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形成价格范文

2024-08-22

市场形成价格范文(精选12篇)

市场形成价格 第1篇

行情是社会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 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变化的总和。按照研究范围的不同, 行情可以分为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商品市场行情的具体外在表现则是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每一个周期都是由价格上升期和下降期构成。具体到国际玉米市场行情, 主要也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分析其具体的行情变化。图1直观反映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美国农业部

总体上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呈周期性波动, 但波动周期缩短, 价格整体上呈现上涨的趋势。1990-1993年, 玉米价格大体在100美元/吨上下浮动, 1996年世界玉米价格涨至顶点, 1997-2000年, 玉米行情呈现疲软的态势。2001年国际玉米价格开始回升, 2008年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世界玉米价格大幅度下滑。但是, 随着玉米用途的不断扩展, 相对于需求来说, 玉米的供给能力还是有限的。因此, 在玉米强劲需要的引导下, 国际玉米价格长期还将呈现上涨的趋势。

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的形成分析

(一) 经济周期是玉米价格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周期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周期的变化制约着价格的变化。经济周期变化的阶段性也决定了价格变化具有阶段性。当经济处于复苏和繁荣阶段时, 投资和消费大幅度增加, 对玉米的需求也必定增加。但是玉米的短期供给又不可能快速增长, 这时就会出现供需缺口, 使得玉米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 反之亦然。所以, 经济周期对玉米价格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

从图2可以看出, 世界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对玉米需求增加, 若供给不变, 则会出现玉米供不应求的局面, 玉米价格就会上升。反之, 世界经济衰退会引起对玉米需求的下降, 进而玉米价格会下降。由此可见, 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和玉米的需求增长率、玉米价格的增长率呈正比的关系。

资料来源:IEA数据和世界银行《2011年世界经济预期值报表》

(二) 供求关系是玉米价格形成的内在因素

商品价格的变动需要考虑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商品的均衡价格是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玉米的供给分析

玉米用途的扩展极大地刺激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全球的玉米供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玉米产量和累计玉米库存量。因此本文分析玉米的供给主要从总产量和库存这两个指标进行。

(1) 玉米总产量

2006/2007年世界玉米产量是7.053亿吨, 同比增长了1.22%。2008/2009年全球玉米产量为7.9亿吨, 2009/2010为7.85亿吨, 2011/2012则为8.109亿吨。美国、中国、欧盟、巴西、印度、阿根廷是世界玉米的主产地, 这些国家 (地区) 的玉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 其中美国的产量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40%, 中国占20%, 欧盟则占9%, 巴西占6%。

由图3可见, 世界玉米产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产量逐年递增。美国、中国、巴西、欧盟的玉米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美国的玉米产量从1994年的2.553亿吨增加到了2011年的3.36亿吨, 增长幅度为31.6%;中国的玉米产量从1994年的0.997亿吨增加到了2011年的1.845亿吨, 增长了85.1%;巴西的玉米产量从1994年的0.325亿吨增加到了2011年的0.61亿吨, 增长了87.7%;欧盟的玉米产量从1994年的0.461亿吨增加到了2011年的0.653亿吨, 增长了41.6%。从相对量上看, 美国、中国、巴西、欧盟的玉米产量在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的占比相对稳定, 美国的占比在36.3%-44.9%之间波动, 中国所占比重在17.5%-21.7%之间波动, 巴西所占比重在4.8%-7.9%之间波动, 欧盟所占比重在6.7%-10.7%之间波动。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http://www.usda.gov

(2) 玉米库存量

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会全部消费完, 总会有一部分成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的库存。库存对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正常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玉米的库存基本上保持在1亿吨以上。1986年玉米期末库存达到顶峰, 为2亿多吨。近年来, 全球玉米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 这导致全球玉米库存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幅度下降。从图4可以看出:这十几年来, 全球玉米的库存量基本上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08/2009年度全球玉米库存为1.443吨, 2010/2011年度玉米库存仅为1.27亿吨, 2011/2012年全球玉米库存预计为1.291亿吨。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ARS) 和FAO

从库存消费比这个指标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玉米库存不能满足当前玉米的消费。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分别为14.7%和14.2%, 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则分别为15.1%和15%。FOA规定粮食安全标准的库存率为17%-18%, 可见现在玉米的库存远远不能达到标准。

2. 玉米的需求分析

(1) 世界玉米总体消费需求动态及其格局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 世界玉米的消费量呈刚性增长态势。2011/2012年度, 世界玉米消费量为8.608亿吨, 比上一年增加了2200万吨, 增幅为2.62%。从图5可见, 世界玉米消费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http://www.usda.gov

从国别来看, 世界玉米主要消费国家为美国、中国、巴西、欧盟和墨西哥, 这五个国家 (地区) 的玉米消费量占到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他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等国。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业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2) 世界玉米消费构成分析

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食用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粮种及其他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 玉米的消费结构逐渐从食用消费为主转变为饲料消费为主。随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和玉米转化工业乙醇规模的扩大, 工业消费比重正在逐年上升。

1) 食用需求

随着玉米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以玉米为原料的精加工食品品种不断增多。现在人们十分重视玉米的消费, 玉米甚至己经成为一种热门的保健产品。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玉米的食用消费总量还将会持续增加。

世界玉米的食用消费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20%, 但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从绝对量上看:世界每年食用玉米消费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 并呈自然增长态势。2001/2002年, 全球食用玉米消费1.126亿吨, 2011/2012年为1.38亿吨, 比2001/2002年度增加了1210万吨, 增长幅度为22.6%。从相对量上看:世界食用玉米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1/2002年度为18.1%, 2008/2009年下降到16%, 2011/2012年预计为15%左右。从食用玉米消费的国别来看:墨西哥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位居世界前列, 其消费量约占世界食用玉米消费量的13%, 印度占10%, 中国约占7%, 排在世界第四位。

2) 饲料需求

随着人们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 增加了对肉、禽、蛋、奶的消费, 这种强劲的需求拉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导致饲用玉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从绝对量上看:全球饲用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20世纪60年代初, 全球玉米饲料需求为1.2亿吨, 80年代初为2.8亿吨, 90年代中期之后稳定在4亿吨以上。2009/2010年, 全球饲用玉米消费4.82亿吨, 2010/2011年达到4.99亿吨, 2011/2012年预计达到5.14亿吨。从相对量上看:世界玉米饲用需求呈下降的趋势。2010/2011年全球饲用玉米消费量占世界玉米产量的比重为60.8%, 2011/2012年为59.3%。从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中国、欧盟、巴西的消费量占到全球饲用玉米消费量的70%左右。在美国饲料玉米消费比例在逐渐下降, 2010年美国玉米饲用消费量为1.3082亿吨, 2011年为1.2701亿吨, 但饲料业仍是美国消耗玉米较多的产业;中国饲用玉米消费每年呈上升态势, 2009年1.12亿吨, 2010年1.2亿吨, 2011年1.26亿吨, 约占到玉米产量的70%以上;2009年欧盟饲用玉米消费4500万吨, 2010年5547万吨, 2011年5929万吨, 约占玉米产量的82.6%;2010年巴西饲用玉米消费4180万吨, 2011年4350万吨, 约占到玉米产量的79%。总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饲用玉米的需求不会减少。

3) 工业需求

玉米可以生产出淀粉、葡萄糖和酒精等数百种工业产品,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淀粉加工需求和酒精加工需求是玉米工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是医药、化工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行业中燃料乙醇、食用酒精是两大需求点, 目前均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 工业玉米消费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玉米消费量保持平稳。1991年-2001年间, 全球工业消费玉米年均增长率为2.86%, 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35%, 2008年该比重上升到20%, 2011年约占到23%左右。从国家角度来看: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消费玉米最多的国家, 2009年工业消费玉米1.5亿吨, 2010年1.6亿吨, 分别占到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53.6%、54.7%。其他工业消费玉米大国还有中国、日本、韩国和加拿大, 分别占世界工业消费玉米的10.9%、3.2%、2.0%和1.9%。近年来, 中国工业玉米需求旺盛, 2009年工业玉米消费量为0.38亿吨, 2009年0.45亿吨, 2010年0.5亿吨, 分别占到我国玉米消费总量的26.2%、28.2%和29.2%。

以玉米为原料可以加工生产出乙醇, 这就导致了生产乙醇所使用的玉米数量大幅度增加。以美国为例, 2006/2007年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数量为5461万吨, 约占产量的21%左右, 同比增长了34.1%, 比2002/2003年增长了115.8%, 年均增长率为23.2%。2008年美国生产乙醇使用的玉米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为29.7%, 而2000年这一比重仅为6.33%。2009/2010年美国玉米的工业消费量达到15084.9万吨, 首次超过了饲料玉米消费量。随着玉米转化工业乙醇技术的成熟, 其他国家也将会大力发展乙醇产业, 这将导致工业使用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多。

3. 从玉米的供求关系来分析

在国际市场上, 商品的供求关系是指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即供过于求、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关系。玉米由于其本身的特性, 即短期供给量相对稳定性和用途的广泛性, 使得其供求曲线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

把世界玉米的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综合考虑, 就会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玉米的总产量和总消费量整体上都呈上涨的趋势。但是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明显快于玉米产量的增长幅度。从图6可以看出, 1992年、1993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10年世界玉米消费量明显高于当年的玉米总产量, 其他年份则略有剩余或基本持平。可见, 玉米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若短期玉米供给保持不变, 需求继续强势, 这将导致玉米价格继续上扬。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和FAO

(三) 成本变化是影响玉米价格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玉米的生产成本, 可分为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 这是形成玉米价格走势的基础性因素。现金成本又可分为可变现金成本 (种子、化肥、农药、雇工、灌溉) 和固定现金成本 (管理总费用、税、保险费和成本外支出) 。非现金成本则包括土地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无报酬劳动力机会成本。成本推动一直是近年来玉米价格上涨的潜在推手。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玉米种植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农资、人工、土地成本均大幅增加。世界各国劳动力工资呈刚性增长。种子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科技水平的高低, 随着各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种子费用在逐年增加。化肥和能源的价格居高不下, 也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原油及一些资源性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导致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进而促使农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

为了更好地表现玉米成本的变化趋势, 以美国为例, 其玉米的生产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的走势。从图7可以看出, 玉米成本从1994年的353.94美元/英亩上升到2000年的378.32美元/英亩, 平均每年上升了1.38%。2000年之后美国玉米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 2008年美国玉米成本为529.38美元/英亩, 较2000年增长幅度为39.9%。预计到2010年美国玉米生产成本达到665.72美元/英亩。同期, 美国玉米价格也在大幅上涨, 这说明生产成本的上升对玉米价格的上扬有着重要的影响。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总之, 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影响因素外, 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还受气候因素、相关商品的替代性、利率和汇率因素、政策因素、政治局势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

三、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玉米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稳定性差、年际间产量波动大。长期以来, 玉米是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贡献作物。但是, 我国玉米生产稳定发展面临三大制约:一是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低产田, 受干旱影响较大;二是玉米生产实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国玉米区域生态和生产条件差异很大, 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和生产条件的实用技术不仅严重短缺, 而且普及率不高;三是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低, 机耕、机收水平低, 限制玉米的增产潜力。

一是要加快培育玉米新品种, 通过玉米种质资源引进、挖掘和创新利用, 着力培育抗逆、高产、优质、适于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继续组织实施生物育种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 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 积极稳妥地推进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 做好战略技术储备;

二是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路子, 积极推广深耕深松技术、膜下滴灌技术, 在地势比较平坦、连片种植、有水源条件的地方, 可因地制宜推广喷灌等, 最终使玉米生产最大限度地摆脱干旱制约;

三是要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整地和精量播种, 推广农机农艺融合模式化作业。把发展玉米机收作为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 组织开展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机具研发, 发挥机械收获抢农时、保季节、降损耗的作用, 解决玉米收获费工费时成本高的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玉米收割机、秸秆还田机和免耕播种机等优先补贴, 增加玉米主产区深松整地补助;

四是要强化政策调控, 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 国家要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逐步提高临时收储收购价格, 统筹考虑生产成本、比价关系和农民种植收益, 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保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

五是要坚持把搞好玉米加工和进出口调控作为促进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着眼于整个玉米产业链,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 提高玉米综合效益,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同时引导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鼓励发展用于饲料、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加工业, 严格控制化工和能源用途的加工业。把握好进口时机和节奏, 避免冲击国内生产, 挫伤农民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娟, 王雅鹏.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6) .

[2]闫丽珍, 成升魁, 闵庆文, 范存会.中美玉米生产成本的动态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8) .

市场形成价格 第2篇

2、农村扶贫开发以“输血”为特色的救济式扶贫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为主

1980年,中央财政设立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专门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确定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并进行重点扶持。1982年开始为“三西”地区提供农业建设资金共20亿元,每年2亿元,为期10年。“三西”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人畜饮水、发展乡镇企业为投资重点,目的是为了解决“三西”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1984年开始实行以工代赈计划,目的是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缓解贫困的同时,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20世纪80年代的以工代赈项目为以修路、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为主。

二、农村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制度变革,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以及减贫的专项政策,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地区自身的发展是减贫之源。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农户自身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农民都能从经济增长中同样获益,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1985年农民基尼系数比1979年增加17%,但总体水平较低,未超过0.3。

以工代赈扶贫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工代赈项目要求地方配套资金,很多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很难配足,以至于越贫困的县获得的以工代赈资金越少。也有些地方为了多获得以工代赈项目,采取虚假配套的方式,从而影响了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劳务报酬的及时兑付。

市场形成价格 第3篇

调整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是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关键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仅为煤炭的一半和五分之一左右,二氧化硫的排放几乎为零。但是,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仅为5%,不仅远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而且远低于24%的国际平均水平。清洁能源比重过低,成为影响我国大气质量,造成雾霾天气多发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需要大力鼓励发展天然气,增加天然气供应。但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剩余可采储量不足世界总量的2%,人均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因此,增加天然气供应,不仅要增加国内的勘探开发投资,还需要利用好国外资源。据统计,2007年至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长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虽然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快速增加,但今年7月调价前的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比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每立方米还要低1.5元,这既不利于扩大进口天然气,也无法激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者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的积极性。同时,国内天然气价格过低,也造成一些行业过度利用天然气。由于价格机制对供应的激励不足,对需求的约束也不足,天然气供不应求的问题已经浮现。要实现天然气的可持续供应和利用,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利用价格机制鼓励企业增加进口,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天然气供应,不断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方向和路径

价格信号是市场运行最重要的信号,也是调控市场供需最重要的“指挥棒”。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说就是解决如何确定价格信号。早在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中就提出“从长远看,随着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建立,天然气出厂价格最终应通过市场竞争形成”。2011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再次明确:“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2013年6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指出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奠定基础”。显然,我国调整天然气价格和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一直是沿着逐步市场化的方向在稳步推进。

虽然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一直非常明确,但由于受市场结构、供应结构等因素影响,短期内我国还不具备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天然气的价格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际上采取了“准市场化”和“稳步放宽市场准入”的办法来推进。

“准市场化”体现在天然气的价格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一直在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并将“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作为确定天然气价格的主要选择。在确定与天然气价格挂钩的可替代能源产品时,基本选择了市场竞争程度更高的可替代能源产品,即通过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可替代能源产品的价格来确定天然气的价格,这也表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更加注重通过市场方式确定天然气价格。在目前国产天然气价格水平相对偏低的情况下,采取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办法定价既坚持了市场化定价的基本取向,也有利于激励生产者,因此有利于鼓励天然气供应。

“稳步推进市场准入”是通过稳步推进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准入改革,逐步增强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性,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家在稳步推进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准入改革,在页岩气等领域开始引入新的竞争主体。2011年,国家已将国产海上天然气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以及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同时,国家还将积极推进管道向第三方开放,实行市场价格的气源可委托管道运输企业代为输送,并按国家规定的管道运输价格支付运输费用。从未来发展看,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完成,仍需要更加重视市场准入等配套改革,引入新的市场主体,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性。

天然气价格调整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

作为重要的、而且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基础能源产品,天然气的价格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一直广为关注。理清一些广为关注的问题,将有助于天然气价格的正常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第一,短期上调价格与中长期价格稳定的关系

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水平相对偏低,近年来的价格调整一直是上调价格。价格上调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成本,但必须看到,价格调整是调节供求最有效的方式,价格上调将有利于增加天然气行业的投资,这将有利于天然气供应量的持续较快增加,从而有助于天然气价格在中长期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从美国天然气价格变化的历程看,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曾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过限制,但结果是造成天然气行业投资的下降和供应的紧张,并一度造成大范围的“气荒”,价格控制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此后美国放开了对天然气的价格控制,天然气价格短期内也出现了上涨,但由于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带来了投资的增加进而增加了供应量,天然气价格并未呈持续上升态势。近年来美国由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供应量的显著增加是美国天然气价格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因此,理清短期价格变化和中长期价格变化的关系,将有助于正确认识价格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第二,天然气价格调整和稳定物价的关系

从2005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和价格调整情况看,受国内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实际上并未严格按照已出台的定价机制执行,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实际上均未达到2005年12月公布的定价机制所确定的要求。在宏观经济和物价等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进行有控制的调整,短期内虽有助于减少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但也会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同时也会影响到市场对未来价格改革趋势、进程等的判断,无法向市场传递长期、准确的价格信号,客观上就会对能源产品的供需带来不利影响。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受供给结构和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将持续。因此,有必要及早理顺天然气价格水平,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近期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抓住了国内物价水平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在不对整体物价形势带来明显冲击的情况下,实现了增量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直接挂钩,向市场传递了较为明确的价格改革信号,为今后的价格调整和价格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

第三,天然气价格上调与合理调整各方利益的关系

天然气价格上调必然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因此,在天然气价格上调时,需要合理调整各方利益关系。由于不同行业和群体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历次调整天然气价格时,国家都非常重视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在天然气价格上调时对生活困难人群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以适当的补贴。从未来发展看,在天然气价格调整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将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第4篇

1 玉米种子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玉米种子价格及玉米价格已经成为调节玉米种子生产的主要经济杠杆。不过, 由于种子总体上具有需求弹性较低的特点, 其价格对于需求的调节作用较为有限。

在新的种子法实施之前, 国家从宏观经济考虑, 区域控制为主, 种子价格的垄断特点明显, 购销价格基本上由国家指定部门统一制定, 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受到区域分割的限制。2000年开始打破区域垄断之后, 由于各种性质企业的介入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基本确立, 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形式决定玉米种子的购销价。

2 玉米种子的价格形成

目前玉米种子市场主要是由种子生产企业为卖方和众多的玉米生产者为买方构成的。区域垄断已被打破, 全国统一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根据种子供求双方市场力量的不同, 种子市场价格形成的情况如下。

(1) 大众化品种 (未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的种子市场买卖双方市场力量大致相当。但是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加上大多数种植玉米农户对玉米种子的收入需求弹性也较小, 所以决定价格主要因素在于生产和加工玉米种子的企业生产成本以及生产规模状况。

(2) 品种质量高且受到产权保护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卖方市场地位强大, 而买方则相对弱小, 种子价格形成受供给的影响较大。几个市场占有份额大的企业掌握比较多的市场需求信息, 而且种子生产与加工基本合为一体;同时, 供给者的数目较小而消费者的数目较多, 所以往往是消费者被动接受种子生产企业制订的种子价格。另外, 在达成价格联盟的情况下, 价格决定就比较简单, 主要是由制种成本、品种权费用、加工成本、生产厂家经济利润及垄断利润、经销商利润、零售商利润等几部分构成, 以2003年生产的某品牌郑单959 (包衣) 为例, 其价格构成比例如图1:

因为郑单958为德农、金博士、金娃娃、秋乐四家企业共同操作的品种, 经济利润只占价格的13%。如果厂家独有的品种, 厂家利润大约在30%~50%。尽管由于供给方力量相对较强或者需求价格弹性小会使得品种质量较好且受保护的玉米种子的价格形成由生产方决定, 但是最终玉米种子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还是由其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虽然供给方在短期内可以人为抬高或者降低种子价格, 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行为都将使其供给或者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终使种子的价格走向供求均衡点。

大众化的玉米种子企业面临的是一条近乎平行于横轴的需求曲线, 而品种较好的企业则面临较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选择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的产量, 然后需求曲线可以找出与这个最佳产量相对应的价格。

3 玉米种子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与波动

玉米种子价格直接关系着种子生产企业的效益, 影响着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也影响着玉米种子的供给情况, 进而影响着玉米种子的价格;随后玉米种子价格又影响着其供给。这个过程中玉米种子需求的较低弹性使得价格和需求变动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分析近年来我国玉米种子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3.1 年际间波动呈现周期性

我国玉米种子年际间市场价格变化呈现周期性, 如图2所示, 种子价格的波动一般是4年一个周期, 变动规律是:高□低—低□高。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和生产滞后共同作用的结果。1992年种子积压, 价格下降, 1993年生产供给量减少, 1994年价格上扬, 1995年波动不大, 当年制种660万亩, 严重供过于求, 结果1996、1997年价格下跌, 1998、1999年上涨, 2000和2001下跌。这种年际间的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2 季节变化较大

由于玉米种子需求的季节性较强, 所以在同一市场上的不同季节里的价格变化也较大。在种子供应充足的年份, 由于零售商之间竞争激烈, 互相压价, 从销售开始到结束, 种子价格一般都是一路走低。但2002年种子缺货时, 加之产地厂家炒作, 价格一路飚升;在当年5月份种植季节之后, 对种子需求的降低远远快于种子供给的减少, 于是价格开始回落 (见图3) 。这种季节性变化导致近年来农民购种偏晚, 高峰期越来越邻近播种期, 给经营者的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品种价格差别

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较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后, 独家经营的品种和大路品种之间价格差别较大, 独家经营的品种是大路品种价格的2~3倍, 例如, 奥瑞金公司独家品种临奥l号连续3年在黄淮区的零售价都保持在10~11元/公斤以上, 比当地市场玉米种子平均价格高出40%~50%。这种品种价格之间的差别调动了经营者推出自有产权的优良品种的积极性, 对于我国玉米品种改良更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 价格的演变趋势

我国玉米种子价格总体来说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我国的种子零售价格约为商品玉米价格的6~10倍, 而美国是30倍。随着种子质量的提高, 制种成本加大, 育种成本由国家转向经营者。

种子市场的逐步完善及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促使竞争激烈, 营销费用的增加。

种子风险准备金的提取, 玉米种子的价格呈上升趋势。这将为种子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

摘要:本研究介绍了目前我国玉米种子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形成的总体情况,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玉米种子价格年际波动周期性、季节变化和价格差距和玉米种子价格演变趋势, 为种植户提高和稳定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种子,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柏大鹏.先锋玉米种子试验系统和现代玉米育种有关问题探讨[J].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国家玉米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进展.昆明:2003

[2]王春平, 陈翠云, 张万松, 等.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与中国种子产业化[J].中国种业, 2003, (3)

[3]陈海林, 等.世界知名玉米种子公司[J].世界农业, 1999, (2)

[4]陈如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孙宝启主编.国际种子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市场形成价格 第5篇

《安排》明确,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70%以上和75%左右。积极推进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建设,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安排》指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实施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严格规范地方增补药品。加强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2013年年底前要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基本药物储备制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常态化短缺药品储备机制,重点做好传染病治疗药品和急救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作。继续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安排》要求,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创新政府定价形式和方法,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确保药品质量,合理降低药品费用,推动医药生产与流通产业健康发展。选取临床使用量较大的部分药品,参考主导企业成本,以及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和零售药店销售价格等市场交易价格制定政府指导价格,并根据市场交易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坚决查处药品购销中的暗扣行为。

药品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第6篇

我国的药价改革经历过一个漫长的阶段

1)1996年,《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

2)2014年,《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经过国家发改委系统内部多轮讨论通过后,开始在全国8家医药行业协会内征求意见。

3)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什么是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格

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格,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体制——在上述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及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垄断生产经营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定价,约1900种;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及地方医保增补的药品,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约800种。

现在,药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化竞争越来越充分,所以政府决定撒手,让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绝大多数的政府定价,也就取消了。那现在的药品定价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呢?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价格的形成环节其实在招标

事实上,有医药从业者反应,通常,药品的价格在招标采购环节已经被压低了,是低于最高零售限价的,相当于最高零售限价形同虚设。换句话讲,此前真正对药品零售价起决定作用的是招标采购机制,这是药品价格的形成环节。为什么你买的药那么贵?秘密就隐藏在这里。

先来说说这药品招标制度是怎么来的:设立之初,招标机制旨在通过政府统一采购,降低药品进入医院时的价格,防止企业和医院之间通过商业贿赂抬高药价。一种药品,只有先在卫计委中标,才能进入医院的采购名单。最初,药品招标采购主体是医院自身,后来逐步发展出第三方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最后演变为各地卫计委统一进行药品招标。

所有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都由当地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部门统一竞价采购,形成药品目录及招标价格,其中包括基本药物、医保药品及非医保药品。医院从省级政府核定的药品目录中进行选择,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医院可在药品招标价格基础上加价15%销售给患者,但招标价格加价15%不能超过发改委规定的药品最高零售价格。

药价形成机制何时公开化

药品招标正是权力寻租的黑暗地带。有医药行业人士反应,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并非个别现象,政府集中招标的过程不是降低药品费用的过程,不是减少返利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过程,而是相关政府部门参与药品利益分配的过程。

此前,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品的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很多,有的药品从出产到医院的中间利润甚至超过了500%。此前,山东方明药业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竟然高达6500%以上。

此外,药企的商业贿赂的问题也不得不提。此前,北京市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曙光曾经指出,“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品种的定价权,平均公关费用是1000万元。”花这么多钱公关是为了什么?中标啊!所以,最高零售价虽然取消了,药价还是降不下来,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的机制仍然存在,医院还是只能按照招标价格采购药品。所以,只有将药价形成机制公开化、透明化才能更好的实现更好的监督。

(据《金融视界》)

市场形成价格 第7篇

关键词:家电下乡,商品价格,市场竞争

国务院决定实行家电、手机、汽车、摩托车、电脑等产品下乡补贴政策, 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惠农举措,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职责的一个具体行动。国家运用财政、贸易政策, 引导企业完善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 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 开发、生产、供应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物美价廉的家电等产品, 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对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以激发农民的购买能力, 扩大农村消费,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家电下乡的相关政策情况

国务院决定对农民购买家电、手机、电脑等产品, 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 对农民购买汽车、摩托车按销售价格的10%给予财政补贴。

商务部、财政部制定的《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明确:商务部、财政部制定相关产品标准, 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具体补贴产品型号及销售最高限价, 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承担家电下乡任务的销售企业。家电下乡经销企业需要接受当地商务部门的备案审核。

二、企业竞争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对符合市场竞争条件的企业和商品, 都实行市场竞争的办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 企业要想多盈利, 就必须要采取提高效率、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式, 争取扩大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机制,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有利于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家电、手机、汽车、摩托车、电脑等产品, 都符合市场竞争的条件, 都应当实行市场竞争, 而行政机关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家电等下乡产品品牌、型号及其销售最高限价, 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家电等下乡产品的销售企业, 恰恰偏离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给予财政补贴, 而不是对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人为设置市场门槛的结果, 变成了购买某些企业的产品给予财政补贴, 购买另一些企业的产品就不给予财政补贴, 政策已经被严重扭曲变形。扩内需, 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是重要的市场力量。各企业生产的同类合格产品, 都应当进入家电等下乡产品补贴范围, 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竞争, 对各生产厂家才会公平。对于政府确定给予补贴的家电、手机、汽车、摩托车、电脑等产品, 不论农民从哪个经营者那里购买, 也不论农民购买的是哪个品牌的产品, 都是扩大消费、促进发展的行为, 都是应当鼓励的行为。

利用财政补贴的杠杆, 撬动农村消费市场, 是家电下乡活动的主要目的, 赋予家电下乡活动太多的使命, 愿望虽好, 但往往会顾此失彼。守法经营的非中标企业在家电下乡活动之前已经进入了农村市场, 对农民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行政机关不应限制其在农村市场上的正当经营。对不守法经营的行为, 不是通过招标方式就能够解决的, 而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市场监管。解决节能、环保的问题, 应当把功夫下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环节而不是消费环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第三十七条规定, “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农民在行政机关指定的中标企业购买指定的中标产品, 政府给予财政补贴, 形成了中标产品对非中标产品的排挤;行政机关不恰当地使用招标方式, 设立农村市场的门槛, 在农村市场上限定农民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帮助一些企业排挤了另一些企业, 限制了非中标企业经营者在农村市场上的正当经营活动。这种招标不但没有促进市场竞争, 反而妨碍了市场竞争,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第十四条规定,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 第十五条规定的不适用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虽然包括“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因经济不景气, 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情形;但是, 这些情形也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经营者之间的行为, 而不包括政府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的行为。温家宝总理强调, 要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各个市场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三、需要尊重农民在消费市场上的市场主体地位

扩大农村需求, 农民是消费的主体, 农民是买家, 虽然对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政府给予财政补贴, 但有关行政机关既不是买家, 也不是招标代理机构, 有关行政机关组织家电下乡招标, 招标的身份不那么名正言顺。招投标活动需要有实际的商务内容, 但家电下乡招标的结果主要是确定家电下乡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以及产品的最高限价, 没有具体的购买数量、没有购买金额, 一件产品也没有买, 并没有实际的交易内容, 这样的招标, 名不副实。这样的招标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心不足的问题, 对厂商的诚信经营信心不足, 对农民的交易能力信心不足, 也对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信心不足。

有关行政机关对招标产品的最高限价, 不论是依据农民的消费水平而定, 还是根据产品经销成本而定, 其实都是按推算成本确定的价格, 由于成本信息不对称, 这种推算的成本往往会高于实际的经销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 厂家和经销商采取迎合式的投标, 而不是竞争性的投标, 中标价格迎合最高限价, 中标价格有利于厂商而不一定有利于农民。政府仅仅按家电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 有关行政机关就替全国农民确定了那么多产品的交易价格, 把促进厂商和农民发展的行为演变成了替农民做价格决定的行为, 难免让人们产生“我花钱你当家”的感觉, 农民要求的是“我花钱我做主”, 要民生, 也要民权。行政机关越权行事的做法可能会有诸多的借口, 但是, 这种做法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否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益, 是否符合公平的原则、是否促进了市场竞争, 值得反思。要关注民生, 也要尊重民权, 爱民, 就要尊重民众的各项权益, 农民以什么价格购买什么产品, 应当让农民自己做决定, 行政机关不可越俎代庖。

四、家电等下乡商品价格形成的条件需要改善

在现实中, 农民购买家电等下乡产品不能讲价, 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家电等下乡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售价, 形成了一种价格垄断, 侵害了农民的价格谈判权, 也侵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这种垄断, 是借助行政机关的招标来实现的。在开展家电下乡产品招标活动之前, 这些中标产品的价格也没能做到在全国统一售价。各地区的物流成本不同、经营成本不同、消费能力不同、经销商不同,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商品很难做到在全国统一售价。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中标产品全国统一售价, 各个中间环节的成本利润都包括在中标价格里了。按照产品中标价格实行全国统一售价的做法, 由于各地区的物流成本不同、经营成本不同、经销商不同, 厂家商家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营者需要有利益调补, 如果没有进行利益调补, 那就说明各地的经销商都有钱可赚, 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不同, 也就表明了全国统一售价还有降价的空间。退一步说, 即使是产品中标价格没有降价的空间, 对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来说, 全国统一售价会造成不同地区消费者之间利益上的平调, 这也是不合理的, 厂家商家没有平调不同地区消费者利益的权力, 行政机关也不应认同这种利益平调的行为。

农村商场比城市商场的门店与仓库的租金成本低、人员工资成本低、运营成本低, 家电等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价格也应当低一些。国家对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给予财政补贴, 实际上也节省了厂商的市场开发成本, 拓展了农村市场, 增加了销售量, 家电等下乡产品价格理应比以前便宜些。由于家电等下乡产品招标, 非中标产品与中标产品有13%的补贴差价;面对这种不公平的价格环境, 有的非中标企业积极开发研制更适合农村的产品, 并采取主动降价13%的做法, 与中标企业开展市场竞争, 根据市场价格形成中的替代原理进行分析, 类似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具有相近的价格, 这恰好说明了中标产品也具有降价的空间。无论是从企业支持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来讲, 还是从企业在国家补贴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的过程中得到了节省农村市场开发成本的角度来说, 中标产品都应该降价。

各个市场主体在家电下乡活动之前平等参与农村市场竞争的状况, 没有必要打破, 应当允许各个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家电等下乡活动。公平竞争, 对厂家、对商家、对农民都有利。厂家商家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际上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国内市场上也没必要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为了实现家电等产品的物美价廉, 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需要尊重市场竞争规律, 改变家电等下乡产品招标的做法, 只确定财政补贴产品的种类 (可明确对购买高档产品不予补贴) , 而不限定具体的品牌型号, 对符合补贴品种范围的各个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都纳入家电等下乡产品补贴范围;改变行政备案审核确定家电等下乡产品经销商的做法, 只要是依法经营的经销商都应允许其经营家电等下乡产品。

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也需要创新。现有营销渠道的中间环节较多, 家电等产品达到农村市场的物流成本较高。厂商需要加强合作, 改善营销渠道和物流渠道, 如果在每个县或适当的市场区域设立总经销商, 总经销商与厂家直接对接, 减少物流中间环节, 降低物流成本, 就可以降低销售价格、增加销售数量, 可以实现生产厂家、经销商、农民各方的互利共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推动各个厂家、商家的广泛联合, 整合农村的售后维修服务力量, 售后服务网点向乡镇延伸, 联合设立统一的售后服务网点, 用售后服务推动家电等产品下乡活动的开展,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力, 使家电等产品下乡活动取得理想的政策效应、市场效应和消费效应。

政府需要加强农村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维护好农村市场竞争秩序, 维护好农民消费者的利益。

家电等产品下乡要坚持惠民便民的原则, 要用简单的办法把好事办成, 避免把好事办得复杂繁琐。按照行政便民的原则, 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为民服务的作用。需要简化申领补贴手续, 农民购买家电等产品之后, 可以自己到乡镇财政所申领补贴, 也可以委托村干部代办申领补贴手续。

市场形成价格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增量市场,供求理论,价格形成机制,浅析

一、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含义、特征

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市场, 又称为房地产增量市场。在房地产增量市场, 行业垄断处处可见。一方面,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 土地是最基本的要素, 它的投入多少对房地产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而土地的供给受国家政策和规划的影响。国家拥有对城市土地绝对管理权, 垄断了城市土地的出让, 通过对城市建设的规划、土地开发状况的控制等宏观调控手段, 决定城市土地的供给量。另一方面, 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区域性以及房与地具有不可分割性, 开发商在房地产增量市场中也拥有其垄断地位, 虽然有不同的房地产商开发不同的住宅商品, 但受位置、价格、户型等条件限制, 购买者往往缺乏像普通商品市场那样有大量的替代品。由于房地产商与购买者这种不平等的地位, 使得普通购买者成为弱势群体, 缺乏平等的谈判能力, 导致价格机制出现失灵。

二、增量房地产的供需概述

1、增量房地产供给

在某一地区, 在一定时间内, 生产者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有能力且有意愿提供的房地产商品的数量就是增量房地产的供给。增量房地产的供给包含一系列过程:生产资料的准备过程, 生产过程, 供给过程, 因此, 生产者或者说开发商决定着这个供给。房地产供给是厂商来完成的, 因此是一种厂商行为。从时间周期上看它可以分为短期供给和长期供给。

2、增量房地产的需求

在某一地区, 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有能力且有意愿提供的房地产商品的数量就是增量房地产的需求。决定增量房地产的需求完全是一种消费者行为。它可以分为对城市居住用地的需求和非居住用地的需求。

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都是为了追逐或满足自己的私利, 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在微观经济学中, 分析消费者行为要用到的一个工具就是用无差异曲线, 它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数量, 用预算线来表示。微观经济学已经证明, 在无差异曲线和收入限制线 (预算线) 相切的切点处,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组合, 此时实现了最大效用。我们将此经济学原理用于房地产市场中, 如图1-3所示, 图中MN为预算线, I为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 即住房和其他商品, 当MN与I相切于E点, 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为C0, 对住宅的需求是D0, 在这种购买组合下, 消费者达到最大满足, 获得做大效用。

住宅类商品属于耐用消费品, 在短期内消费量不受房价的影响。如图1-4 (a) 所示, 房价上涨, 预算线由MN移动至至MN1, 住宅的消费量没有发生增减, 任然保持在AO, 对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却较少到B2。在长期内, 住宅的消费量受到房价的影响, 房价的不断上涨会导致对住宅的的消费量减少, 此时, 消费量为A1且A1<A0, 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为B1且B1>B2, 此时无差异曲线由I2上移至到I1。PC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房价水平下, 消费者购买住宅与其他商品的数量的价格消费曲线, (b) 图中的D曲线表示对住宅的需求曲线。

三、增量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一) 均衡条件下增量房地产价格的形成

1.短期均衡条件下增量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在短期内, 供需相互作用, 最终达到均衡所形成的均衡价格就是增量房地产价格。由于不同的房产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房屋配套设施、建筑施工质量、周边交通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 在增量市场上, 价格是不同的。

增量房地产市场存在垄断竞争的特性, 其价格的形成是一种厂商行为。见图1-5所示, 横轴代表房地产开发规模, 纵轴代表房地产价格, 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相交于A点, 此时的增量房地产价格为P0, 新开发量为Q, 超额利润为图中的PMNA.

2.长期均衡条件下增量房地产价格的形成

见图1-6所示, 当市场处于长期均衡时, 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E, 此时房地产价格为P0.如果一开始定价高于P0, 此时, 消费者会减少购买, 价格下降。反之, 若一开始定价低于P0, 消费者增加购买, 价格上涨。当价格降至一定的程度时 (最小边际成本高于价格时) , 即当P≤P1时, 供给恒等于零时, 开发商将不会建筑新的房屋。

(二) 非均衡条件下增量房地产价格的形成

见图1-7, 横轴代表增量房产数量, 纵轴代表增量房价。在非均衡市场条件下, 过多的供给、过度需求、房地产闲置等问题都同时存在。假设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作为潜在的储备量闲置房存在, 数量为Q3, 供给曲线D和需求曲线S相交于E点, 决定均衡价格P0。如果一开始定价为P1且P1>P0, 价格高, 利润大, 开发商愿意提供更多的产品, 价格在P1时, 供给量为Q3, 然而成交量只有Q1, 此时MN表示过多的供给量, MG表示闲置量, 价格下降。

反之, 若一开始市场定价为P2且P2<P0, 此时供给小于需求, 形成了过度需求。更多的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 实际的交易量为Q2, 过度需求量为CD, 在均衡条件下, 闲置量为DF, 此时价格上升。

参考文献

[1]李扬.西方经济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151—152

[2]濮励杰, 黄贤金等.城市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运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4—15)

[3]顾国祥, 王方华.市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08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与未来价格预测 第9篇

1 影响和制约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因素

1.1 地产业的成本因素

其开发成本包括:建安成本、管理成本、行政事业性收费、使用土地成本、银行利息、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基础设施费、营销推广费和前期费用等。严格地控制土地供应量, 造成土地短缺的局势, 这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扬必然会造成推波助澜的效果。地方政府往往在房地产的建造申报过程中也进行收费, 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成本扩大。

1.2 地产业的两种需求

地产市场的两种需求主要包括消费性需求、投资性需求。

(1) 改善性目的和消费性目的

在以后的20年中, 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水平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未来20年内平均每年大约需要建设新住宅8.75亿平方米。但是近些年来, 城市每年新建5亿~6亿平方米的住宅面积, 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所需。所以, 供给和需要之间矛盾的存在, 会拉动房地产价格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经济培育了潜在的消费增加, 低收入的无房家庭, 增加收入的同时就会考虑购买住房, 中等收入的有房家庭, 随着收入的增加, 会促使其购买更好的商品房, 从而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2) 投资性目的

从国内投资者的角度来说, 房地产投资具有不用太多的专业技术、风险相对较小、不要求其管理能力、时间短、见效快等特征, 国内大部分城市房屋租价比均大于5.8%, 远远高于期货、国债、股票、银行存款等投资回报。从国际金融局势来看, 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 房屋的的保值增值功能以及房地产的较好周转性, 必然会得到流动资金的高度关注。投机性需求普遍存在投资性需求当中, 在很短的期限内购进房屋, 之后房价上升再转手卖出以获取利润。投机性的取向会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时助推价格不断提升, 但是在房地产价格下降时会使市场发展普遍放缓, 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

1.3 房地产的特别因素

差别化普遍存在于房地产当中。也就是说相同位置的房地产产品仅有其一。最近这几年房地产开发已走出低级的开发步骤, 开发新项目是已经把创新作为新的增长点, 以此赋予了房地产产品更大的别样因素, 从而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制造了更多方便。

1.4 中间商和开发公司的炒作因素

完全不对称的信息交流系统会加剧房价上涨过快。当今, 国内还没有一个规范、完善、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平台以供参考。中介机构与开发商联手谎报商品房销售程度, 公布各种虚假消息, 从而抬高房屋价格;更有甚者囤积房源、囤积土地, 为房地产市场制造紧张的气氛, 从而诱发房价短期内不正常增高。

1.5 当地政府的因素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 土地的收益在地方政府的收益中占很大比重, 决定了他们会希望房价的上升。很多资料显示出土地已经变成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在房地产的交易过程中也能表现地方政府的收益, 其中交易的收费都直接或者间接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当地GDP的数据也依赖于房地产价格上涨, 但是当地政府却不必付出很多的资金技术。银行的坏账呆账, 土地资源的不断亏空, 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没有过多关系, 最终责任都不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地方政府一方面希望房地产能够发挥其拉动经济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单独承受房地产业过快增长所带来的国土资源浪费以及部分金融风险, 同时也要承受房地产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的隐性成本, 诸如财富分配失衡等。

1.6 百姓心理因素

传统的民族文化使得我们养成了以是否持有不动产来判断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 房屋的居住, 仅仅要拥有房屋产权还不够, 要追求住宅的完美。资料显示, 国内城镇73%的居民已拥有产权房产, 但是英国与意大利仅30%~40%, 就连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也不足70%。

1.7 保障制度不完善, 造就了供给的矛盾结构性

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作为两种主要住房保障形式, 目前正在我国城镇范围内推行。廉租住房的保障范围较小, 很少有矛盾存在其执行过程中发生, 因此实践的也比较到位。但是经济适用房争议就比较普遍存在, 房地产开发、集资合作建房和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是经济适用房的主要供给渠道, 但是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讲, 经济适用房由于其开发利润低而很少有开发商愿意主动参与建设。

2 房屋价格的走向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推断出, 在2~3年内, 房屋购买者的心理决定了房价的价格水平, 由于国内行业、金融政策的影响以及全球的经济放缓, 房屋商品的价格肯定会进行变化, 大型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调, 中型二、三线城市房价会减慢增长水平。从3~5年这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来分析, 房屋商品价格会缓步增长保持平稳, 从而最终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保证基本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吻合, 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将下降到社会行业平均利润。原因为:

(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地产市场的总体供不应求的局势依然会存在。

(2) 相对于想进行投资的消费者, 如果房价回落, 他们现在就不会选择购买房子;但当房地产的价格回归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市场就会重新出现大量购买的情况, 从而使房价由跌转升。

(3) 由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 剔除人为炒作因素, 虽然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不如前几年, 但是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4) 国家在不断推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等从而达到住房政策的人性化, 这必然会分流一部分购房消费者, 会明显对房价上升产生拟制的效果。

(5) 政府已着手治理房地产乱收费及税负较重的现象, 并且很有可能改变现有房地产土地出让金政策, 而使用年限缴纳土地使用税的政策, 势必会减低消费和改善性需求一次性缴纳的房款价格, 并且会抑制房地产投机的存在, 从而保证房地产价格的平稳。

参考近月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式, 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讲, 必须有步骤地减少在一线城市的投入, 把着重点放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发上。同时应该积极投身城市改造的公租房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开发, 确保地方县市相关项目的投资。从长期来看, 应不断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大胆创新并且引进相关专业精英, 准备好为在地产行业竞争淘汰后进行新一轮快速发展。

摘要:中国房地产价格比较高, 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高房价不仅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威胁, 同时也是诱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对控制房地产泡沫和防治经济危机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加以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这对于地产业的经营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房地产,价格预期,市场供求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商品房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 2006 (51) .

[2]陈颖玫.近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评述[J].武汉金融, 2006 (7) .

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第10篇

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 取消药品政府定价, 完善药品采购机制, 发挥医保控费作用, 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其中: (一) 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 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 探索建立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二) 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 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三) 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 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四)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五) 其他药品, 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 自主制定价格。

期货交易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期货交易 粮食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期货市场的诞生,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风险。如种植谷物的农场主,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农业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如果气候条件好,病虫害少,粮食获得丰收,那么进入市场交易的粮食将会大量增加,供给量的增加将会造成价格下降的压力,引发谷贱伤农的风险,给种粮者带来一定的损失。如果气候条件不好,当年天灾较多,农业受灾面积大,粮食减产,粮食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对于粮食需求者,尤其是那些需求量大,对灾害天气估计不足造成粮食储备不足的用粮大户来说,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为,不管粮食的丰收与否,都可能给交易双方带来不确定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期货市场应运而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价格机制的有益作用:

1 期货市场为现货粮食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是有成本的,交易过程需要交易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支付信息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由于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如果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信息越不充分,交易费用则会更高。而且在一般的交易过程中,价格的波动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对等的。

在我国粮食市场上,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如果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损,那么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减少生产。这样的话容易浪费生产资料。我们将这类费用可以看作是由于现货市场上信息不充分导致的交易成本。

而期货市场能通过其本身的机制,发挥其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功能,能降低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交易成本。在期货市场上,信息传输相对流畅,交易地点固定,交易对象也标准化了,有利于交易对象的流通。交易对手之间的买卖十分迅速便捷。由于有保证金制度和监管比较严格,使得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能够减少违约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2 期货市场为现货粮食市场提供避险场所

在现货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传输机制不畅通,对于市场上迅速转换的供求关系信息难以捕捉,对于市场中竞争情况难以把握,因此市场中充满了风险。对于生产者而言,他们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价格风险、气候等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经营者,他们将面临违约风险,经营风险。对于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他们都有规避风险的要求,而期货市场,就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避险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的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引导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但是,这种订单农业看似很有保障,实际上,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实际运作过程当中,由于价格的剧烈波动,这些订单或者合同的违约风险都很大,在现实生活中,订单的突然取消或者不执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相对来说,在期货市场上,整个运作过程都非常规范,都是标准化的,通过期货市场,能克服订单农业等相关经营模式的不足,降低相关的风险。

3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能反映产品的供求关系,同时又能引导价格关系的转变,通过这种价格信号机制可以配置资源。如果这种价格机制是合理的,能充分反映信息的,通过它能合理的配置资源,但是,如果这种价格机制不合理,它将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例如在现货市场中,如果市场不充分竞争,市场交易不自由,政府干预背离了原有的市场规律都会使得价格不太合理。

而在期货市场上,市场参与者可以在固定的期货交易所内交易,期货交易所通过公开、公平、规(下转第90页)(上接第81页)范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及时发布各种相关信息,能够比较好的反应真实的供求关系,还能比较合理的反应未来粮食价格走势。当交割日日益临近的时候,期货价格与现货实际价格将会越来越趋同,期货价格的真实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就越显著。而且期货市场,管理规范,合约都以标准化,监督机制也很健全。因此,总体而言,期货市场上形成的价格,比较充分的反应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是在一个公正而高效的体系中形成的,相对来说,这个价格是比较有效率的。

因此,政府在制定稻米最低收购价格的时候,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可以为政府制定最低收购价格,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政府干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而政府制定政策干预市场,是需要一个严格的程序的,整个的决策和政策的出台,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这些政策出台以后,可能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可能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而期货市场上信息传递机制很充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减少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我们可以发现,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引导功能,由于中央政府在干预的过程中,各地政府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处于自己利益考虑,不认真执行中央的决议,可能造成中央相关政策的失效。因此在现货市场上,政府干预的实效会大打折扣,但是,相对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然后通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进行引导,从而从侧面促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岩.中国粮食定价机制的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 2009.05.

[2] 王川.中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3] 何予平.国际三大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J].环球掠影,2008(18).

中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比较研究 第12篇

在一般情况下, 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的供求决定, 粮食供不应求时粮价上涨, 粮食供过于求时粮价下跌, 从而形成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决定粮食价格变化的情况。农民按照当前市场粮价出售粮食, 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粮价买入粮食, 自负盈亏。

当粮价过度波动时, 政府主要依靠粮食应急预警机制、储备粮的吞吐、国际粮食贸易、价格调节等经济手段, 改变当前粮食市场供求现状, 进而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当粮价剧烈波动时, 国家可以根据《价格法》的规定, 实行限价、集中定价、冻结价格等措施, 稳定市场价格。

根据适用条件及管理对象的不同, 政府调控粮食价格的政策主要包括:

1.1 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指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粮价过低时, 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 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一种价格保护政策。其政策依据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1.2 国家粮食储备政策

1.2.1 中央储备政策

中央储备粮, 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 稳定粮食市场, 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 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物质手段, 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为专门储存中央储备粮的企业。依据相关规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可以动用中央储备粮: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1.2.2 地方储备粮政策

地方储备粮是指省、市 (州) 、县 (市、区) 政府用于调节本行政区域粮油供求平衡、稳定粮油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储备的粮食。主要功能是:维护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稳定。

1.2.3 粮食补贴政策

根据补贴形式可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分为直接补贴政策和间接补贴政策两种。我国粮食领域实行的补贴形式主要是不挂钩的直接补贴。即给予农民的直接补贴与粮食产量、价格、种植面积、农资等没有联系。间接补贴即通过价格政策、市场干预等措施向农民和农产品供应者提供补贴支持, 补贴成本由政府财政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2 发达国家粮食政策研究

2.1 美国粮食政策分析

美国是世界农业生产大国, 可耕地面积大, 农业技术发达, 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其粮食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在美国, 农业生产倍受关注, 政府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 无追索权贷款政策

无追索权贷款是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给参加农产品计划的农场主为期10个月的抵押贷款, 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事先所规定的贷款率时, 农民可以将粮食抵押给政府, 按照贷款率获得贷款, 以后在政府所规定的时间内, 如果市场价格始终较低, 农民可以放弃粮食的所有权而不必归还贷款, 相当于将粮食按贷款率出卖给政府;如果市场价格涨到抵贷价格之上, 农民有权将粮食赎回, 自由出售, 且归还政府贷款。这种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支持政策, 为农民提供最低保证价, 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2.1.2 贷款差价补贴政策

为了规避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事先规定的贷款率时粮食过分集中于农产品信贷公司而给政府以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一现象, 美国政府出台了贷款差额补贴政策。规定只要签约参加了生产灵活性合同的农场主, 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贷款率时, 除了将粮食抵押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外, 还可以继续在市场上自由出售, 并按照市场价格与贷款率的差额获得补贴。这样不仅减少了政府财政负担, 而且也不会束缚市场粮食需求量。

2.1.3 直接补贴政策

美国政府对于签订生产灵活性合同的农场主每年给予固定补贴。近年来, 补贴品种有所增加, 单位产量补贴数量的标准有所降低, 各种农产品补贴额度计算标准相同, 即政府先将支付总额按照既定比例计算出各品种的直接支付总额, 然后将其除以总产量得到单位产量补贴额。

2.1.4 差额补贴政策

具体做法是先由政府制定一个能保证农场主收入的合理价格作为目标价格, 有效价格等于全国市场价格和贷款率中较高的一个与直接支付率之和, 若市场价格高于贷款率, 则有效价格就等于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与直接支付率之和, 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 则有效价格就等于贷款率与直接支付率之和, 当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 农民按照二者之差获得补贴。当有效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则不予补贴。

2.1.5 农业保险政策

美国政府为了确保商业保险组织能够参与到农业保险中, 早在1938年就成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 为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美国政府还对参保农场主提供了50%-80%的补贴, 使得美国农场主投保率相当高, 进一步降低了农业风险。

这些措施和政策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提高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从根本上保障了美国粮食安全。

2.2 欧盟粮食政策分析

欧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粮食等产品可以在欧盟内部自由进行流动, 并制定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来维护各成员国粮食市场的稳定。欧盟粮食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2.2.1 干预价格政策

这是一种支持价格政策, 指农民出售粮食可获得的最低价格, 即政府所允许的市场波动的下限。粮食的干预价格水平是按照欧共体内最大的粮食主产区 (法国奥尔姆地区) 的粮食生产成本确定的, 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 农民可以将粮食出售给市场, 然后从欧共体设在各个成员国的农产品干预中心获得差额补贴, 农民也可以将粮食直接卖给农产品干预中心。这样就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2.2 目标价格政策

它与干预价格相反, 是指政府所允许市场波动的上限, 目标价格是针对欧共体内部粮食最紧缺地区 (德国的杜伊斯堡) 的价格, 计算方法是干预价格加上从最大粮食主产区到最紧缺地区的运输费等营销费用和一个合适的营销利润。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 政府就动用储备来平抑粮食价格。

2.2.3 休耕面积补贴政策

为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欧盟采取了严格的强制性休耕补贴制度。规定每年农户要提出自己的种植计划, 必须保证有10%以上的土地用于休耕或改种草场、种植工业用油料等规定作物。根据申请, 欧盟下属的执行机构负责依据航空遥感测定和随机抽查确定农场主的申报是否属实, 再按照规定程序报欧盟审批后, 给予补贴。

2.2.4 粮食收购数量的限制

政府对保护性粮食收购的总量, 不设上限, 只设下限, 在最高保护数量内, 欧盟保证对粮农提供保护价格, 但若超过最高保护数量, 不但不提供保护价, 粮食生产者还必须缴纳生产者共同责任税, 这样政府就间接控制了粮食批发市场, 放开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 为政府收购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2.2.5 政府制定季节性差价补贴政策

政府规定每个收购年度的第一个月保护价格最低, 然后按月增加, 增加的幅度是正常的储藏费和资金占用费用, 既避免了收获季节过大的政府财政压力, 也确保了粮食市场供应的长期性和平稳性。

2.2.6 粮食包储和经营相分离政策

欧盟各国中, 政府没有单独的粮食仓储设备, 政府将收购粮食一并交由委托的仓储公司或者粮食民营企业代为储藏, 政府只交付储藏保管费, 实现了粮食包储和经营相分离。

2.2.7 进口粮食最低限价政策

欧盟对外来粮食制定有门槛价格政策, 即为进口粮食产品制定的最低价格。当进口粮食价格低于门槛价格时, 就对进口粮食按照进口价格与门槛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撇油关税, 确保进口粮食价格不会低于门槛价格在欧盟市场上流通, 进而保障了欧盟内部市场秩序, 保护欧盟内部农民利益。

3 中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比较研究

我国基本国情、农业生产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众多因素决定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还存在一些异同, 以下逐一加以分析。

3.1 粮食价格补贴政策的比较

西方国家在制定政府最低收购价时, 考虑到粮食市场价过低的弊病, 并辅之以差价补贴政策。我国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必然引导粮食向政策性粮食企业过分集中, 一方面导致我国政府政策性粮食收购过多, 影响市场上粮食需求量。另一方面, 政府政策性粮食收购直接加大了政府财政负担。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做法,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差价补贴政策来减少这些弊病。

3.2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适用范围的比较

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适用范围是全部粮农, 在范围和数量上均无限制。就范围来讲, 远大于美国粮食支持政策的保护范围。美国粮食保护价的保护范围是签约参加了生产灵活性合同的农场主。就数量来看, 远大于欧盟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适用数量, 虽然欧盟制定的政策适用于全部粮农, 但是在粮食收购数量上有明确限制。我国的粮食收购政策无疑给农民持粮观望提供了时间和可能, 使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有可乘之机。除此之外, 欧盟制定的季节性差价补贴政策, 避免了我国粮食收购过程中的一哄而起, 在收购旺季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现象, 保持了粮食持续稳定地供应。这些政策为改革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供了思路。

3.3 粮食收购保护价执行机构的比较

欧盟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执行机构是政府委托的仓储公司或者粮食民营企业, 政府只交付储藏保管费;美国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执行机构是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 这些企业对粮食只有储藏权, 没有使用权。二者共同点是实现了粮食包储和经营相分离。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执行机构是国有粮食部门和企业, 这些部门和企业对粮食既有储存权也有使用权, 当国家政策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 这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政府宏调政策得不到切实贯彻, 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大打折扣。

3.4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比较

关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除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之外, 美国还有无追索权贷款政策、农业保险政策, 欧盟还有休耕补贴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互相补充, 为稳定粮食供应、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国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 农民收益大有提高, 农业保险政策亟待在政府扶持下“破壳而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缺乏灵活性, 直补政策的受益群体是全体有地的农民, 不管其是否真正在种粮, 国家应该考虑上述情况, 灵活制定粮食补贴政策。

3.5 粮食进口价格政策的比较

欧盟为有效防止国外粮食对本地区粮食价格的冲击, 制定了粮食进口“门槛价格”。在前文介绍欧盟粮食价格保护政策时有具体阐述, 在这里不作重复介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上粮食储备量日益减少, 粮食价格在未来还有升值空间, 我国应该制定类似政策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介绍了美国和欧盟的粮食价格政策;从粮食价格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适用范围、粮食收购保护价执行机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全面性和有效性、粮食进口价格政策等方面对中国和欧美国家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完善中国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粮食价格,粮食政策,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长春.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的构建[J].财经与管理, 2009 (5) .

[2]宁素琴.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 2009 (3) .

[3]林瑜彬.粮食保护价政策研究与思考[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0 (1) .

[4]范海庆.中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J].世界农业, 2010 (3) .

[5]尹洪博.中国粮食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09.

[6]赵梦涵、李维林、李森.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研究, 2010 (3) .

[7]张全红.近年来我国粮食政策的成效与启示[J].决策观察, 2011 (1) .

[8]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9]周明建, 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6) .

上一篇:人本教育模式下一篇:轨道交通客运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