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发展范文

2024-09-03

总体发展范文(精选12篇)

总体发展 第1篇

1 电力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自动化是电网系统建设中的一种新理念、新趋势。随着电网系统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 电力自动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电能供应的质量, 电力企业应积极落实电力自动化的应用, 缓解电网系统中的运行压力, 维护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电力自动化的关键是保证电网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运行, 推行自检、监督、调节等功能的应用, 而且电网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必须要保证各个系统都能实现自动化运行。尤其是调度、发电和变电环节, 只有在电力自动化的干预下, 才能实现高效率的运行。所以, 在电力自动化中, 要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改进传统电网的运行方式, 在效益、效率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发挥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优势。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是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辅助电网自动化建设。利用新技术营造电力自动化运行的环境, 提供自动化发展所需的条件, 使电网自动化能够稳定发展, 同时, 要落实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不断完善现代电网的自动化建设, 提高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2 电力发展新技术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系统性很强, 结合了多项高端技术, 有效推动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体现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效益。结合电力自动化的运行状态, 分析了几种比较常用的新技术。

2.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是电力自动化中最根本的新技术, 它已经被成熟地应用到了电网系统内。现场总线的控制能力强, 具有集成的特点, 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电力运行现场, 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时效性。在电力自动化中,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主动采集电力设备的信号, 并将其输送到计算机系统内, 计算机利用模型分析电力设备的信号, 判断设备信号的属性, 同时, 提供控制命令, 指导电力设备的操作。电力自动化降低了电网系统控制操作的难度, 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而且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 需要用到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这样, 既可以优化自动化系统, 又可以保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2.2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电力自动化开发的基础, 它可以为电力自动化提供监视服务, 辅助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数据库技术的核心会对电力对象起到主动性监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将其应用到电网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主动监视开发对象的运行, 有利于拓宽电网系统的开发层次, 进一步推动电网系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3 SOA技术

SOA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起到了连接作用, SOA属于组件模型的范畴, 它连接了电网系统的不同单元, 提供了科学的接口方式。基于SOA技术的电力自动化, 拓宽了电力业务的范围, 提供了相关的连接服务, 不需要重新寻找单元接口就能满足电力自动化对连接服务的需求。

2.4 光互连技术

光互连技术常用于自动化系统内, 具有高水平的控制能力。光互连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3方面: (1) 限制系统功率, 消除负载对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的传输水平, 规避电网自动化中潜在的限制问题; (2) 在电力自动化中实行重组, 光互连技术具有可编程的性质, 能够保障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3) 控制调度运行, 利用光互连技术辅助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实现了高效率的调度运行。

3 电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实践应用表明了新技术的发展潜力。结合现代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规划了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电网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化的实现对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提出的要求比较高, 积极引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在新技术中实行全面的智能改革, 深化智能理念在新技术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地改善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环境。在我国电力行业中, 明确指出了智能化的建设任务, 所以,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使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努力落实智能新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3.2 最优化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最优化发展, 使新技术更加适应电网系统的运行需求, 有效地规避了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风险, 体现了最优化发展在新技术中的控制作用。新技术最优化发展的目的是提高电网自动化的运行效益, 引进最优的新技术, 在安全、质量等方面保障电网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最优化不仅是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也是新技术应用的一项标准, 规范新技术的性能、属性, 有利于完善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3.3 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引进了运行硬件和应用软件, 有效地改善了新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方式, 使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可以根据电网的状态, 为其提供自适应的技术方式。在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中融入了多种硬件和软件, 深化了自动化新技术的科技含量, 强调了系统化在新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在电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 在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需求量, 而且电网自动化的需求直接决定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推进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有效地解决了电力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体现了新技术的优势和价值, 避免了其对电力自动化运行价值造成的影响。同时, 保障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 能够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姬源.简论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 2013 (10) :27.

[2]陈翘.浅析电力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风, 2010 (19) :281.

[3]张彦伟.论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 2012 (15) :114.

按照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第2篇

统筹公司投资业务、资本运作工作的开展。负责产品市场分析、策划;负责公司业绩指标的完成;

指导投资项目主管工作,把控投资项目行业研究、筛选、尽职调研、投资策略、趋势研判等环节;

监控投行业务及有关管理计划和措施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主导或参与公司重大业务的决策和谈判等,处理重大突发事件;

推进集团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审定集团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监督检查集团各项规划和计划的实施;

承担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和职责。协助总裁对集团运作与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协助总裁推进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基金法、公司法的规定。

组织指挥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代表公司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合约和处理有关事宜。

总体平稳符合预期五大理念引领发展 第3篇

“平稳”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长6.7%,其中二季度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涨幅为2.1%。主要指标走势平稳,均符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活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兴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9.7%,工业机器人增长28.2%,光纤增长28.2%,太阳能电池增长28%,智能电视增长20.5%,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9.1%。

“协调”主要体现在供需、产业、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供给侧“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积极进展,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对脱贫攻坚、农田水利、科技创新等软硬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服务业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以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需求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住行、信息、旅游、文化等消费表现抢眼,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多点支撑区域格局强化,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引领作用明顯,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全国;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绿色”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随着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放缓,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上半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6.7%,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9%,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3%;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8%。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始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

“开放”主要体现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取得早期收获,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9列,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7%。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与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重点区域产能合作全面推进。从营商环境、扩大产业开放、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等方面综合施策,保持和增强我国利用外资竞争力。自贸试验区69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扩大,启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增长58.7%;实际利用外资694亿美元,增长1.5%。

“共享”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推进,建立健全扶贫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全面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上半年扶贫小额信贷惠及120万贫困户。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等社保待遇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提高9.1%和15.9%,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02万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困难地区免学费等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近12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约50%。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200个,全国90%以上的地级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增强。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实现了“十三五”开局良好起步。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阶段,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还需更加努力,必须直面困难、顶住压力、夯实基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为巩固和壮大稳中向好势头蓄能增势。下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4篇

随着人类对海洋经济需求的增大, 传统海洋资源日益匮乏, 海洋经济发展的依存基础开始出现资源消耗向知识和高技术的转变。

海洋经济是人类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而展开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传统的海洋经济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依存基础是海洋资源、劳动、经验和常规技术, 是一种人和物的简单的和低层次的结合, 这时人们通常通过增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来扩大生产的规模以及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采量来实现其经济的增长。以最为传统的海洋渔业为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们都是通过增加和改良捕捞工具以及增加劳动力从而实现其需要的经济增长。这些浅层次的且单一的经济活动其相应的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 因此这些传统产业必然会出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也相应的枯竭并最终走向产业萎缩的局面。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海洋的需求不可能停止, 因此人类必须要对传统海洋产业层次进行升级并开发新的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大规模的、立体的和综合性的海洋开发的展开以及海洋产业结构的丰富和升级标志着现代海洋经济的兴起。现代海洋经济以新的科技革命为背景, 其经济过程的基础是资本、知识和高技术。从海洋资源勘测到生产过程展开, 从海洋劳动过程、海洋经济运行过程到海洋管理, 都依赖于整个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在现代海洋开发活动中均采用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的技术装备, 如, 空间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声学技术、深潜技术、自控技术和机器人等, 这些新技术几乎与宇宙开发同时进入海洋开发领域。现代海洋开发是高技术和尖端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 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进展。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后是一整套海洋科学知识体系以及其他科学知识与方法, 如,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法学、经济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 这些科学知识与方法不仅推动着现代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并构成海洋开发技术不断发展的知识基础, 而且保证和维护现代海洋经济活动的有效和科学运行。从现代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活动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过程, 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 而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海洋科学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增长。在这个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现代海洋科技和海洋开发又呈现出多学科融合和国际间密切合作的趋势, 这是由海洋经济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任何国家或区域性的海洋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都必须充分利用整个世界的知识资源和其他各国的技术优势, 现代海洋经济本质上是建立在当今世界全部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根据以上分析可认为, 现代海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是以知识增长和高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之所以是知识经济, 关键在于认识海洋和开发海洋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过程、性质与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和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其研究对象既包括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 (其中包括海洋中的水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和生存于海洋的生物) , 也包括海洋底边界——海洋沉积和海底岩石圈、海洋的侧边界——河口和海岸带以及海洋的上边界——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等;其研究内容既有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 又有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和水文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而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监测与治理还涉及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法学等。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直接观测的资料可为实验研究和数学研究的模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已有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系统功能模型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代海洋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学科分支越来越细, 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越是深入, 各分支学科之间就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彼此依赖。这种趋势使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科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海洋开发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在内的庞大的综合体, 是知识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技术体系, 包括海洋开发的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大类:基础技术是海洋开发各领域共同需要的通用技术, 如果这类技术薄弱, 海洋开发就难以顺利进行;应用技术是海洋开发专门领域直接将知识和基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 与基础技术相比, 应用技术获得经济效益的途径更为直接。现代海洋开发技术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 技术综合性。海洋资源的分布是立体的和多层次的, 不同的海区和水域有不同的海洋资源, 即使在同一海区和水域也并存着多种海洋资源, 这样就使许多海洋开发项目相互交叉和相互联系, 各种海洋产业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此外, 各种海洋开发活动受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而海洋开发活动本身也必然要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 任何海洋开发技术的应用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和孤立的, 都需要其他海洋科技手段的配合运用和协同作战, 海洋开发活动的特点决定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多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的技术整体。② 技术的全球性。一个国家的海洋国土和管辖权是有明确范围的, 但海洋资源 (如, 洄游鱼类、公海航道等) 、海洋污染和海洋灾害等则是无疆界的, 因此海洋开发以及海洋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求国际间的密切合作, 海洋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也必然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同时, 现代海洋开发工程, 如大规模的海洋调查和勘测、海底油气开发、深海锰结核勘探与试采、南极磷虾的调查与捕捞、水产增殖放流、海上污染控制以及海底隧道工程等, 不仅同时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利益, 而且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且技术难度大,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以及采取联合行动。③ 技术复杂性。海洋环境严酷多变, 海洋开发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 因此现代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高尖端和具有高复杂性的技术领域, 与其他工程技术相比, 海洋开发技术更多地依赖于多方面的知识支持。海洋开发技术涉及许多具体的专门技术, 每一项海洋开发活动都是一个技术综合体, 现代海洋开发离开声学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遥感技术、地面模拟技术和潜水技术等就无法进行。技术的复杂性决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活动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领域, 海洋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 而这种突破又要求多学科和多技术的共同努力。随着传统海洋资源日益匮乏, 传统海洋经济产业层次的升级以及新型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支撑。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的更进一步深入, 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空间对海洋科学知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海洋经济从以资源为依存的资源消耗型向以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海洋经济转变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

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层次发展的变化趋势

随着现代海洋经济的依存基础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和高技术转变的同时, 在海洋经济的生产领域, 其产业层次也开始出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

首先, 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 传统产业为了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产业层次升级。以最为传统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为例, 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指海洋捕捞, 开始在近海, 但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匮乏, 又把目标转向外海和远洋;但是, 这种简单且低层次的, 靠通过扩大规模和增大对海洋资源的消耗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生产方式不可能长远地和根本地解决海洋渔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因此出现以技术为支撑的海水增养殖和育苗培植等产业, 海洋渔业开始由“狩猎型”向“农牧化”转变。近些年来,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水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0%。发展海水增养殖并实现“农牧化”是海洋渔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海水养殖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巨大飞跃, 传统的海洋渔业也将因此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其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海洋科学技术和社会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海洋资源开发的范围更广且层次更深, 促进一系列崭新的海洋产业的崛起, 使现代海洋经济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和结构不断完善的海洋高技术支撑下的经济体系。现代高技术支撑下的海洋产业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2.1 海洋石油天然气和固体矿产探测与开采业

在海洋探测和开采技术的支撑下, 海洋石油天然气探测开采业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已探明世界近海石油储量为365.6亿t, 近海天然气储量为30.1万亿m3;目前, 海上石油勘探正由大陆架向大陆坡和大陆隆发展, 据预测, 今后全世界发现的石油资源中, 海洋石油将占2/3;海洋油气开采将是占主导性的海洋产业。此外, 海洋固体矿产资源探测开采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预计大洋多金属结核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稳定的金属供给源, 届时其开采设施的水下部分将采用水下机器人、碎石机和液压采掘机装置来完成。

2.2 海洋制药业

由于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在海洋生物科学方向的成功运用, 近年来海洋制药业不断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新产品不断涌现, 成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种类繁多、结构新颖以及生理活性独特的海洋天然产物是人类期望解决许多疑难病症的药源。由于生化分离技术和波谱鉴定技术的长足进步, 分离和鉴定某个化合物进而确定其分子结构相对并不困难, 因此对于海洋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药用化合物的分子模型, 启发人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合成或对现存分子进行化学修饰, 从而满足人类的需要;同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培养新的药源生物, 也能解决获得大量海洋天然产物的药源问题。海洋制药业是以生化分离技术、波谱分析技术、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技术以及化学工程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

2.3 海水资源的新利用

海水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用途为提取海盐。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各种化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陆地水资源日益匮乏;而海洋是各种化学资源和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宝库, 世界上99%以上的溴资源都蕴藏在海洋里, 这些资源为人类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海洋领域的成功运用, 使海洋化学资源和水资源为现代经济服务成为可能。在海水淡化领域, 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都已经达到工业生产规模。

2.4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环境、淡水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海洋能源资源丰富, 据测算, 世界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超过1 500亿kW, 可开发利用73.8亿kW。目前已经探测到的海洋能源主要指海水中的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世界上潮汐能发电技术已较为成熟并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其他海洋能利用正处于开发试验阶段。

2.5 海洋空间利用

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主要是海洋交通运输,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及其在海洋领域的成功运用, 在海上进行生产、生活、娱乐、储藏、通信和电力输送等已经成为可能。整个世界的港口吞吐能力和海上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在新型海洋运输线路开发中将建造一批海底隧道、海上桥梁和海上机场;全世界已建造了许多人工岛和上千个海洋娱乐及旅游中心, 其中有200多个海洋公园;在通信领域, 目前已经铺设了10多条海底光缆。

3 海洋经济各产业间的集成发展趋势

随着海洋经济产业的深入发展, 海洋产业的独立性正在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海洋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从而产生了一些海洋新兴产业。这些新兴海洋产业有传统产业的影子, 但又不能明确称其为传统产业, 出现传统海洋产业的集成化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 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游艇业等产业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

以海洋渔业为例。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洋渔业养殖, 其产业的发展所依存的无非就是海洋空间和鱼虾资源, 其满足的是生存物资方面的社会需求;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发展, 逐渐形成以海洋生物科技为依存的海洋鱼苗培育等新型产业, 其满足的是人类海洋生产环节的需要;另外,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海洋渔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 但是今天正逐渐转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如, 海洋休闲渔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对大海风景的欣赏和享受垂钓的闲情雅致等精神需求。海洋休闲渔业在产业资源依存方面与传统海洋渔业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从需求角度上看, 消费者追求的是休闲和精神上的满足, 这一点又更接近海洋旅游业的特点。因此, 海洋休闲渔业是传统海洋渔业向传统海洋旅游业的渗透, 是传统海洋渔业和传统海洋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新型海洋产业。

再以海洋游艇业为例。从游艇业的自身发展来看, 其产业归类应该属于海洋船舶制造业;但从游艇产品的消费用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其逐渐失去作为交通工具的功效, 而越来越成为社会富裕阶层泛舟海上欣赏山海美景、休闲度假和娱乐的有效工具以及商务谈判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 滨海旅游业真正实现了从游山“观”水到游山“玩”水的发展转变, 而海洋游艇业、商务会议和滨海旅游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必将拓展游艇业的发展空间、升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提高地方商业的发展层次, 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层次和发展空间。因此, 以滨海旅游业为主导, 海洋游艇业、滨海旅游业和商务会议的集成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必将大大提升采取这种发展方式的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结构层次和海洋经济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 传统海洋产业的相互融合、现代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成功运用, 使传统海洋经济经营发展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撑下, 传统海洋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新兴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可能;海洋经济出现以资源为依存的资源消耗型向以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变以及在海洋经济生产领域出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以及海洋各产业间的集成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甘德安.知识经济创新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2]孙义福.山东海洋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

[3]权锡鉴.海洋经济学初探[J].东岳论丛, 1986 (4) .

[4]管华诗.海洋知识经济[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第5篇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今天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小编快马加鞭送上热腾腾的发布会内容及答记者问记录,帮你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新动态。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 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

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Q: 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 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Q: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总体思路 第6篇

一、集中发展,培育中心

以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为目标,依托重点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相对集中,用产业集聚提高城市吸纳能力。发挥汉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水质条件好的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将汉江流域打造成由商洛市、安康市、南阳市、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等多点串联的生态经济带,逐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以流域中下游丘陵、平原地区为重要载体,加快汉江流域中下游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经济要素在该区域的聚集,打牢合理有序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正视土地紧缺对经济社会的严重制约,通过丘陵地区的开发,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按照梯次推进、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的原则,统一规划,精心组织,提高汉江流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沿江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着力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对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是以增强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提高效率为保证,以全面创新为动力,通过在技术、体制和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改革创新,打破对现有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地区特色、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立足点,不断充实中心城市高级功能,形成服务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发展环境优的城市功能体系,使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借鉴国内其他地区“飞地经济”的经验,鼓励以“合作共建”、“净托管”等方式开展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增强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从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景观风貌等方面重塑城市形象,强调城市环境的宜人性,体现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本质。发挥襄阳、南阳等城市腹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好、远离国内经济中心的优势,以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规模,支撑汉江中游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强化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以及仙桃—潜江—天门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组合型城市,提高这些区域的竞争力。

二、基础先行,航运为先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超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所谓“基础先行”就是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德国莱茵河、美国田纳西河、法国罗纳河等国际著名流域开发的经验,结合沿江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建设,统筹规划区域内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以防洪安全为前提,遵循防用并举的原则,进一步搞好汉江及其唐白河、丹江、堵河、褒河、曾河、浪河、南河等重要支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密切关注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变化和滩涂资源的利用,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汉、引江补汉、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汉江滩涂地利用等民生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要充分发挥水运成本低、污染小、占地少的优势,根据干支流自身的情况,采取工程措施提高汉江航道通行能力,挖掘重要支流的航运潜能,努力构建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改善港口和工业区的水陆联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典型经验,统筹考虑汉江港口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快速崛起。鉴于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以及上游支流滩险较多,汉江航运的重点是中下游干支流。下游地区要进一步发挥江汉平原水网密布的优势,以水系沟通为重点,逐步恢复汉江流域下游内河航运网络体系。

三、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深化合作”既包括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区外的合作,也包括强化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合作。要以汉江—长江航运的相互衔接为切入点,统筹谋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通关便利化等举措,拓展长江经济带内陆腹地。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把汉江流域作为两大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把两大城市群作为支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内陆腹地,联动发展,共同提升。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积极构建由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提高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议汉江生态经济带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成员由各市的市长组成,作为区域合作发展的决策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协商解决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鼓励和支持汉江生态经济带借鉴长三角设立“合作与发展共同基金” 以及欧盟设立结构基金的经验,在经济带内部设立“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使其成为城市援助政策的核心。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市场准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对接,努力建设流域内大一统的市场体系。

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竞争力强的流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好的优势,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调水为契机,加快构建调水区与受水区之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产品资本化,让上游生态产品供给区享受保护生态环境的收益。发挥中游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加快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吸引上游人口集聚。发挥下游地区毗邻武汉大都市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借势发展。协调好流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关系,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相关区域政策的实施,实现上游生态保护区和中下游重点开发区的共同发展。通过空间布局的调整,强制性保留生态岸线、农田保护区、生态廊道等,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上下协同,生态共保

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搞好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高度重视汉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和支持汉江两岸的城市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唐白河、丹江、堵河、褒河、曾河、浪河、南河等汉江支流的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建立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同时,积极推动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流域保护和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汉江流域上下游协同的重点要突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共同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实现“生态共保”的核心是建立区域生态优先型经济,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绿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在继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结合人口和经济要素向汉江沿岸集聚的趋势,将水污染防治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全面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河段整治、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统筹考虑丹江口水库调水、下游引江济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保证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尽量减少重大工程建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体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践行好,城市发展,新跨越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党和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 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以下简称 《建议》) 明确提出实施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的国策。 按一般口径划分, “区域” 概念范畴主要指的是跨省区级大区域的圈群经济合作区、省区级大区域和建制型省级、 副省级及省辖市与县级市。 依据建制市行政管辖全域口径统计, 2015年末城市经济总量口径几乎等同于国民经济总量统计口径。 按照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 区域普遍抓住历史性的机遇, 从域情出发, 深入践行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实践在行动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新问题、新形势、 新机遇、 新模式, 面对出现的 “五新”, 只有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才能促使区域发展不断出现新气象, 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 “火车头” 的历史性作用

理论深刻揭示, 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是建立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必然战略选择。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证了为什么要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 提出了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的本质内容是, 以新常态经济形态为物质基础, 区域遵循“多极多圈多带多区” 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大中小城市为纽带, 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为 “顶梁柱”, 现代化城镇为骨架, 形成科学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合理的生产力配置体系; 按照以协同价值理念为引领, 强化协同发展力度,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区域发展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的统一为基本原则,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新的重大调整, 展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体化、 融合化、 特色化新格局的鲜明特征。

“鲜明特征” 的内涵就是充分发挥现代城市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 发挥 “纽带和顶梁柱” 的巨大作用;发挥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 “火车头” 的历史性作用。

2015 年岁末, 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翻开了中国城市工作发展新的一页, 城市成为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体空间, 标志着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 新时期决定了城市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创新、 协调、 绿色、开放、 共享这五大理念指导 “五个统筹” 的伟大创造实践; 按照遵循规律, 集约发展, 框定总量、 限度容量、 盘活存量、 做优增量、 提高质量, 立足国情,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工作原则和目标; 通过不断推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 实现由“ 城市管理” 向 “ 城市治理” 的伟大跨越, 在实施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并举发展的新道路。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需要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 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的大工程

新中国建立后,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 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协调的发展, 一直成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 “国之大事”; 随着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变化, 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形态下, 力图通过制度性强硬的“计划” 手段, 推动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 实践的结果是, 虽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不发达区域生产力与这种 “计划” 手段的生产关系难以在一个平面上相适应, 大面积的区域贫困现象和迟滞发展的区域生产力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由区域高速发展的生产力集合而成决定着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巨大变化。 2014年末统计, 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13亿多人口的人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区域整体差距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 实践中也出现了必须引起重视解决的三大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区域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地理位置决定着的区位静态优势与动态优势结构比的差异, 造成不同区域和区域内城乡之间等发展上的较大差距, 有的反差较为明显, 一部分区域迅速地富起来了, 一部分区域却长期没有整体脱贫, 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 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实现长期、健康、 可持续发展。 二是部分区域在发展的同时, 忽略了生态安全问题, 有的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 有的造成环境污染, 并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等, 出现了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不均衡, 影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到头来迟滞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三是区域决策管理者客观存在的思想解放观念上的差距和工作水平的差距, 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的差距, 阻碍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 从而影响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效推进。

站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发展新起点上,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必须深刻认识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其完整体现出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具有互为一体、 不可分割, 统领全局、引领方向、 统筹谋划的鲜明特征, 确立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时代化中的伟大历史地位; 必须深刻认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 在实践中把指导发展的理性逻辑转化成各个区域、 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具体操作, 就是要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这五大理念;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规律, 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基本走势, 准确把握域情; 必须全面掌握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内涵和各个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后, 国家已经形成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 区域要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找准在中国升级经济版图里的发展位置, 必须深度对接国家实施的全部发展战略, 如:

深度对接创新发展战略。 在 “五大理念” 中居首的是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就是因为创新能够全力释放伟大的制度力, 成为推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此, 坚持创新发展, 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使之成为考核城市决策与治理平台根治各种 “城市病”政绩的 “指挥棒”。 这根 “指挥棒” 的本质作用是通过创新, 直接推动实现城市发展的 “五个统筹”, 直接促使把城市发展的推动力由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 使之成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资源源泉。 深度对接以 “互联网+” 和大数据为导向的网络强国战略, 实施好以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精品佳作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建设工程, 建立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体系, 实现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完美结合。

深度对接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 中国实施的以打造 “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 通过以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 以经济合作为纽带, 建立多元的、 广阔的、 无国界的 “朋友圈”; 创新南南合作、 南北合作等国际合作新模式, 通过亚太自贸区等若干个不同方位的自贸区, 把中国与世界各大洲、 不同国别的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组成富有活力的命运共同体, 这是全球经济治理升级版, 充分展现出利在全球, 惠之世界的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这样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 充分体现区域或城市特色元素, 把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 同实施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完美的结合起来, 为区域或城市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度对接协调协同发展战略。 一是把握好区域发展与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 以 ‘一带一路’ 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 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的有效对接, 更加突出区域协调协同发展中的城市 “纽带” 作用。二是深入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助力 “五个统筹” 的伟大创造实践。 要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为抓手, 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围绕 “人的城镇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维护好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收益分配权; 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实施 “强富美高”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地票” 交易制度等重点改革, 加快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三是全面实现区域或城市各领域融合发展。 在现代融合型产业发展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主导下, 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业态, 使城市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在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水平中。 如一、 二、 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形成了制造服务业、 信息农业等若干新型业态; 金融业与其它产业的高度融合, 派生出农业金融、 工业金融、 服务金融等; 经济部门的融合发展, 形成了如运输业与旅游业重组而成的 “运游”一体化新业态等。 四是深度对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科学合理配置区域国防资源与布局, 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 相互转化, 协调发展军民共用的先进技术、 产业产品、 基础设施等,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各类平台建设,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 打造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深度对接生态发展战略。 一是始终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导向, 更加注重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通过绿色富国、 绿色强市、 绿色惠民, 实现行政全域绿色空间全覆盖。 如建设强大绿色生态通道的绿道建设, 这是国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绿色化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看, “绿道” 建设主要有4个层次组成: 层次一, 通过纬度、 高度、 湿度等绿色种植技术创新, 建设国家或区域的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 在绵延千里、 万里绿色生态屏障的两侧形成跨区域的通连绿道。 层次二, 在建设高速公路与陆路干支线和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大动脉的同时, 以错落有致的绿化为中心, 以树林为主体, 形成“林立两侧”、 通连 “ 地球村” 的千万里 “绿道”。 层次三, 城市道路中间和两侧要更多地栽种林木, 形成不间断绿化带, 使城市交通线形成绿色编织成的 “绿色廊道”。 层次四, 围绕城市风景线和景区通道, 形成 “ 绿荫蔽日”、“林荫遮阳”、“廊桥行道” 三位一体的独特的生态特色, 不断提高满足旅游休闲步行或骑行需求的绿色行道建设水平。 建设 “绿道”, 区域需要从宜居宜游发展出发, 要实现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的全覆盖, 形成区域最大化的宜居宜游绿色价值空间。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 城市要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作为底线。“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民心之痛, 要铁腕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是不断强化生态价值理念的引领作用, 全方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强化集聚生态力、 发展绿色力,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三是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巨大, 据预测, 2014-2030年期间, 绿色金融资金需求至少40万亿元, 多则达123万亿元左右。 面对绿色金融资金不足的局面, 要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大力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 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等绿色生活方式, 使节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市场; 通过改革, 把山水资源资本化、 市场化、产业化, 建立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企业承载、 园区打造的生态新政模式。如山西省太原市让企业在保证绿化面积不低于公园可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 可用不高于20%的土地进行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的旅游地产开发, 形成集疗养、 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型业态集群。 四是建立完全生态化了的食品安全生产与保障体系, 不断创造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法宝。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巨大成就和辉煌业绩, 使相随相伴的 “改革与开放理念”, 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成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 “根”。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印证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的伟大真理; 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实践, 验证了 “开放红利是各类红利的倍增因素, 开放范围越大, 红利倍增效应越大” 是科学正确的伟大理论。 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不可更改的发展新时期;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市场, 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在城市发展实现“ 五个统筹” 中, 极其需要采取多种模式, 运用多种渠道, 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积极引进外资和合作方式, 以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 区域在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进程的同时, 要深度对接国家实施的以优进优出为重要内容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不断提高区域与世界深度融合互利合作新格局的水平, 形成以亚太自由贸易区为纽带、 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深度对接共享发展战略。“以人民为中心” 是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续发展进程的伟大光辉思想, 是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伟大指导理论。“坚持共享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以人民为中心的光辉思想, 必将加快促使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打造成命运共同体, 并在世界人权发展史上竖立起永不磨灭的伟大里程碑。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从 “ 人民万岁” 到“ 以人为本” 再到 “ 以人民为中心” , 一脉相承, 共同践行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党永恒的根本宗旨。“人民中心” 理论的创立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创新理论成果, 更加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伟大的指导思想。“人民中心” 论植根于中华民族“降福孔皆”、“绥以多福” 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 没有民富, 国强就会建立在沙滩之上。 今天, 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美好梦想的凯歌声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 确保了全体国民人人参加改革和建设, 人人享受改革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把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贯穿于实现 “中国梦” 的全过程, 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成为 “民生为重”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最本质内容。

区域在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 要针对本区域的突出问题、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的大工程。 特别是在创业创新、 协同制造、 现代农业、 智慧能源、 普惠金融、 益民服务、 高效物流、 电子商务、 便捷交通、 绿色生态、 人工智能等, 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意志, 做好更加精准、 更有威力、 更富成效地一项一项的对接。通过对接提高区域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完善劳动力、 土地、 资本、 技术、管理的要素结构, 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企业创新、 市场创新、 产品创新、 业态创新、 金融创新、 管理创新等, 提高全社会要素生产率。 要深入对接国家实施的人才优先战略, 从区域实际需要出发, 加快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制度与机制, 建立起规模宏大、 富有创新精神、 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才队伍, 形成区域特色人才比较优势等。

践行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需要充分发挥 “五个统筹” 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的伟大纲领性作用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活动空间, 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加快实现现代化, 必须抓好城市这个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 “火车头”。 不容回避的是, 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城市病”, 主要表现: 一是城市空间规划水平与城市迅速发展着的生产力产生着矛盾, 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影响着城市规模结构的科学性; 影响着产业生态的发展。 二是城市化过度的空间扩张, 使城市快速涌入的人口、 快速增长的车辆等与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承担的容纳度产生了较大矛盾, 直接造成环境问题、 交通拥堵问题等。 三是老城区改造的迟滞, 使棚户区长期得不到改造, 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造成不应该出现的老百姓称之的 “贫民窟” 问题等, 形成 “城市病”。 面对上述问题, 必须通过制度性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以 “五个统筹” 的伟大创造实践, 根除各种 “城市病”。 主要聚焦点:

(一)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具有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 是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的伟大纲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 “火车头” 的历史性作用, 通过这一全新的理论定位, 显现出“五个统筹” 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 所具有的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五个统筹” 科学全面缜密理性逻辑的原点, 是把 “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伟大的创造实践, 从调整和建立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结构、 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 重组城市产业新结构这三大目前最迫切需要突出解决的结构性问题为导向, 把统筹城市发展空间、 规模、 产业三大结构放置于首位, 形成治理各种 “城市病” 的突破口, 是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理性逻辑深刻揭示,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 必须在遵循自然力发展规律中, 推进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没有历史传承的城市, 不是现代化城市, 必须站在历史城市的肩膀上建设特色化城市; 现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不是现代化城市, 必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这样, 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的进程, 紧紧抓住目前城市发展客观存在的弱项, 必须统筹规划、 建设、 管理三大环节,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水平, 是理性逻辑形成的大思路之一; 必须统筹改革、 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抓住形成城市发展新动力, 是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的关键;必须统筹城市生产、 生活、 生态三大布局, 指导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伟大创造实践。 理性逻辑非常清晰地界定了操作主体, 明确了必须统筹政府、 社会、 市民三大主体综合发力, 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 完全体现出 “五个统筹” 具有科学全面缜密理性逻辑的基本特征。

(二)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是指导推动出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确保按时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时间表, 加快推动出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的新阶段。 坚持 “五个统筹”, 就是要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抓住关键具体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加快推动出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推出的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就是抓住关键的具体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形成推动全国性改革的新成果, 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示范性意义。 中央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这既是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 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又是对全国建立保护优先、 自然修复为主, 突出保护修复生态, 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有序扩大社会参与, 具有重大的抓住关键节点的里程碑式的示范性作用; 同时对各地推动出台着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重组, 增强联通性、 协调性、 完整性, 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 具有十分巨大的借鉴意义。 城市必须以此为借鉴, 抓好 “五个统筹”, 不断创造具体落实落地的新模式。

(三)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的重要内容

“五个统筹” 融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元素, 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要素, 集合了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最本质的内容是通过 “五个统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 促使城市发展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 如目前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是, 去产能、去库存、 去杠杆、 降成本、 补短板。这既是生产力布局空间的调整, 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实践证明, 多年来积压下来的产能过剩、 库存过大、成本居高不下、 短板长期补不起来等问题, 有的可以用 “积重难返” 来形容。 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某些区域或城市的决策平台, 面对上面风声紧了, 就在具体范围内应付一下, 做些不痛不痒的调整, 而没有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 的高度, 来解决问题。 这样风声一过, “照旧”。

实践证明, 只有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的重要内容, 才能真正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 “五个统筹” 的理性逻辑, 卓有成效地进行伟大创造实践,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四)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揭示的主题是必须创造城市新的先进生产方式, 改变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 根除消费方式的陋习

创造新的先进生产方式, 就是要深刻认识 “绿色力” 的伟大作用, 把握好其绿化、 低碳、 循环三大要素的统一性运作, 把发展绿色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并使之成为占领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 实现科学合理的城市生产力布局。 改变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 就是要要建立起以突出国土空间绿色开发体系、 环境友好绿色产业体系、 节约资源能源利用体系、 安全可靠生态保护运行体系、 崇尚自然生态文明体系为内容的强化生态保护制度; 通过制度安排, 实现新的生活方式主导城市发展。 根除消费方式的陋习, 就是要 “五个统筹” 的综合运用, 使现代生活与消费方式实现生态化。 如现代生活与消费发展出现的大趋势之一是, 游客或市民休闲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步行或骑行方式, 取得最大化身心放松, 以满足 “眼福”、“心福” 的最大化需求。为此, 通过建设步行或骑行的 “绿荫行道”, 成为宜居宜游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特征。 笔者通过到杭州做实证研究, 环西湖绿道和环千岛湖绿道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前的问题是, 不仅要建设好 “绿道”, 更要保护好 “绿道”, 做到 “勿翦勿伐 (不砍) , 勿翦勿败 (不毁) , 勿翦勿拜 (不折) ”。 总之,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共同揭示的主题, 进行强化生态制度保护为核心的集聚生态力和发展绿色力的新实践主要内容是: 以城市生态形象表现为天蓝、 水清、 山 (地) 绿、 路洁、居净 (静) 为标志, 作为建设生态市的最高境界; 实现清洁生产与消费, 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机制, 建设 “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等作为建设生态市的基本取向; 建立完善包括划定环保红线、 实施生态补偿、 追究问责等最严格的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综合治理制度, 作为建设生态市的根本保障; 拥有成熟型的区域生态环境文化和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此形成更加鲜明的生态比较优势。

( 五) 深刻认识 “ 五个统筹” 是“城市管理” 向 “城市治理” 伟大跨越

在中国日益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情势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的治理体系、 高超的治理能力, 是国家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称为 “四个现代化” 之后的 “第五个现代化”, 成为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机制。

“五个统筹” 完整体现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具体表现就是实现 “城市管理” 向 “城市治理” 的伟大跨越。 城市实现 “伟大跨越” 的过程, 就是实现党和政府从“善政” 向 “善治” 的历史性转变; 从“发展型政府” 向 “服务型政府” 的历史性转变; 从 “大政府” 向 “大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治理型的历史性转变。

(六) 深刻认识 “五个统筹” 的落地, 需要通过 “人民城市人民爱” 长期行动, 形成强大城市精神

按照 “五个统筹” 理性逻辑的指导, 城市工作必须更加需要以民生价值理念引领发展, 促使形成越来越鲜明的 “民富”; 更加需要抓住新的更大的机遇, 破瓶颈、 补短板,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市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需要不断提高民生工程建设水平, 以政府精准发力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主体, 以更加广泛地吸引国有和民营企业、 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 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 开辟多条渠道, 在多领域加快推进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步伐; 更加需要开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长期行动, 形成强大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经济文化相互交融发展所展现出来城市人面貌的本质特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具体表现形态; 是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是汇聚城市正能量推动城市发展永不枯竭的巨大动力源泉。

践行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需要精准把握国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 创新符合市情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具体操作模式

全面落实 “五个统筹”,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城市各个领域都有关联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把理论指导转化成具体操作, 需要在坚决落实党和国家推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同时, 创新符合域情的城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成果操作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概念内涵是指围绕着已经确立的总体和领域、 行业的改革 “主干”, 从 “主干” 的两侧出发, 推动出台数个或数十个具体改革成果; 以具体改革成果的 “枝繁叶茂”, 编织成 “主干” 性改革 “无暇可击” 的严密体系, 形成 “主干” 性改革全面、缜密、 圆满。 人民满意, 国家长治久安。 理论与实践揭示, 任何一个城市要坚持指导发展的理性逻辑, 必须深刻认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策的伟大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在坚定不移和不走样的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的同时, 必须结合域情, 制定符合实际、 最接地气的操作方案与模式。 主要聚焦点:

( 一) 要深刻认识不断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伟大理论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 党和国家在大政方针确定后,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形成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国策,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的伟大创新成果, 是党的伟大创新理论宝库的重要瑰宝, 完美地展现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党治国的卓越领导艺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伟大制度性创新, 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策, 已经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非常有利于极大地调动全社会正能量最大限度的涌流, 极大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 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同心共圆中国梦。 目前, 国外若干政要普遍认为, 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创造的伟大理论与实践, 是实现中国梦奔流不息的永不枯竭的巨大源泉, 是世界打造 “命运共同体”最有推动力的中国力量。

城市要坚决执行和深入对接国家推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提高推动出台城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的水平, 必须以最敏感的政治嗅觉, 以对党的绝对忠诚; 以敢于担当、 勇于担责的高风亮节, 严守政治纪律, 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政治一致, 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已经确立的方针政策; 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公布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 全面和系统的掌握党和国家发布的政策规定, 从每一项具体规定入手, 全方位对接好国家推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

( 二) 城市决策平台要向中央看齐, 抓住关键节点, “破一解十”, 不断创造具体落实落地的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后, 按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部署, 以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五大理念”为指导, 全面推进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央和地方按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伟大创新理论, 突出宏观政策要稳、 产业政策要准、 微观政策要活、 改革政策要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 相继密集推动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 有分量的改革成果, 改革呈现全面发力、 多点突破、 蹄疾步稳、 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实践证明, 只有不断推出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成果, 才能把中央确立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大政方针、 路线落到可具体操作的实处。

城市推动出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 必须向中央看齐, 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接地做实, 可操作, 决不放空炮, 更不能 “假大虚”。 城市如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 一次性就出台了八项改革成果, 为历次会议之最, 最有说服力的推动地方加快出台有力度、 有分量的改革成果。

( 三) 提高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 需要做好落地版的配套性改革成果的推出

城市要从理论与实践紧为一体的结合上, 切实把握好国家推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果之间的联系;切实弄清楚每个联系之间的内涵; 切实弄明白国家每项改革成果与之要推出的配套政策之间的关联, 切实把握好国家宏观指导与区域具体实施操作的最佳结合, 不断提高运用机遇的水平。 面对国家必将会继续密集出台有力度、 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的新形势, 城市需要按照 “加强统筹协调, 调动地方积极性, 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 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的工作要求, 在第一时间看得准、 行动快、 做得好, 更加注重区域配套性改革成果的推出, 以形成更大城市竞争力。

( 四) 提高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 极其需要做到 “三个充分”

城市要推动出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体实施成果, 需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 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 以不打招呼、 轻车简从为方式, 到基层一线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需要对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细微处, 进行反复的比较研究,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建议, 尽最大可能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抛弃以个人好恶而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取舍, 杜绝以机关闭门选择参加座谈会人员的问题发生。 同时, 充分利用好大数据, 以科学的大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多侧面的论证, 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 五) 提高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 要结合“智库” 建设, 培养专业对策研究人才队伍

总体发展 第8篇

该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的要求与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应用,发展

1 珠三角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应用现状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珠三角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上。特别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的确立, 使珠三角城市居住区环境出现了新趋势:从居住区绿化模式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景观形式。

(1) 小区规划:

居住区内人车分流;会所等各种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绿化环境良好;房屋的朝向、布局较为合理;老百姓能体会到回家的感觉;具备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 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

(2) 景观规划:

居住区景观规划以植物造园为主, 道路系统为网络进行空间布局, 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现状条件, 同时为了居民的休息和点景的需要, 适当布置园林建筑、水体、景观小品等。居住区景观既有统一的格调, 又在布局形式、树种选择、水体形态等方面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3) 设计风格: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风格呈多元化趋势, 具体来说有热带亚热带风情居住区、欧陆风情居住区、岭南风情居住区、澳洲风情居住区等风格种类。但是景观设计仍存在模仿之风以及景观作品千篇一律的现象。有的尽管景观丰富, 但却没有文脉, 显示不出文化底蕴。这样的作品往往缺少灵魂。

2 珠三角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的发展

2.1 景观总体设计发展的影响因子

(1) 自然地理环境因子:

珠三角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阳光充足, 气候湿热, 雨量充沛,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有发育良好、覆盖面广的自然植物。该地方的地理条件, 为园林景观设计营造四季鲜花烂漫创造了很好的生态基础, 为多品种搭配, 立体层次的配置以及景观、色彩、尺度上的变化提供了可能。

(2) 经济因子:

珠三角地区位于沿海地带, 经济较内陆发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 为园林景观居住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地产商们面对激烈的竞争, 不断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在居住区风格上进行创新, 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3) 社会人文因子:

珠三角地区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人们对美的追求热情较高, 这就为优秀的景观居住区创造了市场条件, 使建造符合人居环境的生活居住区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同时, 受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使我国的居住区景观建设形成中西结合、兼容并包的局面。

(4) 审美因子:

包括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在园林景观美的品鉴欣赏过程中, 必然受到时代、历史、地域、人文等条件的制约。当代人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当中, 本能地产生自然回归意识, 自然山水将使人获得可听、可闻、可视、可感、可思的综合审美感受。

2.2 景观总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1)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无论是什么样式的居住区景观, 都应该是以提供住户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 所以, 居住区空间布局要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 功能质量要优良, 力求创新, 各具特色, 使得每个层次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的选择余地, 市场将变得更为成熟。

(2) 景观需要文化融入。

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居住的基本需要, 注入文化的景观设计才是有灵魂的, 才有永恒的生命力。景观的设计, 必须有上乘的人居文化, 显示我国历史文化内涵, 表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

(3) 生态景观大受欢迎。

居住区的景观要美, 环境要静, 噪音要小, 水面要净, 空气要洁, 更需要人与自然的融合。以后都市人会越来越不满足于城市的小空间, 会越来越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 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 使居住区生态化和美观化。坚持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 才能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现代化人居与优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3 景观总体设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 空间布局合理化。

对其空间的布置, 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 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各环节保证居住区有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和优美的绿化景观;其次, 居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 有丰富的层次, 布局结构有特色。根据人的需要, 合理布置;最后, 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2) 景观与历史文化内涵的结合。

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来确定其主题并结合该居住区的品位、主题, 表现出社区个性和特色的风格和内涵, 切忌盲目模仿欧陆化风格, 千篇一律, 而忽略和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结合。居住区景观应创造优美的意境, 加深其文化内涵, 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历史资源, 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3) 建设生态环境系统。

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丰富多彩的布置形式, 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 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植物是景观绿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主要造景元素。同时, 植物配置要做到科学性和多样性。

(4) 交通系统应合理分流。

居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 满足消防、救护需要, 减少对住户的干扰, 保证住宅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 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 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 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

(5) 多方协商沟通。

施工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图纸的整体设计, 往往留下诸多遗憾。如树种的搭配不当、地形改造的失势、自然山水园的失意、雕塑小品摆设位置不当等等。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设计师必须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只有身临其境, 才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才能把设计的意图在现实中表达出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需要多方的协商沟通, 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结语

总体发展 第10篇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 明年将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五年发展时期, 为了做好广播科技“十三五”的规划, 总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编制小组, 经过调研初步提出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广电现阶段面临的形势

1.广播影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使广电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新挑战。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 使广电行业面临全面战略转型。

3.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对广电传播和传输覆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4.网络融合的加速发展对广播影视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在节目制播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综合制播能力不足, 难以满足融合媒体制播创新发展的要求。

2.在广电网络全媒体业务承载能力不足, 难以满足融合媒体传输服务发展要求。

二、“十三五规划”思路和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来“十三五”广播影视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目标。有九个方面的目标:1、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2、大幅增强广电媒体的制播能力;3、全面提审广电融合媒体服务能力;4、基本完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5、基本实现广电终端标准化智能化;6、显著提高融合媒体安全保障能力;7、大幅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8、全面提升电影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9、全面增强广播影视科技创新能力。

三、六大主要任务

1.大力推进广播影视融合媒体云建设, 打造广电+生态链, 推动广播影视行业全面战略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台节目制播网络化、高清化建设;大力推动广电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广电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广电融合媒体云的协同联动, 构建新型传播体系;进一步提升电影摄制水平和技术质量。一个重点项目:广电全媒体制播与服务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2.大力推进宽带广电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 全面增强广播影视融合媒体传输覆盖能力。

加速推进有线网络双向化和宽带广电建设, 推动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地面数字电视网建设, 大力推进地面数字声音广播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网;进一步加强制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并扩大应用领域。四个重点项目:1)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承载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资源汇聚与交换中心建设;3) 网络电视超高清节目传输与接收实验平台建设;4) 网络电视业务感知实验平台建设与业务示范。

3.大力推进终端智能化标准化, 加快推进智慧广电的建设。

全面推进广电终端智能化标准化工程;积极推动广电智能终端和广电媒体融合服务云协同联动, 促进智慧广电的发展;推动广电智慧家庭, 智慧社区以及数字家庭服务新业态的发展。三个重点项目:1)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演进;2) 只能电视插座系统TVOS应用推广;3)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生态体系建设。

4.全面升级广播影视信息和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系统, 进一步提升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安全播出、监测监管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进步加强安全播出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网络化、智能化和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加快完善电影内容管理和市场管理体系。七个重点项目:1) 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及统一监管平台建设;2) 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和服务云平台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3) 新媒体安全播出风险评估机制建设;4) 融合媒体数字版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5) 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安全数据管理平台建设;6) 智能家庭影院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工程;7) 电影票务数据核查监管工程。

5.进一步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六个重点项目:1)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2) 制播卫星户户通工程;3) 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和传输覆盖能力建设;4) 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5)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6) 广播电视绿色宽带网络工程。

6.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要积极推动广播影视技术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创新, 全面增强广播影视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制定符合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广播影视技术政策和技术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科技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 重点研究突破广电媒体融合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广电融合媒体技术和标准体系。重点领域:媒体融合、宽带广电、广电+、超高清电视、智能电视终端、智能承载网。

总体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进出口;总体趋势;机遇;发展方向

一、我国图书进出口现状

相对于新闻出版领域来说,图书的出版的意识形态处于劣势。这就使得,近年来,国外很多大的出版公司抓住了图书出版相比较于报纸杂志更优厚的利益,在国内从事与出版相关的业务比如编辑、发行等。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分支机构进行销售,事实情况表明图书出版吸引了外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他们拥有除了“出版”之外的所有权利。中国出版社成为了外国出版公司的“虚拟企业”。但是我们更希望我国的出版公司,能到外国建立分支机构,出版我国的图书,建立中国图书的国际市场。

二、数据分析我国图书进出口的总体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示,中国图书的进出口数据表现为,2009-2012年图书的进口种次除了在2010、2011年稍有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图书的进出口种次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这一趋势说明了我国图书的进出口种次处于不断的增加的状态,出口的种次大于进口的种次,不久的将来我国图书的进出口将走向国际化。据统计我国图书的出口数量从2009年的1027.83万册,增长到了2012年的1325.69万册。进口的数量从2009年的2385.99万册增长到2012年的3743.51万册。从以上2009年至2012年的一些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图书的进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出口和进口始终稳定的保持在逆差的良好状态。

如下表数据:

据金额数据显示,相比较2011年至2012年出口金额处于增长状态,金额的增长率为达23.66%,而进口金额的增长率为37.55%,由此看出仍需加大对图书的出口,2012年我国全部出版物进口金额远远大于出口,出现了较大的贸易逆差,仍需进行调整,加以改善。

据表中的数量来看,2011年全国出版物的出口数量远远小于进口,在2012年的时候进出口数量虽然有所拉近但是仍处于不乐观的状态,从进出口数量的增长率来看,2012年相比较于 2011年增长率出口的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增幅,由此看出,出口的数量在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发展。

总的来说出口在以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说明国外对我国图书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对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图书进出口的贸易逆差。

三、我国图书进出口的发展方向

1.传统企业表示积极配合图书的数字化转型,积极融入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渠道,取得与电子商务网站的合作,提高对图书资源的掌控能力,争取取得产品定价的权利。再者调整行业思路和发展方向,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尽快的升级转型,调整好企业状态。

2.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外对我国图书的需求也会增加。我国企业要积极创新,加快适应社会市场环境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是图书出版公司内部创新的关键;内容新颖,作品题材的多样化是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核心;招贤纳士,多选用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是图书出版社走向国际化的基础;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新制度的完善,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是适应国际环境的有效保障。

四、我国图书进出口发展的机遇

虽然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的企业图书的进出口面临着企业的转型,和新市场的挑战,但是我们也有面临着一定的机遇。

1.图书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而易见,国与国之间图书出版和营销的交流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这为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我国图书的进口贸易得到了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于图书进出口贸易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并在资金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有了政府这一强大后盾和保证,我国图书出版业走向国际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发展下去。

3.长期以来,我国把原来作为事业单位、国家单位的出版业改为了企业体制,这一改革更加快了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有各自经营,各自享受利润,各自承担亏损的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了出版企业的竞争意识,出版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文化国际化的发展,图书的进出口贸易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了解国外市场,把我国的出版资源加工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积极改进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引进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的完美转型,更好的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贞.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新闻与出版,2014,(2):173-175

天津市继续教育发展取得的总体成就 第12篇

天津市继续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资料显示截至1966年,经批准备案,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有30多所,这个时期的成人高等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教育质量较高,为天津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十年浩劫对成人教育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1979年我国参加世界继续教育大会之后,继续教育开始得到恢复。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特别是《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颁布之后,继续教育的工作才又开始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里,现代化的继续教育在天津实现了非常快速和巨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也非常热情和积极的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

一、继续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各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一)发挥基础学历补偿的重要作用

继续教育为因各种原因错过教育机会的广大群众提供了基础学历的补偿机会,并且为走上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2]。自1978年改革开放截至2014年(1),37年来,天津市成人小学毕业生累计超过120.03万人,成人中学毕业生累计超过21.34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累计达到30.59万人(2)。

(二)推动天津市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

根据国际公认的说法,高等教育共分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普及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上)三个阶段。2004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达到52%[3]。继北京、上海之后,成为我国第三座普及高等教育的城市。天津市高等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与延伸,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知识和学历水平。37年来,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超过64.02万人2。截至2005年底,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进行学习的学生,本、专科毕业生累计达625万人[4]。

(三)提供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天津市的继续教育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37年来,天津市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累计超过1932.37万人,其中:仅面向农村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的毕业生累计超过1313.39万人;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累计超过99.01万人;其他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毕业生累计超过519.97万人2。企业职工培训规模每年都超过20万人次,2013年超过21.6万人(3)。社会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继续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远程教育发挥突出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具有广泛性、便捷性、资源丰富等特点,使受教育者突破时空限制,对继续教育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一)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创了远程教育先河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所以广播函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远程教育高等学校,经过多年来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在继续教育中被综合运用。特别是1999年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部开展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以来,电大系统的远程开放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学习需求。1999-2014年间,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放教育已为天津市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7.33万人(4)。据不完全统计,10个大专以上学历的社会成员中,就有1人曾经接受过电大教育。

(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逐渐发挥作用

自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开始网络教育以来2003年首次迎来毕业生,2003-2014年间,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本专科毕业生累计达9413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累计49127人,专科毕业生累计45005人(5)。2014年普通高校网院招生超过4.17万人,截至2014年在校生规模达9.00万(6)。

三、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激发继续教育活力

近年来天津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各类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一是,社区教育在天津市发展较为迅速,各项工作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二是,老年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各区县都成立了老年大学,通过开设各类特色课程,丰富了老年人日常文化生活,基本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教育网络体系。据统计,全市目前已建成老年大学43所,老年学校180所,社区(村)老年学校885所。市老年大学在我市老年大学中发展水平最高,无论从影响力、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上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截至目前全校共设置专业140余个,开设教学班300余个,每年招生规模都在万人以上。三是,截至2012年年底,天津市内六区已经建成数字化学习中心431个,15万多人在中心网上进行了注册,学生在线学习总时长达382万小时[5]。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天津市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天津市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样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继续教育工作对天津市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与积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一轮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浪潮中,继续教育不仅是天津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新阶段天津市教育领域发展的增长点所在。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里,天津现代化继续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一是,继续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各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包括:发挥了基础学历补偿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天津市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二是,继续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远程教育发挥了突出作用;三是,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激发了继续教育活力。

关键词:天津市,继续教育,发展成就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调查组.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6):61-67.

[2]第六战略专题调研组(组长:郝克明、张力).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7):31-38.

[3]张华.普及化后天津高等教育的走向——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2):35-41.

[4]岳伟,钟君,赵彤璐,谷青.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状况及其对策研究[ER/OL].http://www.zhaokao.net/column1_detail.jsp?pid=19010&id=107152,2009/04/22

上一篇:玛丽的新生活下一篇:劳动监察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