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2024-07-26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精选10篇)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由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负面问题, 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成了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 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一、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指社会生活中的弱者, 是相对强势群体或个人而言的。具体来讲, 就是指那些需要全社会都来给予特殊关照和帮助的人群共同体。本文所论述的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经济条件及客观因素而造成的在社会大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这些人由于家庭经济基础的薄弱, 造成了他们在支持子女完成高标准的学业、适应转型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类教育的阻力, 进而出现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并进而影响到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 这一现象直接影响着弱势群体子女世界观的形成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二、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现状

1.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

随着教育体制的布局调整, 农村高中、初中向城镇集中, 农村小学向乡镇中心校集中, 上级教育资金投入全部集中到城镇学校和中心校。下剩的农村小学的办学基础以及办学条件相当薄弱与简陋; 阶层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 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城镇学校或教育资源优越的学校去学习, 造成了生源流失及学校之间的差距。过于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造就了势不可当的择校热潮, 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择校费。这样, 本来属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基础教育, 变成了部分经济实力雄厚者利用金钱可以换到的特权, 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只能望校兴叹。

2. 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受生存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到处存在, 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受教育状况, 这种现状有三种类型:一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 二是完全辍学; 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这是大多数民工最容易接受的选择, 可这些多为私立学校, 教学质量不一定保证, 有的还存在办学设施差、卫生差或有安全隐患等。另外, 还有一些学校存在的以钱择校的特殊条款导致的受教育机会分配不公现象, 这也是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的因素。

3. 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受锻炼的机会不公;二是教师安排坐位不公;三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公; 四是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不公;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公。

4. 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地区间的差异, 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子女的成功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三、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势在必行

1. 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怎样把众多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 把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 把普通公民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 使每个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都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分析中国历史, 弱势群体的产生, 形成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恶性循环, 这不能不算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之一。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脆弱的群体。在激烈的竞争中, 他们信心不足, 一旦受到失败的打击, 不能够很好地自我调节, 经受挫折后心理失去平衡, 引发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 有些还会对社会产生怨恨、对抗心理, 如果他们的子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接受教育的权力得不到保证, 那他们就对这个社会产生了怀疑, 甚至产生了敌意。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必然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3. 实现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是国家的基础建设工程, 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影响政府形象, 有损于社会公正的底线。教育公平是折射社会公平的镜子, 而教育机会与权利、教育过程与效果的不公平, 不仅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而且是对公民人权的侵犯, 因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是公民合法的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 也是人发展的基础。教育不公平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

4.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缩小地域差距, 提高弱势群体自主发展和社会竞争的能力, 提高我国整体公民素质,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需要教育的强大支撑。要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 让全社会都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让教育成为改变弱势群体人生轨迹、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有效载体, 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发展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四、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有关部门应科学利用资源, 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意外”的不平等。为了不让弱势群体之子女一进入社会就输在起跑线上, 有关部门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 在整体平等的大环境下, 均衡有限的教育资源, 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2. 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时, 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社会转型等多种原因, 弱势群体子女依然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权力和机会。因此,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让弱势群体子女的公平教育权得到落实。

3. 进一步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歧视或不公平, 实际上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情况, 学校应高度重视,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把师德六条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否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能否公平处理好每一件事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实行教育决策民主化

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兴衰的大事, 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反复调研, 充分论证, 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 最后做出科学的决策, 否则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例如, 近年的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 目的是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但是如果不考虑农村实际, “一刀切”, 把山区的做法用于城镇, 或把城镇的做法用于乡村, 就会给一些农村百姓带来无法解决的困难, 会导致一些农村儿童辍学。

5. 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

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第2篇

调研报告

第五组谭红娟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越轨现象。农村小学中,总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的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或离异家庭。他们思想偏激,学习上困难较多,人际关系紧张。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故意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而一蹶不振等等。

一、总体现状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一部分是单亲家庭,一部分甚至是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二、面临的问题 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打工父母总体期待过低,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只有少数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或自己监护。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同时,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也不会刻意的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并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同时,隔代监护中溺爱现象也比较严重,祖辈对孩子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致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部分,许多亲戚熟人对照管的留守儿童则关心不够,或者只关心物资生活方面,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精神上的关心给予的不多,使留守儿童很容易放松自己,对学习不放在心上。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大多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成绩呈现波动大或严重滑坡现象。这就是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的失衡。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小,自律

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和其他人的不良影响。在加上亲情缺失、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父母由于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很多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打架等行为;由于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染上不良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三、解决之道首先,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加强沟通和交流,树立正确道德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出门在外的父母可以通过电话、探亲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感情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的成长给予赞扬,及时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真正的从各方面去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其次,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

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心灵关怀。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也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而温暖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个大家庭般的温馨。

四、总结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3篇

关注这个校园特殊群体,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方能构建和谐教育风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构建爱心网络,开展亲情教育

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爱心的奉献能有效地化解弱势群体子女对学校、老师的抵触心理,为今后社会稳定打好教育基础。

学校四(3)班钟斌同学,父母外出打工,跟随姑姑姑爷生活。由于缺乏亲情,常多愁善感,看见别的家长雨天来送伞,总是眼巴巴地盯着看。每天上学都姗姗来迟。学了电脑后,迷上网络游戏。姑爷没文化,找到一次打一次,起初挨打一顿能维持几天,会做些作业。可渐渐地,姑爷看着才做,一转身就不做。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姑爷都显得很无奈。

我们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时,让班上的三好生钟常歆与他结对。钟常歆一有空就去找他玩,课外教他做作业,与其一起阅读课外书。本学期初,老师利用“品德与社会”课时间,组织全班同学为他过生日。听着伙伴们友好的生日歌,他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此后,老师还每隔一星期,陪他与父母通电话,聊学习,诉思念,话未来。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变了。不懂的题能主动请教别人,有时还拿自己的经历去劝解班上懒散的人。每次看到要搬作业本,他总是第一个上前。

二、把握教育契机,培育健康心理

我们抓住“开学选干部”这一时机,将教育机会倾向于校园“弱势群体”。如我班的曾琴,家庭耕地被城镇建设征用,生活拮据,但她志气高。我们让她担任数学学习委员。受到重用的她勤奋好学,乐于进取。流动人口子女一般都能吃苦,对于体育活动往往都喜爱和擅长,我们将体育作为加强他们的自强精神、解除烦恼不安情绪、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我们的认可,日渐消除弱势群体子女的自卑。

考试前后、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是我们疏导弱势群体子女的必修课。我们还定期编排“心理健康板报”,教会孩子自强,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教给孩子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群策群力,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三、实施赏识教育,激励孩子成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没有人不期盼得到尊重,得到爱,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间断地给予肯定和赞扬,为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而喝彩,“好孩子”才能顺利开花结果。获得成功,对于校园弱势群体来说更为迫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他们,捕捉他们进步的闪光点,用激励促进取,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导他们懂得“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弱势群体子女的成功感和荣誉感。

新生陈小燕,从小父母离异,今年随父亲进城打工,转来我校。由于基础较差,单元测试不及格。上课时,她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说话细声细气,像蚊子叫。有一天,我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让孩子读课文,然后表扬她:“不错嘛!你没有读错一个字,要是再响一些,我会听得更清楚。”孩子大受鼓舞,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第二天,她又来朗读,果然声音高了许多,我大加赞赏。第三天读完,我试探地问:“明天你敢在班上大声朗读吗?”“敢!”女孩朗声回答。第四天,女孩果然勇敢地站起来朗读课文,同学们都很惊讶,我带着大家鼓掌。女孩一天天活泼起来……

四、实施学科渗透,强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为此学校设立“行为改变命运,品德成就人生”宣传栏,刊登名人名言、先进人物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创编《习惯三字经》,每天通过校园广播循环播放,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大力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收到良好成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这个故事。很快,孩子讲完了,老师开始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德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们。辛德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她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德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的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老师:辛德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车夫。

老师:如果狗和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的跑回家么?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会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德瑞拉有仙女的帮助,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们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师。她会用一个故事来延伸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再用这几个问题延伸出它们的答案,再又从答案中引导出几个不同的人生道理,从而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而且,她还能从那些不美好的角色入手,也能让那些角色把延伸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成立家长学校,落实和谐教育

美国医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对孩子的帮助中,父母给孩子的关注、爱护、理解,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6倍。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弱势家庭缺少思想、文化的“充电”,“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产生偏颇。为了培育家长的教育意识,有必要创立“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的经验,提高家教水平,促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营造更和谐的教育空间。

从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今天,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合乎社会发展及其身心需要的最好的教育,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让这些成长在不利环境中的学生,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摆脱“弱势”的阴影,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意识,他们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让我们用爱心培育一朵朵健美的生命之花。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第4篇

一、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1. 教育资源实质上的不公平, 使得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处于劣势, 发现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问题上仍然处在实际上的失衡状态。

( 1)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机会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不公。从义务制教育入学的机会获得上来看, 虽然国家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 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但是实际上, 在农村及其贫困地区, 辍学现象要远远比有关机构统计的数据要多。

( 2) 教育实质性不平等在农村弱势群体子女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子女虽然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入学机会的均等对待, 但相对强势群体已经将兴趣转移到追求教育的品位上, 使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而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在向实质性平等前进的过程中只能是望而却步。具体表现: 在当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学奥赛、钢琴, 全面发展的时候, 他们只能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放弃。在这种种的因素作用下农村弱势群体的子女在还未进入社会竞争前就已经处于了落后的地位。因此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从实质上真正促进教育平等成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上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社会公众对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的高度认同,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停滞不前。

3. 工具性在农村主要表现为: 只偏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忽视教育的本体功能, 使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难以主动获得求生存、求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意识、人格与能力。

二、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 经济困难是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农村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决定了他们在子女的教育支出上就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最为严重的是, 生活富裕的家庭与农村弱势群体家庭的强烈反差令弱势群体子女羡慕、嫉妒, 继而自卑、仇视。“学校等次越好,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健康状况则越差”, 这也恰恰说明强势与弱势的贫富对比会使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失衡。因为所谓“好学校”是社会财富、社会地位、社会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 而这些也正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所缺乏的, 在这种强势的包围中他们容易产生自卑, 甚至会自我封闭, 这就容易引发教育问题。

2. 家长文化水平低是造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经济贫困往往导致知识贫困, “知识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调查显示, 各类弱势群体子女家长的文化程度都较低, 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 70% 以上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 从而影响下一代的智力和教育的发展。家长的文化水平低, 创造财富的能力相对就差, 家庭生活就会拮据; 家长的文化水平低,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家庭氛围的意识就差, 常常不能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家庭中的冲突、愤怒、攻击就在所难免; 家长的文化水平低, 就不会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教育, 脾气暴躁, 情绪不稳, 打骂子女便会经常发生。生活在缺乏文化氛围、情绪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环境中的农村弱势群体子女, 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

三、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 改善经济状况, 保障社会权利。经济的障碍严重阻碍了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从经济上扶助农村弱势群体。但是总体而言, 在资源分配和权利赋予上, 更多的是按照社会主流人群的主观意志排列组合, 尽管这样会使农村弱势群体获得一些资源, 但是所占比重很少。要真正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地位和处境, 必须赋予农村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权利, 并赋予他们发挥这些权利的公平机会, 发展他们在使用这些权利时的能力。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援助农村弱势人群。

2. 重视家庭教育, 办好家长学校。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家长文化水平的重要渠道, 也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 政府要支持学校和社区成立家长学校, 组织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抚养人接受教育, 并对他们实行免费培训, 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 提高家长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素养, 使广大农村弱势群体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进而促进孩子教育的健康发展。

3. 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与救助工作。

第一,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高其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 首先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为此, 学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进行教师教育素质和心理健康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 使教师增长相关知识,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第二, 纠正认识偏差, 根植合理观念, 预防教育问题的产生。一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和网页, 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途径, 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开展教育辅导。个别教育辅导与咨询以其保密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所欢迎, 在这方面成功地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转化有问题的学生, 为我们的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二是开设健康教育课, 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进课堂,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 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 正视自己的弱势地位, 自觉调控自己行为。为了激发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斗志, 教师可以介绍弱势群体子女成才的案例,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 第5篇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28-04

一、调研目的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变迁,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经调查研究:在鲁迅美术学院随机抽取的179名学生中,有131名学生是独生子女,可见独生子女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以何种方式和措施来管理这些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群体特征?如何根据他们的群体特征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希望笔者的调研能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资料。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其中独生子女有131名,占73.18%。

二、调研方法

调研方式:抽样调查、实地访问、个案研究。

调查时间:2012年3月份。

调查对象:鲁迅美术学院独生子女大学生。

问卷形式:问卷为40道选择题(包括部分选项的主观作答),问卷总共发放200份,有效问卷中有131名为独生子女大学生。

三、调研结果

(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社会化的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一般来说,父母与子女交流的内容越多,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在与父母沟通倾诉的频率问题的选择中,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有47.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随时,48.1%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偶尔;其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害怕孤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愿意告知父母和老师,从而主动去寻找朋友(包括一些虚拟网络上的朋友)交流。调查中,被问到“如何对待压力或烦心事?”(多项选择题)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104人选择向知心朋友倾诉,56人选择上网,38人找家长,31人做运动,25人憋在心里不说,3人找心理医生。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受朋友和同学影响的比例在增加。他们需要朋友,希望得到尊重、理解,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思想独立的性格特征。

在价值取向方面,调查显示,人格是否高尚、是否有自己的事业以及生活是否幸福快乐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首要的选择,这反映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变得更务实,他们注重人格培养和事业追求,同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很高。在自我评价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兴趣爱好广泛,坚守信用,勇于竞争,视野开阔,易接受新鲜事物等好的一面,同时也显示出他们依赖网络,空想懒散,易情绪化,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急于求成,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心等性格缺失。

关于人生理想的认识,调研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人生理想实现的最重要条件是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知识面。其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占尽65%,这充分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你与同学间关系处理的怎样”一题中,有79.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很好。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喜欢结交朋友,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的交际能力。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个人价值取向调研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这与很多学者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是“问题儿童”的说法不符,我们也相信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大学的塑造和磨砺将来能够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独生子女是新中国空前幸福的一代,他们从小享受着“小皇帝”和“小公主”般的待遇,所以往往被人们认为他们缺乏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遇到困难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解决。

其实不然,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在回答“大学期间,没有父母在身边,你会怎样?”74.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一如既往”,20.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觉得更自由”,只有4.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不知所措”。调查中,对于“你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吗”这个问题,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可以很快适应”和“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分别占58.8%和38.9%,合计达到97.7%;在回答“多数情况下,衣服脏了,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76.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自己洗”;在“整理书桌”问题上,50.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经常性整理,41.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偶尔整理,合计达到91.6%。这些都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安全常识匮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在安全问题方面,调研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主要表现为缺乏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在突发意外事件时,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致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问及“遭遇火灾、溺水、车祸等一些紧急事件时,你是否具备最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只有28.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具备。在回答“最佳抢救时间”的问题时,只有32.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不但表现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而且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内使用“热得快、电褥子、电饭锅”等大功率违规用电器,对于此举,只有22.9%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这样做很危险,这个调查结果很是令人担忧。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大学期间,没有丢过饭卡或者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只有34.3%。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今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四)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涯规划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生涯规划与我们常说的学习计划有点相似,但不能完全等同。生涯规划是对自己的一个整体规划和综合规划,而不仅是一个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只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生涯规划立足于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和展望,从整体上来安排自己的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调查显示,只有36.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真做过规划,可以推断,独生子女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来自父母方面的压力减少,轻松中忽视了自我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古人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有目标和没目标不一样,目标高与目标低四年下来差别也显而易见。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生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为自己成长和发展订立的契约,是自己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承诺;而大学生自我管理,则是大学生实现自己诺言的重要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经常逃课、偶尔逃课、有特殊原因而逃课分别占7.6%、35.9%、42%,共计达到85.5%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期间会出现逃课现象。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69名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已经成为造成他们学习、生活困扰的主要原因。

为了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指导独生子女大学生,推进他们的生涯规划,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孵化器,推进剂。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57.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35.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求学校能定期举办生涯规划讲座,6.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给学校提出了一些建立健全的有关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观趋向成熟和理性,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失恋问题。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已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与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反之,则可分散精力、情绪波动、浪费时间。因此,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重要的。调查显示,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占74%;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不需要去强求爱情,但同时也不必去反对爱情,当自己遇上了合适的人,就没必要错过,顺其自然,重要的是有没有缘分。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思想越来越开放。在“择偶标准”方面,22.9%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自身修养和气质品味,58.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志同道合、喜欢自己,15.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发展潜力,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家庭和经济条件。在“爱情和事业定位”问题上,86.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事业最重要,让我们看到社会快节奏的变化,让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选择变得更理性。通过以上的调查内容,我们看出独上子女大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的认识清楚,就如同大家认为的一样,大学期间的恋情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导致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都经历过失恋。失恋,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所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挫折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近年来,和平分手或抛弃人的一方,也称作失恋;不过这种情况下的失恋,比传统意义上的被抛弃的那种失恋来说,情绪反应会略小一些,会较快从阴影中走出来,并迈向新的恋情。如果你失恋了,你会?

(六)独生子女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是指独生子女大学生为强烈的情绪体验所支配、控制和影响的外部活动,由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行为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倾向并认真加以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如果有一场心理讲座,你希望主题是什么?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大学生本人对自己情绪调节问题也十分关注。

(七)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消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消费调查中。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90.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1000~2000元之间,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正常。虽然个别消费较高或较低,可能是受家庭消费和其他因素影响。

2.月手机消费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40%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每月话费支出在50元以上,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依靠手机程度在不断加深,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手机费的升高也是情理之中的。

3.月生活费透支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17.5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经常出现透支现象,22.1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偶尔出现透支现象,可见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缺乏规划性。调查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在消费前会做好消费计划但到月底时生活费很少有结余,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费都花在哪里了,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身边同学的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4.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72.5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费全部来自于家人,22.1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数来自于家人,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人。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66.41%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都有寻找兼职的想法,但都没有实践过,真正拥有兼职的占到19.85%。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其他收入来源除了通常我们所熟知的代课、开网店、送外卖等,还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学金。

5.网购情况

“网购”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一种较为时髦的爱好。独生子女大学生对网购的热情很高,39.7%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经常网购,通过谈话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选择网购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同时,另据调研数据统计,“独生子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及电子高科技产品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接受调研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中,98%以上的人拥有手机、电脑、MP4、数码相机等高科技消费品中的一种或数种。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及电子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感,值得我们关注。

此外,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购物考虑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虽然品牌、时尚、心情和售后服务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购物时具有一定影响,但是70%以上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了价格、实用两个因素,这也说明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理性。

消费观作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特征的发展,因此高校有必要重视和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观。

四、结语

本调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的七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特有的自身优势,注重人格培养和事业追求,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有主见,不保守,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这些自身优势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同时本次调研也反应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很多不足之处,生活安全常识匮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生涯规划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弱,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相矛盾的消费现状,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不足之处值得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最后希望本课题组的这份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调研,可以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然,君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雍自成.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及其控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6篇

1 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中人均收入很低、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温饱问题、需要社会关爱和救助的特困户, 包括鳏寡孤独、家庭主要成员死亡或残废致贫、家庭中有人生大病致贫、因自然灾害致贫以及其它因素致贫的农村特困户。农村弱势群体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 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

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思想观念陈旧,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 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1.2 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 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 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外出务工难, 家庭经营开展难, 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业, 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 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 形成贫困-辍学-再贫困的恶性循环。

1.3 偶然因素造成的原因

偶然因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重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

2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现状

由于教育收费越来越高, 越是经济困难的人家, 越难以支持子女教育程度的提高, 从长远看, 这势必造成一种恶果, 这部分子女因文化程度低, 依然难以就业, 成为弱势群体新的组成部分。因此, 我认为关心弱势群体要从关爱其子女教育入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兴则民族兴。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 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大事。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2.1 这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长远

大计。弱势群体的子女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他们身上, 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2 这是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改革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素质人员, 非公有制企业中部分妇女、中老年人, 城市待业青年、打工者和农村贫困农民等。他们的“弱势”一般表现在:其一, 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 从更现实意义上说, 即是物质经济生活的贫困状况。其二, 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三, 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3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力工具, 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对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与调节, 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成为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和强烈的呼声。面临社会转型, 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从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在指导原则上, 要体现整体公平、差别对待和切合原则, 有效利用资源, 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在起点、过程、结果上存在实然的不均衡。从现实层面上讲, 我国的教育资源甚至义务教育资源远未极大丰富, 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倘若将教育资源均等的分给每位受教育者, 只不过杯水车薪, 仍然达不到机会的均等, 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 我们要在整体平等的基本前提下, 相对集中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 全面考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真正的体现差别对待和切合的原则, 这不仅是经济学上效益的客观要求, 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必然价值追求。

3.2 在政策制定上, 政府要适当调整宏观政

策, 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并配以相应的政策法规, 保证弱势群体子女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政府要适当调整宏观政策, 大力扶持农村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 地区间的差距缩小了, 教育资源才会极大地丰富, 弱势群体才能相应减少, 最终根本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在现阶段, 特别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 中央和省级政府更集中形成了各级政府教育的举办责任和财力分配的不对称现状。因此, 建立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明确政府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地位, 可以有效地减缓地方财政的压力, 从而相应提取部分资源优先照顾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3.3 在具体措施上, 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有益实践经验, 立足国情, 针对各地区弱势群体的实际构成, 采取合理的措施,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 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在农村贫困地区, 通过周密计划与科学论证, 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区”, 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优先投资教育, 发展教育。在明确政府投资主体的前提下, 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各种资源, 扩大教育机会, 确保义务教育。国家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义务教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经使贫困地区农民的子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应该坚持推进。

政府要在确保下岗失业者子女教育机会的前提下, 减免部分甚至全部学费。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用, 按居住地就近入学, 使其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对残疾儿童实行免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 使他们能够进入特教学校完成学校教育, 学会一技之长, 具备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建立“绿色通道”,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贷、奖、助学金等制度, 确保受教育者从形式公平向实质公平迈进。

各学校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 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 通过开展各项扶助活动, 温暖了颗颗少年心。一是抓品德扶助。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可塑性强, 引导得当, 则成人成才;引导不当, 则耽误一生。学校应以“高尚之思想、自立之志气、文明之公理”的理念, 对学生进行品德扶助。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 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二是抓文化扶助。对于弱势群体子女, 学校应统一掌握, 学校领导老师与他们结对子。在班级里, 老师要时时照顾, 给他们“吃小灶”。三是经济扶助。学校应在校内开展“献爱心, 送温暖”帮扶活动, 师生捐款捐物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还把经济扶助工作延伸到校外, 请单位帮困助学, 使一些濒临辍学的孩子被拉回校园。

参考文献

[1]胡一帆.农村义务教育难解之结[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J].教育与经济, 2002, 1.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研究 第7篇

要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深入了解他们成为“弱势”的原因,本着真诚、理解的原则给予关注,善待他们。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先天原因造成学习困难而受到学生或部分老师的歧视。其实这很不公平,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错。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学生学业不良可能是由脑损伤、出生前发育不良、遗传或生化失调造成的。了解这点后,我们就知道,这部分学生应成为我们关爱而不是漠视的对象。

二、营造氛围,积极引导是核心

居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样渴望集体的温暖,我们应当在学校、班级营造出一种如水的氛围,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克服弱势心理。

首先,老师应该尊重和呵护“弱势群体”。在日常管理、教学、班务活动中充分尊重和精心呵护“弱势群体”,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

其次,创设“弱势群体”成功的机会。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某些长处,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再次,引导全体学生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帮助“弱势”学生。在针对性帮助“弱势”学生的同时,我们应在全校、全班范围内,关心、扶持弱势群体。做到“点”“面”结合,为他们创建温馨的成长环境。

三、全面配合,情感沟通是关键

弱势群体学生由于个性孤僻,自尊心强,很少与他人沟通、谈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班主任、各科老师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多谈心,多沟通,多为其创造展现自我、认识他人、接纳他人的机会,不断感化他们。

“弱势群体”的学生不是历经磨难就是缺少关爱,个性压抑,是容易受伤的学生,因此,我们应给予特别的厚爱。我们应怀着慈母般的爱心,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在成为“弱势”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要么简单粗暴,要么过于苛求,要么溺爱放纵。所以对他们的帮助、教育,不仅在于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在于与家庭、社会的全面配合,为学生的心理疏导打造一个绿色家园。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8篇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特点,教育方法

随着“80后”“90后”的学生陆续进入高校, 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经调查研究, 某高校2009年招收的1 000名学生中有621名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占全年级比例的62.1%;2010年招收的1 150名学生中有775名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占全年级比例的67.4%。通过同一所高校两年招生情况的对比, 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中的重要群体之一, 独生子女大学生也将成为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民族振兴、发展的责任, 因此我们应给予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多的关注。首先最亟待解决的就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 很多学者、专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索研究过这个教育界里的新课题, 而本文是通过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的角度来谈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教育方法。

一、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特点

“独生子女”即父母唯一的孩子, 作为家中的唯一, 必然会成为家中的宝贝, 不但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 还会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百般疼爱。集过多宠爱于一身的他们也必将受到这种特殊成长环境的影响而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仔细观察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 我们会发现, 他们聪明伶俐, 思维活跃, 精力旺盛, 兴趣广泛, 情感丰富, 有主见, 不保守, 基础知识扎实, 知识面广, 具有音、体、美、书法、舞蹈等特长的学生很多, 自信, 自主自我表现欲强, 自我期望值高, 更易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智力和才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形成源于他们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独生”在家庭中不存在偏爱的问题, 所以独生子女们能得到较优越的物质条件, 年轻的父母和年过半百的老人都舍得为孩子花钱,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营养, 增强智力, 强壮体魄。同时独生子女们拥有扎实的教育基础, 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 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拓宽知识面, 锻炼思维能力, 因此独生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这些自身优势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缺点。

1. 生活经验匮乏, 自理能力有限

我们可以在各个高校新生报到那天看到至少有90%以上的独生子女是在家长陪同下办理报到手续的;入住寝室之后, 家长们会帮着孩子们打扫寝室卫生, 铺好被褥, 安置衣物等。可见家长们的不放心, 造成了独生子女们的依赖性。多半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自我消费没有计划性, 不像非独生子女那样勤俭节约, 浪费现象严重, 生活中缺少理财能力。高校生活开始阶段, 大部分独生子女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离开父母, 都会表现出很强的不适应性, 恋家心理严重, 离家远的学生会不停地和父母通电话, 离家近的学生则每逢节假日都会回家调整。生活中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新生军训中偷懒请假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当生活中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自己解决的时候, 由于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 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而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痛、神经衰弱等。

2.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 无责任感,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困难

不少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 以个人为主体, 注重个人奋斗,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缺乏集体合作观念、为他人服务观念和奉献精神及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概念模糊, 不善于与他人合作, 集体意识淡薄, 不愿受纪律的约束,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往往我行我素, 不顾全大局。在人际交往方面, 独生子女大学生渴望友谊, 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在现实人际交往中, 独生子女大学生常常忽略别人的感受, 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考虑, 以自我为中心严重, 不懂得谦让, 即对自我的放纵和对别人的要求过高, 导致了人际关系困难。其次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兄弟姐妹, 家庭中缺乏同伴的竞争、冲突和伙伴关系, 缺乏与同龄人面对面的交流, 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3. 心理素质弱, 情感波动大, 自我控制能力差

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 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缺少抗挫折能力, 一旦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便容易产生挫败感, 特别表现在学习成绩、评优评先、考研、就业择业等方面, 如在某方面出现不顺利, 独生子女大学生会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冷漠等情绪。在人际交往中, 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因为性格内向, 缺乏与同学有效的沟通交流而产生抑郁情绪。在恋爱、情感中出现问题时, 多半独生子女大学生不能够理性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常常出现情绪化行为。

二、辅导员对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教育方法

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数的增多,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应根据学生群体的变化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更新自己的工作思路, 充分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形成因素, 探索适合高校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教育方法。

1. 注重心理疏通, 培养健全人格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正处在向成人化过渡的阶段, 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意见和看法, 他们自我情感体验比较丰富, 但自我体验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 要关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需要, 尊重他们的选择, 理解而不放任、民主而不偏爱、疏导而不压制, 真正做到严有度、教得法, 真正走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力度, 减少外界因素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人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的良好品质, 锻炼坚强意志, 培养健全人格。辅导员要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从独生子女大学生反应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抓起, 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从而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 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打造全面的教育环境

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离开家门进入高校, 更多的是异地求学, 但在情感、经济方面却与家庭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家庭的亲缘性、依赖性使得家庭教育的作用有着其他方面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应该首先认识到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力, 因此辅导员应勤于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 使得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从而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要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道德修养、自身素质。

3. 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育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被管理者自觉地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 因此,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最终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在简单的说教中形成的, 而是要有高度的自觉修养精神, 自觉学习、自觉遵纪守法、戒慎自守, 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自觉地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反思自己, 从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实践活动是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最佳形式。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 享受着过多的宠爱, 造成了他们某些能力上的缺陷。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 隔绝了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机会, 与实践的脱离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能力、素质、思想和道德的发展, 同时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辅导员应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投入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开拓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 才能有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奉献精神等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明涛, 李冬霞.浅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几个问题[J].学问, 2009 (20) .[1]夏明涛, 李冬霞.浅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几个问题[J].学问, 2009 (20) .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9篇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不健康心理表现

(一)自卑、孤僻。

造成孩子具有自卑、孤僻不健康心理特点的原因,多是来自对“父母离婚”的耻辱感。目前的社会环境对离异家庭还不够宽容,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对他们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或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或认为父母的离婚是他们的奇耻大辱,唯恐他人提及。因此,他们不愿或不敢和人交往,久而久之,便变得自卑自怜,难以与人合作。而且家庭破裂后,父亲不能代替母亲,母亲不能代替父亲,难以全面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使得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满足感,缺乏得到嘉奖、受到庇护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形成自卑、内心孤独、性格孤僻的特点。

(二)冷漠、暴躁。

家庭破裂后,有的父母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无力管教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重新组建家庭后,继父或继母很难像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样来对待对方的孩子。父母的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逐渐形成冷酷无情、富有攻击性、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性格。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应有的温暖,极易情绪不稳定,易发怒,且反复无常,对别人漠不关心。

(三)判逆、蛮横。

家庭破裂后,有的父母将自己对婚姻的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稍有不顺心的事或在工作上遇到挫折,便以“打”代“教”,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畸形的性格及叛逆心理。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常常性格暴戾、蛮横,对世界充满仇恨,甚至有报复家长的倾向。

(四)任性、自私。

家庭破裂后,单亲父母认为孩子已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理应将所有的爱倾注给孩子,从而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提出的种种要求,不加分析地给予满足,一味迁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任性、自私、不听劝导,乱发脾气,行为放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方法

关爱单亲家庭子女,要着眼于预防,立足于教育,落实在具体措施上。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一)学校来说。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单亲家庭学生分配给那些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的老师,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并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无论是父母离婚,还是父母非正常死亡所造成的家庭破裂,对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恐惧、彷徨、情绪极度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家庭破裂的痛苦可使一个性格开朗、品学兼优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一个后进生从此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走上歧途。面对这种情况,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及时帮助这些学生,使其坚强起来,正确面对现实。既可以向他们讲人生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哲理,又可以向他们讲一些类似于他们经历的正面事例,鼓励他们尽快摆脱阴影,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积极迎接人生困难的挑战,安心学习,为将来自立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知识准备。应注意的是老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多注意观察他们的行为,发现苗头,及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第三,给他们特别的关爱和鼓励。单亲家庭子女大都得不到健全家庭的温暖,而重组的家庭对子女又缺乏关心照顾,这就需要老师从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可信,使他们感受到除了父母还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针对单亲家庭子女容易产生自卑感、自信心不强的特点,教师应多鼓励,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甚至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感觉到生活中不仅有痛苦而且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从而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满腔热情地追求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的东西。

(二)单亲家庭。

第一,单亲的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勇敢地面对家庭破裂的事实。特别是离异家庭的父母应教育孩子,离婚是父母做出的合适选择,是父母自己的事,与孩子无关。父母离婚并不影响他们一如既往地爱他们,一如既往地为他们负责任,从而努力帮助孩子消除因父母离婚造成的耻辱感、恐惧感。不要企图向孩子隐瞒发生了什么,那样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导致他们失去对大人的信任。因孩子是敏感的,迟早会感受到家庭的变化,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说些“妈妈不要我们了”、“男人都是坏东西”之类的话,那样会使他们失去对世界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第二,不要将孩子与婚姻一起画上句号,即放弃做父母的责任。婚姻结束,并不等于对孩子的责任也结束了。将孩子扔给自己父母的做法也许是不得己,但是你的孩子则可能因为祖(外祖)父母的宠爱,缺乏约束,或嫌弃而走上歧途。也不要用溺爱、娇纵代替精神上的缺失,对孩子的溺爱并不是补偿,相反可能是孩子任性、暴力的来源。单亲的孩子需要更多地承担责任,走向成熟。

(三)社会。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 第10篇

作为一个学校,没有能力根本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但我们还是坚持为弱势家庭孩子干涸的心灵播撒春雨,关心这一特殊群体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关爱之情荡漾在校园,让和谐社会中义务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每一户弱势家庭。

一、弱势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

1. 自卑

在弱势群体家庭中,由于生活各方面的不尽如人意,致使家长情绪低落。父母时常拿孩子出气,使孩子无辜的心灵受到伤害。加上来自人们的误解和歧视,因而容易造成自卑心理:他们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自怨自艾、丧失自信、沉默寡言,遇事往往自愧无能,每当同学之间谈及家庭、父母时,总是逃避这些场合。他们在校期间害怕填表,怕老师问及家庭情况。

2. 孤僻

他们生活于自我的小天地里,不愿与人来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都掩盖起来,不愿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3. 恐惧

弱势学生的心中总有一种被别人嘲笑的感觉。他们怕来自外界的冷言热讽,对别人的谈话及别人对自身的评价都十分敏感。

4. 傲视

受自身弱势的限制,他们往往将来自周围的评价、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在轻视、伤害自己,因而傲视周围师生,苛刻待人。久而久之,周围同学都与之疏远,造成了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我们在个别访谈中还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弱势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还有细微的差异。有的孩子明显表现出悲哀、害怕、迷惑;有的孩子明显表现出失落感、无助、孤独、羞耻;有的孩子明显表现出悲哀、窘迫,对未来感到焦虑、烦恼和退缩。

二、弱势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1)父母关系不融洽。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他们由此缺乏爱的呵护,情绪低落,对学习失去信心。他们不善言语,变得越来越孤独。据研究报道,破损家庭子女有38%情绪不稳定,40%性格内向、性情孤僻。当自身婚姻失败而心理不平衡时,便把自己对对方的憎恨、不满等情绪灌输给孩子,培养孩子仇视对方的不良心理。

(2)教育方法不恰当。父母情绪低落时,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爱护;碰到不顺心的事往往就把气往孩子的身上出。这些都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逐渐从内心里产生了一种自卑感。

2. 社会原因

人们往往会对弱势学生加以另眼相待,看不起他们,使他们有一种恐惧心理。虽然社会上的一些有心人会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但在支援、帮助的同时不能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更甚者,社会上的某些人不但不同情、关心弱势者,反而对他们冷言冷语,将他们的不幸当作笑谈。

3. 学校原因

在学校教育当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大多因心理弱势而造成学习成绩低下,教师因怕在他们身上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见效小而易于将他们放弃,置之不理;其次是在为弱势学生减免有关费用时,为了大造关爱弱势的声势,常常将这些人的名单张榜公示。这种做法无疑会大大削弱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卑感。

三、倾情弱势家庭子女,关爱荡漾在校园

事实上,弱势家庭子女因为家庭的贫困导致在心理上产生孤独、寂寞、焦虑、沮丧、悲哀的情绪,非常需要有人能同情、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正是为了改变他们偏常的心理状态,改善他们过敏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进入学校后沉重的心理门槛。我们一方面努力建构校内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重点组织实施“倾情弱势家庭子女———爱心计划”行动,从教育方面给他们以帮助,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领导到位

为了把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落到实处,为了解决弱势群众的后顾之忧,我们选择把关心弱势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真正把弱势家庭子女的冷暖放在心头,努力建设有效的帮扶体系。学校专门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做到领导到位。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总务处负责生活援助,教导处负责学习援助,团支部负责心理援助,校长室负责全面协助。

2. 措施到位

(1)免。就是实施“民心计划”。学校为贫困学生减免校服费、午餐费等各类费用,两年中共减免六万余元。

(2)助。就是建立“爱心基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特困户、低保线家庭、孤儿及其他困难家庭困难的学生分别给予300—800的补助。还向这些家庭的学生提供录音机等学习工具,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更好地学习。

(3)拉。就是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我们要求本校每位教师都要与一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还积极促成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家长)与我校贫困学生“手拉手”。

(4)访。就是组织“送温暖”家访活动。每学期放假前,特别是在放寒假前,组织班主任、学校领导对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的贫困生进行家访,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在寒假不觉得寒冷,在春节感到温暖。

3. 工作到位

(1)开展爱心活动。两年多来,我们开展了“把爱撒向每个贫困生”爱心活动,要求对贫困学生给予特别的厚爱,要求每位教师牢固树立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的“三服务”思想,对这些特殊学生,思想上耐心帮肋,生活上体贴入微,学习上循循善诱,心灵上细心保护,开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的活动,为进步显著的学生设立“奋进奖”。全体教师郑重承诺: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不让一个特殊生受冷落。

(2)建构良好同伴关系。我们一方面热情关心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稳定他们波动的情绪,教育他们克服一些自身的缺点,鼓励他们多与同伴接触、交往。另一方面教育同龄伙伴不要疏远、冷落贫困学生,更不能嘲讽、歧视他们,对他们的处境要同情,对他们的心情要理解,并且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们忘却痛苦,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

(3)运用“角色改变”心理重构技术。这一方法就是在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系统地改变他们旧有的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结构。于是,我们尝试着让部分贫困学生担任各种班级内的工作。比如,爱好学习的让其担任学习委员,对文体活动有特长的让其在班中担任文体委员,有些学科成绩低下的让其担任相关学科的科代表,有些不善交往的让其在团队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等等。另外,我们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这样,贫困学生的偏常心理状态不仅得到了扭转,而且他们行为动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信心、为同伴和教师所接纳的程度,等等,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变。

(4)提供心理辅导。我们通过学校心理辅导室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和情绪疏导,告诉他们贫困是暂时的,作为困难的一种,贫困有时也是一笔财富。我们鼓励他们学会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善于鼓励自己,形成健康、成熟、向上的心态。我们告诫他们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不要永远停留在感恩的层面上,懂得放下包袱,正视现实,勤奋学习,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功,在逆境中成才。这才是对好心人最好的回报。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

(5)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我们重视和弱势家庭(及其抚养者)的联系,比如通过家庭访问和召开多种内容的家长会,及时向他们反映学校的要求,以便互相配合,互相合作,从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以融洽亲子关系和帮助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他们子女的健康成长。

关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尽管我们身边的贫困人口已大为减少,但扶贫济困的故事没有终结,它仍在继续,仍在延伸。

摘要:作者阐述了弱势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自卑、孤僻、恐惧、傲视等, 并从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等方面分析了弱势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提供心理辅导、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上一篇:心理失衡下一篇:纺织品贸易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