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计划竞赛范文

2024-05-24

创业计划竞赛范文(精选9篇)

创业计划竞赛 第1篇

1 赛事介绍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 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包括“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项竞赛交叉轮流开展, 每项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 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2 参赛团队情况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12年在上海举行, 笔者有幸参与指导广西大学的参赛队伍——竞速时代创业团队, 它是一支由7个分别来自于化学化工学院与商学院的学生组成的优秀团队。他们精诚合作, 一路披荆斩棘从校赛、自治区赛、全国预赛、复赛到全国决赛, 战胜很多优秀团队甚至名校团队, 不断的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最终, 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全国决赛中, 他们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四个大学生团队之一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

3 参赛队伍培训策略

成绩的取得是团队成员共同付出和努力的结果, 这其中也必然凝聚了指导老师们的心血。由于初次接触此类大赛, 学生们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对产品相关研究领域的认知尚有不足;团队协作、分工时间相对不够, 且缺乏收集市场容量及前景信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学生们的比赛经验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竞赛文件要求, 制定出一套相应的训练措施,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让其了解相关产品的研究内容及市场动态前景, 熟悉公司的运作方式与流程, 使学生们掌握与项目相关的方方面面;同时, 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养的训练,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能轻装上阵, 为竞赛取得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3.1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赛学生在准备阶段往往需要不断创新, 大到技术方案, 小到PPT的设计制作, 无不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创新。因此, 在平时就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比如让他们做好各个方面的计划进度表, 使其主动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实施方案, 在实验室开展产品研究,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实验平台;指导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讨论活动, 对遇到的新问题研讨解决方案, 让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得到锻炼, 使学生积累一些初步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3.2 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循循善诱

在进行参赛准备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很高, 会提出许多不同的创新想法, 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存在许多的不足, 其中有些想法是无法实现或实现以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此时作为指导老师, 首先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进行鼓励和保护, 肯定其思维的好的一面, 然后再指出学生创新想法不合理的地方, 让他们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而不是全盘否定学生的创新想法。学生所有合理的想法不可能都应用到参赛作品中, 因此, 指导老师要在许许多多的创新设想中选择出有创新意义的, 并对符合大赛和当今时代主题又能实现的想法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 然后再开始参赛作品的制作过程, 而不是带着学生马上就盲目地开始制作参赛作品。竞速时代团队的成员们最初都想把本产品应用于手机屏幕, 认为既便宜、又耐用, 但通过详细分析产品参数、市场容量及前景, 学生们找到了既适合本产品又有更好的市场和意向的买家。最终以此立项, 撰写出创业策划书。

3.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完全自主参赛

学生是参赛的主体, 是他们带着作品去比赛。而参赛学生是以大学低年级为主, 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得还不够, 因此, 要做出一个好的参赛作品, 他们会遇上许多困难。所以为了取得好的参赛名次, 有些指导老师的做法是由指导老师或研究生来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制作和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 而大学生只是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这样, 参赛的主体不知不觉地就由大学生换成了指导老师或研究生, 从而使参赛学生失去了积累创新、创业的经验和能力。事实上,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大赛参赛的主体,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放在第一位, 放手让学生去设计, 去动手验证, 即使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水平不高, 但毕竟是出自学生们自己的想法和双手, 指导老师只要把握好设计制作的大方向, 让学生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3.4 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 克服比赛的紧张心理

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在创业大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好的作品也需要充分完美地展现才能使评委和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作品的创新亮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让学生熟悉比赛流程, 克服紧张心理, 每次比赛之前, 我们都会组织队员进行模拟答辩, 请各专业的老师及学生进行观摩, 提出好的建议。因此, 在决赛答辩时, 参赛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使评委老师了解了产品特性和市场前景等基本信息, 通过答辩选手有针对性的介绍, 评委们提出了各种各样感兴趣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 几乎都在平时的训练中出现过, 学生回答起来自然就会顺畅、条理清晰。另外, 产品性能的展示也不可忽略, 展示现场需要营造良好的演示氛围, 使得参观者驻足观看和询问, 这样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达到征服评委的目的。

3.5 合理安排赛前时间

广西自治区的决赛时间安排在6月底, 正值参赛学生们期末考试时间, 参赛学生既想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备赛以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 又想多花时间复习期末考试科目, 在时间的安排上有很大的冲突, 因此处理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此项比赛的关键所在。首先提前做好充分的参赛准备, 从一月中旬开始就着手制作参赛作品, 陆陆续续撰写创业计划书并6次对作品进行反复修改。第一代参赛作品的制作采取了自筹经费的方法, 由于是自筹经费, 第一代作品的制作就相对简单。后面几代的作品有了新资金的注入, 学生们做了更多更细致的试验, 逐步地完善了作品的方方面面, 使得模拟创业更真实, 更具有可行性, 最终冲进国赛。

4 参赛的收获与建议

4.1 参赛让学生收获知识, 开阔视野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思想展现与交流的平台。在大赛中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创新思想与合理的创业计划项目, 如果项目一旦被投资公司或企业选中, 那么实现这些思想就成为可能。因此, 大赛不仅巩固了大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 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更重要的收获是梦想会成为现实。这样的比赛对学校专业课程来说, 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学校, 学生一直只是重点学习课本, 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 自己思考的机会、时间和空间都很小, 没有自主的去体会完成一件事情的感受。创业计划竞赛给了学生一个施展能力的“舞台”, 但也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 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和主动。

4.2 参赛让学生收获荣誉, 学会了团结、自信和坚持

参加“挑战杯”, 从校赛到全国决赛的近一年时间里, 学生们在知识、能力、体力、心理等各方面接收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经历了迷茫与彷徨、挫折与挑战之后, 他们收获了荣誉与自信。在校赛、自治区赛、全国初赛, 最终进入决赛的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在困难和失败中坚持梦想, 也学会了在团队中各扬所长、精诚合作, 从而共同进步、共创梦想。经过了这次比赛, 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相信自己, 梦想才能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深刻道理。这也是他们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财富。

4.3 参赛考验和提升了指导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创业计划竞赛32 第2篇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企业生产数据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革。认为储备、运输即为物流业全部的传统观点受到巨大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包括储备、运输在内的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而在现今物流配送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物流中转站帮助物流公司完成客户的订单。比如说某山西的客户要求某上海的物流配送公司配送一吨货物,但是从某上海物流配送公司来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上海公司会用一辆35吨的货车将所有华北客户的货物送到北京。这时就需要物流中转公司,将山西客户的货物挑拣后改用一吨的货车,从北京送到山西,这样,物流中转站和物流配送的配合完美地完成了客户的要求。

此外,地域的限制:各个地级市和县之间的订单配送存在瓶颈,给商家和客户带来不便。例如,一位山西省广灵县的农户粮食丰收,质量优良,他在网络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找到买家后。就可以先联系物流中转公司将产品运出县城,再由中转站联系物流公司,将农产品送到任何城市的买家手中。物流中转公司成功的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扩大了农产品的销路。

由此,就需要物流中转站和各大型物流配送公司的网络建设,网络建设后加强各物流配送公司的联系,从而更好的节省资源,谋求共同的利益。举个例子,A和B公司皆为物流配送公司,都有从北京到上海的少量的物流配送订单,通过物流中转的联系,AB两家公司可在某一地物流中转站挑拣整理,将货物合并,由一家公司送到目的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以上就是物流中转站运营的商业项目。我们将从这里展开一系列的商业活动。

第二章.公司简介

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A.公司名称

公司法定名称为“宏天物流中转有限公司”。

B.公司性质

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C.服务方向

公司宗旨是“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通过物流中转站的建设,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灵活便利,方便大型物流公司的配送,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D.公司主要设施和环境展示

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E.公司的目标

物流中转站帮助物流配送公司,完成达不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充并且分利用资源,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灵活便利,服务广大群众,让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革。认为储备、运输即为物流业全部的传统观点受到巨大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包括储备、运输在内的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而在现今物流配送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地域的限制,运输成本的限制,物流配送的不完善等,物流中转站的设立,就是灵活便利,成本小的运输,解决了大型物理配送公司的不完善。简单的说,大型的物流公司鞭长莫及,物流中转站来弥补这一空缺。

第三章.市场背景

一.市场环境分析

进入21世纪,一个名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变得跟网络、电子商务一样炙手可热,这便是“物流”。由于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是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利器,因此物流理论引入我国后,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物流专业化集中表现的第三方物流,也首当其冲倍受推祟,迅速升温。跨国公司更是对我国的物流市场觊觎已久,入世后将会大举进驻我国的物流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对第三方物流的前景看好,物流成为继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在本文中,我将主要分析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

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A、物流中转的概念

物流是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其发展的历程更短,只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社会各界,无论是学术界、企业界还是政府,都对物流给予了热切关注,这种关注,从东南沿海城市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直到现在形成了一股“物流中转热”。我国物流中转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和基础条件下产生的,有其必然性。进入90年代,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基础技术条件也日臻成熟,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对物流中转站的需求。

B、促进我国物流需求的经济热点分析

1)加入WTO对我国物流需求的影响。据预测,入世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可望提高1%,从而将推动物流需求的大幅上升。首先,我国加入WTO必然会使物流需求量大幅增加。入世后,将会有一大批跨国生产、零售企业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点,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增加,而跨国企业一般在规划建设之时就会考虑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生产能力,不会规划太多物流设施,而准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这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物流服务需求。同时,我国将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原材料采购、成品销售会快速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会有较大增长,从而使物流量大大增加,需要强大的物流服务作为支撑。而且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也将更多地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需要改善或重新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统,其物流总量将有超过10%的增长,这无疑又将大大促进物流的需求量。其次,入世后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层次将提高,需求内容更趋复杂、多样化。大量外资投入我国市场,同时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不少外资会投到制造领域,对准时化物流和精益物流的需求将增多,以支持配合企业先进的生产方式。

2)西部大开发对物流需求的影响。西部大开发将促使西部地区物流量增长,物流需求的地域分布将扩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要将大量资金将投入到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重点要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基础设施对经济制约的瓶颈将得到极大缓解;国家对西部地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将会吸引大量东部资金和外资流向西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将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和农畜土特产,随着西部大开发,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业、矿产资源和加工工业都将得到合理开发,西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这些都将促使西部地区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量的增加,货物流动的频繁,从而带动物流中转服务需求的增加。

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二. 市场调研和分析

目前,全行业物流公司约有1000个,大都设在距离市公司60-80公里之外的县级营销部。尽管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对中转站建设与管理的力度,但是目前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硬件设施老化。一是部分中转站仓库年久失修,地牛、叉车等仓储设施老化陈旧。

人员素质较低。行业内普遍存在着重专卖、营销轻物流,认为物流就是简单的装卸、搬运等简单体力劳动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作祟下,在中转站的人员配置上,物流部门多数以“老、弱、病、残”为主,造成员工素质层次不齐,缺乏对行业物流认识必要的了解和掌握,中转配送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管理方式落后。由于物流中转站大都分布在距离地市所在地较远的县城或者山区,近的几十公里,远的上百公里,加之当前很多省市都将中转站资源上划至地市级公司,由地市级公司垂直统一管理。(南方有些省市是将物流单独分开,成立法人实体),在这种情形下就出现县级营销部有心无权管,市公司物流中心有权无力管的“两不管”局面。

建设中转站的对策: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期行业物流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中转站的建设应当在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着重在“软”件方面下功夫。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明确职责。在地市级公司垂直管理的模式下,对中转站的管理,不仅涉及到市公司物流中心,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中转站所在县级营销部的作用。具体来说,物流中心应侧重管理制度的制定,如作业标准、服务标准、考核办法,人员培训、费用管理等等;县级营销部侧重于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如后勤保障工作(员工的就餐、住宿),工资、奖金、福利的发放,应对突发事件、送货车辆的日常检查、日常保养;与外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如本区域内交警、运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确保卷烟配送工作及时完成。

其次,强化管理。作为中转站的直接管理部门,市公司物流中心对中转站的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

三.市场价值

强调在物流活动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物流中转站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企业伦理学,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能够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理念,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意保护环境。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服务大众,便利物流 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绿色物流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以此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分装、流通加工、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物流中转站这一商务项目可以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由市场占有率、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品牌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决定的。绿色物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整个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其构建不但可以降低旧产品及原料回收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声誉,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从而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论学科竞赛成果的创业转化 第3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成果,创业转化,优势,难题,建议

高校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上, 大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成果, 还能够为创业提供项目与技术的支持。

一、大学生将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的优势

首先, 大学生是学科竞赛成果的创造者, 掌握竞赛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了解项目的核心内容。因此, 大学生能将学科竞赛的成果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创业项目。并且, 当学科竞赛的成果真正与社会接轨时, 会有更多的具体操作细节需要完善。此时, 作为对项目最熟悉的人, 竞赛成果的持有者不断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 可以令项目与社会实际达到最迅速的对接。而在学科竞赛的成果完成了创业项目的转化后, 项目继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持续投入研究, 而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研究能力和背后学校师生的技术支持, 恰好能解决此问题, 确保创业项目不断创新和推进。其次, 大学生是学科竞赛成果的持有者, 拥有此成果的所有权。在以往的市场关系中, 主要是由企业购买某些竞赛成果作为其新开发项目, 而在这个交易过程中, 由于交易双方不了解对方领域。因为这些疑虑, 交易的双方很容易放弃合作, 导致交易失败。但是, 大学生将自己的科学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时, 就可以减少这部分的担忧。

二、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大学生将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有着自身的优势, 但同时在创业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难题。

(一)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完善, 导致大学生获取创业信息渠道较少。在西方教育中, 创业文化与创业教育备受重视, 各高校通过开展讲座和竞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创业信息, 指导学生自主创业, 并为他们解决创业中所遇困难提供助力。与西方教育相比, 我国创业文化的基础差, 创业教育起步晚, 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和专业师资团队, 整体资源配置不合理。并且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多为普及性的教育, 不具备针对性, 同时高校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渠道相对很少。

(二) 高校的学科竞赛成果缺少转化为创业项目的能力。目前, 各高校虽然具备创业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但是其已有的学科竞赛成果转化部门并不专业, 人才的设置方面亦不合理。高校内部没有一个负责学科竞赛成果管理和输出转化的专业部门, 这势必导致学科竞赛成果出现缺少宣传平台, 转化的管理不规范, 转化途径单一, 项目开发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而专业的管理部门中需要配备熟悉管理、法律、经济等各类高素质人才, 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 以及帮助创业者在开发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 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的过程中缺少资金的支持。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需要后续研发, 因此需要大量资金以支持。缺少了资金的保障, 竞赛成果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下存活。我国高校与社会对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的资金等资源的投入和持续关注较低, 是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三、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过程中的建议

(一) 完善创业文化和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为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提供思想和理论的支持。高校应该重视校园创业教育的建设, 推进创业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 高校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师资投入, 建设一支兼具传授学术知识, 引导创新思想和提供创业指导、社会商业信息两方面功能的教师队伍。在竞赛结果转化创业的过程中, 这种专业教师团队内部互相合作, 能够同时提高创业教育的内外力量, 更好地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其次, 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要与实际结合, 合理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创业需要更多的实践知识, 因此要重视经验基础知识的内容, 通过添加大量的创业实例、名人讲座等内容, 提高学生对创业的深刻理解。此外, 高校还应该促成各学院学生的合作, 令大学生创业团队达到最合理的人员配置。

(二) 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为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提供信息支持。针对大学生学科竞赛成果缺少转化能力这一难题, 高校应建设能沟通校园与社会的信息平台。此服务平台既能整合校内学科竞赛的成果, 又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 促成成果所有者和所需求者的联系, 有利于将高校学科竞赛的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建设此信息服务平台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始终以创业转化为工作中心, 鼓励大学生的将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并且为转化过程提供新的模式和更为合适的环境。其次, 要重视社会市场的导向作用。只有以市场为创业转化的方向, 才能确保学科竞赛成果达到最优的转化。再次, 要关注和把握国家出台的相关发展政策, 了解社会未来发展方向, 保证创业方向的政策支持。

(三)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为学科竞赛成果提供资金支持。首先, 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 设立本校的创业基金, 为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业转化。其次, 国家出台各种政策, 设立专项资金, 以扶持新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大学生创业。此外, 国家还需要做好投入资金后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保证大学生创业的合理、健康、持续发展。再次, 需要开拓社会资金来源。社会资金主要有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两类, 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获得社会资金的支持, 因此社会资金的来源拓展仍需要政府的帮助。

大学生学科竞赛成果的创业转化既存在着优势, 也面临着难题。只有高校、社会、国家共同的努力合作与扶持, 才能令大学生所获成果的转化与社会接轨, 符合市场需求, 推动大学生创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黎建辉, 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 .

[2]刘铸, 刘万芳, 张庆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辽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4) .

创业计划竞赛29 第4篇

一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品尝咖啡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压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选择之一,我想在咖啡厅静静的品味咖啡的香甜,已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怡情,更多的已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直以来,简单的咖啡厅形式,比如“咖啡和蛋糕”、“咖啡和酒”等等这些简单的咖啡厅模式充斥着我们的咖啡厅领域,而我们团队却想另辟蹊径的创造一种新的咖啡销售途径,以舒活畅快的巴西咖啡和拥有强烈艺术之梦的左岸咖啡以及各种精致甜点为主打,同时加以为顾客寻方便的换客之旅,同时享受在换吧里邂逅知音的浪漫,以及以读书读报为主的休闲学习等一系列促进咖啡销售的渠道为一体,为顾客打造一个文化底蕴较高却不失时尚激情的换吧换客主题咖啡店。

关于“换吧换客”这一主题,不仅仅是让人们体会除金钱之外的纯粹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感受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最在乎的是顾客的心情与感觉。我们想带给消费者纯粹又执著完美的生活休闲方式,满足精神与自我的缺口。我们让你紧绷的大脑在这里寻得解放,给你深及大脑皮层的愉悦。

品味着香浓咖啡,静静地看一本喜欢的书,累的时候观赏把玩下人们曾经的珍爱,期待与欣然神解之人的邂逅,激荡起最纯粹的物质与心灵之交。我想我们都会深深的迷上换吧换客咖啡店......二 公司描述

A、公司宗旨:以顾客满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为宗旨

提高创新能力,创造领导潮流的新型产品与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三 产品与服务

1.通过精良的渠道购进纯正的咖啡,使顾客在该店可以品尝到纯正的咖啡。

2.通过咖啡店这一地点固定且长时间存在的载体,提供给社会各界一个固定的,有心理归宿感的物物交换平台,也以此为亮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咖啡店,提高店里的营业能力,在提升咖啡店主要业务的同时,增加附加价值,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培养顾客对该店的精神依赖度和忠诚度,留住老顾客,吸引新朋友。

A产品优势:

纯正的咖啡满足了顾客对品味的追求,适合社会中高阶层的人士,明确了该店的市场定位。现实的市场也证明只有较为高端的品牌才会有继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动力,好的品牌基础,质量优势为今后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准的物物交换,以物品主人的态度为主进行的交换既尊重了顾客的需求,也以一种人文涵养在里边,追求纯物质之外的有精神内涵是顾客寻求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B技术描述

首先购进与该店品味接近的咖啡豆及配套设备,店员必须经过严格专业的咖啡制作技巧。具体制作技巧有:

1.使用新烘烤的咖啡豆,储存最长不超过一星期,最好是半小时前烘烤好的咖啡豆

四 市场分析

A、市场描述

我们计划或正在服务行业竞争。这个市场的价值很大,我们相信,整个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将向着(环境导向型,小型化,高质量,价值导向型)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之迅速、影响之广泛,出乎人们的意料。当中国在极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制造业发展的时候,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即以服务业为主的社会。未来,中国的服务市场也将不断发展。在这段时期里,预计我们力争的细分市场将成长。我们公司可能独一无二地将我们的产品/服务和人们越来越增长的需要契合。而当今的类似的咖啡厅等正面临着个性化的缺失。

B、目标市场

我们的产品拥有以下优势:高附加值,高品位,为企业的量体裁衣突出个性。C、目标消费群

现代都市中低收入人群。由于我们提供的服务有利于满足他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D、销售战略

我们的市场营销部门计划能动用不同的渠道销售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如:广告宣传,节假日的促销活动等。

创业计划竞赛 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综合能力之外, 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重要的竞争力。2012年8月1日, 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 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4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认为,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可见,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工商管理作为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 更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信息流通性以及竞争性, 这些特点都是常规实践教学不能比拟的。而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 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对于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就是使用相关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和方法, 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以防灾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以工商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各项实习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人力资源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不仅仅只局限在实践能力方面, 更强调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 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具备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要求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但是, 目前, 大部分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形成。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的是具有针对性地讲授企业运营内容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课程。目前, 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只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里涉及到部分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 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由企业家为导师授课的创业课程, 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中, 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 决定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双师型”教师,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创新精神, 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中,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足50%。近三年来, 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人次也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 也限制了教师从企业获取行业最新发展信息以及企业发展近况, 不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 同时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工商管理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 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需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在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中, 主要可以包含三方面:实验教学平台,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以及创新创业竞赛。其中实验教学平台包含在工商管理各项实习活动中,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前两者的实践体系基本上已趋于成熟, 而创新创业类竞赛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 比较成熟而且赛事范围比较广的主要有: (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本文简称为“挑战杯”) , 由共青团中央主办, 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 (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本文简称为“互联网+”) , 由教育部主办, 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 (3)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本文简称为“三创”) , 由教育部主办, 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 (4)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本文简称“商务创新”) ,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 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以上这些赛事,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适合参加, 基于此, 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

如图1所示, 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中, 不包含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竞赛, 只针对创新创业类竞赛, 这些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创业类, 一类是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的创新创业类竞赛。而创新创业竞赛保障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竞赛的主要支撑, 其中, 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导, 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文化, 培养学生的相关意识, 并通过课程讲授, 让学生对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行业企业微观环境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课程学习应该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这些课程内容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密切相关, 但又有区别, 课程中更多地从企业实际运营出发, 授课形式可以非常灵活, 授课人员也可以聘请企业家, 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可以更真实、直观地呈现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

在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 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将前期培养的意识付诸实施, 以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运行保障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的有效运行, 需要有一系列运行保障, 包括人力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等。

人力保障。学科竞赛的结果往往受到指导教师指导情况的影响, 拥有指导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科竞赛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师生比例较低, 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 在现有专任教师的基础上, 着力培养教师指导工作的熟练程度, 以提高指导效率;同时, 鼓励教师定期走进企业参加企业的培训, 拓展其创新创业思维, 鼓励教师定期走进其他高校, 观摩学习其他高校的学科竞赛体系, 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视野。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教师制度保障, 教师指导工作的成效性, 需要相关管理制度的支持。通过制定合理制度, 激励教师投入到学科竞赛指导中, 包括物质支持、精神奖励支持、职称晋升支持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指导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学生制度保障, 根据调查, 工商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明确, 需要教师的引导,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可以以学分制、评定奖学金、评优等短期收益作为激励方式, 这些激励方式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以保障激励的有效性。

创业计划竞赛 第6篇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 教育模式不完善, 在对大学生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 不到毕业总数的1%,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对于如何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 国内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如胡国胜在《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一文指出大学应该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培养创业基本素质;构建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培养创业技能。孙强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认为大学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 而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模式却有很多。

根据对国内大学所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调查, 本文把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以下四种不同模式, 如图1所示。

Ⅰ型:理论非竞赛教育。比如, 有些四年制本科学校在第7学期所开设的“形势与政策 (创业基础教育) ”, 一般仅仅8课时左右, 仅限讲解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且多为必修课, 即没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也必须接受这门课的教育。

Ⅱ型:理论竞赛教育。包括各种创业计划大赛, 再比如, 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 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四届,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和应知应会的知识等, 竞赛对象为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Ⅲ型:实践竞赛教育。模拟经营竞赛就属于此种形式, 让学生在校内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组建虚拟公司模拟创业, 并相互进行竞争, 最终找出表现好的创业团队给予鼓励。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进来的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公司运营方面的知识, 如采购、物流、营销、财务、会计、生产运作, 战略执行等等经管类的知识技能, 而不同于枯燥理论知识的教授, 通过亲身经历, 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高。

Ⅳ型:实践非竞赛教育。主要的形式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的建设, 比如南京市出台的“科技九条”, 其中一条是鼓励在宁高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凡是到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 进入基地创业的时间, 可视为其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 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但这种创业教育形式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推动, 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

2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分析

2.1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理工科大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掌握生产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技能直接应用生产实践, 可以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有些理工科大学生还在校期间获得了个人专利或发明。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今后自主创业中的专业优势, 这是人文经管类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

2.2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创业, 即创建一家新的企业。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构成其创业初期的良好基础, 但是要让新建企业良性运转, 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要求创业者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企业的能力和素养, 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经济类、管理类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而理工科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3 以模拟经营竞赛优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美、英、德、日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 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采用模拟竞赛教学软件的办法来实现经管类实践教学, 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的企业经营竞争模拟训练, 如哈佛商学院、台湾政治大学等。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在全国高校中评选出十个文科类示范实验室的计划以来, 经管理类模拟竞赛教学在各高等院校得到了高度重视。

对以上各类型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中, 可以看出, 所属于Ⅲ型即实践竞赛教育的模拟经营竞赛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模拟经营竞赛面向包括理工科在内所有专业学生。在竞赛开始前进行经管理论的简单培训, 然后主要通过竞赛过程锻炼理工科学生经管领域的知识技能, 体验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 从而提高其创业能力。

(2) 模拟经营竞赛面向所有专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和激情, 传统创业理论教育针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必修课教育, 具有盲目性。通过竞赛的形式既能保证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又能通过趣味性、对抗性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3) 通过竞赛的形式利用理论课之外的时间锻炼学生, 从而可以保证大学各个专业目前教学计划稳定性, 避免不断变更教学计划可能带来的混乱局面。同时, 还可以弥补现有教学计划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

4 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 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模拟经营竞赛虽然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但在教育实践中也会面临软、硬件诸因素的制约, 因此为了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也需要不断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

(1) 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 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模拟经营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 既要求在竞赛前对非经管类学生把相关的经管知识讲授清晰, 更需要在竞赛过程中做好主持人的角色, 并引导学生在竞赛结束后体验到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竞赛指导的强度显著大于传统理论教学, 如果要想持续发展模拟经营竞赛体系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也应配之与相应的奖励机制。

(2) 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竞赛的指导工作需要教学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是也离不开学生工作老师的积极组织, 离不开机房老师的维护工作, 离不开学生社团的配合。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举办好模拟经营竞赛的重要保证。

(3) 做好学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维护与升级工作。模拟经营竞赛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机房实施竞赛, 需要软件系统的及时维护升级, 机房计算机硬件的良好运行。

(4) 做好模拟经营竞赛的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制订竞赛教学计划、竞赛指导教师职责、规范与奖励、学生竞赛守则、竞赛考核方法、竞赛指导书等等。这是模拟竞赛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分类比较出发, 在总结理工科大学生创业优劣势的基础上, 指出从属于实践竞赛类创业教育的模拟经营竞赛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 从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模拟经营竞赛,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国胜.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学术论坛, 2009 (5) .

[2]孙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3) .

[3]孙珏.创业计划大赛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5) .

[4]薄彩香.ERP沙盘模拟竞赛及实验教学初探[J].石河子科技, 2010 (3)

创业计划竞赛 第7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学生创业,成果转化

随着以创业促就业理念的初步形成,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创业, 其中包括举办各类创业竞赛扶持优秀创业项目, 推出了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以保定市为例, 2015以“创青春”为主题保定市大学生创业大赛, 共有来自10所高校的137个项目参加比赛。经过初评、复赛等多个环节的比拼, 有21支团队进入了创业大赛总决赛。但就目前的情况看,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大学生创业大赛成果转化率非常低, 成为推广创业促就业理念的瓶颈。通过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并结合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我们为使大学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实现自身价值, 缓解就业压力, 特开展这次调研活动, 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大赛成果转化,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实现创业目标。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成果转化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创业本身更具有价值, 因为这是引领大学生创业的思想基础。创业意识即创业实践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是大学生对创业这一实践的正确认识, 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对相关人士包括参加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及带队指导教师等进行采访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同学只是因为想要获得比赛奖项及奖励而参加比赛。竞赛成果不仅没有实际意义, 而且参加竞赛的大学生更没有将竞赛成果转化为真正创业课题的意识。因此, 我们团队利用暑期前一段时间, 走访了包括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多个驻保高校, 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转化问题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中, 8%的大学生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他们仍不喜欢冒险, 不想创业;70%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看情况, 先就业;22%的大学生也认为可以借势创业。这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不想去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 畏葸不前。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创业政策和法规了解较少是成果转化率低的一大因素

近些年来, 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 单就2015年来看, 李克强在主持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将目光聚焦在创新创业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更加意味着中央政府2015年下半年将继续鼓励创新创业。近些年, 在中央与地方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诸多优惠政策更加突出一个现实问题———创业成功率低。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2%, 其实不光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整个青年创业人群的成功率都不容乐观,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大学生创业意识不足以外, 对于国家创业政策的不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据我团队形成的有效问卷来看, 以保定高校大学生为例, 超过30%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接近于零, 另外超过40%的大学生对于创业优惠政策只是偶尔关注。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在创业的路上就可能会失去一次成功的机遇。

关注相关创业优惠政策, 不能只做到了解, 当然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但在了解的前提之下能够在这些优惠政策中找到对自己创业项目有利的方面, 能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利用到这些政策, 在一个良好的大背景下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了解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 创业成功率就会拥有很大的社会保障。

三、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转化中最大的障碍

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要想实现转化, 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创业就像是鸡生下的鸡蛋, 我们想得到雏鸡, 就需要将鸡蛋孵化出来。在孵化的过程中资金就像是母鸡的体温, 没有体温孵化小鸡或体温达不到小鸡孵化的温度, 一切都是枉然, 而你的目的是雏鸡, 那么你的鸡蛋永远孵化不出小鸡。

一般来说, 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有自筹、借贷、风险投资、政策性扶持资金等几个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 创业初期自有资金较少可以通过朋友、家人借钱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可见自筹资金这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办法, 而且就大学生自身的偿还能力来说, 大学生偿还能力较弱大多将偿还希望寄托于创业项目的成功, 这对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自筹资金拥有一定的优点, 但对于需要大量资金的创业项目来说, 自筹资金就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银行借贷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但在借贷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品种;寻求风险投资已经逐渐成为创业者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在创业中若想获得风险投资, 一定要注意自己创业准备资料的完整性;另外, 我国各地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一些扶持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 支持他们的企业正常发展, 政策性扶持资金也是一种对于大学生十分有利的筹资方式。

四、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在推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 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的一般物质条件。在此次调查问卷当中,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加快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标准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更为迫切。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对于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有力的影响,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口。以保定为例, 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下, 保定的各项基础设施必然要与北京、天津等地协调, 交通、网络、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会使得创业环境改善, 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留在或者涌入保定, 这会对于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到, 为推动大学生创业竞赛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以保定为例加大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交通、网络、电力、医疗等方面努力与北京、天津达成大区域的一致性。健全基础设施, 在社会保障这一方面为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尚文浩, 王静远.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文教资料, 2014.13.

[2]岳华, 李姗姗, 任子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2.3.

创业计划竞赛 第8篇

1 化工设计竞赛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 我们的制造业也随着智能化, 工科大学生的学习同样不在仅限制理论知识。高等教育在注重创新的同时压在不断改进, 强化学习环境。对应于这些化工类的院校来说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这个平台非常不错, 因此教育部相关部门举办了多种综合性的竞赛。通过化工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全面提高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个方面的比拼各个高校的优秀人次最终评比出各层次的奖项。从2007年首届“三井杯”化工设计竞赛举办以来, 各高校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2010年大赛的规则和以往不同了, 首先各地区先进行首选, 进而在选出比较优秀的人员来进行最后的决赛。竞赛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化工类的学生都特别积极的参与到当中, 院校选出优秀的学生来参加。参加竞赛的队伍越来越多, 呈直线增长趋势。全国化工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比赛。

各地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设计的知识面广泛, 内容涉及的繁杂, 有助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全国各地的化工设计竞赛在各个高校非常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非常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我们以第九届的化工设计挤塞为例, 报名参加的256所院校参赛的队伍达到1562支, 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7800余人, 这样算来每所院校参加竞赛的队伍要有6支以上。由此可见化工设计竞赛的影响力有多大。

2 提高化工设计的创新能力

化工设计竞赛主要是以大赛规定的题目来进行比赛, 根据给出的题目学生们以自己的方法来完成, 并且要采用新方法, 新思路以及新的技术,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给出的题目很普遍, 不需要规定工艺路线以及具体的产物, 学生按照自己翻阅的文献资料依次进行产物的类别。作品评分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评比, 这些实在制作的过程中来呈现的。因此化工设计竞赛不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还培养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主要包括了化工、自动化、经济管理以及机械等多种知识, 竞赛过程中同学们按照大赛规定的要求一起完成设计, 并且提交完整的作品。这个环节就需要同学们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比赛期间参赛同学可以翻阅有关的书刊, 同组的队员需要一同商量设计方案,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

3 化工设计竞赛促进教学改革

化工设计竞赛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泛, 然而现在的理论书刊的内容有些落后, 因此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轨, 仅仅按照书刊上短浅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更不能满足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如果一直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 按照书上所说的来操作, 我们的教学很难有新的改革。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可以通过比赛来促进学习、促进改革、促进教学, 将竞赛中的优秀人才进行培养, 高校化工设计竞赛还可以培养出更多创新、使用的人才。能够让竞赛和课堂教学融合到一起, 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 并且通过和其他院校合作进行有关化工设计的研究, 根据所需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 也可以根据对所要求的题目完成情况来选出优秀的学生来参加比赛。同时, 化工院校对学生们的考核也进行了大大的改革, 按照“过程考”的理念, 效仿化工设计竞赛中的类似题目进行考核, 对设计这一方面的考核非常重视。在各大院校将之前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时, 学生呢个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选出重要的和能按照现在的时代变化进步的一起改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注重知识的综合利用。

4 结语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已经由各地赛区发展成全国性的,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为化工类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特别受到化工类的各大院校的推崇。同时也推动了化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化工类院校通过学生们的比赛可以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操作设计融合到一起, 在化工设计的教育下培养了大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作战的精神, 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 丰富了院校的学术和研究气氛。所以在当前的形式看,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改革, 从而更好的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健, 黄嘉晋, 张启扬, 等.工程教育视域下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校园创新关注度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 2016 (5) .

[2]李正辉, 周琦, 朱瑞芬, 等.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促进作用[J].化工高等教育, 2016, 33 (3) .

创业计划竞赛 第9篇

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传统科举教育的“现代版”,又是原苏联教育模式的 “中国版”。这种教育模式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创造过无数的成功和辉煌,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是评价体系是静态的应试指标。二是教育方式采取灌输式。三是学习方式是以记忆为主。 同时,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前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度过, 没有涉足真实的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大批熟练工人,但是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缺失。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然而目前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大学课堂大多强调作业独立完成,而需要团队合作的作业或任务相对较少。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3.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培养的缺失。敬业精神(Professional Dedication Spirit)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低层次的即功利目的的敬业,由外在压力产生;高层次的即发自内心的敬业,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进取精神是一种向上的、立志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人类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应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虽然也强调革命精神,但是说教的多,具体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的手段有限。大学生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缺失,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4.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培养的缺失。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成长空间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强度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内容里,在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方法里,忽视了对大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5.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及时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培养的缺失。突发事件因为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且没有按常规程序进行处理的时间,如果不能迅速果断地及时控制局面,使矛盾激化、 事态扩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但是提高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在目前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培养大学生的及时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实践能力也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主要强调理论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进而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缺失,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贡献

1.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贡献。如果说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A类赛题(企业命题组)是“从有到优”的比赛,那么B类创意组的比赛就是“从0到1”的比赛,它比的就是各个参赛队伍的创新能力。比如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创意组的作品“婚姻平衡表”,就创新性的运用会计学的资产平衡表的方法和逻辑,提出编制和记录婚姻平衡表,并开发出APP应用软件。婚姻平衡表的贷方是婚姻资产的增加, 借方是婚姻资产的减少。婚姻资产的增加包括体谅、 关心、容忍、和解、求饶、甜言蜜语、装聋作哑及在许多小地方表现出的不经意的关爱;接吻、拥抱、鲜花、财富、意想不到的浪漫等。婚姻资产的借方包括:冲突、 争执、赌气、吵架、猜疑及一切不忠的行为;邋遢、懒惰、冷漠、失业、贫穷及所有的不良嗜好和突发性灾难。因此,通过参加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有力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贡献。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每个代表队要求有5名队员组成,要完成参赛作品每个队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通力合作。参赛队员在完成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学习并体会到团伙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体会到团队离开谁都不能顺利运转,团队中的每一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体会到要融入团队让团队其他成员接纳自己,自己必须具有做出独特的贡献。在比赛的过程中,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培养出团队精神,而且这种培养效果要超过课堂的简单说教。

3.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培养。2015年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中国大陆453所高校的900多支参赛队伍报名参加初赛,最终由180支队伍出线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队伍又决出一、二、三等奖,从组织队伍到报名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以及最后的总决赛,没有敬业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不能支撑参赛队伍走完这一比赛的全过程。因此,参加这一比赛的过程就是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最后的培养途径。

4.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初赛需要提交一份不超过1500字的商业策划书简介,一份详细方案以及一份视频资料。通过多年的指导经验,那份1500字的简介对于能否进入决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需要把项目的内容浓缩在1500字里,对大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比赛还设置了综合素质测评环节和总决赛的面对面答辩环节,这些比赛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参赛队员在和指导老师的沟通过程中,以及成员之间的沟通过程中,对于提高参赛队员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无形的帮助。

5.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及时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决赛面对面答辩环节,评委都是全国各地的资深风险投资家,评委们的“苛刻”问题是象牙塔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必须回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事先无法预料,因此在模拟比赛以及最后的总决赛中,答辩环节考验的是参赛队员在压力下及时反应能力,应该说经过这种环境考验的学生获得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所不能获得的经验,这种经历对于提高大学生及时反应能力具体巨大的帮助。

6.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方面鼓励大学生把自己的创意落实到商业策划书上,形成商业行动的指南,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重要帮助。另一方面,从2015年开始,比赛又设置了创业实践组,要求具有创业基础或经验的团队报名参赛,更是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鞭策。

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经验

1.参加学科竞赛替代实践学分或创新学分。在安徽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学生实践学分和创新学分,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团学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获得实践学分和创新学分。同时也规定参加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和创新学分。

2.以学科竞赛获得替代毕业论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或者改革毕业论文的形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现实,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代表的教学单位,规定可以使用学科竞赛获奖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替代标准为校级学科竞赛一等奖、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或者国家级竞赛三等奖,其作品可以替代毕业论文。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毕业论文的形式,即用参赛作品(商业策划书形式)作为毕业论文。

上一篇:建筑安装企业下一篇:玉米膜下节水滴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