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方法范文

2024-08-13

插管方法范文(精选12篇)

插管方法 第1篇

建立子宫静脉插管模型的目的是通过采集子宫回流血,对子宫局部血液成分和普通血液成分进行分析,动态监测子宫状况,为胎儿疾病的诊断及临床用药等方面提供详细的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用7~12月龄,体重2.8~3.2 kg的母兔5只,其中产后2天母兔1只、怀孕母兔4只。

1.2 器械

插管器械(蝶型静脉留置针、头皮针(4.5#)、肝素帽、延长管)及常规手术器械(手术刀、组织剪、剪线剪、持针器、止血钳、微型蚊式巾钳和眼科剪等)。

1.3 药品

速眠新注射液,肝素溶液(625 IU/mL),氨苄西林钠,甲硝唑注射液,黄体酮等。

1.4 手术方法

1.4.1 术前准备

母兔术前禁食6 h,禁水6 h,左肋部、腹部剃毛做常规手术准备。

1.4.2 麻醉

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按0.2 mL/(kg·W)肌肉注射速眠新,20 min后将兔保定在实验台上,术部消毒,覆盖创巾。

1.4.3 子宫静脉插管

待母兔麻醉后,保定在保定台上,术部消毒,覆盖创巾。在耻骨前缘3.0~4.0 cm处向前沿腹部中线切开5.0 cm左右的切口,暴露子宫,将子宫角牵出创口外。

在左侧子宫角上选择血管粗大,血液充盈的一支静脉,用手术镊轻轻剥离血管周围的浆膜,分离静脉长度为0.5~1.0cm。用留置针塑料柄端(事先将前端用刀划得粗糙些)顺着静脉血流的方向插入。在手术过程中每隔5 min用40℃的甲硝唑溶液冲洗外露的子宫。同时用眼科剪在兔子腹部切口左前侧皮肤上作一小切口(切口位置要适当,约在兔子左边第8、9肋软骨下侧),插入延长管,把延长管插入小口,在体内留有足够长的管,在皮肤外留2 cm左右长的管,盖上肝素帽,在管中注入肝素备留。待插好静脉置留针,将其与延长管连接。用针线将蝴蝶置留针固定在子宫的黏膜上,置留针两翼和前端各固定一针。将子宫和插管缓慢放回腹腔。用注射器插入肝素帽确认回抽见血,抽出血后在管中注入1 mL肝素,之后缝合腹壁切口。

缝合前在切口内撒上溶解后的氨苄西林钠抗感染,将肌肉层连续缝合,皮肤层结节缝合;小切口处缝一针以固定插管;碘酒及酒精棉球处理擦净创口边缘;将体外的头皮针软管盘旋固定在左侧皮肤上;体外用纱布固定,以防兔咬管。

1.4.4 术后护理

术后5 d内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每天按30 mg/(kg·W)皮下注射氨苄西林钠2次。怀孕母兔术后注射黄体酮防止子宫收缩,每次0.5 mL,2次/d,对于体况较差的母兔可补充能量合剂,葡萄糖注射液等。

为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导管,术后12 h内每隔1h回抽血液,以注射器中见到血液为标准,弃去回抽液,再重新注入1 mL肝素。

2 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共进行5例手术,第1例母兔血液导管固定不牢固,导管脱出;第2例怀孕母兔流产预后不良,其余3例留置插管的时间为3~4 d,观察兔子回抽血正常,没有发生流产。

结果表明,蝶型留置针加肝素帽,后将头皮针针头插入肝素帽中,在另一端盖上肝素帽留在体外是建立的子宫静脉插管模型的最佳导管组合。

3 讨论

3.1 兔的选择及兔子宫血管的局部解剖学

本试验选择母兔怀孕2周后进行试验,怀孕后母兔血管比较粗,利于插入留置针。子宫静脉丛位于子宫角两侧,由该丛发出的小静脉常汇合成两条子宫静脉,最后汇入髂内静脉。此丛前接膀胱静脉丛,后连直肠静脉丛,向下与阴道静脉丛相连,合成子宫阴道静脉丛[6]。怀孕以后,子宫内膜增厚,血管也随着增粗,此时埋入留置管,可在妊娠期抽取子宫静脉血液及推注药物,对胎儿进行监控,利于各项研究。

3.2 腹壁开口位置的选择

兔子腹壁的插管开口应在切口旁靠上侧,防止兔子蹲卧时腿压迫插管,不利于抽取子宫静脉血液。

3.3 插管的注意事项

插入留置针时应缓慢轻柔进入子宫静脉内,留在血管内的针柄不可过长,避免针尖刺穿血管壁。将蝶型留置针做好固定,结扎确实,以防滑出血管,Y型留置针固定不牢,易发生脱落,导致流血过多而死亡。留置针与延长管之间也要套实,以防滑脱。固定留置针时避免刺穿其他静脉血管,以防腹腔内积血。

3.4 肝素注射频率和浓度的确定

手术后24~48 h是最易发生凝血的时间,所以在此时间段高频率更换肝素,可防止因凝血而导致的血管阻塞。肝素浓度选用625 IU/mL浓度[7]。在每次注射肝素时,要先用注射器回抽,直到看到血液,然后再注入肝素。注入肝素的量应根据的留置管的容积而定。术后护理过程中,回抽见少量血液,若发现管有堵塞情况,可适量增加肝素用量。

3.5 无菌操作和减少刺激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中对胎儿少量的刺激是术后胎儿存活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年娇,颜映雪,方凤仙.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肿瘤外科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04-405.

[2]Jackon B T.Approach to fetal research-present and futhur[J].Am J Dis Child,19%,118:812.

[3]Bacher J D.Fetal Surgery in the dog[A].Small Animal Surgery.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Company,1985,1691-1702.

[4]叶朝.脐静脉插管在高危新生儿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9,44(2):188.

[5]徐红蕊,时建青,王瑞龙,等.山羊瘤胃静脉插管术[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4):49.

[6]杨维泰,尹逊河.家畜解剖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8-119.

插管方法 第2篇

2)协助神志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3)戴无菌手套,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约15-20cm,一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时(约14-16cm处)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如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向前推进。

4)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或发际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

5)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临床采用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即将两枕垫于患者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后双手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方法适用于昏迷不能合作者,快速有效,可减轻对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6)置管到预定长度时,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 第3篇

关键词:气管插管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67-01

ICU收治的病种,病情十分危重,面临死亡的威胁。机械通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ICU临床抢救中。因此,对带有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是ICU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将我科2010-2012年35例气管插管患者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气管插定管的固定

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官腔变形,寸带长度依据病人头颅大小,绕过枕后沿乳突或耳廓上在插管上系紧,再环绕1~2圈后打结,松紧以可容纳一指左右推动插管不滑动为宜,注意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应避免气管插管随呼吸运动而损伤气管、鼻腔粘膜。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及时有效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较容易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时,由于患者无法有效吞咽,口腔分泌物较多。口腔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经口气管插管时难以用棉球进行口腔擦拭,可选择口腔冲洗。冲洗前检查气囊压力,确定气道无漏气。将头偏向一侧,注入口腔护理液,用负压在下方吸出,反复数次,直到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的液体常采用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或复方氯已定含漱液。

2 卧位

正确合理的卧位,不但能使病人舒适,还能避免造成气管插管的异常扭曲,损伤气管粘膜。一般采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30°,亦可取侧卧位(头颈部垫舒适),便于叩背、排痰。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

3 保持气道内湿润

合理的呼吸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吸痰的基础。

3.1 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室温在22℃-24℃左右。可采用的地面洒水、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液体入量不足,既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因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仍然处于失水状态。因此,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必须保持每天2500-3000ml。

3.2 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可用于稀释分泌物,刺激痰液咳出及治疗某些肺部疾病。雾化液一般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根据病情还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α-糜蛋白酶4000u加入湿化液中,每30min滴入气管内2~4ml,能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炎症、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吸出。在滴药时应注意:在病人吸气时滴入药液,在呼气时停止滴入;滴药时应将注射器与针头连接紧密,防止针头脱落,造成气管内异物;应将针头折成弯状成130°,便于将药液喷在气管插管的管壁各侧面。湿化液可选择0.45%盐水低渗溶液,因为水分蒸发以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较少引起刺激性咳嗽,大大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危险。

3.3 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现代多功能呼吸机上都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是利用将水加温至一定温度后产生蒸汽的原理,使吸入的气体被加温,并利用水蒸气的作用达到使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机械通气时,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

4 及时有效的吸痰

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吸痰时应选择质量好、质韧、型号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内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一半,这样在吸痰时空气仍可进入气道,大大减少缺氧窒息的可能,正确掌握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操作:我们掌握在病床旁听到病人胸部有痰鸣音时吸痰;肺部听诊,双肺听到湿啰音时吸痰;血氧饱和度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或突然下降至90%时吸痰(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按时叩背促进排痰。正确的叩背能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便于痰液吸出。我们掌握每2h翻身、叩背1次,力量要适度。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感,向患者讲明吸痰时需咳嗽配合,以利于下呼吸道痰液的清除,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好口腔护理。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免因吸痰造成病人缺氧。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在吸痰过程中出现频繁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出现气道痉挛、紫绀、烦躁不安等异常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行机械通气,并提高吸氧浓度。

5 心理护理

ICU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亲人无法陪伴在床前,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及高度的责任心,多观察病人的表情,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患者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护士对患者要高度同情,發扬人道主义精神,周到、热情、谨慎地服务于患者。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家属的不同心态。通过安慰、鼓励、解释、疏导,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消除疑虑,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对急重症患者,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地消极暗示,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要求。通过护理当中的交往以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巧妙地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稳定好转,身体正在逐步康复,进而改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转出ICU病房的决心。

6 小结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危重大手术术后的康复和和康复的快慢,能真正体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8

[2] 朱红,孙冰.全科护士使用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59

机械通气患者洗胃插管方法的探讨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14例, 男4例, 女7例。年龄20~51岁。其中入院时心跳呼吸停止3例, 入院后洗胃、抢救的过程中呼吸心跳停止5例, 入院常规洗胃后拔除胃管, 因病情加重呼吸肌麻痹行机械通气后需再次洗胃和留置胃管6例。

1.2 方法

(1) 用物。a.天津产SC-Ⅱ型全自动洗胃机, 硅胶弯头、标有刻度的专用洗胃管 (直径8~10mm) 和粗导丝 (介入导丝保护套内插铜线制成或者直接用带有橡胶皮的铜线) ;b.再次洗胃和留置胃管者, 选用普通洗胃管 (16, 18号硅橡胶十二指肠导管) 和细导丝 (直径为1.5mm的铜线) ;c.直接咽喉镜、吸痰器、10m L液体石蜡及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 (即临床常用的胃肠减压器) ;d.常规洗胃插管用物1套。 (2) 洗胃机专用胃管插管法。a.患者取仰卧位, 术者站在患者头侧;b.解开气管导管固定胶布, 取下牙垫, 记住气管导管达门齿的刻度并将其移向左口角, 由助手托付并固定气管导管保持机械通气顺利进行;c.在咽喉镜直视下吸净咽喉部的分泌物和液体, 同时定位食管入口;d.取内外浸有液体石蜡、插有粗导丝的洗胃管, 对准食管入口插入, 有阻力时可由助手用拇、示、中三指捏住患者的喉结并做向上提的手法给予协助;e.取出咽喉镜; (6) 当插至22~24cm (以门齿为标记) 时, 由助手固定导丝不动, 只将胃管向食管内送入实测长度 (鼻尖-耳垂-剑突) , 然后拔除导丝;f.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以验证胃管插入长度适宜; (8) 放置牙垫并将气管导管恢复原位, 用长胶布将三者一起固定。连接洗胃机给予洗胃。 (3) 普通洗胃管插管法。a.胃管内置入细导丝法:基本步骤同专用胃管插管法, 插管成功后拔出导丝, 连接50m L空针抽吸生理糖水反复洗胃;b.气管导管导引法:取内插导丝的气管导管 (ID7.5~8.5) 1根, 基本步骤同专用胃管插管法, 当顺食管下送至22~24cm后固定不动, 拔出导丝, 将涂有石蜡油的普通洗胃管自气管导管内插入至实测长度, 然后将气管导管慢慢拔出 (注意勿将洗胃管带出) 。最后连接50m L空针或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给予洗胃或引流。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 洗胃顺利, 洗胃情况同非机械通气患者洗胃相比无差异, 达到了机械通气患者紧急快速插管洗胃和留置胃管减少刺激的目的。

3 讨论

随着全自动洗胃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 胃管插入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特别是机械通气需紧急快速洗胃的患者, 胃管置入问题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为此就有关问题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3.1 明视法定位食管入口

食管入口是食管的第一狭窄, 又是胃管最难通过和异物最易停留部位, 极易受伤穿破。因此.本文认为采用明视法定位食管入口, 使胃管顺利通过食管第一狭窄处, 以避免盲插法对已被毒物损伤的咽喉部的再损伤。另外, 在食管上端有功能性括约肌, 使食管上端处于闭合状态。在咽喉镜直视下吸净咽喉部的分泌物和异物, 食管入口无缝隙可见, 加之此类患者吞咽反射消失, 因此, 定位食管入口是插管成功的第一步。气管插管后, 气管导管占据咽喉的主要范围, 加上导管牵拉、压迫和插管前将气管导管推向左口角等使气管和食管入口的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多由原来的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 食管入口位于气管入口的右侧, 若在吸净咽喉部的分泌物后仍不能定位食管入口时, 可由助手按压上腹部或向上冲击1~2次, 有液体或胃内容物冒出的地方即为食管入口处[1]。

3.2 胃管插入时气管导管套囊应呈充气状态

气管左右径:成年男性20mm, 女性16mm。气管前后径:成年男性14mm, 女性12mm。临床常用的气管导管男性ID8.0、女性ID7.5, 当充气量是8~10mL时, 2种导管套囊充起直径均为20mm。因气管后壁软骨环缺如并与食管前壁紧密相连, 气囊充盈后相应地挤压食管, 产生占位效应, 由此可见, 充气后导管套囊对食管的最大占位是8mm左右。成人食管横径约为20mm, 膨胀时可达30mm。洗胃胃管的最大直径10mm。因此, 气管导管套囊对食管的占位8mm加洗胃管的直径10mm<食管的横径20mm。因此, 插胃管时保持套囊充气状态, 既有效预防反流的食物或胃液误入气道, 引起吸入性肺炎, 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和患者安全, 又能减少护士操作的麻烦, 这与田永明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

3.3 导丝的选用

据有关报道, 使用介入导丝保护套放入胃管内, 增加胃管的硬度, 能克服阻力通过闭合的食管入口而进入食管。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插胃管单纯用介入导丝保护套做导丝, 硬度不够, 效果不理想。因此, 我们将一根铜线 (直径1.5mm) 插入介入导丝保护套内, 并将保护套头端用火稍微烧灼使成盲端, 做成粗导丝。该导丝的特点是: (1) 硬度好, 易插入。 (2) 直径大, 在胃管内不易移动均匀的支撑胃管, 不易从胃管的侧孔或顶端突出。 (3) 头端为盲端, 铜线不至于外露损伤消化道黏膜。 (4) 导丝表面光滑, 易于抽出和插入, 对患者安全便于操作。 (5) 取材容易, 铜线可以从一般护套线中取得, 介入导丝保护套为废物利用, 二者做成的洗胃管导丝消毒后可以反复使用。 (6) 单独铜线可以作为普通胃管插入时的导丝[3]。

3.4 带导丝的胃管插入食管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 ID8.0、ID7.5的气管导管在声门下的长度分别是9、7cm。门齿距食管入口的距离平均是15cm, 为了保证胃管顺利通过, 带有导丝的胃管应超过气管导管在声门下的深度, 因此, 自门齿处标记带有导丝的胃管插入食管的长度应是22~24cm。

3.5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验证插管长度

传统验证法所用的一次性50mL大空针与专用胃管末端连接不严密, 给验证带来一定困难。因此, 本组病例均采用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验证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若插入胃管长度合适, 连接负压引流器时:饱餐者, 则直接有含少量或不含有空气的胃内容物引出;若为空腹, 可先注入300mL生理盐水, 然后连接引流器, 可有相应数量的液体引出。若在上述情况下, 无液体引出或者液体流出缓慢、含有大量的气泡, 均说明胃管带孔部分在胃内的位置不合适, 需调整插管长度或变换患者的卧位。

关键词:机械通气,洗胃,插管,方法

参考文献

[1]魏能润.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11-212.

[2]田永明.机械通气患者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4) :9-10.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第5篇

信阳市污水处理二期管网工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较多,设计图纸管径为DN600、DN1000、DN1200、DN1350、DN1500,设计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监理过程控制来浅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工艺和质量控制。

1、先谈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的优势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其接口的水密机理主要依靠接口之间的“O”型橡胶圈的弹性压缩,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的接口之间的止水材料是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拉密尔橡胶止水圈,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

由于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配用橡胶圈的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形式,允许在接口部位可发生微量的转角或微量的水平位移,能适应基底有不均匀沉降、接口之间有少量的变形的管道。

由于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广泛用于无压的雨污排水管道。

2、进场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材、橡胶圈质量控制

首先管材进场前应到管材生产产家参观混凝土管制作过程,主要看使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钢筋)、钢筋骨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GBT11836规范要求。

当管材被运到现场时,首先要进行书面检查,即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等,再对管材外观质量进行检查:①管子内、外表面应平整,管子应无粘皮、麻面、蜂窝、露筋、空鼓,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5mm。②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内表面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05mm(但除表面龟裂和砂浆层的干缩缝例

外)。③合缝处未有漏浆现象;④外观尺寸的检查,尺寸允许偏差严格按照GBT11836规范要求。

是不是所有的管材不符合上述规定就必须退回厂家呢?不是,规范上允许以下情况,对管材进行修补:①表面凹深不超过10mm,麻面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5,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0mm,且总面积不超过相应内或外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②内表面局部塌落,但塌落面积不超过管子内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③合缝漏浆不得超过壁厚的1/5,且最长长度不得超过管长的1/5;端面碰伤纵向长度不超过100mm,环向长度不得超过限值:DN600(45mm),DN1000/DN1200/DN1350/DN1500(105mm)。

对现场管材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时一般做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即内水压力、裂缝荷载、破坏荷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对现场橡胶圈进行见证取样时一般做公称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压缩变形、耐水性、热空气老化检测。

3、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找平

沟槽开挖及砂石基础要求参照gb50268要求进行施工,这里就不说。

4、管道安装

重点探讨下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先说DN600的管道安装:铺管前应复核砂石基础表面绝对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排管顺序应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建议采用半节短管,带承口的应

排在检查井的进水入向,带插口的应排在检查井的出水力方向。管子在铺设前,先将管节的承口内表和插口的外表用钢丝刷把油污杂物清除干净,按管径规格选用相应的橡胶密封圈,并套入插口槽内,要求做到四周均匀、平顺、无扭曲,在橡胶圈表面和前节管子的内表涂抹“851”防水涂料,以防渗水。下管时,吊点应设在管子的重心处,用拦腰起吊的方式起吊,或采用专用吊具。禁止采取钢索穿管吊管的方法,在吊运管时,要防止管节接口受损。铺管时,将管节平稳吊下,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调整管节的标高和轴线,然后用紧管设备将管子的插口慢慢插人承口,在承插管子的过程中,管节仍需悬吊着,以降低紧管时的拉力,管节拉紧后,调整管子的轴线和标高,然后用管枕击实。管节插入时,应注意橡胶圈不出现扭曲、脱槽等现象。

DN1000以上管材,尽管设备一般采取电动葫芦来合拢管节,电动倒链一端用钢丝绳和槽钢,另一端作为固定反力端(或槽钢固定)。管节合拢时倒链应放置在管节水平直径处,拉钩勾在被合拢管节的承口壁,倒链反力端可用钢丝绳、卡扣等固定于已安装的管节上合拢时电动倒链通电,在承口与插口间隙约3cm时慢慢点动,使管节慢慢合拢,最好承插口留缝隙为10mm-15mm。管子承插就位后放松钢丝绳前应,符合管节高程及中心线。

大管径的管道现场都进行了内勾缝处理处理,预留的10mm-15mm的缝隙便于勾缝。内勾缝处理方法:首先用1:3的防水水泥砂浆填缝至离两管内壁平口约12-15mm,在用聚硫或聚氨酯密封膏来填平。必要时还要对管道进行外缝(承插口外缝)采用1:2水

泥砂浆捻缝加三角灰进行处理。

5、回填

管道胸腔回填材料选用粗黄砂或石屑满沟槽进行回填,回填高度与管子中心齐平,回填时应在管道两侧同时均匀下料回填,每层回填厚度约在250mm左右,并逐层洒水捣实,回填到管顶上50cm,严禁单侧回填以防管子移动,在管顶50cm至设计路面标高范围内用符合规定的原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一般回填分两次进行,即近管子中间部位先回填,管子接口左右各留约0.5m,待闭水试验完成后,再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的回填工作。严禁带水回填沟槽。

6、闭水试验

严格按照gb50268-2008闭水试验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因混凝土管在初充水时可吸收一定量的水,为准确计算渗水量可待吸水饱和后再测试,一般在充水浸泡24h后再进行渗水量测试。认真记录试验水位及时间,计算渗水量,将实际渗水量与规范允许渗水量比较,在允许范围内则试验合格,反之不合格。当钢筋混凝土管道大于或等于1500mm,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

以上为本人在信阳市污水处理二期管网工程中混凝土管施工监理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工艺的些许心得,供大家互相交流。

信阳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监理部谭鹏

化肥插管的制作和应用等 第6篇

化肥插管渗施原理及使用方法:插管制成后,可根据不同作物对化肥元素需求的不同,按照轻氮、重钾、增微的原则将氮、磷、钾、微肥合理混配(一般情况下,可按8% ∶12% ∶5%的比例混配氮、磷、钾肥)后装入插管内,并封盖,然后将塑料管插入距作物根部5~10厘米的土壤中(以避免滋润分解的化肥灼伤植株根系);塑料管顶部以露出土壤3~5厘米为宜,这样便于抽取塑料管,查看或换装混配肥料。当装有混配化肥的塑料插管插入土壤后,土壤中蕴含的水分可通过插管的小圆孔逐渐渗入到塑料管内将肥料滋润分解,化肥分解物又通过小圆孔源源不断地向土壤中传送,以供作物生长之需。

使用效果及注意事项:化肥插管渗施技术主要适用于木本科、藤本科等作物。在使用时,应针对不同的植株对肥料元素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肥料配方。化肥插管渗施技术具有制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插管可重复使用、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化肥投入成本的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吉林方红兰)

汽油机不能熄火的原因

一台1E40F汽油机,已使用4年,打了10.7公顷的谷子,都使用正常,可是今年使用时,却发现停机时不能熄火。经检查油门线没伸长也未缩短,可是关油门却不起作用,汽油机依然转得欢,只能靠关闭油箱开关,耗尽浮子室燃油后,才能慢慢熄火,要想立即熄火,必须迅速拔出高压头才能做到,这样又会被电击手,真急坏了机主。是什么原因使汽油机不能正常熄火呢?

插管方法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 5月我科收治行经口腔气管插管术病人 40 例, 其中男19 例, 女21 例;平均年龄41岁;大面积脑梗死 10例, 脑出血10 例, 重症肌无力 8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9 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 例。两组病人分组时贴胶布处皮肤无过敏及破损, 气管插管时间为7 d~15 d, 均清醒。两组病人年龄、病种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固定方法

1.2.1.1 对照组 (传统法)

为防止管道被牙齿咬扁而影响通气, 临床上常给予置入牙垫以保护管道[4], 先将已插好的气管插管和牙垫用胶布固定好。普通胶布2条, 长约20 cm, 宽1.5 cm。取1条胶布, 在胶布中间约10 cm处从下往上围绕气管插管和牙垫交叉绕1圈, 将左右2条胶布固定在左右口角的下方;取另外1条胶布, 在胶布中间约10 cm处从上往下围绕气管插管和牙垫交叉绕1圈, 将左右两条胶布固定在左右口角的上方。

1.2.1.2 观察组 (改良法)

裁剪3M弹力胶布2条, 长12 cm~15 cm, 宽2.5cm~3.0 cm, 从宽1.25 cm ~1.50 cm处剪开长至7 cm ~8 cm。固定时先取1根胶布, 将宽的一端粘贴于一侧面颊上, 胶布剪开的口与嘴角对齐, 另一端2条较窄的胶布, 上面的1条经过口角沿鼻唇沟粘到对侧, 下面的1条则从气管插管上方往下呈螺旋形缠绕2圈, 再取另一根胶布从另一侧面颊开始固定, 重复以上固定方法。只是下面的1条则从气管插管下方往上呈螺旋形缠绕2圈。

1.2.2 舒适度评定标准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种固定方法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0 cm~10 cm标尺分为10个等级:0分为舒适, 5分为能够耐受, 7分为不能耐受, 10分为极不舒适[5]。方法:将标尺的意义告诉病人并证实病人已理解, 由护士读数, 病人以点头表示肯定, 摇头表示否定, 记录病人确定数值。

1.2.3 气管插管移位评定标准

无移位: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无变化;轻度移位:上下移位1 cm;中度移位:上下移位在1 cm~12 cm, 未引起脱管或导管下滑:重度移位:气管插管脱出或导管下滑至一侧支气管[6]。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3M弹力胶布舒适、美观

传统的方法是将牙垫与气管插管捆绑在一起, 置入口腔内体积较大, 放置时间长, 容易造成嘴唇、口腔黏膜、牙龈损伤, 引起疼痛不适。同时由于病人口腔长期处于被动张口状态, 使口腔下颌关节疲劳不适。改良后的方法, 去掉了牙垫, 置入口腔内的体积较小, 不会造成口唇、口腔黏膜、牙龈损伤, 而引起疼痛不适, 由于3M弹力胶布有弹性, 固定后没有被牵拉感, 粘在皮肤上无粘贴的不适, 由于去掉了牙垫, 气管导管在两侧口角轮流放置,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增加了舒适感, 同时使病人插管固定美观。由于口角作为支撑点, 使固定更稳固, 病人口腔可以较自由地张闭, 舌活动范围大, 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3.2 3M弹力胶布用后不留痕迹, 不易造成皮肤过敏

传统方法使用的普通胶布在皮肤及气管插管上留有痕迹, 很难擦洗, 日积月累就形成污垢, 不但影响美观, 还会由于胶布固定在面颊部常使病人感觉不适, 且易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潮红, 严重的引起皮肤破损。3M弹力胶布不会在皮肤及气管插管上留有痕迹, 很容易撕下, 且不留痕迹, 粘性较好, 很少造成皮肤过敏。

3.3 3M弹力胶布牢固不移位, 安全稳定

传统法使用的普通胶布长短不一、较窄、胶布的受力面积较小, 其粘性易受温度、湿度及面部油脂分泌的影响, 导致固定的稳定性差。气管插管口腔分泌物增多, 常会浸湿胶布, 使导管固定不牢, 重新固定次数增多, 增加护理工作量。改良方法所采用的3M弹力胶布受力面积较大, 两侧对称, 均匀受力, 从3个方向分解了经口气管插管对口唇、牙龈、舌面的压力, 起到牢固稳定的作用; 3M弹力胶布的粘性及通透度强, 可在潮湿的环境中固定皮肤, 使气管插管的固定更安全、牢固。

3.4 护理注意事项

根据病人脸颊及口型的大小进行裁剪3M弹力胶布。脸颊及口型较小的长宽可以小点 (12 cm×2 cm) ;脸颊及口型较大的长宽 (15 cm×2.5 cm) 。每天口腔护理2次, 若胶布湿了不粘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胶布;粘贴胶布前用湿纸巾擦干净脸颊、口角及口唇皮肤的油脂, 再用干纸巾擦干水分, 待皮肤干了才能粘贴。另外, 男性病人要把胡子刮干净, 用湿纸巾擦干净脸颊、口角及口唇皮肤的油脂, 再用干纸巾擦干水分, 待皮肤干了才能粘贴, 以确保粘贴的牢固性。对不清醒的病人且又烦躁不安、不合作或者咳嗽厉害的病人, 要注意密切观察管道移位的情况, 随时记录气管插管的刻度并记录。如果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病人的呼吸机管道要固定好, 避免由于牵拉或重力导致气管插管移位。

4 小结

综上所述, 改良的新方法用3M弹力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后, 向两边拉紧, 受力均衡, 较稳固, 导管不易移位。经过临床观察, 新方法操作简便、牢固安全、舒适且美观, 防止皮肤过敏, 减少管道移位, 减少护理工作量, 确保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世泉.麻醉与抢救中气管插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75-76.

[2]刘燕.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1, 25 (7B) :1812.

[3]刘亮英, 冯湘萍, 赖旭春, 等.应用改良注射器固定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 2004, 3 (5) :14-15.

[4]李兆梅, 刘桂娟.改良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对比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6) :685-686.

[5]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3-25.

两种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探讨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颌面骨折患者40例, ASAⅠ-Ⅱ级, 年龄20~58岁, 体质量51~70 kg, 其中男33例, 女7例, 随机分为两组:盲探装置引导组 (B组) 与传统盲探组 (C组) , 每组各2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常规开放静脉, 监测BP、HR、ECG、SpO2、PETCO2;在气管插管前予呋麻液处理鼻腔, 予咪达唑仑0.04 mg/kg及芬太尼0.2ug/kg静脉注射后行环甲膜穿刺, 采用1%丁卡因喷雾对咽喉部充分表面麻醉, 并用利多卡因凝胶充分润滑气管导管外壁;插管过程中保持患者自主呼吸。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由食管气管引导管、光索和电源盒三部分组成。食管气管引导管的设计类似于食管气管联合导气管。但它由单腔组成, 进入食管部分为盲端, 盲端上方为椭圆形导气孔, 盲端与导气孔形成一斜面, 便于光索沿着斜面从导气孔中引出。光索引导管是一根可弯曲导管, 前端装有微型灯泡, 微微翘起, 后端插头连接配有电池和开关的电源盒。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麻醉平稳后, 经鼻腔插入导管, 导管进入咽喉区后, 当管口外可闻及最强的气流声时, 说明管壁上的椭圆形开口正对声门, 用利多卡因喷雾行充分的表面麻醉;插入光索, 当光索从食管气管引导管进入气管, 可见患者颈前部有明亮光点, 调整光索位置, 使光点位于颈部正中, 然后将光索向下推进, 光索进入声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呛咳, 此时固定好光索位置;退出食管气管引导管, 在光索引导下插入气管导管。

传统盲探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经鼻孔插入气管导管, 使导管前端刚好通过鼻后孔 (14~15cm) , 连接呼吸回路可监测PETCO2波形, 在PETCO2参数引导下调整导管深度和位置, 于呼气末吸气时, 听诊呼吸音最强时, 轻柔快速置入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的时间, 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及两次插管成功的例数, 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及插管过程中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及SpO2变化;术后随访有无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l0.5软件包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B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 (18/20) , 插管时间为 (6.5±2.8) min;组C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5% (11/20) , 插管时间为 (11.2±2.6) min;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组C中有3例患者两次插管失败, 改用盲探插管装置后插管成功。两组插管过程中的MAP、HR均明显高于插管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插管过程中SpO2均无下降。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C组有一例患者有咽喉部疼痛。

3 讨论

口腔颌面骨折的患者由于张口受限, 不能置入喉镜, 并且手术也需要经鼻插管;传统盲探技术, 具有反复探插的盲目性, 反复操作容易造成咽喉部水肿;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是专为解决困难插管病例中气管导管易滑入食管的难题而设计的, 以食管、气管入端相邻的解剖位置关系为构思点, 采用“先进入食管, 再以食管、光源引导进入气管”的方法完成插管[2], 创伤小、安全快捷;虽然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是处理已知困难气管插管的较好方法, 但患者咽喉部出血和分泌物的对插管影响较大, 并且价格昂贵。

清醒插管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精神影响, 在本研究中, 插管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插管前, 说明插管过程还是有一定的刺激性, 这就要求要有良好镇静、镇痛, 表面麻醉更是关键, 良好的表面麻醉可以稳定插管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 有报道[3]使用快诱导经鼻插管, 但在本研究中患者张口受限, 不能置入喉镜。

注:与插管前比较*P<0.05, 与C组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插管成功率为100%, 且安全、快捷、成本低, 适用于颌面外科骨折病人的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朱也森, 姜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BTⅡ) 的研制与困难气管插管病例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与镇痛, 2000, 2 (3) :151.

[2]姜虹, 朱也森, 张志愿.四种插管技术解决气道困难的比较研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3, 1 (1) :25-28.

插管方法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患者28例, 男15例, 女13例, 年龄在45岁~81岁之间, 平均年龄 (62.2±2.5) 岁, 其中重症肌无力患者4例, 脑出血患者9例,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例。研究组患者28例, 男14例, 女14例, 年龄在44岁~80岁之间, 平均年龄 (61.9±2.2) 岁, 其中重症肌无力患者5例, 脑出血患者10例,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3例。入选患者面部皮肤均无受损情况, 无口腔疾病及精神疾病,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方法, 在插管旁边放置1个牙垫, 用长胶布十字交叉在口腔正中位置固定插管。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固定方法, 用扁带固定, 扁带的长度是患者两肩峰长度为的1/2, 在扁带2/3的位置, 气管插管距门切齿点打一活结固定气管插管, 然后将牙垫放在气管插管旁, 用扁带的长端绕过牙垫, 将气管插管与牙垫横向并列打一活结, 扁带较长的一端绕过后颈, 在对侧耳垂下与扁带较短的一段打一死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气管固定的效果, 分为四个级别, 无移位:插管与门齿的距离与首次记录的距离长度相同;轻度移位:插管上下移位在0.5 cm以内;中度移位:插管上下移位在0.5 cm~0.8 cm之间, 但没有发生脱落或下滑, 对通气未造成影响;重度移位:插管脱落或下滑, 对通气造成影响。

患者舒适度评价采用VAS视觉模拟尺, 根据患者的感受分为三个级别, 100为舒适, 50为中度舒适, 0为不舒适。口腔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口腔是否出现异味、溃疡、糜烂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插管后移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插管后发生移位例数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的口腔问题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问题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插管后舒适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 发生自拔管情况少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重症、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由于具有插入容易、适合急救、管腔大、吸痰方便等优点,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气管插管容易发生意外拔管、口腔并发症、口腔评估不全的缺点。在上述缺点中, 气管脱出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一旦插管脱出, 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如果未及时处理, 会使患者发生缺氧性或窒息性死亡[3], 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 如果患者口腔发生的并发症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患者家属不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同样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 气管插管的固定对患者非常重要。

本研究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组采用传统固定方式, 一组采用改良固定方式, 结果显示, 改良固定方法降低了患者口腔问题和插管移位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减少了发生自拔管的概率。总结改良后的固定方法, 具有如下几点优势:一是固定牢固、安全。传统的固定方法是使用胶布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 口腔分泌物、干液、痰液容易将胶布浸湿, 从而降低了胶布的黏性, 导致固定不牢, 使插管发生移位或脱管的情况, 而且烦躁的患者也容易将插管拔掉[4]。而改良后的方法使用扁带固定牙垫, 根据插管在口腔中的位置, 与口唇、面颊之间的关系确定的, 符合力学原理, 使插管受到的拉力、受力均衡, 减少了不适感, 而且固定时进过后颈, 固定稳定, 即便是患者烦躁也很难将插管拔除,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改良后插管移位概率低于传统方法,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二是减少了口腔问题。在插管后, 患者吞咽动作消失, 口腔分泌物增加, 口腔自洁作用减弱, 使分泌物在口腔内堆积, 产生硫氨基和氮类物质, 导致口腔异味、溃疡、糜烂的发生[5]。而改良插管固定在为患者清洁口腔时, 不用撕开胶布, 只用拆解扁带, 不用清除胶布上的污垢就能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咽部痰痂清除, 从而防止了口腔感染。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问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是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胶布十字交固定, 胶布的黏度使面部肌肉紧绷不适, 患者不能随意变动头部位置[6], 并且普通胶布长时间使用在患者的皮肤上及气管插管上留有痕迹, 很难擦洗干净, 日积月累形成了污垢, 不仅影响美观, 还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 引发过敏、潮红, 严重时会造成皮肤破损。而改良方法使用的扁带使患者摆脱了胶布的不适, 能够自由张口、转动头部, 而插管不会发生位移,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四是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关注度。患者在口腔气管插管后,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口腔气管插管进行直观的观察, 从而在工作中树立了保护患者口腔黏膜、舌等机体部位的护理理念, 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气管的关注度, 促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 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能够减少患者口腔问题的发生, 增加插管的稳定性, 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患者28例, 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 研究组28例, 采用改良式扁带固定方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出现的问题和患者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改良式固定方法出现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且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改良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范飞娥.经口腔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和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26) :2365-2366.

[2]郭慈娟.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 (5) :80.

[3]张佩英.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 (2) :182-183.

[4]王美丽, 谭燕红.改良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2) :190-191.

[5]何剑, 刘仲楠.经口腔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 (8) :71-72.

插管方法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9年1月至2月的危重患者共88例, 这些患者都是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患者有56例, 女患者32例, 年龄平均62岁, 清醒的患者只有29例, 昏迷的患者有59例, 有35例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28例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大手术患者8例, 创伤患者17例, 所有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48~360 h。对ICU患者给予抗生素并对症治疗。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48例患者, 对照组40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意识状态、疾病和气管插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例需要口腔护理的患者会由两名护士同时进行。准备好使用的材料, 良好的给清醒的患者进行解释, 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术前检查气囊充气是否充足, 气管内管充气要足够多并注入25 cm 20 H的空气, 同时要确保安全气囊与气墙的密封。由一名护士在患者的头部固定气管插管, 患者头偏向一侧, 清除牙垫, 将套管侧放, 检查口、舌和口腔戮膜都能够观察到。完成插管后进行侧口腔的护理, 然后按步骤完成侧口腔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手上的动作要轻、薄、快[2]。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 只需进行口腔护理的常规步骤进行操作, 将棉球浸泡到0.9%的氯化钠溶液中, 然后用浸泡的棉球擦洗, 首先要擦洗嘴唇、牙齿, 然后是两颊、舌头以及上颚, 整个擦洗完成后要进行漱口。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的患者, 要区别于对照组, 除了准备进行日常口腔护理的药物外, 另外配制50 m L的浓度0.5%甲硝哇溶液, 浸泡在浓度0.9%氯化钠溶液的棉球若干, 50 m L注射器 (去掉针头) , 一次性吸痰 (连接吸引) 用注射器。首先用0.5%甲硝哇溶液冲洗口腔, 冲洗时头部要抬高, 头偏向一侧, 从不同的方向同时使用液体, 吸净口腔中的齿面、颊、舌、喉的分泌物, 硬领冲洗, 吸水管侧面放置, 调整患者的负压在0.04~0.06兆帕之间。冲洗另一侧时使用同样的方法, 将管移动到另一侧的口插管进行对侧冲洗, 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呕吐、缺氧的现象, 维持Sp O2>0.9。最后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涂擦口腔。对于两组患者要进行术后口腔护理, 做好清洗, 及时更换牙垫和气管插管, 并确认插管的深度是否符合标准。所有患者每天均进行3次口腔护理, 在术前、术后2 h分别采集口咽分泌物, 观察性状、气味, 以及口腔膜是否完好, 是否有口臭, 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记录。

1.2.3 擦洗法棉球

擦洗方法是国家使用最广泛的。洗涤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 但由于使用插管的方法, 牙垫块牙齿的内表面的清洗非常困难, 牙齿、舌头下面、舌、咽喉等部位的细菌的清楚才是对口腔进行彻底清洗的基础。在优冈瑛等麻醉喉镜下利用白昼抹口腔护理的方法, 在明亮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更容易、更彻底的清洁口腔的死角。同时, 使用麻醉喉镜替代开口装置, 而且还用抹刀的功能和调整透镜的曲率与口服弯曲相吻合, 以避免人工刮勺舌下含服的压力过大引起恶心。

1.2.4 机械干预

在其他国家, 大多数护士倾向于使用泡沫拭子口腔护理的方法, 但因为泡沫棉签不能起到去角质的作用, 所以不能清除危重患者的斑块, 患者将遭受潜在的致命的细菌感染。机械干预相对于泡沫棉签牙刷能更有效地去除牙菌斑, 而且比成人牙刷、儿童牙刷的使用效果更佳。但牙刷的使用有移动插管的风险, 操作难度将增加, 有牙龈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也应当慎用。牙膏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 但可以减少口臭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按照不起泡牙膏推荐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因为它更容易洗, 牙膏残留不会造成患者的口腔黏膜干燥。

1.2.5 冲洗方法

还有许多文献提出, 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漱口, 使用这些进行冲洗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口腔真菌的感染, 但对于减少口腔炎的发生率并没有差异, 也没有进一步提高干预。但是, 这些冲洗方法只能洗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 但在冲洗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细菌在体液中滋生, 口腔上部的球囊导管与气管的距离较近, 这往往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清醒的患者会产生不适感。

2 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出现口腔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这显示使用0.5%甲硝哇唑加0.9%氯化钠溶液的解决方案, 在预防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的方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 讨论

3.1 比较传统口腔冲洗方式和口腔冲洗磨砂膏方式的区别

口腔护理对于ICU患者来说, 是属于日常护理措施, 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实际上很多医护人员仅仅采取快速擦洗的方法, 牙科护士在危重患者的护理的实践中, 通常会忽视口腔护理的效果。同时, 在使用口腔插管时口腔分泌物会阻塞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时使用传统的海绵或棉签棒在口腔、牙齿和舌头, 牙间隙的清洗比较困难。使用未经灭菌的生理盐水, 会增加口腔感染的概率。通过对患者进行不断的口腔冲洗, 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部不同部位的各种污垢, 而且可以使依附于咽部和气管插管中细菌减少, 而且口腔的不断冲洗十分有益于口腔和肺部感染的预防[3]。

3.2 插管患者需要口腔护理

在基础护理中, 口腔护理也属于重要内容之一, 能够有效的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疾病。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抗生素使用也增多了, 口腔感染的发病率显着提高, 日常的口腔护理一直难以彻底清洗干净。

3.3 甲硝哇在口腔护理中的作用

甲硝哇可以抑制厌氧代谢过程中DNA的复制, 能够抗厌氧菌, 抑制细菌DNA的合成, 直接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甚至会使细菌死亡。其作用主要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由厌氧菌引起的临床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盆腔感染、皮肤感染、软骨组织及骨关节感染, 以及其他部分的感染, 能够预防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炎等。此外, 甲硝哇被广泛的使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徐璟.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7) :56-57.

[2] 王荣美.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现状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7) :666-667.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护理配合 第11篇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50-02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护理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98例,总结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实施护理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98例,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11~70岁,平均40.5岁。其中胸科患者81例,其余患者为普外患者。

1.2 方法:98例患者均实施静脉快速诱导,经口明视套囊气管插管。

2 结果:98例患者气管插管顺利,术后随访患者无不良心理反应,熟练的护理配合提高了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了麻醉后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麻醉前护理:①麻醉前探视患者,根据其病情,掌握其主要病情的心理特征,与患者交谈时态度热情、诚恳,向患者介绍自己是他手术麻醉时的护士,通俗易懂介绍麻醉过程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作到心中有数,以消除患者对麻醉的恐惧与忧虑;②告知患者麻醉前应做好以下事情:禁饮食,并说明禁饮食的重要性;嘱患者除去义齿,身上装饰物品,必要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男性患者嘱其刮胡须;③麻醉前护士应根据室内的温湿度作好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④严格查对制度,查对麻醉前用药情况,常规用药有鲁米那、阿托品、地西泮等,注意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连接心电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询问患者禁饮食情况。根据患者体型、年龄、性别选择适宜的导管型号,常规准备两个型号,具体选用根据麻醉医生插管时暴露声门情况而定,以备急用。

3.2 麻醉中护理配合:患者入室后,护士尽量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在患者情绪趋向平稳情况下进行给药,保持手术室内安静,使麻醉医师和有关人員能集中注意力于患者,并且在患者未完全丧失意识情况下,此时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喧哗,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免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

在开始诱导前应安置好常用的监测装置,以便在有连续监测的情况下进行诱导,并应读取诱导前的数值,判断宜否开始诱导和作为诱导时的参考。

除特殊情况下,全身麻醉诱导患者的体位均为仰卧位,头部垫薄枕,宜使患者松弛和感到舒适。在诱导前建立静脉通路,适当进行补液,必要时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为了麻醉给药方便,常规选用一条上肢静脉通路并连接三通接头。保持静脉通畅是麻醉和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征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

开始诱导前一般均用面罩给患者吸氧,在患者神志消失前不宜将面罩紧扣于患者面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与恐惧。

在气管插管前进行控制呼吸时,潮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富余气体经食道进入胃内造成胃部膨胀及胃内容物返流;再者是护士可用手掌或拳头按压胃部,以免引起胃胀气。

遵医嘱静脉推注全身麻醉诱导药物,在具体执行时,不宜“倾注”式注入,特别是对那些循环影响剧烈的药物最好采用分次注入的方式,既先注入小量观察患者的反应,再注入小量边观察边注射酌定所需剂量,对危重患者也可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在整个诱导给药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都有干扰,严密观察各项生理参数,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医生妥善处理,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在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麻醉诱导完成气管内插管并确认无误后,协助麻醉医生给套囊打气,妥善固定导管;在全身麻醉诱导完成后即进入全身麻醉的维持阶段,诱导与维持这两个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维持阶段持续至停用麻醉药为止。护士在整个麻醉维持过程中要注意与麻醉医生配合、用药核对,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及时配合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尽可能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脏器功能的正常。

3.3 手术结束后麻醉与护理配合:①手术结束,麻醉并未结束,全身麻醉后麻醉中辅助用药过多或用量过大,患者代谢慢等都会导致患者延迟苏醒,拔管延迟等。因此,在患者未出手术室之前不能撤离各种监护及吸引器,一是为了拔管时需要,二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拔管后的患者头要侧向一端,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除,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②呼吸功能依据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及潮气量来评估,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及尿量,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颜色和量,并根据所得数据给予补液,药物应用。对于全身麻醉未苏醒患者还应观察患者瞳孔大小、意识状态等;③患者出手术室,护士和麻醉手术医生一起送患者回病房,并和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 讨论

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首先进行复核查对,包括患者姓名,抑实施手术名称(应与病历、手术通知单上一致,确认手术前访视过该患者),禁食情况,麻醉前用药是否执行及给药时间;观察麻醉前用药效果,检查血型实验室检查单及抑行的输血和输血浆的准备情况;对有活动义齿的患者应检查义齿是否已取出,对女患者要注意指甲染色和唇膏是否已揩拭干净[1]。此外,要了解皮肤准备是否合乎要求,患者的贵重饰物和手表等是否均已取下。

气管插全身麻醉分为三个阶段:诱导、维持和苏醒。在这整个麻醉过程中护士要配合麻醉医师做好各种操作,执行医嘱做术中输液输血及各种特殊治疗,并且还要重点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是否稳定。护士在做各种治疗时一定要和麻醉医师核对,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参考文献

插管方法 第12篇

1 插管失败的常见原因

对180个实验组的统计中, 蛙心灌流实验的成功率只有30%左右, 蛙心插管失败的原因较多, 比如说蟾蜍个头太小、体质较弱、任氏液中未加适量肝素导致血液凝固等。但比较常见的原因还是由如下操作不当引起: (1) 结扎腔静脉时, 误将静脉窦一起结扎, 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2) 未及时冲洗蛙心插管和蛙心内的血液, 血液凝固堵塞管口; (3) 主动脉插管处剪口大小、位置不适当; (4) 插管插入动脉后, 蛙心左右摆动, 难以将管尖插入心室, 若久插不进, 则引起蛙心搏动逐渐减弱, 导致插管失败; (5) 插管过程中误伤静脉窦。

2 提高蛙心插管成功率的方法

2.1 蟾蜍和蛙心套管的选择

应选择50 g以上、肌肉发达、活泼有神的雄蟾蜍, 其心脏大、血管粗, 便于插管。根据蛙心大小选择外径适宜、内径较大 (阻力较小, 便于灌流) 、尖端光滑无损、清洗干净的蛙心套管备用, 插管根部长度恰好是到心室的距离。

2.2 蛙心插管的操作方法

蛙双毁髓后, 仰卧位固定在蛙板上, 暴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右主动脉下方穿一根棉线, 打一松结备用。将蛙后肢朝向操作者方向放置, 用眼科剪在靠近动脉圆锥处剪开左主动脉, 剪口大小约为主动脉口径的2/5~3/5, 剪开左主动脉前, 应先将蛙心插管的尖端置于动脉球处, 与动脉平行来选择适宜的剪口处, 以免剪口过高或过低[1], 为避免蛙心插管插入动脉管壁夹层, 应注意要剪破动脉壁全层 (外膜、中膜、内膜) 。左手用眼科镊夹住剪口向上轻提, 使剪口张开, 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蛙心套管由此剪口处插入动脉圆锥, 当插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底部时, 将插管稍稍后退, 将尖端向动脉圆锥背部及心尖方向推进。用左手拇指、示指从心脏两侧轻轻固定蛙心, 防止蛙心左右摆动, 在心室收缩时将插管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 (不可插入过深, 以免心室壁堵住插管下口[2]) , 此时, 可见插管中的液面随心脏的搏动而上下波动。固定插管不动, 在蛙头端放置一团湿纱布, 借助纱布团将插管后端抬高20°~30°, 靠插管自身重力防止管尖从心室内滑出;腾出双手, 扎紧松结, 并固定在插管旁的小钩上, 左手平持插管轻轻上提蛙心, 先剪断左右主动脉, 然后看清静脉窦, 在其下方剪切取下心脏。

2.3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是避免过度牵拉静脉窦, 否则离体后的心脏可能出现搏动异常;二是注意保留静脉窦的完整性, 为防止误伤静脉窦, 剪取心脏时可将剪尖朝下进行剪切;三是蛙心离体后若搏动不良, 蛙心管内液面不波动, 多为固定线牵拉过紧所致, 可用眼科镊夹住扎线处稍稍向下移动蛙心即可, 注意常用任氏液湿润蛙心表面。

3 改进方法的优点

3.1 提高蛙心插管的成功率

传统方法, 教师做蛙心插管时往往把握不大, 中专学生操作成功率不足30%, 大专学生操作成功率不足45%。改进方法后, 学生蛙心插管操作成功率分别提高到80%以上和90%以上。

3.2 操作简便、实用

传统方法常将蛙心尖部用带线蛙心夹牵拉固定, 以便进行插管, 但实际作用不大, 且容易损伤心脏。用手指隔着心包膜直接固定蛙心, 双手配合插管, 不但方便灵活, 而且不损伤心脏, 这也是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关键步骤。

3.3 避免血液喷到操作者身上

传统方法插管时, 将蛙头朝向操作者, 当剪开主动脉时, 蛙动脉血常喷射到操作者身上。若将蛙后肢朝向操作者放置, 则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善庭, 徐持华.药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上一篇:35kV线路建设工程管理下一篇:系统集成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