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

2024-06-09

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精选6篇)

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 第1篇

对于现阶段普通居民的消费问题, 我随机调查了一些居民, 他们中大多数是中等收入, 对于中国普通居民的消费与理财观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既没有效仿西方国家的过度消费来拉动内需, 也没有过度保守消费, 应该说是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消费与理财之路。

1.1 金融风暴袭来, 居民消费有“道”

中国近年来GDP的显著增长离不开庞大出口量的推动, 而其中美国的贸易量就占了半数之多, 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消费量萎缩之际, 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重创, 一时间陷入低迷状态。出口减少与供求的不平衡严重放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扩大内需势在必行。为了启动消费, 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如连续下调银行利率、增收利息税等, 纵然这些措施还远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但已然卓有成效。

在金融危机的庞大消极影响下, 居民纷纷减少开支以应对不时之需。然而调查结果却清楚的表明, 纵然支出有所减少, 可是大多数的居民仍认为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 归其缘由主要是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

一方面, 面对金融危机, 大量商家选择打折和促销, 眼前的大量优惠着实勾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减少的微小收入量面对膨胀的购买欲望简直不堪一击, 所以才会出现所谓“十一”、“春节”消费黄金时段的疯狂购物人群。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让人们再度“计较”起来手中的钱到底应该怎么花才能花的更有价值, 物美价廉成为了消费者青睐的购物砝码。更多的居民选择实惠的网络购物, 或许这也会成为网购发展的一大契机。被动摇的消费信心让未来的物价成为一个未知数, 所以眼前的优惠也着实成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寒冷金融危机下的消费狂热不免让我们联想起美国的泡沫消费, 幸而中国人传统的量入为出思想有力的控制了消费的狂热程度, 让我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避免了过度奢侈的盲目消费。

1.2 为保生活品质, 理财“稳”字当头

在全球经济的萧条和我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 居民理财首先就是要防范收入减少带来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引起的资产实际价值萎缩。面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居民理财增值的野心不大, 大多以保值为主要目的。

怀着理财稳健当头的心态, 居民最优先选择的还是银行存款。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源自于次贷泡沫, 迫使美国的银行体系遭受重创, 但是对于中国的银行体系, 其毕竟影响有限。为了鼓励消费和投资, 我国央行多次降息, 然而对于普通居民来说, 对国有银行的信任根深蒂固, 即使利息很低但存款仍是保本的最优方案。

除此之外, 投资房地产成为了人们青睐的另一选择。在中国, 收入与房价的差距一直让人对购房望尘莫及, 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 贷款买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特别是金融危机下购房的种种优惠政策, 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购房热。房产作为普通百姓一生中必须购买的高额商品, 其前景被看好, 保值度也被大家所广泛认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房地产也成为了不少居民青睐的一种投资方式。

仅次于银行存款和房地产的投资方式是大多数居民所熟悉的股票。央行在“保增长”的任务下多次降低利息和准备金, 随之带来了股票市场的牛市, 然而股市的风险并未因此而减小。2006年后的牛市使得股票成为中国普通居民的主要理财手段, 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 “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这句话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居民投资股市的热情有所下降。

在投资理财方面, 我国居民更凸显了风险控制这一特征, 为了保证生活质量, 也为了让收入更具有价值, 正确的进行理财成为了普通家庭非常重视的必修课程。

2 居民消费与理财观念变化的原因

美国的金融危机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一个未知数。有人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机遇,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重创。或许综合起来说才是比较客观的一种结论, 那就是:在挫折中谋发展。这次危机使美国的消费弊端暴露在世界面前, 也让我们深刻认清了正确消费和理财的重要性。经济发展进程减缓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有利时机, 是消费与理财观念变革的应运而生, 面对次贷危机这生动的一课, 我国必须找准定位, 深化改革, 以促进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1 就业压力当头棒喝

美国实体经济疲软, 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 随之就带来了就业岗位数量的萎缩。暂且先把庞大的失业人流与等待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归置一边, 单单只说大学生就业, 那就是让人头疼的一个话题。大学生属于新的增量就业, 也是受冲击程度最大的就业群体。随着高校的扩招, 每年都有大批的生源涌进高校, 同时也有大批的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已经凸显了我国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 许多在职人员也不得不绷紧神经, 使得居民理财“稳”字优先。

2.2 通胀压力旁敲侧击

金融危机带来了大幅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CPI持续增长, 所幸国家发改委与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 保证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近月内CPI明显回落, 但是经此一劫却打击了居民的投资心理, 宁可选择稳健的理财方式, 选择低回报但保本的投资, 以应对未来的风险。

2.3 心理压力应运而生

很多居民虽然实际收入并没有减少, 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庞大后期效应, 也会不自觉的节俭开支, 多参加一些打折促销即使是一些现在还用不着的商品也会因为经济实惠而购买以为价格难测的未来做准备。各大商场的数据表明居民的消费量不减反增, 但是消费比重却产生了变化, 即选择减少奢侈品支出, 转而投向更实惠耐用的保值商品。金融危机的压力为现代社会增加了一抹理性的消费色彩。

3 个人体会与建议

从金融危机给我国居民消费与理财带来的新变化看, 其根源的动机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保证居民个人的生活品质, 二是稳定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脉搏。而就两者关系来看, 只有保证了人民的生活, 保证了人民的利益, 我国这条经济发展之路才能走的更加长久。为了让居民更加正确的理财消费, 为了让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3.1 合理发放信贷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 这次危机敲响了信贷消费的警钟, 各大银行的信贷投放都出现放缓趋势。一味的依靠信贷来拉动经济增长被证实存在严重的偏差, 随之的后果只能是过度的滞胀。而如果让我们深究中国居民贷款的主要投向, 竟然大规模的是用于购买房产。中国的房价带动了一批的炒房热, 同时也着实拖垮了信贷经济的脚步如此大笔的信贷资金其作用或许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好。中国统计局的数据告诉我们, 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的4个月里, 新增加的银行贷款达到5.4万亿元人民币, 信贷规模同比增长18%, 但反方面, 原本因销售形势变差而停滞的企业贷款, 也在同期增长了2.3万亿元。这些数据足以证明, 单纯的依靠贷款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同时, 过度的信贷消费打击了许多居民的生活, 明天的钱今天来消费固然不错可是如果今天的消费使得明天的钱不够用, 甚至于让明天无钱可用, 那明天又该如何?适当的信用消费对人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利, 但“度”一定要掌握好。因此, 要适度的发放贷款, 平衡投资, 试图找出一种新型的健康经济增长模式, 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

3.2 进一步扩大内需

不管是扩大就业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其根本都是扩大经济需求。近几年来,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实行有利于增加内需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 如粮食价格开放、取消农业税等, 虽然这些使得金融危机中我国居民的消费量保持小幅上涨, 但是离理想的预期还差的很远。都说买房难, 可是超过一半的房屋购买成本, 是政府征收的土地成本和税收, 试想一下, 如果这种税收有所减少, 那么居民的消费怎么会不增长?内需怎么会不增加?由此可见, 要想扩大内需, 就要从根源上更加彻底的增加居民的可用于消费的资金数量, 政府要让利于民众, 财政收入减少的一小步就是居民收入增加的一大步。要谈居民的消费与理财, 其前提是有足够的钱可理, 只有拥有了这一前提才能进一步推动消费与理财模式的改变, 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带来的是经济需求的增加, 那又何乐而不为?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世界, 各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外贸出口大国, 其影响程度不容小觑。面对金融危机, 我国政府果断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扩大内需,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公共财政的支出, 从而减轻了其对我国普通居民的影响。但是, 这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毕竟对中国普通居民的传统消费与理财观念造成了冲击。综合这一切外部因素, 居民”稳”字当头的特点日益凸显。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理财

参考文献

[1]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没有预期的大[N].中国教育报, 2009-9.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美国消费市场 第2篇

美国消费市场总体情况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文化成为了“美国梦”的一个经济表现,伴随着美国经济在战后“黄金时代”的高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清教思想强调的克制、勤俭变为现代主义强调的欲望、张扬和享乐。最近10年,美国消费文化进一步转向透支消费、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这使得美国消费增长的趋势稳定,表现为绝对数字不断上升,在GDP中的相对比重逐渐加大。次贷危机临近时的200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美国实际消费上升至82157亿美元和82443亿美元,较20世纪末累计增长25.3%和25.7%,消费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上升至72.0%和71.6%,较21世纪初累计上涨3.3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此外,从消费结构看,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三大部分在整体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5%、30%和55%左右。

在美消费品进口中,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进口消费品的40%来自中国。自中国进口消费品中,有代表性的产品如玩具(71.0%)、鞋(64.9%)、皮革制品(59.0%),音像设备(31.8%)和计算机(30.0%)等,其进口占有率均超过30%。

次贷危机对美国消费市场的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途径

美国经济是典型的消费导向型经济,消费不仅在GDP,总量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比重,还对GDP增长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按照美国消费的决定要素,次贷危机影响美国消费的路径分为三条:

一是次贷危机对美国消费者现金流产生了负面影响。次贷危机给美国诸多企业造成了巨额亏损,而通胀水平的上升和房息支出的增加扩大了美国消费者支出,受此影响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幅放缓。与此同时,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更难获得消费融资支持,这进一步潜在加大了消费者的现金流问题。ABC美国个人财务指数在次贷爆发的2007年不断下降,现金流不足打乱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计划,抑制了消费的增长。

二是次贷危机对美国消费者财富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消费决定的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能力取决于消费者一生中的永久收入和财富水平。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房价下跌使得美国消费者的财产价值缩水,消费能力减弱。美国房屋净价值和个人可持续收入之比在1980~2000年的20年间快速上涨,反映出美国消费者同期财富水平的不断上升,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和“911”恐怖主义袭击,该指标在21世纪前三年有所下降,而2003~2007年上半年该指标反转上升,次贷危机发生后,房价下跌降低美国财富水平,该指标再度下滑。美国房市未来的深度调整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消费者财富水平也会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削弱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三是次贷危机对美国消费者预期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消费决定的理性预期理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收入水平、市场风险等因素的预期水平将影响消费和储蓄的跨期选择。次贷危机给美国GDP增长、就业、物价、企业盈利等宏微观各层次造成了易于察觉的冲击,这给消费者信心带来了负面影响。据统计,美国2008年8月份失业率达到6.1%,9月份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这一水平,创2003年9月以来的新高。密执安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7年1月的96,9点降为2008年8月的63点,降幅高达34.98%。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消费者对消费现状和消费环境满意度下降,对未来经济走势和个人收入充满担忧。预期下降将增强储蓄倾向,减弱消费者消费意愿,给现期消费带来负面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逐步显现

随着次贷危机的持续演进,危机已由金融资本向实业资本扩展,其作用链条之一,即美国消费市场表现低迷。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出现显著放缓,2008年第一季度仅微增0.9%,第二季度在退税带动下略有回升至1.7%;其中,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支出显著下滑,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出现4.3%和2.5%的负增长;日用品为主的非耐用品消费也出现萎缩。

据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9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了1.2%,为3年来最高跌幅;即使扣除波动较大的汽车消费因素,零售额依然下降了0.6%。从2008年7~9月,美商品零售额已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受失业率高企、财富效应大幅缩水、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导致美消费者信心不足,美国第三季度实际消费开支很可能将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美国消费市场走势预测

次贷危机为美国整体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风险。据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9月只有43.5,创下2001年10月以来最低纪录,汽车销量也以两位数的比例下滑,一直被视为美国经济晴雨表的通用电气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下挫了1/3,第三财政季度净利润剧减22%。次贷危机病毒正在侵入以制造业和矿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心脏。受欧洲、日本等海外经济增长减退的影响,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增速也将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正明显放缓。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而且消极趋势将持续到2009年。该报告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6%,2009年仅为0.1%。

专家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20多年间,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投资,特别是IT技术方面的投资,第三产业发展快于一、二产业。股市、房市带来的财富效应,通胀和失业长期处于低水平,促进了消费增长,进口也长期、大幅度增加。而这次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并发,美国经济发展可能改观,前20多年的局面难以为继。较之前几次衰退,这次衰退的特点可能是:衰退时间长、程度深,恢复比较难。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消费市场将带来长期影响,使消费增长速度放慢,消费习惯逐步发生改变。据统计,2008年7月和8月,美国消费者信贷同比增长率分別为4.9%和3.8%,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该数字首次跌破5%,远远低于1943年至今9.98%的平均月季增长水平。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美消费者信贷还将进一步减少。这次金融危机会使美国“信贷驱动消费”的经济模式带来实质性的收敛,美国家庭的消费支出增长、企业业务拓展都将受到打击。

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结构,消费信贷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实质影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促进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消费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出发,具体分析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以及金融危机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应对金融危机的可能途径。

1 金融危机凸显消费结构问题

消费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结构指一定时期居民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1],即消费的客体结构;广义的消费结构还包括消费主体结构、消费信用结构等。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在消费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状态,称为消费的主体结构,如不同群体、阶层的消费比例关系,在我国尤为突出的城乡消费结构等。用于支撑消费的收入来自当期或储蓄,还是来自对未来收入的透支,构成消费的信用结构。我们主要在广义层次上讨论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问题。

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可能引发经济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经济危机或社会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之所以在美国爆发,与其长期以来积累性的消费结构失衡有较大关系。美国消费者的支出部分约占总体经济活动的2/3,消费需求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必须以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2]。然而,美国居民个人消费的持续增长缺乏相应的收入水平支持,消费的进一步扩张是不可持续的。美国消费结构的失衡突出地表现在消费信用结构的失衡。本世纪以来,美国的消费信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5%以上,2006年美国消费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则达到了22%。2007年底,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家庭的负债率飞涨至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0%以上。扣除一般性日常消费后的美国个人储蓄率从1981年的12%降至目前的负数,美国进入不储蓄状态。

信用消费的确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经济的周期性震荡,但是日益膨胀的信用消费模式下形成的高负债经济却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当过度的负债消费和非健康的负债结构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负作用。美国消费信用结构表现出的巨大结构性张力,最终在住房消费信贷上以次贷危机的形式得到释放。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是在经济高度证券化条件下,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鼓励人们举债投资,使金融衍生品交易积累大量泡沫,导致人们收入虚高增长,进行过度消费、透支消费,脆弱的债务融资链条断裂、信用崩溃而引发的[3]。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出口贸易受阻,外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金融危机只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遇到困难的诱因,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国内需求无法满足总供给的增长[4]。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主要应当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强调投资和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贡献。此次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消费使我国的社会总需求结构问题进一步加深。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名义增长16.1%,与2007年基本持平,但是扣除物价因素后,最终消费实际增长9.6%,比2007年实际增速降低1.5%,最终消费实际增长降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5]。我国在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可能得到强化,金融危机的放大作用使调整消费结构问题更加迫切。一方面,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依赖于和表现为消费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反映了一定经济社会问题,调整消费结构也是金融危机条件下防止经济社会矛盾激化的需要。

2 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性问题

2.1 消费客体结构:结构升级与变迁超前

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娱乐文化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类。通常的消费结构就是指居民上述各类消费支出之间的比例或者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以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概略地反映居民的消费结构。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的生活水平为绝对贫困型,50%-60%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小于30%为极富裕。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图1),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属于富裕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达到小康水平。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又存在超前特征。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中用于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等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居住、医疗保健、教育和交通通讯等支出逐步上升。表1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的一般消费结构状况。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接近2500美元。从表中来看,同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与人均GDP1001-4000美元组别的消费结构相似,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通讯的支出比重已经超过了1001-4000美元组别的水平,部分支出甚至超过了更高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农村居民消费中居住、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支出比重均高于4001-10000美元组别国家。可以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部分消费支出存在不合理上升的问题。这与当前公共服务价格偏高和社会保障不足导致的消费被动拉升有关,医疗、教育、住房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居民的支出负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增加了居民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8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1)李萍,夏沁芳.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北京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究竟意味着什么(之三).北京统计,2003(4);(2)《中国统计年鉴2008》。

2.2 消费主体结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失调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偏低,在以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只占GDP的36%,与日本的55%、欧盟的58%、美国的72%相差甚远。居民消费率低又主要源于农村居民消费率低。政府、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三大消费主体的消费比例失调,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二元消费结构失调,是当前我国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结构性问题。从表2来看,我国最终消费不断下降,政府消费的比重却稳中有升,支出比重从1978年的21.4%上升到2007年的27.3%,上升了6.0%,居民消费的支出比重则下降了6.0%。

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62.1%降至2007年的25.6%,下降了36%,60%左右的农村人口占有不到30%的消费(图2)。全部GDP中居民消费只占36.2%,而农村居民消费仅为9.5%。按当年价格计算,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11855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3265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为3.6,差距最大的2003年和2004年则达到了3.8。

(单位:%)

2.3 消费信用结构:规模偏小与结构失调

2008年底,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7万亿元,消费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以上。2007年,我国消费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刚刚超过13%,美国为22%。同期,我国消费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只有约13%,美国达到了60%以上。在全部消费支出或国民生产总值中信用消费支出究竟应该占多大比重,并没有广泛认同的标准。但是,从国际比较和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的信用结构总体上是偏低的。

从消费信贷的内部结构来看,又存在品种少、信贷集中的问题。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个人住房贷款成为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2000年以来,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0%左右;2006年,我国住房消费信贷总额为19857亿元,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的83%。受到住房消费贷款的挤压,其他消费贷款的发展缓慢。个人住房贷款容易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过于集中的消费信贷投放潜藏着较大的风险。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的强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消费总规模和增长速度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固有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深。

3.1 消费结构逆向调整,结构升级难度加大

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较2007年大幅上升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上升了0.6%。从消费的八大类支出结构看,2008年出现了服务类消费增速大幅减慢的特征。2008年城镇居民食品、居住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增速比2007年分别提高0.8、8%和1.3%,而以服务消费为主的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大幅减缓,如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增速分别比上年大幅降低12.7%、18.3%和10.5%。

3.2 城乡差距扩大压力增强,二元消费结构调整困难

近年来,我国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方面做出了努力,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2004年的3.8降低到3.6。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如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2008年分地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县以下地区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城市的增长速度。但是,受危机影响,城乡消费差距仍然面临进一步扩大的压力。(1)3.6(2007年)的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过大;(2)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因素仍未消除,受危机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危机条件下,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2008年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非农就业出现困难。

3.3 消费预期不确定性提高,量入为出消费观念强化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出现农民工返乡潮,企业停止员工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部分企业为缩减生产成本,采取冻结工资增长、减薪、不带薪休假、裁员等措施,员工工资性收入受到较大影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增速下滑3.8%。就业和收入因素使居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居民消费行为更加谨慎。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42.8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比2007年降低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3159.4元,实际增长6.5%,比上年降低1.5%。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强化,在保障生存性消费的前提下,人们更希望增加储蓄,作为未来的失业保障或弥补可能的收入缩减,住房、汽车等需要信贷支持的消费项目受挤压。2008年商品房交易市场呈现“价量齐跌”走势,住宅销售额实际增长-20.5%,比2007年降低47%,1999年以来住宅销售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

4 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如前所述,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积累性,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既有问题,只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因此,当前对我国的居民消费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

4.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对于居民消费而言,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造成消费者的信心危机。金融危机加大了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强化了人们的持币动机。消费者感到生活负担加重,消费预期增大,为应付今后的消费,被迫缩减当前消费支出。调整消费结构首先要保证即期消费总量不出现较大萎缩,关键在于减少未来消费支出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居民的消费信心。重点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加强对居民生存性基本支出的保障。我国居民在医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超出了世界的一般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欠账造成的。因此,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集中解决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4.2 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长期来看,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每实现1000亿元的最终消费,将对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要继续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农村地区冰箱、空调和电脑等传统消费品的普及率仅为城镇的27.5%、9%和7%,国家要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提高政府补贴水平,简化补贴手续,调整家电品类。推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要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收入增长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消除城市化壁垒,扩大非农就业。同时,要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的收入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城镇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家电普及率仍明显低于后者,这与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关。

4.3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引导适度负债消费

适度的信用消费可以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同时使消费者提前购买到耐用消费品,改善当前生活状况。我国的消费信贷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当进一步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倡导健康、适度的信用消费观念,调整传统保守的消费模式。国家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信贷法制环境。消费信贷机构要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与推广,改变信贷产品单一的状况,积极拓展消费信贷供给渠道,形成多层次的、面向不同群体的消费信贷市场。城市消费信贷,主要是逐步调低住房贷款在消费贷款中的比重,深度开发汽车、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用消费产品;在信用额度上,重点开发10万元以下的中小额贷款。慎重拓展信用卡用户,主要在提高现有持卡人的忠诚度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农村消费信贷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一种可行的途径是发展建立在关联交易上的生产资料消费信贷,把消费信贷发放条件、违约处置与农业生产的其它市场主体和环节联系起来,重点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中介作用。另一种方式是由金融机构或农机生产销售商以融资租赁方式发放农机消费贷款。

参考文献

[1]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3.

[2]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9-91.

[3]丁浩.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与金融危机根源探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7-9.

[4]周殿昆,郭红兵.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从制度演变和消费模式角度解读[J].消费经济,2009,25(2):18-22.

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 第4篇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的出口和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此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 消费便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如何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成为核心所在。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 但近年来一些相关数据表明, 我国居民消费相对于政府消费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一) 居民消费的整体情况

1.居民消费率偏低

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在1995—200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 2000年达到最高值46.4%, 随后就一直呈下降趋势, 至2007年已达到35.4%。世界居民消费率的平均值为61.4%,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偏低水平, 即使2000年的最高值也距世界平均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2.居民消费增长率偏低

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幅度较大。2000年以前 (除了1997年) , 居民消费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从2001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领先于居民消费增长率, 最少的时期也有3个百分点。

(二) 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差距

居民消费按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较大差距。

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07倍和3.28倍。

2.城镇居民消费实力强,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大

城乡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城乡人均收入存在较大相关性。但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有所减小, 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增长的减小幅度要大于农村居民。在这个时期, 农村居民增加的收入当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居民增加的收入当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要大于城镇居民。但现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的绝对数远大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的消费实力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形成原因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且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能力, 其次是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是指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消费, 即要有钱花。消费意愿是指愿意把流动的货币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 即要敢花钱。

(一) 消费能力不足

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是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由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组成。近年来, 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而居民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由2002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57.1%, 同时, 企业收入比重和政府收入比重分别从20%和17.9%上升到21.5%和21.4%。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收入存在很大的正相关性, 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2.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幅员辽阔,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 且其间的差距一直呈持续扩大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分配的差距越大, 社会的总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国际上普遍将0.4的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我国2006年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 这说明我国的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差距悬殊。其中农民是低收入人群的主体, 城乡居民收入的过大差距成为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二) 消费意愿较低

我国居民与发达国家的居民相比, 预防性储蓄意愿较高。由于我国现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使我国居民存在较高的储蓄动机。

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虽然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有较大改进, 但社会保障体系仍普遍存在较多问题。如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方式、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衡发展等问题。居民在失业、患病和养老等问题上的顾虑导致了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 减少当期消费。

2.用于医疗、住房和教育的支出比例较大

以我国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为例, 城镇居民用于食品、医疗、住房和教育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2/3, 而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住房和教育的支出比例也远超过了1/2, 城乡居民用于这四项以外的消费支出也就相应较少。

三、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

(一)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增加居民的整体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2007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为39.7%, 与发达国家在发展阶段的50%左右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居民收入增长要与政府税收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同步, 国民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倾向于居民收入:一要加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二要降低政府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 实现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转换;建立与CPI挂钩的扣除费用,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费用标准;降低边际税率, 减少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

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占我国居民的大部分,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将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是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有力途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可靠保障。继续推行农业补贴政策, 完善对种植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制度。二要加大对农村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扶持, 发展高效益的生产项目, 从而吸引农民的积极参与, 增加农民收入。此外, 由于农民对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强, 并且农村消费环境也不够完善, 所以政府需要通过减税和补贴来鼓励农民消费价格较高的生活用品, 如摩托车、农用机械设备等。

(二) 增加居民消费意愿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减少预防性储蓄, 增加即期消费。近年来我国居民用于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 加大财政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投入, 增加居民的消费意愿尤其是对其他物品的消费意愿尤为重要。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统筹层次。一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与CPI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提高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在适度的时候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额度, 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三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资助外,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培训学校的财政补贴, 以帮助其再就业。此外,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着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使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方式法制化和规范化。

2.减少居民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性支出

(1) 住房消费。对于居民购买的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住房贷款, 可以以家庭为单位采取先征后退的方法进行个人所得税抵扣。但房价居高不下与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有关, 所以其关键还在于省级以下分税制制度的完善。 (2) 教育。近年来,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居民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呈上升态势。在义务教育阶段, 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 全额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同时, 也要解决好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要进一步完善“奖”、“贷”、“助”相结合的资金援助机制。 (3) 医疗。居民一年的总体医疗费用20多年增长了40多倍, 而其中需个人支付的比例由21.2%上升到55.5%。2009年新医改方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的改善, 但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医疗总支出中政府承担的比重, 减轻居民的医疗消费负担。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以投资和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 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 得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 消费增长率偏低,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形成的原因是消费能力不足, 消费意愿较低。从财政政策的视角, 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少居民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性支出, 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关键词:居民消费,消费意愿,消费能力,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许永兵.扩大内需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J].经济学家, 2000 (3) :42-46.

[2]储德银, 经庭如.促进消费需求的公共财政政策探讨[J].消费经济, 2007 (2) :11-14.

[3]王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与改善关键性民生[J].财会研究, 2009 (7) :75-76.

[4]闫坤, 程瑜.新形势下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学家, 2009 (8) :26-38.

[5]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课题组.扩内需:注重发展型成长型消费[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4) :21-23.

[6]于冰.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J].财会研究, 2009 (7) :8-10.

[7]韩仁月, 常世旺.扩大内需:调整税制结构还是减税[J].税务研究, 2009 (3) :17-19.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 第5篇

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这场危机已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扩散到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 而且蔓延到了欧洲、日本, 也包括中国。这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 表明美国乃至全世界正在经历着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范围影响的金融危机。

过度负债消费酿成金融危机。追究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与美国社会的过度负债消费脱不了干系。一直以来, 上至美国政府, 下至企业和普通民众, 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借贷方式度日。美国政府主要靠财政赤字来运行。美国的民众也是靠借债来支持消费。目前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 截至2007年底, 家庭的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

不可否认, 在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就是借助负债消费模式形成的庞大消费力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的增长又能不断满足更多和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只是凡事过度就不可取, 在享乐主义和利益的驱使下, 美国上上下下都陷入更加疯狂的消费主义深渊里无法自拔。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基础上, 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名目繁多的与借贷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以牟利, 而美国政府又监管不力, 最终一步步演化成不可控制的金融危机。

另据美国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显示, 在扣除一般性日常消费后的美国个人储蓄率从1981年的12%降至目前几近于零的水平, 这表明美国人几乎不储蓄。负债消费是建立在对未来充满信心、向未来借钱的基础上, 但未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蓄作经济后盾, 一旦收入减少或失业, 这种消费模式必然会引发金融危机。

2 “量入为出、先积蓄后消费”的消费观念成为中国人抵御金融危机的防护墙

金融危机中, 美国华人所受冲击较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不少美国人因无力还贷而陷入困境, 千千万万美国家庭的住房面临被拍卖, 收入减少和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消费开始下滑。与此同时, 我们却发现美国华人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 他们的直接损失很小。这要归功于美国华人保持了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先积蓄后消费”的谨慎消费观念。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但并未大规模传导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

(1)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有一定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 离不开出口的拉动, 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则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 因此在全球经济衰退,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需求及消费能力萎缩的情况下, 中国整个出口行业都受到很大的打击, 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已经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 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更是明显放缓, 有几个月还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出口减速则势必引发消费和投资疲软, 工业生产放缓, 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 股市、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低迷。

(2) 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有限, 并未大规模传导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相当有限, 还不会直接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虽然中国官方储备及商业银行投资的美元资产有一定风险, 但由于投资规模较小, 损失有限;而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合作和投资项目因其困境可能对业务有一些影响, 但是总的来说, 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作为负债消费形式之一的信用卡业务, 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依然良好。数据显示, 2003年中国国内仅有300万张信用卡, 到了2008年6月底, 信用卡总量达到1.3亿张, 同比增长83.6%;信用卡信贷总额6931.73亿元, 同比增长68.4%。不可否认, 受经济下行和部分出口企业倒闭的影响, 信用卡不良率有上升的风险, 但应该看到, 中国信用卡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绝对规模仍在上升中, 相对规模偏小, 信用卡普及率不高, 因此风险仍旧可控。由于刚刚起步, 各家银行在拓展信用卡业务的时候, 对持卡人的信用审批普遍比较严格, 授信额度也主要以持卡人的收入和用卡情况为依据, 持卡人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较为稳定的中高收入阶层, 资信状况良好, 蕴含的风险因素相对较低。同时, 我国居民长期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成为了我国信用卡风险的一道防护墙。尽管信用卡可以透支消费、分期付款, 但大多数持卡人对借钱消费的做法依然顾虑重重, 决定负债消费时, 也是在不断评估自己的存款和将来的偿还能力后才谨慎做出决定, 这使得我国信用卡业的透支规模很小, 透支收入并不是信用卡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持卡人和发卡机构所要承担的信贷风险也都很小。

中国人不仅在信用卡消费上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在贷款买车、贷款买房等负债消费上更是保守着传统的谨慎消费观念。尽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中国也逐步推出各种信贷产品和政策去鼓励消费者负债消费, 有些媒体和学者也号召中国消费者学习美国的负债消费模式, 通过花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但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使中国人常怀危机感, 为养儿防老防病而未雨绸缪, 一方面储蓄存款, 一方面量入为出, 中国人并没有养成负债消费的习惯, 相反, 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有名, 高达20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大大缓解中国所受的影响。

同样在金融危机下, 中国消费者并未感受到来自债务方面的巨大压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2008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90.8亿元, 同比增长20.8%。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增速。尽管预计受世界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以及上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减慢等因素的影响, 2009年我国消费需求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将有所回落, 但消费增速仍将高于最近五年的平均值。

3 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发展, 中国可走适度信用消费之路

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美消费观。面对金融危机, 人们开始反思美国式负债消费模式给经济带来的危害, 同时有不少人一边倒地鼓励中国式的谨慎消费观念。对此, 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美两种消费观。

“量入为出”和“负债消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量入为出”遵循着收支平衡的原则, 提倡的是未雨绸缪的做法。“负债消费”是建立在提前支取未来收入的基础上, 追求的是超前享受。两种消费观各有优点:“量入为出”使人有一定的积蓄做经济基础, 消费时以当前收入为上限, 不会有负债的压力。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 美国不少经济学家和民众都认为中国人在消费上的态度值得效法, 这是世界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负债消费”模式虽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 被千夫所指, 但不可否认这种消费观曾汇聚了极大的消费力量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对刺激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如前文所述,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实质问题并不在负债消费方式本身, 而是在“度”的把握上出问题, 过度负债消费和不健康的金融监管体制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正如对“量力而为”的消费方式如果也过度滥用的话, 就会产生中国目前“高储蓄、低消费”的局面。生产过剩带来的危害其实并不亚于消费过度。只要“负债消费”也能建立在“量力而为”的基础上, “借明天的钱来今天消费”就不是完全不可取。我们不提倡超出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去借钱消费, 但有足够的储蓄和稳定的收入支持, 适度信用消费是可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信用消费是一种进步, 适度的负债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 促进生产发展, 就像适度的政府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两者道理是一样的。适度信用消费可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又可以帮助个人提前购买到需要的物品, 改善生活状况, 还贷的压力也能变成赚钱与节省的动力。合理的负债消费, 适度的享受生活, 只要人人都能以负责的态度去善用负债消费, 利国利己的事, 又有何不可呢?凡事物极必反, 鼓吹负债消费与抵制负债消费都是有失偏颇的态度。

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可走适度信用消费之路。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中国的腾飞,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由排名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4位, 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 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今天, 面对全球经济的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 中国的出口拉动型发展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只有寻求国内的发展动力, 那就是靠扩大内需来保经济增长, 坚定不移并及早实行经济的转型——由出口拉动型转为消费拉动型。政府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随后的系列扩大内需、关注民生的措施都表明,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这时侯选择一种合适的消费模式就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问题。“量入为出”依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消费理念, 而且我们也可以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 对美国的“负债消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适度信用消费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一大助力。因噎废食只会使经济停滞甚至丧失发展的好机会。

当然, 刺激消费不等于不储蓄。中国国民储蓄的力量极为强大, 这是中国的优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 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要提高消费力, 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投资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无非就是依靠投资和消费这两方面。从近期来说投资能更快见效, 但从长期而言还得靠消费。所有生产都是为“人”的需要而生。只有人们开始花钱, 才会有内需, 才能创造出生产的动力。2007年中国国民消费只占GDP的36%, 这与欧洲的58%、日本的55%、美国的72%相差甚远。过低的国内消费和高达20万亿的储蓄存款给扩大内需创造了可能。中国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 只是对消费一直有后顾之忧。昂贵的教育费用、治病养老的需要是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如果能借这次金融危机来转“危”为“机”,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让人们少些后顾之忧, 那么人们花钱的胆子也会大很多。

总而言之, 在强调扩大内需的时候, 作为消费者要学会更理性、更科学地消费, 要学习如何管理自身的财务和信用, 减少盲目型信用消费;作为金融机构, 要做好信用消费的风险管理工作, 重塑稳定经营的理念。在中央政府的坚定领导下中国一定能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和振兴起来。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 第6篇

一、美国“教育凭单计划”的出台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以“美国公共教育之父”著称于世的霍勒斯·曼为首的改革派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免费学校运动”, 他们主张政府办教育, 家长和其他教育对象不直接交学费, 而是采取向国家纳税的方式间接向学校交学费。从此, 大批由政府出资、职业教育家管理的免费公立学校替代了形形色色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运动得到教育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 发展迅速。可随着政府对公立学校投资额度的不断增加, 公立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教员、机构日益臃肿。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 公立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开始显露, 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 由于教员工资主要由政府拨款, 导致教师普遍缺乏就业危机感, 教学工作努力程度不高, 教学质量下降。 (2) 政府对学校的控制过分集权, 家长缺乏对子女教育的自由选择权。 (3) 形式多样的私立教育绝大部分被公立教育取代, 造成教育形式单调, 缺乏多样性。 (4) 学校办学资金主要依赖政府拨款, 学校“衣食无忧”, 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竞争, 少有生气。 (5) 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普遍不如私立学校, 但因转学不自由, 造成了实际上的教育不公正。

正是基于对上述教育现状的不满,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一套意在改革公立教育制度弊端的教育凭单计划, 对美国乃至全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教育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

“教育凭单计划”方案的主要内容为:

(1) 政府核算每位纳税人每年为入学儿童缴纳的税款平均总额。 (2) 政府印制教育凭单, 面值等于平均税款额。 (3) 允许学生自由转学, 持教育凭单上学。 (4) 私立学校收费额度可以高于凭单面值, 不足部分允许家长以现金补付。 (5) 教育凭单仅限于支付学费, 不能充当购物等其他有价证券使用。 (6) 学校筹集办学资金主要依靠收取教育凭单, 资金的多少取决于持教育凭单来校上学的学生人数多少。 (7) 政府不再向学校按计划提供财政拨款, 学校办学资金主要通过向政府兑换教育凭单获得。 (8) 政府负责认证学校是否具备收取教育凭单的资格, 并向社会公布。

由于持券人具有了选择权, 促使了教育竞争与质量提升。实行教育凭单计划后, 学校办学资金的多少取决于持凭单上学的人数多少, 制约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声誉。很明显, 市场的力量将迫使学校之间开展教育竞争并最终完成办学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生存的依靠不再是政府指令, 而是市场需求;学校发展的模式也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单一模式, 而是在市场引导下呈现形式多样的生动局面。教育多样化与市场化的形成, 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供需联接, 有利于教育资源进一步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

而米尔顿·弗里德曼特通过教育凭单计划的成功有力的证明了在美国六十年代的金融危机背景下, 凯恩斯主义倡导的国家干预调节国民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仅作用极其有限, 并且是造成国民经济巨大波动的根源, 只有弱化政府功能, 扩大公民的自由选择权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凭单制概述

随着民营化范围的不断扩大,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 由“教育券”演化而来的凭单制度成为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安排的制度设计之一, 它是一种借用私人市场凭单的理念和技术来改造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政府改革工具。它应运于包括食品与营养、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 成为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的优惠券。如美国设立于1939年的食品券项目的目的是防止穷人由于没钱购买食品而挨饿, 此后又不断进行更新扩展, 目前的运转机制是政府给零售店预付货款, 穷人凭卡购买食品。现在, 食品券项目覆盖1000多万个家庭, 2599万人口, 其中大约一半是儿童。有资格接受凭单的个体在政府制定的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中“消费”他们手中的凭单, 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各个组织接受的凭单。其实质是政府公共服务输出方式的市场化。

政府之所以直接补贴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其最大的目的是削弱职业性利益集团对政府公共服务决策集团的控制。由于服务是垄断性的, 消费者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服务, 无自由选择的特权。而这些服务机构的主要利益来源则与政府的授权或委托有直接关系, 于是这些机构极力游说政府, 从而滋生了腐败。同时, 由于缺乏了竞争性, 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的要求与利益, 降低了服务的质量。在这种委托模式下, 政府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 但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服务的要求。美国政府每年拨大量的经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但经过层层剥削后, 真正到达穷人手里的却廖廖无几。

与这种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较, 凭单制改变了美国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极大转变, 从补贴生产者到直接补贴消费者, 将选择消费与服务的自由赋予消费者, 使消费者掌握了控制权而变得强大起来。由于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 提供服务的组织开始注重所提供服务的质量, 更新产品, 为争夺潜在的消费者而竞争。同时, 政府的决策权转移给了消费者, 也极大地降低了腐败产生的机率。

凭单的发放也是根据政府的政策性引导而经过一系列程序的, 如下图:

所以, 适合凭单制运作的公共服务领域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 (1) 政府有支付或部分支付的意愿或义务。 (2) 存在多个供应主体竞争的可能。 (3) 该物品或服务具有有效排他性并可收费。 (4) 消费者有一定的选择能力。

三、我国的凭单制运用现状分析

(一) 教育领域。

浙江长兴县和瑞安市的教育券改革、杭州市的教师教育券、湖北监利县的“教育变法”等实验性改革都对凭单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

长兴县在全国首开教育券改革探索的先河。为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差距,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调控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长兴县教育局经过周密调查, 出台了《教育券使用办法》, 向就读民办学校的新生发放面值500元的教育券。向就读公办或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面值300元的教育券。学生凭券抵缴学费, 余额自付。

2. 监利县的“教育变法”。

2004年新年伊始, 监利县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引入教育凭单, 开始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其关键是推行义务教育卡制度。监利义务教育卡的发放对象是所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从2004年起全面推行。政府把投入义务教育的经费均摊到每个学生, 并以“义务教育卡”的形式发放给学生个人, 让学生自主择校消费。公办和民办学校均可凭所收取的“义务教育卡”到县财政领拨相应的办学经费。

(二) 医疗卫生领域。

近期以来, 医疗改革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 北京海淀区22家医疗机构与卫生局脱钩、归“公共服务委员会”管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医改动作, 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点很像美国的凭单制。

据《竞报》报道,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就是此次新成立的公共委, 将作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代表, 采取合同外包、招投标、民办公助等形式, 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这样, 在竞争压力下和资金支持下, 卫生系统会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之间的竞争就会非常激烈, 会想方设法在新的治理结构下展开行业竞争, 迎和公众“价格服务性价比”的要求。 (8月9日《竞报》)

众所周知, 我国医疗服务链中存在一个“中介掠夺层”, 他们层层加码层层掠夺极大地增加了医疗的成本, 导致了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现状。而政府花钱购买医疗服务, 有力地制约了中间掠夺层的生存空间。

(三) 食品、日用品等领域。

2008年12月, 成都市民政局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 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 每人100元。该方案要求“消费券”持有人必须去指定商场购物, 还要求民政部门要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消费券发放到人, 切实做好登记、签收和造册工作。

这是国内首次向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此后, 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还将出台相关拉动内需的政策, 发放消费券。

台“行政院”也已正式就消费券政策拍板定案, 并明确宣布将争取在农历春节前发放。台湾民众人人有份, 每人三千六百元, 限明年底前消费完毕。所需经费八百二十九亿元, 将编列特别预算支应, 预估将可提高明年岛内生产毛额零点六个百分点。

由此不难看出, 凭单制度作为一种刺激消费, 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制度设计, 也在逐渐渗透到我国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2008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表示, 目前美国需要从政策层面对经济加以刺激, 进一步拉动需求, 重建消费者的信心。具体来说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元的购物券, 购物券的有效期为三个月, 消费者可在有效期内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对穷人来说是很好的生活补贴, 而零售商则可以用税票的方式进行提交, 并且从中得到实惠。同时, 蒙代尔还提出, 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提高国际地位的机遇, 中国应该和美国一起通过发放巨额购物券刺激全球经济计划, 引领世界走出正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

四、我国政府也应该为凭单制度在中国更好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凭单制在我国有效运行的一个前提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念。它意味着政府决策机制的更加民主化, 鼓励人们显示自己的需求偏好, 以解决提供多少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是政府的撤资、政府的淡出及决策权力的下放等。

(一) 在具体操作方面, 政府必须尽可能的扩大凭单的消费范围, 即最大化的引入竞争机制, 特别是扩大私营企业的参与度。如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中的“医保定点”制度就严重阻碍了凭单制在医疗领域中的效用。“医保定点”限制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与定点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不少非定点医院多数时间是门可罗雀、难以为继。它也强化了大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 等于是变相剥夺了参保人员对医疗机构的自主选择权和实质评价权, 无形中强化了大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同时, 它还强化了行政审批的高度集权, 部分医院为了追求“医保利益”而必定会进行“行政公关”, 而这笔费用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与设置医保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 公共服务组织必须是一个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 如果公共组织还只是政府的附属物, 那任何想让公共组织参与市场竞争以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的设想都是不现实的。只有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使公共服务组织从政府的直接操办中解放出来, 真正获得公共事务的自治权, 它们才可能有资格和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三) 政府需拨付专项资金以保障凭单及时的得到兑付, 以保障公共服务组织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从而保障了凭单制度的可操作性。同时, 除了财政拨款外, 一些社会捐款也可以纳入到这项资金中去以保证资金的充足。

同时还要使政府行为法制化。政府部门的强制性和私营部门的赢利性导致在这个过程中极容易发生权力与利益交易的“寻租”行为的发生, 这不仅会损害公共利益, 使社会真实需求得不到正确显示, 从而不仅使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难以发挥。因此, 只有建立健全公共行政法律法规对政府行为进行法制化的制约和监督, 才能保证公共服务市场化沿着预想的正确的轨道发展, 实现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目的。

摘要:美国的凭单制作为公共行政民营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是指一种借用私人市场凭单的理念和技术来改造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政府改革工具。它运用于包括食品与营养、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在我国, 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已经融入了凭单制度的理念, 如近日来媒体大力宣传的“消费券”热潮。本文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通过介绍凭单制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分析该制度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关键词:凭单制,消费券,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许宗力.论行政任务民营化〔J〕.当代公法新论 (中) , 2002 (582) .

〔2〕李承先.自由选择与教育公正——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单计划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 (9) .

〔3〕李红霞.理解凭单制:渊源、机制、模式及运用〔N〕.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2) .

〔4〕江南.教育券能否助推教育投入改革〔N〕.人民日报, 2003 (7) .

〔5〕梁建东.我国引入教育凭单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分析〔N〕.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

〔6〕政府购买驱逐公共医疗中间掠夺层, http://news.so-hu.com/20050815/n226669520.shtml.

〔7〕成都向困难群体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 http://news.163.com/08/1212/03/4SUE23180001124J.html.

〔8〕蒙代尔呼吁中国发放购物券, 每人100元.http://www.cs.com.cn/xwzx/03/200812/t20081215_1682951.htm.

〔9〕“医保定点”制度该不该取消?http://www.phic.org.cn/hangyexinxi/quanguoweisheng/200806/t20080620_2485.htm.

上一篇:外语听力理解研究下一篇:EVA经济价值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