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情景背景

2024-07-14

文化与情景背景(精选7篇)

文化与情景背景 第1篇

一、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效果不显著,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太极拳动作复杂、缓慢、难记, 一般在高校教学中, 教师是进行动作的分解等讲解和灌输, 学生背记套路和步伐, 通过个体的锻炼来强化记忆, 并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拳理及包涵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辨。简单的“教学”“识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在练习时不明白技击含义, 柔美有余, 形式连贯, 而缺乏遒劲, 因此即便是健身价值也大打折扣。

2) 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缺乏正确的态度。大学生在认识层面产生的误区, 认为老年人才练的项目。太极拳要打得有气势, 内气鼓荡, 外形饱满, 潇洒而凝重, 舒展而紧凑, 表现出一种能屈能伸、能开能合、能刚能柔、落落大方、光明磊落的崇高境界。其拳架的节奏韵律要轻沉兼备、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螺旋缠绕, 忽隐忽现、有快有慢、节节贯穿、犹龙似蛇, 如行云流水, 使人感受到一种美的旋律的体现。由于学生不能明晰拳理、拳势、拳韵, 也就难以把握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哲理思辨。

3) 由于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脱节, 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不强, 其学习兴趣随教学进度的深入呈逐渐下降趋势, 难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太极拳能把我国武术中的踢、打、跌、摔、拿等技击方法综合吸收到自己的套路之中, 综合导引术、吐纳术的养生方法, 并开创了双人推手法, 不但能进行肌肉和骨骼的活动, 而且能使肢体活动与呼吸协调起来, 使太极拳成为整体的内外合一的功拳运动。而传统的太极拳教学并未将太极拳融合的拳术、吐纳术、导引术、呼吸法、经络学说、古典唯物哲学等优秀成果呈现给学生, 学生不能认识其中的奥义, 随着对太极拳好奇心的下降, 兴趣大大下降, 更谈不上达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

二、太极拳蕴含的中华文化哲理

1) 从拳的“太极”命名来看, “太极”一词, 最早见于六经之首《周易》。《周易·系辞上》载述:“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即阴阳, 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加以发挥, 作出太极圆图, 里面画着首尾相交的两条阴阳鱼, 形象地说明世上的万事万物够包含着互相对应或对立的两个方面。这种对立的太极思维, 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人将具有朴素辩证特点的太极思维作为拳艺的名称, 就说明这种拳艺的理论源于太极, 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

2) 太极拳融合了中华数千年传承的拳术、吐纳术、导引术、呼吸法、经络学说、古典唯物哲学等优秀成果, 太极拳把拳术和气功结合了起来。太极拳螺旋式的缠绕运动, 动作呈弧形, 连贯而圆活, 这完全是依据经络学说编排的, 因此具有功能的多元性和保健的多样性。学者普遍认为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积极防身、艺术欣赏等多元功能, 是一种社会应用性极其广泛的综合拳术, 没有任何危险与副作用, 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3) 太极拳中的阴阳, 类似拳术中不同元素之间的两两对立或对应的现象, 太极拳名家将太极拳的动作路线和意气走向归纳为:“意欲向上, 必先寓下;意欲向左, 必先右去;前去之中, 必有后撑;上下左右, 相吸相系;对拉拔长, 曲中求直。”他们认为,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极缓慢然后极迅速。他们在研究攻防技法时, 要求“以攻为守, 以守为攻”。既重视阴阳相依和阴阳转化规律的运用, 也追求动态平衡的“中和”和“和谐”运动, 充满了“反者道之动” (老子语) 的辩证哲理。

三、太极拳教学中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的建议

(一) 情景式教学方法与策略

要将中华文化哲理熏陶贯彻到高校太极拳教学中, 教师除运用讲解、示范进行灌输外, 还要成为情境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内容中不仅围绕太极拳技术动作, 还包括格斗对抗动作, 因此除学生的个体单练外, 还进行合作式演练, 可以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或则组织学生今年两两的切磋, 在柔刚、虚实、收放、轻重、开合、屈伸、进退、来往、缓急、防攻、顺逆的角力过程中理会拳路中蕴含的文化哲理, 学生除模仿、跟练、动作复制外, 还需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 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 严格规范动作教学

太极拳讲求拳韵、拳味、拳品, 是一种性命兼修, 身心兼练的拳术, 通过严格规范动作教学, 要严格规范学生套路学习, 同时要严格规范学生拳势中意念, 还要严格规范学生在对抗过程中的修养, 学生通过练拳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度、气质、情操和修养, 找到太极拳的“太极味”和神韵, 明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互济, 阴阳和谐的道理, 以及“我守我疆, 不卑不亢”及“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善引化”的风度、情怀及气概。

(三)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练习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 必须全神贯注, 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一套拳成百个式子, 几百个动作, 编排严密, 连贯性强, 绝对不能走思。打太极拳强调专心用意, 打拳时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一走思, 拳式就会走错, 拳就打不成了。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其实走路时仍可以想事, 难能入静。而练太极拳则是入静的最好方法, 因为它是动中求静。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灌注于教学活动当中, 能深化学生理解太极拳的内涵, 明白太极拳不仅是一套拳术, 也是一套养身修心的法门, 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入发掘太极拳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

摘要: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哲理非常丰富和宝贵。在高校教学中教授学生太极拳,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为人修身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提高。对于太极拳教学研究而言, 高校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现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在不断的探究中完善教学, 加强太极拳教学中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与情景培养是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太极拳,中华文化,情景培养

参考文献

[1]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2]魏巍.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9.

文化与情景背景 第2篇

跨文化交际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本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跨文化交际由国内的外语教学者引入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多语种扑面而来,中国学生的外语教育已然从小抓起。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仍普遍局限于“文化导入”的思路,即将文化作为事实性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且纵观以往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实证研究,多是以中国大学生为例,且研究以英语学习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打破常规局限,在教学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改变,教学中应用情景式教学法,培养学习者潜移默化的文化意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文化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对象的多元化。本研究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英语学习者和学生群体,调查研究者有来自高校的学生,亦有高中就读的高中生,同时包括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语言学习者。

2.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研究中,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加入,使语言学习动机不再单一化。与学生相比,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更加强烈,学习自觉性更高。另外,本研究中还包括有短暂留学经历的成人,和在目标语言国居住过的混血儿。

3.研究方法的创新化。在研究的检验阶段观察学习者在模拟情景中的跨文化问题应对能力,这种反应基于对目标语言的理解、熟练应用。

二、模式构建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究理论众多,本文采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accumulation model),即“濡化”对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渗透和理解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濡化程度高的学习者,跨文化意识强。教育工作者以此为切入点,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营造跨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转变长期形成的由本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带来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多元文化交流和沟通中进行自觉的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

母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在没有任何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学习者却能恰到好处的表达观点、融入群体,由此看来,语言的学习、文化的渗透是通过耳濡目染被语言学习者所接受的。笔者将探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层面的输入,研究对象均为具备汉语基础、英语学习经验,和目标语言基础为零的德语学习者。第二阶段是文化的假设。学习者有着良好的汉语知识背景,又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学习,将会给予学习者很大的假设空间。通过已有知识去判断文化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想象力。第三阶段为文化的情景补充。具体举例如下,在讲授德国国庆日这一文化常识时,学习者对中国的国庆节并不陌生,在学习者脑海中文化的迁移有正增长,当学习者带着疑问和自己的假设去学习德国国庆时,跨文化意识得到良好的建立。第四阶段是学习者的关键“输出”阶段,也是对其长时间的情景式学习的检验,笔者采用情景设计,让学习者在面对新的情景时,独立思考和判断并处理问题。以此观察其跨文化意识。第五阶段为英语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问题1:具有英语基础的中国语言学习者,学习德语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问题2:面对文化迁移,学生应如何应对?

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所学教材相同,为《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I》,班级进度一致,授课教师及享有的教学设施、环境相同,课程研究对象为两个对比班级,班级成员均为具有英语基础的中国学习者,培训前进行过简单的英语水平测试,英语水平相似,且德语基础为零。研究对象均在1988-1996年出生,班级成员包括高中生4名(来自同一所高中)、大学生26名(所学专业相似)、其中有两名为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工作人员12名(所在企业均对语言有所要求),另有一名中德混血儿在所研究班级一起学习,此学习者不作为主要比较对象,但也同步观察其课堂表现情况及其跨文化意识。

3.研究过程。研究时间历时一学期,为保证学习者时间上的统一,以周六周日为主要研究时间。研究具体进程如下:第一阶段:语言输入。学习的最初阶段是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体的,虽然英语和德语同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系,研究对象在学习德语时已经跨越了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之间的语言障碍。尽管研究对象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德语知识的输入在初期阶段占据了大多数时间。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研究对象在德语学习中有较强意志力,积极配合,有显著的进步,这其中,仅有两名研究对象“掉队”,一名是高中生,另一名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第二阶段:文化假设。在研究对象克服了德语语音和英语混淆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是异国文化的大量出现。这时,凭借着研究对象自身对于汉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他们展开了一系列对于德国文化的假设。第三阶段:文化情景“输入”。面对两个班级学生几乎同时的困惑,授课教师在一个班级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讲解包括教师的国外自身经历讲解,因授课教师有过短暂的国外访问经历,同时又辅助多媒体视频,让研究对象充分的感受异国文化氛围,面对文化差异。而在另一个班级,只是正常的讲解,没有过多的语言场景的描述和视频的观看。第四阶段:文化情景“输出”。角色扮演一直是课堂上深得人心的互动环节,通过语言情景设置,让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调动所有经验和知识来应对德国文化。如:简单假设如果自己是德国人,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是否直接拆开收到的生日礼物,如何作答。第五阶段:总结与反思

4.深度访谈数据的采集。访谈环境轻松,无他人干扰,受访者无任何心里负担。访谈共五次,分布在每个学习阶段的末尾,每次请5名受访者,时间为10分钟,在总结其对于异国文化的感受之余,让其描述解决文化问题时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回顾面对巨大文化差异时选择的处理方式。

受试者基本情况:受试者一:长春某建筑大学大一在读学生,男,英语基础中等,德语学习动机浓厚,在语言学习最初阶段有明显的吃力感,经过半年的学习,目前成绩有明显进步,对文化变得很感兴趣,在设计情景“输出”环节,表现突出,访谈过程中,他希望笔者能够推荐更多的德语书目,并透露他对德语说唱歌曲有浓厚兴趣。(来自于对比班级一)受试者二:长春某大学大二在读学生,女,英语基础中等,德语学习动机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细致认真,经过半年的学习,跨文化意识稍微薄弱,在设计情景“输出”环节,做出的反应稍有迟疑,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在访谈过程中,提到希望进一步学习德语,感受文化,并在遇见德国人时,顺利完成简单交流。(来自于对比班级二)

四、结语

通过一学期的探究和访谈,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具有英语基础的中国语言学习者,学习德语时,跨文化交际能力正迁移大于负迁移,其中不排除在学习的初始阶段短暂的负迁移大于正迁移。面对文化迁移,学习者可以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对待,关键是持之以恒的接触所学语言的环境,并有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文化与情景背景 第3篇

19世纪, 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 强行割让并租借了香港, 西方文化也随之被引进香港。而印度近代文明始于17世纪中叶, 19世纪中期被英国征服而沦为其殖民地。100多来香港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香港自身文化的发展。香港和印度同处亚洲, 有相近的地理环境, 有一段相似的历史, 但两个地方的文化却不尽相同。本文将从大众传媒、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比较其异同。

一、大众传媒

香港素有“百报城”的美誉, 每千人拥有300份报纸, 居世界第一。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是1853年8月由懂中文的英国传教士主持编辑出版的《遐迩贯珍》。其内容以宣传教义为主, 也有一些时事新闻。香港早期的报纸有以下特点: (1) 由英文报纸派生而来, 只有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为纯粹的华人报纸, 但在编排版式上明显是受西报影响。 (2) 由受西方影响的中国人创办主持, 《华字日报》由中英文俱佳的陈霭亭主持;《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 也曾留洋法国。 (3) 内容多只是翻译西报的消息和转载“京报” (刊载朝廷消息的公报) 的一些消息。1从第一份报纸的创办至今香港的报纸经过几百年依时局变迁, 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 政治性报纸多出现在时局动荡、社会变革之期, 虽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但又受经济影响, 多数因时局变迁而自行消亡。商业报纸多数由私人出资, 商业经营为主, 为了盈利这些报纸注重本土的社会、经济、娱乐以吸引更多读者。

而印度的第一份报纸也由英国人创办。1780年1月29日, 英国人詹姆斯·奥古斯塔斯·希基在加尔各答创办了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孟加拉公报》。2印度报业和香港报业的发展均受过殖民统治的影响, 报纸的语言既有英文又有当地的语言。香港和印度的传媒业都享有言论自由, 报纸成了各种观点交锋的场合。而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二者报刊新闻内容的不同。香港各种娱乐、市民化的消息比政治新闻更受关注, 内容混合中西;而印度则刚好相反, 政治新闻远比个人消息更受关注, 灾难和犯罪新闻比社会或民事纠纷更引人注目。除报业外, 香港的电影业也极度发达。1896年初, 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香港放映《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最早的影片, 电影自始传入香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是布拉斯基和黎民伟合作制作的, 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的电影事业。

而同一时期暨1896年7月7日电影开始传入印度, 当时的《印度时报》用“国家奇观, 世界奇迹”来形容第一次电影的放映。香港电影和印度电影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见下表:

资源来源: (1) 香港电影发展史, http://q.yesky.com/group/review-10662940.html; (2) 张讴《印度文化产业》, 第63页。

从上表可见, 香港电影由最初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到融合中西方元素, 充分体现了香港本土的多元性特征。和香港的多元性电影对比, 印度电影更注重的是融入传统的印度文化和揭露社会状况, 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 娱乐喜剧等题材占少数, 对西方文化的融入只主要限于现代音乐舞蹈。

二、社会教育

早期的香港教育主要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成为香港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核心。到了近代19世纪, 香港岛被英国强占, 香港教育开始被烙上了殖民主义的印痕。到了1851年学校教育已成为传教和巩固英国统治秩序的辅助工具。而同一时期英国在印度推行殖民式教育也是为了巩固统治。香港与印度殖民教育有以下几点相同之处:

1、培植精英, 扩大英国文化的影响。

英国当局出于利己动机, 积极推行英语和英国文化教育, 旨在促使中国学生认同英国文化, 成为“亲英的传教士”, 甚至成为中国“未来官僚阶级的一部分。”通过中央书院培养“中国官员苗子”, 再由他们去扩大英国对华的影响。在印度, 殖民者力贬古典印度学而赞扬西方教育, 推行殖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阶层, 他们虽有印度人的血液和肤色, 但有英国人的情趣、信念和智慧, 这个阶层是政府与其数百万被统治者之间的桥梁”。

2、英政府任命的官员主导教育。

港督为香港最高权力代表, 行使最高军事、行政、立法和司法权, 也位于教育行政系统的最顶端。各种《教育条例》中都明文规定, 港人须“服从总督的指导”, 否则可能以“港督认为不受欢迎的人”之条款而被驱逐出境。而1813年英国议会颁布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法”规定:“印度总督每年应从公司税收中拔出不少于10万卢比的经费, 用于文学复兴, 鼓励印度本地的学者, 以及在英属印度领地的居民中介绍和提倡科学知识。”7根据此法, 印度总督开办学校推行殖民教育。

3、语言使用中重视英语。

自英国入侵后, 香港原本的单语制社会宣告解体, 中英并存的双语制社会代之而起。1878年, 港督轩尼诗召开教育会议, 确定英文为官校的必修课程, 中文为选修课程, 正式确定重英轻中的语文政策。而轩氏的后继者们也无不奉行强化英语教育的方针, 政府政策明显地倾向扶植英文学校。1912年香港大学正式成立, 更标志着香港英文教育已形成系统, 达到高峰, 成为香港语文教育的主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香港政府开始推进多元化的教育体制, 中西合璧, 兼融并包, 改独尊英文为中文与英文并举, 倡导中文主体英文使用的教育策略。8

而印度, 随着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代理商行的扩展, 行政与司法制度的确立, 懂得英语的人可以在公司或商行当职员或代理, 英语教育顺理成章开始推行。英政府参事会于1853年决定, 之后的所有公费全用于英语教育。以英文为重, 并以之为官方主要语言, 是香港和印度殖民教育的最典型特征。

三、结语

在殖民背景下, 香港和印度的文化均表现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尽管英国积极推行英国文化的教育, 并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 然而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民间社会仍占主导地位。西方文化的融入, 自是殖民性的表现,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香港和印度较早地进入商业社会, 特别是香港, 是一个以商立市的地区, 商业文化成为其社会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份。只是两地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 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1841年6月7日, 义律宣布香港为自由港, 开埠短短三四年间, 维多利亚城已初具规模, 成为东方的第一个欧洲人的城镇, 此后香港的商业环境渐渐融合中西方的文化。而这一时期英国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 主要是掠夺原材料为主。到20世纪初, 港英政府仍坚持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对经济积极不干预。20世纪5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的时期。而印度在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 国大党政府倡导“混合经济政策”和推行国有化、工业化的方针, 到上世纪90年代, 成为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钟大年《香港和内地的传媒比较》,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3页。

[2]张讴《印度文化产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第7页。

[3]香港电影发展史, http://q.yesky.com/group/review-10662940.htmlc。

[4]张讴《印度文化产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第50页。

[5]操太圣《香港教育制度史研究 (1840-1997)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Cf.R.S.Gupta&Kapil Kapoor, eds., English in India:Issues and Problems, Delhi:Academic Foundation, 1991, p.117.

[7]宗海曼《浅谈殖民时代印度教育体系的形成》, 《科教文化》2007年第7期。

[8]陈橹《论香港文化的特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文化与情景背景 第4篇

我们都知道, 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高, 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 教师只有采取一定的方式,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 情景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情景教学把教材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

二、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1.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身为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物理, 提倡的是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以说, 学生的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开设一个正确的情景教学, 对于学生的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例如, 当学习到电压、电阻、电流的内容时, 可以在课堂上简单的设置一个电路, 把灯泡连接在电源上, 观察灯泡的亮度, 接下来第一次改变电压的强度, 保持灯泡不变, 观察灯泡的亮度, 第二次改变灯泡的瓦数, 保持电压不变, 再观察灯泡的亮度, 第三次改变电压的强度的灯泡的瓦数, 观察灯泡的亮度, 然后对比四次灯泡的亮度。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不一样? 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些情景教学, 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激发出来, 达到了情景教学的效果。接下来就是解决疑问的时候了, 学生针对这些情景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不必急于回答, 而是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内容, 亲自动手实验, 之后对于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这样的情景教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将学生的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

2. 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重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来, 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的技能, 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开设情景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同时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使学生不需要随时督促也能自主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科提倡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关注的是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 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真实的物理情景中展现物理知识, 可以将枯燥无味而且较抽象的符号、公式、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东西,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 更注重和自然生活的联系, 以及人文精神和物理学科的结合。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挖掘相关素材, 积极开设情景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 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提升各方面的素养。

4.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大量科学研究表明, 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远比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物理学科也在教学的过程中承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责任。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通常我们都不会过多的去关注, 但是物理知识都与这些常见自然现象有关, 所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还需将生活常见的现象融入到情景教学中, 课堂上教师将教材知识还原到情景中, 学生的兴趣也自然的增强了。

三、结束语

文化与情景背景 第5篇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 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 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 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 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 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 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 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 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 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 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 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追其根源, 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 (天地) 崇拜, 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 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 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 进行艺术加工, 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 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 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 又能加以消化吸收, 用以丰富自己, 这既是“包容”精神。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 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 严格地说, 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 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 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 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 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 从总体上看, 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 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 还有一些消极因素, 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 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 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 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 价值就在于有传统, 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 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 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 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 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 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 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 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 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 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 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 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 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或系列讲座) ,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 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 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 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 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 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 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 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 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 培养人文精神我们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最后, 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在文化建设中, 注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与社会景观相互映衬, 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建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社团, 鼓励大家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形成自觉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氛围;在网络中, 应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 供大家学习、讨论, 或开展师生对话, 充分发挥网络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开展传统节庆及古典诗词朗诵会、民歌会、演讲比赛或辩论会, 吸引更多的阶层参与, 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 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 使人们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 使大家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真正树立崇高的理想, 养成优秀的品质, 塑造健康的人格。

诚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 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在更多的情况下, 又难解难分, 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民族的文化, 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 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 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 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 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 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 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 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 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 世界文化加速撞击、交融, 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 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相应建议。

多元文化背景下护理规范与要求 第6篇

我院处于高海拔藏民族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来西藏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护士的规范服务成为体现我国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一个标准。优质护理观点涉及到护士的语言、行为举止、技术、知识、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各个方面。而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患者对优质护理有其独特的观点,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几点:

1 首诊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即指第一位接受询问的护理工作人员无论是否与自己有关,不管在任何场所或不管遇到任何形式的提问,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都应负责详细耐心的解答或介绍到相关部门或指点到相关地点;不允许使用"不知道","不清楚","不是我班的事"等词语。

2“五个到位”服务管理制度

即患者就医有人引,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服务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 根据不同的社会角色实施护理

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的态度、治疗中的需求也不同。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实施护理。(1)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好的病人及家属对各种要求都较高,护士应尽可能满足病人和家属的要求。(2)文化修养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3)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或文盲等患者,护士需反复讲明按时服药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意义,减轻病人的疑虑。(4)对公费病人要做好单位协调工作,在不违反医疗政策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患者和单位都满意。

4 加强非语言沟通,消除语言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提高护士语言交流的技巧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我们尽量安排同方言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以减少病人的陌生感。鼓励患者使用写字板,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触摸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同时学习掌握各地方言和外语,少数民族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5 尊重患者隐私,加强护患沟通

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在护理过程中有义务对患者的隐私保守秘密,不得歧视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要符合护理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必要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或家属宣讲有关知识。

6 小结

患者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在医治他们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在心里找到家的感觉。这就需要护士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水平的同时,更要规范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多从患者角度出发积极协调,用真诚,真情为患者服务。

唐文化的产生背景与特征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唐文化,产生背景,特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被称之为“天可汗的世界”,这也赋予了唐代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开放性与多元性。时至今日,唐代文化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解决的东西,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唐代文化的产生背景与特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发达、强盛的时代,当时的户数超过了1000万户,人口也超过了5000万,南北运河的开通为各个地区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唐朝的都城长安堪比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面积、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居于世界前列,超越了同时期的其他都城,大量东南亚国家的僧侣、学生、时节来长安求学,将唐朝推向了文化、经济与政治地位。在各类文化的交流碰撞下,唐朝也产生了独特的文化,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一)唐代文化的融合性

唐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也有所差异。唐太宗推行了一种恩威并用、相对宽容的民族政策,对于国家兴盛和社会和谐都有重要影响。唐代文化的创作,强调对原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消化、传承、阐发,然后结合当时时代的需要和创作环境进行创造性的升华,让其富有更加明显的个性特征,同时还对各种不同领域的文化进行加工、融化,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将其转化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唐代文化多元发展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唐朝初期政府鼓励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沟通最频繁,相互来往最密集的时代。相互接触的机会越多,对文化的影响就越深远。以宗教信仰为例,唐朝除了盛行佛教外,还有许多人信奉景教、摩尼教等。从唐代中外文化的基准点来看,每个文化主体都依附于卞体的需要,根据本体的文化结构很有目的性的选择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拥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由于其强大的文化内涵,周围的附属性小国不同程度的依附于这个大的文化系统,并且这些小国对于文化系统的认知审美有不同的见解,使唐朝文化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唐代文化的政治一致性

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封建政治在唐代的发展历程相互协调,唐朝文化的发展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发展历程。唐朝建立初期政治清明,政权内部多采纳清明廉洁的意见,朝中的文武大臣可直接批评前朝或当朝国政,朝廷的最高领导人多以容忍宽宏的态度执行国家大事。这种廉明公正的政治制度,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且拓展了其发展空间。许多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就算其创作思想和创作动机和当朝观念信仰存在一定的冲突,也很少有人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唐王朝源于西北,胡化色彩相对浓郁,对汉族正统儒家思想认知并不深刻,并且受到魏晋时的文化熏陶,唐朝时许多人已经摆脱了礼教的束缚,社会思潮逐渐向追求个性,放任不羁的方向发展,使唐初政治统治也相对开放宽容。在宗教方面,三大宗教鼎立发展,其中佛教繁荣,佛经梵典注释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学术经典。老庄文列都被供奉为经典,并且作为每年的科举题目,儒学逐渐丧失了正统的统治地位。各种各样的思想热潮层出不穷,体现在文化政策上必然会出现多样化。人们对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的选择随性自由,正是这种自由开放的风气,在加上朝野上下的崇文风气,从而创造了唐代丰富多样的绮丽文化。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唐代封建政治变化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唐朝后期的政治开始走下坡路,开放宽松的行政方式逐渐消失,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思想更是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导致唐朝后期的文化发展相对拘泥,过于闭塞。

二、唐代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启示

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进步就是对外开放与对外交融的结果。如果说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时代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是中华文化内部进程的开端,那么秦朝建国之初便开始实施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且在后来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朝代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政策:在汉武帝统治汉朝的时候曾经先后派遣张赛和班超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今文明的丝绸之路,其行驶路程最远的已经到达罗马帝国,成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以及经济交流的核心渠道;隋朝时期开始实行与许朝贡政策,周边小国每年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隋朝上交贡品;等到唐王朝兴盛的时候,更是积极奉行开放政策,并且设立船舶贸易,与日本、印度等周边发达国家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要气独特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赞扬,发展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发展齐头并进,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定内外兼修,呈多元化发展,同时多元的文化也必将依附于富有开放精神的社会环境。唐代的文化发展最能够具体形象的体现这一特点,相关专家认为:在中国五千年发展历史期间,唐代是唯一一个既继承了原来文化底蕴,又完善兼收并蓄的超级大国。唐代文化之所以被后人赞扬,首先是唐代的社会和文化能够继承历史的积累和传承,而且使其他文化营养得到完美融合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詹秦川,王敏.唐文化符号在大明宫指示牌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

[2]张志勇.辽朝与唐朝监察制度比较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3]王亮,崔书玉.试析唐文化对渤海国的影响——以武、文、宣三王的名字、年号和谥号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0).

上一篇:bax蛋白下一篇:普通音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