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认知范文

2024-07-27

角色认知范文(精选12篇)

角色认知 第1篇

在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史上,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教师的重要助手,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学生对班干部角色的认知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正常运转、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性发展。以往涉及学生班干部的调查研究多是停留在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上,真正涉及学生班干部角色认知的研究为数不多,从已有的研究发现学生对班干部角色认知对班级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对班干部的角色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处在社会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对班干部角色的认知的研究还鲜有人涉及的情况下,提出了此次研究。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抽样的方法,适当考虑选取了不同层次的学校, 最终抽取了黄山市五所小学,每所小学从中高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每所学校抽取了4位低年级、2位高年级学生做访谈,共计30份访谈。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综合相关文献、调查的内容自编了问卷,调查问卷由主观题与客观题两部分构成。在正式调查前,随机选取了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试测,对试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问卷的一些题目进行调整和完善。问卷的客观题数据采用spss.18进行统计完成,主观题使用Excel进行词频统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班干部在班级中地位的认知

(1)对班干部权利的认知。在班级中,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的中心,班干部作用发挥得如何对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展班级工作时,班干部必须拥有教师的一部分权利,才能保障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主要考察了班干部的五项权利,结果如下:在惩罚权中,以身作则说服 (64.3%),报告老师 (29.5%),自己惩罚 (5.4%),不管不问 (0.8%);在决策权中,老师决定(58.1%),全班同学集体讨论 (35.3%),班干部讨论决定(2.7%),其他(3.9%);任务分配权中, 老师分配(64.7%),班干部分配(19.8%),同学自由选择(14%), 其他(1.5%);人员调动权中,全班投票决定(53.9%),老师指定 (17.1%),同学自愿(27.4%),班干部指派(1.6%);在优先获得荣誉权中,助人为乐者(76.4%),班干部(8.9%),其他(7.3%),才艺突出者(4.3%),普通同学(3.1%)。调查可知,惩罚权、决策权、任务分配权在小学集中在教师手中。从惩罚权的中可以看出学生重视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人员调动权方面,学生希望能够民主决策,尊重他们个人的意见。绝大多数学生不认为班干部可以优先获得荣誉,他们更倾向于助人为乐者。访谈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公平公正在学生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学生心中的正义感强烈,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

(2)对班干部的职责的认知。班干部作为班级的自主管理者、教师的小助手、同学的服务者,三种角色对应的三种职责分别是管理班级、协助教师、服务同学。在调查中,我们分主客观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是对班干部职责的重要程度的判断, 列举了四项班干部的主要任务,结果如下:为同学服务 (46.5%),协助教师(6.6%),管理班级事务(43.4%),向老师告密 (3.5%)。从班干部职责重要程度的排序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班干部最重要的职责是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调节同学之间的矛盾。其次是管理班级纪律、卫生等各种事务。在主观题中问到“最不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时,学生表示不喜欢不帮助同学、自私、不负责任的班干部。在“如果你是班干部最想做什么”的问题中,学生表示最想为同学服务、助人为乐的占75.6%、协助教师工作的占15.9%。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点,在问及“为什么你认为班干部最主要职责是服务同学”时,其中一位班长说道:“为同学服务,同学满意,才能担任班干部。” 另一位体育委员谈到:“管理好班级事务是为更多同学做事,服务更多同学。”

2.对班干部的心理特征的认知

所谓的心理特征,我们一般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一般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在日后生活中可能发生变化,气质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文针对班干部心理特征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行为品质、重要气质、 重要能力的认知。

(1)对班干部行为品质的认知。班干部作为班级同学的表率,不仅要体现在学习上,还要体现在品质上。我们列举了十项班干部的行为品质,让学生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行为品质,结果如下:以身作则 (19.8%),公正公平 (26.7%),热爱集体 (13.2%),乐于助人(13.2%),尊重理解同学(10.9%),认真负责 (8.5%),虚心接受意见(3.9%),勇于承认错误(2.3%),有耐心 (0.8%),有毅力(0.8%)。学生对班干部公平公正、以身作则的行为品质最为重视。在访谈中学生表示:“以身作则,同学才愿意服从你。”“班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此外, 从主观题“最不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的描述中看出,多数学生不喜欢自私、自以为是(39.1%)、不负责任(17.8%)、不公正 (15.5%)及告密者(9.7%)、不帮助同学(7.8%)的班干部。

(2)对班干部重要气质的认知。班干部作为班级的管理者, 获得了更多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机会,这就要求班干部性格不能太过内向。下面是对班干部重要气质的调查:60.5%的学生选择活泼,10.1%选择兴奋,8.5%选择安静,1.6%选择抑制,19.4%选择了其他。学生一般认为班干部要活泼开朗。访谈中,其中学校六年级的一个学生谈到:“活泼开朗的班干部喜欢和同学交流, 能够了解同学的心声,帮助同学。”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有些班干部是不需要活泼开朗的,像我们班的宣传委员、学习委员,他们很内向,但是宣传委员会出黑板报,字写得好,还会画画;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几乎每次都考第一,每次同学选学习委员都选她。”由此可见,小学生对班干部重要气质总体上的认知偏差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班干部结构的合理构成。

(3)对班干部重要能力的认知。班干部是管理班集体重要成员之一,要想建立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有能力的班干部。在班干部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的调查中,学生认为班干部最需要的是组织管理能力(61.2%)、与人交往能力(20.5%)、 应变能力(10.1%)、创新能力(8.1%)。访谈中,学生的回答也集中在组织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访谈中一位非班干部谈到: “我觉得班干部的人际交际能力很重要,善于和同学交往,才能和同学打成一片,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在班级事务中不免会遇到突发状况,所以有部分学生认为班干部需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够沉着机智地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在选项中,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判定最低,小学的班干部没有太多机会自主开展班级活动,所以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不高。在学生认为什么样的人能担当班干部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更看重的是班干部的综合能力以及对待同学、班级的热情程度。学生认为最有资格胜任班干部的特征排列如下:有热情(29%)、能力出众(27.5%)、学习成绩好(16.7%)、人缘好(9.7%)、有威信(9.3%)及其他(7.8%)。 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一点。中低年级则对班干部学习成绩要求稍高,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绩好的同学当班干部。

四、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对小学生班干部角色的真实的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小学生对班级的民主管理方式呼声强烈,他们希望老师或是班干部能够尊重他们的意见,班级的大小事务最好能让他们参与,而不是由老师或班干部自行决定。

(2)班干部总体上要求性格偏外向,善于与人交际,同时学生也认可一些偏内向的具有一定特长和能力的班干部。“学而优则仕”在小学生对班干部的认知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3)在小学中,教师没有真正将班级组织管理的权利转移到班干部的手中,教师在整个班级的管理组织中仍具有非常强大的控制力量。班干部只是获得了小部分的执行的权利,班干部民主自主管理班级的权利受到限制。

(4)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心中充满正义感、 助人为乐、服务他人的精神。学生对班干部的行为品质要求很高,赋予了班干部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说明现实中班干部不符合学生心目中形象的典型的存在。

2.建议

鉴于学生目前对班干部角色的认知状况,我们建议教师在选拔培养班干部、干部观教育、指导班干部的班级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了解学生,采用民主方式选拔班干部。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班干部职位的竞选,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能力,确定合适的职位,以达到班干部人员的优化组合, 提高办事效率。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外,应该对学生进行干部观教育,让学生明白班干部在班级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民主选举是一场公平公正的竞争,只要具备某种能力就能胜任某一班干部的职位。

(2)合理使用班干部,逐步放手,给班干部更多民主自主组织管理班级的机会。教师要加强与班干部的交流,不要简单地把班干部当成任务的执行者、班级管理的协助者。教师要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倾听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要赋予班干部更多的自主权,班干部一旦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教师应该放手,把班级中班干部能够自主处理的事务留给班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中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3)重视培养班干部服务的观念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首先,重视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让班干部明白自己不是一个管制同学的“官”,要深入同学之中,了解同学的需要,为同学服务。 注意不要赋予班干部额外的特殊的权利,以至于拉开了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失掉了班干部的群众基础。其次,要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主人意识。指导班干部积极主动去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解决班级事务、关心服务同学。同时要让班干部明白自己的言行也接受着同学的监督,在处理班级事务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同学信服。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在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中提出独特的见解,自主地开展班级的一些活动,更好地成长成才。

摘要:班干部在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对班干部角色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学生对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地位的认知、对班干部心理特征的认知两大方面来研究,并对学生的干部角色认知状况进行一定的分析,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情况给教师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中层干部角色认知1 第2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关键时刻”的概念;

● 熟知招商银行事件的案例;

● 了解中层干部管理面临的现状;

● 掌握中层干部扮演的三种角色。

中层干部的角色认知

一、“关键时刻”的呼唤

“关键时刻”概念来源于一本国外的著作——《Moment of Truth》,作者是简•卡尔森,由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原国际航空公司总经理李家祥和花旗银行中国区总代表分别作序。在书中,简•卡尔森谈到“在每年每月每周的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里,客户与公司员工发生接触,同时做了一个无声的批判,客户把受到接待时的即时感受牢记在心里的考评表上,每一张考评表就是一个‘关键时刻’”。此书后来被改编为课程“关键时刻”,讲述当今时代是服务力竞争时代,最重要的是关注客户,以客户为导向来关注品质,客户的感受才是获得绩效的金钥匙。

中国许多企业在实践这套理念,招商银行作为服务行业的标杆企业,非常隆重地把这本书作为所有员工的培训教材。而在2011年却发生一件轰动中国的事情,事情虽然小,却在整个金融系统引起很大震荡。

【案例】

招商银行事件

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科华路支行的一位员工叶知秋,在工作时间用手机偷拍正在办理业务的客户,然后编辑了一些不雅的言语发至微博,被网友纷纷转载。导致招行客户极度不满,要求银行方面做出解释。于是总行马上责令成都分行做出处理,成都分行又责令科华路支行务必查办。

招商银行科华路支行首先消除影响删除帖子,责令叶知秋在互联网公开道歉,而其态度并不端正,网民不认可,要求银行必须再处理,于是招行在网上发布通告:“经查实,叶知秋确是招商银行正式员工,已经对其做除名处理。”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叶知秋的拥护者提出异议,表示员工业余时间所做事情

与公司无关,引发新一轮风潮。招商银行马上回帖,“作为柜员,叶知秋违反银行规定,在工作场所偷拍照片并发至互联网,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属于严重违规行为,所以做除名处理。”但是网民再次置疑,“招商银行员工发微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银行领导却不知,试问中层干部如何管理员工,管理者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在本案例中,基层员工缺乏自我约束力出现问题,作为中层干部的分行和支行行长处理问题的方法却非常简单——直接对基层员工做除名处理。如果中层领导不了解基层员工的生存空间、交流方式,就无法保证能够进行很好的管理。“关键时刻”由员工执行,基层员工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抓住关键时刻,这就需要中层领导先将员工当作客户来关注。随着高级管理层越来越强势,基层员工越来越有自主意识,中层干部管理中很小的失误也会带来很大影响。

【案例】

招商银行事件背后的讨论

有一个银行经济座谈,参加人员都是中层领导,有支行长、零售部总经理、私

人银行总经理等,在会上把招商银行事件作为案例进行了一番讨论,主题是:当今年代,中层干部应该如何管理员工,对叶知秋的帮助,使得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给出不同处理建议。

首先,招商银行某分行私人银行部的总经理提出,应该对员工要求谨言。如果

话语不真实或仅是情感宣泄,则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互联网,都不允许宣之于口;即使员工讲的是真话或实话,对于听者可能有帮助但难以接受,这种言语也不说;虽然员工讲的实话或真话能够被听者接受,但可能对听者造成伤害或隐患,这种言语同样不说。

一位支行行长站起来开玩笑似的反驳:“我们不能用非人类的要求对待员工。”

接着说,“‘谨言’最早是曾国藩在《修身12法》里谈到的,曾文正公的前两条确实是这么说的,但是第三条的意思是,即使员工说的是真话和实话,听者也能够接受,但是对听者有隐患或伤害,一定要说。讲的是大无畏的工作精神,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工作态度。”由此,这个“谨言”方案被否决。

接着又有一位中层领导提出观点,准备像机场要求地服人员一样要求员工,这

个源于他一次从广州到上海的出差经历。他说:“在机场办完登机手续后,突然天降雷雨,所有航班延误,地服人员请乘客用登机牌换取餐食。大多数乘客比较配合排队等待,此时从队伍后面晃晃悠悠地走来一位先生,地服人员非常客气地让其排队,那人非但不排队,还出言不逊,地服人员微微一笑:‘先生,不管您是谁,请您配合我们工作,请您排队。’那人嗓门更大:‘你知道我是谁吗?’这位地服人员微笑着对大家说:‘这里有位先生不知道自己是谁,请问谁能告诉我?’那人脸红了,说出更不堪入耳的话,但地服人员仍然微笑地对他说:‘那也得排队。’那人倍感羞辱地跑开了。”这位中层干部准备用这个例子教育员工,建议员工带着职业化的行为理性工作,将工作和私心分开。

80%的干部同意这个建议,有一个行长助理表示反对,他说:“公司不会在乎

少一个客户,但那个被羞辱走的客户可能会到处散播航空公司的坏话。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今天许多管理者强调员工的规范化、职业化,然而却曲解了职业化的真正意思。职业化最开始叫profession,后来被演绎为professional。三种人是profession:教授、医生和牧师。这三类人共同特点是专业性比较强,以客户数量最少为职业追求,因为他们的心灵被感召,称为calling,职业化原来的核心含义是从心开始。如今管理的误区是更多强化规范和举止,忘记呼唤员工的内心。”最后,行长助理给出建议,中层领导既要使得员工规范化,同时还要培养员工内心。

由此案例引出目前中层管理者面临的两个挑战:

1.基层员工意识形态发生根本变化

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识形态已经发生改变,例如,90后将70后、60后称为“互联网移民”,将自己称为“互联网土著民”,认为可以没有现实社会,但是一定不能够没有虚拟空间。

2.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过于机械

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过于机械,一般是目标管理式或问责式。

要点提示

中层干部面临的困境包括:

① 基层员工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② 高层领导管理方式的机械化。

浅谈班主任的角色认知 第3篇

一、以积极者的角色进入职业生活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与繁琐,是很多老师不愿当班主任的重要原因。在“被迫”与“被安排”的无奈之下,不少教师抱着“不出事”、“不最差”的心理,工作以完成学校任务、不被考核扣分为目的,没有工作热情的班主任工作,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青年教师若以此心度日,只怕漫漫几十年职业生涯,是苦不堪言的。

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曾写过一段令人难忘的话:“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独立的创造,正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人的智慧的发展、精神世界的丰富,没有可以不通过个体的经验、独立的体悟,就能完成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其他人的创造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人的生命力也只有在创造活动中才能焕发,职业生活,是人成年以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怎样度过生命的日常方式,会决定人成为怎样的人。

因此,很多时候可能无法选择自己担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在班主任岗位上,可以选择不做“奴隶般的工具”,而选择“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

“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这是魏书生的话。魏书生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做班主任兼两个班的语文教学。面对简陋环境,淘气、后进的班级学生,他也埋怨、灰心、等待,结果发现,“不仅自己没有改变的希望,还可能因为自身的弱点使外界更不如意”。因而他从改变自己开始,以积极的角色进入职业生活,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终获得成功。

二、以智慧者的角色管理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他人成功的经验只能供我们学习借鉴,而不能成为我们机械模仿与运用的模式或套路。对于班主任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学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使管理本身也成为一种教育力量的智慧,把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让学生在为集体贡献过程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

首先,要能做到公正而又不违背学生的天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尊重个性,维护自尊心,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与机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同时,建立必要的措施与规则并严格执行之,以维护这种公正。这种公正,意味着班主任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至少直接知道其中某一种事情是他们希望获得的权益。这种公正,也意味着师生间的就“事”论事的恰当性,而决不是就“学生”论事的某种方式。这不仅仅表现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公正平等,正直无私,更表现在班主任能真正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而班主任的厚此薄彼、主观武断的评判,常常会让学生充满了失望和不信任感,从而对班主任再教导他们的任何东西,都会抱拒斥态度。破坏这种公正性,首先伤害的是学生,班主任本人其实也受到伤害——损害了自身的形象。

其次,要能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供学生自育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和谐的教育”,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这和谐,即是班主任在管理上的智慧体现,也就是营造能供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 、展现自我中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

三、以反思者的角色不断实践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相联的。德育更是如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反复思考的过程,而且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在实践中形成经验,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因而,班主任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的角色,是一个理性的思考者,也是一个感性的实践者。

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认为,工作总是那些繁琐的重复性的劳动,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即使是很漂亮地处理了一些问题或者遇到了一些挫折、困惑,也觉得那是寻常事而没有放在心上。其实,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被教育实践教育、被教育对象教育”,这正是班主任工作最需要反思的内容之一。把这些记录下来,加之以研究、交流、探讨,形成新的经验与方法。很多的教育家正是在学习、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倡写教师日志,认为“记日志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要敢于对自我的更新与解放。

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来看,往往有着“自然成熟”的倾向。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方面这与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相对落后,大环境下德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受重视,班主任得不到应有的专业培训,教育方法陈旧、单一,难以发展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个体忽视德育工作研究也是重要原因。随着当前德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班主任不仅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变“管”为“导”,变“应付”为“研究”,变“我的班”为“我们的班”;还应当大胆改革教育方法,变“一手包办”为“自我管理”,变“人治”为“法治”,把自身从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成为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的教育者。

角色认知 第4篇

关于“新闻民工”一词, 尚没有学界和业界公认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新闻民工”包括两种含义, 一是“民工身份”的记者, 即没有底薪、按稿计酬、不能享有编制内同行的福利待遇;二是“民工心态”的记者, 他们基本可以享受编制内同行待遇, 但仍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和职业地位受歧视。[1]本文把“新闻民工”视为新闻从业者的一种心态和一种职业角色的认知, 即侧重于“新闻民工”的第二层含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作为事业单位的新闻媒体在经营管理方面更多的是按照市场化的企业方式进行运作, 新闻产品成为接受市场检验的竞争物, 盈利与否关系着媒体的生存发展与优胜劣汰, 即所谓的“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何提高新闻产品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 成为媒介管理者心中的问题。作为媒介组织的核心构成, 新闻记者的身份认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冲击及影响。学者陆晔和潘忠党指出, 在中国传媒改革的历程中, 中国式的文人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 党的宣传工作要求以及西方的新闻专业理念和商海的诱惑, 构成了中国新闻从业者错综复杂的内心活动。[2]

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 (professionalism) 观念进入中国后, 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新闻专业主义源于西方自由主义理念, 强调媒体独立于国家和市场之外, 并以公众利益为皈依, 即媒体社会公器职能;在新闻操作方面, 强调新闻采访和表述的自主性和客观性, 即理性的视角、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3]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新闻从业者职业价值和理念的规范性概念。学者陆晔和潘忠党指出, 新闻从业者与所属媒体组织产生心理距离并不仅仅因为机会不多和回报太少, 根本原因在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身份认同得不到尊重, 造成媒体组织和新闻从业者之间权利关系的极度不平衡。[4]

在市场化过程中, 媒体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中逐步接受竞争管理并以盈利为导向, 一方面, 媒体小心翼翼地遵守国家政策或规避禁令风险, 以达到新闻安全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 对组织内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改革, 包括采用聘用制度、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等, 建立竞争机制和效率考核机制。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采编的目标发生了改变, 不再是单纯的使命取向和宣传, 而是包含了受众取向。新闻从业者也不再是冷静独立的社会观察者, 同时也扮演了“新闻商品”的制造者或策划者的角色。[5]

二、“新闻民工”形成的社会因素

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新闻逻辑与宣传逻辑的冲突, 2008年5月1日, 我国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明确规定政府应当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但政府的信息控制方式并未相应改变, 来自各级宣传部门发布的新闻禁令依然大量存在, 对新闻内容生产和发布的管制依然影响着记者日常的劳动。然而, 新闻职业有自身的运作逻辑, 当记者和编辑遭遇新闻禁令的时候, 意味着自己的采访没法正常进行, 意味着已经完成的稿子没法发表, 意味着专业主义理念无法得到实现, 自身对这一职业就缺乏安全感, 相应地对新闻禁令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反感会因为新闻禁令的不断到来而得到强化, 也加深了记者无力抵抗和逃避的“弱势群体”心理, 这与农民工心态类似。

媒体作为盈利组织, 在市场中以各类企业的广告投放为生存和发展支撑。然而在媒体与市场联姻后, 新闻生产也逐渐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制约。在新闻生产中, “软文”作为一种新闻与广告的混合体, 影响着记者的新闻理念。作为专业主义理念的持有者与以在市场中盈利为导向的管理者必须产生冲突, 在这里, 新闻专业主义的独立和客观原则受到了冲击。报纸和电视台都会传播“必须的报道” (must stories) , 也就是负责服务业务部门、广告人员或者行政部门所说的“必须报道”的事件, 目的是满足广告商或新闻组织中管理者的要求。[6]新闻从业者成为市场 (广告主、管理层) 的受控者和打工者。

在转型期的中国, 媒体的市场化拓展了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空间, 但也使得记者的负面社会报道受到了经济力量的牵制, 尤其是当负面报道涉及到所在媒体的重点广告客户时。当事者往往通过媒体广告部门或管理部门向新闻采编部门施压, 进而干扰正常的新闻生产和操作。新闻离市场和权力越近, 也就离独立客观的报道事实越远。另外, 在追逐市场发行量、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媒介逐利行为中, 新闻娱乐化、低俗化与眼球化现象大行其道, 注水新闻和虚假新闻等大量出现, 这些都进一步瓦解了神圣的专业主义理念。

同时, 在新闻实践中, 记者被打、被通缉、被扣留等事件层出不穷, 基本的采访权和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这进一步加深了记者实践过程中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这一切均加深了“新闻民工”意识的自我定位。《江汉商报》一记者曾在新浪微博中写道:“他们接连离开了。当丰满的新闻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环境, ‘义无反顾’、‘毅然决然’、‘泪流满面’成为了离开时的心态……身为新闻民工的我们, 流动是最常不过的事了, 但每个人离开时都充满了惋惜, 何以至如斯地步?谁能为破碎的理想和逝去的青春埋单?” (2011-11-06)

三、绩效制度下的“新闻民工”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Appraisal, 即PA) 是一种衡量、评价、影响员工个人表现的正式系统, 以此来揭示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及其未来工作的潜能, 从而使个人、组织和各利益相关者均能获益[7]。绩效考核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被广泛引入了媒体行业。目前绝大多数媒体机构都成立了专门部门, 如业务处、考评室、人事处、人力资源部等, 对采编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几乎所有报社都设置员工的绩效规定和评价系统, 对记者的工作实行量化管理, 并建立了绩效工资制。虽然量化标准形形色色、种种不一, 但基本上都按分计酬。绩效考核使得记者感觉到新闻工作只是个赚钱糊口的饭碗, 而非值得追求的事业。[8]

绩效制度把曾经的“无冕之王”抛入了市场竞争和内部竞争环境之中, 作为一种数字化管理的理性设计制度, 记者的竞争行为体现在对相对有限的新闻版面上, 也体现在同行之间对独家新闻、重大新闻和消息源的争夺之中。同时, 绩效制度也体现了记者劳动的异化, 新闻成为记者生产自身劳动力和媒体组织剩余价值的商品, 记者变成了为“工分”而每天奔波忙碌的高级打工仔。一位记者在微博中如是抱怨:“中暑了, 真的中暑了, 昨天一天在外面烈日下奔波。下午5点多回家又是上医院、又是去刮痧, 前一天赚得的稿分还不够费用, 真是命苦啊。当新闻民工:起得比鸡早, 干得比牛哭, 睡得比狗迟。唉, 发围脖自我调整一下, 不用花费。”

更有报社把分数作为记者晋升和淘汰、工资提升或倒扣的唯一依据, 这进一步强化了记者的职业无力感。“媒体绩效考核制度恰恰是通过利益分配杠杆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管理的组织制度, 这种利益分配不仅仅包括物质利益, 同时也包括工作机会、升迁机会和各种荣誉等非物质利益的分配, 体现的是组织内部制度对从业者个体的影响。”[10]在这样的绩效制度下, 媒体管理者与记者的关系演化为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在绩效考核的压力下, 多发稿、发大稿等赚分途径成为记者的职业追求, 至于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否保持了事件的真实面目, 是否维持了专业主义独立、客观、公正、准确的核心理念, 都已退居其次, 这也是虚假新闻缘何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同时, 记者对单位的忠诚度降低, 对职业的认同度也逐渐消失, 这也使得记者流动率居高不下, 流浪的“新闻民工”心态加重。

四、小结

在国家和市场的外部力量及内部组织制度的挤压下, 新闻出现了商品化倾向, 需要记者在国家规定的动作内有条不紊、流水线般地生产和加工, 然后推向市场。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必然遭受到挫折, 记者的无力、无奈、焦虑、愤怒等情绪由此而生。“新闻民工”既是记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自嘲, 反映了自己对这份职业的消极和懈怠情绪;同时也是一种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解构, 它体现了新闻理想无法照进职业现实的困境。“新闻民工”的影子无时不在, 它作为一种实践理念也渗透在记者的新闻劳作和日常生活中, 既反映着记者对工资收入、职称晋升和社会阶层的想象与期待, 也体现在记者的职业荣誉感、满意度、职业压力和焦虑乃至职业流动之中。

摘要:本研究视记者的“新闻民工”认知角色的形成为专业主义理念在新闻从业实践过程中受挫的产物。在传媒改制的变迁环境下, 记者的新闻理念及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和市场等外部因素及组织内部绩效管理制度的制约。国家和市场力量的渗透, 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以及理性设计的绩效考核制度等因素使得记者的知识生产演化为市场行为, 这使得记者容易产生“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和定位。

关键词:新闻民工,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实践

注释

1[1]王芳.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民工”群体研究[J].青年研究, 2008, (12) .

2[2]陆晔,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 2002, (71) .

3[3]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 1999, (5) .

4[4]陆晔,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 2002, 总第71期.

5[5]里查德·科恩, 余红、杨伯溆译, 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J], 国际新闻界, 2001, (2) .

6[6]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168.

7[7]胡君辰, 郑绍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00.

8[8]禹建强.报业绩效考核的弊病与对策[J].新闻记者, 2005, (12) .

店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第5篇

1、店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如果你现在是店长,在你日常经营管理当中你会经常被一些问题困扰着吗?都有那些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种下龙的种子,收获的却是一只跳蚤?

◆为什么伟大的愿望和实际成果之间总有很大的距离?

◆为何有的店长做得很出色,他们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或学习的地方? ◆为何有的店长只美名为店长,并不能真正发挥店长的功效?

◆店长是什么?店长是店铺的灵魂从何谈起?

◆认识管理?

◆店长定位:观念驱动、能力落差、服务带动、法令执行、店员训练、奖罚激励

2、店员与企业老板所期待的店长

3、店长应具备的胜任素质

◆品德操守:诚信、责任、主动

◆情商培养:

中山大学的入学考试题目

笨头笨脑的科学巨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香港歌星邝美云的故事;

高IQ,低EQ的一般现象

案例1:刚毕业的大学生(逢人低不下头,见人弯不下腰)

案例2: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

案例3 :一代女皇武则天与薛怀义

案例4 :桃园三结义、关公放曹操(美名其曰:忠义天下)

案例5 :康熙皇帝杀螯拜(9岁的时候在院子发脾气)

案例6 :德川加康杀丰臣秀吉变成明治天皇德川幕府大将军

案例7:诸葛亮的太太——阿丑送羽扇

◆素质能力:

学习与自我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下属的培养、危机处理……

◆专业素养

优良的销售技能、专业的深度与广度

◆团队领导:团队的建设、团队目标管理、工作教导与部属培养、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委派技巧、领导力

……

4、店长的工作职责

5、店长与导购的根本性区别

正确认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角色 第6篇

关键词:管理角色 中层管理者 角色认知

一、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是管理者角色学派的创始人。其研究主要围绕着管理学最基本的问题展开,比如管理者开展工作的方式,决策制定的步骤,组织运转的方式,以及战略形成的过程等等。其中,管理者是明茨伯格的重点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者是各种角色的结合体,而角色是指“一个可辨认的职务或职位所表现出来的一套组织行为”。在对管理者重新定义的基础之上,明茨伯格又对管理者进行了分类,即管理者实际上在扮演三大类共十种不同的角色。人际方面的管理者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方面的管理者角色包括接收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方面的管理者角色包括企业家、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和谈判者。

二、中层管理者角色认知的必要性

(一)商业环境

著名的管理学学者罗莎贝斯•坎特曾说过:“在传统的组织中,中层管理者是一个门卫的角色,一个信息的传递者,是组织政策的解释者”。然而,在当代竞争激烈、充满变数的商业环境中,中层管理者由传统层级结构下的被动的、操作性角色,逐渐转变为主动的、决策性角色,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还仅仅把其作用定位于信息传递,就难以应对动荡不安的商业环境。

(二)组织目标

美国《管理者》杂志社曾做过一项调研,结果表明超过40%的企业总裁认为中层管理者是所在组织中贡献最大的群体。在企业组织中,中層管理者是连接组织战略与具体的工作人员和行动的关键纽带,其主要职责就是执行战略决策,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企业的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层管理者明确的角色认知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三)管理实践

管理实践与管理角色相辅相成。管理实践是一种具体的明确的行为方式,而管理角色则是一种只可意会的定性描述。管理实践是管理角色的表现形式,而管理角色是对管理实践的一种高度深层的概括,指引管理实践活动。中层管理者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履行岗位职责,又要明确自己的管理角色,以便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实践活动的效果,而不拘泥于针对管理实践的各种成文规定。

(四)职业生涯

随着职位等级的提高,晋升压力增加,许多中层管理者进入了“职业高原期”。即感觉职业生涯受限,这可能会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增强等不良后果,这必然会使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中层管理者对管理角色有较为明确的认知有助于促使其专注于本职工作,减少由职业高原期等心理活动引发的负面影响。

三、正确认知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角色

大量关于管理者角色的研究在不同的组织间和组织的不同层级间展开。结果表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担任的主要管理角色不尽相同,中层管理者主要担任领导者和资源分配者两种角色。

(一)担任领导者角色的中层管理者

根据明茨伯格定义领导者角色的主要特征活动是“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具体到中层管理者的领导者角色,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团队的带头人。作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者要深刻理解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资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工作任务得到切实执行。(2)授权。中层管理者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创造机会使下属参与制定决策。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给下属从事复杂工作、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能力的机会。(3)协调沟通。中层管理者在任何组织体系中,都承担着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的责任。他们不仅是连接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桥梁,还要主动寻求企业内部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将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反馈,最终实现企业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担任资源分配者角色的中层管理者

明茨伯格对于资源分配者的定义是“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该管理角色的特征活动是调度、授权、开展预算活动,安排下级的工作,资源分配的实质是战略执行,中层管理承担资源分配的责任,也就是实际的战略推动者和执行者。组织目标是中层管理者担任资源分配角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层管理者需要把组织任务分解细化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目标体系,并且把这些具体目标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中层管理者会或多或少扮演各种管理者角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领导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者角色基本贯穿了中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活动当中,是中层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层管理者应该聚焦于领导者和资源分配者这两种主要的角色,扮演好这两种角色,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管理者的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莉莎•汉尼伯格,执行在中层[M] ,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

[3]赵丽芬,管理学理论与实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珺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M]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5]葛建华,明茨伯格管理者的三种角色[J] ,中外管理,2008(7)

[6]万希,中层管理者角色认知及其职业危机管理[J] , 经济与管理,2009(4)

[7]申作青, 中层管理者——提升组织执行力的中坚力量[J] ,企业天地,2005(6)

[8]李信忠,注目中层管理者[J] ,财会月刊,2000(8)

(责任编辑:梁天梅)

论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角色认知 第7篇

关键词:角色位置,角色扮演,角色认知

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承担着服务领导、服务师生的职责, 同时还要进行管理事务、参与政务的综合服务, 在行政上, 高校办公室人员和领导是上下级, 必须服从领导安排, 当好领导的助手, 在工作上, 和领导是同事关系, 在领导身边工作, 所以, 高校办公室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高校发展做出贡献。

一、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

高校办公室人员只有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位置, 才不会迷失行为方向, 办公室工作人员是被领导者, 是领导的助手, 帮助领导决策、开展工作的, 根据领导的要求工作, 认真领会领导意图, 倾听领导意见, 严格按照领导的安排工作, 不能自作主张, 越位行事、狐假虎威, 高校办公室是高校综合管理与服务机构, 承担着协调上下、沟通内外的职能, 是服务领导与基层的中间环节, 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入, 高校办公室工作也在丰富和扩展, 办公室人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明确工作特点, 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二、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

办公室要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政策, 贯彻学校领导安排, 例如, 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党政工作要点、更新管理观念、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 提出可操作性方案, 为部门规划提供基础性材料, 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 办公室人员是高校的调研员、信息员和分析员,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做好辅助决策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 调研其他高校的工作经验, 从本校实际出发, 提出合理化建议, 供领导借鉴, 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协调各种关系, 如高校与上级单位的关系、同其他单位的关系, 办公室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办公室内部关系等, 发挥润滑剂作用, 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使得高校工作和谐、有序运转。

三、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

(一) 处理事务, 综合服务。

办公室的日常服务性工作, 包括办事、办文、办会、接待来访等常规工作, 办公室人员要做好协调、联络、督导、后勤保障, 工作人员要精心处理每件小事, 认真对待每个通知、每次电话、每项活动, 事情虽小, 但事关全局, 周全考虑每个环节、每个细节, 妥善处理琐事, 协助解决大事。善于督促引导, 围绕中心工作做好督查, 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做好后勤保障, 把握单位工作特点, 加强工作主动性, 周到细致, 抓住重点, 兼顾全面, 常规服务与应急服务相结合。高校办公室人员工作的基本特征就是服务, 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形象, 高校办公室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以服务为宗旨, 热情待人, 公正办事, 严谨周到, 规范服务, 主动服务、全程式服务, 扩大服务范围和内容, 优化服务方式和方法,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办事效率, 维护高校形象。

(二) 检查督促, 展示形象。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领导面前虽然只是一个办事员, 却代表着单位与领导形象,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窗口, 肩负着协调关系、办事服务、调研信息、检查督促等职责, 承担着组织会务、反馈信息、传阅文件、接待来访、草拟文稿、管理档案等工作,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办公室工作越来越多, 工作节奏不断加快, 工作难度加大,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工作业务范围不断扩展, 为了保障学校的各项决策落实到位, 高校办公室必须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 切实抓好督办工作, 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督促落实行政决策, 协调日常行政事务, 督促上级指示的落实、领导批示的执行情况,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督办检查, 及时反馈决策执行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 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办公室人员除了单位内部的服务, 还承担着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是展示单位形象的窗口, 办公室人员在与外单位工作联系中, 全方位展示学校形象, 细致周到的公关活动, 改善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热情接待来访者耐心解答他们的咨询, 切忌让来访者产生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印象。办公室人员的良好形象, 有助于高校形象建设, 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四、总结

总之, 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修养, 要做到工作认真负责, 主动热情周到, 改进优化工作方法, 提高服务水平, 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人为本, 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使办公室工作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源.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问题的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4) .

[2]李枫, 于洪军, 陈建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办公室管理创新[J].办公室业务, 2011 (5) .

角色认知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报,媒介角色认知,组织因素,调查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实施首批“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推动报业建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出版形态和经营模式。[1]全国18家报业加入这一计划,标志着全媒体融合的正式开启。随着越来越多的报业“试水”全媒体,融合阻力开始彰显。受制于制度和思维惯性,以及技术、资金、人才等的匮乏,报业的全媒体融合基本停留在渠道融合的层面上———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加工,多元发布”。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国内绝大多数主流媒体均已完成“双微”布局,采用“新媒体+”的方式实现融合发展已成趋势。[2]

报业开设“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的初衷,在于延伸纸媒的内容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新媒体用户,帮助报业赢得在新媒体领域的竞争优势。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报业开设的新媒体在用户培育方面获得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缺乏清晰有效的运营模式,未能赢得年轻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用户的认同。为什么报业开设的新媒体得不到年轻用户的青睐?究竟是运营不力还是定位偏差?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的互联网用户究竟如何看待纸媒运营的新媒体?在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新闻媒体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具备何种功能?考察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角色认知”,是解答上述问题的关键。

一、文献回顾

所谓角色,指的是人们对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者的行为的期望。将角色期望内在化,产生“角色认同”,也就是个体对自我的想象,想象自己处于何种地位,扮演何种角色,该如何行动。[3]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指的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自我角色、他人角色以及角色期望的了解。所谓媒介角色认知,指的是个体对媒介应该或实际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了解。长久以来,有关媒介角色认知的研究基本着眼于新闻从业者尤其是记者群体,考察他们对媒介角色期望的感知。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仅在个别研究中得到探讨。[4]

国外学界的早期研究贡献了西方记者的角色类型学。[5]调查发现,中立、客观被视为新闻职业理念的核心,为较多西方记者所体认。[6]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和新闻文化的沿革,解释者有超过信息传递者,成为更受西方记者认可的职业角色的趋势。[7]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基本沿用国外学界的研究范式。早期调查发现,国内记者比较重视信息传递者和宣传者的角色。[8]当前,一些研究者指出,记者的职业角色正在回归新闻本质,[9]营利者和观察者已经成为与宣传者和参与者并重的职业角色。[10]调查显示,较之宣传者和传播者,国内记者们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营利者。[11]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角色认知。作为质化研究方法的一种,深度访谈尤其适用于“了解他人的‘鲜活’经历,理解他们对其经历生成的意义”。[12]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本文选取了厦门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分析对象。

为了保证分析对象的典型性,笔者同时招募了经常使用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的大学生以及从不接触此类媒体的大学生,这两类人群有充分的个人经验可以分享,能更好地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另外,多样性也是笔者招募受访者的重要标准。既有研究显示,性别、年级、专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媒体使用行为。[13]因此,笔者招募了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受访者,提升访谈资料的丰富性的同时,考察上述社会属性对受访者观点的影响。

2016年7月至8月,在兼顾“理论饱和度”———访谈结果开始重复,表明受访者数量接近理想规模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先后招募了11名在校大学生接受为时40到90分钟的深度访谈(见表1)。

为了了解受访者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能的认知,笔者采取了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在正式访谈之前初步拟定访谈提纲。该提纲包含若干具体的问题:

1)你最近留意到的一则新闻是什么?能否详细说一下。

2)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关注到这条新闻?

3)你通常比较关注哪些类型的新闻?这些新闻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4)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被称作“新闻”?新闻和资讯如何区别?

5)就新媒体而言,你通常从哪些渠道获取新闻?腾讯新闻推送、微信公号、微博、贴吧?

6)能不能请你列举一下你最常获取新闻的三条新媒体渠道?

7)这些新媒体渠道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8)您获取新闻的渠道是否有过变化,促使你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9)你是否关注过传统媒体办的新媒体?

10)(如果有)它们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回避这些新媒体渠道?

11)在你看来,就新媒体而言,国内外办得比较好的新闻媒体有哪些?它们好在哪里?

12)在你的心目中,理想的新闻媒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们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正式访谈基本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访谈过程中,笔者会根据受访者的应答灵活地调整问题顺序,适时展开追问。访谈结束后,笔者按照“主题”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发现

在新闻界,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勃兴,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是否需要重新界定,成为了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在“个人取代机构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元”[14]的时代语境下,考察大学生群体对新闻本身的理解,是了解该群体对新闻媒体的角色认知的必要前提。

(一)新闻:关于边界的异议

对于绝大多数受访者来说,使新闻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信息的最重要的标准在于与它的时效性,其次是重要性,即新闻“关注公众利益”(1号受访者),“跟大多数人都有关”(8号受访者),“在社会中有重要地位”(11号受访者)。尽管如此,有受访者认为,如果事件本身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时效性就不再是衡量新闻的首要标准:

“我一直以为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就是要及时一点。可是后面我发现每个人(对)新闻的定义不太一样,而且(事件的)时间也不一定多新,我现在(就)喜欢关注多年前的事情然后再翻案(这样的新闻)。”(4号受访者)

另外,信源也是评估信息新闻性的指标之一。一些受访者表示,由新闻机构发布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新闻,而非新闻机构或个人发布的信息,即便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也不被认为是新闻:

“比如说,在微博看到人民网发的消息,在微信上面看到一些推送,还有在贴吧里看到一些帖子。这三个来说,首先,在人民网看到的这些(消息)应该是新闻……在微信上推出的文章或或者(贴吧里)比较搞笑的信息,我觉得严格意义来说不能算是新闻……它(们)没有新闻的感觉,(即便)新闻时效性还是很强。”(2号受访者)

访谈过程中,有受访者表示,新闻应该是客观报道,“加了主观意识就知道不是新闻”(6号受访者),“类似于访谈或者说点评这种应该不算新闻”(9号受访者)。但也有受访者指出,新闻经过加工和编辑,是“受政治经济管控的信息”(8号受访者),“传达了政府或者这些工作群体(新闻工作者)他们想要我们得到的信息”(11号受访者)。

对于绝大多数受访者来说,新闻与非新闻之间存在明显的界线。尽管如此,这些受访者中的大多数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刻意区分新闻与非新闻,进而有意识地获取自身所理解的新闻。例如,7号受访者就坦言,“其实没怎么判断(什么是新闻)……平时没有在意怎么看这个东西”。换言之,在多数受访者日常性的信息选择活动中,新闻与非新闻之间的界线实际上比较模糊。这一趋势在以下这位受访者有关新闻的表述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我觉得,我比较关心的信息就是新闻,我是把它们等同起来的……比如一个明星的行程,他最近在开演唱会(这样的信息),很对人不关注这些,但是我喜欢这个明星,我就会觉得它就是一个新闻。”(10号受访者)

(二)硬新闻生产者:传统媒体不可承受之“重”

在日常生活中,受访者表示,他们大多基于个人兴趣选择特定类型的新闻,很少考量专业方面的需要。相较于“硬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软新闻”,如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更感兴趣。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受访者对新闻内容的相关性的感知:硬新闻被等同于“国家大事”(2号受访者),它们离校园生活太远,“学生没有兴趣去了解”(4号受访者)。

更重要的是,在绝大多数受访者心目中,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更关心政治,更喜欢硬新闻。因此,硬新闻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如“政府官员”、“离职干部”(5号受访者)。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不是硬新闻的目标人群,自然对这类新闻不感兴趣。

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受访者将传统新闻媒体等同于硬新闻的生产者,认为传统媒体代表政府的声音,是“宣传的工具”(6号受访者);新媒体“偏商业一些”(5号受访者),在内容选择方面比较不受限。在其中一位受访者那里,政治性和商业性成为了界定媒体“旧”或“新”的首要标准:

“(媒体)新与否,不太能够按照它是纸质还是电子屏幕(来决定)……比如说厦门日报……它跟广告公关关系太紧密了,虽然(它)从形式上是比较传统的媒体,但我感觉它想做新媒体的事情……财新或者澎湃虽然也接一些广告……但它(们)的采编和经营还是区别得比较严格……我感觉他们偏向于传统媒体的形式。”(8号受访者)

尽管政治性并不被视为传统媒体的劣势———例如,有受访者表示,相较于传统媒体,受到商业利益驱动的新媒体的内容筛选机制更隐蔽,更容易给人“一种被操纵的感觉”(6号受访者)———但多数受访者还是在获取新闻时选择性地忽略了传统媒体。在受访者提供的新闻接触渠道清单中,微博、微信、QQ、贴吧等社交媒体占据了最大比重,其次是百度搜索引擎,再次是门户网站及其下属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如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网易新闻、新浪新闻,最后是新兴新闻客户端和优质传统媒体创办的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澎湃、财经新闻。绝大部分受访者没有使用过传统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如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个别受访者对这类新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的数字化阶段:

“我觉得可能是他们(传统媒体)没有好好宣传……至少没有宣传到我……我以为电子版就跟扫描版一样……看起来会很费劲。”(2号受访者)

国内有关青年人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呈现“政治冷漠”的趋势。[15]当前,大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普遍缺乏了解。[16]因此,当传统媒体被等同于硬新闻的生产者,与老年人、政治宣传工具联系在一起时,单纯的传播渠道的拓展,如开设“两微一端”,很难帮助传统媒体赢得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青睐。

(三)信息分享者:新闻媒体的理想角色

前文已经谈到,新闻与非新闻之间的界线正在变得日益模糊。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只是受访者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之一。在后者看来,理想的新闻媒体应该承担“信息分享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包含了几方面的意涵:首先,媒体应该提供信息量充足的新闻;其次,媒体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新闻;再次,媒体应该在新闻之外提供观点;最后,媒体应该主动与用户展开互动。

1. 信息量

首先,所谓信息量充足,指的是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帮助用户获得更多新知识和信息。当前,为了吸引用户眼球,很多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会有意识地借鉴商业媒体的内容策略,发布大量趣闻轶事、生活百科,采用“标题党”等。此类策略有助于短期阅读量的提升,但长此以往,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它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还有‘夜读’、‘荐读’,(我)基本上很少看,这明显是心灵鸡汤……我基本就看第一条,第一条就是新闻。”(10号受访者)

“有些(移动客户端)为了吸引眼球,题目设置得有些过分了,就是有些夸大……它给你一种错觉,(感觉)这个新闻好像很大,(实际)点进去之后没有什么新闻价值……这样的新闻多了之后,我感觉没有必要耽误我的时间,就卸载了。”(1号受访者)

受访者表示,理想的新闻媒体应该提供全面的新闻报道,无论用户对哪一类新闻感兴趣,都能从这一媒体上获取。另外,由于手机阅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新闻媒体应该在内容的深度上有所控制,尽量提供精准短小的新闻。最后,传统广告的植入非常影响使用体验,新闻媒体应尽量减少传统广告在内容中的比重。一言以蔽之,在受访者看来,言之有物、多样、精炼、专注,是理想媒体在提供新闻时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

2. 针对性

在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的同时,新闻媒体还必须注意新闻的针对性问题。所谓针对性,指的是根据用户的个人偏好推送新闻,方便用户快速获取自身感兴趣的新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二:一是将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让用户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能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一是透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从受访者对特定新闻获取渠道的评价可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粘性:

“(网易新闻客户端好的地方在于)模块功能很清楚……该体育就是体育,该音乐就是音乐,该政治就是政治……最近广告很多……但它下面会有‘推广’(字样),看得到,虽然有时候会误解,但还是可以区分出来。”(9号受访者)

“现在手机只要登上百度的网页,它下面就会推荐新闻……你关注某个明星,在百度上搜过,百度(就会)记住你……之后(这个明星)就会在百度首页栏里面,下面都是新闻。现在(我)打开百度(的)频率非常高……基本天天用,虽然它的新闻很垃圾,但是自己也经常忍不住看。”(8号受访者)

3. 立场性

新闻媒体扮演“信息分享者”角色的关键,在于为用户提供观点。从访谈了解到,在受访者的日常生活中,获取谈资是他们主动接触新闻的重要目的。新闻帮助受访者了解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不管身边人说什么,你可以马上反应出来”(11号受访者)。即使是那些很少关注新闻的受访者,也会听到“有人讲……就(去)百度一下”(3号受访者)。能否获得有效的谈资甚至成为了一位受访者筛选新闻接触渠道的首要标准:

“(只是偶尔看一下的原因在于)看了今日头条上面的新闻,我感觉我旁边的人和我不能聊到一个点上……很多消息我在(今日)头条上看了,但是别人不知道……如果我想评论一番,然后别人又不知道,(我)就觉得没什么意思。”(5号受访者)

谈论新闻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分享信息、增进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和确认社会对于特定对象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欧文·戈夫曼曾经说过,社会互动本质上是一个“印象管理”的过程,个体在他人面前总是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17]在谈论新闻的过程中发表有见地的观点或符合社会多数人立场的观点,有助于建构良好的个体形象。因此,当发生广受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时,受访者会主动关注与新闻报道相关的评论,参考权威人士或普通用户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立场:

“我个人喜欢看很多人的说法,看很多评论,然后再把各种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的想法。”(6号受访者)

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关注那些能提供对新闻事件的深刻见解或独到看法的新闻媒体。如何做一个成功的“观点提供者”,是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举步维艰的传统媒体有待思考的议题。

4. 互动性

“互动”也是受访者在描述理想的新闻媒体时频繁使用的字眼。新闻媒体与用户的互动表现在多个层次:较低层次的互动表现为接受读者来信、电话或邮件,与用户展开即时交流;中间层次的互动表现为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观点;更高层次的互动表现为允许和鼓励用户参与新闻事实和观点的产制过程。在“用户生产内容”成为互联网日常运作逻辑的前提下,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有利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培育和维系用户:

“新媒体给你(传统媒体)提供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所以你要经常跟粉丝互动起来,让他们感觉我是可以参与到新媒体(中去的)……现在很多用户觉得自己有主动权,可以生产新闻,特别看重自己的权利……所以我觉得传统媒体也要借这个机会,放下自己的身段,多想一些办法(与用户)互动。”(8号受访者)

这意味着,理想的新闻媒体不仅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新闻事实和观点,还要主动创造机会,帮助用户了解和介入新闻生产的流程,让用户成为新闻事实和观点的合作生产者而非单纯的接收者。只有达成了这一目标,新闻媒体才能真正超越“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边界,转型成为“信息分享者”,成为受访者心目中理想的新闻媒体。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尤其是全媒体融合的推进,新闻的定义问题重回国内外新闻学界的视野。[18]在理解新媒体对新闻内涵的影响方面,学界立场不一:有研究者认为,传播科技术改变了新闻的运作方式和呈现方式,但它没有动摇新闻的本质;[19]也有研究者指出,在新媒体传播情境下,新闻的边界趋于模糊,[20]有必要提出全新的新闻定义。[21]笔者与11位受访者的正式交谈表明,大学生群体对于新闻的理解比较多元,“随每个人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和利益、兴趣和偏好而定义”。[22]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受访者依然是在现代新闻观念的框架内界定新闻,如强调新闻的时效性、重要性、客观性,新闻与非新闻的界线趋于模糊,但并未消失。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赋予新闻全新的内涵和外延还为时尚早。未来研究可以聚焦新闻界定主体的互动关系,考察新闻媒体、用户和其他信息传播个体或组织如何在日常性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协商新闻的边界。

2012年以来,全国报纸的发行和广告收入双双下滑。2015年,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广告经营额下滑了35.4%。[23]媒体接触习惯的改变,常被视为传统媒体市场萎缩的首要原因。在11位受访者的日常性新闻获取活动中,社交媒体成为首要渠道。使用习惯确实是受访者更倾向于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新闻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应被忽视的,是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刻板印象——传统媒体被等同于硬新闻的生产者,与老年人、政治宣传工具联系在一起。这一态度是否会作用于大学生的媒体使用习惯,进而影响其新闻获取的渠道偏好,应该在未来研究中得到更多探讨。

角色认知 第9篇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汕头市中小学中随机抽取6所学校,其中小学、中学各3所。研究对象排除了小学四年级以下以及高三的学生。共发调查问卷6 632份,回收5 913份,有效问卷5 435份,有效率为91. 9% 。其中男生2 733( 50. 3% ) 名,女生2 702( 49. 7% ) 名。年龄在8 ~ 19岁,平均年龄为( 14. 28 ± 2. 16) 岁。高中、初中、小学的比例分别为36. 7% ,39. 5% 和23. 8% 。

1. 2方法

1. 2. 1研究内容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暴力角色、施暴行为认知情况3个维度。基本人口学信息有性别、年龄以及年级。暴力角色有过去6个月: ( 1) 你是否遭遇过校园暴力; ( 2) 你是否打过他人, 威胁、辱骂或索要过别人的财物。综合上述问题将校园暴力角色分为施暴者( 仅对他人施加暴力行为的人) 、受害者( 仅遭遇过暴力行为的人) 、施暴—受害者( 既对他人施暴,又遭遇过暴力行为的人) 以及既不是施暴者也不是受害者。施暴行为认知情况采用自制量表,包括6个问题: ( 1) 取笑捉弄其他同学; ( 2) 用言语侮辱其他同学,如侮辱性外号、说脏话; ( 3) 借助暴力威胁强迫他人交出财物或做不愿做的事情; ( 4) 使用东西如文具、棍棒、刀子等攻击其他同学; ( 5) 因为不喜欢某些同学的行为或看某人“不顺眼”而打他们; ( 6) 使用武力打抱不平。采用4级计分,1 ~ 4依次代表“没有错误”“有点错误”“错误”以及“非常错误”。 总分越高,表明研究对象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越好。对量表信度进行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 886。内容效度经专家评议通过,各因子相关系数在0. 419 ~ 0. 849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 707 ~ 0. 849之间,表明该量表质量较好。

1. 2. 2质量控制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研究对象过去半年内的校园暴力发生情况等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在填写知情同意书后,班主任在场的情况下,由调查员统一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让调查员协助解释。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及时复核,对有漏填、关键信息没有填写的情况,及时监督学生填写。此项研究由汕头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调查对象所在学校事先通过电话声明调查目的、方法以及意义,并同意配合此次调查。

1. 3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 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并通过一致性检验。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用SPSS 21.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定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2 × 3 × 4析因分析方法探讨校园暴力认知不同变量的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并进一步采用SNK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水准 α = 0. 05。

2结果

2. 1中小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此次调查5 435名学生中,校园暴力角色施暴者、受害者、施暴—受害者、既不是施暴者又不是受害者分别为605 ( 11. 1% ) ,97( 1. 8% ) ,104( 1. 9% ) ,4 629 ( 85. 2% ) 名。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上,女生认知评分均值为( 20. 37 ± 3. 414) ,男生认知评分均值为( 19. 13 ± 4. 4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1. 537,P < 0. 05 ) 。 不同年级学生认知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暴力角色认知评分均值有统计学差异( P < 0. 05) , 其中施暴—受害者认知评分均值得分最高。见表1。

2. 2不同性别年级中小学生暴力角色构成分布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男生和初中生施暴者维度检出率最高( 12. 36% ,18. 30% ) ,小学生受害者( 2. 70% ) 及施暴—受害者( 4. 09% ) 维度检出率最高。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3不同性别年级及暴力角色中小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采用2 × 3 × 4析因分析方法,不同性别中小学生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33. 803,P < 0. 01) ,男生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1. 390,P = 0. 249) 。不同暴力角色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7. 524,P < 0. 01) 。进一步采用SNK法进行多重比较,施暴者与既不是施暴者又不是受害者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194) ,施暴—受害者与受害者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137) ,其余各变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性别 × 年级、年级 × 暴力角色、性别 × 年级 × 暴力角色不存在交互作用( F值分别为2. 548,1. 938,1. 600,P值均 > 0. 05) ; 性别与暴力角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见表3。

2. 4不同暴力角色中小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女生不同暴力角色中小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2. 517,P = 0. 057) , 男生不同暴力角色对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6. 52,P = 0. 000) 。进一步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施暴—受害者与受害者对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419) ,施暴者与参照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357) ,其余各变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排序从小到大依次为施暴—受害者、受害者、施暴者、既不是施暴者又不是受害者,提示过去6个月曾经遭受过暴力的学生有更高的暴力倾向。见表4。

3讨论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遍布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 亟需各地政府、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关注。校园暴力事件会对施暴者或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出现失眠、抑郁、焦虑、PTSD等症状,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 - 2,9 - 12]。知信行理论认为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积极、正向的暴力认知促进有益的健康行为。因此,了解中小学生不同暴力角色对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对预防与控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以及针对不同暴力人群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显示,男生对施暴行为的认知比女生差,表明男生比女生拥有更高的暴力倾向,而本文结果也提示男性暴力行为高于女性,与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结果一致[2,13]。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遗传、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男生比女生拥有更好的运动天赋,天性活泼好动,更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肢体接触; 而女生身体素质天性柔弱,活动能力没有男生强,而且中国教育主张女孩要知书达理,所以女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少参与到暴力事件当中。学校应当对男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不同年级学生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学校和家长应教育孩子合理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矛盾纠纷。初中生校园暴力认知最差,同时初中生对别人施加暴力或自己遭受过暴力的人数也最多,说明初中生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同时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薄弱,比较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此阶段的学生既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灵敏性,又存在分辨力差、控制力弱、好奇心强的特点,极易受外界不良社会风气或传播媒介的影响而出现暴力倾向以及暴力行为[14]。

既遭受过暴力又对其他人施加过暴力的中小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最差,可能是其曾经遭受暴力事件,产生报复心理并对他人施暴,而对他们曾做过的行为并不认为有错,也提示遭受暴力会对正确认知造成影响,遭受过暴力的同学在心理上会更容易产生消极不健康的心理,如愤怒、复仇心理,进而有可能实施暴力行为,所以学校、家庭方面对这类学生应予以更多关注,普及暴力有害知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女生不同暴力角色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性本身的特质有关, 女性解决冲突一般采用更为柔和的方式。男生中,曾经遭受过暴力的学生( 施暴—受害者、受害者) 有更高的暴力倾向,提示遭遇过暴力的学生有更强的报复心理,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类人群给予更多的教育及指导,转变这类学生的暴力观念,降低他们再次涉足暴力的风险。

本次调查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考虑到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概念可能无法产生很好的认知,而高三的学生存在巨大的学业压力,本研究只选取了四年级到高二的学生,可能无法很全面的代表中小学生暴力情况。因此,以后的研究设计需关注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以及高三学生。其次,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形式,无法评估学生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但是,又有一些研究认为自我报告的形式也是可接受的[15]。本次研究调查的是学生过去6个月的暴力发生情况,存在回忆偏倚。

角色认知 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职业记者,媒介角色认知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记者是群众的眼睛和耳朵,记者这个职业之所以存在,是人们需要正义理念的传播,需要信息的传递。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职业记者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转变,希望能够对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 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转变过程

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转变主要经历了为民立言的文人论政的传统;由“宣传者”向“传播者”的角色转变;职业角色的回归和专业理念的诉求等过程。

1.1 为民立言的文人论政的传统

现代报纸在19世纪引入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报纸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到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新报,中国报业开始发展[1]。这个时期的报纸主旨在于宣传进步的思想观念以及求新变法等思想,中国的记者们借助报纸传播思想观念,借助报纸针砭时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1.2 由“宣传者”向“传播者”的角色转变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新闻业才开始进入到正规的发展轨道之中,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指导方针下,报纸成为“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记者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3]。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闻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组成部分,开始发挥传递新闻事实的工作,在社会工作当中,记者成了名副其实的“时代记录者”。

1.3 职业角色的回归和专业理念的诉求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影响,专业记者的职业特征和角色认知也开始发生了变化[4,5]。

2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转变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转变可以通过遵守职业道德,展现职业的记者本色;注重新闻反馈,促进新闻多元化发展等方式来开展。

2.1 遵守职业道德,展现职业的记者本色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人文主义理念盛行,使得新闻实践中记者的角色冲突和道德师范问题逐渐增加。例如一些职业记者所拍摄到的山体崩塌中人被砸到等场面,这个新闻目的在于传播山体崩塌这个场面和新闻事实,但是很多人开始对职业记者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你没有去救人?”人们开始对职业记者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质疑,结合时代背景对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进行思考和转变十分必要。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需要在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展现职业记者的本色,在新闻传播中要注重记者的职业伦理,对于一些问题强调“观察”而不是做“新闻看客”。

2.2 注重新闻反馈,促进新闻多元化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记者这个职业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普利策新闻奖中《伯明翰(阿拉巴马)新闻报》的布雷特·布莱基、美联社的奥迪巴利提,无一不记录着不同地区人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职业记者通过文字或图片记录新闻事件,展现着新闻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职业记者的要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职业记者不能只注重新闻传播,同时需要注重新闻反馈,注重新闻传播的价值和影响力。这种测试会对一些不明缘由的群众带来一定的伤害,也会传播一些不良行为,职业新闻记者更应该去制止,去传播正当的行为,而不是测试,更多地关注群众所想,群众所思,展现新闻传播的正能量。

3 结语

不同的时代对职业记者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当前时代背景下,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职业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进行思考和转变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菲.媒介环境与组织控制: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影响因素(上)[J].现代传播,2012(9).

[2]张志安,吴涛.“宣传者”与“监督者”的双重式微——中国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认知、变迁及影响因素[J].国际新闻界,2014(6).

[3]陶建杰,张志安.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影响因素—-上海地区调查报告之三[J].新闻记者,2014(2).

[4]熊慧.新闻记者职业角色认同的自我呈现——基于厦门地区社会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A].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第三届年会暨修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角色认知 第11篇

一、校长课程领导者的角色

徐超圣将校长的课程领导定义为:校长基于课程专业知识,经由各种领导行为,协助教师改进课程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育目标之历程。如果将重点放在校长的角色上,会因其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领导类型或承担不同的角色。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多种多样,考察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应充分体认校长在学校内外的处境,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校长会因情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台湾学者黄旭钧分析众多学者对领导者的角色的界定后,指出校长课程领导应扮演九种角色:趋势与新议题的感知者、課程任务与目标的制订者、课程事务的协调者、课程发展的管理者、成员进修的带动者、课程评价的实施者、课程改革的激励者和课程专业的文化的倡导者及各种势力的整合者。

对于校长在课程领导应该扮演的角色,随着学校情境的改变以及课程的发展或改革过程的转变,校长角色会不断变化、重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最需要的是扮演以下角色。

1.教育理想家。校长要有远大的理想,以教学和学习作为课程领导的核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改变后的教育系统能将学生培育为具有想象力的、负责任的、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2.系统改革者。校长必须了解成功课程改革的本质,致力于教与学的问题解决,鼓励教师参与有关课程设计、作业评量、学校组织结构以及学校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革新。

3.协同合作者。校长应组织建立共同合作的专业群体。校长不仅要接受而且还要欢迎不同理念,通过讨论、聆听、探索、争论与质疑等方式,分享不同的观点。

4.支持促进者。校长应公开支持教育革新,建立民主的程序,寻求在学校组织中编织课程改革的网络,提升学校教育效能。校长必须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支持并协助教师提升课程专业素养。

5.评估反馈者。课程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校长应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督、调控,不断进行评估与反馈。这样,才不至于在课程发展中,偏离课程革新的目的与方向。

二、校长担负的课程领导的责任认知

根据传统的组织结构,校长的角色是管理者,具有合法的地位。他们以角色为本的领导基础,行使了由上而下的管理,也使学校重新建构受到限制。他们制定宗旨、发展课程、监督教师和行政人员、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协调学校管理。他们是学校单一的主要领导,一旦他们做出了决定,就让教师去实施。很明显,学校过度依赖他们。

1.厘清课程领导的角色、责任。虽然

校长是否应该成为,或是能否成为学校中主要的课程领导者仍受到一些质疑,加上不同层级学校的校长在课程领导方面的角色与责任并不相同。因而造成实际做法与部分相关研究结果出现由副校长、教务主任、课程协调者、学科领域召集人、教师等人员担负主要课程领导者的角色。尽管如此,基于校长仍是学校中主要的领导者,加上如副校长、课程协调者等职位在国内并没有相应编制,因此,校长尽管工作繁忙,即使并非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即使并非实际的教学者,但仍应引导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成员及教师,有效规划课程计划、实施和评鉴,提供必要的支援与资源。所以,未来的校长还是必须成为学校中主要的课程领导者,再进行适当的分工与授权,领导学校成员进行课程的设计、发展、实施与评鉴。

校长在课程领导方面的角色是多样的。校长必须扮演的课程领导角色主要可包括:趋势与新兴课题的感知者、课程任务与目标的研订者、课程事务的协调者、课程问题的解决者、课程发展的管理者、成员进修的带动者、课程实施的评鉴者、课程改革的激励者、课程专业文化的倡导者、各种资源的整合者等十种。在这么多的课程领导角色中,校长如何正确评估,扮演适切的角色,是将来有效实施课程领导的必须考量的要素之一。

同时,配合课程领导角色,将来校长也必须担负多元的课程领导责任,主要可包括:课程愿景、目标的建立;学校、地方、国家课程的联结;课程发展与管理;成员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改进;课程专业文化塑造;组织结构再造;资源争取与支持;社区参与的鼓励;课程与教学的评鉴等。在这些课程领导的职责中,如何教导校长根据环境趋势、制度结构、学科性质、学校文化的不同,区隔共同普遍与个别特殊的,主要与次要的课程领导职责,并依序有效地加以实行,亦是未来校长在实施课程领导必须掌握的另一重要趋势。

2.遵循课程领导的原则。作为课程

领导的校长,除了厘清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任务外,要想实施成功的课程领导,还需掌握有效课程领导的原则和应采取的措施。学者杨明全撰文指出,成功的课程领导者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强调各个层面的权力分配。重视中央、地方、学校三者间的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分配,通过民主参与和决策分享,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并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

(2)强调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重新确定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开发主体是教师,应鼓励教师积极利用社区资源。

(3)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将课程开发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地整合在一起。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接受者,更是课程的创生者和研究者,课程开发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4)淡化校长的行政功能,强调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责。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校长针对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行为,它着眼于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机会,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明确校长课程领导的作用。现今

学校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课程领导要求校长不仅要做“小提琴家”,更要做“交响乐团的指挥”,其课程领导的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政组织层面的意义。职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赋予校长全而进行学校课程管理的权力与义务,不但要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的创造性实施,还承担着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创建学校课程特色、提高学校课程品质、促进学校发展尤其是学校中的人的充分发展之重任。这对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校长必须更新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从忽视课程到重视课程,从被动、独裁、监控的课程管理转到主动、分权、服务的课程领导。

(2)专业技术层面的意义。校长课程领导也是校长工作本身专业化的需要。一门职业的专业化体现在其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升上。校长的专业自主权的提升又表现在其对专业自主权的拥有和践行两方面。拥有专业自主权包含拥有外部权力和内部权力,所谓外部权力就是指改进校长专业地位的途径,即行政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所谓内部权力主要是指校长的态度,即校长有信心内化权力、有能力展现权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强调内外部权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一定的外部权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内部权力的提升。当然,校长的自主权不仅仅是拥有权力,还应践行权力,因为课程领导权力的践行有助于校长的专业化。课程领导对校长而言,不单单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有价值的理念践行,是一段个体成长的过程。

(3)校长课程领导的协调作用。课程一向就是政治的、种族的、性别的、神学的争论的场域,现在课程领域内的竞争则更加激烈,许多对立的主权名义,包括教师、家长、行政人员、社区人士、民间团体、学者等,相互争夺课程的主导权。在大部分情景中,如果没有这些主权者间的真诚对话,根本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不同课程管理主体间的矛盾成为一种潜在的忧虑,如果各层次的管理主体相互争夺权力,各自为政,只关注自我利益而忽视全局,则课程的发展举步维艰,课程的改革更是空中楼阁。因此,校长在课程领导的层次中所发挥的协调、整合作用便不证自明。

(4)校长的课程领导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传统呆板、机械的课程管理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剥夺了他们的专业自主权,直接导致了其专业化水平的低下。校长的课程领导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权力,为其专业自主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使教师内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与彰显,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也可同步提高其专业水平。

校长要发挥课程领导的职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哲学观、课程专业知识以及明确的办学理念,并能够通过领导行为促进学校成员的专业发展;校长必须是课程与教学的行家里手,在课程改革中能够积极推进课程开发,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以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机会。

总之,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权责时把握学校的总方向并协调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他们主要通过对权力、知识信息和奖酬分权化管理来达到其能力表现的最大化。身处复杂的关系网络与矛盾情境中,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和教育领袖,校长的角色认知和责任的达成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行为与课程改革的成效。改变校长对自身的角色“无认知”和责任的“不自觉”的状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角色认知 第12篇

1 大学图书馆员角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机构, 大学图书馆员的自身职业道德对图书馆建设及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李鹏同志指出:“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 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高度评价, 无疑是对图书馆员神圣职责的肯定, 也是对图书馆员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 并非仅仅表现在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等具体行为上, 它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的, 是人们内在的品质, 包括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内涵。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员, 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勇于冲破陈旧思想的禁锢及狭隘的思维方式、自足的心理障碍、求稳的精神状态, 增强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创新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 懂得现代化管理知识。否则, 何以谈接待社会各层次的读者群。

1.1 树立教师形象, 注重身教

图书馆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大学图书馆员也扮演着教师角色, 也是大学生效仿的榜样, 所以大学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要求大学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服务技能更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形成全心全意为大学生读者服务的思想与良好的服务态度。加强对大学生读者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图书馆员应有计划地对新读者进行入馆前教育, 向他们介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利用图书馆的方法, 组织他们参观图书馆, 以达到他们正确利用图书馆的目的。应积极发挥大学图书馆员教育职能的作用, 使其利用自身优势主动配合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大学图书馆员要具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充分利用馆藏优秀书刊, 通过流通宣传、阅读辅导帮助大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净化心灵。

1.2 大学图书馆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领路人

大学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青年时期既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 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既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又缺乏对社会和现实的了解;既有强烈的求知欲, 又缺乏对事物的鉴别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 正处于心理学中所谓“心理断乳期”的他们, 情绪波动性大, 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反应强烈。但是, 他们思维敏捷, 勤于思考, 对整个社会及人生的追求具有极大的热情, 正是这一特点又容易导致他们主观武断, 以偏概全, 以感情代替理性, 甚或走事物极端。对大学生的这种心态特点, 单靠几十堂政治课及党、团组织的一些政治思想工作是难以完全改变的。因为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日积月累又潜移默化的过程。图书馆是大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大学图书馆员主动地向他们提供一些精神食粮, 可帮助他们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 使他们具有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使他们具有区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使他们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实践证明,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把一个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单靠课堂教学已远远不够。而大学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料, 大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里面进行广泛的学习。另外, 大学图书馆员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提供健康、科学的书籍, 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因此, 毫不夸张地说, 大学图书馆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领路人。

1.3 大学图书馆员是大学生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导航人

作为文献信息的传播者, 大学图书馆员运用娴熟的人际传播技巧和引导策略, 挖掘、诱发大学生读者的潜在需求, 使之转化为现实需求。这就需要大学图书馆员具备良好的服务精神。良好的服务其基础是职业道德, 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即服务也可以育人。大学图书馆员的服务育人精神是一种在长期服务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这种精神是指大学图书馆员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群体应具备的政治态度、远大理想、高尚风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外, 还必须有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精神, 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怕苦累、淡泊名利的精神, 热爱图书馆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 使大学生读者感到图书馆的确是他们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好地方, 而对大学图书馆员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文明、耐心、敬业的精神感到温暖和钦佩, 认识到大学图书馆员是他们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导航人, 从而获得美好的、深刻的精神体验, 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大学图书馆员服务育人精神的影响。

1.4 大学图书馆员是大学生礼仪规范的示教者

“内练修养, 外树形象”, 大学图书馆员应注意内在美和外在美, 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读者服务的思想。为此, 大学图书馆员必须做到为读者服务的热情主动、耐心认真、文明。所谓热情主动就是做到对读者的文献需求要积极主动, 乐于为读者服务, 不做与服务工作无关的事, 不是对读者不理不睬, 而是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所谓耐心认真, 就是对读者的需求、询问、疑问, 要做到百问不厌、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并且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去对待。所谓文明就是言谈举止必须表现出应有的文明素养, 在工作中形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而不能油腔滑调、冷言冷语、挖苦读者。“有德才会有礼, 修礼必先修德。”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从属于伦理道德, 是人类社会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而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人们只有遵从礼仪, 彼此间才能够建立起好感和信任, 进而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 礼仪修养始终离不开道德修养, 两者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所以, 大学图书馆员应高度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在工作中应勤勤恳恳, 严谨认真, 一切以大学生为中心, 大学生在借阅文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被大学图书馆员的礼仪规范行为所感化。

2 大学图书馆员角色在职业道德认知方面的不足和偏差

2003年《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 (简称《准则》) 第一次提出了图书馆员为完成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应具备的职业理念、专业素养和行为规范。该《准则》的实行对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理念、职业形象、行业凝聚力及扩大社会影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准则》将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具体确定为敬业精神、诚信精神、专业精神、平等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该《准则》将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更加明确化[2]。

2.1 为人师表, 恪守职责

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大学图书馆员要为人师表, 树立和发扬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的思想, 并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 不仅要掌握广泛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要增强服务意识、人文意识, 将尊重大学生、关爱大学生、方便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的崇高职业道德落实在服务的全过程。在现实中, 图书馆职业存在职业成就不明显性、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职业压力与职业风险偏低等三大特点。图书馆员在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中付出了体力和脑力劳动, 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下, 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就严重挫伤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进而对一些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 论资排辈现象严重, 老的骨干图书馆员较难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对新生事物不敏感, 因循守旧, 缺乏锐意进取精神, 沉湎于现状, 不思进取;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 对职业道德教育或逃避、或应付, 甚至漠然处之;还有一部分图书馆员对自身要求不严, 不能自尊、自律、以身立教, 服务态度生硬, 不愿向大学生读者多做一点解释工作, 在办公室与亲朋好友打电话或闲聊等。

2.2 大学图书馆员服务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

“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但是由于存在根深蒂固的“以书为本”意识, 部分大学图书馆员还存在着“我是图书管理者, 而不是服务者”的观念。因此, 他们在接待读者时态度傲慢、习惯于“坐等”的被动服务, 由于其精神不集中, 往往出现把读者要还的书漏还, 而读者借的书却还没有录入计算机, 续借的书当作还的书处理了等现象。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都是不利的。可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员认为思想教育是一线教师及政工部门的事, 与自己沾不上边, 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对学生所承担的教育责任。

3 大学图书馆员角色在职业道德认知方面不足和偏差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3.1 角色意识淡漠, 服务不到位

大学图书馆员常常只想到自己是图书馆员, 而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位教师。在借阅过程中, 忙于完成日常工作任务, 认为只要把书借出或还回就行了, 对大学生的言行示范、启迪、激励意识比较淡薄, 工作没有从“以图书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例如, 阅览室不准大学生带包入内。事实上大学生进入阅览室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材料来利用、参考图书馆的资料, 自己的材料不能带进去, 还有进图书馆的必要吗?这种做法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反而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大学生, 造成服务不到位[3]。事实上, 大学图书馆员除业务外, 能否发现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其进行借阅, 对大学生提出的有针对性问题给出清晰的解释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服务可能促进大学生学习, 反之, 也可能阻碍其学习。

3.2 与大学生关系疏远

大学图书馆员没有把“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放在第一位, 不主动和大学生沟通, 甚至不尊重大学生, 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非人性的行为表现很多:一是对大学生缺少信任, 把大学生预设为潜在的盗窃者或破坏者, 要求大学生进出图书馆接受检查或监视, 出入各库室时必须接受防盗检测仪器的检测, 图书馆时时刻刻防着大学生或用户。二是对大学生缺少尊重, 从一些大学图书馆员的语言、图书馆的制度、图书馆的警示语 (如“严禁读者进入”、“不准喧哗”) 可见, 这使大学图书馆员与大学生的关系疏远。所以, 要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己任, 想大学生之所想, 急大学生之所急, 把最好的信息用最简便的方法, 在最佳的时机传递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使文献、知识和信息与大学生的需求有序地结合起来, 尽量满足每名大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向大学生进行馆藏资源及利用的宣传和教育。如举办讲座和报告会, 利用板报和多媒体电子网络介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 传授馆藏资源的检索和利用知识的方法;举办以“了解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为题的图书馆周活动, 使大学生熟悉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等, 增强沟通以拉近大学生与大学图书馆员之间的距离。

3.3 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大学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没有一把标尺来衡量, 导致大学图书馆员干多干少一个样, 其服务目标不明确。过去在专业人员业绩考核中, 虽然也注意了思想素质, 但缺少实际的量化、质化指标, 远不如对科研成果要求具体、有约束力, 导致许多大学图书馆员把大部分精力投向科研而忽视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使图书管理处于被动局面。所以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首先, 建立大学图书馆员评估制度。根据大学图书馆的性质、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提出对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从而使其在自我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有章可循, 使该项制度成为年度考核中有章可循的必要条件。其次, 建立大学生读者评估制度。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大学生读者到大学图书馆来与大学图书馆员进行人际沟通并获取文献信息得以实现, 因此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关系是大学图书馆员和大学生读者的关系。大学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技巧、职业道德、心理素质, 甚至体态和气质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因此, 通过大学生的评价来反馈大学图书馆员的工作业绩和形象影响力, 可有2条途径[5]:一是通过量化指标, 诸如大学生的到馆率、借阅率、解答咨询及专题服务的满足率等方式来反馈;二是通过召开大学生座谈会、填调查表等形式, 由大学生直接为大学图书馆员打印象分, 从而增强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维护其道德形象。

3.4 学历层次低, 服务能力受限

目前, 高校对大学图书馆管理队伍的建设普遍滞后于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员为中专及以下学历, 其约占全馆人数的40%, 大专学历者占25%, 本科学历及以上者不到30%[6], 高学历馆员一般分布在馆办、编目信息技术部, 这样势必造成一线服务提不上去, 只能停留在传统服务水平上。较多图书馆的管理层对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或认为科班出身的图书馆员学识已够丰富, 足以应付业务的需要;或认为图书馆一般岗位工作简单重复, 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完成任务。因此, 不断强化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并确立图书馆员职业意识的价值取向就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计算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 从借换图书到文献信息检索, 都需要图书馆员掌握新的服务技能。同时, 可以以信息查询为目的, 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 无论是在计算机软件知识和操作, 还是在文献信息检索以及外语能力等方面, 都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针对这一点, 要鼓励大学图书馆员外出参加培训, 提高学历层次, 认真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大学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深化其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由此, 笔者建议强化对大学图书馆员的角色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而角色培养首先是要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 加强大学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的教育, 培养服务“标兵”人物, 激励大学图书馆员增强工作责任感, 加强服务意识;其次是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增强馆馆沟通;再次是加大大学图书馆员工作奖惩的力度, 把其工作切实与评先奖优、晋级晋职挂钩。总之, 为使高校图书馆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 必须重视对大学图书馆员的道德角色培养。

摘要: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是其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 也是对大学生读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现从职业道德视角看大学图书馆员角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提出图书馆员角色在职业道德认知方面的不足和偏差及原因分析和对策。

关键词:职业道德,图书馆员,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杨.默会知识论视野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职教论坛, 2007, 12:50~52.

[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3]夏琨.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3:55~57.

[4]吴俊英.图书馆服务再认识[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5:70~73.

[5]戴菀珊.论图书馆员知识形象的塑造[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2:69~70.

上一篇:企业内容管理下一篇: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