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的形成

2024-07-07

思维品质的形成(精选12篇)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1篇

然而,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粗俗童谣”“灰色童谣”“不良短信童谣”像一股暗流, 在校园悄然流行。学生经常接触这些不健康的童谣, 学习上就不会刻苦努力, 丧失上进心;容易萎靡不振, 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如果任其发展, 就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传唱健康优秀的校园新童谣, 利用童谣开展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习新童谣, 吟诵新童谣, 代替“另类童谣”的流行

去年, 全国少工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颁发了《新童谣》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太好了, 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教育学生的良好阵地。拿到这本书后, 我如获至宝, 在全班广泛开展传唱新童谣活动。从这以后, 黑板的右上角每天都会出现一首新的童谣, 我们利用晨会、班会、每节课的课前、课间活动、课外活动这些时间学习新童谣, 吟诵新童谣。课间, 学生们边玩跳皮筋、踢毽子, 边吟诵新童谣;回家, 学生们和家长一起读童谣、背童谣、编童谣, 有的家长还和孩子比赛背童谣、编童谣, 他们走到哪里就把学习新童谣的热潮带到哪里。小学生记忆力强、热情高, 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这本书中一百多首童谣背诵下来了。于是, 我又利用网络向孩子们推荐健康向上的优秀童谣。

学生通过这项活动不但受到了爱国主义、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的教育, 而且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背诵能力, 融洽了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学生喜欢、家长欢迎, 真是一举多得。

二、改编新童谣, 创编新童谣, 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生有了背诵新童谣的基础, 知道了编童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也了解了童谣的形式后, 他们就开始仿写, 并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得到的体会等利用童谣的形式反映出来。如在《知礼行礼, 从我做起》的主题队会中, 我们班同学编了一首《一日班级歌》:早晨上学不迟到, 见到老师要问好;衣着整齐又大方, 红领巾儿佩戴好;尊重国旗和队旗, 国歌队歌要记牢;上课铃响坐端正, 课上积极来动脑;下课休息有秩序, 不叫不喊不打闹;班级常常要打扫, 课桌椅子要洗澡;个人卫生也重要, 安全千万别忘掉, 别忘掉!再如有个同学学习怕吃苦, 作业有时不写完, 有时写得乱七八糟, 有的同学就编出这样的童谣教育他:有个同学读书怕苦, 写起作业马马虎虎, 读起书来糊里糊涂, 长大以后哪有成就?编出后大家传唱, 这个同学自己感到很羞愧, 就自觉地改正了错误。

在创编童谣活动时, 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它的思想性、教育性, 还要注意团结性。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同学们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等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而且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提高了文学水平。

三、深入学习, 加强宣传, 激发学生创编童谣的欲望

为了深入学习童谣, 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我开设了深入浅出的童谣创作课, 向学生介绍童谣的各种形式———摇篮曲、游戏歌、问答歌、谜语歌、颠倒歌、字头歌、绕口令、连锁调等, 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如问答歌有一问一答, 还有连问连答谜语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等, 引导学生自编童谣。对于优秀的作品, 我不光把它贴在教室后面的“童谣之家”里, 还推荐到校小喇叭广播站和《语文小报》,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久, 在学生的建议下, 我班又出了一本童谣专刊———《童谣乐》, 还举行了各种专题童谣创编比赛, 如文明礼仪、安全教育、运动会、纪念安徒生等。

四、说说唱唱, 画画跳跳, 有机结合童谣学习与各科教学

在学习、改编新童谣的过程中, 我不仅将童谣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上, 我把编排好了的童谣, 请音乐教师配上曲子教给学生唱, 并改编了这样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努力学习永不忘, 抓紧时间不能放, 学习成绩就是棒。学习雷锋好榜样, 勤俭节约永不忘, 利用废纸变成宝, 国家繁荣人自强。学习雷锋好榜样, 保护环境不能忘, 爱护花草要做到, 环境美好心欢畅……学生们在高昂的乐曲声中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在美术课上, 我让学生给自己创编的童谣配上插图, 尽管有点难度, 但他们的兴趣极高, 在做画的同时也欣赏了自己的歌谣, 有一种成就感。上体育课, 同学们在拍球、跳绳等活动中也加进了童谣, 他们边拍边说、边跳边说, 非常有趣。

“新童谣, 是个宝, 全班学习掀高潮。课上课下校内外, 学得快, 记得牢。创作本领大提高, 好习惯形成多重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 开展学习新童谣、改编新童谣、创编新童谣的活动, 在新颖活泼的活动中使每个少先队员增加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受到了教育。在这项活动中, 有不少的同学改正了不良习惯, 不刷牙的同学主动刷牙了, 不尊敬父母的变成了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不做家务的公主变成了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小模范。学习新童谣, 使我班的学生尝到了甜头, 也受到了家长们的交口称赞。

摘要:童谣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是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好伙伴, 对少年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特殊教育形式。所以, 我们要充分发挥童谣在少先队文化中的作用。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粗俗童谣”“灰色童谣”“不良短信童谣”像一股暗流, 在校园悄然流行, 如果任其发展, 就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关键词:童谣,道德品质,少先队活动

参考文献

[1]冯玲丽.校园童谣:小学德育游戏化的现实选择[J].浙江教育科学, 2010 (2) .

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第2篇

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茯砖茶由于发花工序而形成完全不同于黑毛荼的品质特征.“金花”的存在是茯砖茶与其他黑茶明显区别,“金花”的多少又是区分茯砖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发花工序形成的“金花茵”以及大量的其他微生物的参与及适度的湿热作用.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导致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如水浸出物、咖啡碱、芳香物质、茶多酚、苦味物质(花青素、荼皂素、黄酮类等)、可溶性糖等含量发生了变化.

作 者:李智芳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广州,510642刊 名:福建茶叶英文刊名:TEA IN FUJIAN年,卷(期):200932(1)分类号:S5关键词:茯砖荼 品质成分 金花 冠突散囊茵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 数学思维品质 形成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1-01

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集中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良好的思維品质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有效的推动学生思维素质的发展,就需要利用因材施教,利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

一、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形成与培养的要求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运动,如果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比较敏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良好的思考品质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现在的新课标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对数学思维素质培养提出了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维敏捷性

中学数学的学习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摆脱了小学阶段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快速思考。如果学生拥有敏捷的思考能力,那么就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快速的进行分析和思路整理,所用的推理时间少,并且准确率非常高。

2.思维的独创性

数学是需要创新的,在面对同一类型的题目时,不同的学生在进行思考过程中会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采取比较传统的方法,但有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就非常创新,可以突破以往思考方式的限制,进行独立的思考,寻找新方法。这样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的独创性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

3.思维的灵活性

在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不会是简单的一点,学生除了有一定的知识掌握能力外,更需要去培养思维转化能力,形成良好的知识点转化素质。思维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向思考能力并存,学会转化与压缩知识点,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

二、学生思维素质形成与培养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在第一眼就去寻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思维的灵活性是需要一定的锻炼的。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如说在进行立体几何的学习中,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结构,从各个角度去总结知识点,然后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能力,在长期的训练之下可以让学生去形成良好的思维灵活性。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数学是非常需要进行独立性思考的,现在很多数学的科学理论都是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的,中学时期的学生对教师有较强得依赖性,在进行解题过程中往往是严格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仪器的培养。比如说在计算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公式讲解,学生也可以理解,但在以后的解题过程时,就不会进行思考,只知道公式套用。一旦题型发生变化,学生就会感觉非常困难。因此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之后,才可以更好的应对与此相关的题型。

3.定时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学生如果拥有敏捷的思维将会更好的提高做题的速度,并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信心。有时候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并不是缺乏敏捷性,而是缺乏紧迫感。在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训练活动。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写出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写的全面且正确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敏捷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加强。

综上所述,数学良好思维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资源,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在中学时期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匡娟.激发学生兴趣 强化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现代教育,2012,04:60-61.

[2]陈美清.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20-23.

[3]仵锋.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3:101+113.

[4]赵丹.思维形式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作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0:96+106.

作者简介:

钦州海鸭蛋的形成与蛋品质分析 第4篇

1 钦州海鸭蛋的形成

1.1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和特有的岩滩红树林, 总面积2784公顷, 其中红树林面积1892.7公顷, 滩涂海洋资源丰富, 有鱼类60多种、虾类30多种、贝类110多种、头足类40多种、蟹类20多种、藻类30多种、海草10多种, 是沿海农民饲养海蛋鸭的天然场所, 为发展海蛋鸭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海洋牧场[1]。

1.2 适宜的气候环境

钦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气候整体上高温多雨, 夏热冬暖, 夏湿冬干, 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产区内河流众多, 溪渠成网, 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32条, 河流流域面积6000km2以上。光照充足, 年总日照1800h左右。热量丰富, 年平均气温21.5~22℃, 绝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350d以上;全年温差较小。降水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在1800mm以上。适宜生产优质的钦州海鸭蛋产品。

1.3 合理的饲养方式

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可分为以放牧为主, 舍饲为辅。在放牧的管理上, 放牧时间根据涨潮退潮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蛋鸭以海滩的小鱼、小虾、蟹及贝类、藻类等为主要饲料。除让蛋鸭到海滩上吃海鲜外, 晚上赶回来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稻谷或精饲料, 这样, 海鸭蛋的营养才能均衡。

2 材料与结果分析

2.1 材料

本次试验材料是从钦州市茅尾海钦州湾海蛋鸭养殖场等3个海蛋鸭养殖场中, 随机抽取300日龄的60枚鲜蛋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略) 。

2.2 方法

2.2.1 蛋重

电子天平称量, 精确到0.01g。

2.2.2 蛋形指数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蛋的长径与短径, 蛋形指数=长径/短径。

2.2.3 蛋黄比率

蛋黄比率=蛋黄重/蛋重×100。

2.2.4 蛋白比率

蛋白比率=蛋白重/蛋重×100。

2.2.5 蛋壳强度

使用蛋壳强度仪进行测定。

2.2.6 蛋壳厚度

用千分尺分别测定每枚种蛋的锐端、钝端和中部三部分的蛋壳厚度 (测定时除去蛋壳内膜) , 所得平均数为每枚蛋的蛋壳厚度。

2.2.7 蛋黄色泽

罗氏比色扇比色。

2.2.8 哈夫单位

根据公式计算, 哈夫单位=100log (H-1.7W0.37+7.75) , 公式中H为蛋白高度 (mm) , W为蛋重 (g) 。

3 结果与分析

3.1 钦州海鸭蛋品质测定结果

详见附表。

3.2 蛋重

鸭蛋蛋重是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 初生重与蛋重呈正相关, 体重增长与蛋重也有直接关系。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重为69.54g, 较连城白鸭 (55.949g) 、山麻鸭 (69.189g) 和攸县麻鸭 (58.149g) 的蛋重高, 低于莆田黑鸭 (73.229g) 、高邮鸭 (83.659g) 、金定鸭 (80.879g) 的蛋重[2], 钦州海鸭蛋蛋重居中偏下。

3.3 蛋形指数

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形指数为1.43, 在鸭蛋蛋形指数正常值范围内 (1.20~1.58) , 对包装和运输无不良影响。

3.4 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

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是衡量蛋壳质量重要指标。它与蛋壳结构、蛋壳厚度、蛋壳的矿物质含量和蛋形指数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还影响蛋品的新鲜度和经济价值等[3]。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分别为3.0kg/cm2和0.34mm。说明钦州海鸭蛋较坚实、不易碎, 能更好地保持蛋内部品质。

3.5 哈夫单位

哈夫单位越高, 表示蛋白黏稠度越好, 蛋白品质越高。同时哈夫单位与蛋的新鲜程度有关。在食用蛋方面, 以蛋白的高度作为其新鲜与否的判断标准。因为蛋白的质量是随日龄的增长和蛋储存期的延长而下降的。由表中可知, 钦州海鸭蛋平均哈夫单位均值为69.54, 稍低于连城白鸭 (72.64) 、莆田黑鸭 (75.07) 、金定鸭 (72.13) 、攸县麻鸭 (71.95) , 略高于山麻鸭 (67.20) 和高邮鸭 (68.03) 6个中国地方蛋鸭品种[2]。钦州海鸭蛋蛋白品质良好。

3.6 蛋黄比率与蛋黄色泽

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黄比率为34.12%, 蛋黄比率较高,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蛋黄色泽对于营养价值没有太大影响, 但它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参数, 很多消费者喜爱蛋黄颜色较深的蛋。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黄色泽 (比色扇级) 为11.83级, 蛋黄颜色较深, 钦州海鸭蛋具有更良好的产品外观。

3.7 蛋白比率

本试验测得钦州海鸭蛋平均蛋白比率为55.08%, 蛋白比率显著高于李慧芳等测定的连城白鸭 (33.64) 、莆田黑鸭 (41.02) 、高邮鸭 (44.13) 、金定鸭 (44.61) 、山麻鸭 (38.61) 、攸县麻鸭 (32.50) 等地方鸭品种[2]。

4 小结

钦州海蛋鸭利用广阔的浅海滩涂和丰富的海生饵料资源放牧饲养。鸭群通过觅食海滩中的鱼、虾、贝、藻类等, 正由于饲养环境的特殊性, 海鸭蛋不仅富含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 氨基酸总量高达12.0%, 对增强智力有益的卵磷脂含量4.10%, 高于一般鸭蛋 (3.596%) 的14.0%。而且, 其所产蛋的蛋重、蛋黄比率、蛋白比率、蛋壳强度和厚度的指数都较优。因此, 钦州海鸭蛋具有较好的蛋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华智, 韦子先, 杨照海, 等.钦州海鸭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农学报, 2012, 27 (4) :56-58.

[2]李慧芳, 陈宽维, 章双杰, 等.中国6个地方鸭品种蛋品质比较[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 21 (10) :25-26.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5篇

金港中心小学张珍渠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致关重要的举措。

所谓兴趣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差异性表现,一般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第一,兴趣的倾向性。

人的任何兴趣都是针对一定的事物而发生的。至于针对什么事物而发生,却因人而异。就拿体育教学来说吧。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产生的兴趣,多数来自本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们也对体育很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为了健身,有的是为了娱乐,也有的是对某项体育专业颇有特长......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虽说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学生爱好体育,愿终生从事体育事业,可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体育教育有别,再加上客观条件的影响,其兴趣的倾向性也不完全一样。例如,一个身材高大,从小就受父母在篮球方面的熏陶,他自然在篮球方面有着特殊兴趣;一个终年生活在海滨,或从小就在游泳馆里长大的学生,必然对游泳偏爱;作为北方学校的学生,从小就跟冰雪打交道,冰雪运动则成为他们的拿手项目。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大脑皮质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刺激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各种性质不同的暂时神经联系,因此,不同的人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把

自己的有关心理活动优先地指向而集中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巩固某些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发展,可按因此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一批有所专长的学生,让他们去带动一般的学生。这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发展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倾向性是学校体育教师的责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社会功能价值(包括教育、健身、智力、娱乐、政治、经济等),永远地热爱体育事业,永久地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使其兴趣的倾向性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下去。

第二,兴趣的广博性。

每个人所具有的兴趣并不一定只限于一种,同一个人很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兴趣。不过,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广博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喜爱田径,但也十分爱好游泳和球类,甚至对体育美学、体育运动生理及体育哲学等交叉学科也努力的学习与探讨;而有的学生只对某一项体育专业感兴趣,对其它专业或学科概不问津。应该说,前者是对体育专业兴趣广博的人,后者则是对体育专业兴趣偏狭的人。兴趣广博的学生就会表现得生气勃勃,而兴趣偏狭的学生则表现得死气沉沉。不同的学生所以会在兴趣的广博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自幼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实践的范围不同。有的学生接触的客观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丰富,他们的大脑皮质在多种多样的刺激下,形成多种多样的暂时神经联系,所以才会对各种不同的事物均持有一定的积极态度。反之亦然。正因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广博性有所不同是来自他们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参与程度,所以,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扩

大自己的生活实践范围,扩展知识面,积极地促进多种多样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广博的体育兴趣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普遍的。这和我国提出的“全民健身纲要”相一致,应该广泛提倡。但就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商品化来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培养某项专业的特殊人才,也是当务之急,故应做到“博”而“专”。从心理学上认识,一个学生所以具有博而不专的兴趣,多半是其大脑的暂时神经联系经常处于散漫状态,而缺乏高度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的缘故;可是,博而又专的学生,其大脑的神经联系则已经建立高度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或者说,在大脑的多种神经联系中,有一支主动性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支配着其它各种派生性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使它们共同从属于主干,从而使其广博性更加持久,专业性更加突出。

学生的这种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还跟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相关联,尤其跟体育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兴趣的广博性和专业性以及是否有广博的理论功底分不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体育工作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世俗偏见;才能扭转体育教师是只会教书的“教书匠”的看法。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在某方面掌握了特殊的体育技能技巧,学生才会在某方面有所专长。这是一种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三,兴趣的持久性。

人们对各种事物所发生的兴趣,既可能是持久不变的,也可能是变易无常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或某项体育专业的兴趣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往往有些学生对于体育的教学活动缺乏稳定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他们起初就

对体育学习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和深刻的认识,多为好奇心或某些暂时的功利所左右。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不了体育训练的艰苦又没有坚强的毅力,因而开始动遥或见异思迁,或喜新厌旧,更严重者认为从事体育学习或锻炼是一项倒霉的差事。反之,有些学生选择了体育专业或参加了体育锻炼活动,并对其有着相当稳定的兴趣,因为他们比较牢靠地对体育专业或各项体育运动优先发生注意的暂时性倾向,能积极地将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较巩固地确立在大脑的相关部位,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精细的和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于是,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等相关事物的刺激作用就会不断地扩充、分化或加强他的这一系列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就是学生较深入、持久的对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会在主观上愈来愈发生兴趣的原因。

持久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都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发展或巩固其对体育持久的兴趣呢?这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同时进行兴趣的引导或开发来实现。所谓引导是指体育教师必须经常不断地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可以说,它将直接制约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明确目的、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方能发展其对体育的兴趣。所谓开发,多指某些有专业特长或发展潜能的学生而言。例如,对一个下肢修长、身体素质好,灵敏度高的学生来讲,可能是体操、游泳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腿部肌肉发达,爆发力强的学生来讲,则很可能成为一名田径的健将。这里不仅有智力上的开发,也有体能、素质方面的开发。美国多数运动员出身于大专院校,这和他们的体育教学及完善的体育设施有关,也离不开高层次的体育教师队伍,及较科学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一言以蔽之,都与学生对体育有着持久性的兴趣分不开,无兴趣的事情是不会有一番作为的。

第四,兴趣的效果性。

人的任何兴趣并不一定仅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优先地发生注意的倾向,而且还可能是推动一个人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一种内在动力。这里说的推动作用,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追求和爱好,并已形成明显的效果反应。就以体育教学来说,上田径课时,学生不仅积极完成教师的规定动作练习,而且还能主动的了解田径运动史,课后反复查阅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及程序,以求不断扩充既得的知识和彻底地掌握这门课程。可见,兴趣的效果性是主要地制约于一个人对于有关事物所感到的自觉需要,以及他在意志锻炼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显然,兴趣的效果性明显地表现在一个人第二信号系统在它的调节作用方面的基本特征。

不过,人们的兴趣是否是有这种动力作用,以及这种动力作用究竟能产生多大效果,这将是因人而异的。如有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只能简单地完成教师所教的动作,或只心向往之,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的精神。这是一种没有效果性的兴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目前学校的整个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尚需在整体上进行改革。学生一入校对体育就以及格为目的,因此学习被动没有主观能动性,自然也就谈不上兴趣的效果性了。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阅读习惯;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09-01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著名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小学是学习习惯逐渐养成的初期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形成尤为重要。

二、课题界说

1、阅读,是提高人类的认知学习和丰富人类素质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人类的心智发展,熏陶心灵。

2、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人们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养成而难以改变的行为,而阅读是小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终生受益。

3、小学生的阅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广泛;学会做阅读笔记;能够流畅正确的复述阅读内容;阅读时精力集中。

三、课题的目标: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质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归宿点。而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提高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根本目标。因而,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设立了如下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目标

阅读是提高人们修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品质。具体包括:

1、从课堂出发,将阅读引入到教学当中,从根本上让小学生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学会怎样阅读、正确的阅读、积极地阅读,让小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2、从生活出发,让阅读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生活,让小学生学会从书本中满足自己的探知欲,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能够自主的学习。

3、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指导,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品质,让阅读为学生终身受益。

(二)研究的假设

本课题提出,通过对学生阅读氛围的创建,转变老师的教育模式,增加有趣的课堂课外活动,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针对小学生的独特心理素质,深入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四、研究过程及策略

(一)注重构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自发性

由于小学生在年龄和心智上尚还不成熟,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极其重要的,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为小学生充分的创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第一种方式,就是在利用学校的墙壁和海报栏,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和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第二种方式,要创造可以阅读的条件,让学生随时可以读到书;第三种方式,可以组成读书小组,让学生在课下交流平时的阅读经验和所得,促进学生的阅读。

(二)注重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阅读

小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就是要学会阅读,只有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才会爱上阅读,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果。

1、专心致志,保持端正的阅读态度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阅读才能聚精会神、高效地阅读。这就需要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环境安静、姿势端正、定时作息,一定杜绝一心二用。

2、口、脑、手的有效利用,培养阅读技能

所谓的“口”,就是将阅读的内容富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口、眼、耳、心的四部到位,全身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韵味。“脑”就是要在阅读时候学会思考,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会引发人的深思,在不同的年龄看同样的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想。“手”就指的动手,在阅读的时候,在书上圈圈点点,这些都是你读书的心得,遇到偏僻的生字,要多翻翻字典,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同时阅读时做阅读笔记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

(三)从根本考虑小学生的心智,要让学生读得懂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在阅读的时候,虽然已经具备了阅读的智力,但是,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书中的内容不是很理解,而这是决定小学生阅读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只有读得懂才能很快地投入到作品中去,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阅读产生的情感变化能够吸引小学生想要阅读,同时也提高了注意力。在教会小学生读得懂时,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小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例如,帮助小学生体会作品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帮助小学生排除阅读中的障碍,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信心。

五、研究成果

1、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教育,增添了许多阅读设施,例如,在走廊和学校的广角栏中张贴了有关于读书的海报;教室中图书广角的开展;学校开展了阅读课,让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小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并深深的被阅读所吸引。

2、课题的研究教会了小学生如何阅读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7篇

关键词:光温因子,高温,产量,品质,典型相关

在作物生产中,光照与温度是首要的生态环境因子,是水稻籽粒灌浆能量基础,所以如何提高光能利用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永恒课题。有关光照对水稻结实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报道[1,2]。光照不足会降低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生产,但能提高养分运转率;开花前后光照不足,会影响小穗的育性[3]。但也有人认为,光照不足不影响单株平均粒重、结实率和千粒重[4]。本试验重点研究抽穗和结实期各阶段温度和光照对直立穗和半直立穗水稻结实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分析光温对籽粒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揭示光照和温度引起水稻籽粒充实不良及稻米品质差的原因,探讨改善光温胁迫下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10个,分别为沈农9765、辽优267、盐优7592、辽粳294、盘锦8号、辽盐42、开226、沈农9810、盘龙5号、 LDC012。

1.2 试验方法

1.2.1 灌浆期高温处理

试验于2006年在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4月20日播种,5月22日移栽,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7月30日在试验田内选长势一致的稻株,每个品种各选18穴,分别带土移栽到直径为20 cm的塑料桶中,每桶3穴。试验分常温对照和温室处理,3次重复。在各品种的始穗期,分别随机抽取3桶植株放置在温湿可控的玻璃温室内增温处理,温度为(35.0±0.2)℃ ,连续20 d,每天8 h( 8∶00~ 16∶00),然后移入常温对照的稻田内。常温对照与增温处理的水肥等管理保持一致,水稻成熟后分别收获进行室内考种和相关测试。

1.2.2 温光效应处理

试验于2006和2007年在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每年度播种4期,各年播期统一安排为:第1期4月16日(A1),第2期4月26日(A2),第3期5月6日(A3),第4期5月16日(A4)。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8行区,小区面积为10 m2,每穴插3~4苗,株行距30.0 cm×13.3 cm,井水灌溉。中等肥力。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但要求管理均匀一致。各期秧龄均35 d时移栽。根据试验期内各相关气象资料,结合试验整理试验结果。

1.3 考察项目

成熟期各试点在每个重复中各取代表性植株5株,风干后考种。测量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成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谷草比、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NY147-88米质测定方法测定各项指标。具体指标: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1 高温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高温处理与常温对照相比水稻穗粒数的差异较小,高温处理的10个试验品种中,有5个略有降低,5个略有提高。高温处理与对照间的这些微小的差异可能主要来自于试验中的取样误差,这说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遇到高温,并不会显著引起颖花退化。高温很大程度降低了水稻结实率,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处理的10个品种的结实率平均下降了20%以上。同时,试验结果还显示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盘锦8号,降幅达到31.8%,降幅度最小的为辽盐42,降幅仅为10.8%。水稻千粒重比常温对照略有增加,6个品种平均增加0.5 g左右,千粒重的略微增加可能与源库关系的变化相关。由于空秕率提高,降低了总库容量,使源库比提高,因此,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

2.1.2 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高温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研究主要探讨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对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糙米率试验结果发现(见图1),抽穗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糙米率影响不明显。但与常 温相比,10个试验品种的糙米率都略微下降;高温处理很大程度降低了稻米的整精米率,与常温对照相比,有6个品种的整精米率平均下降了40%以上。

V1:沈农9765;V2:盐优7592;V3:辽优267;V4:辽粳294;V5:盘锦8号;V6:辽盐42;V7:开226;V8:沈农9810;V9:龙盘5号;V10:LDC012。下同。

试验结果还显示高温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开226,降幅接近75%,而辽粳294、辽盐42基本保持不变。这些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上,而且基因型间存在差异。

(2)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图2显示,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处理能显著提高稻米垩白率和垩白度,与常温对照相比,除辽优267外,其它参试品种的稻米垩白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受高温影响最大的是沈农9810和辽星16,垩白率分别提高了59.3%和58.3%;影响最小的是盐优7592,垩白率仅增加了0.02%。与常温相比,高温处理下稻米垩白度的变化程度更大,并且高温对各品种垩白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在所有的参试品种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沈农9810,最低的是辽优267。可见,高温对垩白性状的影响程度与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遗传特性相关。

(3)高温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图3表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处理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其中盐优7592和沈农9810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常温对照相比有所下降,其它参试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受高温影响最大的是LDC012,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18.2%,影响最小的是辽粳294,仅增加了0.04%。与常温相比, 高温处理下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会有所提高,平均增加幅度为7%左右。

2.2 不同时期积温、日照时数与产量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2),始穗期至成熟期积温、移栽期至始穗期温差和移栽期至始穗期日照与稻谷产量、生物产量及产量结构都有显著相关性,且都为正相关。其中,移栽期至始穗期日照时数与每穴穗数的相关性最大(R=0.824**),其次为移栽期至始穗期温差与每穴穗数的相关性(R=0.797**)。

2.3 温光因子与产量品质的典型相关

以移栽期-始穗期积温(x1)、始穗期-成熟期积温(x2)、移栽期-始穗期温差(x3)、始穗期-成熟期温差(x4)、移栽期-始穗期日照(x5)、始穗期-成熟期日照(x6)为温光因子;以稻谷重量(y1)、生物产量(y2)、每穴穗数(y3)、每穗总粒数(y4)、结实率(y5)、千粒重(y6)、平均谷日增重(y7)、平均干物质日增重(y8)为产量性状;以穗长(z1)、一次枝梗数(z2)、二次枝梗数(z3)、每穗实粒数(z4)、每穗秕粒数(z5)、株高(z6)、生育期(z7)为农艺性状;以糙米率(t1)、精米率(t2)、整精米率(t3)、垩白粒率(t4)、垩白大小(t5)、垩白度(t6)、透明度(t7)、长度(t8)、宽度(t9)、长宽比(t10)、直链淀粉含量(t11)、蛋白质含量(t12)为品质性状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由表3可见,光温因子与产量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两组变量间的相关主要由载荷量较高的变量所决定。分析2个典型变量组成可知,在光温因子与产量性状的第1对典型变量构成中,U1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x5>x2>x3>x4>x6>x1,以x5和x2的权重系数较大;V1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y3>y2>y1>y5>y8>y6>y4>y7,以y3 、y2 和y1的权重系数较大。说明该对典型变量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和始穗期-成熟期积温和每穴穗数、生物产量和稻谷重量密切相关。在光温因子与产量性状的第2对典型变量构成中,U2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x2>x5>x1>x6>x3>x4,以x5、x2和x1的权重系数较大,V2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y2>y8>y1>y7>y6>y5>y4>y3,以y2 、y8 和y1的权重系数较大。说明在该对典型变量中,x5、y2呈负效应。

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温因子与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系数中,只有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较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光温因子与农艺性状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光温因子与农艺性状的第1对典型变量构成中,U1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x5>x3>x2>x6>x4>x1,以x5和x3的权重系数较大;Vl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z7>z5>z4>z3>z2>z1>z6,以z7、z5 和z4的权重系数较大。说明该对典型变量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移栽期至始穗期温差和每穗秕粒数、生育期、每穗实粒数密切相关。x5和x3的效应方向相同,z7、z4 和z5的效应方向相反。

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温因子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系数中,只有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较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光温因子与水稻品质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光温因子与品质性状的第1对典型变量构成中,U1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x5>x2>x3>x4>x6>x1,以x5和x2的权重系数较大;V1的权重系数大小依次为t12> t4> t10>t11>t9>t8>t1>t6>t3>t7>t5>t2,以t12、t4 和t10的权重系数较大。说明该对典型变量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始穗期-成熟期积温与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长宽比密切相关。x5和x2的效应方向相同,t12、t10和t4效应方向相反。

3 结论与讨论

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结实率、整精米率,并使稻米垩白率增加。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处理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5]。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在温光因子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始穗期至成熟期积温对水稻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在产量性状中,每穴穗数和结实率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性状,在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长宽比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性状。水稻抽穗开花期是对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高度敏感期,许多大量试验证明高温不利的环境因素能显著影响花粉发育、花粉育性和柱头活力,从而降低结实率,导致产量下降[7,8,9,10]。本试验结果显示,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能使其结实率明显下降、穗粒数增减不显著、千粒重略有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水稻抽穗开花期颖花总量已基本确定,高温并没有导致颖花显著退化,但导致了花粉败育,空秕粒增多,进而显著提高源库比,使千粒重呈现出略微增高的趋势,但千粒重的略微增加并不能弥补因结实率下降引起的产量损失。本研究发现,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也同时显著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垩白率和垩白率)。这主要是因为试验中的高温处理时间比较长,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灌浆期间淀粉形成和籽粒充实。另外,在高温处理下,尽管许多籽粒仍能成功受精,但在生理上可能受到一定伤害,使灌浆过程受到间接影响,不利于稻米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11]。因此,水稻抽穗开花期出现极端高温,不仅不利于高产稳产,而且也对稻米的商品价值造成显著的负面效应。

由于育种材料繁多和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复杂性,要定量评价一个新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的性状及其适宜生态区域往往很困难,而且由于育种目标涉及的多变量相关的复杂性和大量品种(样本)观测的繁琐性,加上育种工作者大都只注意育种材料和新品种本身,往往忽视相关的基础研究,使得国内外有关光温因子与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研究较为薄弱。为此,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通过对水稻各生育期光温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的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进行水稻品种选育和水稻品种布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姚凤梅,张勇,等.长江中下游水稻开花灌浆期气象要素与结实率和粒重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765-1771.

[2]张洪松,岩田忠.粳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的物质生产及营养特性的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1995,8(4):11-16.

[3]张嵩午.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1993,4(1):42-46.

[4]张嵩午,周德翼.温度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1993,7(4):211-216.

[5]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等.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4,30(6):548-554.

]6]张佩莲,钟旭华.穗上不同部位籽粒的稻米垩白度差异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4):396-399.

[7]张强,李自超,吴长明,等.不同株穗型水稻超高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5):518-521.

[8]张文香,王成瑷,王伯伦,等.寒冷地区温度、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6,31(1):16-20.

[9]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0]周德翼,张嵩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2):1-5.

坚持德育教育形成良好品质 第8篇

一、课前坚持开展德育小故事赛讲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兴趣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学习知识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故事的讲演无疑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适当的学习氛围。德育故事具有一般故事的特点,同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个人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形成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作者生平中渗透德育

在现阶段众多的中学语文版本中,许多课文的作者都是具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材料,他们的思想、行为以及做出的巨大成就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经历坎坷,成长于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长期处于生活贫困交加的境地,安史之乱中曾两次被叛军俘虏,但他用自己的诗,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他的爱国思想、远大的志向以及对黎民百姓疾苦的同情,千百年来永远被后世的人们所敬仰,可谓名垂史册,永放异彩。试想如果在教学时,教师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他们的思想感情会作何感想呢?其实,无论学生想什么,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方式吗?

三、在课堂阅读中渗透德育

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在编写之时,都会首先考虑所选文本的思想性,现阶段的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尤其注重这一点。教材内容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诗意盎然的散文,有引人入胜的小说,有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都在思想上有很好的引导和影响,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有句俗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的阅读了教材,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也一定能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一次思想上的教诲和洗礼。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好多名人,如宋之问、沈括、周作人、培根等,由于其人品不佳,常为后人诟病,这说明人品对文品的影响非常大。当然,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化,要使作文思想健康,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这样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命题,让他们从生活的小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的升华。教师提供某些具体人物形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几种方法外,还可在课文写作的背景中、名句理解中、中心思想中、课后拓展中进行德育渗透。总之,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是不能进行枯燥的说教,重在“渗透”二字。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9篇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 可塑性很大, 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思想品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定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可见, 人格的魅力是最宝贵的教材。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 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 他应满腔热忱, 关心爱护学生, 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样的教师可敬可亲, 学生才会愿意学, 也才学得好。其次, 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给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 播下的希望的种子就会慢慢发芽, 长成希望的小树。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 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 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教师注重修养, 注意言行, 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 言教辅以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受到影响, 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 得到修正。经过修剪护理的小树苗将会长得更加茁壮。

孔子曾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古人云, “以身立教, 其身亡而其教存”, 反之, “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这两句话都说明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教育的力量来自个性这一活的源泉。任何规章、纲领和人为机构都不能取代教育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性格的真正教育。”这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教师要做“人之模范”,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是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心态, 享有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健康的心理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展, 有利于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其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学习的潜能, 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 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 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 正确对待和异性交往, 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 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教师的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 教师不仅是在对学生传授知识, 更是在塑造人格。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受到外部的干扰, 引起心理上复杂的活动。这就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纠正心理上的偏差。教师情绪的微小变化, 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 甚至一个眼神, 都构成一种心理情景, 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不同的心态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严厉、粗暴、蛮横的教育态度, 会使学生情绪紧张、心情压抑、思维停滞、师生关系紧张;而民主、和谐、尊重、宽容的教育态度, 则会使学生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师生关系亲切。

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心理影响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一个好教师的人格品质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缓和学生的焦虑情绪, 提高学生果断能力, 形成并巩固他们待人处世的积极态度。一个心胸豁达的教师由于能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思想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 所以他们对身体、智力、感知、情绪各自有异的学生能表示关切, 并能和睦相处, 他们对学生没有偏见和偏爱。长期与这种教师相处, 那些存在于学生中孤独、偏执、焦虑等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就容易得到缓解, 学生的心胸也就会像教师一样开阔、豁达。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 体验学生的情感, 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 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其共同探讨心理障碍所引起的感受, 找出能缓解、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帮助他们逐步削弱或克服心理障碍。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 性格懦弱的孩子能学会勇敢坚韧, 脾气急躁的孩子能学会忍耐自制, 自由散漫的学生能学会执著敬业, 孤僻封闭的学生能学会乐观开朗。

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心理品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 外存的教育功效可胜过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说教。例如, 上课前看到黑板讲台不干净, 若大发脾气, 只会影响上课的情绪;若主动擦干净,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自然, 其实却能感染学生, 达到以身传教的目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通过言传身教,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行、性格, 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 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效性, 它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成长, 还将影响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给学生的个人直接影响, 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有的。”这种心理的影响对学生不是一时, 有时是一生。很多影响当时看不出来, 可在他成长过程中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以健康的心态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上述教师人格来源于对自己事业的敬畏、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

摘要: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品格。因此, 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和“润物细无声”的大爱等诸多的品格, 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视障儿童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策略 第10篇

一、潜移默化, 激发乐观心理品质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写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直接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因此, 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当学生与某位教师相处久了, 教师的举止言行、个性特征、处世方法都或多或少被学生模仿, 通过学生再现出来。所以,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视障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需要我们去创造, 烦恼可以变成快乐。历来我们都强调学生对人要有礼貌, 见面要问好, 这一文明的行为却给许多视障的学生带来烦恼。调查得知, 视障学生最不喜欢与教师见面打招呼, 原因是当他们好不容易判断出对面是哪位教师而打完招呼静静等待回应的时候, 很多教师的反应是平淡冷漠的。见面学生先问教师好, 这一常规为何不打破一下呢?为何不给学生一个惊喜呢?在师生平等相处的原则上, 假如教师先向学生问好又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不妨尝试一下, 当你看到孩子们流露出诧异激动的表情, 其中还蕴含了几许满足和羞涩时, 那将是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学生间、师生间的问候变得越来越主动和自然了, 见面问好变成了“喜做乐做”的行为。我们热情乐观的表现是学生最好的表率。其实, 寻常的一声问好、一个爱抚的动作, 自然地流露出了师生间的感情。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 乐观就会就成为视障儿童的一种习惯、一种心态, 即使在困难面前, 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 学生也会乐观地从容处之, 解决好发生的问题。

二、身体力行, 培育博爱之心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学生。利用一切教育时机, 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在与视障儿童朝夕相处的岁月里, 我无处不在。天热时, 我告诉他们心静自然凉;天冷时, 及时督促他们添加衣服, 参加锻炼;雨天, 叮嘱他们小心路滑;深夜, 给他们盖好被子;回家的路上, 提醒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我还给爱哭的学生讲故事、讲笑话;给内向的学生表现的机会;给每一个视障儿童创造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一点一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关怀和教育。视障儿童是感情丰富的人, 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后, 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爱教师, 以至于扩展到爱周围的人。

教师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无私的榜样, 就可以在视障儿童心灵这块土地上播下优秀品德的种子, 使他们学会了爱, 并凭借爱心培养出其他优秀的品质。

三、引导细节,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1. 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

一个有修养的人会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讲话, 不会随意插话, 并能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对对方的内容给出一定的反应, 且给予适当的安慰。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 明白“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的道理。

2. 客观谦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虚情假意的人是不会交到真朋友的。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在交往中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张、观点, 要展示自我真实的一面, 要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不过有时也需要采用谦虚或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这既是一种优秀的品格, 也不会让别人难以接受。

3. 切记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

视障学生明眼辨是非的能力肯定不强, 这就更需要让他们切记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与非, 这样的行为对人对己都无好处, 也是人际关系发生冲突、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要拥有一个豁达的胸怀, 善待别人亦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四、回归生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 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才能适应社会, 立足于社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归生活, 在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 以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应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视障儿童对自我的认识不同, 或过于自信, 或过于自卑,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我们不放过学校、家庭、社会中点滴的实践机会。例如, 活动课上先让学生交流最喜欢哪只手, 并谈谈喜欢的理由。结果大家一般都比较喜欢右手认为右手的作用比左手大些。这时教师抓住契机组织进行穿衣服比赛活动, 规则是先用双手合作穿、脱带有拉链的上衣, 然后改为单用右手再来重复操作一遍。结果学生普遍感受到:一只手太难拉了, 两只手一起做就容易多了!通过实践体验再让学生谈谈对左右手的看法,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作为一种社会个体, 力量也是有局限性的, 正所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有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做才能取得完美结果。

总之, 教师在视障儿童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要我们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引导这些学生, 他们就能在人格、能力、认识、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健康协调发展, 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

摘要:视障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相对明眼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不良个性问题, 不利于视障儿童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视障儿童心理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塑造心灵的工程, 应重视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 补偿其缺陷, 发展其潜能, 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 为其塑造一个健康阳光的人生。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学习;个性品质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除了课程标准所给出的三个维度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目标不可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其实教师也是如此),而不太注意自己学习的理想与否其实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个性品质.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定义,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是指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挑战学习困难的魅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习惯等. 纵观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教师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品质并非不受重视,但对其强调往往是孤立的,即只是空洞地强调要有学习兴趣,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等,而这样的抽象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某一个学科的学习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笔者以为学生的个性品质需要结合具体学科的内容的教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个性品质的体现

要研究初中数學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就必须先去研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个性品质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根据笔者的探究发现,其体现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其一,数学学习的个性品质与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有关. 这看起来是一个普遍的认识,但具体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却有着特别的含义.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但这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当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时,个性品质才会有效形成. 比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科认识就显得不够,而初中数学教学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认知学习,那将十分复杂且没有必要,因此只可以在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史或其他方式去对学生施加隐性的影响. 事实证明,这样的影响往往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更趋理性,也容易让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对数学学习的理解.

其二,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品质与数学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同的数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不相同,这看起来只是兴趣的问题,实际上更是学生个性品质的问题. 譬如笔者发现有学生对代数不感兴趣而对几何知识的学习感兴趣,笔者特别研究了这种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其实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而有的学生喜欢空间想象(实际上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因此前者喜欢对“数”进行研究,而后者喜欢对“形”进行学习.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这种关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结合不同的数学内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其三,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载体. 从理论上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要依靠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进行,因为只有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学习兴趣,以及遇到问题时的态度等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也才有真正的教学抓手. 而这也是笔者在前面强调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需要依托具体教学内容的原因.

在具体的数学内容教学中提升个性品质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应当说所取得的收获还是喜人的. 这里以“有理数的乘法”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属于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的开篇,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会有相当丰富的培养个性品质的机会. 具体来说:

第一,学生对有理数乘法学习的目的认识. 实践表明,如果从学生学习的自然感觉出发,他们会认为有理数的乘法就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学习的自然延伸,因为在此前学习过程中,四则运算就是这样的一个逻辑. 但这样的学习目的认识,其实是不足以概括学习目的的,因为有理数的乘法学习,更多的是在数的扩展(从自然数到整数到负数再到有理数的概括)之后的运算,而数的运算又需要规则,因此在此内容的学习中需要锁定“有理数”和“乘法”两个关键词,这样才能让学习的目的具有一种显性的层次. 笔者的实践表明,如果有意跟学生强调这一认识,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确实就会明显提升一个层次,他们会明确认识到自己在学一个更广范围内的数及其运算,对其后可能遇到的挑战也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基本的推理. 如教材上是通过3×3=9,3×2=6,3×1=3,3×0=0这一基础提出3×(-1)=?3×(-2)=?的问题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推理,且这个推理背后默认的逻辑,其实就是课本上所说的规律,即随着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因此,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发现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就成为一个重点. 显然,这个规律的发现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于是这就涉及学生对数学规律是否具有敏锐的发现力的问题,而这也是数学学习中所应有的个性品质之一. 此后,进一步得出“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的结论,其实这也是这种思维的结果. 此过程中,对“规律”的强调实际上就是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自然也就是学生数学学习个性品质的一次重要培养机会.

第三,在实际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出现问题的情形,这个时候如何面对,如何分析,又如何解决,特别体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个性品质的好坏. 事实证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诸如负数与负数相乘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 而面对这个困难,他们的第一反应基本上就是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者等教师讲,缺少一种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动力,这显然是学习品质不佳的体现. 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跟学生回顾此前两个教学环节是如何得出规律的,而这个规律又应当如何向负数与负数相乘这个新的问题延伸. 笔者特别注意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通过学生的自主努力以及小组范围内适当的讨论,结果学生顺利发现了“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的结论.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此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是需要谨慎一些的,尤其是要防止学生一遇到少许困难就去讨论,因为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反之,只有“逼”着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教师只可以点拨,不可以直接呈现问题解决的答案),学生的学习品质才会得到提升.

让个性品质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着力点

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品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是教学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其摆脱了传统的就数学研究数学的思维模式,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紧紧地与学生的个性品质联系在了一起,而这也就确定了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最根本的因素,即学生因素.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而到了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做才是以学生为本?

显然,从学生学习的个性品质角度研究其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并反过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是落实以生为本的关键之举. 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学习的目标、兴趣、动机,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解决策略等,直接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尽管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于这些因素也比较关注,但系统地从个性品质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因素,显然更具有进步意义. 而笔者的实践研究则表明,这种个性品质的培养又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这恰恰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收获,只有将个性品质的培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两者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总之,以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作为数学研究对象,可以有效地抓住教学的主体,从而让有效教学真正成为可能.

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12篇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 指的是家庭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理解、尊重、信任和关怀, 以及家庭特别是家长在情感、认知、兴趣、理想、世界观等方面的统一, 符合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行为准则, 从而影响并感染家庭的其他成员。因此, 家长为了家庭的和睦和子女的健康成长, 必须认真审视家庭环境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 确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 创设乐观、务实、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 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 希望孩子听从自己, 必须牢记以身作则, 只有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自己才有可能为孩子所信赖;另外家长不要把社会角色带到家庭, 不要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将自己的坏心情迁怒于孩子, 更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家长的姿态随意发威施暴;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 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一员让其发表意见和建议。

家长的阳光、乐观、坚强等心理品质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父母在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他们对于在生活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烦恼、伤感等所表现出的良好的克制和面对困难和问题所采取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能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和感染;同时家长对于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乐观态度也能给孩子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安全。家长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 需保持客观、挤挤的心态, 积极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 释放正能量, 从而给孩子每个阶段的正常发育、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善家庭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的创设可以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环境的基础上, 家庭的和谐氛围、家庭成员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对知识、锻炼、健康的追求活动等是营造良好环境的必备条件。这对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自身要提出较高的要求。

家是孩子一生的起点, 无论家庭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如何, 文化环境的设置都应该放在重点位置。从居室的布置来说, 无论大小, 装修和布置的风格都会长远地、持续地影响到孩子品格的形成、熏陶着孩子情感的发展。家长的对生活闲暇时间的利用和有意义的追求也会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孩子。如看书学习的习惯、养鱼种花乐趣、对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喜好、对体育活动热爱等等, 既丰富了家庭的生活内容, 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情趣, 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关系。

三、改变家庭的家教环境

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孩子, 而是教育家长, 而抓住一个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 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改变家教环境的过程中, 抓住儿童观、成才观、责任观、亲子观这四个观念当中的家长存在误区的部分, 查找原因, 寻求解决办法, 努力改变, 形成科学的育人观, 对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非常重要。

四、改变家庭的社会环境

不同的社会区域, 其社会成员的成分不同, 所从事的职业不同, 生活习惯以及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人文风气不同。硬件环境的创设则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孩子成长的居住条件, 也就是选择了合适的社会环境。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可见社会环境对孩子教育成长的重要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当地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风气, 总是要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去, 从而影响家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进一步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 本地的原驻居民和开个开放以来移居深圳的建设者的家庭有着极为不同的背景和氛围。尤其是那些靠土地每年可以给予分红的本地家庭, 父母无需从事劳动, 坐享其成, 孩子也有分红, 这一类家庭多数不注重孩子的学习, 自己往往也游手好闲, 甚至整天在麻将桌上度日, 更甚者有一味追求享乐的、吸毒的等等社会毒瘤人群出现。所以要改变家庭环境和教育, 首先得改变这些地区的体制, 否则孩子们也深受其害。

通过创设和改变以上几个环境, 家庭教育功能将得到较好的发挥, 从而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生活习惯培养:我们常常能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判断出他的成长环境如何, 家庭教育情况如何, 从孩子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以影响。作为家长, 重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功能体现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传统道德的养成:我国是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礼仪之邦。历来, 家庭和长辈们都注重传承祖先所遵从的传统美德。要教育培养子女注重人的内在美, 能在家庭生活的各环节父母时常可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 把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演练场, 有意无意地灌输和养成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交友: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 他和伙伴的接触, 几乎成了白天生活的全部。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在学校, 交往便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交往情况, 及时地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启发。从许多问题学生的情况分析, 交友所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家长充分关注的。如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好, 家长给孩子零用钱多但缺乏使用的指导, 而使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这样的伙伴会给他的交往密切者带来不好影响等。家长的充分关注, 及时跟进教育和管理, 万不可掉以轻心。

心理健康:近日长春一两月大的婴儿惨遭盗车歹徒掐死的案例, 据专家分析, 可以推断凶手从小就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有了明确的改变, 也更多的关注心理问题。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培养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积极及时地进行心理调适;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 加强与孩子的心理沟通,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指导孩子学会解决身边的问题和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

总之, 父母要做有心人, 时刻了解和关注孩子, 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更要在思想上、学业上、交往上、闲暇时间的处理上给予很多的帮助和教育。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 了解他的需求和爱好, 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和爱好, 指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迟毓凯《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程》[M]广东: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

[2]、黄沧海《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指要》 (讲义)

上一篇:过程数据下一篇:节能减排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