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观念范文

2024-06-17

艺术教育观念范文(精选12篇)

艺术教育观念 第1篇

关键词:观念,观念艺术,观念建筑

自杜桑以来,艺术的发展与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杜桑的观点和作品使我们看到艺术通向彼岸的可能。至此自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史的彷徨与困惑仿佛开始消褪,艺术终可以伴随着这束光亮在黑暗中渐行渐近的寻求到它的一线可能和脉络。从现代主义的背叛到后现代主义的纷繁再到当代艺术的可辨,我们最终明晰了在其背后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观念”。

毋庸置疑,观念的变化与推进是艺术向前迈进的最为核心的动力,当代艺术的观念也同时对照和影响着建筑设计实践与创作,观念先行是当代艺术和建筑创作的最为重要的特征。

观念艺术和观念建筑已成为需要我们展开探讨的话题。

当我们将视觉艺术自身的语汇,诸如图示、色彩、技法、风格,以及建筑语汇中的功能、形式、立面、细部、基地等暂且搁置从而回归到本质中来思考关于艺术的问题时,便更加清晰了这样一个被遮蔽的真实:艺术形式的表现是艺术的外衣,而思想的传达才是艺术本质的真正所在。

在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间马歇尔·杜桑在法国完成了他的改变艺术史命运的几件作品“自行车轮”“泉”和“带胡子的蒙娜丽莎”。从此,现成品艺术正式登上艺术舞台,而观念艺术也自此拉开序幕。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里,现代艺术在质疑传统艺术的同时面对了新的抉择。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艺术一定是审美、愉悦和高尚的吗?在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吗?艺术家的技艺和体力劳动是艺术创造的核心要素吗?美术馆的体制与功能还具有着传统意义的优势吗?这些艺术的疑问和转向使得艺术开始孕育着新的变革,一场新的艺术革命正在悄然而来。正如索·列维特所提出的那样“艺术家的核心观念是在于创造观念,观念是生产艺术的机器”。观念艺术家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着整个艺术创作的局面。观念艺术家彻底放弃了博物馆和画廊体制下的正统的艺术学术体系。表演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以及由新媒体的出现所开创的影像艺术的新格局全面的向传统展览和艺术收藏以及传统艺术的操作模式的阵地发起挑战。

现当代艺术的叛逆和观念至上的思想在同一时代也同样影响着建筑创作的实践。

艾森曼提出“建筑学的自治超越建造”这个观点正如劳伦斯·魏纳的“艺术品的观念超越物质性”一样。建筑的概念的确立和意义与艺术观念的重要地位在此同出一辙。他们都共同提及了建筑实践和艺术创作中观念的重要地位与价值。

杜桑用他的“泉”以戏谑的手法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杜桑并非信手拈来的随意的进行着他对传统艺术的消解和蔑视。在“泉”的背后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杜桑的思考,杜桑对传统收藏体制的质疑,对艺术品的价值与商品性的思考正是其观念的所在。无形的观念支撑着“泉”的形成和存在,并确定了它在艺术史中永不磨灭的地位,“泉”自此成为了观念艺术的圣杯,指引着艺术前行的方向。

同样的,杜桑玩耍般的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添加了两撇胡子,也并非是随意性的恶作剧。机械复制时代对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的质疑恰恰正是杜桑思考的所在,观念的确立在此刻奠定了杜桑的“蒙娜丽萨”的艺术地位。

观念艺术将思考看作艺术,将观念视为生命,并以消解的形式为手段,重新书写了艺术史新的课题。对于建筑学而言,观念艺术中对于观念的强调和着力呈现的方式为建筑学突破传统的桎梏,将思想观念转换成为“建筑”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建筑创作的方式是将思考,观念从图纸、方案中转译成建筑元素。思考与观念的形成先于方案的形成,这在起点上就达成了与观念艺术的某种一致性。观念必然先行于作品。

技术性的支配地位以及对于建筑作为使用的“物”的功能性的强调使得建筑始终限定于物质化的禁锢之中。由此,在建筑中思想的释放与表达和观念艺术相比较更加的隐蔽和艰难。即使如此,在众多的现代主义大师中我们仍然可以寻找到那些追求伟大精神的建筑师,在他们那里无论是绘画、文学、诗歌亦或是建筑形式都是思想留下的外壳,真正的思想是没有形体的,他们试图摆脱建筑的实施与营造从而追寻某些内在的精神体验,并藉形式的外壳来展现思想,传达观念,并最终使建筑超越了自身的限度。事实上,这种观念性的建筑丝毫没有影响作为完整建筑的确定性,反而观念所维系的手法为其作品增添了魅力和价值,建筑的创造从开始就交由思维引领,跃然纸上到最终的建造。而作为物质的作品所传递的观念和建筑师的思考早已完成于初始的观念和方案之中。

海杜克就是这样一位极富魅力的建筑师。我们或许也可以将海杜克视为一位诗人,一位艺术家。在海杜克的建筑作品中我们体验到了诗的气质。文学叙事和仪式化的处理与表达正是海杜克所要传达的思想和观念。海杜克在其作品中力图创造一个可以被感知却又难以言表的精神世界。“自杀者之家”和“自杀者母亲之家”便是海杜克的重要作品之一。海杜克受到塞尚同名油画作品的启发以及他对“布拉格之春”的特殊历史事件的叙事性描述是完全关乎于历史命运、苦难的某种思考和观念的产物。在“自杀者之家”被建造之后,人们面对了这样的疑惑:“海杜克创造了一个人不可以进住的建筑装置?”面对这样的疑问艾森曼这样的反问道:“难道你不可以进入吗?”其实它当然是一个可以进入的建筑。无从进入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心灵与之对话的位置。海杜克在这里就是借助他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建造了“自杀者之家”和“自杀者母亲之家”,并得以表达他的观念:建筑不仅是肉体的进驻,更是思想的居所。在观念和思想面前物质与建造退而次之,而观念的传达才是更为重要和本质的事情。

海杜克的作品和观念主张与观念艺术达成了一致。

杜桑的装置作品“大玻璃”所寓含的象征意义与观念也是非凡的,在这里一切物质都只作为载体,它们承载了创作者的思想并得以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体现。观念的确立决定了物质的选择,而在看似不经意间的物质的随意性选择与组织却时刻伴随着作者观念的传达。

丹尼尔·里伯斯金的建筑作品始终如一的实践着对于某种观念的执著追问,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深刻地感受着观念建筑的存在。无论是里伯斯金“线之间”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还是“超越墙体23.36°”都展现了里伯斯金对于数理逻辑的迷恋与热爱。在他的实践中运用数学性的精确抵达建筑空间神秘性的临界。同样的,里伯斯金以他的数理逻辑观念引导着自己的建筑创作。

历史的创造性一定出自于思想与观念的力量。二战后德国观念艺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博伊斯终其一生的作品以观念的面貌展现于世人。由于博伊斯二战从军的经历使其在作品中屡屡出现“油脂”、“毛毡”等与他的战争记忆有关的物品,博伊斯用它们创作作品,表现他对战争的感受与记忆,表达他对德意志民族的思考。在这里,思想重于物质的选择。博伊斯把成立“德意志大学生党”、“种植橡树”、“清扫山林”视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用观念的语言,行为的方式身体力行着他的“社会雕塑”的艺术主张。

观念艺术以消解形式作为创作的手段,将思想与观念视为艺术从而实现重构艺术本体的目的。同样的,思想与观念以相同的方式呈现着建筑艺术的本质意义,观念建筑让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建筑的本体。观念艺术和观念建筑并行着向我们展示了观念和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的观念承载了艺术与建筑创作的核心内容。观念的突破也必将展开艺术创造和建筑创作的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物”的去留——关于建筑与当代艺术的读书笔记.凌琳时代建筑2008年第一期

[2].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杨志疆.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3].“线之间”——里伯斯金的犹太人博物馆.吉国华.世界建筑.1999年第10期

中国的教育观念 第2篇

中国教育观念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家明明知道中国教育有问题,却依然还是在接受这种教育,怎么办?谁来改变这种观念?

社会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大学生就业困难;企业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发展困难;家庭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经济困难;个人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成长困难.人才十年寒窗,教育出来的人才却成为了庸才,这是为什么?谁来为这个错误买单. 如果几百万的人才成为庸才,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是政府吗,是企业吗,是学校吗,是家庭吗,还是自己呢?

现在看来,企业和家庭成了最大的受难者,他们才是真正的买单者.因为中国的教育可以不对结果负责任,他们只管教育,只管毕业,只管升学,至于那些没有升学,没有就业的人才,这就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永远只关注成功的`人,他们不需要为失败者买单,所以导致中国的教育制造了太多的不良品.

试想,如果把学校比作为一家企业,人才比作为一项产品,那么学校没有把人才加工好,人才是不是要退还给学校呢?也只有中国这个奇怪的社会,人才没有加工好,一样可以交还给主人.这个主人是谁,那就是千千万万的家庭.这些善良的家人,他们把自己的半成品放到学校加工,每年还交了学校一二万元的加工费,加工完毕以后,不管这个产品加工成什么样,学校都能顺利地把产品交给主人.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没有谁敢跑到学校要退学费.这可苦了中国的老百姓啊!

那么,另外一个买单是谁呢?这就是企业.因为企业明明知道这些人不行,在企业内短时间创造不了业绩,但是他们还必须招.可是这些大学生来到企业以后,他们不管有没有为企业创造财富,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找老板要工资.老板培养这些员工不仅仅不能收取培训费,反而还要给他们发工资.这可苦了中国的企业老板啊!

也许有人会说,老板培养员工,最终不还是为了让员工帮助自己赚钱吗?可是人与机器不一样啊,老板发着工资培养员工,等到员工成长起来后,他们却离老板而去,有的甚至一句感恩的话都没有啊!

为什么同样地培训人才,学校培训,学生心甘情愿地交学费,企业培训,员工理直气壮地要工资.这就是中国的教育观念.

也许有人说学校学的知识有用些,所以交学费是应该的,那么谁问大学生,最终帮助你赚钱,帮助你成长的知识是学校学的有用,还是企业学的有用.为什么中国大多数企业对经验要求比对学历要求更重视呢,这不就证明了在企业学习的工作经验比在学校的学历更管用吗?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为经验交学费,却只愿意为学历交学费呢?

因为中国人被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只承认学校教育,不认可企业教育.然而,市场不是这样看问题,客户不是这样看问题,一个消费者接受产品,从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学历,他们只关心自己享受什么利益.企业是以创造价值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而学校是以学历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所以,有价值的人会被企业重用,而高学历的人却被企业放弃.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行为 第3篇

近日来,我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学习活动,有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别交流还有自我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有: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教育

从事幼教工作16个年头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每天做的幼儿教育工作会有“小学化”倾向,认为那是民办幼儿园,农村学前班才会有的现象。但当看到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和读《指南》的几个章节时,我对自己这十几年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有了深深的怀疑,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存在很严格的“小学化”倾向,没有真正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没有真正体会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魅力。同时,“小学化”倾向远远不止我当初认为的在幼儿园学写字、背古诗、学计算那么简单,在“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的章节里有这么一段话:“小学化”倾向有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忽视幼儿的游戏、生活,忽视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与发展,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与情感、学习兴趣、学习品质、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当然,“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不只是某一方面或某教育领域存在的,其实在全社会都是存在的。目前,社会上对幼儿学习的误解主要表现在把幼儿的学习与中小学的学习混同,违反幼儿的学习规律,把幼儿的学习狭隘化、小学化、功利化。所以,实施《指南》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幼儿学习观,让每一位成人理解何谓幼儿的学习以及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指南》还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也是区别其他教育的专业特征。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严重的“小学化”倾向的情况下,《指南》提示了有别于小学的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指南》中的目标告诉我们:幼儿阶段应该学什么。《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是什么。《指南》中的说明部分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指南》在说明部分还明确的指示了我们:游戏为什么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游戏是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活动。

二、改变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

《指南》指出:“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当前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重要业务素质。幼儿园一线教师之所以认为组织“游戏”比“上课”还难,主要就难在看不懂幼儿的游戏行为,不会分析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就无从推进幼儿的发展了。其原因在于教师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从哪个视角来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常说,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确立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然而,只有当一个教师非常清楚幼儿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幼儿是怎么学习和发展的,他才会对幼儿的发展需要和行为水平,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十分了解。

在《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这一章节里有说到:《指南》为我们如何观察、了解幼兒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这里要求,为了有效地利用《指南》来观察、了解幼儿,首先老师要完整、深入的理解《指南》的结构及内涵,在头脑中形成幼儿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概念;其次,要重视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表现;第三,现在《指南》所列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的行为表现,正是给了广大教师观察分析幼儿行为提供依据。最后,应当积极地看待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在这章节中,编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观察了解幼儿的方法,以及如何记录和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认真学习这些内容对我们一线老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三、《指南》精神与现实状况撞碰下的无奈

艺术教育观念 第4篇

当然, 我不想在此对什么是技艺、什么是观念这样小儿科的问题做细致的探讨, 从当下中国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 只要能想到的、几乎是所有的技艺、材料等都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很多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就像在搞专利, 穷尽所有人之不能, 材料的创新是有底线的, 而观念的创新却是永无止境, 而即将在台湾首次举办大型回顾个展——《蔡国强泡美术馆》的国际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先生, 他的一幅力作《海峡》, 又一次为我们证明:观念在当下艺术创作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及其最终的指向意义。《海峡》长3.92米、宽4.26米、高1米, 总重达9吨。左右两侧刻画成东西海岸线, 呈现的是台湾西部北起富贵角、南至鹅銮鼻, 对应福建北起闽江、南至东山岛四点间的海洋部分;前后侧则保留开

韦应物《送房杭州 (孺复) 》云:“风雨吴门夜, 恻怆别情多”, 诗人将风雨与恻怆对应, 寥寥数字写出夜雨送别的哀伤的心情, 真是情景交融。

李群玉《广江驿饯筵留别》云:“夜雨寒潮水, 孤灯万里舟”, 马戴《将别寄友人》“帝乡归未得, 辛苦事羁游。别馆一尊酒, 客程千里秋。霜风红叶寺, 夜雨白苹洲。长恐此时泪, 不禁和恨流”, 耿湋《送苗赟赴阳翟丞》云:“山行独夜雨, 旅宿二陵寒”, 杜牧《送友人》“夜雨滴乡思, 秋风从别情”, 无不表达夜雨送别的不尽哀愁、缠绵悱恻。

不过对于送别时的夜雨, 倒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善生《送智光之南值雨》云:“结束衣囊了, 炎州定去游。草堂方惜别, 山雨为相留。又得一宵话, 免生千里愁。莫辞重卜日, 后会必经秋。”由于山雨的阻留, 诗人又能和整装待发的朋友多说一晚知己的话, 这雨似乎也不那么烦人了。[3]无独有偶, 贾岛也有句云“长江风送客, 孤馆雨留人”, 同出一辙。诗人之所以接受了雨, 完全是出于一片对友人的挽留之心, 送行时的惜别之情不言而喻。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是诗歌中融入的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送别诗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采时留下的刻痕, 勾勒出原始大地的粗犷;石头上方还精细刻出绵密的波纹, 从高处俯瞰, 仿佛海上潋滟的粼粼波光, 传递出原始浪漫的微妙感觉。当然作品外在的雕刻固然有其美妙之处, 而笔者认为这件作品的取胜地方是它所用的石材并不是一般的石材, 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换句话说观念性很强的、过去民间称之为的“压舱石”⑵。正是这些“压舱石”见证了两岸往来的历史沧桑,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 蔡国强先生以此来创作大型雕塑《海峡》, 只此一件作品就述说了横跨超越几个世纪的历史生命, 其历史意义之深、特别是艺术观念之新无不令人叹服。

探讨技艺与观念, 强调观念在当下艺术中的重要性, 这是远远不够的, 或者说并非它的终极意义。而由观念的重要性所引发的对于当代艺术的功能的思考这才是有意义的。鲁迅在《倘其无思即无美术》这篇文章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正如他对美术所强调的那样, 没有观念就不能称为美术, 同时他也表明了美术的功能是表见文化, 辅翼道德, 救援经济。而当代艺术除了在救援经济这一功能上表现明显之外, 其余的功能却很难发挥。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艺术圈, 当下中国文学界也是一篇虚假的繁荣景象, 而似乎忘记了文学本身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以笔者看来当代艺术的功能由对个体的精神作用逐渐向社会功能演进, 艺术不再是艺术家自我陶醉的产物, 而成为人们重新自我认同、反思本体与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媒介, 正如美国未来主义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之后, 艺术活动将逐步取代体育而成为社会的主要休闲活动, 而从美国、欧洲到环太平洋地区所形成的富裕生活状况来看, 人们需要借助艺术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⑶一书中也认为, 当下多级世界格局的冲突已经不再是纯粹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的冲突, 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要想保持和平, 必须要在文明的基础之上建立世界秩序。而文化和艺术的这种融合必然对文明秩序的重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无国界, 在当下视觉文化、视觉艺术盛行的时代, 唯有艺术才是架构起不同文明而得以沟通的一座桥梁。而当下艺术的意义唯有演进如此, 才能代表这个时代最高文明水准, 才能真正体现了时代的一种创造力和一种新文明的方式。

雨的意象就是其中之一, 它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李义山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出现在送别诗中林林种种的雨, 是诗人送别时复杂心境的表达。通过雨造情造景, 达到“山色空朦雨亦奇”的境界, 使送别诗更加感人肺腑, 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P63[2]宋凤玲:“论唐诗中雨意象的审美感受”[J], 《枣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24卷第6期:P67——68

[3]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J], 《贵州社会科学》, 2 00 9年总232期第4期:

作者简介

刘宁, 出生年份:1964, 性别:女, 籍贯:湖北省天门市, 职务:合肥工业大学校报编辑,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史》上卷, 英·罗素著, 商务印书馆, 1963年9月版

家庭教育观念方法 第5篇

2、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3、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4、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5、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6、相信孩子的智慧并信任他。

7、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8、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9、耕耘在绿草地,此生无怨无悔。

教育报道要树立“大教育”观念 第6篇

1.當前教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各大媒体,甚至是专业媒体对教育新闻报道的情况来看,教育新闻报道存在不少的问题。

1.1报道不够客观公正

教育关乎人的一生,它要求报道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报道教育新闻。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有些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为了招揽生源,通过一些教育新闻,实际上是“软性广告”来鼓吹自己,事实上,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办学环境上并不是报道中所描述的那样。但由于作了不合实际的报道,致使一些学生进校后有“上當受骗”的感觉,要求退学。这些问题在教育报道中虽然不是主流,但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1.2报道质量不够高

不少报道缺乏必要的深度,就教育说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报道中,“四季歌”式的题材仍占主要位置。如每年的高考、中考报道,报道中离不开课堂、书本、作业、学生、教师等,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现代教育应當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人的思想品质、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形成的有意义的影响。教育新闻报道应當在这种“大教育观”的指导下,探索、发现新的报道领域。前些年,央视做了《创新中国》的系列报道。我们就要思考,这样的报道与教育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一个国家要创新,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离不开高校的创新环境和理念,也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通过理性的思考,在报道中就不难找准思路,寻找有价值的报道点,做好有价值、有质量的教育新闻。

1.3报道的方式不够生动

教育新闻具有专业性强、动态新闻少等特点。如何将专业的东西做到通俗易懂,需要动脑筋。中国人是听故事长大的,如果报道做得干巴巴的话,要吸引受众是比较难的。如高校的科研是比较神秘的,一般的老百姓,甚至包括报道者,对科研也往往是“雾里看花”,但很多的人对这一领域又充满了好奇。这就是新闻的买点。这就要求记者通过新闻的眼光、通俗的语言、讲故事的手法,讲述科技创新和科研转化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反映成果背后所凝聚的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传奇故事。

2.教育报道要树立“大教育”观念

一般地,人们往往认为教育指的就是学校教育,教育新闻大多也把目光盯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上。但现代教育思想告诉人们,教育应當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人的思想品质、智力、能力和体力等综合素质形成的有意义的影响。这种“大教育”观要求报道教育新闻必须开阔视野,采取生动的报道方式,增强教育新闻的影响。教育新闻的报道者要知道,教育新闻的服务面向特殊的受众群体,不可能包揽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教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牵动着千家万户,对全社会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着必须用“大教育”视角,报道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1树立“大教育”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说到导向,有人认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把握住四项基本原则就可以了。其实,导向并不那么简单。例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就有个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报道的问题。近几年来,贫困学生入学困难,已成为大家街头巷议的话题。每年高考后,各新闻单位都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报道.呼吁大家来资助这些特困生。年年如此,好像成了老套路。然而,怎样对这个社会现象的报道体现出时代特色?2010年高考前,笔者就此现象进行认真地分析后,感到从表面上看,贫困生入学问题是个老题材,但近些年来,党和国家为了扶助贫困大学生,已经采取很多有效措施,政策不断完善,例如建立绿色通道、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因此,我们的报道必须要体现出这个特色,既要为贫困学生和热心资助者之间搭起桥梁,更要为贫困大学生们介绍各种助学渠道。这种导向不是靠“会议搬家”、“公文搬家”、“课堂搬家”来维持的,而是靠生动活泼的形式。为了介绍“绿色通道”和“助学贷款”,笔者特意去到中山大学,请去年一位经历过的同学介绍情况。贫困大学生们看了她的介绍后,不仅知道自己入校后应该怎样寻求援助,而且更加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我们还特别策划了系列报道《我的大学梦》,到高校采访就读的贫困学生。新闻报道给予贫困新生以信心,也让观众对国家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报道,弘扬了主旋律,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心,也得到社会的好评。

2.2树立“大教育”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育新闻當然也要遵循教育的这一规律。2005年6月,岳阳市华容县的“神童”魏永康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中科院某研究单位辞退回家,一时引起了各媒体的关注,纷纷批评魏永康是被他妈妈畸形的爱所害。但笔者认为,魏永康身上折射出来的正是我国教育面临的许多方面的矛盾和挑战:从家庭的层面讲,魏永康的母亲是望子成龙达到疯狂程度的典型,是众多家长的代表;从学校方面来看,魏永康因为成绩好,从小学到大学,是大家的“宠儿”,他身上存在的缺陷,大家视而不见。其实,不少学校都存在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现象;再从社会的层面来分析,當魏永康显示出超常的智慧时,一些人一个劲地吹他,而當他退学回家时,又强化他的不足,根本不怕伤害这个孩子。这些现象反映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某些层面的冷漠。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对“神童”魏永康的报道应當客观公正,要用以人为本的精神来报道。

2.3树立“大教育”观念,要注重贴近基层

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微笑教育 第7篇

一、微笑教育的神奇功效

1. 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人际交往中, 对某人的最初印象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对该人以后一系列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解释。一个教师在与一个新班级见面时, 往往面带着微笑。教师就这样通过“首因效应”和微笑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了知识渊博、言语风趣、亲和力强等良好的第一印象, 给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微笑教育是一节好课的开端

教师面带微笑进入课堂, 意味着教师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此时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鼓舞和振奋,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也相应地会充满热情。这一微笑还包含了教师希望这节课得到的学生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也会觉得教师谦虚谨慎。仅此举动, 这节课气氛活跃、你来我往、妙趣横生, 课堂收获是巨大的。

3. 微笑是教育的润滑剂

科学家说:微笑是活跃气氛的润滑剂。是的, 微笑的确有着神奇的效应。教师要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激情, 而这种激情要通过教师的微笑来体现。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微笑都有不同的效果, 作用甚大, 所以微笑教育价值千金。当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时,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和点化, 特别是对很多叛逆的学生, 此时的微笑教育无疑是最好的良药;当学生获得了优异成绩和进步时,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表扬和赞许;当学生因实践操作成功而得意时, 微笑是甜蜜的分享;当学生偶尔犯了错, 决心改正时,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善意的宽容和信任;当学生遇到了难题愁眉不展时,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抚慰与鞭策;当学生开小差时, 微笑是最好的感化剂。教育中, 微笑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技巧。

二、教育过程中微笑教育的潜在功效

据有关调查和心理测试表明:学生喜不喜欢某一门功课, 主要原因是教师, 而微笑正是让学生喜欢教师的重要的师生无声交流的纽带。所以, 每位老师都要用微笑锁住每一颗想学习的心。同时, 微笑教育是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外在表现, 表现出了一种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的思想境界。所有教育者都会明白微笑是打动学生心灵最美好的语言。教师对学生关心还是冷漠, 对教育工作是热爱还是厌恶, 往往通过他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这对学生和教师自己的影响都很大。而把教育事业当成“混碗饭吃”的职业, 把学生看作是“管教的对象”, 把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视为无可奈何, 令人乏味的“苦差事”, 这样的教师是不愿意微笑, 也不会微笑的。三、联合各种教育力量, 将微笑教育传递到每个家庭乃至社会的每个角落

人与人的交流离不开微笑, 心与心的沟通需要微笑。我们要传递微笑, 把微笑传教育递给学生的父母, 传递给社会。“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即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的微笑犹如冬日的太阳———温暖、关爱着孩子。父母的微笑能够带给孩子力量与信心。父母的微笑是教育子女的有利臂膀。无疑, 家长的微笑教育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同样, 当我们把微笑教育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时, 社会的微笑教育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奇效。

三、实施微笑教育的前提

教师在实施微笑教育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 教师要用鼓励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 要用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 一不小心露珠滚落, 就会破碎, 不复存在。教师要学会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要用尊重化解学生心灵的冰霜。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要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自尊是无阶的, 失去它, 是很难挽回的。再次, 要用宽容照亮心灵, 所谓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要让他们知错就改, 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微笑教育倡导教师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 要用激励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 用赏识照亮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和激励学生,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 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自信心, 从而使外力演变为内力。以上都是实施微笑教育的见解, 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并带着丰富的教育心态和表情去教导学生。

当然, 提倡微笑教育还是要讲原则的。教师的微笑也应该有“度”, 若失“度”, 会导致调侃逗趣、以情徇私、乱在其中。要讲究原则, 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千万不能对学生“百依百顺”、护短、甚至包庇。

总之, 微笑是打动学生心灵最美好的语言, 微笑教育的效果是奇妙的, 教师应当努力学会微笑教育。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微笑, 因为有微笑才会有尊重;有微笑, 才有珍爱;有微笑, 才有成功的教育。

摘要:微笑教育有着奇妙的教育功效, 微笑是一种教育, 也是一种胸怀, 更是一种教育艺术。本文在对微笑教育的功效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微笑的具体策略及前提条件。

关键词:微笑教育,功效,实施前提

参考文献

[1]杨宝林.微笑教育[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马海英.微笑是一种教育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第8篇

一、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我们的教学往往只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课堂上多提问他们, 课后也对他们多加辅导, 而大多数学生却受到冷落, 从而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分类教学, 对不同类别的学生 (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 在学习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学习了新课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对话后, 我要求尖子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组成新的对话, 要求中等生能背诵对话, 而学困生只要求能朗读流利即可。在课堂提问问题时, 有些难度的问题请尖子生回答, 一般性的问题由中等生来回答, 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试一试, 若答对了, 及时给予表扬, 让他们感到老师也在关心他们, 让他们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布置作业时, 要求尖子生多做一些补充题 (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 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做些基础题或抄课文的单词和对话, 这样, 使他们人人都有作业做, 都能认真去做, 并按时完成。单元考试时也同样进行分类, 每次单元考, 基础题约占80%以上, 课文中有“*”、“△”等符号的内容少出现或不作过高要求, 这样的考试使得人人都会做题, 人人都有成功感, 使他们觉得英语并不太难, 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 整体的学习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高, 达到预定的要求。

二、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的教学侧重于“教”,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把每堂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进行耐心的讲解, 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但实践证明,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 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素质教育则侧重于“学”, 以学生为主体。如果教师上课时还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 而没有让学生亲自感受语言材料, 去进行语言实践, 最终学生仍然难以掌握真正的语言技能。因此, 在课堂上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来当主角、当演员, 积极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 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如在进行句型操练时, 可先进行整体操练, 再由半个班问, 另半个班答, 或男生问, 女生答, 然后再交换, 整体操练完后, 再进行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 可让学生就地取材 (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品) , 进行pair work:A:Excuse me, May I borrow your ruler?B:Certainly.Here you are.A:Thanks.Oh, this is too short.Do you have a long one?B:Yes, I do./Sorry, I don’t.这样, 每一个学生就都处于角色之中, 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获得充分语言实践的机会, 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只是起督促作用或引导作用。

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新颁布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交际能力”, 而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在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 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英语值日报告。

值日生汇报时间限制在5分钟左右。办法如下: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 轮到值日时到台上进行表演, 表演内容可以是当天的出勤情况, 当天的日期、星期和天气情况, 也可模仿课本中的对话或自编对话进行, 但模仿对话或自编对话必须围绕着最新学到的知识。这样, 由于轮流值日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 听力也得到了训练, 长久地坚持这一活动, 学生的交际能力将不断地得到提高。

2. 创设情景, 进行情景教学。

生动形象化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创设情景或表演动作创设情景等来教学。如在教学第一册第二十一单元的“How many...are there...?”句型时, 我就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实物来进行这个句型的操练。如:How many desks/windows/doors students/...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等,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回答:“There is only one./There are two/...”或“There aren’t any.”在这样的情景中操练,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一句型。在教学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可利用教室里高、中、矮的学生或长、中、短的尺子或粉笔进行。又如教“Where is (are) ...?”新句型时, 我事先将我的钢笔放在某一不显眼处, 然后故意装出寻找笔的动作和表情, 同时边说:“Where is my pen?” (连说几遍) 根据这一情景, 学生很容易就懂得了这一句型的意义。此外, 我还常利用图片或简笔画来进行直观情景教学。

3. 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 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英语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是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往的。如:英美人见面时的问候语是“How are you?”或常用“Hi”“Hello”, 若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向英美人问候:“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yet?”就会让他们感到惊讶和尴尬。还有些句子, 如“How old areyou?”“How much do you get a month?”“Are you married?”等这些都是英美人觉得不礼貌甚至是忌讳的问题, 若用这些句子询问对方, 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再如, 英美人告别时, 客人常说:“Thank you for having me.I’ve very much enjoyed this afternoon.”等, 而中国人告别时客人常会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浪费你们不少时间”之类的话, 这样的告别语在与英美人的交往中是不可取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寓思想教学于英语教学之中

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同时, 还应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现行新教材使用的语言材料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因索, 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取恰当的方法使他们有机地、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做人, 德才兼备。如学习“Wei Hua’s Busy Day”时, 我教育学生要学会料理个人生活, 还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替父母分优解难;教“What a Good Kind Girl”一文时, 我结合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 教育学生懂得多帮助他人;教“A Great Inventor”时, 启发学生要像爱迪生那样勤奋好学, 勤于思考, 将来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学习“In the Museum”时, 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等等。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第9篇

1.1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我们知道, 由于受遗传条件、社区环境、学校教育、个性因素、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师要承认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教育就在于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 充分发展其个性。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了个体对于社会的趋同,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个体保持自身个性的可能性。

马克思在驳斥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会时曾说:“每一滴露水都在太阳的照耀下, 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 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蓝发出同样的芳香, 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创造要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 要求教师转变“学生观”, 即面向所有学生去发现每一个个体的独创个性。教师要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利。

1.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 时代在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创造教育其实质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主体性。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出头的椽子先烂”,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偏于保守的旧思想, 实际上成了束缚中国人头脑和手脚的羁绊和扼杀创新精神的刽子手。你要想创造, 你就得与众不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点特殊的想法, 也可能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但是, 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强的自主性, 喜欢从众, 他就很难有创造性。“求异”才能独创, 所以, 没有自主性, 创造性基本上可以免谈。

学生是能说的, 他们也是会说的, 学生是会思考问题, 会解决问题的, 关键是教师要把说的自主权, 思考的自主权教给学生。要使学生真正起主体作用, 就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教学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创造教学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

课堂教学创新、观念是前提。观念是行动的内在原因,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创造心理发展, 是与他们的教育观健康情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本人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全新的学习观

传统教育偏重于维持性学习, 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 如仓库一般储存和积累信息, 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唯一的结论, 学生通过获得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当前已发生的问题, 重视学生的模仿继承功能。创造教育偏重于创造性学习, 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 不满足于获得现在的答案和结果, 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

2.2 全新的知识观

人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 即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 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 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到的东西。如学生通过体验、顿悟、自省、超越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东西。

在当代社会, 知识的更新速度正在呈几何方式快速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 对于学生来说, 通过学校教育, 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 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 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 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能力。

2.3 全新的教学观

创造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由教“学问”转变为教“思创”。即在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首先, 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密切配合的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敢疑、善疑。在现代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 发表独特的见解,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 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其次, 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借助直观教具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充分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教材总是将知识和方法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 而省去了这些定论的观察、猜想、发现过程。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寻找“纸篓里的草稿”, 重现知识的思维过程。

3 营造自由安全的教学环境,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系统论认为, 环境是第一个在系统周围能够广泛产生作用的场所和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育创造型人才的肥沃土壤。只有环境和教育, 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 把荷马变成诗成, 把拉斐尔变成画家。

一个人创造力的开发, 会受到创造环境条件的促进或制约。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 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 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

托兰斯早就指出, 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 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减少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无谓限制, 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 就是对学生独特的想法多鼓励, 少批评。

所以, 我们反对教育中的强制, 倡导给学生以自由。给他一个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 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一个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使他在力所能及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 去发现他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他不能做, 这样他就不至于枉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 而把精力集中于可能的道路上去。教师将发现, 学生的自然性、活泼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学。

宽松民主,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 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 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产生创造精神生长土壤, 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在有着绝对权威的教师完全控制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也完全处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走。学生的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 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为创造而教, 把学生看成是未来的创造家, 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 给学生提供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给学生质疑的权力, 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与学生打成一片, 把学生看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 并不断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创造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5:45.

[2]丹晓莉.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8.

[3]陈德荣.现代语文教育理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7.

[4]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 2001, 1.

贯彻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转变观念;合理育人

一、素质教育关乎国家兴衰

当前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方面, 重点提倡要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落实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是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世界, 是开放和竞争的世界。国家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和科技。经济腾飞与科技进步要求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日美经济大战中日本取胜, 是因为日本的教育和劳动者素质水平高, 是因为日本政府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大政、大略、立国之本。目前, 美英法等经济强国都把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战略重点。比较知强弱, 比较知轻重, 比较知异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悟到:教育的方略合理与否, 直接导致国家的兴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要, 责任有多么重大, 使命有多么光荣。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 应时刻警醒育人的重要———“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然而, 人是有差别的, 不仅表现在一个人的体貌特征方面, 而且表现在人的智力和非智力方面。这就使教师不仅懂得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而且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既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又要区分学生个性差异;既要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才能, 采用表扬、奖励, 使他们情绪愉快, 学有后劲, 学而不厌;又要帮助学习困难、成绩很差、适应社会性弱的学生, 扬其所长, 补其所短。总之, 要注重因材施教,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片面理解素质教育导致评价误区

目前有些家长及老师不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成绩。笔者常听到有家长说:“讲素质, 讲素质教育, 当前还不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吗?真不知国家搞什么名堂?”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老师真是不好当, 真不知该怎么教了啦!强调素质, 为什么还要考试成绩?还有一、二、三流的大学?为什么还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分数高, 就说该教师教学水平高, 工作态度好;学生的分数低, 就说该教师教学没有水平, 工作态度不好……”有的学校考什么教什么, 甚至一学期都不上一堂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每年惯例的艺术节来临, 选几个学生集中训练一段时间, 比赛时获得什么奖后, 便可以得到上级部门颁发的素质教育合格学校奖状;每年的春季运动会, 亦选几个运动员比比什么, 得个几等奖, 表明此校素质教育达标。

殊不知,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方面的素质, 以培养个性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力的教

●李忠

育模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而言, 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 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成绩, 而是看每个学生的素质如何, 以便在全面施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先天素质而采用不同的教育培养方法, 使学生人人合格, 人人成才。当前, 教师的辛苦教与学生辛苦的学, 与当前教育存在的几个误区有直接关系。一是教师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与不承认学生个性差别的误区;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不从孩子个性特点出发的误区;三是地方教育部门评价老师工作态度的误区;四是社会选人用人的误区。

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合理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 要真真实实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就得要转变教育观念。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 不以分数作为衡量老师工作的依据, 要看老师的全面工作。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的实质, 因人施教, 不要仅以分数评价学生好坏, 不要讽刺鄙视学困生, 不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话。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 不要只看孩子的分数, 要懂得孩子爱好及个性, 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不要只看别人孩子的优点, 不要只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分数低非打即骂, 不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别而骂孩子是逆子, 用不文明的言行摧残孩子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要转变人才观和选拔人才的做法。用人单位不要只看重是哪所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把人分成等, 一流大学出来的是一流人才, 二流大学出来的是二流人才, 三流大学出来的是“蠢才”。殊不知, 目前的高考也存在许多不公平的弊端。有的省份的三本分数线超过某省市的二本分数线, 有的省份二本的分数线竟超过某省市一本的分数线。高分省份的孩子披星戴月, 十二年寒窗, 竟因生在该省而不能进一流、二流的大学。三本学费昂贵, 平民家哪上得起, 即便东挪西借让孩子上到毕业, 找工作又是一道关, 谁稀罕三流大学毕业的“蠢才”啊!笔者从教三十年, 略知选拔人才是应该的, 但不要人为分等, 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有爱心的人, 有道德的人, 有用的人。教师不要考什么教什么, 要培养学生具有公民意识、民主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家庭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 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好品德。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课本中的知识, 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推荐鼓励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 使学生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 互通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 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与老师都要注重学生实际的个性差别, 和谐共促, 齐抓共管, 因材施教。笔者相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刻就会到来, 全社会的人才观念都会转变, 素质教育之花处处开遍。

(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镇中学)

摘要:目前, 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是我国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事实向世界证明, 中国正走向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更加昌盛的时代。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具有特长的人才, 主要是改革过去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从基础抓起。

创新教育与观念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

要真正地把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纳入实质性的轨道,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观念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创新的价值观

所谓创新的价值观就是指,要充分认识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要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入到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每个公民的心灵深处。从社会的每个个体成员来说,应该把创新素质看作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体现,看作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体现,要认识到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与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学校的教师而言,应该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自己神圣职责的坚定观念,任何一个阻碍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教师,就是他教育工作的最大失败,是最大的教育渎职,是最不称职的教师。作为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没把自身创新素质的发展看作是努力追求的目标,那就是缺乏理智的典型表现,他们不仅是对自己缺乏责任感的人,同样也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总之,我们要使所有的社会成员,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树立起以创新为荣的进步观念,把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这样的创新价值观的支配下,对整个社会成员的创新素质发展会起到持久有力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在树立创新价值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形成创新素质可塑性的观念思想,要打破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神秘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充分说明,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每个人创新潜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变成现实。

二、要树立创新的教育功能观

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即要求我们要对教育的作用和本质作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当代的教育应该超越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自身的使命和任务。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能,这才是当今教育的真谛。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曾指出,“人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意识的一切创造性潜能都能解放出来,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教育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表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能否发挥其固有的正面功能和作用,其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是否对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旦我们在思想意识的深层认识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才会积极探索和挖掘教育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因素,而避开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消极因素。反之,我们的教育活动就可能在无意识中助长挫伤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消极因素。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新的教育功能观是21世纪知识经济创新旗帜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要树立创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

人才是指那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个体。整个人类在21世纪的征途中,各个国家与民族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表现于创新实力的竞争。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著名的计算机专家谭浩强教授指出,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创造。人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一项本事,在这基础上再去发展知识。只靠背书获得高分的人在新世纪中将是没有出路的。这表明,在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人才标准己与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的人才标准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新的人才标准下,人们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认识评价观念也必将实现一次新的超越。

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应再停留于这个学生是否“听话”“顺从”,我们反而应该着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并容易形成不断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他们往往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许多事实表明,这些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在学校中学习保守的学生。年轻的学生最具有可塑性,整个社会必须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良好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新的社会要求和标准下,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的激情不断得到激发,并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真正人才。

另外,我们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教师则首先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那些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考试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师将逐步被淘汰。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中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的理解。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研究 第12篇

一、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

从教育理论层面看, 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 另一个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现代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过程正是由这两个主要内容互相作用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其中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是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最终目标, 而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方法。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 没有方法就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 方法为目标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实质就是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

从教育实践层面看, 要实现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教育环节。首要环节是改变受教育对象一贯被动学习的状态,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课程的教与学之中,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表现与发展。只有这样环境艺术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学生真正获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思索探求的, 使受教育者在环境艺术的学习中获得归属感, 在学习及运用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学习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个性思维呢?这就需要做好另外一个实践环节, 形成系统而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以实现学生积极接受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在实际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 由于传统程式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形式, 使得很多学生只对环境艺术课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等的感性实践类课程保持兴趣, 而排斥理论、思维等抽象理论课程。由此证明在实践教学中, 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受教育者不断自觉地加强提升自身理论文化与综合修养是环境艺术特色教育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尊崇的最高生活准则, 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首先应将受教育者的基本精神生活规范涵盖在本民族精神特色之下。环境艺术教育应当承担弘扬极具个性精神化的民族特色教育责任, 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本土民族化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华民族特性, 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 以本民族独特的面貌培养本土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就会孕育产生符合民族与国家时代精神的新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形态。经过历史检验与完善的这种艺术设计形态, 终将发展成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传统成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也将在这种循环中变化发展。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发扬, 应融汇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厚重传统文化的国家, 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 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民族特色, 从而培养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本土民族化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求。一是注重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成分。教育学生学习与环境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史、哲等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文学科内容, 以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对立统一地看待环境艺术教育中民族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如今文化信息全球化, 环境艺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的结合发展, 才能获得教育体系中本学科独特的地位与特色。具体来讲, 在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艺术专业技能教授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态度倾向。比如, 可以通过逐年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分数线的方式来提高入学生源的文化素养水平;在教育教学模块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选修或第二专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学习能力;增强外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获取与运用能力等。其次, 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增加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课程。比如, 让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回归到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工艺课程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设计符号表达, 在设计中自发继承传统设计精神理念, 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自豪情感。最后, 努力转变现有环境艺术教育中“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态度。理论指导实践, 只有不断丰富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得设计之路走得更远, 因此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体系中需要强化相关设计理论课程的教育。这些理论课程包括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密切相关的设计史类、方法论类、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丰富内容。

三、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地域差异观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正视环境教育的地域性差异, 保留并培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艺术教育特点。比如, 我们国家地域广阔, 民族众多, 各地区环境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环境艺术教育立足本地实际, 保留各地方性传统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尊重强调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继承发展。同时还要正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要求的各个地区学校环境艺术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真正做到立足本地为地方服务, 实事求是地为本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培养作出努力。环境艺术教育的地域差异特色还体现在合理布局各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地环境艺术人才市场需要, 明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准确定位本地本学校的层次与类型, 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扎根地区实际, 挖掘区域特点, 明确层次教育, 专注自己的培养目标, 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才能让自己的环境艺术毕业生被市场认可, 才能教育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四、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校园文化观

谈教育就离不开学校, 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发展。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注重营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环境, 抓好学科优势突出环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 这也就是如今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 是学校对各专业办学理念的尊重与支持, 它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在学校中的办学发展方向与方式, 制约着学科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 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 即可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风范。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范,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特色学风的形成。由于环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 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 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时, 应针对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特征支持帮助环艺院系建立独立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 营造具有环境艺术教育独特氛围的院系文化。这些都将融合涵盖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之内, 以实现各系科各专业文化既独立又互相交融影响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 可以丰富环境艺术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公共阅览图书量;设立专门的环境艺术图书媒体资料室;定期举办环境艺术学术交流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与作品展;积极主动联合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企业, 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点的教学与生活环境等, 以此来营造浓厚的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氛围, 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 形成环境艺术教育个性化的过程就是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各个国家与区域的环境艺术教育要承担继承和创新本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责任, 就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种层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 满足设计市场需要, 也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个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要保障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同样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就是保持艺术本身的特色, 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 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们正是在学校或自我多种方式的特色教育理念下, 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论,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 才创造出了那么多举世经典的设计作品。相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环境艺术教育, 必将不断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摘要: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宗旨在于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本文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环境艺术特色观念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地域差异性发展、建立校园文化特色等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构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主要途径。指出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 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并为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太明.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

[3]王受之.扫描与透析——世界著名美术院校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上一篇:依据学情下一篇:高中艺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