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范文

2024-05-31

侧脑室外引流范文(精选8篇)

侧脑室外引流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 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患者入院时经CT和MRI检查发现高密度病灶, GCS评分3~12 分, 该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68 例中男41例, 女27 例, 年龄43~78 (60.5±10.39) 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48 例, 糖尿病病史20 例;出血量在30~60 (45.0±8.94) ml;脑室出血12 例, 基底节出血22 例, 丘脑出血27 例, 其他部位出血7 例;GCS评分3~5 分者16 例, 5~8 分者39 例, 8~12分者13 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4 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42 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GCS评分、出血量、原发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气管插管、吸氧、心电监护、脱水、控制血压、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等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剃头, 局部皮肤消毒, 铺无菌巾, 在局麻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 逐层切开头皮和骨膜, 充分暴露骨组织, 颅骨钻孔, 用骨蜡封闭骨窗边缘, 电灼后“+”字形切开, 取带导针的脑室引流管向设定方向穿刺, 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 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 然后继续将引流管送至脑室约2cm, 将外引流管与头皮固定, 缝合帽状腱膜和皮肤, 引流管接灭菌引流袋。 置管后4h将用生理盐水5ml稀释尿激酶1~2 万U, 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引流管注入脑室, 闭管2h后再开放引流管, 术后根据CT检查情况, 在确定尿激酶的使用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第2d行腰大池引流, 选取腰椎2~3 或3~4 间隙作为穿刺点, 穿刺部位消毒铺巾, 局麻, 将硬膜外导管沿腰骶方向置入10~12cm, 有血性脑脊液流出证明穿刺成功, 引流管末端接无菌袋, 每日脑脊液流量控制在200~300ml, 根据CT复查情况和引流液性状调整放管时间。 置管第2 日起, 每日用尿激酶、生理盐水等冲洗蛛网膜下腔1 次。 复查CT显示脑室内高密度阴影消失, 脑脊液循环通畅, 夹闭引流管24h无颅内高压等情况发生后方可拔出引流管。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t、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及NIHSS、ADL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血肿清除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7、14d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两种类型在各自的致病因素下, 引发脑部血管破裂, 血液流行至脑室后随着脑脊液循环路径进入侧脑室、第三、四脑室, 甚至灌注于整个脑室系统, 形成脑室铸型, 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室迅速膨胀, 颅内压升高, 脑疝形成, 严重者导致死亡[2]。对于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穿刺引流, 临床疗效肯定, 单凭双侧脑室外引流, 其引流量有限, 难以将脑部血性脑脊液全部引流干净, 对于脑部的血块不能有效清除, 而腰大池穿刺引流可迅速恢复脑脊液循环路径畅通, 利于脑室内血性脑脊液彻底排出体外, 而且术后6d内可彻底清除第三、四脑室内的积血[3]。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缩短脑室引流时间, 加快脑室内血性脑脊液的清除速度, 利于脑脊液再生, 还能有效清除机体产生的有害物质, 降低脑室内感染的可能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 对于颅内部分血肿、血块, 可从引流管中注入尿激酶1~2万U, 促进脑室内血肿溶解, 便于引流排出。 但对于动脉畸形、动脉瘤等破裂引发的继发性脑出血, 治疗时要慎重, 控制好原发病后在进行脑室穿刺引流, 避免迅速降低颅内压, 诱发再出血。 脑室出血一旦明确诊断, 应尽早采取手术引流治疗,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论在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1.76%, 死亡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6.46%, 死亡率为23.52% (P<0.05) , 血肿清除率94.11%远远高于对照组67.64% (P<0.05) 。由此可见,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临床疗效确切, 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最为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观察组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 对照组则给予单纯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NIHSS、ADL评分、术后7、14d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7、14d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临床疗效确切, 能有效的降低颅内高压, 减轻脑组织压迫症状, 保证脑脊液循环畅通, 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最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脑室铸型出血,引流,脑室外,腰大池,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亚卓.脑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87-294.

[2]郑吉, 石建宇, 万玉麟, 等.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 15 (4) :408-409.

侧脑室外引流 第2篇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 脑脊液置换

资料与方法

对象:选择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43例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32~7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治疗。入院时意识状态按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昏迷评分:GOS<8分24例、GOS 8~10分19例;双侧瞳孔扩大11例、一侧瞳孔扩大8例;脑CT平扫:双侧脑室出血13例、双侧脑室加第三脑室出血15例、全脑室系统出血8例、单侧脑室出血7例;继发脑室质出血31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其中出血量<10ml17例,10~20m126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2例、小脑出血9例。

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基础上,于病后6~24小时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取卧位、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应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必要时给予安定缓慢静推。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0~2.5cm,选择合适的钻头安装于枪式电钻后,快速穿透头皮及颅骨后拔出钻头,取带侧孔硅胶管,内置套管针,自颅骨孔刺入颅内,平行正中失状面,指向两耳道连线进针4~6cm,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退出套针,外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引流管高于侧脑室水平10~15cm。术毕后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3万U,脑室内灌注2次/日。缓慢引流脑脊液和脑室内积血,避免颅内压下降过快,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堵塞时应立即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时间根据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脑CT情况而定,一般引流5~8天。手术第2天脑脊液置换每次用生理盐水等量置换30ml后地塞米松10mg鞘内注射,一般隔日1次。根据脑CT复查结果,脑室内出血消失,第3、第4脑室、侧脑室大小正常。脑室引流出澄清脑脊液,腰穿时脑脊液无色透明,闭管24~48小时后无病情变化,拔除引流管。

结 果

所有病例均侧脑室穿刺引流后行脑脊液置换术,平均引流7天,脑脊液置换5次,平均住院3~4周。近期疗效观察手术后4天复查CT显示,43例中32例脑室通畅,第3、第4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积血消失,仅两侧侧脑室后角残留少量积血;手术后8天复查CT时另11例显示积血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脑室积水。在3个月时按国际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标准评分:良好20例(46.5%);中残14例(32.6%);重残4例(9.3%);死亡5例(11.6%)死亡原因:脑疝2例、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

讨 论

脑室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重型脑室出血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快速清除脑室内的积血,解除压迫、梗阻,避免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继发损伤,才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侧脑室引流术通过建立脑脊液循环旁路,引流脑室内的血性脑脊液能够有效地缓解颅内压达到治疗脑室内出血之目的。在脑室内反复使用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块与吸附在脑室壁上的血凝块,加快脑室内血肿的清除。清除了吸附在脑室壁上的小血块,恢复了因血块吸收脑脊液障碍的蛛网膜颗粒的功能,术后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第2天配合脑脊液等量置换加地塞米松鞘内注入,优点如下:①避免颅内压与蛛网膜下腔压力相差悬殊而腰穿诱发脑疝的可能性。②减少了流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血流量,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③降低了蛛网膜颗粒阻塞和蛛网膜粘连致脑积水的发生率。④间接促进脑室系统积血的清除,解除了第3、第4脑室阻塞。⑤在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过程中,还能直接检验脑室系统通畅情况,为脑室引流的拔管提供可靠的依据。⑥使沉积在蛛网膜颗粒上的红细胞随脑脊液排出体外,清除了残余的红细胞,减少了因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侧脑室外引流术后42例观察与护理 第3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病例42例, 男26例, 女16例, 年龄32岁~78岁, 平均年龄51.3岁。均经头颅CT证实脑室出血、脑积液。其中创伤性脑室出血6例, 高血压脑出血32例, 烟雾病致脑出血1例, 肿瘤卒中脑出血2例, 动静脉畸形1例。

2 术后护理

2.1 妥善安置患者

术后体位的确定首先考虑按病情需要, 这样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平卧位, 头部抬高15°~30°, 昏迷者采取侧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舌下坠和误吸。昏迷或肢体瘫痪者应定时翻身, 清醒后自行翻身, 但每次翻动幅度不宜过大, 如体位骤然变动过大, 可能引起脑干移位而发生病情骤变。

2.2 正确连接引流管

术后将患者移至病床上, 严防在搬动的过程中牵拉引流管, 使引流管滑出。在无菌操作下接引流管, 并将引流袋固定于床旁的引流架上, 使引流管出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 cm~15 cm.根据引流液性质在此范围内调节高低, 以控制引流速度。

2.3 保护呼吸道通畅

保护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气体交换和氧供应。昏迷者行气管切开, 定期吸痰, 对痰液黏稠者行雾化吸入, 稀释痰液, 吸痰间隔原则上为听到痰鸣音就要吸痰, 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同时每小时翻身叩背1次, 以利痰液排出。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和再出血等

本组患者本身均具有脑室出血的病理基础, 如术后持续高血压、剧烈呕吐、情绪激动、烦躁、癫痫发作、用力排便时, 均可导致颅内再出血, 其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呕吐、引流管引出新鲜血液等。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 d~2 d内, 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2]。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 头痛为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常见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状呕吐[3], 必须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 观察瞳孔变化, 每30 min~1 h记录1次, 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状态,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本组发生再出血5例, 由于发现及时, 处理得当, 4例存活, 1例死亡。

2.5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脑室出血形成脑室畸形, 阻塞第三、四脑室及室间孔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液, 形成脑疝。因此, 保持引流管通畅, 降低颅内压是防止脑疝形成的关键[4]。引流管不能受压、扭曲、折叠, 如引流管阻塞可挤压引流管, 将血块等阻塞物挤出, 也可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同时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一般引流量小于500 m L/d, 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逐渐变淡, 而当引流液变为鲜红色, 则为再出血的迹象, 应及早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若引流液浑浊, 应当留取标本送检。2组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液已无血液, 准备做脑室腹腔分流术, 发现引流液浑浊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延长脑室-腹腔 (V-P) 分流术时间, 并加强抗炎, 使V-P分流术成功。

2.6 侧脑室引流期间的护理

患者外出检查时, 应关闭引流装置, 防止脑脊液逆流, 检查回病房后应妥善固定引流袋, 重新调整引流袋的高度, 注意引流是否通畅。有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的患者,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并向家属做好宣教。不要随意搬动引流装置及调整床位的高低。患者要卧床休息, 保护情绪稳定, 保持大便通畅, 卧床者往往便秘, 用力大便可引起颅内压的骤然升高, 故必要时可服缓泻剂、低压灌肠等。

2.7 拔管指征

一般患者病情缓解, 颅高压症状缓解, 脑脊液变清, 意识清醒, 头颅CT复查脑室出血明显吸收, 脑积液缓解即可考虑拔管。拔管之前应试行封闭引流管1 d~2 d, 无不良反应予以拔管。拔管时应先关闭引流管再拔管, 拔管后应采取头高位, 避免发生脑脊液漏, 利于静脉回流。

2.8 做好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

本组患者病情危重且伴意识障碍, 常留置胃管、导尿管等, 应做好口腔及会阴部护理, 定时翻身, 保持皮肤清洁。鼻饲饮食, 加强营养,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小结

对于急性脑室出血、脑积液等临床急症患者, 有效的脑室外引流是治疗的可靠手段, 正确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远.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10 (3) :183-184.

[2]王明华, 崔苏霖.危重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0:204.

[3]吴建红.脑室引流的护理[J].广东医学, 2000, 11 (20) 1:1.

侧脑室外引流 第4篇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

近年来脑室穿刺外引流结合纤溶剂、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2,3], 理论上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可以使纤溶剂更快地到达双侧脑室, 可能会更快地清除脑室内血肿, 疏通脑脊液循环。但Staykov[4]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双侧脑室外引流较单侧脑室外引流并无明显优势, 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8例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进行单双侧对比的前瞻性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1) 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脑实质内血肿量<30mL。 (2) 重度脑室出血 (三、四脑室完全堵塞导致急性脑积水, 需急诊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排除标准: (1) 住院期间基底节再出血、脑实质内血肿量>30mL, 需开颅手术或微创穿刺患者。 (2) 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患者基本情况

入选的28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采用随机方法 (扔硬币) 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 (单侧脑室外引) 15例, B组 (对照组,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 13例。

注:★P<0.05

1.3 治疗方式

两组均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内注入尿激酶40000U、Q12h (对照组双侧脑室轮流注入) , 夹管后4h开放引流。穿刺成功后引流或轻柔抽吸出部分血液, 立即复查头部CT观察引流管位置, 术后1、2、3、4、7、10d分别常规复查头部CT一次, 观察三、四脑室血肿是否完全清除、脑室系统有无扩大、双侧脑室血肿清除情况。两组患者每2d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检查各一次, 其他治疗按美国2010版自发性脑出血指南[5]进行。CT显示三、四脑室血肿完全清除后, 实验组测量颅内压<20mm Hg (1mm Hg=0.133kPa) , 夹闭脑室外引流管24h。再次测量颅内压<20mmHg、CT检查脑室系统无扩大, 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管;如颅内压>20mmHg, 夹闭脑室外引流管管, 在腰3、4间隙放置腰大池引流管持续引流, 每24h测量一次颅内压, 连续2次颅内压<20mmHg且复查CT脑室系统无扩大, 拔除脑室引流管;腰大池引流10d以上仍不能拔管者, 再次脑室穿刺外引流, 10d以上不能拔管者行脑室腹腔分流。B组测量颅内压<20mmHg, 夹闭脑室外引流管24h。再次测量颅内压<20mmHg、CT检查脑室系统无扩大, 拔除一侧脑室外引流管管;其后续处理同A组。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三四脑室疏通时间、脑室积血完全清除时间、脑室引流管保留时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 术后90d神经功能评分 (modified Rankin Scale) 对比采用秩和检验, 统计分析由SSPS13.0统计软件完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脑实质内血肿量、脑室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三、四脑室积血清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脑室积血完全清除时间 (10.6±2.7) d, 对照组脑室积血清除时间 (8.3±2.1) d,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d后实验组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平均3.1分, 对照组modified Rankin Scale, 评分平均3.2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颅内感染1人, 对照组颅内感染2人, 对照1人于术后2个月因慢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两组均无需要再次脑室穿刺外引流患者。

3 讨论

脑室出血占自发性脑出血的30%~50%, 重度脑室出血涉及多个脑室并三、四堵塞, 脑室扩大, 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出血和梗阻性脑积水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的预测因素[6,7]。清除血肿、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脑室穿刺外引流结合纤溶剂、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3,4,5], 理论上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可以使纤溶剂更快地到达双侧脑室, 可能会更快地清除脑室内血肿, 疏通脑脊液循环。但Staykov等[6]的研究并没用显示出双侧脑室穿刺的优势。我们研究也没有发现在影像学、早期疗效上支持双侧脑室穿刺优于单侧脑室穿刺依据。

首先, 两组患者脑室血肿溶解引流过称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尤其在三、四脑室脑室再通的时间对比、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别。这是因为侧脑室额角穿刺, 引流管头端靠近室间孔, 室间孔血肿最先溶解, 尿激酶到达三、四脑室的量可能没有太大的区别。单侧组15例中5例双侧脑室严重出血, 但没有一例发展成脑室不对称引流或脑室系统扩大, 提示注入尿激酶后, 室间孔堵塞的风险并不大, 脑室积血可以通过单侧脑室外引流管引流。Darby[8]等经动物实验证明脑室出血引起的昏迷与脑室积血无关, 只有脑室压力升高才引起昏迷。因此, 脑脊液循环通路是否通畅是治疗的关键。两组患者三、四脑室血肿廓清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出现交通性脑积水通过腰大池引流可以得到较圆满的解决, 这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尽管实验组脑室积血完全清除时间上有差异, 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状态相当。

其次, 两组样本中多数患者早期存在交通性脑积水, 但在更换外引流、和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方面无差异。这并不奇怪, 因为两组之间, 尿激酶溶解三、四脑室积血速度相同, 沟通脑室与蛛网膜下腔时间是一致的。在最初,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交通性脑积水, 因为脑室外引流管不能夹闭。但是早期交通性脑积水是因为红细胞及其分解产物堵塞蛛网膜颗粒, 腰大池引流可以成功稀释红细胞及其分解产物。1例患者2个月交通性脑积水, 可能与后期蛛网膜颗粒炎性反应有关。

本组患者样本量较少, 双侧引流组患者脑室、脑实质血肿量可能多于单侧引流组, 这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需要多中心, 大样本, 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对于重度脑室出血, 到底需不需要同时行双侧脑室外引流, 还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indlay JM, Jacka MJ.Cohort study of intraventricular thrombolysis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neurysmal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J].Neurosurgery 2004, 55 (3) :532-537.

[2]Huttner HB, Tognoni E, Bardutzky J, et al.Influence of intraven-tricular fibrinolytic therapy with rt-PA on the long-term outcomeof treated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acase-control study[J].Eur J Neurol, 2008, 15 (4) :342-349.

[3]Naff NJ, Hanley DF, Keyl PM, et al.Intraventricular thrombolysisspeeds blood clotresolution:results of a pilo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J].Neurosurgery, 2004, 54 (3) :577-583;discussion 583-584.

[4]D Staykov, H B Huttner, J Lunkenheimer, et al.Single versusbilateral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for intraventricularfibrinolysis in severe ventricular haemorrhage[J].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 2010, 81 (1) :105-108.

[5]Broderick JP, Adams HP Jr, Barsan W, et al.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guideline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a special writing group of theStroke Counci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Stroke, 1999, 30 (4) :905-915.

[6]Bhattathiri PS, Gregson B, Prasad KS, et al.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 and hydrocephalus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results from the Stich trial[J].Acta Neurochir Suppl.2006, 96:65-68.

[7]Steiner T, Diringer MN, Schneider D, et al.Dynamics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risk factors, clinical impact, and effect of hemostatic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VII[J].Neurosurgery, 2006, 59 (4) :767-773;discussion 773-774.

侧脑室外引流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8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 根据引流方式分为两组。传统组43例, 男27例, 女16例, 年龄45~75岁, 平均 (60.98±7.83) 岁, GCS评分5~8分10例, 9~12分27例, >12分6例。改良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 年龄53~82岁, 平均 (63.86±7.12) 岁, GCS评分5~8分8例, 9~12分25例, >12分4例。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手术,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脑实质出血均小于30 ml;传统组中单纯脑室内出血6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 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9例。改良组中, 单纯脑室内出血3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7例, 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7例。

1.3 方法

1.3.1 传统组

根据情况行经额角单侧或者双侧脑室外引流术, 选取出血侧冠状缝前1.5 cm, 中线旁开2.5 cm额角为穿刺点。沿经过穿刺点与双耳连线平面向内眦方向穿刺。用带导针的脑室引流管刺入, 进入深度5.5 cm, 拔出导针, 见脑脊液流出, 固定引流管, 缝合头皮切口。于术后第一天开始经脑室外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5 ml, 2次/d, 夹管2 h后开放, 定期复查头颅CT, 当CT提示脑室内血肿明显减少或消失, 第三、四脑室无扩张, 夹管24 h, 如无急性颅内压增高, 拔除引流管, 本组病例拔管时间为5~10 d。

1.3.2 改良组

其中一侧为Ommaya储液囊, 另一侧为传统脑室外引流管。术毕用头皮针弯曲成“类直角”穿刺Ommaya储液囊, 便于固定, 并接引流袋引流。均为双侧持续外引流方式。常规术后第一天开始经双侧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5 ml, 2次/d, 夹管2 h后开放。术后定期复查CT。术后7 d内拔除传统脑室外引流管, 若脑室内仍残留有积血, 则继续穿刺Ommaya储液囊持续外引流, 每天或隔日更换穿刺及引流装置, 待脑脊液引流完全变清以及依据CT复查脑室状况基本正常后, 停止引流。

1.4 诊断标准

1.4.1 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

(1) 患者症状好转或稳定后出现恶化, 伴发热、血象高且无感染迹象; (2) 意识障碍呈波动性加重或进行性加重; (3) 新发或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偏瘫、失语、失认和失用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 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5) DSA、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显示脑血管痉挛[1]。将符合上述标准的 (1) 、 (2) 条及 (3) ~ (5) 中的1~2条判定为发生脑血管痉挛。

1.4.2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 患者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表现, 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2) 血、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 排除其他系统感染; (3)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示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增高, 可达 (1~10) ×109/L以上, 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 蛋白质含量增高、糖、氯化物降低、p H值降低、乳酸、乳酸脱氢酶增高; (4) 头颅CT可发现颅内脓肿[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良组患者术后Rankin评分良好 (0~2级) 、死亡、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术后3个月脑积水与传统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传统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室出血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室出血多因脑实质出血破入导致, 少数为原发性脑室内脉络丛出血[3], 颅内感染、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是常见并发症。脑室出血预后比较差的原因是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颅内压增高, 血凝块本身造成的对脑室壁及血管壁的持续刺激效应, 及由红细胞的分解产物引发的瀑布性炎性反应带来的损害。因此, 快速有效的清除血肿, 减轻血凝块对脑室壁及血管壁的刺激, 清除潜在的有害的红细胞分解产物, 减少脑血管痉挛及感染的发生率, 加快患者的恢复, 全面提高患者的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 脑室内血肿自然吸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12 d[4], 少数病例时间可能更长。目前临床常采用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脑室出血, 血肿持续引流常需超过7 d, 易致颅内感染。但过早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未能达到充分引流脑室内积血的目的, 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血性液持续作用于脑室壁及血管壁, 增加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研究表明尿激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肿溶解剂, 可保持脑室引流通畅, 促进血肿吸收, 降低病死率, 疗效确切[5]。本研究均在常规术后第一天开始经双侧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 无一例因注射尿激酶导致再出血。本研究改良组脑室血肿清除时间 (7.45±0.95) d, 与传统组的 (7.5±1.24) d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 Ommaya储液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预后明显比传统手术组预后好, 且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及死亡率更低, 患者预后更好。其与传统引流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传统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7 d, 暴露于外界, 易于感染, 由于Ommaya储液囊埋置于脑室穿刺骨孔周围的头皮下, 避免了与外界直接沟通, 相对于传统的外引流管可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2) Ommaya储液囊可反复用头皮针头穿刺, 由于穿刺针眼小、可反复更换穿刺 (留置) 针头, 加之头皮层致密及血运丰富, 较之常规外引流管能延长外引流时间[6], 提高了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效率, 因而能有效地解决常规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中易发的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和颅内感染, 提高治疗效果; (3) 留置Ommaya储液囊为长期随访患者、测颅内压、脑脊液取样提供了方便; (4) 减少了反复腰穿的痛苦及并发症。

综上所述, 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前时必须正确评估患者, 改良组Rankin评分良好、脑积水、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痉与传统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改良组脑水肿发生率更低传统组。因此Ommaya储液囊置入一侧脑室结合对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脑积水、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Ommaya储液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 根据引流方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 对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术后3个月脑积水、术后Rankin评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良组患者中, 术后Rankin评分良好 (02级) 25例, 死亡4例, 颅内感染2例, 脑血管痉挛1例, 术后3个月脑积水3例。传统组患者中, 术后Rankin评分良好 (02级) 18例, 死亡11例, 颅内感染9例, 脑血管痉挛10例, 术后3个月脑积水11例。两组各指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Ommaya储液囊植入引流术, 能有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脑积水发生率, 提高了治疗效果, 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预后,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Ommaya储液囊,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参考文献

[1]彭华, 邱俊.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4) :10-11.

[2]赵继宗.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00-505.

[3]杜郭佳, 巴吐鲁呼, 朱国华, 等.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8 (11) :1124.

[4]连正华, 胡志才.脑室引流术后感染:584例监护时间和置换导管的结果[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7, 24 (5) :265-266.

[5]王成伟, 樊明德, 曲春城, 等.应用细孔钻颅器脑室外出血破入脑室401例[J].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 (15) :1041.

侧脑室外引流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28例, 患者年龄15~69岁, 平均 (45.5±10.5) 岁。其中主要表现为术后3~7 d内发生寒战、高热、谵妄、烦躁不安等感染症状。脑脊液出现浑浊, 有凝块或是絮状物, 白细胞显著增高, 其中38例患者的脑脊液经细菌培养呈阳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为颅内感染后应首先对原发伤进行处理, 监测颅内压, 在明确致病菌之前给予患者经验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确定感染微生物后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采取联合、足量用药, 但一般只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即可, 同时选择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感染药物, 为达到治疗效果, 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需保持在最小抑菌浓度的50~100倍[5]。预防真菌感染, 密切观察菌群状态。

1.3 侧脑置管外引流持续脑室灌注给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

配制灌注液,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致病菌选择相应抗菌药物加入到室温条件的生理盐水中, 应选择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如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为避免药物变性影响治疗效果, 应每天按时更换灌注液。

为患者进行腰穿, 在确定椎管内已经通常时进行腰大池引流, 控制引流速度和量, 使引流量保持在400 m L以内, 速度根据患者具体引流量适当进行调整, 灌注液利用微量泵向侧脑室缓慢的灌注, 三通阀门连接引流装置和灌注装置。控制每天的灌注量在200 m L以内, 最开始设置为3 m L/h, 注意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 若无明显不适可逐渐加量至8 m L/h。当患者引流不畅时, 应不在继续灌注同时建立侧脑室外的引流。

1.4 疗效评价

(1) 治疗后对患者外周血像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检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显示为无细菌增长, 且白细胞数目降低, 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时, 可结束治疗。 (2) 采用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 (CNS) 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价[3], CNS评分系统分为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部、语言、上肢肌力、手部肌力、下肢肌力等部分, 分数越高神经功能越好。 (3)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于患者出院或治疗结束时进行调查分析, 满意度级别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共发放调查表60份, 回收55例, 回收率为91.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一般情况

经治疗55例患者治愈, 患者体温由治疗前的 (38.0±0.5) ℃降至 (36.4±1.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脑脊液清亮, 连续3次脑脊液细菌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死亡1例, 植物生存3例, 1例出现脑积水, 接受V-P分流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WBC及脑脊液WBC各比例分布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WBC:白细胞

2.2 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后CNS评分为 (33.46±4.20) 分, 明显高于治疗前 (17.40±3.79)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治疗后患者满意率情况

治疗后患者满意率结果:共回收55份调查表, 其中非常满意45份, 基本满意10份, 未见不满意者。

注:CNS: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

3 讨论

单纯的脑室外引流对第三和第四脑室及其该部位以下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清除速度慢, 使炎性脑脊液逐渐到蛛网膜下腔甚至整个脑室中, 蛛网膜颗粒被脓栓堵塞, 蛛网膜下腔处形成粘连, 脑脊液循环不畅, 诱发梗阻性脑积水, 如何有效的将炎性脑脊液清除, 促进脑脊液的循环, 是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的关键[6,7]。

相关研究显示, 在颅内感染的治疗中, 侧脑室引流加腰大池置管引流有较好的效果, 具有较多优势: (1) 通过向脑室内多次注入尿激酶能迅速溶解脑室内的血块, 可使患者尽快的清除脑脊液中的血液成分, 加速第三和第四脑室内血块的排出, 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 降低了感染发生的概率[8,9], 体温及外周血象是反映患者感染状况的基本指标, 在本研究中, 患者的体温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 由治疗前的 (38.0±0.5) ℃降至 (36.4±1.0) ℃, 且外周血WBC各水平的分布<10×109/L、 (10~15) ×109/L、 (>15~20) ×109/L、>20×109/L等, 由治疗前的9、14、18、19例, 分别变为15、19、17、8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腰大池引流操作简单, 引流控制便利, 为预防颅内压过低以及脑疝的发生, 引流量每天控制在300 m L以内[10,11]。 (3) 腰大池置管联合测脑室引流能有效预防脑积水、缓解脑血管痉挛。在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注意控制灌注液的速度和量, 一旦有脑脊液流出应及时降低流速, 夹闭导管, 避免颅内压骤减造成颅内出血[12,13,14]。侧脑室引流管保留时间为7 d, 在治疗早期应将引流量控制在10 m L/h, 腰大池置管保留时间为10~15 d;为降低感染风险, 应每天定时更换引流袋, 注意避免脑脊液反流, 使患者保持仰卧位, 使引流管的高度保持在15~20 cm, 腰大池的引流管应高出侧脑室引流管5 cm, 各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15,16,17,18]。对患者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患者治疗后CNS评分为 (33.46±4.20) 分, 明显高于治疗前 (17.40±3.79)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措施: (1) 稳妥固定引流管、保证引流装置的通畅, 固定时间及频率观察引流管固定情况, 除引流液一般项目观察外, 还要观察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 引流管各连接处是否通常, 避免引流管体外部分打折、变型等;另外, 需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引流速度及引流总量, 还需要叮嘱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避免牵拉导致引流管移位甚至脱出。 (2)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对光反射等常规神经反射情况, 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检测频率, 如有异常立刻通知医师。 (3) 防止引流管相关感染发生, 引流管检查、日常护理操作等需严格无菌观念, 穿刺部位定期采用75%酒精消毒, 定期更换无菌敷料。尤其要注意引流瓶不能过高, 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的引流管向行感染的发生。 (4) 其他方面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 避免压疮的出现;加强口腔护理, 尤其是昏迷患者, 避免口腔溃疡的出现;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帮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防止肺部感染的产生;对于尿管植入患者, 完善尿路感染防治措施, 定期尿道口消毒[19,20]。

侧脑置管外引流持续脑室灌注给药加腰大池引流可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颅内感染, 促进患者的恢复, 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侧脑置管外引流持续脑室灌注给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如体温、外周血象、脑脊液生化指标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 (CNS) 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价;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60例患者中患者死亡1例, 植物生存3例, 1例患者出现脑积水。患者体温由治疗前的 (38.0±0.5) ℃降至 (36.4±1.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患者外周血WBC及脑脊液WBC各比例分布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分布情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②患者治疗后CNS评分为 (33.46±4.20) 分, 明显高于治疗前 (17.40±3.79)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③治疗后患者满意率结果:非常满意45份, 基本满意10份, 未见不满意者。结论 侧脑置管外引流持续脑室灌注给药加腰大池引流可有效地治疗患者颅内感染, 促进患者恢复, 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侧脑室外引流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脑出血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 男45例, 女49例;年龄42~75岁, 平均 (54.28±2.77) 岁;体重44~64kg, 平均体重 (52.85±2.45) kg;出血部位皮质下4例, 丘脑基底节45例, 外囊22例, 内囊25例。96例病例均是在发病后4~10h内行CT检查, 并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96例患者发病后均给予常规脱水、利尿和对症治疗。根据CT检查的结果, 实验组行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 以颅钻钻孔行侧脑室引流, 引流管的最高点不能高于脑室水平;同时行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 选用内径3~4cm的硅胶引流管, 入颅5~7cm可以看到血性脑脊液和黑褐色的陈旧血流出, 然后固定好引流管并接上灭菌引流袋, 引流管的最高点要高于穿刺点10~15cm。对照组行常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显效:血肿消失、颅内压降低;有效:血肿变小;无效:血肿和颅内压无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评定表 (ADL) 评定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 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等指标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则两种疗法之间具有可比性。

2.2 疗效评价

治疗2周后, 对两组患者根据“1.3”项中的标准进行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 (47例) , 其中显效22例, 有效2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6% (45例) , 其中优18例, 良27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 ) 。但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1%) 明显低于对照组 (16.9%) , P<0.05。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评定表 (ADL) 评定, 实验组的术后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P<0.05 )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ADL的评分比较, 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 微创手术因其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往通常是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 虽然成功率较高[5], 但由于是采用侧方斜路入路, 要穿过一些重要功能区, 对患者的损伤较大。通过多年来的深入研究, 我科采用了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此技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 引流时间缩短, 在维持颅内压稳定的情况下, 对血肿连续引流和置换, 简化传统治疗颅内血肿的步骤, 手术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5]。治疗过程中, 我们感受到对脑出血患者, 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 尤其是应用持续的脑室引流, 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行侧脑室外引流, 可以立刻缓解梗塞性脑积水, 还可以增大脑积液和脑水肿组织间的压力差, 使水肿液进入脑室, 达到引流血肿的目的, 从而有效降低颅内压和防治脑水肿。

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96例脑出血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行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 高于对照组的93.6%, 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1%) 明显低于对照组 (16.9%) , P<0.05。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法治疗脑出血效果较好, 术后并发症少, 且能较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疗法。

关键词: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

参考文献

[1]冯丙东, 王小平.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0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5) :569-571.

[2]张毅, 陈红伟, 徐金山, 等.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6例[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7) :62-63.

[3]郑大炜.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l, 14 (12) :73.

[5]张海涛, 徐恩胜.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8例临床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 23 (6) :457.

侧脑室外引流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经CT确诊为脑出血。80例患者中男性52例, 女性28例, 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5例, 动脉瘤破裂12例, 其余为不明原因。临床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患者从接受CT检查距发病时间为2~12h, 出血量30~57m L。修订Graeb评分:重度 (9~12分) 27例, 中度 (5~8分) 31例, 轻度 (1~4分) 22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引流组 (对照组) 和交替引流组 (实验组) , 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交替引流组:常规备皮、消毒、局麻, 选择冠状缝上, 中线旁开2cm或冠状缝前2cm, 中线旁开3cm处为穿刺点, 电钻钻孔, 以脑室穿刺针垂直缓慢进针, 进针5.0~6.5cm到达侧脑室, 拔出针芯, 见血性脑脊液流出, 先夹闭引流管, 防止因脑室压力下降不利于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以同样方法行对侧侧脑室引流术, 缓慢放出脑脊液, 用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脑室腔, 待脑脊液颜色变淡, 缝扎固定引流管, 然后双侧分别连接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 根据引流情况适时调整高度, 缓慢注入尿激酶4万~6万U, 夹闭引流管2h后开放引流, 连续冲洗3~5 d, 术后第1d行腰大池置管术。首先夹闭侧脑室引流管, 常规置入腰大池引流管, 外接腰大池引流装置及三通转向阀, 构成密闭引流系统。每6~8h与侧脑室交替夹管引流。

常规引流组侧脑室额角穿刺, 置管冲洗引流方法同上, 根据CT复查结果和脑脊液性状进行调整, 拔出侧脑室引流管后行腰椎穿刺术, 放出血性脑脊液, 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复查头颅CT, 观察脑脊液颜色, 观察血肿清除时间, 疗效评定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及死亡[2]。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与进步患者占总患者百分比为总有效率;观察2组颅内感染、中枢发热、肺部感染、脑积水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血肿消除时间为 (6.5±2.3) d, 对照组为 (9.6±3.1) d。2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基本痊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疗效对比见表1。实验组1例发生颅内感染, 3例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对照组脑积水5例, 未见颅内感染, 2组均有4例并发肺部感染。

注:实验组为交替引流组, 对照组为常规引流组,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室出血是脑室壁及脉络丛出血, 以脉络丛血管瘤、脑室内或周边血管畸形破裂最常见, CT平扫表现为脑室外无高密度出血灶, 仅见脑室内高密度影, 通过CT平扫即可确诊[3]。脑室出血在短期内就会在患者头部凝成血块并铸型[4], 造成脑室的扩张与占位, 凝固血块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 产生脑室占位压迫周围结构, 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 加重脑损伤, 心, 肝, 肾功能衰竭和死亡[5]。除意识清醒或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者, 均宜首选脑室体外持续引流术。此术式安全有效, 简单易行, 有安全性高, 创伤小的优点[6]。

脑室出血后, 不能吸收脑脊液, 可能出现交通性脑积水[7]。脑室引流术不仅能缓解脑积水, 降低颅内压, 打断颅内压增高的恶性循环。还能引流脑室内积血, 加速脑水肿廓清, 间接引流脑实质内血肿, 减少血肿及血性脑脊液吸收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迟发性交通性脑积水[8]。本研究采用侧脑室腰大池交替引流, 血肿消除时间为 (6.5±2.3) d,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6±3.1) d, 这是因为腰大池持续引流可加快清除第三、四脑室及蛛网膜下隙积血, 促进脑室畅通, 防止脑积水。传统腰椎穿刺术需每日或隔日进行腰穿, 反复穿刺易诱发脑疝, 而且患者患者痛苦大, 较难承受。与传统侧脑室引流结合腰椎穿刺术比较, 侧脑室腰大池交替分流操作简单, 引流安全, 容易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董津平.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4) :51-52.

[2]王新德, 韩仲岩, 王强.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448-537.

[3]李庆堂.脑室外引流并腰椎穿刺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J].临床医学, 2011 (9) :72-73.

[4]黄春明.脑室出血 (全脑铸型) 18例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 2009 (25) :67-68.

[5]段继新, 谢宏, 王昌适.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9 (2) :41-42.

[6]StammbergerHR, KenneyDW.Paranasalsinuses:Anatomi cterminologyandnomenclature.[J]AnnOtoRhinolLaryng ol, 2010, 67 (1) :7-16.

[7]Darweech AK, Guy DE, Stephen JF, et, al.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managed with ventricular drainage[J].Clin Neurosci, 2007, 14:898-900.

上一篇:儿童情感下一篇:成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