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合不良原因范文

2024-08-08

愈合不良原因范文(精选11篇)

愈合不良原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病例均为该院产科进行会阴切开手术并发生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8.75±11.66)岁;孕周39~42周,平均(39.86±2.57)周;其中18例患者为左侧切口,15例患者为右侧切口;助产方法:28例患者为顺产,1例患者为臀位产,2例患者为胎头吸引产,2例患者为产钳助产。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7.96±10.35)岁;孕周39~42周,平均(39.73±2.62)周;其中19例患者为左侧切口,14例患者为右侧切口;助产方法:29例患者为顺产,1例患者为臀位产,1例患者为胎头吸引产,2例患者为产钳助产。

1.2 愈合不良原因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切口感染、会阴血肿、肠线吸收不良、组织解剖层次对合不良、缝合过密导致局部组织液化坏死、侧切加裂以及便秘未排便拆线等。

1.3 护理方法

1.3.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会阴切口护理。

提高助产和缝合技术:多数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由经验较少的助产士进行助产和缝合,因此需要提高助产士的操作技术。助产前后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缝合前需要进行,重新消毒和重铺巾,并且要注意缝线与肛门不能接触。缝合时,必须将切口对齐,不能留死腔;阴道黏膜缝合的第一针需要距离顶点1 cm以上,同时针距和打结松紧要适宜;在第二产程时,助产士与产妇需要密切的配合,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会阴切口的大小,以减少对会阴的损伤。

加强健康宣教:在围产期对产妇进行反复的健康宣教,主要包括: (1) 让产妇保持舒畅的心情,同时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向产妇讲解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对切口愈合的重要性; (2) 指导产妇掌握正常的护理方法,并及时进行会阴垫的更换,向产妇讲解保持会阴干燥清洁的重要性; (3) 向产妇讲解排便通畅的重要性,尽量避免用力排便,产后15 d内禁止向下用力; (4) 产前需要对患者的外阴炎以及阴道炎进行治疗; (5) 向产妇讲解产后会阴切口的自我护理方法。

加强产后护理: (1) 严密观察产妇的病情,及时发现产妇可能发生感染的征象,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切口裂开; (2) 每日使用0.2%的碘伏进行会阴冲洗; (3) 加强营养的补充,纠正贫血的程度; (4) 在产妇未排便之前不应拆线,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开塞露治疗。

对于发生会阴切口裂开的产妇,要及时查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以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产科的常规术后护理措施。

1.4 愈合情况

甲级愈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乙级愈合:患者切口处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丙级愈合:患者切口化脓,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处理。愈合时间:术后拆线当日到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3 讨论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切口感染:术前会阴已经存在感染;产妇分娩时产程过长、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等;分娩时无菌操作不严;术后切口处的羊水未清洁干净;产后会阴护理不佳[2]。会阴血肿:如果缝合时留有死腔,会导致切口缝合处发生小血肿,则会导致切口处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裂开。肠线吸收不良:部会患者的机体对肠线的吸收不良,或者肠线对切口组织的机械刺激,会导致切口在拆线时发生裂开,并且可以见到未吸收完全的肠线。组织解剖层次对合不良:如果患者在缝合时未进行准确的对合,则会在裂隙处发生恶露淤积而影响切口的愈合。缝合过密导致局部组织液化坏死:在切口缝合时,由于缝合针距过密,会影响患者切口处组织的血运,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液化坏死,而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侧切加裂:如果患者的切口过大,导致切口向其他方向裂开,则会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为了加快患者的会阴切口愈合速度,则需要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3]。该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淑香.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相应预防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9) :1237.

[2]董金林.会阴切开缝合的失误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10 (4) :169.

伤口愈合慢什么原因 第2篇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二、年龄因素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不同年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不同,一般组织再生能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另外,老年人由于血管容易出现硬化使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而且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周期也明显延长,细胞活性广泛降低,致使伤口愈合延迟,愈合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不愈合的发生。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三、用药不当会导致伤口愈合慢。许多患者发生了伤口之后乱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些抗生素也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慢的症状发生。抗生素局部应用的另一严重问题是引起接触过敏反应,特别是长期广泛用于慢性伤口时更加明显。有些抗生素的应用会有损于伤口细胞增殖和上皮形成,杀死有益于愈合的巨噬细胞,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相较来说,选择收口方之类治疗伤口不愈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伤口愈合的速度就会大大的增加,所以治疗伤口不愈合选择药物非常重要。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四、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如果患者自身伴随有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伤口愈合慢。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五、肥胖会减慢伤口愈合速度。肥胖患者广泛的皮下脂肪术后容易形成死腔和血肿妨碍血氧向伤口释放,为感染提供了病灶;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伤口血供不足,易发生液化坏死;太多的脂肪组织会导致伤口的张力增加(一期缝合伤口),这样会阻碍伤口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伤口的愈合。

愈合不良原因 第3篇

【关键词】 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0-01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方法。但是随着不断增高的剖宫产率,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剖宫产术后所引起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其不仅仅会对产妇及其家属的精神、躯体、家庭、经济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产妇发生生命危险。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发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4例产妇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方式结束分娩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4例产妇,年龄为21-42歲,平均年龄(30.7±4.5)岁。该24例产妇中行急诊剖宫产的有20例,占83.33%;择期行剖宫产的有4例,占16.67%。在行急诊剖宫产的患者中发生胎膜早破、宫内发生感染的有4例,占20.00%;发生产程异常的有4例,占20.00%;妊娠期中患有糖尿病的1例,占5.00%;妊娠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的5例,占25.00%;急性胎儿窘迫的有4例,占15.0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有2例,占10.00%。择期剖宫产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妊娠合并营养不良,占50.00%。该24例产妇中经产妇有11例,占45.83%;第二次妊娠有8例,占33.33%;第三次妊娠有2例,占8.33%;而初产妇仅有3例,占12.50%。

1.2 方法 本资料中有23例(95.83%)患者腹壁行纵向切口,另外1例(4.17%)为横向切口,所有患者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并且横向的切口在子宫下段。该24例患者均给予全身抗生素进行治疗,在45min内完成手术的患者有20例(83.33%),另外4例(16.67%)手术时间>45min,但<60min。采用不同的方法争对不同大小的伤口进行处理,从而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若为较小的伤口,进行局部处理(换药)至有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用“重组牛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在做蝶形胶布固定;对于伤口较大的患者需要在缝线拆除后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再扩创用凡士林纱布引流,而后至局部有新鲜肉芽生成后再进行二次缝合,在进行腹部加压包扎采用腹带。

2 结果

本资料选取的患者剖宫产术后体温结果显示:≥38℃的患者有3例,占12.50%;体温<38℃的患者有21例,占87.50%。有3例(12.50%)血红蛋白水平<85g/L,7例(29.17%)患者为血像正常,其余17例(70.83%)患者血像偏离正常水平。给予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对术前有感染发生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术后发生炎性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而后再给予头孢菌素加甲硝唑类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本资料中有16例(66.67%)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12.50%)发生切口感染,1例(4.17%)发生切口血肿,5例(20.83%)合并营养不良、贫血;并且本资料中血脂高于正常水平7.5mmol/L的患者有2例,占8.33%。该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或由于患者严重缺血而造成伤口愈合缺陷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临床诊治,一般切口感染、水肿以及脂肪液化是最常见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胎膜早破症状、妊娠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术后的切口缝合。并且导致切口水肿的因素也有很多,在本研究中有1例(4.17%)发生切口血肿,原因可能是伤口缝合技术不当,也有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止血技术不彻底或患者的凝血功能不良。肥胖的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情况居多,这是由于腹部脂肪层相对来说肥胖的孕妇比较厚,有黄色的脂肪性液体在术后从伤口渗出,但是没有发生细菌性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正常代谢和营养吸收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术前、术后及时的营养补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再度诱发感染。

参考文献

[1] 凌秀兰,姚秋平.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9,30(12):292.

愈合不良原因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会阴侧切术经阴道分娩, 产后4~5d拆线, 于拆线当天或l0d内发生会阴切口部位裂开产妇12例。其中全部裂开7例, 部分裂开5例, 伤口处理后逐渐愈合。产妇年龄23~39岁, 孕周36~42周, 婴儿体重2600~4300g, 均为活产胎儿。

1.2 会阴切口裂开原因

切口感染4例 (33.3%) , 复杂裂伤3例 (25%) , 缝合不妥2例 (16.7%) , 营养不良2例 (16.7%) , 便秘1例 (8.3%) 。

2 讨论

2.1 切口感染

本组4例, 占33.33%, 居首位。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前、产时的产道严重感染有关。引发切口感染的因素:分娩降低或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 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若产前外阴及阴道已有感染、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羊水粪染、产程过长、产后出血、阴道手术助产、人工剥离胎盘、产时产后操作无菌技术不严、缝合留有死腔、产后会阴切口护理不妥、机体抵抗力低下等, 均可引发产后会阴切口感染。本组病例中2例胎粪性羊水, 1例局部水肿并产道有脓性分泌物, 1例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h。对可引起感染的因素及早防治可降低会阴切口裂开率。对于产前已存在感染、羊水粪染者, 用0.2%甲硝唑冲洗阴道及切口后缝合;对存在上述2种情况且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h, 产程长, 产后出血, 阴道手术助产者, 产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 复杂裂伤

本组3例, 会阴侧切后沿切口延深, 给缝合带来难度, 缝合留有死腔, 可扩大局部炎性反应;切口加裂口引起两裂口间组织血供障碍, 导致中间组织营养不良而坏死。手术助产辅助切开时, 应估计切开后5~10min内胎儿可娩出时, 过早切开切口流血过多, 切口暴露时间长, 增加感染几率;正确评估胎儿大小及会阴松紧度, 以决定会阴切口的大小。本组2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均>4000g。

2.3 肠线吸收不良或缝合技术不好

患者个体对肠线吸收不良或肠线机械刺激;缝合时切口对合不好[2], 拉线松紧不适度或切口内留有死腔, 致使血液、组织液渗出积在切口内, 从而影响切口愈合导致切口裂开。切口缝合不妥本组2例, 发现l例组织层次对合不整, 1例缝线过密、过紧。应提高接产人员的缝合技术, 正确掌握缝合技巧。

2.4 营养不良

本组2例, 1例为中度贫血, l例为低蛋白血症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可明显影响蛋白及胶原的合成, 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易引起切口局部组织愈合力减低。应注意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嘱产妇加强营养, 进食高蛋白饮食, 补充铁剂及抗感染等治疗, 必要时输血及输白蛋白。

2.5 会阴切口裂开后的处理

2.5.1 用高渗糖促进裂开切口愈合

因感染引起切口裂开, 则先控制感染 (全身用药加局部换药, 双氧水或0.5%碘伏清洗创面) , 因肠线排异引起切口裂开, 则先除去肠线, 然后用0.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 去除感染坏死或液化组织等, 使新鲜组织暴露, 将白糖或高渗葡萄糖粉均匀地涂于切口内, 切口覆盖纱布, 蝶形胶布固定以关闭死腔, 每日1次。

2.5.2 切口裂开处理

当产妇出现会阴侧切切口裂开时, 给予0.5%碘伏冲洗会阴切口, 然后给予红外线灯照射切口15min后, 用新鲜无菌胎膜覆盖于创面 (在其他产妇第三产程结束时用无菌剪刀剪取胎膜, 将胎膜置于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容器里, 即时送至病房覆盖创面) , 用消毒棉签从切口的中心向外环形轻压胎膜, 排出切口与胎膜之间的空气, 每日2次按上述程度更换胎膜至伤口愈合, 3~7d即可愈合, 明显缩短愈合时间。

2.5.3 使用维生素B

维生素B1、维生素B12局部注射促进感染切口愈合[3], 维生素B族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密切关系, 对切口愈合和支持失血的耐受有影响, 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有促进个体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的功能, 两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切口愈合, 对切口感染者常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局部清创引流或换药, 在原有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0.5~1.0mg, 局部注射加速了切口愈合, 促进了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董金林.会阴切开缝合的失误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4, 10 (4) :169

[2]杨小花.会阴切口裂开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4 (9) :1532

伤口不愈合是什么原因 第5篇

糖尿病患者伤口一般都是难以愈合,并且容易感染,建议糖尿病注射胰岛素。这边如果是严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了,因为会有一个糖尿病综合症,会对很多方面有影响。

不良饮食,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也会影响到人体细胞再生功能。影响到伤口的愈合,建议多吃点高蛋白食物,如鸽子、鱼、蛋类

特别注意,如果是夏天 天气炎热的时候有伤口,一定要注意一个消炎,除非是医生嘱咐,不然不要整天把伤口包裹住, 最好是涂上药膏,让他暴露在空气中,因为有药膏隔绝空气,所以不用担心

愈合不良原因 第6篇

【摘要】目的:观察白砂糖在开腹手术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感染伤口中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脂肪液化,感染致切口愈合不良者按常规方法消毒换药至切口组织新鲜,分泌物明显减少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白砂糖换药,并与对照组50例采用二期缝合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结论:白砂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能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程度,加快创面愈合。

【关键词】 白砂糖;二期缝合;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换药

Refined cane sugar used for empress the gynecology Shu wound to heal a bad clinical research

Guo Mei1 Yang Xuemei1 Hu Ying2 Wang Wei2 Zhang Wenxian1

【Abstract】Purpose:Observation refined cane sugar the belly slice a people fat liquefaction after openning stomach surgical operation Shu, infection the prevention in the wound infection, promote the effect for heal.Method:To 100 fat liquefaction, infection with the result that slice to heal bad according to normal regulations method disinfect change a medicine to slice organization fresh, secretion obvious decrease empress random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set and matched control 50 for each, observation set 50 give the refined cane sugar change a medicine, and with matched control 50 adoption two period sew up a sufferer to carry on curative effect contrast.Result:The observation's set's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 better than matched control, create noodles to heal time compare matched control also obvious shorten.Conclusion:The refined cane sugar have good anti-virus eliminate inflammation effect, the ability be obvious improvement to create noodles proud flesh growth degree, speed create noodles to heal.

【Key words】Refined cane sugar;Two periods sew up;Slice to heal bad;Empress of the Shu change a medicine

伤口愈合不良(如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感染等)使皮肤或皮下组织裂开是妇产科开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的痛苦和住院的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也增加医生的工作压力和临床工作量,增加了卫生资源,降低了床位周转率,严重则导致医疗纠纷,影响了医疗质量与医院的声誉。文献中关于伤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很多,有许多报道白砂糖在治疗伤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等愈合不良的伤口中的疗效可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对2000年1月年至2010年9月 100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100例患者应用白砂糖进行创面换药,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旨在探讨白砂糖在治疗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等愈合不良的伤口中的疗效。本研究对2000年1月年至2010年9月 100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100例患者应用白砂糖进行创面换药,效果明显。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在我科施行腹部手术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脂肪液化.感染的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80岁,平均35岁,体重55~110公斤,平均80公斤。其中剖宫产30例,宫颈癌根治术20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10例,子宫全切术30例,次全切除10例。我们对术后伤口常规换药,发现伤口红肿有分泌物流出者均取细菌培养,同时拆出缝线,对于内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愈合不良,拆线后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为伤口脂肪液化。常规将创口充分暴露,清创定时换药,生理盐水冲洗,换药等。对于切口红肿及压痛,分泌物中有细菌培养为阳性者为伤口感染。用0.5%碘伏溶液清洗伤口,并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拆除缝线,局部用双氧水或庆大霉素、再用0.5%碘伏溶液纱条湿敷引流,每天1~2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局部用,同时全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以上伤口均换药至创面有良好的肉芽组织生长,呈新鲜粉红色或红色,无脓液,且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我们随机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取得受试者的同意)。两组患者体温均无异常,发生脂肪液化,感染的原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材料:优质、透明、洁白的袋装白砂糖少量,(符合国家白糖卫生标准的白砂糖是不含致病菌.)2~0可吸收线。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对于小于3公分的伤口常规消毒,用无菌纱布拭去表面分泌物后用白砂糖填满后盖敷,1~2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时观察肉芽组织的颜色,一般只需换药1~2次即可。对于大于3公分的伤口,填满白砂糖后用消毒蝶形胶布拉拢切口,固定,尽量使切緣对合在一起,外敷无菌纱布,3~5天后拆除蝶形胶布,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仍未痊愈,必要是轻拭创面的黏液后再次用白砂糖填满创面盖敷,一般1~2次即可。

对照组:行Ⅱ期缝合,术后1~2天换药,观察伤口情况,若仍有渗液需用橡胶或纱布条引流,有红肿者用切口理疗,术后8~9天拆线。

疗效评价指标:①愈合:创面闭合、上皮覆盖;②显效:创面缩小、新鲜肉芽、上皮生长;③无效:未见创面缩小。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5.0 软件进行t检验。

1.5 结果:记录术后变化和创面愈合时间。研究组肉芽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也比对照组快。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

2.1 本研究从术后发热,术后镇痛,换药次数, 病人痛苦,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愈合的时间等方面研究表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白砂糖用于伤口愈合不良的换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降低了床位周转率,也有效的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2 伤口愈合不良是开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伤口修复过程分为3个阶段:炎症期、纤维增殖期、上皮覆盖期。而创面闭合、上皮覆盖,为愈合的标准。表面愈合后再进行B超了解伤口内有无积液,两组均无积液。显示两组均痊愈出院。.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构成的双糖。白砂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能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速度,加快创面愈合。

2.3 白砂糖用于促进开腹手术伤口愈合的机理在于: ①脱水和粘连作用:白糖具有高渗性,细菌不能在高渗的环境中繁殖生长,在此环境中易发生脱水死亡,达到了抑菌和灭菌的作用。降低了局部肉芽组织的充血水肿,而渗出的液体有助于创面间粘连,进而消灭无效腔,有利创面肉芽的生长,且红润健康;有利于上皮细胞的移行,伤口修复加快,病程明显缩短,有效率极高。②营养作用:糖参与机体物质代谢,有利于细胞外基质(ECM)中各成分的形成,可增强局部营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成纤维细胞迅速合成,加快创面愈合; 因白砂糖不会黏附在伤口,换药时病人不会感到痛苦。③从中医的角度讲,白砂糖来源于中医的 “煨脓长肉”,所谓“煨脓长肉”换药法,是指在疮面愈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散),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气血通畅,增强其防御能力,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目的。此法一是提脓祛腐拔毒,增加局部脓液的渗出;二是渗出的脓液有助于创面肉芽、皮肤的生长,祛腐生肌。故此换药法起源久远,行之有效,取材容易且价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卫生食品监督 白糖的卫生标准.

[2] 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3] 常乐,李庆华,肖建军,等.白砂糖外用治疗软组织感染性残腔77例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51.

[4] 林正渊,郑祥超.29 例化脓性感染创面的治疗体会[ J].浙江创伤外科,2004,9(2):140.

[5] 杨晓颖.2 过氧乙酸治疗软组织感染报告[ J]. 江苏医药杂志,2001,27(7):522.

[6] 杨向东,杨玉刚.白砂糖在肛周疾病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6):418.

作者单位: 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1

愈合不良原因 第7篇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

切口愈合不良是妇产科腹部手术之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会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 同时也导致患者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 从而严重制约了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此, 应当深入分析导致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也有效避免医患之间发生矛盾[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 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39例实行腹部手术患者, 年龄在22~54之间, 平均年龄为38.7岁, 切口裂开的有7例, 发生率为17.9%, 其中, 剖宫产4例, 子宫次全切3例,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8d。患者在手术后表现出切口愈合不良, 对所有患者出现切口不良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对患者的近期病区环境进行评估, 以确定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同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术前原因, 如皮肤清洁度差, 存在皮肤划伤的现象, 患者在实行手术前阴道擦洗不干净、剖宫产导致的羊水污染等。术中原因, 如手术过程中对于皮肤及器械的消毒不彻底, 无菌操作不当, 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术中不注意切口保护等。术后原因, 如切口缝合不当, 止血不彻底导致切口内形成血肿、缝合线不吸收、缝合留有死腔等。

护理措施:首先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评估, 对陪护人员实行严格控制, 以减少污染。对于病房内, 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 床单、被罩等用浸有消毒液的毛巾进行擦拭处理。当患者出院后, 要对其用过的床单、被褥等实行终末消毒, 病房内要定时通风, 以减少污染[2]。对于患者的切口要实行每天检查, 注意是否有渗出液, 同时对渗出液的气味、颜色等进行观察, 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指导患者在用力时注意保护切口, 去坐位或者是半卧位有利于切口的愈合。此外, 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确保机体免疫力的提升, 从而加速切口愈合。如果发现患者的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或者裂开的情况, 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 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安慰和鼓励患者, 以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机体抵抗力, 从而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3]。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 切口愈合。

3 讨论

妇产科腹部的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包含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无论是术前、术中还是术后, 都有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或裂开的因素, 因此, 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 增强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非常重要。对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切口的良好愈合, 实现其病情的改善。但在切口感染后进行护理不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难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4]。因此, 医院应当加强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个方面的预防性护理, 在手术前避免患者与感染源接触, 对于手术切口要清洗干净,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切口要严格消毒, 同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切口缝合, 在手术后要加强患者的切口护理, 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切口, 以有效促进切口的愈合, 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 实现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也有效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 确保患者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减轻。

参考文献

[1]朱吉红, 张广亮.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41 (28) :65-66.

[2]陈怡欢, 吴素芳, 黄奕冰.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 2010, 25 (1) :45-46.

[3]孟玉华, 门宏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78 (7) :87-88.

愈合不良原因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并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 年龄23~65岁, 平均35岁。其中剖宫产42例, 子宫全切术14例, 卵巢肿瘤切除术4例, 切口长5~13cm, 平均8cm。所有的患者均在拆线后3~7d内发生切口红肿或切口有血性分泌物流出。

1.2 临床表现

所有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切口红肿并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温度升高, 少部分患者切口压后可见脓性分泌物。

1.3 分析方法

查阅大量的有关切口愈合不良的文献, 将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有关因素罗列, 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临床经验进行补充, 逐一对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相关的原因, 提出防治对策。

2 结果

2.1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类型。切口感染20 (4) 例, 脂肪液化32例, 腹内压增加8例。

2.2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导致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术后剧咳、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等, 具体分布如表1。

3 讨论

无论何种手术对于机体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损失, 特别是手术范围大, 出血量多, 手术时间长, 手术暴露多的手术,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一旦发生并发症, 将影响切口的愈合, 发生愈合不良现象, 给患者的康复带去不利影响。

3.1 导致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

从本组研究中发现, 切口愈合不良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感染、脂肪液化, 而相关的原因主要有术后剧咳、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等。无论何种不良因素, 若不做好防治, 都将是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 (1) 感染。虽然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多样, 但总结起来主要分为感染引发的伤口裂开和非感染性切口裂开。其中感染是引起切口愈合不良的一大因素, 主要取决于细菌污染切口程度及患者的抵抗力, 常见的感染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及厌氧菌。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有大量的细菌, 正常情况下, 子宫下段为无菌环境, 但当分娩时, 由于子宫收缩的加强, 原本寄生于下生殖道的细菌上行, 尤其对于进行剖宫产术前合并胎膜早破者, 可因多次进行阴道检查增加感染机会, 从而导致术后感染[2]。同时, 手术操作的无菌的严格性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 比如手术室空气不洁、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增加感染的几率。此外, 术毕切口缝合的不恰当导致切口血肿、脂肪坏死等均给细菌提供了滋生的场所, 从而引发感染。除此之外, 术后剧咳、营养不良等也是导致感染不可忽视的因素。 (2) 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脂肪液化, 创口愈合不良, 容易继发感染。从众多的病例中可以看出, 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多发生于皮下脂肪层肥厚患者[3]。有研究表明, 皮下脂肪超过3cm以上的患者, 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于皮下脂肪3cm的患者。缝合技术得当与否也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关键因素, 如腹壁各层对合不严密, 局部形成无效腔, 易致切口感染或裂开;针距过疏或过密以及打线结也是影响愈合的关键因素, 缝合和打线结过密影响切口局部血运, 进而影响愈合。过疏在切口张力相同的情况下, 单针缝线承受的张力较大, 容易切割筋膜。

3.2 防治措施

(1) 患者方面。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 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如可输入人体白蛋白、血浆、红细胞等, 从而提高手术的耐受力, 预防术后感染。手术后根据患者进食要求, 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易消化、少刺激的饮食,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肥胖患者, 密切关注其切口情况, 观察有无渗液及切口周围皮肤, 若有渗液流出, 应及时清理, 并进行消毒, 更换敷料, 同时可做细菌培养,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预防感染。对于已发生感染且渗液多的患者, 应及时给予充分引流, 尽早排出渗液, 以改善感染。 (2) 医务人员方面。无菌操作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有资料表明, 洗手率提高10%感染率下降35%[4],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原则。同时器械护士必须认真、仔细对手术相关器械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 手术室内的空气也应进行消毒, 维持好空气的净化度, 从源头降低细菌的侵入, 从而达到降低感染的目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 切口缝合不良也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原因, 因此术者熟练掌握缝合技能是提高切口愈合率的关键[5]。笔者认为缝合皮下脂肪层时, 缝针可稍缝到少许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的腱鞘层, 如此可避免皮下脂肪层和腱鞘层前鞘之间出现“死腔”, 同时过于肥胖的患者可考虑在脂肪层进行2层缝合, 对脂肪组织厚度达5cm以上的剖宫产者, 可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原因,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60例患者, 分析切口愈合不良原因, 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感染、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等;主要预防措施有充分引流、合理给予抗生素、加强营养、操作时控制好力度等。结论 导致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诸多, 临床应结合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 以降低愈合不良率。

关键词: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2.

[2]李开宗.腹部手术切口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54-58.

[3]王海平.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10例原因及诊治体会[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10, 8 (5) :29-30.

[4]陈怡欢, 吴素芳.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 2010, 16 (1) :45-47.

愈合不良原因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普外科收治住院患者120例(165处伤口),其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40~82岁,中位年龄61岁;病程0.5~2.5年。入选标准:(1)血管相关性疾病所致的下肢各型溃疡伤口;(2)腹部切口感染>4周未愈合者;(3)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下肢外伤性慢性伤口感染。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其中糖尿病足31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30例,外伤合并感染4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7例,腹部切口感染2例。其中慢性伤口合并感染61处,慢性伤口面积30cm×5cm~10cm×10cm,伤口深度1.2~3.1cm;伴有潜行伤口17处,均为经久不愈的慢性伤口创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性别、年龄、病因、病变范围、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全身情况评估:

2组均予相同的全身治疗及护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即时换药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其余入选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增强患者抵抗力,并为伤口早期愈合提供营养支持。据溃疡面渗出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给药,并加强营养护理与心理护理,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1.2.2 伤口换药

1.2.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换药法:即局部创面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清洗,清除坏死组织,防止厌氧菌生长,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药2次,7d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如为糖尿病患者局部给予胰岛素8U+庆大霉素8U×2支,每天换药1~2次。另外,在清除坏死组织的基础上,可应用0.25%碘伏纱条或生理盐水纱条覆盖创面,伴有潜行或坑道的伤口给予0.25%碘伏纱条填塞,外盖无菌纱布;红色新鲜肉芽予0.25%碘伏消毒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外盖无菌纱布,每天换药1次。

1.2.2.2 观察组:

运用湿性愈合疗法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首次换药均采用0.25%碘伏进行彻底的创面消毒,再用0.9%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创面,对外口小而深的潜行伤口,用去除针头的输液头皮针管连接注射器进行冲洗,对肉眼可见的坏死组织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锐器清创后用0.9%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创面,再用无菌纺纱吸干伤口。据创面渗出情况及有无感染,选用各型敷料,对感染渗液较多但无骨骼肌腱暴露的伤口选用优拓或优洁敷料,外用无菌纺纱覆盖,每天1次,连用3d,优拓或优洁能快速有效吸收渗出液、细菌及坏死组织,达到清创的目的。伤口渗液较少至中量、创口基底肉芽变红色时,可改用优赛敷料,并据渗液的量确定换药频次。对黑色干痂伤口,可使用锐器在干痂上画“#”字,再使用自黏性硅胶片填充伤口,外盖盐水纱布,以透明敷料封闭,自溶清创。对骨外露及肌腱外露的伤口,选用水胶体敷料。对可疑感染性伤口,均做伤口细菌培养,确切感染时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新生肉芽组织全部长出,创面完全愈合;显效:创面明显缩小、干燥、红润,新生肉芽组织大部分长出,无炎性渗出液;有效:创面缩小,部分创面干燥、红润、新生肉芽组织部分长出,炎性渗出液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有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19世纪,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原则,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干性愈合也是传统伤口处理方法: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另外,传统敷料的缺点有:伤口表面严重脱水,吸收能力有限,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时出血疼痛;细菌易穿透,易残留碎屑,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伤口愈合时间长。因此,湿性愈合实践是伤口愈合领域的一次革命。20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一代保湿性水胶体;20世纪九十年代,材料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适应伤口愈合敷料不同阶段特点、有不同作用的多种敷料,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量超过了传统的干性敷料。现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保湿敷料能加速伤口愈合和促进组织生长,使上皮生长速度提高一倍。因湿性环境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痂皮形成,不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更换无痛,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减少更换次数,缓解创面疼痛,减少瘢痕形成。由此产生了湿性愈合理论,既保持伤口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又利于清创,还能帮助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细胞在湿润环境下移行速度也加快,更利于伤口的愈合[2]。我科通过应用新型敷料换药,有效的渗液管理维持了伤口的湿度平衡,伤口局部的低氧状态也加速了新鲜肉芽的形成,促进了伤口的愈合,故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湿性创面愈合优于传统换药方式。损伤及各种原因导致创面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坏死,致溃疡经久不愈,而保湿敷料的四大机理为:脂质保护屏障;增加皮肤营养,有效保湿;加快修复增强抵抗力;显著改善微循环[3]。所以,对于愈合不良伤口的局部处理应在医疗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对于血管相关性疾病慢性伤口患者,如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通过穿循环减压袜及激光手术以去除静脉淤积而导致皮肤局部营养障碍;对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扩血管或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局部换药处理,以有效改善下肢局部血供、促进慢性伤口愈合;对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伤口患者,进行专业的药物或加压物理治疗,恢复有效的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利于慢性伤口愈合;对脂肪液化的伤口,指导患者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感染较重的伤口据药敏结果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总之,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湿性愈合疗法及新型敷料的临床应用,能显著缩短愈合不良伤口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频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另外,湿性环境不会形成伤口干痂,避免再次换药时机械性损伤而减轻换药过程的痛苦,使患者感觉舒适,使用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又有效节省护士巡视时间,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降低护理风险和整体费用,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金兰,郭晓红,林春华.新型敷料应用于慢性伤口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10-111.

[2]於丽红,张松筠,杨俊花,等.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95-1196.

愈合不良原因 第10篇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伤口湿性敷料,手术伤口,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术后伤口愈合不佳患者178例, 患者自愿, 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为腹部Ⅱ类切口, 知晓试验过程, 并遵照整个试验要求。排除标准:精神疾患, DM者, 营养状况不佳者, 对试验材料过敏者, 存在切口四周皮肤病者, 妊娠女性, 腹部存在瘘道或瘘管者与近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者。现依照就诊顺序,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88例, 观察组男34例, 女56例, 年龄20.28~85.79岁, 平均46.00岁。对照组男42例, 女46例, 年龄20.58~79.41岁, 平均46.9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方式:在伤口四周皮肤消毒, 使用蘸有过氧化氢的溶液、生理盐水和碘伏溶液的棉球清洗创面, 对坏死部位做清创处理, 后使用绍兴好士德医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纱布填塞创面, 并用纱布覆盖住创口, 结合患者渗液情况, 每天安排换药1~3次。观察组使用北京鼎瀚恒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伤口敷料对患者换药。对创面四周消毒后, 使用盐水冲洗创面, 如果患者的伤口为小间隙型, 使用导管, 生理盐水, 与注射器反复冲洗, 后填充创口。祛除腐烂组织, 结合渗液情况, 2~3 d换药1次, 等到坏死组织完全和健康组织分离后, 分界清除坏死组织, 创面新鲜后, 使用湿性敷料覆盖在伤口上, 2~3 d换药1次, 等待渗液减少时使用溃疡贴覆盖, 直至肉芽与皮肤接近。后使用溃疡贴对创面加以覆盖。

观察标准:对患者6 d后炎性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将炎性反应的红、肿、热、渗液为观察指标[1], 分为无 (0分) 、轻 (1分) 、中 (2分) 和重 (3分) 4个级别。各项目算数加和总分评作为最终炎性反应评价分值。 (1) 甲级愈合:炎性评分0~4分;愈合优良, 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 乙级愈合:炎性评分5~8分;愈合欠佳, 愈合处有炎性反应, 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 丙级愈合:炎性评分9~12分。切口化脓, 需切开引流除了甲级愈合外, 其余连个级别视为“未愈合”。观察患者6 d后甲级愈合情况。同时对比患者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本试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 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计算, 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方式计算, P<0.0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6 d后甲级愈合情况:对照组甲级愈合率44.44%, 观察组5.68%, 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详情:在治疗期间内, 两组患者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

讨论

传统换药方式存在的不足:在手术之后敷料, 除了基本功能之外, 也应具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效果, 既往伤口换药方式主要基于干性愈合理论, 在完成手术之后, 患者需多次换药, 需要保证创面干燥, 一般利用医用纱布对伤口加以覆盖。这种换药方式存在较多不尽人意之处, 详细: (1) 传统吸收渗液较少, 如未能在第一时间更换新的纱布, 则会对患者衣物以及被褥造成污染, 提升二次感染率。 (2) 纱布纤维容易掉落, 对于伤口来讲, 无疑是一个异物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伤口愈合。 (3) 创面在生长肉芽的时候, 肉芽容易钻入网眼内, 在对患者换药的时候可能引疼痛, 揭开纱布会对手术创口造成撕裂伤, 令新生组织受损。 (4) 传统方式换药量极大。 (5) 医用纱布会黏附在创口表面, 进而造成伤口粘连与过分干燥, 徒增患者换药时苦楚。 (6) 新生肉芽组织对于双氧水以及碘伏敏感性较强, 过分使用不利于伤口愈合。

细菌纤维素伤口敷料作用在手术创面的相关优势: (1) 方便坏死组织溶解:在一定湿度的条件下, 坏死组织在渗出液水合作用下, 分解出纤溶酶和其他蛋白溶解酶, 上述蛋白水解酶分解坏死组织, 进而起到清创作用, 对于无法使用手术实施清创者或者在完成清创术后残留过多坏死组织者, 细菌纤维素伤口敷料可发挥出自溶清创的效果, 进而加速伤口愈合。 (2) 保证创面局部微循环低氧水平:在湿性敷料覆盖下, 创面可形成湿性低氧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 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生长, 同时也会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更多种类生长因子, 加快上皮组织和血管形成, 促进创面愈合。 (3) 减少创面感染率:相关报道证实, 使用封闭性湿敷料覆盖伤口的综合感染率2.4%, 医用纱布敷料感染率7.8%。 (4) 方便细胞分裂和增殖, 加速活性物质释放:酶活性的发挥与细胞增殖分化离不开水, 在湿性环境下, 可全面保证酶和细胞的活性, 方便创面愈合。 (5) 预防新生肉芽组织受到二次机械性损伤:伤口局部的湿润性增加, 可全面防止手术创面渗出液蒸发形成结节, 敷料因此不会和新生肉芽组织发生粘连,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因频繁更换敷料而在成的新生肉芽二次受损, 方便创面愈合。

本次试验相关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 对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 使用细菌纤维素伤口敷料加以治疗, 临床效果好, 愈合时间短, 经济性强, 安全性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体会 第11篇

关键词:会阴侧切,清创缝合,期待疗法

会阴侧切缝合术为产科常用手术, 其感染率为1%, 为减轻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我院2003年6月开始对部分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产妇采取了期待疗法和定期家访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

我院2003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施行会阴侧切术阴道分娩的产妇为2462例, 年龄18~42岁;初产妇2402例, 占97.6%;经产妇2.4%。根据切口愈合的分级标准, 甲级愈合2443例, 占99.23%;19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 (包括切口感染10例, 占0.41%, 切口裂开9例, 占0.36%) 占0.77%。

1.1 10例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

原有阴道炎症 (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和真菌性阴道炎) 4例, 占21.05%;胎膜早破2例, 占10.53%;妊高症1例, 占5.26%;中度贫血1例, 占5.26%;产后出血1例, 占5.26%;复杂裂伤1例, 占5.26%。

1.2 9例会阴切口裂开原因

本组中4例 (21.05%) 切口渗血的产妇在产后4d拆线时切口全层裂开, 切口上有暗红色小血块。2例 (10.53%) 行皮内缝合的产妇在产后12h蹲位清洗会阴时发生缝线断裂至切口全层裂开。2例 (10.53%) 行深浅“8”字缝合的产妇在产后72h拆线后因便秘用力至切口全层裂开, 产妇感觉剧痛伴切口流鲜血。2例 (10.53%) 切口对合不良的产妇拆线后皮肤、皮下组织轻度错位, 浅层裂开伤口呈舟状。

2 方法

2.1 清创后二次缝合

会阴切口全层裂开的7例产妇, 给予会阴切口局部灭滴灵溶液沙条换药, 1次/d, 经过3~7d后渗出物明显减少, 急性炎症消退, 送回产房清创缝合, 在严密消毒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 去除切口表面的污秽组织及0.5cm的皮肤、皮下组织, 采用传统缝合法再次缝合, 皮肤1号丝线间断缝合, 7例在术后5d拆线, 均甲级愈合出院。

2.2 期待疗法

会阴部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在愈合的能力, 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切口局部处理。

10例会阴侧切口感染, 2例会阴切口浅层呈舟状裂开者给予清创后经抗炎和局部换药治疗后, 度过急性期后出院。出院时患者带回消毒棉签, 小沙条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消毒会阴切口, 每2~3d家访由医务人员给予术口免费换药。宣传保健知识, 说明引起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并使产妇真正理解, 嘱产妇保持心情舒, 注意营养和休息, 强调合理营养和足够睡眠对切口愈合的重要性。教会产妇自我护理的方法, 侧切术后取侧卧位、勤换卫生纸或护垫, 强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的重要性。12例产妇在产后10~30d切口完全愈合。

3 讨论

3.1 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传

产前患有阴道炎、外阴炎者要及时诊治, 对于妊娠合并贫血、妊高征、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孕妇要引起重视, 预防感染、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讲解分娩知识, 第二产程正确指导产妇, 医患配合, 避免严重的会阴裂伤, 延长缝合时间, 增加感染机会。教会产妇观察伤口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3.2 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操作水平

对于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产钳术、胎头吸引术, 会阴体高度水肿或有坚硬瘢痕、巨大儿、早产儿等明确指征的产妇实施会阴切开术, 一般不轻易行会阴切开术, 会阴切开术后并发症多, 会阴疼痛时间长。加强对低年资助产士操作技术的考核和培训, 缝合时彻底止血, 严格恢复解剖结构, 严格无菌操作。对会阴重度裂伤的产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定期请医师传授专科知识。

3.3 产后护理

重视产后会阴护理, 尤其是患有贫血、妊高征、产后出血或复杂裂伤缝合时间较长的产妇, 要加强营养, 广谱抗生治疗, 会阴护理2次/d, 产后要进适量蔬菜、水果等。避免便秘, 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者及时用开塞露或灌肠, 避免用力造成切口裂开。

3.4 定期家访

由于现时医患关系紧张, 对医务人员的期望过高, 对于切口愈合不良, 产妇及家属很难接受, 产生抵触情绪或过激言行, 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 生活上带来不便, 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切口度过急性期的产妇, 主要是切口的局部护理, 可以在家庭中完成此次护理配合定期家访换药, 局部理疗, 产妇及家属可以接受, 减少医患矛盾,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复恩兰, 刘颖玲.对会阴切开术预防盆底损伤的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8, 23 (6) :373-374.

上一篇: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摭谈下一篇:机电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