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新品种范文

2024-06-28

水产新品种范文(精选6篇)

水产新品种 第1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现状

建国初期, 我国的水产总产量不足50万吨。20世纪50年代末期, 我国加快了水产事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使我国的水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 水产品总产量到2000年达4278.99万吨, 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 增长3.80%。发展最快的当数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 除了我国的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大规模的新品种引进工作始于50年代末, 早在1957年, 我国就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鳟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 之后, 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 先后从孟加拉、日本、埃及、美国、泰国、越南、非洲、墨西哥、苏联、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

我国引进新的品种, 丰富了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而且大多数品种也不同程度地得以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并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非鱼。1998年, 全国养殖罗非鱼达52.6万吨, 遍及20个省市、自治区。第二是罗氏沼虾, 1998年, 全国罗氏沼虾总产量已达617万吨。在海水养殖中, 扇贝、牡蛎养殖最具有代表性。海湾扇贝引进后, 我国的扇贝养殖发展极为迅速。扇贝养殖原来不足10万吨而到了1998年扇贝养殖总产量已达62.9万吨, 扇贝不再是海珍品, 而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大众水产品。牡蛎养殖更是如此。1991年, 全国牡蛎养殖总产量为8.7万吨, 而到了1998年, 全国牡蛎产量已高达283.3万吨。应该说, 这是与新品种的引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我国的对虾养殖, 最高年产量高达22万吨, 养殖面积达220万亩 (1992) 。1993年以来, 由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 使我国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影响, 但2000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已恢复到20万吨左右。在这一产量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引进的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成就是显著的。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 仍有不少差距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引进品种较少

多年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已把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移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并普遍重视发掘利用与相关目标性质的遗传改进等工作。其良种的培育基地、实验场等每年都有增加。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亦越来越大。近几十年来, 引种集中在改良本国水域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 遗传改良本国的养殖品种和直接将引进种类投入市场。以达到提高水体的生产能力, 获得更高质量的养殖品种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商品。因此, 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引种的力度。在19世纪和20世纪期间, 欧洲、亚洲、北美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鳄科、鲑科、鲤科、鲶科等39种鱼类。其中, 10种鱼类的驯化效果显著。18种鱼类驯化有效果。6种鱼类驯化效果不好并有副作用。5种鱼类的驯化结果不清。

2.2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 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 不少单位自行联系, 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 如虹鳟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澳州龙虾、条文鲈、扇贝等多次从国外引进, 有的因引种后的保种及纯系复壮工作做得不够, 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 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同时, 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3 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 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 包括小集体意识, 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 自然推广生产, 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2.4 检疫工作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经调查发现, 一些单位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过程中不能按规定进行检查、检疫。有的虽履行了检查、检疫手续而未能真正做到检查、检疫, 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民间渠室和三资企业的商务活动引进的种类根本不履行检疫手续。因此, 难以杜绝和查处病虫害的带入, 这一点,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充分关注。

3 发展战略与对策

3.1 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

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 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 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 防止重复引进和分散引进。

3.2 严格执行检疫法规, 杜绝病虫害带入

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 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 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 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 防患于未然。在实施引种的过程中, 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 确定无疑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 水产品流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 有些养殖品种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而流入中国, 导致一些病虫害的漏检, 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 严防带入新病原。

3.3 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并加强对原、良种场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 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同时, 要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 从物质和资金上, 给予扶持, 并实行原、良种的定点生产, 取缔无证生产。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 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 三是加大对原、良种场的资金投入, 改变原、良种研究和推广滞后于生产的局面。四是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 实行全封闭隔离保种和扩种工作, 以保持和提高亲体与苗种的质量, 防止种质退化。从而提高原、良种场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3.4 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

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 对于缩短周期, 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 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 我国引进的不少品种和技术尚未能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原因之一是多数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保种和推广基地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级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

3.5 今后应重点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及渔业新技术

(1) 在立足自主研究的基础上, 继续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生长周期短、直推广、品质优良的养殖种类, 并通过驯化、繁育使其尽快达到产业化。

(2) 应考虑引进海水集约化育苗、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深海抗风浪网箱和沉浮式网箱制作技术, 某些经济鱼、虾贝类的关键育苗技术, 紫菜冷冻床育苗技术, 耐盐植物, 高效饲料配制与加工技术, 养殖病虫害的快速诊断与监测技术与设备等。

(3) 应考虑引进鱼、虾、贝类遗传育种关键技术及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干扰素制备技术与设备, 细胞培养技术, 转基因打耙技术, 生长激素制备技术与设备, 鱼类疫苗制剂与制备技术, 营养转化测定技术与设备。

上述任何品种和技术的引进都应经过严格的论证与评估, 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 以确保引进成功和避免产生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应注意对生态负效应的评估与检查。

水产新品种 第2篇

管理办法(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新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1)、“长江2号”(新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3)(以下称“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河蟹新品种苗种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定点繁育与蟹种培育市场秩序,确保河蟹良种种质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及《江苏省水产种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申请从事“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定点繁育、蟹种培育单位须为经工商注册的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诚信经营,无违法犯罪记录;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并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4.具有适合河蟹苗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场所与水域,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队伍完备;

5.定点繁育基地应集中连片、布局合理,水域面积800亩以上,其中育苗面积200亩以上,蟹苗年生产能力6000 kg以上;蟹种培育基地面积100亩以上,蟹种年生产能力15000 kg以上。

第二条 申请“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定点繁育与蟹种培育的单位,定期向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蟹新品种定点繁育基地(蟹种培育基地)申请表;

2.《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与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4.有关土地权属、租赁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第三条 定点繁育与蟹种培育单位提出申请后,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单位的生产基地进行考察,根据专家考察结果,确定河蟹新品种定点繁育与蟹种培育单位并在网站公示,并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与种苗质量承诺书,并按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统一要求制作标牌。

第四条 定点基地实行许可制。每年1月份确定定点繁育单位,当年12月底自动失效;每年5月份确定蟹种培育单位,次年4月底自动失效。定点繁育或蟹种培育单位在有效期满后若未继续提出次申请,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将予以注销并公示。

第五条 定点繁育基地所用河蟹亲本须来自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指(认)定的“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亲本保种、培育基地。其中雌蟹最小规格须125 g/只以上,雄蟹最小规格须175 g/只以上,严禁掺杂其他河蟹品种亲本。蟹种培育基地的蟹苗须全部来自“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定点繁育基地,严禁掺杂其他河蟹品种蟹苗。

第六条 定点繁育及蟹种培育单位实行苗种生产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记载的信息应真实、连续、完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亲本或蟹苗的来源、数量、规格;水温、溶氧、pH值、氨氮等主要水质指标检测情况;饲料、渔药及其他施用物品等的来源、名称、使用记录等有关情况;检疫、监测、消毒情况;蟹苗或蟹种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蟹苗或蟹种销售时间、去向、数量等;部、省规定的其他相关内容。

第七条 定点繁育及蟹种培育单位须建立健全相关基地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守则。其主要包括目标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档案管理、物品(渔药、饲料、添加剂等)管理、销售管理及安全生产守则。

第八条 定点繁育及蟹种培育单位须严格恪守行规及法规,确保所生产蟹苗或蟹种种质质量稳定、可靠,销售前提供相关检验检疫报告。

第九条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定点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并对定点单位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

第十条 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将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取消其河蟹新品种定点繁育或蟹种培育资格;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定点繁育或蟹种培育单位单方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指(认)定地点购买“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亲本或蟹苗的;

2.弄虚作假,以常规品种冒充河蟹良种或以小充大、以次充好的; 3.施用国家严令禁止的渔药或其他化学用品的; 4.故意销售劣质蟹苗或蟹种的; 5.有损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形象的行为或其他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本管理办法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负责解释。自二〇一六年十月三十日起暂行。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水产养殖新品种 第3篇

形态特征 马口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眼中等大。口大,口裂宽大,端位,向下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并超过眼中部垂直线下方,上颔两侧边缘各有1个缺口;下颌后端延长至眼前缘,其前端凸起,恰与上颌前端两侧的凹陷相吻合,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雄鱼在生殖季节着“婚装”,全身变得色泽鲜艳,出现“婚姻色”,头部、吻部和臀鳍开始具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的第一至四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生殖季节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松软而有弹性,腹部中线下凹,生殖孔松弛,抬高尾部可见卵巢轮廓前移。

生活习性 马口鱼体长10~20厘米,成鱼体重一般约为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自然水域中也发现有体重500克以上的。繁殖力强,生长快,产量较高。第一年生长较迅速,长可达7~11厘米。1龄鱼即有繁殖能力,生殖期多集中在6~8月,在较急的水流中产卵。马口鱼1年多次产卵,据金柏、金克伟1982年研究报道,其绝对怀卵量为8207粒,相对怀卵量为44粒/克体重。

马口鱼属于溪流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水温较低、有水流和水草的水体中上层,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体清澈和高溶解氧。马口鱼游动敏捷、善跳跃,非常贪食,为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以水体中的小鱼和水生昆虫等为食,虽然以肉食为主,但在饵料不足时也可摄食草籽儿、树籽儿、水藻及商品鱼饲料等。因此,在马口鱼养殖中,完全可以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养殖。

分布情况 在我国,马口鱼分布广泛,多生活在中东部地区的山溪流水及各江河的干、支流中。在吉林省中东部山区的溪流、江河、水库中较常见,尤其在一些山谷型水库中种群数量较多。由于马口鱼对水质要求很高,为喜偏冷水的鱼类,又多以水生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故其肉质肥嫩、细软爽滑、味道独特(可进行酥炸、油煎、酱焖等),营养价值高,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江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等原因,致使马口鱼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当前市场价格在80元/千克以上。

发展前景 目前马口鱼的繁育和养殖技术已经获得成功。据辽宁省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姜景田等在水丰水库试验,当年6月中旬繁殖的马口鱼鱼苗,用网箱经过约90天的养殖,平均体长达到10厘米,平均尾重40克。当年总投入5万元,产值10.08万元,获纯利5.08万元,养殖效益非常可观。如果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其养殖效益会更好。

吉林省东部山区自然江河、溪流、山谷型水库众多,山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非常适宜于发展马口鱼养殖。这些地区自然风景优美,如果将马口鱼养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对优化山区水域养殖结构,增加优质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水产新品种 第4篇

日前,云南开远市结合国家实施的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引进了50万尾价值10 000元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芙蓉鲤鲫鱼苗进行养殖。鱼苗由昆明综合试验站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联系,把芙蓉鲤鲫鱼苗空运到昆明,由开远市水产站负责把鱼苗运输到开远进行专门的培育。

芙蓉鲤鲫与普通鲤鲫杂交鱼相比,生长速度快20%,比湘鲫快23%,比彭泽鲫快57.1%,比银鲫快34.8%,提高产量23%;抗病性强,养殖性状优良,食性杂,适应性广,耐低氧能力强、耐运输,适合在高温季节捕“热水鱼”,起捕率高,活鱼进行长途运输,成活率提高10%以上;肉质优良,口感好,肉多刺少,营养丰富(芙蓉鲤鲫肌肉中粗蛋白、脂肪、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优于普通鲫鱼);芙蓉鲤鲫两性不育,不但在生产中能提高养殖效益,还避免自交和杂交,能保护种质资源,池塘、坝塘、水库、网箱及稻田等均可养殖,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放于开远市鱼种站池塘进行培育的芙蓉鲤鲫苗种体质和成活率都比较好,培育到3~5 cm左右时完全无偿提供给养殖户进行养殖。芙蓉鲤鲫的推广将对开远市名特优品种的养殖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www.bbwfish.com)

海南引进越南水产新品 第5篇

有关专家认为,淡水鲨鱼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替代鳕鱼较好的一个品种,主要消费市场为欧盟、俄罗斯、美国和东盟等。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称,推广该养殖新品种,目的是扩大水产品出口,降低养殖品种单一的市场风险。

肉鲜味美的海南水产品现已叫响国际市场,2007年前三季度,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出口总量7.373万吨,出口额2.576亿美元。其中,出口新品种金鲳鱼比去年同期增长167.52%,成为出口又一新亮点。

水产新品种 第6篇

主养品种

1.花、白鲢

首先,作为池塘水质调控的主要品种,花白鲢在池塘养殖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其次,花白鲢的养殖成本比较低,效益非常明显。但是,很多地方一直以来重花鲢、轻白鲢的做法并不可取,花、白鲢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4~8。

很多地方为了提高花白鲢的规格而盲目提高放养规格、降低放养数量的做法也不可取。一方面现在大规格花白鲢的价格受大水面的冲击比较大,规格优势很小;另一方面中等池塘的水质控制比较困难,特别是在高密度精养池。一般建议667平方米(1亩)水面养殖白鲢在200~300尾,花鲢在30~40尾,全年花白鲢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比较合适。

湖北等地最近两年大规格花白鲢的价格走低,与大水面养殖花白鲢产量增加、规格较大有密切关系,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为了追求大规格花白鲢而减少鱼种放养数量。

2.草鱼

虽然草鱼养殖的利润看起来不高,但是它可以带来花白鲢产量的提高,而且由于它生长速度快,可以提高池塘的产量,对降低池塘费用非常有意义。同时,相对其他品种而言,草鱼的成鱼销售相对容易,养殖技术也比较成熟,投资可大可小,2008年绝大部分地方仍然以草鱼养殖为主。

3.鲤鱼

从养殖成本的角度分析,鲤鱼在所有的常规吃食性鱼类品种中,对饲料营养的要求最高,养殖成本最高,但销售价格却最低,也就是效益最差。从养殖技术角度分析,鲤鱼作为池塘清洁工的角色完全可以用鲫鱼来代替。另外,鲤鱼对池塘水质的维持、对池塘使用寿命的保持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完全可以淘汰。

4.鲫鱼

鲫鱼以前一直是作为高档鱼来消费,但最近几年其价格持续走低。2005年之后,鲫鱼专养的利润开始下降,特别是干塘比较晚的地方,效益比草鱼等品种明显要差很多。当然不是说鲫鱼这个品种要淘汰,目前鲫鱼在5~9月的销售价格还是有相当利润的,而且作为池塘的清洁工和主要的底层鱼,鲫鱼的放养必不可少,关键是要在鲫鱼的销售时间和规格上想办法。

一方面是要改变目前鲫鱼苗种品质退化带来的生长速度下降、性成熟早的问题,提倡养殖优良品种或者是购买品质比较好的苗种,虽然优良苗种价格稍微高一点,但总体养殖效益会更好。另一方面是要改变养殖的观念,在放养模式(主要是规格和数量)上作适当调整,争取在10月底之前能够全部上市。第三方面是要选择合适的饲料,很多地方在主养鲫鱼的情况下,选择2000~2400元/吨的饲料,营养肯定达不到快速生长的要求,效益如何可想而知。

5.鳊鱼

目前鳊鱼主要养殖区域和消费区域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周边。最近几年虽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鱼的销售价格也不断走低,而且由于近亲繁殖严重,特别是2005年、2006年,生长速度慢和发病率高都给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但是鳊鱼的市场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养殖效益比草鱼还要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种苗质量。

6.青鱼

2008年大规格青鱼鱼种(1公斤以上)数量虽然比2006年略有增加,但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08年大规格青鱼的成鱼价格和养殖效益还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由于受到最近几年青鱼养殖效益较好的吸引,2007年青鱼鱼种的养殖量比较大,大规格青鱼成鱼在2009年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销售压力。

名特优品种

1.黄颡鱼

黄颡鱼池塘套养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苗种成本低,一般每667平方米套养80~160尾/公斤规格的苗种200尾左右,年底可以起捕100克左右的成鱼10公斤左右,效益在150元以上,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和管理,基本上是纯利润;二是黄颡鱼套养对减少池塘内鲫鱼自繁苗的数量,效果非常明显;三是套养黄颡鱼可以降低池塘内锚头蚤的数量,一般养殖黄颡鱼3年以上的池塘基本上没有锚头蚤;四是黄颡鱼放养一次就可以保证池塘内每年都有成鱼销售,不需要每年补充苗种。

但应注意的是,黄颡鱼对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比较敏感,使用杀虫药物的时候要选择其他的农药品种。

2.黄鳝

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的价格不理想,但受到苗种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的影响,市场供应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绝对的供大于求状况。

3.克氏螯虾

目前稻田养殖克氏螯虾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养殖成功的例子非常多。受出口和国内消费的双重拉动,加上克氏螯虾的繁殖率不高,有专家预测,5年内不会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池塘套养克氏鳖虾非常容易,可以获得每667平方米7.5公斤左右的产量。专养技术目前已经过关,667平方米产量可以达到200公斤以上。

4.乌鳢和南方大口鲶

建议不要在池塘内套养乌鳢和南方大口鲶,但是可以主养,这样产量和效益都非常高。

5.斑点叉尾鮰

2007年对所有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户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市场价格每公斤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1元左右。但是,国外对中国的斑点叉尾鮰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短期内其他国家还不能填补中国出口数量下降造成的市场缺口,美国斑点叉尾鮰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也持续上涨。最近两年我国一直在加大水产品安全控制上的力度,相信出口状况会有一定的改善。2008年对斑点叉尾鮰养殖来说也许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

6.甲鱼

甲鱼的价格经历了几年的寒冬之后,最近两年有较大幅度的回升,一方面是出口增加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养殖方式的转变,药物使用量减少,消费者的信任度提高。但是市场最易接受的是大规格甲鱼(1.5~2.5公斤之间)。

目前最好的甲鱼养殖方式是池塘套养,虽然养殖周期比温棚高密度养殖要长一年以上,但是只要实现滚动养殖和销售,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对常规鱼的养殖没有大的影响。甲鱼苗种的价格又开始上升,建议0.5公斤左右的甲鱼鱼种价格超过70元/公斤的不要进苗。

7.螃蟹

2007年全国池塘养殖螃蟹的效益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尽管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但是养殖面积增加过快,总产量仍然过多;另一方面苗种品质和养殖技术还有待提高。.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全国螃蟹苗种供应量增加了4成左右,而且苗种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扣除一部分池塘因为雪灾冻害之后补苗的数量,总体来说,今年的螃蟹苗种投放量较去年要大很多。

上一篇:自动化技术的电气工程下一篇:产品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