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之思范文

2024-08-26

模式之思范文(精选11篇)

模式之思 第1篇

这个启发来自于我最近负责的一个信息化项目,这个项目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将客户的需求结构化为虚拟产品,虚拟产品通过工艺活动与不同类型的能力单元进行时间与空间的耦合,形成一个区别于传统企业管理软件的关系计划模式。这个模式运行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掌握各个能力单元在履行所分解的订单任务时候的实际动态(最终的取向是实时动态)。其实这些动态的信息很简单,就是诸如“任务即将开始”“任务开始”“任务进行”“任务即将结束”“任务结束”“下一个任务即将开始”“执行过程中遇到工艺问题”等等,掌握这些动态,一个订单的进程就会非常明确,控制起来就很方便,出现问题也好处理。嗨!这不就和微博的要义是一致的吗?

其实无论是SOA还是SaaS,除了IT领域的具体价值之外,对于商业模式的启发也是非常具体的,至少从我所负责的一些业务变革中已经充分感受到这些理念的启发。

但是具体到微博这个相对于“经典博客”而言显得更方便,更随意,更平民的博客形态而言,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可能就是基于标签(Tag)的语义系统建设是否同步的问题。中文的互联网语义系统是一件大事情,目前虽然有很多探索,但是大部分成果还是聚焦在局部应用,比如公文分类与检索,学术研究的分类与检索等。能广泛用于互联网上文献生产速度以毫秒和比特来计算的语义处理还很不完善,比如,一些微博网站将微博的条目按照话题进行分类,一个话题有上万条匹配的记录,你实际打开看的时候,发现有关联的只有一小部分。这对于网站价值来说是一个损失。

那么在微博网站上到底能不能用上语义系统呢?当然能,这就需要网站的设计要进一步的进化,将微博和维基百科这样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地结合,最关键的是设计出一套便利而又精确的标签体系来,同时还支持这个体系的自主生长。比如,关于“美国军营枪击事件”,至少要有三组语义体系的设计,一是新闻事件的基本要素体系,背景、进程、后续、人物言论等等;二是类似延伸阅读与链接一样的语义体系,如基地组织、恐怖活动、反战、心理等等;三是微博主人个体的言论。当然实际发表条目的时候,是离散的,而且也没有人会按这个序列去逐一思考用什么标签合适,类似在经典博客中“生产”标签的活在快速地记录中不方便实现,而且现在更多的微博是通过手机这样的终端进行处理的,还不方便做标签的处理。所以在架构上,要做“推式”标签的处理,就是根据用户的初选标签自动进行备选层级的字段前推。这显然是一个挑战。在目前可以见到的架构上可以看出,微博对于信息生产者是有便利的,对于信息消费者而言虽然通过对个体的关注设定进行了一些便利的设置,但是对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传播显然是很粗糙的。归根到底,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语义系统,那么微博在相当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成为经典博客的升级版的。

微博网站的赢利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就信息生产角度看,其实短信分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是短信,信息消费者的订阅也是一个取向。这自然只是一小部分。如果语义体系能够运行起来,那么基于“窄告”和在线销售的协同很可能创造出一个别样的商业模式出来。

模式之思 第2篇

教育是关于生命成长的学问,而关于生命成长的学问只能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去做,要求学校文化管理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利的环境,借助有利的机制,这个环境和机制是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这种学习行文在个人、团体、组织或组织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统一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行。学习不仅能带来个体知识、信念、行动的提升,还能增强组织自身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

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理由

学校理应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其理由如下:

第一,学习型组织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目标的新型组织。新世纪最大的能量来自于学习,最大的竞争也在于学习,学习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叶澜教授说:“校长应把所有的生活变成有学习意义的生活,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一种认识的需要,一种发展的追求,使人生变成学习的人生、发展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

第二,学习型组织为现代人的终身教育和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提案;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出版《学习型社会》一书,从通才教育的观点说明了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各国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的目标;2001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的高峰会议上

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是一个终身过程”,要“日新又新,不断的创造未来”,可见,终身学习,以求精进是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现代教师和学生应对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需要学习型组织。因知识老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已有研究显示,教师参与学习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就。学习是一条双向通道,教师学的越多,学生也就学的越多,学生学的越多,教师就需要学的越多,如果希望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把教学和管理理解为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方式

学校品牌的深层内涵是文化,而文化的深层内涵是自主学学习。所以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模式的基础和保证。那么,我想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应主要着力于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学校管理要更新管理机制,为师生搭建平台,实现师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而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是学习型组织永恒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学校文化管理中,要实现员工的自我超越,首先要建构和培育实现自我超越的软环境:改革学校的用人机制、职称评审、年度考核、激励机制等;通过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新构师生自主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学科建设、学术扶植创建一个适合创造的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才工程,一为教师成长提供空间,二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氛围。

第二,学校文化管理旨在倡导学习、倡导创新,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一个看待旧有事物的特定的思维定势,是决定团队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学校要转变旧有的管理观、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创新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在探索中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

第三,尊重集体话语权,整合集体价值观,“建立共同的愿景”。圣洁说“共同的愿景就是人们心中的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因为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的任何一种实践活动均是在需要和目的的驱使下亦即价值判断的驱使下,使主体与客体契合。所以学校管理一定要培育和引领集体话语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管理即培训,争取实现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是一种集体的修炼,把潜在团队智慧变成现实的团队智慧。”(同上)而团队学习要通过团队管理来进行,所以现代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即培训”。的确,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培训过程,文化管理的过程就是师生员工的价值提升的过程。

第五,实行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建立学校的发展系统。学校文化管理要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只注重当下的利益,而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形成。第六,建立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为全体学生服务,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三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所以,学习型组织就得包括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全员

学习”包括学校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坚持学习,并形成制度,尤其决策、管理层,掌握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命运,更应不断的学习。“全程学习”要贯穿学校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即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一种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教学与研究互动的良性机制。“团队学习”强调学校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放,强调组织成员彼此理解支持、协调合作,激发集体智慧,共同提高,使学校成员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第七,新课程实施是实现学校文化管理下学生发展的“绿色通道”。运用发展性思维,重构课程观念和课程模式,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说,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完成好课程要素、课程思想和理念的重构,实现教育哲学观、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的变革,实现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题模式、课堂教学操作的转变。进入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了教育的三个转变——从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坚持教育“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的转变。因教育发展人的功能载体就是课程,所以,不失时机的贯彻新课程教育教学是实现“学习型组织”的绝对保证。

模式之思 第3篇

实践表明,一堂高效实效的课,一定来自于考虑多种有效的教学反馈后的精心设计。现实的教学中,教学反馈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的经验,并使错误得到有效的纠正。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某些教学反馈不但没有起到对教与学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对教学双方产生误导作用,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除了严格按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外,还能结合社会和学校的临时变化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课题组成员做到了定期开会总结归纳、各自反馈信息、分配或调整任务,课题组成员平时坚持遇到问题及时讨论、定时集体备课、定期上研讨课以及课后做好分析、讨论和反思工作,坚持做好相关记录,这些方式促进了本科研的顺利开展,保证了科研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一、教师在教学反馈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在新课改模式下,反馈容易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例如:上课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忙于打分,而忽略了与学生的表情交流(微笑、点头肯定),忽略了口头的评价,从而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就有了空缺。

2. 在新课改模式下,由于座位的调整,以及课堂展示的小组、个人增加了,对于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

3. 反馈时,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不够

例如:面对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取得一点进步不给予表扬,认为这点进步没什么。在自尊心强的学生做错练习后,教师不是温和地说:“It doesn't matter. Im sur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而是批评、指责,这样的反馈也只能起消极作用。

4、上课缺乏热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上课缺乏热情,表情冷漠,语气平淡,与学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有些教师则在学生练习出错后,缺乏容忍的态度与耐心,甚至对学生进行讽刺或惩罚。这些做法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畏惧感,怕老师,怕出错,怕出错偏偏又更会出错,因为恐惧心理会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如果教师长期这样做,学生的学习便缺乏积极性與热情,不愿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更为严重的是,教师的这种反馈会刺伤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自尊心而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因屡遭失败而自暴自弃。

二、针对以上问题,总结出的有效反馈

(一)面对新课改,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反思,领悟到其中的实质,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备课,做到在课堂中的临危不惧和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教师在课堂反馈中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神态、身体语言等多给学生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惩罚。对差生和缺乏自信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学生做不出练习或出错时教师说一句:“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can do it better.”教师的这些做法都会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他们怀着良好的心态继续听讲、积极参与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

(三)在学生做不出练习或练习出错时,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思考。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一些口误只需提醒他们让其自己改正;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导致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一些帮助,学生自己便能改正。教师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更细心,思考更深刻。

(四)反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进行言语技能的操练时,教师反馈要及时,学生做对了,立即予以肯定,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愉快感和自豪感,并有助于保持已有的知识。

三、青年教师的成长

本课题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科研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学习平台,在平时的搜集资料、集体讨论、集体备课、上研讨课、师傅指导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收获很多、成长很快。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缺乏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观察能力,通过参与本科研,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能快速进步。

课题组成员将认真反思,积极进取,保证本科研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争取能及时调整,适应多种变化。以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结合课题组成员所在年级的特点,结合我校的新课改模式,结合英语的各种课型有针对性地开展。2. 坚持做好定期讨论、集体备课和研讨课的反思和记录工作,并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改进和突破。3. 实现本科研的最终目标,尤其是通过学生间的及时反馈,促使学生学会正确思考,反省自己的课堂行为,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学习策略。4. 认真领悟我校的每次课改会议精神,吸取对本科研有用的东西并付诸实践。5.利用好我校的每次月分析会,根据他人的分析再结合自我的反思,促进本科研的发展。6. 每个成员认真准备论文的发表。

“人的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不断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吸收信息的动态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从信息论的角度去反思我国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教学信息理论。他们认为“信息反馈是对系统实现动态的目标控制最优化的根本条件”。对教学信息反馈的研究逐渐纳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新课程改革吸纳了学习目标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理论等的核心内核。使“外语教学一直侧重研究外语学习的外显行为”,转为“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及其差异中寻找造成或影响这些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这些理念的变化使课堂教学反馈的研究有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必要。

相信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由此形成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提炼出的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理性认识,即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信息反馈的特点与处理对策研究》,刘晓东,2008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与理论依据》

乐理课分层分组教学模式之思考 第4篇

(1) 导入新课。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案例:如何在音的上方构成音程?这个问题, 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两点: (1) 二、三度中间有一个半音 (3———4、7———1) 是小音程, 没有半音是大音程;四、五度中间有一个半音是纯音程, 4———7特殊是增音程;六、七度中间有一个半音是大音程, 有两个半音是小音程。 (2)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学生掌握了这两点基础知识, 才能做最简单的习题。例如:“在2的上方构成小六度音程。”这道简单的习题, 做法是:第一, 在2的上方找到六度音7。第二, 2———7之间有一个半音3———4可以知道, 2到7是大六度音程。第三, 根据音程的扩大与缩小这一基础知识点可以知道, 大音程缩小半音是小音程,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2到降7。“在#2的上方构成大六度。”这道习题就稍微难一点了。在教学要求上A层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好两个知识点, 更要会做简单的习题甚至是较难一些的习题。对于B层的学生主要是掌握好两个知识点, 会做一些简单的习题。这样, 就体现了分层的教学。

(3) 分层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在黑板上分别出两道简单的习题和两道较难的习题, 然后分别从A、B层中挑两个学生在讲台上演练, 下面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层次有选择地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多做一些, 以便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例如:简单的习题: (1) 在3的上方构成纯五度。 (2) 在5的上方构成大六度。较难的习题: (1) 在#2的上方构成减四度。 (2) 在b3的上方构成减六度。这样的习题就可以让学生练习, 并且还体现了分层次的课堂练习。

(4) 分组讨论。平行组里的学生根据在做题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 如果是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再向教师请教, 以达到解决难题的目的。然后是教师总结。

(5) 分层布置课下作业。这和 (2) 中所做的课堂练习基本上是一样的。在作业上布置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简单些, 选做题难一些。A层的学生都得做, B层的学生必须做必做题, 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做一些。

体质之间 未来之思 第5篇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凸显。严峻的现实一直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不能不让人们发出“体质之间”时,也产生深深的“未来之忧”:身体的赢弱必将导致意志的柔弱,一代意志柔弱的孩子何以能塑造美好、追求未来?作为家长,我们再也不能麻木。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听到了众多反省的声音:快餐、高脂肪、高油脂、五花八门的零食;电视、动漫、电脑游戏等现代的生活方式难逃其咎;现在的中国家长不肯让孩子受一丁点累,吃一丁点苦,家中几代人无微不至呵护出来的孩子能不弱吗?长期以来,很多中国家长的“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至于身体,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一直在作祟;睡眠可以被挤占,体育锻炼可以被取消,身体要为学业让路,这是现行教育体质逼迫下的无奈选择。

深刻反思后应是切实的行动。面对既有的社会现实,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努力消除或减弱对孩子体质的种种不利影响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呢?对此,我们会很容易想到:摒弃和改变养育孩子中的种种错误观念和行为,让孩子有合理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运动,等等。然而,这些该如何做到呢?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基础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作为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育方式,同样也会在解决孩子的体质问题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孩子体质的提升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因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以身作则应是具体情况有具体的方案。但有这样几个共性的问题值得所有家长自检、思考和践行:你的头脑中有没有“健康第一”的现代观念?你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合理和科学吗?你是不是一个崇尚运动的爸爸和妈妈?如果这些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做到了,相信你定会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你挚爱的孩子。同时,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养成科学生活、学习和运动的习惯。你的表率在前,孩子好的反馈肯定会如期而来。

EPC模式下对限额设计之思考 第6篇

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倚靠设计优势而采用EPC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趋势。EPC即:设计 (Engineering) →采购 (Procurement) →施工 (Construction) 总承包管理模式, 无可厚非, 设计为龙头, 相对于采购、施工而言, 其“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源头上控制着建设工程的投资、工期等。设计院以设计专业优势涉足于总承包建设领域, 在传统水电建设行业、风电、光伏新能源领域、污水处理厂、移民安置复建等领域大力推广总承包建设模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而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设计预算超概算、完工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时有发生, 个中原因诸多, 但不可回避的是设计专业未严格执行限额设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随着水电行业建设高潮的日渐消退, 总承包板块势必向其他行业领域及国外市场进军,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有效地进行工程投资控制, 加强设计管理,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2 对限额设计的再认识

限额设计即:按照投资或造价的限额进行以满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设计。其包括两方面的范畴: (1) 要求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必须以上一阶段审核批准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进行, 不可随意超越, 即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控制着初步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概算控制着施工图设计预算; (2) 要求建设项目的局部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按设定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进行设计。

各设计专业既要完成以满足功能及技术要求的设计产品, 又不能随意突破设计限额, 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初必须将审核批准的设计限额进行WBS分解, 将限额分配至各个设计专业, 进而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中去。这样, 各设计专业以此投资限额为控制目标, 进行专业设计, 方案筛选, 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 作出技术经济比选最优的设计产品。这就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外, 还要有较好的工程造价意识。

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而控制工程量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 所有的设计工作以工程量的形式反映设计限额的完成情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务必精益求精, 更加精心设计, 科学管理, 方案的设计过程与工程量的控制同步, 动态调整, 在各设计环节和细部着手, 实现对工程量的设计全过程动态管控, 进而实现限额设计的要求。

通过限额设计管理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 增强职业道德观念, 改变工程实现中普遍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扭转概预算失控状态, 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投资效益行之有效之良策。

3 限额设计实施要点

3.1 增强设计人员的技术经济意识

在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模式下, 设计人员的重要性毋庸质疑, 设计方案直接作用于工程建设, 对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设计工作富集了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聪明才智, 是一项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不同的设计人员也许会有不同的方案设计理念和发明创造, 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以国家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为准绳, 结合自身的设计风格与创作意识, 进行着设计工作。不同的设计方案作用于项目实施中, 所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费都不尽相同, 实施难度也不尽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的设计人员只注重技术, 而轻经济, 设计方案呈现高、大、上, 亦或方案设计的安全富余度过高, 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工程投资过大、待摊成本过高、设计产品竞争性力下降。这种技术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设计工作中较为普遍存在, 严重妨碍了限额设计的执行。

所以, 在尊重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的同时, 应该增强他们的技术经济意识, 使其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知识, 了解拟采用的工程技术的经济指标, 当设计方案有可能突破限额时, 要主观能动地进行设计优化调整, 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出既经济又适用的产品来。同时, 应加强对设计过程的工程造价咨询配合服务, 在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 亦同时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析、比较, 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从而能动地影响设计过程, 从而彻底改变过去, 设计人员只管画图, 造价人员只管算账的状况。

3.2 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控制目标

在限额设计过程中, 确定合理的控制目标至关重要, 若目标定得过高则难以实现, 定得过低亦失去限额设计的意义。按一般的设计原则, 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目标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所确定的投资估算额,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目标为初设文件及其投资概算额。限额设计控制目标的设定与设计标准、工程规模、业主要求、工程技术发展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其一经批准, 就应成为该工程的最高限价, 具有红线意义, 不得轻易逾越。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充分研究、掌握上一阶段已经批准了的限额设计控制目标要求, 严格按确定了的设计原则、范围、内容开展工作, 对于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业主随意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大大突破初步设计范围等现象, 要予以回绝。确实因为客观原因出现了重大的设计方案变化, 要优化考虑经济因素, 运用价值分析原理筛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设计变更, 亦要先进行初步经济测算, 再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并按照变更估算费用逐级授权审批, 变更宜发生时及早处理, 切忌拖沓, 不然经济损失会愈大。

总之, 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 以及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 都要始终坚持依据价值分析原理进行限额设计, 而且要贯穿于每一个设计阶段和各个专业的每一道工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限额设计目标的实现。

3.3 价值分析原理的运用

“价值分析”即对设计产品从价值、功能、成本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从中筛选出成本较低, 且能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或产品。按“价值=功能/成本”的公式提高设计产品的价值。

其分析方法是将设计方案视为一个系统的价值工程, 通过图1。

三步骤进行功能、成本综合分析, 寻找出高价值设计方案。

选择对象:往往一个综合的设计方案包括一系列诸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 在项目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视全部项目为分析对象;如若设计方案的项目数量庞大复杂, 则可按照帕累托“二八”方法, 筛选出占成本约80%, 而占清单项目数量低于20%的主要工程量清单项目, 作为分析的对象。

收集情报:在确定分析对象后, 收集关于这些项目的经济信息数据 (即情报) , 包括原材料成本、施工工艺、运输仓贮和工作条件等, 信息收集愈多愈好。

功能分析:当价值工程对象确定后, 便着手对围绕它搜集到的有关情报资料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就是系统地分析产品、产品部件、组件、零件或一项工程以及工程项目的功能, 找出提高价值的途径。

通过价值分析实现提高设计产品 (方案) 价值的五种基本途径如下:

(1) 功能提高, 成本降低, 价值提高;

(2) 功能提高, 成本不变, 价值提高;

(3) 功能不变, 成本降低, 价值提高;

(4) 功能在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 成本大幅降低, 价值提高;

(5) 功能大幅提高, 成本适当提高, 价值提高。

在EPC模式下, 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运用价值分析原理, 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 以达到实现限额设计目标, 控制工程造价, 降低工程投资。

3.4 造价信息反馈系统

在开展限额设计工作时, 造价信息的及时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限额设计工作既对设计专业提出了高的要求, 亦对造价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造价专业在协同工作中, 应建立一个造价信息反馈系统, 造价专业更深入地参与到设计工作中, 对相关设计专业和设计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的认知, 对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市场信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随时收集、整理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 甚至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数据库, 以便及时提供、反馈造价信息, 将设计方案所涉的定额指标、价格水平准确、及时地反馈到设计人员那里, 为设计方案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3.5 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 其纵向控制途径就是各阶段从前向往后依次控制, 而其横向控制途径即为对各设计专业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 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以提高设计质量, 实现限额设计目标。

明确设计专业及设计人员的责、权、利,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将其经济利益与限额设计的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 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责任心。可采取成立相对独立的设计项目部或虚拟的设计承包商等形式, 对其限额设计成果, 分工程部位、分施工阶段进行考核。对因设计错误、漏项或设计范围扩大、标准提高, 造成工程造价提高, 超出设计限额的, 需追究相关设计责任人的责任, 除责令其修改设计外, 还应按约定的考核办法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对因设计优化,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节约工程投资, 应大力褒奖, 按约定的考核办法进行经济奖励。唯有赏罚分明, 才能真正实现限额设计的控制目标。

4 结语

在EPC管理模式下, 限额设计对于工程投资控制而言, 较之采购、施工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从源头上起来了控制工程投资的作用。设计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 设计造成的损失亦是最大的损失。在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中,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 精心设计, 科学管理, 合理优化, 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卫建良, 王晓阳, 吴戈.EPC项目中的设计控制[J].化工建设工程, 2004.

模式之思 第7篇

关键词:“情感贩卖”,服装设计,契合点,应对

一、“情感贩卖”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最初看到“情感贩卖”一词, 颇感新鲜, 是2011年在一家计算机报纸上无意间瞥见。没成想, 这个带点儿歧义的词汇, 竟然成为当下新型的商业模式。确切的来讲, “情感贩卖”源自于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基尔摩所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书中有句话说到“工作是剧场, 生意是舞台”。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转化”的概念, 即对体验的回忆可以让体验者超越体验本身。而人们大多认为能使人们感觉到“超越”的东西, 便是人们的情感。既而, 书中的结论是, 在体验经济下, 提供体验舞台的企业, 必须努力使体验超越其本身, 该书作者称之为“inspiration” (灵感) 。

说到这里, 我要举例来说明在当今体验经济下, “情感贩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盖茨和乔布斯都努力地推动平板电脑, 外界评价盖茨是“有心栽花华不开”, 说乔布斯也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什么外界对两个人有如此评价?虽然二者都努力推动平板电脑, 但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却有很大不同。盖茨更多的是从技术的角度考虑时机是否成熟。即使到了2010年4月, 盖茨仍然说:“我是触控和数字阅读技术的信徒, 但我仍然认为, 将声音、触控笔和物理键盘组合在一起的设备——也就是上网本将成为主流。”由此可见, 盖茨的视角着点仍是技术。事实证明, 这些局部的亮点, 并不足以照亮Tablet PC黯淡的天空。一家提供笔输入产品的公司老总杰瑞曾称:“只见盖茨津津乐道, 却不见明显的市场需求。这只是技术的推力在发挥作用, 市场拉力并不看好。”与盖茨不同的是, 乔布斯坚信“对ipad的使用体验将深刻影响到每个人。”苹果认为, 只靠技术远远不够。后PC设备尤其需要把技术与艺术和人文结合起来。平板电脑是后PC时代的设备, 要比PC更容易使用, 更依赖用户的直觉。与PC相比, 平板电脑要求软硬件的结合。乔布斯还不忘“教育”对手, 很多人正在涌进平板电脑市场, 把它当作下一个PC, 很明显是一条错误的选择。在《2013互联网趋势报告》中, 苹果以市值4160亿美院高居榜首, 狠甩微软谷歌几条街。苹果正是用这样的一个事实证明, 在体验经济的今天, 单靠技术一统天下已不可同比往日, 消费者更愿意为能使自己情感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买单。因此, 只有把准消费者情感脉搏, 不断更新商业模式和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才是当今市场制胜法宝。

著名工业设计师阿米特曾这样评价苹果公司, 他说:“苹果伟大的贡献, 在于它证明你能通过贩卖情感而成为亿万富翁, 证明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苹果的成功模式告诉我们, 在商业模式不断转换的时代, 唯有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是最值得商家用心体会的, 而设计恰恰可以很好的体现激发情感、传递情感这一功能, 在与消费者充分建立情感体验交流互动的基础上, 为消费者传递全新的美妙的情感享受, 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占有欲望, 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认可。

二、“情感贩卖”模式与服装设计的契合点

“情感贩卖”模式之所以适应当今体验经济时代需要, 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导致人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或称文化消费、情感消费) 需求失衡, 消费者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物质消费需求也不断得到满足, 人们的消费需求自然转向了精神消费层面。服装设计融合精神性 (艺术性、情感、文化) 和物质性 (实用性、技术) 两个因素。服装演变到今天, 从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层次来看, 早已从最初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升到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对应的是服装的精神内涵。因此, 在今天看来, 人们对服装的消费, 对精神层面的情感需求远远超过对物质层面的功能需要。所以, 服装设计和“情感贩卖”模式有着共同的契合点。

首先, 二者都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层次满足后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所谓“情感贩卖”模式下的商品贸易, 是建立在商品具有较高物质属性 (功能和技术) 基础之上的贸易活动, 拿服装来说, 棉衣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保暖性, 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提出情感的需求和要求, 才可以追求其外观的时尚性或其他特点, 换句话说, 商品的技术层面是情感表达的载体。随着科学和纺织、数码印花等技术在服装上的普遍应用, 现代服装无论从材料、制版或工艺上, 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各服装品牌除了加大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水平应对同类品牌竞争外, 更加注重打造品牌的文化影响力, 依靠品牌的软实力和产品附加值赢得消费者的追捧。因此, 现代服装设计在强调功能的优化设计同时, 当更加注重服装的情感化设计, 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层次。

其次, 二者都是依托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注重与消费者情感交流的可持续性。“情感贩卖”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营销模式, 通过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更加关注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情感反应, 并通过不断更新产品功能和形象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情感需求, 获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服装设计是围绕人进行的设计行为, 随着服装品牌的迅速膨胀, 单靠服装的使用功能已经不能吸引审美水平普遍提高的消费者了, 由此产生的品牌定位, 便是在对消费者喜好分析后作出的判断, 并通过设计服装, 赋予服装以情感符号来传递给消费者, 同消费者产生情感互动, 并由此建立可持续的联系。

三、服装设计师当如何应对“情感贩卖”模式

在设计领域, “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环保设计”等口号的提出, 其实是源自于人们内心的情感呼唤, 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等也促使着设计界的观念不断更新, 服装设计作为密切关注人们情感动向和消费心理的专业, 在“情感贩卖”模式下也应迅速做出调整, 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1. 服装设计当由“大”变“小”。

所谓“大”, 意指设计品类多而不精, 单品繁琐累赘。一些服装品牌为了证明自己的设计能力, 大量的出款、上架, 店面挂满了各式服装, 如同百货商场, 各种款型, 一应俱全。许多专卖店, 消费者一进去便有一种拥堵的感觉, 看上去什么样式的服装都有, 但走出店铺依然两手空空。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讲, 不应盲目追求设计的数量, 而应严格控制系列的范围和单款的设计质量, 由面转向点, 即“小”。其实, “小”同时还意味着服装设计的定位更加精准, Burberry的风衣、香奈儿的优雅套装、迪奥的性感迷人……大牌之所以更具有吸引力, 很多原因是其设计更加专注“小”, 所以精致, 所以迷人。

2. 服装设计需体现生活化、精致化和艺术化特征。

物质越来越富足的人们, 日益追求生活的品味、注重生活的细节, 精致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现代人们的审美需要, 服装设计师应注重从生活当中提取服装设计的灵感元素, 发挥服装的艺术跨界潜质, 广泛寻求与其他艺术媒介的结合, 为消费者设计全新的衣生活方式、提供全新的着装体验和审美享受。

3. 服装设计需适当“留白”。

“留白”一词, 在国画里较为常见, 画画需要留白,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 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 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 想象的空间。那么, 在服装设计中“留白”就是要把设计的成分适当缩减, 不把设计做满, 好的服装是应该烘托穿衣者本人的性格气质, 切勿喧宾夺主、咄咄逼人。服装设计中的“留白”, 留的是给穿者的自我展现空间, 服装设计中的“留白”是一种智慧, 也是一种境界。

模式之思 第8篇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近年来,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也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模式。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实践中,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模式有以下四种。

(1)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中, 教师与学生发挥作用相当, 实现了“教学民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由“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和“反思、评价”五个模块构成, 重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积极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

(2)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教师采用“启”“读”“练”“知”和“结”这五种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这种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 而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促进学生养成自学自律的良好习惯。

(3) “活动”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 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模式。教师在活动中, 创设多样化活动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进而激发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个体趋向和谐与完美。“活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活动”, 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4) “教授———注入”教学模式。“教授———注入”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中心, 是知识的传递者, 是信息的可靠来源, 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这种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着眼于充分挖掘学生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接受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提高、布置练习。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与“教授——注入”教学模式这四种教学模式, 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四种基本模式。这四种教学模式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 每一种都有可取之处, 但也都有不足之处。因此, 单靠其中的某一种教学模式贯彻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 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 必须将这四种模式有效结合起来, 并且加以综合运用。而这个结合运用过程必须通过教师与学校的工作才得以实施。因此, 教师与学校的实践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教师做好课堂设计工作。新课程的实施, 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要实现新课标规定的三维培养目标, 需要教师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 对于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比如, 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 书中对Na和可与之反应的酸溶液、盐溶液等知识点叙述省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教授———注入”教学模式, 多加讲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构造此方面知识框架与体系。

教师要切实结合学生特点。高中许多化学知识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针对这一点, 教师可根据化学教材, 结合实际, 设计一系列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索”教学。例如, 学生在学习“乙烯”时, 教师在实验探索教学过程中设计“水果催熟”这一趣味性实验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完成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 又切实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

(2) 学校做好导向规划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兄弟学校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 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组合, 从而做好导向规划工作。

加强校际教师交流, 了解兄弟学校教学模式工作。学校可以开展以新课标为准则, 注重研究性备课, 中青年教师参与研讨的赛课活动。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切实促进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提高,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学校也要开展课改校际交流活动, 通过“说课、上课、听课、反思、评课”等一系列环节, 促进校际活动参与教师全面深入认识新课改, 促进各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而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校际学生交流。不同学校开展的调查研究必然不尽相同, 因而,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以及构建的知识体系必然不同。通过校际实践活动交流, 可以增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 进而取长补短, 促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

总之,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应积极顺应教育变革趋势, 在课堂活动中实现各种角色转换, 努力达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多元化模式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要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与学校今后不断努力和实践。

模式之思 第9篇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中指出: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1]。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尽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实效性强、新鲜多变,教师备课工作量大、耗时长等困难,可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以及与这门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学者为了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多年来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这门课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构建。目前,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依然是辅以多媒体课件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尽管一些高校在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中运用讨论、启发、参与或探究等教学方法,但按所占比例来看,这些方法的运用和普及的程度还很低。因此,“慕课”的运行模式为我们创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丰富的借鉴。

“慕课”作为从国际一流大学首先发展起来的、以致力于“教学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授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具有以下五个突出的优势: 一是“慕课”体现出的规模巨大性。“慕课”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而是由参与者发布的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课程,而且注册修学课程的人数众多,课程活动覆盖范围广泛。二是“慕课”体现出的时空无限性。“慕课”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使大学变得既没有了注册的限制,也没有了国界的限制; 而且“慕课”作为大规模在线公开共享课程的平台,尊崇创用共享协议,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使修学课程的学生无须旅行,可以在任何一天的24小时内、在任何地点,没有任何时空限制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时空隔绝土崩瓦解。三是“慕课”体现出的使用方便性。“慕课”作为在线的网络课程,一旦注册,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暂停、快进、回看、反复播放,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控制学习的过程,甚至重复地学习和体验。四是“慕课”体现出的融合多元性。“慕课”除了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包括教师讲授、参与、讨论、随堂测验、作业、反馈、考核与证书发放,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课程网络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也可以使学习者自动批改、相互批改或小组合作,保证了教学互动的进行。五是“慕课”体现出的吸引强力性。在“慕课”的课程模式下,一节视频课程被分割成若干个10分钟或更短的小视频,即微课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10分钟恰恰是学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最佳时段。而且,在视频进行的同时有按照课程内容逻辑设计的小问题穿插其间,并适时弹出,学习者答对问题,课程视频继续进行; 如果答不对,视频就不往下走,类似于电子游戏中的打通关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甚至使学生上瘾,不忍放弃。在“慕课”的课程模式中,如果学习者产生了疑问,可以在线即时提出问题,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会有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在线帮助解答,及时又方便。

二、“慕课”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需求。如今发端于西方世界的“慕课”正以破竹之势吸引着全球亿万学习者的求知之心,而且随着“慕课”的发展,不可否认,西方的“慕课”平台会陆续将他们的历史、地理以及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慕课”课程进行世界共享,甚至是免费共享,这势必会将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带给我们的大学生,进而对他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必然会对我国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大学生在校园里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和人人网等“微平台”获取信息,了解世界。但是,这些“微平台”上的信息很多与传统媒体上的信息出入很大,尤其是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宪政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三种思潮竟然在“微平台”上占据着主动话语权的地位,虽然我们无须对其谈虎色变,但也必须时刻注意防止这些思潮分散和转移我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有义务在“慕课”平台上开设这门课程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占领和巩固。

2. 构建高校以学为主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需求。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形式和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即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是: 在课堂上教师是中心,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学生更多的时候都是被动接受。“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不仅是有教有学,而且要有教的能动性和学的能动性,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2]。这要求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将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起到主导作用,还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就意味着教师要更多地让出课堂,这在教学实际当中并不容易操作,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既被要求做到讲解清楚,尽力保证学生听得明白,又被要求要有师生互动,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常常使得教师感慨课上教学内容的完成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上述情况实际上诠释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贯彻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所存在的局限性。

在“慕课”中,“教师可以将‘微课程’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3]。尤其是“微课程”的容量都比较小,学生很容易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终端设备上,使他们不仅能随时随地地学习,还能依据个性化的需求在教师教学之前就能主动地学习,还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以“慕课”为背景,创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为改革形势与政策课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为翻转课堂、以学为主、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3. 突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难点的需求。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对该门课程认识的分歧性、教学内容的强时效性、教学角度的多元性、涉及学科的广泛性,等等,也正是这些特点增大了这门课程建设的难度,使这门课的建设出现了一些不易突破的难点问题。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难点: 一是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难。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相关专业的在校在编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都希望自己能从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并不愿意专职从事这门课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这门课程在高校几乎是被严重边缘化的,甚至被认为只是临时在一段时间里讲授几个专题就可以,根本不是一门正规的课程。加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中要求这门课要做到“全覆盖、长流水、不断线”,这意味着大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要修学这门课程,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来从事这门课的教学与研究,因此,这些原因导致高水平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困难。二是编写全国统一教材难。形势与政策课是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思想特点来追踪、反映和解读某一段时间国内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以及重大改革措施,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势与政策课具有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要联系地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因此,还具有地方差异性。这些特性使得这门课程的教材实现全国统一编写很难。“慕课”模式的大规模性对于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课程有重要的缓解作用,而且“慕课”还具有超强的集中优势资源,尤其是集中同一课程的任课教师资源的能力,这无疑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正在遭遇的师资建设困难问题。另外,“慕课”在集中优秀教师资源的同时,按照优秀教师各自的学科背景及专业特长,成立形势与政策课的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小组,在以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要点”为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在结合地方和大学特点的情况下,在“慕课”制作过程中设计由不同教师组负责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专题的微课制作,同时布置教师组编写讲稿的任务,最后由省级或国家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委派专门的教材编写组整合教师组的讲稿,以达到能出版省级或国家级的统一教材。由此可见,制作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对于突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难点能能起起到到重重要要的的作作用用。。

二、“慕课”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与路径

1. 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并共享优质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课程。当前,“慕课”平台提供的课程既有自然科学类的,也有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还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同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任务的形势与政策课,因其课程性质及内容不能实现世界优质资源的共享,但我们完全可以联合全国各高校一起行动,借鉴“慕课”的运作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课程,以实现这门课程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在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一方面,“全国有90% 的本科学校和85% 的专科学校开设了‘形势与政策’必修课程,并有82. 64% 的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排入课表,初步形成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体系。有些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实现了课程覆盖全体学生,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规范化教学目标,取得了宝贵的经验”[4]。另一方面,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上,全国已经涌现出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这些高校也拥有着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丰富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资源以及教师资源。

2. 借鉴“翻转课堂”,实现“在线”与“线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先由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所修学课程的视频,然后回到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将在视频中学到的知识加以消化、巩固和吸收。如果我们成功地开发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就可以在理论教学上采取在线学习和线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即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利用共建共享的形势与政策课“慕课”平台提供的“微课”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然后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究,包括进行视频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展开讨论、解决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等环节,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入心入脑。这种“在线”与“线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课堂的“翻转”,是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创新,这种创新为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使得他们既有机会自由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这门课的强时效性的新知识,也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从而将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与理论内化,这无疑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成效。

3.设计“实践专栏”,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在制作开发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时,应该加入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置的专栏部分。在这部分专栏中,一是将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时事动态、参考材料在这一专栏内进行展示,并附之以简单的说明分析。二是从与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中选取优秀的资料进行展示,既包括优秀的社会调研、考察或参观的视频以及优秀的校园社团活动的视频,也包括好的实践教学计划,以此来方便学生在“慕课”的平台上对实践教学获得基本的体验。三是形势与政策课“慕课”中的实践教学专栏应该与各高校的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专栏建立链接,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地掌握其他高校的实践教学信息并积极地进行参与。此外,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力量要把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真正做实,除了要把它纳入到教学计划,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把详尽的教学计划及精心制作的活动视频上传到所在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网上实践教学专栏中,这样能够方便本校和外校的学生及时了解实践教学的活动计划,并适时地参与,亲身体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带来的教育内容和感受。在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增强了各高校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促进了资源共享。通过这种“课内”学习和“课外”体验相结合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的内容,增强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摘要:要在“慕课”的背景下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应该至少做好三点: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并共享优质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课程;二是借鉴“翻转课堂”,实现“在线”与“线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三是设计“实践专栏”,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学变”之思 第10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愈加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山东省东平县教育局有关领导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新湖乡中学展开“学变”模式的基础教育改革。

所谓“学变”就是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这种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案改成学案,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所学内容,学生便会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也就落到实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乐于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俯身与学生共同探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人格的平等,心灵的交融,教师在学生讨论中推波助澜,将探究推向高潮。

目前,这种模式已初见成效,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参观学哥。笔者参观后颇有感受,引发了许多思考。

一、“学变”模式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教材和教参只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工具,这是洪宗礼先生主张的“教课本”到“用课本教”的具体化。学生是主体,变课堂为学堂,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发挥“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2关注发展。“学变”模式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这种发展不但是知识的增长,还包括了各种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发展,人格的提升,正如语文教育家余漪所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完善其人格,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使他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个性的完整的人”。

3关注过程。“学变”模式变教的过程为学的过程,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变”模式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归宿,整个过程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高效中度过,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

4关注方法指导。“学变”模式以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非常突出。著名教育家洪宗礼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更强调“教师在师生合作中的首席地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解疑。因为学生讨论问题有时会出现梗阻现象,此时,教师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给学生思路点拨,指引讨论的方向,提供学法指导,使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二、“学变”模式的教学效果

1高效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多数能当堂达标,少数即便不能达标,较过去也有进步。这与《理解教育论》中的“自然分才,有效达标”说不谋而合。

2低消耗。变滔滔不绝的满堂灌为点拨性指导,教师从口干舌燥中解放出来,话语权还给学生,他们自由言说,交流评价,互答疑难,不再为会的知识浪费精力。

3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学变”模式中,学生真的“动”起来,“忙”起来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是动耳听,用心想,还要动口、动手。动口说出自己的理解,反馈学习达标情况;动手记录学习的结果、智慧的火花。学生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动而愉快,忙而不乱,全身心地投入,使听、说、读、写等全面协调发展。

三、“学变”模式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学变”模式的学案,其问题都是预设的,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经验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会大同小异,如果只求大同,不存小异,学生的个性便无法张扬,智慧也就无法生成。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越多,说明学生的思维越活跃,探究欲愈强。问题意识得到培养,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成,也就无所谓创新。

2经验与理论学习的关系。参与基层教育改革的教师,多数经验丰富,这本是好事。但经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囿于经验,会引发思维惰性,阻碍改革,这就需要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到我们与世界教育的差距,也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方法论,正如列宁所说“用理论指导革命,它将产生强大的动力”。我们权且把“学变”当做一场革命,经验与理论学习须紧密结合,用理论革新经验,用经验印证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课上与课下的关系。“学变”模式的时间分配是“35+10”,即前35分钟,处理上节课的问题及达标测评,后10分钟进行预习。课上未达标及预习不充分的内容,转到课下来做。课下学生思考问题不再受时间限制,往往会更深入,因此可以说课上和课下的关系是拓展和延续的关系。但如果管理跟不上,课下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势必影响学习质量,那就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做好帮扶监督工作。

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学变”模式中,学生以学为主,似乎教师的“教”已经淡化,其实不然。教师把话语权主动还给学生,教师说话少了,并不意味着教的就少。从学案的设置到问题的解决及预习,从课上到课下,到处都渗透着教师的教,只是方式在变化。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仍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教”不能忽视,必须强化。学生成为“演员”,主体地位得到确认,认知潜能被唤醒,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说,是“水中盐,蜜中花,看之无形,体之有味”。

模式之思 第11篇

就准则具体内容而言,除判为金融资产性质的权益性投资外,企业控对制子公司、共同控制合营企业,以及有重大影响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核算方法,在初始计量和确认、后续计量和确认,终止确认和计量,及其会计记录方面仍归属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指导。但是,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却把2006《长期股权投资》第四章披露,包括2010会计准则讲解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最后部分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披露具体要求基础上,吸收了IFRS10关于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又事实上控制的结构化主体信息的披露规定及其细则,并将之单列而成《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以指导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对象相关信息披露。

从表面上看,原接受2006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统一指导的四类权益性投资,从今而后,似乎将根据不同的准则来进行会计核算,细究之下,不同名目下的准则规定,除系统性增加了未合并控制结构性主体信息披露要求,统一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核算方法外,其余内容未同时进行原则性、实质性的重大内容变化,大多仅仅是原有内容安排上的另类条块分割罢了。换言之,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正,就大的方面而言,虽然就2006准则而言具有革命性意义。但是,相对2010准则讲解而言,只是把讲解内容上升到准则层次,重新排列组合后改头换面,因而动作虽大,就权益性投资核算规则自身而言,变化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以长期股权投资为核心的准则体系修订,另一个突出靓点在于:提出并着力解决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的核算规范问题,补上了2006准则体系的短板,令人耳目一新。如2014《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六条: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全部或部分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惊鸿一瞥之下,国际会计准则一贯秉持的原则导向痕迹宛然。跳出内容趋同窠臼,固然可喜可贺。但是,若罔顾近十年间对IASB和FASB合轨中细微变化的追踪方式,对趋同进程事实又视而不见,片面追求精神境界同辙,立意虽高,新增之三与修正之四准则能否在现行其余34条2006准则中穿梭自如,且各得其便、圆融无碍,不禁令人疑窦丛生。撮要有三,即:

疑问之一: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如何计量?包括初始和后续计量

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六条将全部或部分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应按照固定资产准则有关规定处理。但是,按图索骥之下,览尽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仅在第二十二条看到“持有待售”四字,其原文为“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很明显,这一行文字,丝毫无助于解决持有待售资产计量问题。从直接因果关系看,该索引无效。

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2008第4号讲解中,第四节固定资产处置第三条专门讨论了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信息规则,并在第二段文字中明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不计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仍原封未动了延续了这一观点。这种处理方法,事实上也是对IFRS5的一脉相承。到这里,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的初始计量问题解决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固定资产和无论是成本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均以投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以及采用成本与可回收净额孰低的原则进行后续计量,两项资产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固定资产后续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内容却大相径庭。就固定资产而言,准则要求的,主要是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有形和无形损耗共同决定价值转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从而调整并披露固定资产净值。就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而言,准则要求的,主要是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也需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相应按比例调整增加或减少;并且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以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部分规模相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对调整后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以披露。形式虽略有不同,性质却是一般。固定资产折旧虽分摊到月,需按月计提,在企业月度报表中体现;而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一年仅数得清的一次到二次,除收到现金股利时需在当期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外,追踪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无论其原因在于净损益波动,还是非净损益之外其他因素带来的,一般每年仅需调整一次。对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一方面既不可能,另一方面更不需要及时反映,一般仅跟踪其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进行相应调整,而勿需月月调整。因此,两者在企业年度报表中相关信息在生成基础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处。

如此,是否应该根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不计折旧规定,依次类推地说:“以权益法核算的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部分不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确认损益”?当然,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六条在将持有待售索引至固定资产准则后,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即“对于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剩余权益性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应该说,尽管这句话同样意味着划分为持有待售的权益性投资不再遵循权益法处理原则,即持有待售期间该部分权益性投资不确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的影响。但是,准则条文侧面间接反证之效果尚待实践检验。值得一提的是,同条第二段在说明持有待部分分类转回时须采用权益法从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进行追溯调整,同样也意味着持有待售资产在分类为持有待售期不俄须遵循权益法所要求的确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影响之核算原则。但是,“非如此”,并不直接就等于“是那般”。换言之,不按权益法,不处理是一种选择。按成本法处理也是一种选择。甚至由于成本法与权益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论层面的对等和对待性。不按权益处理暗示,相对更容易被理解成按成本法处理。当然,若持有待售期间被投资单位未派发现金股利,按照成本法核算等于不处理。但是,倘若此时屋漏偏逢连夜雨,怎么办?

此外,在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根据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四章后续计量第二十条: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四章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第十五条: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但是,无论2008会计准则讲解,还是2010会计准则讲解,对于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却均未置喙。相应的,2006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五条和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八条均要求:投资方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类似情况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由此,不难看出,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同样面临着是否计提减值问题。从常理角度看,不说或许就意味着不要。沉默究竟是默许的暗示?还是另类的拒绝?如果奉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既然其他未划分为持有待售部分都要求计提减值。那么,能不能说,不明确要求不提,照旧提?如果出于类比逻辑,既然明确同属后续计量内容的折旧不提,类似的减值是不是也不提?按照常理的类比与从俗或从众,殊途却不能同归。

当然,客观来说,折旧是月度报表就需要解决的急务,而计提减值仅关乎年报。按照准则讲解对持有待售的定义之三——该项转让应该在一年内完成。依此逻辑,似乎确可将减值计提事项要求忽略不计。但是,一方面,法律上的应然并不等于经济上的必然,理想中的当然与事实上的果然也可能判若云泥。退一万步来说,既便该项资产转移在一年内完成,若从与受让方签订不可撤销协议到事实的资产转移不跨年度,确实不存在该项资产减值计提问题。但是,若跨年度呢?确实也可以不提,待资产转让事实发生时,直接以取得转移对价与转移资产价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也不错。这样做,企业有关该项交易净损益没有变化,但是转移方年度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却因此而将不平衡,这既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更有违基本准则对报表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要求。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抛开常理推论,从学理角度看,根据持有待售资产采用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孰低这一计价原则,显然同时暗示:若该项转移不能在一年内完成,或者是在跨年度的一年内完成,无论协议资产转让价格是固定还是浮动,均应对该类资产计提减值。

解决这些问题,不难。首先,明确索引位置,即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处理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8或2010讲解,而非笼而统之的索引方向——固定资产准则。其次,补充讲解细则,明确若持有待售资产处置时间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或者处置时间虽不超过一年但是跨年度的,仍需在年终计提减值。

疑问之二: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如何披露(财务报表列报)?

关于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披露问题,若沿袭第十六条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固定资产准则索引思路,2008和2010会计准则讲解第4号在相同位置也做了同样的规定,即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应该说,这一规定同样与2006固定资产准则第六章披露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披露位置,以及披露内容保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

不可忽视的是,一方面2014《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第40号——合营安排》均在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分别明确:长期股权投资,或者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但是,阅遍41号准则,一方面其对企业持有其他主体的权益性投资披露重点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结构,以及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股利派发情况等质量信息。众所周知,这些内容一般是放在财务报表附注位置的。另一方面,阅遍全文,未见“持有待售”四字。与之相反,2014《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十八条规定: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依此逻辑,似乎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的披露方式,应该比照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中披露的做法,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中列示。换言之,30号准则要求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相关信息在资产负债表表中列示。因此,一方面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披露要求的索引,对持有待售部分无效;另一方面,即便按照其对持有待售部分处理的固定资产准则索引的相关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结果,与2014新订之30号准则似难掩南辕北辙之弊。莫衷一是,如何解决?

客观来说,无论基本准则,还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均明确规定:为了实现财务报表有关决策有用和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目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附注本身就是财务报表密不可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说明或明细资料,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同在报表中列示的和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本身绝不可能相同或重复,且若两相应证和补充,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深入了解企业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毕竟在报表项目中列示的,只是该项目总的以货币计量的、经过分类与汇总后的数额信息,是对企业发生的交易与事项的高度简化和浓缩的描述。而报表附注内容更多地则是对报表项目总体结构,以及各部分性质状况的说明,是定性和定量信息的结合,从而能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企业经济交易与事项完整地进行反映。将附注信息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的项目信息相互参照,有助于使用者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帮助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换言之,一方面构成报表总体的四张报表,即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和反映现金流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以及反映所有者权益总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各有其专属的附注,而非一个附注通吃四张报表。另一方面,就与具体报表对应的附注而言,除了说明规定的表外事项外,其主要内容应该与报表列报项目在分类上、排列顺序上、逻辑上一一对应。某一项目附注既不能同时用以说明其他报表列报项目,更不可能有关甲项目的补充情况放到乙项目附注中来说明。当然,众所周知,基于复式记账基础决定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有可能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附注中,同时披露某重大事项是可能的。但各附注肯定从本项目出发各有侧重,而绝不可能两个报表项目共用一条附注。更何况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虽同属资产要素,但资产类别迥然有差,前者是流动资产,后者却属非流动资产。因而该信息披露位置的变化,将直接带来以流动比率或营运资产数据度量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扭曲,从而导致报表使用者的误判。

如何解决?也易。本文看来,只需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权益的披露》中,补充对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披露方式方法做出明示即可。一方面,作为对IFRS5明确的、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要求的追随,并与2008和2010会计准则讲解中对非流动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定义第三条提出的一年内转移的时间性要求相对应,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应确认为流动资产,且在资产负债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单独列示其总金额。另一方面,要求在该项目附注中进一步披露持有待售的权益性投资名称、数量、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性质和结构信息。毕竟第四类投资尽管不控制、不共同控制,甚至对被投资单位几无影响,股权数量再少,其性质仍不外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而非其他。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则应回归合营安排信息披露要求自身,而不必无限放大至“长期股权投资”总体。

疑问之三:部分处置时,是否确认处置损益?或曰剩余股权账面价值如何计量?

所谓部分处置,非指企业所持有的若干被投资单位权益性投资因被投资单位整体减少而带来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对某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性投资的一次性处理,一则其本身成本、损益核算比较清晰简单,且准则有明确说明;二则更不存在剩余股权计量问题。因此,部分处置是对某特定被投资单位权益性投资规模的缩小。

既然是对既定投资单位权益性投资的非全部处置,必然需要明确在已处置与未处置部分间原账面价值总体的分配方法,这既直接决定了处置损益及其方向、大小,也间接关系到未处置部分账面价值的计量。因而,二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014《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三章后续计量第十七条明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可以看出,这是针对某项,或曰针对某一特定投资单位的权益性投资全部处置时应该遵循的处理原则。

对于部分处置,2008和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三章在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和处置中,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条均明确: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决定将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全部或部分对外出售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记入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结转,将与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关于这个要求,在该章第一部分核算方法转换时亦有同样的表述。因此,可以明确的是,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部分处置被投资单位权益性投资性,由于股权性质决定的数量客观性,因处置而需终止确认部分成本与未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确认,是按照处置与未处置股权的数量比例,来对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分摊。从而一方面确认处置损益,另一方面明确剩余股权计量基础。本无可非议。

但是,引人注目的是,既然原准则讲解中的第四类投资,即对被投资单位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又无活跃市场报价,因而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划归22号准则按金融资产相关规定处理。具体表现为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五条: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关于这部分权益性投资部分处置时核算要求,是否因此接受《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指导?还是仍旧遵循长期股权投资处置要求?毕竟具体到对于第四类权益性投资的减值处理,2006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五条明确: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依此类推,虽然第四类权益性投资后续计量遵循的准则名称有异,但总体仍然不脱金融工具大类。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对于第四类权益性投资的核算方法,2006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准则均明确以成本法对待之,调整其所辖准则条目,似乎影响不大。但是,2006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在金融资产部分处置时对剩余部分账面价值的计量原则,却有别于2006和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具体如下:

在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第三章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第十三条规定: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对价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相应的,对于剩余未终止确认部分,第十四条明确:根据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按相对公允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进行分摊时,未终止确认部分有市场交易的,按照最近实际交易价格确定。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最近市场上也没有与其有关的实际交易价格的,未终止确认部分公允价值应当按照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公允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对价后的余额确定。该金融资产整体的公允价值确实难以合理确定的,按照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后的余额确定。换言之,对于第四类以成本法核算的权益性投资部分处置时收到的处置所得对价,23号准则仅仅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而不是按处置与未处置数量比例分别确认处置损益和剩余资产账面价值。显然,这种做法,偏偏与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相关规定并不兼容。

令人讶异的是,对于第四类权益性投资部分处置时,处置损益和未处置部分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貌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对于金融资产转移准则采用的处置对价处理和未处置部分账面价值计量所用之方法,在2008和2010会计准则讲解第3号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第二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确认部分,对取得现金股利和利润的处理中规定: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损益调整的部分应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在此,用于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资金来源虽然名称不同,其实质却无二,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是投资资本增值的溢价部分,在金融资产转移准则中则是投资的变现部分,其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之绝对差额也仅仅是处置部分的资本增值数额。

此外,在2006和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第三章后续计量第八条均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根据这一规定,以成本法核算的第四类权益性投资在部分处置时以账面价值减去处置对价的余额作为未处置部分价值的计量方法,似乎也不错。尤其当原账面价值已低于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价值时。

当然,应该承认,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成本冲减仅限于以权益法核算的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而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的成本冲减则仅局限于以成本法核算的第四类权益性投资。若以核算对象处理方法分野来区别使用,两者冲突不大,基本可以不存在。或者这也正是2014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仅仅选择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权益性投资持有待售,而丝毫未及对控制子公司或结构化主体的权益性投资,以及第四类权益性投资的持有待售情况之原因所在。毕竟这二类权益性投资均明文规定以成本法核算,若以核算方法分类,当然可视之与采用权益法核算之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权益性投资迥然不同的另类了。

凭心而论,若转移金融资产与未转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同时可准确计量,23号准则规定实质上与2号准则无差异。此外,由于部分处置时权益性投资股权性质及其投资对象的一致性,处置部分与未处置部分的公允价值事实上并无区别,以相对公允价值分割账面价值,与根据股权数量比例分割的结果也将完全一致。因此,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扩容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上市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指日可待。因而,最终无论第四类权益性投资,还是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甚至控制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股权部分处置时,均不外以股权比例对原总体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后,确认处置成本、处置损益,以及未处置部分账面价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将不复成为问题。

众所周知,在创新过程中,点的突破离不开面的推进。总而言之,2014准则修订所涉之面似乎还略有不够之嫌。换言之,正是由于对于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这一特殊问题的解决采用了索引方式,在新准则索引大行其道,老准则按部就班的背景下,准则文本简明化了,相关业务处理时的准则应用却不简单了。除非会计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理论素养,以及深厚的实务经验及其决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否则,具体准则对具体业务处理指导效果和效率将大打折扣。小则个别认真企业手足无措,对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会计处理弃之不顾,待资产转移时再说。说大了,若放任企业基于独自判断下的各行其便,结果或将有悖基本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可比性宗旨。

上一篇:国际贸易平行进口下一篇:大规模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