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范文

2024-09-21

上海建筑范文(精选12篇)

上海建筑 第1篇

看过图书推介说, 这本书的开本很小, 心里就有所准备, 但当拿在手上的时候, 还是觉得有些袖珍。现在连32开本的书都很少见到了, 这种大64开本的小书更是很多年没有再见过了。书本虽不大, 但书的价格可不低, 五十多元, 打折以后也觉得挺贵, 但因为友人的极力推荐, 还是买了下来。

打开书本, 书的内页全是彩印, 印刷和制作是没得说, 拿在手上很是精致, 看过后很具有收藏的价值。在看这本书以前, 我还不知道邬达克, 对上海的老建筑也不太了解。虽然很多年以前去过一次上海, 但是在上海也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可去, 当时就随着一行人去了大众都知道的城隍庙和上海博物馆, 这也是上海短期游的必去之地。上海城隍庙里都是一些上海特色小吃和售卖精品的小店, 看过后买了些纪念品就匆匆离开。倒是上海博物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是好几年前去的, 之后也去过了不少城市的博物馆, 但真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上海博物馆。当年还去了杨浦大桥、南京路, 看了外滩, 不过那时候对上海的老建筑一点都不懂, 看过这些欧式建筑后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后来虽然有朋友在上海工作生活, 也有了很多去上海的机会, 可总觉得上海缺少了点可以吸引我迈开脚步的东西。上海没有西湖, 没有苏州园林, 没有南京夫子庙和中山陵, 没有这种地标性质的名胜。

不过当你对上海进行细致的了解之后, 你就会发现上海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上海现存的一些老建筑, 都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 供你去翻阅。让我们重温上海曾经的过往与沧桑。这里有太多太多的民国建筑, 有太多太多的名人故居, 这里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当我更加了解上海这座城市之后, 便越发爱上了这里。

这本书中很多内容都是在介绍民国时期的一些优秀建筑, 这些建筑都和一个设计师有关, 他的名字就叫——邬达克。他是一个从逃亡的战俘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建筑明星, 是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慕尔堂、吴同文住宅等经典作品的设计师, 成为了今日上海100多栋单体建筑共同的“洋爸爸”。

通过书本我了解到邬达克, 他是匈牙利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幸成了俄罗斯的战俘, 后通过西伯利亚辗转逃亡到了中国, 最后就留在了上海, 并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这期间他设计建造了一百多栋建筑。

其中有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后来成为了上海标志性建筑。国际饭店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楼板, 造型高耸挺拔, 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 也是当时美国摩天大楼的翻版。在国际饭店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 上海乃至全国也没有建成过一座像它那样的摩天大楼。国际饭店也成为邬达克设计的最著名作品。如今, 他曾经设计的大光明影院、国际饭店、沐恩堂和吴同文住宅已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名单。

他设计的建筑即便是过去了很多年, 很多还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在上海由这本小书带领, 可以让你寻找那些精美漂亮的老建筑, 再循着老建筑的痕迹, 去感受曾经的历史。

上海建筑考察感悟 第2篇

上海就象一个庞大的建筑博物馆,不管是线条简洁,时尚大气的现代建筑,还是设计精致,注重人文气息的老建筑,在城市开埠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争奇斗艳,特色造型令人叹为观止!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6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4座上海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之一 ,其许多作品已成为 2 0世纪的不朽之作 ,如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卡里艺术中心、弗雷尤斯地方职业中学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等等。这也是我们来上海考察的第一站,展览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巨大,但对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让我更为惊讶的是他的思想不仅仅只限于建筑之上,还涉及到了船只首饰等,他注重时代精神,理性对待高技;他有着发觉材料潜力,注重技术工艺;他注重场所精神吧,尊重传统文化;他分析气候特征,关注生态平衡。福斯特一直不断地致力于利用现代的工艺技术的新成就来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亦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他的作品犹如漫漫长夜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使我们在扑朔迷离的21世纪看到未来建筑的曙光。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是上海象征国际化大都市的标注。东方明珠矗立于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浦东公园内,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它左右两侧的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交汇在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东方民族喜爱的圆曲线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其设计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含义。主体有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空间框架结构。筒体内有6部电梯,其中一部是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还有一部在上球体和太空舱间运行。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下球顶高118米,设有观光环廊和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电视塔的灯光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灯光在电脑操纵下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产生1000多种变化,东方明珠成为上海天幕上的真正夜明珠。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金地段,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由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管理,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设计,总高度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楼,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房6层,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大厦里有办公楼、金茂凯悦大酒店、观光厅等等。金茂大厦既有现代气派,又有民族风格,堪称上海迈向21世纪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象征之一。

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裙楼为金融、商业、服务、康乐等多功能设施。大厦同时又是一座集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大楼,当代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在大厦中得到最为完善的体现。金茂大厦平面布局严谨,空间组织合理,立面构思精细,结构选型可靠,体现了当代国际建筑与设计的发展潮流。这座庞然大物在其建造之初,它的建筑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投标的形式,最终中标者为美国的设计公司。据说美国人接手这个项目的投标任务后,所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去研究该项目的技术问题,而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结合模式。他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找了几乎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最终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大雁塔作为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原型。另一方面,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另一个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引申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现在这座大厦已经建成耸立在浦东,它修长稳健的体形确实让我们联想到古老的大雁塔的身影,它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几层的跌水处理,也确实体现出中国古代平面布局中曲水环绕的建筑规划方法。然而,当我们走进了大厦内部的展览厅,看到金茂大厦与世界上其它著名超高层建筑物进行的建筑风格的比较展示时,我们发现金茂大厦的主人在他安排的对金茂大厦的解说词中,美国人的煞费苦心的安排都变得无影无踪了。金茂大厦将自己高耸屹立的主体比作是一支笔,将周旁的裙房比作是一本书。表现的是“笔岸书香”的经典寓意。金茂大厦位于上海著名的经济中心--外滩的东边,取形取意围绕着一支笔、一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文明中的一种恰当体现,它反映出上海市领导层和上海市民期望上海能够保持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

而上海城市规划馆也是我们此次考察的第三站,人们翘首以待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以其独特的姿彩耸立在人民广场东侧,它迎着朝阳,满怀激情地接待着来自本市和国内外的游客朋友。建设永久性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是扩人民众参与,增强市民认同感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新时期,努力提高规划水平的必然要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筹建工作从选址、建馆、布展、管理每一个进程都深得市委、市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它的出现给本来已绚丽多彩的人民广场更增添了一份英姿。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展示规模在世界同类展馆中是首屈一指的。它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展馆的经验,在布展内容上,以“城市、人文、环境、发展”作为主题,浓缩了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重点突出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在展示手段上,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运用高科技,体现综合、开放、公众参与的特点。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从底层大厅至四层展厅可供展示的面积为7000平方米,并拥有一百余米长的市民休闲街。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还有神奇的规划展示馆虚拟现实(VR)展示系统等都是上海高校上海大学的科研成果,是智慧的结晶,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这座晶莹剔透,琼楼玉宇般的建筑获得了2000上海市“白玉兰”奖和国家建筑最高荣誉“鲁班”奖等奖项。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一座展示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的专业展览建筑,位于人民大道100号,是人民广场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它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高43.3米,分地上5层,地下2层。它具有展示、查询、交流研究、宣传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总体风格定位体现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结合,布展主题是“城市、人、环境、发展”,以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跨度为主线,层层深入,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展馆的经验,体现海派风格的个性。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经试人事局批准组建的事业单位。展示馆内设三个部门:办公室、布展部、设备管理部。物业经营管理委托专业公司,大胆探索一条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新路子。

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9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该馆的设计者邢同和先生对“天圆地方”的阐释是:“上海博物馆的‘天圆地方’寓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上海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6个区域,现开设11个专题陈列馆和3个特别展厅,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玺印、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暂得楼藏瓷等。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特别展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特别展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特别展厅。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最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了重大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现已修复。

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参加上海集成建筑博览会,对于我而言在这次考察之前对集成建筑只有甚微的了解,直到参观完博览会,我才有了全新的认识,集成建筑就是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的建筑体系是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品加以装配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产品的建筑体系,可以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带来的施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等弊端。集成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集成房屋;集装箱模块化房屋;集成建筑五大优势。提高性能,综合性采用技术部品,可以全面提高住宅性能;保障质量,住宅部品在工厂制作,工地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成本,使用工业化生产和通用部品,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综合效益明显;保护环境,采用绿色施工方式和绿色建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降低建造阶段的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对节能环保的贡献;价值长久,管线和装修系统有更大的可更新性,维修性,且为住户提供多样选择,空间具有多样化和适应性,提升住宅寿命和住户的可持续性居住。当然,作为新新力量,集成建筑同样正面临着怎样的尴尬处境,发展超过十年,但对于大众而言什么是集成建筑依然一片茫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身处一线的开发商们同样不甚了解。一切不甚明朗,大多数开发商面对集成建筑一片茫然。有人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使用集成建筑,会提高产品成本,大约每平方米增加1000元左右,成本提高的必然结果就是涨价,当下市场刚需为王,降价走量是主流,两者显然相悖;其次,集成建筑具备明显劣势,标准化生产将会导致产品无差异化,诸如产品外立面等会相同等,预测未来,他分析认为,集成建筑应该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之一,预估二十年后将会广泛推广应用。看似美好的前景,现实却呈现出另一面,一方面是集成建筑供应商如火如荼的研发,另一方面开发商却冷淡异常。中建国际设计成都区域设计总监李进指出,一是前期研发成本太高了,二则缺乏相应国家级别的验收规范。目前住宅工业化标准的制定一方面缺乏主要的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标准,另一方面,住宅部品方面有一些标准,但是不成体系且在住宅建造上长期没有工业化建造的需要,相关标准在设计中的运用微乎其微。住宅工业化建造与住宅工业化设计建造标准的制定相辅相成,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方面标准的建立与实施,而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造价、提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及速度,同时使住宅工业化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加上其它劣势,诸如产品风格雷同,造价高等,集成建筑市场推广受阻。

低碳建筑:上海远胜香港 第3篇

在香港,私人屋苑因价格高企,少有低碳设计;商用物业的减排表现则较为乐观。政策推动尚需部门执行力到位,才可能启动低碳商机。

策划/主持:《沪港经济》执行总编唐晔

嘉宾

李杨:学者,上海资深财经评论员,供职于中欧工商学院。以下简称(L)

ALEX:香港资深传媒学者,财经评论员。以下简称(A)

上海建筑:奢华低碳风

低碳竞争是房地产业的主旋律之一。零能耗住宅的试验、绿色小区的建设、低碳生活的倡导,正在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先知先觉的上海市场,朴素实用的江南民居传统与强调功能、科技含量的奢华路线,共同影响着开发商的营造思路,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上海的低碳建筑样板

目前上海有哪些知名的低碳建筑项目?

L:2004年,总建筑面积达106万平米的德国风格现代化城镇——安亭新镇面世,通过集中式的能源站向整个新镇提供冷热服务:每套居住单元用温度控制器来控制室内温度,同时使用分户计量技术,准确计量用户能量消耗量,其号称一平米一年取暖的能耗仅相当于4~7升汽油(我国北方普通住宅一平米一年取暖能耗约为20升汽油)。

2005年,万科推出了它在上海的第一例节能项目——朗润园,宣称采用了20项节能环保技术;同年,“中鹰黑森林”的项目以19项“世界先进科技系统”名噪一时,号称是上海第一个具有“衡温、衡湿、衡氧”室内环境的住宅;2009年,朗诗绿岛“低碳住宅”高调进军上海;2010年,崇明陈家镇启动“生态城”建设,将于2020年实现全城的低碳无污染排放。

开发商的低碳地产是否步调一致?

L:虽然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然而,一拥而上的低碳地产实际上参差不齐。一些仅配置了外墙保温、中空玻璃等围护设施的项目,也号称“低碳住宅”。另外,在发达城市的低碳建筑设计、设备运用上,存在“贪大求洋”的风气。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典型用词还是“绿色地产”,会后各项目纷纷标榜“低碳”,其实,有的耗能比不提低碳的项目还高。

在政府引导T高歌猛进

低碳建筑的推行与政府推动有什么关系?

L:低碳建筑样板是中国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成果。i972年、1992年、2009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里约热内卢和哥本哈根召开了三次环境与气候大会。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掀起了两次全球“低碳新浪潮”。2010年初两会上,“低碳”一词崭露头角,及至上海世博会场馆,更是全球低碳方案云集。

政府积极推动的原因是,与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业属“高碳”、高能耗。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成。存量建筑430亿平米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的九成,其节能标准远远落后于欧洲,改进空间很大。

上海市的节能减排政策如何体现于建筑领域?

L:超级城市的节能规模令人咋舌。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上海大中型超市、便利店如果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世博会交流的灵感和样板,更推动上海城市建设的新标准和低碳挂钩。上海的新版本建筑节能条例明确提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提高到65%。还将在新建建筑大力推广雨水回收、草坪式或花园式屋顶绿化、多层玻璃、强化自然通风与节能空调技术等,下一步将针对低碳实践区、低碳城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市政等方面制定更加严格的、约束性的低碳生态指标。

上海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各区。2010年末的胶州路重大火灾,间接原因之一就是静安区政府,投入巨资对现有居民住宅楼进行外墙保温,结果保温材料成了罪魁祸首。

江南民居:从小窗户到晾衣杆

低碳建筑是否是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

L:低碳建筑并非遥不可及。简朴的生活传统蕴含了低碳的精髓,就像停车熄火那样,根本不需要高科技。低碳建筑在传统民居古已有之。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徽派建筑、西北的窑洞、东南的客家土楼……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低碳建筑,它们根据区域气候环境,做到冬暖夏凉,以自然的手法实现低碳的梦想。

上海及周边传统民居是否适应低碳要求?

L:低碳建筑必须因地制宜。例如住宅朝向,北京冬日短,非常需要阳光,住宅往往坐北朝南,上海则受季风影响,偏东南15度上下是最好的朝向,光照最充足、风向最顺畅。

江南民居能够有效控制体型系数,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建筑外表皮面积,降低住宅能耗。现代圆柱形、菱形、蝴蝶形及各种不规则的建筑构造,大面积凹凸在外的阳台和卧室、飘窗,不合适的窗墙均影响保温隔热,堪称高能耗的败笔。简而言之,墙要平一点,窗要小一点,风和阳光充足一点。上海晾晒衣服的“万国旗”,比起酒店式公寓体面的干衣服务,其实更为低碳。

奢华路线的背后:低碳产业链

相比于传统生活方式,当代低碳建筑的显性推动力量是什么?

L:虽然科技仅是低碳的支撑之一,上海低碳建筑正在与高科技、高价房的概念联姻。先进新风系统、地源热泵、辐射式调温以及贵重的建筑材料等最新低碳技术与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国内技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高舒适度、低能耗是一对需要把握的矛盾。主流的低碳科技追求“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适光”,包括地源热泵系统、混凝土天棚辐射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置换全新风系统、屋顶地面系统等的供应商都将大有可为,国际通行的LEED认证甚至被认为是新兴市场的推动者,与商业利益紧密相连。

低碳建筑走“奢华路线”有何误区?

L:在低碳产业链的推动下,低碳地产存在着被误用、误导、滥用的可能。仅从开支看,业主可能面临高昂的运营维护费用。有一套“全副武装”的77平米住宅,每月物管费就要308元,制热费330元(制冷费390元),24小时(二次加热)热水65元,户式新风25元。

当前的低碳住宅多强调舒适度的提升,但是片面强调舒适度并非低碳本意。比如说,被广泛采用的“辐射式调温”相比“对流式调温”会让住户更舒适,其温度能够控制在20~26℃,湿度40~60%,声音35~45分贝,这些其实都是以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当然,类似冬天取暖的地暖设备增加一些能耗无可非议。同样采用地暖,也有煤气与用电两种模式。由于上海电费普遍是阶梯电价,后者更受青睐。

标准与本地化:容积率高一点,能耗低一点

关于低碳建筑,国际标准是否适合上海乃至内地?

L:节能、低碳堪称当代显学。目前,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评价系统,主要有美国LEED(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日本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以及中国公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无论采用何种标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方法,尊崇自然的精神,始终有助于开发商们实现低碳目标。E海的方方地产咨询机构推出“江南城市版的低碳住宅开发评价体系(《UHE系统》)”,可以视为低碳标准本地化的努力。

从整体上降低能耗,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变?

L:首先,上海商品房设计普遍贪人,动辄100多平米的两房户型,增大r能耗;其次,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建筑用地的容积率,减少单位家庭的资源占用和能耗。

现状是,很多人在24小时中央空调环境中还要开窗透气;有新鲜空气却打开空气净化器;住在二楼三楼,上下都乘电梯……广泛采用的集中供热、制冷技术、新风系统,使得建筑能耗急剧上升,美国式的生活方式被效仿需要巨大的能耗。

内地房地产开发流程也有诸多待改进之处。毛坯房交房时大量房门、浴缸、坐便器转眼被砸毁。据称,单单全国每年敲墙砸洞造成的浪费就高达3000亿元,平均每户装修的建筑垃圾达到2吨。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表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的平均寿命只能维持25~30年,低质量的产品明显加大了能耗。

香港建筑:减排寸步难行

在香港,约6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发电,而建筑物能耗占总用电量8%。因此,香港要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就必须从减低建筑能耗入手,而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见及此,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表示,政府将大幅减排,到2020年把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五至六成。

今朝有酒今朝醉

虽然政府有减排目标。但是从目前来看,本港私人屋苑甚少有减碳的设计,最多也只是停留于环保露台及平台花园。为何本港的低碳建筑寸步难行?

A:在讨论问题之前,先得看看本港市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衣食足,知荣辱”,现时本港最热门的问题是天价楼房,大多港人还停留在是否有片瓦遮头的最低要求方面,哪还顺得上建筑物是否低碳?港人考虑的是楼房的售价及租金——能买到面积、价钱及地段皆适宜的,已是万幸,节电省水根本没有什么人理会,或者说无力理会!低碳建筑当然好,可惜的是本港楼房供不应求,楼盘一推出,大家便争先恐后买楼,以防楼价进一步升温。

从理论来说,低碳建筑在设计、建造和应用这三方面,都是极其值得推广的,这种建筑物省电,能应用大自然的资源,没有排放化石燃料,如果发展成熟的话,还可以制造能源,如加设太阳能设施、进行雨水收集等。可是在香港,一来因为楼市供不应求,二来由于成本过高,因而始终未能普及。

所以,颇有趣的是,本港有一“环保建筑大奖”,2010年度大奖得主分别是罗湖惩教所重建工程及秀茂坪南邶,前者是颁给在囚人士,而后者则是公屋的低收入住户。至于低碳私人屋苑,可谈论的例子不多,由新鸿基兴建的元朗采叶庭可说是其中代表作,但也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如停车场多个采光及通风口、自选冲厕水量及太阳能照明系统等。不过整体而言,低碳建筑在香港并未成风。

企业减排未成气候

相对于住宅用楼宇的减排寸步难行。商用楼宇的减排成效如何?

A:香港用电最多的是商业建筑物,例如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如果这些主要用电的行业,例如地产商会或酒店业1办会等,携手合作减排,将会对整个香港减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有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可以做一个领头羊的角色去落实减排,起到标志性的作用。

香港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是太古集团——太古集团会在旗下的楼盘和商场做减排。还有一些商会,如香港工业总会等,也开始实行在行业内减排,例如出版小册子,或推出免费碳审计划等。不过,即使做到这些,香港仍然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例如新加坡,政府会致力于推动低碳建筑,订立政策令企业更换新的节能减排设施,同时亦有一些罚则,要求企业或行业在一段时间内达致减排目标。减排是需要政府和行业一起落实的。政策带来的商机

据说港府最近也出招推行减排,包括制定《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草案》。强制实施建筑物节能减排;拨出4.5亿元,推出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等,这些新措施会带来新的商机吗?

A:正因为政府和行业一起推动低碳,这也间接发展出了一些碳审计、能源审计的公司——它们详细指引企业,订明企业减排目标和方法:统计企业内碳排放的源头、能源排放源头,以逐步落实减排。这类公司的职能是帮助企业评估碳排放,从而为他们度身订造减排目标和指引,为企业环保之余,亦能节省成本开支,而节省的电费,审计公司可以分一杯羹。这些行业在欧美等地非常流行,由私人公司分担政府的工作,以减轻政府的支出。

需要留意的是,现时制定能源减排方案的是环境局,而消耗能源最多的是建筑物,这涉及到发展商和发展局,环境局能否有足够力度和发展局合作或沟通,令人生疑。如果有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协调两局的合作,应能全方位提升能效。

港府的底牌:将问题推到内地

刚才谈及港府现时的减排方案,的确会为本港带来商机,听说,港府为减排,正考虑在广东设核电厂供电到港?

A:政府在刚刚推出的《气候变化咨询文件》中表明,香港未来10年用电需求,有一半来自核电。但文件没有说明这些核电是来自广东还是香港,不过坊间都认为,未来10年,政府会沿用大亚湾核电厂的模式取电——即电力公司直接在内地建核电厂,然后输电回香港。这个模式对香港政府来说,是最简单方便的,政府最多只是兴建由广东至香港的地底或架空电缆,资金、项目内容等都交给电厂。

我对这个模式的态度是很有保留的,把香港的减排假手于核电厂,是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因为许多环保团体都说,对于香港,最长远、最快捷、最有效的减排方法是节电,只要政府有很好的机制和政策,鼓励大家从源头开始节电,我们就不用额外增加用电需求,香港便不需要在内地取那么多核电。

港府对于减排的最大盘算,是透过购买在内地生产的核电来达到减排,将一切问题推到内地。这方法当然立竿见影,但真的可以一了百了?背后的问题是短视。

上海古塔建筑特色探析 第4篇

一、上海地区佛教的传入与古塔起源

塔是佛教的产物。佛教何时传入上海虽无定论,但从《云间志》谓静安寺“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南宋杨潜《云间志》“寺观·静安寺”)判断,佛教至迟于三国时已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传播。与佛教传入年代相对应,上海最早的佛塔相传也是建于三国时期。北宋叶清臣《记略》:“后汉吴赤乌五年,有神僧自康居国来,卓锡于此,吴主权命致佛牙舍利,为建塔寺,锡额龙华寺以居,谓之龙华会,震旦国中佛塔之权舆与。”康熙及乾隆、嘉庆等历代《上海县志》均载:“相传寺塔建于赤乌十年”。张寰《龙华志》云“宝塔据寺之丙位,吴大帝赤乌十年,康僧会禅师祈请得五色舍利子,吴主权以为希世之瑞,施建塔钱两万,乃分舍利子一,即命建塔以表,为镇龙华寺。”(清·张寰《龙华志》卷二“建置志·舍利宝塔”)龙华寺塔又名镇寺塔概由此来(图1)。

二、上海古塔的建筑年代与地理分布

上海曾经有过不少古塔,据宋代诗人梅尧臣《青龙杂志》记载,小小的青龙镇就曾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在其千余年的发展史中,上海古塔经历了诸多天灾人祸,唐代诗人皮日休路过龙华,在《龙华夜泊》中描写了寺毁塔残的荒凉景象:“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光塔影横。”但古塔屡毁屡建,至今仍遗留下17座古塔。它们分别是松江的兴圣教寺塔(松江方塔,建于北宋熙宁至元佑年间)、李塔(又称礼塔、杏塔,北宋建造)、秀道者塔(别称聪道人塔、月影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护珠塔(即宝光塔,北宋元丰二年)、西林塔(又名崇恩宝塔、圆应塔,初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洪武二十年重修),嘉定的法华塔(金沙塔、文笔塔,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南翔双塔(约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普同塔(南宋嘉定十五年)、万佛塔(俗称石佛塔,宋代),青浦的泖塔(初建于唐乾符年间,宋代重建)、青龙塔(又名吉云禅寺塔、青龙雁塔,重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万寿塔(南门塔,清乾隆八年),徐汇的龙华塔(镇寺塔,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韬明禅师塔(清康熙六年),金山的华严塔(松隐塔,明洪武十三年至十六年),崇明的镇海塔(清光绪十九年)。详见表1:上海古塔概况。

17座古塔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点缀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为国际都会上海平添诸多景色。龙华塔素有“龙华三绝”之一的美誉,张寰《龙华志》卷一“形胜志”称“上海八景,龙华居其一”,曾经是“椰绕江村,桃红十里”,“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早已成为上海人一大习俗,人们在焚香礼佛、登塔闻钟、赏花购物中,领略上海的风俗民情。汤义方在《龙华寺略志》中描写了登塔远眺的情景:“登览之顷,心旷神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帆墙烟树,历历在目,凭栏遥瞩,诚为壮观。”“双塔晴霞”(南翔双塔)曾是“南翔八景”之一,至今仍是古镇南翔的标志性景观(图2:南翔双塔)。泖塔、泖湖早在宋代就是江南水乡胜地,泛舟游者络绎不绝,明代以后湖演变成水田,现今泖塔四周遍植桃花,春日里红霞一片,别有一番田野情趣。

以建塔时代言,宋塔居多,有13座,占76.5%;明塔1座,占5.9%;清塔3座,占17.6%。泖塔、李塔虽名为(传为)唐塔,但从现存砖塔细部结构分析,已非唐代遗物,实为宋代重建。兴圣教寺塔除了7~9层系清代重建外,其余各层的月梁、罗汉枋、撩檐枋等构件大部为宋代原物,不少地方保存了唐、五代木作手法,尤其是斗栱保留了宋代原物的60%以上,177朵斗栱有宋代斗栱110朵,是江南古塔中保留原构件较多的一座;龙华塔各层楼板下隐出砖栱,栱头卷刹三瓣,外檐转角铺作施鸳鸯交手栱,枋上有七朱八白之装饰,宋代特征明显,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两宋建筑提供了实物佐证。

从地域分布看,上海虽然有18区1县,但只有5区1县保存有古塔,且大多集中于历史悠久的松江、嘉定、青浦三区,有12座,占72.2%。松江在唐代中叶设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松江府,直到清雍正九年(1731年)苏松太道衙门由太仓移驻上海,这450多年间松江一直是上海这片土地的政治文化中心。嘉定于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由“练祁市”置县,“铃铎响诸天,浮屠出尘表;挥手宕青云,侧足蹑飞鸟”的法华塔是全城的制高点,成为当年县城建设的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曾在此交汇。青浦虽然迟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才设县,但青龙塔所在的青龙镇在唐代即已是上海地区最繁华的集镇,称为“沪渎”,船舟往来、商贾云集,青龙塔是海船驶向青龙港的航行标志。所以三地均是古代上海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为佛教的传播和塔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上海古塔的建筑特色

塔建筑的发展历程,无时无刻不受到地方文化、气候条件、科学技术的影响,反映出特定环境中的建筑特色。

1. 建筑型制

中国古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五种基本型制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各种变异,这些型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在两宋与辽、夏、金对峙的几百年间,以辽、金“五京”为中心的辽、蒙、晋、冀等北方地区建造了大量的密檐式塔,西夏控制下的甘肃、宁夏河西走廊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出现了覆钵式塔,特征明显。金侵占北方后,上海地区仍处在宋王朝的统治下,在行政区划上一直是两浙路秀州(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改嘉兴府)下的华亭县,在塔建筑模式上一如既往地建造着楼阁式塔。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推崇藏传佛教,使得以“窣堵坡”为原型的覆钵式塔和显示“曼荼罗”意象的金刚宝座塔得到很大发展。江南是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的传播地,喇嘛教影响甚微,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也就没有了立足的基础。从现存的上海古塔来看,全部是楼阁式塔。

2. 平面形式

中国古塔的平面为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个别的呈十二边形、折角形。隋唐以前我国佛塔多方塔,宋代开始,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六角塔、八角塔的角度平缓,可以减少角尖处的应力集中,对于抗风更为有利;且每边壁面对地基的压力均匀,塔基受力情况良好,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压、抗震性能,在结构的稳固性方面相对于方塔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而登临眺览的视野也更为广阔。因此,塔平面逐渐在六边形、八边形上定型下来,成为此后我国古塔平面的主要形式。从全国范围来看,八角塔尤为多见。上海17座古塔中有3座(普同塔、万佛塔、韬明禅师塔)为石刻小塔,只能算作建筑小品,其余的14座大型塔在平面形式上显现出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的是,虽然八边形有8座,占到一半以上(57%),但方形塔比例相当高(43%),总数达6座(图3:法华塔;图4:兴圣教寺塔),这些方塔基本为宋塔,甚至有明塔、清塔,这在全国来说十分少见。方形平面是唐及唐以前古塔的典型特征,五代以后就很少采用,偶尔为之也多为在唐塔上的重建,数量较少。选取与上海接壤的苏州、嘉兴和同属吴越文化圈的浙江台州作为参照对象进行比对,其数据、比例一定程度上说明上海地区对古塔平面形式的特殊爱好与取向。

从统计数据看,浙江的台州、嘉兴的方塔比例远比上海、苏州低。苏州与上海自五代以来一直同属一个区域(五代属吴越国,宋划两浙路,明属南京,清为江苏省),显示出一定的地域特征,苏州22座古塔中除去6座小型石刻塔外,其余16座砖(砖木)塔中有方塔4座,比例为25%;上海与嘉兴应该说也是颇有渊源,南宋时期两者曾经同属两浙路秀州(嘉兴府),但嘉兴地区保存下来的古塔特别少,包括在上世纪“文革”中毁掉的古塔,均没有方塔;台州22座古塔中仅有1座方塔,比例也相当低。

3. 层数高度

虽然中国古塔(密檐式塔)的层数可多达17级,但楼阁式塔以五、七、九层居多。佛经有“七宝”之谓,由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组成,造塔分藏之;而中国还有句常用的俗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因此江南一带七层塔最为常见。上海14座大型塔中除了五层的泖塔、九层的兴圣教寺塔外,其余的12座全部为七层,比例高达85.7%,高于苏州的43.75%、嘉兴的75%和台州的63.63%,这种最能为世俗所接受的层数形式拉近了民众与佛教的距离。

塔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上海没有突出的高塔,48.5m的兴圣教寺塔(图4)已是位列第一,相比苏州76m的报恩寺塔、62.71m的瑞光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但40m以上的高塔数量还是不少,有西林塔(46.5m)、法华塔(40.83m)、龙华塔(40.64m),青龙塔(图5)原高41.5m,1956年台风吹倒塔刹,现残高约30m。40m以上的高塔比例占到35.71%,高于苏州的25%和台州的4.55%。嘉兴的4座塔中有2座是高塔,虽然比例高达50%,但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嘉兴地区参照样本(现存古塔)太少,造成数据偏差的可能性比较高,包括前面提到的平面形式、层数的比例。30~40m的有2座:李塔、华严塔;20~30m的有4座:泖塔、万寿塔、秀道者塔、护珠塔,护珠塔原有高度将近30m,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圆智教寺祭神演戏,燃放爆竹,烧毁塔心木及各层楼板、扶梯、腰檐等木构件,仅剩空筒状砖身,至今只留下18.82m的高度;10~20m的有3座;10m以下3座。

4. 材质结构

除了普同塔(图6)、万佛塔、韬明禅师塔3座小型塔石制外,南翔双塔是实心砖塔,其余全部是楼阁式砖木塔。中国早期塔为木结构,北魏中期开始,随着砖产量的不断增加和用砖技术的提高,砖塔逐渐在中原大地上出现并在隋唐达到了顶峰。而江南一带却出现并大量建造了砖体木檐的砖木塔,这应该是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江南地区气候潮湿多雨,雨水冲刷对以黄泥灰浆为黏结材料的古塔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另辟蹊径寻找一种能把雨水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结构形式,砖木塔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结构创新。角梁、椽子、斗栱插入塔壁一定长度,这些悬臂构件组成了塔的腰檐,一方面增加了美观度,同时又保护了塔体。补间铺作一般为两朵,其目的是把荷载压在两侧的墙体上,避开中间的空洞(门窗)。砖体木檐塔的出现并成为五代两宋时期江浙一带主要塔形式(图1:龙华塔;图3:法华塔),可以说是古塔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自此南北方造塔技术逐渐分道扬镳。

上海空心塔在结构上多为空筒式。空筒式是一种出现早、运用广、结构简单的建塔方式,它将塔的壁体砌成上下贯通的砖筒,由下至上逐层收分,顶部覆盖起来。这类塔的缺点是平面上缺乏横向联系的力,抗震性能弱,且木构楼梯楼层易腐朽和焚毁。中原地区常见的砖石塔心柱结构在上海找不到实物,在苏州、杭州等地均有留存的先进的双套筒结构(虎丘塔、六和塔),可能因为建筑规模的原因,在上海也没有印迹。为了提高抗震能力,减轻塔身开空凿洞对塔体结构均匀连续性的影响,龙华塔(图1)、法华塔(图3)、青龙塔(图5)、护珠塔、秀道者塔(图7)等采用窗(或龛)的方位逐层转换的方法,使相邻两层之窗位不正对,避免在同一纵剖面上消弱过甚,算是简单的结构形式针对自身弱点的技术应对。

上海古塔的一个奇特现象是多斜塔,护珠塔(图8)向东南倾斜6°51′52″,塔顶偏移达2.27m。青龙塔于1954年部分倒塌后向东北方向倾斜1.56m,后经曹时中教授两个多月的纠偏,青龙塔被扶正1.458m。考虑到东南风的影响,兴圣教寺塔在建塔之初就有意识地向东南倾斜,历经千余年,古塔被东南风扶正后又向西北方向偏移了50多cm。另外,镇海塔也曾是一座斜塔。

5. 艺术风格

上海古塔总体上体现出宋塔细腻纤秀、柔和清丽的审美情趣,其中又融入了吴越淡雅隽永、玲珑精巧的地方色彩。塔体高耸、截面不大,比例匀称。塔面虽然砖砌,仍然隐出柱子、额枋、槏柱,在外形上力求忠实模仿木构。底层一般有回廊(副阶周匝)(图1:龙华塔;图7:秀道者塔),回廊的设置使塔的外形显得更为稳重,并在塔内塔外之间形成了过渡的灰空间;二层以上设腰檐、平座、勾栏。平座是空中回廊,在汉代楼阁中非常盛行,从许多出土的陶楼和画像砖中可以见到它们的形象,宋朝是一个文治的国家,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登高眺揽、即兴赋诗之风盛行,造型设计需要符合功能需求,于是,两宋时期平座在砖塔中开始大量使用,改变了唐以来塔内不能走出外廊的问题,有效增加了登临眺揽的可视面积。从龙华塔、兴圣教寺塔和李塔来看,大多出檐深远,檐角尖锐起翘,具有强烈的流动感、飘逸感,特别是龙华塔,8m高的塔刹与层层飞檐、典雅回栏组合在一起,透露出南方的翘楚。甚至明代的华严塔也明显表现出宋塔的气韵,可能是吴越文化的长期熏染使然,飘逸是吴越文化在上海古塔建筑中的外显反映。西林塔一度中间木构件全毁,只剩回廊、塔顶完好,显示出两极秀丽、中央朴素的独特造型。但近十年上海古塔复原工程进度很快,多数塔(秀道者塔、泖塔等)的腰檐、平座、勾栏都得到重新修复,法华塔由于1919年的修理,改用钢筋混凝土挑出平座、栏杆,顿失宋塔之柔和曲线和自然秀气,今天也已恢复,成为当地历史街区的重要景观。明代的华严塔于1999年完成修缮工程。只有青龙(图5)、护珠塔(图8)、万寿塔(图9)仅剩下光秃秃的砖体,给人以浓重的古朴感,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接受护珠塔的这种塔形象,就象杭州“雷峰如老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反倒是目前重建的造型并不为人所认可;南翔双塔(图2)作为相对较小、无法登临的纯砖塔,在表现木结构的做法上非常丰富具体,如檐下施斗栱,华栱头出昂,每层四面辟壶门,另四面隐出直棂窗。

上海古塔自三国始建以来,经历了17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地方建筑特征。从现存实物分析,上海古塔型制全部为楼阁式,时代上以两宋居多,平面方形(43%)、层数七级(85.7%)占很高比例;结构比较单一,多采用空筒式;高度并不突出,但高塔数量不少;由于地质、气象的因素,又产生了高比例的斜塔。

摘要:上海古塔肇始于三国吴,留存至今的多为宋塔,相对集中于历史悠久的松江、嘉定、青浦三区。选取相邻地区古塔为参照对象,试从建筑型制、平面形式、层数高度、材质结构、艺术风格等几方面分析了上海现存的17座古塔的建筑特色,指出上海古塔地域特征明显,平面方形、层数七层、砖木混合结构占很高比例,型制全部为楼阁式。

关键词:上海古塔,楼阁式,方塔,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夏志敏,张斌远.中国古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徐文涛.苏州古塔[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3]黄滋.浙江宋塔中的木构技术[J].古建园林技术1991(3):25-29.

[4]杨新平.松阳延庆寺宋塔初步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1991(4):6-41.

[5]郑琦.中国古塔与建筑技艺[J].广东园林1997(4):12-15.

[6]郑琦.古塔艺术与园林[J].规划师1997(4):42-45.

[7]郑琦.台州古塔的建筑特色与人文价值[A].胡正武.台州人文研究选集[C].北京:华艺出版社,2006:70-80.

上海建筑考察实习总结报告 第5篇

经过为期四天的上海之行,我对建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增加了眼界。四天里,我随组主要参观了上海美术馆、人民广场、1933老场坊、外滩万国建筑群、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等。

一到上海,第一印象是上海的高层建筑。相比较杭州,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高层写字楼数量明显比杭州来的多。上海土地比杭州更加稀缺,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选择向上获得更多的空间。高层,超高层建筑也就得以快速发展。此外,上海也寻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地铁的完善,不仅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而且非常好地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杭州也在造地铁,虽然遇到了些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地铁建设必然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在上海核心区,紧邻东方明珠,苹果的旗舰店就建在地下,通过一个旋转楼梯走下,就进入了苹果的销售场所。地下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很好选择,噪音小,节约地面空间。

上海美术馆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是一座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高大的梁柱

给人一种气势,烘托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不禁让人仰望凝视。在高楼林立当中独显着她的魅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举办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油画展,现在都是免费开放,里面装饰简单大方,稍作了现代的装修,大多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面貌。

人民广场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一个融行政、文化、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广场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现在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在解放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跑马厅。

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包括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商场,有两个地面出入口,两架自动扶梯和四座人行扶梯。从人民广场东南端的草坪旁,乘自动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广场,步人地下商业街。这是条长300米,宽36米的长街,两旁共有近百家店铺,每间50平方米,店铺皆用玻璃幕墙,地面全部用“印度红”和“蒙吉黑”花岗石。各家店铺布置高雅,有的店内布置成温馨的居室,有小圆桌、休闲椅、沙发等,顾客可以坐下来慢慢地选购。地下商城的设置,使人民公园更加宁静安逸。在公园附近不会看到购物的人群,在公园里休息惬意,远离了喧嚣。广场绿化布置很不错,树木种类比较多,高大水杉,与背后的高层建筑融合在一起,别有味道。

上海1933老场坊

周二上午参观了上海1933老场坊,老场坊位于虹口区溧阳路611号,建成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1933老场坊共有5层楼高。外部材质以粗糙的水泥为主,开窗较小,主入口一侧有骑楼的味道,柱子造型特别,下窄上粗,檐边呈波浪形。走进其中,空间布局特别,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接。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使用伞形柱支撑,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进口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技术缺乏的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两墙壁之间充满空气,近似真空,没有介质传播,因此能够阻止热量的传播。冬天,内部热量能够减少散失;夏天,外部热量难以进入室内,可以保持室内较低温度。建筑内部空间处理比较有趣,穿插的廊道,阳光从一侧照射进来,造成内部空间错杂的阴影,神秘而幽静。1933老场坊建筑风格系古罗马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行走其中,有种迷失方向的感觉。1933老场坊是历史与时尚在昔日的宰牲场里得到一次美妙的交汇,是城市记忆的一次延续。

下午参观了外滩万国建筑群。我对外滩浦东发展银行印象深刻。它属于古典主义建筑,大楼是一幢花岗岩垒砌成的古希腊风格建筑。原系英国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门前两侧放两只铜狮。除了狮子还有门灯。高大的柱子置于二层,气势逼人。穿过转门走其中,顿时被眼前富丽堂皇的装饰给震撼了,不走自主地准备拍照。立刻就有一个保安过来阻止。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再走近里面,微亮的光线透过玻璃拼成的穹顶,照射进来,四周屹立着高大的大理石柱,更显庄严雄伟。外滩浦发银行与其说是银行不如说是一座博物馆,里面的美妙建筑艺术应该对外开放,供游客拍摄,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

周三上午参观了上海新天地,这里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合为一体。石库门里弄保留着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风格独特,中外结合。走进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沧桑年代,然而转出里弄,看到旧建筑周围高层建筑林立,又把我拉回到现实当中。历史文化的轮廓,现代化的内部装饰,组成了这里特别的味道。可以怀旧,可以时尚,穿梭其中,仿佛在时间界线上散步。商业化的处理,使这里生机盎然,有画廊、餐馆、购物场所、电影院......完全满足了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城市独特的风景线。石库门建筑的清水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改造保留了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在旧建筑中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也使其发挥了其更多的功能作用,是旧建筑改建的一次成功尝试。

上海八号桥

下午参观了8号桥建筑和田子坊。上海八号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卢湾区建国中路8-9号,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园区由20世纪70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由HM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筑风格内外一致,空间布局美观,保留了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使整个空间依旧有着工业时代的沧桑韵味。设置了大量半室内空间,局部二层设置有露天平台,供业主休息。连接建筑体与建筑体之间的桥一下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彩的玻璃装饰桥体,独立而美观,同时起到便于两边交流的目的。建筑外墙极富有特色,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走廊上布置绿化,房顶也有绿化,使整个建筑不生硬,给人亲切感。采用将人性化及大自然融合的理念作为空间布局的主题,在建筑的立面上采用多处开洞的设计,有效增加空气的流通。天窗的设置,减少空调及灯光的开启时间,减少整体拍烟系统所带来的格外材料及运营成本。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一进田子坊就给人居民生活的味道,弯折的小弄,基本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格。现在主要开设商铺,餐馆,艺术画廊等,提高了田子坊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

珍贵的老上海经典建筑卡 第6篇

上海历史文化的体现

可以说,上海近代建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作为海纳百川的上海,其建筑风格中西交融,各种流派与风格的建筑荟萃,往往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上海的经典建筑也被人们赋予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应该讲这种赞誉是适逢其会的,毕竟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有像上海那样风格迥异、多而全面的近代建筑,其惟一缺少的仅仅是古代经典建筑罢了。而恰恰是这种包容近代中外建筑风格的特色,也由此获得了海派建筑的称谓,可见上海的“海派”文化绝非浪得虚名,只要看一下建筑那风情万种的风格,就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

事实上,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对历史的记载,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就是历史与文化在一个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结晶。今天当我们看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时,就会感悟到现代社会的节奏,而昨天的国际饭店却已成为一种历史的回忆,尽管它依然伫立在南京路上,但过去作为上海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头衔,却已经成了历史的记载。

已成集藏市场热点

《上海近代经典建筑》系列地铁纪念卡发行,确实让集藏者耳目一新,一些本来并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经典建筑,却因此为人们所熟悉,而且不少建筑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许多人却对它们的历史知之甚少。好在这套系列地铁卡的发行,可以使人们钩沉出它们那不凡的历史价值,也知道了在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依然存在着能够令人回味的经典建筑,自然保护它们也就显得刻不容缓了。至少它们的存在,就是上海发展史的正最好见证。

《上海近代经典建筑》地铁纪念卡在发行上采取了按建筑功能分类的形式,分别为办公、金融、商业、旅馆、住宅、娱乐、教育、产业和宗教,可以让集藏者按图索骥地了解这些近代经典建筑的功能与不同的风格。虽然入选的经典建筑只有36幢,不过却完全体现了上海近代经典建筑的神韵与精髓。难怪这套系列卡发行后,即获得了藏家的一致好评,也是近年来赢得喝彩声为数不多的大套系列卡之一。

从已发现的6组《上海近代经典建筑》地铁纪念卡分析,其整体风格统一,但每组又紧扣主题显现自身的特点,而且在设计上运用不同视角的变化,避免一组卡中千篇一律的雷同化,可谓匠心独具。如“住宅”中的“马勒别墅”即采用正面的直观照片反映,而“步高里”却只是通过弄堂口的牌坊来显现,但那“1930"的年份,依然告诉了人们建造历史的时间表。如此的画面安排,同样在其他系列组中出现,或整体的俯视,或正面的直观写照,或广角的变形,卡面横式与竖式的交替,近景与远景的组合等等,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将原来平淡的画面变成了艺术的体现,体现了建筑是艺术化身的理念。

上海建筑 第7篇

上海湾建筑规模达6万平方米, 由一栋21层板式甲级商务楼和一条260米长的商业街组成, 其中商业街的建筑面积达18484內。该物业是由鄂尔多斯集团上海久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近8亿开发建设的, 已于2007年开业。

上海湾的商业街区定位为“新海派创意时尚街”, 是针对城市中坚打造的个性化的休闲娱乐消费环境。点点绿化、露天座椅, 漫步其中, 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上海湾在不经意间透露的轻松和随意。

创意家居, 个性服饰, 这一独辟蹊径的小众化品牌的选取, 不仅使其与对面众多商城形成错位竞争, 也同时树立了追求个性张扬, 品位时尚的风格理念, 而这也是众多城市白领所乐意追捧的。

上海湾给人们传递出的是一种新鲜、别样的购物文化, 它将休闲融入曲高和寡的小众范畴。人们终于发现逛街的本质不再只是简单购物, 而更体现一种情调和品位, shopping原来可以更休闲、更精致。这就是上海湾的独特魅力, 而它的建筑理念、业态布局、商业氛围营造, 甚至是种种细节都给未来的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意义, 我以此为引, 做扼要的点评剖析。

建筑, 风格与价值的共存

许多人认为商业地产只要在好地段就一定能成功, 其实不然, 我们时常可见同样两个商业毗邻而建, 一个门庭若市, 一个却门可罗雀, 原因可能仅仅是一个建筑多了数层台阶, 顾客就绕道而行。我们说商业地产在整体的设计规划上除了地段、前期的定位之外, 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么多年商业地产出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建筑无法与商业功能融为一体。开发商觉得商业设计简单, 找的虽然很多也都是很有名的设计师、设计院, 但是这些人往往更擅长于建筑设计, 而非懂商业的建筑物业功能。商业有自己特有的规律、特有的要求, 所以很多建筑设计师包括设计院, 对商业的专业性了解甚少。结果往往在设计当中只是根据开发商的思路、开发商的要求设计出开发商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往往不是商家想要得到的。因此我们认为, 商业建筑设计应该具备体现个性风格与放大经营价值的双重功能。

1.怦然心动的“第一眼”。虽说商业项目更加注重的是“内在美”, 但不可否认, 美丽的外表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上海湾是由南北2组建筑和中间的商业步行街组成, 主体建筑3层, 部分4层。建筑是由境外公司设计, 外形独特新颖, 灵动的空间设计显露出非凡的创意构思, 可以说是极具大胆创新的建筑设计。

黑色立面、整体钢构架与大量透空玻璃的结合应用、地板与墙面材料的选取、种种细节都显示了其建筑形态和档次的高品质。这一创意设计不仅仅使上海湾从八佰伴商圈的众多商厦中脱颖而出, 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品牌形象, 同时也与其所标榜的“个性、时尚、创意”的定位理念不谋而合。建筑的外表不仅透露出“美丽”更夹带着“文化”。

2.美观、功能和谐交融。诚然, 建筑需要美轮美奂的外观设计, 但巧妙的内部功能才是建筑常青的法宝之一。伴随着建筑朝着高大、美观、新奇、高科技的发展方向, 建筑功能作为重要元素, 越来越多地融入建筑的生命中。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世界十大建筑的北京当代万国城 (MOMA) , 靠的不仅是它奢华的外观, 更重要的理由是, 一个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 竟然不需要空调和暖气, 就可以提供一年四季恒温恒湿、24小时输送新风的极致功能。而商业地产在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多元的开发形态, 那么上海湾是如何打响它的“绿色”口号的呢?

上海湾的顶棚设计是其他商业街区形态的商业单体可值得借鉴的, 一般露天的商业街容易受到下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 而封闭式的商业街则在采光、空气流通等方面存在缺陷。而上海湾的顶棚设计使得商业街区兼具了室内与露天的双重效果。

首先, 加盖的顶棚有效地阻挡了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其次, 高出半米的镂空设计使得自然风能够在街区内畅然流通, 同时顶部的磨砂玻璃, 不仅具透光效果, 同时有效阻挡阳光的直射。这些设计使得空调、照明的使用率大大降低, 减少了能耗, 绿色环保, 更在根本上降低了商业整体的运营成本。

3.经营价值的优化放大。商业地产不同于一般物业形态, 商业建筑一般由主要营业空间、附属营业空间、配套空间和共享空间构成。商业建筑更着意在优化建筑空间与经营空间之间的关系, 提高使用率, 实现效益最大化。

而上海湾在经营面积利用、空间布局上就没有突出的表现。上海湾在设计上过于追求建筑造型的创意美感, 因此使得可利用的有效经营面积大大下降 (如图4) , 营业空间显然流失在建筑的创意之中, 忽略了商业项目核心经营价值的考量。建筑成本的投入未能与其产出的经营价值形成正比。

氛围, 特色与个性的缔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上街购物已不限于“买东西”, 而是一种文化享受, 因此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才能吸引购物客的驻足停留。而良好的商业氛围更是商业项目特色与个性的体现。

1.灯光点亮“上海湾”。人类天然本能地具有向光性, 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对光有着依赖感。光让整个世界生动起来, 让人感受到希望与温暖, 因此商业灯光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对完善空间功能、营造空间氛围、强化环境特色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湾就大量运用了灯光效果, 不仅提升了商业本身在夜间的美观性, 同时起到了吸引眼球, 聚焦人气的作用。

2.活力亮眼的VI设计。VI译为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 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要素和产品造型、招牌、标志等应用要素, 通过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 直接进入人脑, 留下对企业的视觉影象。

以红黑两色为主基色展开的上海湾的VI设计, 既透露出一种成熟稳重, 又不失活力, 准确诠释了上海湾的个性、时尚的品牌理念。通过一系列的门牌、标志牌、导向牌的形式转换为具体符号, 极具传播力和感染力, 也给大众树立了上海湾优质的品牌形象 (如图6) 。

3.人性化体验。商业地产越来越注重人性化设计, 这既是促进商业繁荣也是保持商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让商业建筑更加舒适、自然, 更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将购物进行到底。供人休憩的座椅、随处的点点绿化、适宜的空间布局, 这些都是人性化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 上海湾在建筑与路面的落差处理上, 放弃了传统的台阶设置, 而是运用斜坡的处理, 这使得人流的到达更加顺畅, 减少了障碍性。

4.休闲无处不在。上海湾在氛围营造中的点睛之笔便是随处可见的露天座椅。“休闲时尚街区”, 如何体现休闲二字, 答案便在这260米的街道上, 一目了然——露天吧台小酌的老外、座椅上休息片刻的青年, 面对如此画面, 休闲、惬意之感便油然而生, 而广场的形象、商气在这不经意间迅速提升。

业种, 商业的配搭艺术

商业的业种、业态的组合力求的是一种互补效果。在整体规划上, 通过业种选择、业态掌握、功能提供等方面做各种合理而有效的组合, 借此来进一步凸显商业地产项目的风格定位。如今的购物中心越来越趋向于消费、休闲、文化结合的多元功能定位, 以此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个性需求, 而由此, 娱乐、休闲、餐饮的比重不断上升。

上海湾50%以上的店铺都是餐饮店——正餐、快餐、休闲餐饮、特色餐饮、咖啡吧, 应有尽有。购物是需要通过餐饮来带动的, 而餐饮是增加人流的有效方法, 上海湾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在二、三层配置了众多针对白领阶层的休闲娱乐项目, 包括有ktv、舞蹈教室、美容、spa等。这不仅使二三层趋于目的性消费, 同时也为上海湾带来了一批固定的消费人群。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 虽然餐饮的配置能够吸引部分人流, 但餐饮的租金回报相对于零售商业来说是较低的。一层过多的餐饮配置直接导致其租金回报无法提升。作为目的性消费, 餐饮应尽可能地往高楼层配置, 空出更多的经营空间给零售商业, 以提升一层的整体经营价值。

结语

上海:建筑用地将“负增长” 第8篇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日前披露上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调查显示, 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过全市陆域面积四成, 高于大伦敦、大巴黎、东京圈等国际大城市;同时, 上海人均耕地仅0.12亩, 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上海市国资局副局长陈华文表示, 在正式启动的上海市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中, 将锁定建筑用地规模总量, 在此基础上递减, 实现“负增长”。

在建设用地递减过程中, 上海各类用地规模都会进行调整, 包括住宅。但总体来说, 会保障基础设施用地、重大产业用地, 包括保障性配套等。

上海万向大厦办公建筑设计 第9篇

万向大厦地处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核心地段,位于陆家嘴西路,与海关大厦、正大广场毗邻,与香格里拉酒店、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东方电视塔等建筑形成区域内主要建筑群体(见图1)。万向大厦是万向集团的区域运管总部,位于上海浦东黄浦江边首屈一指的黄金地段。东临海关大厦,南至陆家嘴西路。建筑方案设计为德国GMP建筑事务所,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做施工图设计,从2006年设计至2009年竣工。总用地面积为9543.03m2,规划建设为1栋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2444.27m2,其中地上19层,地下3层,地上裙楼为3层,其中1层门厅为3层通高的银行大堂,2层为银行营业用房及办公室,3层为多功能厅及职工食堂。塔楼4~19层为办公区域。地下为车库及设备用房,人防设置在地下3层(见图2)。

2 设计概念

万向控股集团的区域总部坐落于上海浦东黄浦江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白色的天然石材幕墙饰面赋予建筑立面有如雕塑般的立体感。办公门厅3层高的空间,给来访者最直接和最强烈的印象。因办公每层高为3.95m,立面每2层7.9m被划分为一个单位,整个设计使用3.95m的建筑元数贯通平面及立面。裙楼通高的玻璃幕墙与3层高的白色柱廊形成鲜明的对比(见图3)。

3 交通组织

针对该建筑对内、对外服务的双重要求,分别设置入口与交通流线,合理布置后勤入口与车流入口,力求流线简洁高效、互不干扰。万向大厦以简洁的流线自然将人群分流,员工驾车通过基地西边进入基地,通过地下2个汽车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场。大部分员工也可通过3层高的柱廊进入办公主入口。东南角的广场可用于出租车临时停靠及人流主出口,同时也作为日常办公人流的集散地,给人流明确的方向感。

4 平面设计

办公建筑形式应突出建筑的标志性,使其具有时代感。万向大厦平面采用2个正方形相交叉的几何形式,在总平面设计上,项目东南角设置办公主入口,西面设计办公次入口,北面设计VIP入口,与VIP电梯直接相连(见图4)。办公标准平面以正方形的斜角做对称线,核心筒在圆形之内,其中有2个防烟楼梯间、4部客梯、2部货梯、2部VIP客梯及公共卫生间,使竖向交通与水平交通方便快捷、布置合理,使办公使用率达75%,做到简洁中不失表现力。

办公的竖向交通在正方形平面的中心,通过圆形的核心筒,设计走道最为传统的建筑布置形式,办公区域围绕周边设置(见图5)。

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表现为每层设计残疾人卫生间,电梯设置残疾人设施,主要出入口设置残疾人轮椅坡道。

5 立面细部设计

办公建筑的细节部分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从整体外形看,可添加天际线,使两者更完美地结合。

采用简洁大方的时代建筑造型,万向大厦位于黄浦江第2排,它与其它建筑共同勾勒出黄浦江起伏灵动的天际线。在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上力求简洁现代,遵循“立”的原则,简洁的竖向线条强调了挺拔感觉,整体稳重又尊显时代特征,美化了城市面貌,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见图6)。

6 绿色建筑

办、公建筑需要创造健康舒适的休息环境,“绿色”生态是现今办公建筑发展的趋势,是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重要标准之一。立面采用白色天然石材,使其达到一种接近自然的效果,为办公的入们提供一个闹中取静的生态环境。

办公空间需要与自然融合,因人在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目眩头晕、思维迟钝等病状,因此项目在4层利用3层裙楼屋顶设计了屋顶花园,为员工提供休息的场所,使员工在工作间隙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见图7)。

7 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由黎欧思照明(上海)有限公司设计,万向大厦处于浦江风景线最前沿,人们在外滩及黄浦江上游览时会在显眼的位置看到万向大厦。该建筑体量适中,外观简洁大气,夜间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照明将提升建筑的关注度。

万向大厦夜景以纯粹、大气为主,在沿江建筑群中脱颖而出。照明设计通过衡量建筑材料和灯光之间的相对关系,设计了符合观测尺度的照明色温、亮度以及氛围。方案以纯粹的白色为主,裙楼内透,体现建筑的通透及纯净。围绕主楼设置了泛光照明,为建筑提供淡光的铺陈。依靠层间特制的灯具,洗亮金属丝网,金属丝网的光泽优雅而低调,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别致的韵味。主楼的冷色调和裙楼的暖色调相呼应,形成有趣的对比。

8 LOGO设计

建筑顶部的整体形象设计应重点反映建筑物的特点、企业文化以及与整体效果相协调,同时还应与建筑物顶部的整体功能相适应。万向大厦将logo设计在建筑物上,蓝色字与白色墙面形成强烈对比。

9 结语

办公建筑的发展是模式、功能、立面体系多样化的延伸。现代办公建筑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生变化,由最初的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到设计属性,再到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趋势——智能生态办、公建筑,可以看出现代的办公建筑设计更具人性化,更适合现代办公需求,更有利于社会不断前进。

上海建筑 第10篇

上海市委黨校位于上海市虹漕南路200號,是一所培養本市中高級幹部的學校,擔負着上海市高級公務員、特大企業及跨國公司在滬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任務。其二期工程位于校園西北角,包括現代綜合教學樓和學員宿捨樓,總建築面積約3.6萬m2。教學樓教學用房形式較爲多樣,學員樓配置三種住宿標準。設計難點在于將教學樓與學員樓這兩種存在較大差异的功能組織于整體的建築形態中。

二期作爲涉及校園整體規劃和建設的重要工程,其社會定位是實現新世紀幹部教育功能、體現與國際知識化經濟發展的接軌。其技術定位是建設國内領先的緑色建築及新能源示範項目。項目伊始,就將運用整合設計、實現節能减耗作爲目標,通過對緑色技術的合理應用,建造黨校及全國同類項目中的示範建築。二期工程于2011年11月獲得國家緑色建築三星級設計標識。

二、設計操作

設計秉持一體化整合設計原則,既要重視可持續技術的應用實效,將節能納入建築設計體系中,又需要把控總體效果,避免生硬添加。建築的立面、内外空間都可爲可持續技術應用提供載體,可持續技術措施在實現緑色低碳目標的同時,爲建築設計提供新的表現手法,完全可以達到豐富并完善建築的效果。

1. 内外空間融合

我們將内部公共空間設計與外部内庭院設計整體考慮,門廳、中庭、架空層、下沉廣場等空間層次的融合滲透,形成了諸多尺度宜人的半室外空間。

典雅别致的内庭院——設計利用建築“山”字形布局圍合出兩進院落,内院力求空間静謐而不封閉、通透而不單調。教學樓中的内庭院與教學樓主中庭相互滲透,形成“入門見景”的感觀體驗。設計充分考慮人的尺度,通過良好的空間比例關系的塑造,使内庭院成爲學院交流、休憩、學習的良好空間,形成較强的内聚力和親和力。其南側建築架空,使内外景觀相互滲透,更添趣味性和可達性,將建築與景觀融爲一體。内庭院以平整的草坪、白砂石以及架空木地板爲主要景觀要素,着力營造安静的氛圍。周邊的水池烘托出建築静謐的特質。

匠心獨具的下沉庭院——下沉庭院處于教學樓和學員樓之間,作爲建築内庭院的延續,與之通過教學樓一層休息廳相聯系,形成教學樓與學員樓共同環抱的多維景觀空間。下沉庭院的設計使教學樓地下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圍繞下沉庭院的地下空間可作爲多功能展廳以及休息廳,并獲得良好的采光通風和景觀效果。下沉庭院設置有水景、木格架空地板以及跌落的緑化臺地,静謐而私密,是理想的室外休憩交流空間,跌落的臺地也爲下沉庭院作爲室外展示或演出場所提供了可能。

教學樓中庭——3層貫通教學樓中庭,簡潔、大氣,使室内外空間相互滲透融合,大面積自然采光突出整體空間效果。設計選用現代材質和色彩,形成看似自然感性、實則理性推敲的空間效果,大至空間整體、小至綫脚細部,都體現了比例和尺度的和諧和韵律。頂部結構被處理形成自然光引入帶,産生獨特而别致的光影效果。抛光的圓柱和大面積的落地玻璃極富韵律感,整體的淺灰色調輔以精心設計的光影效果,令人爲之振奮。

2. 建築表皮

建築外立面材料以石材和玻璃幕墻爲主。石材以淺灰和深灰兩種色調搭配,玻璃幕墻采用淺灰色鋁合金框及高透明度LOW-E中空玻璃。教學樓南立面和西立面的竪嚮遮陽百葉、東立面大面積的種植墻面、報告廳外的爬藤墻面與石材和玻璃幕墻一起,形成統一而又富于變化的韵律。

教學樓和學員樓、南立面和北立面對應不同的功能和采光要求,在統一的框架下,設計以不同的窗墻比形成豐富且具邏1感的立面效果。

3. 遮陽體系

建築外遮陽系統主要有遮陽百葉系統和自遮陽建築形體兩大類。前者在滿足遮陽需求的同時,對于立面韵律感的營造至關重要。後者則往往借助形體本身的凹凸、進退形成强烈光影,在取得自遮陽效果的同時也豐富了建築層次。

南立面之可調金屬百葉外遮陽——在通長的水平層間板之間設置的竪嚮可調外遮陽百葉,其穿孔百葉的角度可根據陽光射入角度進行調節,設置于南棟教學樓的二至三層立面的遮陽百葉也豐富了立面構成。

西立面之固定金屬百葉外遮陽——懸挂于通透的玻璃幕墻之外的竪嚮金屬穿孔百葉,其寬大的尺寸與精巧的金屬及玻璃構件形成强烈的虚實對比;半透的金屬質感及穿孔光效,大大改善了西嚮長時間强烈日照及玻璃幕墻眩光。該固定遮陽系統設置于教學樓中庭二至三層玻璃幕墻。

教學樓入口之出挑屋檐形體遮陽——教學樓入口屋頂處設置出挑深遠的大挑檐,通過與周邊建築體量之間穿插、咬合、叠加,既營造出宜人的半室外空間,又爲入口大堂處通高的3層玻璃幕墻充當了天然的頂部水平遮陽擋板及側嚮竪直遮陽擋板。

學員樓入口之出挑連廊形體遮陽——教學樓與學員樓之間的連廊創造出一層入口處的灰空間,增强了内外場所的流動感,同時使學員樓入口大堂側的玻璃幕墻完全處于其底板影响範圍下,極大改善了大堂空間的熱舒適性。

4. 立體緑化

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中,緑化設計衹是作爲建築的補充,常見做法是在土建完成後設置苗圃和盆栽等,將緑化僅僅作爲建築的裝飾及點綴。而在本項目設計構思之初,立體緑化的想法就已形成,從屋頂延伸至外墻的多維立體緑化最終成爲建築重要的表皮組成。

東立面緑化墻——種植墻面總面積約430m2,以間距變化的竪嚮鋼架承托,并選用不同色彩的植物。窄的竪嚮單元寬度爲600mm,寬的竪嚮單元爲1 200mm,高度16.1m,挑出墻面1.2m。東立面種植墻面構造層次依次爲結構外墻—外保温層—外墻塗料—空氣間層—竪嚮鋼支架—單體模塊—固定花盆。

報告廳外墻緑化——緑化墻面總面積約達1300m2。穿孔鋁板單元尺寸爲2 000mm×1 000mm,緑化墻面總高度爲10.6m,與土建墻面距離爲1.2m。緑化墻面構造層次爲結構外墻—外保温層—外墻塗料—空氣間層—井格形鋼支架—單元式穿孔板模塊覆以爬藤植物。

5. 照明與采光

主動式導光系統——天氣晴朗、光綫强烈的情况下,導光裝置會將光綫折减部分後導入室内,使光綫更加柔和;陰雨天等光綫不良的情况下,球形的采光罩可大角度地采集自然光,使室内的自然光照度達到一定的標準。導光裝置還設有調節按鈕,可人爲控制光綫導入量,從而滿足室内不同使用要求。根據空間布局及日照時間,并經Visual照明設計軟件計算,本項目在教學樓三層的6間教室(總面積約300m2)使用了18套管道式主動導光系統,平均照度約爲350Lx。經采光改善後,該區域各點采光系數均滿足大于2.2%的要求。

中庭頂部側嚮采光窗——利用中庭兩部分屋頂之間的高差設置采光窗,使自然光滲入中庭内部。光綫進入的通道經過精心設計,使光綫經過反射後衹在頂部形成靚麗的光斑,而不會直射入室内形成眩光。隨着時間推移和季節變换,光斑也不斷改變形態,成爲中庭裏一道舞動的風景。

下沉式庭院——圍繞教學樓與學員樓之間的下沉式庭院布置的室内空間爲休息區及主題展區,立面爲落地玻璃幕墻,從而可充分利用下沉庭院良好的采光及景觀。

地下室天窗——教學樓部分内院地面/地下車庫頂板上方設置了7個异型天窗(約30m2),部分改善了4.6m層高地下室無自然采光的不利狀况。

可折叠式隔墻——場地西南角的500座大報告廳的南立面是通透的玻璃幕墻,其與報告廳主體會場之間另設置一面可以折叠收放的木質隔墻(約28.0m×3.0m),既保證報告廳在常規情况(會議期間)不受外界光綫及聲音的影响,又可以在必要時靈活開啓,轉换成可滿足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風需求的透明外窗。

三、效益評估

1. 社會效益

上海市委黨校綜合教學樓與學員宿捨樓在建成後的使用過程中,建築所展現出的示範作用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

有利于高度復合的教學模式——空間功能高度集約化,涵蓋了包括學習、休閑、交流、生活等方面的所有功能,設有大報告廳、多功能廳、階梯教室、數字放映廳、應對媒體室和大教室、討論室等各類教學用房,學員宿捨、餐廳等生活設施,以及中庭、屋頂花園、室外平臺等大量休閑交流場所。學員們足不出户便可高效地使用各種教學和生活設施。

體現了先進的設計與運營理念——設計方秉承“簡潔、實用、大氣、精致”的宗旨,以純粹的建築語言打動人,精致而不堆砌。建設方本着“不當的建設是最嚴重的浪費”的理念,力求功能配置到位,并與建築形象匹配,恰如其分地用好每一筆資金。這樣的理念通過一批批幹部學員嚮全國各地傳播,對各地的建設會産生積極的影响。

運用了適宜的緑色節能技術——本項目作爲緑色節能示範建築及國家認證的三星級緑色建築,運用了大量的緑色節能技術,如立體緑化、可調/固定外遮陽、自然光導入、地源熱泵、雨水回收、可再生熱水等,模擬測算綜合節能率達到61.15%。各項緑色技術在運營使用中效果良好,使每一位學習、生活于其中的學員都能切身體會到緑色節能技術給建築和環境帶來的改變,并形成個人對緑色技術的認知。學員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後,也會將緑色節能技術的理念進一步傳播,影响更多的人。

2. 經濟效益

不考慮時間價值影响及政府補貼收益的前提下,我們對緑色技術節能效應所引發的經濟效益進行估算(表1),結果表明:雖然初期投資較常規建築有所增加,但最不利情况下,16年即可收回成本,且在50年壽命周期内可獲得兩千多萬元人民幣收益,因而本項目所采用的生態節能技術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3. 環境效應

建設前,將原蘇州河截彎取直後遺留的荒地進行了清理改造及檢測,繼而納入本項目建設用地;設計前期,調整總體布局,模擬結果顯示周邊人員活動區風速未超過5m/s;設計中,將多項緑色技術與功能空間合理整合,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及能源最小化消耗;施工中,注意對現場材料設備及施工質量的控制管理;運營中,采用設備自動監控系統,對通風、空調、照明系統及采光、遮陽、輸配系統等實行集中控制及自動監控,根據人流大小調整冷暖負荷,最大程度滿足人員舒適感,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

上海建筑 第11篇

对于致力于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性设计尤为重要。正在建设中的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就被贴上了节能、绿色、环保的醒目标签。

日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心”)与欧特克有限公司于上海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此次合作协议,欧特克将向上海中心提供相应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咨询服务,双方运用全球最先进的BIM理念和解决方案协助上海中心实施建筑设计、施工以及未来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项目的科技含量。作为上海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一直秉承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力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利用,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城市环境、营造健康室内环境的建筑目标。

上海中心董事长孔庆伟表示,上海中心一直以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绿色超高层建筑。项目涉及学科多,分支系统非常复杂,急需利用三维数字化建筑模型,将上海中心的理念、创意和策略与现实世界中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有机地连接起来,达到严密组织、有效整合、合理创新的目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这一方法和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BIM的应用将为上海中心实现其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欧特克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魏木百德表示:“欧特克在建筑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洞察力,我们非常重视此次合作,我们将发挥产品与服务的优势,为上海中心提供先进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通过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运用BIM,提升上海中心项目的工程信息管理水平,最终努力使该项目成为工程建设行业全生命周期运用BIM的全球典型案例。”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筑防火设计 第12篇

大型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由于自身交通功能的多样性, 人流量巨大, 对商业、餐饮、信息、服务、机电设备等配套设施的全面性需求也自然较高。这类建筑主要运用大空间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功能需求。建筑仅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就必须要有巨大的体量, 还有为之配套的设施或因之产生次生功能, 如商业、商务等, 使得功能变得更加复杂, 建筑设计师也就必然最大程度地让建筑“向上借天、向下借地”以尽可能地挖掘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空间。此时的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建筑早已不是普通的多层建筑, 而变成了一座有地下空间的高层建筑, 而且建筑体量巨大。虹桥枢纽就是充分展现了这样的特点, 其功能多、体量大、人员密集为建筑的防火设计也带来了许多的新课题、新挑战。虹桥枢纽功能区块剖面图见图1所示。

1虹桥枢纽基本概况

1.1 虹桥枢纽的建筑情况

虹桥枢纽建设在上海虹桥机场以西, 自虹桥机场二期跑道始由东至西依次为虹桥机场西航站楼、东交通中心、“磁浮”车站、高速铁路站屋和西交通中心, 地下有轨道交通站点两座。西航站楼设有75个机位, 京沪高速铁路站设有15个站台, 轨道交通线5条, 交通中心内设有汽车长短途客运站。虹桥枢纽长约1 000 m, 宽约160 m, 地下4层、地上2层、局部8层, 航站楼上部还设有商业建筑, 总建筑高度达45 m。虹桥枢纽平面图见图2所示。

1.2 虹桥枢纽防火设计主要面临的挑战

1.2.1 安全疏散

建筑内人员高度密集, 人流量大, 人员对环境熟悉度低, 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难度大。虹桥机场西航站楼规划的目标是在一期满足旅客吞吐量5.7万人次/日, 并预留未来发展到8.2万人次/日的能力;地铁东站设在东广场内, 有2号线与10号线两条线路经过, 服务于机场和“磁浮”站, 日客运量为6.4万人次;“磁浮”虹桥站是我国首个大型“磁浮”客运站, 定位为始发终到高速站, 日旅客量2~6万人次;铁路旅客日流量5.2万人次, 整座建筑的日人流量在23.3万人左右。

这样巨大人流量, 如何在紧急状态下进行分区域疏散, 如何保证疏散人员获得畅通的疏散路径并避免烟气、火焰等威胁都是防火设计中需要解决的。

1.2.2 防火区划

建筑内部防火分区划分困难, 大体量建筑内部空间的防火区划是限制火灾蔓延的有效手段, 同时还为分段疏散提供必备的建筑空间条件, 建筑采用大空间的设计手法, 在设置防火分隔设施时就存在难度。同时交通换乘的连贯性、通畅性也对防火分区的理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防火墙、甲级防火门甚至是防火卷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功能的实现。

1.2.3 钢结构保护

钢结构防火保护如何实现“经济、安全、美观”。传统的钢结构防火保护形式产生了次生问题, 建筑内部空间以钢结构的构造美来代替传统的室内装修, 减少很多的装修材料, 但是钢结构的防火保护与展现钢结构的结构美产生了矛盾。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具有一定有效期, 过期之后的清除再喷涂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1.2.4 烟气控制

大空间、大体量建筑中烟气的控制和排放的设计是很具挑战性的, 对于大空间建筑内烟气的产生和运动规律的研究、分析, 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燃料控制火灾, 大空间建筑内供氧充足, 火源会稳定燃烧, 烟气产生量主要由可燃物特点决定, 但不会发生轰燃。

(2) 烟气控制难, 容易层化。目前性能化设计中对着火点的火灾规模都取值较大, 但实际也会出现火灾规模较小、烟气在较低的高度层化的现象, 直接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 增大了人员疏散的危险性。

(3) 建筑空间高大, 烟气容易扩散弥漫, 着火点所在区域的空调系统联动关闭, 但相邻区域的空调系统仍在运行, 造成层化后的烟气加速水平向扩散。

上海虹桥枢纽内高大空间烟羽流流向示意图, 见图3所示。

因此, 建筑内部的烟气控制和排放是防排烟设计的重点, 由于火灾烟气对于人员安全疏散是最大的威胁, 如何有效地选择排烟形式、设计排烟系统, 就是提高人员疏散安全度的重要因素。

2防火设计的策略

虹桥枢纽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打破“处方式规范”具体条文限制的思维方式, 从确保安全疏散、尽可能降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荷载, 控制火灾 (烟气) 对建筑安全、财产危害程度, 高效探测火灾、扑灭火灾的思路上确立防火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同时保障虹桥枢纽中大量人员的安全, 也是防火设计的首要重点。因此, 笔者对于虹桥枢纽的防火设计, 提出了“断、空、通、畅”的四字方法。

2.1 “断”

虹桥枢纽长1 000余米, 宽160余米, 地下4层, 地上2层, 对于如此大体量的建筑, 结合建筑内部主要交通功能区域的设置, 防火设计中引入了“断”的理念, 也就是分段防火, 互免干扰, 分段防火, 互为保障。

各功能有联系, 流线设计上是无法断开的, 即航站楼、轨道交通站、高速铁路站、“磁浮”站等各功能区域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平面布置时从功能上加以集成, 交通功能为核心、辅助配套功能为外围形成功能区块, 区块之间设计联系通道, 自然形成了既断又连建筑平面。联系通道就可以作为防火的隔离带, 由于防火隔离带从功能上确定了其仅作为交通联系通道, 因此增大了其不被占用的可能性, 交通功能区块关系见图4所示。

虹桥枢纽除联系通道外, 还通过采用下沉式广场、市政道路、室外连廊等方法对建筑体按功能进行分块、分段。如地下9.5 m的联系通道贯穿三大功能块应通过下沉式广场进行隔断;通过设计纯粹的交通连廊, 将航站楼、“磁浮”站、铁路站屋以及汽车客运站等主要交通功能区域分段;对于地铁站的布局, 由于其设置在地面标高以下, 垂直向分隔是其与其他交通功能区分隔的主要问题, 设计中利用了首层穿越建筑的市政道路、铁路站台等室外设施进行分隔。这样既保证了虹桥枢纽各个交通功能区之间相互独立, 又能确保了换乘人流设计连续、高效。

在各功能区块内部建筑空间中, 通过防火隔离带的方式来实现“断”。防火隔离带作为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措施, 经过相关热辐射验算和计算机模拟分析后, 得出科学的隔离带带宽, 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经热对流、热辐射的途径蔓延扩大。防火隔离带的设计除了在空间上确保物理间距外, 还可通过采取一些加强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如隔离带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独立设置喷淋泵组或湿式报警阀、划分独立的防烟分区和设置独立的排烟设施等, 如果隔离带上设置了吊顶, 则需要考虑到吊顶内部要做好防火分隔。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按需选用。

“断”的设计思路基本解决了建筑内部火灾蔓延的问题, 以隔离带的形式进行防火区划, 同时实现“断”的一些空间区域作为准安全区域, 为“分阶段疏散策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空”

“空”的主要含义:一是形成高大的室内空间, 降低火灾产生烟气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二是减少建筑物内部的用房数量, 使建筑内部空间空荡, 如售货亭、仓库、储藏间以及交通站所必需的办票、问询等功能用房数量应严格控制;三是减少功能用房内部的可燃荷载。

如此大型交通枢纽, 问询、商业及工作人员用房中尤其以商业用房火灾危险性高。因此, 商业用房应尽量定位在小型化和分散布置, 遵循化整为零、控制火灾荷载的原则。这些用房按照“防火舱”的模式进行设计是比较可行的。虹桥枢纽中的一些商店、办票岛、贵宾休息室及餐饮等房间, 一般都设有顶棚, 可供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和喷头以及机械排烟的排烟口, 通过把火灾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达到防控火灾、减低危险的作用。如果不设顶棚而仅有侧维护构建的用房, 则应尽可能减少可燃物, 以减少火灾规模和发烟量, 有利于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和钢结构保护。防火舱防火措施示意及实例见图5、图6所示。

虹桥枢纽中高铁站、“磁浮”站、航站楼的室内空间及其间的联络通道尽可能减少建筑内部可燃物的火灾荷载、减少人员能过长时间停留的区域 (长时间停留容易形成本区域和周边区域的人流集聚) 。建筑以大空间的设计手法处理内部空间, 保证内部空间的层高, 一般均在6 m以上。

2.3 “通”

虹桥枢纽建筑中有大量的中庭、挑空空间, 或直通屋顶、或紧靠外墙, 还有一些下沉式广场、内天井等, 这些空间能够借助于自然排烟窗、可开启天棚等措施简便地实现室内外空间的贯通, 把室外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空间, 有效地化解了建筑大进深、长距离等难以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以及设计机械排烟量巨大等工程技术难点。

虹桥枢纽主要采用“通”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内部气流组织、烟气控制。虹桥枢纽的建筑空间结构形成了“上下贯通”气流通道, 尽可能形成下送 (补) 上排的烟气流路径, 提高了自然排烟的效果。

2.4 “畅”

建筑内平面设计上将功能用房规律布置, 用带状的功能用房区域将建筑平面自然划分成一条或多条人流主通道, 功能用房带内部通道作为联系各条主人流通道的次通道;另一种平面设计手法就是围绕建筑内部的中庭设置环通的通道, 避免尽端式的交通通道。

建筑内部的主人流通道贯穿和通透使空间达到“畅”的效果, 人员疏散可以争取到更好的逃生环境、逃生时间, 也能更好地发挥人员逃生的自主性。人员逃生的自主性也就是人员在对所处环境的火灾风险做出判断后, 依据判断自主选择最佳逃生路线, 确保自身安全。

形成畅通的网络状交通、疏散路径有利于实现以下三个防火设计目标:

一是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人流主通道视觉效果上的通透, 便于人流快速寻找、确认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主通道安全疏散路径和常态交通流线一致, 减少了人流路线的交叉, 且发挥了人流对路径熟悉的有利因素;主通道宽度大, 提高了人员疏散的速度和效率。

二是保障消防力量的内功灭火。如此庞大体量的建筑火灾扑救时外围的灭火进攻无法奏效, 必须展开内攻灭火。人流主通道作为灭火进攻的展开阵地, 功能用房带、网络化的人流通道可以提供一个进攻、防御纵深。同时“把室外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空间”的自然排烟设计也为灭火进攻增加了安全性。

三是保障了防火隔离带形成。由于建筑内的功能用房集中布置在特定区域内, 形成了仅作交通使用的人流通道, 这就在建筑平面内自然形成了防止火灾热辐射的空间, 也就是自然形成的防火隔离带。

3 结束语

图7表明了“断、空、通、畅”与防火保护关系。“断、空、通、畅”四字方法从建筑体量控制、烟气排放、功能用房和火灾荷载控制, 到人员疏散保障是一个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种方法、措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保障人员安全而发挥作用, 实现“以人为本”的防火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上海虹桥枢纽铁路客站消防性能化设计报告[R].上海:上海泰孚建筑安全咨询有限公司, 2008.

上一篇:学生意志品质论文下一篇:气压弹道碎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