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方范文

2024-07-25

信息处方范文(精选7篇)

信息处方 第1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但医院所面临的投诉与纠纷却越来越多[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医患纠纷的一项重要原因[2],同时由于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对疾病的治疗康复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3,4,5],提升患者对所患疾病相关信息的认知能力。信息处方相关实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有效开展,在促进医患沟通上效果良好,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信息处方的定义

信息处方的提供者一般是医生,针对患者患病情况给患者开具不同内容的信息处方。另外,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图书馆员也能够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服务,配合临床医生开具信息处方,同时还可以为医生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医生搜寻相关疾病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等前沿信息[6]。

2.2 数据采集

本研究针对健康信息的沟通和应用情况,对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两个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获取相关资料。在与医生的访谈中可了解到医患沟通中的实际困难及信息处方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必要性等相关信息;在与患者的深度访谈中明确信息处方的需求情况及目前信息利用中存在何种障碍等信息。组织和整理访谈获取的一手资料,以保证资料能够有效反映信息处方的实际内容。

访谈采用基于提纲的结构化访谈。为保证医生对访谈的有效配合,首先通过领导与医院领导沟通,由领导推荐访谈人员,在访谈过程中也有随机抽样访谈,访谈时间为20分钟左右,人员包括呼吸科、心脑血管科、肾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共计34人,具体如表1。

同时随机选择了上述科室患者或者家属30人进行了访谈,访谈时间为15分钟,其基本情况如表2。

通过与相关专家讨论,认为被访者在来源和代表性等方面满足扎根理论对访谈对象的要求,所得资料可以用于扎根理论研究。最后形成64份访谈记录。

2.3 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过程

2.3.1 开放性编码

编码是搜集数据和形成解释这些数据的生成理论之间的关键环节,它能够使研究人员以更深刻的方式来研究相关材料。开放性编码是研究者将所收集的资料按照本身的实际状态进行登录,尽量不带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登录的目的是从所获得资料中发现相关概念,对概念加以命名,并对概念进行类属化,登录过程是一个对所收集资料的分解并分类的过程。在本研究中登录过程如下:

①将访谈资料分解成若干个独立且完整的概念;

②对其他资料重复上述过程,相同概念进行整合,以新概念继续登录;

③当新增若干资料都无新概念出现视为理论饱和;

④若登录完所有资料仍有新概念出现,需重新收集资料,直至理论饱和。

为保证编码的准确性,本研究对资料进行逐句编码,有效标注,提取并规范相关概念,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经过标注和编码后,如果若干个概念关系密切,且可以用一个更高层次的、比较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这种更高的概念就称为范畴。具体过程部分实例如表3。

首先逐句对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标注,由于资料中被访者提供的数据规范性相对较差,需先进行规范处理,规范后,将相关概念抽象成范畴。通过对所有资料整理得到22个概念,组成7个范畴,具体如表4。

注:B1为另一访谈资料中概念,与A1一起构成患者及家属这个范畴。

2.3.2 主轴编码

开放编码得到多项概念,而这些概念是否充分反映了数据的内容,这需要对初始编码进行更敏锐地分析,而各项概念范畴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主轴编码就是将相关概念范畴通过分析联系到一起的过程,以展示资料中概念的有机组合。

初始编码到主轴编码不是一个完全的线性过程,通过主轴编码阶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早期的数据,当有必要时,返回早期研究数据可能会有更多发现。主范畴形成于研究人员对范畴的分析,每次仅对一个范畴进行分析,围绕这一范畴寻找相关关系,此范畴被称之为主轴。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概念之间潜在的脉络和关系变得清晰,最终可通过进一步整理聚类,形成若干个概念大类。每一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研究人员还要找出哪些概念是主要概念,哪些是次要概念,建立主从关系。当所有概念的主从关系建立起来之后,研究者还可以此为基础,结合研究人员的实践知识构建一个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雏形。通过对开放编码的逻辑关系分析,结合原始资料,可以形成以下3个大类的关系,如表5。

通过主轴编码可知,医护人员、信息处方、患者及家属作为相关概念范畴的三个主轴,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组成信息处方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信息处方理论包含的主要内容。

2.3.3 选择性译码

在主轴编码阶段形成了若干个概念大类,各类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已经能够以此构建一个理论雏形。选择性编码则是完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一个“核心概念”,与其他概念进行反复比较证明其具有统领性,能够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包含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内,核心概念能够对其他概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整理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潜在的脉络条件,也就发展了新的理论架构。

通过对上述阶段的编码反复分析比较,确定了信息处方为研究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整理相关概念和其脉络关系,形成一个以信息处方为核心的范畴关联架构,如图1。

信息处方是核心概念,医护人员在一定工作负荷状态下,利用自己的信息处方知识针对不同患者开具不同的信息处方。患者根据自己的患病状况,在对健康信息需求的驱动下,以自己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使医护人员为自己开具的信息处方可以充分发挥效用。其中医护人员是服务主体,工作负荷程度对其开具信息处方的意愿产生负面影响。信息处方知识是指对适合特定疾病的并可获取的相关信息的知晓度,能够鉴别有质量的健康信息并传递给患者的能力,对信息处方的开具具有正影响。患者及其家属是服务的对象,患者或家属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情况和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信息处方利用具有正影响。患者对信息处方的利用效果还与患者的主观态度和所患病症密切相关,在访谈中,有些患者对信息处方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患者多为健康信息解读能力低,且患病程度较轻。

2.3.4 检验

①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是指不能通过新的资料加入产生新的概念,即已有概念已经包括索要研究的内容的所有概念,只有理论饱和才能停止采样。在后期处理资料已经没有形成新概念后,为保证理论准确性,本研究又随机对6名医生,5名患者进行了访谈,仍未发现新概念,所以认为上述编码分析过程满足理论饱和。

②研究信度检验

本研究主要由2人负责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在编码过程中,两人分别对资料进行独立编码,编码结果的一致率为81.8%,计算方法为一致编码的数目与总编码数目的比值。对不一致的编码,通过深入讨论并咨询相关专家,最终达成一致。

3 结果

通过对扎根理论中的相关概念的分析与整理,又经过对所有数据的分析,结合不同被访者的实际背景,构建了信息处方架构模型,如图2。

由图可知,信息处方由主体、服务对象、内容和形式组成。

3.1 信息处方主体

信息处方主体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与其掌握的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信息处方的质量具有重要关系。在访谈中,医护人员一致表示目前的工作量过大,没有过多精力去钻研信息处方内容,这也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更多高质量的健康信息资源来服务患者。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医护人员未曾接受过信息处方相关的教育,信息处方意识薄弱,信息处方的技能也需要提高。目前医院所实施的健康处方效果更是不够理想,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获取和利用健康信息。

3.2 信息处方的服务对象

信息处方的服务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对信息处方利用的效果与患者患病程度、知识素养和主观意识关系密切。一般常见病,且较易治疗的患者利用信息处方的主观意识不大,而不易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信息处方利用的主观意识较强,对健康信息具有较大需求。由于信息过载,患者的知识素养对健康信息的利用情况具有重要影响,知识素养高者能够更好地判断相关信息和合理地利用相关信息。

3.3 信息处方的内容与形式

信息处方的内容应该针对不同用户有所区别,一般应包括必要的科普知识,即常规性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等,成功的治疗案例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当前信息丰富的网络资源也是患者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网络资源质量的不可控性,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有效识别和利用,需要医护人员筛选后建议患者参考。信息处方的形式包括口头、纸质和电子三种,在具体实施中,这三种形式可以结合使用。

4 信息处方实施建议

国内相关实践亟待开展。针对访谈中发现的健康信息质量、医护工作人员工作负荷、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信息素养等问题,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4.1 加大健康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

国内健康信息网站在构建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如中国公众健康网、医学论坛网等[7,8],包含了大多数用户所需的可靠信息,但宣传力度不足,在访谈中多数医生和患者不知道这些网站的存在。而且,任何一个单一网站也不可能在保证用户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包含用户需要的所有信息,而其他众多的商业网站由于利益关系,其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给用户利用带来一定困惑。因此,各地方机构,如相关医院和医学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构建相应的健康信息网站,并实时更新和维护,更重要的是通过医护人员和医学生的使用,扩大传播范围,进而提升网站资源的利用率,也保证信息处方内容的可靠性和丰富性。

4.2 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信息素养和健康信息利用的自觉性

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大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但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健康信息素养和健康信息利用的自觉性,将健康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患者或其家属,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能力,对减轻其工作负荷具有一定效果。主要可以通过对在职医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对在校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或者改进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提升其健康信息素养和健康信息利用的自觉性,提升信息处方开具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4.3 提升群众健康信息素养

所有群众都可能是潜在的患者,提升群众的健康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有效获取和利用健康信息,提升其防病治病能力。现今的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等工具使信息获取和传播更加便捷,可以更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提升健康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应用,进而提升群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更好地保证患者信息处方利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4 健康信息人才培养

健康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辨别和利用。而目前我国尚未开展专门的健康信息人才培养。培养专门的健康信息人才能够有效改善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情况,同时也能帮助医生高质量地进行信息搜集,减少其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5 结语

信息处方在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但要有效实施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还不够高的客观情况下[9,10],不但要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如卫生职能部门、教育职能部门等,当然也需要科研团体的加入。相信随着群众健康信息素养的改善,医护人员信息处方能力的提高,可靠健康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的丰富,加之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信息处方能够被顺利实施,并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质量。

摘要:基于目前医患沟通现状,提出实施信息处方的必要性。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访谈数据,明确了信息处方的架构,针对当前实施信息处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信息处方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患沟通,信息处方,扎根理论

参考文献

[1]朱力,袁迎春.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与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4(6):104-111.

[2]张旭,王志发.医患矛盾现状及解决思路[J].医学争鸣,2013(5):25-27.

[3]周娓,龚静,吴一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849-852.

[4]姜芸芸,明霞,宋静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4):494-496.

[5]陈群群,钱建香.延伸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7):867-869.

[6]Denise E.Using information prescriptions to refer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conditions to the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website[J].J Med Libr Assoc,2011,99(1):70-76.

[7]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公众健康网[EB/OL].[2015.10.10].http://www.chealth.org.cn/#.

[8]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学论坛网[EB/OL].2015-10-10/2016-10-10.http://www.cmt.com.cn/.

[9]张利琴.社区产妇信息化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88-89.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第2篇

1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硬件组成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硬件网络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2], 其中系统所用计算机和打印机可以是普通的微型计算机和打印机, 根据情况随意配置, 教研室、多媒体教室、中医科诊室数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配置, 总数目不超过128个, 一般情况下这已经足够用了。

2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软件组成

利用组态王6.53软件设计开发了主界面[3]、各个分界面、互联网通讯程序。主界面是主要根据分界面数目而设计, 分界面数目是根据中医药处方情况设计的, 在此设计了感染性疾病处方、呼吸系统疾病处方、消化系统疾病处方、循环系统疾病处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处方、神经精神疾病处方、造血系统疾病处方、内分泌系统疾病处方、外科疾病处方、妇产科疾病处方、儿科疾病处方等11个处方分界面, 每个处方分界面有与之相对应的处方, 处方数目可以增减, 但是一定要标注准确, 否则容易混乱, 每个处方有与之相对应的打印页, 以便患者开处方用。由于界面和程序比较大而且多, 在此不便列出。

3 讨论

在每一系统疾病处方有很多处方, 如何加以区分?可以采用进一步编号方法;如何突出每一系统疾病处方其特点?可以采用在画面底面设计相应的图片, 例如呼吸疾病处方界面底面设计呼吸系统的图片;按照中医处方的习惯和记录详尽把打印页设计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治医生、中医辩证、治法、方名、出处、处方、用法、主治、按语、日期、时间等项。研究设计表明, 利用组态王6.53软件设计开发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 界面设计简单、方便、生动、形象, 可以应用到中医药或者中医科的药房, 提高效率, 减少差错, 为医疗纠纷提供证据[4];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学生的多媒体教学, 图、文、声并茂, 对学生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的学习有积极效果。

摘要:根据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研究设计一种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利用组态王6.53软件设计开发了主界面、各个分界面、互联网通讯程序机, 该系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或者中医科的药房, 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学生的多媒体教学, 都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中药,处方,信息系统,界面

参考文献

[1]乔学斌, 侯廷军, 余慧东, 等.基于网络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 (5) :394-398

[2]王斌, 唐旭东, 王永吉, 等.中药处方配伍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8 (4) :946-981

[3]姜重然, 王斌, 李丽.监控组态软件组态王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信息处方 第3篇

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系统研制、开发及应用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Integrate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新阶段[1]。我校医院为适应学校对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医疗费用的管理需求,于2010年投入使用了以医院药品进、销、存和门诊收费以及医疗费用报销等财务管理为主线业务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3年的应用实践中对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校医院作为我校的卫生和防疫部门,肩负着维护所有教职员工和全体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校现阶段正处在规模扩大、校区面积剧增且地域分散、教师和学生数量激增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新的情况都给医院业务管理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对校医院现行的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业务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传统手工处方在适应这些新要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就现阶段实际情况下使用电子处方的优势进行研究,最后给出了对现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手工处方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取药等功能。在门诊挂号功能,系统将登记患者的信息,以备患者本次就诊过程中的门诊收费和门诊取药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为患者的医疗报销提供数据支持;在门诊收费时,收费员将录入患者所持的手工处方中每一条药品的数量并由系统根据药品单价进行计费,由收费员收取所有费用并由系统打印门诊发票;在门诊取药时,患者将盖有收费财务章的手工处方交由药房药剂师取药并对药品库存数量进行确认减量。综上可见,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这些现行主要功能都是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的,其中开具处方的功能完全是处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外而手工完成的一个子流程,手工处方数据属于系统外部数据,并没有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它存在以下点缺陷:

(1)以纸张作为存储介质来保存处方数据,不能实现在医生、药房和收费三类科室之间共享,很显然,其存储效率和存储期限都要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查询和传阅的效率也非常低;

(2)手工处方存在字迹潦草、一药多名、书写格式不规范的弊端,这些都会造成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对话障碍。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经常导致收费员不理解药品别名而错误录入处方药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3)手工开处方的效率很低,尤其是在流行病高发的季节,处理类似病情的患者处方信息时表现的尤为突出。

2 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

2.1 电子处方的定义

处方是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出的用药凭证和治疗依据。电子处方是由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用药凭证和治疗依据,经计算机程序自动划价并将药品下帐,通过网络将其传送至药房,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电子文书[2]。电子处方系统是一个多科室协同工作的系统,需要挂号、就诊、收费和药品调配等多部门合作完成[3]。

2.2 电子处方条件

为了解决采用手工处方的现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诸多弊端,尤其是适应当前我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数量激增情况下给医院业务管理上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季节性流行病高发期能够大幅提高医院门诊业务的工作效率,这些都要求在现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电子处方的功能。

电子处方已经具备了合乎法律的地位,我国《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处方打印出来后的纸质处方经处方医生签名或者盖章后与手工处方是同样有效的。

从技术层面上讲,实现电子处方所涉及的存储、传输、查询、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系统技术和安全问题在IT行业都已经发展成熟,不存在技术障碍。

从应用环境上看,我校医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甚至是接近离退的人员都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

2.3 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

笔者对我院当前的实际人员配备、信息技术及当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深刻分析之后,提出了一套在现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核心内容是将原来完全处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外而由手工完成的手写处方子流程合理并有效地嵌入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中。与手工处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

(1)处方数据以电子处方的格式存储于系统的数据库中,而不再是处于系统之外的外部数据。由于采用了数据库存储方案,处方数据可以永久存储,随时随地高效查询并实现医生、药房和收费室之间的数据共享;

(2)处方数据的录入由医生完成,而不再是收费员完成。由于录入处方药品条目的药品名称来源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药品资料档案,药品名称唯一(医学药品名称)且格式规范,从而解决了手工处方存在的字迹潦草、一药多名、书写格式不规范等造成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对话障碍和弊端;

(3)门诊收费员只需根据每张处方的汇总金额专心于收费,而不再有录入处方药品条目的繁重业务;而药房药剂师只需根据处方的条目专心于发药,而不再陷入处方划价的冗余业务,从而可以大幅提高门诊收费和门诊取药的效率,也改变了患者取药要排三次长队的现象,为患者节约了大量时间并减轻了负担;

(4)可以大幅提高门诊处方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门诊就诊的效率。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将一些典型病例的专家处方作为处方模板予以保存以供所有医生共享使用,另外所有医生还可以将系统所开过的历史处方加以重复使用;系统提供处方用法和用量条目信息自动保存和检索的功能,根据医生本人的习惯自动保存其所开处方的用法和用量信息,以备之后开处方时可以快速选取并经过简单编辑即可完成新的处方条目;

(5)由于在医生、药房和收费室之间实现了药品资料档案信息和药品库存信息的数据共享,医生开具处方时可以实时监控药品库存量,避免开出库存不足或者缺货的药品从而大量减少了医生、药剂师和患者不必要的重复且无效的劳动。

3 结语

本文详细地剖析了我校医院现行的以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取药等财务管理功能为主线业务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传统手工处方在适应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数量激增且地域分散情况下给医院业务管理上提出的新要求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我校医院管理的需求出发,对实施电子处方的法律、技术和人员等多个方面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现行的医院管理系统,提出了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电子处方能够提高门诊就诊、收费和取药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医生、药房和收费室之间的数据共享而消除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对话障碍;能够规范处方、收费和发药的行为而减少错误和改善医患关系。所有这些都将对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及服务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门诊的工作效率,适应在学校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的新要求。方法:分析现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传统手工处方的诸多弊端;研究实施电子处方应具备的条件和电子处方的优点。结果:提出了在现行采用手工处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结论:采用扩展电子处方的解决方案将对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及服务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门诊,手工处方,电子处方

参考文献

[1]马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石油大学,2008.

[2]许玲,田侃.关于电子处方的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05,20(8):10-12

信息处方 第4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电子处方,缺陷分析

0 引言

根据2002年10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要求, 我院开展了网络信息管理,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实现了电子病历系统, 门急诊医生工作站, 医技、药品、影像、财务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化管理。其中门诊电子处方管理的实行, 替代了过去的纸质处方, 对门诊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此次分析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讨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门诊西药处方每月100张, 共计1200张。处方样本基本覆盖了全院各科室,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知识等对处方进行审核, 并进行分类和系统分析[2]。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见表1。

2.2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布:见表2。

3 讨论

3.1 门诊电子处方基本指标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的标准[3],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在平均每张处方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方面都符合标准。基本药物使用率仅为23.82%, 说明我院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认识不够, 医院在基本药物的宣传推广方面应加大力度。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207.61元, 其中心内科、神经科门诊慢性病人处方金额较高, 总体金额水平较高, 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 导致处方金额偏高。

3.2 不合格处方情况

3.2.1 用法用量不正确:

用药频次不当, 如诊断胃炎, 使用药品双岐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0.21g/粒) , 依据说明书应为每日2次;单次用药量大, 如诊断急性牙髓炎, 使用药品罗红霉素胶囊 (150mg/粒) , 依据说明书应每次1粒;药品最小剂量掌握错误, 如诊断阴道炎, 使用药品凯妮汀阴道片 (0.5g/片) , 误录每次0.1g。说明临床医生没有正确掌握药品使用说明, 在录入电子处方时未认真审核处方用法选项。

3.2.2 用药与诊断不符处方:

诊断为排尿困难处方用药思诺思片等,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患者同时患有几种病, 医生没有把诊断写完整, 临床诊断必须与用药一致。

3.2.3 给药途径不当:

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处方药凯时针口服, 依据说明书要求静脉滴注, 此现象的发生可能与临床医师在录入电子处方时疏忽有关。

3.2.4 重复用药:

主要是同类药物或药理作用相近的药物重复使用。如拜新同和施慧达片联用, 两药均为钙离子拮抗剂药物, 属于重复用药。若联合应用, 导致药物作用叠加的同时, 也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4]。

3.2.5 溶媒选择不当:

如舒血宁针应溶于5%G中, 临床用药中因使用溶媒剂量不足, 将导致单位体积内药物浓度增高, 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6 其他错误大多由于临床医生对门诊规定用药规定掌握不详细和错误操作造成。

4 结论

随机抽取的小样本处方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我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 但从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采取措施解决。本次缺陷分析结果显示我院自从实行门诊电子处方管理以来, 门诊处方合格率有明显提升。参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处方评价标准和WHO制定的部分核心指标看,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对不合格处方缺陷分析部分原因[4]: (1) 部分临床医师对药品的药理知识和药品用量掌握欠缺; (2) 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改革, 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不断更新完善, 年龄偏大的医师对电脑操作不熟练, 造成处方录入错误频出; (3) 我院已经使用用药咨询系统和抗生素医师使用级别的限定, 今后还要完善这方面的管理, 及时更新药品信息; (4) 采用电子处方系统管理后, 虽然简化了流程, 减少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 但但同时也缺少药房人员对处方直接审核把关, 造成医师不合格处方不能及时修改; (5)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医师的错误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 (6) 加强医、护、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提高执业素质。 (7) 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 把各项限制功能做到更细, 如药品使用的年龄限制、特殊人群限制、需加溶媒的提示、处方内容不完整的提示、不合理用药和重复用药的提示、特殊药品的特殊管理等, 实现不符合要求的录入能够自动报警。 (8) 最后医院质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已有的考评制度,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医院网络信息管理中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门诊的工作效率, 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需要在不断的工作中完善提高, 使网络信息管理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

参考文献

[1]许惠溢.电子处方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药房, 2007, 18 (19) :1454-6.

[2]崔金山.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3:1751-2.

[3]唐捷, 曾友志, 夏小燕等.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J].医药导报, 2010, 29 (12) :1661.

信息处方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别选取2008年1至12月的门诊处方质量检查情况汇总以及2009年1至12月的门诊处方质量检查情况汇总资料。

1.2 数据处理

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主要问题进行排序。

2 结果

2008年门诊处方抽查48000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2736张,占抽查数的5.7%;2009年门诊处方抽查48000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1872,占抽查数的3.9%。不合理问题分类见表1、表2。

3 讨论

3.1 主要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3.1.1 缺项与信息录入错误

在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前,处方“缺项”一直是较常见的问题,反映了医师工作不严谨的问题。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后,由挂号收费处在患者挂号时录入患者信息,基本杜绝了缺项问题,但由于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HIS系统中患者年龄项下系统自动默认为1900年,故挂号人员只要漏修改患者年龄信息,处方上呈现的患者年龄都为109岁高龄,实在对处方的严谨性有很大伤害。

3.1.2 书写不规范与药品用法录入不正确

2007年5月《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做了严格的要求。手工处方中书写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不规范的药品名称书写和疾病诊断两项。药品名称的不规范比如“精致银翘解毒感冒胶囊”缩写为“银翘感冒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缩写为“头孢西丁”;“注射用精致破伤风抗毒素”简写为“TAT”。诊断的不规范中、英文缩写占了绝大多数,比如“上感”、“慢支”、“尿感”、“CG”、“DM”等。在使用电子处方后药品名称的不规范和医师诊断的不规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药品的使用方法录入不正确。一度出现口服药都是“Tid”,外用药都是“涂抹患处”的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督促改正,医师在熟悉软件的情况下,此类情况出现好转。

3.1.3 配伍用药的不合理

在医师工作站使用一段时间后,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在HIS系统中嵌入了合理用药软件,有效地识别和提醒临床工作人员对不合理药物配伍的判断,减少了药品配伍禁忌的发生率。

3.1.4 抗菌药物使用方面

无论在手工处方还是电子处方的使用中,抗菌药物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要将每日用药总剂量分3~4次给药,临床上经常是每日一次加大剂量给药,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溶媒使用不当。表现为部分抗菌药物对溶媒酸碱性要求较高,临床在不清楚地情况下做了不合适的配伍,导致效价降低,甚至出现沉淀。还有就是医师选药起点过高。在处方调查中,发现三代头孢和喹诺酮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应当引起注意。

3.2 处方质量的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手工处方还是电子处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医疗行为的规范是保证处方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克服电脑使用不熟练等客观因素后,加强管理,改变不良习惯,增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将处方分析、评价制度进一步落实,联系工作人员考核、奖惩,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和对比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在使用电子处方前后门诊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医院在处方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收集整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普通处方以及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检查记录, 以“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处方不合格率由2008年的5.7%下降到2009年的3.9%, 主要问题也从手工处方表现为缺项、不规范的诊断缩写、适应证不符、用法用量不正确到电子处方中患者信息录错、诊断与适应证不符、药物配伍禁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结论 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不仅由医师的不良处方习惯造成, 也与医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密切相关。通过处方分析工作能够提高处方质量。

某院门诊处方点评及问题处方的分析 第6篇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的门诊普通处方共5000张。

1.2 方法

根据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1]中对处方点评的形式、内容、标准制定表格, 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表》进行汇总统计, 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结果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本次调查中, 不合理处方207张, 占总处方的4.14%。

2.1 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 (表1)

2.2 不规范处方分类统计 (表2)

2.3 用药不适宜处方分类统计 (表3)

3 分析

3.1 处方书写不规范分析

(1)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开具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例:患者男, 62岁, 临床诊断:Ⅱ型糖尿病。处方:格列齐特80mg po.Bid, 甲钴胺0.5mg po.Tid, 六味地黄丸8粒po.Tid, 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用bid。显然, 本处方只有格列齐特可降糖, 其他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关, 但处方临床诊断并未写明确。临床诊断是药师审核用药适宜性的依据, 应引起医师重视[2]。 (2)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在处方点评中发现个别医师超越权限开具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生素, 而未经上级医师批准或进行会诊。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属于限制使用类抗生素[3], 住院医师是无权开具的。 (3) 新生儿及婴儿处方未写日月龄: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满28d为新生儿, 从出生到满1周岁前为婴儿[4]。新生儿和婴儿对药物的剂量敏感性非常高, 因此一周岁以内的小孩要注明日月龄或体质量, 也方便药师审核处方, 写成“一周岁”是不妥当的。 (4) 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如患者女性, 70岁。临床诊断:肠道感染。处方:5%葡萄糖500mL, 维生素C 2.0, 维生素B 0.2, 氯化钾10mL, 氯化钠500mL, 磷霉素钠1.0, 此处方我们与医师沟通了, 但医师表示腹泻病人补液加抗菌, 用药品种控制在5个之内有困难, 最后经讨论, 认为分解处方是最好的办法。

其他还有一些修改未签名或未注明日期的处方, 前记书写不全的情况, 希望医师们能认真对待。

3.2 用药不适宜情况分析

(1) 遴选药品不适宜:如患者男性, 51岁。临床诊断:慢性胃炎。处方:奥美拉唑20mg po bid, 枸橼酸铋钾0.6g po bid, 头孢克肟分散片50mg po bid, 替硝唑0.5g po bid, 胃炎四联药物中用头孢克肟分散片不太合理, 可改用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 (2) 重复给药:如患者男性, 71岁, 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处方:普适泰1片po bid, 普乐安5片po tid, 普适泰和普乐安同属于花粉提取物, 两者合用不适宜。 (3) 联合用药不适宜:如患者女性, 56岁, 临床诊断:糖尿病伴水肿。处方:格列齐特80mg po bid, 螺内酯20mg po bid, 氢氯噻嗪25mg po bid, 格列齐特是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作用于胰岛β细胞, 促进胰岛素分泌, 达到降糖效果, 而氢氯噻嗪是噻嗪类利尿药, 能够直接抑制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因此格列齐特应尽量避免与氢氯噻嗪合用。

处方点评中适应证不适宜有36例, 用法用量不适宜有12例, 这与本院在2011年开始用“电子处方”, 医师对电子处方的开具不是很熟练而导致的, 相信以后这种不合理处方不再出现。

3.3 超长处方分析

(1) 处方超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并且医师应注明理由, 但这次处方点评中仍有个别出现抗生素超量现象。 (2)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很典型。如患者女性, 45岁。临床诊断:子宫颈炎。处方:甲硝唑250mL冲洗, 奥硝唑栓1粒, 阴道给药qn, 纳米银妇科抗菌栓1粒, 阴道给药qn, 替硝唑0.5g po bid, 头孢克肟100mg po bid, 甲硝唑、奥硝唑和替硝唑同属于硝基咪唑类, 虽用药途径不同, 但三种药品药理作用相同。

4 干预措施

4.1 强化业务学习

本院处方不合格率为4.14%, 绝大部分为处方书写不规范所致, 因此要加强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5]和《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的学习, 对普通常见的问题可在院周会或药事会上统一提出, 由科主任带领全科人员共同学习, 个别问题与当事医师单独解决。

4.2 严格遵守发药流程

审核处方的适宜性, 进行用药交代, 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既是药师的职责, 又是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审核处方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3 明确处方意义

处方具有法律、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 处方书写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与生命安全, 每一位医师明白处方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同时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禁止乱开处方、滥用药品。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处方点评, 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发现合理干预。我院在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后, 门诊处方在书写规范、合理用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当然, 处方点评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摘要: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 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供干预措施, 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化。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的门诊普通处方共5000张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有207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占抽查处方的4.14%, 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28张, 处方用药不适宜74张, 超常处方5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比例为2.56%、1.48%、0.10%。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 对提高处方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规范 (试行) [Z].卫医管发[2010]28号, 2010.

[2]彭晓燕, 姚冰, 潘洁, 等.2007年我院门急诊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药事, 2009, 23 (1) :1240-1243.

[3]卫生部.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Z].苏卫办医[2012]150号, 2012.

[4]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4.

[5]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 2007.

信息处方 第7篇

1 处方点评制度的完善

1.1 医院对处方点评的支持

各医院现行处方点评制度是国家卫生部为规范指导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院处方质量及保障医疗安全及患者用药经济、有效、安全而制定[6]。医院处方点评的规章制度是根据《药品管理法》、《职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处方点评工作是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7]。当医院管理层认识到处方点评的重要性, 就会重视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工作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制定、实施,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成立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 并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工作[8], 由药剂科专业人员审查做成适宜本医院点评表格, 由信息科、药剂科等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类, 建立健全的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 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医院职能部门以处方点评结果作为依据, 实施医院行政的强力干预和监管, 对医院临床用药实施动态监管, 可以有效提升医师临床用药水平, 降低临床用药风险[9]。

1.2 奖励处罚制度的建立

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将问题处方分为3类, 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适用于医院的自身制度。学术上的不一致及行政部门对点评结论执行力差, 将严重影响处方点评的效果[10]。应该对从事处方点评的药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 力争做到处方评价的公正性。不规范处方包括处方的完整性、医师的签名、发药药师的签名、药物用法用量、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日月龄、处方临床诊断完整与否、抗菌药物管理等问题[11]。除超剂量的问题处方外, 不规范处方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医疗事故, 处罚力度应相对较轻。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及涉及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是我们重点点评的处方, 存在问题的处方医师应当及时通报科室, 并对每张问题处方进行适当罚款。每次处方点评结束后, 将存在问题最多的个人和科室进行院内通报批评并扣除相应的奖金。点评处方的工作应是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协调与合作进行[12]。

2 处方点评指导

2.1 处方点评模式

医院传统处方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统计、监督、管理和提醒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但是面对大量的医师处方, 每个月只能定期随机抽取极少部分处方来点评, 且对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的评价, 医院并没有制定统一标准, 加上处方点评人员医疗知识不同、点评方向不同等, 使得点评结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现代化软件自动点评模式, 定时对处方进行抽取, 并对处方进行全面地统计, 如注射剂规格、用量用法、处方价格、用药品种数等统计, 能增加处方点评项目, 提高处方点评工作人员效率。处方抽样量、抽样方法及抽样的频率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处方点评的结果, 导致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基本用药情况[13]。

2.2 点评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医务科管理人员应制定不合格处方公示制度和适用于本医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人员怕得罪医师、医院医务科人员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制度, 处罚与奖励措施也得不到相应的实施, 使得点评结果只作为数据, 得不到临床科室的重视, 致使许多处方问题反复出现, 导致处方点评成为一种形式, 并没有达到预期指导合理用药的目的。

2.3 人员培训

对于涉及处方点评的医师等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与学习, 第一阶段以培训处方格式和处方书写规范为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主要对医院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做更深入的学习。要强化医师执业技能培养, 端正其态度。医院应定期对涉及处方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的讲座或者培训, 并在培训学习结束后进行技能考试, 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者给予继续培训。医院要对在每月处方点评过程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还可以定期让医务人员根据开出的处方进行评比, 对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加强临床药师对医师用药的指导与干预[14], 加强抗菌药物点评力度, 防止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 并对抗菌药物滥用问题进行全方位地综合干预[15]。

3 建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息处方】相关文章:

处方由处方审核员或08-23

处方设计06-02

处方合理06-15

中药处方08-30

门诊处方书写05-20

门诊西药处方05-21

处方调查分析05-29

处方合理用药06-25

健身运动处方07-11

处方书写规范09-03

上一篇:规划与应用下一篇: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