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区范文

2024-07-20

绿色生态住区范文(精选12篇)

绿色生态住区 第1篇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 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期望, 已从扩大居住面积为主, 转向以选择舒适、安静、私密、方便的生活环境为目标。但大多数人都有住房隔音不良的体验:晚上需要休息时听到了隔壁邻居朦胧的讲话声、隐约的电话铃声、楼上的唏唏嗦嗦的脚步声、冲马桶的哗哗声、水龙头的振动声等等, 这些不良声环境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 住宅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22006年我国声环境状况

2.1 区域环境噪声

对我国378座市 (县) 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测试结果如图1-1所示, 其结果显示:则与2005年相比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好上升2.9%, 而重度污染的城市占总体比例下降0.6%。

112座环保重点城市 (未包括遵义市, 以下同)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47.0dB~62.7dB (A) 之间, 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54.5dB (A) 。

从图1-2中可看出, 2006年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超过1dB (A) (含1dB (A) ) 的城市有17座;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上升超过1dB (A) (含1dB (A) ) 的城市有11座。

2.2 道路交通噪声

对我国398座市 (镇) 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 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8.0dB (A) 的城市229座 (占57.5%) 、68.0dB~70.0dB (A) 的城市124座 (占31.2%) 、70.0dB~72.0dB (A) 的城市34座 (占8.5%) 、72.0dB~74.0dB (A) 的城市7座 (占1.8%) 、>74.0dB (A) 的城市4座 (占1.0%) 。

对112座环保重点城市道路总长度约13068公里监测, 测试结果: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1.1dB~74.7dB (A) 之间、道路交通噪声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68.1dB (A) 。其中2 959.2公里路段等效声级70.0dB (A) , 占监测路段总长度的22.6%。

从图1-4中可看出2006年112座重点城市中, 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增加超过1dB (A) 的城市8座, 较上年降低超过1dB (A) 的城市21座。

2.3 城市功能区噪声

对我国168座城市开展功能区噪声监测, 测试结果如表1:各类功能区监测点位全年昼间达标3 163点次、达标率占昼间监测点次的82.2%;夜间达标2 504点次、达标率占夜间监测点次的65.1%。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 3类功能区好于其他类功能区。

从以上的2006年中国声环境状况显示, 声环境状况总体有好转趋势, 但形势仍不乐观。

3 居住建筑声环境受到破坏主要表现

3.1 交通噪声日趋严重

城市干线、高速公路、轻轨线路越建越密, 交通要道附近因出行方便, 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据2006年北京市环保局统计, 北京受交通噪声干扰的居民小区达40%之多。随着城市的发展, 机场、铁路、航运等噪声干扰日益显著, 出现因机场扩建、铁路提速、码头航运等噪声困扰居民的事件屡见不鲜。

3.2 住宅墙体、楼板的隔声质量有下降的趋势

住宅建设中禁止使用粘土砖 (俗称红机砖) 以保护耕地, 转而采用新型的轻质板隔墙, 墙体越轻, 隔声性能越差, 造成诸多严重影响居住的私密性的隔声问题。多数住宅没有使用专门的楼板垫层处理, 导致钢筋混凝土楼板隔绝脚步声、跑跳声、拖动家具等撞击声的能力差, 加之房间面积变大使楼板面积也增大, 楼板更容易振动, 还有楼板内可能埋有电管、网线管、采暖管等大量管线, 空洞增多, 质量减小, 楼板隔声问题相当突出。

3.3 住宅配套设备噪声有增多趋势

电梯运行声, 地下室水泵的嗡嗡声, 空调室外机的转动声, 楼内供暖机组的振动声, 通风机的呜呜声, 变压器的蜂鸣声, PVC下水管道的冲水声, 发电机的轰鸣声, 地下污水泵排水声, 水龙头用水时的水管吱吱声, 关门时的咣当声等, 使人们的安居环境受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3.4 居住区内环境噪声问题

如附近工地夜晚的施工声, 楼下底层商铺夜晚营业的喧嚣声, 居民区内深夜还有酒吧内的喧闹声、迪斯科舞厅的噪杂声等。居住建筑声环境质量问题依然在不断涌现, 如何确保居民享受所应有的安静的权利呢?

4 创造绿色居住的声环境

现在城市住宅的隔音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关住宅隔声、环境噪声的投诉日益增多, 那么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如何将外部的噪声屏弃于外?如何将内部的噪声降至最小?

4.1 建立完善的住宅声环境检测标准

目前, 国家发布的住宅声环境检测标准已经相当完善, 它们是住宅声环境质量的监督哨和守护神, 其中包括:《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 (GB/T17247-199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3096-1993)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12525-1990) 、《民用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GBJ75-1984) 等等。国家采取了法制的方法逐步保护住宅声环境, 力图为人民群众提供安静、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家园而创造条件。

4.2 规划与设计时注意防噪

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时尽量不要选择交通主干线的位置, 一定要在交通干线附近建住宅, 最好建在马路南侧, 在建筑设计中采取动静分区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 将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设计在北面隔挡噪声, 而卧室、起居室设计在南面, 即可保证采光, 也可减小噪音干扰。

并针对小区楼房现有窗户隔声量 (约22.8dB (A) ) 不高的现状, 在朝向道路一侧的房间可以改装隔声窗, 安装良好的高质量隔声窗可以提高5dB~10dB (A) 的隔声量, 这对降低居室内的噪音有明显的效果。

同时还可增加阳台, 通过测试, 1.1 m高实栏板阳台具有1dB~2dB的降哭噪量;1.1 m高实栏上沿外挑25 cm的阳台具有1.5dB~3dB的降噪量;在1.1 m实栏板上沿外挑且底板做强吸声吊顶的阳台具有2dB~5dB和降噪量;这种做法既防噪又美观。

4.2 对建筑构件隔声措施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合理选用建筑围护结构构件, 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 确保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应小于或等于75dB。

4.2.1 墙体

声波撞击到墙体一侧后会引起结构的振动, 振动的墙体又会将声音辐射到另一侧去。如果使墙体变重 (可以较好地抵抗声波) 或减少两面墙体之间的耦合 (这样会降低结构的一致性) 都会降低振动, 提高STC隔声量 (也就是透过墙体的声音变少) 。那么, 从实际情况来讲, 如何在两个单元房之间做一堵理想的分户墙呢?最重要的因素是:足够的重量、墙板之间的隔离、墙体的空腔吸声。对于更好的隔声, 需要更大的重量和更多的隔离。更多的重量意味着使用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在密度方面, 同样厚度的混凝土, 重的比轻的隔声性能好。

4.2.2 楼板

对于地板结构同样需要考虑重量和分离两方面的问题。如果重量足够大, 水泥面层或水泥板以及抹灰层能够提高隔声性能。薄而轻的面层 (例如找平层) 本身不会增加很多隔声性能。地板上部大质量的面层能够提高隔声量并减少撞击声的传播, 如果面层与结构层分离或弹性支撑效果会更好。

4.3 空调机常规的降噪方法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居住空间尽量不与空调机房、电梯间等设备用房相邻, 减少对有安静要求房间的噪声干扰。如果居住空间不可避与空调机房, 则要采取降噪方法

1) 可使用普通透气金属隔声障板对空调机组周边进行围挡, 一般可以降噪10dB~15dB。

2) 对空调机组使用隔声小室, 隔声小室的隔声量应大于40 dB, 内部设置吸声材料, 并采用强制排风, 进出风口处采用迷道消声处理, 并严格注意隔振的弹性安装。

4.4 对水管防噪措施

水管噪声 (往往是别人家的水管) 是大多数住户公寓的公害。这个问题不是空气声产生的, 而是水管振动的能量传给了结构所引起的。此外材料性质不同对能量的传播阻抗系数有影响。例如铁铸管材与PVC管材相比, PVC管比铸铁管对能量传播的阻抗小, 水压越大时PVC管产生的噪声就越大。要解决水管噪声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 将管路所有与墙刚性连接的位置全部断开, 改用弹性减振连接, 切断振动的传播途径;二是, 采用能量传播阻抗大的水管并换静音水龙头。

要解决噪音的问题, 我们要区分出究竟是那一种噪音引起的, 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5 结语

诚然, 住宅声环境的改善是综合性的, 不仅包含隔声降噪技术措施, 还关系到土地开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协调工作, 努力解决这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设计员和施工员作为住宅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有义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以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将住宅声环境问题重视起来, 在保证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 将住宅建设得更舒适、更私密、更安静。

摘要:大量宜居住宅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是噪音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住宅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要解决噪音的问题, 我们要根据相应的法规和标准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从而在居住建筑中创建绿色的声环境。

关键词:住区,绿色,声环境,噪音 (声) ,隔音

参考文献

[1]柳孝图.《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二版.

[2]惠劼张倩王芳.《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叶青卜增文.本土、低耗、精细.建筑学报.2006年11月

[4]2005、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2006年

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第2篇

结课作业

题目: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学院:建筑学院

居住区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大力发展,各类打着“生态居住区”旗号的设计层出不穷。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居住区?如今的生态居住区发展如何?真正的生态居住区是什么样的?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居住区 生态 规划设计

前言: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潮流之中,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条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消耗掉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据初步测算,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建设用钢量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的总能耗就将达到我国总能耗的37%左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引入到居住区的设计之中。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区,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体系内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居住区最新研究的探讨,研究生态居住区建设的最新成果。

国内居住区生态设计

国内目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绿化景观、节能环保两方面的措施。

1.绿化是让人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在我国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中,对于绿化率的要求十分明确,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类条文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率有各自的要求。总的来说居住区的绿化主要有丰富市民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防灾避灾、保持坡地的稳定性等作用。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目前更多的设计侧重于对立体绿化的研究,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这些方面的绿化措施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目前居住区绿化大力发展的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仪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间,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在我国的居住区绿化规划中不注重地域性。由于各种原因,崇洋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位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使用者的住区,其绿地景观环境的设计却大同小异,以致很难看出地域性的差异。同时,外来植物往往不太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的养护要花费较大的代价。我国当代城市设计有很多是借鉴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欠缺,缺乏主流意识。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处境,把握好未来走向,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和转型创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格局,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构建住区文化价值。让居民在感官上,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上,通过生理的感受上升到精神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

2.居住区设计中的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

2.1太阳能利用: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小区内,许多住宅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单的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为家庭提供热水。考虑到住宅能源的消耗占总能耗的1/5-1/4的比例,所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小区的能源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在许多小区,太阳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照明,但是让太阳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基本用电还有待探索。

2.2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的水、电、气、热出发,以及各类建材、制品的节约出发。新型材料的利用能有效的调节建筑室内的温度,夏天能够很好的散热、冬天能够很好的保温。所谓生态的住宅就是要满足“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要求。

2.3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发展纯净水入户、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水的高效利用,其次是对于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

2.3.1高效利用水:

(1)各有所用的原则。就生活用水来说,饮用水当首属一类消耗用水,而清洁用水则属可循环利用的二类再生水,而冲洗用水就属于三类消耗用水。(2)积极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设备和措施。

我国目前的小区规划中,节能环保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因为往往节能环保所投入的代价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更多的开发商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价格昂贵的节能环保材料。其实,这对于节能环保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研发机构要尽快研制出成本低的产品。

国外居住区生态设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致力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生态居住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方面,种植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绿化还有真正的经济效益;使用清洁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维护原生环境。

第二,社会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提供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使每个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鼓励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和收入者的团结。

第三,文化方面,尊重不同方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方的言行;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国外的居住区设计主要有一下的一些特点:1.公用设施:社区居民可以共享几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还有一些共享的设施,如洗衣房、儿童娱乐室、青少年娱乐室等。各居民家中不再设有洗衣房和车库,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多余的房间。社区每周聚餐,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只需付少许的费用即可参加。2.邻里设计:门廊、小路、院子等半私密的社区空间促进了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院子中玩耍的儿童。3.居民参与发展:社区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4.居住者自我管理:居民都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把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中心城区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作为一个生态居住区的案例来分析。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规划是一个有 800~1000居民的居住、商业、文化混合功能开发案,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改良生态环境的目标:

1.在原本被污染的场地上种植植物改善土壤环境,把原来工厂留下的烟囱作为地下车库的排风口。

2.住在用节能的连立式为主,用太阳能满足室内的供电要求。

3.通过收集雨水和灰色水阻止水的流失,把屋面排放下的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收集池,经过处理之后利用。几年之后,管道的输入水为零。4.提供公共交通代替私人交通,减少废气的排放,节约能源。

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的研究有很多已经落到实处,他们更注重于切实的人文关怀和细节。把人的生活融入到设计之中,让居住在里面的居民与设计师更多的互动。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太切实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后期费用去维护。太多的人为参与让居住区的自然氛围不足。太过于智能化的设计让居住在里面的人的一些本能意识退化。

总结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之下,生态居住区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生态居住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我们还欠缺很多。在国内大部分开发商和居民认为生态居住区就是绿化多的小区,所以,经常会出现的生态小区都片面地强调绿化率。虽然这样的小区建成后可能是绿意盎然,但实质上生态效果却不好。我们对于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绿色”上,事实上真正的生态居住区不仅仅靠绿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从小区的规划、建筑的设计、绿地的建设上都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来考虑。,其技术策略是对建筑设计规划、住宅声、光、热以及风场等诸多技术整合后的结果。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国外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国内一些生态居住区项目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能付诸实施,就是因为缺乏利益的参与,纯粹的理念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如果能吸引各方利益团体加入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生态居住区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国外的生态小区更多的考虑到了人参与的要素,设计为人服务,让人真正生活在其中。而国内的小区对于人的考虑还很欠缺,很多设计完全不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做出有我们地区特色的生态居住小区。

居住区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第3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

一、居住小区的生态理念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最大要求首先是要保证人的健康,使人的生理和精神上都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上。那么作为环境设计人员,在设计小区环境时就不能只是出于艺术和视觉的追求而弄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要本着对人们健康负责的态度,将生态环境的理念引入设计当中来,积极为人们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小区环境,从而实现自然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调剂功用。

二、居住环境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

伴随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来自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的各方压力令人们逐步转变了对居住区生活环境的要求,由以往单纯的追求艺术形式与景观视觉效果逐步转向重视居住区生态环境功能,倡导环保生态的绿色生活理念并倾向于贴近自然的生活气息。由此可见在设计居住区环境实践中只有促进社会、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平衡,才能真正令城市生活实现良性的生态发展与循环,只有以生态学科学原理为基础核心,树立多重目标,促进经济完善,才能令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真正朝着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不断迈进。

三、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不符合人和自然的共同需求。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还是舒适,其次才是别的东西。所以在建设小区时不能出于形式美而忽略它的实用性,要保证它是符合人和自然的共同需求的。好比本来是用于人们健身的场地,你却偏偏设计个喷泉或雕塑进去,既浪费空间也和主题不搭,同时还花费不小,可谓毫无意义。

2.不符合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自然资源的原生态其实是最大的审美,这也是为何原生态的东西逐渐变得流行的根本原因。但是有些居民因为审美观的扭曲而一味追求表面的美学效果,反而将本该保留的原有景观和地形特征毁坏掉,既失去单纯的美感,又对自然造成新的损伤,非常不可取。

3.不符合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树是环境绿化最该有的设置,因为树的功用很多,既可防风,又能护尘,还可净化空气等。然而却在很多的居住区内被轻视,而代之以草丛。这样本末倒置的设计,导致绿化模式过分单一化,违背了自然规律。

四、生态环境建设之法

1.建设绿色环保居住区。倘若居住区靠近污染区或位于交通密集的地方,那么就要选择适宜的植物来构建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使之成为抵抗污染的天然屏障,让其吸纳有害气体和粉尘并消减噪声,降低污染带来的伤害和嗓音带来的不适,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根据测试,科学家发现杨树、女贞、香樟等具有很强的减噪功能,而夹竹桃、蚊母、八角金盘、珊瑚树等其降噪功能也不弱。倘若顺着地形栽种此类植物,使之在起伏间形成“隔音谷”、“吸音坡”,那么降噪效果将会因此而更加明显。

2.创造保健型绿色居住区。居住区自然以人为主体,所以在居住区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然后再从养生、保健、怡情等角度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各式各样的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居住环境,使之看起来赏心悦目,同时也能使看到的人心绪平和下来,不急不躁,非常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维护。一旦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其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会得到缓解和释放。同时,植物所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人们对疾病的免疫力。

保健型植物生态群落应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为了使生态植物群落更为和谐和稳定,可以将乔、灌、虅、草等按照既美观且能长期共存的原则来合理构建。在小区场地内,针对儿童可以设置游戏场,针对中老年人可以设置体育器械及用于下棋和读书、看包等活动的设施。不同的植物会散发不同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对人的健康进行保养维护。因此要在健身场所的周围合理种植一些植物,如松柏类植物来杀死病毒、细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如种植樟树等来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痛;再如种植银杏林来缓解人们的胸闷心痛、痰喘咳嗽等症状。

3.维护居住区环境生态平衡。下雨时,尤其雨水较大时,就会形成水涝,水涝会将小区的污染物冲到各个地方,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下雨时可在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已然设置妥当的前提下将区内的雨水径流集蓄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让雨水回灌地下来减少水涝。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渗透井、绿地、渗透池等措施来促进雨水的渗透,规模大小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这么做的好处是即能使地下水资源得到补充涵养,又可以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带来的困扰。而通过径流带入水体的污染物也可利用表层植被和土壤净化功能来减少,从而使环境净化。

4.改善居住区生态功能

4.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一种综合性现代技术,它将建筑技术和绿化艺术合二为一,使城市建筑空间与绿色植物完美结合,使传统的地面绿化上升到立体空间。屋顶绿化能够在夏季对建筑物隔热,在冬季对建筑物保温,进而保护建筑物。同时,屋顶绿化还可以将雨水截留,既节约了用水,有节省了资金投入,可谓一举双得,非常适合在当下的这个全世界普遍缺水的情况下大力推行。其具体表现为:下雨时,部分雨水被截留,城市的排水难的问题因此而缓解,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因此而节省;截留的雨水被储存下来供自己使用,并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扩散到大气中去,进而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4.2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可以分为附壁式,篱桓式、棚架式、立柱式、悬蔓式,阳台窗台绿化等形式。垂直绿化有助于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它可以弥补其他绿化措施的不足,使绿化更有层次。它是通过利用介质物体的表面,来向物体索取绿化空间。通过垂直绿化,既可以节约土地,又能增加绿量,还能使小区的丑陋之处得以遮掩,让本来呆板、枯燥的物体看起来更富有活力。

五、结语

居住区是人类生存的基地,因此生态化的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和建设必须符合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把注意力转向保护环境的自然性和生态性等方面,将生态学与居住区环境相结合,实现居住环境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2011

[2]任东威.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浅谈绿色生态居住区的发展 第4篇

1 绿色生态居住区的现状

近年来, 尽管生态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但与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相比, 绿色生态居住区的发展仍显得十分缓慢。

事实上的“生态”不仅仅是指室外小区环境的“绿色”, 不是依靠多绿化就能完全解决的。它需要用系统化的思想解决从小区规划、单体设计到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环节, 其技术策略是对建筑设计规划、住宅声、光、热以及风等诸多技术整合后的结果。基于当前概念上的含糊和认识上的混乱, 非常有必要在绿色生态住宅思想的指导上, 对现有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地说, 就是从专业角度出发, 评价居住区的声、光、热和节能效果, 以及居民居住在其中的健康、舒适满意程度。并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进行研究, 制定出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其内容应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景观系统方案评价等。

2 绿色生态居住区开发的误区

现在绿色居住区开发还存在这一些误区:一是误认为绿色生态住区就是多种花草、树木的绿色园林式住宅区。绿色生态居住区除了自然景观, 还有环境保护, 实行防污、排污、治污, 甚至使用无毒害、无污染、节能的建筑材料, 这其中的有些材料和设施本身不一定是绿颜色;二是误认为建绿色生态居住区就是建高档豪华住宅小区。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区, 要从以人为本出发, 营造一个自然、环保、健康的居住环境, 既面向中等、中高收入居民, 又面向广大中下收入阶层。三是误认为占地大, 容积率低才能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区。片面追求住区大规模, 低容积率, 绿化空地大, 楼宇间距宽, 忽视绿色住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四是误认为洋建筑就是绿色的、生态的。不少新开发的住宅区崇尚欧陆风格, 并将此作为楼盘的卖点, 但相当多照抄照搬西方的建筑舶来品。其实我国北方的四合院, 南方的家围屋, 不仅有合理的通风、采光和活动区分工, 而且充满邻里亲情, 使居住区居民有浓厚的归属感。如果把国外好的东西与我国这些优秀的建筑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可建成既有个性特色, 又贴近置业者需求的、有利于增进居民身心健康的绿色居住区。五是误认为绿色居住区只能到空气比较清新, 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城区或城市郊区开发建设。其结果是, 在这些规划相对滞后和基础设施不够配套的地区, 涌现一个个规模较大, 封闭式的、配套小而全的新住宅区, 形成了发展商因建大住宅区而办起了小社会的现象, 个别城市政府也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忽视老城区的改造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而且造成新的耕地占用。

3 推行绿色生态居住区势在必行

3.1 居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意识

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实际上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 人类为自身的生存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对自然客体妥协的发展模式, 是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驱动力相互制衡的发展模式。显然, 可持续发展模式, 必须建构以生态思维为显著特征的社会环境伦理基础, 这是可持续发展能否真正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 生态思维是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可能性的重要思想观念。通过宣传、呐喊, 去制造一种声势, 形成一种氛围, 使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到, 提倡生态意识, 目的主要是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3.2 居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设计

3.2.1 居住环境控制。

居住环境除了满足美观、舒适、自然通风外, 还应重视建筑的声学、光学、热学等问题, 以良好的隔声、防噪音能力以及充分的自然采光的应用、以高效的保温隔热效果来提升住宅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 在设计上, 尽可能优化设计、尽可能节约资源,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布局。

3.2.2 绿色环保新型建材。

对绿色环境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 通过对绿色建材的开发、推广、应用,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相当大的意义。

3.2.3 水资源再生利用。

我们在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 就要注意生态形体、空间设计, 在建筑内设置水贮存系统。收集雨水, 经过处理后进行再次使用。通过水资源的分级使用达到再生目的。

3.2.4 环境绿化。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绿化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这里所讲的环境绿化, 不应再是简单地栽树种草, 而应尽可能做到春有花, 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乔木、灌木、草坪高低参差交织在一起, 充分满足崇尚田园生活的现代化人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摘要:主要论述了绿色生态居住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指出了我国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存在的误区, 对绿色生态居住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关键词:绿色生态居住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虞金龙.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探讨与实施[J].园林, 2002 (1)

[2]冯敏, 赵瑞峰.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J].生态经济, 2011 (9)

绿色生态住区 第5篇

摘 要: 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功能及特征, 结合城市景观与建筑的规划设计思想, 为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途径。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居住区;景观设计

0 前 言

居住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 每年新增住宅约占城市房屋增量的70%以上, 住宅投资约占城市建设投资的30% 以上。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 住宅作为商品推向了市场, 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住宅都是城镇房地产投资的重点。面对日益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 市场竞争越加激烈, 许多开发商不仅对建筑本身下功夫, 还把营造优美宜人的景观作为卖点以带动楼盘销售, 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 居住区景观建设方兴未艾。

居住区的建设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整体风貌, 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 其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 区域用地性质和指标控制都得到较好的执行, 但在居住区的景观方面仅有绿地指标进行规划控制, 并没有具体的措施, 更多的是由各住宅项目附带完成, 这就造成了居住区景观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孤立性。很多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规划和建筑设计脱节, 往往是在房屋体量形成之后才另作景观设计, 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注意力停留在视觉观赏的表象, 更多地注重构图美观, 形式丰富, 而对于居住区景观重要的生态功能却较少考虑, 对居住区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的联系更极少涉及。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在生态学上, 景观被认为是具有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生态学单位,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 有相似形式重复出现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H eterogeneity)的区域。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生态规划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 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 尤其强调景观格局与水平运动和流的关系

(Forman,1995)。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包括绿地景观建设和景观廊道建设, 对二者的规划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 增加城市景观多样性,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道路廊道所带来的种种环境影响, 将城市内部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植被版块连接起来, 有利于各版块中物种进行迁移。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 能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弥补现有设计体系的不足。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功能及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居住区景观具有生态功能、空间功能、美学功能和服务功能(表1), 其形态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地面、植物、水体、小品等, 景观生态建设强调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重视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因此, 要充分发挥景观的各项功能, 各构成要素必须 表1 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功能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特征

2.1 人类活动影响的主导性

居住区是城市中人群最为集中的区域, 由此决定城市居住区景观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景观的形式和内容都由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而进行选择决定, 建筑和硬质地面在整个居住区景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植物、水体等处于辅助地位, 人类活动影响的主导性使居住区景观的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但人类活动也可以对景观单元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引入良性循环。

2.2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城市居住区景观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系统中的主体——建筑属于高能耗实体, 物质流入和流出量都很大, 而绿地和水体在生物结构和多样性方面都存在不足, 缺少自我修复的能力, 难以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 居住区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外界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补充才能维持相对平衡。

2.3 景观单一性和封闭性

居住区景观主要由建筑版块和绿地版块构成,其面积、边界和内容受城市规划限制, 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形态, 尤其是绿地版块, 受到城市道路和区域建筑的双重阻隔, 景观破碎化和封闭性特点并存, 这使得在城市景观中占大量比例的居住区景观未能发挥应有的生态作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思想

3.1 景观的整体性和连通性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具有整体性, 除了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的河流、湖泊、湿地、绿地等自然景观, 还要把人工景观纳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中, 使规划建设的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网络格局。城市交通道路及绿化带是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人工廊道, 而自然廊道则以河流、植被带为主, 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利用城市的自然廊道效应与人工廊道效应相结合, 将自然廊道体系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形成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相间分布的星状分散集团式景观格局, 可以有效地主治建成区摊大饼式发展所造成的生态恶化。

景观连通性对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影响。利用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形成的网络, 将居住区景观版块与廊道相连通, 结合公园绿地版块、开放水面、植物群落等自然景观要素, 并与郊区绿地基质连通, 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网络, 这既能改善城市高密度和硬质化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生物廊道功能, 连通的景观网络还有利于创建丰富的空间景观。

3.2 景观的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 包括版块、类型和格局多样性。在居住区设计中, 建筑的位置、体量、形式应当与城市景观网络结合, 打破对地块内部的限定和围合, 通过开放边界、地层局部架空等手段使区域绿地版块与建筑版块相互渗透, 既丰富了空间视觉景观, 又增加了景观多样性,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景观的生态功能。

3.3 景观的多重价值与文化关联

景观具有经济、生态、美学价值。居住区不仅为人们提供居住的空间, 改善人们的生活

环境, 优美的景观还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和精神享受,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增加房屋的经济价值。同时, 景观的外貌可以反映文化准则, 文化习俗强烈地影响着居住地景观的空间格局, 人们对景观的感知、认识和评价, 直接作用于景观, 同时也受景观的影响。尊重居住区景观的文化传统, 是形成景观特色和保证城市文化传统沿承的重要原则。

3.4 景观的公共性

居住区设计受到传统建筑院落式空间组合方式的影响以及居住安全方面的考虑, 大多采用围合式的布局, 围墙围合的封闭式景观既阻隔了与城市景观系统的联系, 也造成区域外部景观的单调, 从而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破墙透绿、营建公共绿地, 这不仅是对机关学校的要求, 也应该是对居住区的要求。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

4.1 纳入城市整体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居住区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 有利于形成较为均质的城市景观网络结构。在城市整体景观生态规划中, 将居住区景观形成的版块, 通过道路、河流、绿地等廊道将其连通, 形成紧密相连的绿色景观网络。

城市居住区是由人工干扰版块形成的镶嵌体。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版块的大小、形状、密度以及分布构型都是影响基本生态过程的空间格局参数, 在一定区域内, 最佳景观是一个带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 因此, 居住区景观规划中宜合理设置建筑、绿地的位置、形状、尺度、数量等, 形成不同粒径的版块, 控制尺度, 以避免景观多样性随尺度的增大而减小。具体规划措施上, 在居住区与城市道路之间设置较大的城市公共绿地作为景观核心(绿心),居住区内各小区之间设置区域公共绿地作为次中心, 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设置社区公共绿地作为补充, 不同等级的绿地与道路绿地廊道、水流廊道等相连, 共同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 从而增强景观的异质性。

4.2 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包含了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包括不能改变的因素, 如河湖、山脉、草原、平原等自然地形及雨、雪、风、阳光、温度等气候因素, 以及可改变的因素, 如溪流、树林、植物的生长和消亡等。对待这些自然要素, 既要尊重原有的地貌环境, 又要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设计时对不可变的因素尽可能巧妙地使其成为设计中有机组成部分, 对可变的因素则根据其存在合理与否进行取舍与修饰。在平面功能分区时, 应分析气候、四季日照、光影变化、风向、噪音源以及建筑对场地的不利影响等, 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景观元素进行配置, 如植物的选种和栽种, 阴影区尽量选择耐阴的植物, 噪音区选择高大的乔木和密集种植的灌木以阻隔噪音, 活动区和建筑附近选择冬季落叶的乔木, 以满足夏季遮阳、冬季透阳的要求等。

4.3 居住区景观形态构成要素设计

4.3.1 建筑的边缘

景观的边缘对生态流有重要影响, 景观元素的边缘部分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对通过它的生态流进行过滤。居住区景观的边缘由建筑和绿地组成,由于建筑的边缘具有实体性, 对生态流起到阻隔作用, 因此, 通过改变建筑边缘形式以增加建筑与绿地的边缘区, 增强建筑与绿地的融合。

(1)建筑避免“屏风式”布局, 凹凸多变的住宅平面同周边场地间产生大量的边缘区, 增加边缘长度, 加强建筑与场地的融合。

(2)住宅的设计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各单体以廊联系、利用阳台、屋顶花园造型等手法, 不但可以改变建筑外观沉闷、千篇一律的弊病, 还能够有效地建立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使绿地渗透进建筑, 变平面联系为立体联系, 使绿地版块与道路绿色廊道连通起来, 并改善居住区的自然通风条件。

4.3.2 植 物

植物是居住区景观中最能发挥生态作用的构成元素。居住区植物配置应结合区域自然条

件, 模拟自然界的植物群落,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乔、灌、草三层复合结构, 以本土物种为主, 适当配置外来物种, 增加生物多样性, 对植物四季的形、色、花、果进行搭配, 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群落结构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4.3.3 水 体

由于水体具有亲水功能, 能够丰富空间构图, 增加视觉景观效果, 因此, 居住区中的水景设置成为普遍现象。然而, 人工水体在景观中多侧重于构图和视觉效果, 极少考虑其生态作用, 也没有将其纳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中去, 这就造成水景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情况。

(1)水景的设置应结合城市水系, 如临湖、临河居住区, 可与河湖管理部门协调, 引入自然水源, 进行人工湿地景观设计, 进行生物过滤后再将水送入自然水系, 这样既能营造居住区内的水景生态环境,又不会过多占用自然水源 , 还能利用河流廊道将居住区景观版块与城市景观系统相连通。由于引入活水, 也避免了水景后期水质恶化的弊病。

(2)没有自然水源可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设置,在水源上应利用收集雨水和中水回用, 建设生态驳岸和生态水底, 避免几何式构形和硬质水底, 水体周边与绿地结合, 尽量减少硬质铺地, 以增加雨水的渗透, 对水体形成一定的水源补充;建立循环水系统,避免死水景观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利用水生植物和动物加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图4),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值得借鉴, 传统园林中的水景模拟自然的生态环境, 与植物、建筑有机结合, 形成水域生态系统,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生态效应。

4.3.4 道路与铺地

居住区景观中的道路与铺地属于硬质版块, 当其面积过大时不利于绿地版块发挥生态效应, 因此,应尽量减少道路与铺地的硬质化, 步行道和停车区的铺地可采用透水性的铺装方式, 边缘栽种乔木遮荫, 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减少硬质地面产生的热反射, 以改善居住区内的小气候。

4.3.5 构筑物与小品

构筑物与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实用功能,对建筑和植物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经过精心设置,在居住区内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结 语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 城市居住区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 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的重要区域, 在其规划设计中, 既要考虑环境的景观效应, 又要考虑环境的生态和文化效应, 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保证城市景观的协调有序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反馈调控过程, 对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研究, 是为了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 无论对设计者、公众还是政府决策部门,在社会多层次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和相互协调下,使城市居住区景观这一重要的城市景观在设计和建造中更多地以环境为重, 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参考文献:

奥运村:国内首个“绿色居住区” 第6篇

记者:徐总,中央提出了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请问作为奥运村工程的副总指挥,您如何理解这三大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又是如何贯彻落实的呢?

徐亚柯:远在2001年,中国政府在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中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王岐山市长在视察奥运工程时,提出要在奥运村硬件上落实三大理念,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个人理解,这三大理念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是手段,绿色是形式,人文是目的。作为奥运工程建设者应把“三大理念”当成“三大任务来完成”。

奥运村的建设真正融合了这三大理念,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环保、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在奥运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我们采用了36项成熟先进的节能、环保、减排、降耗高新技术,奥运村的全部(42栋)住宅建筑在北京市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记者:刚才您提到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否举几个例子?

徐亚柯:奥运村、国家体育馆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我们都在考虑,奥运村如何才能建成符合21世纪世界环境发展趋势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是不是在未来几十年能够领先?在这个技术导引的原则下,在奥运村和国家体育馆建设上分别集成应用了36项、26项先进技术。

一是奥运村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排入河道的再生水建设的“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它是用热交换的技术方式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能量,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据测算,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每年供暖、制冷运行,以换热方式从再生水中获取的温度能量是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利用再生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进行能量交换,不用冷却塔或分体空调的室外机,没有噪声、烟气排放的污染,夏季改善了大型建筑群室外的热环境,能够完全消除热岛效应,对居民来说,是花巨资买不来的社区绿色环境。

城市中(污)水的大型热泵系统,在欧洲等发达国已有几十年的运行历史,而在国内还没有此类大型项目,将水源热泵技术与城市污水处理相结合,在扩大城市污水利用范围,拓展城市污水治理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将使我国可再生水能源的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中美合作科技项目微能耗建筑。2000平方米的微能耗建筑集成应用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除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真空玻璃窗、智能化控制等22项高新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采用了冬季自然储冰用于夏季空调技术。

据测算能提供建筑物整个夏季20%左右的供冷量,整个空调季约可节电1.6万千瓦时。

记者:您提到的奥运村绿色建筑,目前国内外有同类的项目吗?另外微能耗建筑和清华的节能楼项目有什么区别吗?

徐亚柯:因为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所以奥运村的建设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美国绿色建筑标准。四月中旬我接待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海外事务副总裁,他说我真没想到整个奥运村做的能这么出色。我问他,在全球范围内你所看到的,就规模和整体技术先进性水平,还有没有超过北京奥运村的?我们希望学习。他说基本没有。在国内,奥运村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住区”。

奥运村的微能耗建筑和清华的节能楼的共同点技术的展示性,它们都展示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材料,是一个很鲜活的立体教材;但我们的微能耗建筑还有节能效果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更注重实用。

记者:奥运村绿色建筑集成使用了36项先进技术,作为一个企业,肯定会考虑到成本问题,那么在集成不同技术、材料和某些项目是否上马等问题上是否有些曲折?

徐亚柯:谈到技术如何集成和某些项目是否实施的问题,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在这就要先感谢我们国家的科技系统的大力支持,即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08办技术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从奥运村项目的前期调研规划、具体实施到后期测试的整个过程中,北京市科委从信息、技术、专家、资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如微能耗建筑项目,对于企业来说,这个项目投入成本太大,是不是该实施,决策一直出不来,正是北京市科委认识到它不只是起到一个技术展示作用,更重要的是节能效果明显,所以提供专项支持资金260万元,这个项目才能顺利实施,也才有了今天这个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节能典范”建筑。还有,国家体育馆100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科委支持200万作为引导资金,带动了其他资金的进入。

国家、北京市的科技系统的支持,使三大理念的实际执行落在了实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检查申奥承诺落实情况后发布的《北京2008奥运会环境审查报告》中指出:“北京奥组委特别注重奥林匹克村设计和建设的环境影响。采用了创新技术,如:热泵系统、光电板、导光管照明、太阳能集热器、节水设施和雨水采集设施。奥运村设计出了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和节能的居住环境”。

记者:“绿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些房地产项目在打“绿色”招牌时,纷纷推出“园林”、“水景”概念。您认为绿色建筑该如何定义?目前国内外有绿色建筑的标准吗?

徐亚柯:国内的绿色建筑起步比较晚,我于1999年被委派到意大利去学习节能建筑,那时才开始接触、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

我认为建筑就像大树一样,树吸收阳光产生叶绿素,促进自身生长;树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树扎根大地、遮阳阻风、保持水土。绿色建筑也能像大树一样,利用可再生能源,吸收阳光,为自身提供电能和热量,与大地进行能量交换进行供暖和制冷,微能耗建筑预示了人类的生存活动与环境友好和谐,实现美好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奥科委组织专业机构编制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

我认为,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健康空间、舒适节能、恒久品质。那么为什么绿色建筑很少?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例如新建“绿色建筑”的投入增加,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费用谁来出?技术如何推广?等等。

记者: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话吗,“绿色建筑”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了,它强调通过科技的手段,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和节能的居住环境。是不是可以称之为一个“建筑节能环保新型产业”?

徐亚柯: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单纯依靠社会力量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由相关政府部门,特别需要北京市科委这样的科技部门从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和推动。

奥运村再生水源热泵系统

经过污水处理的再生水温度,冬夏两季与自然气候温差在10℃以上,流量充足的再生水自身蕴含的温度能量与热泵机组换热,是效率高、稳定性好的换热源,系统能效比能达到3.26,比普通分体空调节约电能40%以上。

冬季储冰技术

冬季储冰技术是运用了物态变化传输热量的冷管技术原理,在地面上的金属管内装入液氨,并连接到地下水池。冬季自然环境寒冷的低温,使金属管内的气态液氨冷凝成液态,下降流入地下水池,带入低温冷量,同时管中的液氨在地下水池里受到温热,蒸发成气态上升,带走热量。液氨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换,不消耗动力的自我循环上下流动,将水里的热量带出,将空气里的冷量带入,使地下水池里的水逐渐冻成冰,储存了冷量。夏季通过换热器取出冷量,用于空调。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

该建筑轻盈美观,从高空看去,形如一个扁平的羽毛球,暗示了场馆的功能。其钢屋盖的弦支穹顶结构跨度达到了93米,打破了世界上大跨度钢结构的记录。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的屋顶曲面起伏有致,有如行云流水。竖向支撑的钢骨架与大面积晶莹剔透的玻璃幕墙相映衬,恰似一把张开的折扇,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其钢屋架工程为双向张弦空间风格结构,此结构形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绿色住区照亮人居未来 第7篇

过去的十五年,我国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成果斐然。但整体建设与开发水平仍处于“粗放阶段”,住宅品质及居住质量与我们的生活需求、行为方式严重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配套水平普遍不高。

2)居住品质整体尚未达到舒适、健康、方便和安全要求;设备设施普遍不足或质量较差,尤其是空气质量和噪声控制方面。

3)住区邻里交往空间不足,普遍缺乏城市人文环境情结的表现,人性化的舒适居住体验不足。

4)施工质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产业化始终未能形成,手工湿作业、毛坯房普遍存在。

5)绿色节能建筑未能扎实落地,很大程度只是摆设。

2 品质住宅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告别了传统粗放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旧常态,进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常态,房地产业也进人品质为王的白银时代。经济新常态倒逼行业必须创新转型。整个行业已经清晰认识到,“品质”是房地产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的主要特征如下。

1)精细化从设计到施工的精耕细作,高度重视每个细节处理,强调产品品质。

2)人性化人性化是对人的需求的态度。关注入的居住行为方式,时时想到的是“人”,造房子做环境一切都是以人为核心,这就会使开发模式产生质的变化。“人性化”的理念是品质住宅的灵魂,是品质居住的必然追求。

3)“互联网+”未来的品质住宅是资源能源整合的综合体。“互联网+”将为品质生活、信息服务、绿色社区提供优化组合的平台,将是品质生活营造的主体需求。

3 品质住宅市场亟需绿色住区标准

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这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历史性转型的具体体现。从《意见》可以看出,绿色发展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将占非常大的比重。在当前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的大形势下,高品质的绿色住区开发不仅是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未来品质住宅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绿色住区标准》的出台对于品质住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价值。

1)《绿色住区标准》作为我国住区领域的首部行业标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该标准将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引入国内,并与我国城镇住区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模式相结合,填补了我国绿色住区标准领域的空白。

2)《绿色住区标准》对于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尤其是对城镇第三产业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如城镇新建住区、生态城区建设及产业园区、城镇更新改造和小城镇的绿色生态建设项目等。

3)《绿色住区标准》将传统的项目开发扩大至城市规划层面,并将住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倡导绿色住区建设直接参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在绿色住区基础上发展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增值服务业等,从而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

因此,在当前房地产转型过程中,绿色住区不仅能够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通过绿色住区产品的精细化建设与创新,能够使企业在提升软实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增加值。

4“对人的关怀”是绿色住区的最大索求

关注人的核心需求是绿色住区的最大特色。单纯依靠好环境卖房子的时代即将过去,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住宅产品一定要从社区与生活层面入手,强调全新生活方式的营造,强调对人的核心关怀。高品质居住的标准是:高价值场地、和谐幸福社区、高品质环境、高品位建筑和高水平服务。

4.1 高价值场地

场地资源对于未来居住而言具有不可取代性,整合利用将提升居住价值;未来居住应当是具备生态环境和人文优势,是美丽村、美丽镇,注重风水经义的协调;要拥有便利的交通体系,所谓“疏而又近、远而有亲”,做到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动静最优结合。

4.2 和谐幸福社区

高品质住区应当是和谐幸福绿色社区,有良好的市民交往空间,有适宜的活动休闲场所,有室外步行的街道和商业街等。社区与城市大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城市一个部分,共享共用,为市民生活创造便利,为城市创造价值。市民社区是个幸福社区,全体市民拥有一个高尚的社会风气和绿色生活的行为方式。

4.3 高品质环境

未来住宅应当强调环境的综合品质。拥有绿山清水景观资源和城市配套,它可以是生态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态恢复的,如拥有步行范围内能到达的学校、商业网点、公共休闲绿地、人际交往场所、公交车站等。环境塑造满足住户高品质人文生活氛围的需求。

4.4 高品位建筑

高品位建筑包括居住套型、功能配置、装修装饰、立面造型等多样化、个性化打造。未来住宅能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生活理念,要能表现居住的高尚、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未来住宅着力于简约现代装修风格,注重健康、舒适、方便、安全的实用功能需求。

4.5 高水平服务

物业服务托起未来高端居住水准,全寿命的物业运营和绿色环保理念将贯穿房屋寿命的始终。物业需以无微不至的人性化、贴心化、品质化、极致化的服务赢得居住者的欢心、放心和舒心。

5 绿色住区代表未来居住的方向

绿色住区建设不仅强调建筑节能系统的优化和整合,还强调住宅生产方式的产业化、集成化,更强调要从居住者和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和居住感受出发,积极关注人的需求和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为居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绿色生活。

同时,绿色住区建设,已经开始由狭义的绿色技术地产向广义的绿色人文地产转变,将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等要素融入现行住区规划体系中,实现从生产产品到构建绿色生活的全面变革,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住区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生态居住区初探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居住区,适宜性,技术

在生态住区的建设过程当中, 技术选择非常重要, 能否科学、准确地选用生态技术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北京宪章》指出“21世纪必将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 生态住区建设所涵盖的技术内容也必然是多层次的———高技术、中技术和低技术的综合。那么在现今条件下, 我国的生态住区建设应该以何种技术为主体, 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我国生态住区建设的技术核心应当是适宜技术 (appropriate technology) 。“适宜技术”具有经济节约、易于普及的明显优势, 推广与应用较为广泛, 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及合理性。就当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而言, 我们只有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前提下, 走适宜技术的道路才能及早实现住区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1 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理论

适宜生态技术是我们目前研究和应用的重点。适宜技术作为一种理念, 强调的是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域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当地的材料技术, 采用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

1.1 适宜技术的含义

适宜技术不是技术的某一种具体形式, 而是一种技术的决策思想。简单地说, 适宜技术的着眼点就是根据一个地方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来考虑对生态技术的选择, 使技术的成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速度相吻合。在内容上, 适宜技术通常指的是这样一些方法、措施和设备, 它们既合乎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要求, 又满足当地的自然、经济、气候等条件, 能在国家资源和群众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内, 最大限度地满足建造者和使用者的需求, 它通常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中初级技术。适宜技术的范畴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概念, 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形成内容上的交叉。适宜技术具有以下几个内在特点:

1.1.1 有效性。

适宜技术首先是有效的, 无效的技术不能称之为适宜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切实解决住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1.2 经济性。

适宜技术的经济性反映在技术费用较为低廉, 适合于现阶段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 适合于多数群众经济的承受能力。

1.1.3 地方性。

适宜技术具体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人群, 其内容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那些比较特殊的地区, 如沙漠、高原等, 这些地区的适宜技术主要是长期以来结合气候形成的传统技术。

1.1.4 动态性。

适宜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以前的高技术可能逐渐发展成为适宜技术, 而过去的一些适宜技术可能由于其局限性而被新的技术所取代, 适宜技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当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1.2 适宜技术与其他技术概念的关系

适宜技术比其他的技术概念包含的信息更广, 比如上文说到的高技术、中技术、低技术等概念都是根据技术的科技含量来划分的, 但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除了科技含量的评价外, 还包括技术的经济性、地方适用性等多项内容。因此, 将适宜技术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作一下区分, 对于帮助我们认清适宜技术的实质是十分必要的。

适宜技术有别于高新技术, 但它不是高新技术的对立物或对应概念, 因为高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不断改进与完善, 其费用与技术难度会逐渐降低, 从而转变为适宜技术。适宜技术与一般的新技术具有这样的关系, 只要某项新技术效果好, 费用低, 具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和潜力, 那么这项新技术就是适宜技术。适宜技术包括某些新技术, 但并非所有新技术都能列入适宜技术范围内。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先进性可以取代传统技术, 所以传统技术并非都是适宜技术, 只有那些没有失去使用意义, 或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仍有使用价值的传统技术才是适宜技术。

2 适宜技术路线是我国国情与住区自身特点双重选择的结果

从我国的经济、资源国情来看。在我国要普遍采用高新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一是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外一个是技术和材料本身还不够完善。将中国的资源及发展状况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可以发现[1]:由于在人口规模、资源拥有、经济实力、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要实现居住社区的生态化需要付出比别的国家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代价。在我国, 生态技术起步较晚,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适宜技术是一条切实有效的住区生态化途径。

3 住区生态技术的适宜性评价

3.1 技术适宜性评价的内容

专业人员在进行生态住区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时, 应该进行多个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的比较。总体来说,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 (含技术的环境效益) 、经济两方面。

3.1.1 技术评价内容。

技术评价的内容涉及到技术的可靠性、工艺的先进性、用户的实用性, 以及社会和环境接受的可能性等问题。技术评价一般分成三个阶段:a.资料收集, 了解各种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考察技术所能实现的社会环境效益, 掌握技术所用产品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及稳定程度。b.计算分析对比阶段, 对调查了解到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比, 试选出若干个技术方案, 然后借助计算, 着重从产品设备、工艺流程、技术性能、以及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多方案的技术论证。c.技术方案确定阶段, 根据前两个阶段的分析成果, 针对实际情况, 以用户实用性为标准确定出技术成熟可靠、工艺流程先进、能耗低、效益好的技术方案。

3.1.2 经济评价内容。

不同的技术方案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和能源价格的变化, 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 这就需要对条件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和比较, 从中选出最佳的经济方案。经济评价包括[2]:a.一次投资费用的计算与分析———进行经济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在同一个前提条件下, 对技术上可行的方案进行一次投资费用的计算, 然后进行比较。一次投资费用计算做得越细致, 经济评价出的结果越准确。b.运行费的计算与分析———运行费受到能源、资源价格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能源、资源和不同能源价格就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效果。c.投资回收期与最佳效益值———正确的经济评价方法, 不但要看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的高低, 更重要的是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投资回收期与最佳效益值就是在研究一次投资费与运行费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 是方案可行性的重要决策依据。

3.2 实例: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技术适宜性评价的过程, 这里引入实例来简要阐述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下面以1000户的中等规模居住小区为例, 进行“直饮水 (drinking water) 技术”适宜性分析。

3.2.1 技术评价。

“直饮水技术”可以实现小区的“管道分质供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即在小区设立净水站, 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 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基础上, 增设一套独立的优质饮用水供水管道, 将水输送到用户, 居民打开龙头便可直接饮用。直饮水系统所采用的净水工艺, 常见如下:

自来水→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精处理→膜分离→杀菌消毒→用户

3.2.2 经济评价。

小区规模按1000户计, 平均每户人口4人, 每人每天饮水3L。电费按0.5元/度, 水费按0.3元/L收取。通过计算 (略) 可以得到小区直饮水系统的一次性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费分别为:240万元, 68.908万元。若每用户收取初装费100元, 则投资回收期为4年左右。

由此可见, 由于直饮水技术目前已经成熟, 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 而且投资回收后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它总体上是一种适合中、高档住宅小区的适宜生态技术。

4 结论

生态住区建设要走适宜技术的道路, 这是我国国情和住宅自身特点双重选择的结果。适宜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策略, 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地方性、动态性等特点。我们在生态住区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技术的适宜性评价, 只有从实际出发, 通过因地制宜的科学评价, 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技术决策, 从而推动我国生态住区建设的加速发展。

高层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第9篇

1 生态景观概述

1.1 概念

生态景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景观是各种自然要素 (植物、水体等) 和人之间形成和谐统一, 生态景观为这些要素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且进行保护。生态景观设计是建立高效、节能、健康、无废弃物和污染的舒适宜居环境, 是确保生态平衡和人类居住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1]。

1.2 特征

生态景观的特征:1) 和谐性。是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各组成部分间, 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居住环境中, 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2) 可持续性。生态景观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能, 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 满足城市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3) 经济高效。生态景观是合理配置资源, 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

2 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景观尺度混乱

高层住区建筑体量大, 需要大尺度的景观来满足居民高视点的观景需求, 高层住区景观设计片面追求超大尺度及图案化, 忽略了下层住户的近人景观及居民亲近景观的需求, 让人们对景观产生疏远感。

2.2 景观布局模式缺乏

高层住区景观布局时采用多层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多层住区由于建筑低景观设计全部为近人景观, 不符合高层住区高视点的景观需求;其次多层住区景观布局比较分散, 多分布在每栋建筑的周围, 整体性差, 不适合高层住区相对集中整体性强的景观布局要求。

2.3 违反生态景观原则

为了体现住区的高贵性, 过分追求奢侈的景观环境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浪费, 且忽略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违反了景观设计的本意。

2.3.1 绿地景观不足

高层住区建筑密度低及人口规模高, 表面上绿地景观很多好像一个大花园, 实则人均绿地面积不够;高层住区绿地景观多采用垂直绿化, 减少了人们与绿化接触的机会其亲和性降低;高层住区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多为地下停车库, 在上面进行平台绿化处理削弱了绿化的生态效应。

绿地景观在植物配置方面没有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造成冬季树木枯萎凋零, 失去绿化景观的设计本意;植物选择方面过分追求外来植物不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适应能力, 不仅造成浪费同时违反了生态景观的理念;植物种类稀少不能满足高层住区建筑体量大所带来的压迫感。

2.3.2 水体景观浪费

据调查发现, 住区内水体景观在水资源的选择上盲目开发新的水源, 不利用原有的自然水体进行造景, 造成生态资源的浪费;其次水体景观设计没有考虑气候特点造成冬季水体景观的闲置影响景观的观赏性。

2.3.3 场所景观缺少

高层住区基于人口密度大, 场所景观的设计可以缓解邻里交往、减少居民压抑感。反观现有的高层住区发现普遍缺少居民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造成邻里关系疏远;其次设计时放弃了私密性空间的过渡, 人们在场所进行活动容易被人观察造成心里不稳定, 忽视对居住者的多样化的关怀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3 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现人本效应, 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追求环境的多样性、舒适性, 提倡居民参与意识, 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真正内涵[2]。

3.2 地域性原则

小区景观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避免盲目移植;同时应尊重本土历史文化, 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 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 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 做到保留在先, 改造在后[3]。

3.3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要求居住区景观设计时既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又要对居住区原有的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 使其满足生态性要求;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

3.4 独特性原则

高层住区由于建筑高度高, 居民观赏景观的视点不同, 为了满足俯瞰效果坚持进行整体设计, 居民在高层往下俯瞰景观时, 为了避免居民在俯视时视觉重心不稳产生混乱的视觉感受, 要保持其视觉的均衡与稳定;高层住区景观与多低层住区存在一定区别, 在设计时既要考虑近人景观同时又要考虑立体景观和空中景观, 实现多元化的景观设计原则;高层住区景观设计要考虑居民与自然景观的亲近性, 增加居民对环境的安全感;高层住区景观设计要尊重城市本土文化使其融入城市自然景观中。

4 高层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4.1 从环境景观方面

4.1.1 景观尺度多元化

高层住区在景观尺度方面应考虑多元化的景观尺度。第一采用大尺度景观缓和高层住区建筑体量大给人的压迫感 (如采用俯瞰图案效果或者比较突出的色块、铺装来缓和建筑体量, 植物、小品的景观要素在尺度的选择上要与建筑体量相匹配来减弱建筑体量带给居民的压迫感) ;第二采用宜人景观尺度给人以亲切感指引居民观赏景观同时满足高层住区中的下层用户的观景需求, 上层用户可以通过空中花园营造近人景观满足其观赏和交往的需要。

4.1.2 景观布局独特性

高层住区基于其建筑体量的关系, 景观布局不同于多低层具有一定独特性。高层住区建筑密度低、建筑间距大、采用地下停车场等因素使得高层住区地面空间得以完整, 可以融入更多景观元素, 因此高层住区景观布局模式应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的形式, 可适当图案化。高层住区水平景观相对比较集中, 空间边界相对模糊, 通过局部景观的营造实现景观层次的丰富。高层住区立体景观借鉴公共建筑中庭、边庭、屋顶花园的设计手法, 建筑师在设计时采用错层和出挑进行屋顶花园和平台绿化、架空层景观设计等景观的营造满足高层住区对景观的需求。立体景观布局为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创造多层次视觉效果, 使建筑与景观相结合提高住区的建筑品位, 实现开发商的利益最大化。

4.2 从生态景观角度

4.2.1 绿地景观合理化

高层住区绿地景观不足,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设计时从空间绿化系统和植物配置方面来增加绿地景观。高层住区为了满足绿化景观的需要, 设计时考虑多方位、多层次的绿化组织使绿化景观呈现出空间效果, 通常做法为:结合多层次地形变化增加绿化率, 结合植物的高低进行搭配形成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的绿化层次满足高层住区不同楼层对景观的观赏;高层住区绿化除了水平空间绿化更多要考虑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要根据位置 (屋顶花园、架空空间绿化) 、建筑高度等解决人们与绿化的接触, 增加亲和力。利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进行绿化设计, 不仅可以将景观引入室内同时弱化了建筑与景观界限, 实现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增加绿化面积;利用高层建筑平台空间进行屋顶花园设计, 不仅可以提高住区绿化的覆盖率还可以满足高层住户的观景需要。

植物配置要点:1) 注重植物多样性, 植物配置过程中利用植物自身的高度进行搭配使其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2) 尊重植物季节变化, 设计时利用植物品种之间的生态习性差异进行互补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观;3) 首选本土植物, 不仅提高植物成活率且调节生态环境能力高于外来植物, 同时与本土人文相结合;4) 避免住区内绿化景观重复, 可以对局部景观进行人工处理体现住区自身的特色。

4.2.2 水体景观生态性

从水体资源考虑尽量在自然水体上进行造景, 同时采用中水回水 (雨水、雪水等) 系统解决景观用水, 不仅环保且重复利用资源;从水景用材考虑尽量减少水泥、混凝土材料, 采用绿地土层储存雨水可以保护周边原有生态系统;水景尽量采用水生植物同时投入鱼类等水生生物不仅可以净化水体同时使其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链。安全性:水体景观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危险, 要考虑到老人及儿童的亲水愿望, 要注重水景安全性设计, 考虑水的深度、临水防护设施 (设防护栏、安全警示牌等) 。

4.2.3 场所景观多元化

高层住区人口密集、场所空间有限, 需要重视场所景观的设计且实行多元化原则。高层住区场所景观既要考虑在平面空间的层次性又要考虑竖向的立体层次来增加场所的多元化, 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使居民参与其中感受景观带给人们的舒适性。

场所景观设计时综合利用构筑物、绿化等对休憩场所进行遮挡, 给居民一些私密空间减少人们心里不安定, 增加安全感;充分利用架空层或者半地下空间等隐性空间进行场所布置, 缓解大空间和大体量建筑带给人们的压迫感, 又可以增加人们交往, 满足精神需求;其次要考虑到住区内老年人、幼儿的需求, 设置运动场所和游乐场所, 设计时要考虑老年人使用及儿童户外活动特点, 遵循就近、安全、隔噪等原则。

4.3 从城市规划角度

居住区景观设计往往是作为建筑设计的附属而存在, 导致景观环境过于零碎且与整体住区联系不紧密。在住区规划时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 同时考虑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 一方面景观设计从建筑风格出发使景观环境与建筑相融合, 另一方面建筑设计要配合景观设计的布局模式进行局部微调, 达到居住区规划的完整性。

5 结语

高层住区生态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项目, 通过分析高层住区景观设计现状, 设计时结合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同时要考虑到其高视点观景的特殊性原则, 提出适合高层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同时为设计者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分析了高层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景观尺度混乱、景观布局模式缺乏等问题, 并依据景观设计原则, 从环境景观、生态景观、城市规划等方面入手, 提出了高层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观,高层住宅,设计原则,策略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3849772.htm.

[2]金燕.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艺术科技, 2014 (3) :5-7.

高校住区绿色发展模式探析 第10篇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集中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同时配建教职工住宅,规模大一些的即成住区布置。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演进,因得不到如同对待教学区那样的及时翻新整饬,住宅区逐渐变得景观衰败、房型陈旧、院落布局也显得不合时宜,与教学区的欣欣向荣、整洁有序形成较大反差。从保持校园作为一个持续活跃和不断更新的完整体的角度来讲,不应存在这种景观质量和生活场景上的脱节,如何去弥合这一裂痕,是值得设计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同时,在整个社会提倡节能环保、向智慧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堪称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掀起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技术,作为主导技术被广泛开发和应用。物联网除了在技术上推进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外,本文希望进一步挖掘它对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对空间的使用习惯,探索空间模式潜在的发展可能。

本文尝试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作为切入点,考虑如何在高校建筑节能中使其发挥更大作用,针对在物联网运行机制中的必要和关键层面——能耗分项计量和设备智能管控,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可行的系统方案构思,实现对高校住区实体环境的智能优化。从绿色建筑角度,为避免单纯追求高科技设备的盲目敷设增加无谓的成本。本文试从带有远期设想的角度考虑建筑节能方案,提出群体建筑空间及单独建筑区域的创新设计,增加空间复用可能性和灵活性,提高单位建筑面积使用效率,不失为物联网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又一贡献。

1 高校住区的智慧升级

1.1大学住区的价值重塑

我国在校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数的17%,服务于该人群的建筑与场地环境成为不可忽视的能源消耗体。同时,随着老校区因场地受限不断进行翻新重建、新校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在城市外围组团式生成,这些构成一系列能量消耗,也隐含巨大的节能空间。高校住宅区本身具备对周边环境的正面价值,位于繁华市区的校园住区更是如此。它们往往介于城市街道和教学区之间,一方面临街具有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必然存在大量学生从校园到达街道在住区内形成的穿越,行进中学生们获得对校园景观和文化感知的延续,人流过往也衍生出品目繁多的服务内容和各色空间界面。就其内部而言,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学校的教职员工,两代甚至三代都在学校生活工作,他们共同延续着学校的人文特质,是学校整体人文环境的有益组成。

然而,正面价值并不总能发挥出来。当学校对各功能区块管理宽松的时候,住区的自适应得以体现,沿街底层会逐渐生长出很多小型商业店铺,如饮品店、书店、水果摊、餐饮等,相反,当学校加强整齐划一的管理,在肃清脏乱差店铺的同时也把便利性和多样性一起抹杀掉了。此外,住区在建校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居住人群在数量和家庭结构上相对稳定,随着经济条件不断改善部分家庭开始迁出学校,外来租户随之逐渐增多,住区人员成分变得混杂,过去那种浓厚的由教职工营造的邻里氛围也慢慢弱化了。

由此, 高校住区 如何在扩建改造过程中更加节能?如何成为与周边环境友好的校园有机体的一部分?如何与城市的交界面变得更富于活力和创造力?如何让其自身恢复持续更新、适应能力?这些问题将引导我们寻找具体的措施对住区进行价值重塑。

1.2 居住综合体概念的引入

所谓居住综合体,一方面同其他综合体一样,能满足居住者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同其他综合体相比,是以居住为核心功能的有机社区,在设计建造上更加人性化,符合“人居”理念。首先,与传统住宅相比,居住综合体含纳了住宅、高档公寓、写字楼、商业等多重业态,实现了复合功能,自给自足,更加具有活力。其次,又不同于其他综合体,不是以商业、商务为主,而是以“人居为主”,在充分考虑到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形成住宅、公寓商业、办公的适当比例。

对应于高校住区的区位和文化属性,比如校园介于城市和教学区中间适宜提供对两种人流的双向服务的特点,以及校园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都有利于将综合体作为一种空间形式的策略引入到住区改造中来。

1.3 物联网技术衍生出的智慧形态

物联网在十多年间经历了从概念探索、规划设计到实际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如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医疗保健、智能家居等。在一系列从技术渗透到付诸实效的过程中,物联网也开始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由于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将各种物件感知并管控,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较之互联网它具有明显的特性:1)它因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多源采集、实时更新,具备了实时性;2)物联生成的海量信息为保证其准确及时的传输,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即具备了开放性的特点;3) 为了将庞大数据过滤加工成适应不同客户需求,进而发掘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物联网势必要具备智能处理的能力,即智能化和自适应;4) 该技术的精神实质是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应用场景与用户自由互动,凸显了自由自如的特点。

以上特征在智慧城市的建构中如同基因一样被植入进来,试想,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开发应用,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实体环境上,未来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快捷、开放、睿智、自由。

1.4 智慧社区开启物联网与综合体的深度融合

在提出高校住宅区改造设想时,我们将物联网与综合体这两个概念进行融合。首先二者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的软硬件环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交流互动的需求。其次,二者也互为前提互相制约,技术变革逐渐影响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环境乃至生存环境的空间形态,反之,一种空间形态也会制约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如表1)

表1显示了一 种技术对 空间形态的单向影响力,但笔者在此也希望存在去物联化的可逆过程。物联网的应用从技术伦理层面始终让人无法排除某种担忧,即不断演进的智能技术在辅助人类智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剥夺人们的智慧,同时大量数据被高度集中和垄断也有悖于信息社会的“平等准则”。所以,从预防智能技术过度干扰的角度来讲,需强调建筑环境先期设计到位、技术植入为辅的设计策略,实现适度、平衡的居住区智慧发展。

2 居住综合体空间模式

结合上文对居住综合体内容、内涵、外延的分析,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空间模式开发进行说明,分别为综合体规模、空间形态推演、模数化构成、景观特质。

2.1 综合体适宜规模

为了让住区成为一个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组团,判断其规模应从居民构成上分析,首先原则上应保证住户的多样性和适当配比,比如家庭的、夫妻的、单人的、集体的等等,各种人群在不同时段使用住区,营造丰富温馨的生活场景。其次,考虑到在综合体中使用者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住区规模不能太大,否则显得空荡冷漠,也不能太小,否则会降低效率。兼顾消防要求,沿街总长度不超过150m,形态上建议多个单体由连廊或底商相连。再者,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角度出发,对待老年群体,我们认识到在老校区中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中的很多从年轻时就工作生活在这里,对校园非常依恋而不愿迁居,另外,也有不少外来租户因孩子幼小需要上一辈老人协助看护,把老人一同迁入。所以这些老人对生活空间的需要成为设计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另一个群体是成长中的儿童,伙伴间玩耍嬉戏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长内容,甚至会影响成人后正常的心智发展(这一点在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中有详细说明),能够找到足够数量的小伙伴并成立游戏小组,必须有相应的户数来支撑,一般来说其规模至少是拥有64户人家。

2.2 空间形态推演

2.2.1开放的特质:老式校园住宅组团的不足在于,在地面层布置连续严密的居住用房,不但与周围用地的公共性缺乏关联、人员活动单一受限,而且住户自身也受到底层过往行人、车辆的噪声和视线干扰。新的空间模式希望打开底层空间限定,让视觉和行为一定程度渗透进来,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活动场所。(见图1,a)

2.2.2复合多元的特质:如前文分析,在用地紧张、校园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除了住宅功能,我们在垂直向度上布置商业、行人漫步、地下停车的空间,并关注保健养老、教育分享、都市农业等先进的生活理念,使生活场景更富有内涵,充满人情味,折射出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此处视商业与城市或校园的交接情况,分别布置面向城市的易于赢利的商业项目,如特色餐饮、服饰、理容等;或面向校园的迎合师生和居民使用的项目,如咖啡吧、书屋、健身房、小型门诊、儿童之家、培训机构等等。(见图1,b)

2.2.3生活空间的置换:目前我们的居所里是否还需要正式、宽敞的客厅已经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讨论。随着社会家庭逐渐分化成核心家庭并占据多数,年轻的家庭往往只有父母及一个孩子,空巢老人家庭和新婚家庭只有两人,同时亲友聚会也更多选择在公共场所,较少聚集在家中。就这种情况而言,起居室的功能可以被弱化,但不能丧失,我们把这部分空间集中起来置换到综合体的公共空间中,如作为空中休憩廊道、底层配套商业等,以新的模式为居民提供更为灵活丰富的交流聚会场所。(见图1,c)

2.3 模数化构成

在结构选型方面,框架结构、平立面的模数化构成较好满足灵活、可变的功能布局需要。考虑到地下停车效率和建筑立面的模块加工,以及卧房基本开间,综合体被3.3m的基本尺度划分,即柱网为6.6m或9.9m,9.9m对于结构用料并不经济,所以6.6m柱网为主。户型依据基本尺度呈2-3开间布置,但提倡小户型为主,目的是容纳尽可能多的住户,保持住户类型多样化,体现综合体的智慧外延。

2.4 景观特质

作为综合体有机发展的一部分,景观设计更加侧重功能而非单纯的美观。首先,把对平面绿化率的强调转变为对多维度高绿量的追求,利用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出挑平台上的绿化等让综合体披上绿色的外衣,达到蓄水、降温、降尘、降噪、过滤水质等目的。另外,采用生产性植物替代观赏性植物,在都市农业的概念之下,让每家每户有机会拥有一块自家的“农用地”,种植开花、结果、丰产的农作物,在具备同样景观价值的同时,让人们重拾亲近土地生产的生物本性。目前都市农业已在很多发达地区被实践并不乏成功案例,物联网技术也提供定时灌溉施肥、生长状态监测等服务,确保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而确保对景观设计预期效果的最终实现。

3 物联网在高校住区空间规划的绿色嵌入

实现物联网在校园实体环境设计阶段的嵌入,其前提是开放的管理系统设计。一方面,在软性环境上借助物联网技术避免能源无谓浪费,另一方面,也是更值得反思的方面,是如何借助物联网技术,重建高校住区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及对原有空间价值的审视。

从群体建筑空间的复用与置换方面考虑,物联网除了在能耗采集、监控、管理、自适应反馈上让校园更加低碳之外,也给校园空间的高效使用带来可能,给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出了新思路。例如住区底层公共空间在高校中有可能成为存在大量人流且呈脉冲性活动的场所,根据这个特点宜在其中实行“行为节能引导与量化标识系统”。

从单独建筑区域的灵活布局方面考虑,在住区改造设计初始,就功能复合、弹性利用、集约空间的效果应予以充分考虑,发挥物联网的优势,实现对场地内人—人、人—物的精确关联和互动,从而对空间实现满负荷无间断使用,做到单位空间效率最大化。例如,在保健养老、教育分享等公共用房,当部分时段闲置时,可复用给其他功能。

4 结语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生态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co-design needed to be followed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methods and concepts for ecological design in a modern city in the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also gives some specific eco-design methods and practical issues guidance.

【Key words】Urban residential area;Detailed planning;Ecological design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人民的居住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城市居住 区中进行生态设计,一方面不能影响居住区的正常布局,一方面又要提升整体的 绿化面积以及效果。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设计便有了重要 的意义。

1.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的现状

对人类而言,居住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居住空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 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文明程度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住宅成 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城市居住区问题也上升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 容,成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风向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 的日益提高,居住者对居住区需求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充实、提高。人们对 居住区环境的追求已从关注住宅内部环境转向外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从基本 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和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随着商业居住楼盘竞争 的不断加剧,居住区的生态设计以从原先的"配角"发展为居住区整体形象以及 环境品质好坏的重要"代言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区 的健康性、舒适性、生态和可持续性认可度的越来越高。建设生态居住区不仅是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更是顺应了21 世纪全球经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态 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与全民生态意识逐渐与提高的现状相一致。因此,生 态居住区将成为我国居住区发展的主流方向。

2.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生态设计的意义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 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 特别是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人口的大量聚集、 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恶化等一系列让全社会关注的焦 点问题。生态生态规划以其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方法论优势,成为应对上述城市问 题的依托性研究手段,运用生态生态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

3. 居住区规划中进行生态设计的理念及这一设计要依据的原则

(1)有利于居住区居民身心健康。居民是居住区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 所有 设计都应以其身心健康为目标, 创造有益于居民健康人格的空间环境。

(2)保护原自然系统的生物完整性在规划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系统, 不做重大调整变化, 对原有地形、地貌或水面等尽可能地保留, 并充分加以利用, 形成居住区特色, 增强识别性, 创造自然的和谐美。

(3)对土地、阳光、水等自然生态因子做到最佳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全力 节约, 对自然的清洁能源充分利用, 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和自净作用, 尽 可能减少居住区对外界的各方面需求。

(4)尊重生态学的" 环境承载力" 原理, 合理确定居住区人口密度与土地 使用强度生态学观点认为,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人类应该在其限度内 进行活动, 否则将引起生态系统的非正常演替。

(5)保护居住区环境的美学价值。

4.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设计中的要素分析

(1)住宅生态设计 住宅生态应充分体现居住区整体风格,通过生态表现出住宅轻巧、活泼、高 雅、华贵等多种性格,并能把单幢的住宅与住宅组群以及居住区的总体环境绿化、 庭院小品以及广场、儿童游戏场等生活福利设施紧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生 态特色。

(2)道路的空间布局 居住区道路不仅仅是一处通往另一处的通道,而且是整个居住区生态环境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路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居住区的生态分布。造园讲"路 从景出,景随路生",道路的曲折编号引起视野范围内的不断编号,形成一系列 联系的道路空间;道路宽窄变化、转折处生态则会给人以视觉的吸引;道路空间 序列的连续,有效地组织着沿街住宅的生态。

(3)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环境设施小品作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美化居住区生态质量的重要措施,对 提升居住区的总体环境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设 施小品包括以下几类:建筑设施小品:休息亭、观景廊、架空空间等;装饰设施 小品:雕塑、水池、瀑布、喷泉、假山叠石、花坛、铺地等;服务设施小品:园 路、小桥、台阶、通道等;管理设施小品:小区出入口、围墙、园门等;公共设 施小品:标识牌、广告牌、电话亭、垃圾桶、自行车棚、灯柱等;儿童游乐设施: 游戏器材、戏水池、沙坑等。环境设施小品应根据居住区的住宅形式、风格、居 住环境的特色,空间的特征、色彩、尺度以及当地习惯等选择适合的材料,创造 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小品生态。

(4)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按其功能、性质及大小,可划分为公共绿地、公建附属绿地和道 路绿地等,它们共同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形成了居住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 化系统。

5. 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概念的城市居住区绿地建设的建议

景观生态规划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特点,可以为生态城市居住区建设 提供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持。 (1)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复合交错式发展居住区绿地建设是实现城市生态 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生态以城市绿地为标志,调控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生产、 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 合的复合型的城市生态体系。通过节点和廊道将各种斑块绿地连接,形成绿地网 络,并综合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居住区景观的立体效应,达成多层次、 多维的绿地系统体系。

(2)在社会文化方面,提倡以绿色社区作为切入点生态城市归根结底是由城 市中的人来建设的,城市中的人口是整个城市系统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对社会 文化建设方面,社区起到一个基础和示范的作用,社区建设要求有较大的绿色空 间,使用适当的材料设计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为人们创造安全、健康的居住、 工作和游憩空间,创造丰富的、多样化的社会及社区环境,将生态意识与生态安 全贯穿到人类居住区的建设、维护管理、发展等各个方面,提倡的绿色社区强调 以人为本,主张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管理的发展模式,集中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思想和景观学生态规划的思想。绿色社区的建设可以从绿色家庭、绿色小区、 绿色社区、绿色社会四个层面上进行。

(3)在经济方面,着重生态、经济与文化的耦合生态城市在实现城市生态化、 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从生态学中"流"的角度来 稳定的较好办法就是要提高技术含量、改良工艺提高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物质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循环经济是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是对生态经济、清 洁生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环境、有 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理论和技术的集成及重组, 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经济层面上一个有效的尝试。实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设与 经济发展的耦合,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指标。因此在生态城市景观 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不能只是单纯地建设 生态城市,而应重视其生态、社会、经济能力的综合提升。

6. 结束语

我国生态型住区现状调查 第12篇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城市生态系统日渐脆弱, 住区环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近几十年来, 国内外相关学者都相继开始关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议题。因此, 在目前大的环境背景下, 生态型的住区规划实施已经成为实现城市生态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基于人类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现状, 生态型住区已经成为国内外住区建设的首要目标。但目前生态型住区发展较慢, 全国各地打着“生态型住区”名义进行的建设如火如荼, 其中不乏偷换概念“挂羊头、卖狗肉”的案例———为了去芜存菁, 真正推进城镇生态化建设, 因此迫切需要对生态型住区的规划建设现状和运行状况进行调研, 了解其在实施推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以此来推动生态型住区的发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踏勘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实地踏勘内容包括住区规划的基本指标 (总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住宅层数、绿地率等) 、住区建成年限、运营现状情况等。问卷调查包括问卷及访谈,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居民, 了解其对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态型住区”的认知程度, 访谈主要针对居民和住区管理人员, 访谈内容包括选择此居住小区的目的、体现生态概念的地方、住区环境印象是否改变、管理方式以及生态方面的措施等等。

调研对象的筛选首先考虑到我国有7个不同的气候区划, 不同气候条件下, 生态型住区的规划建设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应当根据气候区划来选择典型案例。考虑到全国7个气候区划, 每个区划还需要选取至少两个典型案例, 这对于笔者来说是相当巨大的调研工作量。因此, 本次研究选取全国在人居环境方面较为突出的3个片区中的典型城市作为生态型住区案例的筛选地区。即华北地区—天津、东部地区—杭州与上海、南部地区—深圳。根据互联网和相关书籍的资料收集, 选取天津两个住区、杭州一个住区、上海一个住区、深圳两个住区, 住区基本情况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优先于实地调研获取 (见表1) 。

1 生态型住区的调研概况及相关分析

1.1 调研概况

笔者先后调研了天津、杭州、上海和深圳的6个生态型住区, 调研期间共发放了140份问卷, 访谈了多位居民和住区管理人员。结合先期收集的资料对每个城市的生态住区建设情况、各个住区的生态化建设情况、各个住区的运营情况以及居民满意度掌握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天津市着力在城市新区建设规模较大的生态城, 生态型住区建设主要跟随大型生态城的建设;杭州上海更加注重整体城区的环境改造, 生态型住区更加注重环境营造;深圳较为注重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建设, 生态型住区建设主要以绿色建筑为基础, 营造人性化的人居环境, 注重人的体验和参与。最终汇总调研数据和资料发现欣水园与泰格公寓由于实际并不符合“生态型住区”的要求, 因此数据及访谈成果仅可作为参考。

1.2 调研成果整理及分析

4个案例住区的问卷部分统计结果显示居民对生态型住区的认同率与其规模有关 (见表2) , 虽然万家花城在绿化建筑布局以及物管环境方面与首创·红树湾相当, 且略高, 但由于首创·红树湾位于中心天津生态城的大环境中, 因此其住区认同率略高。生态型住区认同率基本与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成正比。但通过访谈发现居民对于“生态型住区”的理解相当片面, 自身的参与度也较低。在生态型住区建成后的运营维护中, 4个住区打分都较高, 但在首创·红树湾中对居民和管理者访谈中, 有一些出入, 在垃圾回收推广方面, 两者措辞不一, 这就表现出管理者、实施者和居民之间的脱节和沟通不畅, 造成管理运营中的缺失 (见图1~图4) 。

另外两个仅作为参考的住区, 1个位于深圳的泰格公寓, 实际上并不能算作一个住区 (见图5) , 规模过小, 且是个涉外公寓, 但它也是收录在《中国生态型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第四版) 》中的案例住区。由于规模过小, 并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居环境体系, 但它建成以来很好地保持了规划方案和建成之初的住区环境, 在住区运营方面值得借鉴。另一个位于天津梅江生态区的蓝水假期2期·欣水园现状住区环境情况极差, 但其建成之初是收录在《中国生态型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第四版) 》中的案例住区 (见图6) , 笔者也是由此选择了该住区作为调研对象。规划时的住区水环境, 现状已经干涸, 植被树木稀少, 景观小品等也废弃不用。这证明生态型住区不仅需要规划建设得当, 更需要后期的运营维护。另外, 欣水园规划方案中大多采用生态技术进行住区生态环境的营造, 但由于后期维护运营费用较高, 就没有继续维持下去, 以至于现状的住区环境连基本水平都不能达到。

2 生态型住区的问题及对策

2.1 生态型住区的内涵问题

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中, 对于“生态型住区”的定义较为庞杂, 基本概念不明确, 使“生态住区”的研究及推广举步维艰。当下有很多有关“生态型住区”的概念阐述, 也有一些相关的概念, 例如“绿色住区”“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等。应理清“生态型住区”与各种相关概念的关系, 为进一步开展与生态住区相关的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找到切入点。目前被引用较多、较广泛的生态住区的概念定义来自于沈清基、陈易、王如松、颜京松等学者, 其中以沈清基的阐述被引用次数最多。生态型住区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呈现多学科多角度阐释的局面, 各有侧重点, 但并不全面。概念和内涵不明确即对其建立规划体系、建设体系、规范体系和评估体系造成实施上的困难, 影响生态型住区的推广。另外, 目前普遍认为生态型住区只适用于新建住区, 但笔者认为已建成的住区更需要进行生态化建设, 使其向生态型住区发展, 改善原有的人居环境。

2.2 生态型住区规划的主要客户———居民的参与性问题

目前投入运营的打着“生态”旗号的居住区, 更多的是在规划建设阶段进行一次性设计, 包括有生态技术, 基本后期运营只依赖物业管理, 对与生态型住区规划的主要客户———居民意愿关注极少。但是, 笔者认为, 住区的“生态化”应当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应当由长期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占主导地位, 包括“生态型住区”的概念理解, 规划阶段的居民诉求, 后期相关生态手段的实施配合以及维护方面, 都应当注重居民的参与。

2.3 生态型住区的适应性规划问题

阐述在进行生态型住区规划时, 仅仅考虑有多少绿色住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水的循环利用率、垃圾回收率等“数字”, 是相当片面的。在规划建设之前应当对于住区所在地的环境状况 (包括气候、人文环境、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等) 做详细的分析, 确定适应该生态型住区的发展方向、发展容量、发展强度及发展时序, 以此做生态型住区的适应性规划, 而非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4 生态型住区的运营维护问题

目前有些生态型住区, 仅仅是为了一个称号或是响应某种趋势亦或是一个卖房子的噱头。当评估过了审批过了房子卖完了, 就放松了运营管理的力度, 紧接着出现植被衰败水体干枯, 高含氧量、大片绿地等承诺成为空话。这就是生态型住区的后期运营和维护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跟第二个问题, 居民参与问题息息相关的。发动居民一起进行住区生态化维护和持续建设, 使其置身其中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住区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3 总结与展望

当前我国生态型住区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 对于“生态型住区”的理解仍存在较多误区, 因此在其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当首先确定生态型住区的概念内涵, 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关规范和指标体系, 规范生态型住区的开发建设模式, 同时注意根据不同区位条件制定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机制,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型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梅生, 秦佑国, 江亿, 等.中国生态型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张凯.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颜京松, 王如松.生态住宅和生态型住区背景、概念和要求[J].农村生态环境, 2003, 19 (4) :4-22.

[4]Shiow Kuo.台湾省生态社区的实施机制[J].张雯, 译.国外城市规划, 2002 (3) :2-25.

[5]唐燕, 运迎霞.生态住区几个相关问题之管见[J].规划师, 2002 (11) :17-18.

[6]宋言奇.刍议国内外生态社区研究进展及其特征、意义[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12) :43-44.

[7]沈清基.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J].华中建筑, 2000 (3) :25-26.

上一篇:MAG工艺下一篇:预防及治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