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技巧

2024-08-11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技巧(精选12篇)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技巧 第1篇

1 不要以告状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谈话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谈话沟通的过程中, 说话的态度要和蔼可亲, 表现出一种真诚的态度, 另外, 说话的语气要减慢, 让家长能够听得明白。就算是孩子在幼儿园犯了错误, 例如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了,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 也不要直截了当地说, 以免让家长产生一种觉得老师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甚至是认为讨厌自己的孩子, 觉得孩子在幼儿园的班级里不受欢迎, 因而产生了抵制情绪。所以, 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 在家长面前首先要展示孩子的天性, 展示孩子的表现欲很强, 不管在何时, 在小朋友们面前愿意树立威信, 但是因为孩子小, 不懂得把握方法, 孩子觉得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就是树立威信。所以, 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为了维护孩子和家长的自尊, 教师要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

2 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通过有关资料表明, 孩子在上幼儿园接送的过程中, 老人接送孩子占一半。不管是他们的年龄, 还是接受的文化都与幼儿教师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 教师在与其进行谈话的过程中要有耐心, 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和他们进行交谈, 这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同时, 对于男性家长来讲, 他们很希望孩子出现问题时, 教师能够给予更好的解决。所以, 在与男性家长交谈的过程中, 可以直接给予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对于女性家长来讲, 由于幼儿教师是女教师, 女性家长更容易与教师进行交谈。所以, 可以耐心地对女性家长进行交谈。另外, 还要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 选择不同的沟通技巧。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 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 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 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 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同时, 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3 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3.1 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技巧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 教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 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 很聪明”, 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应付自己, 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缺点时, 教师更要注意措辞, 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 因此, 教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3.2 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技巧

教师要明确交代任务, 语言要言简意赅, 任务要具体, 这是因为:第一, 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十分了解。第二, 每次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 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 使家长心里清楚, 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3.3 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技巧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 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理智,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急于辩解, 耐心等家长说完, 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 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 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 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 这样更不易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 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 这样更易于家长接受。

4 结语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幼儿园是对孩子实行最基础教育的地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身上担负着重大的教育责任。尤其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非常重要。如果幼儿教师不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在与家长进行谈话的过程中, 很容易让家长产生误解, 并且不够信任教师, 有的甚至会出现转园的现象。所以, 教师与家长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 针对不同的家长来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 才能取得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信任, 才能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幼儿教师看管。幼儿教师如果重视与家长进行沟通交谈的说话技巧, 一定会使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飞, 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J].中国教师, 2006, (8) :133.

[2]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2) :26-28.

[3]史大胜.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J].幼儿教育, 2005, (6) :83-84.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第2篇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的人格。

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

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

2.把握好沟通的时序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

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

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

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

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让家长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

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

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

4、找出问题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

家长会清楚意识到和老师配合的重要性,会更多地求助老师、依赖老师。

这时,也是建立我们专业性的最好时机。

家长得到老师的帮助后,会更加信服老师,尊敬老师。

五、真情感动,相互理解。

我们的老师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家长不一定能体会到。

特别是新生班,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且要和他们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

但家长仍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

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第3篇

我在农村长大,毕业后也一直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对农村的家长比较了解,多数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般是依靠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因此,教师的责任就变得更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农村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与家长沟通。笔者以本人从教20多年的经验为基础,谈一下与农村家长沟通的方法。

首先要让家长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都由老师负责”的观念。

在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既然孩子上学了,孩子教育的事都交给学校了。记得有一年开学时,有个家长来学校送孩子,见到我就说:“今后孩子就交给你了,我和他妈都没文化,不能好好教育孩子。”他们把学生的一切全部推给教师。甚至还有个别家长认为,家里条件好,孩子长大不用上大学也能过得很好,学习成绩怎样都无所谓,只是现在年龄小,在家也不能干啥,放在学校就是让老师帮着看着。面对这样的家长,教师真是无可奈何,但又不能无动于衷。

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跟他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总之,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有的家长希望儿女成才,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平时不让孩子打游戏,看电视,自己闲着没事打扑克,玩麻将;更有甚者,把孩子关在屋里学习,自己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天天向上。这样的家庭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有位家长经常来我家做客,一提到孩子学习,她就抱怨某个老师管理不严或教得不好等,我问她:“你是怎么管理你的孩子的,每天孩子放学后你在干什么?”她说:“我每天晚上都去打麻将。”然后我就告诉她:“这样可不行,你把时间用在玩上,对孩子疏于管教,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你每天要给孩子创设一种家庭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作为教师,每天下班回家也要兼顾孩子学习,询问孩子学习的各种情况,遇到孩子不会的,及时给孩子讲解,你们总是说,老师家的孩子学习好,其实是老师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经过多次的沟通与交流,她终于不去打麻将了,开始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她的孩子后来考上了重点高中。

其次,要把握地域特点,掌握与农村家长沟通的方法。

1.在农村家访不同于城市,一方面,教师要在农闲的时候才能进行家访,因为农忙季节,农民大都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做家访时要有耐心,因为家长的文化层次、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和对教师的认可程度不同。

有一次,我们几个教师到离学校40多里的几个村屯家访,到第一家时,学生在家,家长去地里干活去了,到第二家时,家长去打麻将了,我们让学生去叫,学生回来说:“他妈说让老师再等一会,还有两圈麻将没打完。”无奈我们只好等下去,大约一个小时后,家长回来了,一进门看到我们感到很惊讶,有些脸红地说:“你们还没走啊。”我们说:“没事,等你忙完了,我们了解一下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诚意和耐心打动了家长,那一次家访很成功。所以农村教师要带着诚意,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家长沟通,才能取得实效。

2. 召开家长会要选家长都方便的时间,我们学校定于每月的13号开家长会,因为这一天赶集,家长来得比较全。大多数家长都能来到学校和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也有个别家长不知道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曾经有一位家长,来到学校就跟老师说:“给孩子请一会儿假,去集上买衣服,我也没啥说的,你们开吧。”说着拉着孩子就走,也不管老师给不给假。当天家长会结束后我就给他打了电话,询问了他不开家长会的原因,他说:“我家孩子学习不好,我也没有文化,怕你当着所有家长的面批评我们。”找到了他不愿意开家长会的原因,我就耐心地和他说:“家长会不是批评学生或者家长,而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另外,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也是一个促进,你们可以取长补短,借鉴或学习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学习一些管理孩子的办法。”我们又在电话中聊了一些有关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的问题,沟通得非常好。后来,每到家长会,他都来得很早,和老师家长都能主动沟通,他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所以,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家长,善待家长,不要伤了家长的自尊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3.把握各种便利条件,与家长就学生问题随时沟通。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是乡亲,彼此都比较熟悉,见面的机会较多,有时候走路碰见了,也要站在路上聊一聊孩子的学习情况。放学时,家长接孩子时,也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好时机,老师能把学生的情况与家长交流,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这种沟通是经常性的,很有效。

再次,教师要通过工作成绩来取得家长的信任。

虽然农村的家长普遍对教师是比较尊重,可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他们也不会买账,当面不说什么,心里却很抵触。还有一些家长不信任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也不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直接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认为把孩子送走就能成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我从教20多年,每年都教毕业班,上一届的小楠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 她当时在班里只是中等生,学习成绩也一般,比她学习好的学生都到城里去读书了,但其中只有两个考上了重点。后来她的爸爸见到我就激动地说:“我姑娘没有选错!”学校的教育赢得了家长的认可。今年的毕业班一共有18个学生,其中10个考上了重点高中,8个考上了一中,在本地影响很大,很多家长因此特地把学生从城里接回来,其中有一名家长到学校和我们说:“我们去了4年,花了很多钱,现在孩子都不学习了,还不如不送了。”但还是有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认可,认为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师素质低。可他们没深入地去考虑问题,我们和城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培训与进修的机会也差不多,由于更加珍惜学习提高的机会,农村教师有时提高得更快;另一方面,城里每个班级的学生特别多,有时能达到60人,教师杂事多,很多事情不能面面俱到,而在农村就不同了,一般一个班10人左右,小班额使师生的关系特别融洽,每个学生老师都能照顾到。但很多家长理解不了,再加上攀比心理,他们想别人家的孩子能送走,我们也得送到城里去,不管家庭条件允不允许,也不管孩子的自身能力如何,其中有些孩子没有家长的管教,上网打游戏,胡乱花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农村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争取得到更多家长的信任,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达成自己的求学目标。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第4篇

每个调皮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简单的背景。有的父母离婚, 或在单亲家庭, 或父母长期外出打工, 或父母社会关系复杂。因此, 与家长交流前, 必须做足功课, 了解背景, 对症下药, 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

如在2012届的中考报名时,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想参加中考, 不想报名,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想报, 我也没办法”等, 什么情况都有。遇到这种家长时, 我们不能硬对硬, 最好了解其背景, 四两拨千斤。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怕子女怪罪、家长推卸责任的心理。我说:“你现在不帮他报, 数年后, 你的孩子要结婚、汽车培训、办信用卡、开店、参军等, 要用到初中学历证明, 到时你的孩子就会怪你当时没有帮他报名。”

二把握初次相会, 搞好沟通基础

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很重要, 很多家长第一次与班主任见面, 便确定了对这个班主任和学校的第一印象, 我历来重视与家长交流的第一印象, 让家长信服我, 觉得我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 又很随和的老师。

在我当班主任的2011届高三年级有个学生, 叫余某, 我第一次与家长见面时, 这个学生当时生病了, 家长从家里赶过来, 到学校时, 打电话给我已是晚上11点了, 说要与我见一下面, 我住得较远, 当时又下雨, 本来我想在电话里说, 有什么事尽管讲, 我会尽力而为。但考虑到刚开学不久, 家长又要求要见面, 我就冒雨赶来。见面后, 家长说了一句话:“你们学校管理比较到位, 四角楼门前有生管的电话, 我打了一下, 生管就过来开门了。你又这么辛苦从家里冒雨过来, 实在对不起, 孩子在这个学校读书, 我放心。”

从以上案例, 我认为第一印象很重要。在平时工作中, 把所有家长的号码存在手机里, 家长一打来我就知道是哪位学生的家长。

三讲究“进退”策略, 掌握谈话主动权

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 每个家长到校后都不依不饶, 都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 谁也不配合, 碰到这种事, 怎么办呢?

首先, 班主任不应惧怕家长, 自己是事件的处理者, 是“法官”, 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 讲明利害关系, 让处理矛盾的主动权掌握在班主任的手中。

四讲究艺术, 对症下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长的文化素质不同、修养不同, 各个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的配合程度, 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因此要讲究艺术, 对症下药, 巧妙应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记得, 有一次开家长会, 当时一家长当面说:“同样交这么多钱, 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就比别人差, 是不是你没重视呢?”班内氛围立马紧张了起来。我说:“我们的教育是让你的孩子比以前有进步, 不是和别人比。”后来, 通过交流, 该家长道歉了。我想对于后进生, 与家长交流时, 少讲分数, 少讲缺点, 多讲进步。这样家长易接受, 我当班主任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刘老师, 我的孩子成绩差, 我都不好意思来找你”。让家长体会到教师是与家长、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共同克服问题, 多分析今后应如何去做。

与家长交流时, 应尽量找个支点, 与家长搞好关系, 这样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在工作中, 教师应用热情、宽容、耐心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换位思考, 互相体谅, 这样, 共同配合才能教育好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 学生在校发生一些小事, 有些家长就当面给教师难堪, 在教学实践中, 学校、教师与家长因不同理念等常会有一些矛盾。如何搞好家校联系, 促进学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与家长交流成为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技巧。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的方案 第5篇

家园沟通与交流是家长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家长反映:“老师表扬孩子在园表现好,回到家常常是另一个样子。”这种现象表明,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还存在不一致,那么,家庭和幼儿园如何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达到家园教育的合力呢?这取决于老师的家长工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是达到家园共育取得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取得家园教育一致性,就要家园经常沟通,经常联系,教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及时将孩子表现反馈给家长,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沟通的方法、技巧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首先,老师要准备好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老师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哪个孩子的情况,准备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哪方面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新入园的孩子,主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况,因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饮食饮水及大小便等情况。经过孩子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老师向家长反映的情况就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比如:与同伴的交流和交往了。需要家长配合的就是请家长回家多问问孩子在园与小伙伴玩了什么游戏,听老师讲的什么故事,谁是你的好朋友等,多让孩子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讲究交流的技巧。

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要讲究技巧,注意讲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不要讲得太直白,直来直去,还要注意讲话的语气。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在园表现与发展情况,应肯定孩子好的表现,然后,宛转地告诉家长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请求家长的配合,二是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谦虚,取得家长的信任,尽快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真诚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好的家教经验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比如:对孩子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急躁。三是不要向家长隐瞒孩子在园的表现,要告诉家长孩子的真实表现,孩子有不良的表现时,要请求家长的配合,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很多。

1.学期初的家长会。这是一次与家长重要的交流机会,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准备好家长会的内容,写好发言稿。主要问题向家长讲解清楚,交代明白。内容大致有:介绍班级情况:幼儿人数,教师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幼儿园的电话等。介绍伙食情况、卫生、保健、学期课程安排,需要家长配合什么,要求家长怎么配合等等。让家长参与发言,可以请家长提好的建议,不要只做旁观者,以便如何改进班级工作,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最好是不念讲稿,面对家长自然地讲解,教师一定要面带微笑,态度自然大方,讲话流利通畅,保持热情、冷静、沉着的幼教特质。

2.微信交流。很多幼儿园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开通了班级微信,这是很好的家园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将班内幼儿活动情况及时地发到微信上,让家长了解。可以有计划地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记得我在班带孩子时,曾经以写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告诉家长孩子的表现,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深受家长的欢迎,我们与家长成了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家长也就不再隐瞒孩子的小毛病,如实地告诉我孩子的在家表现,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及时的交流与了解,孩子的小问题很快就改掉了。孩子有了进步,老师家长非常地高兴。

3.活动室门前的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时间的简单交流、电话联系等。

三、尽快地掌握幼儿的家庭情况

尽快地掌握幼儿家庭情况。如:家长的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家长的职业、家教观念等等。尤其是老年人带孩子的,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只好由老人带孩子,老人的教育观念往往较陈旧,对孩子特别溺爱,我们在与他们沟通时就更要注意与老人交流的方法。

四、多学习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技巧 第6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由于自身发展原因,选择把孩子留给家里年老的父母看管照看。这种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十分普遍,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隔代教育”,而这些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有了一个新称号“隔代家长”。

家园联系是保证幼儿能够全方位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而在家园配合的问题上,许多老师认为和隔代家长打交道非常困难,隔代家长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他们对孙子疼爱有加,过分关注,甚至事事代劳,处处迁就,根本容不得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有任何的在他们眼中看来过分的要求。这样,幼儿园老师就面临着和隔代家长的沟通问题,特别是需要对幼儿生活细节照顾得较多的小班教师与隔代家长的沟通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幼儿园小班教师访谈案例

1、某幼儿园A老师访谈内容:

我:A老师您好,据我了解您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小班教师,您平日跟爷爷奶奶这样的隔代家长接触多吗?那您平日里跟他们做家长工作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A老师:现在年轻父母都忙着挣钱,基本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接送孩子,坦白讲跟他们沟通确实比跟年轻父母沟通要困难一些,因为他们可能不太会听得进去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我们老师给出的意见。

我:那您能跟我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吗?

A老师:幼儿园的孩子都要在幼儿园吃三餐两点,早餐又尤其重要,我们都鼓励孩子们按时来上幼儿园吃早餐,不要迟到。可是东东就是每天都要迟到,每天全班的孩子都等着东东一个人慢慢吃完早餐再出去活动,这对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整个在园状态都不好,可是我已经跟他奶奶委婉地说过很多次明天要早点来哟,他奶奶每次都说好好好,一定不迟到,可是第二天依旧迟到。

我:那怎么办呢?

A老师:有一天早上东东奶奶送完东东,我在教室门外单独和她聊了一会,我说:“东东奶奶,您每天送东东上下幼儿园挺辛苦,您也是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想让孩子多睡一会,您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但是奶奶您看,每天东东最后一个来,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了,他还在吃饭,他为了赶上别人的节奏,吃得很快,这样对孩子身体也不好,等他吃完饭就到了我们出去做早操的时间了,您想孩子刚吃饱就运动,肯定不行啊,但是不让他出去活动,他的心理上又难以接受。奶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孩子睡不够,我们中午都有2——2.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这样东东奶奶一听,第二天开始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2、某幼儿园B老师访谈内容

我:B老师您好,据我了解,你们班的孩子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在接送,那您跟隔代家长的接触中会遇到一些让您觉得棘手的问题吗?

B老师:是的,在与爷爷奶奶接触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毕竟他们是老一辈,很溺爱孩子,很多观念会与我们的教育观念产生冲突。

我:您能跟我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吗?

B老师:幼儿园明确规定了幼儿不能把零食带进幼儿园,可是我们班的一个孩子每天书包里都带一些吃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有一次我发现以后就告诉他:“老师先帮你放好,等放学了我再还给你。”孩子情绪波动很大,又哭又闹,好不容易给安抚下来,下午离园的时候爷爷来接,爷爷问孩子:“宝贝今天的糖是自己吃的还是跟小朋友分享的?”孩子立刻大哭起来,说:“糖在老师那。”爷爷当时就有点生气地问我:“老师,我们家孩子今天表现是不是不乖啊?你就把糖给他没收了。”我把糖还给孩子,然后对爷爷说:“爷爷是这样的,糖我并没有给他没收,是先帮他放好等放学了再给他,因为幼儿园是不能带东西进来吃的。”爷爷很不理解,理直气壮地说:“孩子还小,吃个糖有什么关系呢?你看整得孩子又哭又闹的。”尽管如此,我还是面带微笑,语速低缓态度诚恳地跟爷爷讲:“是这样的,爷爷您爱孩子的心情我真的非常能够理解,但是孩子还小,他如果在没有成年人的照看下,自己吃糖,很容易会卡住,当然没有出事很幸运,但万一孩子卡住了出现了更严重的后果怎么办呢?我们幼儿园和老师要杜绝任何一切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东西。希望爷爷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也请您配合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为孩子考虑。在离园的时候,有您的照看,所以我才会再把糖还给他。”

我:从那以后孩子还会带糖来幼儿园吗?

B老师:我没有再发现过了。

二、案例分析

1、与A老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小班教师在与隔代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承认他们照顾孩子的辛苦,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其实特别理解他们对孩子的爱和照顾,是真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把所有沟通问题的解决点放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明白真正地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不是事事都依他,而是依从科学的育儿方法,遵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这样隔代家长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并且配合老师。

2、与B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对于长辈型的家长,要用尊敬的态度、较缓慢的语速以及先报喜后报忧的方式对待,隔代人对幼儿一般都比较骄纵、宠爱,而且长辈型家长思维一般较为保守、固执,完全逆反于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换位思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要一味地去指责隔代家长在科学教育经验上的缺失,采用建议式的口吻娓娓道来,并着重强调事情后果的严重性,不要急于让隔代家长认可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一点的思考时间,然后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你答案。

三、幼儿园小班教师与隔代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1、尊重隔代家长,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

彼此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保证,而隔代家长本来就是长辈,幼儿园小班教师更是应该以一种晚辈的态度跟他们沟通。

2、语速放慢,音量放大,语调放缓

隔代家长本来就是老年人,各种身体机能也在退化,幼儿园教师应在给他们交代事情或者沟通的时候考虑一些小细节。比如书写通知单时把字写得稍微大些,与他们沟通时,语速放慢一点,音量放大一些,让他们能够完全听懂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意思。

3、将事情具体化

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小技巧 第7篇

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家校沟通的一些心得。

一、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 既要尊重别人, 更要尊重自己

老师要尊重问题学生家长。他们其实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大家接受, 而且有可能已经被孩子的某些行为伤透了脑筋。老师不应该将对孩子的“怨气”转嫁到家长身上。

当然, 老师也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与家长的交往中要不卑不亢, 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 不因家长态度改变原则问题。如果对孩子的教育前后矛盾, 会给自己以后的教育行为带来更大的麻烦。

二、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将心比心, 说服家长

记得刚接手一个新班时, 班上的不定时炸弹杨某就和龚某发生了冲突。杨同学家长说孩子头晕, 要求医院做CT, 好在CT结果良好。他又要求龚同学的家长一人付检查费。龚同学家长不愿意。其实CT钱就三百多, 两边的家长都只有一个宝贝儿子, 都不差钱。龚同学的家长认为有事情出药费理所应当, 没有问题就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了。再说两个小孩子都有错, 凭什么要一人承担呢。杨同学的家长也气不平, 自己的儿子被打了, 总要有个说法。我先给龚同学的家长打电话, “孩子有没有不舒服, 有问题就要去检查。没有问题的话一般还是伤者为大, 对方孩子头晕, 怕脑震荡去检查也是正常的。药费最好还是大度一点, 而且对方家长就是要你跟他说一下。你们把话说开了对方也不会真要, 再说你也不在乎那几个钱。”最终龚先生先打电话给杨先生, 两位家长一笑泯恩仇,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社交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认为:有效沟通的原则之一就是看对象讲规矩。先了解对象, 按对方的思路来进行沟通, 这样容易让对方接纳你的意见。在这件事情中, 老师从家长的角度, 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 将心比心, 事情就好解决。这就是交往中的有效沟通,

三、借用其他老师或者家长来让家长心服口服

李同学的家长是军人出身, 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和老师谈话特别抵触。一谈他就直接给孩子两耳光, 老师们对他望而生畏。一次老师们召开小型家长会聊聊学习情况。李同学家长一开口就抱怨他女儿在某中学作业多。王同学妈妈不客气地说所以要在小学把成绩搞上去, 我们孩子的作业不多啊。老师希望家长要给孩子的作业签字, 他也不乐意。好几个女家长责备他说:对于不做作业的孩子, 家长就要多管, 签字是最好的办法, 养成习惯了, 就不用那么操心。他终于放下自己的面子接受了老师的要求。固执的家长很难改变自己的看法。当“自己人”都来反驳他的时候, 他就会接受正确的观点。

四、对待不愿意配合老师的家长要有耐心, 要有容人之量

对不配合的家长要耐心, 不要想一下子就改变他, 只能慢慢劝服。很多小学生都有偷拿钱的经历, 后面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些家长好面子不愿意承认, 有些家长放弃孩子。张某来自单亲家庭。妈妈管不了孩子, 孩子拿了家长的钱, 总是魂不守舍, 我教育后再告诉他妈, 他妈说不方便来学校。不久我又告诉她孩子拿了同学的钱, 她这才着急。我说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时候还是要有强硬措施的。你就跟他说, 我没有办法赔, 我们去派出所算了。家长还不舍得。我说你的孩子还是新手, 没有那么大胆子。他整天心神不宁, 其实是心理负担大, 你拉他去, 他肯定不会去的。家长就拉他去社区民警室, 他抱着门死也不走。家长按照我的方法, 让他认识错误, 写下解决办法, 包括怎样在家里做家务挣钱都写上了, 而且还写了保证绝对不再犯了。家长告诉我的时候, 我只提醒他, 这种行为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确定孩子真的改了, 很可能是半年或者更长时间。家长这次就爽快地表示会按照我的方法来引导他。

教师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第8篇

一、尊重家长, 奠定合作基础

有效沟通, 尊重是基础。体育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接纳家长的现状及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 并予以充分关注。即与家长谈话的态度要热情, 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 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受教师尊重和被教师接受的;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 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 要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 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主动热情地与家长取得联系, 并与他们交往, 争取在双方心理上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 这样就为与家长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适时展示, 争取家长支持

家长参与教育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 教育工作更加责任化, 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过程担起积极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 这也是对家长的再教育, 家长从中可以获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如, 在指导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 我会邀请家长到操场观摩学生的体育训练, 目的是想让家长亲眼目睹学生顽强拼搏的一面, 因为我所带的体育特长生大多是不被家长和教师认可、重视的学生, 有些家长看完后感触很深, 常常会激动地说:“原来孩子这么辛苦, 他们的训练这么严格, 训练内容这么复杂, 原以为他们学体育特长是为了逃避学习, 没想到孩子们这么努力地在坚持, 而我们家长却……”我就趁机说服家长配合教师, 一起教育学生, 让学生最终获得更加舒心的学习与训练环境。再如, 在校运动会上, 我会特意邀请家长到场观看, 让家长目睹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后开心、幸福的样子;当然,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也要及时、适时地给家长汇报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如体育测试成绩、学生健康状况、心理倾向, 以及向家长展示一些学校、班级所举行体育活动时的精彩照片、录像等。最终, 通过适当展示, 让家长“身临其境”地认识到, 体育并不只是跑、跳、投的简单重复, 体育对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以及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而获得家长对体育教育的大力支持。

三、多元沟通, 建构立体网络

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一些沟通手段, 如口头、书面、电话、家访、家长会、家长信箱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群、博客圈和BBS论坛等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此外, 教师还要懂得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与家长沟通, 应积极建立和建设学生家长QQ群, 一是教师利用节假日登录QQ和学生家长聊天, 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二是通过QQ群, 在节日或家长、学生生日时给家长或学生发去精美的卡片、鲜花和祝福的话语, 让家长感到温暖、受到感动。这种感情投资几乎不需要成本, 但收效却非常好。

参考文献

[1]罗雪.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宁夏教育.2008 (10) .

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第9篇

作为教师可能大多情况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或出现问题之后才会抽时间请家长到学校,与家长沟通,因此,教师的情绪比较激动, 甚至是盛怒之下说话不注意措辞,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影响,也令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不畅通,孩子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导致孩子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有时失去针对性,缺乏有效性;作为家长通常来学校与教师沟通,因为是教师请来的,并不是主动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因此,家长的心理也比较复杂,既想知道孩子的情况又怕见教师、羞于见教师,甚至见到教师紧张,鉴于以上各种情况,谈谈自己对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点浅薄看法。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敬人者,人恒敬之”。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 “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首先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使用礼貌用语“请”“请喝茶”等;为了表示尊重不要在其他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指责家长,不要在家长面前厉声指责孩子;事实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个层次的家长,有的文化层次会高一点,有的受教育程度会差一点,有的含蓄,有的直爽,但不管怎样,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这个职业的形象。

二、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

为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了表现出教师的诚意,在会见家长时应注意:(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时时间太仓促,说不清前因后果,达不成共识、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应选择一段较长的时间;地点的选择来说,尽量不被打扰、家长也比较放松的环境为好。(2)面对家长时应用很客观的语言说明本次见面的目的,如“我已经连续三天查物理作业,孩子都没有做完, 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见一次面”或“数学和英语教师都反映您的孩子在上课过程中,有小声说话、接话、起哄等现象,所以,此次请您来就是为了能更好地配合,让孩子改掉一些不好的毛病”。(3)用诚恳、负责任的态度向家长说明,孩子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力求得到家长的重视。教师在叙述孩子存在的问题时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把事实讲述出来就可以了,不能夸大其词,不能添油加醋,更不能带着不满的情绪,或者轻视的表情。 (4)给家长以信心,向家长表明,通过教师、家长的配合管理,孩子一定会改掉陋习,一定会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家长与教师互相的交流。所以,要允许家长说话,并且应鼓励家长把孩子的情况尽可能多地说出来。首先,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大多数家长又不是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以他们有时候会很茫然、痛苦、无助,这时候特别需要找个倾诉的对象,那么教师充当这个角色就再好不过了,并且同时或许能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误区,可以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 再者,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教师、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向家长们学习,用家长慈爱的心来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学生,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同时对于家长合理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通过倾听家长的教育策略,通过了解孩子对问题的认识,通过教师启发、引导,最后找准问题的关键,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得出三方共同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让家长怀揣着希望与目标,带着微笑道别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第10篇

一、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 根据家长性别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多地会主动和教师交流, 而且也会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而男性家长则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 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教师也是女性。因此, 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 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 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2. 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观察中, 我们发现年纪大的家长, 特别是隔代家长, 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 对孩子过于娇惯, 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家长, 也就是父母, 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所以, 对于年纪大的家长, 教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 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 同时, 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 先做晚辈后做教师。对于年轻的家长, 教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 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 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 所以, 教师在沟通时, 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 听取他们的建议。

3. 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是不一样的, 有的要求很高, 有的则“很低”, 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因此, 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 教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 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 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 教师要注意委婉, 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 让家长便于接受。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 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 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 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 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4. 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 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 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较高, 在观察中发现,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 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 所以, 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 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 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事实上, 这样的家长缺乏的是一个参照系数, 即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里所处的位置。因此, 与这些家长沟通时, 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 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 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 所以教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 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 也要量力而行, 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 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 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 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 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 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 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同时, 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二、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 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 教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其次, 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 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 很聪明”, 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应付自己, 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 教师更要注意措辞, 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 所以, 教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2. 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切忌用“告状”口吻, 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 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 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这是值得表扬的, 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 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 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 更加优秀”。

3. 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策略。

教师要明确交待任务, 语言要言简意赅, 任务要具体, 因为:第一, 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十分了解, 第二, 每次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 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 使家长心里清楚, 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4. 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的沟通策略。

幼儿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 最严重的就是事故。这种情况下, 教师除了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外, 还要安抚好家长。首先, 教师要勇于承认工作中的过失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 赢得家长的理解。其次, 教师要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 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 可以降低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最后, 和家长一起协商做好孩子恢复工作, 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等等, 以此获得家长的谅解。

5. 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策略。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 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理智,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 耐心等家长说完, 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 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 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 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 这样更不易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 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 更易于家长接受。教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蛮横不讲理的家长, 教师要不卑不亢, 理性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三、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

浅谈与家长沟通的语言技巧 第11篇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

当孩子在园出现问题时,一些教师总会不经意间便对家长进行抱怨:“你的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又捣蛋了,一点都不乖。”殊不知这样“告状式”的语气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从而对教师的话语产生抵制情绪。因此,当我们需要指出孩子存在的某个问题时,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的表现下定论,可以尝试换种方式——先客观公正地描述孩子存在的问题或发生的事件,同时从正面提出恰当的建议:我们希望×××是可以怎样怎样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沟通过程中提到孩子时,最好直接说出孩子的名字,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也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作为“谁的孩子”存在。

二、和家长沟通时要谦虚全面

在谈话过程中想让家长相信教师、尊重并听取教师的意见,这就需要教师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在指出孩子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就孩子的长处进行表演鼓励,使家长能够感受到教师在密切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多用商讨性的语言、多征求家长的看法。在提出建议时可多采用这样的句式:我建议……,您觉得呢?我们这样做看行不行吗?而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同时交流自己的理解。交谈时忌用不耐烦、命令式的口气。如“×××最近吃饭吃得不多,请你们多关注他在家的吃饭情况。”而不是说“×××最近不乖,又不吃饭了,怎么说都不听,你们回去好好教育教育。”相较于前者的语气,听起来后者会更让人易于接受。

三、语言沟通中,尽量用“我们”代替“你”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教师就像是孩子们的妈妈一样,希望孩子们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最好不要直接使用“你”的字眼,它容易显得语言具有较强针对性,促使家长感觉自己和教师处于对立位置,而使用“我们”则能更好地表明家长与教师是在一起面对孩子的某个问题。如当孩子家在家不愿意自己穿脱衣服时,可以这样说:“我们一起来共同努力,督促他每天自己穿脱衣服。”,帮助他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直接说:你们在家里要督促他自己穿脱衣服。前者更能显现出教师在家园共育方面的教育理念。

四、一般应先讲幼儿的优点,后讲缺点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为独生子女,在一些溺爱型家长的眼中,他们做什么都是好的、有什么问题也是教师不会教或是别的小朋友带坏的,总之,教师一旦提出孩子的缺点,他们都很难接受。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把握好沟通的步骤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情绪愉快了,在逐渐地提一些建议。同时注意对于孩子的建议也不要一次性说得过多,而是应该给家长这样的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这样一来家长才会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更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从而愉快地开展家园共育。相信教师只要是一心为了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同时多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溺爱型家长也会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愿意给予教师支持与帮助的。

五、与家长沟通时要把握时间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除了需要注意语言的技巧,还要注意交谈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早上家长送孩子的时候,一些家长往往是送完孩子后还要忙着上班,在与这些家长沟通时,教师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简明扼要,把握好交谈时间。切记不要长篇大论,另家长欲走不能、引起家长的反感,严重的还会引起一些家长从此不再敢与教师沟通。另外在放学时,教师同样需要控制好与家长沟通的时间,不要只与少数几个家长沟通,而冷落了大部分家长。同时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主动反应家长关心的问题,如面对爷爷奶奶时,教师可谈谈幼儿的保育情况;面对父母时,可多谈谈幼儿的教育情况,尽量满足各类型家长所关心的不同方面的问题,使家长能深切感受教师对幼儿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更愿意配合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艺术 第12篇

一、要尊重家长,与家长平等交流

教师与家长能否顺利沟通并能够使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家长是否处于平等地位,取决于教师是否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观点或看法。因此,教师要学会尊重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 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长才能与教师保持协同一致。

二、肯定家长的教育,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

对于每位家长来说,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哪怕教师一点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而这种高兴的心情会转移到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孩子继续努力。同时由于这种肯定优点的交流方式能够使家长保持一种轻松的、 自信的、愉快的心情,因此他们会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将会得到进一步延伸,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切实解决一些问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每位家长都一视同仁

孩子是有差别的,家长同样也是有差别的,而家长之间的差异相对孩子之间差异而言则更为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几乎是客观存在的,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对于教师而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他们都是教师的交流对象,教师都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感觉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

四、在与家长交流中,教师要注意使用巧妙的语言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幼儿的缺点, 这时教师就要注意使用巧妙的语言。首先,要肯定幼儿的优点,然后再点出不足,这样家长才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主题, 可以和家长先交流教育幼儿的技巧、典型事例,然后再慢慢谈及具体的教育方法。

五、让家长了解教师的辛苦付出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教师也是爱每一位幼儿的,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却不一定被家长所了解。这种辛苦却未必能被家长理解,因为无论是接孩子,还是送孩子,家长都难以看到教师辛勤付出的一面。因此,在家园交流中,教师应让家长清楚教师跟家长一样是爱孩子的,这种关爱面广量多。让家长理解这一点,有利于融洽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使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家园沟通

1. 通过校讯通或者留言板进行家园沟通。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它缓解了家园之间同步活动的时间紧的矛盾;2.建立《家长园地》,家长们利用到幼儿园接送幼儿的机会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了解到科学的保教理念、先进的幼教信息、班级近期的中心工作等;3.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来园活动等。其中,最受家长欢迎的是家长来园活动,因为这能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孩子在园的生活。

总之,要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关心自己的孩子,教师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地会产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师;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时, 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教师沟通,并和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

上一篇:染发的艺术下一篇:数学课中的数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