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艺术

2024-05-23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艺术(精选12篇)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艺术 第1篇

一、诗歌是培养学生内在气质的重要内容

语文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水平, 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诗歌对塑造学生内在气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诗歌是诗人思想的一种寄托方式, 尤其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优秀诗歌作品, 更是语言文字和思想的结晶。学生通过朗诵这些作品, 能够感悟作者的那种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能够体验那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 能够体味收复失地的酣畅淋漓的快感, 能够品味作者官场失意的酸楚, 能够吟咏出极具音乐美的天籁之音。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既有了文化, 又有了思想, 既然做到了“腹有诗书”, 那么“气自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情景交融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王国维先生曾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写景和抒情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歌写作同样如此。大自然的一切美好景色都是作者所要描述的对象, 也是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在欣赏诗歌时, 要让学生把握好景物描写和抒情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们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 里面有诸多的景色描写:凄切寒蝉、长亭、骤雨, 这些景色都属于我们常说的“冷”的意象, 出现这些景色一般都是表现较为凄冷、悲伤的情愫。结合这些特点和作者与情人离别的场景, 学生可以体味到作者那种依依不舍的告别和眷恋。同样,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 作者通过游览赤壁, 面对滚滚的大江, 看到旧时故垒, 一时感怀万千, 情不自已, 唱出来了“人生如梦”的慨叹。由眼前景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 写真景, 抒实情。情和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种写作方法也是诗人最常用的手法, 也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有效方式。

三、诗乐画一体是重要表现手段

诗歌的魅力除了情景交融, 表现一定的情感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那就是诗歌和音乐、绘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王维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就是对诗和画关系的生动描述。音乐美更不必说, 诗歌的产生本身就是民间劳动时呼喊的号子。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 让学生不断体会诗歌的这种艺术美。例如, 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 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读完这句话, 我们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唯美的画面, 诗意江南、一个人、油纸伞、雨巷、迎面走来的姑娘, 根据这首诗, 我们脑海中的美好的、略带遗憾的故事发生着, 让我们从想象中久久不愿回到现实。又如, 在学习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时, 康桥、康河、夕阳、河畔的金柳、青荇, 一幅落日时的美丽画面, 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这就是闻一多先生所谓的“绘画美”。同时, 这首诗歌还是音乐美的代表作。诗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 节奏感十足, 以及叠词的使用, 韵脚的回环往复, 读来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

四、诗歌的魅力在于阅读和感悟

诗歌大都字数较少、篇幅较短, 这种情况下, 要完全把握其精华, 必须加强阅读, 通过反复的诵读来提高理解能力, 来体味诗歌的独特魅力。此外, 诗歌的理解主要在于整体的感悟, 在细节的把握基础上, 加强整体理解能力。对于阅读, 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让学生认真学习好教材上精选的诗歌内容, 让学生打好基础。教材中的诗歌都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调研后挑选出来的, 都是我国诗歌的精华, 学好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我国诗歌特点有一个整体了解。在学习时, 可以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比如, 对于《再别康桥》的阅读, 让学生在扫清文字和内容的障碍后, 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朗读, 让学生认真倾听。然后再听专家的配乐诵读。再进行个体自行朗读, 小组内互听互读。二是要让学生加强对课外诗歌的阅读。课内诗歌必定有限, 要学好诗歌, 学生就必须投入到我国诗歌的海洋中, 这样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读得多了,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自然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重点

要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阅读诗歌, 必须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能够学会独自阅读诗歌。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感悟能力是一个持续的、逐渐提升的过程。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要注意:一是要整体把握诗歌的类型。我们各个时代的诗歌, 内容丰富, 整体上看主要有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边塞诗、哲理诗等类别, 把握了类别, 大致能够了解其所写内容。二是要注意意象和典故的恰当运用。典故和意象是知识和文化的浓缩, 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 运用在诗歌中能够使短小的诗歌变得言简义丰, 含蓄而引人思考。了解常见的意象和典故, 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主旨, 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总之,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诗歌欣赏能力的培养, 加强诗歌欣赏方法的指导, 让其能够运用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去阅读更多的优美诗歌, 接受诗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沙俊才.基于审美教学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J].语文天地 (理论综合) , 2013 (7) .

[2]苍向鹏.浅谈情境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科技, 2013 (22) .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第2篇

一颦一笑总关情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答题模式与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悟作者情思,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解题技能。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五、教学手段:

1、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闰土少年时童真,善良,简朴.中年 封建,穷,悲观,保守是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人民的代表,别里科夫是个死板的教条主义者,是沙俄时期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盲目地维护着腐朽沙俄政府制定的种种落后体制、规定,却不知自身已被套上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套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物之形象三种类型。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人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偏重抒情的诗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中的词人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地吟啸徐行的仕人形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偏重叙事的诗歌)

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少女形象。杜牧《赠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形象。王翰的《凉州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妇形象。王昌龄的 《闺怨》 2015年《考试大纲》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近两年高考命题,对其三者的考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三常见的题目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二.例题分析

人物形象型答题思路

1、鉴赏要点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篇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cn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作者:张存收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5期 [摘要]纵观往年的高考大纲,对于学生诗歌的考察一直以来都占据较大的考察比例。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歌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歌 信息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就学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意象  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9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读、研析、讲授,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古汉语音义的特殊性,使得以它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同时,诗歌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并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一、鉴赏诗歌要重视诵读

诗歌原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音韵、节奏,只有通过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音乐美、绘画美,进而体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诵读可以读出诗歌所传递的美感,诵读大致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并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不颠倒、增减字、词,并要力求读通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2.流利朗读。这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节奏分明,句读清楚,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是诗人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也就是领悟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有了以上诵读的基础,就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带来了便利。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诗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总之,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较好的鉴赏诗歌。

二、鉴赏诗歌要抓住意象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是言志的,歌是抒情的,诗歌的主旨就是用来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哪些呢?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几个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诗歌如果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就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一步。

所谓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往往以个体形式出现并营造出一种氛围,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仔细品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风、酒、雁、黄花、细雨、梧桐等意象来诉说词人战乱漂泊历尽磨难与内心痛苦煎熬的孤独凄惨心情,倾诉着词人哀愁凄凉、孤寂无依且无比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并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文本,就能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不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月(明月,新月、残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思念家乡、亲人,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夕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万千愁思;大雁,多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柳,表达对人的留恋。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了诗歌中意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的鉴赏诗歌

古典诗歌大多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山水,或抒发个人情感人生遭遇。诗歌中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和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由文字感知升华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教师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到诗歌所营造的特定的氛围情趣中,并通过声音来传递情感,用形传意,寓教于乐。比如在讲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可用图片将清晨的冷月,清冷的客店,孤寂的板桥和冷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多媒体表现晨起鸡的鸣叫声音。又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且也容易接受。语文课上,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而直观的画面,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第4篇

当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新课改的初衷, 也是对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探究, 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回归文本

现在, 某些语文课堂已经逐渐出现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时候都忽视文本, 只把文本当教学的引子, 而把教学重心放到了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课外内容的拓展上。应该说, 常态的阅读教学, 尤其是诗词教学, 应该建立在对文本以及和文本相关的副文本的阅读基础上, 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 读出书的意味, 读出自己的心得。至于教师, 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比如,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应该先从题目切入找出怀古诗的一般特点, 再通过“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物——抒一己之怀”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解读诗歌, 从而让学生读出景物的特点、人物的形象与自己的感慨。时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语文教学对“回归文本”的呼唤也越来越迫切了。

1.“回归文本”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要求

首先, 要让学生读懂诗词, 这关系着教学的深度与效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地钻研后, 可以站在认知的高度对学生的解读进行有效指导。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坚持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 但不可否认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教材教”原则上要求教师利用“教材”这一载体, 从语文课堂的目标任务出发去选择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 但无论如何所选内容都应该立足于教材。

其次, 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建立在文本研读上, 这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中任何一处延伸或挖掘都是建立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体验, 而要最先接触和体验的就是文本本身, 因为没有直接接触文本, 任何的解读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2.“回归文本”可以凸显诗词本身的价值

回归文本, 用好教材, 并不是所谓的“以本为本”。教材中的选文是专家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这两首词无论从形式上说还是从内容上看, 都是宋词中的典范之作——学习这两首词,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精妙之处, 还可以从中探究出两宋词坛不同流派的不同特征和两位词人的生活经历, 甚至还可以窥探到宋词在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这样的文本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

二、走近诗歌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应当注重从多个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切入点找准了, 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

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 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 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 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 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 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

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抓住了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意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 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 通过对比反衬, 流露出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 在具体分析时, 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 而应该综合并用, 尽可能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教学强化朗读

1. 培养自由朗读的习惯, 提升早读课的效率

早读课基本上都是自由朗读, 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因为, 只有教师放开要求, 学生才不会被既定的解读限制, 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 学生的朗读兴趣才会被激发。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安排好自习计划, 指导学生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只有这样, “自由朗读”才不会成为“自由散漫”的朗读。

2. 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体现教师指导最集中的地方。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诗词, 就一定要教会学生朗读诗词。朗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识记并背诵诗词, 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风格。自由朗读时, 学生要注重多元解读。课堂上,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以齐读代替一切朗读活动的做法, 结合学生的朗读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朗读方式,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力。

3. 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 提升课后巩固的效率

课堂上的一切指导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课后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脱离教师的“帮扶”,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勤加练习。当然, 除了利用好课堂展示之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研讨、集体竞赛、公益演出等平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朗读形式, 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第5篇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象、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歌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应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应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初步感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语气和情感。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含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更高层次的朗读称为情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到深处自然表露于外。

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诵读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使他们更好地朗读,激发他们读诗的兴趣。比如开展各种朗读比赛、诗歌竞赛等。通过朗读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变换教法

诗歌有高度凝练的语言,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还有着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介绍诗歌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理解诗歌和练习写作诗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在想象、联想,以及语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读诗使人灵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想象力强,可塑性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强化诗歌教育,让学生大量地积累背诵出色诗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诗歌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比如在朗读阶段为学生进行范读,创造宽松愉悦的朗读环境;在讲解诗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如用激情澎湃、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或用多媒体手段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既能深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尝试练笔,创作诗歌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应尽力营造读诗、写诗的氛围。在班级中开设赛诗会,让学生搜集积累诗歌,通过朗读培养兴趣和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写律诗、绝句、现代诗等,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让学生选出出色的作品,抄写到黑板报上或是张贴到班级展示栏中以供大家学习借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读诗的兴致,又调动了学生写诗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诗歌品鉴水平与写作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不光是古诗文学习如此,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可以涉及诗歌的练笔。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 第6篇

一、蓄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追求这种审美享受,满足审美的需要。审美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心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审美心境的好坏,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能力。心境开朗乐观,感觉更加敏锐;心境抑郁愁闷,感觉就会迟钝,可能失去审美的兴致。因此构造诗情画意的氛围,采用视听一体化的方式创设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情绪,让学生带着健全的审美感官去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

二、移情

《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取的温庭药《商山早行》,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学生调动以往的经验,展开联想就会发现十个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代表了几种具有鲜明牲的典型景物,它们将早行的情景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透过这幅雄鸡报晓、残月未落的早行图,学生体会到了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思,领悟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最高境界。

在诗歌意象的观照中,由于各人的情趣不同,所得意境也不一致,所创造的美的形象也就颇具个性。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好似一个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天萧条、惨淡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勾勒出,并分析其感情,那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从“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中感悟到一种包容宇宙的开阔气势,一种气象万千深远的境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诗人生逢乱世流离失所多年漂泊的无奈;有的同学则联系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绪”,感受到诗人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苦痛……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生活及审美经验,再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移情于诗歌的意象,进行丰富、补充,并具体化自己的经验,创造一个近似原诗的、富有个性的艺术画面。欣赏中寓有创造,创造中体现欣赏,这样学生在个性化的创造之中就能领略到无限的乐趣。

三、共鸣

共鸣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审美对象上投射到自身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情思、理想等等,从而激起情感波澜,引起“全人格震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与琵琶女产生的感情共鸣。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愁绪满怀,恰似这滚滚向东的长江水……这是学生对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产生的共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过去以后,一切恍如隔世,往事不堪回首……反复诵读此诗句,学生会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把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我”放在作品里去分享它的生命,“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这就是学生得到的真正的美感经验。

四、得意

诗歌鉴赏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领会诗歌通过语言、意象表达或尚未表达的“意”,而不应拘泥于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本身,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它是诗歌鉴赏中的最高境界。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己不复眼前,但它引发的审美兴致犹在,能引起学生的感奋、回味与思索,从而强化由直观获得的美感。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浅探 第7篇

一、以朗读为手段,深化理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喜、怒、哀、乐、悲、怨,超越时空,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伟豪迈,才能感受《声声慢》的声情哀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受用终身。

二、以多媒体为载体,优化教学

诗歌是伟大祖国文化经典中灿烂的奇葩,是想象和激情的精髓语言。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汉语之美,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提高教学讯息的传播效率,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例如在教授李清照《声声慢》时,教师可以通过动漫课件,形象地演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可以充分将诗人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情感表现出来。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容易让学生理解,也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从而将课堂学诗氛围营造得更浓,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全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诗歌教学激情澎湃。

三、以理解为目标,强化鉴赏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授诗歌时,纯粹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刻意地追求教学形式上的新、奇、特和趣,却很少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其实,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高度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了解背景

在教授古诗词课之前,首先鼓励学生收集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只有在了解相关背景后,才能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体会诗或词的内涵,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赏读诗歌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十八岁的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开始充满学术气氛的爱情生活,两人情趣相似,志趣相投,心心相印,这时李清照就在笔下流露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专注于对丈夫的思爱之情。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于是就有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离愁别绪。后期的李清照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其作品也就出现“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字眼了。

(二)领会意象

教师可以从诗歌的意境着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来感悟诗词营造的意象,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黄花、秋风、过雁、梧桐和细雨等一系列景和物,来倾吐词人受尽磨难、内心煎熬以及处境凄惨,诉说着词人悲愤、哀愁、凄苦、孤寂的内心世界。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收集和掌握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明月、残月、新月大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大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三)理解词句

诗歌的创作讲究遣词造句,作者将思维的闪光火花和万千心绪凝于诗词作品之中,抓住了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可以有效强化理解,有助于直接切入诗词,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两个字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天来了,处处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声笑语、高兴愉快,但是现在由于国家遭逢战乱,一家人流离失所,花香鸟语只能使作者溅泪惊心。既是移情于物,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歌“教无定法”。不断探究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既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全体语文教师要在诗歌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以弘扬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摘要:诗歌以真挚的情愫、精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成为文学作品中璀璨的明珠。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开展, 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以朗读为手段, 深化理解;以多媒体为载体, 优化教学;以理解为目标, 强化鉴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朗读,多媒体,理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 第8篇

一、鉴赏语言

(一) 重诵读, 品韵味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首要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且不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 单诗歌的节奏、旋律就足以让人读上多遍而不释手。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使得语言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音乐感。就诵读方法而言,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己体会感知, 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三是教师要多种诵读方法并用, 如利用多媒体或听名家朗读录音。

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上表层的感知, 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有切实的感受。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读、试读之后, 欣赏著名演员兼话剧人濮存昕的一段朗诵。他对这首词的韵味和情感把握得极好, 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 读得非常投入, 非常感人, 完全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和悲凉读出来了。他的眼神, 他脸上的神态, 他手上的动作, 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词中的情感, 在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这个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古代仄声的读法。欣赏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试读,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抓关键词, 品语言

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 一个词、一个字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最好的写照。无论韩愈的“推敲”, 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 必须要品味语言的隽美。这其中, 抓关键词是个好方法。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叠音词都是关键词, 都是值得注意, 值得鉴赏的。

古典诗歌中律诗的关键词往往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 一般出现在颔联和颈联中, 如果是五言律诗, 那么颔联或颈联的第三个或第五个字往往是最富有表达力的关键词, 是值得鉴赏的。如《江间作四首》中的颈联“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拳”“退”二字用得巧妙, 都是诗句的第三个字。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直”和“圆”二字都是诗句的第五个字, 也是素来为人称道的。

其他题材诗歌的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不太固定, 教师要耐心体会并引导学生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教师都要鼓励, 要重视学生的初体验。教师只有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理解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鉴赏诗歌。

二、鉴赏形象

(一) 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 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长空大陆、夕阳落叶等, 可谓无所不包, 凡是自然界存在的, 诗中皆有。然而, 诗中的景物并不等同于自然景物, 它往往融合了作者的情感, 成为客观形象和主管情感的有机融合体, 这就是“意象”, 也就是说, 诗中的各种意象通常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的“杨柳”“晓风”“残月”,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美丽风景, 但仔细品味, 这些景物都跟离别有密切的关系, 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与心上人离别时候的悲愁和怅惘。

要想把握意象, 我们还要学会想象和联想。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可以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人笔下的景象进行再加工, 进行合理的想象。读杜甫的“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时, 如果我们只将诗句理解为燕子在湿湿的泥土上飞来飞去, 鸳鸯睡在沙滩上”, 那么会使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泥融土湿, 燕子双双翩飞,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成双的鸳鸯安然地静卧。这样, 春天的祥和明媚就展现出来了, 也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鉴赏人物形象

有的诗歌以景色为主, 如山水田园诗。有的诗歌以人物为主, 如《小儿垂钓》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诗歌或塑造了另外一个人物形象, 或者描述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小儿垂钓》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 使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他坐在长满青苔的草丛中, 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虽然衣着不整, 头发蓬乱, 但让人觉得很有趣, 很可爱。《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写的是作者自己:左手牵黄狗, 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 身披貂皮的外衣, 一身猎装, 气宇轩昂。他率领的队伍, 何等雄壮;出猎的场面, 何等壮观。

鉴赏人物形象时, 我们往往通过分析诗中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小儿垂钓》通过“蓬头”“侧卧”“遥招手”等外貌和动作描写突出稚子的可爱和聪明。《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了老当益壮、气宇轩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三、鉴赏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 写景或状物都是为抒发情感而蓄势作铺垫的, 我们鉴赏时须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或事物所要暗示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每当鉴赏一首诗歌, 我们都要弄清楚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同一种题材不同的作者表达的情感肯定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背景下写成的诗所表达的思想肯定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 在鉴赏诗歌前,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是必不可少的。

(二) 辨清题材, 找准情感

古诗词取材非常广泛,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取材的不同, 可以分为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悼亡怀友诗、山水田园诗等, 每一种题材的诗表现的情感态度是不一样的, 如羁旅行役诗表达的是游子们孤寂落寞的情感, 悼亡怀友诗表达的是对友人或亲人的悼伤和思念等。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如能准确判断出是哪种题材的诗歌, 那么理解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5) .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摭拾 第9篇

笔者曾于精品课程中诗歌单元教学进行了又一次有益的尝试。将 《春江花月夜》 作为试验教学课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通过与同事的教学实践的交流探讨,我将 《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着重在“读”字上,对诗歌常识略讲之后,重点扫清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障碍,并对该诗的整体思想感情有个初步把握。第二课时着重分析诗歌的景、情、理,并学以致用,从而掌握分析诗歌景、情、理的内在联系和品读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春江花月夜》 以月亮初升、高照、西斜、沉落为主线,营造了由春、江、花、月、夜五字组成的明丽而寥廓、清幽而静谧的境界,架构起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与慨叹,抒写出淡淡的离愁别绪。本诗读来琅琅上口,音韵流转,其怡情悦性之用自不赘述。更难得的是将景、情、理三位一体地统一到全诗中来,如若读者真能“入境”,其心醉神迷之态定油然而生。正因如此,闻一多先生评价该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正如此,作者张若虚仅凭两首诗歌而赫然屹立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诗史的国度里。张若虚仅以一篇《春江花月夜》 即被赞誉为“孤篇压全唐”,竟被很多评论家堪称恰如其分。

《春江花月夜》 享有如此之高的赞誉以及这首诗所呈现出的意境优美、音韵流转的特性等,所有这些,都是我所要考虑的教学过程和要解决的问题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稍不注意,就会在它面前败下阵来成为一堂失败的教学。经过精心设计后,在一个试点班级开始授课,课后,和同事、学生代表们开展了“无孔不入”、深刻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一起探讨改进的方法与途径。之后又拿出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另一班级进行讲授,效果就比较理想了,学生的反响也不同寻常。

现在细细思量,竟有如采薇归来之快,大海拾贝之乐。首先,该诗处于“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优美月色中,也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怎么感受它的美呢?这必须建立在学生熟读并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首先充分利用了“初读有声,再读有情,三读有悟”的方法,调动学生读诗的热情和积极性,紧接着,以非常精美的图片进行情景铺设,将学生带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度。其次,注重了审美、悟理、抒情的浑然天成性。本诗的三位一体性,是任何一个读者所必须坚守的原则。再经过条分缕析式的研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整体情理,学习诗歌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细致入微,要将任何一个细节都考虑其中, 对诗歌的景、理、情要向学生不偏不倚地进行引导、点拨、讲解。再次,就是创新讲解七言古诗的方法,以学生的阅读、感悟、反馈、迁移贯穿课堂始终,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分析、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作用。从而真正体现“诗无达诂”的特点。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对诗歌的千篇一律的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是一项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的“教”与“学”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运动,而是不断发掘、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更是思想与思想碰撞的过程,心灵和心灵的沟通过程。但要实现这些任务的完美落实,却要考虑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因素。也即“因材施教“的具体落实。当我先用一个班级授课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决定:转变教育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具体讲就是在适当降低难度的同时,用更直观的图片、更优美的语言、更浑然的手法将教学目标进行落实。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美育策略 第10篇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在我们民族文化中所占的含量是比较大的。根据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文学作品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突出的内容,可以说,在文学作品中,诗歌语言表现力的体会是最难的了,诗歌教学的多方面研究迫在眉睫。因此,研究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问题对高中语文教学很有现实意义。

一、“感受—了解—欣赏—创新”是养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美育的教学中,学习的一方在用心感受审美,在思考把自己的感受与作者情感达到融会贯通,在鉴别中再度展现审美,最后在审视美丽的创新中达成理解与情感的升华。

1.在直觉中感受审美

大家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把感觉事物作为开端。优秀的语文题材是写作者感知人民生活的结果,炫丽多姿的外部世界是作家感受的非间接目标和创作的一大源头。从另一角度看,感觉又是美丽状态的门户。审美一定要有某个对象当作外来刺激,主要借助感受才可以升华出美感。在文学的欣赏和鉴别里,主要个体一定要借助感受与审视对象发生关联,才能制造出美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化把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

2.在审美中激发情感共鸣

教育的功能就是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以透过感性认识理性,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只用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在字里行间里读懂作者的真实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 从事教学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优美的文字,要把好的文章选择出来,引导大家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思考,慢慢的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进入情境, 理解文章含义、感受作者独特的魅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诗歌教学中美育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1.让学生通过审美教学,最终学会独立审美

独立审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激励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自学更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说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所有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基本都是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适合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对于学习新知识是如此,对于领悟 “美”的真谛也是如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简单的 “授—受”的转换,教师只管宣扬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学生只管被动的接受, 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效果差。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操

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带有很多的科技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和工具层出不穷,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机,认真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中,都要充分运用录像机、投影仪、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将声、图、 信息以多样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起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走入文章深入,去体会作者情感的波澜,愉快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重视自身形象。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处处注重自身修养,从穿戴,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做到模范,板书要书写规范,美观大方,朗读用语规范,带有感情,语言艺术运用充分,风趣幽默,以身示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定要加强,因为一个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一定要站在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塑造自身,带动群体,以真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熏陶,也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进行良好的课外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涯很漫长也很短暂,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理论是实践结合,美学与文学结合,在文字的激扬当中,更加深刻的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进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第三,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观,当今社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上网玩游戏,赌博,打架在高中校园时有发生,甚至于一些不发摊贩将一些黄色书籍卖给学生看,损害了校园形象,带坏了校园风气,腐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师要时刻把握班级活动动态,一有苗头性倾向, 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真假观、善恶观、美丑观,培养完善的人格和美的情感。

刘兆吉在《美育心理学》中说: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当施教者的教师以审美的方式向受教者学生呈现审美对象,使学生的内心产生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陶冶身心, 启迪智慧。具体而言,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实施美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美育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使学生在乐学的情境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摘要: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语文教材中那些文治兼备的古诗词作品,凝聚了历代诗人的情感与智慧,跳动着朴素优美的语言和意蕴美感,负载着美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充满人性之美的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促使古诗词教学全面实现语言教育和人文培养的双重目的。

浅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朗诵能力 理解能力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诗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还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诗歌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诗歌的教学具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方式。诗歌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但是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去感悟诗歌的意境,揣摩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濡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那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想法: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以读代讲,学会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诗歌由于其特殊性,单靠语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和理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带来学生朗读诗歌,通过学生自己去读,去揣摩,去体味,再结合语文教师的讲解,会是非常搞笑的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朗读对于学习诗歌非常重要,语文教师要将会学生如何朗读诗歌,通过朗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去体味诗歌带来的语言美、意境美和音乐美。

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时要把握诗歌的节拍、停顿的韵律,要掌握朗读声调的抑扬顿挫,要把握音节的强弱和语速的缓急。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情感融入到朗读诗歌中去,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是各种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在读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时候体味作者那份深沉的落寞,在读天地一沙鸥时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凄凉,在读悠然见南山的时候体味作者内心的散淡,通过朗读体味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和柳咏与李清照的婉约。

刚刚开始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拍与节奏,掌握朗读的语调与语速,并通过这些朗读时的变化,把学生的情感拨动起来,感悟作者的痛苦与快乐,悲伤与愉悦,激情与平静。通过语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与作者形成心灵的交流,在朗读的时候能够充分的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流露出来。这样一来,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学习好诗歌,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性格的兴趣。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以点带面地把诗歌联系起来建立专题去讲解

学习诗歌要学习诗歌的意境、意象、象征等等,高中生意境可以系统的把握这些知识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单纯的把每节课的诗歌讲解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应该把诗歌联系起来,建立专题去讲,这样一来,不但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把握诗歌的内涵,还有助于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与比较,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诗歌,更能够教会学生一种如何自己学习诗歌的方法。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可以建立一个意象的专题,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完之后,让学生思考全诗给学生的感觉,学生自然就会回答这首诗歌给人一种凄凉、孤寂和衰败之类的感觉,这就是诗歌给人的意象。作者简单的在藤、树鸦、道、风、马这些没有感情色彩的客观事物前面加上枯、老、昏、古、西、瘦等形容词,马上就带有了一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然后,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意境来解读诗歌要抒发的情感。这也就达到了外在形象与内在的思想内涵的统一。这是可以从诗词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的羁旅游子之情,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情感的体会,如孟郊的《游子吟》,诗句“游子身上衣”并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而是包含着母爱的浓情衣。所以,有时候诗中的物象寄托的是诗人的情感,当很多位诗人都用同一种物象来表情达意时,它就代表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的表达。比如“雨”往往就代表的是离愁,如“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是思乡怀远的意思,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等。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典型的意象总结归纳出来,有助于学生在考场上更好地理解诗意。当然,万事都是不是一成不变的,高中教师一定要传递给学生不能迷信教师的理念,因为创新能力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能力。比如,自古以来,都有折柳送别之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确把柳树比作了夕阳中的新娘。此时表达的是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就像看到了美丽的新娘,依依不舍。诗歌是流动的建筑,针对物象和内涵要进行专题讲座,这样的目标就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的世界自由翱翔。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以练带学,促进学生理解

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然后可以举办诵读比赛,让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更主要的是能够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例如,学生想要创作诗歌,就必须要掌握诗歌的韵律、对仗、平仄等基本知识,还要能够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旋律,要推敲诗歌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意义,甚至学生会主动查阅相关的诗歌,进行借鉴。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增强,理解诗歌的能力也同样增强,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好诗歌。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据笔者统计,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5为例,5册书共有20个单元65课,其中包括3个单元11课总计18首诗歌,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反观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对诗歌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一讲到诗歌,学生只会想到课后作业又要求背诵,久而久之对诗歌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学生不爱学习诗歌,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了偏失。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开动脑筋,找到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诗歌鉴赏教学观念

从思想上来说,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语文教师肩负重担。在高考的重压下,不可避免导致教学功利性太强。在课堂上,语文教师普遍是填鸭式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答题技巧,真正留给学生鉴赏和感悟的时间过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如果师生共同迷失在所谓答题拿分“捷径”里,何谈“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不必说“鉴赏”和“审美”了。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诗歌,感受诗歌,重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当学生慢慢地在课堂上诗歌美的熏陶下找到诗歌鉴赏的“感觉”,答题拿分便可以手到擒来了。

二、精选诗歌鉴赏教学方法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所以是非常灵活的一门课程。灵活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诗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两层含义:一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二是对不同诗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可以采用类比法,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沁园春·雪》,将两首诗歌进行对比;又比如讲《雨巷》和《再别康桥》的时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多次朗读体会其音乐美;再比如讲《琵琶行》的时候,导入时可以播放琵琶演奏,将学生尽快带入诗歌情境。

三、重视讲授诗歌基础知识

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在诗歌鉴赏中插入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讲解。中国有“诗的国度”之美誉,据笔者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的诗歌选择涵盖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7首)以及唐代(7首)的古代诗歌,还涵盖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现代新诗(4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语文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脉络,各个流派的风格,以及诗歌鉴赏的角度,包括对意象的解读,对押韵、对仗的品读等等。

四、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方式

语文教师的提问方式是一门艺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缺少了思考的环节,会失去兴趣;提问过于难,学生则会产生畏惧感,失去回答的信心。所以语文教师提问必须紧扣诗歌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比如讲《归园田居·其一》时,提问“诗人的感情从哪里体现出来?”就不如提问“诗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为什么在诗人笔下显得那么美?”让学生有思考的动力,而且后种提问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属于启发式提问。

五、活跃诗歌鉴赏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试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鉴赏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六、拓宽课外诗歌诵读内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最后的附录中列出了关于诗歌诵读篇目的建议,可以看出课标对课外诵读的重视。语文教师可以安排每天轮一个学生在教室的后黑板抄写一首名家诗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的诗歌底蕴定会大有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下一篇:六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