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调查范文

2024-07-30

舆情调查范文(精选9篇)

舆情调查 第1篇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 包含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这一中原综合性经济区。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位于“两纵三横”的城市桥梁通道轴线和北京航道轴线, 经济区的战略模式的交叉口, 覆盖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中部崛起的基础, 该区域被定位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能源原材料基地, 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心地区, 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使支撑国民经济良好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的快速发展。这个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 因为是我国改革开发后在内陆设置的经济发展板块区域, 因此其市场潜力巨大, 能够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这个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有着传统的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 这种传扬几千年的良好文化底蕴, 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规划》发布起中原经济区开始加快建设, 迄今为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14年《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和《河南蓝皮书》中笔者了解到了中原经济区的现状、变化以及发展趋势。2013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一年。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各有关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改革、惠及民生、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使全区经济呈现出速度稳中趋升、质量稳中有进、后势稳中向好的态势。首先,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结构效益稳中向好。其次, 发展环境仍然复杂, 经济基础尚不稳固。最后, 仍在累积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在全国工业增速超预期回落的情况下, 河南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坚持促进发展、改中激活, 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经济发张稳中求进, 结构效益稳中向好。中原经济区其他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持续跟进。根据2015年《河南工业发展报告》中了解2014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11.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增长较去年虽明显缓慢, 但是更加平稳, 已经级入到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 为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在这种格局下行业发展持续分化, 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8.8%, 六大高成长产业累计增长12.7%, 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增长9.5%, 六大高载能产业累计增长9.9%, 产业结构分化持续, 结构出现积极变化。这些均表明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下率先发展, 带动其他省市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发展, 同时也表明国家一系列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见效。2014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投资增速回落对能源、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拉动力减弱,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传统产业比重偏大, 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受冲击较大。正是这种格局也在倒逼工业企业拓展新空间、培育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发展新业态,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格局也打破了河南工业结构, 形成了由传统产业格局向新型产业格局发展。

二、农业农村农民

在2015年《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和2014年《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的现状有着详细的介绍, 至2014年, 中原经济区为首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稳定增长、强化基础、提高效益、增加活力”的态势。2014年河南夏粮实现“十二连增”, 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实现“十一连快”。继续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启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等投入力度, 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全省农林牧副渔固定资产投资达1264.80亿元, 同比增长44.8%。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立足资源、基础、产品等比较优势, 围绕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化集群, 并启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积极推进农业业态创新。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借助新媒体载体微博、微信扩展线上交易, 建立网络宣传、出售平台, 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开放带动, 着力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 食品农产品出口再创新高。同时全面深化全省农村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等, 农地流转加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 人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是劳动力转移输出第一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万人, 其中富余劳动力为3200万人, 其中转移就业规模达2700万人。主要表现在:

(1)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增幅继续下降。

(2)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增速连续趋缓。

(3) 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升, 农资价格总体下降。

(4) 农业业态不断创新, 基础支撑有待进一步夯实。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 整体规模经营水平偏低。

(6) 农地流转加速, 服务和监管有待强化。

(7) 农业走出去增速, 食品农产品出口再创新高。

(8) “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 新农村建设规划启动。

(9) 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 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扶持回乡创业, 带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城市

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由追求速度向速度和质量并举转变,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显著增加, 随着户籍改革的推进, 河南省城镇人口大幅增加, 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8%, 与2000相比提高1.5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与全国的差距也缩小为9.93个百分点。现代化城镇体系初步建成。随着各地区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河南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形态进一步优化, 全省城市区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 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理念, 规划了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7个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郑州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快推进, 县城规模持续壮大,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功能日益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例如增加城市道路长度和排水管道长度、扩大供热面积、提高燃气普及率、增加污水处理厂、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建公园绿地等。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例如改造危房、完善农村环境、新建农村公路和桥梁、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推动三山一滩地区扶贫计划等都在稳中有序地进行。

四、文化

2014年既是河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也是文明河南建设的第一年。文明河南建设全面展开, “践行价值观, 文明我先行”, “欢乐中原, 文明河南”等文化活动亮点纷呈;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建设先行公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原创性文艺精品屡获大奖;对外文化交流成绩可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双十工程”初见成效, 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明河南建设精彩开局, 中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强, 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正处于持续提升和健康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1) 以文明河南建设统领河南文化建设。2013年郭庚茂同志提出建设四个河南, 即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和美丽河南。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各地采取有力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进文明河南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全省人民道德素质, 重塑河南形象, 凝聚正能量, 为河南文化发展提供了驱动力。

(2)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目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完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建立大河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初见成效。而且2014年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 草拟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制, 启动试点工作。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首先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其次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通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水平, 提升了服务能力;最后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节创办和原创性文艺精品屡获大奖也使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4)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至此河南省已拥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 对提升国内外河南形象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5)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明确登封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建设试点, 登封已开始进行相关推介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展示基地初具规模, 在华夏历史文明研究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影响力提升。

五、航空经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于2013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是继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之后, 河南又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 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 也是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口。

在国家和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 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战略定位, 明确“一城五区”规划布局,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如, 富士康项目签约入驻郑州航空港区, 带动港区发展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开发商的投资首选地;依托郑州机场, 开辟国际航线, 着力提升物流产业发展层次, 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布局集中, 口岸发展完善。港区发展现状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 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例如, 高端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发挥;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弱, 创新支撑能力不高;资金缺口大, 融资渠道少等。

参考文献

[1]龚绍东, 赵西三.河南工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2]李英杰.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吴海峰.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问卷 第2篇

同学您好:

请原谅占用了您一定的宝贵时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了解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特设置这份调查问卷。本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不涉及个人隐私,请您放心作答。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您的配合,祝您学习进步,生活开心!

填表说明

1.请在每题符合自身情况的答案上划“√”,或者在上填上适当内容。

2.若无特殊说明,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专业类别是

A、文科B、理科C、艺术D、工科

3.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经常上网吗?

A、经常B、大多数时间C、很少D、几乎不

5.下列媒体你更关注哪一类?

A、电视B、广播C、网络

6.(可多选)您上网的目的A、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聊天

B、浏览新闻,获得资讯

C、更新个人博客以及各大网站的个人空间

D、电子商务(如网上购物、电子银行等)

E、其他

7.(可多选)对于网络舆情您最关心哪些事件话题?

A、贪污腐败B、贫富差异

C、行业垄断D、社会保障

E、国家政策

第8题请见背面,谢谢!

8.您觉得网络舆情能真实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状况吗?

A、完全反映

B、反映了大部分

C、反映了一半

D、反映了小部分

E、完全没有

9.对于网上的突发事件或负面新闻您一般采取的态度是

A、非常关心,积极参加网络讨论

B、比较关心,会与周围人讨论

C、只是一般关注,浏览观看

D、基本不太关注

10.网上别人的言论会影响到您吗?

A、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看法

B、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会有影响

C、会自己了解事情经过,持有自己的观点

D、从来不关注这种言论

11.(可多选)网络媒介对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A、知识结构

B、对社会问题和生活的理解

C、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

D、流行词语的使用

12.你认为校园网网络舆论能有效沟通师生、学校和社会吗?

A、能B、不太清楚C、不能

13.(可多选)您认为学校在哪些方面的管理更让您满意?

A、教学B、生活C、社团活动

14.您认为目前学校对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管理工作如何?

A、很好,管理规范

B、一般,不够完善

C、不好,没什么管理补充两个:1.经常浏览媒体 :微信、微博、新浪等门户网、百度贴吧等

2.登陆校园网最关心:学校建设、专业建设、社团活动、学术研究8、13、14 不太妥当。需要斟酌。

舆情调查 第3篇

关键词: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 舆情信息收集内容 舆情信息收集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突发性群体事件一般表现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乃至成百上千人突然聚集,围坐、请愿、上访或是冲击党政权力机关,非法集会游行,引起群众围观滋事,造成交通阻塞,停工停课,少数还伴有聚众械斗、打、砸、抢等行为,表现形式激烈。突发事件一旦被网络媒体或者网民报道,短时间内就会引起网民关注,相关报道被重复转载、迅速传播,形成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

一、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形成

1. 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形成

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很容易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任何信息都被公众广为关注,一旦有消息在网络中传播开来,就很容易形成“信息聚合”。在网络论坛, 当个人意见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 当各种意见在网络这个“公共空间”里碰撞,网民迅速认同、修正、融合时, 就逐渐形成一个个网络舆情。[1]

二、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收集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是社情的反映,要把握网络舆情,就要认识到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一个工程,要有统计、统战、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参与,在整个社会安全防范机制中承担着尤为特殊的职责。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之后,网民对于突发事件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总和。纵观每一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虽然活动规模、活动形式、事件过程各不相同,但纵观国内外近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过程,其基本组成要素由人、载体、事三个方面构成。同样,我们在研究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收集事件的情报信息,为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做好准备。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三方面入手具有可操作性、简便性、可采集性和可量化的特点。

人是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因素,也是发展网络舆情的基础。人是突发性事件的主体,突发性群体事件所反映的舆情证明,突发性群体事件往往是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与国家的管理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非正常化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反映出舆情主客体之间关系呈现 “问题状态”。正常的舆情状况通常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一致”与“和谐”。在一般情况下,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由相应的制度、法规、政策以及公共行政予以协调和解决。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制度、法规、政策以及公共行政出现滞后和不适应,使舆情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出现部分的激化。所以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领袖”的文化程度、年龄程度、工作经历、精神状态等因素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异质”(恐怖分子、法轮功分子、报复社会分子、暴力型精神病患者等) 等人的关注要做到信息及时收集、及时更新。

载体是指网络舆情存在的网络空间,从目前来看,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主要有以下几处:1、电子公告板(BBS);2、即时通讯(IM);3、电子邮件(Email)及新闻组(News group);4、博客(Blog)、维基(Wiki);5、微博。由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成文本类、图片类、网络视频类、黑客和网络暴力行为类。舆情类情报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它的收集范围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社情民意和网民言论等,公安机关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载体,对于及时发现的舆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把握大局。

事是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外在因素,是突发的和难以预见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所呈现的这种 “问题状态” ,突出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调节冲突方式

的变化。就公安机关而言,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应收集的内容包括:(1)社会各界对党和国家一些重大政策出台、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反映;(2)聚众游行、示威、上访、请愿、非法集合、有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重特大责任事故等事件、事故类信息;(3)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影响社会安宁稳定的大事件类信息。

三、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收集方式

如何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已成为突发性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信息量海量的特点,仅仅依靠人工收集的方法难以收集和及时处理。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即快速准确收集原始舆情信息。[2]

由于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是网络舆情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因网络舆情的演化和扩散而短时间内在现实中触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将这类事件的情报收集方式分成及时收集和系统收集。

1. 及时收集

及时收集是指公安情报部门根据决策部门、上级机关部署,在社会转型期围绕特定任务,组织情报专职人员在海量信息中对敏感点进行发现、热点预警和爆发点,一段时间内收集相关情报信息。例如在“豆”你玩,“蒜”你狠的物价飞涨时期,,有些人会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宣传散播不利于政府的信息,导致民众和政府的交流机制瘫痪,或是导致民愤,公安机关就这一专题进行及时的舆情收集,为上级机关做好必要的情报收集,避免发生突发的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

2. 系统收集

系统收集是指就是公安情报部门组织各警种、各部门根据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能,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某些专题长期、系统收集情报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情报信息资源库。由于突发事件突发性强、影响面大,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没有全面的信息参考,不能准确全面获得最新信息,任由事态发展,而不加以判断处理,后果将会变得非常严峻。因此,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萌发初期,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

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第4篇

一、舆情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为了掌握社会对舆情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舆情人才,为设立“舆情调查与分析”本科专业做系统论证,在全国首创“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发放“我国舆情信息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8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9分。在受访单位中,既包括党政机关,也包括人民日报、江苏省广播电台、MSN中文网、中国网、新京报、零点调查公司、招商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被选单位在开展舆情信息工作方面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能较好地代表我国当前舆情信息工作的总体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27.6%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五年需要增加对舆情专业应届本科生的需求。受访者希望聘用到本科毕业生来做的具体工作是舆情调查(41.4%)、舆情搜集(34.5%)、舆情上报(25.7%)等基础性工作,而对于综合素质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舆情分析(15.8%)、舆情跟踪(5.1%)、舆情预警(3.2%)、舆情引导(8.9%)等工作,需求则相对较少。数据显示,舆情信息工作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政治素养、实践经验等,所以应届本科毕业生较适合从事基础性的工作。

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根据上文的调查结果,社会对舆情人才的素质或能力要求,排在第一位的是信息分析能力(83.3%),其次为媒介素养(56.2%),再次为信息收集能力(52.1%),往下依次为政治素质(33.3%)、危机公关能力(25%)、网络技术(14.6%)、写作能力(12.5%)等。鉴于就业市场对于舆情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在严密的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创建了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致力于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媒体和各类调查机构培养掌握舆情调查和分析技能,从事舆情监测、调查、分析、发布和引导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2009年面向专转本的同学,招收了第一批学生,2010年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本科学生。合格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核心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方向,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发展和建设在摸索中前进,经过四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用人需求的舆情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目前我院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设置了八门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原理、政治学基础、舆情概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网络舆情案例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

三、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1.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原则。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指引和影响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所以在设立舆情调查与分析之初,我们进行了科学的调查问卷,了解社会对舆情人才的真实需求。(2)以舆情传播活动普遍规律为依据。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在受到社会需求因素影响的同时,又受到舆情传播活动本质属性的规范,课程设置要体现专业性以和其他相关专业形成区分。(3)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的最好的落脚点在于实践课程的设置。通过实践、实训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建设。

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共八门,分别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原理、政治学基础、舆情概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网络舆情案例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其中前三门属于学科交叉课,新闻传播类的学校多有开设,这里不再介绍,重点介绍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创设的后面五门课程。(1)舆情概论:主要讲授中国舆情思想嬗变和制度沿革,舆情的概念、构成要素、主要特点、主要传播途径,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网络舆情与传播、网络舆情与网络行为、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网络舆情形成模式和变动、网络舆情与谣言等。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对舆情概念和传播有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舆情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的影响和意义,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2)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的使用、网络舆情选题、网络舆情抽样、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报告写作。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教学利用南广学院舆情监测实验室平台,进行舆情监测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广泛的知识和实际运作能力相结合,实训教学也是落实我校应用型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3)网络舆情案例分析:本课程作为《舆情概论》和《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课的后续课程,授课内容为从新近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件作为课堂讨论的案例。授课方式为案例教学法,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它的价值在于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使得学生获得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4)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做网络舆情信息分析,面对海量互联网数据,不懂数据挖掘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所谓兵马未动,数据先行,因此数据分析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概述,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分析、集成与预处理技术,多维数据分析与组织,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关联规则模型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应用。数据分析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挖掘对业务发展有价值的、潜在的知识,找出趋势,为决策层提供有力的依据。(5)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主要内容为危机概述、公关视角下危机类型分析、危机防范、危机应对、危机传播管控、危机中的声誉、声誉的培育与管理。本课程知识新颖,实践性强,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理论、掌握并会应用基本管理工具和方法。

通过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的基本能力,尤其在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危机公关能力上有显著提升。而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能力是我们在前期调查中,社会对舆情人才需求中最关注的两种能力素质。至于媒介素养、政治素质、网络技术、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中都有对应的课程,在此不再赘述。

摘要:社会对专业性舆情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 社会需要具备信息分析、信息收集、危机公关等能力的高素质舆情人才,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舆情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 本文重点介绍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的核心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舆情人才,核心课程,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舆情调查 第5篇

一、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调查引导的必要性

虽然大学生已是成年人, 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待在校园里, 接触社会较少, 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即使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却不能够理性、全面、深刻的去认识和理解。再加上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一些失实性报道, 严重影响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不能深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本质。

通过调查发现, 多数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而且有超过70%的学生在关注的同时会提出自己的见解。然而对于近来的钓鱼岛问题, 许多大学生带有明显的个人狭隘情绪, 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同时我们也得知, 80%的学生在这些事件平息后, 会对自己当初发表的言论表示后悔。因此, 开展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的调查及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以便大学生步入社会能够理性的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体现个人价值,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强对大学生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我们还得知关注娱乐休闲方面学生比例高达33.5%, 提倡各高校应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一些时政、科技, 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问题, 使他们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时有31%的大学生关注时政, 但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理解此类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的宣传讲解分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冷静的理解社会热点话题。

三、高校开展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 但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 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还应使大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理性的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借助学校的广播、校报、网站、论坛等媒介, 开设“每周热点一议”栏目, 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来深入解读本周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 让学生能够理性、成熟、深入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2、高校的辅导员利用每周的晚讲评时间, 和学生交流探讨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引导他们正确全面的认识及对待, 让广大学生深入的了解该社会热点问题背后的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内涵,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一些不当的言行。

3、学校定期举办“热点问题半月谈”之类的学术讲座或论坛, 定期让学生针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 从而使看待问题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

4、高校的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 组织成立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学习型组织或社团, 并指导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 微电影是一种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画面震撼力强的表现形式, 具有真正的互动和体验特点, 一部好的微电影往往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学生组织可有选择的把当下的社会热点拍成微电影, 以新颖脱俗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此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

四、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61.5%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取社会热点信息, 但是目前网络环境复杂, 内容鱼龙混杂, 很容易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最近国内一直在议论纷纷的钓鱼岛问题, 还有最新改革的交通规则等等, 都是众说纷纭。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 很多大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有的在博客或者空间动态中发表一些不良言论, 有失准则。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 及时对一些虚假信息、负面言论予以屏蔽, 避免大学生盲目跟进, 影响他们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 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五、新闻媒体强化舆论的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 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各类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 客观、公正的报道社会热点问题, 不能捕风捉影, 断章取义, 导致报道失实, 致使学生产生疑惑, 不能正确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些热点问题。例如, 2012年初美国公共国际广播电台在王牌节目《美国生活》播出揭露富士康“血汗工厂”内幕的单元, 引发了一连串的抗议行动, 致使美国苹果公司委托非营利劳工团体——美国公平劳工协会实地赴富士康进行核查, 这项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富士康工作环境良好”。随后《美国生活》发表声明, 宣布许多内容与事实不符, 从而撤回该单元。这一事件可能使当代大学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认识产生影响, 甚至影响今后的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舆论, 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关乎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此次调研, 希望大学生个体、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增强他们对舆情舆论的正确判断与认识, 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摘要: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及行为, 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进行调查问卷, 最终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了解舆情舆论, 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2) .

[2]张宇.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9) .

舆情调查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参加2014年度梅州市区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和在同一时间参加义务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主要是酒店、歌舞厅、公共浴室及美容美发从业人员,义务献血者主要是学生、机关干部和军人。

1.2 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在卫生知识培训会议前和献血前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公共场所实行禁烟立法态度和对烟草危害的认知。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623人,其中男性302人,女性321人,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23份,从业人员305人(48.96%),献血者318人(51.04%)。性别以女性稍多,占55.52%;年龄以18~38岁为主,占65.97%;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专为主,占68.70%;吸烟者217人(34.83%),非吸烟者406人(65.17%)。

2.2 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及态度

2.2.1 对改进工艺、降低危害的认识。

针对烟草行业为不断改进工艺降低焦油含量技术是否能减少吸烟危害健康这一问题,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和使用过滤嘴(50.08%)能减少吸烟危害。献血者较从业人员了解更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P<0.01;χ2=56.14,P<0.01)。

2.2.2 对尼古丁和室内PM2.

5的认识。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尼古丁是主要制癌物,仅有36.76%认为尼古丁是非致癌物,献血者与从业人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0,P>0.05)。同时有54.09%的调查对象认为室内吸烟是PM2.5的主要污染来源,献血者较从业人员了解更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1)。

2.2.3 对烟草包装的态度。

针对国内烟草是否加入警示图片问题,53.93%的调查对象同意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标识的基础上加入吸烟导致疾病的图片。与从业人员相比,献血者更支持烟草包装上加上警示图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8,P<0.01)。

2.2.4 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

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认为吸二手烟危害更为严重,献血者相较从业人员了解更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P<0.01)(表1)。

2.3 对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烟和立法的态度

2.3.1 对国家立法和禁烟的态度。

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71.91%和82.35%的调查对象同意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开展全面禁烟,但在公共场所开展禁烟献血者支持度比从业人员高,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χ2=44.81,P<0.01;χ2=

2.3.2 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有50.08%的调查对象认为在

例(%)

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生意,从业人员相较献血者更不支持在场所内实行禁烟,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3 参与劝阻吸烟情况。

有55.38%的调查对象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对吸烟者进行劝阻,献血者相较从业人员更愿意劝阻吸烟者,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3.4 对创建“无烟单位”的态度。

有78.01%的调查对象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从业人员相较献血者更持否定态度,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1)(表2)。

3 讨论

3.1 对烟草危害性认识不足,将会影响禁烟工作的开展

只有了解烟草危害健康知识,建立起吸烟危害健康的正确观念,才能主动地形成有益的健康行为[1]。尽管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观点,但仍有53.13%的调查对象错误地认为尼古丁是主要致癌物;认为过滤嘴可过滤掉有害物质的占50.08%,与相关调查结果相似[2,3],认为“好烟”(低焦油)危害小的占41.25%,错误率高于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的结果35.8%[4];对烟草制品加入警示图片问题,有53.93%的调查对象支持包装图案上加入“吸烟会导致疾病”的警示图片,有38.98%的从业人员不赞同,与付文捷等[5]的调查结果差不多。上述调查结果与居民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程度有关,也与烟草行业过度宣传和行业利益不无关系,今后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例(%)

认识烟草危害是“强迫”戒烟和控烟的动力,“吸二手烟的危害更大”是当下公共卫生专家共识[2]。这次调查竟然有54.90%的调查对象认为吸“二手烟”比吸烟者损害小,可见公众在认识吸“二手烟”危害的问题上还是不大清楚,总以为吸烟者是最直接的危害,这种错误认识往往导致行为上的不正确。因此,只有百姓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才能采纳良好的健康行为,控烟工作就容易推动。

3.2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开展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国的控烟履约工作举世瞩目,特殊的国情使得我国失约,2008年南非控烟大会上,中国得了个“脏烟灰缸”奖。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实行禁止吸烟的必要性已经得到包括从业人员在内的大多数市民认可。本次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普遍支持(82.18%)国家层面的立法。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实行禁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从业人员往往顾及行业利益,认为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59.01%),只有25.04%的调查对象认为禁烟后会有更多顾客光顾。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在本单位创建“无烟单位”,有55.38%更不愿意在场所内劝阻吸烟者。工作场所有不少“官烟民”,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官本位意识依然浓厚的今天,如何确保这些“官烟民”禁烟,单单靠有奖戒烟、取消评优评先恐怕很难奏效,非有立法约束方能有效禁烟;如果没有严肃的法律规定,没有对吸烟者必要的惩罚措施,没有对烟草商经营范围的刚性约束,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实行禁烟的目标恐怕很难达到。如果有国家层面的禁烟法规,顾客、工作人员的吸烟行为会有所改变,会有更多的人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劝阻吸烟者,选择默认的人将会减少,会有更多的人关心自身健康投诉举报给有关部门[6,7,8,9,10]。

我国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实行禁烟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无烟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是禁烟行动的发展趋势,提供健康的场所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责任,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彻底禁烟不仅需要有关法规的颁布,更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 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关键词:烟草,认知,立法,舆情,梅州

参考文献

[1]黄敬亨,邢育健,吕姿之.健康教育学[M].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2-60.

[2]郑振佺,霍建勋.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86-290.

[3]Scollo M,Lal A,Hyland A,et al.Review of the quality of studies on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smoke-free policies o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Tobacco Control,2003,12(1):13-20.

[4]中国疾控中心.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15-16.

[5]付文捷,唐琼,顾希平,等.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两年后控烟舆情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31-34.

[6]朱燕红.上海市居民对公共场所控烟及烟草相关知识认知状况的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1):1048-1050.

[7]李勇.创无烟单位对职工控烟知信行改变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7):581-585.

[8]梁伯衡,梁会营,刘维斯,等.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2):124-125.

[9]李然,郑频频,林兵,等.上海市餐厅顾客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及对餐厅禁烟立法态度[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9):679-682.

舆情调查 第7篇

一、当前网络舆情的几个特点

一是突然爆发性。由于通过网络散布信息简单、快捷而且身份隐蔽, 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 赢得声援。目前, 中国网民总人数超过1.1亿人, 网站数量超过69万个, 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前段时间网上的“表哥”事件, 一经网友曝光后就在网络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一发不可收拾。

二是长期破环性。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与政府、工作人员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如“云南躲猫猫”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 短时间内网民的意见铺天盖地, 对执法机关的信任度产生质疑。这些对我们政府的公信力, 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威信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

三是处理的紧迫性。重大事件发生后政府机关处理事件的过程必须及时迅速, 尤其必须对即将或已经发生舆情危机迅速做出迅速的反映, 防止事件的扩大和升级。如“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 在许多群众心里造成了恐慌, 对我们的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部门马上行动, 成立调查组查明原因, 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发布了正确的信息。正因为政府部门如此迅速的反映, 才将此事件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慢慢的平息了社会上的谣言。

网络舆情的发展非常迅速, 这对我们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时候, 我们的基层乡 (镇) 政府的能力还显得比较薄弱。一是认识不到位, 观念相对落后。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乏处置预案, 发生舆情束手无策。对网络舆情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对可能引发群体性问题的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 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 消除负面影响。

二、网络舆情与政府工作互动的主要成效

(一) 推动了思想理念的大解放

首先,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政府把网络舆情作为听取民声、观察民意的重要渠道, 高度重视和理性对待舆情影响, 充分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 实现了基层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转变。其次, 拉近干部与群众距离。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网络民意, 政府干部要主动为网民揭示真相, 澄清事实, 理性接受人民群众对政府意见, 才能赢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主动权, 从而使政府走向善管、善治和善用的道路。引导网络舆情消除双方的生疏感、距离感, 促进双方的直接对话和平等沟通。最后, 推进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 合理引导网络舆情, 利用网络寻问题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政府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 特别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舆情却无法生搬硬套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影响力和管理方式, 政府应该放下架子, 采取主动交流沟通的方式, 与网络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从而影响和有意识引导网民的观点, 主动取得网民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支持, 树立政府的正面形象。 (3)

(二) 推进了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

作风体现民心, 党员干部只有心理时刻装着群众, 想群众问题, 办百姓事情, 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一是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急网民这所急, 想网民之所想, 做到“民之所忧, 我之所思;民之所思, 我之所行。”二是增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政府提倡为民办实事, 政府本对网络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关键, 重视网络工作, 不敷衍了事, 把网络作为一个直接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 重视民众的建议, 让民众感受的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从而提升政府形象, 改善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明确政府给民众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三)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了解民情, 集中民智, 实现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网络这一载体, 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 引导民众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 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一、创设了服务群众的平台。开设干部与百姓沟通窗口, 构筑了近距离服务群众的平台, 急农民所急, 想农民所想, 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二、拉近党群关系的距离。政府着力解决透过网络舆情所反映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距离, 尊重网民的民主诉求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广泛吸收民智, 及时化解矛盾, 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三、促进急难问题的解决。四、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地方政府通过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问政于民,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尊重网民的民主诉求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广泛吸收民智, 及时化解矛盾, 从而推动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发展。

三、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

(一) 、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首先, 坚持预防为主, 健全网络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 政府的专业人员采取科学方法分析当前事件, 把握网络舆情的事实和走向。及时了解舆情信息, 密切关注网络动态, 有效疏导和缓减负面舆情。建立应对处理机制, 分析研讨舆情提升洞察力。还要建立舆情反馈机制, 着力化解舆情危机。要提高网络舆情研判能力, 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 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 不做无谓争辩, 不跟风炒作, 防患于未然。建立机制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及时解决老百姓的呼吁, 重视网民的要求, 及时解决, 否则便会恶化事态发展,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及时回应各种传言, 积极推进“网络问政”, 做到第一时间听取民意、吸取民智, 第一时间回应民意、顺乎民心。

(二) 、多渠道了解民意的诉求与表达

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 政府干部以普通网民身份浏览网民在论坛中和跟帖中发表的对政府事务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开设公共信箱、留言板等, 从而获得网民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意, 聚集民智, 反映民愿。领导干部要走向群众, 到群众家中的坑头, 到工间, 到农田头, 真正与群众面对面, 零距离。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 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 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 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 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 努力集思广益, 避免闭门造车, 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 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 、及时公布真相, 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危机也止于信息公开。面对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要强化信息公开的理念:公开是原则, 保密是例外。地方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在应对网络舆情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向社会通报事件最新进展和处置情况, 时刻掌握舆论主导权。没有现实中实质的政府信息公开, 没有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 网络舆情的处置和预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5) 一要完善现实中的民意表达机制。唯有真正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才能体察民情民意, 凝聚民心, 集中民智, 制定的政策才能体现民意, 实现民利, 作出的决策才能民主。二要促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可以使公众更好的了解地方政府如何在网上了解问题, 和网下解决问题,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消除公众对政府的误解, 改善政府的形象,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 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改善政府形象,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 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已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别是作为接触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基层乡 (镇) 政府更是一项新的挑战。本文以当前网络热帖为背景,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和利弊, 探讨地方政府如何成为意见领袖, 探讨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力,对策

参考文献

[1]、《提高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探微》, 张继梅, 《理论与改革》2010年1月第28卷第1期;

[2]、曹毅, 《浅谈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其管理》, G《才智》2011年27期;

[3]、秦微琼, 《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08;47;

[4]、宋恒毅, 湖北工业大学,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研究》, 2012年5月1日;

舆情调查 第8篇

一、何为校长的舆情领导力

一个好的校长, 除了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外, 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力。什么是校长领导力?校长领导力, 是指在学校特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规范环境下, 校长个人素养与学校团队领导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综合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由校长个人领导力与校长团队领导力构成, 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工作效率和领导效能。

而校长的舆情领导力作为校长整个领导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指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团队, 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应对学校舆情发展, 引导学校教育舆情方向, 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的能力及其过程。有效的舆情领导是校长实现有效的管理, 成功构建幸福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二、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现状分析

伴随着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海南政治、经济、文化都日益被媒体密切关注, 海南基础教育亦是如此。类似“海南澄迈校车事故”等事件在全国引起的轩然大波, 至今尚未完全平息。这些“媒体事件”不仅反映了海南基础教育管理中的疏漏, 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海南省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 “媒体应对能力”与“舆情管理理念”的不足。

(一) 缺乏对舆情应对的前瞻性决策力

很多校长保留着原来陈旧的思维模式, 由于自身知识、经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 他们比较满足于现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领导方式, 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 学校管理的变化。固步自封, 对舆论形势没有一个主动而又敏锐的洞悉力, 甚至漠不关心。往往事件被媒体炒热以后, 才后知后觉, 错过了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机。

(二) 对舆情应对的方法掌握不到位

通过对海南基础教育的一些舆情事件的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有很多校长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 缺少应对突发舆情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校长面对舆情事件时“, 躲”的思想严重。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 话语上模棱两可, 行动上拖拖拉拉, 偶有回应也是避重就轻, 抓不住关键, 导致媒体不满, 不利舆论引导, 也给后期工作带来被动。

(三) 现行体制机制束缚了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在舆情应对方面, 除了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应对方式不当外, 我们发现很多学校, 尤其是乡村中学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应对舆情的网络平台以及工作机制。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很多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 除了学校自身外, 更缺乏多部门的联动配合, 导致校长在应对舆情时往往是“说啥错啥”“不说也错”。体制机制的不顺畅, 执行力的不足, 严重束缚了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三、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培养

舆情领导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 就离不开有效的舆情领导。因此, 针对海南省基础教育的现状, 结合政治学、传播学在舆情应对方面的有益经验, 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重视舆情领导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舆情处理”是一把双刃剑, 处理拖沓、方法不当的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处理及时、方法得当的可能不仅有助于事件的平息, 同时也可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因此, 正确对待“舆情事件”, 重视“舆情应对”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加大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培训力度

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多方的配合, 更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培养, 提高校长应对舆情事件的应变能力。这包括对媒体的认识、对新闻的认识、对记者的认识、对舆情性质及特点的认识, 同时还包括对学校管理机制、校园突发事件涉及到的法律条例的认识、媒体应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系统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校长认识舆情事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及早判断, 理性处理。

(三) 建立机制体制保障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良好的体制是校长舆情领导力得以发挥的保障。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舆情事件”应对机制, 有利于“舆情事件”的处理,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有效管理。因此, 引导校长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一个民主的、动态的、责权分明的领导体制舆情事件处理体制机制, 保障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总而言之, 舆情领导力是新时期校长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舆情时不躲不怕, 积极应对, 妥善处理, 化被动为主动才是处理舆情事件的合理路径。

摘要: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各种教育舆情事件的发生, 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的现状, 并认为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需要从重视舆情事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体制机制这三方面抓起。

关键词:舆情领导,中学校长,领导力

参考文献

[1]马云.教育舆情场域中的校长舆情领导力建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05)

[2]郑祥专.教育舆情分析须坚持“四性”[N].中国教育报, 2009 (004)

舆情调查 第9篇

关键词:媒介喉舌,新闻控制,网络舆情

新闻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认为, 大众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监测环境。人们对环境的变动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反应, 依赖于“耳目”所获取的真实和及时的信息, 这也是人们对于媒体提供的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是: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它理应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实施舆论监督。 (1)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更, 中国的媒介发展在其社会功能方面也日趋完善、全面拓展, 中国当代媒介不仅拥有喉舌、社会雷达、社会阀门的社会功能, 同时也具有公共领域、娱乐工具、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 这些多种社会功能的媒介形态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和大众。

一、喉舌工具论与传统新闻控制

中国传统的新闻媒体有着悠久的喉舌理论传统, 这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高度有关。在中国, 我们常用“喉舌”来形容媒体, 把新闻媒体称作舆论工具, 常把新闻界称作舆论界, 这不仅是一种传统, 也是一种权威。

马克思曾经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从古至今, 中国的主流媒介均为“喉舌媒介”, 并由此发展出一种影响深远的“耳目喉舌”理论。该理论从正式问世到今天, 已有116年的历史, 先后经历了四次的演变: (1) 1896年梁启超先生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 最早明确提出耳目喉舌论, 希望通过喉舌媒介实现“去塞求通”。 (2) 1901年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喉舌媒介”是以“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为出发点, 作为喉舌的媒介是属于国家的, 是一个与政府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的社会系统。 (3) 孙中山的“喉舌媒介”思想是把报刊视作政党的喉舌, 并拥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即看重“言”的功能, 重喉舌, 轻耳目, 赋予媒介“宣传主义”的任务;在“言”的方式上强调单向灌输和鼓吹;同时强调“喉舌”为政党所支配和运用。 (4) 中国共产党强调“党报是党的喉舌”, 实行“机关报”体制, 是党的“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同孙中山的“喉舌媒介”论相比, 中国共产党的喉舌理论同样强调“言”的功能, 在强调政治宣传之外, 还把“言”的功能发挥落实到组织系统上, 用组织监督媒介, 保障其宣传功能的实现。 (2)

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开山祖”的徐宝璜在《新闻学》中也提出, 报纸是国民的喉舌, 代表国民提出建议和要求, “言其所欲言而又不善言者, 言其所欲言而又不敢言者”。张季鸾在《本社同人之旨趣》中提出, 报纸“愿向全国开放, 使为公众喉舌”, 他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 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3) 他们所说的喉舌的主体, 就是人民大众。

可见,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国人受国内外多种思潮的影响, 办报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职业报人不再强调报纸的国家立场, 而强调报纸是社会公共机关, 它不隶属于某个团体的私人事业, 而是社会的耳目。

关于媒体性质的“喉舌论”,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多次强调,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人民的喉舌。甚至在新中国建立之前, 报刊和广播新闻就已经成为阶级斗争的战线和战场, 大家熟悉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 在新闻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激烈。新中国建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 新闻传播表现为高度的政治化和工具化, 其核心的理论观点是:新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这是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的, 也有着一系列历史和学术的支撑。

传统新闻控制主要是以多种约束方式对一定受众对象进行的一种新闻管理、监督和制约, 目的在于维护和确保某种秩序的形成和延续, 以达到控制者对控制对象预期的运转方式和目标指向。其主要指的是政府、媒体等对新闻获取方式、传播内容选择、传播方式运用的监督与约束。

根据控制途径的不同, 传统新闻控制可以分为不同的控制方式:

1.法律控制。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对新闻传播进行的一种控制行为, 也就是国家实施制定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 对新闻传播施加法律约束, 如新闻出版法、报刊条例、新闻检查法、记者职业道德规范等。

2.政策控制。国家和有关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对新闻传播采取的控制。新闻政策是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事业制定的指导方针、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的统称,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法律控制的一种补充。

3.经济控制。也叫经济命脉控制, 它通常是新闻资产所有者对新闻及传媒所采取的控制方式, 也就是通过对新闻所有权的购买从而获得新闻及传媒的发展生存权的控制。

4.行政控制。是国家对新闻传播采取的行政管理, 对新闻事业的行政控制。一是控制新闻来源和新闻发布渠道;二是有关出版权、广告经营权的审批制度;三是政府制定相关的行政管理条例, 对新闻出版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四是对新闻及媒体单位进行税务管理。

二、网络舆情乱象引发社会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公众话语权意识的增强, 广大受众已经不能满足传统新闻媒体这个单一平台, 互联网成为广大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言论和观点的主要平台。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低准入门槛性等特点, 使信息缺乏“把关”, 网络缺乏引导和监督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 非理性的网络舆情蔓延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网民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网民失去了社会和法律的约束力, 容易丧失道德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偏激、非理性的言论。有的甚至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无道德、不受限制的辱骂和人身攻击, 网络上的“人肉搜索”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 假新闻和垃圾信息泛滥

由于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有严格的信息“把关”, 任何不经过滤的信息都可以肆意进入这个大平台中, 网民也盲目地从这些虚假垃圾信息中汲取各种信息, 造成了大量的信息污染, 虚假信息和谣言有了流传的机会, 造成垃圾信息泛滥, 事件真相不明, 民心恐慌, 社会不安定。

(三) 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借机煽风点火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网络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战场。国外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以网络为平台, 试图将其作为渗透他国文化、煽动破坏我国国家安定的重要工具。他们肆意制造网络谣言, 对国家敏感问题进行煽动和炒作, 激起国民愤怒, 破坏社会正常秩序;他们试图在潜移默化中宣扬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和思想, 对我国国民进行文化渗透, 利用各种方式在网上攻击我国的路线方针政策, 企图对我国进行非政治的侵略。

三、传统新闻媒体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由于网络媒体独有的广泛参与性与身份隐蔽性, 公众更愿意利用网络来参政议政, 网络媒体因而成为公众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及时了解事实的重要信息来源。它能够将突发事件的更多细节充分展现在公众面前, 激发公众自觉履行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

通过网络实现传播的网络舆情正在逐渐成为有效支撑社会大众实践和体验宪法赋予的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特殊载体。因此, 传统新闻控制和网络舆情引导同样重要。

1.在现实中, 两者经常互为信息来源。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各种新的舆论聚集点, 传统新闻媒体都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新的新闻线索, 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而传统新闻控制是经过信息“把关”之后发布的, 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 其跟踪报道及其独到的观点和评论又成为影响网络舆情的重要信息来源。

2.同时,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控制。一方面, 网络舆情突出的是受众的言论表达自由, 很多传统媒体迫于各种原因和压力不敢进行报道的社会问题或敏感事件, 网络都会将其曝光在广大受众眼前, 而随着网络舆情的不断推进, 传统新闻媒体又不得不将其提上议事日程进行跟踪报道。很多社会问题或者敏感事件, 都是由于网络的介入才推动事件的发展的。另一方面, 网络的开放和低准入门槛有时会使事件的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传统新闻媒体对事件消息的权威发布和深度剖析会还原真相。

网络和传统新闻媒体都是受众获取社会各种信息的渠道, 如果只有传统新闻控制, 许多受众就会缺乏话语的自由表达权, 广大民众接受到的往往只是经过“过滤”的信息, 只能被动接受信息, 甚至对于很多事情都无法全面认识与了解;如果网络受众光有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 没有舆情引导和传统新闻的控制, 虚假消息、网络暴力等不受“把关”的言论就有可能充斥舆论环境。只有两者的相辅相成, 舆论环境才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才可以既有言论的表达自由, 又不会陷于舆论混乱之中, 迷失方向。

四、寻找“控制”与“引导”的契合点

网络舆情作为当今社会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 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传统媒体的专业优势, 使得其比网民信源更能设置网络的议程, 进而引导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应积极发挥专业的优势, 以网络关键信源的角色来强化其对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效, 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一) 以传统新闻的权威和深度报道来引导网络舆情

传统媒体新闻具有深度报道、权威性、影响大的特点, 这是网络所不能具备的优势。传统新闻可以利用这些优势, 对网络上出现的舆论热点进行采访报道, 采用积极面对、正面报道的手段使网络舆情上的流言、谣言等不攻自破;也可以站在与网络舆论不同的角度, 深入挖掘事件的真相, 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传统新闻应该利用自身优势, 在进行报道时选择好报道点和报道量, 来吸引受众的注意, 使之成为网络舆情的中心议题, 这样就可以引导网络舆情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占据舆论主导权。

(二) 加强数字网络化建设, 打造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平台

传统新闻媒体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打造新闻门户网站, 聘用专业人员对网站进行维护和管理, 并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发展走向, 在第一时间抓住网络舆情热点问题, 及时提供新闻报道, 或者发表相关言论来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同时, 新闻门户网站还可以打造新闻专题报道, 吸引受众关注和访问, 增强舆论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化建设, 打造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平台。

(三) 建立网络舆情监督引导机制,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发展的重要基地, 因此在网络舆情引导中, 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引导机制, 设置议题使网络舆论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议题的设置也要经得起网民的反复讨论, 使得民众朝着设置的议题的方向进行讨论, 从而达到引导网络舆情的效果。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和严格的信息“把关”, 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总会先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 因此网络舆情可以利用传统媒体这一特有的优势, 努力寻找两者的最佳契合点, 确立网络主流媒体的良好舆论环境, 从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四) 注重后续跟踪报道, 引导舆论走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会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社会舆论热点事件, 网络舆情的信息碎片化导致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仅有三分钟的热情保持度, 往往是发泄一番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了, 这样在下一次事件发生之时, 由于网民并没有对上次舆论事件进行总结反思, 那么便还是会一味不经思考地随意发表言论, 这本质上反映出网络舆情引导的浅层次化。那么传统新闻就应该做好事件的后续跟踪报道, 使事件往高层次发展, 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更深层次进行讨论和思考, 提高网民受众的素质和水平。

(五) 培养“意见领袖”, 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公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他们具有草根性和号召性, 因此在引导网络舆情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符合要求的网络“意见领袖”, 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特殊使命, 让他们用正确的有建设性的言论去引导广大网民受众, 使得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督, 不仅要求新闻信息的公开透明, 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媒体控制手段, 因此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 政府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 新闻媒体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或民众关注事件, 要第一时间准确地发布权威的官方信息, 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 要以透明公开的真诚态度赢得广大网民的支持, 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碧红.从媒介工具化到媒介社会化[J].学术研究, 2012 (6) .

上一篇:口腔牙齿矫正下一篇:本科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