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2024-08-23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精选4篇)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第1篇

一、中小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 ,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总值的74% 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贡献了出口总额的60%。然而,竞争能力不强是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谋求生存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企业组织应运而生。黄水平、杨仁发系统地论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1],阐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1)可降低交易成本、取得品牌协同效应;(2)刺激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增长;(3)企业集群将产生产业竞争优势的“拉拨效应”;(4)企业集群发展实现信息、公共资源以及服务机构等资源共享。因此,集群化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很多学者如陈剑锋,唐振鹏,宁钟等[2][3]比较认同威廉姆森在《市场与科层》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两本名著中提出的中小企业中间组织学说,即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集群就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所以中小企业集群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可以增加交易频率和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又因为数目众多的企业地理接近,增加了市场参与的角色,市场机制更能发挥作用,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贾明德教授用网络化理论解释中小企业集群化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4]。他认为,集群化这种网络化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引导占企业最大量的、且分散而孤立的中小企业资源向专业化整合,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相互模仿与竞争,发挥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也有学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阐释中小企业集群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具有新资源的易得性、新文化的植根性、信息和知识沟通的便捷性、集群内部的竞争效应和产业链的供求驱动性的优势[5][6]。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大企业有可能从设计研制、施工生产到销售服务被整体虚拟化的新型企业集群所取代,这样,中小企业凭借集群创造的技术创新优势与大企业形成联盟和抗衡。

二、中小企业集群与农民增收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现阶段把农村富余人口全部从农业很快转移到城市工业是不现实的,有效的途径是改变农村的产业和组织形式,以企业化形式对传统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张树全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结合农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组织形式,由于集群可以节约单个生产者的生产要素,以中小企业集群的方式来组织农村的生产力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中小企业投资少,对资金、土地都要求不高,如果是传统型的产业对技术要求也不高;其次是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培养,集群内部存在着细致复杂的分工,每家企业专门负责某项产品的加工,因而技术易于掌握;第三是是集群内部存在着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的优势,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学习和竞争,能很快促成创新,不断进步,易于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7]。对于农业而言,通过企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上游产品。一方面使农业产品的加工更加细化,延长了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分工、效率提升和农业对附加值的占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有学者认为集群化发展乡镇企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器,乡镇企业面临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多重困难,效益明显滑坡,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贾明江认为[8],乡镇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应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借助集群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汲取资金和技术,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并积极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如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旅游业集群、机械加工业集群、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群,等等。赵涤非等[9]也提倡乡镇企业采用自发型、市场引导型和政府引导型等集群模式,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加快农业、农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提供保障。

三、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建设

何忠伟等在“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一文中指出[10],在一定程度上,城镇化和中小企业集群是驱动城镇经济的两个轮子。城镇化可以促进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信息)的积聚,从而为中小企业集群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中小企业集群本身又积极地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城镇资源。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会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有利于集群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

王慧英、周庄强调中小企业集群的“根植”性[11][12],尽管单个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但集群内部企业间的联系使得企业或部门的增长会带动小城镇内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增长,逐步发展能够形成小城镇的优势产业。集群内企业对聚集经济的追求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促使小城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的服务行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而且,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其集聚效益也在扩张,对集群之外的企业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集群化的发展会导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小城镇周围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小范围内的中心地,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又使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合理地做出经营决策。

揭筱纹指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小城镇建设,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结构提升,以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因此,小城镇建设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的动力与内涵,小城镇建设又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1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凡是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就是小城镇繁荣的地方。

四、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我国学者达成共识。

王慧英、季任钧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12]。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集群的逐步发展能够形成地域优势产业,从而成为构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实体,在地域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企业集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进一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和专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区域的竞争力。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社会性系统,集群内企业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进行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一个由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共同组成的集合体,有效地促进地域各种要素的结合,培育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

贸易理论学者认为区域因素的体现,不再是传统的基于成本的自然禀赋等外生因素,而是区域内由于集聚、竞争、合作、创新、“干中学”等动态因素产生的优越于其他区域的内生因素[14]。这些内生因素的作用比外生因素往往更为重要,一个缺乏外生优势的地区,有可能通过发展内生优势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往往更为持久。因为内生优势存在着自我繁殖的机制,而外生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中小企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内生优势。

也有学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而中小企业集群正好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形成。首先,由于企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对专业人才的吸纳能力和吸引力都将远远大于分散企业,从而进一步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其次,集群使中小企业有更多相互接触和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从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最后,企业集群内各中小企业面对面地进行竞争,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适应市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15]。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许多学者援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实例认为,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传统工业经济范式向知识经济范式转型的过程,我国开始了区域经济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探索,浙江、江苏、广东等凭借中小企业集群所创造的优势形成了市场经济发挥充分、技术创新活跃的个性化经济区域。中小企业集群成为个性化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新支点[16][17]。

五、中小企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傅京燕,郑杰等学者认为[18],最初生产核心产品的大企业进入引起相关中小企业的跟进,逐步形成中小企业集群,集群又会吸引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协作网络形成产业群体的竞争优势,产生“拉拨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这种产业配套能力上的优势吸引相关企业进入;二是推动上、下游产业的大力发展,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拉拨效应”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间产业竞争愈演愈烈。国际竞争力研究也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邢孝兵,徐洁香,樊增强等学者探讨了中小企业集群与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关系[19][20],依据波特理论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试图更好地解释中小企业集群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图1表明,有竞争优势的钻石结构纳入企业集群以后,有力地增强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企业集群效应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同时,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增强也会使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乃至相关行业、部门竞争力得到增强,从而使钻石结构的四个因素都得以增强,优化了钻石结构。这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集群所涉及产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它将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第2篇

关键词:企业集群,网络结构,创新能力,集群政策

1 引言

当人们认识到现代创新活动的网络特征以来, 从网络视角对创新活动进行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以网络作为本质特征的企业集群, 其创新活动是在集群网络上发生的, 从网络结构视角出发对集群创新行为进行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企业集群创新的微观机制和本质特征。

基于网络结构视角对集群创新行为进行研究的文献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把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形式, 认为集群是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中的第三种组织形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交易频率、交易确定性, 资产专用性也高于纯粹市场。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来自于集群的网络特性;第二类是将网络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主要是引入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网络结构属性的集群创新行为进行分析, 如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对称性等属性对集群创新行为的影响;第三类则是结合集群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 对不同类型的集群创新行为进行分析, 不同类型的集群有着不同的网络结构特性, 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决定着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和集体效率。

2 集群的网络属性与创新行为研究

关于企业集群的属性, 仇保兴 (1999) 认为企业集群就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性办法。另一种相似的制度性办法就是“企业集团”, 从“中间性组织”的谱系来看, 企业集团处于靠近层级组织的一头, 而企业集群则处于纯市场组织的另一端。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关系和经济交易活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集群网络。企业集群网络不仅包括正式合作网络, 还包括非正式的合作网络 (Saxenian, 1999) 。正是基于这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协作网络构成了集群创新的制度基础。

创新的本质就是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过程, 网络关系对于集群创新的作用在于网络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协作创新的治理机制以及知识整合的平台。Thomas (2004) 认为集群成员间网络建立, 指的是在集群内扩散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以及从外部向集群内部输入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创新集群在发展外部联系的同时, 不断地建设着内部网络。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集群内的企业互相合作、联合研发, 建立了丰富的企业间网络, 这种网络也汇聚了大量的资源。不同企业的不同能力的灵活整合, 也可以让它们对市场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Goldman etal., 1995)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客户及其它机构之间的网络关系是积累创新能力的重要投入 (Lundvall, 1992) , 结网可以促进互动创新, 因为产生渐进性创新需要将不同来源的多种知识融入企业的日常运作, 硅谷、意大利的一些集群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就归因于各主体间的网络关系, 硅谷的诸多相互联系的风险投资企业、律师、猎头公司、设备租赁公司、投资银行等良好的商业条件促进了新企业的成立和发展, 加快了企业创新的过程, 有利于硅谷竞争力的培育 (Saxenian, 1994) 。

Hotz-Hart (2000) 总结了交互网络对网络内的企业创新具有以下的潜在收益:更好地接近信息、知识、技能和经验;改进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高反应能力;减少创新风险、道德风险、信息和交易成本;提高信任和社会凝聚。Dahl etal. (2004) 认为集群中的非正式网络已经成为知识扩散的重要渠道, 从业人员的确能够从非正式网络中获取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在集群网络中, 不同企业的研究人员会跨越组织边界为对方提供知识, 他们甚至会交流企业的专用知识, 他们互相交流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希望会在未来获益。李正卫 (2005) 认为集群网络平台之所以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根本原因在于集群网络为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知识密集并且易于溢出与共享的知识平台。

3 社会网络分析下的集群创新行为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学与管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在于其在社会科学理论中的独到解释, 另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

Granovetter (1985) 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了《Economic Action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一文, 提出了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之中的。此后, 社会网络分析逐渐成为集群研究的重要视角。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网络特征变量对集群网络结构进行度量和刻画, 如网络节点在联结中的联结强度和网络位置, 强联系、弱联系、中心性、结构洞, 网络密度和对称性、互惠性等。Thorelli (1986) 主要是以影响网络紧密程度及成员交流内容的因素来描述网络, 认为影响网络密度的因素可以分为:量即密度;质即强度;成员间交互作用的形式。Kimann, R.H, & Kimann, I. (1991) 认为网络关系的特性为:密度、联结性、集群性和层级性, 认为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影响到网络资源配置效果, 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 进一步影响到集群的创新能力。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与网络理论密不可分的。社会网络理论主要通过知识、信息获取的质量、数量和方式对集群创新进行解释。Granovetter (1973、1985) 提出关系力量的概念, 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 强弱关系在个体之间, 组织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强联结优势理论”, 强关系能够促进信任与合作, 进而便于企业获取更多精练的、高质量的信息和隐性知识。而且强连结企业间会形成共享态度、主张、以及信念 (Simsek, 2003) , 这会提高网络内知识和信息的深度沟通、有价值信息的交换, 使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市场的细微变化。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力量理论”, 集群网络的弱关联可以传递新鲜的知识和信息, 可以避免知识和信息的冗余, 因此企业集群需要建立开放性的网络结构, 与外部知识源保持一定地联系, 以避免集群内部强联结的不利影响。

Portes (1995) 对社会资本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 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依赖关系网络或更大的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资格来调配稀缺资源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个体固有的, 而是个体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的一种资产, 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Burt (1992) 的结构洞理论则强调了网络中结构洞的位置优势, 认为那些占据结构洞的网络成员将获得拥有更多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的机会, 可以享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是从集群网络的规模、密度、成员的地位差别等视角研究企业获取知识资源的能力。集群应具有适度的机构稠密性, 因为稠密性能增进信任、激发企业家精神 (Amin & Thrift, 1992) 。稳定性的网络更容易发展出相互信任关系、共享准则, 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 从而使得集群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

4 特定集群结构与创新行为的研究

企业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创新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集群网络的分工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安排, 决定着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行为。Gulati (2003) 从结构嵌入的观点指出企业内部资源的效率受制于战略网络的结构, 因此网络结构特征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Gnyawali (2001) 认为网络结构会使企业产生不同的动机强度和能力水平, 对其他成员的竞争行动做出反应, 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强度选择。Simsek (2003) 认为其他嵌入关系会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 如企业间战略行动的相互认知能力和治理关系。黄中伟 (2004) 在研究集群创新机制时, 也发现集群的创新机制和绩效来自于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

王云平 (2007) 对调查了我国23个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创新行为与网络结构的类型的关联, 结果显示:对于无核心的联结模式, 如果大量发生的低成本模仿使创新企业的收益耗散, 并最终导致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源缺失, 则集群企业的最优技术发展战略是向外寻求技术模仿源。而多核心或单一核心企业集群中, 集群内部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作为龙头主导着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而其他多数中小企业则更多通过模仿创新、干中学、反求工程等来实现创新, 集群相对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张杰、刘冬 (2006) 认为主企业领导型集群的核心优势在于多层分包商与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领导企业的紧密协作, 在集群主导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推动下实现整体生产系统协同升级。他们对戴南不绣钢制品集群进行研究, 认为从“蜂窝式”生产协作方式转变为大企业领导型协作方式更加符合环境的要求, 使得戴南不绣钢制品集群从衰落走向新生。

关于主导企业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Lissoni (2001) 对Bresci机械企业集群的研究表明主导企业在协同集群行为和孕育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ammarra和Belussi (2006) 认为集群中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对于大企业来讲, 通常通过发展内部研发活动或者创造自己的销售渠道容易在价值链中获得升级, 这些研发活动对于系统性创新非常重要, 集群中大型企业的作用是一个帮助集群技术升级的重要条件。Arnaldo (2003) 对意大利的眼镜集群从1995年以来的演进过程的考察也表明全球化和新技术已经影响到传统的以社会嵌入、地方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显得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

5 总结

从现有基于网络结构的集群创新行为的文献分布来看, 多数文献集中在第一类, 即从集群的网络组织特性出发, 这类文献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集群网络的创新特征以及不同于市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形式的创新优势的原因, 其主要的贡献在于它的共性角度, 对于不同集群创新能力的差异则缺乏深入的分析。随着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在集群创新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类文献也逐渐增多, 使得集群创新研究不断深入。但是这类方法强调集群创新的社会网络属性, 相对忽视了集群网络的产业关联以及集群创新行为的经济动因。总的来看, 目前文献对于特定产业关联结构下的不同种类集群的创新能力的明显不足。随着国际化的发展、ICT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需求的更加复杂化, 企业集群逐渐从同质化到异质化、从对称性到非对称性、从集群自发演进到有目的的战略设计发展, 很多集群将逐步走向结构化和层级化。在新的竞争态势下, 对基于特定网络结构的集群创新行为、学习机制、创新机理以及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提升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制定量体裁衣式的集群创新政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49-57.

[2]SAXENIAN, ANNA LEE.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R].San Francisco, CA: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1999

[3]HOTZ-HART B.Innovation networks, regions, and globalization[M]//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 Eds G LClark, MP Feldman, MS Meric, S Gertl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0:432-450.

[4]GRANOVETTER MARK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problem of embedded 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19 (3) :481-510.

[5]Portes A.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Conceptual Overview[M]//in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5:1-41.

[6]GULATI, et al.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203-215.

[7]黄中伟.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绩效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3) :94-102.

[8]SAMMARRA A BELUSSI.Evolution and relocation in fashion-led I-talian districts:Evidence from two case-studies[J].“MARCOFANNO”Working Paper July, 2006 (23) :30-32.

[9]王云平.纺织服装业的集群创新特征及实证分析——基于全国23个纺织服装业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7) :2-8.

[10]NUNZIA CARBON.New models of inter-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2, 14 (3) :229-246.

[11]LISSONI.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the case of Brescia mechanical cluster[J].Research Policy, 2001 (30) :1479-1500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第3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区域创新

1 古典区位理论阶段

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 学者们所关注的事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的地理布局问题。这一时期大致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期结束。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 奠定了经济地理学中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

1.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 (Thunen.J.H.von) 是农业区位论的奠基者, 他在1826你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次从区位学角度来研究农业生产布局问题。他以农民经营农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引入地租和运费变量, 并假设地租与耕地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成反比、运输费用与这一距离成正比,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方式特征, 得出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 画出了不同农作物种植布局的模型图为一个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一个个同心圈层, 即“杜能圈”。他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 也能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 使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出现分异, 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1.2 伟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来德.伟伯 (Weber.A) 是研究工业区位论的先驱, 他在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构建了一个以成本 (尤其是运输成本) 为核心的工业区位选择理论, 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指标和原则, 并第一次将集聚理论系统化。韦伯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决定企业区位移动的影响, 提出了运费指向因子、劳动费指向因子和集聚指向因子。在这些因子中韦伯极为重视集聚因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他认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者说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到一个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 并将这种集聚优势归结为技术设备发展、劳动组织发展和整体经济良好运用性等几个方面。他进一步界定了集聚的含义, 指出:集聚理论研究工业的集中化, 这种集中化存在于工业生产综合体中, 以单位产品的生产而变得更加经济而存在。韦伯还对产业集聚做了定量研究, 按照迁移增加的费用至少小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原则, 以等差费用曲线为分析工具来确定产业集聚程度, 指出实际支付运费最小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集聚的地点。

2 产业联合阶段

在古典区位论时期, 产业区位论的微观研究大多是将企业的运输成本最低、工资成本最低等单项成本因素作为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关要素。到20世纪50年代后, 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代替了单一成本分析。同时, 分析的内容也由单个企业的选址问题转向了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关系上来。更加注重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间的前后关联, 强调要素在空间上的极化、辐射、回程和累积效应。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主要理论有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由法国学者佩鲁 (Francois perroux) 于1955年首次提出, 后来经过美国学者弗里德曼 (John.frishman) 、瑞典学者缪尔达尔 (gunnar myrdal) 和美国学者赫希曼 (A.O hischman) 等人在不同程度上的丰富和发展了, 使这一理论趋于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是不平衡地发展的, 它以不同强度程点状分布, 一个地区当嵌入一个推动性工业单元以后就可以产生集聚经济, 形成增长中心, 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佩鲁将增长极可以定义为:围绕主导部门而组织有活力而且有高度关联的一组工业, 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 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增长极一旦出现后对周围地区发展将产生两方面效益: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指周围的生产要素不断向中心集中, 使发达的中心区越发达, 落后的地区越落后;扩散效应指增长极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 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

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间不均衡发展, 因此将会导致地区间贫富发展的两极分化, 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 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的“飞地”现象。而这种“飞地”型“增长极”是不能很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因此到了70年代后, 增长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

2.2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前苏联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克洛索夫斯基是这一理论学派的代表, 他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完整的地区内, 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 恰当地 (有计划地) 安置各企业, 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 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区域生产专业化与区域综合发展相结合, 综合体内的核心产业主要由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 而与之项配合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则主要依靠有计划的分配方式来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前苏联时期产生过很大影响, 对苏联各同盟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到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苏联政局的解体和各主要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到80年代中后期也逐渐不被理论界所采纳。

2.3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农 (Vernon) 等人首创的工业生命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他们和生物一样,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区域经济科学家将这一思想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并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内是非均衡的, 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 生产力的空间转移是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的, 由创新活动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 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区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从核心向广大落后区转移的特征, 而且存在着回程效应使得这种转移过程不仅难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使低梯度区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中, 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扩大。因此这一理论同增长极理论一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3 社会整合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热点, 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聚理论, 由于这些理论关注的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选址和生产问题, 也不是产业间关联和互动问题,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影响整个区域环境的文化、制度、政府、诚信和创新等社会性资源上, 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为社会整合阶段时期。

3.1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 (Michael.E.Porter) 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 (如大学、行业协会) 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中, 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一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强度、相关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这些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作用的, 任何一种要素的薄弱都会限制产业升级和创新的潜力。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相互作用, 使“钻石模型”模型系统产生活力。波特非常强调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 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而不应该直接参与到集群中。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学者们认为该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上外部环境分析, 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的运作论述较少。集群产生的背景也主要都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济主体, 而对于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指导和解释力是有限的。

3.2 新产业区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A.Marshall) 提出产业区概念, 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这种生产上的地域集中做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共享、中间产品的投入和技术溢出所形成的外部经济, 使集聚到产业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地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 从而获得经济利润。关于新产业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的社会学家伯卡蒂尼 (Becattini) 在系统考察了意大利中部的Tuscany地区后, 把“第三意大利”称作“马歇尔式的产业区”, 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 得益于本地劳动分工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并将这些产业区定义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意义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产业区理论是近些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理论, 由于资本、劳动和信息移动变得更加容易,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似乎在减弱, 有学者就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在这种“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 学者们发现具有一定“粘结”行的区域, 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场所。而新产业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够吸引资本和劳动的区域[7]。

3.3 创新系统理论

熊彼特 (Joseph.A.Schumpeter) 是创新理论的先先驱, 他在1912年提出的创新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提出资本主义的核心是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的观点, 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区域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年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费里曼 (Chris Freeman, 1988) 在研究日本经济增长和技术追赶成功的原因后提出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992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 (bengt-Ake lundvall) 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走向一种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和1993年纳尔逊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个比较分析》等, 他们都对创新体系进行了先期的开拓性的研究。认为创新系统是接入创新活动的实体或节点之间的一组关系。总之, 创新系统理论更多的地强调企业间相互活动和非正式的学习和交流, 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合作以及区域的一种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 北京大

[2]Thunen J.H.von著.吴亨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3]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中译本, 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7]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发展综述 第4篇

(一) 迈克尔·波特的集群理论

波特的钻石模型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经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特征, 形成这样的产业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 (1) 生产要素; (2) 需求条件;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5) 机会; (6) 政府。这六个方面构成了国家竞争优势产业的钻石系统 (diamond system) 。

(二) 帕得莫和吉布逊的GEM模型

在总结多年研究集群经验的基础上, 两位加拿大学者帕得莫和吉布逊 (Tim Padmore and Heney Gibson) 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 提出了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GEM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六大因素, 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以及“外部市场”。他们用一个蛛网图表示, 六个因素被分为3对:包括“资源”和“设施”, 合称为“因素对Ⅰ”——基础 (Grounddings) ;“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II”——企业 (Enterprises) ;“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III”——市场 (markets) ;而GEM模型正是这3个“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1]

(三) 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概念的来自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一些学者研究发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以及这些国家内部很多地区陷入衰退的同时, 意大利东北部的艾米利罗-罗马格纳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等地区却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势头。同时, 这两地区在经济运作模式上的相似性极大地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然而, 最早对这种经济模式进行描述的人可以追述到马歇尔。早在19世纪末, 马歇尔对英国兰开夏和谢菲尔德的研究中, 发现这两个地方小公司集聚程度高, 并且联系非常紧密, 专业化分工较细。其主要特征是:以小型、本地人拥有的公司为主、规模较小、区内的供货商和顾主长期合作联系紧密、灵活性很高等等。这些特征与后来学者发现的意大利东北地区和美国硅谷的特征存在很大的相似度。学者们在马歇尔产业区的基础之上, 把这些地区称之为“新产业区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2]

二、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 产业聚群机理的研究。

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把产业聚群分为非正式群、有组织群和创新群, 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培育创新群, 建立创新系统, 从而使传统产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J.Vernon Henderson, Zmarak Shalizi和Antho-ny J.Venables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群集、新聚群是如何形成的、脱离聚群的后果等问题。为了解释以上问题, 他们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Aldo RomanoGiuseppina Passiante和Valerio Elia分析了29个虚拟群, 用组织接近的概念来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概念, 认为组织接近是虚拟群形成动力的新来源, 而组织的接近则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他们突破传统的产业聚群的地理限制,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把产业聚群置于全球化的虚拟学习环境中, 扩展了产业聚群活动的空间。

(二) 产业聚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

Machiel van Dijk和Ondor Nomalor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产业动力学。在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和相关技术兼容性不同的前提下, 探讨新技术应用的时间和频率是如何影响产业动力的, 验证了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产业中企业数量的关系。C.J.Caniels和A.Romijn研究在经济自由化和国际经济整合的背景下, 技术能力的累积对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建立概念框架来分析地理集聚影响技术能力累积的机理, 从中观和微观层次对集聚优势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聚群政策。Dirk Messner和Mey-er- Stamer探讨了什么是网络、如何认识网络等问题, 从三方面 (即利益集团和决策风格、网络社会功能逻辑、七个网络的问题) 对网络治理逻辑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了网络治理对产业聚群和价值链的作用。在OECD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的报告中从宏观层次上的群分析研究什么产业组成了更广泛的经济结构。Meyer-Stamer分析了产业聚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 研究企业合作的典型障碍, 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对合作的不利影响, 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 从而提高产业聚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途径。

(三) 产业聚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大量经验表明, 地方产业聚群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 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Philippe artin和Giamarco I.P.Ottaviano综合了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 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自我强化的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 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 由于向心力使新企业倾向于选址于该区域, 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空间的集聚, 进一步验证了著名的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也就是说, 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 而市场的扩大与地区企业数量相关。Nicholas Crafts和Anthony J.Venables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探讨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 从地理角度回顾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兴起以及未来亚洲的复兴。认为尽管缺乏高质量制度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但是不能忽视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 基于产业聚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有许多州已设计和实施以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许多欧洲国家也对聚群理论和群政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群分析已在OECD的国家创新系统中采用。在区域和世界性组织中, 世界银行和其它许多组织采用群发展战略作为区域和当地发展的一种工具。这种情况表明群政策已经成为区域、国家普遍接受采用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工具。Khalid Nadvi和Gerhard Halder对巴基斯坦的锡亚尔科特和德国的Tuttlingen的外科器械聚群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用聚群和价值链作为分析方法对地方产业聚群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同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业聚群之间的关系。[3]

三、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 始于20世纪90年代, 而大量开始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目前, 国内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

例如, 江浙学者从区域经济 (张仁寿, 1999) [4]非正式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广东学者则更着重于从企业网络或企业家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 同时也强调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新春, 2002) 。[5]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 (仇保兴, 1999) ;[6]从产业集群演变特征角度研究 (姚先国, 2002) 。

第二, 从知识溢出角度分析聚集现象。

例如, 叶建亮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集群的重要原因, 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 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 知识溢出还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类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7]宁钟则认为企业集群存在进入、退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以及需求的动态变化过程。[8]

第三, 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王缉慈结合区域发展和区域研究的现实比较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 认为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区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9]徐康宁认为, 中国的产业集群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 一般直接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出口能力, 可以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 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 提高产业效率, 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很有借鉴意义。[10]

第四, 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由我国台湾学者来进行, 他们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进行探讨, 他们认为企业家的协作网络关系是建立在网络成员之间彼此的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的, 而这种承诺与信任关系则是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因此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网络安定的主要力量。[11]内地学者盖文启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 他系统地构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 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 并利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解释产业集群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发展。[12]

第五, 关于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

顾志群、沈友娣、康君等人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将评价指标量化, 评价集群的核心竞争力。[13]刘春香则认为, 构建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对我国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应借鉴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 从战略的角度制定企业集群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策略提高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14]

第六, 对产业集群的社会服务机制进行研究。

例如笔者在《“4S”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指出, 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四大体系――区域公共服务体系 (section public service sistem) 、中介服务机构 (service medi-organization ) 、自律性行业协会 (self-discipl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以及专业市场体系 (speciality market sistem) 。[15]朱向阳、钱言两人则对上海市中小企业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子系统的建设问题。[16]

四、产业集聚度理论综述

1.区位商系数LQ。

LQ是指该产业地区就业份额与该产业全国就业的份额的比值。LQ大于1意味着高于平均集聚。

2.空间基尼系数G。

其计算方法为:G=∑ (si-xi) 2, 其中, Si表示i区域某产业就业人数占该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xi表示i区域全部就业人数占经济体就业总数的比重。系数越高 (最大值为1) , 表明集群程度越大, 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

3.孟卓产值计算方法的专业化系数。

某地区某产品的产值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 该产品的产值与该地区制造业产值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 制造业产值之比;或企业数量计算的专业化系数, 即某地区生产某产品的企业数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 该生产产品的企业数与该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 制造业企业数。

4.产业集群的集聚度CAD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CAD={ (Eij/Ei) / (Ekj/Ek) + (M+MS+S) /3}/2

上一篇:学习的重要意义下一篇:建设数字化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