我心永恒,齐奔前程。

团结拼搏,勇争第一,横刀立马,勇创新高。

增员增力量,增员增活力。

IT,企业升值硬实力 第3篇

博锐技术提供高可用性

因为很多商务用戶需要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因此通常会采用笔记本电脑作为移动办公客戶端。但在以往,笔记本电脑总是难以避免管理难度高、维护速度慢、安全性低的问题,成为企业IT人员非常头痛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商务用戶在外地出差时遭遇笔记本电脑故障,企业内部IT人员难以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解决问题,那么将严重影响用戶对企业业务的响应,降低用戶体验。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英特尔酷睿TM博锐TM平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酷睿TM博锐TM平台提供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 AMT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可独立于操作系统运行,结合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了带外管理功能。只要英特尔酷睿TM博锐TM平台笔记本电脑接通电源和网络,那么企业IT人员就可以在异地通过管理终端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因为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内置了KVM(键盘-显示器-鼠标)管理模块,因此企业IT人员可以直接在管理终端上看到故障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并根据需要使用键盘、鼠标进行远程操作。凭借带KVM功能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用戶异地办公时现场维护需求可减少56%1、平均硬件修复时间可减少60%1、平均软件修复时间可减少50%1。同时,英特尔酷睿TM博锐TM平台提供的英特尔防盗技术*,对于提高笔记本电脑数据和硬件安全性,也提供了更多保障。

酷睿平台确保快速响应

在确保客戶端的高可用性之后,商务用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客戶端的响应速度。如果采用配置较低的客戶机,那么当商务用戶为了快速处理某项业务需求而进行相关操作时,却不得不等待客戶端对这些操作慢慢执行,在紧急情况下这个过程会让人难以忍受。而处于同样的应用,采用中端客戶机和高端客戶机,可以将执行相关操作的时间分别缩小44.2%2和76.9%2。

鉴于配置性能对于业务操作速度的显著影响,对于商务用戶来说,采用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必将显著提升使用体验。在诸多笔记本电脑平台当中,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TM处理器平台无疑是理想的备选方案:全新的32nm工艺Sandy Bridge架构,可通过英特尔超线程技术增加多线程软件的吞吐量,并可以在必要时通过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提高处理器某些或所有内核的运行速度,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性能表现。同时,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TM平台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和新一代核芯显卡,可以提供卓越的内存读写性能和图形性能。从媒体的相关测试来看,基于Sandy Bridge架构的处理器比上一代产品有较为明显的提升,CineBench R11.5的性能提升大致在一倍3左右。显示性能方面,核芯显卡HD Graphics 3000在3DMark Vantage中的表现比入门级独立显卡还要强劲,比上一代自家产品,更是有足足一倍多3的提升。

英特尔博锐TM技术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TM平台提供了更高的性能,提高了笔记本电脑相关业务操作的执行速度,减少了商务用戶的无效等待时间。因此,对于移动办公的商务用戶来说,采用基于英特尔酷睿TM博锐TM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在享受移动办公便利性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设备可用性和业务响应速度。这样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1. www.intel.com.vpro、www.eds.com、www.wipro.com

2. IT@Intel白皮书《云计算:客戶端设备如何影响用戶体验》

3. 《微型计算机》2011年2月上:《合二为一 “智”高“视”远——英特尔Huron River移动平台首发测试》

版权所有2011 Intel Corporation. 所有权利受到保护。

英特尔、英特尔酷睿、英特尔酷睿博锐是英特尔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商标。

*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需要激活并采用支持企业网络连接、支持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的芯片组、网络硬件和软件的系统。就笔记本电脑而言,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可能在基于主机操作系统的虚拟专用网(VPN)上,或者在无线连接、使用电池电源、睡眠、休眠或关机时无法使用或使用受到限制。结果取决于硬件、设置与配置。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intel.com/technology/platform-technology/intel-amt

IT企业 第4篇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歌本哈根闭幕, 会议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为各国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个全球体制指明了方向。一场全球性质的绿色革命已经势在必行。

纵观全球, 现代工业的发展都处于高能耗高排放阶段。IT产业亦是如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对人类资源能耗提出了无法承受的要求。诸如“IT让我们过得更美好”的广告词在高能耗高排放的背景下已经变成谎言。这个世纪的主旋律正是“绿色”, 绿色IT已经迫在眉睫。大势所趋之下, 未来所有IT企业乃至与之相关的个人都必须正面迎接机遇和挑战。

新经济呼之欲出

在气候变化大会上, 为了达到使全球变暖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的, 各个国家纷纷做出了相应的一些“承诺”。欧盟主席巴罗佐表示, 欧盟此前提出的到2020年削减20%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可以增加至30%;印度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 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减少24%的目标;中国承诺了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美国提出了到2020年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17%的目标。

这表面上看似对国家或者说是对企业提出的硬性指标, 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无限商机。一方面, 减排是给各国带来了政治、道德和经济上的压力;另一方面, 减缓全球变暖也正在创造着新的商业市场。一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均在开展碳排放标准制定的相关工作。因为, 要实现有效的减排,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机制。碳排标准是世界各国及相关企业分食绿色IT蛋糕前必须抢占的第一个制高点。在绿色IT产业中占据先机、率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必定会将自己的产品技术推向世界各地, 以此按照自己的技术优势制定国际标准;后起的企业为了达到国际标准, 就必须购买相应的产品和技术。因此, 如何在绿色IT风靡之前, 抢占有利地位、开拓新的市场显得格外重要。

而对传统IT相关企业本身来说, 推崇绿色IT, 不止是“功在当代”, 更是“利在千秋”。伴随着IT设备不断的增长, IT企业更需要看重的是IT设备的效能。依靠绿色IT来为企业降低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驱动企业推动绿色IT的根本动力。由于IT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国际IT业的一个潮流, 未来IT企业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定要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大技术投入, 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绿色IT的推进同时催生了一些新生的行业。一大批专门从事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核算估计工作公司逐渐受到关注。他们以提供“中介服务”的性质, 帮助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IT绿色”过程, 并将随着这股“绿色”的春风“越吹越劲”, 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期介绍的Carbonetworks公司, 正是这股新兴力量的杰出代表。

甜蜜的改造还是充满诱惑的陷阱?

“绿色IT”这个正义的词藻下面不仅仅只有浩然正气, 或许更有优胜劣汰的惨烈自然法则。

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生产的信心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用户对于绿色环保的推崇。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用户渴望绿色环保, 另一方面, IT产品是否环保始终不能主导消费者的购买与否。目前, 价格、性能仍然是左右用户购买与否的主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绿色IT产品在未来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整个市场动态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价格较高的绿色IT产品, 这意味着更多的

人对于非环保性的产品感到厌恶, 世界对绿色环保的重视正在逐步升级。稍微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决策者都认识到, 环保理念传播得越广, 绿色IT产品的价值也就越高。

绿色IT改造的另一个源动力来自企业生存的成本。一对非常现实的矛盾是: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绿色改造以适应未来的趋势;另一方面企业在竞争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 贸然地进行绿色IT建设改造也许是一种冒险的的赌博。不过必须强调的是, 随着环境恶化加剧, 采用绿色IT产品对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来说, 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种选择来自政府、社会的压力。IT企业更加应该看到, 通过绿色改造后的企业能够通过节能等环保行为创造出更多的资源, 从而为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绿色改造的意义也不仅仅局限于短期的经济利益, 企业目光应该更加长远。

再者,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体现在企业的价值优势上。种种环境污染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企业对于环境问题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IT企业需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和品牌形象。这或许是IT企业进行绿色改造最重要的原因。

不论代价如何, IT企业已经无法避免地要趟过“绿色IT”这条河。这个过程也许坎坷艰辛, 但对于坚持走过的企业来说, 胜利的果实将会异常甜美。

所谓绿色IT

那么绿色IT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实现呢?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绿色改造?

IT需要“绿化”。电子垃圾是IT产业留给环境的最严重的伤害, 如何“绿化”电子类产品显得十分重要。相应的解决方法有:采用环保材料来生产计算机等电子类产品;对电子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通过各种绿色技术把电磁波干扰或辐射带来的伤害降低到最小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能效表现是绿色IT的核心概念, 因此绿色IT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它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等多方面的技术内容。硬件方面, 需要不断降低计算机等电子类产品的整体能耗。计算机的能耗主要体现在CPU、显示器、显卡以及存储系统。软件技术方面, 包括虚拟化技术、数据优化和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软件调度和管理技术, 以及各种硬件“绿色IT”技术的配套软件系统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现有IT设备利用效率的目的, 从而有效减少日益增大的IT设备购置和使用, 进而减少相关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

能源管理也是绿色IT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且不说能源管理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它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 因此企业在使用IT设备时更应注重设备的能源管理。例如, 一家公司平均每天有2500台电脑不必要工作却整夜开机, 每台电脑一年将会消耗约150美元的能源, 那么这家公司通过能源管理每年可以节约375000美元的开支。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促进人们绿色观念的形成, 因为人类才是所有一切行动的主体。人类应该对环境破坏负责, 也有义务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也许许多人会认为, 绿色IT应该只由政府或者相关企业所关注并且负责的。这个观点恰恰为政府和企业所反对, 试问如果全民缺乏环保意识, 没有正确的低碳生活观念, 企业生产相关低碳产品设备谁愿意消费?企业的热情如何保持?国家如何在国际排放竞争中抬头说话?如何摆脱被先进国家牵着鼻子走的命运?而再先进的环保体系结构, 如果人这个主体不能发挥积极的主观作用, 这个体系也只能是一个空壳子。绿色IT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物质利益, 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体现。所谓绿色IT, 人人有责。

绿色IT作为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成员, 其发展是人心所向。您从中看到了什么?商机还是危机?显然, 绿色IT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然而他们更需要通过绿色IT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这关乎企业的发展大计。路途虽然遥远, 但是这是人类完成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一场浩浩荡荡的绿色革命正在席卷全球, 您将扮演何种角色?

参考文献

http://news.sohu.com/s2009/7387/s268307520

http://tech.sina.com.cn/it/2009-09-18/11393449657.shtml

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562210.htm

http://sustainablebusinessincubator.com/?page_id=9

企业IT服务维权函件 第5篇

XX公司(“贵司”):

xx年xx月xx日,xx公司(“我司”)对贵司中标的xx项目进行了终验。经过X个月的运营,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经过多次协商、催促,贵司解决了部分问题,但XX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

我司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于XX年XX月XX日与贵司就如何解决存在问题召开沟通会,并分别于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贵司发送《XX项目现有问题清单》,期望贵司能够履行XX承诺。然而,贵司无视我司的合理诉求,至今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和解决期限,响应时间已远超于《质保承诺书》及《XX项目XX方案》中的承诺:“此处填写承诺内容”,致使XX项目无法正式上线运营,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XX的发展进程。

为维护我司权益,我司要求贵司认真按照《质保承诺书》及《XX项目XX方案》,积极主动提供XX服务。若贵司在接到此函【15】个工作日内,仍然无法提供XX项目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期限,我司将根据合同款项,拒付项目合同总额XX%的尾款,即人民币XX元整(¥XX),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贵司法律责任的权利。

30家韩国IT企业入驻 第6篇

凯夫软件园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有孵化区、产业区、出口产业区和综合服务休闲区,园区功能将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重点围绕以信息技术带动和促进工业化发展。依托浑南新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蓬勃的发展势头,为软件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孵化平台:软件园基地着重为软件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使软件企业可以专注开发产品,减少资源重复性浪费,发挥规模优势;基地畅通的宽带(Internet百兆/千兆互连)、无线网络沟通世界;优质的语音、图文信息交流平台,卫星通讯接入,多媒体培训及视频点播系统建设,满足文、图、音、像高速传输的需要;基地提供完善的科研、生产保障体系,将建设软件开发平台、测试平台和数据库平台等。

凯夫软件园的发展目标为“一个商学院、三个基地、五个中心”

一个商学院:凯夫集团与惠普公司联合成立的“惠普商学院”;

三个基地:软件企业的研发基地、软件产品的展示集散基地、企业信息化产业基地;

五个中心:软件人才培训中心、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企业信息化工程评测中心、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心、企业电子商务中心。

凯夫软件园立志跻身中国最优秀的软件园区行列,将走出一条“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出口基地的发展道路”。

IT企业所得税筹划分析 第7篇

新企业所得税法以法人作为基本的纳税单位,将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应该作为独立纳税人在注册地或者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纳税;其成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到法人所在地汇总纳税。非居民企业首先以机构场所为纳税点,如果有多家机构或场所的,可以选择主要机构或场所纳税;没有机构或场所的,由所得支付人代扣代缴。新税法的这一规定使我国境内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处于平等地位,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空间。内资企业可以利用企业法人内部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实现盈亏相抵,减低企业所得税负担。本文结合案例谈谈法人税制条件下IT企业所得税筹划问题。

一、利用母子公司盈亏相抵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集团在设立公司的初期可以按照投资项目的回收期和获利能力进行事前筹划,将回收期短、获利能力强的项目设立法人公司经营;投资回收期长、前期亏损的项目由分公司经营,统筹安排,利用盈亏相抵达到节约税款的目的。

例1:飞跃公司设立之初有两个项目,A项目需投资3 900万元,预计三年内获利分别为1 560万元、1 820万元、1 820万元。B项目需投资2 600万元,预计第一年亏损780万元,第二年亏损260万元,第三年开始盈利26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公司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将A项目设立为母公司,将B项目设立为子公司。

母公司三年应该缴纳的所得税=(1 560+1 820+1 820)×25%=1 300(万元)

子公司三年中净亏损780万元,应该缴纳所得税款为零。

两个项目共缴纳所得税款为1 300万元。

方案二:将A项目设立为总公司,将B项目设立为分公司,分公司的获利情况要汇总到总公司一起上缴企业所得税。

三年中应该上缴的所得税=(1 560-780+1 820-260+1 820+260)×25%=1 105(万元)

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所得税款195万元。当然,三年以后B项目获利情况较好,上缴的所得税款就会增加。但是,能够在企业设立初期节约195万元的税款,企业就可以进行其他方向的投资。另外,企业可以将新的投资回收期限短、盈利能力强的项目设立为子公司,将现有的一些获利能力较差或者亏损的机构变为其分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实现盈亏相抵。

例2:北方电子公司原先有一个机构(开发区分公司)盈利能力很差,但又是不可缺少的项目,预计三年中将亏损800万元。目前,北方电子公司在开发区建设了一个新的项目,获利能力强、回收期间短,预计三年实现盈利2 800万元。这样,有两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将新项目单独注册为子公司,按照25%的税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700万元。二是将亏损的开发区分公司从北方电子母公司剥离,设立为新项目的分公司,这样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 800-800)×25%=500(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企业所得税200万元。

二、利用母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如根据《关于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设立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按照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前提条件是优惠项目为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

例3:东升电子公司在西部设立了一个营销机构,每年获利1 000万元,按照25%的税率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50万元。该营销机构每年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50%,不能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后来,公司将该营销机构和当地一家同类企业合营,扩大为产销一体化的子公司,获利能力上升为1 300万元,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待遇,实行15%的税率,其应纳所得税额为195万元。

三、合理利用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

在IT企业中有许多个人独资企业或一人公司。个人独资企业是指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一人公司又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股东投资,投资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经营实体。

根据有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需参照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按照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适用五级累进税率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而一人公司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以收入总额减去成本、税金、损失后的余额来核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是25%,如果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0万元、从业人数少于100人、资产总额少于3 000万元,以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0万元、从业人数少于80人、资产总额少于1 000万元的其他企业在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时,以小型微利企业对待,可以按照20%交纳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照15%的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

例4:当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分别是5 000元、10 000元、30 000元、50 000元、100 000元、200 000元和300 000元时,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见下表(单位:元):

企业IT能力影响因素探究 第8篇

1 IT能力理论综述

IT能力的概念最早由Ross et al.提出, 他们定义IT能力为“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以及通过实施来影响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 并指出IT本身的先进性并不能为一个企业带来成功, 企业的成功源于其IT能力, 即企业形成了一种运用IT去捕获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的能力[1]。IT能力综合体现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关系资源三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之后又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IT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例如, Bharadwa定义IT能力是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的IT资源以整合组织其它资源的能力[2];Kettinger认为IT能力是硬件、软件、共享的服务、管理实践以及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集合。他指出, IT能力“软”的方面同“硬”的方面同样重要, 企业管理人员在对新的软、硬件进行投资的同时应当仔细考虑在IT规划以及开发等方面的投资, 并强调IT能力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实现的[3];Mu11igan则以金融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 将IT能力区分为三个层次, 即信息管理、网络协调和企业管理, 这三个层次与IT的4种属性 (集成、系统范围、系统定位、可访问性) 的不同等级相对应, 其研究目的主要通过识别IT能力的关键属性而对不同的系统进行分类, 寻找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适配性。

国内也有学者对IT能力进行了界定。例如, 张篙和黄立平以资源观为基础来定义IT能力, 认为IT能力是一种调用和部署IT资源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4]。马艳峰和王雅林理解IT能力是对IT资源管理和控制, 并与组织其它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IT效果和组织目标, 从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5]。由此可见, 学者们主要从技术、战略、成本、业务流程和经营目标等角度对IT能力进行界定, 但是对IT能力的构成还是注重于资源观, 本文综合诸多观点, 认为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 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

2 IT资源和IT能力

IT资源和IT能力对企业经营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二者在建立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 IT资源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没有显著作用, 这是因为, 对相互竞争的企业而言, IT资源都相对容易获取, 竞争一方一旦引入新的信息系统, 其竞争对手会随之仿效, 从而会消除前者最初取得的竞争优势。例如, 美国航空公司和联邦快递公司分别首先引入SABRE系统和跟踪及分拣系统等, 率先占据了各自的行业并取得了竞争优势, 然而, 其竞争对手采用了类似的信息系统—联合航空公司采用APPOLLO系统、联合包裹服务公司采用不过夜包裹投递系统等, 最终的结果是使得作为战略性的IT应用演变成为企业生存的必需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IT资源往往是竞争对手最容易模仿的资源, 因此IT资源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要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优越的IT能力。IT资源是IT能力的基础,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取得往往依赖于公司部署IT资源的能力以及IT资源结合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的能力。IT必须和企业的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要素相结合, 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3 企业IT能力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IT能力是一种特有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同时它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整合、建立与重构组织资源, 从而帮助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6]。企业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

3.1 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 包括硬件、软件、通信技术、数据和核心应用等, 它能够使企业实现广泛、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及灵活的IT应用, 从而有效地支持针对企业具体业务的、特定的IT应用[7]。IT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四种能力或成效, 即迅速识别并开发出关键应用软件的能力;突破产品和地域限制的共享信息;在组织机构间实现共同经营以及供应链管理;在不同组织机构之间发掘协同机会。IT基础设施是IT能力的根基, 构建企业IT能力的焦点不应只放在IT基础设施上, 更应该专注于将IT基础设施与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例如人力资源、组织、战略决策以及管理理念进行协同整合以发挥其作用。例如, Wal-Mart的战略信息系统SIS的成功并不完全归功于其导入了最先进的IT技术, 还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对现有的组织和IT基础设施进行整合, 并与其它资源或能力例如物流能力进行有效连结以发挥出IT的最大功效, 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2 IT管理技能

企业IT投资不仅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 而且可以转化为IT人力资本积累。IT人力资本包含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两个关键维度。技术技能是对特定任务的业绩及其效能的理解, 包括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拥有与工程、制造或财务等相关的设备, 此外, 技术技能还包括专业化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对用来解决某一特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的工具和技巧的熟练运用, 在企业内部, 技术技能往往表现为软件编程、系统设计和新技术开发等内容。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 涉及到管理者行使有效的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IT管理技能是管理者在对IT相关资源进行配置时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随着IT技术逐步通用化和商品化, IT管理技能将是IT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IT管理技能是企业IT能力的核心构成维度之一, 主要体现在IT项目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IT员工的业务知识三个方面。IT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行为方面, 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的。把某项IT管理技能从其他技能中完全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有效的IT管理者必须依靠多种技能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IT能力提升的目的。

4 结论

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 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其IT能力而不是作为基础的IT资源, 企业投资IT后, 必须对IT资源进行合理部署并结合诸如企业的战略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 并使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 而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企业IT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复杂过程, 涉及到组织特有的惯例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IT投资只有形成了IT能力, IT对企业绩效的能动作用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Ross J.W., Beath C.M., Goodhue D.L.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 (1) :31-42.

[2]Bharadwa A 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 2000, 24 (1) :169-196.

[3]Kettinger, W., Gover, V., Guha, S., et al.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J].MIS Quarterly, 1994, 18 (1) :31-58.

[4]张嵩, 黄立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53-56.

[5]马艳峰, 王雅林.基于IT能力的企业信息化非技术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13) .

[6]况志军.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0) :115-117.

传递行业领导和IT企业祝福 第9篇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信息中心倪吉祥

充分发挥《电力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助力全行业低碳电力经济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电力工业发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吴国青

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祝《电力信息化》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发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市场营销部方晓

服务智能电网及全行业信息化建设,开拓“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新篇章。愿《电力信息化》成为展示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平台!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

让信息化价值在电力行业升华,让集约化管理助现代企业发展。祝《电力信息化》越办越好!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季平

《电力信息化》新年新发展,为促进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推动信息化成果应用再添新翼!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办公厅张小亮

整合电力和IT,见证两化融合,祝《电力信息化》兔年双兔傍地走;沟通建设与生产,让电力工程数字化助力未来电力发展!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王聪生

祝愿《电力信息化》在新的一年里更前沿、更全面地反映电力领域信息化技术和成果!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

祝《电力信息化》在兔年里水平再上台阶,成为电力期刊里的“马中赤兔”。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技环保信息部曹保钧

立足电力行业,养兔不守株,开辟清洁能源信息化建设新篇章;紧跟IT潮流,新年新发展,为电力经济低碳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此遆宪法

瑞虎辞岁,玉兔呈祥。诚挚感谢广大新老客户长期以来对远光软件的支持和厚爱,衷心祝福您和家人健康、幸福、平安!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的第一年,也是智能电网进入具体实施的第一年,英特尔愿携手《电力信息化》共同助力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

新春将至,用友软件将一如既往,竭诚助力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大家共同发展,共创佳绩!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电力事业部总经理张帆

《电力信息化》是电力行业信息化中的权威期刊,是电力行业信息化信息及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衷心祝愿《电力信息化》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中继往开来,为电力行业信息化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朝曦

伴随着“十一五”电力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华三公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望未来的五年,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和希望,智能电网为我们描绘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画卷,华三公司愿意继续为电力的智能化建设添砖加瓦。新年之际,衷心祝愿《电力信息化》杂志业务蒸蒸日上,越办越红火!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事业系统部总监孙从海

愿IBM携手广大电力同仁,推动中国电力行业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祝《电力信息化》新年越办越好,广大读者兔年万事如意。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经理郑军

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500强企业,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华为公司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电力同仁!展望2011,华为将加大电力行业研发投入,提升电力行业服务水平,致力于为电力行业提供端到端的高效、便捷的ICT解决方案,共创智能电网美好明天!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力系统部部长张志辉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海联讯公司一贯秉承“服务电力追求卓越”的公司宗旨,作为专注于电力行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将为智能电网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由衷地感谢曾给予我们支持与厚爱的业界同仁,并预祝《电力信息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文飈

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电力信息化发展方向

坚持求实创新谱写智能电网新时代绚烂篇章

——谨祝《电力信息化》新的一年越办越好,更上层楼!

上海久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卉

金虎啸风携冬去,玉兔呈祥迎春来。2011年时值北塔软件成立十周年之际,北塔感谢多年来电力行业用户的厚爱和信赖,感谢《电力信息化》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广阔的平台。携手奋进的力量会创造出更绚丽的辉煌,北塔愿与各界朋友戮力同心,共同谱写下一个十年的激情乐章!

IT企业:技术与品牌两翼齐飞 第10篇

IT行业的属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IT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这就决定了这个行业是务实的、严谨的, 甚至是枯燥的。所以, IT行业不可能像化妆品等普通消费品行业一样, 搞噱头, 玩炒作, 拼命花钱去砸品牌。另外, 从IT企业的团队构成看, 技术型人才是主力军。从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到企业领导人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型”人才或者具有技术背景, 甚至营销人员也都是技术出身的。一般来说, 技术型人才擅长于务实而不是“务虚”, 而品牌运营相对于技术来说, 是“务虚”的, 因此, IT企业的“品牌”翅膀比较弱小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那么, 是不是IT企业就可以默认这种行业特性, 用不合翼的翅膀倾斜着身子飞翔?或者说, IT企业能不改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答案是明确的。不仅仅需要改变, 而且完全可以改变。因为, 用不对称的翅膀飞行, 不但会影响飞翔的姿态, 而且会制约飞翔的高度。

首先, IT企业要转变观念:要有技术, 但不能唯技术化。柳传志先生有一句名言:“要有理想, 但不能理想化。”套用一下, 笔者认为IT企业“要有技术, 但不能唯技术化。”因为, 市场经济只承认功劳, 不承认苦劳。没有市场实现能力的技术等于零。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核心环节, 不在于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的竞争, 而在于“市场实现能力”的竞争。三流的技术加一流的营销可能等于一流的结果;相反, 一流的技术加三流的营销可能等于三流的结果。

对于IT企业来说, 还会经常面临“技术趋同化”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在技术、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 营销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就愈加突出。例如, 当年海信曾经推出一款“环保彩电”, 诉求点是可以减少污染, 保护地球臭氧空洞等等, 市场反响非常一般。不久, 创维也推出了一款产品——“护眼神”, 市场反响出奇的好。为什么呢?因为创维的产品定位准, 抓住了消费者的利益点:“护眼神”保护你的眼睛——试想, 有哪个人会不关心自己的眼睛呢?而海信的诉求是公益型的利益点, 作为普通消费者, 有多少人会因为担心臭氧空洞选择换个电视?

在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 营销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技术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IT产品来说, 如果再加上出色的品牌营销, 就更具有竞争力, 可以飞得更高了。

其次, IT企业应该明白:如果说技术是智商, 品牌就是情商。智商是一种纵向力, 主导人的发展高度;情商是一种横向力, 主导人的发展宽度。说得再通俗一点, 微观讲, 智商体现为“才能”, 情商体现为为人处世的能力;宏观讲, 智商体现为“生产力”, 情商体现为“生产关系”。科学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情商与智商这两者具有非常紧密的因果关系。正如一个圆锥体, 它的体积大小不但取决于高度, 而且取决于底盘的大小。而且, 当它的“高度”达到一定阶段之后, 就会受到底盘面积的制约:如果没有相应大小的“底盘”做基础, 圆锥体就失去了稳定性;同样, 如果圆锥底盘足够大, 却没有相应高度的话, 那么圆锥将无限接近于“铁饼”, 就不能再称其为“圆锥”了。所以, 要想求得圆锥体积的最大化与最稳定化, 就必须要在圆锥高度和底盘面积上取得平衡。个人的发展如此, 企业的发展同样如此。

技术是智商, 品牌是情商。技术是智商比较容易理解, 品牌是情商需要做一些解释。其实也非常简单, 品牌本质上是一种认同力, 就是要在到客户、消费者中间赢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认同感。而认同, 源于沟通。产品、服务、广告、销售, 沟通贯穿始终于其中。不同的品牌竞争力源于不同的认同力, 不同的认同力源于不同的沟通力。有两个烟民教徒都想在祷告的时候抽烟, 甲问牧师:祷告的时候可以抽烟吗?牧师回答:NO!乙问牧师:抽烟的时候可以祷告吗?牧师回答:YES!

最后, 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业的“情商”, 做一个合翼的天使, 在更高更广阔的天空飞翔。品牌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 IT行业不宜也不可随意克隆其他行业的品牌运营策略与手段, 而要遵循本行业品牌运营的规律个性。

在这里, 笔者就IT行业如何做好品牌化运营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 市场导向:善用“副品牌”策略, 在销售产品的同时, 输出自己的文化。

消费者关注的始终是利益点, 而并非直接的技术点。客户和消费者不是专家, 不要用生硬的技术语言与客户和消费者交流。IT企业要善于利用“副品牌”, 为自己的每一款产品都起一个像创维“护眼神”、海尔“新激光”这样既具有亲和力, 又能体现产品卖点的名字。这种“自己会说话”的产品, 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你的营销成本, 而且可以大大缩短与客户、消费者沟通的距离。因为切中消费者利益与文化的认同, 才是最有效的认同。

第二, 发挥自己所长:编制标准化营销教案, 进行数字化营销。

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精确的量化管理是IT企业最擅长的。在营销过程中, IT企业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来塑造品牌:进行数字化营销。一方面, 就像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体重、腰围一样, 把产品的优势进行量化描述;另一方面, 在营销环节, 可以编制量化的营销套餐。当你只有一分钟的时候该如何给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呢?企业可以统一编制这样的营销教案, 通过培训团队来实现标准化营销。

第三, 技术人员与营销人员要互换角色, 互通有无。

技术创新的源头不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 而在市场一线。如本文所述, 没有市场实现能力, 技术等于零, 没有市场实现能力的技术创新是一种浪费。所以, 技术人员不能闭门造车, 而是应该经常深入市场, 去了解和熟悉市场的需求, 掌握竞争产品的优势与劣势, 验证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 要有支撑品牌的战略性产品。

要有战略性的品牌产品作为品牌的支撑。品牌如父, 产品如子。一父可有多子, 而一子只有一父。不一定每个儿子都会成材, 所以一定要有找一个能成材的儿子来支撑父亲的门面。这个儿子就是品牌的战略性产品。

第五, 适当优化团队人才结构, 善于借助外脑。

IT企业不能单一地由清一色的技术人员组成, 而是应该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适时适当地优化自己的人才结构, 引进自己所需要的营销、品牌以及管理等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 借助外脑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本文中“技术是智商, 品牌是情商”的观点, 将技术与品牌并列, 着重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其实, 在广义的品牌内涵中, 已经包含了技术因素。或者说, 技术对于品牌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在IT行业尤其如此。

一个成功的品牌, 一定是先进技术的代表, 一定是先进企业文化的代表, 一定是最广大客户和消费者利益的代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是成本优势的体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品牌的灵魂。“一个不能输出文化的大国,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同样, 一个不能输出文化的品牌, 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广大消费者是品牌成长的最终目的, 是品牌成长的沃土。品牌消费群的大小决定品牌的规模, 品牌规模大小决定品牌的高度与宽度。

中小IT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第11篇

针对此次全球金融风暴,阿里巴巴CEO马云说:“IT企业,请备好各自的粮食,带好各自的‘法宝’,准备过冬吧。”

的确,如今正是IT企业反思的时候了:如何应对次货危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的全面企业经营问题?IT企业如何依靠有限的自身资源,化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费萎缩的巨大压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和资金的代价屹立于市场而不败,并继续成长?

这些都深深拷问国内每个IT企业应急应难机制——我们应难机制在哪里?如何强化优化企业的应对危机机制?IT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未来战略如何正确抉择?

节支降耗,增强收益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危机的压力,IT企业必须强化管理,节支降耗,紧紧牵住成本“牛鼻子”挖潜增效,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效应;充分利用网上的软件资源,降低企业开发成本。当需要开发一个软件项目时,可以自身先将客户寻求细化,作出可操作的详细设计,如使用UML建模语言描述项目,然后分块在网上发布,通过竞标完成代码编写,这样软件设计成本就很低;因为别人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就可以很低的价格完成要求的代码,这还会产生很多的自由程序员。这举措可为IT企业节支增效。

严峻的形势也要求今后IT企业在研究制订的企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重大项目时,必须把资源节约、降低消耗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硬杠杠”,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源承受能力和持续能力。

提高核心技术,加强市场竞争力

——首先,IT企业要增强技术的绿色含量。德勤咨询公司的CIO认为,绿色IT是改变IT的五大技术之一,以“节能、降耗、节约”为核心的技术将在未来市场竞争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服务器和存储交换机制造商Voltaire最近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加大IT业“绿色”含量、做好绿色数据中心对2009年业务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IT业的技术融合趋势将不断加强。IT企业如果要在面临挑战时把握话语权,就要站在融合趋势的潮头,掌握核心竞争力。事实也证明,集成了办公、计划、人事、客户、财务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协同软件总比单一功能的OA或CRM、HR更具优势,更受注重高性价比的客户的欢迎,而在服务和软件市场有竞争力的硬件公司,业绩也要好于单一制造企业,如诺基亚、苹果、RIM等多元化、多品类公司。

因此IT业要鼓励将协同理念和协同应用应该更多地纳入产品开发中,使其可以对企业各种分散存在或被分隔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IT产品真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多数中小IT企业的高档产品所占产销的比例不足20%,易受诸如涨价、市场不景气之类的风吹草动而风声鹤唳,血气全无。比如一些品牌的电脑、手机、ERP、OA软件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夺市场,卖出了“白菜价”,丝毫无利润可言。

因此在品牌战略指导下的产品结构调整无疑是如今IT企业在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威压之下的一个解决途径。从产品结构的调整中获得抵御通货膨胀的动力,增加企业资本盈利能力,已是IT企业当务之急。因此IT企业应加强产品的整合营销,加快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升一部分低端产品的价格,砍掉持续亏损销售的产品,使品牌形象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尽可能保持中、高端产品价格的稳定,努力发展中高档产品,把中高档产品产销比例提高到一个新高度,通过高中低档产品组合体系巩固抢占市场份额,以弥补单一的价格竞争力的不足,维护主流消费人群对品牌的忠诚度,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

调整资金需求结构,多元化拓展融资渠道

——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资金紧缺、融资困难,IT企业应调整资金需求结构和内部融资渠道。在企业对外融资上,应尽可能采取融资租赁、参股经营、召集股东加入新股等方式;在经营加工方面,采取外包或代工形式,削减市场营销费用和存货库存数量,IT企业才能度过银根紧缩的饥荒年。

同时,抓住中小创业板上市的好时机,及时补充资金血液。2008年底或2009年上半年我国就会在深圳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板,为此IT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或直接上市融资,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另外,根据开始实行的《物权法》,IT企业可跟传统企业一样,做好权利质押、产权抵押工作,创新融资方式,以避免现金流的断裂。《物权法》规定的应收账款质押、原料、股权、半成品等可以提供质押登记,这对硬件的IT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并提供反担保物,有效地融资。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提高市场抵御力

——时下多数IT企业情报信息建设发展缓慢,目光短暂,信息滞后,技术薄弱,缺少风险意识;许多企业把情报活动、风险预警活动看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据统计,国内9成以上的IT企业没有建立快捷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没有自己专门应对各种经营风险的预警情报部门,面对诸如通货快涨、资源匮缺、环境污染、金融危机等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往往茫然无措,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据笔者所知,一个开发CRM客户管理软件的IT企业,其管理手段仍用传统手工,却从不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去分析市场、开拓市场,这样的企业不能正己,焉然达人?

企业预警机制由意识、制度和机构三部分组成。IT企业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紧筹建重在“预警、处警”的责任部门如信息部、情报部、公关部乃至危机管理小组,随时洞察市场动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有急必察,有难必报,有警必处,处而必胜”,知己知彼,把资源短缺、物价上涨、融资压力等各种困难、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尽量使风险降低最低程度,提高企业危机敏感度,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才能百战不殆。IT企业应把企业经营预警期提前拉长二三年,才能有效有备无患。

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研究 第12篇

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核心业务的成败, 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擅长的专业公司去做, 已经成为全球行业重要的战略思想和经营模式。随着商业环境变化快速, 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做主要核心竞争力业务, 其余IT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研究表明, 支持IT服务外包的企业, 企业本身自己做IT, 运行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因此企业IT服务外包发展十分重要, IT服务外包绩效作为委托方企业对于IT服务外包的一种期望, 直接评价企业IT服务外包的效果。研究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事在必行。对企业IT外包绩效指标的研究成为企业IT服务外包的重点。

随着全球IT外包市场高速发展, 国内外不少学者开展了对IT外包绩效的探讨。徐姝, 胡明铭 (2008) 从战略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 三方面结合IT外包运作与管理的过程, 构建了指标体系, 但是对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的研究并不多。对于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的研究还不成熟。而对于具体的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研究还不是很多, 也没有具体的分析企业IT服务外包特点, 因此根据企业IT服务外包本身的特点研究企业IT服务外包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以及企业IT服务外包特点

(一) 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

IT服务外包 (IT Outsourcing Managed Service) 就是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交给专业化服务公司来完成。绩效,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 是组织期望的结果, 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 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 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1]综合以上两个含义, 可以把IT服务外包绩效理解为是在IT服务外包中委托商期望的结果, 是委托商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结果, 委托商投入资金, 服务商提供IT服务, 达到减少委托商成本的目的。企业IT服务外包是委托商与服务商之间产生的业务, 因此也可以看做一种合作绩效。

(二) 企业IT服务外包的内容和特点。

1.企业IT服务外包的内容。

企业IT服务外包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信息化规划 (咨询) 、设备和软件选型、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整个系统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升级等。是企业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 提高数字化质量、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节约信息化成本的一种途径, 也为个人用户提供巨大的帮助。

2.企业IT服务外包的特点。

IT服务外包是委托商与服务商之间的一种业务, 委托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IT服务外包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增加产值。委托商与服务商之间的信任程度是建立这种业务的基础。在这种业务中, 委托商可以通过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交给服务商, 服务商用自身的技术给委托商提供其需要的服务, 两者之间是一种知识与技术的转移与共享。企业IT服务外包中, 委托商要首先分析企业的IT关联度判断企业是否需要进行IT服务外包, 并且明确IT服务外包的目标。服务商需要具有高端的技术, 技术起点高, 技术种类复杂, 技术变化快, 要求丰富的工程经验。既然有高投入高技术那么就一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 高度的技术风险、社会风险、投资风险。

三、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影响因素

结合企业IT服务外包特点, 经过系统分析总结, 认为: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知识管理、风险管理是影响企业IT服务外包的重要因素。

(一) 合同管理。

合同的成功订立是企业IT服务外包业务的一个基础。对合同的订立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企业IT服务外包的绩效。徐绮忆 (1999) 研究结果指出:外包合同越完善, 企业外包的绩效将越高。西方很多学者也特别关注外包合同管理对企业IT服务外包的影响。他们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建立在对大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得出以下结论:以是否达到预计的成本节约作为衡量企业IT外包绩效的影响标准, 选择性外包、短期合同、详细的收费服务合同以及新近签订的合同等, 对企业绩效有着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二) 知识管理。

知识学派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知识。[2]企业间IT服务外包活动是获得和共享合作伙伴所拥有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 也是一项知识共享, 知识转移的活动。委托商享用了服务商的知识, 服务商把知识转移给委托商。Dyer和Singh[3]认为, 企业间相互关系专用性投资、知识共享惯例与共享互补的资源禀赋是提升企业合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知识的管理对企业IT外包绩效影响显著。[4]合作双方所形成的知识共享惯例促进了双方知识的转移与共享, 减少了合作冲突, 提高了互动效率和合作绩效。因此, 委托商与服务商之间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是合作绩效形成的基础。

(三) 成本管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而IT服务外包的发展将能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 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和竞争实力。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企业IT服务外包中, 委托商与服务商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直接影响他们所预期的绩效。在这项服务中, 投入成本越低, 绩效越大。因此作出有效的成本管理在企业IT服务外包中十分重要。

(四) 风险管理。

高风险是企业IT服务的一个特点。IT外包风险,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则是指IT外包工程实施结果相对于预期结果的变动程度, 即企业IT外包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IT服务外包风险系数有多大呢?国内暂时还没有详尽的数据。不过, 关于IT服务的成功率可以作为参考。2002年7月, Gartner IT服务首席分析Rolf Jester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 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研究表明, IT外包服务风险越大, 外包成功率越低, 对外包绩效的影响越显著。IT服务外包风险, 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如果这些风险真的发生, 将会对企业财政造成巨大破坏。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尤其是在长期合同条件下, 这种风险更为突出。

四、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前文分析的IT外包绩效影响因素, 即合同管理B1和知识管理B2, 同时还要兼顾成本管理B3和风险管理B4。这些指标都是委托商与供应商在作为合作伙伴的前提下, 影响两者共同的因素。通过对一级指标的确认, 分析二级指标。对目标的期望值C1, 双方信任度C2, 对合同的满意度C3, 知识共享程度C4, 委托商对IT的关联程度C5, 服务商业务水平C6, 共同利益C7, 交易成本C8, 代理成本C9, 产生合同成本C10, 对外包结果的满意度C11, 服务商承担能力C11, 以上因素可以得出企业IT外包绩效评价指标如表1。

(一) 基于AHP的IT外包绩效指标权重确定。

请专业人士对影响企业IT服务外包因素Bi和Cij作出评判, 根据企业IT服务外包特点分析出的因素对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构造比较判断权重矩阵, W (B1) +…+W (Bi) +…+W (Bm) =1, W (Ci1) +…W (Cij) +…+W (Cini) =1, 0

(二) 基于Delphi

的IT外包决策绩效评价指标的打分。聘请专业评价人员对二级影响因素进行打分以确定评价样本矩阵。设人员的序号为k, k (k=1, 2, …, p) , 则E={E1, E2…, Ep}, 对第s个被评方案按指标Cij的评定标准打分, 然后根据第k个评价人员的评分dundefined, 最终得到评价矩阵D (s) , D (s) = (dundefined) (n1+n2…ni) +p, 其中 (i=1, 2, …, m;j=1, 2, …, ni;k=1, 2…, p) 。[5]

(三) 企业IT外包绩效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由于AHP 法和Delphi法这两者所占的主观因素太多。在这里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 这样可以排除一些由于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错误, 进一步完善了IT外包绩效指标的准确性。

在灰色系统中,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根据灰色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它能很好的分析因素的主次关系和因素间的关系。它可以解决数据少、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系统问题。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方法, 这样可以弥补AHP 法和Delphi法两者的太过主观的缺点。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间有无规律同样适用, 并且不会打乱样本间的联系与规律, 且计算量小, 比较方便。它能解决企业IT绩效因素的灰色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因素的关联性分析排除太过主观因素。从而确定企业IT服务外包的绩效指标。

灰色关联度分析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的基本步骤[5]:

1.值化处理。设原始参考序列为xj (k) ={xj (1) , xj (2) , …, xj (n) }则原始数据序列的比较xi (k) ={xi (1) , xi (2) , …, xi (n) }, 为了避免单位不一致对关联分析产生影响, 需要对上述时间序列进行初值化处理。通常用每一数列的第一个数xi (1) 除其它数xi (k) , 处理后的序列分别为xundefined (k) 和xundefined (k)

undefined

2.求差序列Δ, 即同一时刻xundefined (k) 和xundefined (k) 的差值为Δi (k) 。

undefined

3.求各时刻最小绝对差d与最大绝对差D。

undefined

4.计算关联系数。undefined

P是分辨系数, 提高灰色关联系数之间的显著性, P的取值区间在0-1之间, 为了简化计算, 一般都取P值为0.5。

5.求取关联度δji。利用均值的方法进行处理, 使关联系数反映的信息集中体现出来, 如下:undefined。若某因素的关联度值越接近1, 则该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越大。但是一般认为, 当δ值大于0.7时才有影响。

6.关联度排序。对综合关联度按大小排列, 可以看出各个影响因子对系统影响程度大, 从而筛选了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

五、结语

从企业IT服务外包特点出发, 分析出影响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 指标选取的更真实, 尽量做到满足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7]这几个原则。用AHP和Delphi与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IT服务外包绩效指标进行确立, 弥补了AHP和Delphi两个方法太多主观因素的缺点。排除了那些过于主观的指标。研究只是寻找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研究企业IT外包的绩效指标。在指标选取的角度, 以及指标的确立方面还存在不足, 缺乏全面性, 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萍, 许伟波, 彭于彪.绩效.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随成, 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0) :34~35

[3].DYER J H, SINGH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and Source of Interorganiz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 (4) :660~679

[4].李随成, 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0) :45~50

[5].席代昭, 范体军.基于ADGF集成法的IT外包决策[J].情报杂志, 2007, 4:89~101

[6].廉庆.基于灰色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研究, 第34页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理论下一篇:园林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