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探究范文

2024-06-12

作用探究范文(精选12篇)

作用探究 第1篇

关键词:体育营销,作用机制,探究

我国成功地于2008年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 并且又在2010年于广州举办了亚运会。在这两大盛事的推动下, 我国的体育商业也迎来了行业的黄金阶段。近几年来, 我国的体育营销在良好的市场背景依托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在未来, 中国的体育营销事业会有更好的上升空间。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营销策略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把握商机, 并持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可以说, 体育营销对于企业的的发展来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和品牌只有借助体育营销的有力扶持, 才能够实现品牌战略的最终成功。所以, 面对新的形势, 加强体育营销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现代企业体育营销概述

从当前情况来看, 人们对于体育营销的研究还没有发现其真正的起源, 但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却突出表现了体育营销的抬头, 而这次运动会也可以说的是体育营销的一个转折点, 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此之前, 举办奥运会的经费通常由彩票的出售、政府拨款以及接受捐助三方构成,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十分拮据, 一度让举办国家以及举办城市陷入庞大的债务之中。比如说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 会后留下了14亿美元的债务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时金融家尤伯罗思提出了全新的理论, 他认为可以靠出售电视转播权、纪念币、收取广告费以及门票来进行体育比赛的相关经营活动, 从而解决或降低体育赛事, 特别是奥运会出现亏损的问题, 这也是第一次将商业操作融入奥运会的经营过程, 这一举措也使奥运会从单纯的体育运动会逐渐转变为全社会范围内共同参与的大型社会经济活动, 体育营销也从此开始不断发展和壮大。而对于体育营销的概念, 我们可以理解为体育营销是遵循市场规律, 为了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 在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 借助赞助以及冠名等手段, 通过企业所赞助的体育赛事来推广自己的品牌,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刺激消费需求, 从而营造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实现企业最终利润以及企业长久影响力的独立营销手段。体育营销可以说是一种战略, 这种策略的实现要以体育活动为媒介, 把产品与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并将体育文化同品牌文化二者融合, 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 这种体系具有系统性、长期性以及文化性的特点。它不仅包含将体育作为商品的体育产业营销, 也包括了企业通过体育活动而进行的市场营销。体育营销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再次整合, 使企业的运作为体育营销服务, 特别是将体育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文化与企业产品、文化进行融合, 实现品牌文化、体育文化以及企业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 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吸引群众的目光, 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 并且在消费者的品牌概念中形成一种长期的偏好, 从而最终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 对于体育营销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 品牌消费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企业能否在这一大环境下顺利地培育出自己的特色品牌, 并将之成功地塑造成知名品牌, 则决定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上竞争中是否能够保持顽强的竞争力。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的品牌规划管理和运营要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这也成为了企业成熟度与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时期的体育营销中, 吸引目光的第一要素就是企业品牌, 因此, 品牌就成为了体育营销的核心内容。而从早期的体育赞助开始, 树立品牌就已经成为企业所关注的头等大事, 在体育营销中获得成功的企业有很多, 比如可口可乐、LG、摩托罗拉以及索尼等等, 我国参与体育营销的品牌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获得了巨大的品牌收益, 比如说伊利、燕京啤酒等等, 使自身在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品牌推广效益。此外, 体育营销对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还表现为提升品牌意识、提供品牌体验、提升品牌价值以及丰富品牌联想, 并更好地促进品牌的内部营销。

3 体育营销的重要优势

3.1 体育营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许多企业从外表看来并没有将资金直接投入到体育活动的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上, 但却在另一层面提升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体育运动对于公众来说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其可以轻易地集中公众的情感与注意力, 体育运动紧张、热烈、刺激的场面以及平等、拼搏、快乐与健康的体育精神等等, 都能够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体育营销巧妙地将这些情感化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文化内涵, 从而使企业以良好的公众形象稳固地屹立于市场竞争之中。

3.2 体育营销具有隐含性, 能够使企业在低调中传达自己的诉求

当前的市场竞争不断指向了买方市场, 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煞费苦心地进行广告方面的疲劳轰炸, 漫天撒下广告大网已经成为各企业不约而同选择的营销手段。而很多企业看准了体育营销, 有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体育活动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隐含性, 品牌广告可以不需要单独或者是直接出现, 这反而可以更好地显示出品牌的实力和内涵。通过体育营销来对企业或产品进行宣传, 能够让企业与品牌更加隐形地触及公众视觉核心的边缘, 不但不喧宾夺主, 又巧妙地借由公众视线而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的营销目的。

4 体育营销迅速发展的原因

4.1 体育功能的转变

首先, 早期的体育更侧重于体力与技巧的较量, 可以说竞技体育占有很大比重, 20世纪的商业思想把体育引进了市场, 体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娱乐能够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精神层面包括休闲和娱乐的需求, 欣赏刺激、精彩的体育比赛与观赏音乐会、进影院看电影具有了同样的消费价值, 同样会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美好享受。体育被赋予了全新的市场的新内涵与功能。此时的体育逐渐加强了休闲和娱乐的色彩;其次, 体育运动向职业化发展, 也使得体育运动更加迅速的普及开来, 体育比赛的观赏性增强了, 体育热衷者与观众数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这为企业进行体育营销提供了可能性。

4.2 媒体环境的变化

(1) 视听媒体快速增加, 新媒体广告增多, 传统广告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推广要求, 而进行体育赞助则是更好的选择和出路。

(2) 因为政策的一些限制, 尤其是烟草行业, 也使得这类企业选择体育赛事作为传播平台。

(3) 电视媒体的体育节目大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收看体育类节目, 甚至是锁定体育频道, 这就大大增加了体育营销赞助的媒体曝光率。

(4) 电视广告的投入成本不断增加, 产生视觉疲劳的观众对过多的商业广告也不断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 这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体育赞助来为企业的发展另觅蹊径。

5 合理开展体育营销的具体措施

5.1 必须意识到体育营销潜在的风险性

我们的一些企业看到了一些国际企业在体育营销中所回收的丰硕成果, 因而对体育营销更加地跃跃欲试, 而一部分国内企业将体育营销错误的理解为体育营销就等于企业经济效益。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狭隘的, 仅仅看到了体育营销的经济价值。然而体育营销同其他营销一样, 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性。也并不是任何参与体育营销的企业都能够获得成功。数据显示, 在赞助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00多个企业中, 大概只有25%的企业切实地得到了回报, 部分企业只是得到了一些短期的效益, 还有些企业以血本无归收场。此外, 赞助体育活动的风险还与合同的签订有关, 赞助企业不能预先知体育赛事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而接受赞助的一方更不能保证必定有效益作为回报。很多未知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营销的最终成果。因此, 企业必须意识到体育营销的风险性, 继而做出理智的选择。

5.2 战术跟进策略

企业品牌运用体育营销的手段进行国际传播, 在策略上也分为战略性与战术性两种。从战略性上来说, 企业在参与奥运传播之前, 就务必考虑自身的市场策略以及企业发展战略是否和体育赛事传播的理念相符, 之后再从受众的价值观、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角度为切入点, 使他们日益接受中国的企业和品牌, 企业必须有一个持久的品牌传播过程。从战术性角度来说, 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 体育相关的广告和新闻是提升品牌曝光率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传播平台。

5.3 品牌定位与体育营销实现对接

品牌定位指的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思维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 继而更好地促使目标客户群体接受该产品。体育赛事与企业的品牌定位二者的结合点可以是表层的, 也可以是较深层次的。当体育赛事的基本内涵与企业的品牌定位有效结合后, 体育营销才能更好地满足目标客户群的诉求, 从而实现改善品牌形象以及扩大产品销售的最终目的。企业在赞助体育赛事之前,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以及体育赛事所表达的文化与内涵, 看二者是否有完美结合的切入点, 找准入口才能达到企业赞助体育活动的初衷, 也尽量避免了盲目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体育营销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突出企业的品牌价值。

6 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营销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人们对于体育营销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全面, 但是, 因为体育自身活跃的本质属性以及其轰动的社会效应, 就必然使其成为新时期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有力平台。因此, 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体育营销作用机制的研究, 群策群力探讨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的体育营销策略, 找准体育与企业品牌推广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实现体育事业与企业发展共生、共荣的双赢局面。我们更要积极地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体育营销经验和理念, 深入钻研其内涵与前景, 并有效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挖掘体育营销的更多潜力, 并最终实现体育营销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丹, 夏明华.论注意力经济下的体育营销[J].集团经济研究, 2005 (11) .

[2][美]肯.卡瑟, 多蒂.博.奥尔克斯.体育与娱乐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屠建路.体育营销怎么玩[N].中国经济时报, 2002-04-26.

[4]郑武.名企大打体育营销牌[N].市场报, 2002-08-10.

发挥家庭教学实践作用方法探究 第2篇

摘要: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家教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发挥家庭教学实践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发展,而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家庭资源;家庭教学;方法探讨

家庭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中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特殊性,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就要发火家庭在整体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家庭教学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观空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学需要各种资源的密切配合,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的特殊性已经得到了认可。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越来越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学校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如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也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是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生难忘的,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应该把握好尺度,对孩子进行多侧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开拓孩子的智力视野,帮助孩子养成刻苦自学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同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以全面增长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一般来说学生正处在爱玩好动的年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接受能力强,但分辨能力差,只有适当的教学引导才能形成一种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推动,在实际教学中家长要了解他的特点,保护他的天性,尊重他的人格,注意发现他的兴趣与爱好,并加以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好恶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庭教学中注意事项

家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发挥家庭教学的实际作用,重庆地区在教学发展中充分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家庭教学探索。

(一)针对性地教育

针对性教学是在长期教学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但在实际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还只能是一般的了解,尤其是对进入初中的孩子的情况了解更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变少了,重庆凤鸣山中学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中学阶段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联系相对来说比较少,很多教学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一种不良的关系。有些孩子喜欢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特别讨厌父母打扰他,家长如果动了他们的东西,往往很生气,甚至发脾气,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凤鸣山中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凤鸣山中学采用多样化的应对措施,最主要的是引导家长开展针对性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解决,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作为家长要平等对待孩子,不居高临下,不以审问式的语言问孩子问题;跟孩子讲自己的心里话,体现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对孩子经常实事求是地讲理解性和肯定性的语言;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不断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学环境,凤鸣山中学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二)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说明教学手法的多样性,要想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说得有理,符合孩子实际。重庆凤鸣山中学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要求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做到:说得有力,有实际例证;说得精要,不罗嗦;说得适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说得有新意,不要说来说去老是那一套。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言教不如身教,也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自己也要看看书,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要有好的习惯,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你的教育了。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教育而争吵,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吵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努力做到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当前绝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成绩的好坏往往只看期考试的成绩,而对孩子的真实想法没有太多的关注,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而且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有效发挥出来,父母一定要痛改教育思想,把目光从关注分数转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的成绩,而且更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要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学习其他技能,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对子女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必须同步进行,相互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还是能够积极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种客观性,并从多个方面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提高教学针对性,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心的,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要认识到过度的期望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只有合理的引导才能实现孩子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家庭教学实践作用方法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重庆凤鸣山中学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了推动家庭教学发展的方法和对策,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实践教学中这一教学尝试已经得到了验证,在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指导力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热情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因势利导,切实抓好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使我国的家教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凤鸣山中学经常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辅导,也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素质教育工作,传递家教信息、交流家教经验,花力气抓好这项工作,家庭教育就一定会大有起色,学校教育也会有新的发展。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庆凤鸣山中学教学中认识到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孩子能够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作为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高度的自制力,宽容、谦虚、善良、正直的品质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目标,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家长在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辅导工作,同时注意在生活中加以启发教育,让孩子活泼敏捷地思考,启发创造性思想,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三)理解尊重孩子

父母应理解、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积极有利的建议应该表示赞同并认真采纳实施,对于片面、消极的应分析引导,适度批评教育,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独享的权利,孩子也可以影响教育家长。家长应当允许儿童对所受教育、影响作出自己的选择,成年人应当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发扬民主,向孩子学习。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理解孩子才能真正认识到孩子在学习中的需求,采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家庭中要有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必定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健全的家规,家庭中要有明显的是非准则、伦理观念,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时代对家长的呼唤。作为重要教育者的学生家长,必须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正,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才”,由“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变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配合学校合力教学,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响,要在教育中认识到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结语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校学习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为造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一代新人而尽职尽责,针对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家庭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充分结合在一起,实时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最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为孩子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李国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体性.【J】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3]尹秀平.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其教育合力.【R】中央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

幼儿科学探究“鱼鳍的作用” 第3篇

科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并不遥远,只是需要我们引导其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如幼儿园、家庭、社区中种植的各种树木、花草、饲养的鸟、鱼、家畜、家禽,生活中随机出现的风、云、雨、雪、虹、结冰、融化等,都是幼儿科学活动最好的课程。科学活动的生活化,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是要求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以不同组织形式,向幼儿传授科学知识。那么,作为幼儿园的教育者,如何为幼儿创设和提供良好的科学氛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感知和探索呢?对此,我们专门进行了研究。

在我们的一节活动课中,我与幼儿一起探究了“鱼鳍的作用”,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首先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鱼鳍有什么用呢?”有的孩子说鱼鳍用来帮助游泳、转身的,有的则说鱼鳍是起保护作用的。鱼鳍到底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知道鱼鳍的作用呢?我加入了孩子们的谈话:

军军:“把鱼鳍剪掉,看看小鱼会怎么样?”

我说:“你们是想看看没有鱼鳍的小鱼会怎么样?可是剪掉鱼鳍小鱼一定会疼,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宝宝:“那就把鱼鳍抓住,不让鱼鳍动。”

可可:“好的,不过要抓的轻点,太重了鱼会痛的。”

迎迎:“可是抓的太轻,鱼会逃走的。”

孩子们从来没有抓鱼的经验,无法预料鱼鳍被抓后鱼的反应,于是我支持了他们的想法。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手伸进脸盆想抓住鱼鳍,可鱼总是从他们手里逃走。“太滑了,一下子就溜走了。”

我抓住鱼的背鳍刚想给孩子们看,小鱼也挣脱了。我问:“你们谁抓住鱼鳍了?”

大家面面相觑说:“小鱼太滑了,我们抓不住!”我说:“你们有没有其他办法?”

我建议道:“大家好好想想,我们明天再来试吧。”

失败的经历对孩子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耐心等待,他们总会想出好办法的。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孩子自发地想到要在爱护的基础上观察小鱼。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可以将引导孩子关爱生命作为目标之一。

第二天,天天带来一卷宽宽的透明胶,他告诉大家:“我用透明胶粘住鱼鳍就可以了。”

小雨:“不行,透明胶到了水里就不粘了。”

可可:“用绳子绑住鱼鳍?”

双双:“不行,用布比较好,布很软,小鱼肯定不会痛。”

孩子们对材料的选择意见不一,不过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在讨论中自始至终体现了对小鱼的关爱。这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正是我期望孩子们树立的。

我让孩子们用这几种材料在自己身上都试一试,如果我们舒服小鱼就不会痛。孩子们俩俩结合亲自试验了一下,结果孩子们发现布是最合适的。孩子们用的方法与科学的试验方法——“纱布捆绑法”已比较接近,看来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真的能行。

开始做实验了,孩子们准备了一大筐布,我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筐纱布,他们不知道这种材料会不会伤害小鱼,便问:“这是什么布?让我试试舒服不舒服。”边说边将纱布绑在了自己手腕上“呵呵,一点也不疼!”他们为找到新材料而高兴。

孩子们俩俩结合,开始探究鱼鳍的作用。由于怕伤害小鱼,军军和天天轻轻地用布包住鱼鳍,可刚放到水里布就散开了。军军对天天说:“鱼的尾巴在动,应该包住尾巴。”两人又小心地用布将鱼尾包住,可放到水里一试小鱼还是溜走了。天天拿来一块长长的纱布说:“我们在布外面用纱布打个结看看”,这下真的行了,我用手轻轻一推小鱼就倒向一边。另外几组幼儿受到启发,不一会便有同样的发现:“小鱼沉下去了!它不会游了!它好像躺下睡觉了”……

孩子们尽情地观察着,我说:“布包久了,恐怕对小鱼不好,我们把布拆开看看小鱼会怎么样?”解开布,孩子们都高兴地叫起来:“哈哈,小鱼又会游了!”“啊!我知道了!鱼鳍是帮助小鱼游泳的,还可以让它平衡!”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鱼鳍的作用,我又带孩子们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我又找来一条较大的鱼,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分别包住各部位鱼鳍进行实验。孩子们发现被包住胸鳍的鱼仍能向前游动,但用手轻轻一推他就会侧躺,这说明胸鳍有平衡的作用;我又用纱布和夹子固定尾鳍,鱼不能转向和游泳了,这说明尾鳍有转向和动力作用。经过连续几天的自主探索,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终于了解了鱼鳍的作用。

柔道训练中肌肉作用分析与探究 第4篇

一、在柔道运动中肌肉工作的共同特点

(一)

人体各环节任何运动状态的改变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其中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拉力是最主要的,这种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运动状态的好坏,如:投技背负中下肢各关节伸肌群的收缩力越大,人体向前的加速度就越大。

(二)

各环节肌肉收缩速度的快慢同样对柔道技术成功与否起作用,柔道运动每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肌肉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和力量收缩。各有关肌群肌肉收缩的速度越快,人体向前拉的移位速度就越快。由于柔道技术中各有关肌群要快速有力地收缩几十次至上百次,因此肌肉快速有力地收缩对柔道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

柔道运动员对抗时,既要力量,又要速度,还要耐力,在技术中肌肉表现出的以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及快速力量耐力进行工作的能力,是素质和技术运动中肌肉的共同特点,为此,在短跑的教学训练中应把肌肉力量、肌肉的收缩速度及肌肉的快速力量耐力的训练始终放在重要位置。

二、按照运动结构与肌肉工作特点选择训练手段

为使运动员肌肉素质的发展更切合技术专项训练中的变化应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要尽量与短跑加速肌肉工作的特点相类似,这样在训练过程中既发展了专项素质,又改进了基本技术。目前国内外广大教练员所采取的练习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如正踢腿、外摆腿等肌肉练习在基层体校中较为频繁,技术中的内股、里倒勾引起骨盆前移主要是摆脱腿同侧的腹内斜肌与异侧的腹外斜肌及臀中肌约束,共同收受拉骨盆向前运动完成的,腹肌的收缩是异侧性的。收腹举腿和里合腿主要是腹直肌收缩,所以柔道运动员的腹肌练习柔韧耐力练习应以异侧收缩为主。

三、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及耐力的方法

柔道运动的每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肌肉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和力量收缩。但这种能力不能持久,带有爆发性。有时技术掌握运用得不够,主要是部分肌肉力量运用不够造成的,所以肌肉素质训练就成了改进技术、提高成绩的关键。就柔道来说,在两个人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相同时,谁有较好的力量,谁取胜的可能性就大。

提高肌肉收缩力量、收缩速度、收缩耐力的训练,是所有柔道教练员、运动员十分关心的事,因为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提高肌肉素质的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只要给参加工作的肌肉以阻力,就能提高这部分肌肉的力量,但在训练中,采用的阻力大小、训练次数、组数及练习时间的不同,所达到的训练目的也不同,对肌肉不同素质的训练方法应具体动作练习具体应用。另外,每一个阶段的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的强度必须遵循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增加的原则。注意每次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结束后必须做好整理活动和全身放松。这样便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和适应能力,减少伤病发生,尽快消除疲劳并快速恢复,从而达到肌肉训练的效果。

四、注意各肌群力量素质的合理比例关系

人体各肌群在训练过程中承担的负荷及表现的力量有大有小,但跑、跳、摔作为一个整体,各环节之间的肌肉训练对促进柔道成绩的提高、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大教练员在训练中特别重视这些肌群的训练,但在运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运动员由于对某些相对弱小的肌群的训练不重视造成了创伤或阻碍了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如大腿后群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几乎在练习阶段中都参加工作。这些肌群既要承担屈骨宽、屈膝任务,又在膝关节伸至130度后参与伸膝工作,尽管在工作中所表现力量强度没有伸肌大,但在训练过程中放松休息的时间很少,工作负荷同样是很大的。对这部分肌群的训练,由于不如伸肌练习方便,没有伸肌练习多,在训练实践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该肌群的拉伤,我们应在今后的训练中予以重视。

五、结语

浅谈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第5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将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历史教学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历史课程标准》在阐释“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这样界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强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后活动中,“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就是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教科书为凭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促进自主发展的互动式教学。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经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来检验假设,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真理形成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在自主探索研究中经历了曲折,获得成功体验,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直接经验。那么,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备课时博览全书、吃透教材,然后将自己嚼烂的东西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学生无须自己钻研教材、思考问题,学习的结果只能相当于知识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学生知识得到了累加,但能力得不到发展。

实施探究性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一改“填鸭式”、“满堂灌”模式,采用侧重于探索的启发式教学,着重于发掘历史自身的特征和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发掘历史学科特殊的美。而且每个教学环节,都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简化、理想的形式下,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在这种意义上,课本是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则是导演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教。所选的内容应该是章、节的核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内容的难度要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历史课堂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开始上课时,可通过:1.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学新联旧,问旧启新”,以巩固旧有知识,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例如,在讲述近代“中国边疆新危机”的有关内容时,可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这样的提问:“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为什么称为新危机?”这样,能促使学生思考已学过的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我国边疆会出现新危机?新危机发生在哪些地区?”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对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起了很大作用。2.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历史课堂上的情境设置要:

一、真实性,历史尽管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我们创设的“情境”的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审视和认识昨天;二.生动性要想办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真实性,历史尽管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新知识的实施阶段,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力求使历史课堂成为问题迭出的“问题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也能成为主体性彰显的思想者,起码不枉学历史。教师设计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及创造性。历史课堂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今中外历史,很多历史现象不是可以用一种定论来囊括的,正是这种学科特点才赋予了历史特殊的美韵。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观察和认识历史,不要怕学生信马由缰、放纵思维,只要他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有一定的论据,就不要轻易给予其“错误”的评价。须知,课堂就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何况,教师认为错误的地方并非一定错误。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所谓心理安全,就是感到自己在被人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尊重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对学生表达的见解,说的“真话”,只要言之有据,就应该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予否定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掩蔽起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诱导和暗示,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寻找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过。总之,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应作好课堂引导,利用情境教学,科学的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课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并将探究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学生就在学习中得以不断陶冶情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中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32-02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人口及环境问题等问题都需引起高度重视。而目前的教育教学高中生物学科作为主,高中学的一门课程却被忽视,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就只有当社会、学习者体会到高中学生物学科开设的价值,其发展才会持久。因此,要真正让生物学科在高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高中学生物学教学,我们必须切实重视高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无论考与不考、怎么考,高中学生物教学一定会有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一、积极创设探究情境

“教以生为本。”探究性教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探究性教学设计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精选良好的探究问题、巧用现代教学媒体、设计富有逻辑性和趣睐性的教学语言等途径创设探究情境,不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同学深入探究下去。例如,在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甲心”内容时,我安排6位学生为一小组,遭过对相关实验材料的阅读分析后,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在资料1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体色与处理的哪个细胞有关?与该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如果要完善此实验,还应该做怎样的补充?资料2中,蝾螈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资料4中,怎样排除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与“柄”无关?

在探究活动开展中,要求每组同学指定人选作好记录,并届时通过实物投影将本小组的探究结果与大家交流。同学们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很高。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认为:资料1中美西螈的移植实验,还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即:将白色美西螈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若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体色是白色,则两组对照,才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同样,在伞藻嫁接实验中,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照措施:伞状帽伞藻和菊花帽伞藻的帽去除,分别将柄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在伞藻的核移植实验中,也应该增加一组:将伞状帽伞藻的细胞核取出,移植进去核、去帽的菊花状帽的伞藻中,其柄上将建成伞状帽。对这样的探究结果,老师应当毫不吝啬自己美丽的辞藻进行表扬和鼓励。显然,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并取得了理想的探究结果。而且,这样类似情况的处理和安排,也会使同学经常处于主动的思维过程中,因为,有些问题的设计富有挑战性,对于高中同学来说,他们很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这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二、科学选择探究类型

“学以悟为根。”在探究性教学中,要组织同学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灵活采用不同的探究教学类型。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探究类型有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归纳探究与演绎探究、独立探究与群体探究。当然,这些探究类型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可以混合使用,新的类型也会在教学实践中被不断创造出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中年级生物学学习的起始模块,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侧重于观察与实证,即学习科学家的一些科学实验,从中获得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教学中,要求同学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影响消化酶的背景资料,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并根据提供的一些材料用具、设计实验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自己独立设计探究实验,完成科学探究。从这样的组织安排来看,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例如,从酶的选择看,既可以选择过氧化氢酶,也可以选择唾液淀粉酶、α一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等;从影响酶的条件来看,既可以选择温度,也可以选择pH。学生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外,还必须考虑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酶,因此,所探究的问题和设计的实验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不同组的同学探究不同的问题,全班同学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和心得进行交流。这样的探究性类型远比全班同学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要多得多,所涉及的信息量要广泛得多。

有些知识的学习,不一定如上述那样处理,它们比较适合选用教师按照科学探究的方式讲解和演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探究类型。也就是说,学习课题、假设、验证的方案和资料、实验由教师提供,学生通过演示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强化了意义学习。例如,“细胞器的分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的学习采用这种探究类型的教学比较合适。

三、努力实现知识建构

历史学的价值与作用探究 第7篇

一、历史的直接之用

有关历史的作用, 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解答, 并有大量论著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然而, 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卡尔·贝克的名篇《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在那篇文章里, 贝克说明了历史的记忆功能。他将失去历史记忆的人称之为失去心灵的人。他说:“每个普通人, 同你我一样, 记忆种种说过做过的事情, 并且只要没有睡着也一定是这样做的。假定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来而记不起任何说过做过的事情, 那他真要成为一个失去心灵的人了。……没有这种历史知识, 这种说过做过的事情的记忆, 他的今日便要漫无目的, 他的明日也要失去意义。”

历史首先具有记忆功能。凭借这种历史记忆, 人们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当下的生活, 将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结起来。假如我们失去历史的记忆, 便真的要成为贝克所说的“失去心灵的人”了。难以想象, 当我们忘记曾经所熟知的人、曾经做过的重要的事情和曾经所说过的重要的话, 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糟糕。因而, 历史存在的必要性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直接需要。

二、历史的间接之用

历史除了现实的直接之用外, 还应有间接之用。如果说历史的间接之用确实存在的话, 那就意味着, 从史实中可以提升出某些经验或规律, 为我们当下或未来服务。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史实能不能提升出某些经验或规律;二是这种经验或规律能不能为当下或未来服务。

(一) 历史是否存在经验或规律?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 从史实中可不可以提升出一些经验或规律?经验常常建立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如果可以从事物中找出一些因果关系, 我们就会说自己获得了某些经验。经验是人们基于一般事实而得出的、可供人参考的东西, 并不具有必然性。显然, 在历史中存在这样的经验。比如, 中古史上的“让步政策”。每当一个新王国或皇朝建立之初, 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等原因, 统治者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以利于自己的统治。然而, 统治者为一己私利, 横征暴敛的情况也是有的。那么, 历史中是否存在规律?庞卓恒先生认为, 规律若用形式化语句表达, 就是“如果具备了某些条件 (C1, C2, 直到Cn) , 就必然产生某种结果 (E) ”。比如, 我们会说, 在正常的气压环境下, 如果温度低于0℃, 水就会变成冰。

如果上述表达是针对自然科学的规律观而言, 那么情况确实如此。但针对历史学而言, 情况则不同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他的个别、特殊常常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于是, 在自然科学领域, “个别、特殊的东西主要被看作是某种关系、本质或属性的表征, 被作为普遍性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来加以研究”。在自然科学领域, 很容易从偶然的因果关系中求出必然的因果律。这种因果律也常常可以用清晰、确定的语句来表达, 正如上面所举出的“水的变化规律”的例子。

与自然科学不同, 历史学的理论往往缺乏清晰性和确定性。要对历史学中的普遍性命题作出形式化的语句陈述, 则显得相当困难。比如, 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时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然性的因果关系, 那么, 作为导致生产关系变革的初始条件究竟有哪些, 我们难以清晰而确定地列出;这种变革的临界点在哪里, 我们也难以确切地界定。历史中因果关系本身的不确定性, 使得历史的规律也缺乏确定性和清晰性。更麻烦的是, 理论命题若得不到确实有效的检验, 就无法修正完善并得到深入的发展。这样, 历史学的概括只能停留在经验性的层面上, 形成一些类似格言、谚语、警句之类的概括语, 而难以超越常识形成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体系。

然而, 即使历史规律不够清晰和确定, 我们仍不能否认历史有其“固然之理”, “历史学也能总结出类似格言、谚语、警句之类的常识真理。与科学真理不同, 常识真理所用的是日常用语,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但这种模糊性或不确定性, 并不影响我们生活实际的需要”。比如, 阿克顿看到权力与腐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得出“权力使人腐化, 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化”这样的真理。我们并不能说它绝对正确。但是, 它确实可以“让我们有充分的警觉, 以便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竭力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

(二) 历史的经验和规律是否能为当下或未来服务?接下来, 我们谈第二个问题, 历史的经验或规律能不能为当下或未来服务?历史的经验或规律, 是人们基于过去的史实而总结出来的。这种经验或规律要能为当下或未来服务, 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重演。假如历史会重演, 我们便可以将历史的经验或规律用于重演发生时;或者利用这种经验、规律, 提前做好某种安排, 以使历史重演或不重演。比如, 前述阿克顿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 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化”。如果它能为当下或未来服务, 我们必是假定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腐化的历史会重演。因而, 我们会在这种重演可能到来之前做好安排, 以使其不重演。总之, 如果历史的经验或规律可为当下或未来服务, 其重要前提就是历史的重演。因而, 回答第二个问题的关键便是解答历史是否会重演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重演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或事物在内容上的重演;另一类是事实或事物在某种本质和属性上的重演。由于历史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历史的重演只能是第二种的重演, 即在某种本质和属性上的重演。然而,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 即认为自然科学领域的重演比历史的重演更完全、更严格。但实际上, 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 其重演也只能是第二种的重演, 不可能有包括事物具体细节内容在内的重演。而第二种的重演, 即在某种本质和属性上的重演, 就不存在严格与不严格、完全与不完全之分了。因而, 我们可以说, 重演就是指事实或事物在本质和属性上的重演。绝对的、完全的重演是不存在的。

那么, 历史是否存在重演?显然是有的。我们会把太平军打下南京, 接着就发生内讧;辛亥革命义旗刚刚举起, 同盟会就分裂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因北伐军打下南方数省而分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因日本的投降而分裂看作是历史的重演, 因为它们都是讲战胜共同敌人之后, 战胜者内部的分裂。既然历史会重演, 那么我们便可以将历史的经验或规律用于重演发生时;或者利用这种经验、规律, 提前做好某种安排, 以使历史重演或不重演。即, 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经验或规律来为当下或未来服务。

至此, 我们便解决了前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可以从史实中提炼出历史的经验或规律, 虽然这种经验或规律并不如自然科学领域的经验和规律那样清晰而确定。二是历史的经验或规律可以为当下或未来服务。所以, 历史除了直接之用外, 还有间接之用。即, 我们还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获得规律, 以供参考和借鉴, 为当下或未来服务。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历史虽然还有间接之用,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而理性地运用历史的这一功能。我们在运用这一功能时, 目的也常常会落空。历史的经验或规律, 从原则上说可以为我们所用。但在实际运用中, 由于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们又常常会误用, 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和观察了。

三、结语

总之, 历史的价值既在于作为一种记忆, 为我们现实生活提供的直接作用;还在于其为我们的生活所提供的间接之用。一方面, 凭借历史这种记忆, 人们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当下的生活, 将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结起来。另一方面, 凭借历史这种记忆,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规律, 为当下和未来服务。

摘要:因历史学在促进人的行动方面显得无力, 历史工作者常会面对人们的发问, 即, 历史学有什么用?本文拟从历史学的直接之用和间接之用两个方面回答历史学的价值问题, 说明历史作为对过去的一种记忆存在的必要性和历史能为人们提供某种参照和借鉴之用。

关键词:历史学,直接之用,间接之用

参考文献

[1] .卡尔·贝克.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2] .王和, 周舵.试论历史规律[J].历史研究, 1987

[3] .庞卓恒.历史学是不是科学[J].史学理论研究, 1997

对高考桥梁作用弱化问题的探究 第8篇

(一) 高考的评价功能被曲解

考试制度自其产生之初, 便成为人才寻找机会打破现有社会格局进而实现社会阶级流动的一种手段, 考试充当评价进而选拔人才的工具性功能日益凸显。

然而, 当高考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是不科学或不全面甚至背离教育目标的时候, 教学双方虽然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但为追求好的考试评价, 他们仍不得不牺牲受教育者的发展, 而去追求片面的考试评价。[1]被曲解了的高考评价方式导致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异化, 基础教育培养下的所谓的优秀的“人才”事实上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评价标准, 人才评价背离了初衷,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应试性的教育方法, 这种畸形教育背后折现的反常态教育模式, 启发着我们对高考评价功能本源的探求。

(二) 功利性的高考评价观

高考的评价功能, 一方面体现在对教育过程的评价, 发现教与学的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 但这种结果通常只是一个固定的硬性的数字, 忽视了评价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出现。高考的评价更关注于后者, 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受到忽视。

这种功利性的高考评价观使得基础教育更多地关注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 而不是“教什么”、“怎么教”去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初等教育较为单一的以追求高分为目的的特征, 造就了一大批高校中高分低能的“人才”。

二、形式上的分析

(一) “一考定终身”社会本位制度

以色列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给每个学生有五次入学考试的机会, 学生如果认为成绩不理想可以继续选择考试时间;日本专门为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第一次学历考试的考生安排了补考机会。

但是在我国, 高考只有一次机会, 无论任何理由不去参加考试都等于放弃了考试资格而没有任何补救措施。我国虽然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对高考次数的改变, 每年两次甚至多次, 但这个政策的出台就像空中楼阁, 最终流于形式却并没有得到贯彻。

相比之下, 我国的高考更加强调社会本位思想, 而在其他的一些国家, 个人本位思想在考试中得到了体现, 使得考试制度朝着更加灵活的、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 考察方式的单一化

对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考察方式的改革, 韩国可以说走在了前沿, 1993年, 韩国把学科考试改革为对语、数、外三类的综合能力测试, 1997年, 在原有的改革基础上又实行了分数、面试、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考核的录取制度。

我国近些年也在朝着改变单一考核方式的方向努力, 逐步增加高校的自主权, 一些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高考之前组织自主招生考试, 也为有特长的同学准备了艺术特长考试。由于实行时间较短, 缺乏改进措施, 使得这些考试缺乏合理的标准和监督机制, 不仅没有使多元的教育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 反而造成另外的不公平。

目前的高考制度属于竞争选拔型, 学生的平时在校表现并没与被纳入考核之中, 相较于美国的综合选拔制和英国的证书制, 招生的参照标准单一, 形式简单并且难以保证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三) 标准上的分析

1. 过分强调公平

自高考制度存在之日起, 所有的变革究其本源都旨在提高高考的公平性, 但正如韦伯所说, 最早的正规教育或学校教育形式正是相对于无形的、生存经验积累方式而存在的, 学校本身即意味着特权。[2]由此可见, 教育本身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我们也不能说高考是一种把教育的不公平性降到最低的一种制度。

就个人来讲, 这里所说的“特权”可能指一定的资本积累、相当程度的智力水平、相对充裕的时间精力等许多方面。然而一个人在不具备这些“特权”的同时还一味的投身高考, 对他而言不仅是一种不公平, 而且更是一种低效率的选择。

就高考本身而言, 一直把追求公平视为当然的目标, 但公平并不是考试的惟一目标, 讲求效率也是考试的重要方面。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选拔人才, 发挥考试的测验选拔功能也是考试的重要职能。[3]不管是考试还是教育, 公平自然都是最基本的追求, 但是过分强调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使大众愈发依赖高考的选拔作用, 导致大量学生把高考视为继续学习的唯一通道, 同时也加大了高等教育的负担。

2. 高考成绩的“缩水”

片面追求公平的高考导致了大学市场的供不应求, 高校的扩招使得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但是教育资源的总数不会随之增加, 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所占用的教育资源在呈递减的趋势。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经费不足, 因此大学的教育很多还在以授课式的方式进行, 缺少实践部分, 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不断下滑下滑, 人才所接受到的高等教育与自身的能力存在不对等的现状, 高考成绩面临着缩水的危机。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服务, 是个给每个人提供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 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高考追求的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公平, 却忽略自身的相对有限性, 因此高考的并不是具有普适性的评价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 实现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 紧紧靠改革考试制度本身所能取得的进步是十分有限的。从根本上说, 教育的有效贯通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 使得人才评价形成严密的体系和模式。

参考文献

[1]任建胜.素质教育与考试[J].教育研究, 1998, (7) .

[2]M.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探究 第9篇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 其内涵是企业观念与行为的统一。从管理学角度来讲,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成员间的一种相互沟通的机制而成为企业的核心, 并由此来形成一种最佳的管理机制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兼有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从其深层含义来讲, 企业文化又分为四个层面:

(一)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来说, 企业是一个人造组织。从企业的构成来讲, 资本最终都是为人提供生产手段和服务的。因此,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立的基准点。而以人为本首先要体现在对员工的公平和平等上, 任何员工都有享有合法签订劳动合约、社保和福利的权力, 这才是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实践。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员工的高度认同, 才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最终意义上的归属感。

(二)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有价值的文化。有价值的文化是以效率为基础的, 因此, 有价值的文化需要是对外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对内能够保证员工的绩效的文化。任何不能保证企业高效经营的文化都不能称之为合理的企业文化, 而与此同时, 公平、公正、公开的员工绩效也是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 企业文化是有贡献的文化。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员工获得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只有这样, 员工才能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生产上来。杰克·韦尔奇在GE公司所采用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管理法就是通过企业文化是员工产生根本归属感, 并集体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四) 企业文化是有纪律的文化。企业文化中的纪律性强调的是应该明确企业中每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 并以此为基调, 合理协调员工的活动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约束制度, 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框架。

二、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的作用机制

(一) 物质文化激励有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在企业文化中, 起到最主要作用的是物质文化, 而物质文化激励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物质文化激励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使员工形成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共同价值观。在企业组织中, 员工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 因此, 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势必和企业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因此, 在没有任何企业价值观的感染下, 员工是很难团结到一起为企业的大目标而奋斗的。而对于那些与企业价值观背离较远的员工来说, 物质文化激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地方式将企业的价值观加诸于员工的精神思想之上。这样就消除了企业组织中所存在的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现象, 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对于员工来说, 企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价值观同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相联系, 才能从根本上使员工自发主动的朝着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

(二) 行为制度文化激励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

行为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组成的另外一部分。行为制度文化指的是在企业制定发布的规范、条例、准则的基础上建立的以明确成员权力和义务、约束员工行为为目的的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优秀的行为制度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在传统的激励理论研究中, 学者们一直认为组织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着激励作用的强弱。因此, 企业文化能否为企业成员提供相称的组织环境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激励作用, 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拓展。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能为企业成员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 产生足够的激励作用, 还能认同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执著的事业追求, 减少企业中的摩擦和争斗, 最终是员工的工作绩效得以提高, 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中去。

(三) 精神文化激励有助于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精神文化激励也是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精神文化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员工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尤其是对文化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精神文化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精神激励, 是独立于物质激励之外的层次。要想做好精神激励, 达到与物质激励相同甚至更好的结果,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就要从员工的个人需求下手。除了物质之外, 员工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为了发展和个人能力的实现。所以, 除了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之外, 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对员工能力和个人价值的肯定, 也是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 精神层次主要涉及到了考核、解聘、续聘制度、升迁机会、工作兴趣度、管理的开放度、权限职责、上司的赏识程度以及正面的回馈和各种自我提升的培训等方面。如果能将这些方面综合利用并有效组合, 必将形成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

三、完善企业文化激励功能的策略

(一) 重视“以人为本”。

首先, 激励的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在管理中能够体现和尊重人的价值, 并通过促进对人需要的满足来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点是激励的首要原则, 同时也是企业激励管理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这是由激励的目的、主体及其具体对象所决定的。其次, 人力资源本身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 在激励人才的过程中, 企业应当确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之中, 切实体现出管理者对于企业成员保持不变的尊重, 才能够赢得企业成员对于企业的忠诚。再次, 企业也应该去关注企业成员的个人成长。关注企业成员的个人成长实质上还是关注企业的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成员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之后, 为其提供合适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才能够使企业成员的个人成长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 企业成员感到企业的关怀才会有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企业组织形成一种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人力资源说到底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其知识、智力、技能都有一定的时效性,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成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进行开发、培训, 才能够使这种资源持续的利用下去。更新知识、谋求发展同时也是企业成员自身的迫切需要, 这就成为了一种激励的手段, 既满足了企业成员的真实需求, 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大批的人才储备, 为企业准备了后续的发展力量。

(二) 建立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

企业的文化网络是一个企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信息沟通系统, 它是传播企业文化信息的媒介,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而在完善企业文化激励功能的策略构成中,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它具有传播和解释企业文化的功能。一方面从较为正式的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来说, 它主要包括了电视、报纸、内刊、会议等传播方式, 而这也恰恰是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另外正式的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还包括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团队, 其作用是对内进行文化宣传和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外能够维护和提高企业形象。另一方面, 除了正式的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之外, 在企业文化中, 非正式的企业文化网络沟通渠道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往往小道消息、机密消息、各种猜测和以讹传讹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载体, 因此, 企业决策者在管理企业时, 就要综合考虑这些渠道的作用, 筛选和甄别消息的正确性, 及时更正和澄清事实, 以便员工能在较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齐心协力的完成工作。

(三) 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 充分调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在完善个人发展规划和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来带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而给企业带来一种持续发展的势头。彼得·圣吉在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提出, 学习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和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而在企业文化中, 这种学习型的组织的建立无论对于员工还是企业来说,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超越是员工建立个人愿景的一种动力和意愿, 通过自我学习、实践和创新来推动个人目标和愿望的实现。然后是改变心智模式, 认同企业的文化, 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 最终和企业建立共同愿景, 形成团队学习和共同思考, 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可以说, 共同愿景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只有使企业成员建立同企业一直的发展愿景, 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 最终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塑造个性的企业文化、中介文化等增加员工的兴趣度, 引领员工向着企业的发展愿景靠近, 最终获得员工的认同和支持,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语

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战略正确, 再加上一个完善有效的企业文化, 就会如虎添翼,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位置, 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对于一个高水平的企业管理者而言, 其首要的职责之一便是建立一个符合当前企业要求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将其远大的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企业应该认真的分析当前形势,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工作中不断的了解员工的需求, 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反映在具体的政策之中。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达到最大化, 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摘要: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 企业文化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对员工的激励方面, 企业文化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 本文在分析企业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 详细解析了企业文化在激励员工方面的作用机制, 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企业文化激励功能的策略研究, 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管理,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英.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

[2].施淑敏.对我国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

[3].陈晓莉.论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1

[4].古继宝, 李妍.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及其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 2009

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 第10篇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十分关键, 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市场经济秩序, 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在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方面, 经济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法为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任何一项社会活动中, 秩序的建立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都是在法律的指导下建立的, 对于市场经济秩序来说也不例外。作为以服务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法, 在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中, 发挥了法律指导作用, 为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方向保证, 使市场经济秩序符合法律要求。所以, 经济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为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 经济法阐述了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质特征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和计划经济最大的区别就是明确了利益最大化原则, 整个市场经济都是以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发展的, 这一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其本质特征需要一个载体进行明确和阐述, 而经济法正好充当了这一载体, 有效阐述了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质特征。因此, 我们对于经济法的这一积极作用要有正确的理解。

(三) 经济法保证了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有效性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对于经济发展来讲非常重要, 关系到了整个经济体制的建设和运行, 关系到市场经济运行的最终效果。所以, 我们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时候, 不但要保证正确建立, 还要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因此, 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我们要高度重视, 发挥经济法的促进作用和优势, 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有效性。

二、经济法有利于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内部化转变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内部化”主要是指外部性制造者所制造的社会成本或收益, 变成他自己承担和享有的私人成本和收益, 或称将外部性制造者的成本和收益变为制造者自身的成本和收益。在这一过程中, 经济法对外部性内部化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法规范了外部性内部化转变过程中的经济行为

在外部性内部化的转变过程中, 主要可以通过契约、谈判、协商等经济行为来实现。但是在这些经济行为实施的过程中, 在利益最大化面前, 为了达到单方面的利益, 经常会出现过激的经济行为, 违背了商业本身的规律, 也违背了经济规律, 触犯了经济法。所以, 在外部性内部化的转变过程中, 要依靠经济法来规范经济行为。

(二) 经济法实现了与民商法的调节, 引导外部性内部化转变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经济法的作用不仅仅是规范了外部性内部化转变过程中的经济行为, 也对这一转变过程形成了法律约束。所以, 我们要有效利用经济法手段, 并将经济法与民商法统一起来考虑, 通过二者的调节, 引导外部性内部化转变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保证外部性内部化转变取得积极的效益。因此, 我们要重视经济法和民商法的调节作用, 要积极发挥二者的优势。

(三) 经济法的适当调节, 保证外部性内部化的利益不受损失

在外部性内部化的转变过程中, 为了保证总体利益不受损失, 需要利用经济法的特点进行适当调节, 保证外部性内部化的转变过程准确有效。经济法的作用除了法律约束, 法律调节也是一个重要特点。所以, 对于经济法的特性我要学会熟练运用, 发挥经济法的调节作用, 最大程度的保证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的总体利益。

三、经济法有效的约束了政府的权力, 为政府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济法从立法之初就是为了规范经济行为而出现的, 经济法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是以政府为载体的, 政府作为管理者, 利用经济法来干预市场、调节市场, 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经济法在实行的过程中, 主要经历了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经济司法这三个阶段。在这些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十分突出。虽然政府作为经济法的载体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和调节, 但是在干预和调节中, 如何保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手段符合经济规律, 而不至于失衡, 经济法做出了很好的预防措施。即:经济法在立法环节中, 对政府干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有效的约束了政府的权力, 为政府提供了法律依据, 并保证了市场经济行为的独立性。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 市场主体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这一本质属性同样是用于作为经济管理者的政府。无论是市场经济的立法者、执法者或司法者其参与法律活动并不单纯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等超个人主义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经济市场与经济法律市场之间的主要差别并非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而在于人们追求各自立即所选用的方法不同。反映在经济立法中的突出问题即“经济行政法规泛化”以及对权力制约无力。“经济行政法规泛化”是指政府依法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方面的强制性制度安排过多, 典型表现是经济行政法规、规章的数量超过人大制定的法律几十倍。由此可见, 经济法相对于其他的行政法规要具有针对性, 对约束政府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 我们要认识到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 达到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彗星.市场经济管理法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4:6.

[2][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0:76.

[3][美]托马斯.尤伦.法与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 1992.04:345.

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作用探究 第11篇

【关键语】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重要性分析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教育的简称,它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资源和环境,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有助于深化中职教育的改革和进一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职教育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学术界尽管对中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做了很多分析和研究,但通常都是以学校或企业为主体来分析校企合作带给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的益处,研究的视角往往比较零散。本文尝试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整体分析中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开展校企合作顺应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是一批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中职教育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桥梁,是造就劳动技术大军的重要阵地,也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朴素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强调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顺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从中观层面来看,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当前人才市场存在着供求矛盾: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选;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理想的员工是熟悉工作流程,立即上岗,拥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但是对于刚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仅依靠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时获得的经验很难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矛盾反映了中职教育存在着工学脱节,“产销不对路”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效途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发展。

对企业来言:首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体现了社会责任。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单纯地通过捐资献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但如果从教育,从人的精神思想层面入手,以企业的文化和资源的优势来突显育人的特色,那么同样的投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和储备人才。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得到了所需的人才,节约了教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企业的后劲和活力。最后,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

对学校来言:首先,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体现社会服务意识。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展特色的技术培训课程,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其次,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有利于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设置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改革,如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更新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校的教学更贴近社会、市场、企业的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最后,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

三、从微观层面来看,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了教师、学生与企业员工的三方获利

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也就意味着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的员工都将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的获利。一方面,教师自我素质得以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将专业课的教师选派至实际工作中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科研、服务等活动,有利于教师把生产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其实践与科研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内化了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的职业素养。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课堂中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说得再生动,也不如在生产实践中的身体力行,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得以巩固,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精神等中职素养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企业的员工的职后培训得以保障。校企合作得益的不仅是学校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员工参加学校的职业培训,为企业员工进行中职规划,同时企业员工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不仅自身得益,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晓军. 谈谈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问题[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8(5)

[2]刘卫红.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加强合作的措施[J]. 新西部, 2009, (6)

[3]陈洪. 浅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J]. 教育與中职, 2006, (36)

[4]李良,关晓形,白晓琳. 谈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J]. 辽宁高职学报, 2008, 10(7)

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传播作用探究 第12篇

1 政府危机管理与新闻传播

1.1 政府危机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普遍比较关注安全问题, 不管是在有关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预测或者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 人们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消息, 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而政府危机管理的存在就是为了应对和解决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和伤害, 并且要做到有组织性、计划性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更好的应付危机、解决危机以及解决危机之后的一些恢复等。

1.2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是指借助媒介将最新发生的、可以被感知的并且会获得足够关注度的信息传播给群众。而就危机而言, 这也是能够被关注的信息, 也需要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在人们获知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后, 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来降低人们从心理上的恐慌和不安, 并及时将正确的可靠的信息来传播给群众。

2 当前新闻传播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播报中存在不报或少报的现象

新闻传播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大众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 新闻传播会影响到舆论的走向, 所以, 在我国的新闻播报中政府一般会遵循顾全大局、保持形象的原则, 但是难以避免的是, 在危机事件中会有很多负面消息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 不仅会改变社会舆论的走势, 甚至会有损一个政府的形象、一个国家的形象, 所以, 在选择要播报的新闻时, 一般情况下会减少与危机事件有关的负面消息的播报, 甚至是不报会有损国家形象的消息等, 这些都是政府在危机管理中会采取的措施。例如, 在非典期间, 有些政府会不报或少报真实的病情, 由此来体现自己管理地区的政绩良好, 但这样播报的结果会有失新闻的真实性, 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假象。

2.2 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 主动公开信息是政府公开信息所采用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 可以让公众及时获知政府想要公开的信息并且被确认为可以公开的信息, 但是这种公开方式并不能满足特殊人群对信息的需要, 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 新闻媒体不能第一时间从政府获得真实的消息, 并因此会造成各种不实消息的产生, 令人们产生不安和恐慌。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健全, 使得新闻传播很难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虽然我国建立了很多与新闻公开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可以用来约束新闻传播的规范性,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另外, 到目前为止, 我国并没有颁布过涉及新闻传播的法律文件, 这就使得新闻传播没有法律的保护和约束。由此可见, 想要新闻传播更好的为政府危机管理服务,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3 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在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时, 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还需要与其他力量共同努力来处理这个事情, 而新闻媒体就有足够的能力来激发和调动其他社会群体的积极性, 所以在政府危机管理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协调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然而, 由于政府对所需处理事务的责任和权力不够明确, 以及中国的行政部门具有条块分割的特点, 由此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 本来是对危机处理事件进行详细报道及说明, 却因为某些部门组织想要用这件事情来赢得一些利益和名声, 变成了歌功颂德的报导;还有甚至几个政府部门可能同时向新闻媒体发送指令, 新闻媒体却对如何进行报导而产生疑惑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形象, 有时也会对危机处理造成不好的影响。

3 关于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传播作用的研究

3.1 新闻媒体自身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危机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而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 所以, 危机新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 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 一个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媒体不能为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去处理新闻事件, 要遵守职业道德操守, 从一个正确的视角来进行新闻播报。以美国的911事件为例, 当事件发生后, 美国的媒体遵守职业道德操守, 不去计较之前新闻媒体与政府之间的问题, 与美国政府一起维护国家的利益, 通过重复播放事件发生时的画面以及恰当的运用播报技巧, 最大限度上让人们获知和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 并且极大地激起了全国人们的爱国热情。

而相比较之下, 我国的媒体在播报危机事件时, 会有部分媒体抛弃职业道德, 通过播报极个别情况相对糟糕的新闻来赢得人们的眼球, 但因此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并且人们会对事件产生困惑, 甚至会质疑政府对危机的处理方法。因此, 新闻媒体在新闻播报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明确自己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3.2 政府要健全机制

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善, 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一些地方政府因为缺乏对信息的约束和规范, 设立的制度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而为了保证新闻媒体能够更好的为政府危机管理服务, 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尤其要打破互不分享的旧体制, 建立起高层次的、统一的信息协调机构, 并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公开体系。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会为新闻媒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政府在获知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可靠的消息, 新闻媒体就能及时播报给社会公众, 新闻媒体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好的得已发挥。

3.3 政府与媒体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想要政府和媒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 从媒体的角度上讲, 媒体要站在理性的立场上, 并且从真实客观的角度出发, 要为政府赢得正面的舆论支持, 不能为了满足极个别人的好奇心就从政府的对立面进行播报, 要理性的分析政府和社会大众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且, 媒体要向政府的工作人员讲述新闻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 使媒体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宣传作用, 与政府建立起协调的关系;另一方面, 从政府的角度上讲, 政府本身是理性的、包容的。如果政府能够主动的与媒体合作, 那么, 政府就可以在危机管理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因此, 要增加政府与媒体之间的互动, 使二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4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传播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新闻与媒体之间不协调等, 因为这些问题会影响新闻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自身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政府健全机制和政府与媒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等措施来完善新闻传播, 使之更加充分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在通往法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10年新闻传播法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 2011 (5) .

[2]姚远, 周效坤, 李英江.政府危机管理中物资供应保障最优供应量建模[J].信息系统工程, 2010 (1) .

[3]李静.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公开[J].新闻爱好者, 2010 (23) .

[4]杨幸芳.当前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再论新闻定义及新闻媒体和政府之间的舆论监督关系[J].现代交际, 2011 (2) .

上一篇:档案资源的主要作用下一篇:学生的学生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