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范文

2024-07-25

我国经济范文(精选12篇)

我国经济 第1篇

1.1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析

后危机时代,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成为新的发展主题。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在生产函数中除去了对于劳动的投入和资源的投入,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拉动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发现,现有研究的普遍结论将其归结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TFP)3个维度。这些研究结果均在一点达成一致,资本投入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占比最大,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很小。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投资驱动收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减退,这就要求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关于投资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已比较系统全面。在创新驱动经济的研究中,通常引用科学研究与试验性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这一概念进行描述。

1.2 我国R&D投资的一些事实与比较

由图1 看出,我国关于R&D投入不论是总量还是占GDP的比重上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2000 年以后显著提升,从1998 年的551.1 亿元到2014 年13 015.1 亿元,比例从1998 年的0.6% 上升到2014 年的2%,增幅显著。其中,企业在R&D的投入上增幅最大,其次是政府,最后是高校研究机构。

省际的数据则表明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江苏、广东)在R&d投入上始终高于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从数据来看,2008 年后,私营企业活动密集的地域(江苏、上海、广东)在R&D上的投入显著超过北京以及西南地区。而在西南地区来看,处于经济辐射中心的四川在R&D投入上也显著超过了云南和贵州。

基于我国在国家层面上的数据在时间跨度上相对较短,本文对于数据选取采用省级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的时间跨度为1998-2014年。所有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科技年鉴》的数据梳理得到,其余各变量数据均从中国统计局网站获得。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观察到R&D资本的投入明显促进了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数据表明R&D投入和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正向关系,R&D投入规模越大人均的GDP越高。其中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发达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

不难看出,我国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远远低于研究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对比经济发达地区与西南地区,可以得出经济发达地区在研究投入上远高于西南地区,从而使经济发达地区的物质资本和研究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均高于西南地区。

2 新常态下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选取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构建完善的体制制度。体制改革是其他改革开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通过科研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调动众多科研参与者的积极性,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持。新常态下,为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尤其创新产业,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供给的核心在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创新驱动力要在经济增长的比重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致力于促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通过新兴产业的介入与技术革新的方式实现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转型发展,提升产能的整体质量。其中,尤其要通过新兴产业发展来促进农业、交通教育等战略重点的发展。让新兴产业为传统产业服务, 这一方面是改造与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新兴产业自身完善发展的需要。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一定的传统产业基础, 新兴产业才能较为顺利地发展,使经济结构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

3 结语

不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应重视新兴产业所起到的支撑作用。但仍需注意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所欠缺的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在于创新。而新兴产业的主要参与者多为私人企业,健全的政策设计也是保证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我国经济 第2篇

一.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体现:a.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适度平稳的回落,仍保持较高的增长质量和效益。B.物价涨势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CPI值7—12月下落。C.经济调整进一步推进。我国粮食产量增长4.5%,实现“八连增”标志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D.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进出口保持较开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市场物价同比上涨,7月份后同比涨幅连续回落。E.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增长;医疗卫生保障措施加强等等。

二.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  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1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2008年由华尔街掀起的金融海啸余波未平,发源于地中海的欧债危机又平起波澜。全球经济从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为了挽救下滑的经济,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引人瞩目。然而,三年过去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A.来自国际的“四大风险”: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主要是a.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复苏缓慢,失业率高达9%左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欧债危机影响蔓延金融市场动荡,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随着灾后重建全面铺开,经济有望出现一定恢复势头,但外部需求回调、日元持续升值,经济增长后劲依然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今年以来所采取的紧缩政策使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难以独立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b.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c.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 ;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B.来自国内面临的压力:a.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b.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经济增速下滑民间投资障碍等因素;c.物价过快上涨的压力,劳动力成本 土地成本 输入性通货膨胀 CPI调控 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d.节能减排的压力e.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压力。

我国经济 第3篇

[关键字]:绿色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税收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提出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两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1.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循环经济”发展到现在,主要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2.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这一用语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现存的经济模式,从而解决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古典经济学曾视环境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资源。但是到了近代,环境经济学家开始将环境视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并提倡给环境定个“价钱”,让污染者与所有者能协商出一个交易环境的合理价格,这就是绿色经济的起源。古典经济学视土地、劳动及人造资本为三种生产要素。而新古典环境经济学则将土地扩大为环境资本,包括所有自然环境的存量及其再生系统,与人造资本、人力资本三足鼎立,形成一套分析的架构。

3.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即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产品和资源,将废弃物转换为可再生资源,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宗旨,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

可见,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及绿色税收体系

1.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

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着力点是源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也即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社会成本包括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加上受到污染影响的旁观者的外部成本。也即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因此,生产的最有数量,小于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所以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适量,边际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小于生产的社会成本,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在社会成本曲线之下,因而是无效率的。所以,只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低于均衡水平,就会增加社会总福利,使得新的供给曲线和社会供给曲线相一致即可。

2.解决环境负外部性的方法

(1)政府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

第一,庇古税。庇古税的核心是征收环境税或者向污染者收费,使得负外部性内部化。这种方法体现了绿色税收体系的思想,也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重要方法。表现为对污染物或者污染行为等征税,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发展。

第二,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是最直接的环境举措,如限制排放数量,设定排放上限等。同时可以配合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来尽量减少污染,让外部性内在化。

(2)私人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

第一,科斯定理。科斯的思想核心是确定产权,随后私人部门进行产权交易,这样不论污染许可证的所有权在何方,都能克服外部性。具体表现为相关权利的买卖,如《京都议定书》中,排污权可以在市场上买卖。

第二,集團化生产经营。即在同一企业内进行两种或以上活动,让外部效应内部化,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合二为一。集团化的生产是有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市场将决定每种货物的帕累托有效产量。

3.政府对解决方案的评价

(1)庇古税比政府直接管制更有效

首先,管制规定的是污染量,这是一种消极的反应。而庇古税规定的是污染权利的价格,这会引起一种积极的反应。环境税将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

其次,庇古税对环境更有效。虽然设置最低排放水平可以保证污染水平不会超过规定的标准,但是如果政府不对最低排放水平做出持续的调整,污染企业就没有运用新技术减少排放量的动力,也不会在乎他们持续排放所造成的外部成本。与之相反,庇古税在理论上可以将污染企业与其创造的污染外部成本直接相关。因此可以刺激企业去减少污染水平,直到减少污染所花费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税负时为止,也就是说,即只要庇古税的边际税负高于减少污染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企业就会选择继续减少污染量。

最后,庇古税与大多数税收不同,不是减少了社会福利,反而增加了社会福利,使得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

(2)产权不清晰使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无法实现

我国目前产权市场不成熟,相关经济主体无法清晰辨认政策利益导向,因此,目前我国排污权买卖的路子走不通。另外,对企业本身而言,改善和治理环境完全是资金的支出,很少有收益流,所以企业本身缺乏改善和治理环境的动机,因此不能消除企业已经造成的污染存量。既使在许可证交易存在的情况下,也只是对污染的排放量予以限制而已,不能减少存量。

4.绿色税收体系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绿色税收”改革的热潮。绿色税收也称环境税收,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绿色税收体系”是指在税收体系中,与环境保护和环境资源利用有关的各个税种、税制、税收管理的总称。相应的税种有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等;相应的税制有为实现特定环境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收措施(如补偿)、政府影响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税收手段。由于“庇古税”本身的优越性,也就自然成为绿色税收体系最重要的一环。绿色税收将政府与企业融入一个政策与战略博弈的框架内。在这种体系下,政府层面可以实现减少污染和增加税收的双赢目标,企业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达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所期望的效果。

我国目前的绿色税收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政策导向集中在两条线:第一,利用税收(主要是资源税)作为杠杆抑制污染企业;第二,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低能耗、无污染、高就业的替代企业或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开征的初衷是为了调节贫富矿之间的级差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1984年9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从1984年10月1日起,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先行开征资源税,以实际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其适应税率=根据销售利润率×速算累进率-速算扣除率,根据累进计算原则计算得出,即资源税采用“从价征收”的方法,而且对金属矿产品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品暂缓征收。从1994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资源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指出,资源税开始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以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再乘以单位税额得出。对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开始实行“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新资源税制,这就把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矿种的所有矿山,不管企业是否赢利都普遍征收。

资源税改革方案其实已在2008年年末提交国务院,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项改革不得不停滞下来。而随着近几个月来经济的转暖,中央政府开始频频发布推进资源税改革的信息。在财政部6月17日召开的2009年“两会”资源税改革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将资源税改革类建议提案确定为今年重点办理建议提案”。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改进建议

1.资源税改革建议

首先,可以适当扩大征收范围,尽快将森林资源、水资源等纳入征税范围,将对土地资源课征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收益金等并入到资源税中。

其次,完善计税依据,分别根据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开发利用情况等特点,以节约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将相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采用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相结合的征收办法。

再次,调高现行资源税的税率。从税负水平来说,我国的资源税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以石油为例,我国的从价税率不到1%,而英国石油开采税率为石油价格的12.5%,俄罗斯为16.5%,美国的内陆石油矿区使用费费率为12.5%、海外石油为16.7%。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外部成本,结合资源本身的市场价值,对于不同的资源品种确定不同的税率。重构税率标准,应本着“不可再生资源高于可再生资源,稀有程度大的资源高于普通资源,经济效用大的资源高于经济效用小的资源,对环境危害大的资源高于危害程度轻的资源,再培育周期长的资源高于再培育周期短的资源的原则。”

2.建议开征环境税

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是对污染排放实行收费制度。这种污染收费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收费法律效力不高,收费标准过低,收入不稳定,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易造成乱收费,收费的执行成本与监督成本较高,执法的随意性大等。在学术界,我国环境税征收问题已经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各界学者已经提出了成熟的环境税收政策,中央政府正在伺机开征环境税。在已有的文献中,已经大量阐述了环境税对外部成本的弥补作用。如庇古(1920)、科斯(1960)、德威斯(1983)、鲍莫尔和奥茨(1988)、哈恩(1960)、皮尔斯和特纳(1990)。他们都认为,只要能大体测定环境污染造成的社会成本,环境税就能体现“谁污染,谁买单”这一准则的实施。

3.加大其他税种税收优惠力度

首先,为了促进环保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对环保科研成果的“中试产品”免征增值稅和所得税;对正式投产的新的“清洁产品”和“绿色产品”给予比一般新产品更多的税收优待。

其次,企业所得税的产业优惠政策偏少,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对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和设备购买等,应与以前相比予以更多的税收优惠,一定程度上体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向。所得税优惠的形式,不仅有直接的税额减免,还包括了税率优惠、减计收入和税额抵免等形式。但是所得税的优惠,仍以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创投企业、非居民企业和民族自治地区优惠为主,而产业优惠政策偏少,存在着产业导向功能不明确,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这方面还可以加大力度。

作者简介:吴旭东,男,1954年2月出生,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与税收理论。

李静怡,女,1983年7月出生,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与税收理论。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第4篇

1.1 奥运经济概念的界定

奥运经济概念的提出开始于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所谓的奥运经济,就是指在奥运会举办前后为满足奥运会举办的相关需要或者利用奥运会而创造的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的各类活动。奥运会是限制在一定时段的经济活动,因此奥运经济有着明显的时限特征。

1.2 奥运经济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历届奥运会主办国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所以奥运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见表1)。

1.3 北京奥运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北京申奥成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以体育为核心的奥运经济更是为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奥运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国体育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伴随着严峻的的挑战。体育产业回报丰厚,进入壁垒又极低。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在入世后筹办奥运,发达国家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抢占中国的体育市场,所以我国体育产业将会面临更为直接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生产体育产品的企业将会面临更为残酷的优胜汰劣,无论是生产集中度、资本运作,还是在生产规模上,我国体育产品生产企业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国外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后,我国的企业利润会削弱,甚至一些管理水平差、规模小的企业以及质次价高的产品会很快地被市场所淘汰;另一方面,中国体育服务市场的发育水平还比较低,而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国外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将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就业位置,使我国的体育人才失去锻炼的机会。因此,只有认真研究中国国情,找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出良好的发展对策,才能使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经济带来的机遇变成现实。

2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2.1 我国的体育产业仍处于自发与过渡阶段,尚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经济的新形式,体育产业已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阳光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成熟的体育产业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体育产业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所以目前看来,我国体育产业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当前阶段,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娱乐市场和体育彩票市场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也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在体育中介市场、体育旅游业和体育保险业方面仍然还比较落后。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并没有很多机构和人员从事体育中介工作,所以尚待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体育旅游方面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增多;体育保险业目前还属于概念市场阶段,在今后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开发。各种大型体育比赛场馆的日常运行需要依靠财政拨款才能维持,但是随着财政拨款的逐年减少,体育场馆必须走向市场,向市场要效益。

2.2 我国体育体制、经营机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里,我国的体育经济仍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其中主要的原因源于我国的体育经营机制受制于相对比较落后的政策和法规。这不仅导致了企业产权不清和资源浪费,甚至滋生了腐败现象。事实上,开发体育产业的难度关键在于其还没有形成灵活健全的经营机制。健全的配套体制和机制是全面提升体育产业的动力源。

在传统观念中,中国体育是属于福利性质的,这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民对健身的需求主要都来源于各级政府的不断投入,所以健身的福利性质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中国,目前人们还缺乏自觉的健身消费观,个人健身消费费用在娱乐性消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人口比例还不到30%,尚有巨大潜力,所以人口消费增量将成为体育产业最大的市场潜力。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人们的健身消费观念也将发生极大的转变。

2.3 我国体育人口比例相对偏低

据《中国体育报》内容显示,我国每周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5%,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仅为28.2%(含在校学生)。这一数字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人口的数量相比差距甚远。在美国,每周平均5天进行体育锻炼,每次的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强度也在中等以上。2005年,美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是49%。在加拿大,90%的人参加体育锻炼。2004年日本每周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为55.4%。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基本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且在我国城镇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是乡村的2.7倍,这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民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参加体育运动,在中国,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城乡发展不平衡。

2.4 体育方面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体育内需主要包括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投资需求,二者是带动国内体育市场前行的两个车轮子。多元体育投资偏冷和有效体育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体育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

2.4.1 体育消费需求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由小康社会逐步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在这一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具体来讲就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势头将会逐渐减弱,而对与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而体育产业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体育消费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和享受。

近几年,我国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偏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效体育需求明显不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以非经营性的体育场所为主,以家庭为单位的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平均每年还不到500元。限制我国体育消费需求增长有多方面的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居民的兴趣爱好、经济收入、消费结构、消费价格、政府政策等等;从宏观角度研究,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城市化进程等等。

2.4.2 体育投资需求

从体育投资需求来看,买方市场的出现、价格竞争和成本竞争弱化了多数人的投资能力,从而导致了体育投资需求不足,以至于制约着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动员社会体育的投资力量,并形成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和质量推进的社会体育投资阵营。将面向体育市场化的投资作为背景,并根据体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体育投资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激起全社会的投资热情。但是,资本回报率决定着私人资本的投资热情,因此在新的体育投资热点还没有形成之前,国内的体育投资前景任然比较茫然,因此其投资行为会慎之又慎,导致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投资扩张的形势。

2.5 面临着外资竞争的巨大压力

加入WTO后,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国外更多的跨国公司将会进军中国市场,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前10名的全球体育用品企业产值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也已经进军我国市场。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几乎已经占领了我国高档体育用品市场。我国的体育产品生产企业无论在经营管理水平还是产品质量上跟国际相关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对奥运这块大肥肉,如果国内相关企业再不奋起直追、抢占国内市场,外资将会很快地占领中国市场,这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体育产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6 品牌意识比较差,名牌产品较少,缺乏国际竞争力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排头兵,而体育用品的品牌更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外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的产品和名牌已经占据了我国高档的体育用品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如李宁、安踏等国内知名体育产品企业与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等产业巨头相比,在整体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体育品牌存在的问题包括:(1)体育用品缺乏品牌价值塑造和科技研发能力。我国生产的体育用品科技附加值低,产品老化,结构单一,新产品研发水平低,这就导致了我国体育产品市场发展后劲不足。(2)品牌占有意识不强,一些体育产品企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上,对于创造品牌宣传品牌不够重视。(3)品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追求形式、忽略内容、偏重设计、弱于管理、缺乏个性、形式单一几乎是我国体育产品企业的通病。

3 以奥运经济为契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策略

3.1 大力培育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引导体育消费

一个门类齐全、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体育市场体系的建立既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狠抓体育市场体系的建设,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具体的实现途径:加大科学体育理念的宣传力度,倡导科学健康的健身方式,让体育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激起人们的消费需求;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优先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联赛,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唤醒大众体育消费的欲望;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相关的企业制定将常规体育娱乐项目与新型项目相结合的开发方针,拓宽促进体育经济增长的新领域,从而达到稳定市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3.2 建立健全体育经济法规,制定体育经济的指导政策

体育经济的发展和运作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环境下,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所以,我国在制定体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必须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尽快建立健全体育投资方面的法规,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以及征收年限,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随着国内体育经济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资本的介入,国内市场肯定会面临的巨大冲击,这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究出应对策略,并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计划和方针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3.3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体育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是推动体育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对于如何优化体育结构,首先,要完善与体育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法律保障;其次,深入开发有价值的体育资源,充分利用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强大动力来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带动体育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要按照市场的发展需求,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扶持明星企业以及名牌产品企业等策略可以提升产品品牌效益,增强体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地采取优惠政策给相关体育企业的发展以鼓励和支持,并加大对本土体育文化以及产品的开发力度,培育具有特色的体育产品企业,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可以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提供更为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3.4 自主创新,提高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

我国体育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产品老化,结构单一,重于模仿,同国际体育产品公司相比,我国的相关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因此,提高我国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体育产品的研发水平还较落后,体育产品行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同相关科研部门积极合作,共同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具有一定实力,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紧紧抓住作为奥运东道主的优势,通过赞助中国奥委会和运动员、举行系列产品展示、加强广告宣传等各种渠道,将优秀的产品展示在世界的面前,让全世界都有机会了解并接受我国的民族品牌。

3.5 加快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满足体育发展需求只有具有专

业知识背景并熟悉体育经济运作流程的高级体育管理人才才能为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根据我国的体育市场的发展情况,全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有机结合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并尽享改革创新,以加强体育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跟据具体国情优化培养途径;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理念,拓展体育人才的需求领域,并且注重体育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体育人才不仅要适应和满足当前体育发展的需要,并且要从长远发展目标着手,满足整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4 结束语

体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体育经济的开发和完善,可以确保体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逐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是一项艰巨并且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举成功,只有经过不断地尝试、改革、创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袁嘉良.浅析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企业经济,2006,10.

[2]肖焕禹.中国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人口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

[3]曹缔训.谈谈体育经济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03.

[4]程林林,胡承洪,张永韬.我国体育消费研究进展与前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

[5]骆秉全,樊心刚.对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04.

我国经济展望 第5篇

作为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运行主线,历览人类经济活动演进发展过程,经济与社会众多要素的融合度迅速提升,经济活动内涵空前宽泛,同时经济发展的时效性呈几何式攀升。过去能够很好的被总结,但对于未来地把握所面临的挑战总是在不断放大。

时值世纪新旧十年的交结点,回溯过往,连续多年的全球经济向好在为各国经济体带来增加财富、消除贫困等众多利好的同时,也为各类国际大宗商品、资产注入了持久亢奋,价格大幅攀升,通胀高企,已有的商品市场价格体系遭受重大冲击,商品、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不断堆积,部分经济体产投消三者关系失衡以及国际经贸单向性偏好所带来的贸易失衡,此外,政府监管上属于正常范畴的包括低效及漏洞等因素在内的滞后性共同促成了全球经济体系的调整。此次全球经济体系的再平衡或许最具有预示性的意义在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确立,矿产等稀缺性资源产品的价值在市场核心构成体系中进一步凸显,而这是源自于稀缺性资源的价值已经发生并仍将继续巨大的变动。

综观国内,身处工业化、城市化、经贸全球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近三十年高速增长不竭的源动力,依此大环境定论诸如房地产、汽车等国内众多产业市场繁荣轨迹的内在脉络应是有迹可循的。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将逐步融合中的各国经济席卷其中,经贸体量巨大的中国自然是没有例外,外贸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于我国国民经济良好的持续高速发展态势以及就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构成危险。力挽狂澜于即危!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巨量的流动性注入,规模空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不断,有效应对了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冲击,超额完成预定增长目标,再次证明了我国经济潜力的巨大是毋庸置疑的。刚刚摆脱衰退的世界经济,已近而立之年的中国经济依旧继续着长久以来习惯的速度,两相对应所衬托出的光鲜值得为之欣喜,但这种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却也是我们长久需要面对的问题,必须警醒的是中国经济的隐忧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虑与行动!

煤、电等基础性社会资源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未来随着其使用量的增长及存量的减少,价格攀升的趋势将长久延续,而我国煤、电资源的半市场化的管控运作将造成此类资源产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效应与政策初始预期渐行渐远,必须提出的是对于此类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市场保持一定防波动维稳的决策考虑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市场价格、价值体系过度的人为抑制或许在为取得短期稳定的同时是以资源浪费、竞争力丧减等长远的后遗症作为代价,随着近年来此类资源使用量及价格的大幅攀升,造成供需关系紧张,也愈加暴露出现行煤、电等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众多缺陷,对此政府也已着手进行一些改革,鉴于国内外永久性的严峻能源形势,众多相关信息所给予的明确预期是政府行政管控的影响力不会减少,但会更加的高效,煤、电资源市场化价格体系加速健全。原油被视为国民经济血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即将在可预期的未来明确耗竭的被大规模使用的稀缺性资源,其市场价值将由其价格得到极端化演绎。世纪初以来油价的大起大落,原因很多,既受到了具体经济周期的市场供求、美元强弱、国际政治环境、市场投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于中短期国际原油供应、油价形成最大冲击的当属国际地区政治环境,全球主要的石油供应来自中东、北非这一政治生态脆弱地区,二战以来的多次军事冲突与政治僵持均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原油供应危机与油价大幅波动,该地区最激烈的冲突是以色列与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众多阿拉伯国家根深蒂固的矛盾以及日益趋向于临界点的伊朗核问题,同时近期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民主化风潮对旧有相对稳定的政治架构形成了巨大冲击,以往的众多政治强权体纷纷作出了妥协,该地区事实上的政治稳定性大大降低。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处于后资源时代,资源存量稀缺性的提升决定了其价

值的快速上行,进而由其价格得到呈现。

新能源作为受到普遍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人类经济社会及产业技术发展规律而言,有别于迄今为止的其他产业,特别是水、火电。新能源是以増源、低碳、节能为理念的高成本性产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中仍不具备大规模市场化的条件。目前所涉及的新能源中主要有以充电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和风力、太阳能为主的电力生产。对于电动汽车,尽管因其技术上的不成熟、高成本以及相关充电设备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几近空白而面临诸多阻力,但所取得的普遍共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汽车将逐步取代因原油枯竭等原因而渐失竞争力的传统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新能源发电也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并网不理想等类似的问题,相信通过已在突进中的技术上的突破、政策扶持、消费观念转变从而使对于新能源的利用在未来的能源使用结构上顺风顺水,为能源使用广开来源的同时,环保节能。落后技术指向及伴生的经济主题油价、原油替代品、新能源技术所引起的价格价值体系、产品链条、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系统等的调整与再平衡已然拉开序幕。国际政治因素

房地产市场作为产业牵涉度宽泛的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国计民生之所系。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深入期所带来的巨量货币积淀以及自住、保值、投资等大量购房需求的相对集中释放仍将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作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良好大环境。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得力的,对于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认识是明确的,基本达到了保持房价基本稳定、抑制过度投资的阶段性预定目标。当然,作为政府对于迄今为止所出现的包括供求关系紧张、过度投资,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人口城市化加速推进,供需存在巨大缺口的阶段,放任市场化助长过度投资,随着持续多年的房价大幅上涨,造成了规模巨大的财富再分配,社会贫富差距已经扩大到难以弥合的程度。之前的多次房地产市场调控或许更适宜被视作被动性的探索与重视经济利益的结合体,而此次是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性共识,特别是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的非产权性保障房政策的落实,在满足低收入住房需求的同时,避免了过度的产权性保障,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同时在需求方面也未伤及中国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商品房市场的根本—需求。作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房改承载着过多的错综复杂,在这至今仅十年有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冀望其表现的必定要如许多人理解经济学术语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那样的乖张粗糙,一方面不成熟显然是正常的,而另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也是有其之所以如此的现实性。寄望于政府制定让房价回落到合理水平的政策尚是奢望,但是房改以来的市场火热不可能永远的持续,供求总会有平衡的时点,当当下作为商品房消费主力的这一代逐渐忙于为子女购房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已经步入平稳微衰的阶段。

身涉众多的对外经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承载着消化大量一般性劳动力、转移过剩产能、补充内需消费不足、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等众多作用,鉴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其仍将长久地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近年来资源、能源价格的大幅攀升,同时劳动力、汇率、贸易壁垒、进口消费大国抑制过度消费等众多不利因素也愈加凸显,这些变化对于存在大量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企业的贸易经济体来说,市场大量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但伴随阵痛的产业调整已是势在必行,其所具有的调整空间也并不宽敞。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面对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汇率问题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自身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也需要我们对此作出一些转变,贸易总额的高速增长及其所带来的高顺差将逐步受到抑制或将是中国经济应该要适应的。

区域经济主题方兴未艾,业已明确为长期性的国家战略发展主轴,其为国民经济协调、持久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

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优先布局包括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疆喀什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进而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之间的非均衡优先发展战略,在带来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的同时,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级差迅速固化扩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自西部大开发始,国家战略意义上的区域发展规划可谓遍地播种,适逢国民经济先发区域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大环境,培育后发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促成全国意义上的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与产业更新升级。作为改革开放深入延续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无疑会为国民经济步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民生保障趋向农村专业合作社

问题政府费用性收入个人福利化

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新轨迹 第6篇

他说,在各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有不同的搭配。

刘树成强调,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近几年来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这个“特定情况”,一是指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二是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也具备一定的具体条件。这些条件是:银行存款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在这种大背景和具体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因而是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

他认为,这一举措的淡出需要一定条件。从国际上宏观调控的理论和实践看,这些条件是:国内有效需求中,社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要有足够的增长;国外需求有足够的增长;经济增长已越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通货膨胀趋势;货币政策要有足够的支撑能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淡出”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第7篇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 2005年全球金融衍生品未平仓合约的总量已达343万亿美元, 如果加上股市、债市, 将超过400万亿美元, 而现在全球的GDP总量也只有40万亿美元左右。国际市场上每天流动的资金有2万亿美元, 其中98%是在流动中寻找机会的热钱, 只有2%是真正用于贸易的。从上面的两个数字能够看出, 虚拟经济发展得相当迅速, 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虚拟经济一方面能够使资金流向更有效率的实体经济部门, 另外一方面也会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事实上, 发达国家经济的赢利模式已从原来的靠原材料和产品赚钱, 到靠资本和知识赚钱的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经历了由完全的实体经济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转变, 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 ,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 人们对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认识的不断深入, 虚拟资本的规模快速扩张, 证券化比率 (证券市值占CDP比重) 不断提高 (见表1) 。此外, 我国的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 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到2007年止, 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1, 520家, 总市值达34万亿元沪深股市总市值全球排名第4, 约占全球总市值6%, 与目前中国经济水平在全球的排位基本匹配。

数据来源:2007年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得: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 规模还比较小。股票市场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仅相当于CDP的55%, 而且只有1/3左右是流通股。据统计, 早在1999年, 美国的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44.2%, 英国为155.6%, 从全球范围来看, 发达国家股市市值占C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0%。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物市场也相对较小;我国没有像美国的华尔街、英国的伦巴德街等那样大规模的金融中心, 尚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具体数据如表2:

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对发达国家来讲比较小, 特别是企业债券规模明显偏小, 且上市率十分低, 缺乏二级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缺少动力。特别是国家对债券市场利率的控制, 导致债券市场缺少竞争力, 规模受到限制, 急需改革。

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

从下面数据可以看到, 基金、期货在2005年、2006年牛市中取得巨大发展。基金规模有所增加, 而基金的发展则表明中国的机构投资取得巨大发展, 这对国内虚拟经济有巨大作用。期货也得到很大发展。期货市场可以使生产商通过期货套期保值避免市场不透明引起的价格波动, 使其可以专心搞好生产, 从而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数据来源:和讯网。

从股市、基金、债券等虚拟经济来看, 中国虚拟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 但是相对于中国经济规模来讲发展规模还远远不够,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与支持, 毕竟还在虚拟经济初级阶段。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性实证分析

运用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的数据借助计量经济软件eviews3.1来分析, 先线性分析股市总市值、流通股本、成交额、股指、债券成交额、基金成交额、期货成交额与GDP的相关性。具体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 研究假设。

由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多个影响因素, 不可能只由虚拟经济决定, 所以在模型分析中, 通过类似反证的方法来检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本检验引入的变量有国民经济影响的主要因素:总劳动力、社会固定资本总投入。由于GDP本身和劳动力、固定资本投入成良好的线性相关, 所以本检验就利用这点来检验虚拟经济因素, 即在模型拟和度良好的情况下, 看虚拟因素的t统计量是否显著, 从而得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 方法与模型。

在这里采取的模型是最简单的直线方程而没有采用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 因为回归结果显示, 拟和度达到分析要求。

变量的设定:GDP为Y, 股票成交额为X1, 基金成交额为X2, 期货成交额为X3, 劳动人口为X4, 社会总固定资本投入为X5。

所以生产函数假设为:Y=C+AX1+BX2+CX3+DX4+EX5

当然回归过程中用到一个方法是t统计量的显著性。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5:

采用OLS估计, 求得各变量的相关系数, 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分析各变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数据采用在第五章节中出现的。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以股票为主要品种的单一市场, 相应的资本市场的建设也以股票市场建设为主, 而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市场化进度极慢, 还存在多头控制, 受控于人民银行、证监会。债券发行以国债为主, 不具有市场导向,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意志。而相对市场化的公司债券则收到多重限制, 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份额, 而且, 债券有61.92%在商业银行手上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所以在线性回归中, 得不出其与GDP的相关性关系。本文认为与政府政策有关, 所以在下面回归中剔除了债券交易。

从上面对Y, X1, X2, X3, X4, X5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从回归结果看, R2为0.999833符合本文定性分析需要, 模型有很好的拟和度, 股市成交额与经济成负相关, 与基金成交额、期货成交额成弱相关性, 而且t统计值也很不显著, 所以在下面的检验中剔除不显著的虚拟变量, 再进行回归 (如表6) 。

从表6的数据来看, 在模型中剔除虚拟变量后模型中的变量显著性反而增强, 说明虚拟经济在中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确不是很大。

但是在回归中得出的结果是虚拟经济相对于劳动力和社会总资本投入, 是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体的影响, 下面对GDP与各个虚拟变量进行回归, 目的是定性分析影响程度, 不过分考虑模型的拟和度。

首先, 对GDP与股市成交额进行回归, 得到下面结果, 可以看到成正面的相关, 与实际比较相符, 虽t统计不太明显, 但可以看出股市与经济有相互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 宏观经济面看好的情况下, 特别是中国经济在最近十年取得较大发展的情况下, 人们对股市信心更强, 从而促进股市成交额的增长;另一方面是, 股市的蓬勃发展为企业扩产融资提供了方便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股市走牛, 更多业绩优良企业趁势上市募集资金, 抓住机遇使企业上一个台阶, 而上市的则可以增资扩股。这样有利于资金流向优势企业, 有利于结构优化, 所以, 国民经济与股市成交额成正相关性。但模型t不显著也暴露出相应问题:股权分置、一股独大、乱圈钱等等问题。

其次, 来分析GDP与基金的关系。同上也可以看到基金与实体经济也成正相关系, 而且相关度比较大, 基金作为股票的投资大户, 对经济体有一种风向标的作用, 对人们心理有巨大作用, 所以对经济的作用成倍于股票。虽然此时R2不太显著, 但觉得不影响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而且在t统计中, 比较显著, 说明基金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显著的变量, 且有巨大作用。

再来分析期货成交额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通过下面的回归分析来看中国的期货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所提及经济变量中相对影响较小的一个。本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是中国的期货市场的品种不全, 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期货都没有。其次, 设立期货的目的本是可以让生产商避免物价变动造成的损失。然而, 中国的期货市场投机气氛十分浓, 企业不能通过期货市场来有效避免损失, 专心从事生产。再者, 就是相关法律的不全, 市场不健全, 信息不透明使期货市场低效运行。因此, 期货市场与经济体成较弱的相关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论述得出一个结论:虽然中国的股市经过了2006年、2007年的牛市, 股市总金额已超过GDP, 使证券化比例超过1∶1, 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落后, 虚拟经济的规模还是十分小的, 相对于目前的经济规模。债券市场规模十分有限, 交易规模很小, 而且以金融银行债券为主, 企业债券规模十分有限, 品种也少。要使虚拟经济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根据上述现状本人提出下述建议:

第一, 正确认识虚拟经济, 认真研究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虚拟经济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对虚拟经济的发展, 不能回避, 更不能扼杀, 要积极引导和促进, 否则就会坐失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的机遇。因此, 我们要从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 变被动消极地防御为积极主动地利用, 从而加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同时, 也应看到, 虚拟经济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 夹带着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使得虚拟经济的研究工作难度很大。因此, 应借鉴发达国家在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第二, 努力发展实体经济,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实体经济结构, 增强实体经济的营利能力, 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发展虚拟经济、防范泡沫风险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要发展实体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避免有限的宝贵资金用于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的制造。总之, 只有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才能为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 虚拟经济不能由其任意发展, 要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 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 增加虚拟产品, 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目前, 我国企业筹措长期资金的主渠道仍然是银行信贷, 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 要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适时推出二板市场, 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渠道。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适当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 尤其是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的原则, 不失时机地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可根据我国近些年商品期货运作的经验和国债市场、股票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适时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 然后再根据客观条件和需要, 逐步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

最后, 在做到实体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且经济体结构得到优化, 虚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 应加强虚拟经济发展的规范化, 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 相应法律的完善, 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防止国际游资的过渡投机, 引起国内经济的不平稳。银行系统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资产管理和资信评估制度, 充实资本金, 控制呆坏账的比例, 防止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市场, 诱发泡沫经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真正体现虚拟经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更加开放, 经济体抵抗外来风险能力更加强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演进, 以及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经济体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有关数据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并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适当的虚拟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 但控制不当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就中国现状, 本文给出相关性建议。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基金,期货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1999, 10:15~25

[2].殷醒民, 谢洁.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 2001, 4:34~38

[3].刘晓欣.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308~327

[4].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36~100

[5].邵燕.虚拟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5:51~75

[6].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25~35

[7].刘骏民,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 2004:56~68

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发展评析 第8篇

一、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珠三角经济圈起步最早, 其区位优势独一无二——毗邻香港, 当地华侨众多, 同时是我国最早建立经济特区的地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因此外资很早就大规模涌入, 香港传统加工业也早就向该地区转移, 奠定了该区域坚实的工业基础,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1年, 这期间长三角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主要处于经济调整与平缓增长阶段。长三角地区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底蕴, 培育自己的发展潜力, 提升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 长三角经济圈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利用国家开发浦东的契机, 凭借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体制转轨, 经济开始呈飞跃式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已经超过珠三角, 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996年, 国家提出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以来, 其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信在本世纪, 特别是在北京召开奥运会的机遇下, 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会崭露头角, 在充分利用地域、信息、人才和政策优势的条件下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二、三大经济圈的比较

(一) 地理环境与人口劳动力因素。

一个地区要想成为一个具有经济拉动能力的经济圈, 首先要有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具有龙头作用的中心城市。珠三角地区毗连香港、澳门, 是我国陆地上唯一与这一远东金融、制造业中心相联系的地区, 而且珠江纵贯其整个地区, 水陆交通极为发达, 具有相当优越的地理条件。广州是我国南部重镇, 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城市之一;深圳是我国最早的开放城市, 是我国南部的一个新兴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一带, 水陆交通极为发达, 已经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叉的运输体系。上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就是远东地区的金融、经济中心, 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足以成为该地区的龙头城市。环渤海经济圈是环绕渤海的一个环状地带, 是全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与天津, 一个是首都, 一个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和工业基地, 必然足以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我们利用一个地区的货运总量反应该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 货运总量越大, 其交通运输体系越发达。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 则该地区人均货运吞吐量越大。这里我们用人均年货运量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是经济生活的主体, 人口规模是一个经济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般用该地区的总人口来衡量。人口结构是决定影响一个地区最终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越是发达地区, 其比重越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人口素质状况, 该比重越高的地方, 该地区越有发展优势。表1对三地区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

从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来看, 环渤海经济圈面积最大, 人口也最多, 必然具有相对优越的发展条件。从年货运量来看, 环渤海经济圈的年货运量和长三角的差不多, 是珠三角的1.5倍。考虑三个地区的土地面积的差别, 可以说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用人均货运量比较, 珠三角的人均货运量是环渤海地区的两倍多, 同时也远远大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人均货运量比环渤海地区要大一些, 考虑两个地区的面积差异, 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要明显快于环渤海地区。从非农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大专学历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 长三角地区要优于珠三角地区, 而珠三角地区又优于环渤海地区。从人口素质角度分析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更有发展前景, 未来其经济实力必然要超过珠三角地区。目前来看, 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条件看, 环渤海地区并没有太明显的劣势, 但从人口结构等条件看, 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与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存在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经济因素。

一个地区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 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 是该地区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反映了一个地区投资的来源情况, 体现了该地区政府的效率和办事能力, 反映了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政府的财政收入体现了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进出口总额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外向型程度, 它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一起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人均GDP显示了一个地区经济效益发展水平, 当我们综合GDP与人均GDP来看时, 可以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衡性进行比较。表2对三地区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

由表2可知, 从GDP (国内生产总值) 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总体实力已经超过珠三角地区, 也高于环渤海地区, 是我国第一经济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珠三角地区, 具备了成为我国下一个经济发动机的经济规模。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 长三角地区最多, 环渤海地区次之, 珠三角地区最少。通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来看, 三个地区差别不是很大, 反映了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前景有逐渐赶超长三角地区的趋势。相对于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来说, 环渤海经济圈的进出口总额相对弱一些, 反映了当前环渤海地区经济整合步伐滞后于前两个地区。从一个地区的政府财政收入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财政收入大于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的又大于珠三角地区的, 证明了长三角地区是当前我国第一经济发动机的事实, 同时说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已经具备成为中国新的发展极的事实。通过三个地区人均GDP指标的比较, 可以得出珠三角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长三角地区次之, 环渤海地区最弱的结论。

(三) 社会环境与基础设施因素。

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硬件条件, 在市场经济下, 反映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一个地区的通讯水平,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地区的邮电业务收入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 (见表3)

分析表3, 通过比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和人均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可以证实珠三角地区由于发展最早, 是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高于环渤海地区, 且该地区的人均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也要高于环渤海地区的居民。横向比较三个地区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基本都是农民收入的三倍, 说明三个地区都具有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在上述经济发达地区都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存在。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通过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反映出来。我们通过比较三个地区的邮电业务总收入, 可以知道三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相差不多。从硬件角度来说, 三个地区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 会同时作为我们国家的三个经济发动机, 为国家的腾飞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三大经济圈的未来展望

通过分析以上指标可以预测,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 长三角地区将继续作为我国最有力的经济发动机发挥重要作用, 其经济发展速度也将保持领先;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其经济将持续发展, 继续发挥我国经济辅助发动机的作用;环渤海地区只要借助北京首都的优势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风, 积极发挥首都北京的人才积聚地的优势, 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能源优势, 积极整合本地区内部的产业布局, 走轻重结合, 农轻重全面发展的道路。只要给以相应的政策措施, 留住这里的人才, 留住资金, 充分调动该地区一切有利因素, 特别是加强发达地区不发达区域经济的经济发展, 减小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环渤海地区将飞速发展, 在不远的将来, 其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长三角, 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

参考文献

[1].段炳仁.北京年鉴2005[M].北京:北京年鉴社, 2003:11~15

[2].殷一璀.上海年鉴2005[M].上海:上海年鉴社, 2003:17~25

[3].方亚光.江苏年鉴2005[M].南京:江苏年鉴社, 2003:14~21

[4].潘家玮.浙江年鉴2005[M].杭州:浙江年鉴社, 2003:15~23

[5].卢瑞华.广东年鉴2003[M].广州:广东年鉴社, 2003:17~24

[6].刘秋增.山东年鉴2005[M].济南:山东年鉴社, 2003:11~23

[7].王史源.河北年鉴2005[M].石家庄:河北年鉴社, 2003:18~25

我国经济 第9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内涵研究现状

(一) “经济责任”内涵研究

目前,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但是缺乏对经济责任的界定和确认的深入研究 (彭振威, 2005) 。李季秀 (2001) 认为:经济责任产生于委托代理, 基于委托代理的经济责任需要监督。陈波 (2005) 指出:对于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解释, 是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政府官员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 是一种受托公共经济责任。李东 (2006) 对经济责任进行了分析, 提出在个人理性与家族理性下对经济责任的不同理解。王雷 (2005) 提出经济责任包括依法行政 (或经营) 的责任、规范管理的责任、创造效益的责任。刘君芳 (2007) 认为:认识经济责任是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始, 经济责任具有双重性特点, 即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 并提出了经济责任的评价模型。彭韶兵、周兵 (2011) 以政府两级委托代理与两类管理关系的分析为依托, 提出了目标经济责任的责任层级体系。虽然学者和审计人员一致认为“经济责任”涵义的界定是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理论问题, 但是由于经济责任涵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是从不同行业、不同审计对象、不同历史阶段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分别进行了探索, 缺少理论工具的有效支持;同时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过程中“经济责任”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尚不成熟, 尚未达成共识。

(二) “公共受托责任”与经济责任审计关系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西方学者对公共受托责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1985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三届大会发表的《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的东京宣言中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之后美国审计总署、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也先后对公共受托责任做出了界定。我国自90年代初, 开始有学者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研究国家审计问题, 张杰明 (1991) 认为:现代国家审计的发展, 是公共受托责任扩大的结果。秦荣生 (1995) 认为:贯穿于现代政府审计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一种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现代政府审计不但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产生而产生, 而且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发展而发展。刘秋明 (2006) 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角度研究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董延安 (2007) 将公共受托责任作为权力审计控制的理论基础, 认为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并对国家审计参与权力控制体系、建立权力审计控制机制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我国近年的理论文献中, 关于公共受托责任与经济责任审计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代表性的成果包括:刘建军 (2001) 认为: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及其控制的特定社会需要的基础上, 经济责任审计是“民主化、法制化”的具体体现;许百军 (2005) 在《寻租理论、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公共责任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一文中对公共受托责任监督的要求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的来看, 近年来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中, 公共受托责任成为很多学者比较重视的理论基础, 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公共受托责任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问题, 但是专门在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基础上研究“经济责任”的涵义的文献还很少。

(三) “制度背景”与“经济责任”内涵演变研究

张以宽 (2001) 指出:研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 健全和完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必须注意其所处环境的要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审查的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因此, 本文选择环境因素中与经济责任审计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因素作为研究出发点, 分析不同制度背景对“经济责任”内涵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影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最初的出现及其后续的发展都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所以很多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制度背景, 其中李凤鸣、时现 (2001) 、刘世林 (2006) 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过程及各阶段的制度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现有文献中专门从制度的角度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变化, 尤其是“经济责任”内涵的变化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现有文献来看, 在近年国家和审计署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力支持的背景下, 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累累, 但是就其中“经济责任”的涵义问题尚未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 在不同制度背景下分析“经济责任”的内涵及其变化的研究成果就更少了。故本文从制度出发, 探讨不同制度背景下经济责任的内涵变化, 总结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审计内容的规范化, 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背景及“经济责任”内涵演变

(一) 厂长 (经理) 离任审计阶段

我国现代经济责任审计首先以厂长 (经理) 离任审计的形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将扩大企业自主权, 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之间的利益分配作为改革的重点。1984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企业实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 明确指出“企业中党的组织要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 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规定企业实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 厂长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主要行使下列职权:决定或者报请审查批准企业的各项计划、决定企业行政机构的设置、提请任免或者聘任、解聘副厂级行政领导干部、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提出重要规章制度、提出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的建议。根据这一阶段经济工作的中心工作, 审计署将厂长 (经理)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常规性审计工作之一, 并于1986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 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正式提上了日程。由此可见, 厂长 (经理)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经济监督的特定需要而出现的, 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征。离任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进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厂长 (经理) 。1982年, 杨时展教授首次在《《国家审计的本质》一文中引入了“Accountability”一词, 并将其翻译为“受托经济责任”。基于对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审计理论界对此概念的研究尚不深入, 因此当时对“经济责任”内涵的理解主要是从国家对指厂长 (经理) 的管理规定出发, 重点强调了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在《审计署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中, 明确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厂长任期内企业的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盈亏是否真实;经济效益是否达到任期目标;国家资财有无损失浪费;有无违反党纪国法等。

(二)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阶段

党的十二大之后,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有企业积极探索搞活企业的有效模式, 从原有的政策引导和国家要求延伸为完善自身的经营机制。1987年起,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得到普遍推行。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 国家以合同的形式赋予承包者经营权和财产使用权.并由承包者承担约定的经济责任, 以此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从而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规定:“承包经营责任制, 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 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实行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是实行两权分离的有益探索。1988年, 审计署印发《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若干规定》, 明确规定了审计的对象是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双方及企业经营者, 其中重点关注的是承担承包责任的企业负责人。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审计是全民所有制两权分离形式变化的产物, 企业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组织授予的职责, 还要履行承包经营合同的约定。因此其“经济责任”的内涵主要是在责任人承包经营和承包兑现过程中各项职责的履行情况, 具体包括资产、债权债务、盈亏是否真实;承包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及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国家资产的维护和增值;专项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是否合规、有效;有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重大损失浪费;有无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等。相对于厂长 (经理) 离任审计, “经济责任”的内涵主要是在原有财务责任的基础上增加了在承包过程中合同约定的责任, 即承包责任。

(三)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虽然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实行的初期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起到了有效地激励作用, 但也逐渐暴露出其制度的缺陷。减税让利的理念在实践中遭遇了经营者短期行为、“包盈不包亏”等现实问题的冲击, 并没有使国有企业效率得到实质性提高。伴随着1994年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取消承包缴税, 按统一税率缴税, 承包经营责任制也随即取消。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了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中, 改革的核心就是做到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现代企业制度理念下,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国家出资人所有权进行了界定, 对两权分离进行了明确的解释。由此, 承担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的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也趋于明朗和合理。宏观经济领域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政府机构的改革, 政府在放权调控的过程中, 也在积极探索自身的定位。政府及领导干部接受了人民的授权, 究竟具有何种职能, 享有何种权利, 负有何种义务, 成为政府和公众开始思考的问题, 如何客观了解和公正评价他们各项职责的履行情况成为政府改革的必要环节。199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正式确立了经济责任制度, 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制度环境下,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首次由企业的领导人员扩大到党政领导干部, 扩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对象的层面;同时, 关于受托经济责任的理论研究也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经济责任”内涵被极大地丰富。杨时展教授首次将对受托责任的认识延伸到经济范畴之外, 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角。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 审计人员不仅要评价领导者对单位、组织的资产、财务、效益负责, 同时也关注其在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方面赋有的责任, “经济责任”的内涵具体体现为财务责任和管理责任。

(四) 问责经济责任审计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伴随着经济转型的进程也在不断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以期实现政府转型。与此同时, 西方的责任政府理论趋于成熟, 很多国家开展了政府再造运动, 在政府行政权力扩张的同时开始思考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21世纪初国内开始有学者对“责任政府”进行了研究, 提出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 又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 (张成福, 2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最早对行政问责立法并实施, 董建华在2000年和2001年的施政报告中都提到了要“实行高官问责制, 以加强问责性,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之后, 香港立法会通过了特区政府提出的问责制议案并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高管问责制。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 众多卫生部官员和地方领导因失职被罢免, 并快速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明确了在此类事件中各行政首长应承担的责任;同年, 海军361潜艇失事事故也导致原海军北海舰队司令、政委被降职。中央领导在此类重大事件严肃追究领导干部责任的态度, 促使我国的政府问责正式启动。随后, 湖南、江苏、四川先后颁布了行政问责的相关规定, 对问责的对象、范围、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范。2004年,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中, 明确写入了“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内容;随即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提出在未来10年内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 要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建设一个透明的、可问责的政府。2009年,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发布标志我国问责制已经由偶发性阶段过渡到了制度性阶段, 行政问责制正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3年, 审计署发布了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 向社会公众公开了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 并在随后的审计结果公告中对很多中央部委在审计中被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披露, 形成了所谓的“审计风暴”。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国家审计机构在问责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 政府审计问责制度是经济权利控制的重要手段成为问责制度的重要内容。战略转型期的政府审计应该以责任政府为核心理念, 加强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 为了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与2005年联合发布《关于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的意见》, 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扩大到地厅级;2010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畴,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并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对象范围的扩大和级别的提升, 反映了经济责任审计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要环节, 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制度设计, 是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系列的制度背景下, 经济责任审计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审计对象的范围扩大、层次提高。同时, 由于公共受托责任概念的引入, 也丰富了“经济责任”的内涵。领导人员不仅要对企业和本部门承担财务责任和管理责任, 还要向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不仅要实现企业效益, 还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 在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 将包括安全、就业、纳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都纳入到“经济责任”的范畴, 实现了对监督对象的全面问责。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经济责任发展历程的回顾, 尤其是剖析了其中制度背景和“经济责任”涵义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得到表 (1) 。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过程表现出“制度———实践———理论”的路径, 即制度的变化带来了实践的探索, 实践中的问题促进了审计理论的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系列重大制度变迁的结果, 其中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主要是经济制度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和审计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的合力。因此, 对于下一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不能脱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 改革的方向和进度对“经济责任”的内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第二, 经济改革会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研究经济责任审计要紧密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只有结合特定制度背景研究“经济责任”的内涵, 才能科学全面界定经济责任的准确涵义, 才能为进一步探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提供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韶兵、周兵:《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与政府目标经济责任审计》, 《会计研究》2009年第6期。

[2]李凤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秋明:《现代西方公共受托责任研究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7期。

[4]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 《审计研究》2004年第6期。

[5]张勇:《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 《审计研究》2009年第3期。

[6]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 《审计研究》2007年第1期。

“丝绸之路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10篇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包含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 还包含北向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以及通往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是指张骞出使西域所开辟的一条连接交流通道。这条通道是由长安 (西安) 为开始, 经过甘肃、新疆、中亚、西亚到达地中海国家。早期的“丝绸之路”为西汉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的丝绸之路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三条路线组成:一条是由中国经过中亚、俄罗斯到欧洲的波罗的海;第二条是由中国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波斯湾、地中海;第三条是由中国经过东南亚、南亚到达印度洋。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1.“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改善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原的经济文化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开始, 这条丝绸之路为加强中原地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16世纪这条丝绸之路开始衰败。与此同时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中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到了1987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提出, 使中国走出国门, 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对外开放的布局是不均衡的, 东南地区发展迅速, 西部地区虽然开始向西开放, 但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程度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坚持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建国后, 政府根据当时的国情, 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政治地位的提高, 在世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开始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的的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等, 以实现中国整体实力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2.“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中国转变中国生产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加速“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中国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发展现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的是亚洲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国家, 中国加强了对亚洲地区的投资, 生产的产品可以销往中亚和东南亚国家, 同时也可以在这些国家建立工厂, 使这些国家成为中国产品的销售市场。与此同时, 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投资, 为亚洲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深化了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 从而为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契机。另一方面, 亚洲工业发展水平低, 但其具有丰富的能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大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 将缓解中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同时能够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亚洲国家将能源供给给中国, 不仅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对亚洲国家贸易的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因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 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部的长效发展面临着新的分裂势力、宗教势力和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介入等新的社会问题。如何稳定西部, 从而实现我国稳定发展, 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 我国政府抓住时机, 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项政策的提出加强了中国同亚洲国家的联系。作为联通中亚, 西亚等国的必经之路, 西部必然迎来交通、技术等新的发展阶段。同时, “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了了西部地区建设的积极性, 各省纷纷挖掘本地区的区域优势, 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中。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注重消费作用, 避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项政策的提出对于促进投资、出口有重大意义。但是在2008年全球的经济危机中, 中国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过渡依靠投资、出口的弊端, 开始将经济发展转向依靠国内消费。“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政策的提出应该时刻谨记在拉动经济增长时, 应该发挥国内消费在其中的作用, 避免再次出现消费不足造成的经济发展后力不足的状况。

所以制定的政策应该吸取历史经验, 避免重蹈覆辙。我国经济应该注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影响的能力。

2. 注重环境保护, 避免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都是环境相对较脆弱的地区, 例如甘肃、西藏等, 这些省份和地区的环境一经破环, 要想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而环境的破环带来的自然灾害, 又会反过来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行中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效有序的发展。

这次“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应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摘要:当今世界处在不断变化的时期, 世界经济面临复苏、发展的新时期, 贸易多边化, 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面对当今国际现状,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政策,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在经济发展中, 我国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鞍钢, 马伟, 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报, 2014.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11篇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有总量问题转为结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对现在经济巨额够进行调整和优化,开始成为中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

关键字:经济 增长 因素 产业结构

【分类号】F124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无论是从经济规模、经济竞争力,还是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如何维持中国这个全球性大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我们面临的战略问题,而这其中,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战略匹配,则是战略中的重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有总量问题转为结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对现在经济巨额够进行调整和优化,开始成为中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面临升级

(一)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可以分为横向不合理和纵向不合理

1、横向不合理是产业内部之间发展不合理,企业竞争扭曲,现阶段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工业。参与国际分工时主要是简单的加工,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主要是依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生存,竞争力很低,很难在国际市场中同外国去竞争。

2、纵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合理。我國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是国家的基础。发展第二产业几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我国第二产业发展基本上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是以资源为代价的,例如生产型企业,我国钢铁生产在世界上占有重大份额,但是生产效率较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此外第三产业刚刚起步,主要以服务业为主,发展不完善,在三大产业中占有较小份额,在当前市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世界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我国产业发展继续调整,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所以中国只有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和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真正的优势。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特殊就业阶段,矛盾冲突高发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不同的产业结构选择,不是一味的追求高科技,不要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的结构调整

中国第三产业非常落后,和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所以产业结构性调整解决就业的潜力非常大。同时,中国经济一定要保持相当的经济增长速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集约型增长方式代替粗放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进经济增长方式,化传统经济模式微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科技水平的竞争仅次于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群体的培养。所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放权,统一的教育模式,呆板的培养方式造就的是一样模式化的人,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投入和所期待的结果又很大的差距,到现在许多的学校乃至社会都在追求高学历,但是社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所谓高学历,而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社会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的进步,虽然离不开高学历的人,但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最适合的人,即合格的技术人员,机械工程师等等,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社会的真正需求脱离开来,许多人大学毕业之后,在面对工作的时候会发现,18年的教育和小学六年级的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就像硕士学位的拥有者在煤矿上的作用还没有一个干了七八年的小学生,他们就必须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重新学习,适合这个社会的技巧,这无形之中我们在通过教育来浪费一代代人的年华,也在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教育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战胜当前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必须更加注重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尤其是加大对产业中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发展自主性经济,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比较高的位置,以促进整个行业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当量资金的涌入,带来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房价迅速增加)

股票市场发展和房地产发展及其变化,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刺,激起来的大量投资资金,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部门的投机活动,只是虚拟经济的价格迅速曾峥大大冲淡了实体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当前经济复苏的虚拟比例部分不可忽视,同时也埋下了资产借个增长过快可能最终拉动整个通货膨胀的隐患,大量中的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既分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又增加了故事的不稳定性,是当前内地房地产一时出现很不正常的繁荣镜象,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当前全球经济景气度大幅降低,使过去被高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得以暴露,也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的重大警示。当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高增长循环后,以出口为导向的过剩生产能力难以在短期内被国内市场所消化,经济就必然面临着低增长和通缩的压力。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迟滞、资源制约(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外部环境变化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因素将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国民的收入支出结构,切实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要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因素不仅仅是上面所列出的,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甚至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并不是从一个方面就能解决,应该从整体社会效益出发,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第12篇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新经济增长理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 增加了信息、知识这些重要因素, 传统的经济作为增长模型受到了挑战。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稀缺性, 生产函数三要素的土地、劳动和资本都是硬约束, 不可能用之不竭。但在依靠创新的新经济中, 知识这一要素却不具有稀缺性。知识创新消耗社会物质资源较少, 网络又使知识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资本与劳动的投入上, 技术变革在模型中被看作是外生的。而“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创新是内生的, 技术变革并不是匀速的, 而是部分地取决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经济增长现状

1、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内生化及经济增长

知识经验价值与知识产权成本的降低密切相关。过去对知识、创造性及经验价值的评估常常基于具体内容, 而新的经济模式起源于没有限制的资源利用。知识同资本等其它要素一样是生产资源, 但知识本身的特性又使它有别于其它要素。知识具有无限性, 这使它可以无限次使用而不增加总成本。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潜在消费市场十分巨大,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发展一些知识含量高的工业以刺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电信业、电子商务、软件、远程教育等。

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替代增加产品成本中知识的含量, 而减少其它资源的耗用量。这使我们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生产同样多的产品,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比如说农业、矿业、制造加工业) 。。

2、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信息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 信息革命才真正开始。此后技术进步的速度就一直遵循“摩尔定律”, 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会翻一番, 而价格却下降一半。随着通讯成本的下降,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被连在一起, 上网所带来的利益同网络上节点的数量之间成指数级增长的关系。根据梅特卡夫定律, 一个网络的价值大致同使用这个网络的人数的平方成正比。信息与因特网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储存、分析和传递, 而成本则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从而使它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于各个经济领域, 并因此而为经济结构的大规模重组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

衡量技术变革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一项新技术的成本下降速度。在过去的30年中, 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实际价格平均每年下降95%。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的价格下降幅度比工业革命导致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蒸汽机是在被发明了一个多世纪后才成为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能源, 而因特网用于商业用途才7年, 在美国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50%。信息产业几乎可以为企业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提高效率。

3、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及基础教育, 推行高等教育, 培养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成了当务之急。

新经济是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 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极为殷切, 专业人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 目前美国缺少45万名各类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吸引人才, 世界各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发达国家除了加强教育和培育外, 还通过创办科技园区、跨国办学、科研开发全球化等方法吸引人才、吸收留学生。

4、经济增长中创新体制、机制的作用

制度在资金、人才、制度三大要素中至关重要。作为激励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潜能;作为市场配置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度具有整合功能, 可以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三大高科技要素的互动与集成。

(1) 以投融资方式创新为特征的风险投资制度。风险投资是新经济的催化剂, 新经济为风险投资创造了巨大的市场, 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从制度经济学来看, 风险投资是对传统投融资方式的创新, 其对新经济的制度功能有六个方面:市场筛选功能;产业培育功能;风险分散功能, 增进金融体系稳健性;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功能;要素集成功能;更新文化价值观功能。

(2) 以创业板市场为特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新经济使技术创新经济的创新周期大大缩短, 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 设置专门的创业板市场则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开辟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公平的融资环境;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蜕资“出口”;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为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家提供了一个社会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3) 以知识产权为重要特征的产权制度。这是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比以往任何时候对我国都显得更加重要。

从制度经济学来说, 知识产权制度既是一种法律制度, 也是一种经济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最终价值是刺激知识的生产与技术创新, 追求一种利益的平衡。因此, 它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以刺激知识生产为目的、调节社会利益的平衡机制。

(4) 以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特征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适宜的社会组织制度安排, 是新经济的典型示范和先行区。

三、新增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

在新经济时代,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经济结构加速调整, 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享新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 我国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具有发展新经济的良好环境。我们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契机,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成果转化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体系的基础, 要依赖自主创新, 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 逐步建立一个产、学、研结合,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同时要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

2、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是新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它逐步改变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研究, 加强对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规划、指导与协调, 为新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加强创新制度与机制的建设, 促进自主创新

政府必须利用后发优势获取制度安排的相关知识, 积极构建知识经济的制度基础, 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为培育知识资源优势创造合适的制度环境及有效供给, 促进知识资源和知识产业优势形成和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合适的公共规则, 促进我国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发展。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 对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更能发挥意义深远而又全面的影响。

4、积极培养人才, 完善人才制度

在新经济中, 知识、信息、技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知识、信息、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都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 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摆到优先地位, 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使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真正得到发挥。

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竞争,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有一句话:“我们必须使亚洲像美国一样对人才有吸引力, 我们要建立一个人才的硅谷”, 可谓击中要害。“建立人才的硅谷”就是要打破亚洲传统经济体制和人才观的束缚, 创造一个全新的人才观。对于我国而言, 要把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落到实处, 为了在新经济人才的竞争中争取有利位置, 我们必须致力于创造有利于创业的体制环境、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环境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新时代的到来, 使历史又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 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 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竞争规则, 会出现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当依赖自主创新积极应对,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加快发展, 实现几个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国富民强的梦想。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现了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经济增长。本文从新经济增长理论出发, 分析了我国经济的现状及其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各主要方面, 给出了我国以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新经济增长理论

参考文献

[1]邹薇:宏观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M].中信出版社, 2003.

[4]罗伯特·吉尔平著, 杨宇光、杨炯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高校会计队伍建设下一篇:立体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