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动作范文

2024-05-21

正确动作范文(精选8篇)

正确动作 第1篇

学习乒乓球出现错误动作的主要情况有:训练初期的泛化阶段, 没有形成协调平衡的条件反射, 技术动作尚未定型, 易出现抬肘、夹臂等错误动作;教师对技术动作要领讲解不清, 示范动作不准确, 不能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教学组织中采用了不恰当的练习手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扬州大学非体育专业2010级乒乓球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80人, 两个班级, 每班40人。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 对照组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采用传统的纠错方法。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 教学实验的实施与控制

2.1 试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差异的控制

实验中选择的所有学生均2010届非体育专业乒乓球班的学生, 在第一学期学习了乒乓球, 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 并且通过对第一学期考试成绩的分析, 两组学生乒乓球的平均水平相近且不存在差异。

经过当面的谈话了解。

根据扬州大学非体体育专业选修体育课采用的选择方式是自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2.2 时间和课程安排控制

乒乓球的实验课时间从2010年2月到2011年7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都进行36课时的教学, 课程教学时的进度和课程安排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的。

2.3 场地和器材的控制

实验的教学场地是在同一间球室, 并且用同样条件的乒乓球器材, 包括乒乓球桌子和学生用的乒乓球拍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相同的老师进行教学和授课, 两组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同。最后, 乒乓球考试成绩的评定由相同的老师一起完成, 从而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2.4 教授实验的内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内容均为扬州大学乒乓球课程的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横拍两面攻/直拍左推右攻技术。

2.5 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记录1分钟内完成组数 (每完成一左一右为一组) 。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 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完成的组数。测试单位为组。

3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试验后实验组对对照组学生技能掌握比较 (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实验组运动技能成绩中, 优秀大大高于对照组的, 良好相等, 但实验组的除了优秀就是良好;对照组的除了优秀良好外, 还有很多只在合格水平的。这是由于:实验组在出现错误动作时, 会停止练习这一动作, 过段时间等错误动作技术的记忆淡化后, 重新再对这一技术动作进行学习;对照组出现错误动作时, 会不断反复练习, 一方面浪费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错误动作一旦形成很难纠正。这说明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乒乓球正确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作用。

3.2 教学实验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 (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实验组90分以上成绩的有45%, 对照组90分以上成绩的有32.5%;从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成绩也可以显示:实验组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组合数的情况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在实验组的学生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过程中, 减少了学生不断反复练习某一错误动作的浪费的时间, 能够是错误动作得到及时纠正, 掌握正确的技术,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使学生充分的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对照组的则是采用传统的纠错方法, 不断对错误动作进行重复练习和纠正,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控制。所以可以得出: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提高乒乓球的教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多的作用。

3.3 教学试验后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的对比 (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教学试验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 而且平常的训练积极主动;而对照的组还有差不多一半的学生不感兴趣和一般, 甚至出现有厌烦的。这是因为对照组在出现错误动作时会采用传统的不断反复的练习和纠正, 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感兴趣和厌烦情绪。由此可见,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不可估计的力量。

综上, 在乒乓球教学中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掌握正确动作技术, 提高学习成绩,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遗忘并重建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减少了学生不断改正错误的时间, 使错误动作得到及时控制和纠正, 大大提高了正确动作的掌握和乒乓球水平的提高。 (2)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2 建议

(1) 加强重视对乒乓球错误动作产生的预防, 克制错误动作的发生。 (2) 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遗忘, 待对错误动作遗忘后再进行重新学习。 (3) 充分了解教材内容, 在最初接触动作时就要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动作概念。 (4) 在采用遗忘并重建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时, 同时与传统方法相结合, 并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错误动作纠正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从理论上证明了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并通过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践, 证明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优于传统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乒乓球技术, 提高乒乓球专业水平和增强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关键词:乒乓球,错误动作,纠正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书源.乒乓球教学方法与错误动作纠正策略[J].科教文汇, 2010 (3) .

断路器重合闸未正确动作的原因分析 第2篇

关键词:重合闸,三项不一致,断路器

1 前言

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中, 90%以上为单相接地故障, 而单相接地故障中约有80%为瞬时性故障, 因此, 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 能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及供电可靠性,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某运行中的220kV线路A相瞬时故障, 两侧断路器跳闸, 线路一侧的保护单跳单重, 动作正确。同时线路另一侧 (以下简称为A变电站) 线路的保护装置单跳出口, 线路边断路器保护单跳单重, 中断路器保护三跳出口。显然, A变电站故障线路的中断路器保护本应单跳单重, 现场断路器重合失败, 三跳出口, 存在问题。

2 现场情况

A变电站220kV开关场采用的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 故障位于线路-变压器串上的线路上。故障线路现场配置了南自PSL 603G 系列保护屏, 中断路器配置了南自PSL 632C数字式断路器保护。2008年7月17日20时32分, A变电站220kV线路A相瞬时故障, 差动保护A跳出口2841、2842A相断路器跳闸。随即2841断路器保护重合闸动作成功, 2842断路器保护重合闸未动。

3 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

通过查阅PSL632C数字式保护装置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 分析保护误动作的逻辑情况, 故障线路A相瞬时故障, 24ms中断路器A相跳闸动作变位, 42ms中断路器A相跳闸位置变位, 63ms综合重合闸起动, 2092ms中断路器B、C跳闸位置变位, 2109ms综合重合闸整组复归, 说明重合闸未动作前已有保护出口动作跳开断路器B、C相。通过检查定值发现, 中断路器重合闸时间为3s, 本体三相不一致时间为2s, 断路器保护屏三相不一致时间为3.5s。基本可以确定中断路器不正确动作由重合闸时间与三相不一致时间配合不当所致。

4 模拟故障试验

保持保护原定值不动, 模拟中断路器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 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时间为2074ms, 综合重合闸整组未复归, 中断路器保护三跳出口。现将中断路器保护定值重合闸时间改为1s时, 中断路器三相不一致时间整定为3s, 再模拟中断路器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 保护单跳单重, 动作正确。经调查及试验证明: 220KV 中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时限设定值 ( 2.0s) 小于单重时限 ( 3.0 s) , 是造成单重拒动的原因。此次事故暴露了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在动作时限上与线路单重时限存在不配合的问题。

为了解决 220KV 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时限与线路单重时限的配合问题, 建议:

1) 暂时退出2842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 按照调度下达通知单要求设置定值, 并按公司反措要求完善回路、通过试验确证相关继电器及其回路满足公司反措要求后方可投入该保护。

2) 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定值必须以调度下达通知单为准, 现场无通知单的应及时与调度中心联系, 避免因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与重合闸失配导致的重合闸动作不成功事件再次发生。

5 结束语

线路重合闸时间的整定是系统稳定分析和继电保护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合理整定重合闸时间不但可以保证在瞬时性故障时重合闸的成功, 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重合闸装置的正确使用, 对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及防止过电压都至关重要。此次事故是由于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在动作时限与线路单重时限不配合。使得重合闸不能正确动作。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云南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S], 200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保护器 分级保护 正确应用

在两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选型得到了重视,选用了一批技术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如无油型断路器、节能型变压器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电网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在防止事故、确保安全供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低压供用电系统,同样也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使低压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为确保广大群众的用电安全,广泛地应用了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实践证明,保护器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身电击伤亡事故,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线路绝缘水平的作用,安全用电效果显著。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在低压电网中,安装保护器是防止人身电击伤亡、电气火灾及电器设备损坏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近30年来,我国应用保护器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发展阶段、组织推广阶段、规范管理阶段和普及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从第三阶段开始,保护器的研究、生产、安装使用的管理得到了提高,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个期间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保护器产品标准:

GB68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16916《家用和类似用途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GB16917《家用和类似用途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使用标准:

GB13955《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

GB14287《电气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此外,原国家机械委还制订了相关的产品行业标准:

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分析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差动保护,误动

0 引言

差动保护是当前电力系统中主要电气设备的主保护, 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制成的, 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电压等级 (一般是220 kV及以上) 的输电线路, 大容量的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 110 kV及以上母线等重要设备的主保护。作为主保护, 差动保护承担着快速反映各种故障类型和动作跳闸的重要任务, 因此其能否正确动作, 将直接影响到被保护设备的安全。在实际使用中, 电力系统虽然采用了各种防误动措施, 差动保护误动作还是不断发生[1,2]。因此本文对几种主要设备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1 线路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线路差动保护是近年来逐步推广应用的, 逐渐取代高频纵联保护, 被越来越多的用于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 以及存在距离保护困难的110 kV电压等级线路。线路差动保护的原理与其他元件的线路保护相同,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 线路端点少, 一般为两端, 需要各侧之间的配合, 因而在两侧均要装设差动保护, 而在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主设备中仅存在1套差动保护, 可以直接将各侧电流引入差动保护; (2) 线路的距离长, 不能像其他主设备保护那样直接连接, 必然存在各侧保护之间信息传递的通道。因此, 线路差动保护的不正确动作问题, 特别是误动、拒动等严重问题, 往往与通道和信息传递有关。

信息传递的首要问题是同步, 如果不能保证两侧信息的同步, 则必然会存在角度误差, 较大的角度误差会直接导致差动保护的误动作。其次是信息传递的可靠性问题, 如果不能可靠稳定的传递信息, 出现信息的终端或数据丢失, 则会导致差动保护的拒动或者延迟动作, 这在高电压等级的线路上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虽然当前的线路差动保护广泛采用光纤通道, 有效地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但是仍要注意通道连接的可靠性, 以避免线路因通道原因而失去主保护。

2 母线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与线路保护截然相反的是, 母线往往存在较多的端点, 且各端点都存在同一变电站内。因此, 母线差动保护不存在通道问题, 但多个电流直接引入母线保护, 非常容易出现TA极性反接等问题。在接线时需要特别注意, 并在投入运行时保障接线以及电流方向的正确性。

大量实践表明, 虽然区外故障导致TA饱和问题, 也会使母线差动保护出现误动作, 但只是在极端条件下, 而母线保护误动作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TA极性问题和接线错误问题。此外, 母线保护拒动的情况极少发生, 这与母线极少发生故障有关, 但是一旦母线保护发生拒动, 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例如原本只需要1条母线退出运行, 但由于母线保护拒动可能导致双母线断电的情况。因此, 需要对母线差动保护继续提高重视。

3 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均是变压器关键的主保护, 其中变压器差动保护主要是用来避免大容量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的各种相间或接地短路故障, 以及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变压器两侧均装设电流互感器, 共同进入变压器保护。从理论上讲, 正常运行以及发生外部故障时, 差动保护的回路电流为零。然而实际上, 由于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变比、型质等原因, 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发生外部短路时, 仍存在不平衡电流。在选定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且接线方式正确的情况下, 由于微机型变压器保护的自动角度转换、自动调节等功能, 不平衡电流值很小, 差动保护可以不发生动作;而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 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 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对于变压器差动保护, 励磁涌流仍然是当前影响其正确动作的最主要原因。励磁涌流的产生是由于变压器铁芯的严重饱和, 在等值电路中表现为励磁阻抗的大幅降低。变压器的电流和磁通不可能发生突变, 必须经过一定的过渡才能达到稳定状态。然而当变压器投入运行时, 铁芯中的磁通落后电压90°相位角, 此时铁芯严重饱和, 励磁涌流达到最大值, 约为额定电流的5~7倍。最严重的励磁涌流一般发生在合闸的瞬间, 此时单相电压为零。对于三相变压器而言, 无论何时合闸, 至少有两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励磁涌流, 导致不平衡电流的产生, 极易引起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为了解决励磁涌流的问题, 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励磁涌流闭锁技术, 当发生励磁涌流时, 及时对保护进行闭锁, 防止差动保护误动作。常用的消除励磁涌流的方法有二次谐波制动和间断角制动方式, 对于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一般要求装设2套保护, 对2套保护分别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和间断角制动。然而, 由于2套保护的制动原理不同, 在励磁涌流情况不同时, 很容易出现一套保护有效制动而另一套保护未能有效制动的状况, 仍然会导致差动保护的误动作。针对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误动作, 特别是由于二次谐波制动以及二次谐波制动系数整定值不合理而造成的误动作, 不同厂家在变压器差动保护利用二次谐波进行制动时采取了分相、或门、三取二制动等方式, 并对相应方式的二次谐波制动系数进行了合理性地定值取值, 有效的减少了涌流误动。

4 发电机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技术多年来发展缓慢, 未能适应发电机性能、规格的快速发展。在实际中发生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文献[3]、[4]对实际发生的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指出差动保护整定不合理、穿越性励磁涌流、TA暂态饱和等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文献[3]根据事故原因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修改保护定值的处理措施, 并对电流互感器的选型及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献[5]以某电厂母线对变压器充电而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事件为例进行了分析, 认为和应涌流造成相邻发电机差动保护的误动, 提出在发电机的整定计算中引入相邻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和应涌流等因素。由于发电机差动保护装置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型号及特性不一致, 在长时间和应涌流直流分量的作用下, 最终产生差动电流并达到保护动作值, 导致保护出口跳闸。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问题较为常见, 但大量研究人员和开发设计人员却无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只能依靠现场人员通过整定等方式来解决,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发电机 (特别是大型发电机) 是电力系统中较昂贵的设备, 一旦发生故障, 其差动保护能否快速动作, 将给故障处理和修复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其差动保护技术。

5 结语

差动保护的原理很简单, 但在应用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由不平衡电流引起的, 其主要表现为TA饱和导致的不平衡电流、励磁涌流等。由于无可代替的性能, 差动保护必将继续作为主保护而长期存在和应用, 只有深入细致地分析影响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 并与现场运行人员和研究、开发设计人员通力合作, 进一步将其存在的问题分解和处理, 才能使差动保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飘红, 余彬, 韩荣杰.浅析励磁涌流引起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J].浙江电力, 2012 (3)

[2]连杰.厂高变差动保护区外故障误动原因分析[J].电工技术, 2012 (1)

[3]杨涛, 车军浩, 吴跨宇.TA饱和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分析及对策[J].浙江电力, 2011 (7)

[4]艾合买提.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及处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8)

正确动作 第5篇

(1) 二次回路绝缘损坏。继电保护的信号采取和对一次设备的控制, 均是通过二次电缆为载体实现。在实际运行中, 因二次电缆绝缘损坏, 引起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事故较多; (2) 二次接线错误。在变电站改扩建工程中, 二次接线错误经常存在, 若不能及时发现, 便会给今后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3) 继电保护定值错误; (4) TA、TV二次回路问题, 引起继电保护的误动; (5)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不规范。

1 因二次电缆质量差, 导致保护误动

1.1 事故举例

2009年10月110KV宝田变电站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开两侧开关, 检查2#主变差动保护范围内一次设备未发现异常, 传动保护装置动作正确, 随后摇测二次回路电缆绝缘, 发现2#主变高侧B相CT二次回路绝缘损坏, 引起差动保护回路差流越限, 造成2#主变差动保护跳闸。

1.2 防范措施

近年电网技改工程较多, 工期又紧, 加上电缆质量差, 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施工, 给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曾多次发生因二次电缆绝缘问题, 造成保护误动, 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 (1) 建议物资采购部门购买著名品牌的电缆, 保证电缆质量; (2) 电缆敷设前, 用1000V摇表摇测电缆各芯间及其对地绝缘电阻; (3) 规范施工人员施工工艺, 尤其在剥切电缆环节, 要注意防止损坏线芯绝缘和预留绝缘层。在二次电缆头制作时要做到缠绕密实 (或用热缩头) , 防止受潮; (4) 电缆二次接线完毕后, 用1000V摇表再次摇测电缆绝缘, 数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5) 日常运行维护中, 要注重二次回路清扫和电缆的绝缘监测工作。

2 接线错误引起的继电保护误动

2.1 事故举例

因厂家或施工单位接线错误, 在实际运行中曾多次引起保护装置误功。如110KV侯帐变电站1#主变在无任何事故迹象的情况下, 本体压力输放保护2次误动跳开1#主变。经检查原因为施工单位在2#主变本体温度采样和压力输放保护回路存在接线错误。

2.2 防范措施

(1) 保护装置到货后, 应根据厂家提供图纸对保护屏进行全面检查核对, 并结合设计图纸, 确定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2) 施工中确保二次接线的正确性, 做到现场、图纸相一致; (3) 设备调试工作是发现施工中存在错误的最有效的方法。技改后的保护装置调试不能只停留在保护功能上, 而要结合保护装置外部回路做全面整体调试。 (4) 工程验收中, 应做好所涉及保护的各项功能传动检查验收工作。

3 保护定值不当引起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

3.1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只有在全面系统掌握保护装置原理和电网设备相关资料情况下, 才能整定出符合设备运行要求保护定值。在实际工作中, 因时间不足或对现场运行要求掌握不清, 致使整定的保护定值不当, 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较多。如110KV冀天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因未按要求及时上报保护整定资料, 加之工程又急于投运, 保护整定人员在凭经验出据了保护定值, 致使该站投运3天后, 因主变低侧故障, 造成全站失压事故。

3.2 防范措施

(1) 按照继电保护整定部门相关规定, 及时上报保护定值整定所需全部资料, 以便定值整定人员有足够时间全面了解掌握保护装置原理、功能、软件版本等信息。

(2) 保护调试人员按照给定的保护定值单做好相应的传动试验, 若发现定值与保护装置功能项不相符否时, 应及时跟保护整定人员沟通。

4 TA、TV二次回路问题引起保护误动

4.1 事故举例

2009年1131神法线接地距离保护多次动作, 但重合成功。线路巡视未发现异常, 带电检测该线路绝缘子未发现零值绝缘子, 保护传动正确, 随后对TV二次回路进行检查, 发现a相绝缘数值偏低, 运行中形成二次回路两点接地, 造成1131神法线接地距离保护动作。

4.2 防止TA、TV二次回路故障的措施

(1) TA、TV二次回路应该分别且只能有一点接地。同一变电站内不论有几台电压互感器, 对于二次侧直接有电联系的电压互感器器二次侧只能有一点接地。 (2) 基建工程调试验收中, 应检查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零序电压接线是否正确, 二次侧各相电压输出数值是否正确。 (3) 基建工程或二次回路检修后的验收中, 应特别注意TA、TV二次回路连接是否可靠, 有无虚接现象存在。 (4) 对于多套保护装置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停用检修其中一套保护时, 应做好其它保护安全措施, 防止T A二次开路。

5 继电保护管理不规范引起保护误动

尽管电力企业在继电保护管理方面有完善管理制度, 但往往因工作中人员疏忽大意或管理环节缺位, 在电网运行方式发生改变后未按要求及时投切保护压板, 也造成多起继电保护误动事故发生。

5.1 事故举例

110KV莲化变电站为双电源供电, 具有电源备自投功能。该站2008年发生主供电源故障后,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失败事故。事故后检查发现, 备自投装置的备用电源回路出口压板退出, 系上次检修结束后未复归所致。

5.2 防范措施

(1) 在继电保护定值单上, 应写清所对应的保护压板投切情况, 以便运行人员核对。 (2) 在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前, 调度员和变电站运行人员因坚持保护定值区及其对应的保护压板核对制度。 (3) 对保护定值和压板投切状况, 应定期开展检查, 确保继电保护正确动作。 (4) 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行为, 展开分析查找原因, 以便及时调整继电保护定值。

总之, 造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较多, 除过以上分析种类外, 还有保护性能差、装置元件损坏、供电电源不稳等原因, 只有分析找出不正确动作根源, 才能予以消除, 提高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

参考文献

[1]戴向伟.继电保护中二次回路问题及事例研究[J].广东科技, 2008 (8) :161-163.

[2]彭金醒.浅谈县级电网继电保护误动的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 2005 (4) :71-72.

正确动作 第6篇

关键词:变电站,备自投装置,接线方式,主供电源

1 典型变电站的备自投简介

1.1 备自投方式

我局典型的220 k V变电站采用的均是双母线接线方式。220 k V供电线路基本都有4回 (如图1所示) , 将同电源的两回线路1, 2设为一个组别, 将另两回同电源线路3, 4设为一个组别, 所以备自投方式有线路备投与母联备投两种。线路备投:正常情况下母线并列运行, 母联开关合上, 一电源供电, 另一电源为备用。母联备投:当母线分列运行时, 两组电源分别接于1M和2M, 并各自独立运行, 母联开关热备用, 两组电源互为备用。

1.2 备自投装置要求

备自投装置要求主要有: (1) 母线无压时间超出装置整定定值, 且备自投装置无压定值大于电压时, 备自投装置应启动。备自投装置时间定值的整定应与其相关的保护时间和线路重合闸时间配合。 (2) 备用电源开关应处于热备用状态, 备自投装置满足充电条件后充电。投入时应可靠动作, 否则应予以闭锁。 (3) 为防止备用电源在故障点合闸, 备自投在启动后应先跳开主供电源断路器, 隔离故障点后, 再投入备用电源。 (4) 将备自投装置引入进线断路器的手动跳闸信号作为自投闭锁量, 防止自投于永久性故障。当有手跳信号开入时, 应立即放电, 实现闭锁。 (5) 备自投装置在收到闭锁开入或功能退出时, 应立即放电, 均满足充电条件后延时充电。正常情况下, 备自投装置只允许动作1次。 (6) 备自投装置应在动作前自动减载, 确保备投成功后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1.3 备自投配置

将备自投装置接入的两段母线的电压和线路单相电压作为电压量的判别依据, 将接入开关量、线路切换后的电压和开关检修压板作为运行方式的判别依据。每条进线引入三相电流并接入110 k V线路负荷进行减载计算, 同时, 接入外部信号用于正常操作或母差失灵等保护动作时闭锁备自投动作。配置开关出口压板, 以实现开关分合闸传动。

2 备自投判据及动作逻辑

2.1 线路备自投判据

假设线路1, 2为主供电源, 母联运行, 即线路3, 4应同时满足线路的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线路开关在分位、线路切换后电压≥U1 (表示本侧母线刀闸在合位) 、线路PT测量电压≥U1 (表示线路有电) 、线路组别不为0 (表示可作为备投线路) 、线路备投优先级不为0 (表示参与备投) 这几个条件, 才能实现备投功能。

2.2 母联备自投判据

在母线分列运行时, 线路1, 2作为主供电源对1M供电, 线路3, 4作为主供电源对2M供电, 母联开关热备用。母联开关应同时满足母联开关的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母联开关在分位、母联开关两侧的母线均有压这几个条件, 才能实现备投功能。

判别备投方式和延时充电完成后, 需要在以下条件下, 备自投功能才能开放: (1) “备自投功能压板”在投入状态。 (2) 母联检修压板退出时两段母线均有压, 或母联检修压板投入时有且仅有一段母线有压。 (3) 非检修状态的母联开关在合位。 (4) 一组线路有主供线路, 另一组线路有且只有备投线路 (可含有检修线路) 。

2.3 备自投动作逻辑

当装置检测到所有运行的母线电压

3 备自投案例分析

3.1 事故经过

某变电站220 k V线路1, 2运行于1M, 线路3, 4运行于2M, 母联2012开关热备用 (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 。2014-08-20T15:30, 受山火影响, 线路1, 2纵联保护同时跳闸。由于相间短路故障, 重合闸未动作, 同时, 报备自投动作。但备自投发出失败信号后, 220 k V1M母线失压。

3.2 事故调查结果分析

继电保护人员查看线路保护动作报告和录波报告, 发现两回线均发生相间短路, 保护装置测距8.2 km, 故障录波测距8.45 km。线路纵联保护动作, 切除故障后, 重合闸未动作,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无误。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对220 k V备自投装置进行备自投功能检验, 并利用试验仪器模拟现场跳闸, 对备自投装置进行了校验, 结果显示备自投装置能判别运行方式, 并充电正常, 具备母联开关备投功能。这说明母线失压后备自投启动出口, 从后台监控机中也能查到备自投启动的信号。对备自投事件报告查阅如下:00.000 s母联备投启动;00.003 s跳开220 k V#1线路开关;00.003 s跳开220 k V#2线路开关;00.070 s检测到220 k V#1线路开关在分位;00.693 s合开关失败;00.693 s母线无压, 备投失败。

由报告可知, 备投启动后未能检测到线路2开关在分位, 所以逻辑动作被终止, 这是造成备投失败的原因。继保人员继续对装置详细检查后发现, 线路2仍然有合位信号, 随即对开关量输入集中板进行检测, 发现线路2的合位开入在开关跳闸后未能返回, 最终导致备投失败。

4 避免备自投不能正确动作的建议

为保证备自投的正确动作, 要做到: (1) 验收备自投装置时, 装置的功能、二次回路的校验应完整, 以保证备自投功能的正常实现、逻辑正确, 闭锁及跳合闸回路应正确、完好。新的变电站投入运行前, 应做好备自投装置带负荷测试。如果条件允许, 可在试运行期间做备自投的分、合闸试验, 校验装置功能和出口动作的正确性。 (2) 将“备自投充电”信号添加至远动转发表送至监控系统, 以更好地监控备自投装置的运行情况。定期对备自投进行功能试验, 保证设备失去主供电源后, 备用电源能够自动投入,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 防止定值整定计算错误以及继电保护人员现场执行定值出现错误, 防止因定值整定错误而发生装置误动或拒动, 导致停电范围扩大, 影响供电可靠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验收备自投装置时, 要严格检验装置的功能和二次回路。在使用中, 要落实反事故措施, 提高备自投装置中各类型插件的工作稳定性, 加大对现场检修维护人员和运行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只有正确使用并保护好备自投装置, 才能保证其动作的正确率, 进而保证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红, 常喜强.影响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的研究[J].陕西电力, 2014 (03) .

正确动作 第7篇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篮球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比赛中对“走步”这种违例总是产生困惑,往往给他讲了多次,下次还是会再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在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专业术语的解释和运用,而过多地使用习惯用语造成的。显然这样的技术教学看起来有效地简化了动作要领,但往往在不经意间破坏了学生正确动作概念的形成,一旦动作定型就会导致在运用时出现差错。

比如在水平四“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沿袭了老教师传下来的习惯用语“三大步上篮”,并且教师还能随着口令“一、二、三”,很有节奏地给学生做出漂亮的示范动作,学生也能很快地模仿完成动作。时间长了,在学生头脑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动作概念:篮球场上最多可以跑三步,行进间传球和行进间投篮就是跑三步的传球、投篮。实际上在教材上从来没有“三大步上篮”这样的动作表述。教材中对行进间传接球和投篮是这样解释的:必须做到中枢脚离地并且又未落地前球要出手。而许多教师凭着经验将这一动作要领分成三部分来进行教学,给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动作概念。其实对“走步”这种现象,运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学生就会形成正确动作概念。比如对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教学。首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是“中枢脚”?“中枢脚”什么时间不能动?接球时可以提起“中枢脚”传球或投篮,但必须是“中枢脚”落地前球要出手。这个说明白了,接下来的教学就可将过程分为三个节奏(以右手投篮为例):第一个节奏右脚落地手接球,这时右脚就是中枢脚;第二个节奏左脚向前落地(这两个节奏的慢动作分解其实就是一个跨步急停);然后第三个节奏提起右脚(中枢脚),身体向前上方跃起,将球投向篮圈,也就是常说的提起中枢脚投篮。通过这样的分解教学,能够使学生明白篮球技术教学术语和规则,慢慢会在头脑中形成“中枢脚”的印象,这也是篮球行进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两点解决了,学生就会形成正确动作概念,能够熟练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并且能熟练运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正确动作 第8篇

关键词:备自投,PT断线,TWJ接点,手跳回路

0 引言

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以后, 能自动而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工作, 保证用户连续供电的装置即称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简称备自投装置) [1]。这种使系统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相结合的方式, 保证了用户供电的连续性, 将负荷损失降至最小, 因而在110kV及以下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运行中, 由于存在逻辑功能不完善、回路接点变位不及时等原因, 备自投装置动作的正确性受到了影响。本文针对110kV单母分段接线中备自投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1 110kV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原理

按照不同的运行方式, 110kV备自投可分为分段 (母联或桥开关) 和进线两种备用电源自投功能。其中, 分段备自投功能对应两条母线上的电源线路互为暗备用的动作方式, 其接线如图1所示;进线备自投功能对应单条母线上电源互为明备用的动作方式, 其接线如图2所示。

当电源进线上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母线失压、电源进线无流时, 通过合备用电源进线开关或母联分段开关, 可保证变电站不失压;同时, 备自投装置具备完善的自投闭锁功能, 可在手动跳闸、保护动作、备用电源低频、低压或安稳装置切负荷时可靠闭锁自投, 备自投动作于永久故障时还应具有后加速调整功能;此外, 多级备自投间、备自投与保护之间还需进行相应配合[2,3]。

1.1 分段备自投的动作逻辑

如图1所示, 正常运行时, Ⅰ、Ⅱ母均有压, 1DL开关、2DL开关在合闸位置, 3DL开关在分闸位置。当Ⅰ母线失压时, 以Ⅰ母失压、线路 Ⅰ 无流、Ⅱ 母有压作为启动条件, 1DL分闸位置、3DL合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1延时跳开1DL开关;以1DL开关分闸位置、Ⅰ母失压、Ⅱ母有压作为启动条件, 3DL合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3延时合上3DL开关。当Ⅱ母线失压时, 以 Ⅱ 母失压、线路 Ⅱ 无流、Ⅰ 母有压作为启动条件, 2DL分闸位置、3DL合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2 延时跳开2DL开关;以2DL开关分闸位置、Ⅱ 母失压、Ⅰ 母有压作为启动条件, 3DL合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3延时合上3DL开关。1.2 进线备自投的动作逻辑

如图2所示, 正常运行时两线路PT均有压, 两段母线均有压, 1DL开关在合位, 2DL开关在分位, 3DL开关在合位。其动作逻辑为:以Ⅰ、Ⅱ段母线电压均失压、线路 Ⅰ 电流小于定值、进线Ⅱ有压作为启动条件, 1DL在跳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1延时跳开1DL;以进线Ⅱ有压、1DL在跳闸位置、Ⅱ 段母线失压作为启动条件, 2DL在合闸位置作为闭锁条件, 以T3延时合2DL。

2 不正确动作风险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母线PT断线误动分析

如图2所示, 以进线备自投方式为例。如果该变电站在轻载情况下运行, 主供进线Ⅰ正常潮流低于备自投装置的最小有流定值, 此时刚好出现主供进线隔离开关或断路器辅助接点接触不良, 或者PT端子箱二次空开跳开等情况, 则造成母线二次电压切换插件无输出, 110kV母线电压为0 或降低到无压定值, 达到进线备自投动作条件 (母线无压、进线无流、备用线路有压) , 引起备自投误动作。

综上分析, 在主供电源轻载的情况下, 母线的电压回路由于断线导致备自投装置满足“无流、无压”的动作判据, 从而产生误动风险。

防范措施:串入PT二次电压切换回路中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辅助接点都用双接点并联方式接入, 当其中一辅助接点接触不良或损坏时, 另一接点仍可以正常接通, 保证PT二次电压切换插件有电压输出, 有效防止备自投装置因母线PT断线而误动[4]。此外, 当主供电源线路存在较长时间低于装置判线路无流定值的情况下, 建议将母线PT端子箱的三相电压空开更换为三个单相电压空开 (分相式) , 从而降低PT二次空开三相同时跳闸的概率。

2.2 跳位继电器接点变位不及时拒动风险分析

如图1所示, 以分段备自投为例。当电源线路Ⅱ发生永久性故障时, 保护装置动作跳开2DL开关后进行重合, 因故障仍然存在, 重合闸动作不成功, 再次动作将2DL开关跳开, 110kV备自投启动。而在开关跳闸———合闸—跳闸的过程中, 开关储存的能量已经释放, 需重新储能, 相应接点BM断开, 致使备自投装置采集的TWJ信息不能变位。由于备自投装置因整组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弹簧储能时间不能配合, 备自投装置无法确认电源线路Ⅱ开关2DL已经跳开, 装置延时后放电返回, 致使Ⅱ母失压。

110kV备自投装置使用保护操作箱的TWJ接点来判别电源线路Ⅱ的开关位置状态。弹簧未储能常开接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闭合, 该时间为开关储能时间, 一般为8~12s。如图3所示, 因TWJ接点变位受弹簧储能BM接点影响, 故在电源线路Ⅱ故障重合后弹簧储能的过程中, 开关合闸监视回路断开, TWJ接点不能及时变位。而备自投发跳令后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几百毫秒至几秒) 即判别开关是否处于分位, 由于该整定时间无法与储能时间配合, 致使备自投装置误判电源线路Ⅱ开关2DL位置, 造成备自投装置放电返回而产生拒动风险[5]。

防范措施:将1DL、2DL开关引入备自投装置的TWJ接点改为断路器的辅助常闭接点。这样, 开关变位情况就不受弹簧储能影响, 可以使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 有效防范备自投的拒动风险[5]。

2.3 跟跳跳闸命令接入手跳回路误闭锁风险分析

手跳闭锁备自投回路如图4 所示, 当手动切除工作电源时, 备自投应闭锁动作。此外, 当备自投装置判断主供电源失压时, 为确保主供电源隔离, 需跟跳主供电源开关。为了区别开关究竟是手跳还是保护跳, 备自投装置一般引入开关合后位置继电器。当保护跳闸时HHJ=1, 备自投逻辑程序继续;手跳时HHJ=0, 备自投放电。

在某些变电站设计时, 会将备自投装置跟跳主供电源开关的跳闸命令接入手跳回路, 导致HHJ=0, 这样跳开关的同时会使备自投 “手跳闭锁备自投”逻辑条件满足, 从而误闭锁备自投。

防范措施:为防止跳闸命令接入手跳回路后, 跳开关同时备自投“手跳闭锁备自投”条件满足导致误闭锁备自投, 要求备自投装置跟跳主供电源的跳闸命令禁止通过手跳回路启动跳闸, 跟跳回路可通过永跳回路启动跳闸。

3 结语

本文结合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方式, 对110kV备自投装置的不正确动作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完善和复杂, 对备自投装置动作的正确性要求会不断提高, 而传统备自投原来存在的不太明显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这就需要不断分析装置的动作原理, 研究合理的解决措施, 从而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

[2]高贵云.110kV内桥接线备自投装置改进[J].中国电力, 2011, 44 (12) :89-92.

[3]付文竹.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应用研究[J].电气应用, 2006, 25 (2) :28-30.

[4]冯肇海.110kV“备自投”误动的防范措施及运行维护注意事项[J].装备制造技术, 2012 (5) :170-172.

上一篇:校本教科研下一篇:箱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