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主观幸福感

2024-07-24

员工主观幸福感(精选10篇)

员工主观幸福感 第1篇

一、积极心理学与主观幸福感

在国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等。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 e ll-b e in g)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Diener(1984)指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某些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Warr(1990)提出了比工作满意感更为广泛的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在研究中,工作幸福感量表中的维度包括:焦虑和安适,消极和热情等。

在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李金珍(2003)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待于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工作者继续探索。邓波,马占杰(2008)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形成机制模型的系统分析并为企业寻找根源和解决问题提出一定的依据,刘晓霞等(2007)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及群体差异进行研究。还有的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企业中女性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相对较较少。因此,研究女性员工这个特殊群体具有很主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员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一)员工主观幸福感

员工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员工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是一项综合的指标。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员工具有整体性,主观性性,相对稳定性。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文化因素。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文化是影响SWB的重要因素。

2、应对方式因素。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做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动性努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3、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大多数研究中发现男女在总的幸福感差异不显著。相关研究发现女性报告的积极情感水平较男性高。这可能是因为在社会分工中,女性更多的从事需要表达情感的工作,使女性较男性更易体验和表达情绪的变化。同时,女性需要更多的感情归属。

4、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当收入发生变化时可能会暂时性的引起主观幸福感的波动,尤其当收入不能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时,SWB会降低。

5、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除了上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如自我效能。

三、女性员工

(一)女性员工的特征

女性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所要探讨的重点。从家庭角色扮演到女性生理、心理,以及女性的不同职业需求,都表现出来不同的女性员工独有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的扮演:现代女性进入就业市场己是事实,同时扮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除了工作,女性还要照顾家庭等,扮演者多重角色。由于女性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因此,女性员工不可避免地面临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2、心理和生理特征对工作压力:女性在心理特点上和男性有着较大的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虑,显得更为柔弱,导致女性在工作场所承受的压力及对工作压力的应对存在差异。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感情关怀。

3.情感需求:对于女性员工来说,由于与男性相比,女性心理更富于情感,以致情感稳定性差,而且女性较之男性更勤于人际沟通和交流,当人际关系处理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容易很快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还可能造成自卑心理,对工作缺乏信心,从而在工作中形成无形的精神压力。

4、职业倦怠:女性员工职业倦怠是指女性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体力、精力和能力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外界的要求,无法应对外界压力源而产生的身心各方面疲惫的衰竭状态。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两大因素对女性员工的职业倦怠产生重大影响,职业倦怠降低了女性员工的幸福感体验。

(二)女性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女性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非常缺乏,无论是中国女性员工还是其他国家的女性员工都存在很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相同点,但是由于文化和具体环境的差别,不同地区和国家女性员工的主管幸福感存在差异,例如,研究表明,韩国女性员工,家庭生活满意度和职业满意度两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在对消极情感的影响上,韩国消极情感则不受职业满意度的影响,中国女性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力比家庭生活满意度大。换句话说,中国的女性员工在判断自己幸福与否时,职业因素的影响比韩国女性多。

现有的研究而言,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到具体企业,针对女性员工的不同特点,要发挥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对于女性员工的重要作用。

四、如何增进女性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的举措

结合女性员工的特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企业一方面,通过企业自身和管理者的努力增加企业女性员工的幸福感。

(一)基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在企业内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薪酬的公平性比薪酬的种类和数量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女性员工对薪酬的在意程度很高。

(二)提供良好的在职培训和学习机会。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就业市场中,女性无异是新加人者。而她们必须面对的,除了家庭外,更需突破企业领导及男性员工对她们所持成见的障碍。因此,企业要为她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三)做好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女性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职业周期的特殊性。刚进入职场,很多女性员工并不了解这样的家庭周期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公司有责任对女性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加女性员工的效能,树立明确的目标。提高女性员工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为女性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创造条件。

(四)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尊重女性的企业文化,关注女性员工,培育和建立尊重女性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女性员工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激发女性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蕴藏在女性员工心中对事业追求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能量,增强企业对女性员工的吸引力以及女性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五)基于女性比男性更多的情感需求和归属,在企业中,对女性工作压力予以关注,并以积极的社会支持作为应对资源。有研究表明领导信任员工与员工的高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绩效等呈正相关。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织中个体的经验的不确定性,以致时常产生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领导关系中的高水平信任将减轻员工受到的威胁,会对她们的工作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加女性员工主观幸福感。

另一面,企业要从外部寻求支持。

社会和家庭对于女性的幸福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幸福人的假设,必须广泛关注幸福感。建议公司引入员工辅助计划(EAP)。聘请心理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调研、诊断,为女性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咨询、培训和指导,帮助解决女性员工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维护女性员工的心理健康。另外,建议公司为女性员工提供相互沟通及尽情倾诉的平台,定期组织女性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引导女性员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处理方式,从而在关怀女性员工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幸福感。

女性员工主观幸福感是女性员工在生活和职业中的各种不同体验的综合评价,很多的因素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多方面考虑,要以员工为主体,重视女性员工的发展,关注女性员工,以积极心理学为主导,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从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着手增进女性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女性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将会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及增强了员工忠诚度。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 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

[3]、Warr,P.,Cook,J.,Wall,T.Scal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me work attitudes and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79,52(2):129-148.

[4]、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5]、刘晓霞,邢占军,城市女性群体幸福感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

[6]、邓波,马占杰.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形成机制模型的系统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2).

[7]、冯冬燕,王敏艳,吴芳.高校知识女性主观幸福感研究[J].教育研究,2009.01

[8]、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

[9]、梁艳华,谢钢.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1(557).

[10]、黎永泰,曾静.企业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特点及减压措施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2006.09.

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第2篇

摘 要:基于2012年3月对洛阳市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实证调查,发现洛阳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88.7%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在洛阳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变量因素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职业变量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关键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变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96-02

一、问题的提出

幸福是什么?这是很多人一生都在思索的问题。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目前社会和个人生活状况满意程度的评价及与此相关的情绪状态,是反映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活跃已久的大量幸福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人口学研究中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经济学研究中的收入、就业状况和通货膨胀;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比较、社会价值观的稳定程度和信任感等[1]。

本研究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洛阳市选取354名城市居民样本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旨在为促进和谐社会和中部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354名研究样本情况如下:性别(男,47.9%;女,52.1%);年龄(18-34岁,42.4%;35-60岁,42.9%;61岁及以上,14.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初中,27.4%;高中(中专),35.1%;大专以上(含本科、研究生),27.4%];婚姻状况[已婚(含离异后再婚、丧偶后再婚),72.7%;未婚,23%;离婚或分居,2%;丧偶,2.3%];月均收入(1 000元及以下,24.7%;1 001—2 000元,44.5%;2 001—4 000元,24.7%;4 001元及以上,6.1%);职业(国企,14.9%;私企,18.3%;公务员,3.2%;事业单位,9.7%;无业,18.9%;其他,35%);地区分布[市区,56.2%;郊区,21.4%;新区(洛龙区、伊滨区),22.3%]。

(二)调查过程

采取分区定额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从洛阳市选取人口分布密集的老城商业区、涧西区万达广场、洛阳新区和洛龙区4处为调查地点,于2012年3月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360份,实际收回354份,有效回收率98.3%。

(三)选用工具及调查内容

(1)主观幸福感问卷,包括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主观幸福感现状与感知、主观幸福感期望以及老人主观幸福感现状4部分。(2)主观幸福感量表,因素分析抽取10个维度:工作现状、居住环境、家庭生活、收入状况、人际关系、休闲、身体健康、社会环境、心理状态和目标价值。(3)主观满意度评分。

(四)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V13.0软件包管理和处理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首先将生活满意度量表的选项“很满意”、“满意”,“一般”重新编码为“满意”,将“不满意”、“很不满意”编为“不满意”;其次按“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地区”七个变量,将洛阳城市居民分为不同的群体,结合主观满意度评分,运用F检验,就各变量对洛阳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差异,进行归因分析。

三、数据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较高

本次调查的洛阳城市居民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有314人(占88.7%),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有40人(占11.3%)。由此可见,近九成的洛阳市民对生活感到满意,洛阳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较高。

(二)不同影响因素与洛阳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归因分析

分别将人口学变量因素: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地区,结合主观满意度评分,进行F检验。结果如下(见表1):

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职业变量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性别因素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表中数据经过F检验显示,男性对其目前幸福感所打分数的均值(2.96)和女性所打分数的均值(2.97)相差不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性别的差异没有对洛阳市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这可能与近年来男女平等思想意识的逐渐深入,女性在家庭、工作中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有一定关联性。

2.年龄差异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

不同年龄阶段的城市居民其主观幸福感体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60岁指标值最低(2.90),18-34岁较高(2.95),61岁以上老人指标值最高(3.18)。

35-60岁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体验最差,这是因为此年龄段的人群处于生命发展阶段的高速期,作为家庭和事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沉重的家庭负担,如子女的抚养教育、赡养父母等,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而另一方面身体机能、学习和反应能力等下降,知识、技能、收入等方面基本定型,因此往往倍感身心疲惫。18-34岁年龄阶段人群处于求学或工作的初始期,经济收入较少但也没有太多负担,对生活和工作前景抱有较美好的期待,社会信心和成长进步体验较高。但就业难、物价房价上涨等问题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小压力。相比之下,61岁以上老人主观幸福感体验则最高。这与城市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退休工资对老年人的良好生活保障有关,且老年人乐知天命、知足常乐的豁达心态对此有很大影响。

3.文化程度差异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影响

在划分的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本科、研究生)四组研究群体中,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组在主观幸福感评分上差异不显著,但接近显著水平,主观幸福感评分所得均值呈递增趋势。其中,大专以上组较高于其他三组,表明高教育程度人群追求幸福的能力较强,对未来的信心、人生的目标和自身存在的价值都有较满足的感受,主观幸福感体验高。

4.高收入者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低收入者

数据表明,收入在4000元以上人群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1000元以下收入者,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收入人群主观幸福感则相当。这与之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相同,表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与收入呈正相关。但也并不就此说明,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就越强,而是存在一种U型关系,即在收入相对较低时,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但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收入的提高并不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

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步入小康社会但距富裕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贫富差距长期存在且持续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因此收入因素仍是制约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高收入者倾向于产生较多的正性情感,个人生存与发展的自我选择力强,而低收入者则容易因为比较而产生更多的负性情感,幸福体验较少。

5.职业差异对主观幸福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在所划分的不同职业情况组中,事业单位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最高,国企、私企和公务员指标值较高且相近,但都明显高于无业人群。这是因为在当前的职业体系中,事业单位人员和国企、私企以及公务员人员都有良好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较高的工资待遇,经济、社会地位都较高,且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科教文卫工作,拥有相对好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我价值实现良好。而无业人员的收入状况、生活水平都较差,目标价值、自我接受、心态平衡体验低。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现对提高洛阳市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市民收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2]。

第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凸显社会公平。建立完善促进就业机制,加大就业促进资金投入。强化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切实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

第四,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教育程度,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的文化结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温晓亮,米健,朱立志.1990-2007年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1,(3).

[2]叶南客,陈如,饶红,许益军,董淑芬.幸福感.幸福取向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终极目标与深层战略、以南京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

员工主观幸福感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企业在集中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员工所体验到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消极情绪。中国职场人士的幸福感水平令人担忧: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状态,而且在工作中体验了较多的负面情绪。如今,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员工选择企业,关注的不仅是薪资等这些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考虑企业的软条件,比如在这个企业工作的是否幸福。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跟不上经济的步伐,对幸福感的追求更加渴望。

国内外研究证实,个人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心理健康的状态不仅影响着自身,同时还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幸福的员工在工作、在生活方面更具创造性,人生更为充实,在岗位上更为成功,面临困难时能更有效地应对。中国目前有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但很少有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更未见组织认同调节效应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地区25家企业进行员工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以及与工作投入关系和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的探讨,以期对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

1. 工作投入

最早提出的这一概念的Kahn将工作投入定义为“组织成员控制自我以便与工作角色相结合”。自我与工作角色实际上处于一个动态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当工作投入较高时,个体会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角色行为中,并在角色中展现自我。工作投入体现了个体对本职工作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专注热爱的程度,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正性的、完美的情绪和认知状态,当员工高度投入工作时,精力专注而不涣散。

2.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所做的总体性评价和相关的情感体验。目前基本上认同主观幸福感分为生活满意度,体验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关键有效的指标。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快乐、自豪和轻松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如悲伤、压抑和焦虑等。具有较高主观幸福感的人对生活比较满意,体验更多是积极的情感,少有消极情感。

3. 组织认同

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的归属感或者共同感,是组织成员认为的自己的特征与组织特征相一致的程度。张若勇等研究发现组织认同感正向调节服务氛围与角色内/外绩效的关系,同时也削弱了工作压力对服务氛围与角色外服务绩效之间关系的消极影响;李淑敏等研究发现在员工感知到分配不公平时,组织认同在程序公平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更深入揭示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上述学者的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调节思路。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工作投入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2:工作投入对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3:工作投入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假设4:组织认同感正向调节工作投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假设5:组织认同感正向调节工作投入与积极情感之间的关系

假设6:组织认同感负向调节工作投入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合肥地区的25家企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

2. 研究工具

(1)工作投入量表

为了独立地测量工作投入,Schaufeli等开发了“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该量表包括活力(6个项目,如:在工作中,我感到自己迸发出能量)、奉献(5个项目,如:我对工作富有热情)和专注(6个项目,如:当我工作时,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事情)等3个分量表。UWES目前已经成为相关实证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投入测量工具。

(2)主观幸福感量表

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包含5个项目,采用七级评分,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其信度效度指标较好。

(3)组织认同感量表

采用Miller等修改Cheney的(1983)组织认同量表测定。共有10道题目,比如“成为该单位的员工,我很自豪”及“我向朋友提及我所工作的单位时会称其是很优秀的公司”等,该量表在目前组织认同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在进行调节性回归分析时,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先做中心化处理再相乘最终得到交互效应项。

经检验发现,工作投入与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β=0.323,<0.01;β=0.248,<0.001),因此假设1和2得到数据支持。组织认同对工作投入与员工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052,>0.05),即员工对组织认同感的高低对员工工作投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没有影响作用,假设4没有得到验证;组织认同感在工作投入与员工积极情感之间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β=0.125,<0.05),验证了假设5。工作投入与消极情感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β=-0.310,<0.01),假设3得到验证,组织认同感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103,<0.05),即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越高,工作投入对消极情感的负向影响作用越小,验证了假设6。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从工作作为幸福感来源的角度考虑,高工作投入的员工因其对工作的充分认同,愿意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尽心尽责,就意味着员工工作状态越积极、精神状态越充实,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假设1、2、3得到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对“工作投入一主观幸福感”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组织认同感正向调节工作投入与积极情感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工作投入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假设5、6得到验证。

2. 对实践的启示

基于研究结果,企业可以从员工工作投入和组织认同入手,通过管理行为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和组织认同水平,增加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进而打造幸福企业。

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组织公平感与组织所希望的员工行为目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和组织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因变量。按照亚当斯的理论,当人们觉得分配公平时,会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和薪酬系统。一个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公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员工参与制度,重视员工参与的权利。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员工民主参与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的发展战略、薪酬制度、测评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员工在制度的参与中了解了制定的原则、利弊,能更好地配合组织政策的实施,减少改革的阻力,从而提高对工作的投入和对组织的认同。还要重视工作设计,考虑工作的技能多样性、完整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职匹配。在进行员工的选拔和安置时,就要注意根据个体的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位,即进行人一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个体的特征与职位要求协调一致,则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成效就比较高;反之则无论工作投入还是工作成效就都很低。

摘要:打造幸福企业是当下许多企业追求的全新管理目标。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舍肥市的25家企业员工为样本,研究工作投入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组织认同对工作投入与员工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组织认同感对工作投入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关系均产生正向调节关系,对工作投入与消极情感产生负向调节关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合肥地区现有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对企业如何提高员工主观幸福感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组织认同,调节效应

参考文献

[1]邱秀芳,刘兵.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影响[J].广东医学,2010(10).

[2]陈美荣.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王佳艺,胡安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8).

[4]Kahn W A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4).

[5]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6).

[6]Schaufeli W B.Salanova M,Gonz d lez-Rom a V.et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mouct:A confirmative analytic approach.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

[7]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

[8]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3).

[9]Pavot W.Diener E D.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3(2).

[10]张一弛,高莹,刘鹏.个人—组织匹配在外资医药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决定中的调节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3).

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身体锻炼 主观幸福感 影响

人的所有问题,归根溯源,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但对何谓“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即人的幸福观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外历史上的哲人、思想家们对此问题有过诸多探讨与思考。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当代幸福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它由情感成份和认知成份组成,情感成份包括正性情感(如快乐、振奋、欢喜等)和负性情感(如焦虑、抑郁、气愤等),认知成份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特殊生活满意感。

身体锻炼(Physical exercise)是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活动,由此所产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快乐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剖析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身体锻炼益处的认识,更好地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

一、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情感成分的影响

研究认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正性情感)和消极情感(负性情感)的平衡,如果人们较多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地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就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不幸福。

1.身体锻炼对正性情感的影响。有报告称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可以出现流畅状态(flow)、跑步者高潮(the runner’s high)、运动愉快感等积极情感,在一项对123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列举了体育运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宗教等活动,询问被测试者以往在何种情况下感受到流畅体验,结果发现身体锻炼是流畅体验的主要来源。

2.关于运动愉快感,许多学者对该问题曾进行过研究。Scanlan和Simons把运动愉快感定义为对运动体验的一种积极的心境状态。如高兴、喜欢、痴迷,是对导致满足、喜爱、快乐的感觉或知觉的运动经历的积极情感反应。Wankel认为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绪状态,其在自然状态下可能是稳定的,来源于生物需要的满足或生长的本能。Kimecik等人基于演绎推断的方法,对运动愉快感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回顾了运动愉快感的定义、测量的历史,并把运动愉快感与情绪(emotion)、情感(affect)、态度(attitude)、高兴(pleasure)、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等概念进行了广泛的比较,认为运动愉快感是导致个体参与运动并与积极的感觉有联系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即“流畅”)。他们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解释运动愉快感:

1.运动愉快感不仅是积极的情感,而且是最优化的心理状态。

2.运动愉快感不是锻炼的情绪结果,而是锻炼的心理过程。

3.运动愉快感作为最优化的状态或流畅成为排它性的结构,而不是包含性的结构,也就是说,参与身体锻炼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只是由运动本身所引起,而不是由其它条件引起。

4.内部动机和运动愉快感有区别,但仍然有相似之处。Jackson等人认为流畅作为一个概念,浓缩了锻炼参与者最优化的心理状态,流畅状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

Kimecik等人的研究得出结论:从本质上说,运动愉快感是一种心理的流畅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运动愉快感与流畅是两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

综上所述,运动愉快感就其本身来说是锻炼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锻炼最优化的心理状态。锻炼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对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表现为满足、愉悦、舒畅、能力感增强和积极参与活动等。身体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益也可以从学者任未多的研究成果中表现出来,如表1所示。

二、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影响

负性情感是指个体以自定的标准面对各种环境时感受到焦虑、不安、忧郁、紧张、烦恼、沉闷、厌烦等消极情绪的心理体验。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述:一是身体锻炼对心理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二是身体锻炼对健康人不良情绪的影响。

在身体锻炼对心理患者的不良情绪效应方面,Greist第一个用实验性运动疗法治疗临床抑郁症患者,他研究了28例门诊病人,随机分跑步组(每周3次,每次1小时)和心理治疗组(1~2种心理疗法,每周一次),经过12周的治疗和随后9个月的复查,结果发现,运动的降抑郁作用与有时限的心理治疗作用相同,并优于非时限的心理治疗。有许多研究都表明,身体锻炼可以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身体锻炼与健康人的不良情绪效应方面,有研究表明,一次身体锻炼便可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以及精力感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仅一次功率自行车练习就使健康和亚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5分钟的步行也有助于提高心境状态。长期性的身体锻炼可以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

Petruzzello等人对1960~1989年间进行的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状态焦虑,而且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能更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North等人对1969~1989年间进行的80项有关身体锻炼对抑郁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身体活动或长期的身体锻炼、有氧练习或无氧练习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多方面影响如表1所示。

三、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

生活满意感是指个体以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认知评价后产生的体验。关于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能够从许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评价结果中充分反映出来。

1.健康在主观幸福感认知评价中的地位。身体锻炼是获得健康的最佳手段,而健康是影响整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自我评价的健康比客观的健康状况更重要。在老年人生活状况诸因素中,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最为密切。很多研究均证实了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大,健康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英美的一些研究中,甚至将健康看做是除婚姻之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1999年,盖洛普公司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意调查,60个国家的5.7万名成人参加。调查的题目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为宝贵。

2.身体锻炼不同程度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Carter对有规律地参与身体锻炼的人是否比不参加锻炼的人更加幸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身体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Hayes&Ross在调查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现主观幸福感受运动的影响,尤其在中、低收入的家庭更为明显。甚至有调查结果似乎支持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

Pepper以男性退休人员为对象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有着更高的生活满意感,尤其是那些退休后增加了身体活动量的个体的生活满意感要显著高于退休后维持或降低身体活动量的个体。一项对老年妇女的研究表明,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是促成生活满足的最有利因素。Morgan等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对象,研究了习惯性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身体活动参与率高者,有较高的生活满意感。Yilmaz和Akandere将30名成人女性分成锻炼实验组和不锻炼控制组,锻炼组采用每周3次,每次90min的有氧体操练习方案,经过3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锻炼组的生活满意感明显优于控制组。

我国学者以体育舞蹈、太极拳和门球作为刺激变量,对183名老年人进行17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活动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差异,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有学者也进行了身体锻炼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不难看出经常锻炼组比锻炼不足组在正性情感上得到了增强,减少了负性情感,在生活满意感、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都得到了提高。从一项针对大学生课外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中(表3),更可以明显看出对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变化。

四、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诠释

早期针对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论述更多的是推测,有研究推断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的正相关,可能是体育运动具有一种本质性的欢乐所致,也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锻炼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社会支持的改善以及体育活动强化了能力感和价值感,从而促使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近年来,有学者对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探索。日本学者安永明智等人考察了身体锻炼习惯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健康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23。身体锻炼是通过提高了社会支持、增加了社会活动,改善了健康状态的自我良好评价,从而提高了主观幸福感。

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增加正性情感,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也可以抑制负性情感的出现,从而维持主观幸福感。随后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提高主观幸福感。

“人类中每个成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这就是本能的缪斯。”这种本能的缪斯的充分展现可使人产生巨大的身心愉悦和满足,体育运动正有此功效。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结构及其机能,使人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使人体健康快乐。但体育运动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坚持的是身心统一和谐发展观。

日本爱知教育大学社会学家影山健生先生提出的身心统一的体育运动特征包括:①体育竞争是合作的竞争,竞争中没有失败者,大家通过协同性活动,为对方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大家都从中获得快乐;②共同创造,运动允许人的多种感官和心理参与,为大家提供亲近的机会,通过人际交往再现人的生命;③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强调运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走进自然,陶冶情操,享受大自然的快乐。这实际上是通过运动过程中人的身心统一,人际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运动者从中享受幸福。这时候的幸福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理快感了,而是包含有心理上的满足以及伦理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统一的体育在此过程中将纯粹的生理幸福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幸福、伦理幸福境界。同样,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都有此功效,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在激活潜在的本能的缪斯的同时使个体提升自己的幸福层次,达到不同层次幸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2.

[2]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邓文才.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愉快感的影响[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2.

[5]陈作松.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2005,25,(5):65-68.

[6]苗元江,余嘉元.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J].新视野,2003,(4):50.

[7]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

[8]陈统奎.从GDP到GNH:中国经济增长,但是人民并不幸福[J].新民周刊,2005,(10).

[9]徐昌豹,赵淑英.体育活动对老年情绪与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武汉,2000,(12):262-263.

[10]陈作松,季浏等.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6,(4):562-575.

[11]庞文,韩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3):40-43.

[12]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员工主观幸福感 第5篇

本研究将以在职员工为被试, 探讨2大问题:一是24种性格优势与幸福感的关系, 二是归属感是否在性格优势与SWB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之所以选在职员工做被试, 因为他们主要的时间都生活在一定的工作群体中, 归属感应该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个变量。另外, 在职员工都是成年人, 个性已稳定, 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趋于稳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选取北京地区的部分企业员工作为样本。接受调查的单位包括第三极书局、欧本咖啡公司、中央电视台、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阳光卫视、中国人民银行、北京思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金邦奕有限责任公司等。于2007年3月—2008年2月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45份, 有效回收率81.7%。男性占51.3%, 女性占48.7%。年龄最小18岁, 最大52岁, 平均年龄27.7岁。教育程度高中及中专以下、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分别为44、64、96和36人 (另有5人未填) 。

1.2 工具

1.2.1 SWB量表

该量表采用的是单题量表:最近1年内, 你感觉你多么幸福 1非常幸福, 2比较幸福, 3 有点幸福, 4 既不幸福也不糟糕, 5 有点糟糕, 6 比较糟糕, 7 非常糟糕。

1.2.2 归属感测量

本研究中归属感, 主要指主体主观上被他人接受的感觉, 因此量表采用Fey的“接纳他人量表” (Acceptance of Others) 的第三部分——被他人接纳感 (即对他人接纳自己程度的评估) [6]。由5个题目组成, 2道正向题, 3道反向题。如“人们好像都挺喜欢我。”可做的选项有5个:总是如此、通常如此、一半时候如此、偶尔如此、极少如此。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

1.2.3 性格优势量表

性格优势量表是由24种性格优势简化的英文版翻译过来的, 量表来自英文的本真快乐网[7]。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1。

2 结果

2.1 相关分析 见表1。

注:aP<0.05; bP<0.01;表中数据为各性格优势和归属感与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r值) 。

从表1中数据可知, SWB与创造力或灵活性、好奇心或兴趣、喜爱学习、洞察力或智慧、勤奋或毅力、诚实或真挚、兴致或热情、爱或被爱的能力、仁慈或宽宏、社交智慧、忠心或团队精神、公正或公平、宽恕或慈悲、谦逊或谦恭、自我控制或自我规范、对美丽或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或乐观、风趣或幽默感、精神或信念追求等性格优势相关, SWB与批判性思考或开明的思想、勇气或勇敢、领导才能、小心、审慎或慎重等性格优势无关。

归属感与幸福感及总性格优势均呈显著相关, r值分别0.385和0.578;归属感与各性格优势均存在相关, 其r值在0.188~0.457之间。

2.2 归属感的中介作用检验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 SWB与性格优势呈正相关 (个别性格优势虽然与SWB相关不显著但也是正相关关系) , 表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中介作用检验。

假定归属感是SWB与性格优势之间的中介变量, 建立图1的模式图, 根据中介变量的定义[8], 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考察归属感是否实际具有中介作用。第1步:以SWB为因变量、性格优势为预测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 0. 037 (P<0.01) , 决定系数为0.121;第2步:以归属感为因变量、性格优势为预测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 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 0.026 (P< 0.01) , 决定系数为0.334;第3步:以SWB为因变量、性格优势和归属感为预测变量的回归分析的结果中, 性格优势对SWB的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 0.02 (P<0.01) , 决定系数为 0.036, 归属感对SWB的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 0.656 (P< 0.01) , 决定系数为 0.148。衡量中介作用存在的标准是[9]:在第1步的回归方程中, 自变量显著影响因变量;在第2步的回归方程中, 自变量显著影响中介变量;在第3步的回归方程中, 中介变量显著影响因变量, 同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减弱。在如上3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 如果在第3步的回归方程中,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减弱为不显著, 则存在完全中介, 如果仍然显著则为部分中介。以上数据说明归属感在性格优势对SWB的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另外, 还可采用以下3种统计检验方法对中介作用进行更为准确的检验。Sobel检验, 公式为undefined;Goodman Ⅰ检验undefined;Goodman Ⅱ检验undefined。其中 a是预测变量到中介变量的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 b为与预测变量一起预测时, 中介变量到因变量的未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 Sa与Sb分别为a与b的标准误。这3种检验在严格程度上有所不同, Goodman Ι检验最严格, Sobel检验次之, GoodmanⅡ检验与前两者相比, 严格程度较小, 但是其本质相同。3种检验结果都显示, 归属感的中介作用显著 (表2) 。

中介效应为a与b的乘积0.017, 以SWB为因变量、性格优势为预测变量的回归系数 0. 037即为总效应, 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46。

注:cP<0.01;a是以归属感为因变量、性格优势为预测变量时的未标准化回归系数;b是以SWB为因变量、性格优势和归属感为预测变量时归属感对SWB的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Sa与Sb分别为a与b的标准误。

3 讨论

幸福与人格特质关系没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可以说文化部分地决定了哪种人格特质与幸福有关。如研究发现, 自尊这种特质, 只在美国等崇尚个人的西方文化中与幸福感呈正相关。但在那些注重集体的文化中, 家庭与团体关系的价值被视为高于一切, 因而和谐才是与生活满意度具有紧密联系的概念, 而不是自尊[10]。

在一项对40个国家的678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 在多数个体主义文化模式的国家中, 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都与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着很高的相关性, 但在大多数集体主义文化模式的国家里 (如中国、日本等) , 其生活满意度与消极情绪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 不同的文化模式对SWB的判定存在差异, 个体主义文化模式下的个体倾向于依据自身的内部情绪体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 而集体主义文化模式中的个体相对较少依赖自身的体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 更多关注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评价。他人外在看法和评价常常决定了自己是否幸福[11]。

由此可以推断, 在崇尚人际取向的东方文化下, 归属感可能是人格特质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一个中介变量。以往关于人格对SWB影响的研究中结论之所不一致, 可能与归属感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变量有联系。

因此, 要研究性格优势与幸福感的关系, 可以把归属感做为一个中介变量进行探讨, 构建如图1所示的模型。一方面性格优势对幸福感产生直接效应, 另一方面性格优势通过归属感间接对幸福感产生效应。换句话说, 如果某种性格优势不利于建立起归属感, 那么其对幸福感的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SWB与批判性思考或开明的思想、勇气或勇敢、领导才能、小心、审慎或慎重等性格优势无关。和谐模型理论认为, 当个体的人格特质轮廓与环境之间适应良好的时候, SWB就会产生, 并且某些人格轮廓能使人更灵活地安排一个好的个体——环境与之适应[12]。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模式, 中国人特别讲面子, 许多中国人活着是为了与他人有和谐的关系。根据和谐理论和中国文化特点, 对本研究结果可以做这样的解释:这些性格优势在中国文化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能是中性的。比如“批判性思考”这个特质, 其所习惯的行为风格会妨碍人的和谐关系的获得;“勇敢”这个人格特质, 即可推动人去主动交往, 也会因勇气而得罪周围的人;“小心”会使人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得罪他人, 也会因小心而在人际交往中失去主动性而变得孤独;同样“领导”特质则会使人敬而远之。另外, 由表1还会发现, “公正或公平”这一性格优势与SWB虽显示正相关, 但相关系数很小, 只有0.131, 这一特质也会产生两方面的效果, 一方面公平、公正会赢得周围人的尊重, 但也会因其得罪周围的人。因此, 这些在西方人看来积极的人格特质, 而在崇尚和谐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会影响人际和谐, 影响归属感, 进而影响人的SWB。

同样根据和谐理论和中国文化特点也可以对其他与SWB相关的性格优势做出解释。创造力或灵活性、洞察力或智慧、诚实或真挚、兴致或热情、爱或被爱的能力、仁慈或宽宏、社交智慧、忠心或团队精神、宽恕或慈悲、谦逊或谦恭、自我控制或自我规范、对美丽或卓越的欣赏、感恩、风趣或幽默感等性格优势更有助于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高人的归属感, 从而促进SWB的提升。

喜爱学习、勤奋或毅力都会促进一个人更坚持而产生行为效能上的累加效果;乐观本身与积极情感呈正相关, 乐观也会促使一个人更坚持更有毅力, 可以说乐观成就未来[13];关于希望, Snyder[14]认为希望包括能力和动机两个因素, 能力负责规划达到目标的途径, 而动机则负责沿着途径推动, 希望就是这两种因素的总和。可见, 以上特质都是有助于个体应对挑战才走向成功的特质, 目标的达成则幸福感产生。

好奇心或兴趣对幸福感的影响则可以用Csikszentimihalyi等提出的流畅状态 (flow state) 理论来解释[15]。好奇心或兴趣有助于人行动—意识融合 (merging of activity and awareness) 、注意力集中于当前任务 (concentration on task at hand) 、自我意识的丧失 (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 , 产生享受的体验 (autotelic experience) 。另一性格优势, 精神或信念追求, 有助于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而提升幸福感。总之, 以上有些性格优势的解释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做出验证。

对于归属感的中介效应的检验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即归属感在性格优势与SWB的关系中处于中介变量的地位。部分中介作用的意义在于:一方面, 性格优势直接对SWB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性格优势通过归属感对SWB间接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性格优势的人对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模式敏感, 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幸福反应, 性格优势同时也会有助于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幸福感。具体来说,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性格优势只有能与人际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有益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高人的归属感的情况下, 才会更有助于一个人SWB的产生。如果一个性格优势对人际关系和谐的影响是消极或中性的, 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归属感, 那么这个特质就不利于提升人的SWB。前边SWB与某些性格优势的相关分析也可说明这一点。

4 结论

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大部分性格优势与SWB呈正相关, 只有少部分性格优势如批判性思考、勇敢、领导才能、小心、慎重与SWB无关。

主观幸福感及其人格影响 第6篇

幸福一直是从古到今人类永恒的追求, 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个学科都陆续对幸福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早期人们将幸福等同于享乐主义快乐。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底波, 他认为人们生活的目标在于享受极大的快乐。在之后的研究中, 学者们又进一步地引申出了幸福的含义, 他们认为幸福不完全等同于主观快乐, 它还关注人们对快乐的体验以及对生活中开心与痛苦的评价。因此之后人们主要研究人们应该如何投入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

一、主观幸福感定义及特点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主要指个体根据自身的期望和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一个综合评估, 它是一个心理指标, 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评价都是不同的, 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期望不同。在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研究, 他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四维度结构, 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主观幸福感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主观性, 因为主观幸福感的衡量标准都是评价者自己设定的, 所以我们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 通常依据主观测量方法。其次是外显性, 个体满意与否通常可以从他的情绪上感受到, 并且判断出;最后是波动性, 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常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 如果在某一阶段遇到了负面事件, 例如失恋了, 那么在这个阶段, 他的生活满意度会随之降低, 另一方面, 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 所以这也导致了幸福感的波动。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那么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指与情绪和认知有关的因素, 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 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 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情绪因素, 也就是说个体如果不幸福的话, 那么很有可能表现为抑郁, 除此之外, 当个体处于担忧、敏感、生气和紧张等症状时, 也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还有研究提出了健康也是影响幸福感的显著因素。当个体身体不适时, 也会产生负面情绪, 从而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客观因素则包含个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经济收入等。之前有研究表明, 如果个体能获得周遭亲朋好友的支持, 或者个体能积极地融入团队, 那么必然会增加个体的正面情感;反之, 缺少亲朋好友的支持、或者遇到难处时不懂得利用周遭团队支援的个体, 必将产生较多的负面情感;而前者更容易得到愉快的体验和感受。由此可以得出, 在社会中的每个人必定有他自己的圈子, 而且他总是渴望得从这个圈子里得到爱与支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归属感。

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表明, 人格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在较早的研究中, 布莱德曼发现善于交际与积极情感紧密相关。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外界的客观因素一般都是通过主观加工而产生作用的。人格因素是预测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并通过对美国人的随机抽查调查证实可以用外向性来预测主观幸福感。Fujita采用潜在特质方法控制测量误差后发现外向性与愉快情感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0.Lucas等人对来自国际比较研究的样本所作的分析表明两者相关系数为0.74。这些研究都表明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稳定性。

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 研究得比较多的就是大三人格和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大三人格是指艾森克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研究指出, 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能够降低幸福感。“大五人格理论”是指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一致性、自觉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种特质。研究得出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显著相关, 会增进幸福感, 而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显著相关, 会降低幸福感。

人格何以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张兴贵在其研究中提出过一些模式, 本文在此基础上整理汇总如下, 这些模式从不同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 气质模式

气质模式的提出者提出了动力平衡模型和强化敏感性理论。动力平衡模型提出, 在一般情况下,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是常态及恒定的, 即维持在一个基准水平上, 但由于每个人具备不同的人格特质, 他们会经历某些符合各自人格特点的事件, 这就会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根据事件性质的不同,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时会高于这个基准水平, 有时会低于这个基准水平;但是这种浮动不会持续很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事件消退后,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一定会归位。研究表明, 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基准水平与其生物遗传有关, 主要是神经系统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基准水平。

强化敏感性理论则提出, 个体的两个大脑系统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他们是行为激活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前者对外部给予的正面的奖励信号很敏感, 通过奖励调节行为;后者对外部给予的负面的惩罚信号很敏感, 通过惩罚调节行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还发现, 外倾者比内倾者更容易对快乐的情绪刺激产生反应;而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对不快乐的情绪刺激产生反应。这也说明了个体的情绪敏感及反应的不同会引起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2. 一致模式

该模式主张人格与情境的融合。当两者和谐融洽时, 个体容易感受到更高程度的幸福体验, 此模式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外向者具备更高程度的幸福体验。例如当外向者住在了寺庙, 那么他们将比内向者更不幸福。因为他们远离人世, 与外面的群体无法交流。而对囚犯幸福感的研究中发现, 外倾的囚犯反而不如内倾的囚犯幸福, 这些都是与情境的适应度原因。Diener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外向者甚少离群寡居, 多从事社交类与人密切相关的职业。例如外向者从事IT、技术等主要和机器打交道的职业, 相比内向者而言, 会更容易感受到不幸福的体验, 而从事演讲和销售这类与人多交流的工作时, 幸福感就会提升。1984年Diener对人与情景的一致模式提出了修正, 深入研究得到结论, 外向者无论离群或是在人群中, 无论从事与机器打交道的职业或是与人相关的职业, 都比内向者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主观体验。所以人格对主观幸福体验的影响确实存在, 而一致模式提供了其中一种解释。

3. 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 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会影响幸福感。早期理论之一的过分乐观原则认为人们在处理快乐的信息, 例如获奖或者表扬时, 会比较准确并且可以在短时间都处理完信息;而在处理不快乐信息, 例如惩罚或者批评时, 会容易出错并且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来处理完信息。这种精确性和效率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水平的幸福感。

另一个气质乐观理论指出, 认知不但决定我们感受事情的方式, 而且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 而行为会决定外在事件的最终发展, 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乐观的人在看待事物的发展时, 通常会朝着好的方面考虑, 并且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便可以使事件转危为安;反之, 那些悲观的人在看待事物发展时, 通常会朝着坏的方面考虑, 并且觉得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宿命, 事件注定是以失败告终。当人们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后, 如果把原因都归结于自身内部因素, 他们通常会比较压抑和郁闷, 长期以往, 这种消极思维的人的幸福感普遍很低。

4. 目标模式

目标理论者提出, 个体的需要是否能满足或者设定的目标是否能实现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不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会使个体的幸福感不同。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相应的目标, 倘若没有目标, 就如同航行在浩瀚大海的船只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就会缺乏生活的意义。目标设定后, 个体会竭其所能, 努力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如果最终目标达成, 必将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愉悦, 而且可以增加个人自信, 进而提升幸福感。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个体设定的目标一定是符合个体需求的, 如果不符合的话, 即便目标达成也不会增加幸福感。

四、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展望

主观幸福感研究应该更本土化。国外对SWB的研究要比国内多得多,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国内的研究无法直接套用国外的理论、方法及量表, 必须要有个本土化的过程。这个任务十分艰巨, 但却意义重大。

目前我们主要是心理学领域里对主观幸福感做研究, 而实际上主观幸福感与许多其他的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由于它的涉及面很广, 所以以后的研究应该要更多地结合这些相关联的学科, 如社会学、伦理学和教育学。

国内现有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学生、老年人和教师, 而且调查范围大多都在城市里, 这可能与研究者多集中在教育系统、方便取样有关, 但要使调查的结果具有普适性, 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和领域的范围。

参考文献

[1].Chekola, M. (2007) .Happiness, rationality, autonomy and the good life.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8, 51-78.

[2].Diener, E., &Ryan, K. (2009) .Subjective well-being:ageneral overview.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4) , 391-406.

[3].Gutierrez, J.L.G., Jimenezb, B.M., Hernandez, E.G., &Penacoba, C. (2005)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big five correlates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1561-1569

[4].Hsee, C.K., Hastie, R., &Chen, J. (2008.) Hedonomics bridging decision research with happiness research.

[5].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3) , 224-243.1]BenShahar, 2007;Diener&Seligman, 2004;Kesebir&Diener, 2008

[6].陈灿锐;高艳红;申荷永;主观幸福感与大三人格特征相关研究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7].罗杰, “大五”人格测验在我国使用情况的元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6

[8].罗亚莉, 刘云波, 刘衍玲.教师职业承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江西教育科研, 2006, (11)

[9].彭怡, 陈红基于整合视角的幸福感内涵研析与重构.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18, No.7, 1052-1061

[10].张洪霞,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80-181.

[11].张兴贵,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述评,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99-103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初探 第7篇

关键词:人格,主观幸福感,关系

一、人格的相关理论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方式。关于人格不同的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一) 人格结构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 他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 它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位于这一结构的中间, 它是逐渐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它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 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二) 人格特质理论

在特质理论不得不提到奥尔波特, 他将人类的人格看成是一种特质, 其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和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它影响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三) 人格类型理论

在这里可以提到的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外向人格。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 他就是外向人格, 反之则是内向人格。

二、主观幸福感理论

(一) 自我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自我平衡感控制的, 他认为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高度统和的系统, 包括遗传系统和一缓冲系统。最初的系统包含可以在基因方面决定生活质量等级的人格的两个因素——外倾性和神经质。支持这个系统的就是内部缓冲。它包括了不同于人格因素的一系列信念, 像:知觉控制, 自尊, 和乐观。反过来, 这些信念也产生着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 环境显著影响着人的这些内部信念, 然后通过内部信念来影响主观幸福感。

(二) 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的观点是这样的, 它认为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目标得以实现, 那么就会产生主观幸福感。生活目标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导向的作用, 这样的目标使我们感觉生活充满意义, 并且再次过程中人们总是信心满满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 促使个体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取得需要满足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人们可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这就会影响人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情感状态。当受挫时, 主观幸福感会相应的降低;当目标和需求是现实, 就会产生高的主观幸福感。

(三) 期望值理论

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与现实相去甚远的期望值会在自己最终无法实现时产生挫败感, 降低主观幸福感;当期望值得以实现时, 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增强;但是当对自己的期望过低时, 会产生压烦感, 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

(四) 活动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源于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喜爱而非活动目标的实现。比如说我们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 打球过程中时而辗转腾跃, 时而快步疾驰, 为自己及搭档叫好, 此时并不在意得分的高低及比赛的输赢, 我们乐在其中, 无比喜悦。沃特曼基于此将人们的幸福分成两大类:在展现个性中体验的幸福;在尽情享乐中体验的幸福, 这与我们的一句广告词非常相近“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在乎的沿途的风景”。

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 人格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积极的预测因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期间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和评估。而且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也是人格的内隐部分, 主观幸福感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人格的稳定性。特殊的人格特质与各种各样的幸福感相联系, 例如, 外倾向的人更容易有积极的情绪, 神经质的人更倾向于消极的情感。人格是一个与主观幸福感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 随之而来的是, 主观幸福感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很多研究者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兴贵等人在2005年的时候研究了青少年的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最后发现外倾性可以很好的预测积极情感, 而神经质是消极情感的重要指示。目前, 大多研究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时, 使用较多的测量工具仍然是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大五人格问卷, 在人格的各维度当中, 有两个特别受研究者的关注, 一个是神经质, 一个是外倾性。Costa等人对一千多名被试的研究发现, 外倾性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相关显著;神经质与消极情感相关显著。有研究者对澳大利亚地区青少年人格和生活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最后发现在人格维度中, 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负相关, 外向型则恰恰相反, 二者呈现正相关。唐洁等人研究比较了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结论

主观幸福感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一个初步的探索, 后续的研究可以对此进行进一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妹娟, 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 (3) .

[2]李佳.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心理学动态, 2000.5 (4) .

论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8篇

1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

1.1 幸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幸福就是人们的需要得以满足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 个体需要是有层次的, 那么个体对需要的满足也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而从本质上来看, 幸福是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

1.2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包括三个不同因素: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

1.3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1) 人格。从气质类型上看, 多血质的人积极情感较多, 生活满意度较高, 抑郁质的人负性情感较多, 生活满意度差;从性格类型上看, 外向型的人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要强于内向型的人;从自我认知上看, 自尊水平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度最高, 自尊水平高, 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就越多, 生活满意度就高, 自尊水平低, 生活满意度就低。 (2) 经济状况。有研究表明, 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 也有研究表明两者无关。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 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 但主观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提升。最发达的城市不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农村人的生活满意度。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 依赖于社会比较。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和生活事件。一个人有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人得到社会承认与认可的重要体现, 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能够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负性生活事件会大大降低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2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结合诸多关于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高职院校大学生拥有中等偏上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在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 多数同学对生活持满意态度,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主观幸福感的情感维度, 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处于中等水平, 体验到的负向消极的情感较少。 (2) 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极其显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均呈现男生高于女生, 女生体验到的负向情感多于男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男生比女生适应社会文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发展变化的能力强;另外一方面, 高职院校中男生大多来自中学中的理科班, 数理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散思维优于女生, 不管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操作方面, 男生较女生更自信和更易于解决问题, 因此男生的学习焦虑弱于女生。 (3) 人际关系和就业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敏感影响因素。总体来讲, 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 消极情感较少, 但仍有一定数量的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而这部分群体主要受人际关系紧张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加强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是提高他们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容。

3 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现状

(1) 幸福教育尚属探索推广阶段缺乏有效的教学工作模式。现阶段国内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建立统一化的幸福教育工作模式。在我国一些专家教授如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云南大学张尚仁教授等也在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设过幸福课程, 但仅限于个别专家、个别院校。国内关于幸福课程的开设尚属探索阶段, 没有有效的教学工作模式, 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2) 高校幸福教育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学生专业课学习负担过重、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就业压力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幸福理论的学习活动, 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学习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因此导致了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幸福教育工作发展的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 (3) 高职院校对幸福教育工作缺乏整体统筹。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上注重专业课, 对于人文类课程教师尤其是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引进及相关培训欠缺。此外, 幸福教育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 更需要学校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带动, 专业课教师不应该仅仅教授学生学好专业知识, 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学好专业知识的乐趣和前景。

4 如何增进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加深高职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 增进主观幸福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有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因此, 需要在广大高职学生当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使广大学生关注自身的精神需要, 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层次。 (2) 引导高职学生进行人格修补, 增强感悟幸福的能力, 增进主观幸福感。高职学生正处于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无忧无虑的孩子成长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成人这样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广大学生进行引导, 促使学生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发展比较复杂的带有理智性和价值评价的高级情绪体验。 (3) 加强人生观教育, 引导高职学生确立人生目标, 增进主观幸福感。当一个人为了某一个目标而专注于某一活动时, 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 让人感到被需要, 给人以充实感, 胸有目标, 生活就不会迷失方向。崇高的人生目标的确立, 能够促使大学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 乐观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目标, 从而增进主观幸福感。

(4) 构建和谐校园, 改善人际关系, 积累积极情绪, 增进主观幸福感。高职学生的主要以集体生活为主, 校园是其主要的生活场所。在校园生活中, 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也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高职学生的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中, 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主要问题之一。和谐的校园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能够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在交往中获得肯定, 有利于积累积极的情绪, 以增进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不足和趋势 第9篇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不足;研究趋势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最早由西方心理学家Wanner Wilson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的文章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美国兴起。我国对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即主观的、美好的存在,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生存状态,美国学者Diener将其定义为“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其基本特点有: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描述性研究阶段(上世纪50至70年代),研究主要局限在资源分类和人口统计项目上;二是理论建构阶段(上世纪70至90年代),主要是建立了许多关于SWB的心理理论模型,且仔细研究、验证、解释SWB的模型;三是实证性研究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重点是结合多种方法测量幸福感,探讨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方法。

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不足和趋势

1.当前研究重情感、轻认知

当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来评价幸福。然而情感具有即时性,往往会随着生活事件的改变而变化,总体的生活评价只是一个大概的把握,不能完全细致地反映出个体的生活状态。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将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综合考虑,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具合理性。

2.主观幸福感的哲学渊源是快乐论

快乐论认为快乐与幸福感等同。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从Aristotle的实现论出发,提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提出“心理幸福感”,以区别主观幸福感。两者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取向的研究者对幸福感含义的理解不同。总而言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有整合的趋势。

3.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主观幸福感的大量研究仍以“非系统化”方式进行,只注重主观幸福感的某一方面,如生活满意度,而不包括对其他方面的测量,致使一个人的研究很难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研究深度和广度尚不够,对象多是学生、教师等,而针对其他人群(农民工等)的研究较少。鉴于每个行业群体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生活领域等方面的不同,有必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

4.潜在原因的解释不足,其他影响因素有待探讨

多数SWB的研究是跨领域及在本质上有关联的,因此它们缺乏对原因的解释力。系统化的纵向研究设计能够揭示SWB的发展趋势,且可测量生活经历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同样,主观幸福感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互动还未得到探索,并未建立各因素影响机制模型。

5.研究方法单一,本土化研究不足

目前的研究较少采用实验法,方法单一。近年来,出现了经验样本测量法和昨日重现法等,研究工具趋向多样化。此外,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存在照搬国外研究结果的现象,本土化理论构建不足,没有完整地揭示我国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西方成型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问卷,建立我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常模,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研究模式,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6.研究多局限于某一文化内,跨文化研究成为可能

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Triandis指出:大多数SWB的心理模型是根据个人主义文化国家的研究建构的,而跨文化的幸福感的研究却发现不同文化中幸福感存在着差异。未来的幸福感跨文化研究应该从一般调查深入到描述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层面,并逐渐转移到SWB的功能与内部过程,转向鉴别跨文化中SWB的规律性变量,同时也检测主观幸福感模型的普遍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主观幸福感。

7.SWB研究结果的应用不足,干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研究结果的实际作用,但确定要进行应用的则很少。例如,公共政策经常受客观指标的影响,但几乎不受主观指标的影响;而系统化和综合性的国民幸福指数(简称NHI)能够将主观幸福感测量的影响提升到很高的地位。通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来培养人们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能积极地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三、小结

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因此,幸福感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趋势将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把握主观幸福感的本质,为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2(4).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3).

[3]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3):632-633.

[4]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94-295.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毕节学院、邢台学院、池州师专、中国海洋大学、昌吉学院、重庆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专院校9所进行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后, 获得贫困生有效问卷708份, 非贫困生问卷345份, 非贫困生来自同时测试的学校或班级。贫困生的筛选条件为: (1) 按照每所学校所界定的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来选取; (2) 依据辅导员的评价以及领取学校贫困大学生补助金的人员名单进行辅助区分; (3) 问卷中设置不同层次的家庭收入, 由学生自填辅助筛选。被试的专业除医学类外, 其他各个专业都有涉及, 如农学、化学、物理学、国际贸易、中文、化工、艺术、法律、电子、信息、机电等专业。

1.2 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 (Index of Well-Being, Index of General Affect) [1]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该量表包含2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总体情感指数由8个项目组成, 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只有1项。根据国内姚春生 (1995) 等[2]的资料, 该量表的重测一致性系数为0.849,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7。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以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为因变量, 以年级、专业和性别为自变量, 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专业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情感指数上主效应显著, 而年级与性别在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交互作用显著;专业与年级在幸福感指数和情感指数上交互作用显著, 性别和年级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P<0.05, **P<0.01。

2.2 专业在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的主效应检验

将所调查的专业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 由多元方差分析可知, 专业在情感指数、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分别存在主效应。见表2。

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在情感指数上表现为艺术>工科>理科>文科, 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表现为艺术>工科>文科>理科。

2.3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见表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非贫困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均值高于贫困生总体情感指数均值, 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在生活满意度上, 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非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贫困生。

3 讨论

张玲[3]发现,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差异都不显著;余鹏等[4]对普通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发现, 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笔者的研究也显示, 年级和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 但在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专业间的差异与情感指数相似, 表现为艺术>工科>文科>理科。由于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由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组成, 故情感指数对幸福感指数的预测更大, 与前面稍有不同的是工科与文、理科之间的差异显著, 文科高于理科, 说明工科和文科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同时证明了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体现是主观上的情感体验, 而不是由满意度决定。

该研究发现,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情感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都是非贫困生高于贫困生。佟月华[5]的研究发现, 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 低收入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普通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满意度上与严标宾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都认为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是由于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当前学习和社交方面的需要而对生活表现出的态度, 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信, 但同时衣着、学习条件上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导致对生活的不满, 引发情感上的消极体验。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82.

[2]姚春生, 何耐灵, 沈琪, 等.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 9 (6) :256-257.

[3]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余鹏, 宿淑华, 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 (10) :43-44.

[5]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 (4) :294-295.

上一篇:前置胎盘术论文下一篇:追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