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

2024-09-11

《七颗钻石》教学(精选8篇)

《七颗钻石》教学 第1篇

一、聚焦词语, 感知文本

1.师:今天我想请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来认识一位小姑娘, 看到一些感人的画面。谁愿意读读这些词语, 看能否读正确。 (出示词语。略)

2.相信通过这些词语, 你一定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检查预习入手, 在检查字词学习的基础上, 进而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文本。

二、走进故事, 品读文本

(一) 了解背景, 认识水的重要性。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 轻轻走进故事, 去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课件出示: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 将学生带入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缺水的年代, 认识到水的重要, 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也为下文的找水埋下感性的伏笔。

(二) 抓住变化, 感悟神奇。

让我们轻轻走进童话, 感悟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看看小姑娘的水罐都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感悟水罐的神奇。

1.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而新鲜的水。

她以为, 水一定都洒了, 但是没有, 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 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金的了。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升到了天上, 变成了七颗星星。

2.教师:请看大屏幕, 用心读读这些句子, 哪些词最能让你感受到神奇? (生读)

3.抓住“竟”字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师:你们发现了吗?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水罐的神奇变化, 哪个字? (“竟”字)

师:那你能试着再来读出水罐的神奇吗? (指名读, 全班齐读这句话) 多不可思议呀, 现在你能用上这个“竟”来说说水罐的其他神奇变化吗? (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朗读, 读出水罐的神奇变化。

4.师:现在, 谁能来说说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相机板书:有水——没洒——银罐——金罐——钻石——星星)

5.想象说话。本来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大地一片荒芜, 而现在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 使得人、动物和植物都恢复生机, 继续快乐地生活在地球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股水流流到每个地方, 又会出现什么奇迹呢?

6.全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水罐变化的句子, 感悟神奇。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感悟,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水罐的变化, 理清思路, 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同时通过水罐的变化感知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作准备。这个环节还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注重自能读书。

(三) 寻找变化原因, 感悟爱心。

1.自主学习, 感悟爱心。

师:让我们轻轻走近这位小姑娘, 去感悟她的美好。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 想想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画出变化的原因, 对你觉得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 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

2.小组内交流感悟。

3.汇报交流。

(1) 为母亲找水——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课件出示: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而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 但又一想,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 就赶紧抱着罐子跑回家去。】

自己读读,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内涵。

教师重点抓“哪儿也找不到水”想象小姑娘找水的艰辛, 来感悟小姑娘的孝心。

师:小姑娘历尽千辛万苦为妈妈找水, 正是因为她的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 给了她一灌水。 (板书:孝心)

(2) 小姑娘分水给小狗——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关心——银水罐。

【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 小狗把它都舔净了, 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学生谈体会, 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 并相机评价)

师:在小姑娘的眼里, 小狗的生命也同样珍贵。她不仅爱妈妈, 还把爱献给了动物, 真善良啊!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 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板书:善心)

(3) 母亲让水给小姑娘——体会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心——金水罐。

【课件出示: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

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你体会到什么? (宁愿自己渴死, 也要把水留给孩子, 感悟母爱的伟大)

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 她这时的话应该怎么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吧! (齐读)

师:无论小姑娘怎么劝说, 母亲也没有喝一滴水。她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 这母爱是多么的无私, 多么的伟大!也正是这种伟大的母爱使水罐变成金的了。 (板书:母爱)

(4) 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体会对过路人的同情心——钻石。

【课件出示:这时,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为什么再也忍不住了?你从哪体会到? (抓住“凑”“咽了一口唾沫”来体会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读,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环节的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 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探究出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然后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看法,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复述故事, 升华主题

师:《七颗钻石》这是一个童话故事, 整篇文章充满了神奇, 爱心创造了一次次奇迹, 给我们带来惊喜和震撼, 今天回家后,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或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自己感受最深的情节。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第2篇

这篇课文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类带神奇色彩的文章。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而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在教学中,“焦渴”的理解是重点之一。我在设计时,预设了四个层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渴”的感觉?第二层次是让学生明白,“焦渴”又是怎样的感觉?第三层次是让学生明白,渴得很厉害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第四层次是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时是这样安排的:师:刚刚小朋友提到了“焦渴”,对于这个词,谁还有补充?生:口渴,想喝水。师:你有过口渴的感觉吗?生:旅游的时候会口渴。生:读课文也会口渴。师:这是“焦渴”吗?那“焦渴”是怎样的感觉?生:不能再忍受了,非常需要喝水。生:太阳晒得嘴唇都裂了。生:真想喝水,都快要死了。师:水多么重要啊!此时,水就是人的命啊!(指导朗读)在具体操作时,孩子们对焦渴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能从“焦渴”看到嘴唇干裂,既而想到不喝水人就要死去,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真正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其次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小姑娘咽了咽唾沫”这句话,从而切实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最重要的是在本课教学中,我的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1.在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出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情感。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文的主线,“水罐的变化”这一线索贯穿全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总的来说,这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的,我也非常喜欢这堂课的气氛。不过在体会水罐的变化时,学生对于妈妈关心小姑娘的那份爱理解得不够透彻,我想这与他们现在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从《七颗钻石》教学说开去 第3篇

天使在宗教里是神灵的代言人,代表圣洁和良善,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她的形象是美好而高贵的。令笔者吃惊的是李凤老师的课堂如“清水出芙蓉”般的润泽,却芬芳怡人;播撒文化,却不凿痕迹。在学生的眼中,她更是一位天使,她的课堂“美在自然”,“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她的课堂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我们都是语文老师,但是,当我们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读《窗》,一起读《枣核》,一起读《七颗钻石》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过“金盏草”和“睡莲”的故事,是否关心过“七”这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呢?或许谁也没有。可又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学生需要这些,也喜欢这些。他们厌恶枯燥的白纸黑字,拒绝平庸的讲授方式。平日里的语文课,于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被迫和煎熬。当笔者从李凤老师那里如梦方醒般地“学艺”归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现学现卖”起来。

陶先生不是说在口为语吗?这样设计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对课本的解读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位特级教师甚至说:有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板块:克隆人正渐渐进入人类科学研究的视野,美国、意大利等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开展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试图打开一个有关神秘的克隆人的研究大门。作为年轻一代,你们支持克隆人技术吗?哪知正反方人数比是1:5。要不要帮助?帮助是对于弱者,你怎么能以人数的多少武断判定强弱呢?当同学们你来我往,口争舌战,不以人少而气短,不以人多而持强,妙语连珠,见解独特而深刻时,当听课老师们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时,笔者知道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呼唤更多的人文性,呼唤师生展现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那种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独到领悟的课堂(也可以延伸至课外)的精彩生成,就越发显得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生成”才能走向和谐,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动构建者,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台阶,必然能看得更高;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人生体验汇入语文学习的长河,必然能走得更远。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食物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好的课堂给孩子留点什么呢?对,课尾用一组图片展示克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展示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张神奇的图片:大象穿上了青蛙的迷彩服,老虎留起了狮子帅气的络腮胡……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全场不断发出惊奇之声,好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本节课就到这里吧。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扇风点火”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226404)

笔者和学生们聊起了《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一首歌),说到了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联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们一起想象苏轼面对温超超的坟头,低徊踯躅的情形……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笔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不需要笔者强调什么,也勿须声嘶力竭。学生们已然领会了“寂寞沙洲冷”的妙处:无论是周传雄“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的思念,还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分愧疚与悲愤,人物的心境犹如广寒宫一样的冰冷。寂寞、孤独、悲怨向全身袭来,形象而生动。此时,我也仿佛成了天使。之后,我们又聊起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了黄巢的《不第后咏菊》,讨论了菊的象征意义及它在电影和诗歌中的作用,甚至探讨了《不第后咏菊》的风格特征。最后发现,诗如其人,先抑后扬,豪情万丈。电影主题与诗人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同举造反义旗。学生们的热情不减,更让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念: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天使。

殊不知,要成为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老师毕竟还是要教书的,离开了书(教材)似乎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们总不至于天天“在生活中学语文”。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面对“白纸黑字”。难道只有枯燥,只能平庸吗?天使是为拯救人而生的,语文老师也应该为学生而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向光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动力,具备专研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白纸黑字”也是美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光。朱自清的《背影》不美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不美吗?当我们学习《春》的时候,大家都在探讨文章的语言美,可是手捧着《背影》,总觉得平淡了许多,逊色不少。难道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朴素自然了?认真研究文本后发现,并不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而是“怎样的语言环境下说怎样的话,表达怎样的感情”,即“合适”表达。《背影》的语言美就在于“说合适的话”。

背影的主题也是美的。《背影》主题的理解应与《我的母亲》有所区别:除了至爱亲情的主题之外,《背影》更能够让大家明白“理解”的意义,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有隔膜的,包括父子亲情。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在某一个环境之下,感情融通,便体现为一种理解。作为教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最合时宜的。

在我们看来,教师如果能将这些不同寻常的“美”,通过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必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念想,必将令他们的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时,关于主题的理解,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点,并作调换式的推敲,而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许,学生毫无兴趣,亦或是学生对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是有难度的。毕竟,他们受到生活、学识、思维和想象力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情感的真实体验。一味地推敲只是徒劳,怎么办呢?这时,你何不采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这句话说过之后的场景——笑。淡淡的笑,爽朗的笑;一个人笑,两个人同时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不同的笑,表达不同的心境,可以是苦笑,也可以是一种自适,即自我排遣。或许,就在这一“笑”之后,学生也会“自适”许多。

“学生在课堂中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顺应学生原有的基础,使他们自然地成长”,这便是智慧延伸的美丽瞬间,也正是堂课生命的节点。而能敲响这生命节点的人,正是我们的如天使一般美丽的教师。请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拥有一份自信,并孜孜以求,你就是学生们喜爱的天使。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第4篇

一.学会倾听,乐于表达,体会文字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倾听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去听懂表达,而是增进彼此交流,提升学生阅读力和表达力。所以,语文课堂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而是在倾听中不断思考、辨析,进而养成语文综合学力。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以认真的倾听促进了建设性的对话,以积极的对话,体会到童话语言的魅力。

师:爱不是空洞抽象的,爱一定是有具体对象、具体行动的。请同学们带着笔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细微之处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一边读一边圈画。

生默读文本,圈画批注。

师:哪位同学把你刚才阅读中的收获和我们分享一下,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注意记录,在评价上一位同学的回答时可以采用这样一个句式:“我同意_____同学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________;或者我不同意_______同学的看法,我的看法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生:我从“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可以看出小姑娘为了帮妈妈找水极度劳累,小姑娘非常爱自己的妈妈。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我从“倒”这个字读出了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十分劳累,更加可以看出小姑娘非常爱妈妈。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我有个想法想和大家交流,我觉得把“倒”换成“躺”,表达效果好像也差不多,都让人觉得小姑娘太累了。

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理由是:“倒”好像是一下子栽下去了,比“躺”速度更快,更能看出小姑娘当时累到了极点,仿佛身体都不受自己控制了,更可见对妈妈的这份孝心。“躺”让人感觉好像挺舒服的,我觉得这里换成“躺”不好。

师:说得有理,我赞成!

生:我还有补充,我觉得从“赶紧、跑”可看出有了水后,小姑娘内心的焦急,想早一点把水送给母亲。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还有理由补充,我觉得从“抱”这个动词也能体现小姑娘对水的珍惜,想快点把水带给妈妈喝,而且也只有抱着水罐才能跑这么快,才有了下面匆匆忙忙,没看见小狗一下子被小狗绊倒了。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你阅读文本时还注意了上下文的联系,真好,老师给你点赞!

生:我从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读出来母亲很爱小姑娘,把生的希望让给小姑娘。

师:我赞同你的观点,说得真好,不过我想给你提点小建议,我觉得你没有把母亲的话很有感情地读出来,你再来试试,好吗?(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还不够像,母亲快死了,应该是非常虚弱的,他读得好像还没那么虚弱。

师:好,那你来试试。(生有感情地朗读母亲的话,虚弱无力)

师: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借助“我同意______同学的看法,但我还有理由补充________;或者我不同意________同学的看法,我的看法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句式,看上去给学生一个框,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会先倾听后表达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倾听中,每一位学生不仅需要仔细听,还要思考、辨析,这样在自己表达时才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又是培养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从文本的文字之中咬文嚼字,既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力。

二.展开想象,读写结合,书写爱的神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所以,语文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将读和写完美融合,以读促写,以写导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力。

笔者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借助想象串联起学生的读写活动,以学生创作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博爱”的神奇。

师:当这股清泉哗哗地流向人间时,地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段话的最后补上你的创作。(生创作)

师:哪位同学想把你的创作读给我们听?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你看,人们有了水之后不停地欢呼、庆祝,小姑娘、母亲、所有人的脸上绽放着最灿烂的笑容,连小狗也不停地摇着尾巴,高兴地走来走去。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你看,水流不断流着,流向大地,流向麦田,流向千家万户,小草重新挺直了腰板,花朵重拾笑颜,五彩缤纷,煞是美丽,草木丛林都重新焕发生机。人们笑着、跳着,一派祥和热闹,小姑娘用手轻轻掬起一捧水,喝上一口,甜甜地笑了。

师:两位同学写得都不错,这两位同学的创作,你更喜欢谁的作品呢?

生:我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我觉得她在写的时候联系了第一小节,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且他写得也更形象一些。

师:有道理,是谁让这一切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生:小姑娘的爱

师:是啊,一股水流滋润万物,一份爱拯救苍生,爱具有了神奇而伟大的魔力。托尔斯泰称这样的爱为“真正的爱”。

《七颗钻石》是一篇神奇的童话,托尔斯泰借助其丰富的想象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变化,在真爱的感召下,水罐里涌出了水流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情节上的补充,以此激发了学生无尽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带领着学生体会到了博爱的伟大力量,润泽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巧妙拓展,适当延伸,感受真爱魔力

《七颗钻石》似乎是一篇学生一望而知的童话,学生自主阅读便能感受到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如把教学目标依旧定位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的话,教学就过于浅表化了,笔者从学生“一望而知”的阅读初感出发,引导学生对“爱”做了深度的理解。

师:是啊,一股水流滋润万物,一份爱拯救苍生,爱具有了神奇而伟大的魔力。托尔斯泰称这样的爱为“真正的爱”。学到这里,你能联系课文谈谈你对“真正的爱”的理解吗?

生:关爱小动物,对陌生人也给予了关爱。

生:是一种无私的爱。

师:看来小姑娘小小的举动让我们同学内心起了大大的波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托尔斯泰的绝笔之作《生活之路》中的这段话:“当我们关爱他人的时候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求得好处。只有对所有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信仰只有一个———对一切有生命者的爱。”

师:涌出水流,爱拯救了全人类,故事本来也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让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呢?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小组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

【材料1】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的星座,是著名的北斗七星所在的星座。北斗七星在夜晚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材料2】世上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学问———爱他人。

生:表现了小姑娘的爱心不仅像钻石一样珍贵,还像大熊星座一样在黑夜中闪亮。

生:这样使这个童话读来更加神奇,好玩。

生:材料1中说大熊星座具有在黑夜中指示方向的作用,作者希望小姑娘的爱心能够指引人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具有无私的爱,想要更多的人懂得爱他人,因为作者相信爱会唤起爱。

师:是啊,大作家写了一篇小童话,小童话蕴含着大道理。今天,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各种灾难、威胁,这篇童话不仅写给学龄前的儿童、写给你们看的,也写给我们大人看的,希望你们、我们都能得到这份爱的温暖和指引。

教学中,笔者借助拓展阅读,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了文本之后体验不到的“爱的指引”意蕴,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的深度,进而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了重新认知,对《七颗钻石》有了新的阅读感悟,为学生的阅读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原来列夫·托尔斯泰坚信爱会唤起爱,他的一生是宣传爱、追寻爱的一生,他用他的作品去抚慰国家和人民的创伤。而小姑娘便是这份大爱的代言人,把小狗的生命、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生命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学生在教学的引领下,理解了这份真正的爱,揣摩到托尔斯泰的创作意图。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第5篇

又一次上语文课,依旧带着深切的焦虑与压力。通过这一节课,我深刻体会到“你预备的怎么样,那么你讲的便怎么样。”课堂讲的怎么样取决于你预备的是否充分。

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可是课堂却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对于本节课我预备的的确是不充分。上课前感觉心里很没底,又有两个研究生去听课,我更害怕了。就这样带着焦虑和恐惧就去上课了。由于担心小孩子的注意力会被新去听课的老师吸引而不好好听课(以前发现他们上课时总是回头看新去的老师,也许是好奇吧!),我就和学生们以一个特别的方式介绍了一下两个新去的老师顺便引导学生做好集中注意学习。一开始讲课时我比较放得开,语言语调自我感觉也比较好。我的情绪没有受听课老师的影响。可是由于我对教案内容不是很熟悉,还有一些地方设计不合理,导致了我的课堂条理性不高,思路也有一些混乱。语言不能那么精炼、内容安排不够紧凑,所以课堂不是很理想。

对于学生听课我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了,这是一个小的进步。看到一些课堂上不常发言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特别高兴,就好想喊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于到课堂中来。只是对于课堂我还要更多的改进,比如课文学习要更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设计更合理一些等。下次上课要用充足的时间预备我的课。加油,鼓励一下自己!

《七颗钻石》课堂实录 第6篇

以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导入,由“北斗星(大熊星座)”引出课题《七颗钻石》,并结合注释①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生跟着配乐课文朗读录音轻声地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字词,做好积累工作。课文读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将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及容易写错的字写在自学笔记本上,并借助工具书把它解决,有困难的,同学间可以商量。

生浏览课文,做学习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时常有同学间相互商量的情景。

师: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交流笔记的情况,并准备向全班同学报告。(同学间交流毕。)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笔记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交流?(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1、生2、生3分别认为“涸”“瞬”等字的读音要注意,“洒”“凑”“澈”等字要与它们的形似字相区别。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其余同学注意听,并在课文中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贯穿故事始终的一件“道具”。

学生们踊跃推荐,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点评。

师:同学们读书真投入,读得好,评得妙。现在哪位同学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道具?(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4:我认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很久很久以前”,地点是“草地”、“路上”和“小姑娘的家里”,人物有“小姑娘”、“母亲”和“过路人”,道具是“水罐”。

师:有不同意见吗?(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5:我认为时间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夜里”。

师:你说得很全面。不过,故事开头的“很久很久以前”是民间故事开头常用的方式,它是一个虚指,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应该是“一天夜里”。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准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中心事件。(多媒体显示“概括中心事件的要求”。)

生齐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中心事件,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师:大家学习得很投入。哪位同学先来向全班介绍你对故事中心事件的概括情况?(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6:我认为文章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时,罐子里装满了水,后来她与她的母亲一次次地让水的故事。

生7:我认为语言还可以简洁些,应该就是写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及她们母女俩让水的故事。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概括故事中心事件的要求基本掌握了。课文写了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及母女俩让水的故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故事的情节,知道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现在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姑娘的水罐那样神奇?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默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好,我想同学们应该有答案了吧!哪个小组先说?(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8:我们认为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它会变。

师:对。你能说出它先后一共变了几次?每一次是怎样变的吗?

生8:一共变了五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小姑娘的水罐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9:我以为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使水罐变得那样神奇的。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小姑娘对她母亲的爱心使水罐变得那样神奇的呢?

生9:因为水罐的每次变化都与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或让水有关。

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吗?

生9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师:你分析得真好。你现在认为小姑娘的水罐一次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9:是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的爱心。

师:对了,是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的爱心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一想,从表达爱心的角度说,这五次变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10:递进关系,也就是说,随着爱心的加浓,水罐变得越来越神奇了。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与其说是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巨大的水流,还不如说这是爱心的结晶。那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1:为了说明爱心力量的巨大。

师:对。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的结尾齐读一遍。想一想,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生齐读结尾,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生12:这个结尾表明了作者的一种愿望,他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享受到爱的温暖。

师:你理解得真深刻。这正如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爱的使者吧!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故事的情节,理解了故事的寓意。现在我们再用探究的眼光来读课文,看谁能从文中读出些疑问来。(多媒体显示“友情提示”)

生浏览课文,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生13:我认为第二节中作者用“哀哀”形容小狗的叫声不恰当,因为我们听到小狗被踩后的叫声都是“汪汪”的。

生14:我认为这里还是用“哀哀”准确,因为由于缺水,小狗也渴得奄奄一息了,所以叫声是“哀哀”的,这样更突出了水的珍贵和小姑娘心灵的美好。

师:你能联系前后文的语境来理解,且说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15:我认为课文的第一段看起来与故事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为故事是从“一天夜里”开始的。但是,仔细一想,这段文字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非常重要。正因为发生了大旱灾,水才显得那样的珍贵;正因为水是那样的珍贵,小姑娘深夜为母亲找水和她们母女俩让水,才表现了她们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读出了问题,还自己解决了问题。说得非常好。开头一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这里的铺垫,故事的深刻寓意就不能凸显。让我们一起将这节文字朗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第一节。

生16:作者在第三节中为什么用“欢喜”,而不用“高兴”呢?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这一句。

师:现在大家想想看,这里到底用“欢喜”好,还是用“高兴”好?(一阵沉默)

生16:我懂了,这两个词在程度上有差别,“高兴”的程度比“欢喜”深,这里还是用“欢喜”好,因为小姑娘只倒了一点水给小狗舔了舔,所以小狗只能变得欢喜,而不是高兴。

师:你真棒!一定要记住,不管是理解词语的意义还是作用,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情境。

生17:我认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太突然,怎么这么凑巧当小姑娘要喝水的时候,就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呢?

生18:因为这是童话故事,是作者的想象。再说这个“过路人”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或上帝、神灵的使者或化身。

师:你说得太好了!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特点。在童话故事中,作者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来编故事。这里的“过路人”可以理解为上帝或神灵的化身。由此可见,小姑娘的水罐的变化,还可以理解为是上帝或神灵操纵的,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是上帝或神灵对小姑娘的爱心的一次次考验,从而说明了奉献爱心不能只是一时一事,要真爱到永远的道理。

师:同学们,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说写文章要注意首尾相应。可是,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不写“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场景呢?(一阵沉默)要理解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按照首尾相应的原则改写的结尾,我们一起在比较中揣摩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多媒体显示“老师改写的结尾”。)

生自由地阅读两种结尾的文字,相互间小声地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先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9:我以为这样改是可以的,因为它呼应了故事的开头,前后交代得很清楚。

生20:我也认为这样改是可以的,不过,又感觉这样写似乎与文章的题目不相照应了。

生21:我认为这样改写显得很平淡,不能很好地体现童话故事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特点,而且也不能突出故事的主题。

师:你能说说这则故事的主题思想吗?

生21:这则故事主要歌颂了小姑娘的爱心,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世间充满爱的愿望。

师:你真是很棒!你的回答是正确的,而且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也非常好。是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课文的体裁和主题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展现童话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特点,回应课文的题目,表达自己希望爱心如大熊星座普照人间的强烈愿望。如果像老师改写的那样,就显得太一般化了。所以,文章究竟该怎样写,首先考虑的是要充分展示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文章主题的需要。

师生共同小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三名学生发言。

师:还有很多同学要发表自己的收获,不过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上吧!课后完成以下作业:①整理学习笔记,从课文中找出五组以上的形似字并分别组词;②以“深夜的教室“为话题,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则童话故事;③阅读《语文读本》中相应单元的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最后,愿同学们都有一颗钻石般美丽的心灵!愿爱心如“北斗”普照人间!

师生道别。

《七颗钻石》教学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起承转合,剩余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是艺术,作为完整的一个课时,也应如写诗作文般,讲究起、承、转、合。而起、承、转、合每个环节中都可以拓展延伸。笔者亲身经历了王家伦老师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借班执教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的示范课,其教学目标为“通过反复诵读,较为深刻地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通过反复诵读,深刻理解爱心的意义”。下文,笔者将结合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谈谈课堂教学起承转合中的“剩余价值”利用。

一、导语引人入胜

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必须重视自己每次的开场白,这就是每堂课的导语。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的认知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学生才愿意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就是一堂课的“起”。

课前、屏幕显示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跟着读。

(上课铃声响起)

……

师: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大家不久前学过,苏轼说“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有“宫阙”吗?

生:(齐摇头)没有。

师:那么,苏轼这么写采用的方法是———

生:(齐答)想象。

……

这堂《七颗钻石》的示范课由《水调歌头》展开,令人感到意外。王老师预先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由于这个文本的教学价值颇多,一节语文课无法容纳,原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从“民俗风情”的维度出发制订教学目标,而对其中的“想象”兼顾甚少,“想象”成了这篇课文的“剩余价值”。于是,王老师以这首词的“想象”为切入点,一方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课文,一方面导入到《七颗钻石》的教学,使《水调歌头》的“剩余价值”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过程顺其自然

“承”,指的是教学过程。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很语文”,但是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语文教师自己“走火入魔”了都没有察觉到。语文课偏向思想内涵的探索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甚至在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的时候就无形中将语文的“人文性”放在了“工具性”之上,着重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强调,以“思想”为中心向课外拓展,乃是误入歧途。

进行那种不得要领的拓展,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首先,冲淡了对原文的深入品味。一节课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就这节《七颗钻石》而言,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从“爱心”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哪里还能够“深刻地”品味文本的“想象”呢?语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影响了语文课的效率;其次,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拓展延伸的根本目的是对课文进行补充,尤其是对文本中的“文”的“点”进行强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训练,达不到这样“锦上添花”的效果,就不能说是拓展延伸的成功。王老师前半节课的几个环节如下:

……

师:水罐总共经历了哪4次变化?

生:由没有水变成有水。

师:同学们知道,没水变为有水是不可能的,作者这里用了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本学期学过的《繁星》,看看冰心怎样使用想象的手法。

生:《繁星》将星星想象成在跑的巨人。

……

师:那么第二次变化是什么?这位同学非常有胆量,请你回答一下。

生:由木头的变成银的。

师:水罐的第三次变化应该是更加地显而易见了,边上的这位同学请你回答。

生: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因为爱。

师:再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能不能开动脑筋,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可以相互讨论。

……

众所周知,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达成多个目标,能达成“文”“道”各一个目标,即“一课(一个课时)一得(文道各一得)”,就已是成功。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时候“过”了反而“犹不及”。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井然有序”,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方法简单实际化。

王老师在本节示范课中,教学目标甚为清晰:想象手法的运用以及对爱心的理解感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这个较为抽象的手法,借机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繁星》和即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的想象手法。对《繁星》的拓展延伸就是用了“剩余价值”。当时任课教师教授《繁星》,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拟人”手法上,于是,“想象”就成了“剩余价值”。在《七颗钻石》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引出《繁星》,既是对以前所学的查漏补缺,又是对新课的巩固,实乃一举两得。

综上可知,我们如不能在新授课中充分利用某一个文本所有知识点的价值,则可以在后面教学的拓展延伸中“榨出”它们———“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剩余”,实际上是线索,将不同的文本串联起来。

三、突破白话文言的界限,进入高潮

论诗者常将律诗的颈联称为“转”,这个“转”就是高潮。一首诗的高潮,常常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往往出现在先荡开一笔之后。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常常伴随着若即若离的状况展开,也是说,高潮很可能在别人认为“偏”了的情况下达到。

课堂教学的高潮包括高潮出现前的预备和高潮出现时最为精彩的“一刹那”。有时候,当时机成熟时,教师也可以顺势“离”一下,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请看这堂《七颗钻石》的后半节课。

……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1页,将我们学过的《幼时记趣》齐读一遍,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有没有想象?

学生齐答:有。

师:把什么想象成什么?

学生齐答:把“蚊子”想象成“群鹤舞空”。

师:还有吗?

学生齐答:把“丛草”想象成“林”……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

生:体现作者无尽的童心童趣。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象手法在文章中是常用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再把这篇文章一起读一遍。

……

一般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以古汉语教学为主。实际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在古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是否应该想到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呢?再想得深入些,作为用文言写成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否有着与现代文学作品共通的表达方式呢?

语文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与现代文割裂开来,即便是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也很少有教师考虑将两者相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行文技巧和精神世界与现代人有太多的“所见略同”之处。现代文文本教学中留下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的材料。同理,文言文留下的“剩余价值”,也可以用到现代文教学中。也就是说,现代文与文言文可以互为拓展延伸的文本。由白话跨越到文言,似乎是一种“离”,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离”的“转”,将一堂课引向了高潮。

《幼时记趣》被安排在“金色年华”单元。由于是文言文,任课教师通常会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古汉语教学上,能按照单元要求,从“童年之趣”入手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文本的“想象”,即使能兼顾,也落实不够———“想象”,成了《幼时记趣》教学活动中的“剩余价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节课在此处巧妙地“离”了一下,指向《幼时记趣》这篇文言文,达到了高潮。也就是说,一方面查漏补缺复习了旧课,一方面巩固了新课;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文言文除了几个古汉语词语和句式外,和现代文没有本质区别,根本不必害怕。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一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热闹非凡但是却没有主旨,文章的重点得不到展示。引入课堂的资源要有所选择,做到少而精,四两拨千斤。不能仅仅是材料的堆砌,知识的重复叠加,要注意与文本的关联,生成新的知识点,与文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要有目的性,应该有的放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明确课堂拓展延伸的目的、意义之所在,勿盲目、随意拓展,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当然,课堂高潮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不必刻意追求。但是,无论是哪个环节的拓展延伸,都应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拓展延伸的指向,可尽量考虑教材文本,尤其是它们的“剩余价值”。

四、结尾余音绕梁

所谓的课堂教学的“合”,可从这几个维度考虑:

首先体现为通过“板书”而“合”。下课铃响前一刹那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过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因故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

语文课堂教学的“合”,还体现为通过“作业”而“合”。学生完成作业是对已初步掌握的目标的巩固;所以,教师布置作业也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王老师在课堂结语中布置的作业如下:

同学们,《七颗钻石》后面还有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皇帝的新装》。今天的作业:文章中有没有想象?另外,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如何?与《七颗钻石》有何相同之处?

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再度利用了“剩余价值”,布置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进行预习。此举颇有深意:表面上看是对“想象”的巩固,深入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显然是对《七颗钻石》“剩余价值”的利用。由于这堂课专注于“想象”,而未曾顾及“按时间顺序叙述”这个“点”,它显然就成了“剩余价值”。将“按时间顺序叙述”作为新课的预习作业,如果新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掌握《皇帝的新装》一文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手法”,那么,《七颗钻石》就成了拓展延伸的文本———这就是另一重含义的“剩余价值”的利用了。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效益,一节课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高潮,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特点,但都要有起承转合,才是教师上课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充分利用教学中的“边角料”资源,贯穿于每天的课堂,形成滚动式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诗涵,王家伦.肥水岂流外人田?——论文言篇目教学的拓展延伸与“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J].中学语文,2016,(04).

《七颗钻石》教学 第8篇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去除托尔斯泰盖着面孔的头发, 修剪疯长的胡须, 并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 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 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 无可否认的是, 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 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 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 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 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 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 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 缺少光泽, 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在四方脸中间,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 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 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 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 找不到精神光彩, 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无疑, 这张脸平淡无奇, 障碍重重, 没法弥补, 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 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 郁郁寡欢, 丑陋可憎。 从青年时代起, 托尔斯泰就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 他说, 他讨厌任何对他的长相所抱有的幻想。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 难道还能找到幸福么? ”正因为如此, 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 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 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 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 直到生命的最后10 年, 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 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 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的归宿。 从这个人身上, 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 他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 从少年到青壮年, 甚至到老年, 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 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到。 对他来说, 穿这件大衣, 还是那件大衣, 戴这顶帽子, 还是那顶帽子, 都没什么不合适。 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 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 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 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 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 但是, 带着这么一张脸, 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 不管穿什么服饰, 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 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 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 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 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 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 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 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 最后还是坚信, 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 坐在一旁的是伯爵。 再看另一张照片, 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 你假如不明真相, 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 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 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 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 因此, 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 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 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 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 所以说, 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 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选自《三作家》, 茨威格著, 王雪飞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年, 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生就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却拥有一个天才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篇章, 他的寓言和童话还十分注重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上对儿童进行教育, 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诸如勇敢、勤劳、正直、诚实、关心人、帮助人等。

[读有所思]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下一篇:成功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