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保障范文

2024-07-13

英国社会保障范文(精选12篇)

英国社会保障 第1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是经济发展的产物。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 英国作为当时最大的最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实力在欧洲各国之中遥遥领先, 而当时的德意志各邦国还处于分裂割据之中, 到了1871年初,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德国统一终于完成。德意志的统一为帝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虽然德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落后者, 但是凭着其严谨务实的民族性格和强劲的钻研精神, 重视高科技的研究与应用, 德意志帝国一跃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者。究其原因:

首先, 普法战争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和发展动力, 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实在的利益。法国给付的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割据了物产富饶、占据战略要冲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洛林储藏丰富的铁矿和鲁尔储藏丰富的煤田矿结合起来, 成为了当时德国发展重工业的最大基地;阿尔萨斯的钾盐矿, 与德国中部的钾盐矿联合, 成为了整个德国钾盐矿生产的巨头。其次, 德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点除了归功于统一帝国的有利的经济政策之外, 还要归功于英、法、美的影响, 外国的技术发明、投资、商业和工业组织范例在德国的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铁产量是衡量钢铁工业发展的便利尺度, 而在当时的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 无疑这也将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当时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 可以从表1看出。

(单位:公吨)

从上面数据可以分析出, 虽然, 在1900之前, 德国的生铁产量少于英国, 这是有原因的, 德国刚统一不久, 而英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占尽优势, 而且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而德国却没有能够参与到之前的殖民瓜分中去;但是纵向来看, 很容易发现, 德国生铁产量的增长率是远远超过英国的, 而增长率所体现出来的经济优势是要远远大于产量基数的。20世纪初期, 德国的生铁产量就已经超过英国了。此时, 美国和德国已经成为了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地位已经不保了。在这样的经济支持下德国先出台立法就不足为奇了。

2 政治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既是为增进人民福利的措施, 亦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集团利益争斗的产物。同时,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德意志帝国谋求世界霸权地位的目标稳定了国内局势。

(1) 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初期, 德国的阶级关系极为复杂, 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宗教主义各种因素并存。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普鲁士容克和封建军阀继承了普鲁士官房主义和家长式统治制度的传统, 强调国家至上和强权政治。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的政权, 普鲁士容克和封建军阀勾结起来与兴起的自由资产阶级争斗、争夺工业无产者筹码, 于是在利益争夺的调和下, 统治阶级出台一系列的社会保障立法来平息内部的争夺。

(2) 德意志帝国统一之后, 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得统治阶级看到了世界霸权的希望, 1990年之后, 德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英国, 成为了欧洲的头号强国, 政治与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统治者迫切需要改变其国际形象, 于是国内的稳定成为了首要的保障。19世纪80年代, 英国早已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国内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保守党为执政党, 在当时英国的统治阶级内部, 有绝对优势, 几乎不存在太多有力的利益争夺, 必然导致社会相对稳定, 立法自然会推迟。

3 思想理论渊源

在德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理论渊源上, 除了社会保障学者们工认的新历史学派的影响, 这里不作赘说。另外还有天主教传统、普鲁士君主社会主义传统、普鲁士民间互助传统的影响;然而, 英国有着德国无法相比的社会救济制度和传统, 但直接影响英国立法的费边主义成立于1884年, 1887年才制定出纲领, 这比德国1873年成立的社会政策协会 (亦即后来的新历史学派) 晚了近10年。

15世纪初出现于普鲁士手工作坊和矿厂中的共济会和矿工联合会组织的疾病保险协会, 以及其他行业中的丧葬互助组等, 为工人提供援助, 减少疾病等带来的损失, 这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传统, 在以后的德意志工人阶层依然存在, 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社会因素

社会保险立法的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人运动, 无论统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对工人运动的恐惧都是非常真实而深刻的。

然而, 在德意志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 英国的工会还没有形成, 工人阶级还在为工会的法律地位而斗争;在德国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德意志议会中拥有相当的议席时, 后来领导英国工人运动的工党还没有成立。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无论是在意识形式方面还是在现实方面, 工人组织的领导人依然依附于自由党”, 工人阶级的独立性不强, 这一点大大的制约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恩格斯说过:“一般来说, 社会改革永远也不会以强者的软弱为前提, 它们应当是而且也将是弱者的强大所引起的”, 所以英国的社会运动不象德国那样高涨。德意志工人运动的发展与英国不同的是, 在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的法律规定中得到了工人们可以组织起来的法律权利, 这亦是德国工人运动爆发的早, 发展快, 影响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面对工人运动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上, 英国政府举措消极滞后, 而德国却显得积极主动, 1881年11月17日, 德皇威廉一世发表《黄金诏书》, 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 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 而且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德国将社会保险立法看作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当局的内在意识, 决定了两国社会保障立法出台的先后。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为德意志帝国带来了稳定和繁荣, 纷纷成为了各国效法的典范, 德国在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有着悠久的社会救济传统的英国之前颁布立法, 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原因。如今, 德国已经建成福利国家, 而一百多年前的这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亦已成为了社会保障史上最重要, 最辉煌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许永彰.世界近代工业革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2]樊亢, 宋则行.外国经济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3]维纳.洛赫.德国史[M].北京:三联书店, 1959.

[4][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7.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6]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1.

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第2篇

一、引言 英国,一个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古老国度,一个见证了人类蹒 跚学步、茁壮成长的沧桑智者,一个坚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翘首观世界、看 未来的猛士。他走过邪风冷雨,带着他那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他那份独有的 气质与底蕴,正一刻不停歇地朝着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蓦然回首,那一长串深 深浅浅的历史脚印中,每一步都述说着一段不一样的却都一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岁月,或伤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 轻掸灰尘,打开那幅已微微泛黄的厚重历史画卷,“大英帝国”“日不落帝 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光芒闪烁,诉说着英国在 19 世纪的灿烂辉煌。19 世纪 的英国,经济上、国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从一个小 小的岛国一步步壮大,成为领土遍及世界各洲,影响世界的大帝国。在19 世纪,它流了血,流了泪,也收获了财富,取得了进步,脱胎换骨。在当时的世界上 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

二、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1801 年以后,英国在与法国长达14 年之久的战争之后最终大获全胜。英国 的皇家海军控制了海权,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商业空前繁荣。战争的胜利扩大 了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成为了英国的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不但为英国 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材料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为工业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工厂日夜不停的机器喧嚣声,英国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成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工业产值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英国在世界上的 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19 世纪50~ 70 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 “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 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 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这个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岛国成了不容小觑、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二)城市化与人口增长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和促进下,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极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舞台。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铁 路网在英国土地上星罗棋布,贯穿大江南北,让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更加的方 便更加频繁。在19 世纪的一百年中,英国总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却增长 4 了4 倍,这就说明了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 解决人民温饱,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万国博览会 19 世纪中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让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如日中天,英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所拥有的财富极为自豪。为了向世界展示 强盛的英国,万国博览会(亦成为“水晶宫博览会”)于 1851 年 5 月 1 日在伦 敦海德公园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的建筑物内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以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为主题,展期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历时 5 个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参观者。展馆长约 563 米,宽约 138 米,建造费时仅九个月,后被移动并且重建于伦敦南区的塞登哈姆,这个地 区后来也因此被更名为水晶宫。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 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万余件展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 和和平的凯旋式”。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 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英国人对自己的自豪与满 足,以及他们对未来,对人类科学的满腔希望、虔诚信服。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济的初期发展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有 利也有弊。19 世纪的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人们尚未意识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适策略来适应并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下是当时最 主要的两个问题:

1.阶级剥削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剥削压迫的弱势群体。“血汗工厂” 频频出现,工人阶级,特别是中下层 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并未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多少好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贫民的数量居高不下,他 们的生活用“凄惨”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2.环境污染 工厂的“三废”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伦敦的大地上插满了“大烟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 19 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 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 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

(五)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重要特点,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状态,经济危机便会席卷而来。英国,作为一个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工业化程 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理所当然的在英国爆发。

1.爆发原因及背景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18 世纪末19 世 纪初,英国国内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机器生 产发展尚不充分,这种危机仅限于局部地区及部门。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 一个短暂的工业高涨阶段。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1820 年增长了大约 1/3,当时 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 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 6 没有随着相应扩大。那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再加上欧洲农业歉收,欧洲市 场缩小,一片萧条。从前局部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转变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一书中所说:“英国在欧洲 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 1814 年的2690 万英镑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1815 年的1580 万英镑减少到 1340 万英镑。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 严重的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英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遭受了沉重打击。3549 家 企业、80 家银行破产,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 年3 月的1390 万英镑骤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生丝、煤的消费量锐减,出口 额减少了 16%。失业率骤然上升,并导致人口外流。但是当时德、法、美等国 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展开,所以,1825 年的经济危机还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议会改革

(一)1832 年议会改革

1.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国王 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选举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权(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宁·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灵顿时,都是国王自己的选择。)。在乔治四世在 位期间,英国内阁越来越独立于王权,并向议会下议院靠拢,实际上,内阁才 7 是当时英国行政决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罗金汉姆和首相福克斯当政时期,他们 从不将国王视为“一国之主”,也不把自己当做国王的“仆人”。首相,从国王 的“总管家”变成了英国的真正主人。首相与内阁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让 他们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而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却越来越被疏远。1830 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下,民主运动铺天盖地一般席卷欧洲,势不可挡。从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几个月里,上下议院收到全国各地总共645 份请愿书。但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认为现行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还公 开宣称坚决反对改革,寸步不让。当时,英国国内民众间施行改革的呼声震天,这就注定了托利党在同年的选举中必然惨败。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国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辉格党领袖格雷组阁。格雷内阁于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罗素勋爵为首的四人小组,负责起草改革议案,同年 6 月 7 日 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并生效。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议席分配做出调 整。取消了人口未达到2000 人的56 个“衰败选区”的议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个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 个议席给大型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县,下议院总人数则不变。

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在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后,除了大银行家、大商人、大工厂主有选举权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农也获得了选举权。

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时间。选举时间从 15 缩短到2 天。3.意义

1832 年的议会改革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经过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多番周 折而换来的改革,却收效甚微。马克思也曾批评说:“恐怕还从来没有一个像这 样强大的、看来似乎成功的人民运动得到这样微不足道的表面结果。”虽然工人 8 是改革运动的主力军,但是改革并未改变工人们艰苦的生活,并未带给他们真 正的民主权力。中尽管如此,1832 年的议会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削弱了国王、贵族、上议院的势力,促进了政党组织的完善和两党制 度的形成,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激发了人们深入选举改 革的信心和决心,一种内阁与国王、政党、社会舆论、上下议院之间的新型权 力关系逐渐形成。

(二)1867 年议会改革

1.第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进入19 世纪60 年代后,工人阶级政治积极性再次高涨,议会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国各地工会组织纷纷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积极支持英 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65 年,“全国改革联盟”成立,力争改革选举制度。马克思亦积极支持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他认为结束资 产阶级垄断性统治的时机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才是切实目 标。在第一国际、“全国改革联盟”等组织以及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规模的 改革运动在英国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展开。声 势浩大的改革队伍行进在各大街头和公园,议会的改革已成了大势所趋,势在 必行。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当时的首相是反对改革的保守党的德比,但是拥有较高政治声望及地位的 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累利审时度势,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应顺应天势民意。于是本杰明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议院提出改革议 案,在做部分修改后,8 月通过上议院批准以及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9 签署后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对议会席位做了再一次调整,取消了46 个“衰 败选区”,空出52 个选区给大工业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伦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议案基本去除了“衰败选区”,小资产阶级和上 层工人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3.意义 虽然广大的城市下层工人以及全部的农业人口并未获得选举权,议会选举 制度的民主化任务认为结束,但是大多数工人境况得到好转。1867 年的议会改 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三)第三次议会改革 1.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国爆发严重经融危机,失业率暴涨至历史最高点,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爱尔兰掀起了民主自治运动的高潮,苏丹更是爆发了马赫迪抗英大 起义,英国在非洲东北部的殖民扩张也遇到了困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执政的格拉斯顿自由党政府陷入困境。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约瑟夫·张伯伦为自由党激进派代表,他趁机联合在野的保守党给政府施 压,促使格拉斯顿政府提出两个新的议会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议席》法案。《人民代表制》于1884 年12 月通过议会。该法案对 选民范围进一步作出了调整扩大,选民增加了1 倍,扩大到450 万人。“房主选 举权”扩大到了各郡县,部分工农业者也也有了选举权力,但是未成家立业、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妇女、家庭佣人都没能获得选举权。《重新分配 议席》于1885 年1 月通过议会。它取消了72 个人口未达到1.5 万城市单独选派 10 议员的权利,并将之并入其它郡县。按照每5.4 万人分配1 个议员席位的标准将 全国划分为617 个选区。全国22 个城市以及剑桥、牛津大学仍然保留2 个议席,其它各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能有一个议员代表。3.意义

这次议会的改革让议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对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处,一定程度上让工人阶级以及部分农业人员参与到了国家政治中,对改善工人的处境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兴起和发展 世纪30 至40 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进行着巨大变革的,一种新 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在英国文坛。它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贴近真实生活,最大限度的反应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面貌。在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消退的时候逐渐占领英国文坛,19 世纪40 至50 年代达到鼎盛。

(二)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可谓是密不可分。并且具有小资 产阶级文学特点,由于大部分作家均出生于小资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资阶级的生活。在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个 奋斗不息的积极的小资形象。虽然此类文学作品幽默讽刺,反对暴力性革命、主张社会改革、拥护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优秀女性作家在文坛也 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盖斯凯尔夫人、乔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优秀的女 11 性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奥斯汀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的奥斯汀天生就对文学有 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她生活一个乡村小镇上,终生未婚。在她短暂却充实的一 生里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求着自己的文学之梦,完成《理智与感伤》、《劝导》、《曼 斯菲尔德庄园》、《艾玛》、《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等六部小说。她的小说 主要描写了乡绅家庭里女性的婚姻与生活,以一种轻快活泼又风趣诙谐的方式 体现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着重描写少女从懵懂与盲目走向认识现实、认识 自我的过程。奥斯汀也因此被誉为描写女性意识的卓越作家。

2、萨克雷 萨克雷(1811——1863)萨克雷父亲是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自四岁丧父 后,年幼的萨克雷继承了父亲巨额遗产,常常出入于上流社会,过着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将家产挥霍殆尽,先后任《弗雷泽杂志》和《笨拙》杂志专栏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写过大量小说,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 一家》、《弗吉尼亚人》,中篇小说《巴利·林顿的遭遇》,短篇小说集《 势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义的要算是以辛辣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名利场》,它真 实的再现了1810~1820 年摄政王期间英国上流社会之间勾心斗角与腐败丑恶。这部小说篇幅宏大,情节跌宕起伏,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萨克雷也因 此在文坛上与狄更斯齐名。

3、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响,并且进入当地一所女子学校学习。盖斯凯尔夫人夫人一生发表 过六部长篇小说(包括《玛丽·巴顿》、《北与南》、《露丝》、《克兰福德》、《西 尔维娅恋人》、《夏洛特·勃朗特转》)。处女作是发表于1848 年的《玛丽·巴顿》,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的生活与命运,在19 世纪英国文学 上占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经典——《简·爱》。这 部作品虽不能说是巨作,但也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女性要求 独立平等的角度,展现了英国19 世纪上班也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的为慈善事 业的残暴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 妇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样待遇的思想,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艾米丽(1818-1848)《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唯一一部小说,但是仅此一部 已经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呼啸山庄》被成为是“最奇特的小 说”,艾米丽以其“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和她继拜伦之后无人可比的“强烈的情 感、忧伤、大胆”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心灵。安妮(1820-1849)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虽然比起《简·爱》 和《呼啸山庄》在文学上的地位稍逊一筹,但是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5、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玛丽·安·埃文斯,生于沃里克郡一个农村 家庭。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的乔治·艾略特曾进入过两所女子学校学习。她 心地善良,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于1859-1876 年间创作了《亚当·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传》和《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萨达》等7 部 13 长篇小说。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了19 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而后期 作品则牵涉到重大历史事件及政治社会内容。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刻画也非常 的生动传神。

四、19 世纪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一)英国1800~1880 期间的殖民扩张

工业发展,财富积累,英国统治世界的野心如无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1801 年,爱尔兰被合并,英国正式更名为大不列颠及 爱尔兰联合王国。地大物博而又相对落后的亚洲大陆成为了英国一个主要战略 对象,沦陷的印度成为英国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广大的市场。19 世纪中期,英国利用鸦片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并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1758~1759 年 间,印度爆发爱国的民族大起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拥有着较之先进的军队,大举镇压起义队伍,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1876 年,保守党 B.迪斯累里内阁为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 英帝国)。英国继续扩大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 亚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国还在南美洲大举投资,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猎”范 围。1867 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 个自治区域。

(二)1880~1900 年间英国的殖民扩张 世纪末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主战场转向非洲。在从法国手中夺得苏伊士 运河的控制权后,英国于 1882 年占领了埃及,紧接着在 1899 年占领了苏丹。英国埋头苦战在非洲战场,与其他殖民国家激烈争夺者东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实际上是帝国列强们的分赃大会,英国“满 载而归”。帝国主义分子 C.J.罗得斯提出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 陆的大铁路,也就是所谓的“二 C 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 母都是“C”),以便加紧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战争爆发,英国吞并奥兰治和德 兰士瓦。19 世纪末,在亚洲战场上,缅甸、阿富汗沦为英国殖民地。1900 年,英国参与镇压了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众多贪婪的殖民扩张国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夺来的财富不计其数。其土地之广,无国能及,成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既是让人痛恨又让人所震惊,对英国人来说,19 世纪的大英帝国是英 国人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神话。

五、结论 综上所诉,19 世纪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上都进行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三次议会改革让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让更多人民参与到国家政 治中,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中起着典范作用;经济上来说,在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让英国面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化同 样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例如阶级剥削、工业污染、经济危机等等;文学上,19 世纪 30~40 年代,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种种黑暗,曾经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褪色,以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性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40~50 年代达到 高潮。19 世纪的英国,危机与变革并存——在危机中进行变革,而在变革中又产 15 生新的危机,继而又是新的变革。英国在危机与变革中取得进步,并逐步登上 世界巅峰,了解19 世纪的英国对生活在充满危机与改革的世界我们来说有着重 大意义。总而言之,19 世纪的英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不但有了量变,甚至有了质的 飞跃,让英国从平庸到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先驱,当时世界的霸主。

评论(1)| 4 0

2013-05-07 20:59 21ofLove | 五级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化初具规模.即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韧,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海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一直是研究英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对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正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闸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加上工业革命使铁路和海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国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这“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郡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无怪乎英国工业获得这样巨大的空前的发展”。

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英国的现代化或工业化更不能没有海外贸易。正是这个海外贸易,扩大了英国的粮食供应.开辟了新的和广阔的原料(尤其是棉花)来源;正是这个海外贸易;又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国内或欧洲内部市场所能取得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贸易还有助于提高英国人均产量,从而提高英国的收入和消费。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海外贸易经历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转变的论述,展现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以期后起现代化国家借鉴:

一、重商主义和工业革命早期 英国海外贸易的模式

工业革命早期.即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初的英国海外贸易.受制于重商主义政策的局限。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全盛于16—17世纪,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为了获得商业资产阶级支持,实行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起了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重商主义并不完全适应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深入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爆发了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这个角度,英国似乎是欧洲诸大国中最不重视重商主义的国家,并且是在国家政权最少干预下,一马当先地迈开了工业化的第一步。但是,从17世纪以来,整个政治演变和工业化进程看,英国所营造的大部分市场环境,还是由国家行动造成的。重商主义对英国诲外贸易的调节是另类的“重商主义”,它着重体现在为英国和殖民地商业利益而垄断帝国贸易的“航诲法”:即硬性规定殖民地输出商品必须先到英国,殖民地进口商品必须经过英国;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或殖民地船只装载。这实际上是向当时荷兰的海上运输垄断权挑战。它意味着战争,战争使英国最终成功地扩大和保护了殖民地和商业,国家通过这另类的“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最初阶段(即13世纪),确实发挥了虽然是间接,但却是很重要的作用。

在重商主义政策下,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的后果及特点表现如下:

1.18世纪头70年,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势头较大,1700年英国出口量占国民产量的8.4%,1760年上升为14.6%。出口增长占国民产量增长的51%。但1760—1780年.随着美国独立战争而骤然下降,1780年后又有急剧增长。可见,贸易模式要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出现.加上重商主义政策的约束,英国出口占整个国民生产的比率未能达到自由贸易政策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在整个13世纪,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工业产品,出口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1700年是14.4%,1760年是35.2%,1801年是34%,体现出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2.进出口产品的构成,也反映出英国这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首先,从出口产品的构成看,英国大部分出口产品是纺织品,这反映英国在这方面生产技术的优势。但是,在出口纺织品的构成上,到18世纪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几个世纪作为英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毛纺织品,在18世纪初仍占出口纺织品的85%,随着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和产量的增长,这一优势被棉纺织品所取代。棉纺织品的出口,从18世纪初只占出口纺织品0.6%,一下子上升到19世纪初的35.4%。在工业革命早期(1784—1806 年),棉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6.4%,而除棉纺织品外,包括毛纺织品等其他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仅2.9%。此外,工业革命中仅次于棉纺织业的重要的工业部门——金属业,其产品的出口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其次,18世纪进口产品性质也发生变化。工业品,尤其是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印花布的比重大大下降;原材料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一直很高,随着工业革命对原棉需求的扩大,到19世纪初更是急剧的增长: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可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基本食品,如稻米、小麦和谷物只占小部分,食品.尤其是蔗糖和茶叶的比重上升。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粮食出口超过进口,到18世纪末才倒转过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把从殖民地进口的产品再出口,再出口商品的价值,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有所增长,相当于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再出口产品一般是殖民地生产的食品,如烟草、咖啡、蔗糖、稻米和茶叶等。英国从这些进口商品再出口的赢利,基本是运输和销售的利润。主要是因为“航海法”之类重商主义政策,限制了殖民地产品的贸易:

最后,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大都局限于对自己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18世纪初,英国4/5以上出口产品输往欧洲,而到18世纪末下降为大约30%:输往美洲的比例大有增长,从10%增至60%。进口来源地的变化也表明,在重商主义政策下,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贸易主要局限于美洲大陆、西印度和东印度殖民地或前殖民地。

总之,在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主要归因于工业革命的启动,重商主义政策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一时段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制约了这时英国海外贸易只能达到初步的层次。这种局限性典型地表现在“航海法的负担”上。

托马斯认为,“航海法”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绐殖民地带来经济损失。殖民地一些产品(如烟草和蔗糖)在出口到欧洲大陆前先要输往英国。这种迂回或间接的运输耗费,实际上造成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扬。“航海法”直接给殖民地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负担,也没有给英国带来利益。由于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直接从美洲到欧洲目的地的海运耗费,要比英国的迂回或间接海运费用便宜许多,英国人因而从中遭受一些经济损失。“航海法”也给英国造成负担,这就是包括“航海法” 在内的重商主义政策必须随着现代化和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市场力量的威力,而让位给自由贸易的重要原因。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二、自由贸易和工业革命全盛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

自由贸易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谷物法”的废除,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其直接动力是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赋予英国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和铁器业)在世界上的技术领导权。从而英国得以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制造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革命创造了廉价的铁路和轮船运输的伟大时代,使长途或远洋贸易革命化。美洲和亚洲辽阔的旷野和平原吸引农民和商人、投资者和殖民者、投机家和冒险家,迅速建立依托母国工业中心,带有充足原料供给的外国的真正的国际经济。英国的海外投资、销售以及运输业服务,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市场。贸易必然开拓、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工业革命还造就了一个社会经济力量愈益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他们十分迫切地要求打破重商主义政策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以更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

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谷物法”作为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政策,特指1815年通过的有关限制粮食出口的法律。这是中世纪以来,尤其是17世纪以来重商主义为维持谷价低廉,禁止谷物出口的一系列谷物贸易政策的总结和高潮。“谷物法”为确保当权的英国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规定在国内小麦价格抵于每夸脱80先令时禁止外国小麦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改变了英国的关税政策。虽然,英国政府继续为增加收入征收消费产品进口关税,但从此取消保护性关税的原则已经不可逆转。1849年废除“航海法”,1853年全面征收收入税,1860年绝大多数保护性关税被取消,四百多种商品关税只剩下丝绸品的关税。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税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1841年,进口关税等于进口价值的35%,1881年下降到只有6%。政府收入来源从关税转为消费税。可见,自由贸易首先通过废除高额关税,削弱和打击英国土地贵族的实力。自由贸易给制造业资本家——工业资产阶级带来实质性好处。自由贸易只有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下,才得以向利于英国的方向转化。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工业资本家在棉纺织业、铁器业和机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权。18世纪初的关税保护主义,限制了英国为了这些工业产品而接受外国产品的“自顾性”;外国也因为过重关税而减少对英国工业产品(如布和铁)的购买。只有自由贸易才能真正开拓辽阔的工业品海外市场。确实,“谷物法”废除,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英国的农业,但这种伤害却被自由贸易的获益所弥补。因为工业品出口的扩大,使英国工业部门获得了工业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失业者的就业率以及储蓄率也上升了。自由贸易造就了维多利亚中期的繁荣。英国坚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撑着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的扩展。

自由贸易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这时英国处于贸易和增长的全盛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不论是海外投资还是运输服务收入,都处于曲线的最高点。

1821—1873年,英国人均工业产品出口年增长率是4.4%,几乎是同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四倍。同期,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8世纪60年代翻了一番,进口等于国民收入的25%—30%。

而在出口构成方面,棉、毛和麻织品,在19世纪初,占出口总值的3/4左右,到19世纪末,仍占40%;英国工业革命典型的工业品——棉纺织品仍占出口总值的25%,铁和钢占15%,机械占7%,煤占1O%,体现了“世界工厂”的往日雄姿。工业革命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品(棉纺织品、铁和钢、煤)占据出口总值的2/3。外国人消费英国这些重要产品所占的比重是:棉纺织品的80%.钢和铁的50%,还有日益重要的服务业的出口;1913年服务业(尤其是运输和销售业)的出口占总出口价值5,3亿英镑的近80%。

上述可见,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出口国外要比国内消费多得多;消费进口食品要比自己生产多得多。英国变得如此依赖世界贸易,英国从而成了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尤其在1876—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数大约38%,即使到1899年有所下降,仍占世界工业国家总出口的33%,是当时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总和。英国这一统治或优势地位在世界经济史是独特的,只有美国在20世纪中叶才达到这个水平。

三、自由贸易和英国海外贸易评述

按重商主义学说,财富和利润只能从对外贸易中产生,对外贸易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到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70年代后,进口一直大大高于出口。这样严重的“出超”会使英国变穷吗?回答是:不会!因为贸易额有利于英国。贸易额(terms of trade)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与进口产品的价格之比,即:

一方面,因为工业品价格要大大高于原料和农产品的价格,所以.尽管在19世纪后期,进口的“量”要大大超过出口的“量”,但贸易额一直朝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18世纪期间,为了确保出口收入超过进口支出,英国千方百计地开拓服务业(尤其运输业)出口来弥补收入的不足。所以,从贸易额指数看,即使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英国仍处于海外贸易中有利地位。

海外贸易保证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几个重要工业部门(棉织业、铁器业和工程业等)得以惊人的发展。没有进口和出口贸易,英国的棉纺织业简直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更不能像实际上所发生的那样带动英国整个经济的飞速增长。例如,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棉织业生产成本,40支棉纱的成本耗费,1812年只是 1779年的1/6,英国迅速利用出口机会.把大量低廉棉织品销售国外,从而扩大雇工和生产规模.普及使用蒸汽机等先进能源和机器。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企业和公司才得以统治世界近代工业,在世界贸易中拥有绝对优势甚至垄断权。

海外贸易还大大促进英国工业的增长和原料的供应。1841年,英国生产的棉织品总数已经达到1815年的5.2倍,而这两个年份,又都有 60%生产的棉织品供出口。多亏这样的出口,方能支付了工业所需的进口原棉和其他原料的耗费。在1815年,原棉进口的耗费是总工业产量的1/4,而到 1841年却上升达31%。由于棉布价格下降而原棉价格基本不变,原定的出口所得价值只能购买原定进口棉花的一半;但棉布价廉又使棉布生产量和出口量有了 4—5倍的增长。由于这种进出口的海外贸易的增长.从而增强了英国的工业规模和国际影响。

但是,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中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

1.整个19世纪,英国出口过分集中在几个处于工业革命前列的基本或重要的工业部门,即像棉纺织业、铁器业和金属冶炼业等几个“老”工业。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赢利一直占出口总利润的2/3。可见,英国出口赢利的繁盛取决于出口市场对这几个“老”工业部门的依赖。但是,到20世纪,随着从蒸汽机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转变,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分委身”于这几个工业,暴露了英国经济的弱点,也导致了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处于弱势,新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德)利用科学技术优势而发展了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英国沉重的包袱使其经济难以向更新兴的工业调整,从而失去了技术“领袖”或“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经济这种过分维持几个传统工业部门,而不是利用新技术优势走出困境的特点,严重地影响它对外贸易的均衡。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口产品在欧洲北美传统市场曾占40%以上,但在1870年开始下降,到1910年下降到不足30%。与此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的德、美生产的产品却日益受到青睐,甚至打入英国市场。

2.长期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进口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超过出口。这时期贸易额的平衡靠的是英国海运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的销售收入,“逆差”还被国外资产的股启、和利益所弥补:例如,1913年,英国产品贸易缺额(进口,出口)是1.3亿英镑,但是这一年服务业和海运业的收入盈利达1.9亿英镑。英国的海运业、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获利,长期地隐蔽着英国工业和贸易竞争的失败:英国这种“服务业”出口,在英国还能利用工业优势在统合市场中扩大财富,并发挥“服务业”的优势时,还可以暂时地保持外表上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是,一旦其工业优势丧失。这种外表上贸易大国的优越性就要随即下降。到了“一战”前夕,英国海外贸易格式,尤其出口、进口产品的销售和产品构成起了重大变化(见图示)。

图示中,每对箭头(一)所指,表明该国对它国的剩余(收入超过支出)。英国对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贸易的人超(用虚线表示)分别是6000、1300和 1300,总价值8600万英镑。而英国对除这三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出现“逆差”,“逆差”总价值达12000万英镑,要大大高于“人超”的 8600万,这表明20世纪初,英国与外界贸易模式暴露出的弱点。幸好这时尚有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收入,海外投资的利息和股息的弥补,英国才暂时免于陷入困境的局面。但是这种“隐蔽”实质上延缓了英国出口的增长,造成了英国工业创新乏力。这就是所谓“荷兰病”或“英国病”。

综上所述,19世纪末以来,英国海外贸易模式的特征或弱点制约了英国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是后起现代化国家要引以为戒的;

一是,由于英国始终把工业品出口集中在几个工业革命率先发展的重要部门.到19世纪下半期,这些旧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西欧和美国之外的初级生产国家。英国对几个重要工业部门的重点生产虽保证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业领导权,但这种技术早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了“过分依赖”的后果。在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进步的20世纪,这种“过分依赖”损害了对需要技术进步潜能的新工业投入,致使英国生产力和外贸地位优势减缓了下来。

英国的社会福利 第3篇

“英国的福利,那才叫真正的福利。”与我同行的一位小伙子不无钦佩地说。这里是世界上没有城乡差别的国家之一。所有博物馆、公园等公共设施全部免费开放。

英国全国人均年收入近2万英镑。税务机关是最有权威的部门,可以稽查公安、银行等部门,以保证纳税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正是缘于高额纳税,英国较高的福利水平才得到了保障。

孩子从出生即享受国家补助和免费教育,家中超过3个孩子还依次增加补助。因为实行不鼓励、也不限制的生育政策,穷人家一般孩子都较多。

据介绍,英国人得小病还不如得大病方便,因为小病要约请社区医生,而大病则不然,只要迈进医院的大门,医疗费用乃至吃住就全免了。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比较完善,另外还有各种慈善和教会组织对有需要的人进行资助。

在英国也有与中国类似的安居工程。在一片片单体和联体的别墅群中,偶见街头又高又大的居民楼房,那就是救济穷人的“政府住宅”。这些楼房优先分配给流浪者。然而,有些流浪者为了自由,不愿享受居有定所的生活。前些年的一个严冬,伦敦就有流浪者被发现冻死在街头。后来女王发令:警察有权把无家可归的人送到“政府住宅”里。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比如司机,每天工作不能超过9小时,如果连续两天每天工作9小时,就要休息两天,这是法律规定的劳工权益。超過16个座位的车上,都装有记录里程、时间、速度等数据的盒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取酬。

人们的维权意识也很强,我们早晨8点出发时,车子在宾馆门口发动着多停了一会,第二天对面居民楼里就有人向市政部门投诉,称影响了他们休息,而市政官员也于当天就告诫了宾馆。

英国社会保障 第4篇

一、英国社会保障发展与改革战略与审计监督的定位

1、英国2012年社会保障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2012年3月8日, 英女王签署了2012年《社会福利改革法案》, 对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了近6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该改革法案是建立在英国就业与养老部2010年11月公布的白皮书《通用饶让:就业福利 (Universal Credit:Welfare that Works) 》基础上的, 对于白皮书的内容和改革战略, 就业与养老保障国务大臣Iain Duncan Smith认为政府已经忽视了福利改革的基本需求, 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改革不需要, 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想取得成功很困难。与其抓住这个大麻烦, 他们不如关注随着经济增长避开当前最坏时期以后再改革, 福利依赖起源于国家上上下下的社区, 正在培育着失望和代际间的贫穷。但是本世纪前10年里, 英国工作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的贫穷已经显著增加, 社会流动性不断减少, 尽管政府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贫困的人已经变得更加贫困, 通向繁荣的阶梯已经分离的更远。英国当前都不就业家庭比例在欧洲最高。所以改革法案就是要帮助非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富裕, 通过改革解决福利依赖的根本问题。改革的核心是非常简单的, 就是确保工作总是有支付, 而且支付是可见的, 并实现就业人员经济条件好转。它将削减现存福利系统的复杂性, 以使得人们在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 更加容易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 并简化系统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 将错误和欺骗机会变得最小。改革就是将就业置于国家福利系统的核心位置。

2、英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审计监督定位

改革法案的目标在于使福利和税收返还系统更加公平和简单, 通过就业激励机制增加工资性收入, 并保证福利申请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公平。社会福利改革法案的重新界定明确了现行的社会福利框架, 引入了普遍救助和个人独立支付两个规定, 废除了以收入为基础的求职者津贴, 与收入相关的就业和支持补助、收入维持、住房补助、地方税和儿童税收优惠与工作税收优惠等保障项目。服务于社会保障改革和民生改进, 自然也是英国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 这与审计对政府的监督并无直接关系, 而是审计所具有的内在的属性。作为国家建设和民生促进的重要国家部门, 在新一轮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景下, 英国的国家审计将持续关注社会福利中的政府失误、社会福利与津贴申请人的欺骗, 以及就业对社会福利促进的绩效等领域, 继续探索社会福利复杂性对保障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跟踪关注政府改革中资金的安全与对社会保障事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并及时提供有助于推进决策和工作改进的审计监督和评估综合信息。

二、英国社会保障审计机制建立的内生动因

1、英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质量波动情况

英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质量近年来一直不理想, 产出效率波动较大, 成为英国社会保障绩效审计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领域, 英国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将社会绩效审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社会保障绩效审计报告占到全部审计工作报告的五分之一。从英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社会保障资金使用产出质量可知 (见图1) , 英国自1998年至2003年, 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一直处于较高的快速增长时期, 但产出水平却没有明显变化, 使得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总体产出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状态。2003年随着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的减少, 产出效率水平开始持续增加, 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而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 2003年以来正是英国绩效审计发展最好的时候, 绩效审计从全面绩效审计到全领域评估, 并在2003年制定了第一部绩效审计手册, 积极探索和改进了社会保障领域的审计准则、审计指标和绩效审计基准, 这对社会保障减少资金投入, 提高社会保障产出效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结合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9年至2007年社会保障产出的质量评估结果来看, 英国的社会保障质量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 在2002、2003和2004达到最好的质量产出以后, 英国的社会保障在2005年达到低谷, 尽管2006和2007年保障质量有所改进, 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合图1的投入持续压缩的情况看, 说明较低的投入压力有助于社会保障产出效率的提高, 但无助于社会保障质量的提高 (见图2) 。结合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动因, 提高英国社会保障质量和公平性、缩减管理成本是卡梅伦政府提出进行国家福利体系改革强烈主张的动因, 特别是在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方面, 大量取消NHS的管理机构, 并将医疗服务委托权和资金的预算权向基层医生倾斜, 减少政府围观管理干预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2、英国政治体制对社会保障改革与审计的影响

英国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地方自治类型, 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地方事物的管理, 因而在英国的国家审计中, 国家审计署、英格兰范围内的审计委员会和社会审计, 以及各地方议会的审计委员, 分别在社会保障领域承担不同的审计职责和审计范围。国家审计署主要是对中央各部委及其相关中央机构的审计, 其审计的路线是根据社会保障资金的分类按部门进行审计, 其中各部门又按照《内部财务控制标准》进行内部审计监督。但进入到地方环节以后, 则由审计委员会和地方审计委员协同进行, 社会审计机构往往受聘于审计委员会进行审计。但对地方政府的审计结果, 并不能成为中央直接干预地方事务的依据, 而是利用媒体和舆论监督作用, 促进地方政府改进管理绩效, 这种审计模式对英国的绩效审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进而导致了全面绩效审计、全领域评估和绩效指标进行不断调整, 前两者最终被停止, 而绩效指标最终将国家标准变为各部门自行制定与实施的部门标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认为依据这些内容的审计, 容易对地方事务造成干预, 并增加地方支出压力。但基于法定依据的绩效审计手册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目前英国已经颁布了2011版的绩效审计手册, 对审计周期进行了完善。

另外, 从政党制度角度, 英国属于两党或多党执政 (主要是自由民主党势力增强对工党和保守党制衡产生影响, 并最终导致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出现) , 议会的名额划分是按照不同选取与名额分配, 为了能够获得民众支持, 对直接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般都不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另外, 英国国家审计直接隶属于议会, 并且审计署的成员不能参加任何政党派别, 因而在审计的监督和社会保障信息披露方面, 能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11月30日公共部门罢工, 就是审计署公布的养老金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 与卡梅伦政府提出养老金不具有可持续的支付能力相矛盾, 而民众最终相信的是审计署的审计结果, 进而抵制卡梅伦政府的延长养老金发放的退休年龄和提高缴费额度的改革。因而在英国的国家审计机制的建立方面, 审计署和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工作, 一般不会受到来自政府的影响, 尽管审计信息能够用于政府的决策参考, 但由于最终的决策权是由议会通过法案的方式, 由政府具体执行, 因而审计并不是直接为政府的改革服务的, 而是以监督政府的各项相关工作的财务规范性和使用绩效。

3、财政支付压力下的英国社会保障审计

英国的高福利水平, 导致英国的财政压力较大, 特别是面临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 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一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 英国的财政收入在2009年急剧减少, 2010年经济开始复苏, 但2011年复苏势头又再次受到影响, 在持续快速上涨的财政压力下, 英国只能不断需求财政资金的绩效改进问题。二是财政压力的不断攀升, 使得英国特别关注政府管理中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进而推动了政府的Value For Money (VFM) 管理理念和指导准则的形成。与政府管理绩效评估相适应, 英国的绩效审计也就形成了独特的VFM审计。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 绩效审计是一个泛泛的概念, 各国在具体的绩效审计上, 都形成自己的不同内容, 如新加坡和瑞典等国, 受到英国的绩效审计影响较大, 绩效审计的内容也是社会保障资金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 而美国审计署更加关注政府的活动绩效, 更加关注政策的落实和国家安全, 这也是美国问责性审计署成立的一个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转移的直观体现。在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下, 政府财政压力加大, 而社会保障资金关系到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 这必然会导致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监管机构对政府所花费的纳税人钱的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价, 英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愿意将审计作为国家监管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而在英国的社会保障审计领域, 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监管和绩效评估, 必然成为各审计部门的重要内容。

三、英国社会保障审计对中国的借鉴问题的思考

1、中国与英国社会保障审计的背景差异性

中国的国家审计属于行政型的模式, 我国的审计体制是由宪法规定的, 各级审计机关要为同级人大及常委会服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垂直管理的关系, 在各级政府领导下, 审计机关有较高效率, 审计机关与纪律检查、监察、司法机关有密切合作, 对审计结果具有较大的审计处理权, 审计署主管全国审计工作, 统一组织全国性审计项目。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一条, 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国情。因而在中国向英国学习社会保障审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学习的政治体制背景差异, 将其放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 加强中国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必须高度重视审计质量问题, 实行全员、全面、全方位的审计质量控制。

另外,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各项社会保障所事业正处于快速推进过程中, 但还面临提高保障水平, 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以及查补缺漏的问题, 同时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 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区域民族和地域因素比较复杂, 这与英国的国情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英国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先行国家, 历经400余年的发展完善, 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 英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尽管存在保障水平偏高的问题, 但在制度完善和审计监管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具有发达国家值得学习的一些先进的经验, 学习英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验和先进的绩效审计做法。

2、值得向英国社会保障审计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英国社会保障审计监管方面, 英国特别重视财务安全审计和绩效审计, 强调实现纳税人缴纳税收的价值最大化。随着保障资金管理中违规问题的减少, 英国的社会保障审计主要关注社会保障资金发放中的政府失误和错误, 以及被保障对象资格的审计, 重视以家庭或个人经济状况的家计调查, 与社会保障部门合作, 减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与准确性。英国已经在财务审计方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审计, 而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取还处于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发现大案要案线索阶段, 对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的保险费用缴纳的及时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安全和投资监管进行审计监督等。尽管近年来英国的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审计依据在不断调整, 全面绩效审计和全领域评估被取消, 国家绩效审计指标被部门化, 但在审计的准则和绩效审计手册方面, 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完善, 从一定意义上讲, 英国绩效审计基础和依据尽管多变, 但总体的趋势是向更加有效、更加符合英国社会保障特点的绩效审计方向发展。

另外, 英国对绩效审计特别强调舆论监督作用, 这尽管与英国的地方自治有一定的关联性, 但对于绩效审计不像财务审计具有直接的违法问题的处理那样, 绩效审计报告的及时、多途径公布, 有助于被审计机构及时改进工作效率。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 是英国绩效审计结果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监管作用的有效途径。我国近年来也特别重视审计结果的公布制度建设, 审计结果的公布内容更加广泛, 公布时间更为及时, 但由于我国尚缺乏系统的绩效审计的依据和准则, 审计报告在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尚未充分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作用。今后我国要积极借鉴英国绩效审计, 特别是VFM审计的研究成果, 尽快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标准和内容。

3、从英国社会保障审计中应该汲取的教训

(1) 充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水平适度性的影响。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上具有先导作用, 在贝佛利奇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框架, 一直是英国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依据, 并且在政党需求和社会保障水平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下, 尽管英国的社会保障改革范围越来越广、改革程度越来越深, 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福利环境, 但是也导致政府非财政负担也越来越大, 保障水平削减和控制也一直成为社会保障改革的深水区。2010年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以后, 陆续颁布了《公平与卓越:解放NHS》、《通用饶让:就业促进福利》两个改革白皮书中, 加大了改革的力度, 2012年3月基于以上两个白皮书的改革法案都获得议会的通过, 成为正式实施的法案。但是在法案的最终改革内容上, 已经对白皮书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妥协和退让。尽管其中有一些是政府经过咨询论证后, 加以完善的内容, 但是对医疗服务体系中私人部门的引入和竞争范围的限制, 相关权力部门职能的调整, 以及改革的进度和广度, 都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因而英国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 往往受制于更多的政治因素, 而难以客观的根据国家财政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水平的调整。

(2) 注意审计标准和政策的连贯性。英国的社会保障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完善, 改革幅度比较缓和, 但是在社会保障审计方面, 特别是绩效审计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的依据方面, 英国的变化幅度却比较大。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修修补补, 使得整个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社会福利、社会津贴和社会救助的内容和享受资格, 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 而绩效审计的基准、审计指南和指标依据等变化比较大, 造成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难度比较大, 不仅要审计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发放情况, 还要处理复杂的受益人的资格, 以识别他们存在的错误、失误和欺骗等。当然, 英国的社会保障资金与福利的发放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流程和内部控制的, 并且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方面, 这有助于减轻审计的工作量, 但也导致对有限的审计资源带来较大的压力。在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中, 对额度较小的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等, 很少进行专门的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 多数是以联动审计的方式, 在对部门审计或较大资金审计时一并进行。从近年来社会保障审计领域的报告看, 英国的社会保障审计主要集中在养老和医疗服务领域, 其中对医疗服务领域的审计内容最多, 也最为复杂。

(3) 慎重借鉴的内容是英国社会保障审计的作用。英国的社会保障审计不能对政策的优劣进行评价, 这与美国社会保障审计的导向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社会保障审计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完善。因而在借鉴英国社会保障审计时, 中国应该对此慎重考虑。我国审计规划中, 非常重视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促进作用, 不仅涉及到资金预算问题, 而且还将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作为社会保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审计能够获得充分全面的数据资料信息, 不仅仅是为了对违规问题的审核监督, 而且也应该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部门合作, 及时将审计中反映出来的政策与制度设计问题进行反馈, 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形成中国与英国社会保障审计的这种差异, 当然也与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和国家审计模式有关, 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 改革与完善是当前的工作重心, 而英国则是关注如何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 解决保障难题。

当然英国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审计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而且受到复杂的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发达国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先导国家, 英国有非常多的东西值得我国去借鉴和学习, 在此仅从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角度, 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

摘要:社会保障审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保障的发展战略。英国卡梅伦政府对英格兰社会保障进行的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其核心要义在于促进社会保障的效率和公平, 努力减少政府微观管理对社会保障的直接干预, 提高财政绩效水平。其绩效审计也以衡量和评价社会保障部门的资金使用价值、监督与促进政府绩效管理水平为主要职能。中国在社会保障审计领域, 既要借鉴英国绩效审计的先进做法, 同时也要注意区分两国社会保障与审计机制的差异性, 有所为并有所不为。

关键词:英格兰,社会保障,审计监督,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Universal Credit:Welfare that Works[EB/OL].http://www.official-documents.gov.uk/

[2]英国统计局网站[EB/OL].www.ons.gov.uk.

[3]董大胜:中外审计比较与国际审计合作-在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培训班的报告[EB/OL].http://news.nau.edu.cn/col586/col591/article.htm1?id=15706.

[4]孙宝厚: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质量控制-在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培训班的报告[EB/OL].http://news.nau.edu.cn/col586/col591/article.htm1?id=15712.

英国社会保障 第5篇

主义理论比较

邵彦敏

 2012-07-12 10:37:40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探索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超越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体现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上。

【关 键 词】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英国工党 市场社会主义

主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日渐成熟,而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股重要思潮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也很广泛。目前“市场社会主义”流派众多,各流派对“市场社会主义”要素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把“市场社会主义”界定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联姻。按照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① 英国工党智囊机构费边社的学者索尔·埃斯特林、尤利安·勒·格兰德等人编著的《市场社会主义》一书下的定义更为直接:“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② 这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能否联姻实际上取决于市场与公有制能否兼容。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学者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抓住市场这个手段与社会主义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外有人常常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理论相提并论,有人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是在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的。这个问题必须澄清。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探索公有制问题的过程中,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对二者“公有制观”的考察,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联,但又存在本质区别。有鉴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对两者“公有制观”进行分析,辨明其异同。

一、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察得出的最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然坚持了这一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③ 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条原则。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④ 这表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当然,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其具体表现在:(1)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背离了这个基本制度显然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2)公有制的内涵不断丰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还可以有所差别。(3)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突破了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坚持公有制的问题,即坚持公有制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公有制的本质内涵,这是坚持公有制的新的方法论。

市场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柯亨说过:“市场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与不拥有资本的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阶级。”⑤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明确主张实行某种形式的公有制,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实现,才能抑制不平等现象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能导致出现不平等的结果。资本主义的特征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他们也是通过认识私有制的弊端而提出公有制的主张的。英国市场社会主义学者戴维·米勒指出:“资本主义依赖的是市场,但资本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其余大多数人只能作为领薪者被他们雇佣。”⑥ 正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要根除源于私有制的弊病,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某种形式的公有制。当然,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也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更大程度的平等和更大范围的民主,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不能内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之中,不能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特征,它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即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一种手段。如果公有制能够实现公平的目标,它就应该被坚持,如果其他所有制形式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应该被坚持。英国市场社会主义者埃斯特林和格兰德指出:“社会主义有一整套界定完整、阐述精辟的目的,例如,其中有防止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实现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力等方面的较大的平等,以及满足基本需要。然而,很多社会主义者却将上述目的与某些特定的手段相混淆,例如生产资料公有或资源配置中央计划等,这些手段于此变成了目的本身。因此,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通过计划实现较大平等或通过工业国有化消灭剥削的。”⑦ 在他们看来,这种将目的与手段相混淆的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手段并不等于目的,手段的实现也不等于目的的实现。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特征。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为平等、自由和民主这一抽象观念。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对公有制内涵不断突破的基础上,对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概念。所有制是以物的所有权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运行层面的问题,是一定性质的经济成分赖以生存、发展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任何一种所有制都寻求多种实现形式,这是它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也不例外。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方面规定着社会财产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另一方面还意味着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让社会成员所有。公有制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无论是哪种实现形式,最主要的环节是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选择适当的经营方式,合理地分配剩余产品。目前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社区集体所有制经济等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承认社会主义应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公有制作保障。基于此,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设计了各自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但是他们通过对苏东模式的总结,得出“国家所有制并不是合理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社会所有制”的主张。根据他们的解释,“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所谓“混合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但公有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国有制,而是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等多种形式。其中典型的是“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市场社会化”模式。戴维·米勒提出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在企业或合作社内部实现公有制而不关心全社会是否实现公有。具体说来,就是由合作社内部的工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管理企业并共同分配企业利润。这种合作制经济大多采用劳动合作组织“雇佣资本”的形式。其核心就是倡导合作社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管理。米勒认为这种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共有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成为替代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英国学者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模式认为,资本对信息的垄断是资本垄断利润、剥削加重的秘密,因而,必须建立公共信息渠道,使一切企业、家庭、个人和计划者都能免费存取有关技术、价格、工资、产品、原材料等经济信息。为了确保其社会主义性质,该模式采取了某种形式的公有制,即其主要经济形式是“工人管理的公共企业”。公共企业的财产权由代表共同体利益的“公共企业监督局”行使,该局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人们在对“公共资产”的使用上遵守一些民主准则,以防止某些个人把企业资产据为己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都主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多种实现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但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更多主张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以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试图通过模糊产权与所有制的界限,达到淡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目的,且大多只限于理论阶段,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成就显著。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探索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这一看法,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两个主体,应将两者统一起来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而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是多层次的,要求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况且,任何一个社会的所有制也不是单一的。非公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归私人所有,占有关系直接,生产资料和财产的经营效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直接相关,其经营体制与经营机制能有效地保障资本与财产所有者的利益的实现,直接调动了其积极性。公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为劳动者共同所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能够直接为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用于国民经济整体按比例发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各有比较优势,又各有自身的局限。在目前条件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打破了公有制的“一统天下”,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为量的优势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更表现为质的提高即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非公有经济与占主导地位的公有经济相比,仍然处于依赖的附属地位。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中也有一些人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他们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社会主义这个“过渡性阶段”的作用。他们主张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即重要的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除了公有制经济成分以外,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要是私有经济成分。其中公共的、私有的、合作的企业将相互竞争,直接的国家调节和控制将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认为,用私有制来补充公有制、实行一定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更能促进效益的提高。英国学者诺夫就主张这种模式,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应包括五种所有制形式在内的混合经济。中央控制并管理的国有企业,有充分自主权和经营权并对劳动者负有责任的公共所有或社会所有的企业、劳动者占有或管理的合作制企业、受某些限制的私人企业,自由作家、艺术家等个体劳动者。其中,国有企业和社会所有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电力供应、供水系统等竞争弊大于利的自然垄断企业,并服从市场规律。他认为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应有同等地位,反对单一的国有制。在他看来,单一的国有制不仅在经济上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导致官僚主义和专制独裁。英国工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也认为,国有化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和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是与保守党、自由党等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标志。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工党改变了把国有化作为社会主义目标的传统观点,放弃了无条件实行国有化的政策,而将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政府常常为国有化计划付出高昂代价„„国有化的基本问题在于,它几乎始终涉及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所有权’掌握在人民、工人阶级或某种其他大集体的手中,而‘控制权’则属于管理阶层,他们几乎没有动力按高效的方式或令工人满意的方案组织生产。”⑧ 基于这种认识,工党指出,国有化甚至并不是一种实现自己“社会主义目标”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不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因此,工党主张在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当国有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财富不均时,就采用国有化;反之,则可以实行私人所有。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也只是建立一个公共信息渠道,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但在二者的关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大多也主张公有制,但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共同发展,且总的说来,他们对国有经济都持否定态度。

四、简要结论

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三个维度的梳理,不难看出,二者在认识上存在一致性,即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发展公有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基础以及世界观的差异性,必然使二者在“公有制观”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理论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为基础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观”理论的新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如果没有一定形式的公有制,实现收入平等分配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基础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的成果,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是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流派,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虽然包含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一些精华,但是,它主要是以西方社会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中包含有对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改良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多种理论的综合,其理论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存在着许多缺陷。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不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追求社会主义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价值目标而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手段。以“社会所有制”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重视收入平等甚于关心所有制内容,也就是试图通过产权形式的平等而使劳动者获得分配上的均等,主张各种所有制成分地位平等、互相竞争。因此,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并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成功实践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公有制观”的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上,并且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来保证实施,还有执政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其可行性已被十几年的实践所证实。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思潮,它的“公有制观”虽然向人们提供了各种美妙蓝图,但是由于远离社会主义实践,因而所提出的“公有制观”有很大的弊端。在目前来看,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有不少理论观点和主张颇有创意并给人以启迪,但也大都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它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还属理论上的“乌托邦”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性质,忽视政治制度对目标实现的保障作用。事实上,如果没有政治制度的保障,资产所有者不会自动把产权收益交归社会分配以至把资产交归社会公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所指出的,任何思想学说都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忽视政治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基本保障,必然带有浓重的空想色彩,这大概就是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各种新模式能够影响世界却未能在一国实现的根本原因。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大相径庭。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价值,至少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3页。

②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④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载《光明日报》1995年10月9日。

⑤ 柯亨:《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⑥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⑦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2页。

⑧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52-153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

【参考文献】

[1]格雷戈里等著:《比较经济体制学》,林志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2]保罗〃R〃雷戈里、罗伯特〃C〃斯图尔特:《比较经济制度学》,葛奇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

[3]亚历克〃诺夫:《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唐雪葆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程恩富、朱奎:《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脉络》,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吕薇洲:《市场社会主义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7]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国骚乱背后的社会病 第6篇

或许在8月8日前,有人问波兰姑娘莫妮卡·科诺兹克,为何要背井离乡,历经23个小时巴士的颠簸,来英国做一家“一英镑商店”的店员时,她还会这样回答:朋友们告诉她,英国是个美丽、友好的国家。她希望能在伦敦过上好日子。

但科诺兹克的美好构想,却在8月8日,她从二层公寓纵身一跃后,变得虚无缥缈了。8日晚,科诺兹克居住地伦敦南部克罗伊登公寓旁,一家家具店烧起熊熊大火,身穿睡衣的科诺兹克从近5米高的二楼跳下,着陆在警察事先铺好的空气垫上。此后,科诺兹克接受英国媒体采访,详述当晚惊心动魄的一幕时,英国在她口中,不再 “美丽、友好”。她叹息着:“英国,生病了。”

这场“病”的爆发,是在8月4日。29岁的英国托特纳姆区居民,非洲裔黑人马克达根(Mark Duggen),因被怀疑非法持有枪支,在伦敦警察的追捕中被击毙。亲友因质疑警方对其死因和整个事件经过的调查结果而在随后的周六聚集在该区警署门口抗议示威。

本来这只是一起警民之间存在争议的治安事件,但出乎全世界的预料,它竟在极短的时间内,演变为一场遍布伦敦乃至横跨英格兰,北至利物浦、南至布里斯托等多城市上演的的骚乱。就连英国首相卡梅伦,也站在唐宁街10号门口,发出一句和波兰姑娘科诺兹克类似的感慨:“英国生病了。”

被边缘的“贫民区”

骚乱爆发地托特纳姆区,是伦敦著名的“黑人区”。这里之于伦敦,就好像哈雷姆之于纽约、18区圣心堂之于巴黎、索维托之于约翰内斯堡……在以白人为主流的英国,“黑人区”一般相对孤立存在于市中心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并具备明显区别于其他区的特点:街道破旧、治安混乱、物价低廉。

比如在2006年,伦敦的普通民居或公寓分租一间房间价格为每周110英镑左右,但在托特纳姆等地区可低至80多英镑。作为留学生,我在伦敦居住期间,对托特纳姆的印象是:主要街道上少有大型商店,而是以小规模家庭经营的蔬果店、超市、比萨和炸鱼薯条外卖店为主。整个街区透露出的是与伦敦西部肯辛顿、梅菲尔或切尔西等富人区截然不同的气息。

在英国,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在此生活。所以“印巴区”也多见于伦敦、曼彻斯特等主要城市中,与“黑人区”有雷同之处,都被看成是贫民区。这些族裔移民家庭群居在这些地区,子女众多,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多在当地从事底层体力劳动,做小生意或干些零活。

近年来由于英国本身的经济萎靡,又经历金融危机,政府财政逐年紧缩。原有的提供给低收入人群的“政府租屋(相当于廉租房)”供给和其他补贴严重缩水。再加上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贫民区”居民的生活更是得不到保障。也因为如此,这些地区成为偷盗、抢劫等治安事件频发区,是伦敦警察厅的“重点治安对象”。

其实,所谓“黑人区”的说法,对于黑人来说并不公平,因为这些区一般为多种族移民混居状态。比如此次骚乱的“始发地”托特纳姆,虽以非洲裔移民为主,但也有相当数量白人、土耳其裔、葡萄牙和少数亚裔移民(主要为东亚和东南亚)居住于此。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习惯用“ghetto (来自意大利语,在英国主要指犹太区,在美国指黑人区)”“skid row”等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词汇来统称。我在英国生活多年,对此深有体会:人们在说到“ghetto”或“skid row”的时候,其实表达的意思是“那里都是穷人,并且很不安全”,即使这一区还住着很多白人。

“贫民区”居民由于种族和身份构成复杂,有时警察甚至会当街查验其是否具有合法身份。曾经,我在傍晚和同学去伦敦东部的“印巴区”Brick Lane探访朋友, 路上被巡逻警察拦住核对身份登记卡。那是我在英国生活3年多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到被检查身份。同时被查的也有几个东亚裔人,但主要是黑人。

警察在看到我和同学的身份登记卡的学生身份和所属高校名称后,友善放行。但随后却面目严肃地命令旁边几个黑人小伙子掏身份证,并质问他们的住址。由于警方对待移民“简单粗暴”的态度,使得移民,尤其是非洲裔黑人与以白人为主的警察结怨很深。

“贫民区”的居民就是这样常年生活在政府、管理机关和所谓社会中上阶层异样的目光中。但是地理位置意义上的“种族隔离”为社会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小于民众心中的“种族隔离”。移民由于肤色和人种而被孤立,这成为了英国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

被福利“溺爱”的一代

如果说警民冲突和移民问题是此次英国骚乱的导火索,那么随后发生的多城市“全民参与”的打砸抢事件作为其后续发展,着实让全世界吃惊。

长久以来,英国一向以现代文明、美丽安宁著称。二战后,虽然多次参战,但没有一次战争在英国本土进行;2005年后,虽然发生了“国王十字街站爆炸案”等恐怖袭击,但其死伤人数和社会影响都不足以让人怀疑“这是一个远离战火的国度”。再加上,英国人素来给人文明、绅士、稳重、诚实的印象,所以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是,此次骚乱,让英国以及全世界反思:这个一直安逸的国家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如此轻易地被煽动?

看看年轻人们在8月6日以来的一周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成帮结伙打、砸、抢、烧自己所在社区的商店,他们说笑着,似乎这样的“趁火打劫”是在进行一场愉快的“消遣”;曼彻斯特,一名12岁的白人男孩被镜头拍到从Sainsbury超市偷盗一瓶红酒后跑出,路透社随后又拍到了他受审后羞愧蒙脸走出法庭的照片;伦敦东南部伍里奇,一名据称“家教严格”的15岁男孩趁骚乱抢劫并强奸了一名13岁女孩,由于未成年,警方并未公布他的名字,据《每日电讯》报道,这名少年已被控偷盗、抢劫和强奸罪名;伯明翰,21岁穆斯林男子哈隆·贾汗在保护社区商店不受侵袭的过程中,与另两名同伴一起被骚乱者撞死,BBC报道称其父塔里克·贾汗手持爱子遗像呼吁骚乱者停手……发生的一切,都显示着,这是一场由盲目“凑热闹”到失去理智,最后到疯狂的悲剧。

悲剧为何发生,有人将其归因于:生活过于安逸。

曾经雄厚的经济实力给了英国较完善的福利体系,也造就了近半个世纪英国人“安于现状,依赖社会”的性格。长期安逸的生活造成了年轻人的空虚,以致爱好“盲目凑热闹”。而这一点,我在英国深有感触。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至伦敦时,“藏独”分子为阻挡圣火传递,利用各种方式骚扰、抗议、示威。正在英国学习的我,和身边的华人朋友一起,在火炬传递的当天赶往伦敦,加入华人自发组织的“保护圣火”的队伍。

除了“藏独”分子外,人群中那些边喝啤酒边挥舞着煽动标语的英国年轻人,有点让人费解。我当场质问一名来自伦敦近郊萨里郡(属富人聚集区)的20出头的男孩“你为什么要支持‘藏独’分子?”他的回答竟是“我也不知道”。“那你去过西藏吗?了解西藏吗?”我又问。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都没有”,只是因为“没有其他可做的事”,所以朋友们说好今天“相约”来“干这事”。另外,这件事,还可以让他们“have fun”。

不难看出,摆在英国面前的事实是,出现了“被宠坏的一代”。于是,很多当地媒体将伦敦骚乱的根源,归因为——“英国多年来的教条自由主义培养了这批不明是非、没有文化、为福利所供养、以残暴为时尚的年轻一代。”

就像英国《每日邮报》爆料称,有大量中产阶级甚至是富裕阶级的英国人“趁火打劫”,与所谓的“暴徒”一起乱中作恶。根据报道,伦敦警方罗列了数位被警方控制的中产阶级暴徒,其中包括拥有价值百万房产的公司高管的女儿、17岁的芭蕾舞女学生,家境殷实、刚从大学毕业的24岁女青年,在伦敦小有名气的青年音乐家,甚至还有一名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

BBC援引了首相卡梅伦的话说:事实上“这场骚乱本质是人的行为”。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正在驱使他们走向对或错。而成百上千的英国人在8月6日以来这一周的所作所为将“心灵的扭曲和道德的完全缺失”暴露在世界面前。

然而,在所有的评价之后,也许还应该补上一句:英国年轻人不明是非的盲目追从是其上一辈在高傲、保守的世界观下教育和引导的恶果。

让伦敦奥运蒙上阴影

在骚乱爆发前,英国的安全保障在全球广受好评,而此次骚乱,却“狠狠扇了英国一巴掌”。据英国工商联合会对伦敦的公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83%的公司认为骚乱损坏了伦敦的商业形象。对经济低迷的英国而言,骚乱造成的商业形象受损让商界普遍感到担忧。

路透社报道说,随着骚乱的画面传遍全球,伦敦的形象也受到了致命的损伤,何况它还即将举办明年的奥运会。《每日电讯报》称,此次暴力骚乱让2012年伦敦奥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2005年7月6日,时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了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成功。伦敦在与巴黎、纽约、马德里、莫斯科等强劲对手的激烈竞争中,用一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申奥陈述词以微弱优势胜出。虽然反对的声音从申奥提交之日起就在英伦三岛此起彼伏,但公众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办奥的巨大花费将给作为纳税人的自己带来巨大负担,鲜有人对安全过多担忧。

但申奥成功仅一天后的7月7日,在英格兰还沉浸在6日的惊喜时,伦敦经历了“9·11”以来最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阿尔盖特和国王十字街等5地铁站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国际奥委会表态“力挺”伦敦,称爆炸与伦敦申奥无关,相信伦敦在2012会带给世界一场安全的奥运会。

但这之后,伦敦就像被下了魔咒,恐怖袭击、治安事件频出。2007年6月30日,正值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期间,我亲历了皮卡迪利广场汽车炸弹的“虚惊”。事发时大量警车将广场包围,我乘坐朋友的汽车在警戒线外与众多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一起被拦住长达3个半小时才予以通行。大街上不论警察、司机还是行人都面目凝重,充满焦虑,担忧2005年的噩梦会在这座城市再次上演。所幸,这次爆炸被警方及时解决。

今年7月25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前奥运选手、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让我清楚地告诉你: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将完全没有安全威胁!如果你看到或听到任何暂时的不信任,都不要质疑伦敦奥运会将有最高的安全准则。”据英国《卫报》报道,同一天,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经理格里·汤姆斯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主办团队的全部宗旨是“制造一场安全的盛会”。仅10天后,骚乱发生了,并失控般肆虐蔓延,政府和警方在起初相当长的时间似乎只是作“目瞪口呆状”。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体育版8月17日文章表示,骚乱发生后,尽管伦敦奥运的安保问题越发令社会各界堪忧,但塞巴斯蒂安·科依然对奥运安全“充满信心”,虽然在伦敦警方暴露了其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理中的种种漏洞后人们不知这种“信心”从何而来。但是,作为经历了无数场比赛的运动员和官员,塞巴斯蒂安也承认:骚乱严重破坏了伦敦的国际形象。

或许,我们也宁愿相信,如塞巴斯蒂安所说,伦敦只是与历史上众多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一样,为“弘扬体育精神”一次又一次面对安全挑战。伦敦要反思的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抚慰曾无比高傲的英国人在骚乱中受伤的自信心、和被挫败的对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的期望。

申奥的成功曾给萧条许久的伦敦东区无数居民带来新生活的希望,但伦敦果真能实现它给民众所描绘的未来吗?

没人能准确预测。但正如英国首相卡梅伦所说,骚乱为英国鸣起警钟,困扰国家几十年的社会问题最终一次性爆发。他发誓将解决社会中“无秩序、自私”的各种问题,同时整治国家在学校、福利、家庭、教养和社会团体等方面的政策以及社会中“文化、法律和官僚”的问题。

但这并非易事,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场骚乱的最终爆发,涉及英国多年来经济的衰退、福利制度的圈养、外来移民的冲击、多元文化的社会构建等种种问题。

教育不公导致英国社会阶层固化 第7篇

报告撰写人之一、剑桥大学教育学教授安娜·维尼奥尔斯表示,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流动性的关键所在,但英国的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问题日益严重。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进入学校时就有着差距,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背景等原因,中等教育结束后两者差距就变得更大。

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

54岁的莫里是伦敦一个驾校的教练,妻子是家庭主妇。莫里有3个孩子,大儿子前年从一所英国排名中等的大学历史系毕业,现在国外工作。在莫里的生活里,“精英”这一类字眼离他很远。当记者问莫里有没有考虑过送孩子去私立中学时,他犹豫了一下,说:“当然想,谁都知道私立中学的学生前途好,进牛津、剑桥的比例高,但是学费太贵,而且我有3个孩子,真负担不起。”

莫里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过,他并不期望他们成为“精英”,“国家大事由另一个阶层决定,还轮不到我们”。除了叮嘱孩子们多读书、少看电视,莫里没有帮助他们学业的其他方法,大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也是申请的贷款。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每年2万—3万英镑(1英镑约合10.6元人民币)的学费对年薪3万英镑左右的工薪家庭来说相当昂贵。

虽然学费高,但教学条件更好的私立学校中92%的学生能够上大学,是顶级大学的主要后备力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有50%来自私立学校,英国社会80%的要职也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都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去年11月,英国前首相梅杰指出,英国社会仍被私立学校培养的精英阶层以及富裕的中产阶级主导,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目前英国内阁成员中,超过一半都是来自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从首相卡梅伦、副首相克莱格到财政大臣奥斯本,私立学校教育背景如出一辙。梅杰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

上大学只能让低收入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

汤米曾在肯特郡一家购物中心负责橱窗展示工作,家里有两个孩子。两年前,因为经济不景气汤米被解雇,求职时他四处碰壁,先在就业中心做过志愿者,后来又参加了保安岗位技能培训。让他吃惊的是,应聘1个保安岗位时,申请者竟有200人。汤米告诉记者,“培训花费了500多英镑的积蓄。”

汤米的大女儿今年10岁,在公立学校读书,并领取学校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的免费午餐。汤米告诉记者,女儿中学毕业后可能让她去学习美发或护理,“上大学只能让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汤米说。

英国不断上涨的学费让汤米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十分头疼。有数据显示,2004年—2014年10年间,大学学费从平均每年1250英镑涨到了9000英镑,特别是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因此,很多低收入家庭不愿供孩子读大学。

长期的社会流动性僵化让普通民众感到失望。剑桥大学去年的调查显示,2000名受访对象中有55%的民众认为最好的工作岗位被富裕家庭占据,仅有22%的人认为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拥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调查的发起人之一、英国利物浦希望大学教育系博士麦克·芬恩称,民众普遍认为社会流动性仍在下降,“英国梦”也随之消亡。教育曾被视为二战后英国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社会流动性的“造梦机器”,但这机器似乎一直处在失灵状态。

经合组织的调查也显示,英国是该组织中社会流动性最低的国家,来自贫穷家庭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的孩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仅有50%。

阶层分化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并仍在加深

英国每届新政府上台都试图解决社会流动性僵化的问题,但都很难取得成效。本届政府上台伊始设立了英国社会流动和贫困儿童委员会,誓言到2020年要彻底消除贫困儿童问题,但各方都对此持悲观态度。有社会学专家指出,政府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将使20万儿童陷入贫困。据英国财政研究所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2011—2015年贫困儿童将增加40万,到2020年则有可能增加80万,与政府目标南辕北辙。

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教授戴维德·吉尔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改革甚至起到负面效果,如英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课改,增加了高中毕业考试的难度,并提高对英语和数学能力的要求,但是目前的中学师资水平和力量有限,尤其是贫困人口密集社区的学校教学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样只会使贫困的学生更加被边缘化。

伦敦政经学院社会学教授麦克·萨维奇指出,英国的阶层分化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并仍在加深,精英阶层与其他阶层的差距加大,虽然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中还分化出了新的社会阶层,但边界依然明确。

英国政府社会流动性问题顾问艾伦·米尔本指出,由于英国社会存在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尤其是经济发展已经与工薪阶层的工资水平脱钩,令阶层僵化的情况日益恶化。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政党政治的短期盈利主义,这种现状很难有大的改观。

英国社会保障 第8篇

家长愿意将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英国私立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 大多数声名卓著的老牌学校都是私立学校。但由于收费昂贵, 被视为“上流社会”的学校或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这种“教育等级”的划分, 引起一部分英国人的担忧, 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英国私立学校的就读人数虽占比例不高, 但培养出的学生在英国社会生活中却举足轻重, 例如现任首相卡梅伦毕业于伊顿公学。英国家长愿意将自己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 私立学校办校自由, 因材施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自身条件选择一所最合适的私立学校。有的私立学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 这种学校适合那些基础好、有天赋的学生, 每个学生的潜力在这种学校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二, 私立学校班级人数总是比公立学校的少。私立学校通常采用小班上课, 小学班级人数是平均11.5人, 初中阶段是14人, 高中阶段8人。小班教学使老师可以随时根据班级孩子的学习进度来调整教学计划。

第三, 私立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更多的课外活动机会也是家长选择私校的原因。私立学校鼓励学生在学业和课外活动方面全面发展, 那些在音乐、戏剧、艺术和体育方面有特长和潜力的学生能得到专门的训练。私立中学也会安排很多课外活动, 例如辩论、骑马、棋牌、外语、国际和当地范围内的义务活动、各种假期旅游活动等。

政府允许私立学校注册为公益机构

私立学校类别各异, 包括寄宿学校, 单一性别学校, 针对某一阶段的学校等。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满足英国2002年《教育法案》的要求, 即需要向英国教育部注册, 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私立学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收取学费和接受捐款。几乎所有私立学校都收取学费, 只有很少一些学校是完全由捐款支持的。近半的私立学校注册时登记的是慈善机构。

允许私立学校注册为公益性“慈善机构”是英国私立教育的一大特点, 通过此项政策, 私立教育机构可以把自己和一般私人企业区分开, 从而减免税收 (约每生每年225镑) 。早先政府允许给私立学校这个资质是因为私立学校能明显减轻公立学校的压力。但是近年来, 英国慈善机构委员会正在根据《2006慈善法案》重新衡量私立学校究竟能给社会公众带来多少利益。

私立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如何运行

公立学校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并接受其管理。私立学校则完全独立操作, 享有多种自由, 其中包括可以自行决定如何运行以及如何教学。私立学校雇用的教师可以没有任何教学资格证。学校可自定学期开始和结束日期, 自定何时放假及节日假期。而且, 学校可以设定自己的学生入学和开除标准, 设定自己的考试体系, 并决定收多少学费等。

由于工资高, 私立学校总是能够吸引到优秀的教师, 并且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用心, 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心理变化。教师每周都会开会, 讨论学生问题并制定针对学生个人的改善计划。每一个与私立学校相联系的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孩子都期盼成功, 并认为成功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

私立学校的招生入学可以自行决定, 因此各校情况不同。通常提前一年, 学校就会公布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学校通常会在10月份有开放日, 校长也会在开放日和公众见面, 讨论具体入学标准和程序。最首要的入学标准就是家长要有能力支付学费和各项杂费。私立中学通常会要求学生参加数学、英语和逻辑的考试, 如果学生有音乐、体育或其他方面的特长, 也会得到加分。学校也会推出自己的奖学金, 以招收更有能力的学生。学校会面试学生, 甚至面试学生的家长。有的时候, 学校还会要求学生的上一个学校出具一份学生情况报告。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不好或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会被开除离校。

私立学校必须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管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必须接受相关机构的检查和管理, 其中最主要的监管机构是“教育、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署”, 该机构同时也监管全国的公立学校。共有1200所左右的私立学校接受该机构的监管。另外, 根据学校注册类别的不同, 监管机构也会不同。例如, 如果学校属于“穆斯林学校联合会”, 则由另一监管部门单独监管。

监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 包括学校提供的教育水平, 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方面是否有发展和进步, 学生的安全、健康和生活水平能否得到保障, 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宿舍水平是否达标, 学校教师和员工是否合适等。学校需要保证向家长提供信息和申诉渠道。如果学校无法做到这些, 则最终可导致被除名, 被除名的学校则不能再开办下去。此外,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需要满足当地消防安全标准, 需要在预警和逃生等各方面达标。所有的监管组织都需出具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以方便家长查询学校达标情况。

私立学校自行决定管理方式和团队

不论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还是非高等教育机构, 由于大多数私立院校既是注册公司, 也是注册慈善机构, 因此需要同时满足公司法和慈善机构法两类法律的要求并设置管理条例和行政架构。在满足法律要求的范围内, 私立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管理方式、管理团队和人员。

英国社会保障 第9篇

英国联合饼干公司包装流水线原先安装有传统的末端传输带式金属检测器, 能够在包装流程的最后阶段, 检测多包合装密封袋中的饼干, 每一袋可包含9个独立包。但其却存在一个很大的损耗隐患。一旦在多包合装密封袋中检测到任何一个单独包有外来金属物体, 整个多包合装密封袋就会遭到检测机的剔除处理。

近日, Lock检测公司完成了对9条饼干包装检测器的翻新改进。经过翻新改进后, MET30+通用型咽喉式金属检测器能够在饼干落入包装袋之前就进行检测, 避免了整个多包合装密封袋遭受拒绝处理的问题。这种咽喉式金属检测器体积非常小, 在多头称重器出口与立式充填封口制袋机入口之间这块有限的空间内就可完成。

英国联合饼干公司为了简化公司采购流程, 实行了中央电子采购模式。Lock公司在其项目开展初期就成功获得了一笔订单。订单一开始只是为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白金汉工厂的包装线安装18台喉管式金属检测机, 但不久之后Lock公司就进一步为该工厂安装了44台喉管式金属检测机, 继而成为了英国联合饼干公司指定的首选喉管式金属检测机供应商。

Lock检测公司的西蒙·泰勒先生评价道:“在我们一开始签订订单后, 我们为英国联合饼干公司提供了一个月的机器在线测试时间, 证明它可以很好地实现制造商降低损耗和提高效率的目标。当我们完成了对工艺的进一步设计改造, 安装上紧凑型喉管式金属检测机后, 包装线的中断发生率被降到最低。而这套机器只需不到274mm的安装空间, 并且无须在已有包装线上做任何改动。”

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的项目工程师保罗·西姆科克斯评价道:“Lock公司的MET30+通用型喉管式金属检测器不仅超越了我们对降低损耗的期望, 还进一步提升优化了包装线的包装效率。”

关于Lock公司

Lock公司已经为医药、食品和包装行业的公司提供金属检测设备长达60多年, 其中包括了许多业界知名的企业。公司全球总部位于英国, 办事处遍布法国、荷兰、北美地区和中国。Lock拥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全球经销商网络, 提供相应的商业和技术支持。

英国社会保障 第10篇

一、交流的功能

服饰作为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又称为“无声的语言”。人们沟通交流中, 绝大多数是在着装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无论是发出信息的一方, 还是接收信息的一方, 总会从对方的衣着打扮获取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对方所展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兴趣爱好、经济能力及一些个人内在的东西。“服饰本身是没有思想的, 但是服饰作为人的创造物与穿着物, 势必带有人的意识、情感与情感结。”因此, 服饰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暗示的作用, 它是由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所约定的。

撑裙的出现是在18世纪的第20个年头前后。“1719年, 英国的传统舞蹈表演团在巴黎公演, 演员身穿一种内装轮形撑架的连衣衬裙, 给巴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年轻的女性却很快的效仿起来, 随后普遍流行开来, 成为社会普遍的时尚。”这是服饰在人们非语言交流的过程中给他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向往的神情。在那个时代, 一位女士穿着宽大的撑裙, 再配上紧身胸衣, 她把自己衣着信息传递给了别人, 那就是性感。服饰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的扮演了一种交流媒介的作用。正因为服饰具有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社会群体的非语言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靠服饰来完成的。

“乡村住宅是英国贵族活动的重要高级场所。它一方面是显示主人的好客与权威, 另一方面也是建立政治联姻或给儿女提亲的大好时机。”在这样的一个盛会上, 保持体面的外表是必须的。一套别致的服饰或者是华丽高贵的服饰会引来不少的人的赞许与爱慕, 在政治联姻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因此, 一套精致、漂亮的服饰不仅是取悦他人的工具, 彰显地位的选择, 这也是“一个人在显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能夸耀多少就多少。”这种“炫耀也是一种统治的手段, 一种需要, 其目的并非打击地位与自己平等或比自己优越的人, 而是因为每个贵族都想在社会等级结构中登上更有利的地位。从而显得更加光彩。”所以, 华丽的服饰正是他们为了炫耀的一种需要。人是有意志,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 调节行动, 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乡村住宅的贵族活动的举行就是主人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也是主人展现自己富有与地位的象征。这种活动也可以说是各种时髦服饰展示的盛会。贵族们穿的各种款式的服饰及不同的装饰也必将成为他们之间评足的话题之一。

既然服饰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而贵族在社会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那么, 着装华丽、高贵的贵族经常会引来中下层羡慕的眼神。在无意中表达了贵族高贵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价值。贵族同时作为社会的主导阶层, 其“一举一动被视为 (或在理论上被规定为) 其他人的楷模, 而贵族也以其在精神上的优越感而高出于民众之上, 使其他人不自觉地产生某种自卑感, 自认为在文化精神方面远远不

如。”既然出众的穿着可以获得社会优势。因此, 穷人也抛掷大量的金钱去购买服饰。在18世纪30、40年代流行的宽大的裙撑让贵妇民女争相竞穿, 并以没有裙撑为耻, 似乎低人一等。这就说明了贵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理念传给了中下层人们。

二、价值实现功能

我们穿衣服就像我们讲话一样, 是有一些原因的:让生活和工作更容易且更舒适, 宣告或伪装我们的身份和地位等。服饰作为交流的媒介, 同时也是在展现自己的主张、思想、价值观以及个性。

人都有对美的需要,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潜在欲求。美学家认为它表现为对形式、结构、秩序、规律的一种把握与感受的欲望。18世纪初, 紧身胸衣与裙撑的流行是贵妇人对一种性感、高贵美的追求和需要。正是这种形式与结构带来了他人的愉悦, 以得到别人的赞许与青睐, 从而实现自我的一种价值认同。

装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 也是夸耀阶层的一种手段。“在传统上, 过多布料不仅代表财富和上流阶层。”裙撑的服饰结构势必会消耗过多的面料。1600———1900年间, 有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至少要穿三件衬裙:倘若小于三件, 人们就觉得她很可怜, 而且显示她不检点或贫穷。另外利用裙撑圈或臀垫来撑起裙子, 以便展示更大容量的布料, 因为罩裙、驼篮式撑裙和曳地裙都需要额外过多的布料。这两种服饰结构、装饰都是在宣告自己优越的地位, 是自身价值的彰显。

款式、面料、妆饰都能体现穿着者的自身价值、意识形态。当这些很难使自己处于一种优越感时, 着装者总在推翻自己的历史与现有的既定服饰形象, 极力在区别于“原我”中, 再造一个“新我”。因此, 工业革命的进展, 阶级障碍有所减弱, 财富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变为上流时, 用颜色和样式来象征社会地位的社会结构已经开始瓦解。继而取代来划分等级的是服饰的价格:昂贵的质料、过多的缘饰和难做的款式。

长久以来, 贵族都选择比较昂贵的面料, 这样更能提升她们自身的价值。紧身胸衣和裙撑使人穿着都不舒服, 甚至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穿着勒紧的胸衣, 呼吸困难, 吃不下饭;庞大的裙子行走都极为不方便。有的裙撑甚至周长达到5.5米, 落座和进门都很困难。但是, 正是这样的装束形成了这一阶段的时尚潮流。这种现象, 用美国的社会学家韦伯伦 (T.B Veblen) 的观点来看, 她们在向人们宣告:我是一个有闲阶层的人, 我是一个高贵的人, 与众不同, 我不用参加劳动。这些都是在暗示着她的身份与地位。而女子的发型装饰却更为夸张, 她们崇尚高大的发型。除了利用假发外, 还用金属框架来支撑, 加以各种饰带、羽毛、假花、纱网等来装饰。有的甚至异想天开地在上面装饰着小型的房子、树木、动物以及整整一条军舰!最大型的头发可达30厘米左右的高度。由于假发, 理发费用都比较昂贵, 她们很少洗头发以保持发型。由此可见, 贵族阶层的妇女们用这种病态的装饰竭力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与个性, 努力使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

三、“印象操作”功能

外观在对人认知、印象形成, 特别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在交往中有时会有意识地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以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识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 就叫做“印象整饰”。也叫做“印象操作”。

一个人意识到或想像到他人会如何看待或评价自己时, 便利用衣着服饰、化妆美容或其他方式, 使人形成一种好的印象来吸引他人注意, 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难改变或无法改变自己的基本相貌、体型、性别和年龄, 却可以利用衣着服饰和巧妙的化妆对外表加以修饰以突显出内己的持点, 掩饰自身的缺点。

贵族要加强对中下层的控制, 印象整饰具有重要的意义。宴请宾客、购买奢侈品、参加户外的活动、建造乡间别墅等都是贵族炫耀权威的一种方式, 也是印象整饰的途径。购买奢华的服饰是奢侈品重要内容之一。贵族在购买服饰上往往一掷千金。加上昂贵的装饰如珍珠、天鹅绒、丝绸, 这些人就把“全部的家产穿在身上”。而中下层阶级以向“向上流社会看齐”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像贵族一样的生活, 以贵族的行为、生活方式来约束自己。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既要有贵族那样的风度, 也要有贵族体面的外表。因此, 中下阶层也投入大量的钱到服饰之中。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他们挣钱的机会比过去多, 花钱的机会也多, 所以, 他们往往被斥为富人的仿效者。“挥霍是当时的时髦。……。这是一个以时髦为荣、追求享乐的口味日益复杂以及人们用很大的努力来成功地满足这些欲望的时代。”因此, 购买华丽的时髦服饰自然是他们仿效贵族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贵族对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行为方式有明确的认定, 那就是自己是上等人, 在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上都要与下等人不同, 以便成为民众的“表率”。贵族的着装加上昂贵的装饰, 其价格自然不菲, 让一般人难以岌及。但还是会引起中、下阶层的羡慕、向往。因此, 贵族在展现的同时也影响了了中下层的思想、生活观念、价值理念。

四、结论

英国是一个等级观念十分强的社会, 浓厚的等级观念和对自由的向往共同构成了英国的传统文化。服饰通过服饰的交流, 价值实现, 印象的操作, 形成了非正式性的规范。实际上, 这种规范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约定”。贵族阶层利用服饰作为媒介, 向其他阶层输入其生活观念、价值理念。服饰作为一种符号, 它在社会生活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它不仅是交流的符号, 还是价值的符号。英国贵族通过服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的方式, 输出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 从而影响中下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并且还形成了中下层向上层社会看齐的价值规范。这是当时的社会赋予服饰的时代意义。

摘要:服饰是一个社会、一个阶层的思想和文化的反映。18世纪初期, 英国贵族时尚的追求, 直接影响了其它阶层的社会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及其价值观念, 从而以此来巩固了自身的社会优势。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第11篇

新机构坚持关注社会福利、教育、培训和实践的质量,设定社会福利工作者的培训标准,监督新的评估和认证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新的社会福利工作监察机构取代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Health and Care Professions Council)。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政府1亿英镑的资助,其标准与质量要求提高,并通过招聘全国最顶尖的毕业生,使一线儿童的社会福利工作得到支持。这次的注资将帮助推广该行业成功的一线工作方案,进一步支持政府加强社会工作议程的推进。在未来5年内,这笔资金用于培训3000名优秀毕业生成为社会福利工作者,这意味着到2018年,1/4的新合格社会福利工作者将加入针对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福利工作中。

英国社会保障 第12篇

一、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

按照学位授予情况,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学位的机构, 一类是不提供学位的机构。前者包括:拥有英国独立学位授予权的机构、拥有海外认可的非英国学位的机构、与合作大学联合颁发学位的机构、颁发与之合作大学学位的机构、颁发网络学位的机构等等。截至2009年底, 英国有4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拥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 分别是BPP学院 (BPP Ltd) 、法律学院 (College of Law) 、白金汉大学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和阿什瑞智商学院 (Ashridge Business School) 。此外, 英国约有50-70所海外大学授予他们自己的学位, 160多所的机构颁发与之合作大学的学位。后者主要是指那些为国际学生提供学术支持的机构, 如提供英语语言和学习技能培训的机构、提供大学本科预科教育的机构、提供硕士预科的机构等等。

按照学校运作模式,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又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类, 而且多数为营利性机构。事实上, 目前在英国,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受市场竞争的影响, 大多数的非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甚至公立高等教育机构) 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 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则在于, 这些剩余价值是用于私人还是用于公共事务。营利性机构所赚取的剩余价值通常是进入各位股东的私人手里, 而非营利性机构的剩余价值则是用来投入公共活动, 提高公共利益。

按照私立高等教育提供者的国别进行划分,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本土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和国际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英国有六大私立高等教育提供者, 他们分别是:英国的剑桥教育集团 (Cambridge Education Group) 和因图集团 (INTO) 、澳大利亚的纳维塔斯 (Navitas) 和学习集团 (Study Group) 、美国的卡普兰集团 (Kaplan) 和阿波罗集团 (Apollo Group) 。大约60-100所的海外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英国设有分校, 而这些学校主要来自于美国。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的私立高等教育形式也将不断出现。由于竞争的加剧及经费问题, 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希望与私立高等教育提供者合作, 以拓宽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在此情况下, 新的合作形式和联合方式也将会出现。

二、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没有可遵循的法律框架, 甚至连一项正式的关于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都没有。如果一个私立高等教育提供者计划在英国举办高等教育或者创办高等教育机构, 首先要注册公司或者慈善机构, 其次是选择独立办学还是寻求与公立大学的合作, 然后开始设计课程、招生、教学等, 最后委托英国边境署进行认证或者公证机构 (如英国认证委员会) 对其课程和办学情况等进行认证。

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政策, 但是英国对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却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一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成立, 并开始运行, 就要接受所委托的认证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一) 质量保障机构

按照私立高等教育类型,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责对具有英国学位授予权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质量保障机构。目前在英国只有英国“质量保障署”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简称“QAA”) 具有这一资格。由于枢密院 (Privy Council) 要在“质量保障署”的建议下批准学位授予权和大学名称, 因此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 只要是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均要接受“质量保障署”的评估。该机构是根据《迪尔英报告》倡议, 于1997年成立的。其使命是:通过保持学术和高等教育质量来维护学生及公众的利益, 向学生和企业雇主传递高等教育质量信息, 提高对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 使社会公众了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其特性等。

另一类是负责对不具有英国学位授予权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质量保障机构。这一类的质量保障机构很多, 包括:英国认证委员会 (British Accreditation Council) 、国际学院认证服务 (ASIC) 和英国认证 (Accreditation UK, 英国英语语言培训认证委员会) 、英国英语 (English UK) 等等。但是, 这些机构都要接受与“质量保障署”享有同等地位的“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标准办公室”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Children’s Service and Skills, 简称Ofsted) 的审查和监督, 而它本身并不承担质量评估与保障工作。此外, 还有一个特别的组织是国家学术认证信息中心 (NARIC) , 隶属于霍普森 (Hopsons) 教育服务公司, 与英国商业创新技术部签订协议, 负责提供官方的国际和英国教育资格比较信息。

除了以上主要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构以外, 还有其他一些组织。如, 开放大学公证服务机构 (Open University Validation Services) , 主要对开放大学体系内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开放远程学习质量委员会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Quality Council) , 对提供开放和远程学习的私立机构进行评估与监督;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也为国内外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评估服务。

(二) 质量保障内容

“质量保障署”主要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估对高校进行质量监控, 内部与外部考核结合。其中外部质量考核 (包括审计与评估) 均由外部人员进行, 外部考核人员均是来自其他高校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 外部考核每5年进行一次。QAA的教学评估以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和学生进步情况为重点评估内容。

其他的监督和评估机构的认证程序有所不同, 内容却大体相同,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 监督和评估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质量, 如教学、后勤保障等;第二, 考察经费和学校运行情况, 要求学校每年要提供年度财务报表和学校运行情况报告;第三, 收集相关数据信息, 如学生和教职员工数, 包括生师比、国内和国际学生数、教职员工的级别、职称等。

从评估内容和标准上看, 目前的私立高等教育评估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几乎是移植公立高校评估, 如图书馆藏书量、实验室设备、全职教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等等。然而, 实际办学情况是, 大多数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使命、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和办学资源等方面都与公立大学有着极大的不同, 尤其是那些提供远程教育的机构。

此外, 不像公立大学的评估报告都发布在相关认证机构的网站上,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估情况基本是不发布的。但是接受质量保障署评估的、具有独立学位授予权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除外, 其质量保障署的所有报告都是公开的。而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问题, 其他关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估报告均是反馈给该机构, 仅在机构内部发布。当然, 评估报告也会报送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标准办公室和英国边境署。

有质量认证机构指出, 一些享有很高声誉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其服务水平等同于甚至超过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然而仍然有近百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未接受认证, 它们或者没有委托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或者是没有通过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评估。不过, 在英国边境处、英国认证委员会和国际大学认证服务组织的努力下, 一些不合格的私立学校已经被取缔。

(三) 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 目前的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条款和政策足以保证其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和学历学位水平。尤其是接受质量保障署监督的具有独立学位授予权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他们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毋庸置疑。然而, 从整体来说, 在实施规范、认证方式和考察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以保证质量保障和评估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内, 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 在与公立大学合作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 公立大学对于与之合作的私立高等教育提供者缺乏监督, 有的对其合作者的行为和活动并不了解。所以合作管理积极性和合作管理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第二, 尽管质量保障机构的政策和程序已明确列出, 并且内容翔实, 但是在实际认证和质量保障过程的执行中却未得以有效执行。

第三, 质量保障署在对具有独立学位授予权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监督过程中, 缺乏对行政和财务管理以及合作的持续性缺乏深入调查, 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每一合作方也没有对对方的财务和管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因此, 对于合作过程的监督和审查需要加强 (1) 。

第四,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比较关注结果的质量, 而不太注重入口的质量。而所有的评估都只关注内部机制的运行以保障其质量。因此很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抱怨认证机构忽略结果的评估。其实, 输入、输出和过程都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者缺一不可。因此, 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对我国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启示

1.鼓励多种形式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 允许举办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与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几年仍会持续发展。不仅在英国, 私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中不断增长的力量, 并且呈现出巨大发展潜力。面对全球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应顺应时代潮流, 鼓励出资办学, 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鼓励公、私立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优秀的教育服务集团合作办学。此外, 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私立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政府应允许其存在与发展。在英国, 绝大多数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都是营利性的, 这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也是高校拓宽筹集资金渠道的有效途径。

2.设立专门机构, 制定法律法规, 管理和规范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前所述, 英国并没有专门的私立高等教育管理机构, 因此, 到目前为止, 没有关于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情况的准确数据,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的规模如何不得而知, 这不利于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 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和规划。同时, 英国没有一项专门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 这导致了很多不合格的私立高等教育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市场, 也损害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因此, 以英为鉴, 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机构, 负责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和颁布私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使我国私立高等教育有法可依, 健康、稳定地发展。

3.加强对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 设立质量保障中介机构。英国虽然没有专门私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私立高等教育却迅速发展, 原因之一就是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英国高等教育以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著称, 私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所有的私立教育机构都要接受经政府批准承认的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认证和评估。而国内外学生选择英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首要标准, 就是看其是否通过公认的认证机构的认证。由于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的管理,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设立质量保障中介机构, 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Roger K.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funding:models and business plans.London:Universities UK., 2008.

[2]University UK.The growth of private and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in the UK.London:Universities UK., 2009.

[3]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 External Review Proces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and:Operational Description.London:QAA, 2002.

上一篇:穿支皮瓣修复术下一篇: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