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写作范文

2024-05-20

评论写作范文(精选11篇)

评论写作 第1篇

有篇言论, 题目是《也说“失去贞操”》。文章一开始就对“贞操”一词做了解释:“所谓‘贞操’是指女性特有的、表现在男女关系上的那种自尊自重的良好品质。它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 并不属于生理范畴的概念。”第二段又写道:“可是, 一些报纸和杂志上都经常把‘贞操’二字用于这样的场面。一本杂志上写道:深夜, 犯罪分子张某悄悄地伸出了魔爪, 像饿狼似地扑向熟睡的女青年, 用暴力夺去了她的‘贞操’……”

“贞操”一词究竟有哪些含义呢?《辞海》里解释说:“ (1) 坚贞不移的节操; (2) 旧指女子不失身或从一而终的操守”。作者所说的“贞操”是指女性特有的、表现在男女关系上的那种自尊自重的良好品质, 看来是符合《辞海》 (1) 条含义的。但他却忽视了“失身”即“失去贞操”的另一含义。由于对“贞操”一词的理解不全面, 便得出了片面的结论:“如果把一个女青年因受到暴徒的糟踏说成是‘失去了贞操’, 就意味着失去了人格与尊严, 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失身, 毕竟是不幸的, 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人格与尊严”。作者在文章里主要是想提醒人们:“把身遭不幸的女青年说成是‘失去贞操’, 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错误, 更重要的是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实际上, “失去贞操”的说法并无语言上的错误, 也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恰恰是“失身”, 即“不贞”的守旧的传统观念。由于这一传统观念在作怪, “失身”女人才会“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如果该文的题目能体现“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的意思, 并对此作深入探讨的话, 寓意就开阔的多。

我们权当把《也说“失去贞操”》一文的题目改为《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 (这一题目比原来的题目具体一些, 中心论点更明确) , 那么, 它的提纲应该是这样的:

1.总论简要解题, 提出中心论点:在强迫下“失身”即是不守贞操的传统观念应该破除。

2.分论 (1) 以某女子在被迫“失身”后自缢的事例为论据, 论证她的“自尊自爱”。

(2) 以许多女子 (通常用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失身”后含羞忍辱、身心受到创伤的论据, 论证她们的洁身自好或“从一而终”的操守。

(3) 她们之所以不敢面对现实, 是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在作怪, 引证她们和轻浮放荡女人的本质区别。

3.结论向人们发出呼吁:要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 照应开头。

文章的题目和中心论点的提出有密切关系, 有的题目本身可以作为中心论点, 有的题目只是给议论限定范围。如果题目选得不准或选题片面, 就会导致立论的错误。立论指的是确定评论的中心思想或基调。选题确定提出什么问题, 立论则确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选题大体规定立论的出发点, 而立论则赋予选题以灵魂。《也说“失去贞操”》一文, 就是犯了选题不准而导致立论偏移的错误。

评论选题还存在着题目大而空等问题。题目太大, 中心论点不明确, 论述起来抓不住要领, 内容就空泛肤浅。有篇评论, 题目是《不正之风在哪里?》, 就属于这类。因为在目前条件下, 各行各业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各种不正之风, 你究竟要论述哪方面的不正之风?这在一篇几百字的短文里很难说清楚。也就是说, 选题提出的问题, 在文章里解决不了。另一个问题是题目不实。如有一篇评论, 题目是《正视社会》。社会这么大, 你该从哪方面“正视”?在一篇短文里也很难说清。因此, 我们认为评论的题目越具体越实在越好;“具体”了, 主题集中;“实在”了, 立论鲜明, 事就好办。

好的评论题目, 是作者掌握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精神, 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群众的思想状况, 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 然后确定的。在言论编辑中, 我们认为, 好的评论选题, 应该注重一个“新”字、一个“准”字和一个“巧”字。

所谓“新”, 是指选题新, 立论新。选题求新的目标, 是把握时代的脉搏, 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 想别人想不到的事, 选常人选不出的题, 道他人道不透的理。读之听之让人耳目一新。立论求新,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新。邓拓说:一个人每写一篇文章, 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新的思想、要有新的发现, 在你的文章里要有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具体地说, 就是新思想、新境界。新思想———要求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现实问题, 得出真知灼见的论断。把新思想与真知灼见直接联系起来。评论的新思想未必都能独树一帜, 但却一定含有精义, 能给人以启发, 能为人解难释疑。未必都是“言人所不能言”的创见, 但一定是彻底明了、彻底消化了的见解, 是“言人之所欲言”的见解。新境界———从特定的背景出发, 使所阐明的思想、观点, 所作的论断、结论具有新的深度, 达到新的境界。这里的关键, 是真正理解所论述的问题的背景。对背景了解得越全面, 理解得越深刻, 就越能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住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要害, 这样即使讲的是老道理, 由于正对鹄的, 也能给人以新的境界。

例如:2006年11月20日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播出的一篇题为《警惕另一种“回扣”》的杂谈, 题目、立论都比较新。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斗争中, 人们都把目光“盯”在“利益”上, 而很少注意“精神”方面的不正之风。在这种情况下, 作者提出“人情回扣”也是一种不正之风的论点, 颇有“言人所不能言”的见解。请参阅部分原文:

警惕另一种“回扣”

曾有一段时间, 经济领域刮起一股“回扣”风:甲协助乙做成一笔生意, 乙从所得利润中抽出部分“好处费”送给甲。虽说当事人行事诡秘, 但最终也会露出马脚。

现在某些单位又在流行另一种“回扣”, 我们叫它“人情回扣”。比如说:分房子, 照顾困难群体, 本来是方案里早已确定的, 但某位领导却对分到房的张三说:“我是给你说了话的”。李四最近提前调了一职, 某领导马上对他暗示, “这次调职, 我给你使了很大的劲”。群众得到组织关怀, 本应感谢组织, 但某些领导从中做了手脚, 结果就如公家的钱被用来请客送礼一样, 组织的关怀被少数干部吃了“回扣”, 中饱私囊了。当然, 这种“回扣”是无形的, 很难引起人们的警觉。但恰恰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 却在每时每刻地损害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破坏着党的纪律, 脱离着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

所谓“准”, 就是选题要准确, 立论要真实正确, 既符合“上面精神”, 又符合“下情”、“真情”。也就是说, 选题的真实与正确, 表现在它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是客观实际中确实存在的, 而且是与主要矛盾 (包括那些不属于主要矛盾的矛盾) , 即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的注意力方向一致的。新闻评论的任务不在于探求真理, 而在于宣传真理, 在于运用真理的武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 立论的真实, 首先是中心思想或基调要副“实”, 即符合事物本来的面目。“论”不副“实”,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大忌。其次, 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把立足点放在今天, 讲今天的道理, 而不要站在昨天, 也不要站在明天, 讲落后于实际和超前之理。当然, 立足今天, 并不排斥放眼明天, 但主要是讲今天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真理链条上的一环, 决不是说在理论上可以搞实用主义。写新闻评论要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 切忌空泛议论;讲究科学态度, 重视科学分析, 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顺理成章地论述问题。这就要把新闻评论的权威建立在理论正确, 方法正确, 态度正确的基础上, 使人读了、听了信服。

所谓“巧”, 是说选题要“小”, 角度要“新”。“小”, 是指在篇幅有限的短文里把某些复杂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像聚光镜似的聚在一起, 加以论述, 这叫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抓住“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一点来选题, 做到小题目, 大主题;巧题目, 大容量, 给人一种巧不可阶之感, 又有一种巧夺天工之美。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是角度新。事物是多侧面的, 反映着事物本质的不同方面。所以, 写评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论, 选择最能吸引读者和听众的论述角度。

题目选得新, 选得准, 有时还容易做到, 但要选得“巧”就比较难把握。“新”, 主要体现在对某一事物或某些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准”, 则体现在对“上情下意”的正确理解上;而“巧”, 不仅要具备达到“新”、“准”的“条件”, 而且要有“巧夺天工”的技巧。选题巧, 有时靠一个人的智慧是难以实现的, 而更多的时候, 则是靠集体的智慧。因为一个人了解的情况是有限的, 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因此, 选个“巧”题目还要集思广益。2007年10月25日《郑州晚报》登出的杂谈:《“跑”到何时了》, 听说就是在诸葛亮会上选定的题目。这篇杂谈的题目及立论巧就巧在它把社会上常见的“办事找关系、托熟人、挖门子”等不正之风限在一个“跑”字上, 题目小, 内涵大。原文如下:

“跑”到何时了

星期天遇到同学小王, 好久没见面了, 很是亲热。当问她在忙什么时, 她叹口气道:“唉, ‘跑’啊!”我不解地问她跑什么?她说给她大学毕业的妹妹“跑”工作, 如果不跑, 说不定被“塞”到无人理的地方呢!笔者听罢, 感触颇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跑”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频繁起来, 每当遇到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人们总要习惯地问一句:“你‘跑’了没有?”这个“跑”字, 就是找关系、托熟人、挖门子的代名词。要想办成一件事, “不跑”总觉得不放心。之所以有这种现象, 恐怕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们的一些政府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想办成事, 就得通过熟人打通关节。

二是由于长期以来, 我们忽视了廉政、勤政建设, 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一些关键性部门的个别人办事唯亲, “前门”该办的事不给办, 不该办的事, 通过“后门”就能“录取”, 择“关系”而用之。这种事多了, 人们自然对“跑”, 就习以为常。不“跑”在前, 就赶不上趟!

三是由于人们对“跑”的惯性心理, 使—些人对党抓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持淡漠态度, 有些事通过正当渠道可以办成的, 他们也奔走相托, 生怕中途变卦。这样, 无形中就给办事部门造成人为的负担, 其结果是双方受累。

一个人一生需要办多少事啊!如果遇事必“跑”, 跑到何时才算完呢?现在, 党中央下决心惩制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 总有一天, 我们办事不用“跑”也能顺利办成的, 而这一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评论写作 第2篇

&.定义--文学评论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经及文学理论批评)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评论是一种科研,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专业论文,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程。

&.任务--文学评论的任务,一是指引读者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全面领会和把握作品的阶段,二是帮助读者,三是用新材料、新观点充实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发展---文学评论的发展,在我国的简况是这样的。随着作品而产生发展。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重视政治教化作用的儒家文艺理论(代表文章《文心雕龙》,代表作《三国演义),崇尚自然的道家文艺理论(代表文章《诗品》,代表作《西游记》),提倡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观(代表文章《童心说》,代表作品《红楼梦》)。专门文学评论始于钟嵘的《诗品》。文学理论集大成者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特有形式是评点和诗话,如《脂妍斋评点〈红楼梦〉》、《六一诗话》和《随园诗话》等,特点是抓住直觉,亲切形象,缺点是没有深入剖析,有思辩而无实证逻辑,缺乏体系。近代文学评论借鉴西方,加强了科学性系统性,始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和梁启超的文学评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占据主导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和瞿秋白开创于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周扬和胡风等系统建设于四五十年代。先向西欧再向苏联借鉴,搬来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斯基的理论作为文学评论的先导。文学评论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性质被突现。进入八十年代,文学评论空前繁荣,大量介绍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化、民族化二个方面辩证统一地发展。

&.方法--

1.社会-历史方法。这是文学批评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体系。它基点稳固,从文学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它的批评原则是以真实性为第一位的。它的评价尺度是文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它的常见手段:一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如列宁评托尔斯泰;二是传纪批评法,如鲁迅评果戈里。

2.结构主义评论法。特征是把对象符号化、模型化,以便了解本质规律。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排斥社会因素。常见手段:一是二元对立原理,如真、假美猴王,《狂人日记》中的“我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环境和人物等的对立;二是作品结构的意识探索(主要是时空结构);三是结构功能的探究,趋向模式化和抽象化,如《三十一万种戏剧场面》,认为社会生活对作品结构和功能具有选择性。

3.精神分析评论法。吸取心理科学(精神分析法、完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的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心理、人物心理和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可以说以人为对象。认为无意识是支配和决定有意识的动力,文学评论首要任务是捕捉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和作者意识(包括集体无意识)。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受社会道德的压抑,形成精神变态如疯狂、幻想、梦境以渲泄,但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变为社会允许的内容。这种方法存在着生硬联系、泛性主义,仅把人看作是生物人而忽视主观能动性及社会历史内容的局限。

4.比较文学方法。一是影响比较,实证性强。二是平行比较,同一时间而无实际联系的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文学价值和规律的评价和概括。

5.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是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数学方法。如人物形象的性格系统,模糊数学与含蓄等。

&.原则---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提供了基本原则,方法可以兼收并蓄以上几种。原则:一是从客观事实即作家作品出发,二是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主要尺度结合起来,三是把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用无产阶级观点来分析,从作家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考虑,四是判定作品价值,要由整体比较来确定。

对作品进行评论,要知人论世、顾及全篇,要认真反复地阅读,抓住有评论价值的一点进行分析。具体评论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仅提供一种模式,供练习并向报刊投稿,也可用于各种高等教育如电大、自学、高校的考试。

&.评论考试模式---&.开头:

1.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分为二个以上方面。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结尾:

谈谈小说评论的写作 第3篇

答:谢谢你的关注!其实,早在2013年,我就为一部小说集写过评论。

问:您能具体谈谈吗?

答:2012年岁末,朋友晓苏的小说新作《暗恋者》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在第一时间签名赠给我一本。我如获至宝,利用2013年春节走亲访友的间隙,一篇一篇地读完,觉得他这部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小说集“有意思”,“心有戚戚焉”,于是重点研读了其中的10篇,选择了“写作技法”这个“点”,用一周工夫打磨出了一篇长达5400字的评论《〈暗恋者〉中的写作技巧》。该文发表在当年7月号的《语文教学与研究》上。

问:您一出手就写出大篇的小说评论,并且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真不简单!

答:谢谢你夸奖!写小说评论,首先要选到“有意思”的小说文本。我前面提及的晓苏,他是华中师大中文系教授,国家一级作家,被湖北名家刘益善誉为“当代颇有实力的短篇小说大家”,他一直推崇“有意思的作文”。所谓“有意思”,即作品在主题、人物、故事情节、表现技法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有非常独特的地方,能叫人“拿得起、放不下、读得有味、回味无穷”(晓苏语),令人如饮甘饴、如沐春风。这几个看似寻常的“点”,在高明的小说作家手中,便可熠熠生辉、华彩绽放。这其中一、二个有亮色的“点”,即可为多情的读者所捕捉、所获取,咀嚼一番,成为小说评论的突破口。

问:选好文本后,接着是在“读”上下功夫,对吧?

答:是的。比如我为本土作家艾立新、钟新华和80后女作家宋小词写的三个中篇小说评论,读任何一个中篇,都得花一天时间,先通读,再精读,后研读。通读即整合故事梗概,精读即在情节的推进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嬗变,研读即落实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品味小说的环境描写及细节刻画。如艾立新小说《门前是非》。通读一遍后,我即用简明的文字写出小说的故事梗概:秋菊老公因车祸丧身,她还没能走出丧夫之痛,突然面对挺着大肚子的小三;善良的秋菊好心收留了未婚先孕的文燕,不料又遇见文燕的前男友;成全了文燕一家的幸福后,她发现自己有孕在身,苦于身体状况而被迫做了人流手术;投身公益事业的秋菊获取了心灵的慰藉,不幸肾病染身;秋菊在省城治疗期间,文燕、钱老大以及社区、镇里干部看望、陪护,情急之下,文燕悄悄为秋菊捐肾……在精读时,即圈点勾画小说中秋菊与文燕、秋菊与钱老大、秋菊与众乡邻这几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相关描写,细心琢磨,品味妙处;研读,即把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情感碰撞放出的人性之光置于一个有纷繁世象、能引人思索的小镇社会背景下,然后去透视。于是,我的小说评论标题“纷繁世象背后的人性之光”也就呼之欲出了。

问:读小说文本,如果它亮点丰富,是否要一一展示呢?

答:读小说文本,就是与作者“对话”。“对话”的过程,肯定不能面面俱到。“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要善于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选取一、二个亮点加以评论。“评”即评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论”即渗透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元素,使你写的评论有一定深度。

问:您能举例谈一谈么?

答:好的。在此我想谈谈“摇摆”与“延迟”。在为艾立新小说《门前是非》所写的评论中,我用到了外国小说创作中的“摇摆”。“摇摆”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术语。在一篇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终点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抵达胜利的彼岸。所以,“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豫不定的状态。《门前是非》正是如此。行文中有意识地安排了多次“摇摆”。一是小红楼来了个不速之客——文燕的表哥。细心的秋菊从对方“惆怅和垂眷”的眼神里,从文燕端茶时慌乱的举动中,发现了端倪。秋菊于是撮合这对有情人成为眷属。这处“摇摆”既凸显了秋菊的仁慈善良,又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设伏笔。二是秋菊的意外怀孕与被迫做人流。这处“摇摆”,既与前面秋菊与吴良最后一次同房相照应,使情节合情合理,又点染出小镇“闲人”爱搬弄是非的世象,同时她因肾病被迫做人流的情节,将这个时乖命蹇的女人对幸福的憧憬、期盼之火无情地掐灭!三是浙江商人寻求与秋菊生意上的合作,而吃了闭门羹。秋菊并不热衷于做生意,她“不差钱”;她热爱公益事业,不惜一掷千金,乐此不疲!对比之下,这个善良却不愚直的女人该是多么可敬!而浙江商人包养小情人这一情节,也是小镇纷繁世象中的一斑一点。四是秋菊动过再婚的念头,然而几次相亲受挫。这处“摇摆”,既表现了秋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也为故事情节起了舒缓和推动的作用。五是正值秋菊肾移植手术进入倒计时,文燕却突然生病。其实,这处“摇摆”只是一种隐瞒秋菊的障眼法。秋菊不明就里,她挂念文燕的病情,想推迟手术。文燕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设计一个患病的借口,目的是让秋菊在毫不知晓的情况下顺利接受手术。真是煞费苦心啊!“摇摆”之间,这种血浓于水的姐妹亲情,足以撼天动地;它所释放出的人性之光,足以刺破纷繁世象的阴霾,照彻大地。

问:那么,什么叫“延迟”呢?

答:在为钟新华小说《我想有个包》所写的评论《70后的人生追求与生活重负》中,我用到了“延迟”。中国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这种小说线路较为清晰,并且有规律性的频率。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存在主线与复线、或者几条平行的线索,作家依然可以让节奏感一直有条不紊地保持到结尾。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的结构,作者常常有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度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环环相扣,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我想有个包》较好地运用了这一技巧。当金花的“高中同学群”里发布张靖将从美国回来探亲、20年前的同学将组织一次隆重聚会的消息时,金花当晚便拉丈夫逛街,为同学聚会准备服饰。而后面写到的“同学聚会的具体日子还没定,但肯定不会太久”“群里今天发通知了,张靖10号回来,聚会可能在15号左右”,用舒缓的节奏,一次次地牵动女主人公的神经,促使她为同学聚会而紧锣密鼓地准备。当聚会日期越来越近时,群里突然发公告,说因张靖遭遇交通事故受伤而延期聚会。有意的“延迟”,于“水穷山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随着同学聚会日期的迫近,金花得到那款包的心情愈加急切,她当然更期待吴总发工资的日子。可由于自己心绪不宁误将咖啡洒在一个光头顾客的头上,引起纠纷,并引来了后面警察疑似店内有违法行为的搜查,还有吴总被请去配合调查,咖啡馆生意清淡,致使工资推迟发放。这些“延迟”的情节,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推进。及至小说结尾,那个让金花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同学聚会始终没能启开大幕,倒是作者运用了欧·亨利式结尾法——正当金花还在为那个DIY皮包纠结不已时,路星儿带来了钱潇洒“身体不舒服”的消息。眼见他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嘴巴微微嚅动,金花禁不住潸然泪下!读者与金花为之期待的同学聚会的喜闹场景,居然化作了夫妇俩泪眼相对、默默感伤的画面。小说的“延迟”,牵出了意外之笔,却又在情理之中,产生了曲终情在、动人心弦的魅力。

问:哦!那是不是意味着每篇小说评论都要在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前提下,加入某一文学元素呢?

董:肯定不能雷同啊!小说评论也须“异彩纷呈”。比如《洈水》杂志今年第二期上我为宋小词小说《锅底沟的流血事件》所写的评论,结构与写法就与前两篇大相径庭。我拟题为“马德山悲凉人生的严峻拷问”,很显然,行文先要紧扣文本,把握“悲凉”二字来展示马德山这位草根的艰难人生。我用了2000多字的篇幅浓缩了马德山锅底沟摔伤——发誓修路——喋血新路的悲怆遭遇。写这一部分,是为后面引发“严峻的拷问”作铺垫。有了得当的铺垫,后面我顺势发问:1.我们的某些干部对民生问题怎么那样冷漠?2.为什么出生在锅底沟附近的人们贫富悬殊?3.曾经淳朴、实诚的民风都去哪儿了?4.国家林木的被盗伐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一连串的“拷问”,是由马德山历尽千辛万苦修路、而修路人不幸命殒于自己修建的新路这一血淋淋的悲剧结局引发出来的,它是严肃的、严峻的,有振聋发聘之效。这样写,是由小说的题材、主题所决定的。只有这样写,才能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深刻。

问:与您交谈,我对小说评论的写作,有了一点眉目。在今后的阅读生活中,我准备动笔练一练小说评论。

答:边读边悟,把读小说的心得写下来,这是一种深层次阅读,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还请你记住一点:好的小说评论也是“磨”出来的,文章不惮百回改嘛!

新闻评论写作指南 第4篇

新闻评论是在新闻所提供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 讲道理的文章体例, 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强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新闻评论的内容, 主要是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新闻评论可以针对某一件新闻事实、某一种思想倾向、某一个社会问题发言, 这些都应当是当前最值得评论的, 最需要通过评论来发表意见的, 也就是说, 是最具有评论价值的。

二、高度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新闻评论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 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这就是新闻评论的政治性的具体体现。它主要表现在, 总是针对那些有意义的事件、问题, 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进而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值得一提的是, 有些新闻评论并不是直接论述政治事件或问题。比如, 有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体的业务技术问题、学术问题等, 从业务技术的角度去分析, 就不是新闻评论的任务。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 而不能就事论事。

三、广泛的公众性和现实性。新闻评论的内容, 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提出的问题, 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要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包括参加评论的写作。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作者, 使评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更经常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也更能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即使是专业性的新闻媒介, 在宣传上也要尽可能面向更大范围的受众, 以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新闻评论 (包括新闻短评) 呢?新闻评论的写法, 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叙、议、评, 即要有明确的观点, 精当的分析和对所给新闻材料的回应。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 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 对这类现象该怎么做。具体写作时, 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一针见血, 切中要害。一则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 最重要的是它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深层次的东西。在阅读新闻的时候, 不能只关注到新闻的表面, 更应该透过表面看到新闻的背后。只有抓到了新闻的本质, 才有可能准确提炼观点。要单刀直入, 尖锐而不偏激, 评得有力, 点到痛处。

二、要选好角度, 有所侧重。不同的人, 由于社会地位、人生经历等的不同, 对同一件事情会着眼于不同的侧面。因此, 作者在引述某则消息时, 显然要有所侧重。另外, 一则新闻, 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在评论时要用独到的眼光, 深入地思考, 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说, 取材, 要与作者说理的切入点, 密切相关。这就是作者应该选择的评论角度。

三、要以理服人, 鞭辟入里。好的新闻评论, 应做到导向鲜明, 事理清晰, 鞭辟入里, 以理服人, 发人深省。针对新闻事件, 我们要高屋建瓴, 从法、理和情的角度去看待, 然后旗帜鲜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 那样, 新闻评论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 或劝诫人们警醒, 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 言不及义, 无理取闹。所以, 写作新闻评论, 既要如此入木三分, 穷形尽相, 又一定要以理服人。一言以蔽之, 新闻评论无小事。

新闻评论写作技巧 第5篇

文章论点往往放在较醒目的地方,如标题、开头、结尾,用观点统帅材料

构思:从材料出发,材料越多越好,通过对材料的调查研究,形成论点;

表达:从论点出发,根据论点来选择、裁剪、组织材料;

一般步骤

简单叙述现象并提出疑问

各方反应:政府,大众,媒体,学术界,事件起因者,事件受害者

现阶段主流观点、立场和态度

造成影响:大环境(道德,法制,社会,价值观,示范引导作用)

得失(损失,收获,希望,教训,经验)

现象的分析:直接原因分析,深度分析: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潜规则,国民性,制度,潜意识,限制因素,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历程,经验背景)。

分析角度:受害者立场,受惠者立场,不同的群体,情感立场,科学立场,法律角度,道德角度。

下结论:未雨绸缪,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严厉打击,防患于未然,杜绝此类现场,道德扬颂,道德鞭挞,情绪渲染等。

新闻评论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

1、 论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按照引论、正论、结论来组织文章,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点:逻辑上比较完整严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 论式(点睛式结构):在小型言论中使用较多,分为两层意思。前一层是关于基本事情的介绍,后一层是画龙点睛式的评论。常常是叙事多于说理,其论述和结论往往连在一起。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生动、活泼

3、 波澜起伏式:新闻评论文章各层次间波澜起伏、正反结合的形式

优点:比较吸引读者,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常常是有疑问、迂回、变化

4、 递进式:主要使用在文章论证部分,按事物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性强

5、 并列式(平面展开):用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互相紧密相连的论据(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3种并列方式: 并列事实;并列分析;逐项反驳

优点:能扩宽论述的广度,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条理清楚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一) 开头:往往为下文定下基调,非常重要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踏破楚天浓雾,纵横江汉千里”

1、类型: 摆论点; 摆材料; 介绍写作缘由

2、要点:(1)开门见山 (2)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3)简洁

(二)结尾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类型: 挽结收口,综合全文 点明结论,表明态度 深化主题,引人思考 鼓舞激励,发出号召

2、要点紧扣主题,不要画蛇添足,简短有力 不落俗套

论据的使用

a、事实论据:丰富的事实,数据化论据,史实作为论据

b、理论论据:名人观点,法律法规

1、 事实论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事例,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以及一些统计数字等。是写评论的主要论据,经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为此意

2、 意见论据(理论论据) 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大家公认的观点作为论据来证明尚待证实的新论点。

最常见的意见论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方针政策,权威语录,常识,格言等

突出重点:写评论要抓住主要矛盾

防止片面:现在有很多评论一边倒

立与破相统一

立:从正面确立自己观点

大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第6篇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文学评论课程对于中文系大学生的意义。因为在当前的学术界以及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评论写作很不被重视。学术界看重的,是文学史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很多学术期刊刊发论文,明确表示只欢迎宏观的、理论性强的选题,不欢迎微观的、作家作品评论文章。在硕士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中,也有不少指导教师不支持学生撰写作家作品评论,认为文学评论缺乏深度,只有宏大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问题研究才具有学术含量。大学课程也同样如此。在许多大学,本科阶段的文学评论课程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写作课中,课时很少,位置也很边缘,研究生阶段则大都不开设这门课程。这种看法当然有它产生的前提和原因,但却绝对是片面而偏颇的,对于中文系大学生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都有不良的影响。

第一,作家作品是文学的基本内容,缺少了作家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空虚之物,丧失了所有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进行挖掘,展示其审美价值,揭示其问题和缺陷,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强化。虽然它比较偏重感性,理性色彩较弱些,但这正符合文学最基本的感性特征,是文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完全丧失了文学性的研究,也就很难称得上是文学活动。典型如当前盛行的一些文化批评,完全不关注文学的审美意义,只是将文学当做文化材料来看待,其研究结论也归入文化,不涉及审美方面。这种研究虽然有其价值,但它其实不应该归入文学研究中。文学研究不能够完全离开审美,也不应该脱离作家作品这个根本。所以,在文学研究中忽视文学评论,是一种严重的偏见,很不合理。

从中文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评论写作也很重要,因为文学史由具体的作家作品构成,阅读作品、分析作品,是学好文学史的重要前提,也是让学生们热爱文学、充分感受文学魅力的重要过程。只有真正体会了文学的美,掌握了挖掘和展现文学美的技能,学生才可能体会到文学的独特审美效果,热爱文学,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学史课程。所以,文学评论课程是文学史学习非常必要的辅助和准备。

第二,从中文系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文学评论最具有锻炼意义。对于中文系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分析概括理解的能力。即面对一部作品或者一份数据与材料,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类、剖析,做出恰当的概括和理解,化繁为简,条理清晰,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二是表达的能力。在对问题或材料有了思考和认识之后,还需要以书面和口语两种方式表达出来。口语与书面表达略有差异,但是共同点是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文从字顺。这两种能力掌握了,也就具备了中文系学生的基本技能,大学毕业后就能够轻松地胜任普通的文字、公文工作——也就是一般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要培养这两种能力,一种方式是多读书,在阅读中形成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另一种方式就是多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文学评论写作正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它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更注意培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写好了文学评论,就自然锻炼、提高了分析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三,从学风来说,针对具体作品的文学评论能够培养切实的学术风气。当前学术界风气比较浮躁,很多做文学研究的根本不读文学作品,或者是本末倒置,以理论为先导,以作品为附庸。流风所披,一些学生也根本不读作品,只是玩弄概念。其结果是,不少研究文学的人缺乏最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也缺乏严谨实在的学风。加强文学评论的训练是对这种粗疏学风的针砭。因为要写好文学评论,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作品,必须大量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相关材料,也就是说必须以切实的阅读为前提。所以,重视文学评论写作,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大量而广泛地阅读作品,从最基本、切实的作品出发来分析文学和认识文学,养成踏实的学习风气。

文学评论写作之一:理解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作品,所以,文学评论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准确理解、把握作品的意思。我这里用“准确”一词,而不是“正确”,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很可能是丰富的,它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甚至很难用正确与否来进行衡量。甚至即使是准确,内涵也不是单一的,阅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对作品做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作品理解具有一定的张力和灵活性,它的基本意思就是不偏离作品的主旨,不曲解和误解作品的意图。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作品的主旨还是存在而且基本明确的。

认真细致的阅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前提。这当中,细节非常重要,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不是直接说明,而是蕴含在客观的细节当中,忽略了这些细节就有可能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所以,阅读一定要细致,特别是初学者,一定要克服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认真地把握细节,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思。比如我们读老舍的《断魂枪》,如果不注意其中的“东方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等句子,就很难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甚至造成误读。再如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作品的风格客观写实,价值评判都隐含在细节当中,不认真体会这些细节,就难以把握作品对主人公的感情基调,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主旨。

此外,阅读中还需要掌握一些文体知识。因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几大文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比如读小说,首先要认识它的文体特点是虚构,不能够将作家与作品内容直接挂钩,将叙述者等同于作家本人;其次要了解一些叙述学知识,知道叙述视点、叙述者等等概念知识,如此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读诗歌,需要了解意境、思绪等概念,需要了解抒情、叙事和哲理等分类,等等。至于戏剧艺术,更要对其艺术特征有专门的了解。比如我们读鲁迅的《祝福》等作品,就绝对不能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鲁迅,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鲁迅对新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反思。再如鲁迅的《伤逝》,我们经常将作品中的言论当做鲁迅的话语思想来理解(比如作品中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等)。其实这是错误的。《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借用的是涓生的日记体例,表达的是涓生的话语,将它套在作者鲁迅的身上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哪怕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有相通处。

文学阅读还需要了解作品内外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它包括作品之外的背景,如作者的有关情况,其生平经历,主要创作和思想等,特别是与作品创作有关的一些生活和思想背景;再如作品创作的时代情况,即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是自由的、宽松背景下,还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制约,他是借作品隐喻,还是有特别的所指,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严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基本理解,典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人们对它的解读差异很大,就与它的创作背景认识有差异有关。再如鲁迅的《秋夜》,寓意和内涵也有很大争议,也都联系着作者创作时的环境和背景。作品内在背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情况,包括历史、宗教、风俗等。比如我们读张承志的《黑骏马》,就需要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生命观,才能充分理解索米亚和额吉在对待索米亚被强暴后怀孕问题上的选择,也才能理解她们与白音宝力格之间产生巨大分歧的背后原因。同样,我们只有了解到安徽地方民俗中七月半放红灯习俗,才能准确理解台静农的小说《红灯》中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

这中间,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知人论世,也就是努力回到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因为文学作品会反映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他们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真正进入文学作品的语境中,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二是了解之同情。这一点与上一点密切关联。正因为我们深入到作品背景中,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处境,不以今天立场和态度来评价他人,而是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环境和选择的理由。如《边城》中的翠翠对待爱情的态度,如果以今天标准看,肯定是太被动了,她的爱情悲剧与她这种态度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谴责她,因为在她生活的时代,在她的环境中,她的表现完全正常而合理,或者说也有很多无奈。不能以超越其时代和环境的标准来要求他人,否则就违背了历史性的原则。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品。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文学阅读中最需要了解的:其一,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作品的主旨。就是作品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意图?这是作品最根本的目的,也是其意义之所在。理解作品,这是核心和重点;其二,作品的价值观和感情取向。作品的爱与憎,张扬与贬斥,这也是作品的重要方面,它为主旨服务。或者说它是理解作品主旨的重要辅助;其三,作品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这方面既是独立的,也与主旨有关。作品的艺术价值可以独立衡量,但肯定与作品主题有密切关联,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结合看待。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理解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建立在对所评论的作品细致阅读的基础上,而是需要有广泛的阅读为背景。因为大量的文学阅读能够让我们产生比较意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指的就是这意思。所以,很多人寄希望于迅速提高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这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没有深远的文学背景,很难具有很好的理解和鉴别能力。

从更高的要求上说,要提高文学理解能力,还不能只读文学作品,更不能局限于只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或者说,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需要大量阅读这一范围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西方文学经典,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存时间毕竟短促,也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高度。比较起中西文学经典,在宽度和高度上都有所不足。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能够给我们非常好的阅读铺垫,让我们心中具有一个对照物——虽然不能简单对应,轻率臧否,但对于我们认识作品的独创性、深远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积累文学外的知识,特别是历史和哲学。俗话说:“文史不分家”,确实,文学与历史关联密切——下面我们要谈到分析作品要回到历史语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学与哲学也不可分割,因为文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思想方面,许多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也是人类思想精华的一部分。所以,文学不可离开哲学,文学阅读也需要适度关联哲学,至少是了解一些哲学史,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哲学思想,对我们阅读文学、认识文学是很有裨益的。

文学评论写作之二:分析

阅读过作品,读懂了,理解了,形成了独立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就需要独立思考,敢于下判断,初步形成对作品的基本价值判断,比如作品好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然后在此基础上,就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观点的形成是文学评论写作一个重要的阶段,或者说是重要基石。因为观点是统率整篇评论文章的核心,文章所有的论述论证都要围绕它来进行。

观点不是对作品面面俱到的全面评述,而往往是是选择一个具体的角度,从一个独特的视点来看待、认识作品。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往往不止一面,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内涵往往很丰富,就是如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的可解读性很多。写一篇评论,不要求什么都谈到,而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或者是你认为是作品最突出的方面,来作为评论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

评论观点的形成,有两个前提,其一是关注作品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区别或超越于同类作品的地方。将这种独特性挖掘出来,也包括将其突出缺陷揭示出来,是评论文章的重要任务。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化和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评论作品,不能用一个僵化的模式,而是要灵活。因为作品的独特性是相对而言的,特别优秀的作品可以放在整个中外文学史角度看,相对弱一些的,可以放在中国新文学历史,或者一个时期的文学背景来看待,再弱一些的,可以放在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或者更小范围来看待。不同的独特性决定作品的价值,我们的评论也应该为其设置相应的背景;其二是关注作品的典型性意义。也有的作品,也许本身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它也许在作家创作历史中具有阶段性意义,也许在它的时代中代表着某种倾向性的东西,从中能够看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表现出某些崭新的、值得推崇和关注的特点,都值得特别关注。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作为曾经的先锋主将的作品,它的故事本身、叙述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可以折射处他作为转型先锋作家的代表性特征,甚至折射出当前小说的某些新趋向,因此值得特别关注。

观点形成的前提是对作品的细致阅读、认真分析和概括,除此之外,还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不一定体现在外在层面,而可能是隐形的、潜在的,也就是说要将作品放在大的文学史背景上来看待其价值或缺陷,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文学评论的观点要切合作品,但不一定要四平八稳,而是可以有片面的深刻。甚至可以超越研究对象,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深入思考。如现代著名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往往比很多批评对象还要深刻。

观点是对作品某一方面的整体认识,或者说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成立需要多方面的论证。其一是分论点的支撑,也就是说,中心论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往往有多个分论点的支持。举个例子说,我们提出一个中心论点说“某部作品有深入的人性关注”,那么,它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这些具体的方面,如“一、对人性有多层面的揭示”、“二、探索人性的边界”、“三、思索人性中的善恶问题”,就是支撑中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对分论点起统率左右,各个分论点从自己的层面来证明、支持中心论点;其二是事实论据的支撑,也就是各种材料证据。事实论据的主体部分来自作品。前面说的细读就是重要来源。叙事作品的故事、人物,抒情作品的意象、情感,等等都是有力的论据。它们帮助观点的成立;其三是理论论据。就是借鉴吸收相关理论——与评论论题相关联的理论,通过理论介入拓展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全面细致地展开和论证观点。理论来自于概括、升华,确实能够启迪我们的思路,开拓我们的视野。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根据自己论证角度的需要参考一些理论,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好文学评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只有这样,他才能形成对文学独立的、深刻的认识,才能具有理论高度。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文学评论的基础和中心是文学作品,理论只是辅助,既要注意理论为己所用,不是被理论牵着鼻子走,也要注意不要把评论文章写成理论文章,以理论作为统率。

此外,还有其他的辅助论证。也就是在作品外、但又与作品密切关联的材料,比如作者的自我陈述(“创作谈”、访谈之类),作者的生平传记资料,以及作者的其他文体创作(特别是以真实为前提的散文随笔等),还有作者的其他相关创作等,都可能对观点构成某种补充或辅助证明,在论述中可以适当采用。当然需要注意,在论证中最有说服力的始终是作品本身。包括作者自己的言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有限性,不能作为定论。因为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不再属于作者的私有物,而是独立了,它的意义阐释是公共的、多元的,作者也只是普通一员而已,没有特别的权威性——很多人以作者自述为权威,认为不能违背作者自述来评价作品,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论证是评论写作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在反复的论证中,观点才可能得到有效的验证,能够被证明真实可靠。所以,论证往往需要反复的自我辩驳,正反多方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对最初形成的评论观点进行调整、补充,甚至予以完全否定、另起炉灶,都是可能的事情。论证能够帮助观点进一步明确,思路更清晰,经过这一过程,论文的基本思路就已经完成了。

论证过程中,很可能会接触到已有的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或研究成果。适当地参阅他人的成果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开启我们的思路,让我们进行比照。但是这当中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不要囿限于其他人的观点当中,迷失自己。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很多初学者在读过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文章后,就完全找不到自己的观点了,或者完全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保持自己对阅读的最初感受,并有所坚持,在与其他评论文章的对照和比较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才是合适的方式。所以,写评论文章,在阅读他人成果之前,自己一定要已经有了较深入阅读,并形成了初步观点,这样才不容易迷失。另外,阅读他人相关成果不要过多,适当选择优秀的、与自己角度相近的就可以了。

文学评论写作之三:写作

写作是文学评论的最后一阶段,但并非不重要。所有的观点、论证要落实为文章,要构成完整的论文,就需要文字写作。在写作中,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其一,是一定要始终把握中心论点,以中心来统率全文。

这里,需要特别比较一下文学评论文章与两种相关写作体裁的差别。一是与读后感。很多人初写文学评论都容易写成读后感,因为大家在中学时期写得多,熟悉了。其实二者之间差别很明显。读后感的重点在“感”,阅读材料只是引子。但是评论完全不一样,它要始终要紧扣作品,以作品为中心。即使偶尔将思绪荡开去,也要很快收回来,不能脱离作品评论的中心。二是与作品鉴赏。作品鉴赏与文学评论有相似处,但差异是作品鉴赏可以写得比较散,可以全面地阐释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中心。但是评论不一样,评论必须要集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也就是你的基本观点和角度展开,你选择的材料,必须是为中心服务的。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材料,也应该舍弃。打个比喻,鉴赏可以是零散的珍珠,但是评论文章必须把这些珍珠串起来,有一根绳子,一个主线。不能用这根绳子串起来,或者不适合穿进绳子的,就不要硬拉进来。

但这并非说评论文章只能局限在被评论的作品之内,跟在作品背后亦步亦趋。在一定总体上,评论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为主导,虽然它是针对作品的,但更是评论者思想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在具体写作中,当然不适合完全脱离作品自说自话,但在适当情况下,作者也可以延宕开去,对某些问题展开自己的理性认识和问题思考。只是最后还是应该收回来,不脱离文章的整体,不远离被评论的对象。

在写作中,中心论点往往在文章标题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文章的正标题。一般来说,文章标题应该明确、清晰、醒目,将中心论点简洁地表述出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评论观点、价值立场。很多有经验的学者看一篇评论文章的优劣,只要看标题就够了。因为好的标题应该能够见出评论的观点,通过标题,就能够知道文章有无新意和深度。所以,评论的观点需要深入思考,文章的标题也需要仔细斟酌,最好能够夺人耳目,给人新颖之感,当然,简明清晰是更重要的基础要求。

其二,是灵活而有序地安排结构。

灵活的意思是不生硬,不是拿一个模式套,而要根据你的分析对象、内容而做相应的处理;有序则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清楚有序地把思想表达出来。有序的要求之一是条理和逻辑。文学评论的观点必须清晰,就是你对作品评价的基本看法一定要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糊不清。观点的论述(即论证过程)也是一样,各部分之间一定要条理清晰,相互之间构成有机而严密的逻辑关系,让读者没有障碍地理解你的意思和思路,同时也感受到逻辑的严密性。

具体说,文学评论文章可以采用隐含的三段论结构,也就是说,它大致可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几个部分——具体写作中可以灵活地处理,特别是结论,更适合放置在文章开头,醒目地将自己观点摆出来。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之间也可以采用平行结构——换言之,文章的各部分在逻辑上不适合平行展开,就是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平面,而是以不断推进的方式,采用层次性的、递进式结构。比如说,一般论文都可能包括这样几方面的意思——按照西方学者的说话就是三个“W”:What,Why,Ho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当然,具体写作不一定这么死板,不一定每个“W”的内容都要有,更不是整齐划一,那样就太呆板了。但是确实,一般评论文章基本上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在不同层面上推进,不断深入。

第三是语言表达上严谨与活泼相统一。严谨和逻辑性是研究性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对于文学评论写作也不例外。但是相对而言,文学评论的语言可以灵活一些,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性,它不完全要求像学术论文的语言一样,不能有任何弹性,而是能够体现出思想的火花和文学灵性。特别是诗歌评论,更要有诗性的感悟融入其中。从根本上说,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是文学生产的一部分。

这一点,对于进入毕业论文学习阶段的学生或研究生同学需要特别提醒。因为文学评论文章的语言与学术论文的语言有一定差异,要做出适当的区分,根据情况进行转换。学术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的语言,更强调规范性、严密性,如果有太多的文学性和形象色彩是不合适的。同样,文学评论也不要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过于干巴巴,没有一点文采,也会影响其效果。所以,在写作中需要了解好一般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文章语言上的差异,掌握好分寸,在不同写作中灵活应用。

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应遵循的原则 第7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原则

广播的特点是声音传播, 具有迅速及时, 感染力强、真实感强的优势[1]。但也是其劣势, 声音传播的劣势就是声音的易逝性和收听的随意性[1,2]。广播声音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 而听众靠听觉接收信息, 理性色彩较强的评论性稿件听起来就很吃力, 一旦听众的思维过程落后于信息传递过程, 听众的感觉思维记忆就难免陷入混乱, 结果是前一句话还没反应过来, 后一句话又没跟上思维, 下文就越听越不明白。收听的随意性是指, 听众对于广播新闻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会因为收听时间的切入点的不确定性而无法掌控和把握。因此, 如果对广播声音传播特点不能扬长避短, 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听效果[2,3]。

那么, 怎样增强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可听性呢?根据笔者多年的采写经验,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选题的贴近性、选材的真实性、说理的可信性和语言的通俗性等四个特性。

1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特性

1.1 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听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度报道的评论性新闻节目。在这类节目选题上, 既强调新闻性, 更强调贴近性。

所谓贴近性, 就是选取的题材要反映民声民意, 要能反映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和问题, 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医疗保险、学校收费、住房改革、下岗就业等问题。以及对社会不良现象和风气的批评, 这些对百姓衣食住行切身利益相关, 现实意义都很强。

如:原恩施市人民广播电台九八年九月份播发的新闻评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中写到:“开学之初, 同样的学校收费却高低悬殊, 同样的学校有的仅因学校的硬件条件、区位优势及当年的考试成绩好一点, 就在学生入学收费上加大码子。”

记者迅速瞄准这种学校收费不一现象, 及时写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的新闻评论。选题贴近学生、贴近家长、贴近社会, 是学生、家长、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节目播出后, 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同时, 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制定相应措施, 纠正了学校收费不一的现象, 又帮助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一选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篇新闻评论价值的大小, 反响如何, 是否具有可听性, 不只是在文字的好坏, 用曲的巧拙, 更重要的是要看你那篇评论性稿件是否评了群众关心的事, 评了群众议论的理, 是否为老百姓说了话。如果能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去报道、评述事物, 就会受到听众欢迎。因此, 要提高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可听性, 选题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这样才能拉近与听从的距离, 使理性色彩较强的节目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声音里, 而是切切实实走进百姓的心里。

1.2 选材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 广播新闻评论的选材也要遵循新闻选材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现实, 这是吸引听众、赢得听众的关键。我们许多新闻稿件之所以受到听众喜爱, 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如新闻评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 记者在这篇新闻评论中就对几所具体学校的收费进行了对比, 并点出了校名, 节目播出当天, 就有几十个电话打到编辑部。群众反映说, 他们之所以高兴地把电话打进来, 是因为这篇新闻评论动了真格, 替百姓讲了真话, 反映了真实情况。因此这篇新闻评论深受人们喜爱, 其作者也得到人们赞扬。

1.3 说理的可信性

一篇评论的力量在于能够和善于讲出令人折服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的阐述只靠讲大道理、硬性灌输不行。要令人相信, 必须对问题进行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分析, 这样引出的道理才能适合人们感知习惯, 也才能符合广播传播的收听规律。而讲大道理、硬性灌输, 不仅使人难以接受, 严重时还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感。

比如, 我们平时在采写新闻评论稿件就有这样的感受, 分析一下问题, 说明一种观点, 你越使用一些政治术语、理论色彩强的大话、空话, 反复强调, 人们越不买你的帐。相反, 如果你采用以事论理, 循序渐进, 深入浅出, 娓娓道来的说理方式议论说理, 听众不仅乐于接受, 而且会积极参与。

1.4 语言的通俗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属思辩性较强的节目, 加之语言抽象, 收听起来就不如形象性很强的通讯和专题节目那样容易入耳。因此,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 要尽量将抽象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将概括性语言具体化;并尽量采用对比手法;多用动词和数量词, 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生动性,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2 结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可听性。记者就必须做到“四性”, 即选题的贴近性、选材的真实性、说理的可信性和语言的通俗性, 当“四性”得到充分体现时, 新闻评论就会心系听众、切实满足听众需求, 真正传递信息、表达民意, 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才就会真正受到听众欢迎。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变化中的广播与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广播, 2008 (5) .

[2]尹鸿.广播应更好地成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J].中国广播, 2008 (4) .

追求新闻评论写作的新、巧、雅 第8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写作规范,特性

2010年和2011年的2月, 由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高连仲、《时代商报》总编辑薛百成、《辽沈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徐晓民、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于冰和笔者等组成的评委会对《半岛晨报》2009和2010年度新闻奖的候选作品进行评选。年度评论奖的最终获奖名单是:一等奖《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 (2009年度) 和《好人郭明义:靠近你, 温暖我》 (2010年度) 。本文结合两次年度新闻评论奖的获奖情况, 谈谈如何实现优秀新闻评论的写作。

明确对新闻评论特性与写作规范的理解。新闻评论具有自己的特性, 其中, 突出的是“三性”——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新闻性要求新闻评论突出现实的针对性, 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 做出最直接有力的回应, 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 反应速度快, 发表的时机恰当;政治性要求作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 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群众性则要求面向广大受众, 选题上关心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替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吸引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新闻评论相对于事实报道的优势在于:更为深刻, 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 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更为明确, 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 直抒胸臆, 态度明朗;更为独特, 追求个性化, 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 有个人特点, 不求同, 但求异, 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概括性强, 作为一种意见信息, 评论以讲道理为主, 观点比较抽象, 具有宏观性。

新闻评论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自己的一套写作规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曾作过系统总结。概括起来, 有以下一些规范与要求, 即“新、快、实、短、深、雅、情、曲、巧、题”。“新”即读者看评论主要看所论的观点是不是有新意, “意在笔先”, 着力捕捉新意是每个写手必下的工夫。如果是别人已谈过, 或者即便同一题目换了个角度再说, 仍了无新意, 读者还是不愿意看, 言别人之未言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要义。“快”即新闻评论要讲时效性, 为新闻事实而配发的评论如果不快, 就会失去它的应有效用。“实”即评论离不开事实, 无论是“就事论理”, 还是“以理论事”, 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托展开论述。所采用的事实一定要经得起检验推敲, 要实实在在, 不能搞“假空”。“短”即新闻评论作为报刊文体, 一般都是“千字文”, 短, 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不同于理论文章。只要把事讲清、把理说透, 足矣!“深”即评论的力量在于以理服人, 一定要将道理讲透、讲深, 要仔细地分析“为什么”、“怎么办”, 给人一点启迪。“雅”即新闻评论也要强调文采。读者读文, 固然要看其中的观点、道理, 但议论风生、文采斐然的评论, 更为人们所喜欢。“情”即“笔尖常带感情”, 情感充沛、爱憎分明是写好评论的一个基本点。讲道理当然要理直气壮, 但也需娓娓道来, 动之以情。评论靠逻辑的力量感染人, 但写得有情有味更能增加它的感染力。“曲”即“文似看山不喜平”, 好评论从不平铺直叙。千字文的评论, 五六个自然段, 做到“曲”不易。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设点问句, 起点波澜……以求“曲径通幽”之效。“巧”即评论角度巧、切入巧、行文巧、布局巧等。“巧”, 才能收“既出其不意, 又在情理之中”之妙。“巧”如同“曲”一样, 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但要写出叫得响的评论, 必须朝着这个标准努力。“题”即题目, 看报看题, 已是时下的一个趋势。标题不吸引人, 文章就没人看, 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写评论要花很大心思琢磨一下标题。评论标题不像消息、通讯的标题那样繁杂, 基本是一行题;简洁、鲜明、准确、有文采, 吸引人, 是其基本要求。以上十个方面, 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规范, 掌握了这些, 才能将评论文章写合格、写好。

获奖作品的得奖理由:新、巧与雅。结合上述理解与规范, 本文重点谈论其中的三个方面:新、巧、雅。《半岛晨报》2009年度新闻评论奖一等奖的作品———《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这篇评论依据的事实是:2009年7月15日, 在大连市委召开的某个会上, 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夏德仁对汇报工作的15位“一把手”提出了“每人限时10分钟”的要求, 要求发言者提纲挈领, 言必有中。基于这一事实, 经报社领导授意, 作者以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提倡“开短会”为由头, 写出了倡导讲实效、捞干货的扎实会风的新闻评论。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新”。通常的会议新闻评论, 从哪个角度切入更有新意, 不落俗套, 是个难题;如何使文章“滴水见太阳”, 分寸得当, 言辞得体, 更不简单。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这两个难题, 着力创新评论的角度与言辞, 通过手中的笔搭起了政府与人民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 坚定信心, 保增长的关键时刻, 及时的新闻评论起到了宣传、组织和鼓动的巨大作用。较之以往的会议评论, 此篇评论更及时、更靠近一线、更生动感人、更平民化。在题目的拟定上, 作者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将短会实质与宣传要义一语中的, 文章力求短而精、深而透。文章7月26日见报后, 于7月31日被《大连日报》1版转载, 几经修改, 于12月14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随后, 12月16日被《辽宁日报》2版“振兴论坛”转载。细细数来, 这篇不过1500字的短评, 获得了最优、最大的社会效应。

《最牛的维修工牛的是信用》获得《半岛晨报》2009年度评论奖二等奖。这则新闻评论依据的事实是《半岛晨报》的一则社会新闻, 描述了一个破产企业的维修工坚持了十几年的维修任务。中国的牛人很多, 自从重庆的“最牛钉子户”引起广泛关注后, 民间的牛人评比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些牛人反映的大多是一些蓄积已久的矛盾冲突。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巧”。作者写作的角度巧。选择小角度, 从一件小事入手, 主题集中, 通常会起到由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效果。这篇评论正是从这样一件小事入手, 试图揭示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信用”问题。同时也昭示了一些小人物的价值观, 他们的信念同样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力量。在评论的行文、布局上, 作者也体现出巧的特征。作者开篇采用了传统的评书模式“引”, 将读者带入到悬念、跌宕的情节中, 引人入胜;然后, 作者开始议论, “议”是从这件事提出作者的看法;接着, 作者开始联想, 刘国珍完全有资格竞争“史上最牛维修工”;最后是“结”, 作者水到渠成, 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牛”是一种态度, 一种境界。最“牛”维修工, 其实就“牛”在了信用上。当下, 不少企业还不知信用为何物, 也许什么时候明白了信用的真谛, 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牛牌子!这篇评论采用的是“引、议、联、结”的结构, 层次分明,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说理明确。

《我是传奇》和《让子弹飞》分获2009、2010年度评论奖三等奖。作者在第一时间为纪念迈克尔·杰克逊特刊和娱乐周刊创作了这两篇新闻评论。这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雅”。评论追求感情色彩与文学色彩的高度统一, 追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动人的效果。《我是传奇》中, 作者以感伤而优美的文字怀念这位世界乐坛的传奇人物, 言论中不仅提到其生平, 更提到其宿命, 为这位天才之死作出了客观公正同时不乏感喟的悼念;《让子弹飞》中, 作者感性与理性兼顾, 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和态度, 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 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新闻评论必须树立创新理念, 只有写出鲜明、生动、有力、可读、可信、可用的评论, 才能立足时代, 把握大局, 贴近受众, 析事明理, 阐明观点, 引导舆论, 以凸显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国昌:《弄文余墨——评论写作“十字诀”》, 人民网——强国博客, 2009-07-19。

[2].秦殿杰:《新闻评论写作的技巧》, 《新闻三昧》, 2009 (9) 。

[3].黄芝晓:《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新闻与写作》, 2009 (2) 。

[4].陈昊:《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 《记者摇篮》, 2009 (5) 。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与应用分析 第9篇

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是方方面面的, 评论影响已突破了媒体传播新闻、宣传业务的局限, 在思想行为、精神文化等表象特征上, 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基于此, 本文将结合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深度解析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与应用问题。

二、透过新闻性内容丰富评论观点

从某一程度上讲, 电视新闻评论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人民群众的“耳目”,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 人们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 但电视依旧是普通大众最关注的社会信息平台。创作电视新闻评论过程中, 电视影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评论元素, 除外还要添加不同社会层级人的不同观点, 阐明新闻事件诱发的社会影响, 只有这样, 评论内容才会更具观点性、说明性价值。《今日说法》节目中, 因大众揭发、检举而爆发的社会型案件不胜枚举。例如, 武汉烟酒造假黑作坊、福建传销团伙、食品生产加工链的卫生安全等等, 这些原本在社会既定规范环境中进行的项目工作, 因为它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 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电视新闻评论在写作中, 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 以大众利益为主, 找出社会事件、新闻信息的关键点。通过电视新闻评论不但能知晓哪些食品、行为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还能凭借一己之力, 监督与观察社会形态中存在的问题。电视新闻评论的价值体现在它连通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 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交互、交叉监督与管理的环境中, 电视新闻评论不但能表露群众的“心声”与关注的“焦点”, 还能让社会制度正常化、规范化、系统化。

三、突出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性及文化内涵

新闻信息的描述特征明显, 而新闻评论的思想、文化、精神信息丰富, 在21世纪, 正处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阶段的我国, 十分需要利用电视新闻评论, 将最初的新闻资讯转变为集“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于一身的智慧型“教师”。因此, 为了博得更多大众人民的关注度, 电视新闻评论必须要做的有特点、有分类。以《今日关注》《新闻1+1》等节目为例, 它们选取社会事件、问题的角度、基础较浅, 一般都贴近于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写作方面, 《今日关注》注重的是社会事件、问题的调研及发展现状, 挖掘社会事件背后引申的文化思想变化, 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 如污染垃圾、供暖服务、居民用水、退休职工再就业等。而《新闻1+1》更多的是以新闻词条为展示内容, 透过一个个简短、丰富、鲜活的新闻资讯, 解读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表现, 估计、预测未来发展情况, 这些看似“纸上谈兵”的言论, 并不是完全没有实践影响力, 而是会从每天、每条电视新闻评论中, 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影响群众看待日常生活垃圾、用水, 生活品质的基础问题, 进而起到规范社会道德、思想、文化等价值取向标准的作用。又如, 2014年发生的MH370马航失联事件、乌克兰问题, 其虽发生于国外, 但国内也应依靠电视新闻评论, 表明我国的立场和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电视媒体对评论模式、内容、思想意识进行多方改革。一方面, 它属于全世界舆论, 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评论角度, 写作内容不能偏激, 且要充满正能量;另一方面, 央视、地方台等电视媒体平台实况转播、评论事件, 在舆论表态上要呈现多元化, 但不能出现“分歧”, 只有这样, 这类国际新闻方才不能出现不好的负面作用及影响。总而言之, 以中国视角, 看待国际事件对中国社会现有的制度形态有哪些影响, 并举例说明, 或是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 以国家思维, 解剖事件的本质内涵, 发表相对客观、科学的言论, 也可针对既定观念和思想, 提出疑问或质疑。可大大增加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专业性, 拓宽应用广度, 其效果作用也会更加显著。

四、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影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成立之初, 便设立了社会监督、反馈等信息功能, 它不但履行了新闻媒体对社会共同规则的监督权利, 还承担了为广大群众谋福利、解决民生问题的义务。虽说电视新闻评论的结果观点影响有限, 但它却可以刺激、鞭策国家政府的相关行政机构, 为全民监督权力伸张正义, 发挥巨大的舆论影响。例如, 2009年、2013年《焦点访谈》分别推出了“反腐”专栏节目, 节目通过新闻评论员、记者的视角, 深入各大重点反腐案件, 聚焦社会反腐败领域的灰色地带——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和引发腐败的官员、企业, 以及个人。电视新闻评论揭示了经济社会为谋得共同利益, 人们通过权钱交易, 在违背社会自然经济竞争的情况下, 采取的各式各样的犯罪行为, 发挥了舆论影响的监督、制约作用。

五、结论

因为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在监管的条件与环境下, 表明社会对于不法行为的批判、处置观点, 所以在电视新闻评论写作与应用过程中,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依靠自身能力与素质, 发挥特殊的舆论影响。当前, 我国在科学技术等领域不断有新的重大突破, 新闻事件众多而且影响广泛, 电视新闻的写作方法与应用路径会越来越广泛, 电视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 更应该充分利用节目自身的优势, 为广大电视观众答疑解惑, 满足人们对新闻事件及其背景的知晓欲。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服务于大众社会, 它致力于挖掘社会事件本质意义, 通过评论社会事件发挥舆论影响, 其在新媒体机制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环境不断变化的社会中, 电视新闻评论已然成为一种“权威的声音”, 在强调、明确、指导着国家、社会、人民最本质、最宏观的思想与行为, 它既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又能发扬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主义信条。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写作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肖鲁怀.电视新闻评论用好新媒体时代的酵母力量——以《新闻启示录》栏目为例[J].东南传播, 2015, 22 (104) :104-108.

[2]张元勋, 章士钊.逻辑推理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22) :109-112.

[3]李玉莲.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评论的变革与创新[J].新闻资讯, 2013, 12 (34) :10-12.

浅谈《之江新语》对评论写作的启示 第10篇

一、评论写作者要自觉“走”评论

评论固然要形诸笔墨, 但评论不能从文字到文字, 特别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评论, 更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 夸夸其谈。现在, 不少评论写作者热衷于“纸上得来”, 有时读来终觉“隔”了一层。《之江新语》来自实践, 选题都是当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观点见解也有很多来自实践。这启示我们, 优秀评论和其他新闻作品一样, 也是“走”出来的。在《之江新语》中, 突出表现为重视调查研究。

《之江新语》第一篇的选题就是调查研究, 这和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无关系。2002年, 到浙江工作后的前两个多月, 他在外调研的时间占工作时间的50%。此后, 他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研, 只用了一年多时间, 就跑遍了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 (市、区) 。《之江新语》“干货”多, 内容上“挤不出水分”, 就得益于“迈开步子, 走出院子, 去车间码头, 到田间地头, 进行实地调研”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

在调查研究上, 习近平继承了我党的优良传统, 要求调研工作“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同时, 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明显增多, 领导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习近平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作用 (《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 进一步深化发展了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评论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

作者在写作时, 总有其预定的读者, 也就是作品写给谁看。很多媒体开设评论版面, 评论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可是很多作者缺少明确的读者意识, 甚至囿于自说自话, 导致评论角度凌乱, 思路不清, 大大削弱了评论的说服力。《之江新语》的读者意识清晰自觉, 主要定位于领导干部。有了明确的读者定位, 评论才能有坚实的交流基础。

选题都是领导干部关注的。例如, 如何看待政绩, 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要面对的问题。习近平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他强调领导干部“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 反对“不是自己开头的不为” (《要甘于做铺垫之事》) 。从2005年1月10日起, “之江新语”栏目每天1篇, 连续登了5篇关于“三农”的文章。随后, 以“三农”工作为由头, 习近平撰写了《“潜绩”与“显绩”》, 集中阐述了他的看法。“‘潜’是‘显’的基础, ‘显’是‘潜’的结果, 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 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 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 ‘显绩’就无从谈起, 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认为“三农”工作, 当然也包括别的很多工作, 要有作为,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 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 创造泽被后世的‘潜绩’”。

“一把手”是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 当然也是《之江新语》的重要读者。习近平多次对“一把手”的职责、能力、领导方法等加以论述。“一把手”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 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 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在《打好“团结牌”》中, 习近平以拳头比喻领导班子, “‘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 充其量是个‘大拇指’”, 他意味深长地指出, “懂团结是真聪明, 会团结是真本领”。今天读来, 仍觉言之谆谆, 期之切切。

三、评论要自觉追求优良文风

2010年5月, 已经在中央工作的习近平, 在中央党校, 专门讲了改进文风的问题, 为“长、假、空”的不良文风画像, 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在“拿笔杆”、好文风上, 习近平为领导干部, 也为评论写作者做出了榜样。单以《之江新语》论, 在4年多的时间里发表232篇评论, 平均每个月4.7篇, 动笔勤矣。其文风之优良, 也为人称道传诵。

《文风体现作风》专门谈文风问题, 讲得透彻而简约。习近平用郑板桥的一副对联概括怎样锻炼优良文风:“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具体说, “就是要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 讲完即止, 用尽可能少的篇幅, 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 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评论写作者不妨常常对照, 在文风上是否做到了这些, 或者还有文中指出的这样那样的弊病:“穿靴戴帽”、空泛议论、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则全, 小而全”等。

评论写作 第11篇

一、写广播评论要抓住现实问题

广播评论一般都是篇幅较短, 针对一个问题或一种倾向, 及时地发表意见、表达观点, 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态度十分鲜明, 一针见血。

新闻评论姓“新”, 没有新意的评论是令人倒胃口的。在编写过程中, 要坚持不炒“冷饭”, 力求讲出新意。广播评论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威力, 主要是它来源于实际生活, 有的放矢, 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去评论, 而不是空发议论, 也不是拉开架势, 摆出教师爷的姿态, 去专门指责训斥别人, 而应是同听众平等地交谈, 善于从对话中的对象思想实际出发, 摆出问题, 解答问题, 讲清道理,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此, 写广播评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抓住思想苗头去写

怎样去抓住现实思想苗头去写广播评论, 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有些同志提笔前能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材料, 对于一些现象问题能把由来和发展了解得比较清楚。这样在动笔写评论的时候, 才能有明确的目的, 有饱满的热情。因此, 写出的广播评论内容实在, 说理深刻透彻, 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教育意义。但也有的人浮在上面, 不去细心的摸清现实思想, 仅仅靠听别人的汇报, 靠提供的点滴材料和道听途说的一点情况;更有甚者只凭想当然来写, 缺乏对一些现实思想及产生的原因的研究。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评论无的放矢, 针对性不强, 讲的道理一般化或简单化, 这样的评论是空洞无力的。

2. 抓住重点去写

广播评论虽然篇幅短小, 但也不能拿起笔来就写。而应当是先接触现实思想和社会问题, 抓住一些思想动向, 也就是抓住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要品评的思想问题, 一定要进行分析研究,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从现象到本质, 抓住重点进行评论。

在写广播评论中, 对于一些思想动态或现实倾向, 还要注意到不能“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而要抓准有代表性的问题。

3. 要有针对性地去写

一篇广播评论, 不能同时针对几个问题或几种情况去评论。每篇评论最好是针对一个问题或一种情况, 不能抓住一大堆问题, 面面俱到。如针对性不强, 什么都想写, 其结果是哪个问题都评论得不深不透, 影响广播评论的作用。评论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就是先摸清情况, 把握住问题的分寸尺度。不然, 什么问题都想写, 什么也写不透彻, 影响评论的实际效果。

因此, 在动笔写广播评论前, 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把上边的精神领会深透, 把调查实例和典型充分加以认识和分析, 并有机地结合好, 才能真正把广播评论的作用发挥好。

二、写广播评论要说理清楚

1. 写广播评论不能就事论事

广播评论短小精悍, 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 而应就事论理, 说理深刻。如果就事论事, 只能从现象到现象, 摆出了一大堆现象, 却掩盖了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结果是事摆不开, 理也说不清, 不能使人们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 受不到教育, 也收不到评论的效果。要使人们从广播评论中对某一问题或对某一现象有深刻的认识, 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就要把这些问题和现象提到政策或思想认识的高度去分析, 从而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问题的发生发展趋势及结果, 使人们认识到某一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或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或因势利导, 促进事物转化, 使某一情况或某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 运用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来说理

写广播评论时, 运用好一些典型材料和典型例来说理, 才能使广播评论说服力强, 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了充分说理, 在选取一些典型事例和事件时, 要善于运用具体材料, 进行比较对照, 把较抽象的道理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使人们易于理解, 深化认识和乐于接受。

3. 结合切身的体会来说理, 结合切身的体会和实践, 把一些感受和体察的情况与写广播评论结合起来,

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认识问题, 观察事物, 有利于作者与听众的感情交流和起到相互“对话”的作用, 使广播评论语重心长, 亲切感人。

三、写广播评论要注意运用群众语言

广播评论之所以有勃勃生机, 受到听众欢迎, 这与运用群众性语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广播评论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实践, 运用群众语言更能生动活泼, 尖锐泼辣, 使评论有特色, 容易使群众入脑入耳。一定要摒弃那种文绉绉的八股腔调, 多运用群众喜闻乐听的充满活力的丰富语言。评论语言要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要寓情于理,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另外, 要善于运用音响这一特殊的广播语言, 选择真正能够表现主题的现场典型音响。广播评论所配的音响, 必须要和整篇文章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 音响无需过多, 要少而精。

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做活广播评论的标题, 使其概括论题范围、昭示中心论点、表明作者态度, 既言简意赅又生动引人呢?可以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采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修辞手法。既避免了板着面孔讲道理, 摆脱了枯燥乏味, 又让人愿意听, 听得懂、记得住, 收到一鸣惊人, 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做活广播评论标题的手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要围绕主题, 结合内容, 因稿施策, 灵活把握, 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一篇:合同研究组织下一篇:高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