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范文

2024-06-23

乙肝患者范文(精选11篇)

乙肝患者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收集

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收集临床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样本20例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样本11例,置-80℃超低温冰箱贮存。

1.2 样品处理

取400μl血清加至5 mm NMR测试管中,后加入100μ0.2 mol/L磷酸缓冲溶液(p H=7.4)和50μl重水,振荡混匀。

1.3 NMR实验

利用BRUKER 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每一个样品采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relaxation delay-90-(τ-180-τ)n-acquisition]氢谱,回波时间为100 ms,延迟时间为4 s,64k数据点,采集次数为128。化学位移定标为乳酸甲基双重峰δ1.33。

1.4 数据预处理

对所有1H-CPMG谱进行自动积分(TOPSPIN 2.0),积分区间δ0.5~9.0,积分间隔Δδ=0.02。为了消除压水后残余水峰的影响,δ4.6~5.2的积分值设为0。主成分分析前对每一个谱的积分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将归一化值导入软件Simca-P 10.0(Umetrics,Sweden)中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与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H-NMR谱比较

应用CPMG脉冲序列见图1,图1中可明显观察到缬氨酸、乳酸、丙氨酸、蛋氨酸、乙酰乙酸盐、肌酸、胆碱、三甲胺和葡萄糖等信号峰。比较慢性乙肝与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H-CPMG谱可以发现,蛋氨酸、乙酰乙酸盐、三甲胺、葡萄糖和乳酸的含量在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2.2 PCA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在保持数据信息损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的线性映射方法,由于PCA操作的简便和变量的可解释性,已经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图2给出对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H-CPMG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PC1 vs PC2,R2=72.4%),分析结果以得分图(score plot)和负载图(loading plot)给出。通过图2A可以看到,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样本在PC1维可以完全区分开,且对每组样本的PC1值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这两类样本在PC1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图2B给出了两类样本中主要的代谢物变化,可以看到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蛋氨酸、乙酰乙酸盐、三甲胺、葡萄糖和乳酸的含量升高,而胆碱和脂类物质降低。

3 讨论

重症乙肝病情复杂危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因此,寻找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对重症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提高预后生存率至关重要[1]。对比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蛋氨酸、乙酰乙酸盐、三甲胺、葡萄糖和乳酸的含量升高,而胆碱和脂类物质降低。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会经过糖酵解过程转变成乳酸,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糖代谢发生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4]。对比慢性乙肝患者,葡萄糖含量在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进一步升高,这可能与糖代谢过程的改变有关。重症乙肝因肝功能衰竭导致肝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异常,引起很多代谢过程改变;而在某些疾病如肝癌[7]的研究中发现葡萄糖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癌细胞需能增加,促进了糖酵解过程。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灵敏指标,并常作为临床辅助重症肝炎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8]。胆碱酯酶能够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胆碱酯酶可以反映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重症肝炎中肝脏功能受损,肝细胞合成功能降低,蛋白合成减弱,减少的胆碱酯酶引起血清中胆碱降低;而通过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发现血清中胆碱降低,这与重症肝炎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的研究结果一致[1,8]。因此,胆碱降低可以作为重症乙肝的标志性代谢物之一。

血氨监测是重症乙肝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9]。氨的物质代谢主要集中在肝脏,当肝脏严重病变时会引起体内氨降解功能降低,合成尿素能力减退,血氨升高[10]。本文中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三甲胺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肝的氨降解功能降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氨积聚。

总之,基于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给出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差异,为重症乙肝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分子水平上的代谢证据。

参考文献

[1]费德红,颜永乾.重症肝炎患者血清4项生化指标下降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2-33.

[2]王宇明,顾长海.重症肝炎的概念和诊断——历史变迁、现状和展望[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1):5-8.

[3]杨永霞,杨生义,梁敏锋,等.基于磁共振波谱的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3):288-291.

[4]高岗,杨根金,娄子洋.肾虚证大鼠尿液的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5):565-568.

[5]Lehnhardt FG,Bock C,Rohn G,et al.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primary and recurrent human brain tumors:a1H NMR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J].NMR Biomed,2005,18(6):371-382.

[6]陶晓峰,杨根金,王晓钧,等.离体眼眶肿瘤及正常组织超高场磁共振波谱特点的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8):882-884.

[7]Yang Y,Li C,Nie X,et al.Metabonomic studie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high-resolution magic-angle spinning1H NMR spectroscopy in conjunction with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J].J Proteome Res,2007,6(7):2605-2614.

[8]夏仁兴,邓刚,方清,等.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相关研究[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4,2(1):15-16.

[9]Hohner U,Rieder M,Muller R.Ammonia determination in hepaticen-cephalopathy[J].Dentsch Med Wochenschr,1995,12(11):383.

乙肝患者 第2篇

各位领导,(上午、下午)好!

我坚守医生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已经20多年了,我还从来没有恐慌过,但今天站在这个台上跟大家讲述自己的事情,说实在的,还真有点恐慌呢。我只是全市广大医护人员中的普通一员,能有幸参加这次巡讲活动,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是同行们对我医疗工作的认可,所以,我感到很高兴,也愿意与大家交流我做一名医生的执业经历与亲身体会。我交流的题目是《宅心醇谨 仁心医者》

我叫马立贵,出生于西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因为自己身体瘦弱体质较差,也时常看到村民们被疾病疼痛折磨的情景,感受到家乡群众生活的艰辛和饱受的疾苦,特别是那些有病四处求医、因病致贫甚至因病无法得以救治的事例,更是让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志当一名大夫能为群众治病,便成了小小年纪的我最大的愿望,高考后就依然选择报考了医学类院校。1993年我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中医本科系,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出校后在西吉县中医院如愿以偿当了一名白衣天使。

如果说,能够凭借自己几年的大学所学,再一边临床实践一边学习,给病患者能够准确把脉、诊治、开处方、配药,以至后来的手术等等,那么兢兢业业干好医生的工作、尽到岗位职责也无可厚非。但是,当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病情、人类探求医疗的困境,时时严峻地考验着人的健康与生命,时时深刻考量着医生的医术医技的时候,面对病患者,肩上的责任,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天职,就会变得沉甸甸的,甚至充满了忧患和悲痛,或着渺茫和恐惧。这是我遇到的一位病人给我的启示。

1997年,我接诊了一位乙肝患者马XX,27岁,教师,就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和自己所学有限,面对他那种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和家人的凄苦,当时病人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昏迷,我竟然束手无策了,抢救无效死亡,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大家都知道,乙肝属于顽疾,就是目前国内外也只是处于摸索治疗阶段,没有彻底根治的成熟方案,这在上世纪90年代,更是医学上的难关;况且从事乙肝治疗工作也是高风险职业,因为高危而一般很少有人愿意涉足。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眼看着他们一个个一步一步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并甚至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时候,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常同情、自责、无奈、怜悯交织在一起。但是,同情挽回不了健康,自责拯救不了生命,无奈根本与事无济,怜悯也替代不了人活着的尊严,于是,我萌发了专修肝病理论的想法。

1999年,我主动申请去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肝病治疗中心专门进修深造,被医院批准。当时,我的工资并不高,妻子患病也需要花钱治疗,孩子幼小,但想想那些痛苦挣扎在生命边缘以及被病痛夺取生命的乙肝患者,面对着这难得的学习深造机会,我向朋友借了1000元钱,毅然决然辞别了妻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求学之路。在湖北进修的一年间,我一头扎进病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我一边潜心学习,精读肝病理论,一边临床实践,不断摸索,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中锻炼,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提升。我的刻苦努力与钻研劲儿,受到进修老师和进修医生的一致好评,科室破例每月发给我生活补助费,这使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进修学习。湖北的风景名胜没去过,湖北的风土人情没了解过,学习进修期满后,我踌躇满志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曾经的岗位是全新的挑战。学回之后的我率先在西吉中医院开设了“肝病专科”,挑起了肝病专科建设的重担。怀着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怀着对病人的真诚与关爱,我以自己农家子弟的朴实与踏实,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病患者态度和蔼,不怕累不嫌烦,无论白天夜晚,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对他们也不论贫富贵贱都能一视同仁,准确诊断、合理用药,从未开过大处方而加重患者的负担,很快成为病人信赖的医生。

有一名姓张的患者,以肝硬化晚期食道静脉破裂大出血入院,入院时就处于休克状态,已不抱任何希望的家人最后还是找到我要我给看看。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为了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我用尽平生所学给以治疗,不怕脏了自己,不怕传染病毒,亲自擦试血迹,观察生命体征,三天三夜坚守在病房里,比“特护”还特护,患者竟有了奇迹般的生命迹象。后来又经过近20天的精心治疗,终于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并完全康复。消息不胫而走,患者络绎不绝,这增强了我用自己所能帮助病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只要有一点希望决不放弃任何的救治。

有一位11岁的农村女孩,以重症肝炎,肝昏迷入院,从其父母凄苦的神情破败的衣衫上就能看出其家庭生活的艰难困苦来,然而谁能想到,他们就连几十元钱的检验费都交不起。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花季的孩子,我没有推卸没有回绝,自己垫付医药费后便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工作。从输血、吸氧、心电监护一刻都没有离开,两天两夜后,患儿终于苏醒了,我如释重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办公室休息了会儿。后来经过坚持不懈的精心观察与跟进治疗,终使患儿转危为安。其父老泪纵横,其母失声痛哭,他们以最原始的下跪方式感谢我,一遍一遍地重复说着“谢谢马大夫,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我想我只是尽到了医生的职责,但是这些情结却让我能铭记一生。

在医生的词典里,面对病患之人,没有“推卸责任”,只有“义不容辞”。群众的疾苦让我们同情,但群众遭遇的病情却让我们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每当接诊病患者时,我都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深入钻研治疗乙肝的治疗技术,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切实解决病痛。

在行医期间,我经常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情况,采用切合病患者实际的有效治疗方案,并经过长期的梳理与精心整理,总结出了“中草药分型治疗乙肝方剂”10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方法”等治疗措施。近些年,整理临床经验,先后在省部级医学刊物上发表《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48例》《、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案》等理论研究文章8篇,使自己治疗乙肝技术有了新的提升新的飞跃。自己积极探索并率先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技术,填补了固原市抗病毒治疗乙肝的空白,开创了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技术的新途径,也使治疗乙肝病在医学界有了质的突破。在我的倡导和带动下,全科人员共同努力,团结奋进,2000年6月创建了西吉县中医院“中医特色肝病专科”,2005年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中医特色专科,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肝病专科就诊患者逐年增多,病床经常爆满,年住院病人达300余人次,基本治愈率达到60%;门诊量更是剧增,2013年达到10000余人次,就诊人员范围达周边市县。我本人从2004年以来,也连续五年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好医生”;2008年被选为固原市第二届人大代表,2010年被评为全县优秀科技工作者。

治疗乙肝病患固然重要,但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并不宽裕的山区,面对人们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卫生观念,对广大的山区群众来说,预防疾病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近年来国家对乙肝的防治也非常重视,大批量从少年儿童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从源头阻断乙肝的传播。从2003年以来,我不但注重乙肝的治疗研究,还积极配合、推行国家的预防工作。我利用自己亲身经历和良好的声誉,经常利用下乡义诊宣传活动,深入群众去做宣传解释工作,引导群众认识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使群众从不接受到乐意接受乙肝疫苗的接种,宣传工作对预防乙肝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更是利用门诊之时不遗余力地进行宣教工作,讲解乙肝预防知识,推行乙肝母婴垂进传播的标准化阻断,从源头上阻断母婴垂直传播。西吉县的预防接种工作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近年来推行的还是非常好的。由于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县乙肝发病率由11%降低到目前的7.18%,大大降低了乙肝发病率。

在乙肝治疗和预防工作中,我以医生的担当和责任,帮助大批的病患者解决了病痛,安抚着他们受伤受苦的心灵,也在治疗乙肝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医学深奥的探求征途中一点儿也不敢懈怠,也从不敢停下匆忙的脚步。因为我深知,生命对每一个人的宝贵和有限,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这应是人活着的追求与生命的价值体现!也正是这样一个信念,让我这个有着将近8年“甲状腺癌”的病患者,战胜多年的病魔,今天还能有幸与在座的一起交流谈心,真是自己莫大的安慰和幸福啊。

自2006年5月,自己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后,先后 次做过淋巴结切割手术,作为一个医务人员,身心的巨大创伤是可想而知的。在附属医院手术期间,我曾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悲观、失望甚至想到了放弃自己。出院后面对乙肝病魔肆虐的患者,看到还有比自己更受病痛煎熬的人,还有很多需要帮助、需要救治的人,尤其在因治疗乙肝这样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高风险职业中,我一个专修过乙肝治疗学的医生,怎能轻言放弃呢?我找到了重新生活的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支点。是啊,我的家人需要我,社会需要我,无数的乙肝患者更需要我,虽然现在还有几个淋巴结时不时在作怪,但是,在我救死扶伤的信念中,在我重新拥有生命的感恩中,在患者送来的一幅幅锦旗和感谢信中,在我给予经济帮助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希望中,在我先后资助的学龄患儿的喜悦中,在千千万万个被我挽救的家庭的幸福中,这,已经不算什么伤痛了,也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因为,作为一名医生,你一定经历过比别人更多的生命考验,会比别人有着更懂得拥有生命不易的情怀,何况,我,已经是一个与癌症抗争过近8年的医生呢。

多年来,我无数次忘却自己的癌症病情,也一次次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同事们的提醒,每天奔波在门诊、病房。病情就是无声的命令,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都随叫随到,我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以自己的真诚以自己的使命,一心一意为了千千万万个乙肝病患者,为了千千万万个生命的安危和家庭的幸福。工作20多年来,诊治各类肝病患者20多万人次,但从未出现过医疗纠纷。

自小立志医学事业,经过多年的历练,踏踏实实,勤奋钻研,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我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和同行的好评,2010年3月,上级组织任命我为西吉县中医医院副院长,这是担当更是责任!我会记着自己的使命,会为自己一生钟爱的神圣事业,为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乙肝患者安度春节 第3篇

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一般来讲,病情平稳的乙肝患者,多处于免疫耐受或免疫低下状态,尽管此时的病毒多为高复制,但是肝细胞并无明显损伤,故患者表现得和常人一样。

但每到春节,人们不免会忙碌起来,乙肝患者常态下的平稳往往会被打破。例如,春节前忙于家中的卫生打扫,有的甚至粉刷翻新或赶在节前乔迁新居;节日期间探亲访友,相互拜年忙得不亦乐乎;亲友相聚时,麻将、棋牌等娱乐活动的助兴,可能会玩得通宵达旦;有的趁“黄金周”外出旅游,累得筋疲力尽;节日的电视节目特别令人青睐,往往都要播到深夜、凌晨;加之时值数九寒冬,极易着凉受寒。此外,如果出现头痛发烧,再服些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退热止痛药;如果还饮酒,则更是火上加油。总之,在这些间接或直接的因素影响下,原本就已受损伤的肝脏,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与打击呢?其结果,终究会导致肝炎复发。

眼下春节将至,作为慢性乙肝患者,如何既过好春节,又把握好自己的病情呢?

首先,这取决于患者自己是否具备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面对乙肝时,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不要总是忧心忡忡担心治不好。其实,只要把握住治疗的最佳时机,到正规医院经专科医生诊治,还是多能治愈的。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病情加重或复发,应注意避免多种诱因的发生。在春节期间,要注意起居的规律性,不要熬夜,更不能通宵达旦娱乐。同时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及时添衣加被也很重要。

此外,要尽量少赴宴,不可暴饮暴食,宜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在蛋白质食物中,应选用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如蛋类、肉类和豆制品。肉类食物宜选用牛肉、鱼肉、兔肉、鸡肉、瘦猪肉等。由于肥肉含脂肪过多,食后不易消化,故不宜食用。牛奶也是肝病患者补充蛋白质的佳品,患者应每天喝牛奶两杯,正确的方法是咀嚼式饮用,可在饮用牛奶时,与苏打饼干或馒头一起在嘴里细细咀嚼;或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这样,口腔内的唾液与牛奶混匀后,可保证最大限度的消化吸收。

由于肝病患者维生素摄入和合成减少,消耗增加,故需适当补充维生素A、B、C等。维生素A的摄取,主要来源于胡萝卜、绿色菜叶、牛奶、鱼肝油、动物肝脏、小麦、花生、肉类、山楂、柑橙等。肝类食品也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A,是帮助肝细胞恢复的佳品,故也可适当选食。

脂肪的摄入要以患者易消化的含胆固醇少的为宜,如植物油、奶油等。有人认为,大量吃单糖可以治肝炎,这是一种误解。糖类食品是我国人体的主要热量来源,供给要适当,每天50克比较合适,不宜过量。否则,会影响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降低食欲。同时,因糖代谢过程比脂肪迅速,过量食糖会导致脂肪贮蓄,引起发胖或产生脂肪肝,影响肝炎的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体育锻炼要适当,不宜饭后“百步走”,餐后最好平卧1小时左右,因为平卧时,肝脏的血液充盈度最大,可以向肝脏提供更多的营养,有利于受损肝脏的修复;至于是否能参加“一日游”等短期旅游活动,就要看当时的气候,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状况而定。如果外出旅游,更要注意冷暖,不可贪玩、劳累。还要当心传染性疾病的相互间传播,积极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的传播,必须戴口罩。

同时,乙肝患者应注意关爱他人健康,不要共用餐具、剃须刀、刷牙用具,女患者特别要注意经血的传染性。避免发生“蜜月性肝炎”,采用安全套防护,如对方已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了抗HBs,就更为安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冬春交接之际是肝炎的好发时期。春节前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导致乙肝急性发作(重叠感染)的高峰期。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严防食物中毒或腹泻,因为这些也都是引起乙肝复发的常见诱因。

乙肝患者药物治疗新进展 第4篇

1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积极有效的治疗

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数量非常之大, 大多由于垂直传播而感染, 形成免疫耐受, 肝功能正常。传统治疗观念认为这类患者治疗效果不好, 因而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不用治或无法治, 只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结果患者病情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并发症, 如肝硬化或肝癌。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是干扰素对此类患者疗效不佳, 二是干扰素或其他免疫增强剂是通过溶细胞机制实现抗病毒作用, 也就是说, 肝细胞与乙肝病毒同归于尽, 因而患者不易接受或担心病情加重。抗病毒治疗安全可以通过非溶细胞机制实现, 在肝细胞内降解病毒基因产物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不再以牺牲肝细胞为代价的时代来临了。但抗病毒用药选择要慎重, 我国乙肝治疗泰斗推荐三联或四联疗法, 如博尔泰力加左旋咪唑加潘生丁联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博尔泰力作用于HBV – DNA的转录与复制水平, 即能减少CCC – DNA向HBV – DNA的复制Aug.2005, V01.4 N0.4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博尔泰力作用于HBV-DAN的转录与复制水平, 既能减少CCC-DNA向HBV-DNA的复制, 又有抑制HBV-DNA向CCC-DNA的起始转录, 因而能耗竭CCC-DNA, 减少基因整合几率, 作用于0.6~1.0 Kb的HBV-DNA, 降解基因产物, 减少x蛋白的产生, 对于既使已基因整合的病例也能有效地预防肝癌。博尔泰力还具有强大的抗纤维化作用, 可降解胶原纤维, 逆转肝纤维化, 可以用来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2 抗病毒治疗疗程较长目前

认为对慢性乙肝应采取综合治疗, 即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治疗, 而抗HBV治疗是关键, HBV不仅是慢性乙肝病变发生的启动因子, 也是由于它的持续存在, 而使病变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HBV在慢性乙肝的发病和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抗HBV治疗成为慢性乙肝能否治疗的关键。长期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所必需, 主要与乙肝疾病特征有关。

2.1 HBV在复制过程中CCC-DNA是复制原始模板, 而目前的抗HBV治疗药物和方法不能完全清除它, 停止抗HBV治疗CCC-DNA可以作为复制模板重新复制, 是慢性乙肝复发的主要原因, 长期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彻底清除CCC-DNA.

2.2 HBV为泛嗜性病毒, 除在肝组织复制外, 还能在淋巴细胞、胆管上皮和胰腺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中复制。抗HBV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药物浓度较低, 不易清除HBV或清f涂较晚, 对抗HBV有效的患者过早停药可引起复发。因此, 应适当延长疗程, 进一步清除组织细胞内病毒, 以提高疗效。

2.3 HBV为高变异病毒, 因其在复制中有逆转录复制过程, 缺乏校正功能, 容易发生变异。而HBV在感染过程中受人体免疫力和抗HBV药物影响, 亦可引起变异HBV发生, 变异后可造成免疫逃逸, 病毒不易清除。

2.4 慢性乙肝感染患者常对HBV产生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 使抗HBV药物疗效明显降低, 惟有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拉米夫定在其限定范围内是一种非常快速病毒复制抑制剂, 通过抑制病毒DNA多聚酶活性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目的。HBV-DNA转阴较快, 拉米夫定停药标准是e抗原血清转换 (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 HBV-DNA转阴, 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 疗程稳定半年以上才能停药。拉米夫定用药1年e抗体发生转换几率只有10%左右, 用药时间延长。抗原转阴率有所提高, 但YMDD变异率明显上升。病毒变异后往往使慢性肝炎重症化或停药后肝炎病情反跳, 避免短期抗病毒药长期使用给乙肝患者带来危害。博尔泰力的联合治疗方案是一条有效途径。应用两种以上不同作用靶位点, 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联合, 提高e抗原转阴, 减少YMDD发生。

3 护肝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治疗上应在抗病毒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剂综合治疗, 但抗病毒药物选择是非常慎重的, 不能影响肝功能, 不会造成病毒变异, 具有能够进入细胞内洚解病毒基因产物作用, 能与免疫调节剂发挥协调作用。博尔泰力抗病毒疗效安全、无毒, 不会引发病毒变异, 与干扰素联治, 能拮抗其副作用, 升高白细胞, 且提高转阴率, 预防前c区变异的发生, 在限定范围内正确使用干扰素, 。抗原和DNA转阴率在近期疗效可达40%, 停药有反跳, 持续有效仅25%。

4 合并症及育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

慢性乙肝很容易合并肾炎、糖尿病、甲亢、白细胞低下等合并症, 主要是乙肝病毒侵犯其组织或免疫符合物沉积继发免疫损伤所引起。博尔泰力在抗病毒治疗同时具有免疫双向调节升高白细胞作用及安全低毒优势, 能较好治疗乙肝及其合并症。育龄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好在妊娠前积极抗病毒治疗, 使e抗原和DNA转阴或降低低度, 减少传染几率, 实施多重免疫阻断, 防止垂直传播。但抗病毒药物是否在血液中蓄积, 能否造成胎儿畸形是非常慎重的问题。如核苷类似物很容易在羊水中蓄积, 造成胎儿粘膜发育障碍, 所以不适合用于垂直传播阻断, 博尔泰力无上述副作用, 为育龄阻断垂直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治疗药物。

乙肝患者的生活禁忌 第5篇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肉类中过多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储藏在人体各部,其中肝脏也是储藏重点。天长日久,体重多胖,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月刊庄负担过重,促使乙肝病,隋恶化。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日常生活中以下列食物为主:各种主食(大米、面粉等)、瘦肉、新鲜水产品、鸡蛋、豆制品、各种蔬菜、水果、植物油、适当糖类;少食动物脂肪、油炸类、咸肉、全脂牛奶等。

禁忌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乙醛,它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本身肝已有病变,加上饮酒可谓是雪上加霜,可以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乙肝患者禁酒、戒酒是无条件的、必须的,白酒、啤酒都在禁忌范围之内。患者在聚会场合,可以饮料、矿泉水代酒。

禁忌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多 劳累过度使大量营养和氧气消耗,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乙肝病毒就会迅速扩散,破坏肝脏功能直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乙肝患者病情平稳时,主张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适当休息,掌握好“度数’,活动以不感到疲乏、恶心、腰困为准;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不要轻易打破良好的生活规律;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禁忌大怒和忧郁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本性喜顺达、舒畅。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有人统计:易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病的可能性比—般人高8倍。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饱满,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禁忌恣情纵欲 过度纵欲不仅使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引起大月囟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耗伤元气,损割肝肾,产生诸如疲倦、腰酸腿软、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并发症。对于肝功基础本来较差的乙肝患者来说,恣情纵欲也是一个杀手。慢性肝炎病情不稳定时,一定要禁房事;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或病情稳定时期的患者,也应该主动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一般说来,青年人每周一次,中年人二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一次较为合适。如果房事过后出现疲乏、腰困、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性生活。

乙肝患者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乙肝患者80例, 男47例, 女33例, 年龄17~73岁, 平均 (56.12±3.68) 岁;全部患者均能独立思考, 排除意识模糊者。

方法:针对乙肝患者及其家庭成员, 需做好以下预防知识与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其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或者避免其将病毒感染到其他人群的概率。 (1) 说服乙肝患者家庭成员做好乙肝五项检查以及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根据我国乙肝发病具有的呈现以家庭集聚为主的特征, 需及时建议乙肝患者的上下三代家庭成员及时做好乙肝五项基本检查, 检查过程能够明确知道患者肝病感染的途径, 还能够检查出其家庭成员中是否存在其他乙肝患者, 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接受治疗、早预防。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需详细告知就医方式。而针对未被感染的易感人群需说服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现阶段, 预防乙肝最有力的途径即为注射乙肝疫苗。小于12岁的儿童若及时接种了乙肝疫苗, 那么乙肝病毒携带的概率便被降为0.5%以下。 (2) 需做好婚育管理工作: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需对其配偶做好婚前检查, 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指标呈现阴性则强烈建议其做好乙肝疫苗的注射工作[2]。若母亲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 建议其孕期一定及时到医院做好乙肝免疫阻断工作, 以避免形成母婴之间形成直接垂直传播。 (3) 加大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此次调查发现, 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尚不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以及隔离措施, 所以各护理人员需加大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来医院就诊或者住院的患者及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详细告知其预防知识, 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让其意识到做好自己的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管理工作而不让其污染到周围环境进而保护好他人、避免其家庭成员以及周围人群被感染的重要意义。

观察指标: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表设置过程先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以及护士长制定, 之后再咨询相应的专家, 共同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表。制定好之后需在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指导下对患者家属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调查, 让其实事求是地认真填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共计二十项。采用百分制, 内容具体如下: (1) 了解乙肝患者的基本资料:详细询问患者发现感染乙肝病毒的时间、首次发作时间、于哪家医院就诊以及住院次数、详细了解其曾有无输血、拔牙以及手术史等。 (2) 对乙肝患者家庭成员进行了解:详细询问患者父母、同一代兄弟姐妹、配偶、子女是否有携带乙肝病毒、之前有无注射乙肝疫苗。 (3) 了解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对乙肝的预防知识知多少。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乙肝患者对家庭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80例乙肝患者中, 有23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知道家中是否存在乙肝患者或者存在乙肝病毒携带者;有36例为乙肝家族史;有21例乙肝患者家庭成员未被感染或者产生了抗体。

乙肝患者家庭成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除了23例由于各种原因尚不知道家庭中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有乙肝患者外, 其余57例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感染状况, 见表1。

加强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乙肝认知状况:加强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以来, 许多的乙肝患者或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子女因为接种乙肝疫苗而降低了被感染的概率, 进而免受疾病的危害。本次调查研究得出, 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后, 仍通过母婴传播途径而感染的人群大部分出现在农村或者县以下城镇, 因当地的医疗条件较差或者部分人群欠缺对乙肝预防知识的了解最终导致其后代出生时没有及时对乙肝免疫进行阻断, 导致其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免疫呈耐受状况或者发展为肝炎患者。此次调查研究发现, 超过一半的患者感染的原因以母婴传播为主。部分乙肝患者自身感染之后, 因为没有及时对家人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 最终导致其配偶和子女也出现感染。而有部分患者上一代为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 由于家庭成员的忽视, 导致直到发现自己发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同一代兄弟姐妹中大部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同时, 全部乙肝患者中, 其家庭成员大部分也已被感染乙型肝炎病毒[4]。因此, 可认为乙肝发病以家庭集聚为主, 即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会直接发病, 它的损害机制是从破坏肝细胞的免疫反应开始的。大部分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可能有部分人群为病毒终生携带者, 但终生都有可能不发病, 因而不易被引起重视, 也不会做相关检查, 最终导致其家庭成员长期处在“病毒库”中而不自知, 也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机制, 最终时时刻刻处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威胁中。而有部分患者发病时便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带来沉重负担[5]。基于此, 对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的人群做好乙肝的预防机制, 预防乙肝在家庭成员内部传播具有重大价值, 同时也是减少乙肝发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柴燕, 胡安易, 李莉, 等.3地区城乡居民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及传播渠道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3, 29 (1) :8-11.

[2]杨玉兰, 闫素英.227例乙肝患者家庭感染状况与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1) :1011-1012.

[3]周小玲, 杨继红, 赵线娥, 等.乙肝患者家庭感染与防护意识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7) :799-800.

[4]陈怡萍.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5) :2676-2677.

如何提高乙肝患者的自我效能 第7篇

1 自我效能增强对乙肝患者健康的意义

乙肝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完全了解和误解会产生自卑感、悲观厌世等, 而增强自我效能护理可激发患者的自我照顾动机, 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 避免过多的惊慌失措。

2 增强自我效能护理的途径和方法

2.1 激励

激励就是鼓励患者做出抉择并行动。当患者被查出感染乙肝病毒时难免会惊慌失措, 加之对疾病的不了解使其非常焦虑, 这种心理状况对治疗和护理是十分不利的, 这时激励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目的在于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调动自身的潜能, 发挥他们在治疗护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护理人员应给患者更多的关心, 多给患者做心理护理疏导, 让患者感到被关心, 让患者相信他们有能力战胜疾病。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善于利用他人战胜疾病的成功实例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 使他们认识到别人能办到的自己也能办到, 因为患者之间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共同的处境, 在精神和行动上可以互相支持和促进。

2.2 社会支持

外界对乙肝患者的反应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为突出的冲击, 患者被确诊感染乙肝病毒后, 不仅要忍受疾病之苦, 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 立即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一条鸿沟, 患者这时会感到被外界所孤立。护理人员要让患者明白自己不是在孤军作战, 他有坚强的后盾, 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等人的社会支持颇为重要, 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一种亲切信赖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 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并对其反应多给予一些关注, 使其感到被关怀和重视。其次, 做好关爱乙肝患者的宣传, 社会心理支持和反歧视是关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帮助减少感染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督促患者多参加依从性培训、教育、督导, 使他们主动要求关怀并坚持治疗。

2.3 行为学方面

乙肝患者由于自我经验的缺乏, 自我效能很容易受到相关事件的影响, 对于任何与患者有关的负性事件尽量不提及。另外, 乙肝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情绪的不良反应也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行为的表现, 在护理中也要特别注意这些症状的消除和减缓。如:一些影响食欲的药物可以建议饭后服用, 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对于发热期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 多饮水,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当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改善时, 抗病能力便随之增强, 自我效能也相应增强。

2.4 语言暗示方面

通过语言的暗示将信心传达给乙肝患者, 从而产生影响作用。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讲“看你精神比昨天好多了, 是不是感觉好些了”, 可以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 使其自我效能增强。同时注意倾听技巧, 在说之前要注意先听, 允许使用沉默, 不加判断地倾听, 使用好肢体语言, 记住理解与建议同样重要。让患者知道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心理帮助。

由于自我效能是一种以人的心理行为为关注重点的理论, 所以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 强调以调动人的潜能入手来达到行为的目标。通过实施自我效能增强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调动了乙肝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 增加了患者抗病的信心和能力, 显然这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对乙肝患者健康的意义。方法 通过激励和鼓励患者, 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和行为语言等方法调动患者思想上的积极性, 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 患者态度表现积极, 心理负担减轻,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提高了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护理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 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乙肝患者, 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增加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改善乙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其生命。

乙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第8篇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愿意配合研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诊断均符合2010年12月10日,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发布的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5]。患者130例, 随机分为二组, 试验组65例, 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患病时间、医疗医疗费用承担和月收入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门诊按排一名专职护士负责收集、管理患者和所有资料工作。

2.1.1试验组:接受门诊常规治疗和护理, 同时参与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干预。

干预内容:①休息重要性了解度;②饮食结构了解度;③药物知识: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了解度;④消毒隔离方法掌握;⑤疾病知识了解度:包括肝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的预防、传播知识;⑥心理、情绪调整方法;⑦ 观察病情、定期检查和化验结果观察的掌握程度;⑧配合行为包括遵医行为、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详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

干预实施方法:①试验组接受门诊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由研究者发放行动计划, 进行一对一教育, 内容包括长期规范的治疗和护理, 家庭进行消毒隔离的方法, 如何进行情绪调整, 患者信息输入电脑存档;②实施过程:对试验组除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外, 干预时间3~6个月, 医生每月一次自我管理知识讲座, 专职护士管理患者资料和收集信息, 通知化验结果、来院复查时间和告知讲课时间及内容, 复诊时通过提问评估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知晓度, 对未能掌握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的再给以强化教育;③电话督导:每月电话询问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 并解答各种问题。

2.1.2对照组:接受门诊常规治疗和护理。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提出治疗方案并告知相关知识;护士解释药物注意事项和消毒隔离知识, 并解答各种问题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

2.2评价方法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进行资料收集。详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 研究对象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

2.2.1自我管理能力测量表, 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表,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自我管理能力二部分。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和联系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认知和行为, 内容包括休息、饮食、药物知识、疾病知识、消毒隔离、遵医行为、定期检查和心理、 情绪调整等, 共14个条目, 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等级评分法, 条目按照“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 分别计4~0分, 各条目得分的平均分值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 总分范围0~4分。得分越高, 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1, #P<0.05.

2.2.2患者的健康状况指标:主要观察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越快, 症状控制越好。

2.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中各变量的差别。

3结果

3.1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表1显示:两组在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 以及 (除休息外) 饮食、药物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知识、自我观察病情、心理情绪调整、遵医配合行为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 药物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个指标 (除休息外) 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

研究对象各个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项指标得分进行了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组间因素为分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 , 组内因素为时间 (时间分别为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 , 交互作用为分组×时间。

表2显示:①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休息、饮食、药物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知识、自我病情观察、心理情绪调整、遵医配合行为得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②不同时间的自我管理总分及饮食、药物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知识、自我病情观察、心理情绪调整、遵医配合行为得分 (除休息外) 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③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部分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P<0.05) , 即试验组对照组自我管理知识总分和各部分得分 (除休息外) 在不同时点上的变化趋势不同。④休息得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休息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P<0.05) , 组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即试验组和对照组休息得分时间因素影响不大。

3.2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的比较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干预前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干预后ALT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4讨论

4.1干预措施可提高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以及饮食、药物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知识、自我观察病情、心理情绪调整、遵医行为得分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采用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甘星亮、 戴晓芳[6]的研究也相一致。

4.2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对肝炎患者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的影响

干预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两组ALT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自我管理能力干预使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 促进健康状况的好转, 通过干预使抗病毒治疗者了解服药知识, 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在医师指导下完成治疗。

肝炎自我管理能力干预能显著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状况, 护理人员在干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鹏飞, 王涛, 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4) :354-356.

[2]刘珊珊, 施建秀, 李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10) :13-15.

[3]李红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8C) :43-44.

[4]李凌江, 郝伟, 杨德森, 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Ⅲ生活质量问卷 (QOLI) 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 9 (5) :227-231.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第9篇

关键词:乙肝,心理,护理,住院时间

乙肝是我国目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 发病以青壮年为多, 本病一般病程较长, 易迁延、复发, 而且治疗效果易受患者情绪的影响, 故心理护理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为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影响, 我院于2005年12月~2008年6月对184例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其中94例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慢性乙肝184例, 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0例中男68例, 女22例, 19~53岁, 平均31.5±4.8岁;首次住院52例, 2次27例, 3次11例;大三阳60例, 小三阳29例。实验组94例中男73例, 女21例, 17~52岁, 平均33.2±3.9岁;首次住院53例, 2次31例, 3次10例;大三阳61例, 小三阳32例。两组AL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均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自身压力、周围压力、社会压力等心理压力各构成比及其它一般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调查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及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发给调查问卷, 讲解其意义和填写方法, 由患者独立填写, 当场收回。

1.3 心理护理

对照组按乙肝常规进行治疗、护理, 实验组除按乙肝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外, 根据患者不同心激源的心理压力, 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

1.3.1 自身心理压力的护理

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 恐惧抑郁, 对家人发脾气, 怕传染家人, 护理人员积极为患者排忧解难,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对一些按规律表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需要,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针对性护理, 要把工作尽力做的超前一些, 防止和消除某些心理障碍, 使患者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

1.3.2 周围人群心理压力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强调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应专田, 使患者和家属明确只要措拖落实。针对家庭成员对肝炎存在不该有的恐惧、躲避心理, 使患者倍感孤独。护理人员要关心受护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温暖, 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使其了解消毒隔离方法及乙肝传播的途径, 让他们经常探视患者,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1.3.3社会方面心理压力的护理一些病人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患病, 害怕受到冷落, 产生孤立、失落感从而出现不遵医行为。慢性乙肝影响患者的家庭、婚姻、前途、学业或事业等许多现实问题, 使患者悲观失望, 表现为性格急躁冲功。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理解患者, 以诚恳, 沉着, 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出院时患者心理压力比较

见表1。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自身压力、周围压力、社会压力等心理压力构成比均有统计学下降。

2.2 出院时患者对预防乙肝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

见表2。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预防知识、传播途径、消毒方法、隔离方法等乙肝知识的了解构成比均有统计学增加。

2.3 出院时患者所需住院时间的比较

见表3。

可见,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在统计学上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3 讨论

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都有一定的应激能力。塞里的应激学说阐述了在任何应激源的作用下, 机体的应对回答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即全身适应综合征。概括为3个阶段, 第1个阶段为警觉期, 是应激源作用机体的直接反应, 表现为体重减轻, 肾上腺皮质和淋巴腺增大, 激素分泌增加;第2阶段为阻抗期, 是机体内部防卫力量充分动员起来的表现, 肾上腺皮质和淋巴腺恢复正常, 激素水平保持恒定;第3阶段为衰竭期, 若机体失代偿未能适心, 则进入衰竭期, 淋巴腺再度增大, 功能紊乱, 肾上腺再次增大, 激素分泌增加继而耗竭崩溃, 终至疾病。沃尔夫和霍尔姆斯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学说认为, 一切外部应激源, 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的, 心理的因素均对机体有刺激作用, 通过主观认识评价, 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中介, 影响机体, 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3]。

由于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 尤其是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各种途径影响个体免疫功能, 导致身体疾病加重, 因此, 情绪、情感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由于情绪好坏的关键是认识活动, 那么, 改变其认识活动就可以改变其情绪状态, 这便是临床上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依据之一[4]。许多研究[5]指出, 应针对病人心理状态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如针对恐惧和焦虑型病人, 医护人员要多与病人谈有趣的事, 常开导他们, 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各种诉求, 及时处理病人的各种不适, 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让病人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案及预后, 让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抑郁型病人需要家属的情感支持、医护人员的鼓励, 嘱家属多关心病人, 帮助他们消除各种担心, 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使病人看到自己的病能够治愈, 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的控制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针对暴躁型病人应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态度和蔼可亲, 对病人的情绪不稳及不满情绪要同情理解, 循循善诱地讲明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 讲明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不利于对疾病的恢复。针对乐观型病人则不必隐瞒病情, 应要坦诚交代病情和治疗效果, 客观地讲明乙肝的危害性和积极配合治疗的必要性, 让病人客观认识疾病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活动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既是疾病变化的必然反应, 又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 心理护理就是以护士语言、行为、神情等调动病人的潜在的积极因素, 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利于疾病的康复。实践证明, 心理因素对乙肝的发病、发展及愈后起着很大的作用, 吃药打针是治疗, 关心、安慰, 鼓励、支持、疏通心理障碍, 宣讲健康知识也是治疗。本文结果也显示, 出院时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 而对乙肝预防知识的掌握增加, 这些都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6]。心理、社会、周围人群的压力等作为应激源作用于慢性乙肝患者, 如治疗护理不及时会使患者进入衰竭期, 加重病情。因此, 本文针对不同心激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消除或减轻各种应激源, 使患者顺利渡过警觉期, 进入阻抗期, 适应患者角色。结果表明, 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心理压力大大缓解, 神经内分泌下降, 患者情绪趋向稳定, 精神放松, 达到了心情舒畅, 缩短了住院时间, 促进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梅香.浅谈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 1998, 6 (3) :45.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S].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5, 13 (41) :241.

[3]哀耿清.医用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4:116.

[4]朱昌明.医学心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43~44.

[5]孟青, 卢元惠, 胥碧芬.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0, 15 (3) :86-87.

判断乙肝患者病情的方法 第10篇

一、慢性病毒携带阶段:据统计,在感染了乙肝病毒的1.2人口中,约有1亿人处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阶段。这些人一般都是在偶然的体检中(入托、上学、献血、参军、办健康证等)被发现的,自身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这些人的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等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他们可以是“大三阳”,也可以是“小三阳”,这些人群可不予特殊治疗。

二、轻度慢性肝炎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肝炎患者大约为2000万人。这些病人有轻度的不适感,表现为疲乏、肝区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其肝功能轻度异常(转氨酶40—120单位/升,血清胆红素17.7—34微摩尔/升),乙肝病毒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为阳性。

三、中度慢性肝炎阶段:这些病人的临床症状较为突出,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巩膜(眼睛)发黄等。其肝功能明显异常(转氨酶120—400单位/升以上,血清胆红素35—85.5微摩尔/升以上)。这些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较难控制。

四、重度慢性肝炎阶段:这些病人的症状极为明显,表现为重度疲乏、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发黄等。其肝功能严重异常(转氨酶大于400单位/升,血清胆红素大于85.5微摩尔/升,白蛋白小于32克/升,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为40%—60%)。

五、慢性重型肝炎阶段:一旦形成重型肝炎,预示着肝炎患者的生命到了危急关头,但这一阶段不是每个乙型肝炎病人病情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些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脏器出血等危重病症;肝功能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超过171微摩尔/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乙肝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相关研究 第11篇

1 老年乙肝患者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老年乙肝患者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HBe Ag、抗-HBe、HBV DNA、HCV重叠感染、乙肝病毒前C/C基因变异和饮酒史, 而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指导, 使患者尽量减少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肝硬化也是老年乙肝治疗的主要内容[2]。HBV基因C型与重症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 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患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而B型则更易导致年轻患者患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3]。研究表明慢性重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纤维化, 肝细胞受到破坏, 导致正常肝细胞数目减少, 影响HBV的存活和增殖, 导致血清中的HBs Ag和HBV DNA水平降低, 所以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病程发展[4]。文献[5]报道即使HBe Ag转阴后, 患者体内仍有HBV复制, 而且这些仍在体内活跃复制的HBV, 可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到, 而且此类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及肝癌, 预后差。张蕾等[6]认为患者HBV-DNA的定量分析同乙肝免疫学标志物关系密切, 全面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老年乙肝患者筛检、诊断及治疗。

2 阿德福韦酯对老年乙肝患者的治疗

2.1 阿德福韦酯对老年乙肝患者的治疗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保肝和对症支持治疗或口服利尿剂, 而且临床总有效率及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阿德福韦酯3年耐药发生率仅为3.1%, 远低于拉米夫定;而生化学应答和病毒学应答在第1年就高达34.2%和75.3%, 并且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V病毒株和YMDD变异耐药株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8]。研究认为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产生耐药变异与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可能由于不同的基因在病毒的结构、复制能力、病毒的变异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而引起的[9]。

2.2 阿德福韦酯与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的的临床比较

将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 研究结果显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与干扰素相当, 但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为率5.7%, 干扰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10]。研究认为其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仍具有相当疗效, 因其抗病毒作用相对较弱, 疗效随疗程的延长而递增, 同时因其未对乙型肝炎病毒施加明显的选择压力, 故其产生耐药的可能性也不高[11]。抗病毒的治疗效果与所选抗病毒药物、病毒、宿主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治疗前建立早期预测疗效指标, 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 国产阿德福韦酯在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干扰素[12]。

2.3 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治疗乙肝患者的的临床比较

目前研究认为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有更强的抑制HBV作用, 其治疗可提高HBe 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 替比夫定在治疗期间有9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肌酸激酶升高而阿德福韦酯只有1例出现脱发[13]。李小溪等[14]认为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于肾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具体机制不明, 需要进一步研究。姜捷等[15]认为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显著抗病毒疗效及较快恢复肝功能、ALT指标的作用。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显著的病毒抑制作用, 第4、8、12、24周的不同时间阶段抗病毒疗效较好。在治疗第48、72周时两组乙肝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总有效率相似[16]。虽然替比夫定治疗乙肝比阿德福韦酯有很多优势但是其导致肌酸激酶升高是其弱点, 是否适合老年乙肝患者的治疗还要深入研究。

2.4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患者的的临床比较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较拉米夫定理想, 阿德福韦酯治疗组透明质、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拉米夫定治疗组[17]。覃华等[18]研究显示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HBVDNA应答率分别为65.1%和30.2%;治疗6个月后, 应答率分别为88.4%和51.2%, 显示出阿德福韦酯对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安全性好[18]。研究认为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解决耐药现象, 同时联合应用拉米夫定, 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 从而提高疗效[19]。

2.5 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患者的的临床比较

有研究认为恩替卡韦治疗组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组12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20]。在对目前流行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发现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虽有效率较低, 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 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佳方案[21]。而国产恩替卡韦组治疗12、24、48、72周时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 总体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组, 这也显示出使用国产药物的必要性[22]。研究认为恩替卡韦比阿德福韦酯更适用于HBV-DNA明显升高者, 对HBV复制所致的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安全有效, 但是恩替卡韦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头晕、恶心, 腹部不适、腹痛、失眠和皮疹等, 可能限制了他对老年患者的应用[23]。有学者认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 并根据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具体选择某一治疗方案, 当患者经济条件许可、上述疗效不佳时可选用恩替卡韦[24]。

3 乙肝患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研究

国家要求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使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而学者谈逸云等[25]研究显示我国一些发达城市的行政区成人, 无论是对传播途径还是危害性的知晓率均未达到该水平, 特别是居民对乙肝的性传播途径认识率仅为41.36%, 说明乙肝防治知识还有很多工作要细致完成。

上一篇:老舍作品下一篇:网络数据通信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