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2024-06-17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精选12篇)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1篇

目前的教育发展代价研究结果大都认为, 代价仅仅属于价值论范畴, 是指人类为实现社会发展的某一价值目标而承担的消极后果。这一观点存在偏颇, 应该从更广和更高的历史观层面来考察代价问题。“代价”作为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寻求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概念, 应该属于历史观范畴。基于这一定位, 我们可以确定代价的基本内涵:“代价”是与社会发展 (社会进步) 相关联的一个哲学范畴, 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付出、努力和牺牲, 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 其发展所需的代价也应该与社会发展代价一样定位于历史观范畴。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研究不仅要考察代价本身及其对人的影响和意义, 而且要通过考察代价的产生、本质, 揭示高等教育通过付出代价获得发展的规律, 进而指导高等教育发展。虽然教育代价与价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不容忽视的, 其超越于教育价值主体的选择, 体现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区别:“由于历史观中包含了价值论, 所以, 从历史观的角度对代价进行的考察, 是从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角度进行的;而从价值论角度对代价进行的考察, 则是从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这一方面进行的。”[1]当我们使用“代价”一词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价值判断时, 可以发现, 代价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意义, 即价值选择和教育发展规律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历史观视野下,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内涵应体现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属性, 而不只是价值属性。“高等教育发展代价”是指高等教育主体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所投入的成本、所做的舍弃与牺牲、所承受的消极后果。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1) 所消耗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又可称之为高等教育发展成本。 (2) 舍弃或牺牲的价值。其中包括:为实现主要发展目标和使用主要发展手段而导致的被抑制或舍弃掉的价值;为换取高等教育的新价值而牺牲掉的已有价值。 (3) 所承受的消极后果。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性、客观制约性、复杂性产生的消极作用;由人为错误或失误所造成的背离高等教育发展价值取向的消极作用与后果。

二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产生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缘自高等教育实践, 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肯定性和否定性的矛盾运动推动高等教育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具体而言,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

(一)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产生的客观原因

1高等教育目标的多样性与有限性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由多层次和多目标构成, 作为高等教育主体, 应当促使各种目标适时、合理地实现, 但由于种种原因, 所有发展目标无法在短时期全部实现, 所以人们只能通过价值判断优先实现一种或几种主导目标。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不能同时实现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是高等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比如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专才与通才的培养目标等等。“这些目标在短期内很可能会互相冲突。虽然我们设想或希望它们终究会相互增进, 但至少在不很长的时间内是个幻想。”[2]其次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3]高等教育发展不可能脱离历史文化传统, 其中有些因素决定着高等教育目标的选择和实现。比如中国文化传统中“重学轻术”思想是高等教育推崇精英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也是导致高等院校一味“向上看齐”、追求高层级的文化根源。不论高等教育主体自身意愿如何, 目标选择都会导致以主导性目标抑制、否定甚至牺牲其他有价值的目标, 产生抑制或舍弃某些发展目标的代价。

2高等教育主体的利益冲突

高等教育主体包括行政管理者、高等教育机构举办者、办学者、教师和学生等直接主体与用人单位等间接主体。从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讲, 无论直接主体还是间接主体都应当使自身利益符合高等教育整体利益, 形成合力,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但事实上, 不同利益主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 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脱节和失调导致代价产生。以高等教育供求为例, 主体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会呈现“经济人”特征,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在有限理性的支配下, 政府既考虑公共利益也考虑本位利益,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政治活动也有组织部门利益;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指向和活动规律也受利益驱使“, 营利使利润有可能足够到高等教育的投资者能从中获得足够的、高于其他可供选择项目的回报”;[4]受教育者则通过高等教育投资, 提升能力和素质, 找到理想工作;用人单位越来越将对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影响。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这些冲突是导致高等教育代价的重要因素。

3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

高等教育秩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状态, 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发展的有序与无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高低。

宏观层面的代价主要是由世界高等教育秩序不平等造成的。世界秩序模式规划理论认为, 全球中心 (发达国家) 和边缘 (发展中国家) 之间日益增长的不平等是现行世界秩序最显著的特征。中心国家通过利用、渗透和分化等方式对边缘国家文化、知识和学者进行控制:边缘国家学者在国际知识体系中地位低下, 他们作为中心国家学者理论在边缘国家的代言人, 只与中心国家学术中心密切联系。[5]20世纪80年代, 加拿大比较教育学家许美德曾根据这一理论分析了世界高等教育秩序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危害, 提出中国大学与发达国家学术中心的紧密联系将导致知识分子的文化异化, 等等。不幸的是, 许美德的纯逻辑推论在今天得到了应验。在世界高等教育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国高等教育, 正如阿特巴赫所言, 没有实现在世界高等教育秩序中的地位转变, 而是被逐渐纳入这一不平等的秩序中, 甚至在很多时候迷失了方向,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

中观层面的代价既与国际高等教育秩序有关, 又受本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而往往又是无序和混乱的。以中国为例, 由于长期忽视变革的代价, 高等教育秩序在变革中呈现出“有序化”的“无序”状态———行政手段“有组织”地策动改革, 表现为阶段性“有序”, 但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差, 加之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方式, 则导致整体性“无序”, 使代际间的模式抉择代价过高。[6]这种无序状态说明中国的计划秩序过于强大, 习惯思维下以加强控制为原则的高等教育法律和政策, 虽然在较短时期内能控制无序行为, 但违规和无序总会创造更多的冲破秩序的方法, 导致更大规模的无序。

微观层面的代价与高校内部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种组织及其活动的运行秩序有关, 这一秩序可分为学术秩序和行政秩序。在现代大学中, 当行政自身因机构臃肿、程序混乱、效率低下而造成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 就会导致学术秩序在程序性、公共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代价:高校各级党政部门对学术委员会以及资源分配权的掌控, 使学术组织产生和运行“程序”失去合法性的基础;学术机构中的“单位本位意识”和个人学术权威, 会造成非行政性权力在行政性学术权力的垄断和遮蔽下走向边缘化, 无法承担学术公共性职能。在程序性和公共性缺失的情况下, 学术秩序的约束作用会逐渐低落甚至无效。

(二)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产生的主观原因

1高等教育主体的认知局限

作为高等教育主体,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因此, 将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主观原因进行分析比较恰当。人们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能力总有一定局限的,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7]同时, 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化, 也会使人们认识高等教育规律变得困难。再者, 因为不同主体的价值08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4

目标、关注领域、思维方式以及知识背景不同, 认识差异在所难免, 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 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揭示既有限又相对, 因此付出代价也在所难免。

2高等教育主体的素质限制

高等教育主体的素质限制及其主观失误是伴随高等教育活动的永恒现象, 它所导致的代价是由高等教育主体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造成的。首先, 教育者素质不健全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为, 错误的世界观会影响教育者的态度和方法, 进而影响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者文化知识狭窄低下, 就难以履行为人师表的职能。此外, 教育者的认识还常常受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 其“思维过程处处潜伏着失误的可能性, 在复杂曲折的、近似于螺旋曲线的认识过程中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泥淖”。[8]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隐蔽性、扩散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这些不但是代价产生的原因, 而且是代价长期存在和不断扩大的根源。其次, 管理决策失误也会导致代价的产生。决策者素质低、能力不足和决策方式不科学, 必然会产生错误行为, 微观失误会导致一所学校的发展受到损害, 影响学生的发展;宏观失误会影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

3高等教育主体的道德失范

师德问题和学术道德失范等行为对高等教育而言会产生巨大的代价。首先是师德问题。教师敬业精神缺失和业务水平下降会直接导致学生专业水平低下, 教师道德水准低下则会产生负面的示范作用。师德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直接影响到高校职能的正常发挥和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其次是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学术道德失范可以理解为学术主体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 它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 会危害学术自身发展、损害高校名誉、危及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导致社会精神危机。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是一种伤及社会精神和思想基础的腐败, 会破坏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合理降低

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产生原因的分析, 可以看出代价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 但代价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负面、消极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着高等教育发展。代价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立面很容易理解, 重要的是如何认识代价与高等教育发展相统一的一面, 这是代价能否得到合理调控和补偿的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高等教育代价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为代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既有的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决定了代价付出的方式;而代价则以否定的形式孕育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它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对发展具有反省、刺激和推动作用的因素。相互转化表现为:某一历史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 在另外一个历史时期却可能成为发展的代价。例如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问题, 当国家处于激烈国际竞争甚至民族危亡时, 高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成为主导价值目标, 个体发展功能就可能成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反之, 当国家处于安定富足时, 高等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成为教育的主导价值目标, 社会发展功能就可能成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9]

高等教育发展与代价的对立统一关系, 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与代价的共生性, 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合理降低代价。从代价视角看,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低代价低发展。第二种是高代价低发展。第三种是低代价高发展。低代价高发展是高等教育自身最优化要求的具体表现,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 要求我们不但要从代价角度认识高等教育发展, 而且要从调控代价的角度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低代价高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思想观念、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变革, 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明确代价降低的基本原则和找到合理降低代价的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是否掌握并运用正确的代价意识去分析、判断和解决代价问题, 是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教育发展代价合理降低的首要问题就是确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代价意识是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代价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 它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高等教育发展走向的积极反映, 是以主动承担一定的损失和牺牲为基础, 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为主题, 对高等教育目标实现作出相应舍弃、付出和投入的自觉意识和评价性认识。代价意识包括承认代价的意识、重视代价的意识、分析代价的意识、承担代价的意识、补偿代价的意识和减少与避免代价的意识。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要求主体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即对代价的付出或承担“是否应当”问题的正确辨析与把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评判:一是必要性。每一项高等教育活动及其代价付出是否值得、是否有意义, 取决于它是否能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人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可行性评判。一项高等教育活动的成功率大小直接关系到支付某种代价是否值得、是否应该付出。

(二) 合理降低代价的原则

合理降低高等教育代价需要一些中间环节, 这是我们从抽象认识向具体方法过渡的必要步骤。合理调控代价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即高等教育主体可以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前提下, 选择一条相对来说代价付出最小而又最有效的发展道路。比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选择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成熟的实现条件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并不具备所有成熟的条件, 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已经提出了大众化的要求, 因此必须在兼顾社会条件的前提下, 通过选择政府主导的方式来实现。

其次是主导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即高等教育主体既要考虑条件限制而选择当下主导性的发展目标, 又要兼顾其他发展目标, 以避免片面发展。这要求人们在多种发展目标之间找到最佳发展尺度, 杜绝以一个领域的灾难性毁坏换取另一领域的进步, 这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三是公平性与补偿性相结合。即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付出和承担首先要在付出和承担的必要性、主体、时间和方式上体现公平性, 对未达到公平目标的情况应通过补偿的方式予以调整。贯彻这一原则时, 对于两个以上权力上对等的独立主体, 适用公平性原则, 对于组织内部地位不平等的主体关系, 适用补偿性原则。

(三) 合理降低代价的方法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合理降低是指主体运用各种社会和高等教育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 对发展过程及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 从而降低代价的付出。

降低高等教育发展的代价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考虑。微观层次主要涉及高等教育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观层次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宏观层次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 以及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关系。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的合理降低可以采取组织、制度、文化三种手段。 (1) 组织手段。代价的产生从组织的视角看是由组织目标选择失误、组织权力分配不合理、组织间沟通不顺畅、组织利益冲突、组织运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的这是采用组织手段的理由。 (2) 制度手段。制度手段则是运用社会行为准则对主体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 它把高等教育主体行为纳入某种关系框架中, 使之与这种关系相吻合, 以此保证代价的合理付出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3) 文化手段。文化手段主要包括重建高等教育价值观、调适教育内容和改善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行为等。

参考文献

[1]袁吉富.社会发展的代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3.

[2]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罗荣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337.

[3]埃瑞克·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5.

[4]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特殊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83.

[5]丁邦平.从世界秩序模式规划理论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1998, (4) .

[6]王全林.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代价论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5) .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219.

[8]孙孔懿.教育失误论纲[J].教育科学, 1999, (1) .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2篇

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分析

1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类别呈现多层次性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第二类是文凭考试试点学校,自身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资格,必须按其所在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统一招生,通过国家,省或直辖市,学校三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第三类是自考助学教育机构。第四类是延伸办学教育机构。这类机构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的资格,一般没有长期稳定的办学层次,多是依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延伸的方向的层次,确定学校的定位。其主要任务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满足学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按办学的运行机制,将民办高校划分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其一,注入式。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以大型私营企业,企业集团或个人的投资为依托,以质量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通过教育与资本联姻,获取民办高校运转与发展的资金和教育市场的份额。其资金的注入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方式,股份合作式,教育集团运作式企业集团投资式等。学校内部管理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其二,改制运作式。这种模式是在保持原学校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学校资产所有权与学校办学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制”即校董分离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三,附属再生式。这种模式是利用原国有高校在多年办学中积淀下的无形和有形资产,利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独立于母体高校自主办学。其四,滚动式。这种模式是单纯依靠收取学费维持民办高校正常的运转和发展。

3民办教育的空间布局呈现非均衡性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有关政策的差异,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现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出现的四大典型现象就是证明。其一,西安现象。万人民办大学颇具规模。江西现象。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其三浙江现象。改制院校和独立学院、民办院校高起点办学。其四广东现象。多元办学体制。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发展的趋势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50年代初转为公立学校。此后近30年间,我国没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从80年代起,民办高等教育开始恢复,近年来已有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逐渐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比起同期公办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规模较小的阶段,特别是当公办高等教育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规模从2000年起开始出现波动,仅为公办在校生的1/9左右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市场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瞄准市场。

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满足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因与市场接轨紧密,产业属性良好,社会认可度高,加之投资教育的风险小,政府又给予许多政策支持,因此高职教育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蓬勃发展。

从另一角度看,民办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历史积淀、学生来源,也决定了当前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向参与、优势互补来彰显特色。

2.特色化——办学特色成为民办高校错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民办高校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并且是在公办高校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基础上从夹缝中崛起的。多年来,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教法、师资结构、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力求错位发展,特色立校,减少与公办高校和其他民办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相互重叠。今天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属于弱势群体,只有在办学特色上另辟蹊径,才能避免与公办高校的同质化与趋同化,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地位。

3.国际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成为趋势。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必然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在这一方面,民办院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先天优势。

今后国家将放宽中外合作办学的许多限制,在维护国家教育主权的前提下,扩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加大国际国内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开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借以增加教育贸易收入,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总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品牌化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杨士恒(1967- ),男,河南兰考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河南开封47500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22-02

品牌不只是摆放在超市里那些花花绿绿的产品和盒子,品牌是代表企业或产品的一种视觉的、感性的、文化的形象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感受,它抽象地代表了企业全部内容。品牌不仅仅是商品标志,也是信誉标志,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参照中外学者的论述,笔者将品牌的定义表述如下:品牌就是公众对于组织或产品认识的总和。如果把品牌当做一种组织,则强调它与企业人员、文化、项目和价值观念的联系。

一、教育品牌化的内涵

教育品牌是从企业品牌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它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和可以作为学校名称的标志(如校牌、校徽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如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和,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教育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若能发挥作用,就会给高校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并形成品牌效应。发挥品牌效应,有利于引导人们进行教育消费,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教育市场的挑战和竞争。“化”加在“教育品牌”这个名词之后构成动词,转变成为具有一种常态的性质或状态。教育品牌化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方法去实施或进行教育品牌的行为。

高职教育通过规模扩张确立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如今,高职教育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各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招生、就业等问题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和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应主动抓住机遇,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塑造教育品牌。

二、高职教育品牌的构建

(一)高职学院教育品牌的内涵

高职学院教育品牌是代表高职学院的一种视觉、感性的、文化的形象,是存在于高职教育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感受,它抽象地代表了高职学院办学的全部内容。它不仅仅是高职学院的标志,而且是信誉标志,是对高职教育消费者的一种承诺。

(二)高职学院教育品牌构成的四个层次

1.基本层。基本层能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我国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品牌已经基本具备了这一功能,而成功的品牌大都已跳出了这个层面,给高职教育品牌创造了附加值。然而,众多高职学院还默默地停留在基本层。

2.期望层。期望层是高职教育品牌除了具备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该具备的满足特定目标顾客的需要,如设施先进、环境幽雅、功能齐全、信誉度好等期望值。目前国内高职教育品牌竞争大多集中在这一层面。众多高职学院都在加紧硬件建设,改进办学设施,创造幽雅的办学环境,利用各种渠道提升学院硬件新形象等。可以预见,我国高职教育品牌要在这一层次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

3.扩展层。随着高等教育消费者经验的积累和教育消费的日趋成熟,他们的选择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或苛刻。因此,品牌就必须在更多的方面加以延展,也就是说它要具备一种满足超功能之外需求的附加值,即感性的、人文的东西。这就进入到品牌的第三个层次——扩展层。如果一个品牌能满足消费对象特定心理或情感的需要,就标志着这个品牌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品牌具有卓越的品质和完善的形象,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我国的高职技术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品牌意识较弱,进入到扩展层的还很少。

4.潜力层。第四层次的品牌面对的是更为成熟和富有经验的职业教育消费者。品牌的所有者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理性的功能性问题上,而是通过更无形的、感性的因素来突出品牌的潜力。我国高职教育品牌上升到潜力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是一种高职教育品牌最高境界的经营。究竟有多少高职教育品牌能够进入到潜力层,这将取决于高职学院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经营的完善。要使办学具有吸引消费者的永恒魅力,就要走品牌化的道路。

(三)高职教育品牌化发展模式的属性分析

通常意义上讲,模式是指在一定目标支配和体制制约下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顾名思义,高职教育品牌化发展模式就是以高职教育品牌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高职院校个性定位与特色凝练为内生机制,在特定的教育层次结构与办学类型上,运用品牌发展战略来提升高职院校总体办学实力与竞争地位,获取品牌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良性互动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因此,高职教育品牌化发展模式,在目标层面上,反映出高职办学理念的指向性和品牌价值性;在结构层面上,反映出高职办学的服务性质、应用教育层次与职业教育类型;在体制层面上,反映出高职投资办学与管理方面的制度特征;在机制层面上,反映出高职的个性特色定位与区域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四个层面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呈现出如下特性:

1.区域定向性。如前所述,高职品牌发展模式在办学目标上应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指向性,能够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区域性定位构成高职品牌个性特色的价值属性,成为高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从管理体制来看,高职院校大多隶属地方管理,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从模式运行来看,高职院校既要立足地方,又要着眼区域,强调在更合理的区域背景内,整合高职教育资源与区域资源,专业布局适应区域产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需求,技术服务适应区域功能。

2.体制创新性。宏观层面的办学模式改革通常是指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关键是突破政府集中办学模式,变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为多元性,探索国有公办为主,民有民办、民办公助、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明确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的责任、权限和义务,促进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高职教育品牌模式的重要功能是立足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制度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依靠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长效机制,探索规模化、集团化办学路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形成办学活力和特色,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双赢,在办学体制创新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3.延伸互补性。社会化的竞争机制与供求机制是推动高职教育品牌突破学校本位模式、拓展特色办学空间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选择。高职教育品牌化办学机制的延伸互补性体现在: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科技转化为两翼,切实依靠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通过合作、合资、联办、共建等多种互动形式,整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地域化办学的规模优势,实现学研产训一体化、人才培养地域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多功能拓展、多元化延伸、互动式发展的综合实力,使办学效益和竞争地

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品牌实力日益增强。

三、高职教育品牌化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高职教育品牌化的产学结合模式

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际职教界公认的高职教育品牌创建基本途径。它具有以下特点:产学结合模式突破了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对接,以产学合作教育为切入点,以校企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为结合点,既有针对性地培养极具企业特征、极富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和素质保障,更充分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这一模式以“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为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其基本特征为:在目标定位的适应性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在功能定位的互补性上,主要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实现间接教育环境与直接生产环境的融合;在管理定位的效能性上,主要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产学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开发更为务实的课程与教材;在模式定位的延展性上,主要体现为产学合作、工读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实践模式,并注重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开放性、多功能的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二)高职教育品牌化的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按照合作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校企合作模式、城乡合作模式、校际合作模式与中外合作模式等。校企合作模式是根据校企各自优势条件,采取协议运行机制,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城乡合作模式是通过加强城乡教育合作,建立起农村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领头羊和农村科技人才;校际合作模式是学校之间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活动上进行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外合作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同国(境)外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双边或多边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以借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增强自我发展实力,并利用自我实力抢占技术教育市场的国际份额。在双向互动的国际交流合作中,以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品牌优势,开拓高职教育的全新领域,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增强国际化办学的竞争实力。

(三)高职教育品牌化的校办产业模式

校办产业模式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经济发展,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学研产训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主要优势是: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三大保障”,强化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的“三源整合”,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三项功能”,实现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其运作特征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管理特色,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围绕专业办产业,突出专业特色,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办好产业促专业,突出培养特色,为专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训学生关键技能提供有力保障,为提高双师素质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坚实平台,发挥校办产业教育、经营、示范、服务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整合,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

(四)高职教育品牌化的职教超市模式

职教超市模式是高职院校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借助院校自身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构建更为个性化的高职“超市”平台,提供技术教育的套餐服务和增值服务,从而增强高职个性化办学的辐射功能,提升高职教育品牌的附加值。所谓“套餐服务”,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技术分类,建立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职业培训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鉴定、技术合作等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分类市场,提供选择性强、功能齐备的技术服务“菜单”,客户按需“点菜”,学校按需“配菜”,满足社会和个人多口味、高质量的需求;所谓“增值服务”,其主要特点是拓展高职的技术服务功能,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着力以从业者为对象,体现职业培训功能;以企业为对象,强调技术服务功能;以社区为对象,注重社区教育功能,从而以完整的主辅功能体系和个性化职教功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内在要求,关注社会所有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拓展终身教育空间,创立卓具特色的高职品牌与竞争优势。

综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品牌战略作为彰显竞争优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势必成为高校竞争的重要战略。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多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赢得生存与发展机会,就必须确立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倾力培育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David A.Aaker.创造强有力的品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章晓琴.高校发展中的品牌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张世贤.品牌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J].经济导刊,1996(5).

[4]齐义山.WTO与高校品牌战略[J].北方经贸,2003(1).

[5]马必学,郭沙.论高职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6]刘宏蛟,张海明.打造高校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7]鲍东明.学校教育品牌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12-20.

[8]李明忠.品牌战略: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及在中国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9]郭国庆,等.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美)艾·里斯,杰·特劳特.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

[11](美)David A.Aaker.品牌经营法则[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2]P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证分析 第4篇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状况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四川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招生数量等方面发展很快。以下数据是以《中国教育年鉴》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历年来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概况为依据, 以专科教育为统计口径, 经处理后得到的。

由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出四川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从2002年起, 职业院校的数量相对变化明显;从2002年到2005年这四年中,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相对稳定;到了2007年, 职业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39所。虽然学校总数的变化不大, 但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等增长显著。职业院校数量的变化和学生人数的变化反映了高职教育规模上的发展。表2反映了从2001年到2007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增长率方面的变化。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年到2007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在增长率方面有如下变化 (见表3) 。

根据数据分析, 2002~2005年是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发展最快的时期, 尤其是2003年, 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与上年相比分别有154.3%和147.1%的增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2004年和2005年增长很快, 分别比上年有134.1%和61.1%的增长;教职工人数的增长比较缓慢, 到2006年, 教职工人数的增长才比较显著;专任教师数在2004年和2006年有比较大的增长;在以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 2002~2004年一直呈现负增长, 这与2002年到2004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增长非常背离, 表明了我省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明显不足。直到2006年, 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才显出有一定的增长, 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比上年度分别增长了13.2%和35.1%, 但由于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基数比较小, 才反映出比较大的增长状态, 在2007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出现了很大的增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师生比反映了职业学院在办学条件上的充分度, 四川省2001~2005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一直呈比较高的扩大趋势, 这反映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师生比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也反映了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资比较缺乏, 直到2006年, 师生比这个指标才出现负增长的变化, 2007年的师生比进一步降低, 表明从2006年开始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才有所增加。

四川省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性的趋势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规模的发展与学校数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几方面的相关性很强。根据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2001~2007年的发展基本状况, 我们对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趋势分析, 其结果如下。

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招生人数和专任教师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2.06, R2=0.515, F=4.225, S.E=39957, P (|t|≥2.06) =0.108。

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招生人数和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0.824, R2=0.145, F=0.679, S.E=51747.1, P (|t|≥0.824) =0.456。

对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3.67, R2=0.177, F=13.48, S.E=69536.1, P (|t|≥3.67) =0.021。

对招生人数和毕业生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1.545, R2=0.374, F=2.388, S.E=44284, P (|t|≥1.545) =0.197。

对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19.36, R2=0.989, F=375.04, S.E=350.15, P (|t|≥19.36) =0.00004。

对在校学生数和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1.319, R2=0.303, F=1.739, S.E=121338, P (|t|≥1.319) =0.2577。

对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t=0.507, R2=0.6, F=0.257, S.E=488.77, P (|t|≥0.507) =0.6388。

通过对以上几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在2001~2007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只有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的变化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这说明在此期间的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 由于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之间可能出现自关性, 所以这种同步发展的趋势也许还需要进一步修正;2001~2007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 2002~2005年这4年中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呈线性相关性;2001~2007年,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几乎是不相关的, 这表明在此期间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的增加很多, 但专任教师数的变化不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上, 生均教育事业费投入与招生人数的增加几乎完全背离, 只是到了2006年才有所改善。但生均教育事业费投入与在校学生数完全是呈负相关的, 也就是说, 四川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与同期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增加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人数、专任教师数和教育经费投入直接相关,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 用直接线性模型很难来表征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许只有用非线性模型来表征。

结论和讨论

职业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形成和产业升级的基础, 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上看,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呈现出较高的增长趋势。在我国, 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既具有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化人才, 关系到能否实现对产业进行升级和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通过对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可知, 2001~2007年, 职业院校的数量相对变化不大, 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人数增加很快, 但专任教师数的增长与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相比增长缓慢, 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出现了负增长。

虽然四川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发展时间较短, 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 (产业结构和产业容量也许是制约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 但从产业升级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背景上看, 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共享, 是四川省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需要作出的一个选择。

参考文献

[1]牟阳春, 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008.

[2]四川省2002年到2008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EB/OL]. (2009-03-17) .http://www.scedu.net/structure/jysytj/jysytj/lb.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5篇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第6篇

市场调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互之间产生互动影响的客观因素,追逐工资绩效最大化和就业岗位所能提供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就业岗位不断发生转移的内驱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之间会形成一个循环的流动体: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谋职;劳动力市场根据供求实现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行各业中的配置。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包括价格信号在内的市场信号,求学者及其家庭接收到市场信号后产生相应的期望收益。这一期望收益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信号特点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2003年上

半年对7个省市的47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参照上述统计结果加以分析,笔者认为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追逐的高校毕业生市场信号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学历越高意味着成功就业的概率越大。在本科岗位域中本科

生比专科生具有明显优势,在专科岗位域中同样存在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对应的劳动力市场的现象。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本科生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这对专科、高职生找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但特色突出、专业匹配的专科、高职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学校类型、品牌效应对求职结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公办学校的毕业生较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2003年遭遇到就业寒冬,但是受大的国际环境和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名牌效应更加突出。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和参加相应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说明劳动力市场更加重视学生通过在校社会工作培养起来的各种素质和技能。

毕业生所在学校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为学生就业率增加起到积极作用。这说明毕业生与潜在的雇主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妨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学校的积极参与,在毕业生与雇主之间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则极好的克服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促进毕业生找寻更好的职位。

性别差异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仍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男性毕业生。根据教育部对中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统计,2000年,男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7.2%,女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3.9%;2002年,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2000年,然而男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65.9%,女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56.1 %;截至2003年9月初,200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02年持平。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专业要求并非一定专业对口,而是更多关注毕业生在学习期间真正培养起来的能力。持有英语四级以上证书、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技能证明的复合型大学生更加受到青睐。2003年,用人单位普遍提高了对本科生的录用条件,更多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比如,同样是英语专业,那些与其他专业结合更紧密的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就大受欢迎。用人单位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单一技能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随时用,随时招,缺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二合一”、“三合一”人才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

高等教育系统的互动变革

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且高校自身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将会针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做一定的调整。

对教育质量要求更高

因为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毕业生提高自身专业学习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工作找寻成功并且能够提高起薪水平。这将给予学生和学校以信号,刺激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过度教育的现象,也使得政府有动力督促学校去提高教育质量。

通识教育以及学分制、主辅修制会持续受到欢迎

学用结合以及毕业生学识的“广度”对找寻工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这些证据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通识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同时高等教育系统也将继续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喜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今后自己中意职业的专业技能,而可不必拘泥于初始所选专业。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必将取得突破

目前,高等教育系统中就业形势最严重的群体来自于高职、高专以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专科岗位域并没有显现出比较优势,而受到本科毕业生的职位挤占,这也引发了过度教育问题。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要继续健康发展,那么这个问题必将得到解决。可以预见,随着目前教育部在政策上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有所倾斜,随着高职、高专学校更多地与劳动力市场进行互动,高职、高专学校必将会在类型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区分,办学更加注重特色区别,应用技能水平区别,而非现在的层次差别,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发展。

就业信息渠道更加完善

目前,那些能够得到学校提供充分就业信息的毕业生,无论在工作寻找还是起薪方面,都有竞争优势。这说明,高校的就业信息,有助于减少毕业生与潜在雇主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促进毕业生的自我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这样,学生、雇主还有学校都将有动力一同去构建通畅的就业信息渠道。

关于学校专业质量和声誉的评价机构将会崛起

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持续扩展,以满足旺盛的社会需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系统学历的信号功能将有所减弱,然而劳动力市场依然需要高等教育系统提供的人才筛选功能,因为劳动力市场可能根本无法向教育系统那样完成有效的人才分类与配置。因此取代学历这个信号的将是高校的质量与声誉。可想而知,中国也会如同美国一样,关于高校、专业、学术刊物等排名的一系列中介组织将迅速崛起,以给个人以及社会提供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与声誉的信息。

高校与企业之间“定单式”办学模式将逐步展开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7篇

1.1 专业设置

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内, 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是不一样的, 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往往会针对学科来进行专业的设置, 对于不同的职业岗位以及不同的职业群体来设置对应的专业。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内, 考虑到学科是比较稳定的, 而社会岗位的需求是持续变动的, 因此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往往会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来对于专业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1.2 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 设置的课程以及教育内容也是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宗旨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进行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强调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研究。

1.3“双师型”师资

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 所聘请的教师不单单是一些专业的教师, 还聘请了一系列的医疗一线的医生来作为教师, 由这些具有丰富的一线医疗经验的医生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教学的质量。

2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实现特色化培养

在进行学生的培养时,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实现特色化培养, 对于培养的人才能够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第一线。并且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不能够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应当实现对于学生品德、治理、体能以及美德的综合培养, 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下, 所培养的学生与医学普通专科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是完全不同的, 其与医学普通专科教育、医学普通本科教育以及医学中等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在本质上就存在着极大区别, 其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当能够适用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其既能够成为医疗一线的从业人员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医疗需求, 满足人们群众的各种卫生服务需求。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做到品德、治理、体能以及美德的全面发展, 为医疗一线提供急需的高等专业性技术人才。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特色化培养体现出了其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以及高等性的特色。

2.2 构建具有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 以实践操作为重点, 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 突出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立理论与临床、生产、科技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淡化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界限, 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突出技术应用为主线,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上, 按照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能力, 围绕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 依据核心课程搭建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环节, 使课程结构和能力培养与医学新技术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基础性、针对性、适应性、前瞻性、应用性, 加大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重, 采用“订单式”培养, 大力开发本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实践课程、综合化课程, 形成能力本位和应用主线培养模式的课程网络体系, 从而构建医学高职学生科学合理、特色明显、和谐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2.3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 一定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教育制度, 并且加强对于学生的个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学分制与选修制, 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的自主选择, 从而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从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2.4 重视教材建设

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其更多的强调的是专业性职业人员的培养,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教材与普通医学教育院校所用的教材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 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教育的质量, 应当重视对于教材的建设工作。应当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编制, 从临床、医药的生产以及管理等实用性入手, 确保编制的教材能够最大程度上适应教育的需求, 从而确保教育的质量, 突出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的特点。

2.5 创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继续深造的制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也应为部分学生提供向上继续拓展深造的机会与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 而是终身教育。国家也正在尝试建立高等职业本科、硕士等学位, 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素质。也可以考虑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升入普通的本科阶段学习, 也可以尝试发展本科职业教育, 也要做好在职成人的职业进修与职业教育。总之, 高等职业教育对每个人来讲是一个终身学习发展的过程。同时, 要提升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消除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限制, 每一个用人单位应有一定比例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2.6 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重组与整合

对部分生源减少的高等职业院校, 可以考虑尊重市场规律, 进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兼并重组与整合, 减少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既可以考虑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兼并重组, 还可以考虑高职院校与中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兼并重组还可以进行高职院校之间跨行业跨职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不仅可以进行公办院校与公办院校之间、民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之间的兼并重组, 也可以尝试进行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之间的兼并重组。

3 结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努力, 要想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要加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应当不断努力, 开拓创新, 在教育中寻求发展, 走出具有特色的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线, 为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教育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 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我国建立了大量的医疗机构, 这些医疗机构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医疗人员, 因此加强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此详细的分析了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特色, 以期促进我国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特色,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莉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 2015 (8) :123.

[2]李润琴, 黄春, 冉隆平.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 探索医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 (2) :316~318.

[3]黎春峰.基于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措施研究[J].亚太教育, 2015 (12) :135~136.

[4]杜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变化和发展研究[J].时代教育, 2016 (22) .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8篇

一、四川纺织业形势与前景分析

顺应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四川纺织业在西部具有很好的机遇和明显的优势,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我国纺织业的形势分析。

纺织业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服装出口也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位, 我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 也是中国入世后的强势产业。2009年,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更为明确定位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为了提高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要用现代纺织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产业, 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设备技术更新。在“十一五”期间, 国家已经部署了38项纺织行业技术攻关项目。特别是我国在城乡统筹的建设中, 国家加重了民生工程建设, 纺织业不仅对解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 而且天然纺织原料来自农业, 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将保持在6.3%以上。

但当前我国产业内部两级分化、产业转移的趋势正在不断强化。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 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

(1) 四川纺织业的现状。纺织业是四川省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 在扩大内需和出口、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 四川省以棉纺织、丝绸、化纤、服装业为主的纺织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主要产品纱布、生丝、化纤和服装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 产业规模稳居西部第一, 近几年四川省出口总额中, 纺织服装的比重超过20%。2008年, 四川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0亿元, 同比增长26.8%;出口25.3亿美元, 占四川省出口创汇的19.3%;1/3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性能纤维聚苯硫醚、芳纶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09年上半年, 四川省纺织企业新产品产值为41.41亿元, 同比增长24.45%, 环比增长41.28%。全省棉纺织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0.55亿元, 同比增长34.78%, 充分表明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中取得了较大成效。

(2) 发展四川纺织业的机遇和优势。四川把握好西部大开发和灾后重建的机遇, 利用西部出口重要口岸、贸易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的作用, 抓住国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机会, 发挥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天然气、丝麻纺织原材料资源等产业转移基础优势, 积极承接和引进国内知名纺织服装品牌企业, 并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目前全省已经制定了2008年-2012年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围绕“7+3”特色优势产业, 谋划“六带、一链、四集群”格局。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脉络也已清晰, 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四川纺织业发展的规划。2009年, 四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确保四川省纺织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 抓住机遇,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升级, 按照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结合当前形势和四川省实际, 特编制《四川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2009~2011年) 》。按照该计划, 到2011年, 四川省将力争实现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60亿元, 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产销率达到98.5%, 培育15家左右具有较 (上接第130页) 等职业院校还要加大纺织专业教育培养的改革力度。

2. 适合纺织特色职教的思路。

纺织高职院校须建立“以服务促合作、以合作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以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为突破口, 结合纺织企业的特点, 通过为企业短期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管理服务和咨询、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加强合作, 让企业真正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即一方面以开放的思想, 让企业、社会参与招生计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纺织人才标准的制定, 共同编写理论融入实践性质的专业教材, 逐步形成“以企业需要为目标, 确定学生就业岗位群,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拟定学生的素质结构与专业核心能力, 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建立课程结构体系”的课程改革原则, 建立起以纺织加工流程为主线, 集纺织原理、纺织设备、纺织工艺、生产操作和质量检测为一体的“五结合”动态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聘请企业专家、能手到学校给学生授课, 特别是一些实践操作性质课程。企业支持学生到企业的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 并派人参与指导。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教学改革, 从真正意义上保障实现“实习—理论—实训—理论—实习”的教学模式, 使培养的学生“能设计、会操作、懂管理”, 胜任在纺织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支持与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员和班组长, 满足现代纺织企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要求, 最终使高职院校步入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 李光金.纺织工业在四川省的地位及效率分祈.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9篇

一、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2012年, 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为43所, 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4.43%, 在校生为19.16万人, 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7.12%, 可以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在前进中为提高办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尚有提高的空间,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高职教育办学历史短、高校定位不明确、缺乏办学特色。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多脱胎于职工大学、成人高校、中专学校、几所中专合并组建。大多数是近十年成立的, 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2.生源素质不高。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及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 目前的高职院校招生正处在由竞争入学到登记入学的转变时期, 如何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满意的毕业生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3.产学合作有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尚需提高。随着评估、示范建设的开展也在不断探索产学合作的形式, 常见的有2+1、弹性安排、订单培养、职教集团、企业冠名班等多种, 但因利益因素, 合作层次不高, 不能突破“瓶颈”, 学生实训效果不佳。

4.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不足。有高水平的教师, 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来源于高校, 实践能力较弱, 虽开展了到企业锻炼、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手段的双师培训, 但因时间短、未融入到企业深层次工作中去等原因致使动手能力不强;同时, 学院中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不足。

5.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够。因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缓慢。

二、“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一对反义词, “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结构的调整, 是为适应外部需求而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其发展多是出于内在需求, 更多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始于1980年, 至今经历了职业大学兴起、多种类型的高职院校起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迅猛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多着眼于“外延式发展”, 而“外延式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机制不新、体制不活、质量下降等深层次问题, 致使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不高。2005年,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全国推行, 标志着高职高专院校进入了内涵建设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其中《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表述, 并提出了五年一评估的制度。《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高职内涵建设内容作了明确要求, 即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资源库建设。更有教育工作者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使得“内涵式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途径并逐渐步入正轨。

三、“内涵式发展”关键问题分析

(一) 学院精神及校园文化

学院精神与校园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异。学院精神是学院经过长期积淀与培育从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特色鲜明、为人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文化品质、行为规则,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与制度文化。二者都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的功能, 但大学精神只具有精神的形态, 而校园文化具有物质、精神、行为等形态, 学院精神在大学系统中处于最深层, 经过高度提炼而成, 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大学的灵魂。而校园文化处于中层、外层, 相对庞杂, 稳定性差, 是学院精神的载体、依托与表现形式。学院精神及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循序渐进, 脚踏实地。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 它需要在长期办学历史中, 不断倡导办学理念, 逐步形成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如诞生于1636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认为大学要不懈地追求真理, 形成了“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 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彰显思想自由、学术独立, 蕴育了“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我省高职院校脱胎于职工大学等类学校的底子薄弱, 新建学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如何根据自身院校的特色与优势, 逐步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 这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不能好高骛远, 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锤子买卖, 要沉下心来, 循序渐进, 脚踏实地, 有意识地积淀与培育。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突显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统领着校园文化, 指导和支撑着校园文化建设,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校园文化要倡导和践行大学精神, 成为大学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思想性与教育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单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实现管理, 还要具有育人功能及健全人格、培养品格、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功能, 其核心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办学的最高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追求的复合体, 它对高职院校的精神、使命、宗旨等发展的基本思想进行概括性论述, 其核心是要解决“办什么学”和“如何办学”的问题。当前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不够明确, 存在着办学盲目求大、缺乏人文精神、媚俗等现象。建立和塑造办学理念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要遵循高等学校基本的价值定位。要敢于追求真理, 成为正义、道义、良知的摇篮, 不为金钱、权力所左右;要以人为本, 既要以学生为本, 又要以教师为本, 关注两者的自身发展和需要, 发挥其主动性, 不断提高其能力。二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让高职院校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 从而让自己长得更枝繁叶茂。三是要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办学模式。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毕业后迅速上手的就业能力, 这有赖于办学模式的创新, 教室可以安排在教室、还可以设在车间、田间、工作间, 教师即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也是手把手教学生操作的师傅。教育部2014年9月4日公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高职院校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推行双导师制, 即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 选拔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 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具有一技之长。

(三) 专业结构建设

专业设置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连接点, 其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情况来展开的, 因产业结构存在着灵活性, 它的不断调整必将涌现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 使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发生变化。因此, 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而调整高职专业结构, 要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能够科学、合理地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 要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 立足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要, 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12年,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涵盖了19个专业大类, 涉及69个二级类别, 设置了359种专业, 1560个专业点。其中, 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有33种, 占专业总数的9.19%;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181种, 占专业总数的50.42%;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有145种, 占专业总数的40.39%。我省高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基本涵盖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一线岗位群, 基本满足了黑龙江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坚持“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农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群建设方向, 服务地方经济。利用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势, 围绕我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培养服务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高素质人才, 形成了生物产业、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三足鼎立”的专业格局, 实现了专业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四) 师资队伍

有大师才会有大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永恒话题。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是健全较为完善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激励、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灵活用人, 靠业绩说话, 尽量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二是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高职院校教师多是出大学校门进高职校门, 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为此组织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但锻炼时间短、完成外围性工作等原因使得教师的企业锻炼变成了走过场, 如何真正融入到企业工作中去, 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这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三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每所院校都有大量兼职教师存在, 兼职教师因其不稳定性, 致使责任心不强, 如何对他们进行选聘、管理、考核、培养, 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特别是要选聘具有高度责任心及实践经验丰富、来自企业行业的在职或退休技术人员来校任教, 优化教师结构, 建立规范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争取成为学生爱戴的品行、学问之师。同时加大对师德的考核力度, 使其成为聘用、评优、考核的重要条件。

(五)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学生社会适应、就业能力不强。虽然认识到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改革的不够彻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以育人为本, 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教学观的根本改变, 即从以知识为本、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二是尊重人才培养规律,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 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 .

[2]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杨新宇, 张秦伟.基于质量工程视角的新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9) .

高等教育滞后地区发展路径比较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层次分析法

在长期文化、经济、人口与政治发展的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按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地位及其影响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可分为引领型、追赶型和滞后型。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以其对人才的培养和知识技术的创新等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高等教育滞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最优路径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等教育滞后地区教育现状分析

1、办学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高等教育滞后型地区在学校数量、招生规模、办学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学科体系等方面均不及引领型地区水平,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高职高专教育、成人教育比例较大,本科教育的比例较小,研究生教育发展滞后的结构失衡态势,这使得该地区高校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

2、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训提升任务艰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使得高等教育滞后地区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师资队伍总量有限,建设难度较大,未能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新教师大量增加,培训提升任务艰巨,整体水平亟待增强。新增招生不断增加,生师比也逐渐失衡。

3、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缺乏特色。滞后地区高校发展往往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弱化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专业设置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关联不紧密,无法支撑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校与企业对接不够,校企合作一头热,产学研结合缺乏体制支撑和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科研资源与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4、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支持力度仍需加大。多数高校无可靠、稳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只能通过银行渠道获得建设经费,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各高校在办学经费和办学资源方面普遍感到紧张。

5、尚未形成研究型、教育型、高职和高专分工协作的体系。高教滞后地区办学主体单一、投资渠道单一,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社会力量参与不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缺乏合理规划,形成研究型教学不足,教育型教学无特色,高职类教学偏多的局面。

二、高等教育滞后型地区发展的原则

1、投入产出效益原则。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未来十年的首要任务。完成这样的任务,关键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高校的产出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从教学的角度看,产出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类型、人才质量、人才数量、人才的价值等。产出不仅与投入的人、财、物等资源的种类数量相关,也与高校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密切相关。高等教育滞后型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教学上注重外延发展,还要强化内涵建设,不能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过度分散、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等路子。

2、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目前,高校之间仍存在着互相模仿、跟风及盲目的“依葫芦画瓢”等现象,导致毕业生规格与质量标准单一,缺乏与用人市场差异性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过程雷同、没有特色,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强,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针对这些情况,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整体规划、优化设置区域高校的学科专业,狠抓教学改革,创新人才观念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效益,不断提升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

3、开放式、多样性原则。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稀缺性的资源也需要进行充分合理的配置以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高等学校的办学应成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其他机构共同参与的活动,包括多种主体办学,如民间资本投资举办高校、中心城市办大学;包括合作共建高校,如部省共建、省部共建中央高校或地方高校;包括联合办学,如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与国外优质教育机构的广泛合作,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应遵循开放式的原则。此外,高等学校办学的多样性包括以产业方式运作高校、异地办学、远程开放办学等方面。

三、高等教育滞后型地区发展的路径分析

1、合作。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建在地级市的普通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而成的。这些院校秉承了专科时期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应用性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这类学校办本科院校的历史不长、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社会声誉不高,无法与传统本科大学竞争;同时在应用性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相比,也无明显优势。因此,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需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合作主体划分主要有三种:校际合作、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与学校的合作。

各类合作方式增加了教育投入,特别是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开拓了师资培养的新路子,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增强了办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各高校在办学上的优势,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从教育自身来看,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也使高校学科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趋于完整。

2、引进。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特征是: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知识技术含量高的支柱工业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提高。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些高等教育滞后地区放弃了自办综合性大学的计划,树立“注重引进,追求所在,所在就是拥有”的创新观念,以开放和政策驱动,吸引国内著名高校前来办大学,这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引进模式。引进办学模式往往吸收企业参与,名校名企“聚合效应”可以积累大批具备高新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现代企业家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还可为地方培养大量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引进模式减少了政府和高校的投入,投入产出效益高。贴近地方经济社会有选择地引进著名高校前来办学,特色化明显,容易实现跨越发展,

3、自主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长期基本国策。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高等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和人们受教育层次的需求都越来越高,客观上为培养本科层次以上人才的地方高校提供了扩大发展空间的机会。为此,各地政府开始加大对高教的投入,社会各界更加关心高教的发展,大家都期望有一所属于“本地”的高校。地方自主创办高校成为普遍的现象,且大都是以一所或几所专业层次学校为基础来进行。这种方式利用原有的组织力量和基础设施,筹办速度快,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益;部分专业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比较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容易吸引本地的大部分考生;由于是从专科甚至是中专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更能激发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忧患意识,树立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精神。

四、高等教育滞后地区发展路径的比较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高等教育滞后地区教育发展为目标,以“投入产出”、“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及“开放多样性”三原则为准则,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引进和自主发展三种模式进行排序,构建层次结构图(见图1)。并邀请部分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育管理专家、教授(教师)、企业家等进行了评判,结果如表1 所示。

经计算,以上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0019<0.1,矩阵一致性较好。运用AHP方法分析可以得出高等教育滞后地区发展目前遵循的原则首先是投入产出原则,其次为特色化和可持续原则,最后是坚持开放多样性原则。

按上述方法,在投入产出原则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三种模式所占权重分别为合作模式0.2922、引进模式0.6153、自主发展0.0925;特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原则下为合作模式0.3150、引进模式0.6027、自主发展0.0823;开放多样性原则下体现为合作模式0.6817、引进模式0.2158、自主发展0.1025。以上权重均由一致性较好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出。以三种原则为准则,合作、引进和自主发展三种模式最终权重如表2 所示。

五、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河南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灰色关联;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近年,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且卓有成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笔者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到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研究选取了2002年至2013年间的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和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的数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4),来描述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现状,并选择GDP(国内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

(一)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分析

河南省是高校生源大省,2002年至2013年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从2002年的46.8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61.8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89%,同时期全国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从903.4万人增加到2468.1万人,年均增长速度是8.74%,河南省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2.15个百分点。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占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比例从5.18%上升到6.56%,这显示出河南省生源的丰富性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二)河南省财政在教育中的支出分析

为保障教育的发展,河南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从2002年的123.3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71.52亿元,12年间增加了9.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64%,同期全国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从2002年的2644.9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2001.76亿元,12年间增加了8.3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31%,河南省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1.3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在2002年至2013年间,河南省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的质量。2002年至2013年,河南省财政在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4%增加到3.64%,同期全国财政在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22%增加到3.89%。这些数据显示,河南省在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但是,尚未达到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所以,河南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政府仍然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三)河南省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002年至2013年,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GDP从2002年的6035.4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2155.8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96%,同期全国GDP从119095.7亿元增加到516282.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8%,河南省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1.18个百分点,这显示出河南省区域经济迅猛的增长态势。但是,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虽然2013年人均GDP达到34174元,但是,2013年全国人均GDP为41908元,河南省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GDP的81.55%,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河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12.6%、55.4%、32.0%,可见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分产业构成的情况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0%、43.9%、46.1%。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偏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因此,处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应该积极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积极发展运输业,逐步发展新兴产业,平衡经济发展的格局,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系统中特征行为序列与各相关因素序列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初值像(或均值像)。令

Xi=Xi/xi(1)=[xi(1),xi(2),…,xi(n)]i=0,l,2,…,m

第二步:求差序列。记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者选择2002年至2013年的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数量X01(单位:万人)、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X02(单位:亿元)为系统特征行为序列,来反映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选择X1:GDP(单位:亿元),X2:人均GDP(单位:亿元),X3:第—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4:第二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5:第三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6:财政收入(单位:亿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X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为相关因素序列,以反映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endprint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x。。与各影响因素Xj的关联度γ0i,i=0,1,2,j=0,l,2,…,8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灰色度:

对于平均关联度进行排序可以得到:γ64>Y1>Y2>Y5>Y7>Y8>Y3

从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Y6>Y4>Y1>Y2>Y5>Y7>Y8>Y3。从排序的结果可以看出,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财政收入,影响最小的因素为第一产业产值。

四、结论及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从计算结果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与财政收入的关联度最大,说明河南省财政收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尽管中国经济连续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就业效应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当前,河南省正在进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逐步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互联网等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但国情制约,经费短缺始终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偏低。因此,河南省应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强创收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高等教育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三)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

近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居民人均收入和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偏低,限制了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因此,河南省应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增强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

人口因素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12篇

一、低生育率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生育率是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源头和基础。建国后, 生育率不断下降, 至20世纪90年代末,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以下, 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教育领域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领域受其影响尤为严重。

低生育率必然导致各级教育生源减少, 与庞大的教育机会供给体系构成冲突。据统计[2], 至2010年中国各级教育中, 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教育规模处于增长趋势, 高等教育生源供给相对充足, 高等教育规模仍处于不断扩张阶段。但是, 普通小学、初中教育规模则已呈现负增长, 高中教育也将濒临生源短缺。鉴于发达国家人口与教育发展历程的经验,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此后各级教育适龄人口规模的影响, 是由低向高呈梯度变化的。因此, 中国小学和初高中生源不足的现状, 必然会影响高等学校传统生源规模。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 1999—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的适龄入学人口 (18岁) 数量变化情况 (见图1) 。

由图1可知, 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已开始大幅减少, 由此产生的生源紧张问题将会日益凸显。据统计[2], 2000—2002年小学在校生数明显下滑, 2002年比2000年约减少856.6万人, 未来高等教育的生源将面临重大冲击。自扩招以来, 大多数高校、特别是高职、民办院校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型的发展之路, 充足的生源是这类院校发展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生源不断减少, 一旦学校规模不能持续扩大, 收入增长的停滞与支出的刚性增加将导致学校收支状况恶化, 不排除部分高校会因生源不足而被迫停办的可能性, 目前已有独立学院和部分民办院校已面临倒闭问题。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 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将不断减少, 不仅对高等教育规模产生影响, 对高等教育经费也会有广泛的影响, 部分高校将面临生存危机。诚然, 一定时期内, 除了生育率会影响教育招生规模外, 还有入学率。2008年, 中国小学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分别达到99.5%和99.7%, 已近极限, 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分别为83.4%和72.7%[3], 提升空间都很有限, 当生育率下降时, 招生规模的下降就成了必然趋势。然而, 不同于小学和初高中,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1990—2008年,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3.4%增加到23.3%, 年均增长1.1%[3]。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充要条件, 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须提升, 而且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逐年下降, 也为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同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发展契机[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未达到过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1985年以来, 该比值一直处于2.4%~3%之间, 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足说明未来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因此, 毛入学率和财政性经费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生育率对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冲击。除此而外, 倡导建立高等教育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教育生命表技术, 预测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规模与流动趋势, 建立高等教育人口预警系统, 以便策划低生育率下的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统筹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二、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时, 都是不容忽视的。然而, 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中, 最值得关注的当属老年人口数量变动和老龄化发展趋势。

目前, 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 60多个国家已迈入老龄化社会。20世纪后期, 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同时, 也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受1953—1957年、1962—1973年两次生育高潮尤其是后一个生育高潮的影响, 引致相应的老龄化加速推进的两个高峰期。据预测, 2050年后不久中国将达到老龄化最高峰值,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25%上下波动[5]。

随着人口形势的发展, 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显著, 应及早考虑、主动适应。首先,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步减少,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质量与科技进步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产出对其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迈进的过程也是推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一个渐进过程。其次, 由于生源短缺, 各高校之间招生竞争的结果致使招生门槛逐步降低, 不可避免地造成新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进而引起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对下降。最后, 老龄化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的同时, 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劳动年龄人口对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大幅提升, 老年人口对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这将代表着未来高等教育最大的潜在资源之一。

鉴于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诸多影响, 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是缓解院校招生压力的需要, 也是社会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诉求, 其途径主要有:其一,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未来知识与科技的快速发展, 培养大学生处理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对提升劳动生产率尤为重要。为保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 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其面对未知领域能自主应对。其二, 创建高等院校的品牌特色。目前高校扩张已达到一定限度, 要应对激烈的生源竞争, 高校亟须准确定位, 谋求品牌发展。受老龄化的影响, 终身雇佣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将发生变化, 必须通过产业之间的劳动力调整来主动适应[6]。因此, 高校需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建学科特色, 以期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 教育管理部门给予相应辅助政策, 协助高校打造各色优质品牌。此外, 由生源下降带来的收入不足会导致教育经费保障困难, 这又反过来影响到高校对生源的吸引力, 高校的经营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经营不善的院校由市场机制淘汰的消极应对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而应积极应对、主动适应。根据各院校的不同经营现状, 对生源不足、经营不善的院校进行分析指导, 通过贷款、互助基金、特别税制等手段协助渡过发展困难期。同时, 确保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权益。

2. 加大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投入力度, 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教育需求。

老龄化负担加重时, 劳动人口亟须提高生产率才足以应对此变化, 这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受教育水平,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需求会因此增加。此外, 老龄人口比例增大的同时,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将会有更多的健康老年人口。尽管国际上大力倡导的“积极老龄化”在中国也得到响应, 但目前讨论中国老龄化问题时, 主要是围绕老年人的社会保障, 而对健康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考虑相对较少。随着形势的发展, 未来老年人对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需求会快速上升, 针对老年人需求“健康化”教育的特点, 其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应以社区教育为主, 加大社区的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 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泽芳.论中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116-1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0—2011)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8) [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4]邹小勤.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0, (1) :21-24.

[5]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74.

上一篇:戏曲戏剧下一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