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2024-06-16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精选8篇)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1篇

一、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表现不足。黄丽, 罗锋 (2008.6) 通过对广东顺德家具产业的实地调查, 归纳出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几点原因:创新融资环境不佳, 法律支持不到位, 企业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信息沟通脱节, 社会创新服务网络还未搭建起来等, 还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周晓红 (2009) 论述了江西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资金不足、创新服务缺失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由于中小企业的拥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经营者, 所以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资源限制,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下面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于上述四对策进行排序, 让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能力。

最低层的四个方案是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中间层分为企业发展和社会效益的理由是,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经济规模小, 许多公共基础建设都比较薄弱。从社会效益出发与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表现在AHP上就是具有不同的判断矩阵;最高层就是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就是此研究的目的。

二、判断矩阵的获得与分析

层次分析法的关键一步就是判断矩阵的获得, 判断矩阵给出的信息就是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比较, 这些判断比较的结果用数据表示, 各个因素的数据共同组成一个矩阵的形式, 此矩阵就称作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形式如下:

表1判断矩阵表示相对于M1准则来说, Nj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Nj属于同一层次的因素, nij即为经过判断比较所得出的相对重要性。当nij=1, 表示Ni与Nj一样重要;当nij=3, 表示Ni比Nj重要一点;当nij=5, 表示Ni比Nj明显重要;当nij=7, 表示Ni比Nj绝对重要;当nij=2, 4, 6, 具有类似的意义。采用1~7的比例标度的依据是:7个标度在正态分布图形上可以达到平滑而又不繁琐;心理学实验也告诉我们, 1~7可以被人们清晰地分辨;科学研究经常采用1~7的标度, 人们比较熟悉。wi表示相对于M1而言, Ni所占的权重, 根据Ni所占的权重来决定其重要性次序, wi由判断矩阵中nij矩阵计算得来。

从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言, 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比较如下:

由于判断矩阵A-C为2阶矩阵, 在层次分析法中根据定义, 2阶判断矩阵总是完全一致的。从表2的C1和C2的权重数据可以看出, 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言, 企业发展更重要一些, 社会效益次之。原因在于, 中小企业得到了发展, 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才会更有意义, 相反, 如果企业发展没有起色, 更别提社会效益, 自主创新能力自然不会得到提升。

相对于企业发展,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对策的重要性比较如下:

由CR<0.1可知判断矩阵C1-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的权重数据说明,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 P1吸纳自主创新人才, 增强创新意识最重要, 其次为P2建立研发部门, 加大研发力度, 接下来是P4加强产学研结合, 最后为P3政府支持。P1、P2均为企业的内部动力部分, 正应了古语所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而P3则属于企业的对外公关, 牵涉到中小企业的环境措施, 如何与外部互动, 如何更好的生存下来, P4则属于客观外部环境, 中小企业无法改变, 却可以朝着政策的趋势来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

相对于社会效益而言, P1、P2、P3、P4的重要性比较如下:

判断矩阵C2-P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 重要性次序依次为P4加强产学研结合, P3政府支持, P1吸纳自主创新人才, 增强创新意识, P2建立研发部门, 加大研发力度。P4表示加强中小企业与社会中的科技顶尖力量, 也是智慧聚集的机构合作, 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最大, 而P3紧随其后, 对于社会进步承担管理者的作用, 也把握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接下来是P1和P2, P1的人才也会推动市场变化, 而P2则是单纯的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加强, 故重要性排最后一位。

三、结论

对于我们所得出的层次单排序, 我们需要求出综合权重, 进行总排序。综合权重要通过下边的矩阵来进行。

可见, 我们的层次总排序结果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总排序的结果显示, P1、P2、P3、P4的综合权重依次为0.339、0.287、0.128、0.246, 重要性次序为P1、P2、P4、P3。从排序结果来看,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 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优势。高旭东 (2007.9) 也曾强调只要有创新意识, 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一定可以想办法解决。其次要建立研发部门, Frédéric Bougrain, Bernard Haudeville (2002) 通过对法国300多家中小企业的实地调查中发现, 建立专门的研发部门, 会促使企业进入正规化、标准化, 易于衡量创新的成本, 也会提高创新的效率, 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创新的成功。接着, 产学研结合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 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对于外部依赖大。最后, 政府的支持属于客观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其能动部分太少, 故重要性次序在后。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相关文献入手, 利用层次分析法, 将研究者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层次划分, 让中小企业管理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公司最短的那块“木板”, 有的放矢, 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层次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1]黄丽, 罗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网络化服务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6) :44~49

[2]周晓红.江西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求实, 2009 (11) :53~55

[3]高旭东.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9:109~126

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第2篇

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作者:石中英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4期

基础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该阶段,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这里所说的创新素质不是指一个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而是指日后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等等。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品质,但却是创新品质的源头活水。当前基础教育的众多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从观念、制度和行为上漠视或忽视了这些创新素质的保护、培养和引导。繁重的学习任务、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再现性的考试方式都从根本上阻碍了这些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是造成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更广泛人群缺乏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等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创新教育目标上应侧重于“创新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这方面,一些中学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该阶段创新方法和技术的训练必须在前一阶段创新素质得到保护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应该补上这方面的课。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高等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上。有了创新素质、创新方法并不一定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更不一定有创新精神。因此,真正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行为养成只有到了大学阶段才是可能的,在中小学就提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恰当的,至于创新精神的陶冶则更是这样。创新精神的形成既是整个创新教育的最高目标,又是推动个体终身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没有这种精神,个体就不能在创新行为中克服各种困难,承受可能的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千方百计地寻找有效的方法,从而不能最终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严格意义上,学校创新教育的任务不能说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只能说是“培育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因为真正的创新人才一定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而这就不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特别不是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所能办到的了。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3篇

【关键词】不同层次 学生 创新教育 方式方法

中学生是一个个血气方刚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因各个家庭经济背景不同, 父母文化素质、教育方法有异,他们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文化基础、性格特点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于是就出现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后进生或问题生等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创新观念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的基础是真挚的爱心和渊博的知识。有了爱心,什么教育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有了渊博的知识,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教育好。所谓“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爱心和知识,则源于教师的刻苦学习和道德修炼。教师有了这些资本,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讲解人生哲理,就会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游刃有余,得心应用,左右逢源。就能使好生吃得饱,向前跑;中等生用力追,有成效;后进生不烦恼,学得到。

二、善待善教

后进生分思想后进,学习后进,思想、学习双后进三类。但他们的本质并不坏。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要教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他们就会脱掉“后进生”帽子,变“丑小鸭”为“白天鹅”。老师要牢记这一警诫,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后进生,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显微镜来张扬他们的个性,用折射镜来消除他们的缺点,对他们的过失或错误,要有宽容的胸怀,要找准教育最佳时机和有效的切入点或突破口。转化一个后进生的价值并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等生。因为,他们被转化后,能把原来所表现出的“负值”转化为“正值”,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一箭双雕,一举双赢。因而所付出的心血,也要比培养一个优等生高出几倍。

三、科学管理

1. 爱心感染,幽默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这就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一名合格或优秀的老师,不仅知识渊博,多艺多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一颗诚挚的爱心,会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灵。教师如对学生没有爱,教育就没有耐心,引导也不会细致,性情就显得粗爆,见到学生有点三长两短,就会怒气冲天,吹胡子,瞪眼睛,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厌恶和反抗,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实践证明,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身上的毛病就会化为一个大“肿瘤”,变成为一种不治之症,教育就会失败。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开始工作时,工作就已经结束了。”所以,老师一定要学会取悦于学生,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师爱、父爱和母爱。师爱是开启后进生禁锢心灵的钥匙,是通向他们内心世界的桥梁;父爱是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的夜明灯,产生前进动力的加油站;母爱是融化凝结在后进生心里坚冰的太阳能。只要老师对学生怀有这几种爱,学生就会产生特有的敏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到老师的苦衷和对自己真挚的关心和期盼。人心是肉长的,学生是有良知的。他们不会在爱面前无动于衷,一定会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亲近感,从而敞开心扉,乐意听取老师的教诲,“亲其师,信其道”。

案例一:

后进生胡兵,他将教室的门窗玻璃涂成黑色。同学十分气愤,强烈要求要对他严肃处理。我十分冷静,未对他大发雷霆,而幽默地对全班同学说:“我很高兴,因为我发现班上出现了一位特级的艺术大师,其审美观标新立异,很富创意。他能逆常人的意愿,把玻璃窗设计成黑色。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我相信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而且,我更相信,这位同学既然能把玻璃涂成黑的,那么,他肯定也还能把玻璃还原成白色的。如果大家相信我的预言,也相信这位大师的话,请给我们一点掌声;给他一份勇气和力量。第二天早上,被涂黑的玻璃突然变白了。

2. 表扬得法,塑人灵魂。教师要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实践表明:数落学生十“过”,不如奖赏学生一“回”。

案例二:

一天,陈明有病,后进生黄春帮他请假并代他值日。他来得很早,把教室打扫干净;课间,我发现他捡起一块果皮扔进垃圾箱。这一举动,我看在眼里,喜在脸上,记在心头。下午放学,我在班上表扬他说:“黄春同学,助人为乐,帮助陈明值日,不怕脏、不怕累,捡起地上果皮丢进垃圾箱。这种在座的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却做到了。他真是个心灵美和行为美‘两美合一的好学生。希望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特别是那些乱丢物品的同学更应要向他学习”这时,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的话,像春风化雨,点滴润土,黄春同学生脑子复苏了。从此,他进步很大,后来被同学选为班上的劳动委员。

四、常抓不懈,允许反弹

后进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感情、兴趣、理想都会随着社会、家庭、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转化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反复。那是十分正常的事。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大惊小怪,应加强“动之以情、晓之以情、导之以行、束之以规”的教育力度。做到抓反复,反复抓。密切关注转化过程中的进步与后退的衔接处,培养他们坚强意志和自我约束能力,帮助他们走出意志薄弱的低谷,引导他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要切忌急于求成,心存侥幸的教育心理。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 第4篇

(一) 教育层次的基本涵义

教育层次亦称高等教育的水平结构, 主要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些学者把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一些学者则把它分为两个层次: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本专科教育具体分为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这两种分法本质上是一样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和奠基者潘懋元教授指出, 不应该将所有的专科教育都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 大多数的专科教育, 是高等教育系统中与本科教育处于同一个层次的两个本列的子系统。它们的基本区别在培养目标和规格, 不在于年限和水平。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自身存在着相对独立性、相互联系、中介性等特点, 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所决定的, 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纵断面。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技术结构对专门人才的数量和层次比例有不同的要求, 因而影响甚至决定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比例结构。

(二)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建国以来, 随着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 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 较好地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1950年我国共有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193所, 在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是138731人。1998年, 普通高校为1022所, 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为340万人, 分别是1950年的5.28倍和25.1倍。而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研究生人数大幅增长。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其次, 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不断地调整。高校的办学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由1950年的0.1∶1∶0.01, 调整到1998年0.53∶1∶0.09。既保证本科的教育的主体地位, 又使得本科教育向上和向下得到适度延伸,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技术结构的要求作出了贡献。

第三, 层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层次结构多样化、复杂化, 增设了双学位和博士后进修制度, 加快了管理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 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更加合理。

(三)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1. 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规模仍然偏小, 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是15%, 虽然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 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今年已经达到19%, 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在一定意义上进入大众化时代, 但是这个第一所含的水分太多, 首先,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入学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去甚远;其次数据的统计也包括了大量的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 而这些形式的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

2. 片面追求高层次, 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失调

2004年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 在学本科生737.85万人, 在学专科生595.65万人。三者的比例为5.79∶52.13∶42.08。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中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尤其难以满足这一变化中对高素质人才中研究生和高职 (专科) 两个层次人才的需求量, 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尤其缺乏。这种状况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病态发展:一方面, 一些本来由专业人员干的活却让本科生、研究生来干, 导致专科生虚假过剩, 造成人员浪费;另一方面, 这种学历和工作岗位的错位造成大量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后继无人, 研究生教育的矛盾突出。

目前, 我国正处于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的转型时期。实际上,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我国当前社会需求增长最快的并不是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人才, 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借鉴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教育经验, 短期大学或初级学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美国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以及技术专科学校、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几个发达国家的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的人数越来越接近。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是呈一定层次梯度结构的, 人才的使用效率与这种需求的层次梯度结构吻合程度成正比, 同时学校规模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分布, 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招生对象、招生比例应针对学校规模、教学资源及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不断调整, 盲目地扩招必将带来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和浪费。

3. 各层次教育缺乏特色, 定位不清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办学模式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 致使高等教育影响了质量, 缺乏特色, 没有形成鲜明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专科层次教育薄弱, 发展不够稳定, 办学形式比较单一, 适应性不强。本科层次教育专业划分过细, 缺乏宽厚的基础知识教育;教育规模偏大且拓展迅速。造成本科层次生师比过大, 生均教育资源下降, 导致就业和研究生入学的压力加大, 影响了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的质量。这与其培养目标极不相称。特别是一些重点院校承担专科教育任务, 既影响了本科教育, 专科教育也难以办出特色。一些区域性本科大学, 不能立足其根本, 不在特色上下功夫, 一味追求“综合性”、“研究型”, 培养目标上追求“高、精、尖”, 脱离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客观的外在条件。研究生层次教育发展不足, 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普遍存在的管理松弛, 缺乏必要的质量监控与评估、评价制度, 这是造成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近几年,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距离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四) 优化和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措施

1. 合理调整各层次之间的比例关系

进一步调整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层次的比例, 适当降低重心。借鉴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经验, 合理的层次结构应是宝塔型的, 高等专科教育适当扩大规模;本科教育要控制发展速度, 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研究生教育要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适度、稳步发展数量。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决策要有超前性, 要在合理的层次结构基础上进行数量的扩充, 达到数量、规模和层次结构效益并举, 避免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盲目升格产生层次结构错位。处理好层次结构中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关系, 科学预测和规划好本专科招生人数的比例, 注意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快培养更多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避免同时出现过度教育和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 以便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快地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 充分发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 在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计划地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层次和职能分化, 逐步建立由少数研究型大学、各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和多种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专科学院等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2. 明确目标, 办特色教育

(1) 第一层次的高等专科教育的规模应进一步扩大, 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目标上, 高等专科教育应主要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可承担大学基础教育 (转学教育) 的任务。满足成人继续教育、补偿教育和闲暇教育的要求。在管理上, 以地方管理为主, 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与地方实际需要相结合, 突出低层次与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收费与入学上, 应降低标准, 以满足更多人的教育需求。在学习年限上, 应尽量缩短。

(2) 第二层次要努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本科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 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层次输送优秀生源。因此,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是当前我国学术型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提高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 必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迫切要求本科毕业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更为全面的素质。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教育, 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普通教育, 包括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教育。通识教育除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外, 还可以弥补专业教育所不能完成的多种素质和品质的培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 发展和完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结构, 培养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增强大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目前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热心于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而忽视通识教育, 仅将通识课程的学习目标定位于获得学分, 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大量的学生毕业后必须进入人才市场, 通过双向选择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事实际的专业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 本科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 本科教育所设置的专业, 应本着宽专业、厚基础的原则, 调整和优化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同时, 要让学生掌握比较广博的知识, 培养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 以利于他们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 第三层次要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代表着一个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专科教育, 其特点是进行个别性教育, 无论是硕士生或博士生都需要导师的个别指导, 而本、专科层次的教育则偏重于群体性的教学与学习活动。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成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引下, 通过自主科研活动, 培养成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由此可见, 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高水平的教授、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并需要有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图书设备以及学术活动经费。也我国目前大规模招收研究生, 在培养上的软硬件尚属不足。如果继续快速发展, 必然降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因此, 应当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着重点放在发展本专科层次的教育, 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应当稳步地、持续地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既要考虑需要, 更要考虑可能, 不能拔苗助长。巩固与提高研究生的质量, 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当坚持精英教育的路径, 真正实现从以数量增长为主的战略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战略转变。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开始受到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 逐渐成为关注的重心, 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研究探讨, 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2]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

[3]吴丽卿.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07 (3) .

[4]金荷香.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其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2) .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5篇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世界教育报告》。

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变化非常大, 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目前正处在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在扩大数量和规模的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其中如何均衡发展各个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 使其既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又能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各个层次人才的需求, 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划分

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有很多不同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分类, 其中层次结构, 是指高等教育各个不同的办学水平和培养目的之间的构成,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 层次结构是一个最基本的宏观结构分类方法, 从教育供给的角度体现了一个教育体系培养人才水平的广度和深度, 从教育需求的角度体现了受教育者对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需要。各国教育层次结构各有自己特色, 但一般可以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各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1 专科教育

专科层次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行业或职业中所需要的实用化程度很高的专门知识, 培养能熟练掌握现代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能满足社会对各个行业高水平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

1.2 本科教育

本科层次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中的中间层次, 也是在高等教育后精英时代, 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培养国家高级的专门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 深入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在道德修养、心智成熟长和应用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1.3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层次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 一般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包含在内。其是从本科教育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 培养更高层次, 更专业的人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着重培养各个专业领域的创新型理论人才, 强调学科的前沿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在强调系统、前沿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能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的人力资本需要, 而合理的层次结构也会通过优化的知识、技能,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并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凭借着人才资本和产业结构这两个桥梁的转换作用, 而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同时, 由于高等教育的周期较长, 要使两者相互配合, 还必须前瞻性地合理安排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使其既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能为未来的产业优化升级及新的发展方向, 提供支持。因此。研究经济增长时非常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研究。

2 国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经验借鉴

通过对已到达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四个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先于我国的四个国家, 在从大众阶段到普及阶段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过程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共同的启示。

2.1 建立完善的, 可自由转换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各国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 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了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完善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并且实现了各层次之间的自由转换。

各国的教育体系中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都逐渐增加, 而专科层次的教育特色和形式各有不同。美国的2年制社区学院是其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机制。而德国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为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 也促成了“德国制造”这张名片的形成。日本三个层次的教育结构中, 都有成熟、完整的内部体系。韩国和美国的教育层次结构中, 都设有学术型和应用型学位。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 知识的日益更新, 人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 仅仅依靠学生时期所学的知识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 只有完整的教育层次结构, 灵活的学分体系和无缝衔接的转换机制, 才能为人才提升和终身教育提供均等的机会, 从而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2 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扩张的同时, 应注意控制质量

大众化向普及化教育发展的阶段, 是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大量增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和相当大规模的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 因此, 很容易出现质量不能与数量同步提升的局面。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 校园中的暴力事件、吸毒、性混乱、学潮等频繁发展, 使民众对大学失望, 高等学校学生注册率下降, 这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有关, 但也体现了在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过程中, 美国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质量下降的事实。

日本和韩国也在此阶段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日本体现在扩张过程中民办专科层次在结构中占比过高, 同时以文科为主, 韩国也是在科系设置时重文轻理, 这些都为后来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结构带来了问题, 体现在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韩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最高达到60%, “大学亡国论”、“教育亡国论”之类的论断频出, 甚至引发了政治危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会引起一系列的文化、经济、政治等问题, 导致整体国民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因此,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注意质量的控制, 不能以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的增加。

2.3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安排应适度领先于经济发展阶段

考察各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过程, 不难发现合理的结构不仅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还会推动科技进步, 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极具创新性的世界强国, 其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对社会发展和科技的推动作用, 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战后德国经济快速恢复提供了动力, 而进入21世纪后, 实施“卓越计划”, 又适时地促使了德国教育对高新技术发展的贡献。日本能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成工业强国, 与日本在70年代后, 进行教育改革, 将发展重点放到理工类学校中, 加大高层次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比例,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有关, 从而成了教育引领产业发展的典范。

韩国是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用时最短的国家, 虽然也不可避免质量下降的问题, 但其结构层次调整的经验仍值得学习, 主要体现在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需求预测上的结构调整, 使其教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而针对具体的不同时期所提出的如“尖端产业技术立国”目标、“BK21工程”计划等都适时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能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在发展教育的同时, 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才能刺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又能把最新的技术完美地运用于实践当中,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最大程度地结合, 是促进技术和经济共同进步的最大动力。

3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建设的建议

3.1 加快实现各个层次学历之间自由转换, 完善专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体系中, 还沿袭精英教育的设置, 在学术型学位体系方面比较完善, 这也造成了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学位相对比较欠缺的局面,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我国需要在专业型学位体系方式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 从而改变人们在学位上对专业型的偏见, 促进学位体系的完善。

同时我国在教育体系里, 学历教育仍是主要形式, 目前在各层次学历之间进行转化, 还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这不利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式的发展, 因此,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机制, 来实现各层次学历之间的自由转换。

3.2 在适度规模的前提下, 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经过十几年的扩招, 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大学生毕业难, 入学率下降等一些问题, 说明教育质量在规模增长的过程中, 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 因此, 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 现阶段更应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明确不同层次教育的定位, 办出特色, 同时增加高端研究生学位教育投入和基础研究的投入, 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创新力。

3.3 加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适应高等教育层次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教育体系里的一个问题在于, 高校科研与需求单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 高校很多的科学研究仍然在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 没有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而另一方面, 企业的技术难题又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 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 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是我国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从各国发展的历程来看, 这个阶段既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阶段, 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阶段, 因此, 借鉴几个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在此阶段如何发展我国高等教育, 从而促进并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潘愚元, 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2]饶燕婷.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0) .

[3]天野郁夫.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0) .

[4]王留栓.韩国跃居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之成因[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02, (4) .

[5]骆四铭.洪堡理念与德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

[6]黄燕萍等.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J].经济研究.2013, (4) .

[7]陈晋玲.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面板数据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6篇

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整, 每年以大约40-50万人的扩招人数增长, 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然而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高校在面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时, 常常是被动的, 反应滞后的, 而恰恰是结构问题, 已经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1]。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民工荒”的加剧, 也使得高等教育对就业的作用受到了质疑。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关系,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程纯等提出, 从经济结构中的物的结构角度看, 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从人的结构角度看, 则就业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这一直接因素, 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2]。陈厚丰等对1998-2004年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认为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规划要以就业容量和就业岗位数量作为重要的依据[3]。文玉春从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入手, 得出我国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原因, 而高等教育结构不是就业结构的原因, 两者关系具有单向性的结论[4]。

已有研究大多支持就业结构变动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动的显著影响, 但总体而言, 现有研究多局限在理论分析和探讨。按照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定义[5,6,7], 高等教育结构由微观和宏观之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宏观结构的一部分, 也称为高等教育水平结构, 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由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构成, 现有研究大多遵循这一标准。笔者试图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视角, 利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 探寻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择。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学生数来衡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例如郝克明[8]、谢维和[9]、迟景明[7]等研究者分别采用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作为研究的主要统计指标。由于招生数相对于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来说, 更能反映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取向, 笔者参照迟景明等人[7]的做法, 选取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招生数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量的主要测量指标, 同时采用专科与本科招生数之比 (专本比) 和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数之比 (研本比) 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的指标。就业结构采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重作为测量指标。

2.数据来源。1998-2007年, 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和大众化过程不断推进的关键10年。已有研究显示, 1998-2007年的10年间, 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关系、各科类层次结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0,11]。因此, 笔者选取1998-2007年作为研究区间。三产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998-2007) , 高等教育专、本、研等各层次招生人数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7) 。

三、实证研究结果

(一) 1998-2007年高等教育层次比例结构演变轨迹

从图1可见,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招生数量均呈逐年增长态势, 其中专科和本科的招生人数增长较快, 研究生招生人数相对而言变化不大。从曲线的斜率来看, 专科招生人数的增长曲线斜率最大, 说明在1998-2007年间专科招生的增长幅度整体上超过了研究生和本科层次, 尽管2007年招生规模有所下降, 但绝对值依然最多。

从1998-2007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 (图2可见) , 专本比和研本比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专本比增幅较大, 研本比的增长趋势较平缓, 专科招生规模变化幅度最大。

1998-2007年高等教育各层次招生人数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均表明:自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逐渐优化, 但与社会对人才层次自高而低呈正三角状态的需求还相去甚远, 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数量比例失衡, 因此做大做强“金字塔”基座仍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 就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从就业结构来看, 1998-2007年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一三二”型。1997-2002年间,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较为平稳。自2003年起, 就业比重变化幅度较大, 其中一产就业比重大幅下降, 二产、三产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见图3)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优化, 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提高了就业人员知识层次, 增加了择业者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机会。但总体来看, 就业结构并不合理, 一产就业比重过大, 三产就业比重过小。

(三)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1. 主成分分析。

(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综合指标。笔者选用专科、本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以及专本比、研本比来表示1997-2008年间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表1) 。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全局主成分的特征根、特征值贡献率和特征值累计贡献率。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选取特征根为4.724的主因子, 方差贡献率达到94.471%, 说明这一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 因此本文用这一新变量代替原先的5个变量。根据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和主成分特征根, 可以得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综合得分模型:

其中ZXi (i=1, 2, 5, ) 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各指标标准值。

(2) 就业结构综合指标。笔者选用就业人员总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来表示1998-2007年间的就业结构 (表2) 。

通过主成分分析, 得到就业结构的综合指标模型如下:

其中ZYi (i=1, 2, 7) 为就业结构各指标的标准值。

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 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序列曲线越接近, 相应序列间的关联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与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相比, 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厘清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需要样本服从典型的概率分布。本文的样本区间为1998-2007年, 由于时间序列不长, 运用传统的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可能会带来精度不高、误差大等问题, 因此尝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1) 建立数据列。根据研究问题的目标, 设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分别表示为:

式中:ZÁ为参考序列, ZÁ为比较序列, m为序列长度, n为比较序列个数。本文分别设定两组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第一组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综合指标值序列作为母序列, 将就业总人数、三产就业人数、三产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作为比较序列;第二组将就业结构综合指标值序列作为母序列, 专科、本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以及专本比、研本比作为比较序列。其中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综合指标通过前文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模型获得, 具体数值见表3。

(2) 数据无量纲化。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不同, 导致数据的量纲也不一定相同, 不便于比较, 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 一般都要进行无量纲化的数据处理。本文采用初值化变化, 即:

(3) 计算关联系数。所谓关联程度, 实质上是曲线间几何形状的差别程度。因此曲线间差值大小, 可作为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度。对于一个参考数列有若干个比较数列ZÂ, ZÁ, , ZÁ, 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中的各点) 的关联系数ξ可由下列公式算出:

(4) 计算关联度。因关联Z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中的各点) 的关联程度值, 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 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 (即曲线中的各点) 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 即求其平均值, 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 即:

据此分别计算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各指标的关联度、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各指标的关联度 (表4、5) 。

四、结论

1.从1998-2007年,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各层次招生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 且增长幅度较大, 其中专科招生人数的增长最快, 本科次之, 研究生最少;专本比和研本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专本比增幅较大, 研本比的增长趋势比较平缓, 专科招生规模变化幅度最大。总体而言,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重心逐渐下移, 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基本需求的变化, 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从就业结构来看, 1998-2007年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一直表现为“一三二”型。一产比重过大, 三产就业比重过小, 就业结构并不合理。自2003年起, 就业比重变化幅度较大, 一产就业比重大幅下降, 二产、三产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2.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研究, 得出综合得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会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 尤其是影响第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和比重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关联序来看, 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同时, 就业结构也影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关联序是对本科影响大于研究生, 对研究生的影响大于专科, 对研本比的影响大于专本比。总体而言, 就业结构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较大。

本文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界定, 但主成分分析法对两个变量进行测量时, 存在信息部分丢失的问题, 因此, 怎样更准确地度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 深入明晰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7-2-14.

[2]程纯, 陈欣.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07) .

[3]陈厚丰, 吕敏.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01) .

[4]文玉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1 (06) .

[5]潘懋元, 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6]肖玮萍.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02) .

[7]迟景明, 何晓芳, 程文, 朱艳, 李霞.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 2010 (01) .

[8]郝克明, 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9]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10]何晓芳, 迟景明, 李霞朱, 艳程文.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研究[J].高教探索, 2010 (03) .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7篇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尚未出台较详细、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而设计框架的主要目的, 在于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供合理、实用、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 利用其提升自身素质, 提高审计质量。要设计出便于所有内部审计人员查阅和学习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必须使框架中的职业胜任能力结构和人员层次结构与我国国情相符。对于前者, 国内外内部审计协会和专家学者进行过诸多研究, 并形成了较一致的看法, 且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广泛使用, 发挥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水平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员层次结构上的研究, 诸如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发达国家也已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规定, 并结合职业胜任能力结构发布了自己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相比之下, 我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的研究相对匮乏, 尚未形成较完整的结论。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除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 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研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 对设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具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例, 通过对其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情况、人员层次和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差异与任职资格要求进行分析, 提出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设计的见解。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

1999年, IIA发布了《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 简称CFIA) , 这是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全球首个覆盖全面且分层次、成体系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根据所在层级和工作年限, 又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首席审计师”、“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员工”三类, 其中“首席审计师”又包括“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包括“审计经理”和“高级审计管理者”;“新内部审计员工”包括“内部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人员 (工作经验少于1年) ”。由于员工所在层次不同, 其工作重点和工作范围也不相同, 则对于同一项职业胜任能力而言, 不同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针对此项胜任能力被要求掌握的程度也有差异。如, 与商业发展生命周期相关的知识对于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来说非常重要, 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熟练掌握, 而对于审计经理而言并非极其重要, 只需能够理解并运用即可, 对于刚刚加入内部审计部门的新员工则只需了解。比利时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和任务》 (Competency Framework&Tasks for internal auditors) 手册。在人员的层次划分上, 该框架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主管三个层次, 与CFIA的六个层次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与其本国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有重要关系。澳大利亚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 该框架按照四个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区别要求, 分别是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主管和首席审计执行官。人员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实际需要而进行适当改变。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而言, 国内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的研究文献很少, 只有陈佳俊和贺颖奇 (2009) 在其设计的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 将内部审计人员层级简单分为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管理者, 并分别给予了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的相应规定。我国关于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的分析研究与国外相比十分欠缺, 为了使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更方便实用, 研究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十分必要。

三、理论基础

(一) 合理合法的权力基础是组织得以维系的基本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 在其管理学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明确而系统地指出, 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 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即:成员有固定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关系是对事不对人;成员选用做到人尽其才;成员明确工作范围及权责;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 有升迁制度。组织理论中的等级系统观点、必须规定明确的成员工作职责的观点, 要求组织对从事同一职业的工作人员按照等级赋予相应的职责, 且等级越高, 权力越大, 职责范围也越大, 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根据这种观点, 要设计某一职业的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必须按照等级层次, 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职业胜任能力的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 以保证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其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相匹配。

(二) 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基础

法国“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 对企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在其设计的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中, 规定第二层次为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 即对处于不同职位和地位的人员, 从六个方面的能力分别进行规定, 如表1所示。根据韦伯的组织理论和法约尔的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模型, 要设计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必须根据相应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 在职业胜任能力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 形成纵向体系, 以适应不同层次内部审计人员为顺利完成其使命而对职业胜任能力的需要。

四、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职位结构分析:以我国东部地区某大型国有钢铁上市公司为例

(一) 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设置

该集团公司审计机构成立于1985年, 2000年以前称审计办公室, 2000年改为审计处, 同时, 撤销工程预决算审查处, 其工程决算审查职能及相关人员划归审计处。审计处管理工技岗位定员15人, 其中科级职数4个。现在岗职工15人, 其中中层领导干部3人, 科级4人, 一般职工8人, 全部为管理工技人员。审计处内设机构三个:经济责任审计科、管理审计科和工程结算审计科。如图1所示。

(二) 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该企业总审计处主要负责制订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 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 并组织贯彻实施;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对所属二级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合规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等审计业务;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 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等。各下属审计科则根据本单位的主要功能实施具体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审计业务, 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管理审计科主要负责制订相关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 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 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 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管理审计项目台账、审计项目档案、审计软件, 编制审计统计报表;工程结算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二级单位的基本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中修、技术开发、福利设施修缮、环境绿化等工程项目实施基建工程审计、合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

(三) 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责任

该集团审计处有一位处长和两位副处长;经济责任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一位科员;管理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两位科员;工程结算审计科有一位科长、一位副科长和一位科员。每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都不尽相同, 该集团公司进行了逐一规定。

(1) 审计处处长主持审计处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审计制度;主持修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制定公司审计规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负责审计项目的立项及审计人员的安排;检查和考核审计工作质量;审定上报审计报告等文稿资料;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负责本处管理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 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任务。两位副处长, 一位分管基建、技改、大中修等项目结算审计工作, 编制项目结算审计计划、方案, 组织实施审计;协助处长不断完善工程结算审计的管理制度和投资控制的措施;对分管的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进行检查, 对其准确性、合理性负责;协助处长完成全处审计工作计划、汇报、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撰写工作和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和目标等。另一位副处长协助处长分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算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 起草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评价风险隐患, 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检查评价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协助处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计划。

(2) 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主持该科管理行政工作, 执行年度审计计划, 起草公司年度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方案并执行;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指令;起草审计报告、完成审计报告的科审;负责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文字材料的起草;保持本科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执行年度审计计划, 完成领导分配的对公司年度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参加并完成上级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任务;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起草审计报告并完整归档;负责审计资料及数据的统计整理编报工作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等。

(3) 管理审计科科长的岗位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基本相同。管理审计科第一位科员负责劳资、人教、保险、计生、工会等工作;负责全处审计统计资料、公文的编辑整理上报, 负责OA办公网络、文件档案管理;会议准备、办公设备用具的管理工作, 其余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相同。第二位科员负责内部审计制度修改、审计规划的起草、本处文字材料的起草, 其他岗位职责与第一位科员相同。

(4) 工程结算审计科科长执行年度审计计划, 负责组织对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进行审计;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指令, 起草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审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负责对本科审计的工程结算和审计结果的检查、复审、验收、考核;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科科长相同。副科长主要协助科长完成其职责。工程结算审计科科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检查职责, 执行年度审计计划, 按时完成领导分配的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审查任务;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任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 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审计科科员相同。

(四) 实例分析

根据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职责规定和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的规定情况可知: (1) 从内部审计机构上看, 审计处与各审计科之间的职责差异较大。审计处对所有类型的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 执行整个公司层面上的内部审计管理职责;下属各审计科则主要执行各种类型的审计任务, 编写内部审计报告, 执行二级单位层面上的内部审计实施工作。机构职责的侧重点不同, 决定了对处于不同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的差异。因此,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首先从人员层级上区别处级和科级领导。 (2) 从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规定上看, 各审计科科员的职责与科长、副科长的职责也有类似差异。审计科科长主要对科内负责的审计项目执行起草、管理等事务, 副科长则协助科长进行其本职工作, 科员则主要执行各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及科室的基础性工作 (如档案管理等) 。因此, 在框架设计中, 应将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与科级领导相区别, 分别在职业胜任能力要求和培训方面进行规定。此外, 案例中审计处处长和副处长在职责上同样有所区别, 而副科长的主要职责虽然是协助科长, 按照法约尔的职责性能力结构理论, 对相同的职责, 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相应的能力要求上依然要有所区别。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对各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在各方面职业胜任能力上的掌握程度要求十分细致, 足以体现对同一机构内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上的区别, 因此, 在设计框架时, 可将处级和科级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一步细分为处长和副处长、科长和副科长四个层级。最后, 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IIA) 发布的CFIA中的层级划分方法, 在普通内部审计科员层次上, 应将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的内部审计人员单独划分出来, 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给予更多基础性要求以保证框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五、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

设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将内部审计人员分为处级领导、科级领导和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三大等级。其中处级领导、科级领导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位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具体层次;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以一年工作经验为界限, 进一步划分为新内部审计人员 (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 和内部审计师 (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上) 两个层次。如图2所示。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按照人员层级进行区别规定, 既方便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对框架的查阅和学习, 而且可以框架为标准, 方便评估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水平, 并有针对性地对欠缺之处提供后续教育, 达到全面提升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各方面职业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佳俊、贺颖奇:《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2]屈耀辉、郑石桥、章之旺:《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第8期。

创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第8篇

一、以构建终身学习力为主要视角引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

在信息化浪潮中,迫不及待地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接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抛弃“认知惯质”,去面对和适应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中,并努力使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能够巧妙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和实施教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对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求。[1]能表现出较强职业能力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毋庸置疑对促进教师的职业能力甚至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同时,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学习者的学习力的构建结合起来,才是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宗旨所在。[1]教师只有通过不断自我构建有效的学习力满足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才能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构建学习力。而学习者的学习力的构建则实现了教师培养高素质学习者的实践性要求。在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能紧紧围绕构建学习力的视角,无论是对于教育技术领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成长,都将十分有益。[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全球化,从构建教师自身学习力、学习者的学习力的视角引领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寻求信息化教育的需求,也有利于学习者从更加全面的范围内理解学习的真谛,从而形成指向未来的终身学习力。

二、以多种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培训项目能力结构模型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从培训目标的确立到培训内容的选择,从培训理念的梳理到培训过程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方法论基础之上。[1]教学设计思维、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设计研究等方法论的研究为培训项目设计研究中确立恰当的能力结构与层次模型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培训项目设计思维、培训项目设计制品、培训项目设计效能三种不同成果形式的角度分析培训项目,并从应用的角度对培训项目进行系统分析、与实践情境进行关联设计培训活动、通过过程来体现项目培训效能评价等,可以使培训项目的设计思维更具可操作性,设计的制品更易于为培训教师和教师学员理解和接受,并促进培训项目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创建培训项目设计研究的模型:第一层,任务目标模型,即明确任务和目标;第二层,方法论模型,即分析、设计、评价;第三层,成果模型,即思维、制品、效能;第四层,实践模型,即情境、过程、应用。其中,任务目标模型是培训项目设计研究的首要内容,方法论模型是培训项目设计研究的基础,成果模型形成培训研究的综合成果,实践模型关注培训项目成果的可操作度。此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形成了对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的整体架构。

三、以激发教师的学习需要为首要任务剖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

设计学习活动,首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要帮助他们理解教育技术,同样要激发他们的学习需要。[1]基于广大的一线教师存在着多样的学科背景、复杂的认知基础、多元化的教育观、不同的求知需求等的现状,唤醒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自知、愿为、能为”意识,激活教师的学习需要,进而形成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和实践的行动。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导教师感知自身差异、激活教师学员的学习愿望、帮助教师学员构建新知识体系等步骤逐步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的变化,并最终达到实现教师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职业能力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所有的能力都可以从过程和知识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基于此抽象出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模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作为教师职业能力的原结构,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让广大一线教师意识到即使作为基本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关乎自身职业能力的实现与否,即仅仅拥有学科知识而教育知识之一的教育技术知识的严重缺失将会影响到教师岗位职责的履行,而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教师的学习需要。

四、以分析教师的能力结构为基础解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内涵

在分析教师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进行解析,一是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育技术的作用力不仅仅表现在教师运用某种具体的技术工具组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表现在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二是教师获知了教育技术能力以后,不仅可以完成与学习者之间进行已知领域知识的传递与沟通,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探求未知世界的意识和方法。[1]基于大量实践案例,从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知—输入能力”、“未知—输入能力”)和指向教师职业过程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知—输出能力”、“未知—输出能力”)多维度分析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或是指向教师职业过程的教育技术能力,即“输入能力”或是“输出能力”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紧密相关的。培养教师的输入、输出能力,通过相关理念、技术工具使用等的强化训练可以在促进教育技术工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价值支持的同时,提升教师个人的整体职业能力水平。而教师个人整体职业水平的提高,又会提升教师教学的境界,帮助学习者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面对未来。输入和输出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依附于项目的项目化学习。通过项目化学习,旨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实现创新素质化。在教师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进行解析,有利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者或是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理清教师的能力结构关系,洞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价值观。

五、以知识的恰当序列组织为原则分析教育技术能力层次

培训过程本身总是序列化组织的,在项目组织过程中,如何将互相联系的项目影响因素通过恰当的序列表现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1]而知识的恰当序列组织是建立在对教育技术能力层次充分了解和分析基础之上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层次的分析关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过程中,在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认知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层次包括适应性层次、知能关联层次、认知发展层次等三个层次。其中,适应性学习包括接受、反审认知、创新三个阶段,强调与日常工作场景相一致的接受学习、采用案例支持和组织反审认知学习、基于全面思考的创新学习等。知能关联层次包括奠定恰当的信息技术基础、建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联、理解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设计多形式的学习活动、懂得运用技术支持教学实践、懂得如何运用技术管理学习活动、能够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评价等。认知发展层次是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容层次的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能力层次制定相应的目标,强调学习者认知发展阶段的变化,帮助学习者从新手转变为专家。通过对教育技术能力层次的分析,理清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合理顺序组织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帮助学习者建立对培训内容的整体认识和层次关系,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习效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支持作用。

六、以UCSA模型为原型设计培训学习活动

前期的分析,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结构、内涵、层次,其真正意义在于服务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活动的设计,需要能够完成对教师能力结构的重新塑造,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教师的能力的基础与认知特点,逐步建立起符合其认知特征的能力层次关系。[1]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创建“理解—创建—分享—评估”(UCSA (Understanding, Creating, Sharing, Assessing)模型,在对学习者认知特征的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以UCSA模型为基础,通过大量案例阐述指向理解的培训项目活动设计:通过合理编列培训内容、适恰地选择培训内容的呈现形态、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建立理解的培训内容;培训活动中的成果的创建:教师学员对理解过程的成果化显示,强调对培训过程的体验;培训中的分享活动设计:通过主旨性对话策略,帮助教师形成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与态度;培训中的评估活动设计:通过面向效能设计过程性评价活动,并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获得的认知结果,促进教育技术培训的效能。基于此模型,以人的认识能力或行为的变化为出发点,对培训学习活动进行系统设计,逐步提高和完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中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成长要求。

本书不仅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供思想、理念上的引领,更是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解决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信息全球化颇有裨益;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更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作者还善于从先人和历史中发现与当今教育一致的理念和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作者求是求真的学风和过人的创造力,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外伤性颅骨缺损下一篇:创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