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时间范文

2024-08-31

产程时间范文(精选4篇)

产程时间 第1篇

关键词:破膜时间,人工破膜,产程

人工破膜为一种产科常用的促进产程进展和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破膜时间对产程影响的程度和破膜时机的掌握,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本文收集了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住院阴道分娩295例孕产妇, 按自然分娩, 活跃期破膜, 潜伏期破膜分为三组, 就各组产程的差异, 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重、产后感染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A组:单胎, 头位, 初产妇, 年龄20~35岁, 孕周33~42+2周, 自然分娩 (破膜时间在宫口接近全开时) 。B组:单胎, 头位, 初产妇, 年龄21~32岁, 孕周36~41+5周, 人工破膜在活跃期。C组:单胎, 头位, 初产妇, 年龄22~30岁, 孕周30+5~41周, 人工破膜在潜伏期 (宫口开大在3~8cm) 。

1.2 操作方法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 术者将右手食指、中指轻柔地伸入阴道内, 先逐渐扩张宫口然后行人工破膜, 观察羊水情况, 监测胎心。

2结果

三组产妇在胎次、孕次、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2.1 对活跃期的影响

三组产妇的产程活跃期见表1,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2

对总产程的影响见表2。

2.3 新生儿体重

A组: (3 165.3±386.69) g;B组: (3 148.4±353.7) g;C组: (3 135.5±368.6) g。经U检验P>0.05,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经U检验组间比较A、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B、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A、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显示自然分娩和活跃期人工破膜, 产程较潜伏期破膜短。

2.4

分娩后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见表3,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产后感染率A组为1%, B组为1.25%, C组为3%。产后感染率潜伏期破膜略高于自然分娩和活跃期破膜, 可能与破膜时间长有关。

3讨论

3.1 自然分娩过程中, 宫缩时子宫羊膜腔内压力增高, 胎先露部下降, 在先露部前方的羊水形成前羊水囊, 它有助于扩张子宫颈口, 宫缩继续增强, 子宫羊膜腔内压力更高,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胎膜自然破膜, 自然破膜多发生于子宫颈口近开全时, 羊水囊呈楔形伸入宫颈, 有利于宫口扩张, 因此主张产程中尽量保持胎膜完整[1]。

3.2 活跃期人工破膜为一种常用的缩短产程的方法, 多数在活跃期加速阶段进行[2] 。本文资料显示活跃期破膜与自然分娩相比较对产程影响不大, 故无指征时, 活跃期不要常规破膜, 尽量不去干扰产程进展, 等待胎膜自然破裂, 至于潜伏期破膜与自然分娩在产程时间上还略长, 且容易发生感染, 故无指征时, 在产程各阶段都不主张破膜, 破膜并不能缩短产程时间。

综上所述 胎膜破裂时间对产程无影响, 一旦进入产程时间, 尽量等待产程自然进展, 不去干扰产程。胎膜是防止胎儿感染的保护性屏障, 这样既可避免操作带来的不必要污染, 也可令产妇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分娩, 现代产科临床中, 自然分娩模式较受推崇[3]。

参考文献

[1]凌萝达, 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55.

[2]王德智.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产程时间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 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00例, 按随机数目表分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年龄为19~31岁, 平均24.11岁, 治疗组年龄为18~29岁, 平均23.86岁,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肝脏疾病及妊娠合并症, 单胎, 头位, 第一胎第一产顺产。

采用随机抽样常平医院住院分娩的孕37~42周初产妇, 没设专人陪伴, 均为自然临产, 自然分娩者共100例, (对照组) 。抽取住院分娩的孕37~42周初产妇, 设专人陪伴, 均为自然临产, 自然分娩者共100例 (治疗组) 。从产妇宫口开大3cm后, 设专职助产士实行“一对一”全方位 (生理、心理、社会) 服务, 负责产妇治疗、护理、饮食直至分娩后2h送回病房

1.2 方法

对照组 (100例) 产妇在分娩没设专一的助产士照顾, 整个产程中遇到无数个陌生的医务人员, 在待产中一个助产士要同时照顾多个产妇顺产分娩;至分娩后2h送回病房。治疗组 (100例) 产妇在分娩时设助产士陪伴, 从产妇宫口开大3cm后, 设专职助产士实行“一对一”全方位 (生理、心理、社会) 服务, 负责产妇治疗、护理、饮食直至分娩后2h送回病房, 以谈心的方式进行, 了解产妇在产前门诊孕妇学校上课所学的有关妊娠和分娩的生理知识, 将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随时告知产妇和家属, 每小时最少1次, 在第一产程重点密切观察胎心音、宫缩、及宫口开大情况, 胎先露下降的位置情况, 及时描绘产程图,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在宫缩间歇期与产妇交流支持、鼓励和表扬产妇, 使其缓解心理压力, 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 鼓励产妇进食和饮水, 帮助产妇排尿, 用多普勒听胎心音, 使产妇能清晰听到胎儿有力的胎心音, 加深母亲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使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减少产前恐惧的心理状态, 轻轻地敲击产妇的肩、手、脚, 帮助产妇更换体位, 使其处于最舒适状态, 达到情绪放松。教会产妇宫缩疼痛时如何分散注意力, 紧握产妇双手, 并指导产妇做深呼吸, 按摩法。自我效能是人们对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感知、信心或信念[4],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后来得到教育家、心理学家等的关注。第二产程的观察重点是胎心音变化, 指导正确使用腹压, 宫缩时屏气用力, 间歇期使用呼气法和哈气法, 耐心讲解,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科学地接生是第二产程减少出血的重点, 以免胎儿娩出过速, 动作轻柔, 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裂伤。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避免过早粗暴揉子宫或牵拉脐带。接生完, 对产妇顺产表示祝贺, 产后在产房观察2h, 帮助产妇饮水, 更换衣服, 按摩子宫促进宫缩, 减少出血。产后30min内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 准确测量并记录产后2h的出血量, 阴道分娩时胎儿娩出后待羊排净, 立即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盆至产后2h, 其积血量以量杯计算, 会阴伤口以纱布压迫, 此压迫纱布不计入产后出血量。

1.3.2 记录三个产程时间。

1.3.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CASID-fx-180p计算器计算, 计量资料方差齐用t检验, 方差不齐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产妇比较, 治疗组产程时间缩短, 产后2h出血量减少,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0.01) , 见下表1。

3 讨论

3.1 陪伴分娩能使产程时间缩短, 减少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 我国孕产妇死亡之中, 有49.9%是由于产科出血所致, 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死亡87.8%。产后出血防治重点在产后2h[5]。产后出血中有精神和产程长短因素。

3.1.1 精神因素在陪伴分娩中, 消除因对分娩知识缺乏而带来恐惧产后出血感。责任助产士除观察产程外, 还做到向产妇随时提供与其分娩有关的动态信息, 主动了解产妇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在指导, 使其达到认同和理解。耐心地讲解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包括分娩的三个产程、持续时间、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的生理反应, 使其认识到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一个正常、自然及健康的生理过程, 是人类一种本能行为。使其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已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使其整个产程在无焦虑、充满热情、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进行。妊娠分娩过程中可出现危害孕产妇健康的心理反应, 直接影响子宫收缩和子宫颈的扩张, 增加疼痛, 疼痛反过来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释放某些激素, 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儿茶酚胺和啡肽, 同时, 紧张可导致子宫不协调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 可致产程延长, 顺产率下降, 剖宫产率上升, 产后出血量增加。陪伴分娩的心理护理, 疼痛时的按摩, 利于肌肉放松, 减轻对分娩的恐惧, 提高痛ā, 减轻产痛, 有利于胎先露的下降, 盆底肌肉组织和神经得到放松, 便于缩短产程[6]。

3.1.2 在满足产妇生理方面需要;产妇临产后过度疲劳甚至衰竭, 进食或进水不足, 在陪伴分娩中鼓励产妇随时吃自已所喜欢的食物和饮料, 随时协助大小便, 有效地阻止因组织灌流量不足而发生产后出血。

3.1.3 产程因素

陪伴助产士密切观察产程,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有效地阻止因产程长、滞产、急产而发生产后出血。

3.2 本研究发现

陪伴分娩能使产程时间缩短, 减少产后出血, 可以减少孕产妇的病死率, 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证明:单纯的、传统的生物学模式已逐渐向综合的、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转变, 具体到待产室中, 陪伴分娩中让产妇掌握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 达到自我效能的提高, 并要求医护人员不能仅局于助产技术操作, 而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促进了医患和谐, 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安全、健康、温馨的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蒋德英, 罗敏, 张义丽.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14) :1898-1899.

[2]王淑霞, 丘涟著[中国产科生理教研与难产防治].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 2002:467-474.

[3]Arulkumaran S, Symonds IM.Psychosocial support of active management of labor or both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labor[J].Br J Obstet&Gynecol, 1999, 106 (7) :617-619.

[4]王燕, 林征.自我效能在健康行为ā域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 2009, 16 (17) :10-12.

[5]赵少飞, 孙晓峰.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防止措施分折[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5) :279.

产程时间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无手术指征足月单胎头位的初产妇共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观察比较两组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观察组:年龄22-34岁, 平均(25.67±2.90)岁;孕周35+1-41w,平均(38.21 ±2.38)w;文化程度:本科38名,大专98名,高中或中专31名,初中33名。对照组:年龄21-33岁,平均(25.50±2.98)岁;孕周35-40+5w,平均(38.20±2.28)w;文化程度:本科56名,大专108,高中或中专14名,初中2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产程中运用同感心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护理模式进行产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阴道产率、剖宫率、剖宫产手术指征、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产妇产程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三产程无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的阴道分娩率、顺产率(P<0.001),剖宫产率(P<0.05)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比较

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显著不同,实验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者高于对照组,而因宫缩乏力行剖宫产者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

2.4.1 两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用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聚血盆进行收集,观察组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172.42±49.50 mL,对照组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185.65±52.20mL,t=-1.68, (P>0.05)。

2.4.2 两组产妇在产程中均进行持续电子监护,观察组、对照组各有1例新生儿窒息,均为青紫型窒息,两组均无发生新生儿死亡。

3 讨论

3.1 同感心的概念、组成、定义特征

3.1.1 同感心的概念 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给对方的一种能力[3]。它要求护士要设身处地地以当事人为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即使倾诉者叙述与你为人处世态度和价值观截然不同,倾诉者还是要了解和接受对方,并能做出准确回应。

它是沟通和心理辅导技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照顾病人的沟通能力。同感心已经是现代护理专业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

3.1.2 同感心的组成[3]MORSE等综述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认了同感心有4个组成部分:道德上的、情感上的、认知上的和行为上的同感心。道德上的同感心是一种内在的利他主义力量激励帮助者去实践同感心。情感上的同感心是一种在主观感受和分享他人心理状态或内心感受的能力。认知上的同感心是帮助者确认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观点,但又不会失去客观性的能力。行为上的同感心是一种沟通反应,用于传递对他人观点的理解。

3.1.3 同感心的定义特征[3] (1)像他人一样看这个世界;(2)了解他人的感觉;(3)不评判他人;(4)沟通对他人的理解。

3.2 产程中对产妇运用同感心护理对产程的影响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事件,而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适当的焦虑伴随交感神经系统的适度激活,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适应环境,可导致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使宫缩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强烈的宫缩又加重产妇的焦虑、紧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助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增加[4]。有研究表明产妇的需求重点是对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较为迫切,尤其是产时支持系统和对产时知识的渴望,希望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得到专业人员的贴身帮助和服务,从而顺利完成分娩这个既痛苦又充满期望的人生关键历程[5]。观察组鼓励家人特别是丈夫进行陪产,产房实行弹性排班,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即产妇从宫口开大2cm开始即由一名助产士对一名产妇进行全程全方位的产程护理,顺应了产妇对产时服务的需要,解除了产妇的顾虑, 使产妇在整个产程中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配合助产士,利于产程进展,利于产妇树立分娩的自信心,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护理模式,传统的产科医疗护理常规,实行医疗干预为主,助产、护理为辅的工作模式,助产士主要是执行医嘱,为产妇接产,无暇顾及或忽视对产妇的情感交流、心理支持及生活照顾,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剖宫率升高,医疗事故增加[5]。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进展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 产程中对产妇运用同感心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在能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其中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妊娠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绝大部分为初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痛苦不适当的宣传,使许多孕妇选择剖宫产[2]。产时服务已不再单纯是一个完成分娩的过程,而是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孕产妇及家庭对分娩、产期的理想期望的过程。分娩临产的压力、宫缩的疼痛、产程进展的顺利与否等均会给孕妇造成巨大的压力,其中产时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对孕妇缺乏相应的情感支持等更加重孕妇分娩的痛苦体验。希望减轻分娩痛苦的愿望是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客观原因。因此,除了注重护理技术外,更要关心人的意义,即人的心理状况、人际关系、生活空间、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6]。产程中应用同感心护理是真正体现了一切以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孕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顺产率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产程中运用同感心护理对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影响

两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实验组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宫缩乏力、宫颈水肿却低于对照组。产妇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睡眠减少,膀胱充盈,临产后进食不足以及过多消耗体力,水及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宫缩乏力[7],说明产程中运用同感心护理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恐惧和紧张,所以,实验组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则是相对的。

3.5 产程运用同感心护理对产后2h阴道流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

两组产妇产后即用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聚血盆进行收集,实验组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为172.42±49.50mL,对照组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为185.65±52.20mL,两组均无发生产后出血,两组比较无差异性,t=-1.68,(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均为0.50%,均为青紫型窒息。 均无新生儿死亡。

参考文献

[1]陈敦金,陈兢思.重视助产技术的应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1):812.

[2]张晓秋.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153.

[3]成金焕,郭晓燕.产程中应用同感心护理与分娩结局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14.

[4]范玲.头位难产早期别和干预[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1):820.

[5]黄彦清,叶桂香,程小燕,等.对产妇第二产程服务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27.

[6]黄津芳.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建构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58.

产程时间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90例均为产时头位剖宫产者。第1产程剖宫产 (对照组) 670例, 年龄20~38岁, 平均孕周 (38.17±1.32) 周;第2产程剖宫产 (观察组) 120例, 年龄22~36岁, 平均孕周 (39.27±1.12) 周。均为单胎头位。2组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产妇年龄、分娩时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损伤等因素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新生儿体质量

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为 (3563.2±353.5) g, 观察组为 (3535.2±415.4) g,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产后出血及并发症

观察组产后出血、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及产褥病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头盆不称发生率

观察组头盆不称发生率为70.8%高于对照组的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4 产程特点

观察组潜伏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3%和1.3%, 而活跃期延长和胎头下降缓慢的发生率为20.8%和65.0%高于对照组的4.0%和2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2.5 羊水性状

观察组羊水污染32例 (26.7%) , 其中Ⅰ度污染5例, Ⅱ度污染9例, Ⅲ度污染18例;对照组羊水污染110例 (16.4%) , 其中Ⅰ度污染26例, Ⅱ度污染32例, Ⅲ度污染52例,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6 新生儿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新生儿并发症5例 (4.2%) , 其中颅内出血1例, 对照组发生3例 (0.4%) ,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3.1 第2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

本组资料显示, 第2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及术后产褥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因此避免和减少第2产程剖宫产, 要从孕期开始, 对临近足月的初产妇如发现胎头高浮、跨耻征阳性提示头盆不称, 要注意骨盆外测量径线, 米氏菱形窝形态, 评估胎儿大小, 观察有无悬垂腹, 询问有无不良分娩史, 注意高龄初产孕妇身高体态。这类产妇在临产前或第1产程就应该做详细评估, 积极处理。掌握好试产的时间, 才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特别是第2产程剖宫产率。早期识别难产, 把握手术时机, 避免试产过度[1]。有文献报道第2产程剖宫产巨大儿明显高于第1产程[2]。本研究中2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2 第2产程剖宫产产程特点

本研究第2产程剖宫产产程特点为:活跃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及阻滞、胎头下降异常。其中胎头下降异常占65.0%。因此, 要重视产程图, 在产程图指引下严格掌握产程, 盆腔检查充分估计头盆关系, 根据胎头大小、胎头位置等防止胎头变形、嵌顿于骨盆内[3]。对于宫口扩张或先露下降异常者, 应及时处理, 如产程休息、宫颈封闭、侧卧位纠正胎位异常及缩宫素加强宫缩。经上述处理产程进展仍然缓慢者, 应尽早手术, 不宜继续观察产程。

3.3 胎方位异常的处理

胎方位异常是难产的主要原因。本组第2产程剖宫产中胎位异常85例占70.8%。枕后位58例, 枕横位25例, 前不均倾1例, 高直位1例。68例宫口开全时胎头位置较高, 位于坐骨棘水平至棘下0.5cm, 手转胎儿头未成功, 手术终止妊娠。高直后位常表现为胎头入盆受阻, 影响宫口扩张。胎头高直位分娩难度大, 尤其是高直后位, 一旦确诊, 应立即行剖宫产[4]。因此, 对于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者, 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积极处理。要重新评估产力、胎儿大小、胎方位、骨盆等, 应尽早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3.4 第2产程剖宫产并发症防治

产程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 因此, 第2产程剖宫产是不可避免的。术前应充分估计手术困难程度,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1 切口裂伤:

由于第2产程剖宫产产程较长, 局部受压, 组织水肿变脆, 子宫下段较薄, 如胎头入盆较深, 分娩时易造成子宫切口裂伤。第2产程必须剖宫产时, 应当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果断处理手术异常情况,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损伤、污染及新生儿窒息、产伤, 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3.4.2 子宫收缩乏力:

是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 第2产程剖宫产产程较长, 子宫下段过薄、受压后收缩较差, 可导致产时及产后出血。笔者认为胎儿娩出后, 宫体注射缩宫素20U, 莫菲管滴入缩宫素10U, 舌下含服或经直肠放入米索前列醇片200mg, 等待胎盘自然剥离, 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 必要时宫体注射。

3.4.3 预防感染:

有报道, 产程开始后宫腔内菌落检出率明显增高, 特别是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术前肛检、阴道检查次数增多的者。而观察组术后产褥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显然与第2产程剖宫产的产妇已经历了第1产程, 具备了上述因素有关。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第2产程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应用抗生素应有别于其他剖宫产, 术后需应用强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第2产程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 在决定分娩方式前, 应充分估计胎儿大小及产妇的高危因素, 产程中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对宫颈扩张缓慢或停滞、先露下降受阻者, 应及时寻找造成产程异常原因, 予以纠正。经处理, 产程仍无进展或进展缓慢者应及时行剖宫产, 避免试产时间过长, 造成不必要损伤。

摘要:目的 观察第2产程剖宫产产程特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 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 790例产妇将第2产程剖宫产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第1产程剖宫产6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第2产程剖宫产的特征。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切口裂伤、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头盆不称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潜伏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活跃期延长及胎头下降缓慢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结论 第2产程剖宫产可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产前应充分评估胎儿及产妇高危因素, 尽量减少第2产程剖宫产。

关键词:剖宫产, 第2产程,母婴并发症,产程特征

参考文献

[1]凌萝达, 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62-73.

[2]郭真秀.第2产程剖宫产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1 (3) :3020.

[3]张光玗, 熊庆.产科急症[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267-268.

上一篇:组态技术下一篇:经期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