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产生

2024-07-14

运动性疲劳产生(精选12篇)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1篇

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1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能被人们接受的有以下的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 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 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 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 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

1.2 运动性疲劳的病因和发生机理

1.2.1 中枢神经失调学说。

谢切诺夫很早就提出了疲劳的神经论观点, 他通过实验证明:“人们通常把疲劳感觉归之于工作着的肌肉, 而我对疲劳消除的解释唯一归之于中枢神经系统。”巴甫洛娃曾用脑电图的方法研究静力活动疲劳时大脑生物电现象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 人体连续从事负荷的运动, 可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性遭到破坏, 造成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 破坏原有的动力定型, 导致皮层下功能发生紊乱, 从而引起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 因之产生疲劳。

1.2.2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现代生理学认为, 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组织器官保持其最佳功能状态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组织器官的活动使组织内环境紊乱, 另一方面组织又拥有较强的调节机制, 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肾脏泌尿系统、血液缓冲系统等使组织的内环境稳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状态, 它们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在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情况下, 由于组织器官产生的代谢产物较安静时大大增加, 超过机体的代谢调节能力, 会导致机体内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 H值下降、高渗性脱水等从而引起疲劳。

1.2.3“衰竭”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 人体运动时, 肌肉的能源物质 (ATP、CP、糖、脂肪等) 大量消耗, 导致机体能源物质短缺, 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不能完成预定的运动强度, 出现疲劳。不同运动条件下的疲劳, 其能源物质的消耗有所不同。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 肌肉中的ATP、CP等高能磷酸物含量降低与运动疲劳有直接关系;而CP的过分消耗对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疲劳的影响更大, 疲劳状态时, 肌肉中的CP含量仅相当于运动前的20%。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 血糖水平和骨骼肌糖原的减少, 造成大脑皮层和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 是造成运动疲劳的直接原因。在超长时间的运动中, 脂肪供能下降是导致运动疲劳的主要因素。

1.2.4“堵塞”学说。

人体运动时, 因能量代谢活动的增强而导致某些代谢产物堆积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消除, 进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

乳酸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致疲劳物质。乳酸的堆积可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运动疲劳:乳酸解离生成H+, 导致肌肉PH值下降, 抑制糖酵解过程, 造成ATP供应障碍;乳酸解离生成的H+可竞争性的置换肌钙蛋白中的Ca2+, 使兴奋-收缩脱偶联, 导致肌肉机能下降;另外血乳酸含量的升高, 降低了血液PH值, 造成大脑工作能力下降。运动过程中, ATP大量分解, 强烈激活AMP的分解过程, ANP脱氨使体内氨含量升高。氨含量的升高促发糖酵解过程, 使乳酸含量增加, 体内p H值下降, 导致肌肉和大脑的工作能力下降。

1.2.5 突变理论学说。

运动性疲劳是多因素作用的综合, 一个或同时几个因素的变化会相互作用, 导致出现疲劳, 故突变理论把运动时细胞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兴奋性和活动性改变等综合起来, 当这些因素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为保护机体免于衰竭, 机体便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保护性反应。

2.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2.1 教育学观察与自我感觉

主要通过运动员的外部表现和主诉进行诊断。疲劳出现时, 运动员情绪淡漠、语言少, 且逻辑性差,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皮肤颜色变红、动作的准确性下降、排汗量较多、呼吸快而表浅。运动员主诉身体疲乏、不想训练, 心悸、记忆力减退, 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感觉, 睡眠不好, 食欲下降, 训练时出汗过多, 心率快、胸闷气短, 体重持续下降, 有时出现恶心等等。

2.2 生理机能测定法

人体疲劳时, 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都下降。下降的程度和疲劳的深度有关。因此, 许多生理机能测定法都可用来判断疲劳。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2.2.1 脉搏。

疲劳后, 安静脉搏增加, 脉搏细而快或不稳定, 忽高忽低或趋于升高, 尤其是晨脉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运动后不易恢复到安静水平, 甚至小强度训练出现高心率。

2.2.2 血压。疲劳时收缩压可升高2.5~6.5KPa, 平均动脉压可升高1.5~4KPa。

2.2.3 肌肉张力。当肌肉疲劳时, 随着放松的能力下降, 故肌肉放松时的张力增加, 肌张力振幅减少。

2.2.4 肌力。肌力会因疲劳而减少。每日早晚各测1次握力与背力, 若两次均正常有下降趋势, 即表示肌肉已疲劳。

2.2.5 呼吸肌耐力测定。连续5次肺活量, 每次间隔30s, 运动前、后进行对比。疲劳时, 肺活量逐渐下降。

2.2.6 体重。大运动量训练后, 体重可以下降, 一般两三天内可恢复正常。如长时间体重不能恢复, 即认为很疲劳。

2.2.7 定量负荷机能试验。

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一次机能试验和联合机能试验, 而其中联合机能试验更为重要。它是由三个一次机能试验组成, 包括速度、耐力、负荷, 能较全面反映机体机能情况。疲劳时脉搏、血压升降的幅度及恢复时间明显改变。

2.3 运动医学检查

2.3.1 血液化验。

利用生化的指标来判断疲劳。疲劳产生时, 血红蛋白值降低;血乳酸值升高;尿中出现白、红细胞;血液中尿氮含量升高。

2.3.2 尤伯格姿势稳定测验。运动员站立、闭目, 两臂前伸, 十指张开 (两脚成一直线, 脚尖抵向另一脚跟) 测出保持稳定的时间和何时出现震颤。疲劳产生时, 手指出现提前震颤。

3. 结语

竞技运动是一种比劳动强度更大的剧烈活动。特别是当今世界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大强度或近极限强度的训练, 因做功太大, 对筋骨肉和脏腑功能的影响很大, 精气和能量的耗损更大, 则更易引起疲劳, 稍有不慎或持续强烈运动或不注意疲劳的恢复, 则很易引起过度疲劳或内伤虚劳病。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除与所受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量密切相关外, 还与运动员当时的生理、心理机能状态、年龄、训练水平、环境、四时气候、饮食起居、遗传因素等相关。所以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我们应以系统论整体观认识和探索其机理与本质。

参考文献

[1]曲绵域, 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2.

[2]宗华敬.疲劳与恢复[J].田径指南, 1994 (1) .

疲劳驾驶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第2篇

翁志林

一、内容提要

从历年省、市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及原因的统计分析资料中可以看出,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几年更是大幅度上升,且这类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各类营运车辆上,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可见疲劳驾驶已成为当前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引起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在此,笔者具体分析了疲劳驾驶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对其的防范措施。

二、关键词

疲劳驾驶

交通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三、现状及案例教训

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2-3%,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如:

1、黑龙江哈同公路“3.19”交通事故

2009年3月19日下午16点到17点,黑龙江省哈同公路哈尔滨去往佳木斯447公里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多人受重伤。当时哈同公路上首先是一辆轿车由于路滑撞到公路的护栏,随后一辆车号为“黑B29033”的货车发生轻微的碰撞,停在路边,这辆车停车以后设置了标志,但是一辆从哈尔滨开往方正县方向车号是“KL49970”的大客车,因司机疲劳驾驶打瞌睡,直接和货车相撞,造成了19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2、新疆库车“12.2”特大交通事故

2008年12月2日8时30分左右,国道314线库车县境内762km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重伤。据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消息说,一辆从阿图什开往乌市的卧铺客车与一辆相向行驶的拉煤货车相撞。拉煤货车满载煤块,车上有3人。客车上载有司乘人员及乘客共30人。在距事故发生地前7公里处,货车司机因疲劳驾驶曾被执勤交通强制休息20分钟,但仍未能挽救这次悲剧的发生。另外从事故照片中看到,客车的左半部(司机驾驶位)被整齐地从头到尾削掉一半,由此推断客车司机在事发当时也极可能处于熟睡状态,根本没有做出本能的保护躲避动作!

如何更有效地预防疲劳驾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四、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分析

驾驶员是一种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的职业,它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来不断处理各种与行车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交通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安全行车的保障。而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大致如下:

1、社会原因

⑴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一些车主、驾驶员认为“僧多粥少”。为应付无利甚至赔本,只得以多拉快跑理念的驱动下,即使疲劳了也不愿从就近出 口驶离休息,必须促使驾驶人长时间的连续驾驶,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

⑵ 这几年来,油价、养路费、过桥费、人工费等各种开支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价却稳中不变,还呈下降之势。车主、驾驶员们为了抵缴这些沉重的费用,尽可能选择深夜行驶,而深夜正是疲劳驾驶最易出现的时间,或者是为躲避某一个交管部门的检查点而连续行驶造成疲劳驾驶;

⑶ 车主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原因有三,一是盲目侥幸,钱贵于命。看不到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持侥幸心理,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交通安全于不顾。二是利益驱动,忘乎所以。为了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加快货物的营销速度,已顾不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往往通宵达旦地疲劳驾驶。三是车主和驾驶员慑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停车行为严管的态势,在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下,仍强撑着,等到了服务区或到达目的地后再停车休息。

2、主观思想原因:

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如有的驾驶员不顾第二天的行车任务,通宵达旦玩扑克、打麻将、跳舞等,睡眠不足,精神怠慢,导致第二天疲劳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一般来说,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注意力、判断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超出行车的安全距离,无法控制,灾难性的事故难以幸免。

3、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原因:

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徒弯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强烈的睡意,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

4、生理原因:

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或质量差,身患慢性疾病或年龄偏大,都容易引起在驾驶中的体力不济和反应迟钝现象。

五、治理疲劳驾驶的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这就表明了疲劳驾驶不仅仅是驾驶员个人的事,它是一种影响公众安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一是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双手掌握着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时刻提醒他们不要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生的痛苦,切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驾驶员认清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增强驾驶员的危机感,从而自觉抵制疲劳驾驶,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二是引导支持组建经营形式多样的运输企业集团,尽可能把分散的个体运输纳入到运输集团统一经营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对加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驾驶员的作息时间,也有利于防止运输市场上的恶性竞争,防止驾驶员为争抢货源而日夜兼程地疲劳驾驶,从客观上消除疲劳驾驶的利益诱因。

三是加大春运、“五一”和国庆长假期间的路面巡逻检查力度,教育驾驶员切勿疲劳驾驶,对驾驶员尤其是对客运车驾驶员的驾驶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限制。继续推行近年来特殊时段晚上十点以后禁止客运车辆通行的有效措施,在一些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路线上设置醒 目的防止疲劳驾驶的警示牌,使对疲劳驾驶的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人性化。

四是从心理上、生理上认真分析研究消除疲劳驾驶的方法,增强自我调济、自我克服疲劳驾驶的能力以防止驾驶疲劳。⑴保证足够的睡眠效果。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眠姿势,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膳食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切勿暴饮暴食;⑶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劳逸结合。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⑷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⑸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⑹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迅速停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如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喝一杯热茶,作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

总之,疲劳驾驶的防范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与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类违法行为,才能真正维护我国交通行车的和谐、平安、畅通。

六、参考文献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3篇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训练疲劳产生方法

疲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指人在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1]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以及在此之后感到身体的疲乏,这就是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表现,工作能力的降低,就难以维持运动输出功率的需要。如果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没有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大运动量,大负荷和休息不充分等原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及器官生长发育的不正常,严重的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如果訓练过程中过分疲劳,就可能引起人体各种机能出现失调。疲劳的产生更容易使人产生急躁、激动的情绪,运动员情绪的不稳定,也会随之产生一些心理的问题。比如,自我否定心理,对训练产生厌倦感,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疲劳对运动员的身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训练中疲劳的产生机理和原因,以及能够准确判断疲劳的程度,对于中长跑运动员科学训练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中长跑疲劳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分析

1.1疲劳产生的机理分析

疲劳是由运动量不断增大,造成人体机能相应的下降而产生的,而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疲劳是身体机能变化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其中,疲劳可分为神经疲劳和肌肉疲劳两种类型。

神经疲劳是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通过肌肉收缩产生力来完成,而支配肌肉收缩的信号,来自大脑的运动中枢信号,它通过神经系统由大脑传递到肌肉,因此疲劳首先在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中产生,当大脑皮质中能量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皮质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的扩散就使动力定型发生紊乱,因此就产生了神经疲劳。[2]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和不准确,精神萎靡不振是神经疲劳的具体表现。

肌肉疲劳的机理是在运动训练中,肌肉疲劳是中学中长跑运动员机体的另一种疲劳。在无氧训练过程中,由于代谢产生的乳酸和二氧化碳堆积于肌肉组织内,使血液中的酸性增大,这样就降低了肌纤维的活性,特别是影响收缩成份的活性,致使肌纤维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肌肉发硬,弹性下降,收缩力降低,出现酸痛感。[3]所以,肌肉疲劳也称为肌肉收缩性疲劳。

1.2中长跑疲劳产生的原因

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疲劳是各部分疲劳综合反应的结果,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训练方面。有的教练只把训练放在第一位,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致训练负荷量过大,训练周期安排不当,节奏安排不合理,休息不充分等,这样,就会引起过度疲劳。第二,身心健康方面。因生病使身体不适,从而造成中长跑运动员的机体能力下降,或者是受伤病的影响,这样也会引起疲劳。赛前心理紧张,心理素质不好或是对成绩提高要求过急致使机体的适应不能巩固,也是引起疲劳的原因。第三,生活方面。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后的业余时间里,如果身心得不到放松,或者夜间休息不够,受噪音、光线及他人影响,都会容易使其在训练中产生疲劳的感觉。同时,喝酒和吸烟过度以及过分沉迷于娱乐活动也会导致机体容易疲劳。

2.中长跑运动训练中准确判断和检查疲劳的方法

有效消除疲劳,是保证运动训练能够连续进行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运动训练程度,疲劳的特征也会有所差异,那么,如何根据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的自我感觉,不同程度的疲劳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常用、简易的疲劳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和检查,是科学、有效实施中长跑运动训练的首要环节。

2.1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对疲劳的自我感觉

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后,通常会有以下的几种自我感觉。

身体感觉:出现疲乏、困倦。全身肌肉疼痛、无力,局部肌肉出现僵硬、肿胀的现象,也有的中长跑运动员会出现头晕、心悸、易疲劳、恶心、易出汗、腹胀、便秘等现象。

精神:出现情绪低落、不想训练、易暴躁和激动的情绪。

饮食:一般会出现食欲减退,饮食不正常,口干舌燥等现象。

睡眠:会出现多梦、嗜睡或不易入睡,睡眠质量差和夜间盗汗等现象。

2.2不同负荷量所表现出不同的疲劳特征

中长跑运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随着训练的任务、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的不同,疲劳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见表1)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4篇

关键词:运动,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训练”。运动性疲劳由运动负荷所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身体工作能力的下降。了解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对更好地消除运动员疲劳和增进健康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脑力疲劳、混合型疲劳。关于运动性疲劳的定义直到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会议上才有了统一的定义。在运动过程中,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维持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订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1]。

2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从第一次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现象,直至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到现在仍然没有真正的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不少的研究人员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进行综述。

2 . 1主要学说

2.1.1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又得不到营养补充而导致的疲劳。机体进行运动需要能量,不同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所需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也不同。在时间短、大强度的运动中,身体内的ATP和CP这两种储存在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为机体提供需要的能量,在其中ATP是机体组织器官唯一的也是直接的能量供给者。时间长,中等强度的运动中,机体主要是依靠糖的有氧氧化功能,在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体内糖类物质被大量消耗,进而导致大脑工作能力减弱,产生身体疲劳。

糖是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除了有氧氧化还可以无氧酵解,但同时产生大量乳酸。长时间的运动,亦或是做不经常的体育运动,身体中不论是糖原物质或是其他功能物质都会导致机体出现疲劳的现象。

2.1.2堵塞学说

认为使机体产生运动性疲劳主要是因为像乳酸、氧自由基等一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所导致的。这些在机体中的代谢产物大量堆积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2.1.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这种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血液PH下降,电解质浓度的改变和水盐代谢紊乱导致血浆渗透压以及激素不足等因素引起的。长时间运动后体内的脂肪酸不能完全氧化,使体内储存了大量的酮体,使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加,引起机体血液PH值下降,使一些酶的活性降低,这些酶活性的降低可能会影响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进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产生运动性疲劳;此外,由于机体运动需要散发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会升高,机体散热会带走一部分水分,盐分也随之减少。如果不及时补水,当身体水分减少到3%时的重量,身体运动能力会下降10%,在这个时侯,机体出现水盐代谢紊乱,在体内循环血容量减少,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导致机体产生运动性疲劳。

2.1.4保护性抑制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大脑皮层在高强度或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处于一种高度持续兴奋状态,导致大脑中细胞的工作能力下降,为减少脑细胞的进一步损耗,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这种保护即为保护抑制[2]。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生理化手段进一步研究大脑皮层保护抑制,其中发现一些起到神经递质作用的物质如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等可能是大脑保护性抑制的物质基础。

2.1.5自由基学说

该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中机体产生的原子没有配对的电子引起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自由基,自由基可以攻击细胞,破坏细胞膜,对细胞造成损害。运动员过量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对运动员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2.1.6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他们自己的信息语言,对一些常见的生物信息的免疫系统和一些功能的器官系统进行调节,使他们能够适应在体内的变化。目前相关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该理论在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训练的机能评定和监控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 2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

中枢疲劳是指发生于机体大脑及脊髓运动神经部位的疲劳,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变化可以影响运动神经的兴奋性,引起脑中细胞工作发放频率下降。其中一些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参与这种疲劳的产生,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r-氨基丁酸、多巴胺、氨等物质水平的变化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2.2.1乙酰胆碱与中枢疲劳

乙酰胆碱是神经肌肉接点兴奋性传导的重要化学递质,在体内作用大、分布广。在进行强度较大运动后,乙酰胆碱减少了释放,可以引起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障碍。据了解,在长跑比赛中的运动员想要延迟疲劳的发生可以尝试饮用一些含有胆碱的饮料,保持血浆胆碱浓度的方法。

2.2.2 5-羟色胺与中枢疲劳

5-羟色胺是机体脑内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长时间的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的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浓度比值提升,改变脑中一些神经递质前体物质的含量,使5-羟色胺抑制水平增强,让大脑产生了保护性抑制,从而表现出机体疲劳。Chaoulooff在1997年也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大脑许多部位5-羟色胺水平增加。太多的5-羟色胺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人体疲劳。

2.2.3多巴胺与中枢疲劳

多巴胺在运动中主要是调节肌紧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质信号发出下“启动”某一动作。多巴胺浓度的变化和运动性疲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2.4氨与中枢疲劳

运动时肌肉产生氨并释放到血液中,氨通过脑血屏障,使血液中氨的含量升高,对神经系统具有毒害作用。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时氨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嘌呤核苷酸降解,中等强度的锻炼并且时间较长的锻炼中氨的主要来源是肌肉中支链氨基酸降解。氨在机体内堆积会使大脑运动控制能力下降,思维混乱,甚至失去意识。

2 . 3运动性疲劳的外周机制

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产生外周疲劳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如在神经-肌肉接点处,乙酰胆碱是运动神经末梢把兴奋传向肌肉的一种神经递质。剧烈运动,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变化会影响接点后模去极化,使骨骼肌不能产生兴奋收缩;钙离子是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重要因素,在肌肉兴奋时,钙离子浓度升高激发骨骼肌收缩。如果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太高就会造成细胞代谢发生紊乱,导致机体产生运动性疲劳。

3 结语

运动性疲劳消除方法有哪些 第5篇

调节神经系统法: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方法主要有:

1、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且经济的好方

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胜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2、放松练习

通过诱导性的语言使运动员有意念来调动肢体,通过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3、音乐疗法

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练习者心情舒畅,身心放松,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补充法

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消除,可分为:

1、营养物质补充法:

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和对生理功能调节的维

生素及维量元素入手进行补充糖、脂肪和其他所须物质。

糖的补充不仅仅在运动后,而应当贯穿整个运动全过程,这既可推迟疲劳的出现,同时又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宜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时,运动中补糖(以运动饮料形式)每隔15到30分钟或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运动动后补糖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对蛋白质的补充最好以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为主。

脂肪对消除疲劳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必专门补充,可适当补充一些磷脂。

2、中医药的调理:

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动

饮料等方面进行,为了提高运动人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所以传统的中医补充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很有必要,也是对营养物质补充的促进作用。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为疲劳的发生的原因诸多,而又有个体的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对疲劳的分析必须整体综合考虑。运用消除疲劳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具有针对形的进行。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6篇

【摘要】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承载于实践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也给教学设计好实施提出了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疲劳现象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疲劳的类型和疲劳感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问题和疲劳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路,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列出了课堂教学中可以设定的情景,论述了节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一体化;课堂教学;疲劳

1引言

学做一体化教学将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过程,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突出能力本位思想。[3]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承载于实践活动中,学做练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的机制已经形成,而教学中如何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效能,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功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受到学生的疲劳感的影响,前苏联教育专家格罗姆巴赫曾指出,必须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程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通常认为疲劳感的源自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主体因素,有学习的主体学习动力、兴趣、知识水平、学习和实践能力、健康状况等。一个明显事实是,积极的情绪能活跃大脑,使其兴奋,疲劳感难以产生,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神经中枢的机能。其次客体和环境因素,包括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难度和广度、时间的长短、内容和方法新颖程度和变化、学习环境与条件等。

2课堂上的疲劳

课堂上的疲劳现象有很多表现,主要是怠倦、消极应付、课上睡觉、懒于做课堂练习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过度疲劳会降低学习效率且使学生产厌学情绪。疲劳与学习效率之间往往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疲劳程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2]

1)真性疲劳

“疲劳”在辞海中的解释是“1.劳苦困乏。2.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3.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的反应。”

学习疲劳是人在连续紧张学习一段时间后自然发生的有机体体能衰退的现象,是为了避免有机体过于衰竭,防止能量过度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学习疲劳发生初期,患者只感到想睡觉或休息,认知能力略有下降。如果持续下去,疲劳就会蔓延到全身,使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周身疲乏,精神恍惚,认知能力严重降低。

学习疲劳是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混合物,其本质是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在疲劳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与抑制、消耗与补偿的平衡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性反应,产生疲劳的感觉和表现,是一种需要暂停学习,进行调节休息的警告信号。

现在一些一体化课程改革了传统上的2节连排的方式,采用了半天连排、多天连排,甚至是多周连排的方式,这些课程安排方式无疑具有更好的连贯性,学生集中学习一门课程,使得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工程类课程中环境和条件准备也有了更高的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时间集中,工作强度大,短期内学习、设计、实验等任务重,学习的疲劳必然会产生,导致效率下降,效果打折扣。

毋容置疑学习的所有的活动都是劳动,劳动是人智力和体力上的付出,产生疲劳是必然的,应对疲劳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疲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调节和休息,通常认为人在反复做乏味的事情时更快的产生疲劳感,而做有新鲜感的、变化的事情疲劳感就不那么明显。

2)假性疲劳

相对真性疲劳,假性疲劳更为常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表现得疲惫懈怠,精神上游离不集中,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1)内在动因不足,缺乏学习动力,缺乏求知欲,常表现为不想学习或开始觉得课程很好,有兴趣,稍遇困难兴趣荡然无存,其实都是没有学习目标的这个根本原因导致的。

(2)限于知识面和某些偏颇的观点影响,学生不能认识到课程内容的意义,认为课程没有用,不想学习不想听课自然觉得课程乏味,产生困倦感;

(3)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前期学习努力不够,以致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表现松懈疲劳。

(4)课堂授课安排单调冗长,与90后的新人类求新、张扬的个性格格不入,疲劳感在不长的时间内扩散开来。

3)学习动因与疲劳

学生常说他们对某门课没有兴趣,其原因主要是主要有二,一是他们按照自己的知识水平认为课程内容没用用处,而是他们认为课程内容没意思,“不好玩”不能吸引他们。学生学习动因有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因与直接的近景性动因。虽然近景性动因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持久的学习兴趣不会来自一时的“有意思”,应主要来自学生远景性学习动因。“学习热情高求知欲强,主观疲劳感受少,学习效率就高。学习情绪低落,浮躁、厌烦、忧虑、怠倦等就句产生心理疲劳,降低学习效率。”[2]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目标产生的学习驱动力较弱,直接的近景性动机起主导作用,其作用短暂而不稳定,容易受情景变化而变化,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和持久性差。很多学生往往课程开始阶段凭兴趣学习,课堂教学中的疲劳感可以迅速消减他们的兴趣,失去了学习兴趣后学习主动性明显减少乃至消失,表现为消极应付甚至放弃课程学习。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师承担更重的促进学习和树立动因的任务。

3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反疲劳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应考虑提高学生的兴趣着手,兴趣是高职高专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主要源泉,兴趣越大,情绪越高涨,产生的疲劳感越小。这就需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进行分析。

首先应期望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他们的远景性动因,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教育,甚至每一门课程的绪论课也是特别需要重视的,切实做好学习动因树立环节工作。在此基础上也考虑到学生特点,注意近景性兴趣的培养和气氛的营造,降低和延迟疲劳的产生。

针对真性疲劳应当讲究节奏,配合教学内容,营造高潮和舒缓期,适当让学生得道调节和小憩,延缓疲劳的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学生集中度降低,一般情况学生上课的集中度图图1所示,随着上课时间的增加,集中度逐渐下降,教学效果逐渐降低,笔者任务课堂中较理想的集中度应如图2所示,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措施,使课堂呈现多波次的“小高潮”,提高学生集中度,降低疲劳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1多情景设计

传统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典型的方式就是灌输,常有人称之以“灌”字,其中包涵了对死板的教学方法的否定,这也是课堂中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情景设计是有实际意义的,一体化教学为多种教学情景设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环境及硬件条件,场地相对宽裕,实验、实训设备丰富,可以采用讲述、项目训练、团队工作、专题研讨等多种场景设计实现形式多样化设计。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法多样性的学习课程更能激发学习兴趣,配合媒体与教材才能获致最大效果。

1)讲授

讲授法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把内容说清楚讲透是其基本要求,但应注意此法存在的潜在问题:

讲授法中学员很少有参与机会,教师获得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不足,能运用的学习感官较有限,讲授法常忽略了学员的个别差异,且讲授法在增进记忆方面的效果较弱。有研究资料显示,听到一场讲演开始15分钟内容的听众中能够记住演讲内容的占40%;听到一场讲演最初30分钟内容的听众中能够记住最初15分钟里演讲内容的占23%;那些听了40分钟的听众,只能记住全部内容的20%。

为提高讲授的吸引力,改善平淡的气氛,可以采用悬念设定、倒序、预设问题的方法,使讲授变成讲故事、探密、侦破案件,极大地改善讲授的效果。

2)案例

案例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引入案例起着吸引学生投入话题、激起探索欲、暗示问题研究的意义等作用。载体案例可以以实例承载知识,由于其基于事实,形象性和说服力均十分突出。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最有效实际操作类技能的训练方法之一,参与者担任特定的角色,按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自然而然的演绎出这些事件的解决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表演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程度。

对于课程的关键环节,如行业的必备知识、必要技能、关键工艺等内容设定考核关卡,规定学生必须采用的方法、技术,必须使用的原理,必须达到的水平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学生遇到难点绕道而行[3]。

4)竞赛

竞赛也是练习和训练的很好方式,竞赛可以使学生的求胜欲望变为训练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分为个人竞赛与团队竞赛,时间周期可以是一节课、一次课或采用积分制一段时间,团队竞赛还可以很好地进行学生团队协作、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的训练。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竞赛,教师都必须事先宣布竞赛方案及规则,并准备好奖励,如分数奖励、实物奖励、机会奖励等。

竞争会极大激励学生参与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很好方法,学生参与度和兴奋度在竞争中都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队,经过较多事先准备后安排竞赛,这样就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纳入到竞赛过程,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好处。

5)探索研讨

分组讨论,不设结论,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提高参与度,学生对于自己亲自得道的结论的理解更为透彻,记忆和运用能力更加强大。

6)团队项目开发

设定较大任务,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复杂度,组织合适规模的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7)实物观察、实际操作

观察或其它方式直接认识和操作实物,形象生动,说服力强。更可以印证教学中的概念、知识和方法,加深理解,也可以很好的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气氛,使用图形、实物照片的形式也有类似效果。

学做一体课程的训练项目常常有一定规模,以团队为单位完成项目是常见的方法,团队协作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但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则较为困难[3],因此团地设定要注意激励学生个人投入,防止学生“混”。一般来说团队规模越大,不认真投入的人越多,团队不宜很大,小型项目两个人最佳,必须由多个成员组成完成的项目,则应尝试规定团队成员的分工,确保每个人都完成必要的工作,并设定考核标准,防止学生滋生依赖懈怠思想[3]。

8)脑力风暴

脑力风暴法就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可以组织讨论小组就一个主题进行自由讨论,轮流记录发言要点,教师归纳总结。

除此之外还有播放音像、影视辅助教学、操作演示、实操考核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教学内容不同,编排和设计这些方法需要周密细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方法都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进行时间持续效果降低,因为学生的兴趣和新鲜感降低了,要注意使用频度和节奏。

3.2课堂教学节奏控制

课堂教学也要张弛结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堂好课就像一场戏,既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轻松场合,又有令人紧张振奋的戏剧高潮。正是这样平缓与紧张的交替出现和逐步推进,才能紧扣学员心弦,达到最佳课堂效果。[1]

1)课堂活动的节奏控制

课堂活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开始不集中,再延续原来的形式效果就会变差,应设计多种活动交替进行,实施时也应适时调整,如由讲授10分钟后安排5分钟的讨论,例题讲解后安排课堂练习,实操训练后,安排优秀学生示范等,活动的变可以增加新颖的感觉,提高学生兴趣,消除假性疲劳。进一步优化教学,提高效果。

2)课堂气氛节奏控制

赞可夫说:“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疑惑、恐惧、发窘和其内心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控制节奏,变换方法,提升学生兴奋度和参与度,降低他们的疲劳度。当学生表现迷茫,不能理解教学内容是时应放慢节奏,办教学起点降低,增加形象感强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跟上来;当他们因为内容浅显而缺乏兴趣时,则需加快节奏,适当增加难度;如果学生“感到倦怠、精神涣散时,就要及时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员的兴奋点,使他们精神振奋,积极思考”。[4]

教师可以通过悬念、问题的解答的揭晓、幽默或有冲击力的语言,甚至是眼神、手势把课堂气氛由平缓逐步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推向平缓,并为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高潮做铺垫。在这平缓与高潮,即“张”与“弛”的不断变化中,学员的精神状态始终处于最佳水平,如图3所示。

一次课开始由慢节奏开始,逐步将其推向高潮,并将教学的主高潮安排在下课前20分钟左右,此时学员电脑的兴奋点已被激活,思想高度集中,接收和投入效果最好。下课前十多分钟,学员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安排一些课堂练习。

4结论

针对学情进行反疲劳设计是可以明显改善教学效果的,属于“新生代”的大学生更容易接收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因此考虑疲劳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另一方面适当的压力也是必须的,完全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是不现实、不客观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考核也是重要的手段,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张运辅.浅议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J].教学与管理,1992,(6):27

[2]钱春旭.课堂教学中的疲劳感探析[J].教育科学,1995,(4):51

[3]张海波,蔡丽雯.高职高专学做一体教学中的成绩考核研究[J].职教论坛,2013,(5)

[4]徐小萍.把握课堂节奏[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3,(第8期).

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研究进展 第7篇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综述,研究进展

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通过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不断探索,一直以来关于运动性疲劳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直到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作了准确统一的描述:“机体生理不能保持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运动性疲劳引起运动员无法维持原有特定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而降低了运动成绩,多数学者致力于对运动疲劳机制的研究,试图通过运用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来推迟疲劳的出现,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2.1 能源物质的衰竭学说

2.1.1 ATP与CP的消耗

人体运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CP供能系统,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机体主要消耗ATP供能,但是,ATP在体内的贮量极为有限,在供能时主要依靠边消耗边合成的形式实现持续功能,此时的ATP主要由CP直接合成,且运动强度越大,ATP、CP下降的越明显,使机体的输出功率下降。其中,尤以CP下降更多,甚至可达储存量的20%以下,而此时ATP略有下降,由此可见CP含量的下降是造成机体不能维持特定运动强度的主要原因。

2.1.2 糖元、血糖的消耗

在运动强度达到60%~80%最大摄氧量时,机体主要通过糖元的无氧酵解供能。但是在红肌和白肌中,不同的运动强度消耗的糖元程度会以二者之一为主。在机体内,肌糖元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当特定阻力、特定频率的运动使白肌或红肌中的肌糖元的含量首先下降,就会使肌肉的输出功率不能维持该特定水平,由于糖元的耗竭机体表现出疲劳[2]。在长时间运动中,主要以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功能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血糖的维持途径加之供氧能力的限制,能源物质不能及时满足运动的需要,机体表现出运动能力下降。

2.1.3 脂肪的消耗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体内的脂肪储备是用之不尽的能源,那么,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就不是脂肪的耗竭,而是脂肪的利用能力限制了机体的运动能力[3]。在持续30 min以上的运动中促进脂肪水解的酶才能被激活,且脂肪为非水溶性的物质,水解后生成的脂肪酸需要依靠血清中的载体才能运送至各组织器官被氧化利用,同时体内乳酸等因素致使体液p H的下降会降低脂肪的利用率。正是由于这种能量供应的滞后使骨骼肌因能量的供给不足而出现疲劳。

2.2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2.2.1 乳酸堆积导致运动性疲劳

在持续1 min左右的大强度运动中,体内的白肌纤维中会生成大量乳酸,乳酸本身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不大,但乳酸会解离出大量的氢离子,使体内pH值下降[4]。pH值下降会使横桥的运动速度和活化数量降低,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同时,由于过高的氢离子浓度会使ATP酶、肌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等酶活性降低。使体内能量供应的直接来源减少,影响肌肉的能量供应,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和肌力下降。大脑对血液的酸碱度变化也很敏感,血液的酸度增加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功能。因此,机体整体表现出运动性疲劳。

2.2.2 氨的堆积导致运动性疲劳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氨基酸参与代谢供能的比例增加,继而引发渗透压升高,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肌肉血液中氨浓度上升,使Ca2+结合能力降低,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同时氨的增加引起周围性疲劳,使乳酸、氢离子浓度升高,底物排空。高浓度的氨还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大脑水肿;脑中多巴胺含量减少,5羟色胺水平升高,引发中枢疲劳。同时氨与-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抑制糖酵解过程,使大脑内能量供应不足。大量谷氨酸与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导致合成γ—氨基丁酸(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谷氨酸减少,神经控制能力降低,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4]。

2.3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适当的调节维持代谢产物的生成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剧烈运动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体内代谢产物的生成速度会超出机体的清除速度,引起内环境的紊乱,如乳酸、氨、自由基等物质过多会导致体内酸碱度、离子水平、渗透压、激素水平等的变化,细胞膜电位改变,横管中钙离子大量聚集,导致肌肉输出功率降低,力量不足甚至痉挛,表现为机体运动性疲劳。

2.4 保护性抑制学说

巴甫洛夫提出的大脑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机体的疲劳是大脑保护性抑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机体运动时,骨骼肌不断的向大脑发出神经冲动,使大脑相应的神经元不得不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为维持这种兴奋状态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为避免能源物质的继续消耗而使机体崩溃,大脑产生了保护性抑制[5]。这种保护性抑制对机体是有益的,它可以有效防止机体因过度的消耗和大量代谢产物的堆积而导致的损害。同时,巴甫洛夫认为,机体由于剧烈运动而使乳酸生成增多、离子浓度失调、氨堆积、血糖下降等都是对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的促进过程。

2.5 自由基学说

体内细胞膜、胞液产生大量自由基,在大强度的体育运动中,尤其是急性和力竭性运动会使机体内自由基生的成量达到平时的2倍以上,运动时体内的SOD、GSH-PX酶活性增加,但不足以抵消自由基的增加量。同时,体内巯基、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被大量消耗降低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会使一些蛋白质变性、交联和酶失活。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会攻击细胞膜的双分子层,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离子转运紊乱。自由基的大量堆积引起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脆性增加。因此,运动时生成的大量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

2.6 突变理论学说

突变理论认为运动疲劳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将肌力下降、兴奋性降低、能源物质消耗的三维空间关系破坏作为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的原因。单一的因素如能源的耗竭导致肌肉僵直的情况在运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神经或肌肉的兴奋性和体内物质的消耗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点[6],此时会出现兴奋性的突然崩溃或输出功率的瞬间降低,从而引起了运动性疲劳。该理论提出了运动性疲劳的控制链,其中任一环节受阻或中断都会影响骨骼肌的收缩,产生疲劳。

2.7 离子代谢紊乱

长时间大负荷量的运动,使体内发生钙离子代谢紊乱,线粒体内钙离子聚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减低,严重阻碍了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线粒体作为体内能量的“工厂”,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受到抑制而使能量供应不足;肌细胞内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使血钾过高,心肌兴奋性增加,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等异常变化,均会使机体出现运动性疲劳。

2.8 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网络

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尤其是比赛准备期,随着运动强度、运动量的增加,感染流行 性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率大大增加。这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抑制了体内的免疫系统,导致患病率增加。在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介导物质,对他们自身及全身的器官系统进行调节,从而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长时间的大强度运动会使该网络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此时免疫机能的下降就是机体将要停止运动的信号,再通过释放的细胞因子反馈给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放使机体停止运动的信息,即表现出运动性疲劳[7]。

2.9 中医理论

中医从整体出发将疲劳分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三大类。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筋骨关节疼痛等征候;脏腑疲劳主要表现在脾胃功能失调、肾气、血气不足等征候;神志疲劳主要表现在虚烦厌训、寝食难安等。中医以整体征候为基础,结合四时节气,体质特征等因素辩证对待运动中机体发生的各种改变,并以此鉴定机体的疲劳。

3 结语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其应对方法 第8篇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应对方法

一、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 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躯体性疲劳有以下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部位不同, 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 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 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 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

3.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随着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对于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能量物质消耗或代谢物堆积, 向着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

(1) 中枢疲劳理论。大量实验表明, 无论是体力或脑力的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的作用结果。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降低与短时间运动疲劳有关;而长时间运动疲劳时r-氨基丁酸增多, 则意味着中枢保护性抑制的发展。 (2) 外周疲劳理论。外周疲劳理论指人体运动时, 因肌肉能量代谢变化而引起外周细胞内外液改变, 从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 (3) 突变理论。突变理论较为全面地从中枢到外周的各个环节来解释疲劳的产生, 认为运动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肌肉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 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

二、运动性疲劳的测定与判断

科学的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根据疲劳的种类, 疲劳的部位及程度, 下述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形态变化:下肢围度及体重的变化。肌力:背肌力、握力及呼吸肌力量的变化。神经系统机能:膝跳反射阈、反应时及血液体位反射的变化。感觉机能:皮肤空间阈、闪光频率融合试验法。循环机制:心电图试验法。唾液pH值变化:测试运动前后唾液pH值。

三、应对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对如何延缓及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 提高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一直是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热点。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应对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1. 西药方法。

西方医学认为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的能量贮备, 关键酶的活性以及体液、元素平衡、细胞膜的完整性等, 无疑补充营养是恢复的基础。

(1) 碱性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碳酸氢盐、磷酸氢盐、柠檬酸钠或钾盐等。碱性盐服用后, 可增加体内碱贮备, 提高血液的pH值, 从而减轻运动时肌细胞内的酸中毒, 因此, 碱性盐饮料对乳酸生成较多的项目效果较高。 (2) 肌酸。肌酸是骨骼肌中的基本成分, 它可以接受ATP的能量, 而生成磷酸肌酸, 有助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2. 中药方法。

我国早就有药食同源的历史, 应用天然动植物食物制成适宜运动员食用的补剂, 以调节运动时代谢, 加强运动后身体机能恢复过程, 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1) 花粉制剂。花粉制剂的主要成分是花粉, 而花粉中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实验表明:服用花粉制剂后,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显著增加, 血浆总胆固醇明显下降。据此认为花粉制剂能增强血液运氧能力, 提高运动能力, 延缓或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 (2) 枸杞多糖。枸杞多糖 (LBP) 是从枸杞中提取的一类杂多糖, 是枸杞的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表明, LBP能明显提高机体全血、肝、肌组织SOD活性及肝组织GSH-Px, GSH含量, 从而有利于清除与运动性疲劳有关的活性氧及乳酸。由此提示, LBP能够延缓疲劳的产生及具有快速消除疲劳的作用。

3. 饮用碱性离子水。

由于碱性离子水是在电解的情况下产生的水质, 其中不仅带有电解质, 而且还含有较高的离子钙和其他比较高的矿物质, 并且水中pH值偏碱性, 不仅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 还有利于平衡人体内由于过度疲劳产生的血乳酸, 可以使人体很快消除疲劳。

四、结束语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 运动性疲劳及其应对方法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判断方法以及应对方法, 希望给广大体育工作者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2]李国莉.枸杞多糖对运动训练小鼠耐力及体内自由基防御体系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 17 (1) .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9篇

一、篮球运动中运动疲劳的特点

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 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定义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篮球运动中运动疲劳主要是指脑力疲劳 (神经系统疲劳) 和体力疲劳 (骨骼和肌肉疲劳) 。这种运动疲劳是在训练或者比赛过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 是由运动引起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可以提前警示运动员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防止机体的进一步衰竭。

二、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原因

(1) 训练或比赛安排不科学。篮球运动中, 训练和比赛强度大, 赛场上双方攻守对抗激烈, 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因此, 需要对篮球训练做出周密安排, 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安排运动量, 循序渐进, 使他们能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放松下来, 做到张弛有度。

(2) 休息不合理。休息不足会导致思考能力下降、警觉力与判断力削弱、免疫功能失调、平衡能力差等等, 而这对以攻防快速多变为特点的篮球运动场上精神高度紧张的运动员来说是最要不得的。合理休息包括有: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大学生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应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还可根据训练和比赛情况适当调整睡眠时间。积极性休息, 是巴甫洛夫理论中的概念, 以改变运动方式作为休息的手段, 如快走、慢跑以及摆臂活动等。比方说右手累了, 改用左手干活, 对右手来说就是积极休息, 其效果比两手都休息要好;脑力累了, 去干体力活, 对大脑来说, 休息效果要比单纯休息要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或者比赛后, 最合理的是将两种休息方式相结合, 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保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下一次活动中。

(3) 能量供应不足。对运动员来说, 紧张的训练期间, 特别是比赛期间, 若能量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运动性疲劳。由于篮球运动员活动量大, 比常人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多, 因此就更应注意食物的搭配, 得到更多、更全面的营养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只有合理安排膳食、合理饮食, 才能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体力去运动。还需要注意摄入热量的平衡, 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保证体内酸碱度的平衡, 吃易消化的食物, 饭后不能立即运动, 运动后不能立即进食, 也不要吃了便睡, 饭后不要马上洗澡, 临睡前不要进食等。

(4) 心理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运动员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 由于年龄特点以及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 很容易造成情绪上的波动, 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畏惧、恐慌、厌烦、急躁、困惑等) 。而篮球运动, 不仅是身体机能、运动技术、战术水平、智力因素的抗衡, 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在高密度的比赛和训练前后, 运动员都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对运动员身心的影响非常大, 极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紧张和心理上的疲劳。可以适当做一些心理放松练习和自我心理调节训练, 排解、释放、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减弱心理因素对疲劳的影响。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10篇

运动后产生的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持续一定时间达到一定强度, 引起身体暂时性不适应与机体能力下降的现象。疲劳是运动强度达到某种程度的标志, 也是运动训练效果的具体显现形式。及时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及合理的调整运动强度, 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消除疲劳方法, 让身体机能快速有效的得到恢复, 为参与运动提供更加良好的身体状态与条件, 从而可以避免在运动中造成的损伤, 提升训练质量, 提高学生练习成效。所以对研究运动训练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消除疲劳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运动训练后机能的恢复与还原。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 为教学与训练提供意见与参考。

二、引起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

(一) 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过大, 引起运动疲劳

耐久跑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又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 并且成绩提高较慢, 所以一些没有经验的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意的增加练习次数和强度, 大运动量、大强度的练习使体内储存能量逐渐减少, 首先是糖明显下降, 糖是构成人体重要组成成分, 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其次, 短时间的剧烈运动, 氧供应不足, 能量释放由无氧代谢过程完成。此时, 乳酸大量堆积, 使肌肉活动发生障碍, 产生疲劳。

(二) 练习方法与练习方式不科学, 引起运动疲劳

除大运动量练习引起的疲劳外, 不科学的练习方法也会导致学生运动疲劳。比如, 有的新老师练习的手段单一, 时间又过长, 方法又死板, 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练习失去兴趣, 产生疲倦感。而有的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又不遵从老师的安排, 自作主张, 盲目增加练习强度, 致使运动过快、过猛, 幅度或负荷过大, 造成疲劳。还有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目标, 由于目标过高, 导致无法达成, 而越是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就越急于求成, 结果反复的练习导致身体的疲劳度增加。

(三) 精神压力过大及无规律的生活方式, 引起运动疲 劳

中考、升学的激烈竞争, 使相当一部分学校以不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频繁考试的手段来争取学校的“升学率”, 致使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书、做题, 连吃饭、上厕所都是急匆匆的, 还有的路上都在看书、背单词。在这样大的压力下学生的业余时间没有安排好, 使身心得不到放松, 夜间睡眠质量下降, 休息不充分, 这些都容易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疲劳的感觉。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不得少于两小时, 而实际上学生能够进行运动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

三、运动疲劳的判断

疲劳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非常疲劳。一般情况下, 可以通过自我感觉, 如疲劳、头痛、心悸、恶心和某些外部表现, 如:脸色、排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等来判断疲劳程度, 所以, 疲劳的判断主要有自我感觉, 简易客观的指标来初略评价。

(一) 主观感觉

运动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 心功能耗氧量、代谢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故而运动时的自我感觉对判断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客观性。因而, 仅凭主观感觉来判断学生是否产生了运动疲劳, 缺少一定的说服力。

(二) 客观指标

1.肌肉力量

运动引起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 一般常以绝对肌力为依据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 不能及时恢复, 可视为疲劳。测试时根据不同的运动形式有针对性的测试运动肌肉力量。

2.肌肉硬度

肌肉疲劳时收缩机能下降, 而放松能力也下降, 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放松, 肌肉硬度增加。

四、运动疲劳的过程

(一) 急性疲劳过程

经过剧烈的运动后, 全身肌肉发生疲劳, 同时内脏也疲劳, 但经过休息, 睡眠及营养补充可完全恢复。

(二) 慢性疲劳过程

急性疲劳未完全消失, 又加运动量, 使疲劳加重, 疲劳积累就形成慢性疲劳, 经短时间休息后仍不能恢复。

五、运动疲劳的恢复

(一) 课上恢复与课后恢复相结合

1.课上回复

注重每次课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动, 例如多做草地上、软地上的放松跑, 海绵垫上的倒立、抖动、踩压等, 还有听着舒缓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徒手的放松操, 使身体更好的由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安静状态。

2.课后恢复

耐久跑是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项目, 对身体产生疲劳的程度很大, 光是课上的放松练习是不够的, 所以课后应该继续加强身体恢复。常用的恢复手段有:温水浴、按摩、睡眠、营养、热敷、心理学恢复手段等。

(二) 合理休息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的结果,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时, 机体感觉减退、意识消失、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将睡眠看做既是消除疲劳的良好补药, 也是必不可少的体力恢复过程。因此,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睡眠问题。青少年每天保证8-9小时的睡眠, 尤其在大运动量练习之后, 睡眠时间还应当延长。

(三) 按摩

按摩,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疲劳消除及机能的恢复。负担量最大的部位, 应是按摩的重点, 肌肉部位以揉捏为主, 交替使用揉捏、按压、抖动扣打等手法, 在肌肉发达的部位可用肘顶、脚踩。关节部位不仅是运动的着力点, 也是运动的枢纽, 应以擦磨为主, 穿插使用按压、搓和远拉。按摩应先全身后局部, 全身性按摩一般取俯卧位。运动负担重的局部按摩, 重点按摩。其顺序是先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 如按下肢, 应先按摩大腿肌肉再按摩小腿肌肉, 以提高肌韧带的工作能力。

(四) 温水浴

运动结束半小时后, 可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为15度, 热水温为40度。冷水淋浴1分钟, 热水淋浴2分钟, 交替3次。不过由于在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不能提供的情况下, 学生放学回家后, 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温水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调节血流, 加强新陈代谢, 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同时, 可使汗腺分泌增加, 放松肌肉, 安抚神经, 使机体尽快恢复。水温为42度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 勿超过20分钟。

(五) 营养搭配合理

初中生运动性疲劳产生后往往伴随消化机能下降, 食欲减退, 在这种情况下, 主食可改吃面条, 麦片粥之类食品, 多吃水果, 可作维生素的来源, 又可调节胃口, 食品可添加带香味的刺激性调料, 以增加食欲。用牛奶, 奶粉, 猪肝之类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铁质、矿物质。动物性蛋白质可吃鸡蛋, 香肠, 鱼等。为补充盐份, 可喝含盐的美味汤汁或吃咸味的蜜饯等。对于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矿物质、维生素需要量特别大, 动物油和植物油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要适当多吃些动物类油脂。所以吃好每日三餐, 确实能保证青春期身心活动高消耗的需要。

(六)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科, 是解决心理上的忧虑和紧张, 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害怕耐久跑, 有的女生在日记里写到:“体育课, 上田径场就如同上刑场。”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课前应该加强思想教育, 讲清耐久跑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此项锻炼的意义所在。课堂上多利用即兴语言艺术, 激起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因此我们应对学生点点滴滴地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 而且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如“有进步”、“下次一定更好”、“你们一定能做到”、“一定能跑出更好的成绩”、“坚持就是胜利”等。帮助他们克服怕苦、怕累、畏难等不利的心理因素, 从而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正确地正视现实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步成熟, 全身心投入练习。

六、结论

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 能够做到正确认识学生的中长跑运动中产生的疲劳现象, 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找到合理的恢复体能的方法, 这是发挥中长跑运动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保障。同时也是让学生获得强健体魄的必然要求。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耐久跑相对初中生是一项较单调、枯燥, 缺乏趣味又累的一项运动。运动与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并不是因为疾病、环境等产生的, 而是运动以后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 是造成运动性疲劳的真正原因。此外在判断运动性疲劳可以从学生的外在表现进行判别。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可以从课上的恢复和课下的恢复进行。其中课下恢复有温水浴、按摩、睡觉、营养、热敷、心理学恢复等手段。

关键词:耐久跑,疲劳,产生,恢复

参考文献

[1]姜其根.预防和消除中长跑运动后所出现的疲劳[J].克山师专学报, 2004 (3) :142-144.

[2]冯伟.运动疲劳产生肌力与诊断[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101-103.

[3]宋慧娟.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J].常熟高专学报, 2002 (5) :68-70.

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综述 第11篇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 机制 中医药物 能源物质

一、前言

19世纪末,Mosso开始研究运动性疲劳,一个多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及其消除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从能量供应、代谢产物堆积、神经内分泌调节和肌肉收缩等多方面探讨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对于人们认识疲劳、消除疲劳进而提高训练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研

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二、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过程,疲劳的概念也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而发展。早在1904年,Ioteyko就提出,疲劳是感觉器官(肌梭)受化学产物刺激的结果;在1915年,Mosso提出,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质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T.Karlsson认为,疲劳是肌肉不能产生所要求的或预想的收缩力;1982年,R.H.T.Edwards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期望的输出功率。1982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

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强度”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100多年来,生物、生化和生理学家以及运动医学专家们做了大量的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实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产生运动性疲劳的5种经典假说。而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上。

(一)中枢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

1978年,Edwards将疲劳从起因上区分为中枢性疲劳(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性疲劳(定位于骨骼肌内部或神经肌肉联接的部位)。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表现为运动肌工作力下降,从周围到中枢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很难孤立地将其完全区分开。有关中枢疲劳的机制是近年来运动性疲劳研究的热点,中枢疲劳发生的解剖部位从大脑到脊髓运动神经元为止。近几十年来的大量研究,中枢神经系统递体质5-羟9(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以及代谢产物氨和细胞介素等可能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

1、脑5-HT与中枢疲劳

脑5-HT浓度升高对唤醒、嗜眠、失眠和心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色氨酸(Trp)是合成5-HT的前体,它以结合和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中,其血中的浓度受其结合蛋白—清蛋白的控制。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会导致血浆中支链氨基酸 BCAA,与f-trp(游离色氨酸竞争通过血脑屏障)不断被工作肌摄取和氧化,其浓度会有所下降;同时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增高,使色氨酸与清蛋白结合量减少,血浆f-trp(仅此形式可通过血脑屏障)浓度升高。结果f-trp /BCAA比值升高,通过血脑屏障的Trp增加,脑合成5-HT增多。5-HT浓度升高可能通过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而诱发疲劳,也可能降低唤醒产生疲劳。此外,5-HT能使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机能。

2、脑DA和NE与中枢疲劳

DA是脑内的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对DA的早期研究中CarIsson发现纹状体是脑组织中DA含量最高的组织,占全脑的70%。王斌等实验中发现,大鼠下丘脑DA在力竭性跑台运动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实验同时发现下丘脑 NE持续下降的趋势与下丘脑DA的持续下降的趋势相一致。NE是多巴胺-β-羟花酶催化DA生成的,神经中枢内的DA代谢会影响NE的代谢。NE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这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原因。

3、乙酰胆碱(Ach)与中枢疲劳

Ach是人体内最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Ach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对于肌肉的力量生成是必需的。Ach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记忆、意思、感觉和内脏功能调节密切相关。Conlay等报道,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其血浆水平下降约40%;如果保持血浆胆碱水平或者补充适量胆碱饮料,其疲劳发生将会延迟。提示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4、氨与中枢疲劳

氨在运动时主要由肌肉产生并释放到血液,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并具有毒害作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骨骼肌中氨的生成主要来源于嘌呤核苷酸降解;长时间中强度运动时氨的主要来源是BCAA在骨骼肌中的降解,特别在运动后期肌糖元大量排空或在运动前补充过BCAA都可以使运动时血氨浓度升高。脑组织自身也可能产生氨,主要通过脑组织中的嘌呤核苷酸降解和一些氨类的神经递质脱氨基作用产生氨。高浓度的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缓解方式是生成谷氨酰胺,同时必须消耗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α-酮戊二酸而使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流失,因此对糖的氧化代谢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氨可以改变脑膜对一些氨基酸的通透性,某些氨基酸是一些神经递质的前体,因而影响各种神经递质的代谢,据此认为氨可能是中枢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外周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

外周疲劳是对发生在外周(肌肉本身)的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粗略的定位。当前,对外周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膜、T管与肌浆网(SR)、线粒体、横桥等部位。

1、肌细胞膜与外周疲劳

肌细胞膜是肌细胞新陈代谢中细胞内外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肌细胞兴奋以及兴奋传播的部位。肌细胞膜为脂质双层结构,主要组成为类脂质和蛋白质,膜内外离子浓度有显著的差异,这是由于肌细胞膜对于不同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细胞内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主要是Na+。当终板电位作用与肌细胞膜时引起膜的通透性发生突然变化,使Na+大量透过膜进入细胞浆内,造成膜的去极化。在肌细胞兴奋后使内外的离子浓度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才能保持继续兴奋的能力,这就要依靠肌细胞膜上Na+/ K+-ATP(又称钠泵)的工作,把细胞内的Na+排出膜外及把细胞外的K+运回膜内。这是逆浓度差的离子转运过程,需要消耗ATP。长时间运动所导致的肌细胞内ATP浓度下降以及酶蛋白的活性下降都降低了钠泵的工作能力,从而影响了肌细胞膜的去极化过程,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2、T 管和肌质网与外周疲劳

T管系统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允许肌细胞外膜的动作电位经过T管传播到肌纤维的核心部位。现今普遍认为T管动作电位由T管内蛋白质(二氢吡啶,DHP)受体感受,当肌细胞激活T管电荷移动,DHP经受了电压驱动的构象变化,紧接着又激发了邻近部位的SR钙通道开发释放Ca+。肌肉收缩活动引起T管Ca+浓度的升高,可以减慢T管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T管的传导阻断使肌纤维轴核心部位不能完全激活。T管动作电位或T管系统和SR终池之间联系信号的衰退是产生疲劳的原因。

3、线粒体与外周疲劳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代谢的场所,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它通过过氧化磷酸化,提供肌肉收缩的能量。实验表明运动时内源性活性氧增加,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多,膜蛋白构型改变,导致通透性转运增加,有利于活性氧攻击膜蛋白疏基。线粒体呼吸能力的下降是运动性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

4、横桥与外周疲劳

横桥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关键部位,也是疲劳产生的可能部位。有研究指出,等长收缩时力量生成直接与横桥结合的数量多少有关,这种类型运动时疲劳的发生与运动引起的横桥损伤或紊乱有关。大强度等张收缩所引起的运动性疲劳可能是ADP和H+浓度升高抑制了横桥的循环速度。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尖端科技成果的应用,运动性疲劳的机制研究也经历了整体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发展演变过程。

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一)休息和睡眠

在休息中,特别是睡眠中,人体交感-肾上腺素兴奋性减弱,迷走-胰岛素系统兴奋性增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ACTH增多,使各种器官的功能状态得到恢复和调节,在运动前充足的休息可以保证运动员以昂扬的斗志、充分恢复的体能参加运动,这不仅使运动员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运动性疲劳的阈值,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最终使竞技能力得到超常发挥。

(二)营养

由于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解质、维生素、糖等物质,因此在运动前、中、后都要根据具体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以不同的方式补充物质,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1、水和电解质

运动中水的丢失往往伴随有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必须充分补充水分,并且补充钠离子,还因为钠盐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和水的吸收,使自主性饮水量增加,促使体内水状态恢复加速。由于运动中物质分解的代谢产物增多,因此应以补充适量碱性电解质饮料为主。最新资料表明,在运动前中后根据不同运动项目适量补充18~59mmol/l的含碱性饮料不仅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而且有助于防止或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明显的效果。

2、维生素和矿物质

由于运动是物质代谢旺盛,使维生素的需要量大增,运动量增加时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的幅度将超过按热能比例的数值。最新研究资料表明,肌肉活动可加速维生素不足症的发生和症状的加重。维生素充足时有助于机体吸收热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矿物质不足必然导致运动性疲劳的提早发生并对疲劳难以恢复。

3、能源物质摄入

增加肌糖元能提高速度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果糖(1,6二磷酸果糖)具有维持血糖水平、节省肌糖元,提高耐力作用,并且不会引起胰岛素反应而诱发低血糖。补充肌酸,在运动前提高骨骼肌肌酸浓度和磷酸化水平,在恢复期促进磷酸肌酸合成,既有利于延缓运动性疲劳,也有利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运动时适量补充脂肪酸,提高血游离脂肪酸浓度,为骨骼肌和其他器官提供氧化代谢底物,节省糖元储备有利于增加运动耐力,且在长时间运动中有保护生物膜和推迟疲劳出现的作用。而肉碱的补充有利于运动时更好地利用脂肪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氧化供能,使底物更好地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在呼吸链中彻底氧化,推迟疲劳出现,在运动后服用对疲劳的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三)按摩

按摩是加速疲劳恢复的有效手段,能引起局部生理和生化变化,并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而影响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从而对纠正运动功能失调、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防止运动伤病起着积极作用。

(四)针灸

针灸通过针刺激身体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增强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因此预防和恢复疲劳

(五)抗疲劳中医药物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与运动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脾具有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与激发和增强元气以抵御病邪的能力,其正气与现代免疫学的免疫功能相似,意味着免疫调节和屏障功能。正由于运动性疲劳与脾肾关系密切,所以在使用补肾补脾助阳药物预防及恢复疲劳的过程中,应很好地结合,促进疲劳的恢复。通过人体实验证明,由霸七、绞股蓝、阿胶等多味中药配伍的方剂能明显促进疲劳的恢复;人参、田七、银耳、肉苁蓉等也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此外也有一些补肾补脾的复方助阳药,如:补肾І号、益寿回春汤等等。

(六)氧气及负离子吸入法

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后,血液中有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吸氧可以促进乳酸氧化,对消除疲劳有很好的效果。负离子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也能消除疲劳。

参考文献

[1] 陶玉流,王铭一 .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2 . (1)

[2] 李丰荣,吴瑛.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消除途径综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 (4)

[3] 冯炜权 . 对运动疲劳机理的再认识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 (4)

[4] 刘长江,凌丽平,刘铁民 . 运动性疲劳研究回顾 .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 . (1)

[5] 岳文雨 . 运动性疲劳特征的研究综述 . 中国体育科技,2003 . (10)

[6] 侯春丽,闫守扶,孙红梅 . 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机制及研究进展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 (1)

[7] 刘燕萍 . 运动性疲劳及其机制分析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 . (1)

[8] 张灏 .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 . (1)

运动性疲劳产生 第12篇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教学训练的文献资料。根据需要,笔者在学校图书馆和各种期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涉及有研究方法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设计和构想提供参考。

1.2 数理统计法

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常规的数理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运动员的能量来源

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是“更快、更高”,各队之间的水平差距日趋缩小,争夺更加激烈,攻守转换频繁,战术复杂多变,特别是现代篮球中的贴身紧逼防守,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对抗性更强,因此篮球运动员需要多种能量来源。

2.1.1 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

篮球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速度以爆发力形式(不超过10秒)做功,主要依靠ATP-CP系统供能,然而在长时间(4×12分钟)的篮球比赛中,由于ATP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因此人体不可能单纯依靠ATP-CP系统供能。在篮球比赛中,快速的攻守转换和全场紧逼盯人的防守使得运动员必须持续大强度地运动,有时超过15秒以上。此时运动员肌体若处于供氧不足状态,ATP-CP供能系统就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人体就要靠乳酸系统供能。

2.1.2 糖酵解、乳酸系统供能。

德国生理学家贾可布斯研究证明,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白肌、红肌纤维比例为1.3∶1,这与篮球运动突然起动、短时疾速奔跑的特点相吻合。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希尔在对篮球运动员股四头肌外侧头内肌糖原的含量进行研究后发现,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糖的有氧与无氧代谢。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率、血乳酸浓度,都可以证明篮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无氧代谢过程长的运动项目。

2.1.3 有氧供能。

篮球运动员在整场比赛(4×12分钟)中,机体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的做功状态,尤其是在较慢的阵地进攻和攻守转换时,运动员能够吸到充足的氧,这些氧将补充人体所消耗的氧和用来提供能量。打满一场比赛(4×12分钟),运动员要往返跑120—160次,3400—4500米,其间有较慢的放松跑,也有快攻的疾跑,因此,运动员所需部分能量是靠有氧供能提供的。

2.2 篮球运动项目的训练学特征

按照运动训练学的项群理论的划分,篮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因此,发展速度和耐力是篮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篮球运动员要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即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完成技战术的速度。而大多数情况下,篮球运动员都是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进行下一个动作,因此,有效的训练方法为间歇训练法。

2.3 篮球运动员运动后对机体对运动强度的反应

测量脉搏是最简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机体情况的一个指标,如果安静时的脉搏与以往比较逐渐下降或者不变,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运动量安排合适,并且还有潜力。每分钟脉搏的正常变化幅度为2—6次。如脉搏频率超过10次/分钟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佳,如无疾病或其它原因,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调整。

主观感觉包括自我感觉、睡眠、食欲、锻炼欲望等。如果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有劲,睡得熟,吃得香,很想参加运动;肌肉有轻度酸痛,并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早晨即可恢复正常,说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胸骨柄及肝区有疼痛感,头昏脑胀,感到特别疲倦,睡不好,吃不香,易出汗,不想练习,则说明运动量需作适当调整。

2.4 消除疲劳的方法

2.4.1 补充营养。

2.4.1. 1 糖。

糖是运动时的主要能源,因而在运动中适量补充糖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个促力因素。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尤其是激烈的比赛应注意在运动前后和运动中补充糖。研究表明,运动前补糖可安排每隔15—30min或每隔30—60min补糖为宜,运动后的补糖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不超过运动后6h。

2.4.1. 2 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运动时物质代谢旺盛,使维生素的需要量大增。维生素缺乏或不足会对运动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做功量降低,疲劳加重,肌肉无力等。大量的排汗会使身体丢失一些K+、Na+、Ca2+、Mg2+、Fe2+,矿物质不足必然导致运动性疲劳提早发生,并使疲劳难以恢复。所以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不仅有助于机体保持运动能力,而且有利于消除疲劳。

2.4.1. 3 水。

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之一,运动中大量排汗会导致水的丢失,而水的丢失往往伴随一些矿物质的丢失,特别是Na+的丢失,从而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疲劳。因此,在运动前、中、后期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及时补充水分,并且补充Na+,能促进体内水状态恢复,防止或推迟疲劳出现。

2.4.2 休息和睡眠。

人在休息时,特别是睡眠中,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或减弱,迷走神经系统兴奋增强,使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得到恢复和调节。运动员在运动前得到充分的休息,能够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体能参加运动训练,不仅能够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能够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运动后的休息,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天不少于7—8小时;其次要保证睡眠质量,睡前不要过于激动,不宜进行过多脑力劳动,也不宜饮用使神经兴奋的饮料,如茶、咖啡等。

2.4.3 推拿按摩。

按摩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可以引起局部生理、生化变化,并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从而影响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而纠正运动功能失调,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按摩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可自我按摩,他人按摩,也可用电动机械按摩。

2.4.4 水浴。

水浴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减少肌肉中酸性物质的堆积,消除肌肉僵硬紧张和酸痛,放松肌肉,促进疲劳的消除。水温以40℃左右,时间为20分钟较为合适,水温过高将使机体内环境失调,时间过长则会加重疲劳感。

2.4.5 其他方法。

化疗仪、超声波,红外线、蜡疗、气功、音乐、心理暗示法等对恢复和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篮球运动员的能量来源有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乳酸系统供能,有氧供能。

3.2 发展速度和耐力是篮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有效的训练方法为间歇训练法。

3.3 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的方法有补充充足的营养,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进行水浴等。

摘要:篮球运动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 这给高校开展篮球运动奠定了基础, 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本文对篮球运动员的能量来源、产生疲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的方法。

关键词: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能量来源,训练学特征,消除疲劳

参考文献

[1]温力著.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编.长拳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及其训练[M].1987.

[2]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62-232.

[3]邓飞, 邝郁.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2) :18-20.

[4]刘曙, 孙洪涛.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公开课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1, (2) :36-40.

[5]于振峰, 张振东, 张建军.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和基本技术评价标准及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0, (11) :4-8.

上一篇:住宅水体景观设计下一篇:自我调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