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2024-07-13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精选10篇)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第1篇

关键词:常态课,历史学科,突破,结构,概念,规律

大家一般认为,常态课是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我们所追求的是教师基于现实的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常态课,这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价值旨归。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作为观察视角,探讨常态课的三个突破点,即理清结构、澄清概念和厘清规律。

一、理清结构

常态课的第一个突破点是理清结构。很多教师的常态课效果之所以不佳,大都是因为没有指导学生理清结构,结构教学不到位。苏联著名教育法专家H.R.莱纳说过:知识不归入系统,多半是无用的。学习不是忙于吸收知识,而是将知识进行编码,从而转换成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在常态课上,教师应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指导学生理清每节课的结构,这个结构主要包括课在模块中的结构、课在单元中的结构和课本身的结构。

(一)理清课在模块中的结构

常态课首先要理清课在模块中的结构,也就是要指导学生理清课与模块的关系,并进行模块建构,从模块出发,再回到模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我们苏州地区选用的是必修三本和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比如必修Ⅰ有8个单元共27课,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1]例如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体现了本课内容涉及的时间段、地区和领域,介绍了中国秦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秦的统一,涌现出重要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嬴政,揭示了重要的历史发展趋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专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学习这一单元,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回顾,能够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和未来走向。

(二)理清课在单元中的结构

常态课其次要理清课在单元中的结构,也就是要指导学生理清课与单元的关系,并进行单元构建,从单元出发,再回到单元。如必修Ⅱ第5课《开辟新航路》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乍一看课文标题和单元标题,没有一个字是一样的,也看不出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教师在上这一课之前先要做好单元构建,把本单元的4课内容和整个单元有机联系起来。特别是《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更要从单元出发。具体的单元构建如下:(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含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建立。(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殖民扩张与掠夺。(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作用(略)。从单元构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课与本单元的关系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且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新航路的开辟是第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

(三)理清课本身的结构

常态课再次要理清课本身的结构,也就是要指导学生理清课题与子目的关系,并进行课建构,从课题出发,再回到课题。如必修Ⅱ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本课共有3个子目: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它们分别对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3个重要节点:起步、实践和深化。这样从标题入手的结构梳理(见下图),脉络清晰,要点突出,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和孤立的,那么堆积的知识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只有让知识结构化,才利于知识的迁移,而理清结构的要义正在于此。

二、澄清概念

常态课的又一个突破点是澄清概念。很多教师的常态课效果之所以不好,大都是因为没有引导学生澄清概念,概念教学不到位。陈国飞教授认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形成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的根本。正如北京教育学院方美玲教授所说:“历史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提高历史概念的教学理解水平,既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常态课上,教师要摒弃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引导学生澄清概念,主要包括感知和理解历史概念含义,渗透和深化历史概念认识,构建和统领历史概念系统。

(一)感知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

澄清概念首先要感知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常态课上,教师可以用PPT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感知和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把握这一重要概念应将其分成“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注意两者的联系。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体现的是君臣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两者之间的联系指: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从中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为皇权至上,同时伴随着两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只有掌握了这一重要概念,才能充分理解从秦朝到清朝整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发展演变的历程。

(二)渗透历史概念,深化对历史概念的认识

澄清概念其次要渗透历史概念,深化对历史概念的认识,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挖掘历史概念的表面含义和本质属性,澄清历史概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位。在常态课上,可以设计探究问题,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一核心概念。通过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这两种政治体制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探究问题:“英国和美国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两国的政体各是什么?试结合其内容加以比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国政体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资本主义代议制这一核心概念的本质认识。

通过对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还能得出关于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相关启示:①美国政体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民主制度。②适应本国国情的制度才是好制度。③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宪政等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产物。

学生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不但加深了对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而且掌握了比较这两种政体的基本方法,同时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和内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提升自身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这样的探究对学生学习比较英、美、法、德四国政体乃至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构建和统领历史概念系统

澄清概念再次要构建和统领历史概念系统,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历史概念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渗透和深化历史概念认识,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各类图表,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以纲带目,以点带面,从而构建和统领历史概念系统。

比如必修Ⅱ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有个重要概念即民族资本主义,通过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近代史上整个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曲折发展的基本历程。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和统领民族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概念系统,通过两张曲线图和一个文字表格,形象生动地呈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

虽然上述图表只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时间和阶段特征,却构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线索,再结合书本的对应内容,就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而对第三单元的民族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概念的构建和统领,又能延伸到下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归宿。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明确指出“高中历史专题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1.具体的历史史实。2.基本的历史概念。3.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2]。因此,概念教学很重要,抓住了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就等于抓住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命脉,掌握了高中历史知识的精华。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基本概念为中心,不断理解概念,运用概念,引申概念;加强知识内部的联系,对于那些前后联系不紧密、学习难度大的知识,适时地不断地进行渗透,在多种联系和不断渗透中突出重点,回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

三、厘清规律

常态课的再一个突破点是厘清规律。很多教师的常态课效果之所以不佳,大都是因为没有引导学生厘清规律,规律教学不到位。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比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或规律)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常态课上,教师要摒弃一切杂乱无章的东西,引导学生厘清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事件背景的分析规律、人物事件的评价规律、各类题目的解答规律。

(一)厘清事件背景的分析规律

厘清规律首先要厘清事件背景的分析规律,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分析历史背景的方法。梁启超先生认为: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所以,在常态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背景分析,引导学生厘清历史事件背景分析的共通规律,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必修Ⅱ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分析工业革命的背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前提和条件两大角度进行分析。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保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条件从资本、市场、劳动力和技术角度分析: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给工业革命提供大量资本条件,伴随殖民扩张的广阔海外市场给工业革命提供市场条件,圈地运动给工业革命带来劳动力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者日积月累的经验给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条件。从中再概括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学生学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分析方法,推而广之,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就可以活学活用了。

一般而言,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高考对背景的考查有国内背景、国际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国际关系的背景等等。条件的划分有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历史条件、现实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等等。原因的划分有内因和外因,根本和具体,主观和客观,主要和次要,直接和间接,历史和现实等等。

(二)厘清人物事件的评价规律

厘清规律其次要厘清人物事件的评价规律,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评价人物事件的基本原则。除了三本必修教材有涉及外,选修Ⅰ和选修Ⅳ更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改革,这些都涉及评价问题。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写道: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所以,在常态课上,通过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剖析,帮助学生厘清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规律很重要。

比如选修Ⅳ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涉及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有争议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材料一“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西汉名臣桑弘羊

材料二“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唐太宗李世民

材料三《古风》中写道:“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朝大诗人李白

材料四“无道”,“视杀人为狗彘”。———晋朝人

材料五“……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明末李贽《藏书》

…………

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略)

由上可知,在评价人物和事件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一个标准,即生产力标准。在历史上,凡是促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人和事都是积极的进步的。反之,则是消极的落后的。二是运用两个观点。一方面要用历史的观点,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查、评论,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考查、分析评价对象,讲清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落后性。三是注意一个方法,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厘清各类题目的解答规律

厘清规律再次要厘清各类题目的解答规律,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日本著名学者内山光哉认为:练习与信息加工水平有密切关系,可以说,联系得越密切,信息向长时记忆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3]学会解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他们如果把握了历史题目的解答规律,在各种考试中也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

解题第一步是审题要清。非选择题的设问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还是两者皆有,或是从中获得的启示、经验等等;选择题让学生挑选的选项是表述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看似简单明确的设问方式,但是考生在实际解题中却常常犯审题不清的错误。

比如2013年江苏高考题: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四个选项(略)。此题让我们选择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所以要选择与“大跃进”相关的正确的史实。

又如2014年江苏高考题:23(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此题要我们根据材料一回答问题,也就是说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

在清楚审题的基础上,接下来如何解答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解答线索就是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其中最显眼的关键词就是时间,有时时间很明确是某年某月某日,有时只是模糊的一段历史时期,但是通过对时间的准确把握,其实是根据时间线索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回忆下5本教科书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所涉及的相关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出答案。

再如2014年江苏高考题:1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根据时间概念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结合教材知识得出当时的罗马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适用范围也是罗马公民,因此应选择A选项。

当然,在答题时还要做到看分答题、规范答题、套路答题、整洁答题和定位答题。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即使是学习已知的经验和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接受和机械照搬就能转化为个人真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方法等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即所谓学习的迁移性。[4]厘清规律就是为了迁移和运用。

总之,常态课是朴实的,不需要花拳绣腿,不需要矫揉造作,要的就是真功夫。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学的根基在常态课,学生的发展也在常态课。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常态课,并着力在理清结构、澄清概念和厘清规律上加以突破。

注释

1[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历史Ⅰ(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

2[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1.

3[3][日]内山光哉.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6.

突破传统,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历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73-01

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分析和探究:

一、构建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要构建高效课堂,课堂上就要优化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教师的角度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做到教态自然大方、平易近人,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尊重,充满关心和期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我能行”。当学生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追求、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从学生的角度看,课堂上学生的嘲笑是学生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往往用沉默保护自己,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予回答,或是遇到学习问题畏手畏足,从而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精于点拨,发展合作能力

高效历史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兼顾到其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这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创新型、合作型社会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因为独木难支的时候众人拾柴的效果是很可观的。在历史课堂中,研究一个崭新的课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既高效又不失新颖、灵活又不失趣味。例如:在学习评价“王安石变法”时,教师可以首先抛出一个“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这样的问题,然后给出相关的历史文本材料,要求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和既有材料总结得出结论。如果有些同学此时还不明白自己的方向,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一下,可以要求他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评价这场改革。教师还要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学生成立暂时性的研究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对于其中关于“青苗法”“保甲保马法”等的看法,然后小组总结本组的观点,自由推选人员作发言陈述。各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求同存异,最后教师可以就同学的结论给出点评和指正。这样的合作模式既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又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三、开放教学内容

在历史课堂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历史教材,历史教材集合了广大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智慧,立足教材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局限于教材,没有任何突破,这也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历史教材上的内容都是一些经过整理筛选的精华内容,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历史教材上,就会让学生错过好多东西,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进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开放教学内容,除了教材知识以外,教师可以从其他多种途径给学生搜集更多的历史资料,这样不仅可以对教材资料进行有效地补充,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丰富课堂学生活动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然而,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于让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而忘记了学生的学习作用的发挥,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缺乏活跃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围绕着某个问题进行一场小型辩论赛,创设一定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进行一次角色扮演等。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五、要重视课后的反思与评价

对高中历史教学成果的反思与评价,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教学评价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性和学龄特点,对传统用于高考选拔的单一评价功能进行创新,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首先,高中历史评价的方法不能统一化,要允许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和行为,并有针对性的使用评语、等级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历史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和学习缺陷。其次,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到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当对学习结果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情绪以及特性等都可以纳入教学评价的范畴。再次,要运用多个评价主体,如学生自己、同学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和历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紧扣课时中心,优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本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编排不一样,是按照专题形式编排的,既然是专题就肯定是围绕某个中心的,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切忌偏离甚至远离课题中心。如《太平天国运动》,此课的课题中心在导语中已阐明得比较清楚: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我们在讲课是必须紧扣这个中心,正确定位太平天国在民主革命中的先驱地位。如果过多地讲述太平天国的经过和失败的原因,则明显是偏离课时中心的,这样的课肯定是失败的。紧扣课题中心可以说是情境创设有效性达成的前提,接下去我们要考虑的是在紧扣课题中心下的具体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 袁继文.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3,11:177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突破 第3篇

一、教师解读历史教材, 学生理解历史教材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 基本的倾向与观点包含在教材的叙述和各类材料中, 不仅需要教师从字里行间解读教材的观点与结论, 而且要从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中“透视”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师引领着学生去解读教材, 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最后逐步达到由学生解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这其实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逐步达成的过程。教师解读教材的前提是学生尚不掌握解读的方法, 不具备解读的能力。教师解读教材的落脚点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观点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学生理解教材既是教师解读教材的目的, 又成为训练学生提高解读能力的基础。

二、教师分析历史史实, 学生思考历史史实

高中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大量史实, 需要教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 教科书中提出的大量观点、结论, 更需要教师运用唯物史观去推导、印证。只有建立在对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的分析之上, 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 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理性的审视, 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助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对历史进行思考, 不仅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及基本结论的目的, 而且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去探究历史的目的。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与基本历史史实对应起来, 以史实印证观点, 以观点方法来评判、分析史实。总之, 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才能够更好地领会、接受教师对教材的分析, 师生之间的“分析”与“思考”才会对应起来。

三、教师质疑历史, 学生研究历史

教师的质疑不仅仅是发现和提出教材中的缺陷和问题, 更是换一种角度来审视历史教材, 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 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编写意图、材料取舍的原则和用意, 与文本对话, 常对教材问“为什么”。这样可以更好地透视出历史教材所要体现的国家意志, 以及教材所要发挥的思想教育功能, 对教材进行正确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养成审视教材、俯瞰教材的习惯, 且经常能从审视、俯瞰中发现新问题, 提出解决 (解答) 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就会不断启发学生去主动提出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办法, 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学科内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一旦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唤醒, 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对教材的质疑就绝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学生学会质疑, 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好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也将事半功倍。

四、教师开发历史资源, 学生搜集历史资料

开发历史资源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开发依托学科的校本课程, 二是指开发完成国家课程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开发独立的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 开发为课堂所用的资源则可随时随地进行。任何开发必然要广泛地搜集各种资料 (文本资源、网络资源、实物资源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生活、社会资源) 。教师开发资源的结果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教”, 使平面的历史课堂变成立体的历史课堂。资源开发的过程 (主要是资料的搜集过程) , 则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乐于去搜集历史的碎片 (零星的历史材料) 。要施加这种影响, 教师需在搜集的过程中, 不断给学生说明搜集的路径、方式。学生搜集的结果, 不论质量高低或作用大小, 教师都应带着赞赏的态度, 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相信学生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学生搜集的结果不仅能为学生所用, 也必然能为课堂所用, 为教师所用。

五、教师尊重历史, 学生重视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之困境突破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现状 改善措施

历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过往,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为现代发展做出借鉴,同时学习历史是为传承珍贵传统文化的精华。历史学习对人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教育体系注意到了这一点,因而在教育课程中渗透历史方面知识,从初中开始开设历史这一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为学生今后深度探究历史打下基础。更深入地说,历史课程不止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皮毛历史常识,还为了让初中生在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型之前,了解历史的厚重感,树立历史道德,培养历史素质,掌握历史思维,拥有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这些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的。

一、初中历史教育现状

尽管初中历史教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却未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将历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学习,按照教材的本意,希望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有一个大概框架性掌握,可以了解基本历史常识。但是人类历史发展悠久,各国历史各有不同,一旦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段历史浓缩在一起进行讲解分析,那么对学生来说一课时内将要掌握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可能大到超出学生学习范围。历史本身是具有深度的,由于冗杂的内容,学生无法深入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素质,还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一件相对吃力的事。

第二,初中生的年龄并不大,心智发育不完全,对很多事情缺乏认知和思考。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们价值观建立的基础阶段,基于这种情况下,老师本身不愿意将教学内容扩展得更深入,一方面担心太过深入后,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而且历史是一门可以做到非常深入探究的学科,深度讲解后,可能还会牵扯许多教材内没有的知识点,这又需要额外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制,老师不愿意多做阐述。另一方面初中生此时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价值观,缺乏精准的判断力,通常历史老师多多少少对历史都有一些自身看法,老师不愿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的价值判断观加注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思维模式被固化。基于这些,许多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只是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讲述一遍,而不是进一步深入要求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1]。

第三,现在历史学习中,都有主流观点在依据历史实际情况下对历史做出相对正确合理的解释。但与此同时,还流传着许多野史,甚至有些人为符合大众的口味,可以歪曲历史、编造野史。通常来说,野史比正确的历史更容易被人津津乐道,这是建立在他们不了解历史情况的基础上的。而在这个通信发达、信息公开的时代,学生更容易获得这些有关于野史的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偏离原本正确的行道,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如现在的影视剧当中,许多导演偏爱采用历史题材呈现自己的作品,但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篡改历史内容,加入部分庸俗、浅显的内容,博取大众的关注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前段时间热播的历史剧《杨贵妃》中就有部分情节没有完全按照历史发展角度展现,而是添油加醋了部分情节。学生观赏这样的影视剧后,难免获取到不符合史实的内容,从而歪曲对历史的理解。这样的作品间接削减了历史在人们心中的深度。

第四,初中历史教材教学内容囊括度十分广泛,从大体上可分为地理、历史及文化三个部分。光从历史角度来看,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及世界现代史。假如给初中生教授历史学科的老师本身是从事地理方面学习的,很难给学生讲解专业的、有深度的知识。历史是一门学习难度、掌握难度较高的课程。需要同时从历史三方面出发,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探讨和研究历史问题[2]。由于老师知识面有限,对历史研究程度不够,很难对历史现象及问题做出深入分析和讲解,不利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积累历史知识。甚至还有的老师在不完全掌握史实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肤浅的认知随意评价历史,歪曲历史本来的面目,给学生灌输错误的观点,给学生学习历史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素养欠缺造成的。

二、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正是由于初中历史教育存在种种问题,改善初中历史教育成了当务之急,笔者提出了以下一些针对性措施。

1.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初中历史学习跨度大,使历史学习内容冗杂,学习起来较困难。老师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事前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课本内容,在课堂上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接着,老师可以选择教材中涉及的一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老师可以另外上网搜索内容,查阅书籍,准备额外的学习资料,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有详有略地指导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给学生示范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

2.构建融洽的师生教学关系

课堂不仅是老师授课的地方,还是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的场所,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学生才更乐意与老师亲近,更有兴趣参与老师的课堂。学生成绩有好坏之分,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理所应当给予尊重,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愿意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多与他们开展交流。老师只有做到这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学习历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富有批判精神,不盲目崇拜,敢于挑战权威未达成这种目的,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表达疑问的学习习惯,只有对所学知识持有疑问,说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思考,并产生疑问。学生会带着这种疑问进一步深入探索。学习历史就是要善于思考,敢于提出疑问,并愿意深入了解。摒弃传统师生观念,老师教的都是对的,而学生的想法只是辅助性的,有时候或许学生的观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4.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主动性

一直以来在课堂上老师都处于中心地位,老师习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听取老师讲解的知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本应该是平等交流的两个主体。长此以往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丧失思考能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或借阅历史书籍,让学生扩充历史相关知识。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上课所讲内容,与自己小组成员进行详细探讨。经过思考讨论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老师结合学生探讨的结果,运用具有权威性的、说服力的史实材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总结。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历史优秀文化,还要学习历史留下的经验教训,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借鉴。老师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从历史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历史是过去文明的长期积累成果,具有深度和广度,是民族发展的历程。历史具有厚重感,学好历史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改善初中历史教育状况,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坚持、不懈努力,改变固有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相信经过努力之后,初中历史教育情况会得到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春娥.培养与体验——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J].科技信息,2011(34).

[2]神芳东.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解析[J].考试周刊,2016(26).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第5篇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初中历史学习的质疑, 主要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程序, 从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中发现有效信息, 并且有效提取这些信息, 通过对历史常识或者已有的论点进行重新思考, 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这是一种学习意识, 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 一个个历史事件构成了现在的历史。基于初中历史的特点, 下面将阐述历史质疑。

(一) 质疑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看待和评价,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根据历史人物发生作用的性质、领域、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质疑历史人物是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内容,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质疑主要包括:质疑历史人物的定性评价, 如质疑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质疑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 比如在项羽过乌江事件中, 质疑项羽的情感态度。

(二) 质疑历史事件

历史学科中无奇不有, 包罗万象。历史事件构成了历史学科的骨架。依据历史事件的领域、记载价值、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对历史事件进行分类, 在分类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要素分析, 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与否。质疑历史事件, 可以从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结论等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质疑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三) 质疑历史图片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载体, 在图片传达的信息中重现了历史。历史图片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和文物的照片资料、历史场景和人物的想象图、场景照片资料、战争形势图、政治经济形势图等。学会读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时, 不断对历史图片进行质疑, 对历史图片的质疑可以从质疑教材图片和网络典型图片进行, 通过质疑可以发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存在是否是正确的。

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真实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通过创设情境适度还原和再现历史生活, 通过设计发散式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 学会联想。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以历史问题为载体, 以训练联想思维为目的来进行教学。

(一) 历史想象图还原生活场景

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想象图来还原历史生活场景, 通过想象图来推测以前的生活场景, 进而分析想象图中包含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历史想象图在还原生活场景的同时, 也向我们展示了过去的历史, 使学生在想象中学会联想, 提高联想能力。

(二) 疑难情境再现生活样式

对有的历史问题学生在学习时是比较困难的, 主要是因为这些历史问题很抽象, 学生很难联想到当时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疑难问题情境来还原当时的生活形式。设置情境时可以选择多个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对比分析研究, 使学生在疑难情境中联想当时的历史背景, 通过联想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求证能力

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史论结合, 学生通过历史资料来获取信息、收集证据、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证据意识会得到培养, 求证能力也得到提高。比如《阿房宫何以悄然消失》这一课就是培养初中生求证意识的典型例子。文章引出的历史结论认为阿房宫是项羽焚烧的, 但是通过关于阿房宫的考古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阿房宫没有被焚烧, 《史书》的记载中也没有证据证明是项羽所烧。因此, 在学习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来进行深入,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 从而得出历史事实的证据。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学会如何求证, 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联想能力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求证能力, 实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

四、结语

初中历史的教学离不开情感、趣味和哲学, 这也是历史课所具有的魅力、凝重感和意蕴感。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会质疑、联想和求证, 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疑问、精妙讲解, 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疑问、自主求证, 学生能够丰富历史知识、扩展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和提倡创新, 培养发展型和创造型的综合人才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宗旨。要想真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构建课堂新模式, 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质疑、通过学生联想使课堂充满历史思想、以及让学生学会求证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本文就从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联想、求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质疑,联想,求证,历史教学,教学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郑立柱,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1

[2] .蔡远贵,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之我见》[J], 《考试周刊》, 2013.01

[3] .李军,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 2013.01

[4] .张改花, 《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 《中华少年》, 2012.05

情景教学,历史课堂实现突破 第6篇

一、情景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 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模式, 愉悦学习氛围, 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来加深学生对历史史诗的理解和识记,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进而优化历史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此种方式, 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 同时,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因其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

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承中华文化, 并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索的求知欲。但是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 却存在着各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情境教学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求知态度, 增强了人文精神,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喜欢。并且情境教学法开可以引人入胜,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别出心裁的课堂情境的设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平中有奇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在学习中思考历史的复杂性, 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终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 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历史课堂中去是很重要的。那么, 该如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呢?

三、将情境教学运用到课堂中去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法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需要把问题和情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创设一个生动、新奇、有趣的课堂环境, 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活跃学生的思想。创设宽松、愉悦的历史情境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要循循善诱, 入情入理的诱导引发,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节课时, 其内容的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意义”时,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这么几种人, 第一种是赞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持的态度及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学生进行讨论,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 进而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意义……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 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不仅解决了重难点的问题, 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以情动情, 渲染气氛, 陶冶情操

语言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 不仅可以彰显教师的文采, 树立教师的形象, 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的快感, 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 激发学习历史的斗志和欲望,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种以情传情的情境教学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师生的共鸣, 感知历史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虎门销烟》一课时, 在讲述虎门销烟时, 要给学生讲述林则徐的英勇事迹。此时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讲述爱国志士林则徐如何对抗外敌入侵的英勇事迹时, 要充满敬意, 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在这样生动形象的情景创设下, 让学生感受到林则徐满腔的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 感受历史上的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感受到林则徐视死如归, 不卑不亢地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进而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与交融, 渲染课堂气氛, 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真实情感。

3.表演情景, 挖掘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习动力

教师如果能设计出好的表演情景, 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参与意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一种亲切感, 不再抗拒, 使历史角色更加明显, 历史事实再现,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通过亲身体验, 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 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 为使学生理解《美国独立宣言》颁布的作用, 笔者设计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一个刚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独立出来的以为美国人, 看到这个宣言后, 你会怎么想, 会做什么样的行动?当时,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回归国土;也有决定继续留在殖民地;但是不露声色留下来, 等待时机一举摧毁英国殖民势力的。学生个个讲得有声有色, 如此一来, 教材上那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描述, 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根据学生实际, 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或扮演, 使其更直观;角色的再现, 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教材, 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种得到培养和提高。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第7篇

一、视、听、触多感官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是历史教学最佳手段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 更具特殊意义。一个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 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效果好。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 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 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 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 多媒体技术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

这里所说的视觉, 是指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动画、录像、图片、表解等。听觉, 指学生听到的来自计算机的语言和音乐。触觉, 指学生的两手对鼠标、触模式屏幕、键盘触击。众所周知,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本世纪70年代, 传统教学有了新发展, 视听教学 (电化教学) 成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崇赏的教学手段。然而, 缺乏多媒体的视听结合既麻烦, 又易出差错。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某段历史部分片段的教学录像资料, 须在课前花大量时间精心剪辑, 正式上课前, 还要从电教室搬来沉重的电视机、录像机, 再用拖线板将电视机、录像机与电源接通, 上课时教师还要在电视机与讲台两地不断穿梭。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位教师在穿梭教学中不慎将拖线板的插头踩离插座, 导致电视屏幕上漆黑一片, 而该教师对自己的脚下所为全然不知, 还以为是机器出现故障, 结果, 原本的视听教学又回到了传统的讲述法,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弥补视听教学手段的某些不足。它使学习参与者得到主动触觉的感受, 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整体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 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 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目前, 教师大都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 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 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 其原因是:

其一,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学生的数量可多可少, 教学内容是预先制定的, 而且上课时间可以自选决定。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跳过程序的某些部分, 从与其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地方开始学习;天资较好的学生, 可以只选程序中与其学习任务相关的部分进行学习, 而无须顾及其他。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和学识水平高低进行历史教学, 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 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这只有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办到。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便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其二, 从表面看, 多媒体技术似乎剥夺了学生举手发问的权利。而实际上, 许多媒体教学程序都设计了中断功能, 以便学生随时可以中断程序进行请教。学生有时需要重复某一章节, 或转入程序的另一部分, 都可应用自如。另外, 程序中含有自动引导工具, 能增强学生对系统的控制能力。上课时间与内容的自选, 随时中断或重复教学内容, 学生自己管理着学习进程, 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上的独立性的培养是一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性发展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 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 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 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 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

其三, 历史课程的学习, 一靠平时, 二靠复习。平时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 就会自己去寻找并阅读许多历史故事书, 通过对历史故事书的阅读能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理解得更深刻, 记忆得更清晰。有些同学不仅能够阅读历史故事书, 而且还能在平时花大量时间去通读中国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方面的书籍, 这样, 学生自然就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这样的学生一看到课本上几句话的简略的叙述, 就能联想到许多史卷的事件, 理解起来当然形象而有趣味了。

其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 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 例如, 收录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由于它们视听并举、图文并茂, 传播的信息形象逼真, 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局部特征, 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 增进了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 这不仅对激发学习动机, 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 而且又能调动情感因素, 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 给认识活动的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条件。近几年来, 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活动, 不仅教育了千百万的中小学生, 也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 学生们电视、电影中了解了中国的历史, 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鸣点”多了,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随之增强。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第8篇

一、困境何在

首先, 历史教育的实质性目标和现实目标的不一致是造成德育功能丧失的根本原因。历史教育的实质性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新一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人的完美化追求。但是, 现实的历史教育并不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而是更多地被功利化的需要所牵引。目前教育的功利性目标已经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整个现行教育的具体操作理念和模式。

这一现象具体到现实的历史教学当中就表现为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试成为教学的“灵魂”。应试教育的模式依旧在现实的教育中根深蒂固, 尤其在西部落后的中学历史教育中, 历史课程的开设、内容的安排以及考核方式都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虽然近些年初中教学中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是这完全是由于在中考当中增设了历史科目。有了考试要求, 学校就开课, 教师就授课, 家长就重视。同样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 从期中、期末考试到毕业会考, 最后是关键性的高考, 这一系列的考试使得整个教学完全处于应试状态。众所周知, 书面化的考试能够取得的最好效果就是对学生历史知识和思考分析能力的考查。知识和能力固然可以以此来提高, 但是这样就完全丧失了历史课程在道德情操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中应有的核心功能, 甚至让学生丧失了对历史本应有的学习兴趣。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 教师职业化的倾向淡化了职业精神的神圣性。教师被认为是最神圣的职业, 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可是由于市场经济下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利益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凸现, 教师也随之逐渐职业化。的确,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解释, 教师本来就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有机部分, 是一种职业, 但是教师这种职业又有其独特之处:劳动对象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精神;劳动过程是对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是对个体完整精神的培养。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 德育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职业化过于突出的影响。在及格率和升学率这样一些指标与教师自身利益关联的情况下, 教师无意中成为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和维护者。

再次, “重理轻文”的错误导向依旧影响中学历史教育。曾经盛行这样的说法“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于是很多学校都将教学资源放在理科上面, 对历史反而淡而视之, 似乎任何教师都可以走上历史课的讲台照本宣科。学生也在这种错误的影响下, 认为历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即便学习也是在死记硬背一些历史知识。固然, 理科课程很重要。数理化等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思维训练的效果都是人文课程不可企及的, 但是这些课程的不足却恰恰是德育的缺失。一名真正优秀的学生, 应该是在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之上具有较高能力的学习者。重理轻文, 这是大学专业设置和就业形势下对中学教育的必然后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社会和学界都大力提倡道德教育,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和就业形势下, 这一走向很难扭转过来。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 从学校到家庭, 有限的教育资源必然要先服从于学生和高考录取人数都多的数理化等科目。当然这一现象随着高考文理分科的取消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 但是“重理轻文”已经成为历史课程的德育功能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的基本心理背景。

二、何以突破

面对这样的困境, 我们难道就没有什么克服途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尽管上面所指出的三个方面的确是制约中学历史德育教育的主要困境所在, 但是德育工作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活动, 所以突破的关键就在“人”本身, 而其他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制度设置虽也有很大作用但前者必然是根本, 是基础。

“言教不如身教”, 用这句话来概括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是最为合适的。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 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唯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目标。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毫无疑问要去了解每个学生, 而学生也应该去了解教师。教学是通过课堂上师生的配合进行的, 但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凡涉及人的交流就存在双方相互的认可和彼此的感知, 而这正是德育的根本所在。所以, 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个人利益的诱导, 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这并不是对教师正当利益的否定, 而是从精神利益的角度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满足。“亲其师而重其教”, 当学生从心里对教师认可并且真正尊崇的时候,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达到了完美境界。在教学工作中, 那些与教师互动良好的学生往往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且在学习和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要是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互动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才切实地发挥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那么, 实现这一目标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基本的要求?我认为概括起来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能用自身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学生群体, 为学生提供精神导航。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理解德育工作的真正内涵, 并以其人格的魅力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 要以丰富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博大精深的历史展现的是人类的精神积淀和文明传承的脉络。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基本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和掌握。将超前的历史思维、理性的人生思考、刚毅的精神品质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 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佳境界。

当德育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时候, 当教师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带入到教学当中时, 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困境就必然能够实现突破。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第9篇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就可以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那样可以收到更高利润”,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材料分析法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共产党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问题,教师出示相关材料:陕甘宁边区1941年11月召开第二届参议大会,所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有7人,当时共产党员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换上一名党外人士。在遵循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采取三三制这一做法,为学生揭示掌握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使之真正认识这一政权在团结人民、调动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台阶:(1)巴黎公社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建立的?(2)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3)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4)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5)国际歌是谁作词作曲,内容体现什么阶级思想?(6)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四、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将世界现代史上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容,和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知识用列表形式进行比较,学生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五、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六、揭示矛盾法

世界现代史上美国崛起过程中,三位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实施新政,通过经济危机的金融农业工业表现揭示矛盾,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含义和措施性质,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回答,最终理解罗斯福新政开创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实质。

七、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八、形象类比法

高中英语教学的瓶颈与突破 第10篇

瓶颈一: 初高中衔接

在高一学生入学阶段应进行如下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其一, 心理的衔接。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方式、难度和要求都有不同, 都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 提前告知学生, 使他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准备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其二, 知识的衔接。在高一开学初期应对学生进行包括语音、音标认读, 初中语法知识、初中词汇的复习巩固, 使学生能顺利衔接高中的英语学习。其三, 做好物质准备。高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理解、自我巩固、自我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需要准备一本词典, 最好是英英或英汉双解词典, 还要有一本适合高中英语学习的语法书。

瓶颈二: 音标

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以后, 不能正确拼读单词, 还需要教师的示范领读, 这就像学生学汉语不会拼音一样, 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提高。对于音标的突破, 可以利用初高中衔接阶段对学生进行音标知识的复习巩固, 确保学生能自己准确拼读单词, 这就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后面的单词表来弥补学生语音知识及拼读不准的不足, 让学生通过多次重复拼读一个单元的单词, 并且在读的同时认真辨认音标, 熟记它们的发音, 可以使他们复习并巩固音标, 使他们能真正地准确发音和拼读单词。也可以让学生多次重复听单词录音并模仿跟读, 学生从耳听、眼看到辨音到听准、辨明看清后再模仿, 一定要防止有口无心地读英语、读音标。

瓶颈三: 词汇量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 英语学起来会有很多的困难。高考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很多学生都为自己的词汇量发愁。对于词汇, 学生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拼读问题。如果能够准确拼读一个单词的话, 学生就可以根据音标读音, 根据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并用, 就会很容易地把单词记住, 并且保持记忆时间长。第二个困难就是遗忘。指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复现, 多次重复记忆单词,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忘之前再记一遍”。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 如合成、派生的构词法。归纳分类法, 就是以一个词为核心, 将与这一核心相近、相同、相似的词组织在一起进行归纳、分析、比较来加强理解与记忆。

瓶颈四: 语法

由于基础语法知识的严重不足, 缺乏系统性, 导致各种 “能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许多学生因为语法掌握得不牢, 既不能用准确、得体的英语进行口语表达, 也写不出几句完全正确的完整的句子。更有甚者, 由于前些年, 强调 “淡化语法”, 部分学生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主、谓、宾、宾补, 定语、状语等句子成份, 更不用说从句了。学生头脑里没有形成语法体系, 对于语法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大脑中混乱无条理。

对于语法的突破, 教师应先利用初高中衔接, 补足初中应知、应会的语法项目, 利用演绎法教学模式: 讲规则———给例句———做练习。演绎法直截了当, 省时省力, 学生压力小, 效果好。对于语法, 语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背诵英语语法例句, 把练习中出错的题目改正后, 进行熟读背诵, 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语法而言, 高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难的一个语法就是定语从句。有的学生高一时没有理解掌握定语从句, 会一直到高三以也不理解, 导致整个高中英语学习非常被动, 觉得高中英语非常难学, 甚至会对英语失去信心。所以在高一年级教师就应该努力把定语从句讲明, 练够, 使学生真正掌握定语从句这个语法项目,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瓶颈五: 阅读

1. 阅读量不足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根据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的要求, 除教材内容外, 对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由教学大纲的20 万字到课程标准七级目标的23 万字, 再到八级目标的30 万字, 直到九级目标的35 万字至40 万字, 高中英语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阅读教学所承担的目标、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达到这个阅读量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补充英文报纸、杂志、小说的阅读, 还要做大量的阅读理解练习, 高中英语教学任务重, 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补充阅读的量。教师应做好精读与泛读的统筹安排, 精读主要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泛读则主要是积累阅读的语言背景知识, 当再次读到类似话题是能够结合语言背景知识, 快速理解所阅读内容。

2. 学生阅读方法欠缺

《考试说明》对阅读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考生应能: 理解主旨和要义;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 做出判断和推理; 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如主旨大意题, 要指导学生把握文章逻辑结构, 找每段的主题句, 概括段落大意, 通过对全文的印象来概括主旨大意, 有的选项是文章中提到的细节是不能作为文章的best title或者是main idea的。对于词义题, 指导学生要学会推断, 理解词汇本身的意义, 从上下文中找线索, 利用语法和逻辑来寻找上下文的指代词。

以上主要是从学生方面谈高中英语教学的瓶颈与突破, 当然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的素质也影响英语教学。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心灵沟通。如果教师做到了, 相信学生一定会 “尊其师, 信其道”的。让我们记住: 师生关系就是生产力。新课改、新课程, 教材内容丰富, 教师应该学会灵活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材料, 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多个瓶颈, 每一个都制约着英语教学的进行与发展, 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分层机制下一篇:体育学院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