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现象范文

2024-06-29

歧视现象范文(精选12篇)

歧视现象 第1篇

关键词:英语谚语,性别歧视,产生根源,发展和变化

一、引言

英国作家佩恩曾指出:“民族之智慧在其谚语”。谚语是一个民族经验与智慧的概括与总结, 其内容精辟, 寓意深邃, 具有广泛的感染力, 从中能折射出整个民族所特有的地理、历史、社会观念、生活哲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 男尊女卑的思想古来有之, 人类文化中包含着这种观念, 自然就会体现在谚语中, 也就形成了谚语中的性别歧视。丹麦著名的语言学家叶斯柏森 (Jespersen) 早在1923年出版的《英语的发展和结构》一书中就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英语谚语作为英语语言的精华, 也就反映出英语语言男性化这一特点。

二、性别歧视在英语谚语中的具体表现

英语中涉及女性的谚语很多, 但内容大多体现了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家庭从属地位、性格弱点及传统意义上对女性的要求。下面就从这三个角度分别举例予以说明。

1. 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

长期的社会生活使得人们对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持有不平等的看法, 女人的地位远在男人之下。如:Man, woman and devil are three degrees of comparison. (男人、女人和魔鬼, 三个等级分贵贱。) A woman, a dog and a walnut tree, the more you beat them, the better they’ll be. (拳脚之下出好妻, 棍棒之下有义犬, 胡桃敲打多结果。) 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 (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 这些具有浓厚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英语谚语充分体现了女性受歧视、受欺凌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 反映出“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以及人们的社会价值观。

2. 性格弱点

英语谚语常常把女性描绘成软弱、多变、饶舌、缺乏智慧与判断力, 甚至搬弄是非的恶毒之人, 因而英文单词women也有了“脆弱、反复无常、爱慕虚荣、爱说闲话、恶毒、无知”等贬低女性的内涵意义。如《哈姆雷特》中经典台词: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脆弱啊, 你的名字是女人。) 又如, Women are wavering as the wind. (女人心思犹如风之多变。) Many women, many words;many geese, many turds. (鹅的屎多, 女人的话多。) Women are the devil’s nets. (女人是万恶之源。) 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 (女人头发长, 见识短。)

显然, 这些英语谚语刻意突出女性的性格弱点, 含有强烈的歧视与贬低之义。按理说男人和女人在性格方面, 不能一概而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却出现了以上的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文化中, 若男性琐碎话多、优柔寡断, 人们也会用“娘”“婆婆妈妈”等女性指称来形容, 可见汉语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3. 传统要求

在男性占主导、女性受支配的社会中, 男子高高在上, 女子则处于被观赏和被品位的地位。传统意义上对女性的要求, 很多英语谚语都有所体现, 如Silence is the best ornament of a woman. (女子文静, 不须治容。) A good wife and health are a man’s best wealth. (贤妻与健康是丈夫最佳财富。) 不难看出, 传统意义要求女人不仅要品貌兼备、贤良淑德, 满足男性的欲望, 更要维护男性的权威地位。

三、英语谚语中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 能够折射出人们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真实地反映在英语谚语中, 但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并不在语言本身, 而是由历史因素、文化意识、社会角色与地位、圣人的言词等多方面共同导致的。

1. 历史因素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性别歧视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早在人类社会初期, 男女生来平等。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女性居统治地位, 在物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为其受到社会尊重奠定了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 男性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 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减弱, 母系氏族制最终被父系氏族制取代, 从此男人成了社会的主宰, 反居统治地位;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退化为生殖工具, 进而变成歧视的对象。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 “母权制的被推翻……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 而妻子则被贬低, 被奴役, 变成丈夫的奴隶, 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在家庭中, 丈夫是资产者, 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

2. 文化意识影响 (宗教思想)

英语文化中男优女劣、男尊女卑的意识在英语谚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文化中, 《圣经》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固定了人们“精神法典”的同时, 也灌输了性别歧视的观念。《旧约?创世纪》中描述说, 上帝首先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 怕他寂寞, 才用其一根肋骨做了女人夏娃, 这就意味着女人天生是男人的附属。而且, 夏娃违反上帝禁令, 偷吃禁果, 使人类陷入苦难, 自此女性便成了一切罪恶的根源。《圣经》的故事揭示了千百年来潜藏在西方人心中的顽固偏见。英文中阴性代词“she”中的字母“s”象征着伊甸园中的蛇, 加在阳性代词“he”前就构成了“she”, 且female和woman都是直接在male和man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由此可见, 宗教文化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女性次于男性的观念。

3. 社会角色与地位

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有限的权力也是导致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之一。千百年来, 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传统角色:男主外, 占主导地位, 代表权利掌控一切;女主内, 居从属地位, 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Layoff曾在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一书中评论道:“最终结果是妇女被剥夺了拥有权力的资格, 理由是妇女在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表现出她们没有掌握权力的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由于社会的影响, 妇女也意味着她们的智力或受教育程度不如男性, 该受到如此对待。”

4. 圣人思想和言词影响

除宗教、历史等因素外, 圣人的思想和言词也对性别歧视的产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圣人们备受推崇的权威和地位使其言论拥有了一股无形而强大的控制力, 支配着人们的观念。

柏拉图曾说:“女人、奴隶和下等人都不应该为高等人所模仿, 懦弱的或者不义的人, 在来生要变成女人。”亚里士多德也表示, “女人是一种自然的残缺, 正常的人类胚胎在正常条件下都发育成男人, 只有那些遭受病理或其他因素侵袭而残缺不全的胚胎, 最后才变成女人。”毕达哥拉斯则认为:“世上善的法则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 而恶的法则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这些言词都明显地表达了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 但却因是圣人的言词而在人们之间广泛传播。因此, 圣人们的思想和言词也是促使性别歧视语出现的渊源之一。

四、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的发展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女权运动在西方再度兴起, 整个英语世界展开了一场消除性别歧视的文字改革运动, 对英语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概括起来,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避免阳性代词的泛指现象, 用he/she, him/her, his/her代替he, him, his;或用第三人称复数形式they, them, their来代替;或使用不定代词someone, one, each等。二是创造中性化新词代替原来的阳性名词, 如用spokesperson代替spokesman, chairperson取代chairman, humankind代替mankind等, 以此来体现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三是采用阳性名词对应的阴性名词, 比如businesswoman-businessman, policewoman-policeman, postwoman-postman等。四是女性称谓上的变化。如今Ms已广泛用于称呼成年女性, 与Mr相对应, 既可表示Miss, 也可表示Mrs, 而不显示当事人的婚姻状况。

女权运动多年的努力使得女性的地位迅速崛起, 新词、新拼写、新意义的运用也为女性寻求了一片新的话语空间。当然, 一些女权运动的过激分子也有矫枉过正之嫌, 例如把history改成hertory, 这也很难为社会所接受。

五、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蔑视和偏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推动, 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已在改变, 一些旧时歧视和侮辱性的谚语正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坚信在彻底消除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 实现男女平等之后,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内容也必将消失。

参考文献

[1]Jespersen, O.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New York:Norton, 1923.

[2]Lakoff, 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Row, 1975.8-10.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51-53.

[4]杨永林.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2) :39-43.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第2篇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语言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形式之一.英语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主要包括:称谓形式中的歧视;词汇的不对称性;语义所指方面隐含的贬义色彩;男性词的`泛指现象;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他方面.这种性别歧视现象有着深刻的形成原因,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正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消除或改变这种现象.

作 者:苏子恒 SU Zi-heng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学校,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年,卷(期):10(2)分类号:H31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表现形式 原因

教育歧视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第3篇

关键词 教育歧视 教育本质 教育价值取向 教师伦理

所谓教育歧视,指教师凭借制度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语言、动作、情感上的排斥、蔑视或者无视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精神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教育歧视的主体是指发出教育歧视行为的相应责任承担者。在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歧视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于光远指出:“整个教育工作搞好搞坏的责任是在教育者身上。”教师问题成为“教育的根本症结所在”。教育歧视的客体是受教育者,即学生。由于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被动性和受教性。“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形成一种权威效应,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哪怕受到伤害,做了牺牲品,都无力反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自我身份的心理认同上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凌驾于道德准则之上,并盲目放大职业身份职责,而由此造成一起又一起教育歧视事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准确的自我心理定位是教师实行教育歧视的内因,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歧视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一、教育歧视的类型

对于学生来说,教育者具有天然的权威性,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情感反应对学生的情感感受有着巨大的影响。学生也需要从教育者的情感付出中得到认同,积累情感资本,并因此而自愿自觉地遵循教育意志。当获得积极情感时,学生的情感得到肯定与鼓励,激发积极的行为与意志;相反,当教育者传递给他的是负性情感,是教育歧视时,学生就会感觉情感受到伤害,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教育歧视按照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语言歧视

语言歧视是教育者使用谩骂嘲笑、讥讽挖苦、威胁警告、批判贬低等侮辱性语言批评或评价学生,致使学生受到人格和心灵伤害的话语行为。语言歧视是一种用特定的声音符号发出的歧视,是语言的“异化”,它向人传递一种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久而久之会在人的内心产生很强的负向能量,造成对方的退缩、压抑、消沉、自卑、懦弱、孤僻,甚至会使人们产生暴戾和暴力行为。

2.观念歧视

观念歧视是教育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学生的无形的歧视。这种歧视表现为对学生的身份、地域、家庭背景、身体素质、成绩、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等的歧视。教育者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学生被歪曲、刻板化,隐含在教育者观念中的偏见和歧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教育者几乎不会进行审视和反思。

3.动作歧视

动作歧视是教育者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所传递的含义对学生进行的歧视。比如教育者斜眼看人、翻白眼、蹙额、手叉腰、干笑、鼻子发出“哼”的声音、愤怒冷漠的表情,其实是在传达一种无声的歧视信息,是教育者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看不起人的一种表现。

4.漠视歧视

漠视歧视是由于教育者的冷漠、不关心造成的歧视。教育者对学生采取冷漠疏远、置之不理、视若无物、不理不睬等行为,将一些在学业和纪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有过错”的学生当做“透明人”,不关心他们的喜怒忧乐,对他们的进步视若无睹,甚至对他们的正当要求也置之不理,使一些学生长期被边缘化,不能融入班集体,备受冷落。这种歧视的错误不是教育者做了什么,而恰恰在于“他什么也没做”。实施漠视歧视的教育者既没有错误的言辞,也没有错误的行为,但正是这种不作为恰恰对学生造成了伤害。

二、教育歧视是对教育的本质属性的背离

“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教育“通过合作开发受指导的人的思想把被指引的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上。教育是引导性的活动,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改善思维品质、获取知识、丰富思想。教育的引导性是建立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以促进所有学生成“人”发展的。只有对学生的行为及心灵进行了恰当的引导,才是合教育性的。而教育歧视把违规的学生仅仅当作错误行为的载体,只看到行为的违规性,拒绝承认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实质上背离了教育引导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有些教师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教育歧视是为了警戒、威慑违规学生及潜在的效仿者,以使他们改过迁善。不可否认,教育歧视具有警示和威慑的功能,但这只是歧视的一种派生功能。实际上,如果把威慑违规学生及其他学生看成是教育歧视的首要目的,那么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即教育歧视的有效性是以牺牲犯错学生的权益为代价的。教师如果想以教育歧视来威慑其他学生,那么教育歧视就变成了一种工具,教师就有可能随意滥用歧视。因此,教育歧视的首要目的不是出于对违规学生的改过迁善,而是把对违规学生的歧视带来的惩罚当作一种工具,去达到与违规学生不相干的其他目的。具体来讲,教育歧视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背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歧视拒绝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承认要求教育者从事实上认可学生发展的本性和潜在的发展胚芽,认识到学生对引导的需要。教育歧视却拒绝承认学生,教育者习惯于以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或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其蕴含的评价更像是一种语言、一种标记、一种犯有过失的人的标签。它使得学生无法通过教育者对自己的承认而意识到并认同自己的品质和能力,难以形成自己的精神特殊性和自主独立性,更难获得自信,无法顺利实现精神成长。比如将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界定为“坏学生”,否定了这样一批有着“超现实行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分和才能。其实,这是教育者对学生的误读,教育者不愿意或者不能认识到学生本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完全按照教育者心目中所认可的标准去评价和塑造学生,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

2.教育歧视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与学的关系既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然而,教育歧视却是对学生人格的蔑视和不尊重。教育者在身份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强势,教育歧视中,教育者实际上是在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是在用一种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无形中造成师生间上对下、压制与被压制、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是负面的、消极的信息和评价,这些信息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自信心、自尊心无法形成,个性无从建构,习惯于自我否定,甚至自觉寻求依附与放弃。在充斥着歧视的教育生活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践踏,人格尊严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

3.教育歧视是对学生人性的压制

在教育歧视中,求同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意识的驱动使公正与正义的体验被个体超我的因素压抑在各自的意识深处,进而为不公正的教育歧视存在提供了合理性的观念基础。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实际上是充当了教育活动中的压迫者,而学生则成了被压迫者。并且,学生作为一个被压迫者常常还会习惯于教育者的这种压制。“被压迫者习惯了他们所处的统治结构,并且已经变得顺从这种结构,只要他们觉得不能去冒需要冒的风险,他们便会停止争取自由的斗争。”在传统社会的师生交往活动中,学生行为表现更多的是忍耐和服从。

三、教育歧视的危害反思

马卡连柯说:“错误地运用腔调、语言、动作、表情等,会让学生产生压迫感、自卑感,甚至成为‘一滴毒药,深深毒害学生的心灵。”教育歧视正是这一滴毒药,深深伤害着学生。

1.教育歧视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在教育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外界实施的歧视抵御能力差,教育歧视的长久存在势必造成他们内心的恐慌,害怕学校、害怕老师、害怕同学,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严重的教育歧视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疑病症、焦虑症、抑郁症、社交和场所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有的则造成学生性格的变化,甚至因长久的压抑而无法承受。有时教育歧视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终生。

2.教育歧视会造成教育资源享用的不平等

在现实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是用某种标准来判断是否赋予学生以承认,教育者有可能仅仅承认那些符合自己特殊期待的学生,而排斥其他学生;教育者还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赋予学生以承认,那些分数低的所谓的差生可能会得不到认可,遭到蔑视,从而遭受严重的打击。即使获得了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被歧视的学生失去了更多课堂回答问题的机会、失去了更多锻炼能力的机会、失去了更多从教育者那里获取知识的机会、失去了更多评优评奖的机会……说到底就是失去了更多教育资源享有的机会。

3.教育歧视将造成等级歧视,引发新的歧视

教育者对某个学生的评价与态度常常是同伴群体对其评价与态度的依据与效仿对象。教师的歧视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学生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不自觉效仿。当教育者表现出对某个学生的歧视的时候,其他同学也会嘲笑、取笑这个学生,甚至讨厌他,对学生造成更深一层的偏见和歧视。因此,遭受教育歧视的学生,不仅要承受教育者的否定性评价和不公正待遇,还要承受来自同伴群体的讥笑、嘲讽,承受双重的心灵伤害。当然,每个学生都期望老师的关注和承认,也有可能因为老师表现的过于喜欢某个学生,而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或猜疑,反而也会引起同学对他的疏离和讨厌,造成另一种歧视。如此一来,得不到承认的同学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损害身心的发展。

4.严重的教育歧视会导致校园暴力事件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教师的言语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歧视让学生无形之中感受到巨大的精神与心理的压力,会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长此以往,学生压力无法排解,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进而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教师的歧视行为可能无意中促成了校园暴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渴望得到一种公平的待遇。面对被歧视的事实,要么是被迫屈从,要么是奋起抗争。被迫屈从则导致奴性人格的形成,容易自轻自贱,不利于弱势处境的改善;奋起抗争则容易演化成校园暴力行为。因为“有了压迫的现实便有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对立。”“受压迫越深,反压迫的意识就越强烈。”[8]校园暴力行为很可能就是长期的教育歧视状态压抑之下的被扭曲心理的畸形宣泄。

四、教育歧视蔓延的成因探讨

“只有当行动与反思不分离的时候,行动才是人类的行动。反思对于行动是必不可少的。”反思教育歧视蔓延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消解教育歧视,促进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

1.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狭隘的“听话论”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历来存在教育社会本位论和教育个人本位论两种观点。所谓教育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张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教育的一切方面全部纳入国家需求的轨道,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社会价值也被称为教育的工具价值。教育个人本位论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旨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种教育价值被称为“教育的内在价值”、“本体价值”。社会普遍遵从个人对组织的无条件服从,相应地教育的本体价值被掩盖,教育的引导功能丧失,教育越来越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沦为“失掉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受社会本体论的影响,教育者也打着“为社会服务”的旗帜,扮演起了对学生模塑、驯服的角色。当学生不听从教导时,就采用羞辱、嘲笑等最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

2.教师职业素养的偏废:失却的教育善行

第一,教育者对职业尊严的迷恋与维护。在教师身上有一种“师道尊严”的观念,使教师俨然成了一个领导者。这种师生交往范式,在传统社会尤为突出,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当教师的尊严遭到刺激或挑战的时候,就会引发教育歧视行为。“在权威主义的道德中,只有一种不服从的罪……事实上我们的教育系统和我们的全部价值系统的潜在判决是:不服从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教育者以主宰性地位支配着学生的言行,强制学生接受教育影响,扭曲和异化了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导致教育歧视的发生。

第二,教育者教育理论素养的欠缺,使其教育行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流向简单粗暴。教育理论素养即教育者对教育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与运用教育基本原理思考、解决教育问题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论敏感和自觉,善于接纳新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有效反思。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确定如何教得更好。而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把知识的传授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很少思考也绝少学习,他们以随随便便的态度混日子。”这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厌学、逃学的情绪,不恰当的教师行为加深了师生间交往的鸿沟,而滥用歧视的教师则将隔阂的师生关系推向无法修复的境地。

第三,教育者缺乏反思的自觉与能力,无法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致使其行为难以具有教育善性,导致教育歧视的发生。在长期的工作中,大多数教育者都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主要依凭经验和习惯从事教育活动。上课前,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教学计划,而不是选择合乎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上课中,他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旦面临突发、偶发事件,便惊慌失措,不能迅速地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流于简单粗暴的歧视行为;课程结束后,教师更多的是思考备课、上课之类的教学性活动;而辅导员则疲于应付学生的各种日常事务工作,很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恰当与否。如此一来,教育歧视在教育者缺乏反思意识的状态下成了教育习惯,教育歧视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被翻新升级,越来越隐蔽。

3.教育行为的偏离:持续存在的隐蔽性特点

教育歧视不像体罚、殴打等教育暴力那样显而易见、后果严重和明显。教育暴力属于显性伤害,其行为一旦发生,就会留下可以验证的伤痕,随之而来的是家长的询问、媒体的曝光、学校的惩戒等一系列问题,这将导致教师职业生涯的坎坷和终止。在前途利益的考虑下,现在的教师一般都不采用明显的体罚、殴打等暴力行为,而转变为较为隐蔽的教育歧视。教育歧视不会带来学生身体上、可供鉴定的伤害证明,它对学生的伤害不易调查、取证和监察,教师无需担心教育歧视导致自身利益的损害。教育歧视的隐蔽性赋予了其存在的自然合理性和超强生命力,使得教育歧视不仅得以存续而不断发展,而且形式趋向多样、手段趋于隐蔽、伤害趋于无形。教育歧视俨然成了合乎常理的事情,而乏人追究。

教育歧视行为无论对教师本身还是对学生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迫切要求社会各界行动起来,清醒的认识教育歧视带来的危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上扼制教育歧视的发生,从而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使我国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谢·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M].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杨旭东,蒋凯.教育危机新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0(5).

[6]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1.

[7] 郭凯,彭茜.教育歧视———现象检视与问题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2(2).

[8] 姜普敢.关于我国教育公平几个焦点问题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3(3).

[9]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

[11] 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之爱[M].王大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2] 苏君阳.公正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贾婀娜(1981-),女,山东泰安人,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基础部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如何减少县城初中教育歧视现象 第4篇

要想探究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首先要清楚教育歧视的内涵。那么, 教育中的哪些做法属于教育歧视呢?教育歧视和教育批评有着本质的不同, 教育批评是教师针对那些学习懈怠、品行有缺陷的学生采取的必要教育手段,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教育歧视是教育批评的不恰当使用。教育歧视也不同于教育上的体罚, 教育惩戒的过度就是教育体罚, 而教育歧视往往作用于那些经受教育体罚的学生身上。

一、造成县城初中教育歧视的原因

首先, 县城初中的学生来自的地方不同, 来自县城的学生从小见识多一点, 知识面广一点, 所以能博得教师的喜爱, 但是一些学生来自农村, 见识少, 害羞, 教师容易视而不见。一些教师因为素质较低, 看重学生的家庭背景。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县城学生, 教师就喜欢, 那些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农村学生, 教师就不喜欢, 态度相对冷淡, 在相同问题的处理上就会出现不平等。其次, 应试教育和成绩评价体系造成了教育价值的偏离, 形成教育歧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分数, 而不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成绩好就是好学生, 成绩差就是差学生, 教育的评价功能简单到以成绩论成败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 产生教育歧视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再次, 教育者的素质低下也是产生教育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的转型使得某些学校为了争得名校、名师的称号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提高教育成果, 完全不顾教育应因材施教的要求, 单纯地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学困生, 好学生就能够看见教师的微笑和表扬, 学困生只能看见教师的白眼和嘲讽。

二、如何改变县城初中教育歧视现象

1.应提高县城初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 培养自己幽默、豁达的心胸, 保持对学生宽容的心, 用爱来丰富自己的内心。教育本质上来说是爱的教育, 教师只有以爱心对待每个学生, 才能避免教育歧视, 也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 淡化权威意识, 增强服务意识, 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 做到尊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艺术来获取学生的信任、尊敬与爱戴。教师是学生的导师, 是学生的朋友, 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不仅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更有责任帮助学生丰富情感、健全心理、完善人格, 还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所以,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 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教书育人。

2.在教学中树立民主思想, 实现人人平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 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民主, 强调师生在教学中要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增进师生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桥梁, 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虽然这些学生往往会给教师惹事, 使得班级在评优中落后, 但是作为教师, 面对那些不配合、不听话的学生也应该平等民主。面对这类学生, 教师觉得屡教不改, 从而丧失教育的信心, 教育手段和方法就变得简单, 如让学生站在教室外, 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 要求学生转学等, 甚至面对这些学生, 教师表现出极度的失望, 从而由嘲讽慢慢变为置之不理。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教师的言行, 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影响。例如, 一个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没有提问自己,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 看不起自己, 从而和任课教师产生对立情绪, 他们往往在课堂上、课下故意给教师出难题, 造成教师的难堪, 这类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喜爱。这样师生关系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沟通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很难达到教育公平。

3.依法执教, 避免教育歧视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学生应接受平等的教育, 作为教师应遵循教育的法律法规, 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平等对待学生, 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低下, 其实也体现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 运用法律来约束教师, 减少教育歧视,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 每个学生也都会有自己发展的道路,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崔永元就曾经说过自己数学成绩很不好, 马云也经历了数次高考才有了大学丰富的生活。教师的嘲讽和打击会把一些学生的优点扼杀在萌芽状态, 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因此, 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第5篇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性别歧视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必然会在语言中折射出来.英语性别歧视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词汇的.使用上.本文从词汇结构、语义变化、词义大小、词汇搭配这四个方面对英语词汇中的“男尊女卑”现象进行探究和剖析.

作 者:王海英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外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1)分类号:H3关键词:性别歧视 英语词汇 构词 语义

国际体坛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国际体坛;性别歧视;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1.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593-03

在国际体坛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的歧视,是违反《世界人权宣言》的,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的,是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精神和要旨相悖的,性别歧视是“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辱已发展到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1]因此致力于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意义重大。

1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妇女发展作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妇女发展达成了多项协议,将妇女问题与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目前,妇女的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不容乐观,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妇女与体育"世界大会开幕式上所说的:“妇女在体育运动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女子同男子已经平等。事实上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在国际体坛中,由性别歧视造成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女性委员的数量要明显少于男性官员的数量,“截止到2006年2月,在国际奥委会中,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3.04%”[2]“2003年,在28个夏季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有2名女主席,而在7个冬季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没有女性担任主席职务”[3]“体育组织的主要领导、经理和管理人员、运动员的主教练等,女性的人数仍然很少"[4]“2006年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中,有9名女主席和14名女秘书长,分别占其总数的4.4%和6.9%。也与国际奥委会要求在2005 年达到20%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5]

另外,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女性在地位上要明显低于男性。这造成女性所能获得的体育资源就明显少于男性,致使女性参与体育决策不够,丧失了部分话语权。“国际体育组织决策层中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在决策层中担任的职务与男性相比差距极大,权力的核心部分几乎全部为男性所把持,女性难以出现在权力的最高层,在决策层的参与上同男性相比,处于明显的边缘位置。这表明妇女在决策层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和妇女在决策过程中的低程度参与。”[6]“妇女体育运动很难争取到像男子运动那样数量巨大的社会赞助;大众传媒对妇女体育宣传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过多的刻意吹捧某些妇女运动(意在表明他们给了妇女足够的权益)等。这一切都表明体育中性别平等还只是一种理想。”[7]

2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

2.1历史渊源“性别歧视”,指基于人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这个词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泛指一切歧视女性的态度和做法。当时的研究表明,一切被视为与男性有关的特点及事物都被看作是有价值的、规范的,而与女性有关的一切则被贬值,被认为是偏离常规的。这种对于男性及女性的不平等的社会认识,使性别歧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势力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延续。”[8]虽然“性别歧视”一词出现的较晚,但是这种现象却由来已久。“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无论东西方,性别歧视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9]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作为统治阶层的希腊男性是精神或理性的自然典范,而女人、奴隶和野蛮人生来就是卑贱的人,他们相当于肉体和感情,必须听命于头脑(这里的头脑指的是男人)。

几乎在所有的社会、所有的生活领域中,都存在着男性统治状态,即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声望,男性统治深深地植根于各种文化,并反映在一个社会的语言、大众媒体、婚姻、职业、政治、休闲和体育运动中。

投稿日期:2007-11-29

作者简介:单绿叶(1969-),女,浙江瑞安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在国际体坛中,女性受到的歧视由来已久,甚至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在对待妇女体育问题上也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奥林匹克思想只限于男性,他认为妇女的作用只是为男运动员喝彩,并为男性优胜者佩戴花环,而绝不能成为运动场上引人注目的竞技者,他甚至说“女人的荣耀来自生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体育方面,她最大的贡献是鼓励她的儿子创出佳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核心是这样的事实,即传统上男性控制体育界的权力。的确,当考虑参与和控制体育机会的平等问题之时,权力分析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在大多数体育组织中,男性在权力、责任和决策部门占统治地位(除传统上为纯女性的项目以外)。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支持这样一种看法:体育是为男人而组织的,是由男人来组织的,男性统治是自我保护,最明显之处是国际大型运动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他们一直是且仍然是男人们的俱乐部。”[10]这句话就目前来看,有其夸大的成分,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确实存在受歧视的事实。因此,受其影响,产生了体育运动领域内基于性别差异的资源配置不平等[11]:由政府资助的运动项目和场地器材等资源配置,提供给女性的都少于男性;获得运动设施的途径,设施的质量,包括运动场地的地面、加锁柜、淋浴器和冷暖调温系统等也被移植上了性别差异;男女运动员在奖金的数额、运动计划的运作费用上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在设备的提供和维护,运动员招募的预算,比赛和练习时间的安排,旅行和日常的花费,接受训练和理论指导的机会,配合团队的教练数量,行政人员、教练、训练者、指导者等的工资,对个人、团队和运动项目的宣传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

2.2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偏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的身心是脆弱的,她们的社会角色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不应具有阳刚之气,而应具有阴柔之美,因此,她们只适合于一些身体活动不太激烈的运动,若参加一些男性项目,会被认为是她们在表达一种对社会的不满。这种身体和体育价值观念限制了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而这种对女性的偏见,也体现在电视、报纸的体育报道中。“作为与男性相对等的性别,女性对体育的积极参与有助于真正实现体育的完整内涵。也只有女性的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才能健康地发展,现代体育的宗旨才能得到真正落实。而目前电视体育报道中强烈的性别色彩,则处处体现出对女子体育的轻视,女性参与体育的积极意义被忽略。男性形象在体育运动中得到特别强调,体育赛场由此成为展示男性优越感的舞台,女性形象则相对较为暗淡。这样一种现实不仅使‘友谊、团结和公平、互相了解的体育精神有流于空谈的危险,而且严重误导了民众,也削弱了观众对女子体育的热情,从而阻碍了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最终不利于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2]

2.3某些宗教的禁忌或民间习俗也限制了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在英语国家,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偏见长期存在,这与英语国家社会长期处在父权制的统治之下密切相关。在基督教盛行的英美社会中,女性从属地位更是从‘精神法典角度被固定下来。在《圣经》的创世篇中,上帝首先创造了男性——亚当,亚当从此便被看成是‘人类的始祖。动物与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帮手被创造出来。上帝把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的命名权交给了亚当,从此,用语言符号来界定各种植物、动物等的权力便落在了男人的手中。上帝创造性别的手段也很奇特:他在亚当熟睡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出了夏娃。既然女性是男性的骨中骨、肉中肉,既然她只是作为男人的帮手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她对男性的从属似乎便成了上帝的意志。”[13]由于正统宗教信仰的原因,在国际活动中,争取男女平等也是困难的,例如,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禁止妇女在男人们面前公开暴露身体的任何部位。由于女运动员的衣着违反了伊斯兰教义,亚洲伊斯兰教国家女运动员如凤毛麟角,参与奥运会的女运动员极少,部分女运动员成为最终的受害者。“1998年,参加第13届亚运会的39个国家中,有5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代表团中没有一名女运动员。”[13]

3国际体坛性别歧视带来的问题

性别歧视是对女性人权的侵犯。体育是联合国确认的一项基本的、不可剥夺的人权。《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写道:“尊重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和平、发展、人权是联合国宪章的三大宗旨,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三大目标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实现和平、发展和人权,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和平,就不可能享受发展和人权,如果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享受和平和人权,如果没有人权就不可能享受和平和发展。离开和平、发展和人权,就谈不上建设和谐世界。”[14]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是对女性人权的侵犯,是违反《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发展权利宣言》精神的,这不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另外,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违反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做出贡献。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的追求,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建立和平美好和谐世界的历史进程。为了消除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为了追求和谐世界这个美好的愿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现象是我们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开展现代外交、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需要。

4中国消除性别歧视的努力

国际社会中,性别歧视根深蒂固,它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性别歧视,有悖于奥林匹克运动理想,不利于世界体育发展,也难于实现“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5]中国要致力于消除这种不和谐的音符,以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是坚决拥护《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的,是遵守《世界人权宣言》的,是一个有道义感的大国。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尊重和履行《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地集体方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之法且依正义及国际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加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宗旨和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这对于加强人权法制保障,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保证了中国人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项权利,并一直奉行“树立维护国际道义的世界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大转折的时代,基本道义原则的价值不是在泯灭,而是在提高。加强各家间合作与协调,维护国际道义,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树立道义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国家利益扩展到全球的前提条件。中国正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走向世界大国,并在全球和平、安全、发展那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国应该尽余部塑造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公共物品,成为国际秩序负责任的建设者。”[16]

中国不仅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本国人民的人权,而且密切关注并努力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积极主张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权、和平和安全。中国一直以积极而负责任的态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机构的工作和国际人权法律文书的制定;充分利用联合国讲坛等领域,为捍卫世界各国人权做出努力;一贯重视国际人权对话、合作与交流;积极加入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迄今已先后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几十项国际人权公约和议定书。

在国际体坛中,中国要以《联合国宪章》、《奥林匹克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和原则为依据,坚决反对体育领域内的性别歧视:

1) 尽力消除一切形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性别、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对任何人或组织所施行的性别歧视不予提倡、维护或赞助,禁止并终止任何人、任何团体或任何组织所施行的性别歧视。

2) 谴责性别歧视与不平等,在中国领土上根除具有此种性质的一切习例;强烈谴责试图辩护或提倡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并承诺立即采取旨在根除对此种歧视的一切煽动或歧视行为的积极措施,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打击导致性别歧视之偏见,并积极宣扬联合国宪章之宗旨与原则、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宣言与公约。

3) 谋求发展一种能使女性权力、尊严得到保护的环境,增加女性全方位、多功能的参与体育的机会,使女性在各层次上能全面参与体育运动,呼吁各国政府和非政府体育组织机构,制定和研究国际女性体育战略,以加速世界朝着更公平的体育文化转变的进程。

4) 改变对女性的偏见,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引导女性积极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以增加女性的自信心和增强女性的自尊。

5) 以一切适当手段推行消除体育领域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的方针和策略,积极加入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充分利用联合国讲坛、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领域,为捍卫世界各国人权做出努力;进行国际人权对话、合作与交流,构建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5结束语

国际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非一日之功,非一蹴而就,非一国之力而为之,因此,为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中国体育的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17]

参考文献:

[1]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udhr.Htm,联合国人权事务网.

[2] 阎小良,许卫东,陈曙.奥林匹克运动中女性参与领导决策的历程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1-5.

[3] 安妮塔?谢尔盖.妇女及其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领导地位[J].体育文史,1989 (5):70.

[4] 朱小丽.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的社会学透视[M].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38.

[5] 彭杰.论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妇女与体育运动[J].中国体育科技,2001 (9):46-49.

[6] 王乐.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2006(6):4-8.

[7] 朱小丽.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的社会学透视[M].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38.

[8] 李傲,罗旋.反性别歧视的理论与实证[J].求索,2006(12):75-77.

[9] 张抗私.性别歧视的历史文化背景考析[J].学习与探索,2004(4):48-51.

[10] Patricia Vertinsky. 社会性别、体育和21世纪第三浪潮女性主义[J].体育与科学,2006(2)17-18.

[11] 李继军.性别逻辑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24.

[12] 尹丽娜,章龙飞.电视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偏见对体育事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5-6.

[13] 董晓波.性别歧视女权运动语言改造[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24-27.

[14] 陈士球.维护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J].人权,32-34.

[15]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1:1.

[16] 门洪华. 中国:大国崛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18-119.

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思考 第7篇

1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eiate Dictionary, 性别歧视的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especially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 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 。《朗曼英语辞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 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因此,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现象, 观察到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1 男性词的泛化现象

在许多书甚至是教科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man常被用作指称人类的术语如:man is the highest form of life on the earth (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 my favorite anthropology course is the culture of man. (我最喜欢的人类学课程是人类的文化) 。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中也有性别歧视的表现“所有的人生来是平等的 (all the men are created equal) 上帝赋予了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 包括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除此之外, 人称代词he也常常引起类似的争论。he通常被用作无标记的泛指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如, If a person works hard, he can achieve anything. (若一个人努力工作, 他可以赢得一切) 。Everyone must do his best. (每个人必须尽其所能) 。

1.2 褒阳贬阴的词汇

女性词汇向“恶化”方向发展, 而男性名词语却向“褒化”方向发展, 这使得男性名词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女性名词具有消极的意义。如, bachelor→ (快乐的) 单身汉;spinster→ (冷漠, 古怪的) 老处女;governor→统治的, 掌权的;governess→ (受) 雇于人的家底女教师;mister→先生、丈夫;mistress→受人供养的女人, 情妇;callboy意为服务生, callgirl却指电话召唤的妓女。

即使同一个词, 指男性时为褒义, 而指女性时就可能变成了贬义。如, easy指男性时“随和的, 容易相处的”如, he is easy-going.而指女性时可能说该女子水性杨花。再如, tramp用于男性时指流浪汉, 用于女性时指妓女或群居的女孩。

1.3 词语联想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中有些词语, 当人们听到或读到它们时会马上让人产生联想, 其中一些词语让人联想起两种不同的性别或某一性别的某些令人不快的特征。

如, 人名给人的联想。由于人们认为男性和女性是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对他们的期望也不同。在给女孩子起名时, 人们注重女性美丽、温柔、顺从或“贤妻良母”等品质, 所以, 给女孩子多以花草、美丽、令人愉快地事物来命名, 如, daisy (白菊花) , rose (玫瑰花) , Susannah (百合花) 等。而男性则以与上帝有关的人或物、武器、学识、权威、名誉来命名, 如Alexander (人类的保护者) , Ronald (著名的统治者) 等。这些名字使人联想到男性有主宰世界的使命, 而女性只有起配角作用。

再如, 普通词语给人的联想。在英语中, she常让人想到“温柔、纯洁”的事物, 如, the moon, moonlight, the sea, the earth, county等, 因为“月亮”, “月光”容易使人联想到“软弱”, 而哺育万物的“大地”与“母亲”的形象相似。不仅如此, 人们还常用she联想到需要“开发, 控制和操作”的事物, 如, ships, machines, mines, clams, cars等。与此相对照的是, 人们用he表示the sun, sunlight, the sky, day, daylight等, 也就是将he与“力量、光明和权利”联系在一起。因此, 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的性别歧视。

1.4 女性与食物的联想

英语中在指称上女性通常被称为各种各样的可口甜美的点心和水果。如, cake, tomato, dish, sugar, honey, peach, plum.夸赞一个女孩时会说:“what a dish.” (多漂亮的妞啊) .野餐时会说:“good food, delicious woman”.可见这些称呼给人以秀色可餐的形象及联想。且一些表示食物的词, 买内涵的历史演变也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 像biddy和tart 这些词意义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们原先被用于肯定意义的昵称。Tart 本意是一块小馅讲或甜点, 是一种表达钟爱及温暖的术语。毫不奇怪, 在一个女性被评估为性的社会, Tart已转变为一位在性上吸引人的女性, 及指毫无道德价值观念的女性, 现在, 它已成为“妓女”的代指。

2 产生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地位和权力方面的原因

语言的性别歧视是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反映, 是因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和权力有限造成的。在西方社会, 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在政府中占据要职的多数是男性, 他们大权在握主宰一切。许多性别歧视现象都与此有关, 例如, 女子在婚后要改变称呼并改随改丈夫的姓, 也就是由原来的Miss改为Mrs, 并且在用Mrs时, 她们还不能用自己的姓必须用丈夫的姓, 说明自己已经嫁给别人了, 而男性仍用尊称Mr, 但这个词不会暴露出他们的婚姻状况。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如此低下, 以至于她们在西方社会被歧视为“商品”和“财产”。比如, 美国旧金山一条广告说“we married off our last daughter。”“married off”这个短语往往使人联想到诸如auction off (拍卖掉) 、sell off (廉价出售) 之类的短语。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2.2 文化意识的影响

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所谓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与文化价值有密切关系的观念和态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会支持和强化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偏见。

神话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女性在神话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中, 男性往往被当作“物种之范”, 而女性则是男性的变体。即便女性有时也受到“富饶之神”“大地之母”等赞美, 但她们最终仍逃脱不了“万恶之源”的罪名。正如在汉语中词语的贬义多伴随女性, 在语序上男先女后也影响与动物有关的排列一样, 如, 公母, 鸳鸯、龙凤等, 受文化意识的影响, 英语中也存在大量蔑视妇女的用语, 如, fallen , on the street, wanton等。

2.3 社会化偏见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化偏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 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友、伙伴的言传身教和大众传媒 (广播、电视、电影、报纸) 获得的, 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是如此。同时, 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中国文化更是起了主要作用。如, 在汉语中, “长舌妇”、“美女蛇”、“头发长见识短”之类的说法, 很容易形成和强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在英语中,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女性的语言歧视也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比如, 人们一看到或听到virgin和prostitute两个词, 首先想到的就是“处女”、“妓女”的意思, 而很少想到它们还分别可用于指“处男”和“男娼”。

3 消除性别歧视的途径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 为了改变这一面言现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人尤其是语言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做了不少努力。但是, 他们提出并加以推广的改革方案, 多在语言本身上大做文章, 虽然对消除英语中的语言歧视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只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消除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就需要标本兼治。

3.1 治标之法——修正歧视用语

消除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语言举措就是修正歧视用语, 即通过词语中性化, 创造新对应词及调换并列异性词序等方法来促进语言的重构, 从而适应于走出性别歧视的误区。

(1) 词语中性化。

消除英语性别歧视的语言关键在于词语的中性化。英语词语中性化主要是杜绝he, she, man, 等 复合词的泛化用法与职业名词的性别化用法。具体而言, 就是用性别不明且实用意义合适的词替代传统用法中的男性代词——用humankind, human being等替换man等表示人类的泛化用法;由于-person复合词等不带性别标志的新词取代有男性标志的-man复合词, 如, spokesman→spokesperson, foreman→supervisor, houseman→housemaker, stewardess→flight attendant, 从而使之用于女性和男性时具有同样的内涵和情感。应该说, 使用中性词是一种避免语言性别歧视的好方法。然而如果这样, 有的中性词听起来非常别扭甚至可笑, 譬如, 新造中性词chairperson不仅听起来显得娇气刻板甚至会让人觉得刺耳。更重要的是, 使用中性词可能会并没有使原有性别歧视语消亡, 也不能阻止新性别歧视语的产生, 其作用有限。

(2) 创造新的对应词。

创造新的对应词是修正具有性别歧视意义的词的另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创造与不含贬义的男性词相对应的女性词来取代传统的性别歧视语, 如, 对应salesman的saleslady;也可以创造出与带有歧视意味的现有女性词相对应的男性词, 如, 与house wife对应的househusband;甚至还可创造一些派生于女性名词的男性名词, 如, 源于女性名词bride和bridegroom。但即便是如此, 这对于消除性别歧视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3) 调换并列异性词词序。

在传统用法中, 男女相提并论时, 词序上常常是男性优先, 不少女性对此不满, 一些女权主义者甚至主张将词序全部调换过来, 如使用woman and man, ladies and lords, sister and brother, Eve and Adam, she and he等。但是这又造成了对男性词的语言歧视。于是有人建议将男性词与女性词竖向并列书写, 而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词写于女性词之上有男人骑在女人头上之嫌, 又有人主张异性词并用时经常换位使用, 可这不但烦琐, 而且作用也甚微。

3.2 治本之法——建造平权杜会

语言从属于社会, 女性的语言地位也是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实际上是男女不平等这一社会弊病的“外部疾症”。内症不除, 外症难愈, 试图通过改变语言符号来消除社会偏见显然是本末倒置。因为, 真正的歧视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意识里。

(1) 排除落后的传统观念, 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

语言是社会的反光镜, 语言中所折射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并不是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中的自然反映。要想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首先就得努力消除社会存在, 诸如:阳性优越、阳性优先、男性中心论和妇女幽闲论等性别歧视观念, 竭力宣传阴阳同等男女平等之类现代理念。当然女性也应自信自强。如果人们普遍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 消除英语性别歧视就有希望了。

(2) 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确立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

语言是杜会的传声筒, 社会有改变, 语言便会有所体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而不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直接原因。相反, 正是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才造成了语言的性别歧视, 而且只要这种不平等在一天, 女性就会被歧视一天。因此要想根除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就得在教育、就业、婚姻, 家庭、政治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 以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岳剑英.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3, (5) .

[2]周迎.性别歧视在英语词汇中的反映[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1, (9) .

[3]郭佳.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透视[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8 (1) .

[4]牛新生.达县师专学报[J].1994, (1) .

[5]罗桂保, 智小平.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11 (1) .

[6]赵婧岩.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 长春师范学院, 2002, 21 (4) .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第8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性别歧视,影响

一、引言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人们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必然有所反映。性别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应地在语言中也就折射出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性别歧视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词汇的使用上。性别歧视, 是指社会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偏见。由于男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大多占据着主导地位, 因此性别歧视主要是指作为社会规范中心的男性对女性持有的轻视、侮辱等观念和行为。性别歧视反映到语言中, 即性别歧视语言的大量使用。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反映

1. 从英语构词看性别歧视

构词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英语构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性别歧视的例子。最突出的例证莫过于history, 它是由his和story构成的, 也就是说, 历史是男人的故事, 没有也不需要女人的参与。以man结尾、含有man的复合词及派生词如chairman, policeman, mankind, man-made, freshman等, 这一类词泛指男女两性, 但从表述效果来看, 对于男女性别指代往往不是很清晰, 甚至仅仅向读者或听众传递男性形象。例如:Man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of all species.

2. 从英语中职业的名称看性别歧视

(1) 由于男性长期以来在社会中占据中心地位, 英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示较高职业地位的名词, 如doctor, engineer, general, judge, lawyer, minister, officer, president等都被习惯性地认为是男性, 在使用时不需要任何性别标记。而像assistant, babysitter, dishwasher, nurse, domestic, housekeeper, model, teacher等表示较低职业地位的名词则被习惯性地认为是女性的职业。在使用时, 前一类词语通常用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he来指代, 而后者往往用阴性的第三人称代词she来指代。

(2) 还有一类含有man、表示职业的复合词也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特点。如:businessman, Chairman, congressman, foreman, newsman, policeman, postman, salesman, spokesman, tradesman等。

3. 从英语形容词和代词看性别歧视

(1) 在英语中, 形容词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同一个词与不同性别搭配时的含义迥然不同。big用来修饰男性时, 往往表示块头大和强壮之意, 具有男性的特征;而当用于女性时, 却意味着该女性高大肥胖, 形象不佳。sociable用于男性时, 表示这个人好与人交往, 待人友善, 而用于形容女性时, 则带有贬义, 相当于talkative。professional, 与性别相联系时的涵义尤为明显, “He is professional.”是指有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而“She is professional.”却意味着她是妓女。

(2) 英语中代词使用中忽略女性的例子很多, 阳性代词作为共性代词的做法已经程式化。据统计, 在英语习惯表达中, 阳性代词与阴性代词出现的比例在四比一以上。阳性人称代词he在语义表达上可以涵盖男女两性的任何人, 一些不定代词each, everyone, anyone等在正规句子表达中也被规定要用he, his或者himself代替。为规避性别歧视现象, 我们不妨可用he, she, they, those代替he。

4. 英语中其它带有明显性别歧视色彩的词汇

在英语中, 有些词语本身并无歧视女性之意, 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被用来比喻具有不同特征的女性时, 被赋予了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意味。比较突出的有下列两类:

(1) 表示食品的词:男性常常用这些词来表示他们对女性的亲昵, 但往往给人们以暗示, 女性可供男性随意品味甚至玩弄, 就像小孩子对待玩具一样。如cheese cake (裸体女画) , cookie (可爱的女人) , crumpet (性感女人) , tomato (漂亮女人) 等。

(2) 表示动物的名词:这类词把女性比作低人一等的动物, 往往反映着人们对女性的鄙视和污蔑, 带有强烈的女性歧视含义。如chick (少女) , kitten (活泼年轻的姑娘) , bitch (泼妇) , cat (丑妇、贱妇、讨厌的女人) , dragon (倔强的女人) 等。另外, 在西方文化中, 对男女称赞时所用词也不一样。great, able, aggressive, ambitious, successful, strong, open-minded等词是用来赞扬男性的, 描述女性则是adorable, gentle, charming, lovely, pretty, considerate, beautiful等。

三、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语言性别歧视是社会性别歧视的真实再现, 其产生的根源并不在语言本身, 而由于历史文化、宗教心理、社会角色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 才造成语言的性别歧视。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索。

1. 历史背景因素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根源。人类社会早期, 男女本是平等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中, 由于母系血统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 女性居社会统治地位。妇女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是其受到社会尊重的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 男性在经济上的地位逐渐上升, 母系氏族制被父系氏族制取代。从此, 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延续千年的社会问题。男子是社会的主宰, 女人只是男子的附属品。

2. 社会角色和地位因素

千百年来, 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传统角色:男主外, 女主内。社会分工的不同使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男性身强力壮, 被看成是能主宰一切;女性则被看作是软弱无力的依附者, 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 做家务和养孩子。男性在社会体制占据着支配的地位, 代表着权利女性则处于权势的从属地位, 仅仅是点缀和装饰。

3. 文化意识因素

神话与宗教都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女性在神话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世界各国神话中, 男性被称为“物种之范”, 而女性是作为男性附属而存在的。在西方文化中, 《圣经》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包涵的价值观念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在进化论提出之前, 关于人的起源之说早已流传千年。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在宣传基督教的艺术画面上, 上帝的形象是男性的, 拯救世界的又是他的儿子基督。上帝首先创造了亚当, 然后为了给他一个伴侣, 才取其一根肋骨造了夏娃, 女人只是男人脊梁上的一根肋骨。因而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男性的附庸或派生物。

4. 社会化偏见和传统观念

社会化偏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友、伙伴的言传身教和大众传媒 (广播、电形、电视、报纸) 获得的。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从父母、亲友或群体的交往中直接获得的, 或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在西方社会, 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而男性则是大权在握、身居要职。如已婚女子要改随丈夫的姓成为Mrs., 未婚女性可以称为Miss, 而对于男性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 一个Mr.就全部概括了各种身份的男性。因此,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女性的语言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

语言是文化的透视镜, 上文所显示的诸多词汇现象已受到女权主义者们 (Feminist) 的猛烈抨击。并努力在这方面进行改革。他们中的很多人要求改变词汇中这种歧视女性的成分, 像把chairman改成chairperson, 把mailman改成mailperson, 甚至还有人要求把history改成herstory。英语中的歧视成分的根源在于西方社会文化, 因此, 只要西方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不消除, 英语中的歧视现象就不会消失。然而这些努力和改革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效果, 要从语言中完全改正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Rod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邓炎吕, 刘润清.语言与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59.

[3]廖学金.论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J].重庆大学学报, 1997, (1) :84.

[4]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比较研究[J].外语与教学, 2001, (3) :15.

[5]宋红波.英汉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4, (4) :83.

对学校教育中歧视现象的反思 第9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歧视,和谐教育,公平

在我们的认识里, 学校教育是充满公平、尊重和关爱的。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教育却产生出诸多违背以上理念的问题,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教育歧视问题。

一、教育歧视的表现

在学校教育中, 歧视现象的表现是多类型、多方面的。学校教育有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中介。教育歧视在这三者中的表征也各不相同。

1.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歧视。学校中的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应具备尊重与爱护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 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 难免会有违背这一素质的行为发生。这些不恰当的举动使得教育者成为教育歧视问题发生的主体, 势必会给受教育者带来心理影响和负面情绪。教育者的歧视表现有: (1) 在课上提问方面存在歧视性, 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尖子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受教育者; (2) 在班干部任用方面存在歧视性, 注重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给予条件好的受教育者更多的关照, “少数教师对弱势群体子女另眼相看, 不仅态度不好, 而且在情感上排斥, 在语言上讥讽、揶揄、嘲弄”;[1] (3) 在师生交往方面存在歧视性, “社会性别”观念深入人心, 尽管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范畴, 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男女性别的差异理解, 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教育赋予男女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 [2]教育者会因性别等原因对受教育者形成亲疏远近的关系。

2.受教育者之间的歧视。受教育者即学生, 尤其对中小学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未达到成熟阶段, 所以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 这些问题构成了受教育者歧视的主体。受教育者的歧视表现有: (1) 同学间相互攀比, 欺负弱势同学, 攀比不仅局限于学习方面, 同时也包括物质方面的攀比; (2) 同学间成群结伙, 孤立个别同学, 被孤立的学生种类很多, 可能因为成绩优异而被孤立, 也可能因为个人性格而被孤立。

3.教育中介对受教育者的歧视。教育中介包含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教具等教学手段, 同时也包含周围的环境等。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教育中介也会对接受教育者产生歧视。 (1) 教材。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也会表现出对某些群体的偏见, 如教材中男女插图比例的失衡, 体现出对性别的歧视问题; (2) 环境。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使外来移民、农民工子女失去平等就学的权利, 如对他们收取高价借读费或不允许就读等等。 (3) 学校。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 成绩、升学率等因素成为学校立足的根本, 使得学校不得不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 从而“放弃”对“差等生”的关爱。

二、学校教育中歧视现象产生的因素

歧视问题不是单一、停滞的问题, 而是经过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形成的, 这个过程与教育者的主观意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文化差异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在探究教育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 应进行多方面考虑, 深入剖析其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

1.显性因素。 (1) 教学的功利主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因思维定势、应试教育及绩效体制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受教育者的成绩、升学率与教育者的教学水平的评价紧密相联, 在面对接受水平、领悟水平存在差异的受教育者时, 教育者往往青睐更优秀的受教育者, 因为这些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果更能体现教育者的业务能力、提高职业信心。但是, 这种倾向性不但会造成课堂提问等受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 而且会使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成绩划分档次, 最终形成教育歧视。这些教育歧视的现象易使成绩较差的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感, 易使学生内心焦虑, 容易导致“破罐子破摔”的负面倾向性, 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 (2) 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人生观, 它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 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 因而缺少正确的指导, 才使许多受教育者有意或无意地发生了不良的教育歧视行为, 这些不良行为的长期发生使被歧视的同学难以克服自卑情绪, 形成惧怕集体生活的印象, 进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上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3) 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主导着学校教育的方向, 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教育要服从于社会的需求。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模式制约着人们对教育歧视的理解, 如高考的地方保护政策、城市中的小升初择校的问题, 影射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对待受教育者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在提倡“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的今天, 仍存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 甚至在学校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就是有的受教育者会鄙视成绩好的同学, 简单地认为他们只会学习, 其中存在的歧视也是显而易见的。

2.隐性因素。 (1) 政策法规中暗含歧视性因素。政策法规是保证学校教育公平、公正的一种手段, 它的作用应该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正常发展, 但是, 在很多政策法规中却暗含着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歧视性因素。就如有些受教育者由于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被限制填报大学的某些专业;有些受教育者则因户籍与学校所在地不一致而不能在当地进行就业, 这些现象的产生暗示着我们一向认为公平公正的政策法规, 在制定和操作的过程中也是会产生偏颇的。这种现象反映出, 我们一向认为公平、公正的政策法规在制定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歧视性, 这种隐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受教育的自由发展。 (2) 文化导向。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方向, 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有着它自身的要求。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或是品德观念, 往往会被迫穿上一层“有色外衣”, 易造成受教育者的心理失衡, 形成畸形的主观意识。文化本身蕴含着许多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 受教育者对这些潜在的不可控制因素进行接触的时候, 由于其不能辨别这些因素的优劣, 使得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待身边的人或事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所以他们用另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带来的教育歧视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解决策略

教育歧视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教育歧视不仅体现着个人的道德水平, 同时对社会的政经、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严重的教育歧视行会对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转起着消极作用, 因此必须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消除和制止歧视行为。

1.完善法律制度, 制止教育歧视行为。想要制止教育中出现的歧视行为,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通过立法并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完善解释性条文, 以明确教育歧视的认定标准, 界定教育歧视行为, 并可针对受歧视群体施以一定保护性的‘平权措施’ (Affirmative Action) ”。[3]对此, 我们要将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要深层次思考, 全面深化改革, 明确增加反对教育歧视的规章条款, 严格规范教育活动, 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具体来说, 在学校中要明确的规定不得依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名、分组、分班, 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入学不得拒收或以各种名义收取借读费等。此外, 还要运用相关政策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对于教育匮乏的地区, 应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总之, 应该运用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调节学校教育的秩序, 从而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 , 实现教育民主 。要实现教育民主, 就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反思教育歧视的实质, 并努力消除教育歧视行为的意义。具体来说, 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合考虑社会与教育的多方关系, 多角度的去认识、宣传教育歧视的危害, 打破惯性的认知方式, 提高对教育歧视斗争的自觉性, 进而实现教育的民主。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因此, 教育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受教育者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道德认知力, 不仅有利于推进民主化的教育, 而且有助于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和行为能力朝着正向态势去发展。

3.提高教育者职业素养, 消除歧视思想。教育者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具体来说, 教育者要不断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 要去关心、去爱护每一个受教育者, 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最终消除对某些受教育者的歧视。因此, 教育者要从专业的角度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协调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 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自己, 进而使我们的教育能更加趋向民主、和谐、完善。

4.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建立和谐关系。加强道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让受教育者学会互相尊重;学会互相关心, 学会和谐相处, 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受教育者的抗挫折能力, 能够主动克服与他人交往时的不和谐因素。此外, 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坚强意志, 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及时发现问题, 早解决, 早预防, 使受教育者能够发自内心的朝着积极、正向的方面发展。

总之, 公平教育、和谐教育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公平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对教育歧视的自觉抵制意识, 并要求我们在实践上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消除教育歧视的策略方法。这个过程必将是长期而又复杂的。

参考文献

[1]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5) :12.

[2]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基于女性主义认识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14.

歧视现象 第10篇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象

首先, 从表面上看,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有的单位干脆就将女性拒之门外, 有的单位当招聘的女性到了28岁就想办法将其解雇……而且现在有一个怪圈:获得本科学历的女生就业难时就考研, 硕士毕业后就业难就考博。学历层次越高, 女生比例就越大, 真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其次, 女性隐姓就业歧视也呈上升趋势。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政策, 从绝对数上看并不低, 似乎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女性就业层次在下沉, 相当多的妇女就业集中在劳动时间长, 待遇低, 没有劳动保险的行业。

二、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

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法规不完善, 法制建设依然滞后是主要的原因。 (2) 激烈的就业竞争也助长了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产生, 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 催生就业的“买方市场”。 (3) 传统的旧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 近现代以来, 尽管妇女的地位有了根本改变, 但却未能彻底铲除, 社会也并不能给女性提供完全公平竞争的机会。 (4)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 人类自然分工对女性就业的冲击由于女性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她们要进入人种的繁衍, 即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因此人类的自然分工就把贤妻良母和家务劳动同女性联系在一起, 女性始终是家务劳动中的主角。妇女从结婚、怀孕到生育、抚养孩子, 至少十年内难以摆脱家庭拖累, 在这期间不好安排夜班、加班和出差, 也不适宜从事较重体力的工作, 从而使女性在很多就业领域中受到限制。

三、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意义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男女平等的前提。古往今来女性们均从事着劳动, 但她们的劳动主要是家庭内部的家务劳动, 虽然也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但由于其非社会性、非生产性, 而不被男性主导的社会所承认。因此, 社会及家庭内部的男女不平等普遍存在, 即使一些女性获得了家庭内部的平等, 也是依赖其丈夫的观念与觉悟。女性只有走出家门, 进入社会就业领域并参加劳动, 才能真正获得男女平等, 而这首先依仗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消除。

其次,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消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妇女是半边天”, 如果“半边天”不能获得平等就业权利, 那么就将这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将极不平衡, 社会的永续发展将不可能实现。历史和现实的大量事实证明, 社会进步状况与女性平等就业权利密切正相关的。

最后,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的视消除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女性是社会消费的主体,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可以使女性获得更多的收入, 刺激整个社会的消费, 从而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更为迅速的发展, 进而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促进充分就业。

四、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法律对策

我国《劳动法》第二章之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此外, 《妇女权益保护法》也有保护女性的条款。但是劳动力市场仍然时有歧视女性的现象发生, 这说明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立法空间, 且我国法律对于禁止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范围规定得相当狭窄, 可操作性不强, 其中最大的缺陷则是与实践中出现的情况相脱节。以上分析说明了我国急需从法制创新建设的角度来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

1. 尽快推进女工劳动保护立法进程。

当前虽然新劳动合同法已经开始实施, 但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着性别和年龄歧视, 如用男不用女, 用小不用大等, 有些单位在和女性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甚至避开生产期、哺乳期, 部分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此外, 一些企业虽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但合同也极不规范, 没有女工特殊保护及社会保险内容。今后还应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监督力度, 推动政府加快《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修订工作。

2. 司法保护要加强。

要改变观念上的误区, 如以用工自主权排斥女工平等就业权, 从而进入歧视合理化的误区。应加强行政救济, 增加专门机构, 如两性平等委员会等;加强司法保护, 对被诉企业处以高额罚款和赔偿。现在法院受理的歧视案件很少, 法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加强女工团体力量, 成立一个专门反性别歧视的组织, 避免个人提起诉讼, 减小劳动者的提告成本。此外, 法律援助方面也要配合、跟上。

3. 尽快落实促进妇女就业的优惠政策。

由于我国法律对就业歧视没有具体的标准, 用人单位在招工中变相抬高女性就业门槛、以“三期”为由随意调整岗位等行为, 虽然明显带有歧视的痕迹, 但却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此, 一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制度, 明确对歧视行为的处罚规定;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应尽快落实女职工的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为女性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4. 加快制定男女职业平等法。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现象 剖析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就是语言和性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封建思想曾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以至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经历了一段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曲折历程。在西方文化里,可以看到《圣经》的影响。根据《圣经》的说法,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由此在英语中也是存在大量带有性别歧视痕迹的语言现象。例如:英语里女人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词源学的研究表明,woman这个词是wife of man合成的,本身就包含着女人从属于男人的意思。这种语言特征反映的正是性别歧视的文化传统。词汇作为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常常最敏感的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变化。:

一、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

(一) 词汇结构方面的体现

下面分别从构词法、姓氏名称和代词泛化来看很多英语名词在构词上是怎样以男性为中心的。

1.代词的泛化

例句:He who hesitates is lost.

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

例句中的everyone和he虽然可以指代不同性别的人,但是人们在习惯上仍然用阳性词来泛指男人和女人。这种表达方式忽略了女性的存在,使她们处于一种可有可無的地位。

2.构词法

英语中表示人的诸多词汇都是分性别的,分为阴性词和阳性词。而阴性词都是在原有的阳性词后添加黏着语素构成的,请看如下词例:

阳性名词waiter, actor,hero, host, prince,count,usher等,这些阳性名词对应的阴性名词分别是 waiteress, actoress, heroine, hostess, princess,countess,usherette。这种构词法与“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有某种吻合之处,体现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二) 语义,词义方面的体现

1.用女性名字为某些灾难命名

在好多国家,给人们带来灾害的凶残的飓风常以女性名字命名。某年台风季节,墨西哥湾同时跳出两个台风,分别取名为“艾丽丝”(Alice)和“巴巴拉”(Babara)。比如曾经像一场战争蹂躏了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Katrina)、在北卡横行得让人心惊胆战的“奥菲莉娅”(Ophelia)、其他还有“韦森特”(Vicente美国 女士名)。

2.同一词不同褒贬

即使同一个词,指男性时为褒义,指女性时就可能变为贬义。如:easy指男性是“容易相处”,女性则是“水性杨花”。称男人为“professional”时,人们立刻会想到他是一个律师等有身份的人,而称女人为“professional”时,人们很可能把她当成一个妓女了。

(三) 短语及固定搭配方面体现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还表现在词的搭配之中。

1.词序上的“男先女后”

在英语语言中,当表示男性词和女性词同时出现时,人们遵守的是男先女后的英语表达习惯。事实上,这种排列次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过程的,即主要的先于次要的,肯定的先于否定的。这其实正是反映了女性在男女两性中的次要地位。如:Mr. And Mrs.,husband and wife,boys and girls, king and queen,men and womene等等。

2.固定搭配中的“男尊女卑”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也充斥着“性别歧视”的语义成分。例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每年都选出一位Man of the World(风云人物)。英语中形容一个人有学问,便称其为man of the letters;如果一个人阅历很深,便称为man of the world。在美国,公路上施工的大牌上写着man at work。而由woman构成的短语却多贬义,例如:有一段丑史的女人被称为a woman with a past,妓女被称为woman of easy virtue或者woman of the night等等。

二、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英语语言中的词汇如实地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单靠改变某些词的用法来消除对女性的歧视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根除英语词汇中甚至是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件易事,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广大的女性自己,只有她们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能实现社会中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根除人们思想中性别歧视观念。

参考文献:

[1] 魏敏,王少杰.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2):78-81.

[2] 李经纬.西方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11-15.

[3] 徐祥武. 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体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6(5):

歧视现象 第12篇

广告是大众文化中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载体, 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社会风尚, 影响着行为规范。[1]

商业广告作为广告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因其直接服务对象是商家和特定群体, 所以商业广告对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以及传播效果较为看重, 由于对想象创意的尺度放宽, 这类广告带来的内容的争议性也随之而来。商业广告的特点大致如下:

第一, 语言简洁有力, 常用口语化语言和非正式语言;第二,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提升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第三, 针对性, 商业广告针对特定群体, 目标受众群体, 时常伴有民族性;第四, 趣味性, 短时间让消费者了解和认识商品的办法之一, 就是增加广告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第五, 说服性, 满足需求群体和商家的宣传目的, 让消费者了解的同时, 说服、刺激消费者消费;第六, 传播性, 借助某些媒介作为载体进行传播, 因此必须具有可传播性;第七, 夸张性, 夸张虽然也算做修辞之一, 但为追求传播效果, 商业广告中的夸张手法有时特别常用和明显。然而, 如今商业广告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歧视”现象, 商业广告最容易也是最惯常踏入的有以下几个“雷区”:第一, 性别歧视;第二, 身份歧视;第三, 地域歧视。

一、性别歧视——以女性歧视为主, 呈现出性别异化现象

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 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歧视源于偏见, 因而歧视不一定是针对某些群体或个人的缺陷, 大多数时候是源于对群体的偏见, 性别歧视就是其中的代表。

女性歧视的广告案例, 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强调女性从属弱势地位;强调“男外女内”的定势思维;以美貌为主要渲染对象的女性形象刻画;强调女性满足男性的观赏性需求;强调女性的“性”方面。

有名的某巧克力食品的广告, 这系列广告中女性往往在吃该食品前是“负面”形象, 如“暴躁的包租婆”、“病怏怏的女患者”、“无力的林妹妹”等, 前后对比, 男女的转化, 歧视女性的成分跃然纸上。

受“男外女内”思维影响, 有名的如某品牌天然谷物调和油系列广告、某洗衣液洗衣粉、某洗衣机广告、某清洁用品等, 这一类广告主要是女性出现, 有的甚至是一大群女性“妈妈”形象出现, 大量的生活用品类广告单一地出现女性角色, 会导致“男外女内”的导向性、暗示性更加明显, 反观汽车、企业形象等的商业广告, 男性的出现频率却远远大于女性。

二、身份地位歧视——对弱势群体形象的夸张以及对身份较低者形象等的扭曲

2013年, 必胜客的一则广告所歧视的对象让大众难以理解——对残疾人的歧视, 在这则名为“虾球”的广告中, 一个卡通人物问另一人:“你知道虾球为什么总是到处乱滚吗?”另一人呈疑惑状。前一人继续答:“因为他是虾——球!”此广告一出随即引起轩然大波, 很快就升级为全国各地群众自发的抗议行为, 后商家及时道歉解释撤回广告, 事件才得以平息。[2]

除了特殊身份的歧视, 在某些学科甚至行业里也存在侮辱歧视现象。2015年11月, 化妆品品牌的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 甚至直接用这5个大字占满屏幕。“我们恨化学”作为化妆品的宣传语, 能够给人一种无害无毒的印象, 但对于化学这门学科而言, 无疑对其形成了歧视, 尤其是对一些学科内的从业者而言, 尤为尴尬。

每当这类广告出现时, 社会影响往往也较大, 追根溯源, 商业广告来源于生活, 对于广告所包含的创意创新, 是整个制作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 广告中含有的社会价值观, 需要得到谨慎的思考和探讨。

三、地域歧视——对特定地区及其人群、语言的过度突出

地域歧视, 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大多表现为对某一地域的人群、语言、文化、历史等的区别对待。在中国尤为严重, 衍生于商业广告, 著名的有“我靠, 重庆”事件。

各个地域间的歧视在广告中表现为方言的夸张描写, 受某些影视剧或谣言的影响, 某些省份或某些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或对外界宣传不力等因素, 总是在荧幕中以负面形象出现, 如河南方言就在多部影视剧中出现, 饰演者多为一些负面角色。2015年, 一款手机游戏推出广告片, 视频中多次明显地拿“福建人发音”作为噱头炒作, 引起网友的极大反感。

2015年6月8日, 中国之队正式推出男足国家队征战2018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的4张官方海报——“不轻视任何对手”, 在包含赞助商的4张海报中, 有关不丹的海报写道:“比赛结束后, 他们有人回去得接着开飞机……”备受争议, 不丹国家队中有很多半职业球员, 而挖苦其队员职业性和足球水平的行为, 对于尚处在足球发展期的中国来说, 值得注意。

索绪尔将符号定义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两者密不可分。罗兰·巴尔特认为, “能指”和“所指”两者结合, 才是对“符号”的完整阐释。[3]

综上可见, 商业广告中的“能指”与“所指”并不能任意改变, 如上文中的某化妆品广告, 广告原意是为了突出自身化妆品的“纯天然”的特点, 但经过广告商加工后, 呈现出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误解。一旦广告中“歧视化”现象继续蔓延, 随着消费者脑海中商业广告形象的固定, 现实中歧视观念也会自然形成。

参考文献

[1]穆尼热·安斯尔丁.歧视与媚俗:传媒广告语言流行病[J].大陆桥视野, 2012, 24 (6) :71-72.

[2]李坤, 吴亚博, 阮萍晶.小心, 注意“歧视”广告[J].公关世界, 2014 (5) :90-91.

上一篇: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风险下一篇:顶升建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