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畜平衡范文

2024-09-17

草畜平衡范文(精选5篇)

草畜平衡 第1篇

从本质上来说, 草畜平衡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使得区域草原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基本平衡, 能够更好的维护草原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 使得相关的使用者以及经营者能够建立起草原保护的意识, 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原, 最终能够推动相关行业实现持续性的长远发展。

1 草畜平衡基本特点分析

1.1 动态性

草畜平衡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动态性以及区域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草畜是否实现平衡主要是由植物以及动物这两个方面的生产状况。除此之外, 也应将人类的活动列入到分析范围内。草原植物本身的生产能力十分复杂,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呈现变化状态, 而这种动态性将会直接对禽畜的生产饲养的整个过程都造成影响, 最终使得草畜平衡呈现出动态性的基本特征。

1.2 区域性

由于植物生产本身存在着空间变化大的特点, 使得草畜平衡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的草原存在符合自身模式的输入及输出方式以及草畜平衡格局。在预算上, 植物所产出的饲草以及饲料的总量同禽畜生长要消耗的饲草以及饲料的总量表现出大体上的平衡状态, 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却会经常出现很多不平衡的现象, 必须对牧户进行调剂, 降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

2 草畜平衡模式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实际的状况来看, 虽然我国草畜平衡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发展, 但是,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这种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由于草原这一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所以,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草原的科学载畜量有明确的分析和解释, 使得草原的管理经营人员并没有具体的参照数据, 并不利于该生态系统实现长远的发展。

其二, 由于草原在空间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不同区域的草原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 目前的草畜平衡管理指标仅仅是一个平均值, 同实际的饲养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性, 并不能够适合于每一个牧户。

其三, 就现有的草畜平衡模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由于饲草以及饲料产量增加, 所以可在原基础上增加禽畜饲养量”。这条规定会使得草原相关的经营者产生较大的开发热情, 进一步的对草原进行开发利用, 并不利于草原的保护, 同时存在草原的超载以及过度放牧现象, 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加快天然草场的退化速度。

3 提升草畜平衡模式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3.1 完善放牧权相关制度

要想更好的实现草原利用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三者统一明确, 就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放牧权相关制度, 这一制度能够很有效的防止出现草原被承包以后, 承包者任何行为都不受到控制, 使得很多外部行为时有发生, 草原的经营承包者应当拥有的是放牧权, 这样可以明显降低牧户相互之间存在的外部影响, 降低经营过程中的合作成本。

3.2 严厉制止过度放牧的行为

在进行制度确立的时候应当注重三个问题的解决, 分别是承诺可信问题、相互监督问题以及供给平衡问题。对于过度放牧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制止, 牧民应该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 更好的实现对草原的平衡管理。

3.3 草畜平衡模式管理应建立在生态系统维护的基础上

草地具有众多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功能, 并且这些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会导致经营承包者在经营承包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清洗的产权界定, 并且产权化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投入, 而受益并不是确定的, 草原每个功能的关系也不是确定的, 草畜平衡模式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形成规范化的制度, 使得经营承包者能够更好的利用草地资源。

4 结语

草畜平衡能够很好的解决草原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性因素, 实现对草原的科学化管理, 保护草原这一生态系统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 人们只有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存问题, 根据实际的状况不断解决问题, 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草原, 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取得生态效益。

摘要:笔者从平衡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入手, 分析了目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若干有效策略, 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草畜平衡 第2篇

摘要:根据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同侧面探讨了草畜平衡背景下《畜牧学》课程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构建,旨在提高《畜牧学》课堂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畜牧学;课堂教学设计;构建

草畜平衡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草地畜牧业又是现代畜牧业的必要组分[1-2]。《畜牧学》作为一门必修的概论性课程,在高等农业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已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开设。但不同专业对《畜牧学》课程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自然也有差异。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探讨草畜平衡背景下《畜牧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构建意义非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1.1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畜牧学》是研究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尽管《畜牧学》是依托畜牧业而形成的,但《畜牧学》课程在高等农业院校中作为草业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课堂教学中,不同专业所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在制订教学大纲时要因专业而异,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合理安排课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和避免重复。如草业科学专业,因为课时较少,可以把《畜牧学》的讲授内容综合到几个专题中去讲解[3],即将内容综合成四个专题:即养牛专题、养羊专题、养猪专题和家禽专题,在讲解这四个专题时,把遗传育种与繁殖、畜禽营养与饲料学、环境卫生等内容糅合进去,从草畜平衡和草地畜牧业角度进行综合讲解。而动物医学专业,应把重点放在动物医学专业未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如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常见家畜家禽生产学。

1.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了解学科前沿,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畜牧学》是动态发展的学科,它的很多重要领域已经或者正在迈向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畜牧学》汲取和融合了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在动物的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环境改进、生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动物基因诊断、标记辅助育种、动物生产性状的转基因改良、胚胎和体细胞克隆等技术,给猪、牛、羊、禽及马的育种繁殖等研究带来了更新更先进的手段,以便更好、更快地保存利用动物品种种质遗传资源,改良动物品种和繁殖方式,缩短新品种、新品系或杂交组合的育成时间,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促进了猪学、牛学、羊学、禽学和马学的学科进展。因此,大量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的诞生、发展与应用,使现代《畜牧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将学科的前沿进展动态讲授给学生,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畜牧学》课程,对该专业的学习产生极高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任课教师应教学、科研双肩挑,一面抓教学一面搞科研,以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推动教学的良性循环。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发挥这个优势,把科研课题及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可以起到以科研带动教学的作用,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课堂教学中开讲方法的设计

在现代《畜牧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的开讲是完成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迅速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通过每堂课的`精彩开讲引导学生进入听讲的角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极为重要。例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课,应该首先向学生详细说明学习《畜牧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所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考试的方法、评分的标准,阐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畜牧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及对所学专业发展的影响,结合近年来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状况,让学生明白学好《畜牧学》课程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讲的方法可以采取提问式开讲法、巧设悬念开讲法、渐进式开讲法、联系比较开讲法。

3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设计

教学的现代化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分不开的。多媒体教学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5],在现代《畜牧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给教学过程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师能方便、快捷地利用其进行直观教学,既节省时间,也使知识传授过程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可以明显提高授课质量[6]。但值得提出的是,在《畜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化的教学应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传统的边讲解边板书的教学方法再结合多媒体,其结果要优于完全多媒体化教学[7]。因为采用边讲解边板书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图和一些复杂原理的演示用多媒体进行,不但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而且对一些较抽象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4课堂教学中结课方法的设计

笔者依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讲解完教学进程计划的内容外,最后用简短的语言对当堂课所讲授的内容作一个归纳总结对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整个课堂的授课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结,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在当堂课后应查阅相关的参考书和资料,以提高学习课堂内容和课堂以外需扩展内容的效果。好的小结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畜牧学》课堂教学效果。如开门见山式、学生总结式、对比总结式。

5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促进“教学相长”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8],因此,任课教师的自身修养也是现代《畜牧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和学双方获益,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师德修养等个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促进“教学相长”[7]。作为授课教师,首先,教师本人要精通本专业知识,不仅在本专业知识领域深入研究,还必须广泛涉足于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理论,做到既能较好地诠释原有的理论,又能了解最新的动态,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此外,授课教师还要有一套,包括教师的讲课艺术及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授课教师上课讲究艺术、口齿清楚、语言流畅、清晰、重难点突出,就会让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这样就会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6结语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畜牧学》作为概论性课程设置在高等农业院校不同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点多面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容易较好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要想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授课的专业教师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就要想尽一切方法设计好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9],使学生能通过简短的课堂教学显著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任继周.草地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必要组分[J].中国畜牧杂志,(2):3-5.

[2]祁英香.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7(33):16551-16553.

[3]赵中权.谈畜牧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3):158-159.

[4]刘琳.畜牧学与兽医学学科发展报告[J].中国家禽,(19):32-38.

[5]李诚.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畜牧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53-55.

[6]刘占柱,姚丹.农业院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63-12265.

[7]韦精卫.浅谈如何提高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质量———以《畜牧学概论》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3-24.

[8]李长慧,朱志红,李希来,等.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草原与草坪,(4):68-70.

两当县草畜平衡调查报告 第3篇

1 饲草料种类及产量

两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 光热水匹配良好, 适应多种农作物和植物生长, 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

1.1 天然草场饲草

两当县共有各类天然草场4.72万 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3.17万 hm2, 平均公顷产鲜草13.914 t, 总产量为441527 t, 折合干草111636 t, 含可消化粗蛋白1004.7 t, 净能1.726×108 MJ (见表2) , 其最佳放牧时间为5~10月 (6个月) 。

1.2 农作物秸秆饲草饲料

农作物秸秆在我县作为饲草饲料有重要地位, 牛羊的冬春饲料都以秸秆为主。目前全县有农作物种植面积1.3333余万hm2, 其中小麦、玉米、黄豆三大主作物, 种植面积分别是3 133 hm2、3 467 hm2、3 133 hm2, 每公顷产小麦秸秆2.250 t, 玉米秸秆22.500 t, 玉米芯2.250 t, 秸秆总量达92850 t, (其中小麦秸秆7050 t、玉米秸秆78000 t、玉米芯7800 t) , 含粗蛋白308.25 t、净能2.154×108 MJ。

1.3 人工种植牧草料

两当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植各种优质牧草, 由于有大量的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秸秆, 农民对种植牧草的认识不足, 至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认识才有根本性改变, 使全县优质牧草留床面积一直保持在1867 hm2以上 (其中猪用聚合草400 hm2) , 自提出发展草食畜产业又增加种植紫花苜蓿157.6 hm2, 并先后引进种植篁竹草、三叶草、饲用玉米等优质高产草种。目前全县三大主要牧草紫花苜蓿、禾草、箭舌碗豆的种植面积分别是1233 hm2、140 hm2和46.7 hm2, 其它牧草200 hm2, 可产干草7 400 t、4 200 t、700 t, 其它品种1 000 t, 总计13 300 t, 含粗蛋白1101.06 t、净能3.34×108 MJ (动物营养参数见表3) 。

1.4 饲料农作物

根据两当县统计局2005年统计数据, 全县饲料农作物主要有谷子、高粱、鲜胡萝卜, 用量分别为21 t、84 t、360 t (折合干物质为39.6 t) , 含可消化蛋白质7.121 t, 净能7.09×105 MJ (动物营养价值见表3) 。

通过上述四大类饲草料实际调查, 当前年产牧草总量为2.178×105 t, 可提供可消化蛋白质2414.65 t, 净能7.22×108 MJ。

2 草食畜统计和营养需要标准计算

2.1 草食畜存栏

全县有牛存栏2.18万头 (其中可繁母牛0.61万头、怀孕母牛0.267万头、哺乳母牛0.164万头、幼牛0.182万头) ;羊存栏0.54万只 (其中母羊0.25万只, 羔羊0.22万只) , 折合羊单位为118950个 (其中牛 (2.18-0.182) ×5+0.182×1/2×5) 。

2.2 营养需要标准计算

在本次草畜平衡监测调查中, 根据羊品种主要为南江黄羊 (占全县羊饲养量的89.3%) 的生产实际, 选择南江黄羊的日需要营养标准计算。

(1) 维持需要能量DE (消化能) =704×W 0.75MJ∕d

(2) 维持需要蛋白质DCP (可消化粗蛋白质) =2.6525×W 0.75g∕d

(3) 一个羊单位年消耗干物质0.73×103kg∕a (世行扶贫项目规定)

按成年羊平均50㎏计算, 一个羊单位年营养需要 (1) DE=365×704×500.75=4780MJ∕a; (2) DCP=365×2.6525×500.75=1.8×10-2t∕a。 (3) 干物质0.73t∕a。可理论载畜: (1) 以DE计算7.22×108MJ÷4780MJ=151046个 (羊单位) , (2) 以DCP计算2414.65÷1.8×10-2=134147个 (羊单位) , (3) 以干物质计算2.178×105÷0.73=298356个 (羊单位) 。

3 结论与建议

合作市草产业调查和草畜平衡分析 第4篇

合作市属高寒湿润气候, 平均海拔2936m。冷季长, 暖季短, 年均气温零下0.5~3.5℃, 极端最高气温28℃, 极端最低气温-23℃。全市总人口9.1万人, 其中农牧业人口3.47万人, 占总人口的38%。天然草原面积为266.69万亩, 其中, 可利用草场面积255.35万亩, 占天然草原面积的95.75%, 天然草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 占全市国土面积62.43%, 主要以亚高原草场草甸草场和灌木草甸草场为主, 草地植物种类复杂, 每平方米可达30~40种, 草地植物共分72科290属628种, 可食牧草600余种, 其中优质牧草43种, 占牧草总数的7.2%;可食杂草247种, 占41.1%;毒草54种, 占9%;天然草原植被草地盖度75%以上, 平均每亩产鲜草280.5kg, 全市年产鲜草72.77万吨。

合作市农牧民历来有种植燕麦的传统, 特别是2009年以来, 根据州委、州政府 (2008) 35号文件精神, 以退粮还草示范村为单位, 整村推进, 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 圈摊种草, 建设人工草场, 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8.56万亩, 其中, 燕麦种植0.36万亩, 紫花苜蓿种植3.2万亩, 人工刈割草场建设23.5万亩, 圈滩种草2.7万亩, 建设饲草料基地2万亩。耕地面积14.46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3.6%。农作物种植总面积12.18万亩。每亩可产农作物秸秆225kg, 年产农作物秸秆2.74万吨。

2 草畜平衡分析

合作市可利用草场面积255.35万亩, 天然草地的产草量 (干草) 约25.4万吨, 每公顷草场载畜量从2.9个羊单位降到2.2个羊单位, 理论载畜量27.06万个羊单位, 实际载畜58.9 (2013年牲畜防疫数据) 万个羊单位, 超载31.84万个羊单位, 超载率为117%。人工种草面积24.76万亩, 产草量为7.6万吨, 农作物种植总面积12.18万亩, 年产农作物秸秆2.74万吨, 产草量22.52万吨。天然草场和人工种草合计种产草47.92万吨, 只能满足50.8万牲畜的需要量, 仍有9万多家畜需要补饲料。所以, 加强草原建设和草产业建设是合作市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3 草产业建设措施

今后把重点放在了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上, 是通过调整畜种畜群结构, 增加适龄母畜比例, 缩短牦牛藏羊的饲养周期, 改变经营方式, 增加出栏量, 减少年末存栏等一系列方式来有效解除犏牛生产对于草地的压力, 实现草畜平衡。通过草地治理, 使地面植被覆盖度增加, 有效地改变当地气候, 促使局部降雨量增加, 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通过草业改革和禁牧、休牧、轮牧、舍饲拉动草地生态建设, 解决草畜之间的矛盾, 理顺发展畜牧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使二者由相互制约到相互促进。通过有效地整合草地, 围封改造天然牧场和人工种植饲草等有效措施, 提高草地植被覆盖率和产草量, 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理顺发展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生态生产双赢的效果。实现了保护生态, 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草畜平衡 第5篇

一、案例背景——“公地悲剧”下的火龙沟村

火龙沟村是一个高山藏族牧业村, 位于青藏高原边缘东南部, 海拔高达3800~4500米。火龙沟村生存条件恶劣, 没有公路, 村子离乡政府大约27公里, 只能靠骑马或走路。全村草场面积5万多亩, 饲养牦牛1500多头、马50多匹。牧民非常贫困, 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441元, 牧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卖牦牛、挖虫草、做生意 (贩卖虫草、牦牛、奶渣等) 、搞副业、卖少量牛毛等。

上世纪60年代, 火龙沟村有16户60人, 饲养的牦牛不到1000头, 那时草场较好, 村民们回忆“草比现在强十倍, 小孩躺在草上就看不见, 虫草、贝母、野生动物都多, 牦牛长得壮, 一头牦牛的产奶量相当于现在3~4头牦牛的产奶量。”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们对草场的利用进一步增加, 挖药材的人越来越多, 牲畜数量逐年增加, 导致草场质量不断降低。到了上世纪90年代, 火龙沟村有18户80人, 牦牛数量大约在1200~1300头。从那时开始杂草就明显增多, 牧民开始要到外面购买饲草了, 同时草场产生的村与村或社与社之间的边界纠纷越来越多。2004年火龙沟村的户数达到27户, 人口90人, 牦牛饲养量超过2000头。不但杂草和灌木越来越多, 从陡坡上掉下来摔死或者冬季饿死的牦牛也不断增加。更加严重的是, 草场沙化越来越严重,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滑坡。据当地一些牧民估计, 整个草场中大约1/3开始退化, 退化草场中的1/5已经无法恢复。

当地人认为, 草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饲养牦牛数量增加太多。随着人口的增加, 全村的牦牛数量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不到1000头增加到2007年的2000多头, 牧民说“草场受不了啦”。二是实际可用的草场面积减少。近年来, 杂草和灌木的覆盖面积增加了很多, 导致可用草场越来越少。三是村规民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国家虽然采取了草场承包责任制等政策, 但是草场资源在村组内部处于一种相对模糊的状态, 即使进行了划分, 也大多流于形式。现实中草场资源存在相应的产权安排, 但实际利用过程中却存在自然村内、行政村内、甚至行政村之间农民共用的“公共草场”, 想要分割成一家一户的草场非常困难, 因此多养的人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罚。在这种情况下, 火龙沟犯规者不断增加, 社区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社区不能团结合作来阻止犯规行为扩大, 逐渐演变成草场管理中村规民约不起作用。这种不遵守村规民约、丧失集体行动能力而导致的“公地悲剧”正是草场恶化的关键。谈到村规民约是怎样被破坏时, 村长说:“饲草越来越不够, 遵守制度的人越来越少, 一些违规的人态度越来越凶, 我们村委会也没有有效的处罚措施”、“当我想要管违规行为时, 所有的人都保持沉默。后来还打了一架, 结果也没有人来帮我, 最后我就不管了, 因为草场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在这种情况下, 火龙沟村陷入了“草场退化、生计不可持续、缺乏合作发展能力”的多重困境组成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社区集体行动的重建

2008年, 在成都蜀光社区[2]很容易发现火龙沟村早期的草场资源管理是难以持续的。有边界纠纷;草场制度不适应资源紧张后的社区情况 (如没有针对资源紧张情况限制每户牲畜养殖数量的规定) ;社区管理制度更多地是依赖于村委会来执行;分级制裁可能不完整;更多地依赖行政监督, 而不是群众监督;村委会已经放弃了制止违规者。大体上, 8项原则中已有6项在社区不满足。可见, 火龙沟村在当时要可持续自主管理“公共池塘资源”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内部纠纷协调机制, 不合适的政策 (如禁止焚烧灌木等) , 遗留的边界纠纷问题让群众不满, 违反规定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越来越不耐心, 草场不断退化让一些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村干部既不能用旧的方法也没有新的措施来处理社区不断增多的违规行为, 干部的威信下降, 许多人不再参加村委会召开的会议, 社区规范逐渐失效。

社区规范的失效最终导致了村规民约的失效。随着犯规行为的增多, 村规民约越来越难以执行。以村委会不再制止违规者为标志, 村规民约完全失效。村规民约的失效使得草场完全失去了保护, 更多的违规者出现, 人们只顾眼前的个人利益, 尽可能地加大对公共资源的利用, 不管长期的生存基础被破坏, 社区逐渐陷入“公地悲剧”。社区规范的失效使得在社区组织集体行动更加困难, 村规民约的失效使得集体行动丧失了目标和行动依据。在社区规范和村规民约都失效的情况下, 社区再也难以作为一个整体, 组织开展有效的集体行动保护自己的草原。在社区陷入“公地悲剧”后, 也无法采取集体行动摆脱困境。可见, 在火龙沟村, 社区集体合作能力的丧失是陷入“公地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

2.如何通过建立社区合作和集体行动能力摆脱“公地悲剧”

既然丧失社区合作能力是“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以重建社区集体合作能力为切入点。火龙沟村社区通过6方面的努力来提高和强化集体行动的能力:

(1) 增强社区凝聚力。要共同行动摆脱“公地悲剧”困境, 提高社区凝聚力是最重要的。[2]为了强化社区归属感, 社区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建立社区集体行动的共识。通过田野调查和讨论, 牧民们在草场管理小组的带领下, 重新认识自己的社区;通过一起识别和分析社区面临的问题, 逐渐建立起“主人翁”意识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起研究讨论自己社区的牧草、草场以及草场管理, 分析丧失集体行动与陷入困境的关系, 逐渐建立起“我们属于同一个社区”、“我们依赖于同一片草场”、“我们拥有共同的未来”的共识;通过公选管理小组, 选出社区信得过的人来提高社区草场管理小组的威信和号召力;通过集体管理草场和建立社区基金, 来增强社区资产的共同拥有感。

(2) 社区成员遵守集体管理。为了促进社区成员遵守管理制度, 社区成员自已讨论形成村规民约, 建立自觉遵守的意识。强调办事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可问责等, 社区成员也改变社区风气, 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提倡社区成员团结互助, 重视自己的名誉, 有矛盾通过协商调解办法来解决。同时, 他们利用社区基金, 强化社区成员的“契约”精神, 没有信誉的, 就不能贷款, 增加了“搭便车者”的成本。

(3) 建立集体决策机制。社区成员还建立了集体决策机制, 根据自己的决定采取集体行动, 增加了集体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涉及规章制度建立与更改、管理小组人员变动、资金使用方案、重大集体行动的劳动力安排方案等重大事项, 一律由社区大会集体决定。社区大会是决策者, 管理小组只是经社区大会授权、执行社区大会的决策和日常管理的执行者。

(4) 建立持续运作的社区组织。要建立集体行动的可持续性, 不仅要通过建立管理小组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来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 而且通过建立管理小组的长期持续工作成本来源和对小组成员投入劳动力的适当补贴来提高社区组织的可持续性, 进而支持社区集体行动的可持续性。因此, 草场管理小组专门制定了章程规范成员的行为方式, 包括资金开支、财务报帐审批、财务公示等。明确哪些事管理小组成员能做, 哪些事不能做。建立了简洁易操作的办事程序。管理小组成员的劳务补贴由社区大会决定方案。

(5) 建立合适的、能够有效执行的村规民约。社区自已制定的规章制度最能满足“合适的”和“能够有效执行”两个条件。因此, 火龙沟村的村规民约不仅针对“公共池塘资源”管理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而且配套监督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奖罚机制, 确保了规章制度能够执行, 强化了集体行动的能力。

(6) 通过集体行动培养社区相互合作的习惯。社区自主管理和合作行动改善“公共池塘资源”的能力, 要在实践中才能建立。由此有必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 边干边学。在火龙沟村, 社区进行了大量集体行动的练习, 如研究自己的草原、自主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筛选改善草场的措施、达成集体行动的共识、重建草场管理村规民约、开展系列草场恢复与重建活动、经营管理社区基金、参与式评估等, 逐渐形成了集体行动的能力。

3.社区基金在重建社区集体行动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火龙沟村的案例中, 社区基金与“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结合在一起, 由社区自主管理。既负责组织长期集体行动, 又管理运作社区基金, 逐渐走向可持续管理。分析后发现, 社区基金对强化“公共池塘资源”管理机制有明显的作用。

一是社区基金强化了集体产权拥有感。由于社区基金本金属于社区全体成员共同拥有, 大家在共同拥有草场资源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共同的资金财产, 显著增加社区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也增加了大家对集体行动的责任感。

二是社区基金提高了管理“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的可持续性。社区基金的利息收入可以用作社区组织的工作成本和监测成本, 有利于社区自我管理机构的长期持续。社区基金的利息收入也可以直接用于今后的集体行动, 减少集体行动的成本压力。可见, 能够长期运行的社区基金有助于促进长期的集体行动, 帮助社区形成长期集体行动的习惯。

三是社区基金有利于鼓励社区成员更多地参与社区集体行动。通过把遵守村规民约和参加集体行动作为社区基金的先决条件, 社区基金又能刺激社区成员更多地参与社区集体行动。同时, 也加大了“搭便车”的成本, 有利于减少“搭便车”行为。

四是社区基金有利于改善社区成员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金融借贷业务, 社区基金强调“有借有还”, 有利于建立社区成员的“契约”精神, 强化了对“公共池塘资源”自主管理的承诺。没有信誉的人借不到钱, 也不能帮别人担保, 促使社区成员改善行为方式, 更珍重自己的信誉。

五是社区基金有利于促进社区“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体制变革。利用外部援助资金建立社区基金时, 社区成员在很大程度上会把社区基金看作是外部对社区制度变革的一种成本补偿, 冲销制度变革成本, 因而更乐意接受进行制度变革。

六是通过社区基金来启动和开始社区自我组织行为时, 很容易被地方政府所接受。因为从经济角度看, 社区基金是一种扶贫投资行为, 带来的经济成效明显, 也可以被看成是政绩。从社区的角度很容易被接受, 因为带来了一笔社区的长期资产。

七是社区基金有利于强化社区监督机制。既然是大家共有的资产, 大家就会瞪大眼睛, 牢牢紧盯, 害怕损失。通过社区基金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制裁制度, 并有效地执行, 形成习惯, 最终有很大可能被借用到对社区“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监督方面。

八是社区基金有助于提高社区自我管理组织的威信, 并得到大家的信任。管理运营社区基金, 实际上是为群众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管理小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威信, 得到群众的信任, 因而更利于组织“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集体行动。

九是社区基金有利于牧民开展替代生计活动, 以补偿因减少对“公共池塘资源”过度利用而收入下降的损失。

十是先建立社区基金, 再进行“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制度变革, 从社区基金中学习如何自主管理, 如何集体决策, 如何设计监督机制和如何设计奖罚机制等, 再把经验用于“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设计。因此, 社区基金可以为“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集体行动提供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

四、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草原资源的可持续治理涉及的问题众多, 在现实中非常复杂, 因此完全靠外部的力量来进行推动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我们有必要对草原治理的观念、模式和思路进行反思。以往我们把牧民放到了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对立面, 在草原治理上过度的干预, 弱化了社区所起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社区对于草场的诸多权利。[3]事实上, 只有充分重视社区的作用, 促进自然资源治理从单一政府强制到多个参与者平等合作, 从封闭决策转向参与透明的转变, 才能更好地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4]

要想推动社区中原有分散的个人积极参与草原可持续管理, 就涉及到如何有效说服集体行动的受益人为集体行动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 以促进集体行动的达成。对于这些人来说, 除了面临“搭便车”的风险外, 一旦集体行动没有成功, 为此前期投入资源的成员还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因此, 外部推动者应尽可能地采取一系列渐进变革来提高共同的福利水平, 而本案例中的社区基金无疑发挥了这个作用。通过把社区基金与“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结合, 社区基金能从多个方面帮助建立和强化集体行动, 改善“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能力。通过社区基金, 一个没有外部支持的社区自主管理组织, 更可能持续存在并运作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晓毅.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3) .

(2) (3)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4) 李小云, 胡新萍, 齐顾波, 龙治普.农牧交错带草场禁牧政策下草场制度创新分析[J].草业科学, 2006, (12) .

上一篇:非曲张静脉下一篇:传输网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