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中范文

2024-05-12

心律失常中范文(精选10篇)

心律失常中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例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2例, 女23例, 年龄在5~11岁, 平均年龄 (6±1.2) 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 (2±0.5) 年;对照组:男24例, 女21例, 年龄在5~12岁, 平均年龄 (6±1.4) 岁, 病程2~3年, 平均病程 (2±0.8) 年。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有充分了解, 自愿参与, 并已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在转率准备时, 首先建立静脉通道, 然后进行持续吸氧和心电监护, 安抚幼儿情绪, 让他们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三磷酸腺苷, 然后注射10m L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20 m L溶有35 mg普罗帕酮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轻度的不良反应有胸闷、头痛、呕吐、颜面潮红、胸闷、咳嗽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房室传导阻滞、休克、低血压、室颤、持续心动过缓等。对此分析心律平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对于药物治疗后转率失败的患者行食道电极超速抑制或直流同步电复律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统计所得具体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 如果P <0.05, 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转率成功43例, 占95.6%;转率时间 (0.94±0.49) min, 不良反应17例, 占37.8%;对照组转率成功29例, 占67.4%;转率时间 (33.11±17.16) min, 不良反应6例, 占13.3%。两组比较, 在转率成功率、转率时间上行心律平治疗的观察组优于行ATP治疗的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行心律平治疗的观察组劣于行ATP治疗的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转率时间 (min)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即PSVT) 疾病主要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两种[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 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 医疗技术越来越完善, 促进了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和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出现与发展[3], 极大地提升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疗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急, 一旦发病需要急诊治疗, 所选择的药物通常是心律平和ATP。相关的研究表明[4], 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 心律平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但容易引发胸闷、头痛、呕吐、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持续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在本次试验中, 行心律平治疗的观察组, 其转率成功43例, 占95.6%;转率时间 (0.94±0.49) min, 行ATP治疗的对照组, 其转率成功29例, 占67.4%;转率时间 (31.11±17.16) min。从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的转率成功率更高、转率时间更短,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17例, 占37.8%, 远高于对照组的13.4% (6/45) 。

本组实验结果与上述观点一致。总的来说, 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 心律平具有较大的优势, 但仍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

摘要:目的 对心律平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4例,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45例, 对照组行ATP (三磷酸腺苷) 药物治疗, 观察组行心律平 (普罗帕酮) 药物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转率成功43例, 占95.6%;转率时间 (0.94±0.49) min, 不良反应17例, 占37.8%;对照组转率成功29例, 占67.4%;转率时间 (33.11±17.16) min, 不良反应6例, 占13.3%。两组比较, 在转率成功率、转率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观察组劣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心律平药物能提升转率成功率, 降低转率时间, 但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应用。

关键词:心律平,小儿心律失常治疗,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国柱, 尤再春, 李霞, 等.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随机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 2010, 39 (15) :2015-2016.

[2]范影, 黄织春.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发生机制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 30 (S2) :194-198.

[3]刘安全, 李科民, 孙红军, 等.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J].医学信息, 2012, 25 (12) :394-395.

心律失常中 第2篇

[关键词] 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利多卡因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88-01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的病症,病情较急,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环节[1]。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阻滞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并与利多卡因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抢救的心肺复苏患者96例,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齡29~71岁,平均(51.3±9.6)岁。频发性早搏49例,短阵性心动过速35例,室颤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者患者年龄、性别及心律失常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机械通气,室颤者予以电除颤。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号:H20070141;国药准字:J20070056],初始剂量300 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于10 min内静脉注入,无效者3~5 min后再推注150 mg,继以1~1.5 mg/min维持。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1~1.5 mg/kg静脉注射,无效者5~10 min后重复相同剂量,总量不超过300 mg,继以1~3 mg/min维持。

1.3 疗效评定

显效: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室颤复律;有效:室性早搏减少超过50%,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24 h内未见发作。无效: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间、频率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48例中血压下降3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升压药物、减量或停用胺碘酮等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心肺复苏过程中易出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尤为多见,心肌缺血缺氧、低血容量、冠脉灌注不足及心脏功能障碍是心脏骤停后心律失常的基础[2],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以胺碘酮、利多卡因为主。利多卡因作为一种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浦肯野纤维细胞膜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消除通道激动,减慢心室传导,抑制心室应激性,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但利多卡因应用后会增加心肌耗氧,使死亡率明显增加[3],且存在神经系统症状。此外,利多卡因仅适用于非器质性心脏病变所致室性心律失常。

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胺碘酮是目前临床证实有效的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胺碘酮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与有效不应期,抑制延迟整流钾电流,还具有膜稳定、钙拮抗及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研究发现,胺碘酮应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有助于降低总死亡相对危险,对心脏起保护作用,并改善心功能,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胺碘酮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故笔者认为,心肺复苏过程中,若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升压药物及电除颤2~3次仍存在室性心律失常者,应尽早给予胺碘酮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冰之,张小蓓,张永英.胺碘酮抢救心肺复苏中持续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J].心电学杂志,2009,28(3):159-160.

[2] 邓晓艳.胺碘酮在心肺复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64-1565.

[3] 蒋文平.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点评[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4):243-245.

[4] 陈亚铭,黄芳,易宏林.胺碘酮抢救心肺复苏中持续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5,27(3):481-482.

(收稿日期:2011-11-09)

血液透析中并发心律失常的防治体会 第3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律失常,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出现心律失常,属于常见并发症问题,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威胁。主要类型分为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或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发生后的及时处理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为32例,女性为28例,年龄范围为36~75岁,平均年龄为(55.2±2.1)岁,透析时长为4~10个月,平均透析时长为(6.1±1.2)月。其中肾病类型分为多囊肾者3例,药源性肾损伤9例,高血压肾病者18例,糖尿病肾病者1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4例。研究对象均未使用过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液透析维持操作通过碳酸氢盐透析液和透析器进行,单次透析时长为4 h,每周2~3次,具体透析频次和时长与个体的尿量情况进行评估决定。如果24 h内尿量低于800 m L,则1周内3次透析,1周内的透析时长在12 h以上;如果24 h内尿量高于800 m L,则1周内2次透析,1周内的透析时长在8 h。在透析过程需要进行实时心电图持续监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血压监测和心脏听诊。当心律失常问题出现,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大汗、头晕头疼、心悸胸闷等症状表现,及时判断其症状原因,同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会给与患者供氧,血流量降低,同时进行胺碘酮150 mg和5%葡萄注射溶液100 m L混合后静脉滴注。

1.3 统计学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60例患者血液透析总次数为2520次,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次数为339次,其发生概率越13.45%,其中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肾脏的排泄功能与内分泌代谢功能呈现严重性受损所引发的疾病,会导致人体酸碱和电解质的失衡,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从而导致人们的生存质量直线下滑。一般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通常治疗方式为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时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障碍容易导致血肌酐、尿素氮等人体毒素不能得到及时的排出而积聚在人体内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从而使得人体的钙磷等物质代谢障碍,甚至引发酸中毒等问题,对心肌产生重创。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心肌病变等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大,且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2,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存在心肌缺血、心室肥厚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和脑水潴留,从而血液透析超滤量随之提升,致使患者血容量异常波动,进而自主神经失常,心脏负荷的提升也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引发心律失常的出现。

血液透析所导致的心律失常的原因较为复杂,集中在透析不足、毒性代谢物潴留和高血压等因素,而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中,年龄是很重要的问题。本研究中,660例患者血液透析总次数为2520次,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次数为339次,其发生概率为13.45%,其中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5%。从而验证,年龄越大者越容易引发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因此,在大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一定要更为严密的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提前做好预防和救治工作。

血液透析中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分为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室性早搏较为多见,患者会出现心慌、大汗、胸闷等临床症状,对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快速进行有效处理。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进行区别对待。解决心律失常触发的诱因,调整电解质失衡或贫血等临床不良症状,调整改善营养状态和心肌缺氧缺血等,超滤率调低,从而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长和频率。一般窦性心律不齐和房性早搏对患者影响较轻,一般不用急于药物干预,如果发作频繁,可以进行口服β受体阻滞剂进行调节。室上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的患者,可以运用胺碘酮干预治疗,如果对于药物干预没有效果者,应立即停止透析操作,转为电转复。

本研究中的心律失常案例多在透析3 h左右,因此在处于透析3 h时段前后要格外留意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张雪华.浅析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93-94.

[2]李艳萍.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45.

心律失常中 第4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35-02

研究显示,在对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同时,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循证护理有计划的结合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经验,同时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也进行了充分考虑,其目的在于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减轻并发症出现的风险[2]。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经过冠脉造影进行明确诊断,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气短、胸闷、心悸以及乏力的现象。随机以1:1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21±9.26)岁。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05±9.12)岁。2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嘱咐患者进行卧床休息,保持通畅排便,并且相關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确定循证护理问题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责任医师以及护士长组成,对其进行相关心脏康复知识以及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对循证问题进行确定,充分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等,针对总结出来的循证问题进行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1.2.2循证护理应用

1.2.2.1病情观察

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会出现在患者发病之后的1-2天,最为常见的是在发病之后的24小时之内。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24小时之内的生命体征与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加强病房巡视力度,对患者体位、尿量、血压、呼吸、心率以及心律等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其次,护理人员还要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与用药特点进行有效掌握,如果患者出现了乏力、头昏晕厥、气促以及心悸等心律失常的先兆,就要及时对其进行抢救。

1.2.2.2诱发因素抑制

要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并且对病房内的湿度与温度进行合理调控,最大程度上减少亲属的探视,对人流量进行合理控制。对患者的胸痛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的疼痛程度作为依据,严格遵照医嘱采用止痛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来缓解其疼痛。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对便秘、尿潴留、代谢紊乱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失调现象进行有效预防。

1.2.2.3心理护理

因为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大多数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对治疗环境十分陌生,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以及不安等负性情绪。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爱护,鼓励患者大胆的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向患者简要的介绍疾病发展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紧张、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将其安全感与信任感增强。

1.2.2.4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在患者发病之后的4-12小时之内,给予其流质饮食,然后再慢慢的向低胆固醇、低脂以及低盐的清淡饮食过渡,嘱咐患者切忌暴饮暴食,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并且需要忌食豆浆、牛奶等容易产气的食物,以此来将患者的胃扩张现象减轻。

1.2.2.5疼痛护理

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绞痛的现象,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采用改变体位、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减缓疼痛。例如,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如果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感,那么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采用止痛药物对其进行止痛[3]。

1.2.2.6用药指导

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现象出现在5:00—16:00这一时间段,如果患者需要在一天之内多次服用药物,那么则要对用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其次,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常规给药方法,最大程度上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对患者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4]。

1.2.2.7康复训练

等到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现象,则要马上将训练停止。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之后,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s)进行表示。

2.结果

2.1两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心功能分级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Ⅱ级心功能患者数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是因为心肌严重缺血所引发的不可逆损伤[5]。心律失常属于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和心肌细胞传导异常、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细胞膜电位下降有关[6]。循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医学发展以及护理的需求[7]。这种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并且在對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会根据其临床变化,对护理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资源的浪费,并且还能够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能够促使患者更好很快康复[8]。在本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循证护理,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樱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5):117-118.

[2]冯媛媛.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5):102-102.

[3]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等.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4]张胜姬.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临床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55.

[5]刘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6,3(14):48-49.

[6]吴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6,6(16):296-297.

[7]田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07-208.

心律失常中 第5篇

关键词:无线心电遥测,心律失常,诊断

近几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攀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都具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影响极为严重[1]。临床诊断心律失常的手段较多,但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专家们一直都在探索无线心电的遥测方法。本文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探讨无线心电遥测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病理证实和多项检测。将120 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24 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4~71 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5.3±1.2 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7 例,女性患者23 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5 岁~7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5.4 岁±1.8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临床实施无线心电遥测诊断,对照组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针对患者连续监测24 h,记录患者的相关数据及心律情况[2]。观察组:本组患者给予无线心电遥测诊断,连续监测24 h,记录患者的各项数据及心律情况。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均记录患者的日常活动内容、日常症状表现[3]。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计量资料方面,通过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无线心电遥测在应用过程中可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青年群体和中年群体的增加此病的趋势极为明显。针对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无线心电遥测的方法,可充分避免患者接受24h的心电监护,可减少对患者的限制,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在日后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结果见表1。

3 讨论

心律失常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可能在各个时间段进行发作,且患者发作前的征兆并不明显,导致患者突然表现出身体的不适。另一方面,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的并发症较多,每一种并发症,均有较大的概率导致患者死亡,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难以估计的。为此,必须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

无线心电遥测是临床上的有效诊断方式,近几年备受人们关注。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无线心电遥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第一,该项诊断方法可通过中央机同时观察多个患者的持续心电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给患者的活动带来太大的限制,克服了有线监测的局限性。第二,在采用无线心电遥测过程中,可以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真实心律情况。第三,无线心电遥测的使用,能够实现长时间的记忆,目前已经实现了72 h的持久记忆和自动分析功能,针对患者的心电事件,可以进行自动打印,诊断准确率较高。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该项诊断方法能够贴合患者的诊断需求,对医师的判断也提供了较多的帮助。无线心电遥测与12 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相比,两种方法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符合率一致。无线心电遥测较24 h动态心电图更具及时性,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患者的心律变化信息,提高其救治效率。无线心电遥测图形具有准确性,戴伟川等人对远程实时心电监护仪与常规12 导联心电图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组ECG心率、P波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T波时限、QT间期及V2,V3,V5 导联,I导联及a VR导联的P波振幅、QRS波振幅及T波振幅等参数经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

目前,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该病是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随着心律失常患者的日趋增多,有效的诊断心律失常,可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护理、预后工作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心律失常中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7例患者接受院前小剂量胺碘酮片抗心律失常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余83例患者未接受院前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6.3±4.7)岁,其中心房颤动37例(阵发性24例,持续性13例),室性期前收缩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对照组男47例,女36例,平均年龄(56.9±4.7)岁,其中心房颤动43例(阵发性27例,持续性16例),室性期前收缩2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短期规律性应用胺碘酮,首剂静脉滴注150 mg负荷量的胺碘酮,10 min内注入;接着匀速静脉滴注1 mg/min持续6 h;如心律仍控制不稳,可每隔20 min,150 mg的量追加给药,最多追加3次,24 h药物累积量不超过2000 mg[2]。用药期间需定期按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动脉血压动态变化。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如果患者已转复为窦性心律,则转为0.5 mg/min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 h后观察。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按照以上治疗程序的基础上院前急救过程接受胺碘酮片0.4~0.6 g口服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治疗24 h后,早搏消失或早搏<10次/h则可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但症状仍存在,治疗24 h后早搏明显减少则可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抑或是呈现加重趋势,治疗24 h后,患者的早搏未见变化,甚至呈现增加趋势则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通过院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疗效显著提高,其中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无效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对照组7例患者出现轻度血压升高,5例患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轻度血压升高,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律失常抢救中胺碘酮是抢救药物的首选,胺碘酮能够充分的抑制心脏的钾、钠、钙等多种离子通道,从而降低了浦肯野纤维、窦房结自身的自律性以及其传导性,抑制复极过程而达到延长患者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控制心律失常的效果得到许多学者肯定[3,4]。但口服胺碘酮的疗效仍有分歧,因口服药物吸收到有效地血药浓度较慢、有效药量控制困难等。本研究中,院前抢救工作中经验性给予小剂量胺碘酮片有效地缓解了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了疗效。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的反促进及心室内的传导作用。

从不良反应来讲,本文观察组中1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这是一般药物都会存在的反应,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早期适当的口服胺碘酮治疗是非常安全的,院内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时剂量控制非常重要,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和血压监测,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5]。

综上所述,院前胺碘酮片急救治疗具有安全、疗效肯定等优势,值得急诊抢救工作中院前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评估院前胺碘酮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7例院前接受胺碘酮片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83例未接受院前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胺碘酮片急救治疗具有安全、疗效肯定等优势,值得急诊抢救工作中院前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片,院前急救,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詹贤章,薛玉梅,吴书林,等.多极标测在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6):424-430.

[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56-1071.

[3]卢文宣.氯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后预防复发的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1):8-9.

[4]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362-2363.

心律失常中 第7篇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效果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或非持续性室速处理不当、不及时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胺碘酮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一种主要药物[1],对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等可能具有改善预后的作用,我院对70例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治疗的70例有症状且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速,但不包括室颤)患者,其中男40例,女30例。患者年龄55~68(60.23±4.25)岁;病程0.2~8(3.2±1.2)年。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临床对本研究的两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包括控制心衰、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口服,3次/d,150mg/次,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口服,200mg/次,第1w 3次/d,第2w 2次/d,第3w 1次/d。胺碘酮片商品名为可达龙,由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疗程2个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观察,深入分析胺碘酮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

将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心率检查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或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率检查各项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无效: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技术资料及率的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情况,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QTc间期有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临床对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后,患者室早和短阵室速都得到有效的改善,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仅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有关人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胺碘酮能够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的纠正,且能够促进心室致颤阈值的提升,并且胺碘酮在临床应用中不会对患者的皮肤以及神经系统造成毒副作用,也不会造成心血管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或者使患者心功能发生恶化的现象。并且,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通过对本组35例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可以得知,治疗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7.14%,且QTc间期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现象,效果显著,安全性高[4,5]。

参考文献

[1]尹海平.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2(10):140-141.

[2]邝健,黄裕立,麦炜颐.缬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13(7):45.

[3]伍树潜,邓振波.胺碘酮、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6):1226.

[4]张煜,张清艳,金兆辰.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16(2):78-79.

心律失常中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于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出现心律失常,且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行电除颤治疗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电除颤治疗组各35例。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42~80岁,平均(62.85±6.88)岁;其中室颤20例,室性心动过速7例,房颤8例。单纯电除颤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年龄40~78岁,平均(63.05±7.20)岁;其中室颤19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房颤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 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对于室颤患者予非同步电除颤,初始以200J,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加至360J;室性心动过速及房颤患者于同步电复律治疗。所有患者均予胺碘酮150mg入20mL生理盐水静推,后予胺碘酮450mg入50mL生理盐水静点,根据患者心率决定静点速度。患者心率平稳后改用胺碘酮片0.2g日一次口服。 (2) 单纯电除颤治疗组:除颤方式选择及除颤方法同观察组,但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其他临床症状均予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转律成功患者的转律时间及转律成功率,同时对观察患者治疗2周内心律失常的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用SPSS统计学软件,(χ—±s)表示计量数据,用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表示计数数据,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电除颤治疗组转律时间及转律成功率比较

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转律成功患者的转律时间为(8.15±2.16) min,明显短于单纯电除颤治疗组的(15.65±3.20) 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转律成功率为71.43%,明显高于单纯电除颤治疗组57.12%,两组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电除颤治疗组治疗2周内心律失常的再发情况比较

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2周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2例;单纯电除颤治疗组治疗2周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4例,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两组比较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纯电除颤治疗组,两组比较,据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电除颤转律治疗可用于各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转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其是以电刺激终止心肌的异位搏动点,达到终止心律失常的作用。但是因其有着导致心肌损伤的并发症,虽然可有效的到达转律的效果,但是在转律后仍极易导致心律失常再次出现,作用效果不持久。胺碘酮虽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用药,其虽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它有着阻断钠、钾通道,非竞争性抗交感,降低房室结传导速度等多种作用机制,可多途径的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胺碘酮可广泛的用于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及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其疗效显著,作用较持久。电除颤治疗与本药联合应用,在增强转律的疗效同时,使转律作用更加的持久,降低了电除颤后心律失常复发率。

本研究显示,心律失常患者的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的成功转律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电除颤组,且转律成功率高于单纯电除颤组,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2周内心律失常的再发情况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也明显低于的单纯电除颤组。所以,心律失常患者的电除颤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可使用。

参考文献

[1]贾吉涛, 赵青, 程民.心律失常的急诊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4) :494.

[2]朱俊, 杨艳敏.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001, 6 (15) :365-367.

[3]曹克将.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询证医学[J].实用老年医学, 2005, 3 (19) :126-131.

警惕心律失常 第9篇

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

咨询电话:010-61785882 61789698

人的一生,时刻也离不开心脏的跳动。正常情况下,心脏依照身体需要,每天约跳动10万次左右,心率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每分钟发出60-100次激动,故正常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当心脏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时,可以引起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以及传导阻滞等,这些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心跳不规则。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很常见,为了维护身体的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心律失常的常识有所了解。

心脏发生心律失常时,直接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继之造成大脑以及全身各脏器缺血,会产生一系列症状。程度较轻的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仅引起心悸不适及心跳失落感,对人体不产生明显影响。但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率过分缓慢或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则可伴有明显的心悸、胸闷、气急的感觉。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发生时心脏无法搏血常危及生命,被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此时需要迅速予以抢救。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呢?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心律失常,这是导致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多见。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过多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还有按压颈动脉窦、恶心呕吐等会干扰神经调节功能,影响心脏跳动导致心律失常,此类情况临床也较为常见,这些往往都属于生理现象。感冒、扁桃体炎、菌痢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这往往与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炎有关。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等代谢性疾病、缺钾或血钾过高等电解质紊乱,也可干扰心脏正常跳动。有上述情况者均属心律失常高发人群,应多留意心跳。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青壮年健康人群单纯由过度疲劳、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心律失常,若仅仅是偶尔发作且每次持续时间很短、症状较轻,则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避免;但若发作频繁、症状较重,也需适当应用药物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心律失常也比较容易发生,其症状也会比较明显。心律失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脏病症,有的无碍健康,有的会导致严重后果。那心律失常的症状都有哪些表现呢?

少部分人发生心律失常时,无明显症状,只有在心电图上能看出来。这种心律失常往往属于正常的现象。

大部分人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体出冷汗等表现。

少部分人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此时心前区会剧烈疼痛、抽搐、晕厥或者猝死。这种情况危急,需要时刻提防。

对于以上三种心律失常的症状,需要及时辨别,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可确诊大多数心律失常,临床上最常用。通过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的不同导联图形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心律失常的性质、部位以及发生机理,目前人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阵发性,普通心电图记录时间又较短,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进行24?48小时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大大增加了捕捉和分析心律失常的机会。若还不能发现,此时需要作食道心电图,食道调搏甚至心腔内心电图研究才能确定。

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并不与症状完全一致,感觉重的不一定严重,感觉轻的不一定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否严重、是否危险、是否需要治疗,人们不能凭感觉盲目判断,出现不适后应尽快就医,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以防发生严重后果。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心律失常中 第10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心电监护的患者,其中男性843例,女性1257例,共2100例,共监护5213病人日,平均每人监护2.48天。

1.2 监护方法

所有病人于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心电监护,监护时采用标准电极安装方法,设置好各监护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1.3 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

所有的病人都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分析诊断,并发出诊断报告。

2 结果

2.1 病例临床特点

本研究共收集2100例患者,其平均年龄(61.9±10.4)岁,其中冠心病389例,高血压1028例,心力衰竭385例,其他298例。

2.2 恶性心律失常

共有各种心律失常1785例,其中恶性心律失常包括:

2.2.1 窦性恶性心律失常

共26例,其中(1)频发窦性停搏:共6例;(2)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白天心率<40~45次/分):共8例;(3)频发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共3例;(4)频发>2.5~3s长间隙:共9例。

2.2.2 房性恶性心律失常

共34例,其中(1)极快室率型心房颤动(心室率>180~200次/分)常伴有预激综合征:2例;(2)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32例。

2.2.3 室性恶性心律失常

(1)频发室性早搏:共有221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4次/分111例,二联律97例,三联律13例,可见"R ON T"现象6例,1例出现"R ON P"现象,并均引发室性心动过速。(2)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共有23例,检出短阵室速134阵,其中24h内发生大于10阵的有3例,2~10阵的有17例,1阵的有3例。(3)尖端扭转性室速:其中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1例,继发性Q-T延长4例,多由于与低血钾相关。(4)室性扑动、室颤:共3例,其病因均为冠心病。

2.2.4 其他类型的恶性心律失常

高度、几乎完全性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共19例,其中两例伴有阿-斯综合征发作。

3 讨论

心律失常按其预后来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器质性心律失常和功能性心律失常,平常对于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无创检查技术为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但是普通心电图常常由于检查时间过短,无法记录一些阵发性心律失常。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是普通心电图极为有益的补充,其对于阵发性心律失常[1],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动态心电图也仅仅检查24小时,并且无法实现实时监测,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时,患者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采用的中央监护系统是一种多床位、多生理参数集中监测的无线智能化监护系统,其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又可以72小时回放,监测时间远远要大于动态心电图,因此,其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率要大于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大致有良性心律失常、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和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是指致命性心律失常,通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对于恶性心律失常需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一些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常在发作之前无明显预兆,故难以及时发现,而应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其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明显大于动态心电图[3,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2100例心电监护的报告,发现通过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室颤,还有一些间歇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本研究共检出恶性窦性心律失常26例,恶性房性心律失常3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52例,特别是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发作凶险,如不及时处理,患者预后很差,经过无线心电遥测监护,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抢救,尽最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其临床意义要远大于动态心电图。

综上所述,无线心电遥测监护是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将在将来具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京生.1124例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35~3436.

[2]鲁端,黄元铸,等.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7~58.

[3]田路,王桂花.1200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207,4(16):1685.

上一篇:基础办公设施管理论文下一篇:控制钢结构焊接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