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2024-06-02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精选12篇)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1篇

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有环境、胃酸、精神、幽门螺杆菌、消化道运动、内脏感觉异常等因素参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护理观以人为本, 健康的内容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伤残, 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护士除了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外, 最主要还是身心综合护理。笔者结合临床医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措施, 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 并阐述了其自身的护理体会,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7例, 男39例, 女68例;年龄25~76岁, 中位年龄47.87岁;25~40岁33例, 41~60岁42例, 60岁以上32例;下岗待业47例, 农民38例, 离退休人员13例, 其他9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医师的诊疗方案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显效39例, 有效6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33%。

2护理措施

2.1 对患者运动形式进行指导

加强腹式呼吸和腹肌锻炼, 使膈肌和腹肌活动增加, 对内脏起到按摩和被动牵拉运动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改善了腹胀、嗳气症状。要求患者做到每天晨起、饭前 (后) 半小时、入睡前2h在绿色植物多的道路上匀速行走, 活动量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对因生理因素导致消化不良的患者十分有益。对长期便秘、腹胀的患者指导患者晨起空腹饮1杯250ml温水后, 跪坐在床上双手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以打圈的方式按摩腹部各50次[1]。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平常感兴趣的事, 老年人可打太极拳, 中年人可慢跑, 女性患者可以练习木兰剑。

2.2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保证心理健康

尽可能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无所顾虑。指导患者面临症状时, 把注意力引向外部世界。让患者懂得相关的医学知识, 通过权威性劝说和解释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 使患者改变错误的认识。可采用放松疗法, 即采用暗示和鼓励的方法, 通过自身意识的调整, 放松全身的骨骼、肌肉和腺体活动, 腹部会产生温热感, 减轻症状。

2.3 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对饮食要求比较严格, 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胜过药物治疗, 特别是老年人, 合理的饮食调养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般来说, 本病应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不主张刻意进补, 因老年久病, 脾胃必然虚弱, 虽虚却不受补, 一味进补, 势必碍胃滞脾, 使脾胃功能更加不足, 病情进一步加重[2]。因此要劝导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杜绝有碍疾病治疗的饮食嗜好, 坚持围绕疾病调整饮食, 制订食谱。要使患者明确哪些是对本病有利的饮食, 那些是对本病有害的饮食, 即使是有利的饮食, 也应告之适可而止, 不要多餐。

2.4 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多病因的复杂性疾病, 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 用药往往非常繁杂, 脾胃是受药的主要场所, 稍有不慎, 就可能使其雪上加霜。因此, 务必告诫患者谨慎用药;对胃肠功能有损害但又必须使用的药物, 一定要求其饭后服用, 以减少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用中药治疗时可在煎剂中加入姜、枣等物, 以暖胃护脾, 并应浓煎少量多次服用, 以减轻胃肠负担[3]。服药期间, 严禁进食辛辣、海腥、油炸之物。另要做好长期服药的准备, 按时足量用药。

2.5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介绍胃镜检查是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的方法, 消除患者的顾虑;对抑郁患者采用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可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缓解或痊愈;针对患者的不同境况下的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引导其娱乐、听音乐、观看令人愉快的电视节目等, 以调动其积极情绪, 解除心理负担, 缓解焦虑, 使良好的情绪状态与治疗效果同步发展, 以促进康复。

3护理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可能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据调查, 健康教育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其大都能重视饮食的健康教育, 消除患者顾虑, 增强患者的信心, 同时应加强患者饮食护理, 促进胃排空, 改善由于胃动力不足、排空迟缓所造成的饱胀、胃痛等症状。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健康者比较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同时更要进行心理辅导治疗。因此, 应重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中的作用, 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 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及心身防卫和应对能力, 可通过认知疗法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增进患者的自尊和自信, 提高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提高对进一步治疗的依从性, 可采用放松训练有意识地控制患者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及消除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所致胃肠动力障碍。总之,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金波, 琚坚.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1, 17 (22) :3431-3434.

[2]冯敏晓, 顾勤.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J].中医药信息, 2010, 22 (2) :97-99.

怎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2篇

二、药物治疗。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治疗。1、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地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促胃肠动力药 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选择性地服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小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可能有效,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试用。

4、抗抑郁药 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5、其他 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

三、舒畅情志。随着社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精神日趋紧张,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加,困扰人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有心情抑郁,心情抑郁又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对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语言疏导,心理暗示,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警惕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3篇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腹胀、早饱、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伴有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功能性疾病,人群发病率可达20%~40%。在许多人看来,这类功能性疾病以青壮年居多,因而当老年人罹患此类疾病时,易被误诊为老年人多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很少考虑到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实,功能性消化不良并非只是青壮年的“专利”,老年人中也不少见;可以独立存在,或者是某些疾病的伴随表现,如胆道疾病、糖尿病胃轻瘫等。据报道,老年人中单独存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率约为6%~10%,加上疾病因素的影响,总的发生率可达20%左右,并不比青壮年低多少。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传输动力障碍型,以胃排空时间延长为基本病理改变。其发病主要是与老年胃肠道功能的退行性变,使得胃肠蠕动缓慢有关。另外,老年动脉硬化使得胃肠黏膜微循环发生障碍,致使胃肠道缺血而造成胃动素分泌减少,导致胃肠运动的动力不足,胃排空时间延长,也是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之一。

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体会 第4篇

1 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男,37岁,自述反复剑突下疼痛2个月余,于进食后3~4 h开始痛,并有饥饿痛,同时还伴有腹胀,恶心,食欲减退不明显。平日有烟酒嗜好,喜爱吃酸辣食物。近1个月来常服用复方胃友、胃得乐等药物均效果不佳。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消廋,腹部平坦,软,未触及肝、脾及包块,剑下正中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胃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血、尿、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停用上述药物,给予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口服。治疗2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阿莫西林1个疗程后停药,同时戒烟、酒,禁吃酸辣食物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2年后做胃镜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2 胃食管反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女,55岁,退休工人,自述1年前起常因吃刺激性食物后出现烧灼感、反酸、有时感道胸骨后疼痛,当时曾来本院就诊,经心电图检无异常,B超检查肝、胆、胰、脾均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排空延迟,胃窦部黏膜略粗糙,食管及十二指球部未见异常”。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未见异常,胃窦黏膜呈斑点状充血”。其病理报告为:“慢性浅表性炎症,胃底部可见大量绿色胃液”。根据检查结果,给患者口服丽珠得乐冲剂110 mg,每日4次,(三餐前及睡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口服。嘱患者后呈45°角半卧位约30 min后再活动,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3 运动不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男,干部,自述反复腹胀,早饱,食欲不振,有时反酸、恶心、呕吐,3年余,饮酒或吃辛辣食物后症状加重,2个月前曾来本院就诊。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肝功化验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排空延迟,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器质性病变”。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呈轻度斑片状充血,食管、胃体及十二指肠均未见异常”。胃窦黏膜活检病理报告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口服吗丁啉10 mg,每日4次;丽珠得乐冲剂110 mg,每日4次;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同时戒烟、酒,忌吃辛辣食物,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4 小结

以上3例患者均有反酸,胃排空延迟等症,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均有程度不同的浅表性炎症。近几年来的研究已表明幽门螺杆菌(Hp)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那么Hp是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关?为回答这一问题,Lambert等收集了6个国家11份研究报道,结果成人FD患者中检出率为43%~87%。笔者检测了287例慢性胃炎患者,结果76%的患者Hp阳性。这些研究表明,Hp与FD有关。所以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剂、胃动力药等加用杀灭Hp药物综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王玉梅, 潘春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药, 2002, 13 (3) :185-186.

[2]卢曙芳.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里因素[J].医师进修杂志, 2001, (11) :63-64.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5篇

如何预防小儿消化不良

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关心自己的宝宝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比较容易生病,所以我们要多注意。

1、喂养要定时、定量

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

对于比较大的小儿,鼓励他自己吃饭,增加他的兴趣,增加一些新的食物,让他对食物感生兴趣,以免不愿意进食,让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克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我们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荤素配合要适当,克服以零食为主的坏习惯。

避免浓茶、咖啡、酒类及香料、辣椒、芥末等强烈刺激性食物。

3、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

如果小儿不进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身体会出现多种问题,妨碍他的成长,在小孩进食时,要注意气氛,不要训孩子。因为只有在有食欲的情况下,进食才最为有益。

如何更好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要保持小儿好的食欲,必须注意进食环境不能过于嘈杂,更不能边看电视边进食;注意不要强迫进食或对小儿饮食限制过严。

不要饭前吃糖果。

避免进食时小儿过于疲惫或精神紧张;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4、注意腹部保

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

5、养成好习惯

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6、注意卫生

养成宝宝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食物清洁新鲜。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煎炸等难消化食物,不宜边看书边进食。

如果母亲能够注意以上几点,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生将会明显减少。

小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看小儿便便,对症治疗消化不良

(1)大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含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现象

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所致。

对这种幼儿,要控制饮食量或降低食物中含糖量,给幼儿喂些米汤、藕粉糊等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恢复正常。

(2)喂奶的宝宝发现大便泡沫多,呈蛋花样

这种情况不必停奶,可缩短喂奶时间或延长喂奶时间的间隔,并在间隔时间内喂适量的茶叶水或温开水。奶中要少放糖,逐渐恢复正常。

(3)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且伴有刺鼻的臭鸡蛋气味

表示对蛋白类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碍,对这样的婴幼儿应减少辅食中蛋白类食量。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在喂奶前多喝些水,以降低奶中蛋白浓度。

采用牛奶喂时可在奶中加适量的水和米汤,浓度按月龄调配。

(4)大便量多,呈糊状,外观油润

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少吃脂肪高的食物。

人工喂养的可用水和米汤稀释牛奶或采用低脂奶。

饮食注意方法

0-3岁宝宝的肠道机能都比较脆弱,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

在选择配方奶粉的时候,要精心选用添加β-植物油(亲和结构脂)和适度水解蛋白的配方奶粉,适度水解蛋白。

将蛋白质大分子经过水解后形成的较小分子混合物,减轻胃肠消化负担,更易于宝宝吸收。

同时,在添加辅食时,应首选米粉、米糊等易消化和致敏性低的辅食,一款好的米粉,应该是用原谷粒米制成的,因为它保留大米全部的营养。

吃辅食阶段的宝宝如果消化不良,多是由辅食软硬程度引起的,辅食添加要讲究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然后等宝宝肠胃适应逐步添加。

促进小儿消化的5款食谱

食物可以促进消化,而这些食物可以做成一些可以促进消化的美食的,这些美食不但味道鲜美并且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

胡萝卜汤

原料

胡萝卜丝2大匙,葱头末1小匙,肉汤半小碗,盐,植物油少许。

制作方法

油热后将葱头末放入,炒片刻后将胡萝卜丝放入,反复炒,至胡萝卜半熟时,放入肉汤,中火焖3分钟左右即可。

适用人群10-12个月宝宝。

功能

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尤其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叶酸食品)等,被称为“平民人参(人参食品)”。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治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粟米山药粥

原料

粟米50克,淮山药25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粟米淘洗干净。

2、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

3、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粟米、山药块,用文火煮至粥烂熟。

4、放入白糖调味,煮沸即成。

适用人群7-9月婴儿。

功能

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鸡内金5克。

制作方法

1、把小米,淘洗干净,香菇,择洗干净,切成小块或碎末,鸡内金,洗净。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小米、鸡内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汤液。

3、再与香菇同煮至熟烂,分次饮用。

适用人群7-9月婴儿。

功能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6篇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镇卫生院江苏淮安223219)【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治疗。结果:5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都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黛力新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焦虑;黛力新【中国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83-01 抑郁焦虑是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很多患有器质性疾病尤其是慢性躯体疾病的患者,都伴有抑郁焦虑。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可能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变化,还可加重原有的躯体疾患,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躯体疾病的康复[1]。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慢性持续性或复发性的胃肠道症候群为主要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可涉及多方面因素。当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理论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与该病密切相关[2]。由于抑郁混合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起效较快,短期不良反应较小,故而患者依从性更好,临床上应用较多[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临床黛力新应用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1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入选标准:(1)具有明显胃肠道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2)经HAMD及HAMA评分,HAMA≥17分,或HAMA>7分,显示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障碍;(3)除合并严重并发症者;(4)患者同意。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3岁,平均(47.2±10.5)岁。病程8月-7年,其中并发腹水者8例,并发出血者15例。1.2 治疗方法:首先都给予抑酸、解痉、保护胃肠粘膜、促動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474),每天1片。两组疗程都为8周。1.3 观察指标:总体疗效:(1)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60%;(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30%≤疗效指数<60%;(3)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减轻,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4]。焦虑抑郁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HAMA的评分为0-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HAMD的评分为0-4分,治疗前后用HAMA和HAMD对伴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再次进行评分。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焦虑抑郁积分资料用x±s表示和配对t检验处理,P

总之,黛力新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伯军,丁勇,马微波,等.胃肠道疾病与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2005,25(6):9-12.[2]王伯军,丁勇,马微波.胃肠道疾病与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2010,25(6):9-12.[3]吴杰,舒细记.21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0,12(10):147.[4]柯美云,张艳丽.重视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5(1):1-2.[5]杨敏.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9,10(5):38-40.[6]Marzio L.Relationship Between gastric and gallbladder emptying and refting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and negative[J].Gut,2110,36(7):23-30.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治疗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心理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0例, 通过胃肠镜等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其中男28例, 女52例, 年龄18~60岁, 平均 (40.5±6.3) 岁。诊断采取罗马标准。对所有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分, 进行心理测评, 要求患者根据近4周内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的评定。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A组40例, 治疗组B组40例, 2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比较, 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A组与B组均给予适量抗抑郁、焦虑剂及抑酸、改善胃动力治疗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日1片;莫沙必利5mg, 每次1片, 每日3次;雷贝拉唑20mg, 每日1片) , 共连续服药8周, B组服药的同时联合标准化的心理治疗: (1)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根据患者病史、生活事件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使患者清楚认识FD, 建立治愈的信心; (3) 运用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 (4) 认知治疗; (5) 同患者建立实际可行的治疗目标, 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明确饮食、情感环境因素对症状的影响, 建立合理的随访制度, 了解症状的变化及治疗反应。疗效评定采用临床症状分级法和 (SCL-90) 评分来评价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 临床症状分级法共分4级:0级:无任何症状;1级:有轻度感觉但不明显;2级:症状明显, 但不影响正常工作;3级:症状严重, 难以工作。治疗后症状改善1个等级为好转, 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为显效, 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2 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无一例失访。疗程结束后A组症状改善有效率62.5%, B组有效率87.5%, 2组比较, P<0.05;SCL-90各因子评分A组治疗前后改变 (15.5±6.1) 分, B组治疗前后改变 (37.8±5.7) 分, 2组比较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经生化、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FD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心理因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1~2], 并提出在FD的发病中, 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两因素最为重要。Telly对76例确诊FD患者精神因素心理测量表进行分析, 发现各项精神心理症状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姚艳萍等[3]对98例FD患者进行各项心理调查, 显示FD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关于精神因素引起FD发病的机制研究, 有报道FD患者中有80%以上存在精神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精神状态, 在此状态下胃的运动功能与分泌功能可能停止或减弱, 肠蠕动可呈抑制状态, 因此抑郁、焦虑情绪可导致FD;而FD的症状反过来加重抑郁、焦虑的情绪。两者互为因果, 使疾病难以治愈。因此, 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及胃肠动力药物改善患者精神及躯体症状的同时, 注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积极加强心理疏导, 为患者调节心理失衡因素, 对改善FD患者症状将会起到积极的效果[4], 近来有报道加用抗抑郁药治疗FD有显著疗效,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小剂量氟噻吨和美利曲辛的合剂, 具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 对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显著的疗效, 与此同时能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 (1) 精神心理因素的改善可诱导胃肠症状的缓解。 (2) 调节内脏胃肠痛觉的5-羟色胺介质活性及其受体, 同时对调节胃肠动力有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口服抗焦虑药物及促动力药物, 2组消化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尽管心理因素在FD病因学的地位上需要进一步的认定, 但对于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疗效不佳的顽固性FD患者, 多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心理因素, 应予以足够重视, 采用标准化的心理疗法合并适量胃肠动力、抗抑郁、焦虑剂等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病人的心理障碍, 继而使躯体症状相应改善。心理治疗在F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应该得到临床医生的应有的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波, 刘文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胃肠病学, 2006, 11 (1) :50.

[2]周福生, 祝淑贞.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 17 (5) :256.

[3]姚艳萍, 姚宏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247.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科药物治疗分析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患者平均年龄35±3.4岁, 其中男80例, 女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二联药物 (治疗胃动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治疗胃动力的药物, 疗程在4个月左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诊断方法:

依照罗马Ⅲ标准判定功能性消化不良。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 每天两次, 每次10mg。观察组:运用二联药物疗法, 即在服用治疗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的过程中 (同对照组) , 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多塞平, 每天1次, 每次50mg。治疗过程中两组的其他方面均相同。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时复检, 跟踪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6.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行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干预, 增加其治愈信心, 缓解抑郁心理。具体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 (48例) 显著高于对照组88% (44例) (P<0.05) 。并且满意度与疗效分析结果相似, 说明患者对治疗的结果感到满意, 侧面说明二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肠胃疾病, 患者大多会倾诉其不良情绪心理。影响患者的病情, 进而造成单纯应用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效的疗效大打折扣。本次观察组中我们选用多塞平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减少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恢复正常。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服用抗抑郁药物会产生口干等轻微不良反应, 因此, 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提前告知患者, 以防患者产生不安情绪。

研究显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胃动力不足占很大原因。本研究通过应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来进行治疗, 该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促胃动力剂, 可直接作用于上消化系统, 有效增加胃蠕动, 促进胃排空, 恢复十二指肠与胃窦协调性, 有效缓解上消化道不良症状[2]。总之, 促进胃动力药与抗抑郁药物的联合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冬华, 卢艳如, 陈玉龙.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2 (36) :11-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患者, 男32例, 女53例;年龄23~68岁;病程9月~15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等, 部分患者有精神、心理问题。中医辨证分型中脾胃虚弱型23例, 肝胃不和型35例, 胃热阴伤型27例。

1.2 临床诊断[2]

过去一年内上腹疼痛或不适如上腹胀、嗳气、早饱、恶心等持续一个月以上或间断发作累计达三个月;上腹痛和不适与排便无关, 排便后未缓解, 亦未见粪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内镜、生化、影像等检查排除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3]

所有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脾胃虚弱型:患者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按, 进热食则缓, 纳差, 恶心, 面色少华, 疲倦、乏力, 舌淡、苔白, 脉迟缓或沉细。治法以理气降逆、健脾益气为主, 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甘草5g, 生姜8g, 紫苏梗、白术、陈皮及砂仁各10g, 茯苓、半夏及旋覆花各10g, 党参15g, 焦三仙各30g。胃热阴伤型:患者表现为胃脘灼热, 胃隐痛, 口咽干燥, 进食少, 大便干, 舌红少津, 脉细数。治疗时应清热养阴益胃, 用化肝煎合益胃汤加减:甘草、黄芩、青皮、乌梅、佛手及陈皮各10g, 山栀子、鸡内金、芍药及牡丹皮各12g, 沙参、石斛及麦冬各15g, 葛根30g。肝胃不和型:患者表现为胃脘胀痛, 脘痛及胁, 进食加重, 呃逆, 嗳气后有所缓解, 大便不畅, 情志不顺可使症状加重, 舌淡、苔薄白, 脉弦。治则为疏肝解郁, 理气降逆, 用和胃煎合四逆散加减:甘草6g, 厚朴、苍术、陈皮、木香、制半夏、沉香及白芍各10g, 柴胡及郁金各12g, 莱菔子及神曲各15g。肝胃郁热者可加山栀子、牡丹皮、黄芩。以上均每天1剂, 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服下, 连服1月;治疗期间嘱托患者情志要舒畅, 调节饮食, 忌食辛辣、厚腻食品, 不服用与胃病相关的其他药物。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 (上腹痛、灼热感、餐后饱胀或早饱, 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及呕吐等) 消失, 随访6个月未复发;显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 尚有轻度不适感;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有所减轻;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3]。

2 结果

经过积极中医辨证治疗, 本组85例FD患者中治愈34例, 显效28例, 好转1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达95.29%。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中属于“胃痛”、“痞满”、“胃缓”等范畴, 病在胃脘, 却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病机的关键是脾胃功能障碍, 从而使中焦气机受到阻滞, 升降失常[4]。脾与胃同居于中焦, 是气机运化的关键所在, 脾、胃虚弱或食积、外邪、疲倦、情志改变等均会影响到脾、胃运化受纳;肝与胃的关系是木土乘克, 情志不畅、七情郁结可使肝失条达、横犯脾胃, 导致肝胃不和;气机不畅, 郁久而化热, 导致肝胃郁热, 随着时间推移, 郁热灼伤胃阴津, 从而使胃阴不足。临床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及胃热阴伤三大证型[5]。治疗方面首先应该分清证型, 然后辨证施治, 尤其是脾胃虚弱型, 脾胃是生化之源, 仓廪之官, 转五味、散精气, 如果脾胃虚弱、中阳不运, 则导致脾胃受纳、化生、吸收及转输等功能减退, 使体内正气不足、虚不胜邪, 容易出现正虚邪实、病情顽固的情形, 临床上应该加强注意。FD患者往往有精神症状如常表现出睡眠不佳、焦虑与脾气暴躁等, 治疗时也应加强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治疗, 使患者情志舒畅、心境平和, 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达95.29%, 说明中医辨证治疗FD的效果显著。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应该积极总结中医治疗FD的临床经验, 提高自身的治疗水平;同时, 加强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以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及疗效, 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入的8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不同证型给予对症治疗, 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FD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治愈34例, 显效28例, 好转1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5.29%。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治疗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 (第7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4-425.

[2]范汉淮.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总结[J].四川中医, 2006, 24 (3) :52-53.

[3]金晓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体会[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1 (8) :71.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85.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2例。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1例, 男性16例, 女性15例, 年龄5~12岁;对照组31例, 男性16例, 女性15例, 年龄4~11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剂及其它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依据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7]。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症状每周至少1次, 持续2个月以上: (1) 持续或反复上腹痛或不适; (2) 排便后不缓解, 或与大便次数及性状无关; (3) 不能以炎症、器质性、代谢性疾病或肿瘤解释患儿症状。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吗丁啉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0.3 mg/kg, 每天3次, 餐前15~30 min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服用吗丁啉基础上加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 , 每次1粒, 每天3次, 餐中或餐后整粒服用。疗程均为2周。

1.2.3 症状判定:

按临床症状程度分级:0级为没有症状;Ⅰ级为有轻度症状;Ⅱ级为症状稍重, 患儿可意识到症状存在, 正常活动未受限制;Ⅲ级为症状重, 患儿意识到症状存在, 无自发缓解期, 难以忍受。评分标准:0级为0分;Ⅰ级为1分;Ⅱ级为2分;Ⅲ级为3分。

1.2.4 疗效评估:

显效为症状积分减轻≥75%;有效为症状积分减轻50%~75%;无效为症状积分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2.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以形式表示,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4.5%和93.5%。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1.9%和80.6%。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 对照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FD是儿科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FD约占消化不良的30%~50%[8]。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研究表明, 可能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神经等因素有关, 其中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关系密切[9], 故临床上治疗以增强胃动力为首选方法[10]。吗丁啉是一种胃肠动力药, 主要作用于近端胃肠道, 能够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蠕动幅度及频度, 可有效解除上消化系统动力障碍症状, 是治疗FD的一种常用药物。由于儿童身体正处于不断的成长时期, 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 酶活力低, 消化功能差, 极易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中的阿嗪米特是一种强效促胆汁分泌药物, 可增加胆汁分泌量和胆汁中固体成分分泌量, 并且能够提高胰酶活性, 故可以帮助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此外, 成分中含有二甲硅油, 它能降低肠道黏液中气泡表面张力, 快速消除腹胀[11]。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 单纯使用一类常规药物治疗, 虽然可使部分患者得到缓解, 但治疗效果欠佳, 症状明显, 故多药联合应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与吗丁啉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单用吗丁啉 (P<0.05) 。与单用吗丁啉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P<0.05) 。因此, 与单用吗丁啉比较, 合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能有效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方面可以助消化, 另一方面促进胃动力恢复, 二者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吗丁啉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应用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仅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而且在症状改善时间上也明显缩短, 显著优于单用吗丁啉,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Vakil N.Functional dyspepsia:the devil in the details[J].Am J Med, 2004, 116 (11) :781-782.

[2]徐俊荣, 罗金燕.动力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 20 (2) :71-73.

[3]吴宗英, 王一平, 曾超.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6 (11) :790-803.

[4]郭世平, 赖雪梅, 何鲜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临床探讨[J].四川中医, 2006, 24 (1) :49-50.

[5]黄重发, 金韩.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 19 (6) :379-380.

[6]刘模荣, 牟海军, 李红平.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构栋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J].中国药房, 2007, 18 (32) :2520-2522.

[7]Galmiche JP, Clouse RE, Balint A, et al.Functional esophagea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5) :1459.

[8]Hiyama T, Yoshihara M, Matsuo K, et al.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erotonin agonist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22 (10) :1566-1570.

[9]周福生, 祝淑贞.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 17 (5) :256-258.

[10]沈迎春, 杨文娟, 施嫣红, 等.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扩张功能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29 (1) :65-68.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11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出现腹痛、呕吐、恶心、腹胀、食欲不佳等症状,空腹及餐后上述症状更加明显[ 1 ]。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反复发作特点,患者常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常规西医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然而无法彻底治愈,同时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等可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临床推广使用,为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5.21±2.34)岁,病程6月~10年,平均病程为(5.32±0.57)年,患者在接受治疗前3个月出现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等症状中的一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排除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神经疾病患者;腹部手术史患者;肝胆、脾、胰等疾病患者;智力障碍、无法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其他药物患者;知情但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生产公司: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32)治疗,餐后服用,每天3次,1~2片/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我院自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方:茯苓、党参各为20g,白术、白芍各为12g,木香、砂仁、半夏、柴胡、甘草、陈皮、生姜各为10g;辩证治疗:厌食患者加焦三仙、鸡内金;疼痛严重患者加金铃子、延胡索,腹胀便结患者加厚朴、火麻仁、佛手、香附,呃逆者加旋覆花、竹茹、代赭石,反酸患者加瓦楞子或者乌贼骨,严重食积患者去党参,加莱菔子、神曲,失眠患者加炒酸枣仁,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饭前1~2h服用,每次约为150mL。

1.4 疗效判定

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均出现改善,至少改善3级,异常指标恢复正常且2个月内不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等症状显著改善,至少改善2级,异常指标出现明显改善;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有所改善,至少改善1级,异常指标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指标等均未出现好转[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28%),显效8例(32%),有效9例(36%),无效1例(4%),治疗总有效率为96%,参考组临床治愈4例(16%),显效7例(28%),有效7例(28%),治疗总有效率7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2.3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参考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十二指肠、胃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等有着直接关系,患者多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而在发病原因中,不良情绪亦为重要因素,可使消化不良的程度加重,形成恶性循环[4]。本次治疗中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作为促胆汁分泌药物,能够刺激胆汁液体分泌,胆汁内固体成分分泌明显增加,进而促进机体正常消化机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肠道内菌丛紊乱、胀气等引起的酶失调现象[5];药物能够减少胃肠道内气体,缓解气胀等引起的胃痛。近年来中药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逐渐推广使用,临床效果得到验证。本次治疗中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药物能够对胃粘膜充血、水肿、淤血等进行抑制,同时抑制胃液分泌,胃液游离酸度显著提高,可抵抗乙酰胆碱及新斯的明等引起的胃运动亢进,对胃肠痉挛产生抑制作用[6];同时药物能够对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促进胃肠道分泌功能的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同时患者安全性高,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苑静,施凤英.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疗效观[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7):126.

[2]杨振斌,方晓华.健脾理气法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陕西中医,2010,31(9):1136-1137.

[3]赵彬.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60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 7) : 169-170.

[4]顾小生,童昌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 5) : 511-512.

[5]肖浩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12( 4) : 81-82.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门诊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28~65岁, 平均 (42.5±2.0) 岁。将140例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中药组 (n=72) 和西药组 (n=68) , 分别进行治疗。

1.2 诊断标准

(1) 伴有上腹痛, 腹胀, 早饱, 嗳气,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 (2) 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未发现食管炎。 (3) 排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疾病, 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 无腹部手术史等。

1.3 鉴别诊断

有医疗机构曾提出临床不能通过症状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在症状上难以区分。所以, 医疗人员在进行诊断时应仔细诊断, 听取患者的自述, 通过患者的不适部位, 不适时间、周期, 以及有无糖尿病病史, 有无肝胆等器质性疾病, 有无腹部手术史来判断患者到底是器质性消化不良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免出现误诊误用药的情况, 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2.1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没有特别的方法和特效药, 他们大多依靠平时经验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采用促动力药、抑酸剂、抗抑郁药以及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促进胃肠动力、胃肠蠕动, 多使用多潘立酮、左舒必利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替加色罗等5-HT4受体激动剂;胃动素受体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多有胃酸分泌过多情况, 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多使用酸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 , 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以及对抗抑郁剂的使用, 因为还没有有效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抑郁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直接联系, 所以对患者的用药还存在争议。

2.2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而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无非分为四种情况:脾胃失健、脾胃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针对不同的情况, 中医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下面就以中医针对这四种情况德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加以分析:对于脾胃失健的患者, 枳实、柴胡、半夏、丹参、川芎、赤芍、白术是常使用到得几味中药, 它们对健胃疏脾有特别的疗效;对于脾胃虚和胃阴亏损型的患者多用六君子汤和益胃汤;在健胃疏脾的基础上, 中医还对郁气伤肝而引起的脾胃不适, 采取疏肝解郁,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痰湿内阻型患者主要在平胃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药物以达到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的疗效。

3 结果

数据表明, 西医治标, 中医治本。西医能够立即见效, 中医则注重调养和调理, 注重长远疗效。西医主要针对急病, 而中医大多数针对慢性疾病。两组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不良反应中药组有4例出现腹胀痛症状, 嘱服中药时温服少量药液后症状缓解西药组9例出现一过性腹痛、腹泻现象, 吗叮啉减药后症状缓解。

4 讨论

由于人们不注意饮食健康、睡眠质量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常见的肠胃疾病, 而医学上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 大多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案。一般如果出现上腹痛, 腹胀, 早饱, 嗳气等综合症状三个月以上的, 我们断定病人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可见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不是急性病, 单独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并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而中医主要针对慢性发展的病状, 采取调理、调养为主, 目的在于达长线型目标。但是如果患者伴有肝气郁结、心气不畅的情况, 中医就不见得会有西医的疗效了。所以,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要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以期取得可预见的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2组, 中药组 (n=72) 主要对慢性疾病采取调养和调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西药组 (n=68) 针对急病多使用酸抑制剂进行治疗。结果 西药治标, 中药治本, 两组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要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以期取得可预见的疗效。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临床研究,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妮矫, 张艳丽, 樊艳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

[2]郑丹, 夏冰, 施先艳, 等.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上一篇:改善情况下一篇:幼儿语言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